体能提升

2024-11-22

体能提升(共6篇)

体能提升 篇1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 就需要灵活的教学方法。我觉得采取体育游戏的方法在体能训练方面就显得必不可少。

一、体育游戏—体能提升的基石

将体育游戏有机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使学生通过游戏不知不觉地对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进行预习, 游戏一结束, 引入新学内容, 结果发现和游戏很相似或是所学内容、内容要点与游戏中的动作相仿, 就能很容易对新授课的动作进行常规的学练。例如:游戏“跳背接力”就可以作为“山羊分腿腾越”的诱导性练习, 上课时先让学生做“跳背接力”游戏, 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要点, 还可以消除害怕心理, 领会动作也较快, 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体育游戏是学生进行素质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全面发展学生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 还能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摆脱枯燥无味的专项素质训练。如:游戏“丢手绢”就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 同时又可以很好地体会弯道跑技术。

二、体育游戏—体能提升的保障

1.培养学生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中学体能水平考试的项目主要以跑、跳、柔韧为主, 其评价结果层次性明显, 学生接受起来枯燥无味, 甚至讨厌这种周而复始的教学模式。体育游戏因其具有的娱乐特性, 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练的积极性, 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 提高了练习的积极性。在进行体育教学时, 把那些重要、需要反复练习, 且又比较单调、枯燥的技术动作, 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 可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使其乐而不厌的练习, 就会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例如, 在立定跳远的练习中我采用的游戏是“小青蛙吃害虫”, 小青蛙吃害虫的时候有时跳得高, 有时跳得远。为了让学生体会腾空的感觉, 在一定的高度上放上一跳橡皮筋;在远度的练习中, 跳一个一个的大方格子。在这个游戏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活动的兴趣也有了, 积极性也提高了。

2.能够改善心态, 提高心理素质水平

体能练习最大的特点是身体必须承受一定的负荷量, 所以心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现在的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心理承受能力有限, 这对学习、锻炼和生活都造成了潜在的威胁。体育游戏以多样化的身体活动方式和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 使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体会到获胜的可能, 从而达到提高自信心、鼓舞士气和改善心态的目的。使原来在体育课中羞于运动的学生也有兴趣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游戏还能够减少疲劳感, 给学生留下美好愉快的回忆使其愉快而轻松地完成一堂课的体育学习任务, 增强了体育课自身的吸引力。

3.培养学生反应力、和个体的竞争力

好的体育游戏, 对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体育游戏的胜负, 不仅是体力的竞争, 同时也是智力的竞争。在体育游戏竞赛活动中, 出现的胜负结果, 经常形成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综上所述, 体育游戏是我们发展学生体能的首选项目。

体能提升 篇2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实施方法;提升策略

体能训练是顺利完成各项运动训练的基础,没有好的体能,技能训练、战术训练等必将流于形式;没有高效的体能训练,竞技能力的提高就难以保证。体能训练在径赛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质疑的。然而,部分教练和运动员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制约了部分运动员潜力的开发,影响到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整体素质。因此,十分有必要重视并且改善现有青少年田径体能训练方法,从而尽可能地挖掘、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能力。

1.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体能,才能更好地开展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主要是为其专项训练奠定基础,基础不牢则影响日后成绩的提升,关系到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体能训练的不但是运动员的身体,同时也锻炼着运动员的内心,使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青少年田径体能训练的实施方法

体能训练具有针对性,包括不同种类的体能训练,具体如下:

2.1 力量素质训练

青少年田径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种类就是力量素质训练,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完成的工作有所差异,需要的力量也不尽相同。具体来说,径赛运动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推进力量;球类运动员则需要在改变方向、滞空等方面的力量上有所建树;游泳运动员则需要具备蹬水、划水等方面的力量,根据不同的项目,教练员在实际的训练中,应该采取针对性的训练,以使运动员的力量得到科学化地加强,更好地提升成绩。

2.2 静力拉伸训练

所谓的静力拉伸训练主要通过缓慢的动作来完成,以某些姿势锻炼自身,诸如拉伸肌腹、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练习。从具体的类型来看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主动拉伸,另一种是被动拉伸,无论选用哪种拉伸方式,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使运动员感受到酸胀痛,具体来说,每个姿势或者动作应该保持10s,同样的动作完成15次即可。

2.3 灵敏性训练

所谓的灵敏性训练依赖的训练环境是突然变换,这种灵敏性训练伴随着的是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的改变,锻炼的是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只有提高身体的灵敏性,才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其在比赛中以不同应万变,取得好成绩。

2.4 耐力训练

耐力素质训练的训练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不但包括运动运动节奏的变化,还包括运动强度的变化,且耐力素质还与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练习。

2.5 柔韧训练

所谓的柔韧就是人体各环节运动幅度大小的机能能力,要保证田径运动动作的完成,柔韧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其不但能够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对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工作效果也有着显著的作用。

2.6 动力拉伸训练

动力拉伸练习是指依靠练习者自身动作、原动肌有节奏地,较快并多次重复收缩,使与环节运动相反一侧的对抗肌反复被拉伸的练习方法,比较典型的有连续前摆腿。

2.7 速度训练

对运动员而言,速度素质的作用十分关键,在其竞赛比拼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田径运动项目在速度训练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一些细节上却存在一些差异,就需要锻炼他们在这方面提高他们的速度;而乒乓球运动速度训练则主要集中在判断力和反应速度上。

3.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误区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很多体能类项目上,我们的青少年运动员拥有的潜力和素质是十分出色的,但是当其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且再难有所寸进,运动成绩比照前期的成绩成长速度着实让人大失所望。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理解不到位。青少年运动员自身素质尚待开发,而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员竭泽而渔,盲目压榨青少年运动员的潜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训练方式导致运动员的成绩短时间的提升,却再难达到国际一流水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运动方式对运动员有百害而无一益。不同的运动员、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理状况需要不同的体能训练思路和方案,只有符合人体生理发育规律才符合运功的系统性、科学性,才能为运动员的成长提供真正的帮助。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训练是基础,基础越牢固,将来取得的成绩就越高;专项训练是关键,毕竟竞赛看重的专项能力,只有通过专项训练才能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这两个方面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而言都是必须的,并且需要动态调整两种训练的比例,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成长。

4.提升青少年田径体能训练提升策略

一些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教练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误区,这限制了青少年的田径运动员的成长,为了加强和改善当前青少年田径运动体能训练,就需要采取如下对策:

4.1 理顺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关系

体能训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基础性的一般体能训练,这适用大多数田径运动项目,另一个部分是专项体能训练,这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在进行一般体能训练的时候,非专项身体练习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造运动员身体形态,使其身体健康得以增进,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为了在比赛中取得更好地成绩,专项体能训练就十分必要,教练员需要安排一些专门性的身体练习,从而更好地满足专项的需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训练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基础训练阶段,另一个阶段是专项提高阶段,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应该以专项运动的需要为准,充分结合运动员的个人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比重。4.2 磨练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意志品质

一个人或是对某种事物有兴趣的化,对这种事物就有着明显的倾向,在对待这种事物的时候就会更愿意去接近它。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体能训练的手段比较单一,青少年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十分枯燥,训练兴趣下降,往往将训练当作是应付,是为了满足教练员的需求,故而难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正因如此,教练员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对体能练习的兴趣。

4.3 把握青少年运动员素质发展敏感期

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是指每一种运动素质在儿童、少年时期有机体自然生长发育的基础上,在某些特定的年龄阶段发展较快,呈现出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准确把握,对运动员选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能训练也需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发展适应专项需要的运动素质,使其在未来的竞赛中取得更好地成绩。大量的实践证明,如果在这个时期得不到科学训练的话,日后的发展将面临很大的瓶颈,难以达到一流水平。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正处于身体发育关键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正因如此,在实际的体能训练中,应该结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按照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规律,使不同运动员得到更好地发展。

4.4 结合技能训练内容与心理训练内容

竞技能力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主导因素,然而运功员的竞技能力构成存在较大的差别,总的来看,竞技能力都是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心理和智力因素所决定,只有将这些因素协调在一起,才能提高专项竞技之中的综合竞技能力。而在这些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无疑就是体能,体能训练就像是在打地基,地基越好,盖起的高楼大厦才能稳固。然而,技术训练、心理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前者是训练及比赛取胜的关键,只有在体能训练的同时加强技术训练,才能增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综合实力;心理训练同样十分重要,青少年最典型的心理特征就是心理活动极不稳定,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青少年的抵抗能力不强,为了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得到好成绩,就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支撑。因此,在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训练时,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加强意志力、注意力、自信心的训练和培养,以提高他们在比赛中自我心理调整的能力。

5.总结

体能与军事体能概念的研究 篇3

关键词 体能 军事体能 概念

体能这个名词从其诞生就承载着非同的意义,无论是从事竞技体育的专业运动员,还是从事各种特殊体力劳动的人员,它都具有决定性的重要因素。军事体能作为体能的衍生词,它也已经成为了各国军事能力比较重要的因素。多年来,各国学者也对这两个概念有着不尽一致的见解,但从未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本文主要对众多学者对两个概念见解进行综述,并做以比较。

1 体能

1.1 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对体能的定义

德国著名训练学专家 Hartman和钟博光博士等认为,体能与体适能是相同的,它包括与健康相关的体适能和与竞技相关的体适能两个范畴。①它是以人体的能量新陈代谢能力为基础,通过神经肌肉系统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运动员体能的好坏主要在于人体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给、转换和吸收利用的综合能力。②与健康相关的体能是一种良好的状态,可以使身体应付基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其他活动。这也是最基本的身体素质。与运动相关的体适能处于良好的状态,可以确保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比赛,包括运动中爆发力、耐力、敏捷、速度和柔韧等能力的发挥。甚至可以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1.2 国内对体能的定义

1.2.1 身体素质论

张钜林、刘文义和熊斗寅先生都分别从身体素质的角度对体能这一概念,给出了相似的解释。他们认为体能是人体各器官生理系统的机能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③可以分为人在运动训练中的体能训练和体能性项目的基本活动能力,由力量、速度 、耐力、灵敏和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与两部分构成,也可以说它就是身体的能力。④

1.2.2 遗传与后天形成论

田麦久、袁运平等学者从先天遗传和后天形成的角度认为体能是运动员的先天素质的遗传和通过后天努力训练形成的。这两方面的统一才会缔造出出色的体能和优秀的运动员。⑤然而体能的发展是取决于自身身体形态的发展,机体形态与器官系统的体能水平及运动素质的发展和外界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准确地说是运动员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的能力。⑥

1.2.3 有形与无形论

赵志英、王保成等认为,体能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来解释。从广义上讲人的体能是由有形体能与无形体能组成的,这两种体能从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有形体能通常是指身体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身体的结构特征、身体的器官系统机能等。无形体能通常是指心理智力方面的能力,包括心理的承受能力、智力智商能力等。

从狭义上讲,体能是运动员在竞技体育的专项训练和比赛负荷下所表现出的能力,自身能够最大限度地合理地动用机体能力和各器官系统的能力,尽量克服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疲劳,进而使身体高质量地完成专项训练和比赛的综合能力。⑦

1.3 笔者观点

体能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它不仅包括我们在教科书上所看到的是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这样一个内容,当然它所定义的对象更多是针对从事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而言。但它也包括人类所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存适应能力,如对某些细菌、病毒的抵抗力,还有人们在后天的日常生活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在意识操控下)而从事的所有的肢体活动和心理活动,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共存。

另外笔者认为对于运动员而言,体能可以具体到每一个运动项目上。它是由不同的运动项目经过专项化训练所铸就的一种特异的身体能力。而运动素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是体能最核心内的外在表现。体能贯穿于技战术等能力之中,它是基础,是核心。

2 军事体能

在军事上,军人可以说是特殊的群体,军人也由于他职业的特殊性使得他对体能的要求程度也高于其它职业。因此,军事体能与竞技体育中体能的定义也不同的。关于军事体能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界定。

2.1 国外对军事体能的定义

在美国陆军条例文件中对军事体能是这样定义的:“军事体能是指在体力劳动、训练和其它活动中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有效性决定了自身的能力。并且要具备足够的精力和体力应付和解决任何有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这些事件包括着很多不确定因素。”美国陆军还认为,军事体能除了通常所指的体力、身体素质(运动素质)以外,还应包括适应能力和应激能力。⑧

2.2 国内对军事体能的定义

2.2.1 体育形式论

在1997年以前,人们把军事体育看作是一种体育训练活动,主要是为培养军人掌握军事技能和提高军人身体素质为应对可能发生的一切战争服务的一种体育运动形式,这种体育运动形式主要的依托还是传统的体育运动训练手段。⑨只有根据作战的需要,才会运用特殊的身体练习手段进行训练,以达到增强和提高作战人员体质的目的。⑩

2.2.2 生理与心理论

尽管学者们对军事体能的概念的界定见仁见智,但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军事体能包括了各方面的能力,不仅仅是体力,也扩展到心理、生理等方面了。常元铭、姜建华等认为,军人体能是指军人为了完成作战等特殊任务所需要的能力。通常这种能力是受到生理和心理两个因素的制约,并且是起主导作用的。

生理因素通常包括机体的运动能力和人的适应能力。运动能力就是为完成作战任务所应具备的身体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普通环境下的能力,他要能应对所有条件的任务。而适应能力则是军事体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指军人在运动环境下和特殊的自然环境下所表现出的机体的承受能力;心理因素指的是在完成各种任务所需的意志力和承受力。豘

2.3 笔者观点

体育课提升学生体能两策略 篇4

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效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客观条件。体育教学环境不仅包括硬件环境,如,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等,还包括软件环境,如,教师的素质与技能、教学方法与模式的选择、教材的选择等。不管是软件环境还是硬件环境都对激发学生参与体能训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这两个方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练习环境。

1.“改造”硬环境。

随着近几年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学校的硬环境基本可以满足教学需要,但从教学角度来看,还不足以吸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需要体育教师有创造性地对现有器材和场地进行“改造”。在场地器材上下足工夫,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才能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提高学生体质水平,提高学生的体能储备。如,在收腹举腿练习中,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增强团队的配合,笔者将5名学生分为1小组,每个小组一根竹竿,要求每名学生用双脚夹住竹竿,大家喊口令的同时一起做动作,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见下图)。若出现懈怠现象,教师可立刻组织比赛,气氛会再次活跃起来。

2. 优化软环境。

体育教师大多凭着在学校时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属于经验型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体育教师一定要向学习型教师转化,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新观念,进而充实更多的理论知识,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在客观审视现实的同时不断超越自我。在教学中,对于课堂的即时生成的判断和处理都体现着一名教师的教育机智。如,笔者在一次执教公开课上,由于是借班上课,进行腹肌练习时,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不高,练习气氛很沉闷,笔者急中生智,抛开了原有的学练设计,将5名学生分成1组,利用学习跳高的横杆设计了腹肌练习的团体赛,做得又齐又多的组即为胜者。选择此方法后,学生们练习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了,数数声此起彼伏,做得慢的学生也为了团体荣誉努力跟着团队的节奏做。

二、优化学练设计与实施

体能练习既累又枯燥,只有通过教师的巧妙设计,让体能练习游戏化、竞赛化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因此,学练方法的设计至关重要。特别是年龄偏小的学生,对新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将练习内容娱乐化的方式会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1. 借鉴“情境式教学”。

所谓情境式教学其实就是借助故事情节、多媒体、图像或者音乐进行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心理特征制订的,拥有较强的针对性,根据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方式。在体能练习时,体育教师可以将枯燥的体能训练设计成有“情境”的活动,学生会乐此不疲。如,将耐力跑练习与障碍跑练习结合起来,加上一些比赛的因素,学生在反复、不间断的跳跃、攀爬、加速跑等活动中完成耐力训练。

2. 潜心学情分析。

体能与体能训练的系统结构探讨 篇5

1、体能的分类及体能系统框架结构分析

1.1、体能的分类

现阶段对体能的定义并不统一, 例如美国体育学者斯坦豪将体能视为人类精神和肉体的适应性;Larson认为体能应分为生活和结构两个方面, 生活中要有存活的能力, 结构中要有形态、技能等方面的适应性;我国田麦久等体育专家将体能视为运动员先天遗传具有的天赋和后天有目的的训练所得到的机体持续运动能力等。但通过上述不同观点可以发现, 其均同意体能是一种运动能力和机体适应能力, 而运动能力在广义上包括常见的跑、跳、攀爬、投、跃等行为, 狭义上涵盖速度、耐力、协调、灵活等能力;机体适应能力又包括对寒冷、炎热、时差、缺氧环境等的适应能力, 所以以功能倾向性作为分类的标准, 可以将体能分为健康性和技能性的体能, 如爆发力、反应速度等为技能性体能, 而有氧呼吸等为健康性体能;以本源作为分类标准, 体能又可以分为遗传性和训练性, 由于人的机体构造并无明显的差异, 所以训练性体能的弹性更大, 这也是进行体能训练的根本原因。

1.2、体能的系统框架结构

以静态的视角观察体能, 会发现体能包括训练对象的身体素质、形态、机能以及训练主体的心智素质, 脱离任何部分都不能称之为体能, 身体素质即人类正常的肌肉活动能力, 是人类体内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 例如速度、柔韧、灵敏等, 通常作为衡量人类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准;身体形态即人类身体的外在具体表现, 例如身高、体重、腰围等充实度元素, 不同的人其身体形态存在差异, 所以体能也没有固定的标准;身体机能即人类生命在延续的过程中身体器官、组织、系统的正常运作, 例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功能运行情况可以通过脉搏、血压、肺活量等指标得以表现, 并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 人体机能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力的根本;心智素质即心理和智力的综合水平, 人类的心智素质直接决定了其对外部变化的反应能力和对自身的调节能力, 所以也成为体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能的系统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通过对人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心智的分析, 可以对其体能进行综合的判断或对其潜在的体能进行有效挖掘, 为体能训练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 例如一个人肩部较宽阔, 通常其上肢力量较集中;一个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机能好, 其耐力和韧性较强等, 体能的系统框架结构为体能训练提供依据, 现阶段所进行的体能训练就是针对其基本框架结构有目的、分阶段的锻炼。

2、体能训练的系统结构分析

体能训练作为发展机能潜力或与机能潜力相关的机能要素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 需要训练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长时间、高强度的针对性安排, 从而实现运动能力和机能适应能力的提高, 包括心理的适应能力, 由此可见体能训练是建立在明确的训练目标的基础上, 以训练对象的具体情况为参考, 分阶段、长期持续的动态训练过程, 由于训练的目的、对象、阶段存在差异, 所以体能训练应分为基础、专项和综合三个子系统, 此三个子系统并不是时间上的先后之分, 而是根据训练的具体情况确定, 但基础体能训练为整个训练的基础, 体能训练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由于体能训练分为一般人群的常规体能训练和特殊人群的专业体能训练, 而一般人群对于体能训练的结果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其训练并未真正的形成系统, 所以本文中所阐述的体能训练系统结构是针对特殊群体的专业训练。

基础体能训练是体能训练整个系统的核心, 通常包含体能常识训练和素质训练两方面的内容, 常识训练即对身体各部分的组成、名称、作用及修复等相关专业知识的解读, 由于人类的身体结构常规下并无明显差别, 所以常识训练对训练对象并没有严格的限制, 通过常识训练, 训练对象可以按照科学的理论知识自主素质训练, 并针对训练的结果进行自我调整, 由此可见常识训练是基础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素质训练等起到提供基础和支持的作用。素质训练相对于常识训练更讲究专业技巧, 例如针对力量、速度、柔韧性、反应速度等进行的训练, 素质训练是基础体能训练中相对级别较高的训练, 训练的强度及具体训练的方法需要根据训练对象的实际情况和训练目标进行调整, 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和标准。

专项体能训练的目的性相对于基础体能训练更强烈, 所以其训练对象通常较为固定, 例如以竞技为主要职业的运动员、需要超强体魄和毅力的军人等, 专项体能训练也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一部分是对基础体能训练的延续和升级, 例如专项的耐力、速度、力量训练等;另一部分是针对正常人的生理反应而进行的抗干扰体能训练, 例如抗严寒的体能训练、抗噪音的体能训练等, 由此可见专项体能训练不仅要对训练对象自身进行锻炼, 还需要提升其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使训练对象的生理和心理同时具备特殊条件下做出目标反应的能力。

综合体能训练是体能训练整体系统的最高级别, 它已不再强调对训练对象的锻炼, 而是将训练融入到具体的竞技项目或环境中, 使训练对象通过仿真模拟或真实的环境进行自我磨合和突破, 并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找到独属于训练对象个体的思维模式和动态反映, 将体能训练深化成为训练对象自然状态下的正常反应, 也就是所谓的体能素质, 由此可见综合体能训练已经将客观、程序化的训练模式与真实的情景相融合, 是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质变和检验的特殊结构。

在体能训练系统结构中不能为了追求综合体能训练的训练效果而在训练的方式方法上进行随意的调整, 要根据训练对象的体力波动态确定体能训练的方向和路线, 例如体能训练的目标为培养训练对象在百米运动中的耐力, 但采用万米体能的训练办法, 不仅不会为体能训练提供“服务”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体能训练的实质就是有目的、有重点、有区分的对训练对象体内的有序状态进行调整, 使其有序状态在激发和涨落的过程中, 向训练目标转化, 由此可见, 体能训练是通过灵活、生动的策略和方法, 巧妙的利用现实中存在的矛盾, 实现目标的转化, 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允许存在一定的迂回, 但迂回的目的是为了整体目标的理想实现。体能训练系统的三个子系统虽然不存在明确的时间先后顺序, 但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专项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需要有坚实的基础体能训练作保证, 而且在训练条件、训练方式手段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特别是对体能训练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监督的情况下, 自我能力锻炼和自身机能锻炼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这与健康性体能明显存在差异, 所以本文中所阐述的体能训练主要针对技能性体能。

3、结论

由于体能的概念现阶段并未得到明确的解读, 所以其分类并不统一, 以系统论的观点可以将体能视为身体素质、形态、机能和主体心智共同组成的整体, 而针对各部分的训练都可以实现体能整体的提升, 将体能训练视为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 需要基础、专项和综合的体能训练形式共同支撑, 所以体能训练的科学性不能单纯的以一种指标作为参考, 而是个动态可持续的过程。

摘要:体能作为体育研究领域重要的参照指标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针对运动员、学生、战士体能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逐渐增多, 但对其实际效果并未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现阶段对体能的理论研究成果, 以系统论的观点对体能及体能训练系统结构进行分析, 以期通过探讨能够为体能训练的科学化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体能,体能训练,系统结构

参考文献

[1]赵朋霞.山东省女子手球队体能训练过程控制与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 2013.

[2]胡法信.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1.

体能提升 篇6

1 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基本特征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在竞技体育群体之中, 占据核心地位与主导地位的便是运动员的体能。从传统训练理论出发, 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没有得到重视, 过分重视运动素质, 缺乏对运动体能的认识, 没有全面性的对运动员的体能进行分析与探究。在这种发展局面下, 运动员的体能只能局限在运动素质上。从某种角度分析, 所谓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主要与专项运动、专项训练有着密切的关联, 是运动员圆满完成任务所具备的特殊体能要求[2]。在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之中, 运动员专项体能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分别是:更快、更强、更大, 另外, 对于运动员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有机结合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所以, 运动员专项体能内容主要包括了运动员机体自身的内部体能以及与外界环境相互结合的体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具备高度专项性

在整个竞技运动之中运动员的体能是以无氧供给或者有氧供给的方式存在的, 通常情况下在当前竞技技能的现状下, 人体在极限运动转台所表现的能力属于机能能力, 运动员体能的获得也是通过专项手段长久训练所得。而专项训练主要是指在不同的训练方式下获得体能训练, 这是保证运动技能水平的一个重要特征。另外, 适应性反映条件下所形成的专项特异性主要表现在运动素质以及心理因素上, 很多运动员在完成肌肉活动的时候需要用意志力进行完成。

1.2 具备时间局限性

从时间角度分析, 体能是具有的, 运动员体能时间上所表现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是运动员体能的获得过程, 这个过程是人的机体对外部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 并且整个生理反应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不稳定的;另外一种的相对稳定的。急性适应性产生的体能与训练水平以及机能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说专项训练获取到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 但是却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性与不稳定性。因此, 这种反应情况主要是在专项负荷中所形成的, 主是在生物学的形态上进行改造的;第二, 则是人体的运动能力取决与人体能量, 根据相关资料以及文献得知, 人体的功能系统主要是由有氧功能系统与无氧功能系统所形成的, 虽然在整个功能过程中出现在同一个机体上, 但是彼此之间有着独立性。因此, 在积极维持一段时间之后, 需要彼此共同交替与补充。因此, 在这种专项体能水平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间因素。[3]

1.3 具备评估的客观性

众所周知, 竞技运动技能项目的成与败往往取决与分毫之间, 对这种活动效益有所影响的便是运动比赛的成绩, 而对于比赛成绩则需要进行客观评估。除此之外, 伴随着运动成绩的提高, 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会得到提高, 在整个运动训练之中运动员需要承担生理、生化指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并且整个训练过程之中个体差异性非常明显。

1.4 具备水平动态性

在运动员训练中要想提高自身的体能, 则需要通过训练刺激、疲劳、超量恢复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来实现, 换而言之, 便是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 人体所获得的体能不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仍然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 并且系统之中各个子系统时间的关系是相互的, 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竞争与制约的关系, 协调与促进的关系, 正是由于这些关系发生变化, 所以, 才导致整个体能系统指标存在动态性。另外, 每一个运动员的机体状态是变化不定的, 当机体在工作的时候, 功能系统会发生交替与补充, 并且各个功能系统之间会存在衔接问题, 所以, 所形成的总能量往往会处于波动状态。体能训练的主要目标便是将人体内的组成因素进行均衡, 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

2 运动员专项体能水平评定分析

从整体角度分析, 运动员的体能是一个复合系统, 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等, 这3种素质之中均蕴含了丰富的具体指标, 因此, 对运动员水平指标进行评定的时候需要将体能发展水平以及条件进行集合, 从众多的指标之中选择出最具灵敏度且最具丰富性的主导性指标。此外, 在对运动运专项体能水平进行评定的时候还需要符合科学性与合理性、独立性等原则, 严格按照运筹学层次原理将运动员的体能层次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6]。图1笔者选取的案例是男子100 m运动员体能系统指标所形成的层次网络模型。根据图1可以得知, A属于体能系统层, B属于形态、运动素质子系统, C属于措施层, 即选材与训练检测指标。

另外, 根据体能复合系统的属性得知, 结构与功能是两项重要的内容, 两者之间关系密切, 如果系统结构比较合理, 并且子系统之间比较协调的话, 系统的总体功能效益会比较大。如果当系统结构组合不好, 并且子系统之间不够协调, 所形成的总体功能效益会比较小。所以, 要想保证运动员体能系统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则需要充分发挥出良好的效益, 构建出合理的系统结构, 只有保证体能系统结构的稳定性, 才能真正将效益进行等同放大, 才能真正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水平。

除此之外, 为了进一步探析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指标以及与专项之间的关系, 需以分辨各指标的方式, 比如:像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实现对运动员成绩体能因素的探析。在利用该方法的时候, 只要将关联度的大小进行计算, 并且将入选指标的关联序进行排列, 则可以找出影响运动员体能的主要因子, 将其作为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主要依据。所选取的灰色关联度能够将运动员的专项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反映, 并且求出关联度, 实现对转型成绩的权重配置。

对运动员体能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将入选的指标进行确定地位, 在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评价的时候, 可以根据指标单项评分表将单项得分进行查明, 然后根据指标权重的大小将体能综合评价进行综合计算。在这一基础上, 还可以对运动员专项成绩的大小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袁运平.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4 (9) :48-52, 66.

[2]蔡晓峰, 汪蓉.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及其对策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9 (3) :44-45, 48.

上一篇:合作数字下一篇:故事结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