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优化设计

2024-10-06

英语课堂优化设计(共12篇)

英语课堂优化设计 篇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一切时机,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能力得以发展。英语作业,作为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学生巩固英语知识、训练英语技能和发展思维等方面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放眼目前的课堂,英语作业俨然成了学生最大的学习负担,很多学生对作业持消极态度,害怕作业,甚至抵制作业、厌恶作业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教师布置作业随意、重复,作业形式单一,甚至有的教师将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使得很多学生更是对英语作业毫无情感可言,英语作业反而成为制约学生英语学习的瓶颈。有鉴于此,我们必须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地认识作业的意义,在教学中,优化英语作业的设计,转变与提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有效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负担,真正让作业成为丰富学生英语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抓手,让学生在作业中体会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使他们乐意学习英语、有效学习英语。

一、注重作业设计的针对性,让英语课堂更富实效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存在差异性,学生自身的条件也有所不同。因此,针对学生实际,给他们设计不一样的作业,不仅与现代教育理论中的因材施教不谋而合,更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因此,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正愈来愈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同样,作业分层作为分层教学的一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一般而言,作业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必须掌握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提高学习能力的相关内容。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将作业分成基础训练题、综合训练题、创新训练题三种类型。结合学生实际,我将学生按成绩和能力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完成难度较大的创新训练题,B层次学生完成难度适中的综合训练题,C层次学生完成难度较低的基础训练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契合自己实际,完成贴近自身能力的作业,不仅使他们产生独立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更使他们都能在自己的能力发展区得以成长。如在教授7A Unit 3“Let’s celebrate!”Reading一课后,我要求A层次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B层次学生熟练地背诵课文,C层次学生会背诵课文中的重要词组和句子。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任务,既减轻了困难学生的负担,又给优秀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让作业更具有效性。

二、注重作业设计的创新性,让英语课堂焕发活力

未来的英语教学应从哑巴英语向创新型、开放型英语转化,英语学习的目的也不再是简单的对话和应付考试,而应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英语运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体现在英语作业设计方面,不仅可以让作业变得生动多彩,更使学生体验了英语学习的别样风格,让学生在灵活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方面充分表现个人的见解,注重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如在教授7A Unit5“Going Shopping”Reading一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利用课后时间,采用本课的句子自编对话,用以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表演。很多学生课后积极思考,相互研讨,他们编制了大量鲜活有味的对话,在课堂上进行了活灵活现的表演。语句虽然还略显稚嫩,不太成熟,也还存在一些欠缺,但这种作业,无疑是让学生感觉耳目一新的,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参与的积极性高涨,此外,我还经常要求学生完成“调查”类的作业,如在学完Friend单元后,我要求学生调查各自的朋友,调查后向全班同学介绍、汇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交际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因为不同的学生情况不同,更能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课堂教学的效果斐然。

三、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催生学生英语学习的乐趣

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投身英语学习,无需老师的催促。英语作业设计,教师也可有意识地渗透趣味元素,不断催生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体会英语学习的快乐。如在学习了7B U-nit1“Dream Homes”后,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构思一幅自己梦想家园的图画,然后将其画出来。在教学7A Unit6“Fashion”时,我让学生课后设计时装秀,在课堂上举行时装表演,让学生用英语介绍彼此的服装、发型。这项作业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注重作业设计的人文性,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完成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活动。通过批改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师生之间的民主氛围、平等交往和纯真情意,从而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业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如在教学8A Unit4“Wild animals”时,要求学生自选某一种野生动物制作一份调查表,上面写着动物名称和调查结果,然后小组交流调查结果,向全班汇报并提出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又如在教学8A Unit3“A day out”时,我向学生介绍了许多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让他们了解更多世界各地的文化风情和风古人情。

此外,在学习动物类单词后,我要求学生谈谈东西方人对动物的不同理解,学习气候类单词后,我要求学生比较世界各地和不同季节的气候,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布置和批改作业的方式,设计有趣、活泼的作业,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感悟,从而使作业真正成为丰富学生课后生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体会英语学习价值的契机。

英语课堂优化设计 篇2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最重要的目的是实现交际。最近,随着新课程标准牛津英语教材的广泛使用,广大的中学英语教师逐步树立了新的外语教学观——由以前的注重语法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建设交际型的课堂开始成为许多一线教师努力的方向。那么,如何将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巧妙、合理呢?结合笔者的实际体会,谈谈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一、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性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的主要途径,其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从而影响着英语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为了达到教学的最优化效果,必须要求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活动,体现出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与实用性。1.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是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需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活动设计是整个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语言的学习规律、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其已达到的语言能力程度,对课堂教学活动深入构思、精心设计、整体把握、合理布局,研究和掌握科学的教学原则,使用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始终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并正确合理采用具体实施方法,比如小组活动(Group Work或Pair Work)、话题的选择(Topic Choice)、表演(Acting)等,来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听、说、读、写的功效,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是英语学科教学特点的需要

英语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英语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只有通过大量的活动和训练,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正如杂技演员,他们纯熟的技艺都是苦练的结果。英语课的学习也是一样,必须有足够的练习,学生才能逐步领会所学的知识和规则,并能逐渐自如地运用。其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也只有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从而能应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而这些都有赖于设计好多彩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倾注心血,在条理性、趣味性、逻辑性和科学性方面下工夫。

3.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不断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的需要

英语课作为中学教育的基础课程,有其不同一般的特殊性。素质教育观下的英语教学,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教学特征在于:A、多元的课堂教学目标B、适度“开放”的教学内容C、“任务式”的学习活动D、多样的组织形式和变化的角色关系E、互动式的课堂话语F、分层次的学习任务和要求G、和谐均衡的教学活动设置H、健康愉悦的情感氛围。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就需要查阅资料,博览群书,犹如蜜蜂采花酿蜜,不断充实丰富自己,最后厚积薄发,落实到设计方案中,上课时才能有备无患,得心应手,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最终体现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注重教学实质、淡化教学形式的根本要求。而且,重视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也体现了一名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

1.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首先应该依据英语教学大纲

大纲是中学英语教学和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提出了英语教学的目的、任务、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对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改革、教学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衡量我们教学工作的准绳,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必须全面、系统、透彻地掌握大纲的实质性内容,并贯彻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因此,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根据英语教学特点,在设计时要把学生置于特定的英语环境之中,通过大量、反复的听、说、读、写训练,通过一定的语言实际活动,立足于现实,重视情感心灵交流,灵活运用,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淘汰那些传统式的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地把枯燥无味的语言材料转变成生动活泼的活动内容。2.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应依据教材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就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熟悉、理解的过程,就是对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理解分析和准备实施的过程,所以我们应努力做到吃透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组织好教材,安排好课时,抓住教材中的关键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好课堂教学活动。

3.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应依据本校本班的学生特点

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不仅是设计教材,设计方法,更重要的是设计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就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身心特点、智力结构、教育条件、家庭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他们相应的认知、接受能力也不同。作为英语教师,对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学习基础等都要有全面的了解,以便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起点、难度、深度和广度,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和个别差异,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和辅导,同时,在设计新的教学活动时,还要重视信息的反馈,如平时课堂提问、作业测验的检查等,以及时弥补设计的不周,调整好教学方法,使之更适应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教师的主观愿望与学生的客观要求趋于统一。

三、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模式实例

1.语言结构呈现的模式。即向学生呈现新的语言项目,激活学生接受新语言信息的认知状态。下面以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4中的Welcome to the unit为例。首先我们需要分析教材。本单元的功能项目是“食物”(Food),涉及的话题有:谈论最喜欢的食物、饮料、水果;进而可以了解中外饮食习惯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为之后Reading中的有关Food and lifestyles内容做好准备。需要用到的语言项目有:有关食物、饮料等词汇;可数、不可数名词量的表达;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drink? What would you like? How many … are there?”等。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与饮食有关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因此可以先向学生提问:“What things do we eat/drink?” 并用实物或图片启发引导学生说出已学过的食物、饮料名词,同时引出新词并熟悉其音、形、义。教师此时应注意有意识地分出可数和不可数名词,为下一步做铺垫。然后用话题:“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drink?” 激发学生兴趣和交际动机,进行信息交流,从而熟练掌握有关词汇。在此基础上,再用“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lunch/supper? ”来引出量的表达。这是学生的难点,必须通过足够使学生明了意思的实物或图片以及大量有真实意义的操练来训练学生准确流利地学会表达,包括口头、笔头表达。最后还可用“How many …”句型来强化这项技能。

2.情景对话教学的模式。这是学生对新语言项目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也就是练习。有了第一步的扎实的语言结构基础,我们就可以通过教学课本中的几个情景对话,把新的语言结构置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显示语言功能,从中学会运用。以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6中的Vocabulary为例,可以采用下面的表格,让学生当一回天气预报员,以达到操练的目的。Places weather temperature Most of North and South China cold wet, cloudy strong wind, sunny Northeast snow heavily above zero in the day below zero at night Southwest fine Zhalong Nature Reserve foggy-8 to 1 Beijing frosty-4 to 3 3.交际活动组织的模式。交际活动是指学生独立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活动,但不等于学生完全脱离教师。教师还是交际活动的组织设计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任务或活动,设法激发学生参与交际活动的欲望;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充当助手和咨询员,甚至可以作为活动的一分子参与活动,了解教学效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在每个单元都有Integrated skills, 即综合技能部分。这一部分将听、说、读、写糅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操练,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为我们如何把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为初步交际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例子。总结

英语课堂优化设计 篇3

关键词:英语练习 作业 理论 策略

一、英语练习作业设计的意义

没有练习的教、没有作业的学,都不是完整的教学活动,也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邓小平同志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有人说:“重复练习是知识的母亲。”实践证明,练习作业的多少、操作方式的优劣、完成质量的高低,都在极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目前,说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马上会与打造高效课堂联系到一起,很少有人会留意练习作业的设计。事实上,农村的学生,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配合教师完成练习作业,对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终生学习意识意义重大。

二、英语传统练习作业设计的弊端

有些教师课堂只注重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课堂成为了教师的“讲堂”,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实践的权利,课堂练习作业流于形式,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抄写单词、背课文,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作业形式,虽然心存怨言,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长此以往,作业巩固知识的效果不但没显现出来,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提到英语课堂练习,许多教师有两个误区:一是窄化概念,认为英语课堂练习就是英语课堂作业;二是异化概念,认为只有理科才会有课堂练习,而作为语言学科的英语不应该有课堂练习。尤其是农村的英语教师,一方面由于认识的错误,另一方面受教学环境的影响,这种现象还普遍存在。

三、英语练习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

学习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乐园,使“讲堂”变“学堂”,练习就是一种绝佳的学习途径。在课堂中,教学内容必须通过练习来巩固与延伸。现代教学十分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也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过程。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都需要靠练习的完成情况来反馈。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查漏补缺,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英语练习作业的实施策略

(一)学必练习,课必作业

要想做到“减负增效”,我们就要聚焦课堂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体验和经历知识,才能学得扎实有效。所以课堂练习作业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最佳途径。教师上课,必须要有练习作业这一环节。当然,我们也要防止作业过多的现象发生,更坚决反对上课没有作业的做法。

(二)抓纲举目,举一反三

基础英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他们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练习作业布置要目的明确,要紧密结合授课内容,精心设计,要有举一反三的效应,防止制造题海。在教学“summer”这个单词时,可要求学生用该词造出各种句子,或者让学生想出不同的动物来,学生做到以词造句,用句串段,由段及篇,层层扩展,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有错必改,有缺必补

美国学者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说,证明了“外语学习可以说是通过尝试来克服错误的过程”。特别是侧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方面的练习,如机械性的句型操练,模仿对话、语言、语法专项练习时,对学生的错误应予以及时纠正。

初中英语教材中,有些知识点较难掌握和运用,学生的错误率较高,教师需要多次反复纠正。如“The soldiers swam through the river”这个句子,错误在于混淆了“through”与“across”这两个介词的正确用法,因此,在练习作业设计时要设置一些类似的语境,在上课时让学生细细体味、区别,把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因材施教,促优转差

提倡分层教学,练习作业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区别差异,对症设计,力求优生快发展,差生有进步。

例如,《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中的Unit 5 I am watching TV,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就需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练习题。

1.简单题,可由基础较弱的学生来回答。比如这节课我们要用的一些动词短语:watch TV, have class, do homework, read book, eat dinner...以及这些短语中动词的ing形式。

2.中档题,可选择中等生来回答。比如“I am watching TV now./We are having class./They are doing homework.”

3.高难题,可选择好学生来回答。例如,“I am watching TV”的一般疑问句:“Are you watching TV?”及肯定、否定回答:“Yes, we are./No,we aren’t.”这样练习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从而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成就感,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每个人均得到不同发展和提高,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五)鼓励先进,关注后进

对学生练习作业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要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严禁嘲讽贬责。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教师评价一般会说“Yes”“That’s right”“Fine”等。表扬学生用的话语或词汇,如“Well done!”“Excellent”“Fantastic”等。但是学生回答如有错误,教师也不能一直说好,可以很委婉地指出:“Maybe,I think...”或直截了当地说:“I don’t think so,Do you have any more idea? ”灵活多样,适度评价,让师生产生心灵共鸣,心更加贴近,课堂气氛更加融洽,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六)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课堂中教师对练习作业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来,力求让学生带着兴趣去体验知识。

例如,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谜、开火车式练习;通过分排、分行或分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的练习等等。

总之,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做到练有目的、练有重点、练有层次,形式多样,课堂才能充满活力,真正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殿堂。

英语课堂优化设计 篇4

爱因斯坦说:“思维世界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好奇心的不断摆脱。”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爱迪生、爱因斯坦、达尔文等, 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 正是这种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 进行不懈的追求, 终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

教师在备课时, 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 合理利用教材, 最大限度地整合教材。了解学生的兴趣、疑点及好奇心, 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 有的放矢地提问, 巧妙地利用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提问题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让学生喜闻乐见, 积极去探索, 去领悟, 最终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二、合理设计问题, 渗透德育, 丰富课堂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 借助一些问题设计, 把德育渗透到问题设计中,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例如, 教学Unit2.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人教版八年级下) 这一单元, 教师可设计问题:Which volunteer job do you want to do?What are your interests and hobbies?Why do you want to do the volunteer job?

此类话题是近几年比较热的话题之一, 既贴合时代要求, 又贴近中学生生活。倡导中学生自愿组织公益活动, 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不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还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三、引导学生设计问题, 提升发散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或师生问答, 通过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促使学生独立思考, 不断总结、归纳, 把知识系统化。也可从问题的形成上给学生一个发挥空间, 鼓励学生去生成问题, 互相提问, 集思广益, 找到最佳答案。

例如, 教学八年级下册Unit1.What’s the matter?Section A中的文章“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之后, 教师可设计辩论环节, 围绕“Do you agree that people often do not help others because they do not want to get into trouble?Why or Why not?”这一话题展开辩论。在辩论过程中, 学生提出大量的问题, 并加以解答。最终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激活了思维,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优化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设计问题要扣紧教学目标, 使教学目标问题化

英语课堂的提问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南, 教师要深入教材, 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才能有目的地提问, 以达到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获取知识的目的。

(二) 问题设计应符合针对性和阶段性

在导入新课时, 可用设问的方法制造悬念, 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也可利用图片、实物、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 就课文内容设计问题提问。巩固与练习阶段, 教师可针对某一教学内容提出问题, 或根据本课的语言知识设计练习, 形式可多样化, 或口头提问, 或书面练习。总结阶段, 由教师加以引导, 学生自我总结, 对本堂知识有全面的认知。

(三) 设计问题要具有探索性

教师切实根据教材特点, 通过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提问题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让学生去探索、领悟, 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 教学八年级下册Unit9.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教师可设计问题:Do you know the place of interest in Zhangye?What are they?Where do you want to go?问题把教学思路从课文中广泛意义的旅游话题迁移到学生家乡的旅游资源, 为自己的家乡作宣传。

(四) 要把握提问的时机

为了有效引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那么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应具有灵活性和挑战性, 还要注意把握难、易程度, 特别是要把握提问的时机。

例如, 在学习七年级下册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Section A部分时, 有一个游戏“Mystery Student”, 学生普遍感到所用的语言有限, 而本班学生的共同点太多, 不太好表达。于是, 我就没用书上的这个游戏, 另外设计这样几个问题:Where is hefrom?What does he look like?What is he like?What clothes does he often wear?What’s his hobby?What do you think ofhim?这样, 学生就这些问题可以一一进行回答, 把答案串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书面表达了。

课堂问题设计的优化是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从学生实际出发, 设计与之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合理提问, 正确评价, 认真引导, 加以总结, 给学生在问题中创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感知认知的学习兴趣, 启发其思维, 提升其能力, 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在问题导航式的引领下真正活跃起来, 让学生在问题的导航快乐中享受掌握知识的乐趣, 逐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有效地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摘要:课堂问答是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种教学手段, 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学习思考,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把握教学效果。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在英语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一种围绕“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学习氛围, 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中, 引导学生去思考、解疑、获取知识, 从而顺利完成教与学任务, 提高课堂效率。因此, 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就必须注重对课堂问题的优化, 切实达到“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问题设计,构建,高效课堂,优化问题设计

参考文献

[1]陈庆文.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09 (2) .

[2]杨秀松.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设计[J].大理学院学报, 2009 (8) .

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篇5

●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语言学习环境

英语学习需要有一个有效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的环境。课堂内的语言训练大多是在假设的情境中进行,学生常常是为学语言而学语言。运用信息技术,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合理组织画面,适当加入动态元素,不仅可以传播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教授初中英语《问路》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动态呈现了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动态模拟了行人问路及指路路线。从而将枯燥的知识与动态实际生活相联系,优化了课堂教学。这种语言环境有利于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已广泛地用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如多媒体显示技术及应用软件辅助教学等,这些更多地改善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抓住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运用信息技术,创造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但无论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师都应抱定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之所以要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境语言点,是为了“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英语环境里的语言实践中学习和思考。

● 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以前,教师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重视书面知识而轻视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分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考教材,教师和教材自然就成为信息的载体,除此之外很少有别的信息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教师的话都是对的,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总是言听计从,缺少质疑,创造性自然差。而现在,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获得大量的相关信息,教师和教材再也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他们的知识面更广了,视野更宽了,自然疑问也多了,对教师的话他们开始思考、辨别、考证和质疑。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正确对待,及时转变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提出教学要求和问题,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然后进行讨论、总结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环境,能灵活自如地进行变式教学;运用信息技术,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推进教学改革。

优化教学设计 打造英语高效课堂 篇6

【关键词】英语 高效课堂 教学

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英语教师一直努力学习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新课改教学理念,试图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然而,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导致英语课堂沉闷,教学效率低下。要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教师。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呢?如何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现代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只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近年来教育家也提倡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等,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把教材当成素材,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根据学生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说新目标九年级的第九单元是过去完成进行时,这个不在中考范围,我们就可以作为了解内容;八年级每个单元后都有一篇长篇阅读,对于那些难度大的可以舍去或找一些适合学生的材料来代替。

二、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和目标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组织贴近实际生活的有意义的活动任务,使学生“从做中学”,以活动为载体学会“用言语做事”,其初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都能动起来,在任务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但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效果却常常令人失望。常见到许多精彩纷呈、热热闹闹的课,但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却难以得到应有的锤炼,任务活动趋于表演化;且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小组讨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削弱,依赖他人的意识增强。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减少一些无效的活动,这是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应反复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在一节课的任务设计中,应紧扣教学目标,注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如七年级上第六单元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谈论喜好,并通过谈论喜好去了解别人,尊重别人。我在这一单元设计了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让学生用目标语言互相谈论喜好。第二个任务让学生做一个调查,找出最受同学们欢迎的食物。第三个任务根据调查结果制一个shopping list 为我们周末的野餐购买食物。这三个任务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三、组织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快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初中的孩子们。针对这一点,我把我的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成为学生创新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开展了“看谁答得又对又快”“男女对抗赛”“小组对抗赛”等竞赛活动。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使他们多种感官处于一种积极活动状态,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竞争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把游戏结合到课堂之中,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更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以此带给孩子们无比的自信。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课堂上没有英语气氛,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特性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把抽象的语言、单调的词汇、语段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就会深刻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对英语的情趣,迅速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学英语的能动力。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替代了静止、呆板的教具,参与了直观教学,犹如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特别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导引、刺激的独特作用。动画、音像剪辑、粘贴等多媒体组合技术,使课堂效果更为生动,学生如亲临其境,在强烈逼真的情景中发展了形象思维。灵活多变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精选内容,编制程序,把教师难以通过描述完成的大量信息,用计算机在顷刻之间就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象,无疑也会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和效率。

五、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习压力

作业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作业设计能让学生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英语作业的设计,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训练,而且是给学生创造出再学习、再实践、反思所学、探究问题的空间。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不能为训练而训练,而必须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情感、能力的协调发展。课后作业主要是检测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在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不仅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还要着重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的突破和巩固。

英语课堂优化设计 篇7

任务型教学成功的关键是优化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包括课外真实交际目标性任务、课程目标任务、教学任务,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可分为限制型任务和开放型任务, 中心任务和拓展任务, 接受型任务和创造型任务。务必使任务更具明确的目的性、可操作性、真实性、互动性、趣味性、合理性、激励性、系统性和课后延伸性, 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从而使学生顺利地进行语言能力的内化。

一、如何优化任务设计

1. 任务设计应该遵从言语、情境真实性原则,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人生体验和兴趣爱好为来源, 语言材料和完成方式要真实、可信。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 “把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 (David Nunan, 1991) , 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交往互动环境中建构自己的语言知识, 发展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当学习者更关注交际的真实意义时, 他对语言形式的掌握更准确” (Jane Willis, 1996) 。教师可以拍摄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片断, 制成视频或录像或照片, 或利用其他能反映学生生活的视觉、听觉材料, 也可以创设相对真实的学习背景。再把这些来自于学生真实生活的资料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就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也可以设计Sharing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tasks增加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变枯燥机械的语言学习为有意义的实际交流。如:在教学牛津英语8A Unit 6 Grammar:Past continuous tense时, 我设计了下面两个任务, 使语法教学生动有趣, 学生踊跃交流、乐于表达, 教学效果极佳。

Activity 1 (活动一) Observe and compare

展示昨天学生打扫教室的一段视频或一组照片, 让学生观察与比较:

Activity 2 (活动二) Group discussion

Sharing the Personal Experiences

而在写作教学中我们也完全可以设计分享个人经历任务 (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s tasks) 、解决实际问题任务 (Factual problems solving tasks) 、交换观点型任务 (opinion exchange tasks) , 让写作课成为学生喜爱感兴趣的课。

2. 任务设计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即所设置的所有的任务都应围绕着一个主题, 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开展多层次的探讨, 多方面地拓展。

任务性教学法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备课时, 首先应对单元的主题进行分析, 然后再设计主题明确的任务, 同时也要设计听、说、读、写整体训练的任务, 如:Listen-ing with speaking and writing, Reading with speaking and writing, Sometimes all four skills, Speaking always before writing。课堂教学都应围绕着一个主题, 特别在Integrated skills课型中, 让学生在同一熟悉的话题下, 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扩展训练。学生既能掌握一定的语言形式, 又能运用它完成听、说、读、写、语法等多种形式的任务, 丰富学生的语言产出, 从而多维度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

3. 任务设计应该开展小组合作, 有效互动、引入竞争。

英语教学应该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发展合作精神。任务型教学的实质是一种交际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上语言的“communication”和学习者之间的“interac tion”是通过“activities and tasks”来实现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交流、合作、互动的过程。合作的方式有pair work, group work, activity-center等。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 组织相应的活动, 如:“discussion”“negotiation”“debate”“sharing”。这样能大大增加每个学生使用语言的机会和时间, 并且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对任务中的内容常常会有不同的看法、观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可以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交流沟通、求同存异、共同提高。学生在建构、完善自己认知时, 发挥了群体的作用, 而引入竞争机制, 如:Per-son-to-person competition, Pair-to-pair competition, Groupto-group competition,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了他们的认知内驱力。每个组员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和参与了本组的小组合作学习 (discussing, planning and reporting) , 而且在交流过程中分享了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竞赛活动把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 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4. 任务设计应该促进英语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建立起“大学科”的教学理念, 使学生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对自然、社会知识合理扩展,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联系, 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 应该充分体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和基础性。教师所选择的任务应该能够启迪学生思维, 陶冶学生的情操, 丰富学生的情感, 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在8A Unit 6“Natu ral Disasters”Reading一课中, 在Post-task phase阶段我设计了具有创造性的Problem solving tasks:

Since the whole world is suffering from so many natural disasters, please give some advice to prevent them from happening.这一任务既要求熟练运用本课掌握的语言知识、技能和形成的语言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 还具有很高的学科综合性。学生只有查阅相关的自然科学资料、合作探讨, 才能创造性、个性化地完成这项任务。

5. 任务设计应该渗透跨文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塑造德才兼备的世纪人才。

牛津英语教材充满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 如:环保、动物保护、侦探故事、青少年问题等, 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利用好这些材料, 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如在教学牛津英语9A Unit 1“Star Signs”一课中, 在Post-task phase阶段我设计了这样的任务活动:

学生在完成这一调查任务时, 既巩固了所学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 内化了相应的语言能力, 又培养了关心他人、体贴家人、向别人学习的高尚品德与情操, 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 不仅学知识, 而且学会做人。

二、如何优化任务实施

1. 任务的实施应该准确定位师生角色, 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展开。

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 学生是交际者、任务的沟通者, 而教师则是扮演助学者、任务的组织者、完成任务的监督者和间或的“伙伴”。在教学过程中, 要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 通过教师的“教”鼓动学生的“学”, 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任务展开的中心 (student-centered) 。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体验时, 教师切忌“一言堂”, 而是要给予恰当、及时的帮助。

2. 任务的实施应该协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任务型教学强调对语言意义与内容的真实运用。具备有效的语言输入 (语言知识、语言形式、学习策略等) , 才会有学生语言能力的产出。语言是功能意念系统, 是规则和知识系统, 具有模仿性和创造性。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既要注重语言教学交际化原则, 又要兼顾语言教学的认知原则。在Pretask阶段, 我们可以加强重点词汇、重点句型的反复操练, 从而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吸收、加工和再运用、再创造。如:9A U-nit 2“Colour”Main task, 在Pre-task阶段, 我们开展合作讨论四组图片: (1) What colours does the person wear? (2) What do these colours represent? (3) Why does the person wear the colours? (4) What is your opinion?在各个小组讨论、汇报后, 我们加强各种颜色的含义、对人的影响、颜色的功能、相关词组、句型的巩固操练, 以及应该掌握的写作策略。这样学生在Task-cycle阶段写作时就会知道如何去写, 用什么去写,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个性化地完成写作任务。

3. 任务的实施应该不断地激励学生参与、投入的热情。

完成任务的背景要尽量来自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 既能化难为易, 又使学生备感亲切。教师提出的各个环节任务的导入问题要设置悬念, 活动的开展要让每个学生完成他们有把握的活动, 不断激励学生的好奇心、热情, 使之积极投入、主动探求。每个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应充分、及时肯定。恰当、及时的激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内驱力。可组织各种形式的、对应各个阶段的、恰当的小组竞赛, 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不断获得成就感。

4. 任务的实施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机会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在任务展开时, 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让学生充分自主活动。要加强小组内、小组间、集体的相互交流, 鼓励学生坚持己见、合理争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活动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

5. 任务的实施应该打破课堂的限制, 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实际生活中, 真正体现语用的功能。

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课外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 任务的实施要延伸到课外。课外的任务要围绕模块及单元中的话题同步进行, 每项任务渗透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的训练, 但没有框架的限制。要给学生留出展示和汇报完成任务成果的时间, 展示成果的形式多样 (交流、汇报、表演、板报、简报等) 。课外任务包括: (1) 信息制作, 如:制作名片、制作广告海报、制作明信片、制作英文简报等; (2) 调查列举, 如:可以调查你的家庭成员或朋友、亲戚的职业、穿衣的尺寸、电话号码、业余爱好、商品的价格、星座属相、风俗传统、名人明星、最喜爱的影视、卡通人物故事、卡通、环境调查报告等; (3) 创作展示, 如:模仿话题内容, 自己创作对话、讲故事、小品戏剧表演等。课外任务反过来会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 又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有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促进学生的有效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Nunan, 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

[2]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1996.

英语课堂优化设计 篇8

一、以激活为目标设计任务活动

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当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英语课堂学习活动中,让英语教学事半功倍。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巧妙通过任务活动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冲动,让学生对即将展开的学习活动充满期待和好奇,有效开启学生的“智力门户”。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的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头脑风暴”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节日名称,在小组内从三方面,即time/food/activities交流节日的相关信息,然后开展集体汇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信息最全面。这样的任务活动充满了竞争和挑战,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进去。同时,这样的任务活动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旧知,有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同化新知,为学生有效学习新知搭建桥梁。

案例中笔者通过“头脑风暴”的小组任务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激活思维,有效将学生带入英语学习的乐园中。

二、以理解为目标设计任务活动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巧妙创设语言任务活动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语言,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促进学生有效感知语言和掌握语言,优化学生的语言学习。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语言水平,设计具有趣味的任务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并学习相关语言知识。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歌曲“Seasons song”,让学生伴随着轻松愉悦的歌曲迅速融入英语学习活动中,然后结合歌词引入话题,通过动画和问题What is the poem about?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旨。笔者设计了“合作交流,填写表格”的任务活动,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并展开有效交流,填写四季的相关信息,如weather/ac⁃tivities,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主动积极地展开阅读和交流,寻找相关的信息,不仅有效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同时也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案例中笔者通过“合作交流,填写表格”的任务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学生有效理解语篇内容,有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互助性,同时有效发展了学生的阅读技能。

三、以交际为目标设计任务活动

英语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交际,英语教学应当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巧妙设计语言任务活动,让学生积极尝试运用所学的语言展开自然、真实的交流,及时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让学生在交流中及时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猜猜我的动物朋友”的任务活动,用多媒体遮住动物部分身体,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语言,如Does it have four legs?What can it do?/…进行询问,获取相关的信息,猜出教师的动物朋友。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的动物朋友的卡片,让学生展开“猜一猜”的活动。这样的猜谜活动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信息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寻求答案,让学生主动运用所学语言展开交流,以期求得答案。

案例中笔者通过“猜猜我的动物朋友”的任务活动,在师生、生生间有效建立信息沟,引导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主动积极地运用所学语言展开交流,获取相关的信息完成任务。这不仅让课堂学习活动充满了乐趣,同时有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四、以运用为目标设计任务活动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同时也应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真正体现语言的“工具性”。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生活,以语言实际运用为目标设计任务活动,让英语学习始于课堂,用于生活。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的教学中,笔者结合本课的语言学习内容设计了“调查表”的语言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调查朋友或家人的生日,了解他们的生日时间、生日活动及食品的信息,并做记录。结合调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汇报:Lily is my friend.Her birth⁃day is on the fifteenth of May./...这样的活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不仅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让语言回归于生活,在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案例中笔者通过“调查表”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将活动和语言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效巩固并运用所学语言,让英语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有效将语言学习延伸到生活中,有效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目标。

英语课堂优化设计 篇9

导入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话题内容和有关背景知识, 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所提供的语言背景中, 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阅读课的成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导入, 教师应根据课文的特点和类型,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 设计出简练、新颖的导入问题, 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气氛。常见的导入手法有:图片导入、视听导入、类比导入、时事导入、实物导入和背景知识导入。如在外研版初中二年级上册第6模块第2单元The white rabbit was looking at its watch的教学中, 笔者先播放一段有关Harry Potter与魔法石的录像, 然后设计几个问题, 让学生用本单元所学的过去进行时态进行回答, 这种做法目的是以旧引新, 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为下面的阅读作好热身。

阅读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 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方法。只要教师能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生活经历, 就能极大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二、阅读中设计

按照阅读认识心理和思维过程的发展, 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一般有三个层次:宏观得知—微观探究—整体吸收。相应地, 阅读教学设计也应该分三层理解来进行, 即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

(一) 表层理解

表层理解也称为略读或快速阅读,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技巧和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 从而达到理解课文表层意思的目的, 它要求学生不按常规逐字逐句地读, 而是一个意群一个意群的略读, 省略与所寻信息关系不重要的词、短语或句子。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或文章图片对内容进行猜测, 阅读时捕捉相关信息, 验证猜测是否正确;也可以采用让学生判断是非, 找出段落主题句, 中心词等形式。如在外研版初中二年级上册第4模块第2单元Project Hope has built many schools的教学中, 笔者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找出本课的中心大意, 再引导学生说出本文中出现的因贫困而失学的学生。

(二) 深层理解

深层理解的目的是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细读, 扩大信息量,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本环节中, 教师应该给学生设计目标, 引导他们观察和提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具体事实与信息。例如:教师可设计填图、填表格、回答问题或列举细节等活动来检查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握情况。如第4模块第2单元Project Hope has built many schools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Read the passage and check the true sentences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情况。

Liu Sanzi is from a village in Hunan Province.

Li Yinming has just dropped out of school.

Project Hope raised money to help poor children in the city.

Project Hope has helped 40 million children in China.

(三) 评价性理解

学生掌握了课文大意和具体事实后, 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课文的深层意义, 推测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完善自身的认识结构。如在外研版初中二年级上册第6模块第2单元The white rabbit was looking at its watch教学中, 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Alice掉到兔子洞后将会发生什么, 她的命运将会怎样?然后要求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他们的汇报结果进行评价。

三、阅读后设计

读后活动阶段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二是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已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教学到这一环节, 学生通过前面的阅读提取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这些信息该如何处理?学生希望能有机会交流, 有机会输出, 教师要做的是因势利导, 给学生提供条件并运用这些信息去进行一些活动, 去完成一些事情, 从而实现信息的转化—从书本到学生的脑中。

英语课堂优化设计 篇10

一、开展诵读活动, 提高学生语感能力

诵读是学习的基础与根本, 尤其是语言性课程的学习——英语学习更不能脱离语言和文字。古语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通过多读, 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在诵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积累词汇、语段等, 逐步积淀语言素养。在英语诵读活动中, 学生可以将文本知识转换成声音, 并读得流畅, 以读促思, 把握文本内涵;以读促感, 体会作者情感。于是无生命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的诵读中, 富有生命力、活跃与生动起来。同时, 在诵读过程中,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英语发音情况, 如重音、词汇读音、语调等, 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其次, 诵读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 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并认真聆听同学或教师朗读, 这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设计各式各样的诵读活动, 如听读、示范读、尝试读、分组读、角色读、男女混读等,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英语诵读技巧, 学会聆听、分析人物情感, 体验朗读乐趣。例如:教学Module 1中Unit 1 School life时, 教师可请几位学生尝试读不同段落, 并概括出每段段落大意, 说出其中的生词、生句。 这样, 在朗读活动中, 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快速概括能力。同时, 教师纠正学生的词汇发音错误、语调错误等,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朗读方法。

二、组织探究活动, 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在理解课文时, 需要学生们深入文本, 学会和文本进行对话, 和作者展开对话, 和人物进行对话, 和课文展现的社会生活展开对话。对于高中生而言, 尽管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 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这些知识与经验还是不够完善与成熟的, 在文本理解上还存在一定难度。因而,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还需设计适量的探究活动, 依据课文内容来设计若干问题, 以问题引路,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第一, 示范提问。也就是老师示范提问, 亦或突破难点与重点, 亦或抓住课文主旨, 为学生思考进行指向。第二, 自主试问。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试着提问, 也就是让同学模仿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形式, 依据课文内容或者学习难、重点来主动提问。

此外, 还有因疑设问。在学生阅读课文后, 因对某一问题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时, 学生为满足学习需求而自主置疑, 然后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此外, 在进行探究活动时, 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也就是提示学生提问方法。其常见方法如下:

①标题切入法。例如:学习Module 5中Unit 2 The environment时, 可从标题出发提问:“Nowadays, how is the sit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life? What should we do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②导语读入法与要点引入法。其中, 要点引入法就是依据课文要点来质疑设问。

三、重视交流与积累活动, 开阔学生视野

在课堂活动中, 交流也是一个重要形式。在交流活动中, 学生可展示与分享学习成果, 也可互相解难释疑, 实现共同进步。在探究活动完成后, 则可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若为小组合作学习, 则可以推选出代表来展示本组成果。而对于小组学习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 则可通过师生交流以及生生交流形式来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 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此外,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应重视知识积累活动, 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 需要不断积累, 积淀语言知识, 才能提升语言素养, 在口语交际中信手拈来。所以, 教学中, 教师还需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留给他们积累的时间, 并提供积累内容, 如英语谚语、英语优美语句等。如学习Unit 1 Advertising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说说一些英语广告语, 如:Let’s make thing better——让我们做得更好 (飞利浦电子) 。Just do it——只管去做 (耐克运动鞋) 。通过日常学习的积累, 可开阔学生视野, 让学生博学多识, 在英语写作中才可文思泉涌。同样, 积累活动需做到形式活泼、新鲜, 如佳句名言背诵赛、诗词朗诵会、故事会等。这样, 通过丰富多彩的积累活动, 让学生轻松积累知识, 提高表达能力。

优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优化;导入新课;基础知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并且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按照这个要求,我提出了以下三种优化英语教学设计的方法:

一、采用多种形式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导课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以下三种导课方式:

1.图片导入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及教材中的素材,在课堂教学开始时为学生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对英语课堂的学习产生亲切感,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2.问题导入

学生都是充满了求知欲与好奇心的,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有关日常生活的问题,使学生在体验中进入课程的学习,使得课堂学习的氛围变得热烈,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

3.展开联想

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对不同的课文标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标题展开联想,假设自己是作者,会写一些什么内容,从而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能够更容易掌握课文的内容,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保证。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的教学方法既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也会使教师疲惫。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新颖有趣的课堂学习中与教师积极互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Music”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播放各种各样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中感受到不同音乐表达出来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升情感体验;在学习“First aid”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急救的措施,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并进行角色扮演,将课文中的情景表演出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生活常识;在学习“Body language”时,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对话或是探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更多的肢体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在课上为其他同学讲解,或是以问答采访等形式进行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会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价值与意义,并端正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提高英语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英语课堂的学习中,学生只有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够在其基础上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因此,英语教师要着重注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由于高中生要记忆的单词量很大,很多学生觉得记忆单词很麻烦,于是就忽视了对单词的学习,这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单词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充分动脑,找到记忆不同单词的方法;对于每节课要掌握的重点词句语法等,教师则要通过精讲精练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短语“put up with”,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其用法,教师可以造句“I cant put up with your rudeness any more.”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短语进行造句,让学生在造句的过程中加深对短语的记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

能力。

掌握知识的关键是落实,因此,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检查,利用听写、默写或是课堂小测验等方式,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教师也可以根据对学生的检测情况,对学生不清楚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从而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总之,要实现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优化教学设计。新颖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按照教学目标,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新颖的导课形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从而使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学习中能够学有所获,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增长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赵立武.浅析英语教学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18).

英语课堂优化设计 篇12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课堂桥梁

(一)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

在英语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中, 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 尊重每个学生, 关心每个学生, 对学生一视同仁, 尤其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和学生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区别于父子与母子, 区别于兄弟姐妹, 区别于朋友同事, 在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在这种关系当中, 学生体验的是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和宽容, 形成的是自主自觉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需要教师以新的教育观和博大的胸怀接纳学生。

(二)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1.关爱学生, 以情动人。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得好:“教育如果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 没有情感, 没有爱, 也就没有教育。”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 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 学生才能直接面对教师, 大胆地投入学习中, 体验、完成教学任务。

2.带着积极的心态走进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 教师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课堂情景中, 师生一方积极或消极的情感都会使对方产生同样的情感。这是师生的相互模仿、暗示和移情等心理影响导致的。当教师精神抖擞、情绪饱满地走进课堂, 一声亲切的问候:“How are you?Boys and girls.”学生一定会被教师的真诚唤起情感共鸣, 并报之以积极回答:“Fine, thank you.And you?”由此看来,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消极个人情感带入课堂, 而要以积极的心态影响、引导、转化学生在课堂上的消极心态, 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创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 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核心

(一) 教学方法、手段与学生主体的和谐。

“教”与“学”和谐的实质就是要使教育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规律和谐。教师设计的各种“教”的活动, 既要为“学”的活动调整好学生自身内在的学习准备, 又要为“学”的过程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方法必须与教学目标相适应, 必须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符。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无论什么教学方法离开了学生的热爱和学习主动性, 教学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因材施教, 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以情感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积极性。初一教材上的英语内容多是静止图画, 常常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可变“静”为“动”, 变“单调”为“丰富”, 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而激起学生学英语的浓厚兴趣。教师还可以变换课堂操练方法和活动形式, 活跃课堂英语学习氛围,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 从而避免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 促使教与学活动和谐发展。

(二)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习主体的和谐。

教师要从微观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教育教学时空的安排、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方面调控教育的节奏, 积极地适应和影响学生发展的节律, 使“教”与“学”的活动达到最佳和谐水平。教师不能随意改变、有意拔高或降低目标层次要求。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设和谐的语言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及接受能力, 而且要具备准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可测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 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发展等方面的和谐。

1.教师应紧紧抓住情感组织学生在这种语言环境中进行操练, 学生就会感到所学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价值, 对语言的感觉更加深刻, 表演真切, 使知识形象化, 不仅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而且对所学知识记忆犹新。

2.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活动因素, 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态度体验, 激发他们的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使学生与教材之间产生通畅的情感交流。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支配教学行为, 对学生产生影响。

3.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语音、词汇、语法) 和发展语言能力 (听、说、读、写、译) 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知与能往往会失调, 有些教师注重以教材为本, 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而对知识的应用很少注意, 学科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往往被忽略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语言交际中, 在实际运用中促进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和谐统一。

三、进行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 是构建和谐课堂成功的前提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激发欲望, 表扬鼓励, 让学生经常有成功的情感体验。初一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十分注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曾说:“一句赞扬的话, 可以使我愉快地生活三个月。”这话并不夸张。人的精神生活确实需要各种知识, 而最不可缺少的营养就是被赏识。如, 对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说:“You aregreat!”“I believe you are good!”“You are sure to succeed!”“Welldone!”对一些回答不上来或回答不够正确的同学说:“Think it over!”“Try your best!”学生听到这些肯定和赞扬的声音就会洋溢在欢乐之中, 大脑皮层就会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 逐步体会到学英语的乐趣。《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中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和谐的课堂上离不开教师评价设计的和谐, 英语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朝着“以人为本, 交际第一”方向, 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全面、自由、和谐发展。

因此, 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方位考察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设计开放的、有个性的、富有创造性的课堂评价方式, 让学生“乐”中求“知”, “动”中求“知”, 是学生喜欢又适合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多种智能的展示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要多表扬, 少批评, 多肯定, 少否定, 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 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值得注意的是, 在课堂上, 教师有时会不假思索, 随便进行表扬或鼓励, 有时甚至不明确表扬对象, 这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评价的作用。

总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 通过教学方法、手段与学生主体的和谐, 以及教师在教学中保持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发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和谐, 进行和谐而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 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 促进个体心理与语言知识和谐的发展, 英语教学才能更具科学性, 才能更加符合语言学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 让他们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2011.

上一篇:设计制度下一篇:过河水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