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2024-08-19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通用11篇)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篇1

高血压脑出血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atoma, HICH)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 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对HICH 的治疗方法有单纯保守药物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或去骨瓣减压、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以及微创血肿钻孔清除引流等, 治疗效果说法不一。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出血量30 mL~6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 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微创软通道血肿清除联合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技术, 对疗效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经CT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 ( 按多田公式计算) 为30 mL~60 mL;年龄35岁~80岁;出血时间<72 h。排除标准:有凝血机制障碍;有颅内或全身感染;有严重心、肝、肾、肺等病患或功能障碍;明确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合并出血;濒临死亡, 生命体征不稳者。

1.2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6月筛选出我科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 男60例, 女38例;年龄38

岁~78岁;入院时意识状态:神志清楚 6例, 朦胧 ( 嗜睡或昏睡) 40例, 昏迷52例;出血量30 mL~60 mL, 其中破入脑室36例。将上述98例患者随机分为保守组 (28例) 与微创组 (70例) ,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1.3 治疗方法 内科保守组单纯降颅压, 稳定血压、止血, 营养脑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微创组手术时间选择在出血后3 h~24 h 内, 手术均在基础麻醉+局麻下进行, 采用定向颅内置管装置等医疗器械 (大连七颗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首先准确测量患者头部CT片提供的脑内血肿三维数据, 利用定位尺将上述三维数据以坐标的形式移画在患者的头部, 避开头部功能区及大血管区选点定位, 并确定血肿中心靶点和入颅路径。局部麻醉后, 定向颅内置管, 向脑内导入圆钝头孔软性脑内血肿吸引管 (内径2.5 mm~3.0 mm) 至靶点后, 进行非阻力化缓慢抽吸清除脑内血肿, 量约30%左右, 脑血肿腔内留置引流管。对于出血破入脑室并致脑室铸型的患者则再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经三通阀注入尿激酶溶解液化残余血肿, 闭管2 h开放引流, 每日 (1~2) 次, 连续CT检查, 动态观察血肿变化, 待血肿基本消失 (<5 mL) , 拔除引流管。术后常规给予脱水抗感染, 全身支持治疗, 积极防治并发症, 加强护理。

1.4 观察指标 血肿基本消失时间;治疗7 d后意识状态评估;治疗后6个月, 以日常生活能力 (ADL) 分级法评价患者的预后。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Ⅱ级:可独立生活或部分恢复;Ⅲ级:扶拐行走或需他人帮助;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清醒;Ⅴ级:植物生存状态。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 果

血肿基本消失时间微创组明显小于保守组 (F=76.673, P<0.001) 。治疗7 d后微创组意识状态优于对照组 (χ2=7.650, P=0.023) 。随访6个月, 按ADL分级法评分, 恢复较好 (ADLⅠ级~Ⅱ级) :保守组6例 (21.43%) , 微创组27例 (38.57%) , 微创组优于保守组 (P=0.008) 。详见表2。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 起病急, 病死率高。基底节区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约占70%, 血肿破坏了基底节区神经核团, 造成患者肢体瘫痪、意识障碍, 甚至死亡等[1]。脑出血后, 根据其病理生理改变可分为三个阶段:血肿形成、血肿扩大、出血后水肿。通常出血后20 min~30 min形成血肿;约66.67%的病例出血在2 h内停止, 6 h~7 h后血肿周围开始出现血清渗出及周围脑组织的水肿而颅内压增高[2]。

3.1 手术病例的选择

微创手术病例的选择是提高HICH手术效果的关键,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 评分、瞳孔改变、偏瘫、 脑疝、出血量、出血部位、中线结构、中脑及周围脑池改变等被认为是HICH术式选择的公认指标。固定、单一的手术方式无法达到最佳疗效, 甚至人为增加手术创伤或加重病情[3]。患者有无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的程度, 可直接反映脑实质受累或受损情况, 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4]。本组98例患者出血量30 mL~60 mL, 对于疗效的对比相对客观。采取保守治疗的28例患者中, 均向家属交代清楚治疗方案及可能的预后, 系家属要求行保守治疗, 入组保守病例较少的原因是绝大部分家属对微创手术较为认可而要求积极治疗。

3.2 手术时机与手术技巧

脑出血发病6 h内有可能出血未停止, 此时手术有增加再出血的风险, 但24 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坏死, 且随着时间延长而加重, 所以提倡6 h~24 h内手术, 以减少再出血的几率和引流不畅问题。对于入院时病情危重或患肢瘫痪较重的患者, 也可选择脑出血后 6 h以内进行穿刺[5]。再出血的风险对于保守与手术患者同样存在, 且除与手术所致创伤有关以外, 还与手术技巧及经验关系较大, 体会如下:在血肿腔置入软通道后, 进行非阻力化缓慢抽吸清除脑内血肿, 同时观察引流管中血液的颜色、压力和波动情况, 绝大部分追求将大部分血肿一次性抽吸出来, 控制量在30%左右, 如抽吸不畅则旋转穿刺针侧孔的方向或轻微调整引流管深度以利血肿抽出, 术后即复查CT片明确穿刺点或角度是否正确, 并根据复查结果调整管的深度和角度, 为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溶解液化残余血肿做好准备。

3.3 尿激酶的应用

颅内血肿腔内合理应用尿激酶不会造成再出血及凝血指标的异常[6]。本组均在微创术后12 h行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 并没有选择在术中或术后即马上应用尿激酶的原因是, 考虑如果出现再出血无法客观判断是否是因为应用尿激酶还是因为患者本身病情的变化所致, 且因为行手术后已起到降低颅内压目的, 并不需要急于将残余血肿马上引出, 如血肿引流过快, 压力骤减, 可能会加大再出血的几率。在剂量选择上控制在 (2×104~10×104) U, 无一例出现再出血。

3.4 治疗效果

内科保守治疗仅预防再出血及脱水降颅压, 不能及时解除血肿扩大、血肿占位效应、血凝块的毒性作用及其导致的脑水肿、局部脑血流量减少等变化, 造成神经功能损害而致严重后遗症或因继发脑干损害导致中枢衰竭而死亡。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可以在直视下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 术后脑水肿明显, 意识障碍持久, 对全身脏器干扰大, 感染发生率高[5]。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微创术采用局部麻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 在治疗上突破了对高龄、危重患者的限制[7]。本组98例病例中, 微创组在治疗7 d后的意识状况, 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评价患者的预后方面均好于对照组, 其中38例破入脑室患者中, 4例脑室铸型患者行保守治疗有2例恢复较差, 另外2例在治疗2 d~5 d过程中家属要求出院, 且出院后患者均在6个月内死亡, 而10例脑室铸型患者行微创血肿引流同时均行侧脑室穿刺引流, 其中4例恢复较好, 4例恢复一般, 2例恢复较差。

通过本组98例病例治疗后认为, 微创软通道血肿清除联合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技术治疗出血量30 mL~6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较好。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软通道联合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技术治疗出血量30mL~60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9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保守组 (28例) 和微创组 (70例) 。微创组行微创软通道血肿清除联合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技术,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血肿基本消失时间:保守组35.52d±10.28d, 微创组4.28d±1.72d (F=76.673, P<0.001) ;治疗7d后意识状态:微创组优于保守组 (χ2=7.650, P=0.023) ;随访6个月, 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分级法评分, 恢复较好 (ADLⅠ级~Ⅱ级) :保守组6例, 微创组27例, 微创组优于保守组 (P=0.008) 。结论 微创软通道血肿清除联合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技术治疗出血量30mL~60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较好。

关键词:微创,软通道,尿激酶,脑出血,基底节

参考文献

[1]李玉庆, 商建勋, 赵清伟, 等.微骨孔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附36例分析) [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 16 (3) :186-187.

[2]王忠诚.神经外科手术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355-362.

[3]刘必松.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研究现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0, 15 (5) :237-239.

[4]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第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686-689.

[5]陈立忠.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60例体会[J].医药论坛杂志, 2010, 31 (24) :56-57.

[6]邱胜利, 吴坤, 刘涛, 等.CT定向小骨窗开颅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安徽医学, 2011, 32 (11) :1857-1858.

[7]胡登科, 蔡烈凤, 杨昆胜.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现状[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7 (1) :70-72.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篇2

脑出血后遗症其次影响到的是语言功能的障碍,因为脑出血是脑部血管破裂造成的,所以出血部位的淤血会压迫到脑部神经系统,从而影响对应的肢体、语言功能,在淤血手术排出一部分后,其他的无法通过手术排出的需要在病人日后的康复中,由人体脑部慢慢吸收、消散。病人由于受到语言功能的困扰,大多会出现口齿不清、表达不清、记忆力衰退等等,这时就需要家属在面对病人表述不清时,不要态度不好、不耐烦,一定要有耐心,并且一定要多和病人聊天、锻炼他的语言能力,复述能力。多和病人聊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让病人自己产生强烈的沟通的意愿,这样会更有助于病人语言能力康复。

脑出血后遗症最容易影响到的、也是很严重的一点就是心理障碍,因为脑出血后遗症带来的肢体和语言功能障碍,会导致病人与其他人沟通的时候遇到障碍、不能得到理解和尊重,也因为肢体的障碍导致行动的不便,这会极大的影响到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很多患者也因此患上抑郁症,所以除了肢体、语言上的康复,同时不要忘记对患者多一些用心的、温暖的关怀,不时的予以开导,多帮助患者运动康复,做从前喜欢做的事情,恢复他的自信心,这也是对于脑出血后遗症患者最重要的一项康复。

除了以上几点,还需要在饮食方面加以注意,脑出血病人在康复期应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首先, 油类最好使用食物油、尽量少食用胆固醇高的食物,尤其是动物的内脏、肥肉这类。

其次,可以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这样可以促进胆固醇排出。

第三,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里面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 比如芹菜、黑木耳、红枣、大蒜、苹果等。

第四,可以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虾米等也是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第五,这点也很重要,每天盐的食用量要控制在6克以下,因为盐中含有大量钠,在食用过多盐时就可能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篇3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高血压性颅内出血发病率明显增加,而基底节区脑出血又占高血压性颅内出血的绝大多数[1],其出血破入脑室系统者,影响了脑脊液的循环,严重者造成梗阻性脑积水,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使病人的症状迅速恶化。保守治疗死亡率极高,开颅清除血肿创伤大、技术要求较高、预后亦不佳[2]。因此探讨使用创伤小,早期快速清除脑内血肿及脑室积血,降低颅内压,保持脑脊液循环通畅的方法对减少脑部的继发性损害,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用我科2002年7月~2006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均采用微创治疗方法的56例患者。入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均经头颅CT确诊。其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33~82岁,平均年龄57.2岁,发病到入院时间30分~3小时者16例,3~6小时者21例,超过6小时者18例,平均9.7小时。

临床表现:在活动、劳累、情绪激动、用力等情况下发病者40例,睡眠、安静状态下发病者15例。GCS评分:9分以上6例,6~8分20例,6分以下18例。偏瘫46例,失语32例,小便失禁18例,脑膜刺激征50例,所有病人均未脑疝形成。

出血部位及出血量:首次CT扫描确诊均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系统,其中脑室铸形24例,脑脊液循环梗阻6例,双侧脑室后角积血11例,同侧前后角积血14例,按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35~86ml,平均51.2ml(包括脑室内)。

治疗方法:①常规处理:全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止血、合理控制血压,适量脱水,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进行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等基本治疗和处理,同时积极行微创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②微创治疗:采用锥颅置管血肿引流术,在局麻下穿刺,穿刺点根据头颅CT定位,原则上是靠近血肿,避开重要血管区和重要脑功能区,以血肿中心最大层面为靶点,穿刺均命中靶点,同时辅助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应用尿激酶1~2万U溶于生理盐水3~5 ml,从引流管注入血肿腔和脑室内,然后夹闭引流管4~6小时后开放引流,每日注药1~2次,根据引流情况1~7天拔管,平均4.5天。③手术时间:发病6小时内入院者,一般6小时行手术治疗,对发病6小时以后的患者,一般选择入院后及时手术;对于血肿量较大、脑室铸形以及脑室系统梗阻严重者一般采取超早期手术。④术后处理:术后常规行抗炎、脱水、营养神经治疗,控制血压为平时血压水平,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动态监测头颅CT,调节引流管位置,有二次出血需要开颅手术时应立即行急诊手术治疗。本组有5例发生再次出血,其中3例改用开颅手术治疗,2例家属放弃治疗。

结 果

微讨论创手术治疗后6个月统一时间随诊,按GOS预后评分:轻残26例,重残18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6例,术后放弃治疗2例。

讨 论

对本组应用微创锥颅置管血肿引流,辅以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具有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创伤小,费用低,降低了病死率及致残率等特点。

手术时机: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4],目前国内外学者意见也未统一。病理发现在6小时后,与血肿接触的脑实质内会发生随着时间的变化由近及远的出现伴随红细胞浸润的坏死层,发生血肿周围外侧小血管出血层,海绵样变性和水肿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因此,认为在这些继发性变化以前清除血肿可使周围脑实质的继发损害降至最低程度,这对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早期病变尚未稳定,病变部位血管存在活动性出血的可能,鉴于上述原因手术时机应在6~12小时之间为好,我们对发病后6小时内入院的患者一般选择在发病6小时行微创手术,对发病6小时以后的患者,一般选择入院后及时手术,当血肿较大脑脊液循环梗阻严重者,病情较重的患者,亦可超早期手术。

手术优点:①避免全麻及开颅手术对重危以及老年患者的再次打击,此手术局麻下即可施行,手术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适合于有CT的任何医院,术中出血少,对机体打击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可以较快的清除颅内血肿,及早解除颅内高压,去除血肿对正常脑组织的压迫。②一般在病房手术间1~2名医护人员即可手术,手术设备要求低,紧急情况床头可施行手术。③锥颅置管术应用的引流管为软管,穿刺时以及穿刺后不易损伤周围血管组织,穿刺时还可根据术中情况及时调整方向和深度,术后可根据CT复查情况调整引流管位置,当血肿引流减少时,软管会因血肿腔的变化自行调整位置,更利于引流;头部变换位置对引流管的影响不大,冲洗注药、固定均较为方便。④辅助脑室外引流,可及时有效引流脑室内积血,解除梗阻性脑积水,降低颅内高压。⑤尿激酶的应用可加速血肿的清除。

合理控制血压:持续高血压或血压大的波动可使脑水肿加重,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增加,我们认为控制血压在患者平时水平较为合理,对于平时血压水平不明确者,一般控制在正常稍高水平,保证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对于术后血压自行正常者,一般不做过多干预,控制血压时注意血压的平稳下降,避免血压大的波动,早期应用静脉控制血压,待患者能进食时改为口服或鼻饲给药。

加强并发症的防治:积极预防早期消化道出血、坠积性肺炎、水电解质紊乱、褥疮、营养不良、必要时低温控制中枢性高热。

动态CT监测:动态CT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错过抢救时机。

我们认为出血部位、出血量、术后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患者一般情况对预后起重要作用。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孙伟,刘卫东.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侵袭外科治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 33(1): 37~40

2 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脑血管疾病分类及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29: 376~379

3 王忠诚. 神经外科学.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687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篇4

关键词:基底节区高血压,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基底节区脑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类型, 约占全部高血压脑出血的70%。表现为三偏症状: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 出血发生在主侧半球可有失语, 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由于出血部位深, 手术难度大, 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副损伤大, 且需全麻, 对心肺肾功能障碍者多不适合。随着CT及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 大部分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早期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手术, 行血肿抽吸、血肿破碎及残余血肿注入纤溶剂溶解引流。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创伤小, 副损伤少, 简便易行, 局麻下即可进行。而且能缩短患者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早期治疗减轻了血肿对脑组织的继续损害, 减少并发症及功能障碍, 降低了病死率, 提高了生存质量。本组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55例, 观察其临床结果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 表现为三偏症状;年龄40~75岁, 平均年龄54岁;男37例, 女18例;GCS评分:<8分7例, 8~12分33例, 13~15分15例;血肿位于左侧基底节区26例, 右侧基底节区29例, 破入脑室1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 <6h 17例, 6~24h 38例。出血量25~65mL, 平均45mL。

1.2 方法

根据CT定位, 利用立体定向技术, 以血肿中心为靶点确定穿刺点。穿刺点选在血肿距头皮最近、无大血管或重要功能区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头皮小切口长约2.5cm, 牵开头皮切口, 用颅钻颅骨钻孔后, 切开硬膜, 用10号带金属芯尖端多孔硅胶脑室外引流管穿刺血肿成功后, 拔出金属芯, 直接抽吸血肿 (负压<31.7kPa) , 对不易吸出血凝块采用破碎后抽吸。经上述方法一次性排出血肿>70%37例, <70%18例。术后复查头部CT, 对残余血肿>15mL的22例患者采用残余血肿腔内注入纤溶剂尿激酶溶解引流。注药后根据临床表现及脑压情况闭管4~8h后打开引流管引流, 一次注药溶解引流后残余血肿仍较大者, 可在第2日重复注药溶解引流。每次注入血肿腔尿激酶量6千~1万单位, 对于血肿破入脑室者, 因脑脊液稀释作用, 可加大尿激酶用量至2万单位。残余血肿小于15mL, 占位效应不明显, 观察24h无再出血即可拔除引流管。3例再出血患者, 冲洗液加少许肾上腺素 (浓度2000/1) 冲洗, 血肿腔注入立止血1万单位闭管5min后出血停止。术前、术中、术后注意控制血压, 躁动者给予镇静药, 术后防止肺内感染、消化道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早期康复治疗。

2 结果

术后死亡2例: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 1例死于术后并发脑干出血, 病死率3.6%。术后再出血3例 (5.5%) , 经冲洗液加少许肾上腺素冲洗, 血肿腔注入立止血, 控制血压, 躁动者给予镇静治疗出血停止。合并脑梗死2例, 肺内感染4例, 消化道出血6例, 肾功能衰竭1例 (死亡) 。术后随访6~36个月, ADL分级:Ⅰ级13例, Ⅱ级25例, Ⅲ级11例, Ⅳ级4例, Ⅰ-Ⅲ级49例, 占全组病例的89%。

3 讨论

3.1 手术适应证

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30mL, <65mL者;出血量>15mL, <30mL, 但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 致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增高者;发病后意识由轻障碍逐渐缓慢加深者;入院后意识中度障碍者;头部CT见中线移位>0.5cm, 脑室、脑池明显受压变形者。

3.2 手术时机

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时机应选在早期 (48h内) , 有可能情况下可选择在超早期手术 (6h内) 。脑出血的病理:在出血6h后与血肿接触的脑实质内会发生随时间的变化由近及远的出现随红细胞浸润的坏死层, 发生血肿周围外侧小血管出血层、海绵样变性和水肿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因此我们认为在这些继发性变化以前清除血肿, 可使周围脑实质的继发损害降至最低程度。这对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提高生存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据统计, 在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的患者中, 47.2%死于发病24h内。早期积极干预也会对患者病情继续恶化起到阻断作用。鉴于这些原因, 近些年许多学者认为早期甚至超早期手术干预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早期, 特别是超早期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会使继续出血或再出血的概率增高。但经有效的控制血压、镇静、血肿腔注入止血药及静脉应用止血药物等治疗, 可减少和控制继续出血或再出血[1,2,3,4]。本组均在24h内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其中17例在6h内手术, 再出血3例, 仅在5.5%。因此我们认为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阻断了血肿对周围脑实质的继续损害, 从而提高了生存质量及治愈率, 降低了病死率及致残率。

3.3 负压抽吸和纤溶剂的应用

抽吸时负压控制在<31.7kPa是安全有效的, 不易引起再出血。纤溶剂尿激酶具有较强的溶解血肿作用, 能够达到溶解后易于引流效果。动物试验表明, 蛛网膜下腔、脑室及血肿腔应用一定量的尿激酶无不良反应。所以基底节区脑出血及破入脑室者应用纤溶剂尿激酶是安全有效的。

我们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55例, 病死率3.6%;术后随访ADL分级Ⅰ~Ⅲ级约占89%;这表明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867873.

[2]赵晶, 杨丛林, 白云杰, 等.立体定向血肿适形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 19 (1) :47-48.

[3]康宁.关于颅内血肿微创术后再次出血防止的几点体会[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 19 (5) :316.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篇5

本文现就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及影响预后因素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7例,女41例,年龄38~76岁。

其中50岁以上108例,占84.4%。

有高血压病史或入院时血压升高125例,原因不明3例。

头痛106例,呕吐86例,意识障碍GCS评分<7分106例,脑疝87例,其中一侧瞳孔散大71例,双侧瞳孔散大16例,偏瘫92例。

据CT显示脑出血部位幕上浅表型 (皮层下、外囊)41例,幕上深部型(基底节、壳核、内囊及部分破入脑室)68例,幕下外侧型(小脑半球)13例,幕下内侧型(小脑蚓部、脑干)2例。

选择出血后首次CT扫描图像按多田公式计算。

幕上出血<40ml 15例,40~80ml 94例,>80ml 22例。

幕下10~20ml 9例,>20ml 6例。

1.2 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

根据出血后不同手术时间分为三组:1)超早期手术:出血后7小时内手术56例;2)早期手术:8~48小时内手术角52例;3)晚期手术:出血后3~7d 6例。

手术方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30例;直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79例;后颅凹开颅血肿清除19例。

2 结果

痊愈40例,生活基本自理24例,轻残22例,重残18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8例。

其中幕上浅表型死亡2例,死亡率4.85%;幕上深部型死亡12例,死亡率17.6%,幕下手术19例,死亡4例,死亡率26.7%。

死亡原因:脑疝致循环呼吸衰竭4例,再出血1例,肺部、尿路感染6例,消化道出血4例,多器官衰竭3例。

3 讨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仍有争论。

但临床资料表明只要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积极预防处理并发症,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1]。

3.1 血肿类型与预后

高血压脑出血随着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发展方式不同,预后有明显不同,显然这是与脑各个部位功能不同有关。

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分类方法很多[2],本组资料按出血部位不同将幕上血肿分为浅表型血肿(皮层下、外囊)及深部型血肿(基底节、壳核 、内囊及部分血肿破入脑室者)。

其中浅表型41例,死亡2例,死亡率4.9%,深部型68例;死亡12例,死亡率17.6%;明显高于浅表型,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这可能与深部血肿术前意识障碍较重、手术血肿清除不易彻底、术后重要脑功能损害及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有关。

幕下血肿分为外侧型 (小脑半球)及内侧型 (小脑蚓部及脑干),共15例,死亡4例,死亡率26.7%,仍明显高于幕上。

3.2 术前意识状态与预后

术前患者有无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程度及GCS评分的高低,不但与手术时机有直接关系,而且严重影响预后[3]。

本组资料术前无意识障碍18例,手术后无1例死亡。

术前脑疝87例,其中一侧瞳孔散大71例,死亡7例,双侧瞳孔散大16例,死亡9例。

对于术前无意识障碍的出血病人如血肿量在30ml以上或存在神经功能损害体征应积极手术治疗,且疗效满意。

对于一侧瞳孔散大的早期脑疝患者更应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因为对于已发生脑疝的出血患 者应用内科保守治疗是很难奏效的。

对于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晚期患者手术风险大,术后死亡率高,疗效差,手术应慎重。

关于手术时机我们主张应尽早手术以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防止脑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3.3 血肿量与预后

出血量是直接关系到预后的重要因素。

无疑出血量愈大、愈迅猛,对脑组织损害愈大,病情发展愈迅速,预后愈差。

幕上出血量30~50ml手术效果较好,大于50ml手术死亡率明显上升。

幕下出血量大于15ml应尽早手术,对于幕上血肿大于40ml,幕下大于15ml应尽早手术,且预后优于保守治疗。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篇6

方法:对43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将手术后周围水肿半暗区进行比较。

结果: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不同的手术操作可导致术后水肿半暗区表现各异。

结论:术中保护血肿壁及尽量减少双极电凝的使用频率,可明显缩小水肿半暗区的范围及缩短脑水肿消退时间。

关键词:水肿半暗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89-01

1临床资料

1.1自2010年3月~2011年11月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3例,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6.2±13岁;经头颅CT证实,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

1.2病例入选标准。①均有高血压病史;②根据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病人出血量大于30ml,未出现瞳孔散大者;③发病在7小时内接受手术治疗;④除外瘤卒中、血管畸形、丘脑出血、再出血或残余血肿较多者(残余血肿大于总血肿量10%者)。符合上述条件的病例共43例,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其中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27例,小骨窗血肿清除16例。

2治疗方法

手术操作方法:①手术时机根据病人入科情况,手术指征明确后7小时之内行血肿清除术;②根据CT影像血肿形态及中线移位情况决定行去骨瓣减压或小骨窗手术。③在颞上回皮质脑沟处造瘘或分离外侧裂后切开岛叶,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彻底止血。清除血肿前先用脑穿针穿刺定位血肿并抽出部分血肿,不可强力抽出血腫,脑压下降后剪开硬脑膜,脑压板轻柔牵开,脑压板与脑组织之间应用明胶海绵保护,显露血肿。④术中如止血困难,应用双极电凝频繁,而且烧灼面积较大,脑组织牵拉时间长,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如未见明确出血点升高血压后仍不出血,放置止血纱即可;术中如发现明确出血血管时,在充分显露的情况下争取一次电凝成功,脑组织牵拉时间短,手术时间明显缩短;⑤分别于术后第2、7、14天复查头颅CT观察脑水肿半暗区的演变。

3水肿带体积的测定

水肿半暗区体积计算应用CT扫描后人工描绘方法,将水肿半暗区及残余血肿总体积在计算机上按其表现形状准确描绘,然后将残余血肿量同样方法描绘,水肿半暗区体积=CT扫描所示的总体积-残余血肿量体积。该方法准确,误差小。

4结果

患者在年龄、性别比、术前血肿量、术前GCS评分,术后7天的GCS评分及术后7天残余血肿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7天水肿半暗区体积比较:术中一次电凝成功者比术中双极电凝频繁使用者明显减少。术后14天复查显示术中未使用双极电凝及一次电凝成功者水肿消退更加明显(P<0.05)。

5讨论

5.1高血压性脑出血一般6~7小时后血肿周围的脑组织开始出现脑水肿,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临床症状不断恶化,血肿周围正常的脑组织由近及远地发生海绵样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3]。有学者认为高血压脑出血初期血肿腔内的压力高于颅内,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害重于颅内高压引起的全脑性损害[4]。因此,在血肿周围脑组织发生水肿之前,采取手术干预进行早期血肿清除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所致的神经功能损害,为受压的脑组织恢复功能创造条件[5]。在解除血肿对脑组织压迫的同时,应用双极电凝处理责任血管,止血可靠,降低了术后再出血率。止血过程中尽量避免频繁使用双极电凝大面积烧灼,从而减少水肿半暗区脑组织的直接损伤,以免影响局部脑循环,使水肿半暗区脑组织得到更好的保护。

5.2脑出血后血肿周围产生的水肿带常常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6]。脑出血早期(发病24~48小时)凝血酶被激活,参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及脑水肿的形成,有研究显示超早期清除颅内血肿有利于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7]。本组病人采用超早期手术治疗脑出血,阻断了凝血酶的神经毒性对脑组织的损害,术中应用脑棉片明胶海绵保护血肿壁免受损伤,明确出血点后采取“蜻蜓点水式”使用双极,否则因为频繁使用双极电凝止血导致血肿壁脑组织损伤,造成脑组织医源性损伤而出现局部脑组织坏死,术后水肿半暗区的范围扩大,水肿消退时间延长。

少量渗血不用双极电凝电灼止血,可用棉片压迫止血以免渗血影响手术野区操作,操作结束时少量渗血则用速即纱(surgicel)贴敷止血,常可获得满意结果。术中出血(或渗血)较多时方可使用双极电凝止血。

超早期血肿与周围脑组织无粘连,血肿主要是对周围脑组织推移挤压机械性损伤,清除血肿过程中在出血点处有粘连外,其余血肿均容易清除,清除血肿后周围血肿壁主要以渗血为主,应用止血纱布及明胶海绵压迫即可止血,无须应用双极电凝烧灼,否则会造成血肿壁进一步损伤,而且止血常常比较困难。

高血压脑出血对脑组织已经造成严重损害,如果频繁使用双极电凝止血,会对周围脑组织造成直接损伤,而血肿周围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局部炎症反应加重,促使周围脑组织水肿范围增大。术中注意正确的脑牵拉技术,明确显露出血点争取一次止血成功者这种损伤明显减少,术后水肿半暗区的范围缩小,同时缩短了脑水肿消退时间,如果术中在显微镜下操作,则上述医源性损伤会降至更低,术后患者脑水肿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相应减少。

参考文献

[1]陈祎阳,焦德让.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4):566-567

[2]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9(6):379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7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1±2.3)岁(年龄范围33-82岁),其中男43例,女35例,平均出血量55 ml(30-120 ml),术前单侧瞳孔散大固定34例,双侧瞳孔散大固定10例,其余病例双侧瞳孔正常。

1.2 纳入标准

78例均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左侧肢体偏瘫以及语言功能障碍.经过头颅CT和或MRI检查,明确为右侧基底节区出血并形成血肿。出血量均在30 ml以上,病人有意识障碍,中线结构不同程度偏移。

1.3 排除标准

所选患者经术中观察或术后CTA和或DSA检查无典型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排除年龄过大,全身情况差,合并有严重的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以及严重肺部感染等合并症导致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排除就诊时已经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等濒死状态不适宜进行手术的患者;排除出血明显破入脑室内铸型患者。

1.4 方法

1.4.1 手术方式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分级结果.1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大于30 ml,意识障碍轻,患者的血肿位置位于外囊区时采取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2级和3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需要采取骨瓣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4级以及4级以上患者入院脑疝形成,需要去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

1.4.2 手术时机

手术时机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的病情发展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决定,考虑到血肿在出血6-7h后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含铁血黄素,致血肿周围半暗带脑组织继发性损伤。故尽早进行手术,以发病后6-7 h以内为最佳。

1.5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和手术术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通过随访的方式观察分析上述因素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

1.6 评定指标

根据患者的预后效果,将预后情况分为死亡,植物生存,重残,中残以及良好五个等级,将其中死亡,植物生存,重残患者归类为恢复差类,将其中中残和良好患者归类为恢复好类。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的时机情况如表1所示。

2.2 手术术式

本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术式中采取去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手术的死亡率最高,为56.5%,其次为小骨窗开质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死亡率为37.4%,这两种术式与其他手术术式死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术式选择情况如表2所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生存者58例,存活率为74.4%,死亡者20例,死亡率为25.6%,手术治疗的生存率和死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随访结果,本组78例患者的预后效果恢复好类比率为61.7%,恢复差类所占的比率为3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如表3所示。

3 讨论

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临床特点,其死亡率占据了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的首位,研究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国内外有关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有关高血压右侧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治效果争论不一,此外,有关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以及手术术式对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报道仍然较少,随着我国的医疗科技水平的进一步发展,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技术和设备达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改善,本组共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恢复好类比率为61.7%,恢复差类所占的比率为3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1 手术适应证分析

临床上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的适应证主要从患者出血后意识情况,出血量以及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情况进行选择:第一,针对出血量较大的1级以及2级和3级右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可以采取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手术、骨瓣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第二,4级患者如果未出现严重的心脏病和糖尿病等不适宜手术的合并症则主张进行去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手术;第三,5级患者往往不主张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3.2 手术时机选择分析

临床上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目的在于尽量彻底的清除基底节区的血肿,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消除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根据有关研究资料,导致患者出血后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脑出血造成的继发性脑损伤,如脑水肿,脑梗死,严重的话会造成患者出现不可逆转的神经功能障碍,另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有出现逐步出血的可能.因此过早进行手术存在复发率高的危险,但如果发病24 h未进行手术,则会对患者造成不可逆转的继发性脑损伤,使得脑功能的恢复受到阻碍最佳的手术时机是在患者出现继发性脑损伤之前进行血肿的,手术清除,从而使得患者能够取得良好的恢复效果,临床上一般认为发病后6-7 h之间进行手术,能够在减少术后出血可能的基础上,在继发性脑组织损伤发生之前消除血肿。

3.3 手术术式与预后效果

经过临床头颅CT和MRI等影像学诊断资料的检查结果,针对出血量多,脑疝中晚期,GCS评分处于5-8分之间,出血量超过50 ml的患者(未至濒死状态)多采用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本组患者采取该术式的死亡率较高(56.5%),分析其原因与患者术前病情严重出血量大有关;针对病情稳定意识障碍轻,血肿位于浅表,处于,脑疝早期者,采取小骨窗开路微创血肿清除术,手术需要准确定位,本组死亡患者死因均为肺部感染;对于病情处于上述两者之间可采用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适用于病情急,病情变化快的患者;针对无法耐受全麻麻醉,合并慢性病的高龄患者,如果症状较轻则可以采用颅骨钻孔学忠引流术,本组死亡患者死因为并发症;采取单纯脑室引流往往会由于颅内感染而失败,本组死亡患者3例,死因均为并发症.手术治疗后,生存者58例,存活率为74.4%,死亡者20例,死亡率为25.6%,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掌握高血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的出血量,临床症状和体征选择合理的手术术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是改善患者预后效果的关键因素。

摘要:目的 探索分析高血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开颅手术治疗效果,总结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和术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行开颅手术治疗的78例高血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观察手术时机和术式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78例存活58例,死亡20例,术后随访3个月,采用GOS评分判断患者的预后,其中治疗效果良好23例,中残25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0例。结论 通过合理的掌握高血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适应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选择合理的手术术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是改善患者预后效果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治疗效果,预后

参考文献

[1]孙伦魁.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强化降血压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5(7):114-115.

[2]黄喆,郭世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降压药物效果对比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45(17):147—148.

[3]陈平.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2(3):2()5——206.

[4]伦庆义.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效果因素的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19(13):355—357.

[5]赵刚健.两种手术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手术治疗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4,36(33):299—300.

[6]余建,陈宏尊.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41(14):1145-1146.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发病后48 h入院,年龄在40~80岁之间,出血位于基底节区,血肿>20 m L(基底节出血血肿<20 m L,适宜保守治疗已经得到国际公认),诊断符合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要点以及WHO/ISH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非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干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本课题共收集182例均为2007年1月~2008年6月在南华大学附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其中男110例,女72例;平均为(63.1±8.3)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保守组80例,微创组102例。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间、高血压病情、入院时收缩压及舒张压、G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由我国微创术全国研究与推广协作组建议的微创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参照患者及其家属意见确定。保守组采及常规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对症支持、防治并发症;微创术具体方法:于患者床旁局部麻醉下用直径3 mm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CT定位下进行脑出血穿刺,抽吸血肿液态成份,然后每天注入尿激酶2、3万u,闭管3、4 h开放引流3~5 d。

1.3 预后评定

根据患者发病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评定。1级:完全恢复生活;2级:部分恢复,但可独立生活;3级:需别人帮助,扶拐可走;4级:卧床但保持意识;5级:植物生存状态。1~3级作为恢复期;4、5级作为重残组;死亡的患者作为死亡组;然后分别计算恢复率、重残率、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别见表2~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处理,所有检验均为双侧假设检验,检验水准α=0.05;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结果提示: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间、高血压年限、入院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出血量、G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χ2为2.50,P值均大于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在恢复、重残、及死亡率上无统计学差异常。

注:两种治疗方法,在恢复率与重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优于保守组(χ2为8.30,P<0.01),但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χ2为(1.81,P>0.05)。

注:恢复、重残、的χ2为1.72,P值大于0.05,说明两组在恢复、重残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常。

注:两种治疗方法,在恢复率与重残率及及死亡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优于保守组(χ2分别为18.10,P<0.01)。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病情凶,预后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巧的发展及新型纤溶药的出现,微创术目前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运用,但其手术指征,操作程序、血肿液化剂的最佳剂量和应用时限目前没有统一标准,临床分歧较大,需要进一步规范。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曾对脑出血开颅手术指征作了探讨[1],但没有对微创手术指征作探讨。近年来我国微创术全国研究与推广协作组已作了大量的工作,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但还没有定论性意见。目前一些资料[2,3]对脑出血手术时间、方式作了研究,但还没有资料对ICH患者血肿量大小和病情严重程度如GCS评分是否保守还是微创术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国外MONTES[4]等提出的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适应证也是经验性的,故有必要对微创术指征进行研究。

许多研究表明:出血量、GCS评分是脑出血预后有力的预测因子[5,6]。本研究主要是通过比较保守和微创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来探讨患者什么时候保守治疗什么时候微创术治疗更有益,即初步探讨微创指征。

本研究提示,随着出血量的增加,患者预后有逐渐变差趋势,与TEEMSTRA等[7]的研究结果相同。统计分析显示,出血量在20~30 m L或发病初GCS评分≤7分,采用保守治疗和微创术治疗对患者预后影响无统计学的差别。但出血量在30~70 m L或GCS评分≥8分,微创术组恢复率明显优于保守组,但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显示当GCS评分≥8分时,微创术组与保守组死亡率并无明显差异,即微创术可减少患者重残率,但并不能降低其死亡率。因本研究样本量小,此结论不一定可靠,有待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进行研究。另外本研究未对出血量≥70m L的患者进行研究,主要是样本量太小,病情严重,部分患者因经费原因或其他因素家属要求放弃治疗,造成样本量更小,不宜作统计分析,因而有待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基底节脑出血,出血量在30~70 m L或GCS评分≥8分的患者适合作微创术治疗,而出血量在20~30 m L或GCS评分≤7分的患者微创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且可能增加风险,故宜采用保守治疗。

参考文献

[1]陈衔城,吴颈松,张义,等.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适应症的探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2,29[6]:469.[1]CHEN XC,WU JS,ZHANG Y,et al.Suggestion for indication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2002,29[6]:469.Chinese

[2]张小强,王湘,苑树立,等.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6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7,36[4]:341-342.[2]ZHANG XQ,WANG X,YUAN SL,et al.Analysis on treatment of126case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by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J].Chongqing Medical Journal,2007,36[4]:341-342.Chinese

[3]邓轶.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83例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07,11[1]:60-61.[3]DENG Y.Treatment of83case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on region by different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J].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07,11[1]:60-61.

[4]MONTES JM,WONG JH,FAYAD PB,et al.Stereotactic com-puted tomographic guided aspiration and thrombolusis of intrac-erebral hematoma:ptotocol and preliminary experience[J].Stroke,2000,31[4]:834.

[5]杨前进,张仁波,胡淑芳,等.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三种不同治疗方案预后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1]:35-38.[5]YANG QJ,ZHANG RB,HU SF,et al.Analysis on the prog-noses of various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ganglionic hemorrhage[J].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2007,33[1]:35-38.Chinese

[6]MART F,BELV R,GUARDLIA E,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pulsatility index in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Neurology,2003,61[4]:1051.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篇9

关键词: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现如今,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与既往相比, 医学影像技术也日趋完善, 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发病机制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有试验证实[1], 对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者使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可以取得满意效果。本文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部分患者使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以治疗, 取得满意成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照患者就诊顺序, 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28例。对照组男15例, 女13例, 年龄49岁~68岁, 平均年龄为 (54.8±1.5) 岁, 平均脑出血量为 (46.8±8.3) m L;观察组男16例, 女12例;年龄50岁~69岁, 平均年龄为 (56.9±1.6) 岁, 平均脑出血量为 (48.5±8.6) m L。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 为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具体为: (1) 患者局部麻醉后实施颅内定位CT, 对其血肿灶进行定位, 同时使用电钻实施标靶, 将脑内部血肿视为靶心。 (2) 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颅脑和刺针应当呈90°, 直到血肿腔室, 使用注射器将颅内血肿缓慢抽出, 总抽吸量应当在40%~60%之间, 避免颅内压下降过快, 进而造成二次出血。 (3) 常规留置引流管, 在完成手术之后, 对患者注射剂量为3万~5万U尿激酶。首先将引流管稍微闭合, 后打开处理, 等到确定无血肿之后移除引流管[2]。 (4) 完成手术后, 常规使用抗生素实施抗感染治疗,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实施有针对性的处理。

1.3 评价标准

使用巴氏指数量表 (BI) 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 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与神经功能进行全面评价, 同时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

2.2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 对照组患者4例发生感染, 3例发生再出血,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患者1例出现感染,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 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χ2=15.663, P<0.05) 。

3讨论

对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使用传统疗法处理已有大量报道, 但多数学者认为其效果不甚理想。最近几年,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微创术在治疗相关疾病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大量文献指出, 这种治疗方式对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显著, 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由于这种治疗方式在局麻环境下完成, 因此也不会对机体内循环功能造成显著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本文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显著较好, 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证实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全面提升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来看, 对照组显著偏高 (P<0.05) , 证实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安全性更佳。

综上所述, 对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创伤小, 疗效好, 利于疾病转归,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向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 (1) :85-86.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9月~2010年9月,共有51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男36例,女15例,年龄33~70岁,平均(48.2±9.5)岁,脑部血肿量均≥30 m L,其中27例血肿量30~50 m L,24例患者血肿量50~80 m L(出血量计算按照多田公式[3]);CT检查33例内囊出血(12例破入脑室),18例外囊出血;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分17例,6~10分34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症状,且均为发病后6 h内入院治疗。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即进行超早期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全麻,头偏向健侧30°~70°,后仰约15°,行颅骨瓣减压术后采取经扩大翼点入路,切口颧弓上耳屏前约1 cm,向上平行至顶结节水平,向前至发迹处,切开范围为角突—颧弓—顶结节三角区,暴露颅骨,使用颅骨钻孔后铣刀将骨瓣铣下,快速滴注20%甘露醇并置入神外专用手术显微镜,剪开蛛网膜约3 cm,于蛛网膜下腔内游离大脑中动脉分支,并将岛叶皮层切开1~2 cm。利用吸引器缓慢吸除血肿,深部血肿无法清除者,留置引流管术后辅以尿激酶溶解引流,12例CT检查显示血肿破入脑室患者术前行脑室穿刺引流,其余患者不留置引流管。术后缝合硬脑膜,并予以颅内降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1.3 术后处理

由我院NICU科内专业神经康复小组对患者行术后CT扫描、应用止血药物、脱水药物、抗生素等,对血肿情况进行观察,并控制血压、防止颅内再出血,预防术后感染及调整患者电解质平衡。

1.4 观察指标

(1)对患者术后疗效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4]进行评价,Ⅰ级:在无帮助、指导的情况下可独立活动;Ⅱ级:存在帮助、指导的情况下可活动;Ⅲ级:活动需专人协助;Ⅳ级:无自主活动能力,意愿需由专人代劳;Ⅴ级:植物状态;(2)对患者治疗前后血肿情况进行对比。

1.5 随访

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随访中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及存活率。

1.6 统计学方法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估

治疗后患者ALD评价明显改善,Ⅲ级及以下由治疗前的29例升至45例,疗效显著(P<0.05)。

2.2 术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患者血肿清除情况均较令人满意,治疗后血肿明显清除,清除率达93.5%;术后共出现15例并发症:肺部感染6例,泌尿系统感染8例,心脏改变(心律失常)1例;患者全部存活,存活率为100.0%。

3讨论

高血压性出血最常发的部位是脑部基底区,占40%~50%,病死率或致残率均较高[5],过往治疗多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穿刺抽吸配合纤溶疗法、神经内镜下脑血肿清除术等,若创面较大则易累及重要组织,因此,寻求合理的微创术式极为重要[6,7]。常规开颅手术多自皮质入路,易导致明显并发症的发生,且预后较差,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是通过脑部自然解剖裂隙入路,进入血肿腔,定位准确、创伤小,较常规开颅手术有明显的优势[8]。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51例患者采取该方法治疗,术后血肿清除令人满意,清除率可达93.5%,有研究者[9,10,11]认为,由于手术入路对全身生理功能及经过的组织、器官等损伤较小,且目前医学影像学不断发展,术前可对血肿位置进行精密三维定位,手术入路后即可到达岛叶,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路径短、损害小,可达到良好的清除血肿效果;患者的ADL评分也存在明显改善,主要原因为本次研究治疗均在发病后6 h内进行,为超早期手术,避免了患者二次出血,有研究者[12,13]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二次出血在形成血肿过程中,体内的凝血酶、血红蛋白及其降解产物是脑水肿、血脑屏障破坏及细胞毒性作用的危险因素,行超早期手术时血肿周围病灶损害仍处于可逆状态,及时治疗能够有效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患者ADL评价;术后出现15例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经治疗后均得到有效缓解,体现了该疗法良好的安全性,1年随访患者无一例病死,体现了该疗法疗效显著。较过往治疗,该术式存在的优点十分明显:(1)通过脑部自然解剖裂隙入路,创口小,避免了对脑部组织的伤害;(2)侧裂-岛叶与血肿腔距离较近,对手术操作范围进行了合理限制,有效预防周围神经组织受到影响;(3)显微镜下操作可精细操作,最大限度降低了盲目吸引和过度牵拉的可能,对脑部血管有较好的保护,避免了医源性损伤发生的可能。

综上所述,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血肿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并能保护脑部组织,避免神经障碍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1例,进行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血肿情况及病死情况等,探讨该疗法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者ALD评价明显改善,Ⅲ级及以下由治疗前的29例升至45例;治疗后血肿明显清除,清除率达93.5%;术后共出现15例并发症:肺部感染6例,泌尿系统感染8例,心脏改变(心律失常)1例;患者全部存活,存活率为100.0%。结论 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血肿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并能保护脑部组织,避免神经障碍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篇1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1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40例, 男18例, 女22例;年龄41岁~79岁, 平均58.9岁;均有高血压病病史, 病程1年~31年, 平均13年;长期服用降压药22例, 不规律服药14例, 未治疗4例;均根据病史及头颅CT检查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出血部位均在基底节区, 出血量30 mL~120 mL;无凝血功能异常, 偏瘫肢体肌力≤Ⅱ级, 血压在180/100 mmHg (1 mmHg=0.133 kPa) 以下;均符合微创穿刺引流术指证, 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

1.2 结果

治愈33例, 好转6例, 死亡1例, 住院3 d~40 d, 平均12.7 d。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病人准备

评估病人的文化水平、合作程度,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微创引流的目的、方法、必要性、疗效和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与并发症, 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疏导病人的不良心态, 征得家属的签字同意与病人的积极配合;对躁动病人, 遵医嘱术前半小时使用镇静剂;备皮, 剃光病人头发, 用肥皂水或温开水洗净头皮;给予氧气吸入, 急查血凝系列、血常规、心电图, 根据病情留置尿管和胃管, 建立静脉通道。

2.1.2 用物准备

消毒剂 (碘伏) 、甲紫、棉签、5 mL注射器和20 mL注射器各2具、一次性硅胶引流管2根、脑室穿刺包 (包括颅骨钻、孔巾、钻头、穿刺针芯筒等) 、无菌引流袋2个、2%利多卡因5 mL 1支、砂轮、一次性口罩帽子若干、乳胶手套3副、250 mL生理盐水2瓶、胶布若干条, 必要时备抢救药物。

2.2 术中护理

①术中协助病人取侧卧位, 头偏向一侧, 出血侧向上, 让病人保持安静, 减少头部活动, 维持正确体位;对使用镇静剂后仍烦躁不安、有精神症状的病人, 应特别注意做好病人肢体的制动, 防止病人自行拔除引流管而造成手术失败, 必要时约束其上肢。②术中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尤其注意呼吸改变, 注意观察静脉通道、尿管、胃管, 保持各管道通畅无受压。③穿刺定位及置管。根据术前CT检查确定血肿最大的CT层面为中心靶点, 中心靶点至穿刺点的距离为穿刺深度, 穿刺点选择在血肿侧距眉间7 cm~9cm的额部 (或发际上2 cm~3 cm) , 旁开中线的距离为血肿中心至中线的距离范围3 cm~5 cm, 穿刺点用甲紫作标志, 穿刺方向为既平行于矢状面, 又同时指向血肿中心点与其在同侧颞部体表投影的假想连线。消毒、铺单并按穿刺深度在引流管上用缝线作标记, 然后局部浸润麻醉后用颅骨钻穿透颅骨和硬膜, 用穿刺针穿刺血肿腔, 进入血肿腔后有轻微突破感, 然后将针芯拔出, 置入一次性硅胶管, 见有暗红色血液溢出时停止带导芯推进, 以20 mL注射器进行无阻力抽吸同时缓慢推进引流管至已计算的穿刺深度, 缝合固定, 注入生理盐水2ml加尿激酶3×104 U后接无菌引流并夹闭引流管, 接头处用无菌纱布包扎, 胶布固定, 手术完毕后整理好床单元。

2.3 术后护理

2.3.1 引流的护理 ①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引流管受压、扭动、折叠或阻塞、脱落等, 尤其在搬运病人或帮病人翻身时, 注意防止引流管牵拉、滑脱[2]。②术后妥善固定引流袋于床头, 引流袋置于床头10 cm~20 cm高度, 以维持正常颅内压。③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与量。引流液早期为暗红色, 后逐渐为淡红色、橙色, 若引流出鲜红色液体, 且引流量持续增加时, 应警惕再出血的可能, 应及时报告医生行止血处理。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 并记录引流量。④保持穿刺部位敷料干燥, 引流处伤口敷料应每天更换, 污染时随时更换, 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 防止逆行感染。如有引流管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⑤应用尿激酶灌注的护理。尿激酶是溶解血肿的最佳药物, 注入血肿腔有利于溶解血肿, 使引流通畅。小剂量应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分解血凝块的作用, 用生理盐水2 mL~3 mL溶解尿激酶3×104~5×104 U液化引流残余血肿, 注入后夹闭2 h然后打开持续引流, 根据引流情况每日注入1次或2次。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无菌, 夹管期间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 如出现头痛加剧、意识障碍加重、颅内压增高等征象时, 应提前开放引流管。术后血压居高不下者, 引流管要在2 h内开放。⑥定期更换引流袋, 每日更换引流袋, 更换引流袋时要先夹闭引流管, 注意换袋的接头处理严格消毒, 并用无菌纱布包裹, 然后开放引流管道, 头部制动, 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⑦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复查CT, 了解血肿腔内引流情况, 病人外出检查时应关闭引流管, 防止引流液反流, 引起逆行感染;⑧及时拔除引流管, 引流管放置一般不超过1周, 拔管前需夹闭引流管24 h~48 h,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呕吐等症状, 以了解是否有再次颅压升高表现。⑨拔管后应加压包扎伤口处理, 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和减少头部活动, 注意穿刺伤口有无渗血, 密切观察有无意识、瞳孔变化、失语或肢体抽搐、意识障碍加重等[3], 发现异常, 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微创穿刺引流术,护理

参考文献

[1]陈少兰.13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8 (7A) :1751-1752.

[2]暴海燕.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2C) :517-518.

上一篇:基于微博的图书宣传下一篇:南山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