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细胞癌(精选7篇)
基底细胞癌 篇1
基底细胞癌(BCC)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占所有皮肤恶性肿瘤的65%~75%[1]。在我国BCC的发病率近几年持续升高[2]。BCC的病因复杂,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呈多样性,易引起误诊和漏诊。笔者对110例确诊的BC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110例皮肤科2006年12月至2009年2月间组织病理明确诊断的BCC病例资料。
2结果
(1)性别、年龄分布与职业。110例BCC患者中男48例,女62例,男∶女为1∶1.29。年龄23~90岁,其中50~77岁占76.0%,平均(59.85±12.23)岁。病程1个月~18年。患者职业中农民工39例。
(2)发病部位。头面部共92例(83.64%),其中头皮8例,额部6例,眶周18例,鼻翼8例,鼻背10例,鼻旁8例,鼻唇沟4例,颊部14例,颧部2例,眉部10例,耳廓2例,耳周围2例;躯干部共8例,其中胸部4例,背部4例;手2例;四肢共8例,其中大腿及上肢各4例。其中暴露部位组(头面部及手)92例(85.45%);非暴露部位组16例(14.54%)。结果表明不同职业间发病部位存在差别,以农民工发生暴露部位的头面部居多,χ2=13.92,P=0.0002,见表1。
(3)诱发因素。110例患者中紫外线照射诱发者84例,感染诱发4例,瘢痕诱发2例,慢性皮肤病诱发8例,其他诱发12例。
(4)临床表现。110例BCC中,除2例为多发外,其余均为单发。肿瘤最小0.4cm×0.6cm,最大5.0cm×6.0cm。伴轻度瘙痒42例,轻度疼痛20例。
(5)临床及病理分型。BCC在临床上分为结节溃疡型、色素型、硬斑病样型、浅表型、纤维上皮瘤型;病理分为实体型、色素型、浅表型、腺样型、硬化型、角化型、囊肿型、纤维上皮瘤型。110例临床分型为结节溃疡型66例,色素型22例,硬斑病样型4例,浅表型14例,纤维上皮瘤型4例;相对应病理分型分别为实体型50例,色素型22例,浅表型14例,腺样型16例,硬化型8例。
(6)临床误诊情况。共26例误诊:色素型BCC临床误诊为色素痣10例,黑色素瘤4例;浅表型BCC误诊为钙沉着2例,Bowen病2例;结节溃疡型误诊为皮肤淋巴细胞浸润2例,皮肤转移癌2例,SCC 2例;硬斑病样型误诊为血管角皮瘤2例。各临床类型中以色素型最容易误诊。
(7)治疗。BCC的治疗方法很多,本组110例患者均采用了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他治疗为辅的治疗原则。选择手术方法时除了考虑病灶的部位、大小、深浅外,还注意了美容修复,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尽量不破坏眼、耳、鼻、唇的外形,降低影响外貌的程度。3讨论
本组110例BCC患者,发生于暴露部位占85.45%,农民工发病占71.00%,提示紫外线是BCC的重要诱因[4]。但是本组面部最好发的部位为鼻及鼻周,这些不能完全用紫外线照射解释,是否与这些部位皮肤结构不同有关尚有待进一步证实[3,4]。有认为BCC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5],而本组110例中未发现此特点。夏莉等[4]认为我国的发病年龄比国外早10年,60~69岁为发病高峰,杨希川等[3]报告40~49岁为发病高峰,本组资料50~59岁进入发病高峰,其余为70~79岁,79岁以后病例减少,发病年龄比以往国内报道早10年,可能与本组样本量少,79岁后人口基数少以及内蒙古地区紫外线照射较强有关。
BCC在病理上分为实体型、色素型、浅表型、腺样型、囊肿型、角化型、硬化型及纤维上皮瘤型。本组BCC中实体型最多见(50例占45.45%),其次为色素型(22例占20%),浅表型与其他类型不同,多发生于躯干部,而其他类型BCC与累积性日光照射的关系更大[6]。110例中有26例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误诊率达23.64%,略低于国内其他报道[3,4],其中误诊最多的是色素型和浅表型BCC。由于色素型BCC呈黑色或蓝黑色,其中有20例被临床误诊为色素痣或黑素细胞瘤。浅表型BCC主要表现为红斑或脱屑性斑片,14例浅表型BCC有8例位于躯干、四肢等BCC“非好发部位”,其中4例临床误诊为Bowen病及钙沉着。由于BCC临床表现多样化因此对发生在头面部的不十分确定的色素痣样、血管瘤样肿物以及躯干四肢无明显自觉症状、持续存在、缓慢增大的浸润性斑片应想到BCC的可能性,尽早切除后作病理检查。
参考文献
[1]Clark C.Non2melanom a skin cancer past,present and future[J].Current Problems Dermatol,2001,13(2):109~113.
[2]张晖.皮肤癌病因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3,3(4):84~85.
[3]杨希川,阎衡.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5):671~763.
[4]夏莉,张宁妹.皮肤基底细胞癌70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l):33~34.
[5]Saari KM,Paavilainen V,Tuominen J,et al.Epidemiology of basalcell carcinoma of the eyelid in South2Western Finland[J].Gmefe,s Arch Clin Expopthalmol,2001,239(3):230~233.
[6]李吉,谢红付.92例皮肤基底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4,6(11):1522~1523.
眼睑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体会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12例患者为本院眼科2010年~2012年间收治的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 其中男女各6例, 年龄55~69岁, 平均 (60.9±3.2) 岁。病变部位均为下眼睑。肿瘤均侵犯至眼睑全层, 肿瘤面积≥2/3下眼睑。
1.2 手术方法
(1) 术前仔细观察和界定肿瘤边界范围, 以肿瘤边界外缘5 mm处标记手术切除范围并彻底清除肿瘤。取部分肿瘤组织进行冰冻切片监测, 以确保所切下组织边缘为正常组织。 (2) 按照切除下的肿瘤及其周边组织的大小, 在同侧颧部皮肤取颧部带蒂移位皮瓣以备皮肤移植, 所取皮肤各边缘需大于缺损各边缘2 mm。 (3) 依据眼睑缺损部位面积确定硬腭黏膜面积, 边缘大于缺损面积边缘2 mm。 (4) 用硬腭黏膜进行眼睑内层再造, 用7-0丝线将硬腭黏膜与残存的眼睑板和眼睑结膜进行缝合, 如无残存眼睑板, 则将硬腭黏膜紧密缝合在穹窿部上。将所取的颧部带蒂皮瓣移至残缺眼睑区域进行眼睑外层再造, 并将其与眼睑缺损区的外围皮肤进行间断缝合。 (5) 褥式缝合下眼睑的穹窿部, 为预防眼睑外翻, 线头应出针于移位皮瓣并打结固定[2]。 (6) 充分松解术区周围组织, 间断缝合创缘, 术后加压包扎2 d。
2 结果
术后随访6月~2年, 平均随访1年, 随访期内无复发案例。所有患者的眼睑再造均成活, 再造区域的皮肤颜色与周围皮肤颜色无明显差别, 质地与周围皮肤良好匹配。仅有1例患者术后眼睑轻度外翻, 从而导致溢泪和眼睑闭合轻度障碍, 经矫正后症状消失, 除此外, 另11例患者的眼睑开闭功能及形态无影响。
3 讨论
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的最常见和高效的方法, 但大面积的眼睑细胞癌行标准切除术后会导致眼睑缺损, 不仅影响面部美观, 还会影响眼睑的正常泪液引流和闭合功能, 甚至会引发角膜穿孔、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 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 大面积眼睑基底细胞癌需要在切除术之后进行有效的眼睑再造。
眼睑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切除方法有显微切除术和标准切除术两种。前者又称控制性手术, 即在显微镜下彻底切除肿瘤, 再取周边组织行冰冻切片病理观察, 直至彻底无癌细胞为止, 该术式能够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 治愈率高。后者是围绕肿瘤边界5 mm处切除病变组织, 手术操作简单, 时间短, 但切除的组织较前种术式而言较大, 容易破坏周边正常组织, 术后修复上比较复杂。本文12例患者的肿瘤切除术式的选择上, 考虑到显微切除术需要在术中反复切除组织进行冰冻切片观察, 手术耗时较长, 且需要病理科的密切配合, 费用较高, 且大面积基底细胞癌的侵袭范围比较大, 12例患者2/3的眼睑均需进行全层切除, 故本院选择标准切除法进行肿瘤切除, 以便降低手术时间及费用。
眼睑由皮肤、眼轮匝肌、睑板、结膜4层组成, 眼科临床上通常将前两者视为睑前层, 后两者视为睑后层。眼睑再造的前提是眼睑内层和外层均具有可替代性, 并且能够在功能和形态上保持正常[3]。本文中, 12例患者病变部位均位于下眼睑。眼睑重造上, 选取颧部带蒂皮肤作为外层, 原因有两点: (1) 老年患者颧部皮肤比较松弛, 且距离下眼睑较近, 比较容易进行大面积的颧部带蒂组织的切取和移植, 而且带蒂皮瓣较游离皮瓣更易移植存活, 因此眼睑再造存活率高; (2) 颧部皮肤的质地和色泽与下眼睑非常接近, 能够使再造眼睑在形态上更加自然。
眼睑再造的另一关键点是睑板替代物的选择, 常用的选择物有鼻中隔软骨、耳软骨或另侧眼睑睑板等。这些材料均具有相容性强、硬度相似的优点, 但对大面积肿瘤者而言, 选择物的取材范围也较大, 取材上存在困难。本文选择硬腭黏膜作为再造眼睑内层的材料, 原因在于: (1) 硬腭黏膜的再生能力较强, 取材范围上无限制; (2) 无排斥反应; (3) 硬腭黏膜黏膜面的光滑柔软特性与眼睑结膜一致, 因此不需像耳软骨等选材一样需用结膜包裹后方可移植; (4) 与耳软骨相比, 硬腭黏膜的硬度稍弱, 但从实际再造效果来看, 本文12例患者术后均保持了下眼睑正常的弹性和弧度, 保持了其功能, 证明了硬腭黏膜在支撑眼睑作用上的有效性。
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 除1例术后轻微眼睑外翻外, 经标准切除术和眼睑再造后, 11例患者的眼睑形态和功能均恢复正常, 随访期间无复发案例。此外, 从“宁近勿远, 宁简勿繁”的手术原则角度考虑, 该术式还能有效减轻皮瓣切取和移植时的创伤, 硬腭黏膜的迅速再生性也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 患者较易耐受, 证明了该种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值得重视。
摘要:目的 研究大面积眼睑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切除及眼睑再造方法。方法 本院眼科近年收治的12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均先用标准切除法切除病变组织, 随后用颧部带蒂皮瓣和硬腭黏膜分别再造外层眼睑和内层眼睑, 观察再造眼睑的功能、形态及复发率。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年, 除1例术后轻微眼睑外翻外, 其余11例患者再造眼睑均成活, 皮肤颜色与周围皮肤匹配, 眼睑功能和形态良好。结论 标准切除术联合眼睑再造在治疗大面积眼睑基底细胞癌上效果显著, 不仅能保持再造眼睑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还能降低复发率, 手术操作简单, 时间短, 患者较易耐受, 值得重视。
关键词:眼睑基底细胞癌,标准切除术,眼睑再造
参考文献
[1]刘萍.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2, 11 (1) :37-39.
[2]程瑜.用异体巩膜代替睑板行眼睑再造术.眼外伤职业病杂志, 2011, 20 (3) :242-243.
基底细胞癌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92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46例。研究组男25例, 女21例;年龄为51~70 (61.46±2.37) 岁;头面部31例, 颈部12例, 上肢1例, 下肢2例。对照组男24例, 女22例;年龄为50~70 (61.23±2.41) 岁;头面部32例, 颈部11例, 上肢2例, 下肢1例。2组性别、年龄、分布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 符合基底细胞癌诊断标准; (2) 患者自愿参与; (3) 签署知情同意书; (4) 年龄30~70岁。
1.2.2 排除标准:
(1) 患者拒绝参与; (2) 合并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角化棘皮瘤、鳞状细胞癌及黑素瘤等疾病; (3) 入院前接受过其他治疗; (4) 存在认知或沟通障碍。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在治疗前用生理盐水清洗基底细胞癌及其周围正常皮肤, 去除皮肤表层的鳞屑、分泌物等, 用无菌棉球擦拭干净。然后将新配制的浓度为20%的5-氨基酮戊酸 (上海瀚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批次:20110815) 溶液涂于肿瘤及其周围0.5cm范围内的正常皮肤, 用无菌塑料薄膜封包外贴黑色薄膜予以避光。4h后去除封包, 然后用波长为635mm的光动力治疗仪 (武汉博激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型号:LED-IC) 照射肿瘤及其周围0.5cm范围内, 能量密度设定为90W/cm2, 每次照射40min, 每周1次, 至肿瘤消退停止治疗。
1.3.2 研究组:
先对患者行手术治疗, 常规消毒铺巾后, 注射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 原位切除, 要尽可能完整地切除基底细胞癌组织。术后7d拆线, 拆线后当天行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 (方法同对照组) , 于末次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后, 于原皮损处涂抹一层咪喹莫特乳膏 (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产品批次:20100920) , 8h后清洗所涂患处, 隔天1次, 于夜间用药, 连续3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 临床疗效完全缓解:瘤体消失或者活检结果恢复正常;部分缓解:瘤体缩小>51%;无效:瘤体缩小<51%或者无明显变化[4]。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 在原消除基底细胞癌处出现新的基底细胞癌者为复发。总有效率=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总例数×100%。 (2)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次数。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次数
研究组患者应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次数为 (2.73±0.12) 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6.49±2.18) 次,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皮肤基底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皮肤肿瘤, 由表皮和皮肤附属器的多能性基底细胞异常增生而成, 好发于头面部和颈部等暴露部位, 虽然该病进展缓慢, 不易恶变且极少发生转移, 但仍然具有恶性肿瘤的浸润和侵袭等特征, 一旦贻误诊疗, 将会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可能与长期日光照射、癌基因突变和免疫抑制有密切关系, 有研究显示, 紫外线能够通过引发DNA突变致使致癌机制的启动, 诱发皮肤基底细胞癌变[5]。临床上常用的皮肤基底细胞癌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激光、光动力疗法、局部药物治疗和放疗等, 任何一种治疗方法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疗效, 但都不能有效避免再次复发, 而且还可能出现因创面较大, 遗留较大瘢痕, 影响美观, 或者治疗不彻底, 复发率较高, 不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一种新型疗法, 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5-氨基酮戊酸属于第二代光敏剂, 一般情况下其体内含量较少, 5-氨基酮戊酸本身也不具有光敏作用。外源性5-氨基酮戊酸在封包期间进入人体并被肿瘤细胞吸收积聚, 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转化为具有强光敏作用的原卟啉Ⅸ, 并最终合成为血红色素[6]。经过特定波长 (600~800nm) 激光照射即可发生光动力学反应, 激活原卟啉Ⅸ产生具有杀伤细胞作用的单态氧, 从而达到杀伤肿瘤组织的目的。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精准定位, 选择性的杀伤破坏肿瘤细胞及增生旺盛细胞, 而对临近正常细胞基本无损害[7], 且治疗简单不留瘢痕。同时皮肤基底细胞癌需要多次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重复治疗, 周期较长, 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的同时也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手术作为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能够彻底去除病灶, 但是对于生长在特殊部位的肿瘤, 会受到手术部位及患者美观要求的影响, 不能彻底切除, 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咪喹莫特是咪唑喹啉类化合物中的一种, 属于小分子免疫调节剂, 其本身对于皮肤基底细胞癌细胞不具有直接的杀伤作用, 有研究显示其可能是通过诱导多种细胞因子表达, 产生抗病毒活性, 从而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本次研究显示,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应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手术及咪喹莫特联合应用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而且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再次复发, 同时能够减少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次数, 有效舒缓患者的心理压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至昱, 史玉玲, 顾俊瑛, 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头面部基底细胞癌的疗效观察[J].同济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5, 36 (1) :110-112, 116.
[2]李天英, 郑松.基底细胞癌64例临床病理分析[J].广东医学, 2014, 35 (1) :115-116.
[3]谢会霞, 邓娅.光动力疗法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基底细胞癌预后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 2015, 37 (3) :177-178.
[4]朴冰, 何伟, 孙文兰, 等.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 2015, 23 (13) :1905-1907.
[5]Tehranchinia Z, Rahimi H, Ahadi MS, et al.Aminol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 of basal cell carcinoma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a clinical trial[J].Indian J Dermatol, 2013, 58 (4) :327.
[6]乔莉, 周俊, 李蕊联, 等.单纯光动力疗法及联合手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 28 (11) :1135-1137.
基底细胞癌 篇4
患者女, 57岁。因右上睑眉弓下方一包块, 触碰偶有出血来诊。自诉多年前 (具体记不清) 发现右上睑皮肤上有一菜籽大小结节, 无任何不适, 也未接受过治疗。近年来发现该肿物越来越大, 凸起于皮肤表面, 如黄豆大小, 其顶部欠光滑, 无疼痛、红肿及瘙痒等症状, 患者自涂抗生素软膏无明显效果。近半年来洗脸时触碰偶有出血。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左眼正常;右上睑皮肤正常, 眼睑内中1/3眉弓下方可见约4 m m×5 m m大小隆起于皮肤表面的肿块, 表面顶部呈乳头状, 基底部边界清楚, 触之质硬, 患眼结膜及眼前段未见异常。临床印象诊断为乳头状瘤, 后在门诊局部麻醉下行病灶物切除术。切除物送病理检查, 诊断为基底细胞癌。
2 讨论
眼睑肿块比较多见, 容易与眼睑肿瘤混淆。分析本例误诊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眼睑基底细胞癌多发于下睑近内眦部; (2) 病情发展缓慢, 对任何治疗无效; (3) 早期与乳头状瘤表现极相似, 生长缓慢, 表面呈乳头状, 无疼痛, 未出现溃疡面及边缘潜行体征; (4) 接诊医生术前未行任何检查, 失去了简单可靠的诊断机会; (5) 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不足, 也未重视医技检查, 仅根据局部症状体征、凭经验诊断。
基底细胞癌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收治的基底细胞癌患者共计36例, 其中有男性病例20例, 女性病例16例, 年龄57~86岁, 平均 (74.5±4.7) 岁。病程3个月~20年, 皮损直径均在0.5cm~4 cm。所有患者均行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
1.2治疗方法
术区常规消毒, 设计病灶切除及皮瓣形成切口线, 用2%利多卡因 (内加1:20万肾上腺素 ) 行术区局部浸润麻醉, 本组36例均采取局部麻醉, 并在此条件下实施扩大切除术治疗, 从切除范围来看, 其中结节溃疡型、色素型及浅表型患者均扩大病灶0.4cm~0.8cm, 而硬化型患者则扩大1.0cm~1.5cm, 具体以患者的病理特征与临床表现而定[1], 切除深度均抵达浅筋膜深层。修复方法:“风筝”皮瓣修复15例, 缺损直径2~4 cm , 多位于鼻、眶周及额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21例, 缺损直径2~4 cm , 多位于颞部及面颊。彻底切除病灶后, 仔细止血, 沿设计线切开皮肤全层 , 剥离皮瓣 , 剥离时要保持准确的层次 , 皮瓣不能过薄、过窄 , 防止术后血运障碍 , 皮瓣严禁强行牵拉及钳夹 , 应在无张力的情况下修复创面 , 皮下一般用5―0美容丝线缝合, 6―0或7―0美容丝线缝合皮肤。术中注意止血 , 以免形成血肿 , 影响皮瓣成活质量。供区适当剥离减张后直接拉拢缝合 , 防止张力过大形成瘢痕. 最后纱布轻压包扎。术后5~7d拆线。
1.3 典型病例
患者男, 41岁, 在外院行鼻部肿物切除术后, 病理切片证实为基底细胞癌, 至我院行扩大切除。于原切口周边约0.5cm扩大切除, 首先选取亚甲蓝对鼻唇沟需要实施邻位皮瓣修复区域进行圈划 (图1) , 保证皮瓣大小同创面一致, 在对皮瓣进行切开时, 周边应直接抵达深筋膜层, 掀起皮瓣观察血运良好, 转移后覆盖缺损, 供区略加分离后直接缝合 (图2) 。皮瓣下放置引流条, 术后第一天拨除。
2 结果
36例患者术后所有组织缺损均一期修复, 皮瓣全部存活, 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 未发生明显周围器官牵拉和移位畸形。经术后病理学证实, 患者的断端、基底等处没有发生癌变。经上门复诊以及3年左右的电话随访, 患者均无复发情况, 且修复后不影响面部外观, 手术疗效及美容效果均令人满意。
3 讨论
面部肿瘤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恶性肿瘤, 除了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痛之外, 还会给其生理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导致患者的机能活动缺乏正常的协调性和完美性, 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心理创伤。面部组织缺损的完美修复仍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问题, 先后提出多种修复方法如小面积的缺损可以两侧皮下分离后直接缝合, 大面积缺损可以移植全厚皮片, 但其缺点是无法满足患者的美容需求。若直接将缺损部位进行缝合处理, 往往容易导致器官在缝合后发生变形, 且缝合过程中, 若张力控制不当, 可能会延长术后愈合时间, 甚至导致患者患处出现瘢痕, 若给予植皮处理, 则可能在皮片成活后, 由于患处皮肤的色泽、质地及厚度等达不到正常皮肤水准, 而给面部美观造成影响。
“风筝”皮瓣能够通过对不同几何图形的稍加利用, 再借助患处较为松弛的皮肤对缺损部位加以修复, 由此来起到与改良菱形皮瓣接近的修复效果。患者多数在皮瓣愈合后, 其皮肤色泽、质地等均和周边正常皮肤接近, 更重要的是, 愈合后患者通常不会有瘢痕收缩的现象出现, 无论从修复效果抑或安全性方面来看, “风筝”皮瓣均是一种颇具实用性、安全性的治疗方法。
从生理解剖结构来看 , 面部属于人体中的显露部位之一。在行邻位皮瓣手术治疗后, 患者可能有程度不一致的畸形情况, 部分病变部位靠近眼部、鼻腔或口腔者, 还可能由此造成器官组织功能性障碍, 导致听力丧失、致盲等情况, 但由于面部血液循环丰富, 皮瓣抗感染能力强, 易于成活, 为创面的美容修复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邻位皮瓣愈合后的颜色, 质地与周围相近, 而且不会引起瘢痕收缩, 是一种较为实用和理想的方法, 供区多可直接缝合, 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 结果提示瘢痕基本在术后12周内便可逐步软化, 在术后面部外形、功能等方面, 患者均恢复良好, 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总之, 面部基底细胞癌首选手术切除,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修复方式。而“风筝”皮瓣和改良菱形皮瓣修复简单易行, 安全可靠, 可取得理想的治疗和美容效果, 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471-473.
[2]匡瑞霞, 关延芳, 董子见, 等.颜面基底细胞癌不同手术方法分析[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1998, (2) :43.
[3]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447-477.
基底细胞癌 篇6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皮肤科2002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组织病理明确诊断为皮肤基底细胞癌者174例,年龄61~86岁,平均(68±8)岁。男102例,女72例,男:女为1.42。分析患者临床特点,组织病理类型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
2 结果
2.1 病程
病程2~12年,平均(5±1.8)年。病程>5年者117例,均无明显诱因。
2.2 发病部位
头面部共98例(56.32%),其中头皮18例,额部10例,眶周18例,鼻翼11例,鼻背9例,颊部16例,下颌9例,耳廓7例;颈部2例(1.15%);躯干部共51例(29.31%),其中胸部17例,乳房9例,背部12例,腰部13例;四肢共13例(7.47%);足部6例(3.45%);肛周4例(2.30%)。其中暴露部位组(头面部及颈部)100例(57.47%);非暴露部位组74例(42.53%)。
2.3 临床表现
174例中,有3例(1.72%)为多发,171例(98.28%)为单发。有9例(5.17%)为复发,其余均为首发。174例中表现为结节溃疡型93例(53.45%),其中肉眼见结节伴糜烂或溃疡反复结痂不愈41例;色素型31例(17.82%),浅表型27例(15.52%),硬斑病样型17例(9.77%),瘢痕型6例(3.45%);肿瘤最小0.5 cm×0.1 cm,最大5.5 cm×7.0 cm。伴轻度瘙痒不适者34例(19.54%),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感觉。
2.4 病理分型特征
按WHO的分型标准[1],174例病理为混合型63例(36.21%)(其中结节性+色素型39例,浅表型+色素型14例,角化型+色素型6例,基底鳞状细胞癌4例),结节型42例(24.14%),浅表型37例(21.26%),硬化型14例(8.05%),角化型8例(4.60%),纤维上皮瘤4型(2.30%),腺样型3例(1.72%),囊型3例(1.72%))。其中有5例组织病理检查见切缘未切干净(其中鼻翼2例,眶周2例,足背1例);27例(15.52%)肿瘤侵犯肌肉层。
2.5 临床误诊情况
共64例(占36.78%)临床与组织病理不符,其中结节溃疡型中没有误诊,混合色素型的临床误诊最多,为34例(53.13%),分别误诊为色素痣、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脂溢性角化症17例(26.56%);浅表型误诊为湿疹者10例(15.63%),误诊为鳞状细胞癌3例(4.69%)。
2.6 治疗
174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选择手术方法时在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尽量降低影响外貌的程度。其中有2例复发后行2次根治手术,均在面部(鼻翼1例,眶周1例);5例切缘未切干净者行2次根治手术。
2.7 预后情况
随访>5年者57例,2~5年者95例,>1年者21例,均未见复发。预后良好。
3 讨论
基底细胞癌的发生与日光、电离辐射、紫外线、放射线、砷等有关。在我国发病率相对较低,每年约1.1/10万,居全身肿瘤发病率的第11位[2],但呈逐年上升趋势。
3.1 老年人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特征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没有已知的前驱症状,好发于头面部,生长缓慢,一般局限于皮下组织,极少发生转移,转移率约为0.1%[3]。本组病例平均年龄(68±8)岁,56.32%发生于头面部。病程>5年者117例,>80%无自觉症状,仅34例有轻微瘙痒。临床可分为结节溃疡型、色素型、硬斑病样型、浅表型和纤维上皮瘤样型。本组病例中结节溃疡型、色素型最多,分别占53.45%和17.82%,其中肉眼见结节伴糜烂或溃疡反复结痂不愈41例;皮损中一旦形成溃疡,常常反复结痂不愈合。溃疡边缘可见珍珠样隆起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可侵犯破坏局部组织造成感染和出血,极少发生转移。174例均未见转移病灶。复发者仅2例。
3.2 组织病理特征
基底细胞癌多种亚型的关联是因为共同具有基底细胞样细胞(生发细胞)组成的小叶、圆柱、缎带或条索,有特征性的外侧细胞常呈栅栏状排列,常与周围组织形成裂隙,可向多方向分化[1]。本组中混合型最多(36.21%),大多是结节性、浅表型与色素型的混合,主要表现为黑色素细胞分散贯穿在肿瘤巢中,而嗜黑色素细胞存在于间质中。其次是结节型(24.14%),浅表型(21.26%),硬化型14例(8.05%),角化型8例(4.60%),纤维上皮瘤4型(2.30%),腺样型3例(1.72%),囊型3例(1.72%)。其中27例(15.52%)肿瘤侵犯肌肉层。
3.3 临床误诊情况分析
由于本病皮损表现多种多样,加之无明显不适症状,生长缓慢,患者本人往往误认为是老年疣、色素痣等不加重视,造成病程较长,误诊率高。本组误诊率达36.78%;分析误诊原因与病理分型有关。本组中混合型最多,且大多是与色素型的混合,易误诊为色素痣、黑色素瘤、脂溢性角化症;其次是浅表型多见,这一类型的临床表现为片状红斑,尽管可以呈现珍珠样隆起边缘,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或者有接触性出血史的中心表浅糜烂;但肉眼观察与湿疹无明显差异。因此对不十分确定的色素痣样、血管瘤样肿物以及无明显自觉症状、持续存在、缓慢增大的浸润性斑片应想到BCC的可能性,尽早切除后做病理检查,避免误诊、漏诊以及不良后果发生。如果为单发皮损,尽可能彻底切除做组织病理检查,使诊断和治疗一体化。
3.4 治疗与预后
BCC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彻底根除肿瘤,最大程度地保护功能和美观。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首选[4,5]。如果术前已确诊,则可直接切除,切缘应距肿瘤0.5~1.0 cm。发生于特殊部位,如下眼睑、鼻尖等的切除范围可适当缩小。如果术前肿瘤性质未知,切除后的肿瘤标本立即行术中冷冻切片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行扩大根治术。在眼睑、鼻翼等部位或创面大采取皮瓣修复或植皮术。Mohs手术既能彻底切除癌变组织又能尽可能使创面缩小[6],还可以科学准确地判断病灶切除的深度和边缘,复发率最低[7]。本组17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切缘不干净,均发生在鼻翼、眶周、足背等部位;行2次根治手术。随访1~5年未见复发。
非手术治疗包括放疗、局部5-氟尿嘧啶治疗、干扰素治疗、化疗、姑息疗法及维生素A、咪喹莫特治疗,这些疗法只能损害基底细胞癌表浅部分癌细胞巢,很难深入真皮,存在癌复发的可能[8]。放疗适用于年老体弱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美国国家癌症网(NCCN)确定BCC复发相关高危因素:肿瘤直径>2 cm;肿瘤位于头颈部特别是面部中央、眼睑、鼻部或耳部;肿瘤边界不清;复发性肿瘤;既往接受放疗和免疫治疗。病理危险因素包括侵袭性生长组织学特征(硬斑型、浸润型和基底鳞状细胞型)和围神经侵犯。
近年来美国通过媒体的宣传活动,增加了公众对本病的认识及人们对日光防护和皮肤癌的态度,大大提高了本病的知晓率,使患者发现皮肤异常早期去医院就诊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了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廖松林.皮肤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15.
[2]Christenson LJ,Borrowman TA,Vachon CM,et al.Incidence of basal cell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in a population younger than40years[J].JAMA,2005,294(6):681-690.
[3]Friedrich RE,Giese M,Li L,et al.Diagnosis,treatment and follow-up control in124patients with bas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maxillofacial region treated from1992to1997[J].Anticancer Res,2005,25(3A):1693-1697.
[4]Olschewski T,Bajor K,Lang E,et al.Radiotherapy of bas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face and head:Importance of low dose per fraction on long-term outcome[J].J Dtsch Dermatol Ges,2006,4(2):124-130.
[5]周明,周海清,王金龙,等.14例老年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6,20(6):425-426.
[6]Smeets NW,Kuijpers DI,Nelemans P,et al.Mohs'micrographic surgery for treatment of bas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face-results of a retrospective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Br Je Dermatol,2004,151(1):141-147.
[7]Rubin AI,Chen EH,Ratner D.Basal-cell carcinoma[J].N Engl J Med,2005,353(21):2262-2269.
基底细胞癌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接受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患者4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的诊断标准, 且均实施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的病灶均在下眼睑, 肿瘤的侵犯范围已经达到了患者的眼睑全层, 而且肿瘤面积最大的患者已经侵犯到患者的整个下眼睑, 肿瘤侵犯面积最小的占到下眼睑的2/3。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20例, 男11例, 女9例, 年龄45~79岁, 平均 (61.1±2.7) 岁;对照组患者20例, 男12例, 女8例, 年龄46~80岁, 平均 (62.0±3.1)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仅实施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切除手术治疗, 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切除手术以及眼睑再造治疗。对照组具体的手术步骤为:在患者手术治疗前, 要仔细检查患者的肿瘤边界情况, 然后根据标准化的肿瘤切除手术, 来准确标记需要切除的具体范围。有效环绕患者肿瘤边界之外大约5 mm的位置切除患者的眼睑肿瘤组织。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要进行专业化的冰冻切片监测操作, 从而确保切缘属于正常组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眼睑再造, 严格根据患者的眼睑缺损区域的具体情况, 在患者同侧颧部位的皮肤有效标记好所需颧部的带蒂移位皮瓣, 其皮瓣切取面积应该大于缺损区域的2 mm左右。然后再按照眼睑的实际缺损范围情况来有效确定硬腭黏膜的实际大小, 此外所要切取的面积也要大于缺损区域的2 mm。把硬腭黏膜当做再造眼睑的内层来处理, 采用7-0的丝线把与残存睑板相互连同的睑结膜两端进行缝合, 若无残存的睑板和睑结膜, 则需要把硬腭黏膜两端进行直接缝合于内外眦韧带上面, 然后依然利用7-0的丝线缝合好硬腭黏膜以及残留穹窿部位的结膜。之后把患者颧部的带蒂皮瓣准确移位到眼睑的缺损区域, 将其作为再造眼睑的外层, 紧密缝合硬腭黏膜和外层移位之后的皮瓣, 间断缝合带蒂皮瓣和皮肤缺损区域的边缘。在患者的下眼睑穹窿部位进行褥式缝合两对, 将线头出针处放置于移位皮瓣部位, 然后实施打结固定, 有效预防患者的睑外翻。将移植区域的皮瓣加压之后进行反包扎。有效分离患者的松解供区附件的皮下组织, 在进行拉拢创缘之后进行间断缝合。并对患者的硬腭创面实施有效的压迫止血, 在手术治疗后利用朵贝氏液进行漱口, 之后不再进行任何处理, 使其自行愈合。在患者手术完成加压包扎48 h后再打开换药。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 具体的评判标准为:显效为患者的手术治疗后, 未出现恶性肿瘤复发现象, 且患者眼睑皮肤自然, 没有眼睑外翻、眼睑闭合不全以及溢泪症状;有效为患者治疗后未出现复发现象, 存在轻度眼睑外翻、轻度溢泪以及轻度眼睑闭合不全症状;无效为患者的恶性肿瘤出现复发, 存在严重的眼睑外翻、溢泪以及严重的眼睑闭合不全。总有效= 显效+ 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9.873, P<0.05) , 详见表1。
3讨论
现阶段, 下眼睑基底细胞癌属于眼睑发病率中相对来说最高的肿瘤疾病。对患者实施手术切除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疾病治疗方法, 然而由于大面积的肿瘤切除将会造成患者的眼睑缺损[4]。从专业化角度出发, 人体的眼睑主要具备睁闭功能和泪液引流的功能, 如果患者的眼睑缺损则会出现眼睑闭合不全症状、流泪症状, 甚至还会引发暴露性的角膜炎以及角膜穿孔等并发症, 从根本上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5]。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肿瘤切除手术联合眼睑再造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眼睑外翻等症状, 效果显著, 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现阶段, 下眼睑基底细胞癌在手术切除治疗方法上主要包括两种, 一种是标准化的手术切除治疗, 而另一种是显微切除手术治疗[6]。从专业化角度出发, 前者主要是一种控制性的手术, 就是在显微镜手术下有效且彻底切除患者的肿瘤, 之后再选取患者肿瘤周边的相关组织实施冰冻切片观察, 并直到患者无肿瘤细胞为止[7]。显微手术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正常组织, 具有非常高的治愈率。而标准化的手术治疗, 则是有效围绕患者的肿瘤边界, 彻底切除患者的病变组织, 其手术操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而且手术操作时间较短。但是非常容易使患者眼睑周边的相应组织受到损伤, 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修复情况比较复杂。本研究中充分考虑到显微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相关组织的反复切除, 手术治疗时间较长, 手术费用相对较高以及患者的大面积基底细胞癌的实际侵犯范围相对较大等特点,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了标准化的肿瘤切除治疗。从患者的眼睑再造手术治疗来看, 眼睑主要是由患者的皮肤、眼结膜、眼轮匝肌以及眼睑板组合而成的, 目前一般情况下是把皮肤以及肌肉层认为是睑前层, 而睑板以及结膜层是睑后层[8]。在眼睑再造治疗期间需要将这前后两层均能够替代, 且外形与功能维持正常, 本研究中采用颧部的带蒂皮瓣移位治疗来再造患者的眼睑外层, 主要是由于年龄相对较大的患者具有比较松弛的颧部皮肤, 便于带蒂移位, 移植存活率高。此外, 颧部位置的皮肤在色泽以及质地上与患者的下眼睑相接近, 能够使再造之后的眼睑在外观上更加自然。
本研究中, 对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手术联合眼睑再造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性的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 治疗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春, 林雨.颞面部超大转移皮瓣联合游离皮瓣在上下睑全层再造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 (5) :209-210.
[2]冯朝晖, 熊全臣, 郑玉萍, 等.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及眼睑再造[J].现代肿瘤医学, 2010, 18 (1) :60-62.
[3]张静慧.眼睑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 (1) :112-113.
[4]翟文娟.眼睑恶性肿瘤95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2, 30 (11) :1367-1369.
[5]宋瑞卿, 高志英.大面积烧伤病人的眼部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 2009, 7 (7) :138.
[6]安喜艳, 苏九妹.眼睑肿物252例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4, 32 (2) :235-237.
[7]洪悦, 邱勇.脑象图技术在精神医疗诊断领域中的创新[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30) :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