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出血(通用9篇)
基底节出血 篇1
基底节脑出血是脑出血的常见疾病, 临床上可以见到典型的三偏体征, 即病灶的对侧偏瘫、偏盲以及偏身感觉缺失, 大量的脑出血会使患者出现意识障碍, 也可穿破脑组织进入脑室, 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1]。脑出血是一种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的疾病,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因此需要及早发现并治疗。本文对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行显微手术患者70例, 进行治疗思路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70例, 所有患者均经脑CT扫描检查证实为基底节脑出血。其中男43例, 女27例;年龄38~59岁, 平均年龄 (48.2±1.2) 岁;出血量36~103 ml, 平均出血量58 ml;脑出血患者内侧型29例, 外侧型32例, 混合型9例;患者瞳孔散大一侧者为15例, 双侧者为8例, 瞳孔正常者为47例;术前无脑疝者47例, 有脑疝者23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出血后6~12 h进行手术, 血肿30~40 ml, 采用小骨窗开颅, 铣刀铣开3 cm骨瓣, 术后放回骨瓣;大于40 ml, 采用颞瓣开颅, 清除血肿后放回骨瓣;对于合并脑疝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 常规去骨瓣减压。术中显微镜下操作, 找到出血点, 手术彻底清除血肿, 双极电凝可靠止血, 脑出血破入脑室者加做脑室外引流术。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术后死亡10例, 病死率为14.3% (10/70) 。血肿30~40 ml, 采用小骨窗开颅为28例, 死亡1例, 病死率为3.6% (1/28) ;血肿多于40 ml, 采用颞瓣开颅, 清除血肿后放回骨瓣共27例, 死亡3例, 病死率为11.1% (3/27) ;合并脑疝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 常规去骨瓣减压共15例, 死亡6例, 病死率40.0% (6/15) 。术后再发出血3例, 均为术后血压不易控制者, 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为13~30 d, 平均 (18.7±1.2) d。
3 讨论
基底节是临床上脑出血的常见部位, 其中以高血压脑出血最多见, 大多数患者是由于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 颅内压急剧升高时引起动脉破裂而发生脑出血。脑出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患者的增多, 该疾病也成为高发病之一,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2,3]。传统上通常采用非显微技术清除血肿, 要求清除血肿的2/3即可, 剩余部分自然吸收。由于出血位置深, 缺乏合适的照明设备, 未完全清除血肿, 出血点不易看到, 不能达到可靠止血的目的, 术后血肿扩大或再发的概率很高, 患者容易发生继发性脑损伤, 病死率高。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 显微镜下操作由于创伤小、完全清除血肿成为可能, 并且可以发现出血点进行可靠止血, 有效减少了血肿扩大和再发生率[4]。通过研究分析以上不同手术方式, 总结得出临床上应用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要具备以下思路: (1) 首先根据出血量及中线移位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出血量大于30 ml, 中线移位大于5 mm者, 可采用手术治疗;出血量小于30 ml, 中线移位小于5 mm者, 可采用保守治疗。 (2) 根据患者有无脑疝以及出血量大小决定手术方式, 血肿30~40 ml采用小骨窗开颅, 铣刀铣开3 cm骨瓣, 术后放回骨瓣;血肿大于40 ml采用颞部开颅, 清除血肿后放回骨瓣;合并脑疝者均采用扩大翼点入路, 常规去骨瓣减压[5,6]。所有手术均在显微镜下操作, 彻底清除血肿, 找到出血点, 双极电凝可靠止血, 该方法的最大优势是直接找到出血点进行止血, 止血可靠, 术后并发症少, 患者恢复快。
总之, 显微技术操作在脑出血手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彬, 高志波, 梁卫东, 等.经外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 (附36例临床分析) [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0, 25 (3) :158-159.
[2]刘海波, 窦长武, 田复明, 等.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疗效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1, 53 (S1) :621-624.
[3]万刚, 刘虓, 黄勇, 等.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 10 (5) :305-306.
[4]张国平.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17) :28-29.
[5]万晓强, 郑念东, 张道宝, 等.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 2013, 34 (3) :410-412.
[6]邱海东, 朱景哲.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7) :113-114.
基底节出血 篇2
基底节区脑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脑出血方式。其起病急,病人病情危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本院采取外侧裂入路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取得一定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采用外侧裂入路进行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清除术的病例,共2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1+13.4岁。起病时间1.5-6小时。病人均经急诊头颅CT确诊基底节区脑出血,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30-40ml者14例,40-50ml者4例,50-60ml者3例。GCS评分6-8分17例,8-10分4例。
1.2手术方法改良翼点入路,形成骨窗直径约4-5cm,剪开硬脑膜暴露外侧裂池,锐性分离蛛网膜,从外侧裂脑沟中分进岛叶,进而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双极电凝配合止血纱止血,反复生理盐水冲洗明确止血后,严密缝合硬脑膜,不必留置引流。根据颅压情况选择是否去除骨瓣。
2结果
术后复查头颅CT,血肿基本清除19例,大部清除1例,术后再出血1例(病人最终死亡)。20例病人术后6月随访,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I级4例,II级8例,III级8例。
3讨论
高血压是自发性脑出血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长期血压升高导致脑小穿支动脉变性、断裂、和纤维素样坏死,最终破裂出血[1]。基底节区脑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部位,可占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的70%,早期手术可以解除血肿压迫,减少继发的血肿渗出,并能减轻后续的血管痉挛、组织肿胀,改善预后[2]。
现代神经外科手术技巧的发展,在原有的重视及时减压的基础上,提高了对于神经保护的重视。目前认为,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外侧裂入路利用了自然的解剖间隙,手术定位准确,脑组织创伤小,能够减轻术后病人神经功能障碍[3]。
我们体会,①在病例选择上,外侧裂入路适用于中到重度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对于这些患者,及时外側裂入路手术清除血肿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力,最大程度保护脑组织。而对于危重病人和较大血肿量的病人,由于脑组织压迫严重,组织移位明显,加大手术困难,并且本省神经受损严重,显微手术的优点并不明显;②分离外侧裂时,注意使用脑棉片保护侧裂浅静脉和大脑中动脉分支,防止术后脑梗塞及加重水肿。特别是Sylvian静脉损伤可能导致额颞叶大面积脑梗塞,造成严重脑水肿和灾难性后果[4];③开始清除血肿时,可先轻分离脑组织暴露血肿腔浅部,吸引部分血肿,降低颅压,扩大手术野,利于操作;④大部分病人经清除血肿,颅压能够得到明显下降,可以避免去除骨瓣。
参考文献
[1]陈旭,耿翔.脑出血的研究现状和治疗进展.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2009,12(11):947-949.
[2]孙克华,卢亦成,傅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治进展和预后评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4,9(9):429.
[2]郭华强,郭予全,黄雪禽.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12例分析.吉林医学,2011,10(32):6315-6316.
基底节出血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内侧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 根据住院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30例患者, 包括:18例男性患者, 12例女性患者, 年龄位于50~78岁阶段内, 平均 (56.6±2.6) 岁;病程处于2~10年阶段内, 平均 (4.6±0.6) 年;对照组患者30例, 包括:男性患者19例, 女性患者11例, 年龄位于52~80岁阶段内, 平均 (57.9±2.9) 岁;病程位于3~12年阶段内, 平均 (4.8±0.8) 岁。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
(1) 所以入组患者均符合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疾病诊断; (2) 排除有脑疝、脏器功能损伤、偏瘫的患者; (3)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试验,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性的临床保守治疗, 如:纠正失衡的水电解质、稳定血压指标、降低颅内压、吸氧、预防临床并发症等;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手术治疗, 方法:临床手术实施局部麻醉, 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一般为平卧位, 给予患者CT基础扫描后准确标注血肿位置。将患者前额作为穿刺点, 进针6~8 cm后将针芯拔出, 若期间出现暗红色液体, 说明已达到血肿部位, 可借助注射器将血肿部位血液抽出, 此抽血期间应缓慢抽取, 且抽出血液总量不可超过出血量的1/3, 每次抽吸需间隔2~3 min, 随后注入温盐水冲洗血肿部位, 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设置引流管, 连接引流瓶, 固定于患者床边。对于未彻底清除血肿患者来说, 可将尿激酶注入引流管内, 尿激酶剂量为5万U, 夹住引流管, 4 h后再开放该管, 3次/d, 这样可加快血肿排出进度。待CT检查结果显示血肿残留液体在5.0 m L以下后拔管。
1.4 评价标准
(1) 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标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90.0%, 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50.0%~90.0%, 临床症状改善为好转;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50.0%, 临床症状无改变为无效; (2) 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标准:借助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判定其意识、言语、上肢肌力、下肢肌力等指标, 分数越高说明缺损越严重; (3)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再出血率、病死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双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后,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 实验组好转率为93.3%, 对照组好转率为73.3%,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 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病死率和再出血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存在病死和再出血现象, 实验组病死率和再出血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 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高血压疾病病发率持续上涨, 而因高血压所引发的脑出血疾病病发率也呈现出上涨趋势, 患者出血部位基底节最为常见, 病死率高。临床资料显示:一旦脑出血时间超过30 min后, 即可形成血肿, 压迫脑部组织, 影响神经功能。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 将释放大量炎性因子, 加重脑部损伤度, 且缺血半暗区还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坏死, 危机生命。因此, 需在早期尽快进行手术治疗[2]。
一般情况下, 若疾病病发6 h内抽吸患者血肿, 需要求操作人员工作经验丰富, 否则将加大出血量。为有效防止手术期间再次出血, 应将患者手术时间控制在病发6~7 h范围内, 该时间内血肿较为稳定, 血肿周围已形成水肿带, 行血肿清除术期间可减少脑部组织损伤, 降低再出血发生率[3,4,5,6,7,8]。该组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正好证实该报告;且从表2相关数据可得知: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 说明:手术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 加快神经组织恢复进度, 符合陈春伦等[9]成就。此外, 向跃学等[10]报告提示:临床手术治疗时, 需确保患者具备手术适应症, 在条件允许下手术, 可确保脑组织实质性损伤在未达到不可逆状态前, 彻底清除血肿, 进而时间最终的减少脑组织损伤, 减少临床病死率的临床目的。
综上, 给予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 效果较好, 可提高好转率, 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改善神经功能, 对患者康复很有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于葵.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0 (32) :169-172.
[2]何卫春, 朱敏, 郭春华.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 (24) :24-25.
[3]黄效东.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外科治疗时机的回顾性分析[J].重庆医学, 2012, 41 (33) :3539-3540.
[4]彭渊.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 2014, 13 (9) :71.
[5]Song Guangfu, Yang Hongwei.Journal of Gerontology patients different operation time of the treatment of medial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J].2014, 36 (19) :5590-5591.
[6]李庆中.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2 (2) :190-191.
[7]马更平, 康全利, 陈善文.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 43 (3) :52-54.
[8]曹毅峰, 吴海兴, 李优文.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的最佳手术入路及其治疗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2 (26) :56-58.
[9]陈春伦, 沈建国.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85例临床治疗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 2011, 14 (4) :496-497.
基底节出血 篇4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高血压性颅内出血发病率明显增加,而基底节区脑出血又占高血压性颅内出血的绝大多数[1],其出血破入脑室系统者,影响了脑脊液的循环,严重者造成梗阻性脑积水,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使病人的症状迅速恶化。保守治疗死亡率极高,开颅清除血肿创伤大、技术要求较高、预后亦不佳[2]。因此探讨使用创伤小,早期快速清除脑内血肿及脑室积血,降低颅内压,保持脑脊液循环通畅的方法对减少脑部的继发性损害,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用我科2002年7月~2006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均采用微创治疗方法的56例患者。入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均经头颅CT确诊。其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33~82岁,平均年龄57.2岁,发病到入院时间30分~3小时者16例,3~6小时者21例,超过6小时者18例,平均9.7小时。
临床表现:在活动、劳累、情绪激动、用力等情况下发病者40例,睡眠、安静状态下发病者15例。GCS评分:9分以上6例,6~8分20例,6分以下18例。偏瘫46例,失语32例,小便失禁18例,脑膜刺激征50例,所有病人均未脑疝形成。
出血部位及出血量:首次CT扫描确诊均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系统,其中脑室铸形24例,脑脊液循环梗阻6例,双侧脑室后角积血11例,同侧前后角积血14例,按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35~86ml,平均51.2ml(包括脑室内)。
治疗方法:①常规处理:全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止血、合理控制血压,适量脱水,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进行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等基本治疗和处理,同时积极行微创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②微创治疗:采用锥颅置管血肿引流术,在局麻下穿刺,穿刺点根据头颅CT定位,原则上是靠近血肿,避开重要血管区和重要脑功能区,以血肿中心最大层面为靶点,穿刺均命中靶点,同时辅助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应用尿激酶1~2万U溶于生理盐水3~5 ml,从引流管注入血肿腔和脑室内,然后夹闭引流管4~6小时后开放引流,每日注药1~2次,根据引流情况1~7天拔管,平均4.5天。③手术时间:发病6小时内入院者,一般6小时行手术治疗,对发病6小时以后的患者,一般选择入院后及时手术;对于血肿量较大、脑室铸形以及脑室系统梗阻严重者一般采取超早期手术。④术后处理:术后常规行抗炎、脱水、营养神经治疗,控制血压为平时血压水平,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动态监测头颅CT,调节引流管位置,有二次出血需要开颅手术时应立即行急诊手术治疗。本组有5例发生再次出血,其中3例改用开颅手术治疗,2例家属放弃治疗。
结 果
微讨论创手术治疗后6个月统一时间随诊,按GOS预后评分:轻残26例,重残18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6例,术后放弃治疗2例。
讨 论
对本组应用微创锥颅置管血肿引流,辅以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具有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创伤小,费用低,降低了病死率及致残率等特点。
手术时机: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4],目前国内外学者意见也未统一。病理发现在6小时后,与血肿接触的脑实质内会发生随着时间的变化由近及远的出现伴随红细胞浸润的坏死层,发生血肿周围外侧小血管出血层,海绵样变性和水肿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因此,认为在这些继发性变化以前清除血肿可使周围脑实质的继发损害降至最低程度,这对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早期病变尚未稳定,病变部位血管存在活动性出血的可能,鉴于上述原因手术时机应在6~12小时之间为好,我们对发病后6小时内入院的患者一般选择在发病6小时行微创手术,对发病6小时以后的患者,一般选择入院后及时手术,当血肿较大脑脊液循环梗阻严重者,病情较重的患者,亦可超早期手术。
手术优点:①避免全麻及开颅手术对重危以及老年患者的再次打击,此手术局麻下即可施行,手术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适合于有CT的任何医院,术中出血少,对机体打击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可以较快的清除颅内血肿,及早解除颅内高压,去除血肿对正常脑组织的压迫。②一般在病房手术间1~2名医护人员即可手术,手术设备要求低,紧急情况床头可施行手术。③锥颅置管术应用的引流管为软管,穿刺时以及穿刺后不易损伤周围血管组织,穿刺时还可根据术中情况及时调整方向和深度,术后可根据CT复查情况调整引流管位置,当血肿引流减少时,软管会因血肿腔的变化自行调整位置,更利于引流;头部变换位置对引流管的影响不大,冲洗注药、固定均较为方便。④辅助脑室外引流,可及时有效引流脑室内积血,解除梗阻性脑积水,降低颅内高压。⑤尿激酶的应用可加速血肿的清除。
合理控制血压:持续高血压或血压大的波动可使脑水肿加重,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增加,我们认为控制血压在患者平时水平较为合理,对于平时血压水平不明确者,一般控制在正常稍高水平,保证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对于术后血压自行正常者,一般不做过多干预,控制血压时注意血压的平稳下降,避免血压大的波动,早期应用静脉控制血压,待患者能进食时改为口服或鼻饲给药。
加强并发症的防治:积极预防早期消化道出血、坠积性肺炎、水电解质紊乱、褥疮、营养不良、必要时低温控制中枢性高热。
动态CT监测:动态CT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错过抢救时机。
我们认为出血部位、出血量、术后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患者一般情况对预后起重要作用。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孙伟,刘卫东.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侵袭外科治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 33(1): 37~40
2 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脑血管疾病分类及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29: 376~379
3 王忠诚. 神经外科学.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687
基底节出血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在本院脑外科接受诊治的66例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病人, 男47例, 女19例;年龄62~80 (69±3.56) 岁;病程8~19 (16±0.42) 年。随机将6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 两组年龄、病程及性别等无明显区别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脑出血6h后接受手术治疗, 而试验组则在脑出血6h内接受手术, 其具体治疗程序如下: (1) 待病人正式入院之后, 以CT诊断仪对其头颅进行全面扫描, 用以判断脑出血具体位置, 并在此基础之上计算出实际出血量。 (2) 给予病人CT诊断之后, 如果发现病人未出现中线结构异常转移等情况, 也不存在脑水肿相关指征, 则需予以穿刺病人的前后角, 对其血肿进行有效抽取, 并开展脑室外引流手术。 (3) 给予病人CT诊断之后, 如果发现病人已经出现中线结构异常转移等情况, 同时也已经表现出脑水肿相关指征, 除了需要对血肿进行有效抽取之外, 还需要进行去大骨瓣减压手术, 接着再实施脑室外引流手术。 (4) 当所有手术程序均已完成之后, 还需给予病人各项常规治疗方案, 通过实施脱水治疗方案, 确保机体颅内压得到有效控制, 有助于预防静脉血栓、脑水肿、消化道异常出血及感染等, 确保病人蛋白质及电解质等都能够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分数、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血肿量、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临床信息。疗效判断标准: (1)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待病人手术完成之后, 于2d内给予头颅CT复查, 用以查看其血肿情况。手术完成7d之后, 予以准确测量病人出血量, 再评定所有病人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2]。 (2) 神经功能缺损分数:按神经功能缺损基本评分标准对病人进行评分, 且分数和病人神经功能基本缺损程度之间呈正比例关系[2]。 (3) 疗效判断:痊愈: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分数的降低幅度在91%~100%之间, 同时其病残程度达到0级;显著: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分数的降低幅度在46%~90%之间, 同时病残程度达到1~3级;一般: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分数的降低幅度在18%~45%之间;无效: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分数的降低幅度低于18%[3]。 (4)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多田公式为主要参考指标, 对病人血肿量进行准确计算[5]。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血肿量对照
两组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血肿量等方面比较均未表现出明显性区别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照
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 差异较为显著 (P<0.05) , 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对照
试验组出现并发症5例, 发生率15.15%;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1例, 发生率33.33%, 两组比较, 差异较为显著 (P<0.05) 。
2.4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照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差异较为显著 (P<0.05) , 详见表3。
3 讨论
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本身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病症之一, 当机体发病之后, 半小时以内即会形成血肿, 直接危及病人生命。一般而言, 给予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病人早期治疗可以有效提升其治疗效率以及存活率, 病人在出血后6h之内接受血肿抽吸方案即可控制其出血量[5]。在具体手术环节, 对于医师临床经验、操作技能具有较高要求和标准, 通过给予病人血肿进行有效清除, 使血肿附近脑组织受到严密保护, 病人出血症状即可得到有效控制[6]。同时, 给予病人早期手术还可以有机解除各项血肿破坏机制, 确保病人神经功能及意识障碍症状得以有效改善和恢复[7]。
针对已经具备手术适应证的病人, 应当予以早期手术方案, 待脑实质出现不可逆性受损以前, 通过清除病人血肿, 即可有效保护病人继发性的脑损伤。在本次研究中, 笔者把2012年3月~2014年9月在本院脑外科接受诊治的66例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病人视作患者, 并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 对照组患者在脑出血6h以后接受手术治疗, 而试验组患者则在脑出血6h内接受手术。经过治疗之后发现, 试验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10.3±0.6分, 对照组9.6±1.5分;试验组血肿量44.1±11.3ml, 对照组47.9±16.6ml, 因此, 两组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血肿量等方面比较均未表现出明显性区别 (P>0.05) 。同时, 试验组有效率93.94%, 对照组78.79%;试验组出现并发症5例 (15.15%) , 对照组并发症出现11例 (33.33%) , 且两组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比较, 差异较为显著 (P<0.05) 。
研究表明,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给予病人早期治疗对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控制并发症、死亡的出现都具有显著价值, 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宪林, 姜宏舟, 刘国军, 等.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近期死亡率及预后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10) :1925-1927.
[2]王雪原, 杨树源, 黄楹, 等.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手术时机探讨[J].天津医药, 2011, 39 (12) :1116-1119.
[3]潘剑威, 詹仁雅, 童鹰, 等.基底节脑出血微创手术和传统开颅术的疗效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3, 18 (5) :282-284.
[4]张金锋, 陈金寿, 陈建彬, 等.微创理念对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预后的影响 (附57例报道) [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2, 11 (4) :401-404.
[5]鲁春鹤, 赵江, 唐海涛, 等.改良脑出血评分标准在基底节出血预后评估和手术指征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 16 (6) :1070-1072.
[6]钟志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型及手术策略[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1, 27 (8) :771-774.
基底节出血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60例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 按照患者接受手术的时机不同分为两组, 发生脑出血6 h以内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 其中, 男性22例, 女性8例, 患者的年龄为48~77岁, 平均年龄为 (68.5±11.1) 岁;发生脑出血6 h以上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 其中, 男性21例, 女性9例, 患者的年龄为46~78岁, 平均年龄为 (68.7±11.2) 岁。研究组和对照组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病程、病情等方面基本相似 (P>0.05) , 两组之间的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 组间的相关数据均可进行比较及分析。
1.2 方法:对所有的基底节内侧型的脑出血患者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头颅进行CT扫描检查, 明确患者的出血位置, 对照组为发生脑出血6以内接受手术的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 研究组患者为发生脑出血6 h以上接受手术的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 对于经过CT证实未存在中线结构的移位等相关脑水肿情况的患者, 于患者的前后角进行穿刺, 抽吸患者的血肿, 实施脑室外的引流术;对于经过CT证实存在中线结构的移位等相关脑水肿情况的患者, 抽吸患者的血肿, 进行大骨瓣的减压处理, 实施脑室外的引流术, 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 使用脱水方式促使患者的颅内压下降, 并对患者出现的脑水肿、感染症状、消化道的出血、下肢静脉的血栓等实施常规预防, 有效维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及蛋白质的平衡。
分析两组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评定方法为, 痊愈:经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分值减少90%以上, 患者的病残程度评定为0级;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分值减少45%以上, 患者的病残程度评定为1~2级;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分值减少18%以上, 患者的病残程度评定为2~3级;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分值减少低于18%。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的软件 (SPSS19.0) 分析本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 使用 (±s) 表示计量资料, 按照t检验的方式实施相关的检验, 并应用χ2检验的方法对于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检查, 若P<0.05则表示组间的相关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有1例 (3.33%) 患者死亡, 有2例 (6.67%) 患者无效, 有5例 (16.67%) 患者有效, 有7例 (23.33%) 患者显效, 有15例 (50.00%) 患者痊愈,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4例 (13.33%) 患者死亡, 有5例 (16.67%) 患者无效, 有2例 (6.67%) 患者有效, 有12例 (40.00%) 患者显效, 有7例 (23.33%) 患者痊愈,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 研究组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与对照组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相比, 两组间的差异均比较的明显, 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P<0.05) 。
3 讨论
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常易致使患者发生急性的脑血管疾病, 很容易致使患者出现死亡和残疾的情况, 主要和患者的年龄较大、存在意识障碍、出现大量的出血、存在低蛋白的血症、具有心脏疾病等有关, 所以, 对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实施尽早的临床治疗十分的重要[3,4]。
本研究中, 研究组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00%, 比对照组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70.00%明显更高 (P <0.05) , 且研究组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最终死亡的比例为3.33%, 比对照组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的13.33%更低 (P<0.05) , 可以看出, 对发生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患者尽早接受临床的治疗十分关键, 而且患者在6h以内接受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佳, 可明显改善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 改善患者的出血情况,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效东.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外科治疗时机的回顾性分析[J].重庆医学, 2012, 41 (33) :3539-3540.
[2]郭孝龙, 程小兵.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4, 31 (4) :884-886.
[3]何卫春, 朱敏, 郭春华, 等.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24) :24-25.
基底节出血 篇7
关键词: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早期手术,神经功能缺损
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病, 其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基底节区属于高血压合并脑出血常见位置, 当脑出血形成后, 在20~30 min会形成血肿, 并进一步压迫脑组织, 进而影响脑部相关功能, 随着病情加重, 血肿释放大量血红蛋白炎症因子、凝血酶、血管活性物资等, 加重损害脑组织[1,2]。临床上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出血量较小患者, 但对于出血量大、占位效应大的患者需给予手术治疗。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前尚且存在相关争论, 本文将探讨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1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的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77 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 (n=38) 和B组 (n=39) 。A组中, 男23 例, 女15 例, 年龄42~77 岁, 平均 (68.2±4.6) 岁, 高血压病史4.9~20.4 年, 平均 (14.1±3.8) 年。B组中, 男23 例, 女16 例, 年龄44~78 岁, 平均 (68.5±4.0) 岁, 高血压病史5.3~19.8 年, 平均 (13.8±4.0)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 性别不限; (2) 经头颅CT确诊, 出血位在基底节区; (3) 无精神病史; (4) 治疗依从性高; (5) 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 小脑出血、丘脑出血、脑叶出血等非基底节区出血者; (2) 存在脑疝症状者; (3) 存在严重偏瘫者; (4) 并发感染症状者; (5) 合并神经系统等严重内科疾病者; (6) 无法配合相关治疗和护理者; (7) 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4 方法
A组于发病至手术时间≤ 6 h内进行脑血肿清除手术, B组于发病至手术时间7~24 h内进行脑血肿清除手术。两组均行局部麻醉, 患者取平卧位, 行CT扫描, 依据CT扫描结果标记具体的血肿位置。选取额前入路行锥颅穿刺, 在进针7~9 cm后, 如果看见暗红色血液, 则表明已达血肿腔, 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缓慢抽出血肿腔内血液, 但不能超过出血量总量1/3, 注意每次抽吸血液时要间歇2~3 min, 将温盐水注入以反复冲洗血肿腔, 在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即可固定引流管, 并将其连接至引流瓶, 在床旁低位处固定。对患者未清除的血肿, 注入5 万U尿激酶至引流管内, 持续夹管4 h, 然后开放引流, 3 次/d。CT复查, 当检查结果显示残留量<5 ml时可以拔管。手术结束后, 预防脑水肿、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等, 并维持蛋白和水电解质平衡。
1.5 观察指标
(1) 术后情况:3 d内再出血率、术后病死率。 (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取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3]评分, 量表共包括上下肢运动、言语等15 项指标, 分数越高, 病情越严重。 (3) 临床疗效:按照治疗前后NIHSS评分结果来判断临床疗效, 基本痊愈:与术前相比, 术后NIHSS评分降低91%~100%, 病残等级为0 级;显著进步:与术前相比, 术后NIHSS评分降低46%~90%, 病残等级在1~3 级;进步:与术前相比, 术后NIHSS评分降低18%~45%;无变化:与术前相比, 术后NIHSS评分降低在18% 内[4]。总有效率= ( 进步例数+ 显著进步例数+基本痊愈例数) / 总例数 ×10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情况对比
A组3 d内再出血例数、术后病死例数分别是9、8 例, B组分别是2、1 例。B组3 d内再出血例数、术后病死例数均显著少于A组 ( 字2=5.412、4.708, P<0.05) 。
2.2 两组NIHSS评分对比
术前, A组、B组NIHSS评分分别为 (23.5±4.1) 、 (23.3±3.9) 分;术后, A组、B组NIHSS评分分别为 (17.1±3.5) 、 (17.3±3.0) 分。术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 (t=7.319、7.615, P<0.01) , 术后两组NIHSS评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69, P>0.05) 。
2.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A组基本痊愈15 例, 显著进步13 例, 进步4 例, 无变化6 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4.2%;B组基本痊愈17 例, 显著进步11 例, 进步6 例, 无变化5 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7.2%。A组、B组脑出血治疗总有效率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字2=0.139, P>0.05) 。
3 讨论
由于长期高脂肪、高蛋白等不良饮食习惯, 运动量低等相关原因, 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持续升高, 高血压是代表性疾病, 为高发疾病, 由此导致的脑出血现象呈升高趋势。脑出血出血部位主要在基底节区, 脑出血在发生20~30 min后会形成血肿, 对患者脑部形成占位效应, 并逐步压迫脑组织, 患者脑部神经细胞和轴突在短时期内会出现变性、坏死, 严重时出现病死。
合适的手术时机是评价脑出血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准。本文选取两种不同的手术时机:≤ 6 h、7~24 h。脑出血发生在6 h内时, 患者颅脑内血肿处于不稳定状态, 此时若实施手术治疗, 使颅内压在短时间内降低, 很容易导致再出血, 提高病死率[5,6]。当脑出血发生7 h后, 脑内血肿周围已形成水肿带, 血肿处于稳定状态下, 此时若实施手术治疗, 可最大限度地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 降低再出血发生风险[7,8]。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术后NIHSS评分、脑出血治疗总有效率相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不同手术时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相似, 均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B组3 d内再出血例数、术后病死例数均显著少于A组 (P<0.05) , 表明B组手术时机 (7~24 h) 下手术危险程度更低, 对再出血、病死率的控制效果更佳。
综上, 在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治疗中, 出血后7~24 h内实施脑血肿清除手术的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林发牧, 许小兵.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 2014, 35 (14) :2224-2226.
[2]江辉, 赵京涛, 曾群, 等.微创穿刺术和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16) :68-70.
[3]孙旭, 杨东波, 蒋传路, 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7 (2) :164-167, 170.
[4]杨红伟, 李坚, 农奔, 等.微创及开颅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 2012, 34 (12) :1674-1676.
[5]宋广福, 杨宏伟, 遇常红, 等.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24 (19) :5590-5591.
[6]于葵.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8 (32) :169, 172.
[7]向明俊.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6 (16) :83-84.
基底节出血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40~80岁,中位年龄65.5岁;病程2~5年,平均2.8年。所有患者的疾病诊断和CT检查结果均符合第四次脑血管会议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的出血部位均为基底节区;所有患者均同意接受治疗。排除出血原因为外伤或服用抗凝药物导致者、在手术治疗前被诊断为脑疝者及出现其他疾病者。将所有患者按发病后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6h)、早期组(6~24h)及延期组(1~23d)各30例。3组性别、年龄、病情、意识心态、神经功能变化、CT检查结果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并保持平卧位。使用头颅CT将血肿位置显示出来,并用颢侧标记血肿体表投影位置[3]。在患者鼻根上10cm血肿同侧选择穿刺点,并进行常规消毒,2%利卡多因麻醉,于血肿中心下方徒手进行锥颅穿刺,待硬膜穿刺成功后将多个侧孔硅胶引流管(直径3.5mm,内径2.1mm)放置于患者血肿中心的下方。血肿(基底节区)进针8次左右,每次进行深度约8cm,将穿刺针拔出后若见暗红色血液,则表明上述操作成功,并达患者血肿腔内。使用10ml注射器血肿腔内抽血,每次抽取时间间隔2min。为防止血肿腔内压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快下降,必须保持抽取的暗红色血液不超过原来血液的60%。在尾端皮下潜行3cm,后于戳孔穿出,此外还需固定引流管,并注意无菌操作。手术过程中每8小时予血肿尿激酶5万U,并行引流管闭塞2h[4],同时配合常规药物治疗,以有效保证患者呼吸通畅、血压稳定、电解质平衡及预防感染。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2结果
2.1 血肿清除率和脑水肿体积
早期组和延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超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和延期组血肿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脑水肿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早期组脑水肿体积小于超早期组和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超早期组和延期组脑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超早期组比较,*P<0.05;与早期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1
2.2 并发症情况
早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超早期组和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早期组和延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早期组比较,*P<0.01
2.3 预后
越早期组病死1例,余2组无死亡病例。
3讨论
20世纪70年代,绝大部分医师开始注重在超早期和早期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理由如下:脑出血一般在6h后,血肿周围已出现脑水肿和脑组织坏死,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只会增加患者的病情,因此在早期对患者进行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5]。但最近研究发现,在超早期对患者进行手术,将使患者出血量增加,并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性[6]。
本文显示,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手术在减轻术后脑水肿程度方面优于延期组。综上所述,对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进行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能有效清除患者血肿,若手术时间选择过早会加重患者的出血且增加患者死亡的几率,若手术过晚则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产生一定障碍。因此在早期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一方面能有效降低患者出血率及病死率,另一方面还可加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海峰,张景义.显微外科技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康复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63-64.
[2]Thiex R,Tsirka SE.Brain edema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ngemechan-isms,treatment options,management strategies,and operaotive indica-tions[J].Neurosurg Focus,2007,22(5):26.
[3]古军,古全祥,赵晓霞.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98-99.
[4]赵雅度.高血压脑出血性疾病的治疗[M].∥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64-871.
[5]柯东风,沈锦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死亡原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4):205-206.
基底节出血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如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288例。
(1)纳入标准:①经脑CT检查,患者属基底节脑出血,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和体征确诊;②患者发病后立即来院就诊,立即手术治疗时间<7h;③患者格拉斯哥评分4~7分,患者可耐受手术治疗,符合高压氧及开颅、小骨窗和穿刺引流术治疗适应证;④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风险,愿意配合研究。
(2)排除标准:①患者属于非高血压源性脑出血,如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现、外伤性脑出血或脑肿瘤性出血;②患者存在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性炎症或恶性肿瘤等内外科严重疾病。
所有纳入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96例。A组男54例,女42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1.2±11.6)岁;B组男55例,女41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1.4±11.5)岁;C组男53例,女43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1.3±11.6)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经确诊后立即给予针对性超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时间<7h。
A组给予小骨窗手术治疗:首先给予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选择外侧裂岛叶入路行4cm左右小切口,钻孔后制取直径约4cm骨窗,探查血肿位置后立即清除干净,止血并放置引流管。
B组给予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患者首先经立体定向术中导航明确血肿部位及最大层面,计算坐标,以血肿中心为靶点,于局麻和强化下,经前额部行纵形切口,钻孔后根据靶点坐标置入引流管,抽取血性脑积液、液态水肿和血肿。
C组给予常规开颅治疗:患者首先给予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颞部行8cm左右切口后钻孔,线锯制得直径约6cm骨瓣,探查出血及血肿部位,彻底清除血肿并给予止血及止血药物处理,留置引流管。
所有患者术后1d均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等凝血药后夹闭引流管4h,随后继续开放引流,经脑CT复查血肿清除率达90%以上后去除引流管。并于术后第3d采用多人空气加压氧舱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0.2MPa,加压20min,稳压吸氧60min,减压20min,中间休息1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0d。
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于我院重症监护室给予重症护理,积极预防感染、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常见并发症。同时结合患者个人特点和病情转归给予针对性护理:①健康教育:通过口头教育、专题讲座、海报通知等形式向患者和家属讲述基底节脑出血的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措施,纠正错误认知和不良生活习惯。②建立良好关系:每日两次查房,积极与患者交流病情进展和治疗计划,提高患者信任感。③心理转移治疗:根据患者个人爱好指导患者在病房进行益智活动和简单功能锻炼,缓解患者住院压抑心理。④优化护理环境:合理安排和布局病房结构,营造温馨、舒适、干净的病房环境。
1.3 评价标准:
本研究临床比较指标包括治疗效果评估和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治疗效果评估结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及基底节脑出血症状改善程度评估,治疗有效包括显效和缓解[2]。显效:患者经积极治疗基底节脑出血血肿消失,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0分;缓解:经脑CT检查基底节脑出血血肿有所缓解,临床症状及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有所恢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60%,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0分;无效:患者脑出血血肿无明显减小、甚至扩大,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不明显,存在明显后遗症和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60%,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0分。基底节脑出血治疗过程常见并发症包括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3]。治疗有效率=(显效+缓解)/本组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研究数据均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表1可知,B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有效率亦明显高于C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表2可知,B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而A组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系统最危重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且随着我国高血压患者日渐增多,其发病风险和临床发生率逐年升高,已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而其中又以基底节脑出血最为常见。早期及超早期手术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已被临床证实,但显微镜下开颅去骨瓣血肿清除术作为目前临床治疗脑出血的常规术式之一,其疗效差强人意[4]。因此,本文着重探讨高压氧辅助超早期新型微创术式治疗对患者疗效的影响,并交流护理体会。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微创术式,是基于传统大骨瓣、骨窗血肿清除术的改进技术。相较于传统开颅术式,可有效清除血肿,可靠止血,减少术中出血、脑水肿和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同时有效避免开颅巨大创伤所致感染等常见并发症[5]。尽管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基于神经导航技术的精确穿刺引流术进一步降低了手术创伤。神经导航科精准定位脑血肿部位,将穿刺引流管准确置于脑血肿内,从而有效清除血肿,缓解其对脑组织的压迫和继发性损伤。此外,由于神经导航技术定位准确,组织创伤小,大部分患者局麻下即可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从而显著减少治疗费用,其治疗优势较小骨窗更为突出[6]。
本研究于患者术后3d额外给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无创治疗技术,可迅速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加速氧弥散,从而迅速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由于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脑组织普遍存在氧供不足和缺氧状态,高压氧可有效降低脑组织氧自由基含量,减轻炎症因子对脑组织的损害的作用,有助于神经元的恢复,并通过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以缓解组织水肿。此外,高压氧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免疫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
同时,基底节脑出血作为神经系统最危重的疾病之一, 故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重症护理,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及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有效避免患者病情变化所致不良症状对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为患者康复营造最佳治疗环境。同时结合患者自身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首先通过健康教育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并通过科学和成功治疗案例鼓励患者树立健康痊愈的自信心。其次,鉴于老年患者特殊的心理特点,通过增进彼此沟通,可实时了解患者心理动向,及时给予针对性干预,并有效缓解患者心理负担和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而本研究观察结果亦表明穿刺引流术具有最佳治疗效果和最低并发症发生率,小骨窗治疗效果亦优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 充分肯定了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超早期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注:Ⅰ:A、B组比较;Ⅱ:B、C组比较;Ⅲ:C、A组比较
注:*与B组比较,P<0.05;△C组比较,P<0.05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开颅、小骨窗和穿刺引流术等三种手术超早期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288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96例。A组给予小骨窗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B组给予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C组给予常规开颅治疗,所有患者均辅以高压氧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由高到低依次为B组、A组和C组,而并发症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组、A组和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超早期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辅助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开颅手术和小骨窗手术治疗,给予针对性和重症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基底节脑出血,超早期治疗,高压氧,开颅,小骨窗,穿刺引流术
参考文献
[1]Ahn MJ,Sherwood ER,Prough DS,et al.The effects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n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brain tissue nitric oxide levels and cytokine expression[J].J Neurotrauma,2014,21(10):1431-1442.
[2]Haraguchi K,Houkin K.Stereotactic removal and thrombolysis of intracerebral hematoma[J].Nihon Rinsho,2012,64(Suppl 8):361-363.
[3]陈宝友,李强,刘爱.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效果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5,14(3):299-301.
[4]郭大志,胡慧军,吕艳,等.血肿清除术后高压氧联合施普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血清S100β的变化[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9):1098-1100.
[5]季爱平,吕远,封林森,等.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4,13(12):224.
[6]王志强,秦志勇,王和功,等.CAS-R-2无框架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内小血肿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7,35(6):865-867.
【基底节出血】推荐阅读: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08-19
基底施工09-25
脑基底动脉10-15
基底动脉狭窄06-03
基底细胞癌06-22
椎基底动脉11-06
基底细胞癌07-17
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09-09
脑出血继续出血07-15
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