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模式

2024-09-11

跨学科模式(共12篇)

跨学科模式 篇1

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体现出既走向高度分化, 又走向高度综合的显著特征。培养跨学科、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在新形势下, 大力推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高校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跨学科的概念, 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起源于1985年召开的全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会议。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 尤其是一大批“211工程”, “985工程”和“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高校, 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很多大学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实行了不同学科分段培养或不同学科课程交叉配合的改革, 改变过去单纯以科目为本位或以经验为本位的专业模式和课程模式,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深井型”转变为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 逐步形成了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 在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不仅有利于高校自身人才培养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更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储备做出了贡献。

二、我国高校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一) 观念因素

长期以来对于研究生培养方式的观念仍以单学科培养为主, 学校对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所以对如何具体开展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比较缺乏, 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内容也没有纳入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 这使得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在主观上被忽视。

(二) 管理体制

我国高校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和学科组织均是相对独立和割裂的, 这就使得学院壁垒坚固, 资源共享的机制缺乏, 师资、设备等资源基本上是“院系所有”, 学科组成员被限制于单一的学科和专业范围内, 难以在院系之间、学科之间展开互动和交流, 从而加大了跨学科研究和教学的难度, 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 学科专业

第一, 现有学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制约。高校开设专业没有自主权, 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 且没有对跨学科的门类加以设置, 很多新兴交叉学科根本找不到自己所处的位置, 大大阻碍了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第二, 学科结构封闭以及缺乏学科之间的交流。学科之间合作少, 不能很好的交叉融合, 也没有借助多学科协作的有利方面推进跨学科的人才培养。第三, 学科文化影响因素制约。在跨学科交流的过程中, 各学科文化会产生一定的隔阂, 也就阻碍了学科互涉、交叉。

三、高校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 加强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

一是制订有关鼓励跨学科招收研究生的政策。有了国家政策上的支持, 必然会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招生时, 在名额分配方面和优先录取跨学科考生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跨学科招生不但能吸引一批来自其他学科、有从事跨学科研究潜力的优秀研究生, 而且还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是要加强对跨学科教学科研工作的协调与管理。研究生院 (处、部) 应围绕学位点和重点学科的建设, 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跨学科探讨, 进行大学科、跨学科的学部制改革。同时, 学位点学术梯队建设中, 要始终坚持和贯彻跨学科教学科研的思想, 组建跨学科的教学科研导师团队。还要健全制度, 督促研究生积极参与跨学科研究, 鼓励导师选取带有跨学科性质的课题作为研究方向。

三是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要保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 必须改革课程设置的结构, 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确定理论基础和课程体系。对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要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 单独设置课程, 拓宽培养口径, 扩大学生知识面。课程设置的内容要体现前沿性和综合性, 不仅要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 为研究生从事跨学科的研究提供必要的保证。培养方案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学科研究生具体的培养目标要求科学制订, 要完善学分制、主副修制、弹性学制, 为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留出空间。

(二) 建立优势资源共享机制

要打破传统的人才观念, 摒弃狭溢的办学思路, 以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 积极主动开放教学资源, 构建一种比较有创新思维的理念。高校要制定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有促进作用的政策, 构建比较有利的运作体制, 特别是学院之间的经费核定制度和高校对学院的核算检查体制, 并且要有专门支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项目的经费支持, 而且对那些为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作出重大贡献的学院和老师给出相应的奖励。要设立比较人性化的人才流动方式和资助补偿制度, 进而合理的使用研究生资源来促进人才的流动。

(三) 搭建跨学科发展平台

一是高校要积极加强与大学、科研、企业等单位之间的协作, 定期开展跨行业、跨区域、国际性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 要构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形式多样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 形成浓郁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氛围, 从而实实在在地推动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二是构建跨学科研究中心。组建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等跨学科联合研究体, 是根据跨学科发展需求以及学科重组、学科调整的一个有效措施, 通过整合多学科的资源, 为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贾川.北京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31) .

[2]刘泰洪.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2) .

[3]李元元.以新思路新模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2) .

[4]向和.推进高等教育两个战略性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3) .

[5]马跃良.加强创新教育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10) .

[6]李彦.当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战略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下半月刊) , 2009, (12) .

跨学科模式 篇2

————以《人生难免有挫折》一框为例:

一、前置学习阶段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目的:“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基本要求:

①选取社会热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景; ②形式可歌、可演、可猜、也可新闻播报等等; ③时间不宜过长(3分钟左右),形式不能过杂;

④要符合初中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原则:有效性原则。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1、师送祝福:初次见面,祝孩子们:开心每一秒,快乐每一天,幸福每一年,健康到永远!

2、生回馈祝福:笑口常开、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一帆风顺、梦想成真、一生平安 „„

3、提问:一帆风顺、心想事成这些祝愿可能实现吗?

设计意图:学生都有送祝福的经历,对此会倍感亲切,他们很容易就引发思考,从而认识到:祝福都只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人生是美好的,但人生历程又是不平坦的。激起对本节知识的兴趣。

(二)、前置作业 自主完成

目的:通过完成前置作业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相应的基础知识,熟读文本,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本大意;结合文本谈自己的个性学习感受;

基本要求:

①前置作业以问题为主要形式,教师可以口述,也可指定指定教材中习题等展示给学生; ②学生要认真阅读文本,准确标记,同时将疑难问题标出,组内进行交流。原则:简单、根本、开放

①简单——必须遵循“低入”的原则,要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创造,人人可做。通过作业的完成起到“深思”的作用,达到“高出”的效果,让学生感到负担不重,收益又很大,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②根本——重在揭示知识的本源。明确目标,生成本节课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教学目标; ③开放——以教材为基点,最大限度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落实“学习生活化”的要求。以动态的“教材观”使用教材。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

自主学习,了解挫折(8分钟)

学生带着自主性问题认真的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准确标记,并独立完成课件上出示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抢答。

1、什么是挫折?

2、挫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面对挫折,人们会采取哪些态度?不同的态度会有哪些不同的结果?

设计意图: “读”是学生接触教材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充分利用教材可读性强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在这一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不要流于形式。抢答的问题宜简单,尽量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二、合作交流阶段

(三)、合作交流 智慧共享

目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群体创造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学生之间学习的互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基本要求: 1)学生方面:

①小组交流是对完成前置作业情况的了解与检查,由组长主持,个人汇报,相互查阅等形式进行。

②合作交流,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设计一两道拓展性问题,小组发挥集体优势,群策群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教师方面:

①既关注学困生的自学情况,又关注情绪上有明显变化的学生学习情况,并给予人文关爱; ②穿插到各个小组之中,了解学习情况,适时参与其中,进行点拨、启发、引导,但不能随意干扰或打断各小组的交流活动,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交流空间。教师在参与活动中要以成员的身份出现,不能高声点评,不要轻易下论断。

原则: 1)针对性原则

一是要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紧扣主题,选择能开发启迪学生思维的内容设计问题;

二是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易疏忽之处或典型的错解处去设置问题;

三要针对学生知识出现的断层和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及认知规律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

2)典型性原则

即抓往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关键设置问题。如处理问题的典型思路和方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易错、易混的问题等,使问题击中要害,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层次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出如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问题主要解决“是什么?”属识记层次。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就可以解决;

第二层次的问题主要解决“为什么?”属理解层次。这类问题是在学生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必 须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实践活动才能解决的问题;

第三层次的问题主要解决“怎么办”属掌握层次。这类问题可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之后,分组讨论,大胆设想,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利用实验进行探索。这类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第四层次主要解决“怎么样?”属评价层次。这类问题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获得结论后,对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作出评价,从学习过程中提炼出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合作探究,感悟挫折(8分钟)活动一:分头行动找挫折:

1、以小组为单位找挫折。

第一组:文学界人物遭遇的挫折 第二组:政治界人物遭遇的挫折 第三组:体育界人物遭遇的挫折 第四组:艺术界人物遭遇的挫折 第五组:科技界人物遭遇的挫折

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对挫折普遍性和长期性的认识,通过合作探究,列举名人、伟人的事迹,强化学生对挫折的认识,为突破难点做铺垫。活动二:身边挫折我感受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挫折经历及感受。在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反馈过程。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资源,让学生根据亲身感受的生活实际,谈挫折。懂得平凡人的烦恼和挫折不比名人少。活动三:兵练兵析原因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哪些?

设计意图:学生善于展示自己,让他们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练兵,通过案例的剖析,自然地归纳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是我们难以避免的,从而认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与人生相伴。层层推进,来突破教学难点。活动四:面对挫折我坦然

欣赏情景剧《三个50分》

思品考试成绩刚刚公布,拿到成绩单后„„

学生甲:(垂头丧气)走进教室,“哎,我真是笨死了,又是50分,看来我就不是读书的料,我决定了立即回家卖红薯!

学生乙:(愤怒)“我决不能原谅自己的失误。从现在起我要好好学习,”(十分钟过后)禁不住朋友的邀请,拿着篮球就出去了,(红光满面)“其实我也不错了,张三才考了30分,我比他高20分呢!以后再努力也不晚。”

学生丙:(冷静)“这次我考得特别不好,说明最近我的学习状态不好,我要及时调整,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不气馁。”(无数个夜晚挑灯苦读)

讨论:在下次思品测试中三名同学会取得什么成绩?为什么?

情景剧说明了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思品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生活,由学生表演身边案例,而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实例分析,归纳总结,进一步明确面对挫折,不同的人生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突出本课教学重点。之后通过刘伟视频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坦然面对,挑战挫折,坚持不懈。

(四)、展示汇报 拓展提升

目的: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完成教学目标。

基本要求:

①以小组汇报为主要形式,各学习小组可以针对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之后的学习收获进行汇报展示,要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的较为完整的汇报。

②可以是一个人完成也可以是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③汇报的方式多样化,有必答、抢答、板演、表演、互问互答、质疑解答等多种方式。④汇报的主题要源于自主性问题和合作探究性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把握。⑤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展示汇报,做好点评与提问。点评以激励为主,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微小的进步和变化,要本着树立自信心、获取成功感、激发学习兴趣的原则进行点评。提问要有艺术性,可以是指名问、点组问、循环问、组间问、学生问等方式进行。

原则:时效性原则:虽然形式不限,但必须突出汇报内容,活动为内容服务。展示汇报,拓展提升;(15分钟)组1:①汇报名人遇挫的故事,可讲可演。

②典型人物展示(图片配旁白)

组2:①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挫折经历及感受。

②归纳: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个人不经历挫折和失败。

组3:①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前两个活动中列举的名人或凡人经历的挫折,进行提问接龙:造成挫折的因素是什么?

②师生归纳:在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天灾的自然因素,有各种人为因素,还有个人原因,因此说人生难免有挫折。

组4:情景剧表演并分析归纳。面对挫折,采取不同的态度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三、巩固应用阶段(五)达标检测 巩固提高

目的: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基本要求:

①问题的来源可以是源于课本上的,也可以是组内、组间互出,也可是教师指定题等各种形式来呈现。

②充分利用好解题思路的表达,再现思维路径。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教师要及时评价做好反馈工作。对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对后续学习提出新的任务,为新知 识学习做好准备。

原则:分层性原则:“当堂检测”既要用脑,又要动手,既要重视书本知识,又要重视实际动手探究能力,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感性知识;学生在“当堂检测”中既要重视学,又要注重练,学中有练,练中有学;既要重视听与说,又要注重思与写,让大脑各中枢建立联系,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达标检测,巩固提高(5分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道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面对不如意事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

设计意图:题不在多,而在于精,针对本节重难点知识设计习题,注重知识间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盘点收获 布置作业

1)盘点收获: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利于系统知识的构建,可以通过学生口述、板书要点、合作完善等的形式归纳所学知识,充分利用好学生资源。

2)布置作业:

第一,作业设计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贴近生活,学以致用。第二,作业设计要注重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张弛有度。第三,作业设计要因材施教,适当渗透合作探究型作业。

总之,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而设计的。能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目标,主动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打造出高效课堂。

盘点收获,布置作业

1、盘点收获: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分钟)

2、布置作业,挫折共勉:自己动手写一句励志语,粘贴在醒目位置,在你遭遇挫折时能够得到激励。(2分钟)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一种神圣感自豪感,觉得名人、名言并不神秘,从而增强战胜挫折的勇气和力量。延伸性作业将课本知识生活化、实践化。

课堂感悟,歌曲结课(2分钟)天空经过雨水的洗礼,才会有美丽的彩虹;雄鹰鹏程万里,才知道远方的家在何处;人们只有在挫折中坚强,才会离成功更近。让我们为自己插上一对翅膀,飞过荆棘谷徜徉于成功的殿堂。

我们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播放歌曲)

跨学科模式 篇3

关键词:研究生;跨学科;社会保障;计算机;审计;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2-0064-02

一、社会保障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

(一)社会保障领域的特性要求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当前,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向民生建设倾斜,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是民生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面向民生的科研创新与研究生培养是我国当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的急迫需求之一。社会保障领域涉及国家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有利于国民经济安全与民生发展,又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关系和谐。为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运行,社会保障审计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同时,为了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计算机技术已经在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平台建设也在近年来成为人保部“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此,适合当前民生发展与建设需求,必须走多领域综合发展路线,综合各领域学科知识和技术优势,培养具备多维能力的社会保障研究生。

(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的综合性需要跨学科协同创新

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在进一步分化的同时,也走上了高度综合的道路,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进入了系统综合期[1]。随着各学科之间的日益相互渗透,学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社会保障与其他学科编织成愈来愈密集而复杂的网状结构,而社会保障科研创新则往往产生于这些网格的节点。以社会保障制度为对象的科学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政策科学、审计学、计算机科学等。这需要综合各相关学科优势,形成科研协同创新机制,以交叉学科视角审视具体社会保障问题。

(三)社会保障实践的复杂性要求“知行合一”的研究生培养方式

一方面,社会保障领域人才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知识结构。各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思想、模型、方法、技术,是社会保障领域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也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保障人才还需要深刻地认识、了解实践现状,并有针对性培养操作技能。首先,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极具特殊性和复杂性,它是在市场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口老龄化、经济全球化等多种宏观趋势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自新中国建立就已奠定了城乡分割、行业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格局。其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实践更加复杂,它面临着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各地政策参差不齐、政策执行千差万别等诸多问题,也受人口基数大、人口结构和流动快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社会保障研究生培养必须面向实践,走向实践。

二、社会保障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针对以上需求,课题组依托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学科、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专业,联合相关审计部门的计算机数据中心,开展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探索,主要注重三个结合。

(一)理论培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理论层面,第一,注重基础理论培养,包括政治哲学理论中有关社会福利制度的各流派理论和思想,宏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模型、假定及定理,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社会网络前沿理论等;第二,注重前沿理论研究,以双语教学带动前沿理论探索,引入当前国外社会保障理论研究成果,培养学生关注学术热点和前沿问题。

在实践层面,课题组依托相关审计部门的数据资源,整合了部分社会保障政策法规,构建了虚拟仿真数据平台,搭建了社会保障实践操作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保障审计实务,也更具体地了解社会保障业务经办政策和微观个体数据,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社保仿真数据的特点是,具备与实际数据相同的特征和结构,包括每个虚拟参保人员、每家虚拟参保单位的全部信息。

(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培养相结合

将社会保障基本理论教学与计算机技术研究式教学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以海量微观数据分析支撑社会保障政策分析的研究与实践能力。如针对社会保障研究生,通过社保仿真数据平台,培养学生透过数据,观测主要经济指标变化、分析社会保障再分配效应、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公平性等;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借助社保数据资源培养学生开发新的数据挖掘算法、探讨微观参保主体的行为关系、探索社会网络演化规律等。具体教学实践包括:(1)指导学生采用社会网络作为基础模型,从海量数据中获取参保人员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个体行为间的动力学关系,从而探索微观个体行为与宏观社保体制间的复杂关系;(2)选取社会保障体制中社会保险的全部5 大类共10 种基金和社会救助的低保制度为分析重点, 指导学生从仿真数据中了解社会保障体制所具有的高度“碎片化”的特点;(3)指导学生结合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探讨面向政策分析的社会保障审计方法。

(三)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相融合

一方面,社会保障研究生培养应注重价值取向的引导。党的十八大提出,继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指导思想,同时提出,要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意味着,社会保障研究生培养应首先公平、正义的指导理念,培养学生关注民生改善和人民利益提升,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公民社会保障权益作为重要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研究生培养还应注重实证研究能力。价值、理念、原则最终都要体现于实践制度安排。应培养学生学会用价值理念指导实证数据分析,用实证数据分析和模拟,来验证社会保障制度理念、原则及政策的实现程度。由此,既为单纯社会保障定量研究融入了道德关怀、减少价值模糊性,又为价值判断提供实证支持,从而培养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价值理想到实证分析的一体化思维模式。比如,课题组依托科研项目“科学发展观下的社会保障政策审计研究”,在规范研究层面,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相关理论文献、讨论社会保障制度理念与原则;在实证研究层面,指导学生借助仿真数据分析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效果, 使学生有了更深刻的研究体会。

三、完善社会保障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设想

(一)增加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课程

针对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一是增设更多的社保仿真数据平台操作课程,二是增加实习实践教学课程,依托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深入哈尔滨市各社区的社会保障业务点,学习基层社区在社会救助、残疾人保障、就业安置等环节的实践氛围,训练社区社保业务经办流程和操作技能。

针对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一是增设社保仿真数据平台基础上的前沿课程,指导学生进行数据挖掘技术、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分析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培训计算机仿真预警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技术等方法;二是增设社会保障基础理论与业务培训课程,包括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精算、公共政策分析、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等。

(二)建立多学科导师队伍

首先,建立三所合作单位之间的合作导师制度,形成不同学科导师间的跨学科知识结构优势,能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其次,开展合作教学,针对交叉学科的科研问题,组建合作教学模式,由三所单位导师共同授课、指导。再次,建立稳定的跨学科导师间交流和培养机制,以形成社会保障研究的跨学科协同创新优势,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做到知识结构优势互补及资源共享。

(三)坚持以科研创新带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应以科学研究能力为主,一是以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科研问题意识,并与学生毕业论文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以科学研究促动不同学科间学生的交流与相互学习,有利于补充彼此的知识结构;三是以科研合作推动学生的跨学科合作研究能力,以形成文理交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团队优势。

(四)加强研究生的跨学科学术交流

长期稳定地开展跨学科学术讨论会,由学生介绍本学科研究进展,阐释科研创新想法,并相互学习、评议;组建跨学科研究小组,创造跨学科学习的日常机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中叶.关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思考[J].学位建设与

跨学科模式 篇4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 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离不开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探索和研究跨专业、跨学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对于提高我国行业发展水平, 缩短和国外高校的差距, 以及培养新世纪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都有重要的意义。

2 人才培养模式

要从根本上解决创新人才培养不力的问题, 必须从制度改革和理念革新入手, 摒弃传统单一的学科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有利于跨学科应用人才培养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式。下面主要从研究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描述。

2.1 研究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通信工程和电子技术两个方面, 对于通信工程方向的课程,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理论和技术应用手段, 但对于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相关的研究却不够深入;对于电子技术方向的课程,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软件开发和设计能力, 但对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和系统前端开发应用的研究少有涉及。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解决如何整合计算机和通信工程、电子技术研究课程内容, 形成独特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和教学体系, 找到一条兼顾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康庄大道。

2.2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 课程内容设置要注重知识面拓展和交叉研究, 不能忽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 建设有专业特色和跨学科性质的专业课程群、选修课和辅助实践课程。这些课程要涵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艺术设计和工程设计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规划研究方向和课程内容, 在掌握一个领域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学到其他领域的知识内容, 符合跨学科应用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2.3 教师队伍建设

黑龙江财经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提出了学科交叉和校企互补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案。该方案旨在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梯队明显的专业教师队伍, 以培养中青年骨干学科带头人为重点, 遵循创新、高校和精干的原则, 通过校内选拔、引进补充和重点培养方式, 建立健全优秀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有效机制。本着建设一支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复合型教师队伍的理念, 黑龙江财经学院选择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的优秀教育培训机构和知名企业进行技能学习和实践培训, 对现有教师分批分期进行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短期培训, 鼓励和资助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3 教学实践

3.1 教学体系建设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包含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内容, 这两部分的课程设置都遵循跨学科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对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课程设置采用模块化和学科交叉的体系结构, 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实现层次化, 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设计能力和工程文化素养进行循序渐进地训练, 最大化地体现学科交叉和综合应用的教学理念。

3.2 教学环境建设

教学环境是保障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校内外实践环节进行了改革建设, 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3.2.1 校内实验基地

借助多年来对教学基础设施的大力度投入, 经过整合改善的数字媒体实验室和教学设备已经十分完备。目前学校拥有先进的单片机与控制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单片机与控制实验室、嵌入式 (ARM) 开发实验室等多个校内实验基地。还购置了上述实验室所需的专业配套设备、图书资料和管理软件, 各实验室还结合课程需要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库, 为校内师生获取教学资源提供了方便。

3.2.2 校外实习基地

为提高任课教师和毕业生的数字媒体应用能力, 学院采用校企联合的方式来构建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已和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这些公司为师生提供了第一线的应用实践环境, 为开展跨学科的应用实践教学提供了保障。

3.3 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行业特征, 学院建立了“宽知识, 重实践;理论够用, 能力够强”为取向的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的作用, 提出了以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互动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这些教学方式方法的引入, 极大地丰富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内容, 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论文从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意义出发, 从研究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几个方面描述了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内容, 最后介绍如何实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龚理专, 章兢.交叉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10) :38-40.

数学科教学模式 篇5

知识回顾 题型讲解 互助提高 总结提升 当堂作业

复习课中,由学生讲学生评,自己找出出错的原因、改正的方法,遇到难题可以交流解题思路,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第一步:知识回顾

1.展示小师傅总结的知识点,其他学生适当补充。

2.教师出示知识结构,师友互相检查提问讲解,师傅对学友所讲情况进行指正、讲评,期间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抽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第二步:题型讲解

1.教师将已学过内容的相关习题进行归类、精选,并出示给学生。2.师友按照教师出示的题目结合自己的情况互问互讲互学。第三步:互助提高

1.教师根据本阶段知识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设置变形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达到拓展延伸、灵活运用的目的。

2.师傅根据学友出错的地方出示诊断性变式题,师友共做后,互相讲解,让学友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教师适时加以纠正点拨。

第四步:总结提升

1.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易错点、学习方法、数学规律等。2.教师进一步梳理该阶段所学知识结构体系,并强调重难点、解题方法和技巧,并适当评价师友表现,指出努力方向。

第五步:当堂作业

1.教师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自主完成。2.教师布置预习作业。

数学科“自主互助”讲评课教学模式

师友互助 交流质疑 课堂巩固 总结提升 整理反思 上好讲评课的关键在于“评”,既要评“不足”、评“误解”,又要评“进步”、评“亮点”,要评出方向,评出信心,要把它作为教学过程的一种重要课型。

第一步:师友互助

1.学生自改。学生自己改正测试中的错误题目,标出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为师友互改的重点。

2.师友互改。对于在自改过程中解决不了或比较模糊的地方,教师要因势利导,组织好师友合作,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就可以在师友的互动中解决了。

第二步:交流质疑

1.教师要针对学生反映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围绕试题的知识考查点、学生的出错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师傅轮流发言,指出自己在本次测试中出错原因以及师友共同存在的未解决的疑难,师友共同探究解决。

第三步:课堂巩固

1.师友二人合作交流,把出错的题目或重点题目再讲解一遍,以巩固加深。2.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出示变式题,让学生当堂进行补偿训练,再次加深理解,巩固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第四步:总结提升

1.师友两人进行总结交流,师傅了解学友存在的疑惑,然后进一步梳理知识点,学友在师傅的帮助下强化对知识点的掌握,巩固所学。

2.老师对所讲内容进行梳理,把所考内容的重难点、易错点等组织整理,融会贯通,把所能用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进行全面的总结,使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

第五步:整理反思

1.学生自主整理,将错题改在纠错本上。

2.教师当堂布置预习内容,从定义、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入手,练习题目和典型例题分层次设置。

三、教学策略 1.“教”的策略(1)师友合理搭配,加强对师傅的培训,加强对学友的训练,使师傅从学数学到说数学,再到教数学,提高师傅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2)分层提高,变式练习,依据学生技能发展的不同水平及时反馈,适时矫正,分析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和矫正,提高练习的效率。

2.“学”的策略

(1)让学生当师傅激发学生表现欲,使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和探究数学。(2)学生一对一的同伴师友互助法,使学生(学友)的问题能够有针对性地得到及时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使师友共同进步。

四、教学评价

跨学科模式 篇6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艺术教育 数字媒体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14-02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数字动画、游戏开发和设计、数字艺术设计、数字出版图书、数字广告等数字化技术和数字行业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因为数字形式表现媒体内容,能够更加自由、更具有想象空间,由此产生了形式多样、技术强大的数字媒体产业,并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起点。为了更好的顺应数字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增,培养数字媒体应用能力强,具有非常强的软件设计能力以及艺术设计能力的人才成为中职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传统数字媒体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数字媒体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兴行业,鉴于该行业专业性较强,为此,需要的人才既要有非常高的艺术设计水平,还要有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但是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依然不能满足行业目标,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国数字媒体发展起步较晚,人才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中职中都没有一个完整的、规范的教学模式。虽然很多中职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法,但是取得的成效不足,并且受传统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人才培养方案依旧过分依赖于学科教材。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不能培养出来。

中职中,不同教学内容都是按学科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个教学单位。但是因为各个学科的联系性不强,学科之前往来与合作有限。学科的脱节和独立,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都会带来不良影响。最终导致了很多中职将重点放在单一学科上,比如,软件设计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也有的中职在艺术领域中开设了动漫设计等专业。这些课程的开设虽然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艺术素养并不高。

一些中职在教育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在课程上增加了一些讲座和兴趣课,使学生在基础课程外,还能学到跨学科的知识。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丰富学生知识,并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形成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但很多教师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更好的进行学科交流与实践,为此,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教育能力。

二、软件与艺术融合的数字媒体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方法 (一)加强软件与艺术技能的融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组织软件专业和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师制定学生培养计划,为交叉学科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培养方法上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具备数字媒体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并能够将知识通过计算机技术表现出来;在课程构建方面,首先要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设置主修的课程,突出专业特色。其次,做好计算机与艺术专业课程的设置,能与专业课程有效的配合。展开校企合作,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积极与课程标准中的其他学科交流与合作,将优秀的教学成果融入到专业教学内容中。

(二)构建数字媒体联合实训室

中职要使教学呈现出层次化、数字化结构,构建联合形式的教学实训室能够实现数字媒体与艺术的充分融合,实现了课程融合。

很多中职学校通过组建联合实训室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成果,比如,国内某中职整合了该校的两个实训室,并借助产业集群、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形式实现了人才培养。通过组建实训室,使多个学科能够在实验室中进行合作。此前,数字媒体联合实训室融合了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动画设计、艺术设计等课程,在实训室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课程融合带来的强大冲击力,感受到了知识的强大。为学生提供学习融合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训为一体的空间。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探讨和交流学习经验。相互取长补短,并使企业实习成为一项重要教学环节,为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三)组建复合型的师资队伍

数字媒体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对于教师的要求也非常高,鉴于数字媒体与软件设计、艺术设计有密切联系,为此,该专业教师要有较深的人文素养以及综合性的技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构建学科领头人、专业负责人机制,并形成内部结构合理、中间力量强大的梯形制度结构。要将重点放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并始终坚持学术自由、创新、高效的原则,合理利用教师资源,做好优秀教师的培养和深造工作。

本文从联合实验基地构建、课程体系构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软件与艺术融合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万良,朱上上,姚裕萍等.软件与艺术融合的数字媒体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0(3):38-39.

[2]丛婧.基于数字媒体与当代艺术的融合下的后影像时代新媒体艺术探索[J].艺术科技,2014(10):49-49.

作者介绍:

跨学科模式 篇7

随着社会科技的全面进步,高校的学科设置呈现滞后的局面。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本学科的基础上,对学科结构进行的调整。综合而言,出现如下趋势:第一,科学发展与社会需要促进了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要保持学科优势,就必须对有限的学术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最优组合;第二,打破了过往的学科壁垒;第三,交叉学科、优势学科群在各国应运而生,而原有的学科概念已逐渐模糊化。因此,如何对待现有学科研究方向、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力度、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整合相应学科资源,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特色突出、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优势“学科极”,成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1.1 我国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所大学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主要是看其优势学科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1],而基础医学作为重要基础学科,是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军事医学、乃至整个卫生事业培养卫生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学科地位至关重要。从现状来看,“国内专业性医科院校所设的基础医学学科存在规模散,结构、布局不合理,人员、仪器设备零乱分散,且重复设置,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等问题”。[2]某些学科研究缺乏创新,研究内容脱离社会需求;一些学科研究虽适应社会需求,但缺乏竞争力,不能发展壮大。这些学科往往缺乏合理有效的研究梯队,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残缺,无法胜任重大科研项目,从而影响学科建设。

1.2“学科极”概念应运而生

“学科极”是打破学科界限,将若干具有相同级次的学科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综合体。“学科极”并非简单的学科组合或者罗列,而是个相关学科的高度综合,是学科之间交错纵横渗透,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集成的结果。

1.3“学科极”概念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普遍意义

“学科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使师资、仪器设备、科研场所、科技资料等教育科研资源实现自由共享,实现多学科有机的整合,建立起多学科合作平台。这种整合使原有的学科特色更加显著。同时又能带动学科群内一些比较薄弱的学科的发展,形成新兴的优势学科。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学校能拥有众多的前沿技术和一批有活力的优势“学科极”,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 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

当前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已经难以揭示物质运动的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必须借助于多学科知识的参与和聚焦才能够透视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我国医学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与在向高度综合、共生发展、交叉渗透、优势互补的方向发展,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对高校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培养资源共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打破传统院系设置,构建“学科极”发展框架

我院12个主干学科按传统的学科科目设置分类(见表1),分为4个基础医学学科和8个生物学科,这样的传统建制有助于学科的纵向深化但是,在高校承担产学研多样职能的今天,对于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研究来讲,体制性的障碍严重阻滞了学科建设的发展。

按照“学科极”思想,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打破以专业为核心的传统学科设置结构,在原有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科观、大人才观、大协作观、大资源观和大成果观的指导思想,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学科论证,逐步形成了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纽带,以现有教学、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学科极”框架(见表2)。

2.2“学科极”思想在基础医学学科建设中的初步运用

为打造优势“学科极”,扩大学科交流领域,近年来我们以“学科极”为单位,不断发挥人才集中、学科综合的优势,在学术研讨、攻关研究、课题、成果申报、研究生培养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深入开展协作和合作,不仅实现了特色优势学科的提级升位,还不断提升了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

2.2.1 科研产出情况

课题申报的成功已成为体现一个单位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自“学科极”思想提出以来,我们在各级各类课题申报过程中均实行由科室论证、“学科极”论证、管理单位论证组成的“三级论证体系”,使我院课题申报的数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我院共获立项课题316项,经费1.2亿余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前期研究计划、国际合作研究等课题取得了突破。自主发表国外SCI论文207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14篇,单篇最高9.38(PNAS)。获中华医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军队、省部级二等奖9项,申请、授权国家专利72项。以“学科极”模式成功申报“重庆市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军队“530”重点建设学科等一批创新平台、重点学科的建设任务。

2.2.2 学术交流情况

为了浓厚学术氛围,扩大我院学术影响力,给科技人员提供一个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我们以“学科极”为单位组织开展各类学术活动,通过学术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广大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形成思路碰撞,起到活跃学术思想的作用,同时也开阔了广大科技人员的视野,扩大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学术圈。2006—2010年间,我院成功举办8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和知名专家共计259人次交流合作;与法国法兰西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等知名学府开展长期合作研究,部分海外学者定期来我院做学术交流和科研指导,其中在双方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共同建成了“中-加神经科学联合实验室”,形成了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一体的联合开放实验室。

2.2.3 人才培养情况

为了进一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从2009年开始,我院一直以“学科极”的方式组织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和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期间,113人顺利毕业,1000余人次参加了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通过“学科极”联合答辩和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为各学科间提供了学术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我院范围内逐步形成了鼓励创新、争先创新、勇于创新的理念和氛围,对培养综合性人才、发展新兴学科有着重要深远意义。不仅研究生培养如此,我们还将“学科极”培养模式运用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十一五”以来,我们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院士后备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总后“科技金星”、“科技新星”5人,先后有15人入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3人次获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

“学科极”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方式,注重对学科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还有利于优化学术队伍,建设创新团队,对基础医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继续以“学科极”理论为指导,以构建有特色、有重点的优势学科为目标,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求精拓新,着眼未来,为建设创新型一流基础医学院而不断努力。

摘要:基础医学学科在现代医学学科体系中既是“基石”,又是“先导”,怎样在现有学科基础上,以“学科极”理论为指导,探索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内涵丰富的大学科发展之路,成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中应首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学科极,基础医学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坤,王振维.大学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25-27.

[2]田恩舜.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126-129.

跨学科模式 篇8

关键词:华盛顿大学,跨学科教学,跨学科研究,教研融合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UW)在2015年路透社发布的首个“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大学”TOP100名单中排名第四[1]。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华盛顿大学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将跨学科教学和研究活动融入到原有的教学结构中,并逐渐发展为成熟一体化的跨学科教学体系,该跨学科教学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创新型人才,推动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本文拟探讨华盛顿大学跨学科教学和研究的特色实践,期望为我国的跨学科教学和研究机构的发展提供借鉴。

1 纵向一体化的跨学科教学体系

华盛顿大学的跨学科教学是通过成立跨学科文理学院、设置跨学科主修和副修专业以及依托于跨学科研究项目开设的跨学科研究生学位和课程予以实施。

1.1 跨学科基础教学平台

跨学科文理学院(School of Interdisciplinary Arts and Sciences,IAS)是华盛顿大学贝瑟分校的一个学院,该学院为学生提供跨越多学科并具有实用价值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致力于培养能够面对复杂环境和满足复杂研究需求的跨学科综合型人才。学院的组织结构具有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和无部门(non-departmentalized)的特性,IAS的组织结构特性决定其担负着开发具有挑战性的学术性项目和快速地响应不断变化的地区需求的使命,也决定其是一个具有活力的创新体[2]。

IAS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希望学生将自己的身份由知识的学习者转变成知识的创造者,为此,学院专门设置跨学科课程设计部门为学生的跨学科课程进行设计,课程体系的设计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知识的能力等,如在设计《跨学科实践与反思》(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e and reflection,IPR)课程时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至少完成一项先进研究或有创造力的经验学习项目,项目可能是一个特定研究领域的研讨会论文、相关领域的学术实习、基于学术工作的服务学习项目、出国学习的机会、一个艺术和媒体项目或产品。跨学科课程设计部门设计的课程能够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实践中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3]。

1.2 专业导向的本科生跨学科教学实践

1.2.1 系统化的跨学科主修专业

在本科生跨学科主修专业设置上,跨学科文理学院开设14个跨学科主修专业,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社会科学领域的跨学科专业有文学与艺术、经济与公共政策、社会伦理与人类行为学、跨学科艺术专业等;自然科学领域的专业有环境科学、环境研究、定量与符号推理、数学思维和可视化、传媒与通讯研究等。学生修完跨学科主修专业的学分后可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和文学学士学位[4]。

跨学科主修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见图1)是依托传统专业课程展开,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多学科的学习背景,掌握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为进行跨学科专业教育打好基础。因此,学生进行跨学科主修专业时需要在通识教育阶段修满以下学分:中级代数(5学分)、世界语言(10学分)、英语写作(5学分)、定量与符号推理(5学分)以及视觉、文学和表演艺术(人文领域学科)、个人与社会(社会科学学科)、自然世界(自然科学学科);此外,环境科学、环境研究、科学技术等5个跨学科专业对学生有额外的要求。在跨学科教学实现方式上,华盛顿大学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自主与互动交融的授课方式,如开设强调理论探讨与自主学习的工作室和讲习班,重视实践应用和互动交流的以社区为基础的项目调研及研讨会。其中,以社区为基础的项目实践还能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的跨学科知识完成调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些授课方式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跨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寓教于实践。

1.2.2 低门槛的跨学科副修专业

跨学科副修专业是指学校依托跨学科专业项目和专业学院开设的副修专业课程。根据资料的搜集整理可见,华盛顿大学开设的跨学科副修专业较丰富,包括北极圈研究、气候科学、海洋生物学、古生物学、定量科学等10个专业项目,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学院依据专业项目涉及的学科开设相关的跨学科教学课程,有效地提高了跨学科资源的使用效率、普及跨学科教学。

相较于跨学科主修专业而言,跨学科副修专业的学分要求较低,学生按照要求修满学分即可获得相关的证明,学院开设跨学科副修专业难度也更小。通过对北极圈研究项目[5]开设的跨学科副修专业学分要求、副修课程等进行研究发现,华盛顿大学的跨学科副修专业的课程学分要求虽然比主修专业要求低,但也包括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综合经验3个部分,能够保障学生接受系统的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副修专业的课程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授课教师来自不同的研究机构、学院,跨部门的教师汇聚成为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教学团队,为学生带来较深刻的指导。华盛顿大学跨学科副修专业课程体系值得我国高校借鉴,可尝试以兴趣小组形式开展跨学科教学,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跨学科学习的平台。

1.3 项目导向的研究生跨学科教学实践

为推动跨学科教育的发展,华盛顿大学设有12个跨学科硕士学位和12个跨学科博士学位[6];同时,通过研究生院设有15个为学生提供跨学科教学课程的专业项目(program),完成跨学科课程要求的学生能获得相应的研究生毕业证书或硕士、博士学位证书,如天体生物学项目提供跨学科项目证书,营养科学项目提供理学硕士、哲学博士和公共卫生硕士学位。但有些跨学科项目不提供毕业证书或硕士学位,如第四纪研究项目只为学生开设教学课程,不提供学位证书。华盛顿大学跨学科硕士学位的招生要求、课程形式、培养方式和毕业要求详见表1所示。

在本科教育基础上的跨学科硕士学位旨在培养高级跨学科人才,其跨学科教学课程体系为学生探索相关跨学科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多样性的跨学科教学模式为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提供了多种渠道,更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实践能力;多样性的跨学科硕士专业和参与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跨学科研究的领域和参与的形式。华盛顿大学面向硕士生的跨学科教育模式是一种以项目研究为中心,运用所学的跨学科理论和技术完成项目要求的过程,其课程实现形式完全不拘泥于课堂教学,而主要以在实验室的实验工作为主,辅之以其他形式的讲座、研讨会和助教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跨学科项目研究能力,从而顺利毕业。

1.4 跨学科教学体系的核心特征

华盛顿大学的跨学科教学体系具有明显的纵向一体化特征。纵向一体化是指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跨学科组织建设的需要,有效地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重组的过程,其实现的过程具有延展性、灵活性和动态性。华盛顿大学纵向一体化的跨学科教学体系主要依附于原有传统学院、学系组织机构和跨学科研究项目(program),在原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跨学科文理学院对跨学科教学所需要的师资、专业课程体系以及硬件基础设施进行整合;而跨学科研究项目是由学校的传统学院,包括文理学院、专业学院和研究生院发起并管理,跨学科研究项目会依据项目规模的大小和涉及的跨学科领域,组织并协调相关学院开设跨学科主修专业(硕士、博士主修专业)与副修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副修专业),这样就形成了纵向一体化的跨学科本科、研究生的教学体系。具体来说,华盛顿大学纵向一体化的跨学科教学实施分3个阶段进行(见图2)。

第一阶段是跨学科基础教育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面向低年级(指一、二年级)的本科生,开展具有普适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通识教育,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基础技能教育方面,诸如写作、定量推理及外语技能的相关课程也同步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面向更高层次跨学科教育的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与此同时,相关知识领域课程的教学是提高低年级学生跨学科研究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二阶段是跨学科专业教育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面向高年级(指三、四年级)的本科生,即已经通过跨学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这一阶段的教育是对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提升,也是进入跨学科项目研究阶段的一个重要铺垫。跨学科专业教育缩小了课程教学的广度,减少了学习的课程,并通过面向未来跨学科项目的研究加深了课程学习的深度,而且相关课程的跨学科联系更加紧密。

第三阶段是跨学科项目研究阶段。主要面向研究生(硕士、博士)。与前两个阶段课程学习的模式有所不同,这一阶段是以跨学科项目研究为中心开展跨学科教学与研究,依据项目研究的需求决定开展的跨学科课程,有效地将跨学科教学和科研融合在一起。这一阶段的跨学科教育更加强调相关跨学科课程知识的灵活应用,并反映在项目研究的成果上,具有很强的应用导向性和成果导向性。

2 无边界的跨学科研究运行模式

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是近10年大学学术组织变革中出现的新形式,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中广泛存在,具有独立性、项目导向性和密切联系实际等特征,为大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7]。作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在华盛顿大学的跨学科战略构想中,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华盛顿大学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本部分将选择3所典型的跨学科研究中心以案例的形式分析华盛顿大学无边界的跨学科研究运行模式。

2.1 不依附于传统学院的机构设置

华盛顿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Fred Hutch Center for AIDS Research,CFAR)是以艾滋病为研究对象的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在机构设置上独立于华盛顿大学的其他学院,但它以项目和资助计划的形式与校内其他学院的师生及校外部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联系,在机构的管理运作上具有更大的独立自主性[8]。CFAR的组织运行框架主要由两个层次组成: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committee)和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其中咨询委员会又分为内部咨询委员会和外部咨询委员会。在委员会的人员构成上,执行委员会的人员构成相对复杂,包括主任(director)、联席主任(co-director)、助理主任(assistant director)以及核心领导和科学工作小组,组织结构见图3所示。不依附于传统学院的研究机构设置有利于组建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多学科人才的汇聚。

2.2 分类别、覆盖面广的资助体系

为推动中心相关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CFAR建立了完善的资助体系,提供丰富多样的项目研究资助,资助体系可以分为申请人员资质和申请项目性质两大类。其中,申请人员的资质可以分为教师、青年教师、研究员、国际教师、研究生、社区组织6小类,每小类下设有数量不等的资助项目;按照申请类别可以分为国内的、国际的、基础设施、试验性的、目标性的以及一般支持6小类,同样每小类下包括数量不等的资助项目。需要说明的是,两大类中各个具体的资助项目是交叉重复存在的,类别划分的资助项目要多于资质划分的,不重复统计具体的资助项目多达21个。通过人员资质和项目性质的分类可以看出,跨学科研究机构的资助体系基本涵盖了各层次水平、类别的研究人员,保障了研究人员开展研究的资金需求,有利于中心各项研究成果的孵化产出。

2.3 灵活地运用跨学科资源

跨学科研究中心充分利用跨学科资源灵活地提供跨学科研讨会、跨学科课程和培训,本部分将通过两个案例探析研究中心跨学科资源利用的灵活性。表演研究中心(Center For Performance Studies)是由表演(performance)、文本研究(textual studies)、语言(languages)、艺术(arts)、人文(humanities)5个专业连接而成的共通体,通过跨部门的协作共享课程、教师、学生和资源[9]。该跨学科研究中心的特色在于其并未开设跨学科专业,而是开设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中心研讨会(center seminars),研讨会通常由三或四个学院组参与,一学期的研讨会由戏剧、舞蹈、民族音乐学和社会工作学院的教工共同讲授,每位教师围绕与自己学科接近的主题管理两周半的微研讨会(micro-seminar)。另一个案例是巴纳德幼儿心理健康与发展中心(Barnard Center for Infant Mental Health and Development),该中心主要为在职研究生提供培训、课程和家长资源(parent resources),通过开设培训班,为在职学生提供护理、教育、初级保健、早期干预等,包括职业治疗、物理治疗和语言病理学等具有跨学科性质的课程[10]。跨学科课程能够提升接受培训的学生的专业广度,强调在学习时将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通过课程学习的在职学生可以获得毕业证书。跨学科研究中心依据研究特色、涉及学科、科研项目和中心的组织结构等情况,有效利用跨学科资源,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教学相关活动;同时,各研究机构运用跨学科资源的灵活性也体现了跨学科研究中心在运行模式中的无边界性,能够有效地推动跨学科研究和教学的发展。

2.4 有机的跨学科教研融合策略

跨学科教研融合是指在考虑跨学科研究机构职能划分、学科领域专业深度和组织结构差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跨学科研究资源开展跨学科教学的相关活动。在一些规模较小、具备较高实用价值的学科领域,跨学科研究机构以开展跨学科教学为主要职能。例如表演研究中心无固定组织架构、规模较小、财政资源贫乏,根据中心的特性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研讨会,共享跨学科课程和教师资源;巴纳德幼儿心理健康与发展中心根据中心的特性,为在职研究生提供跨学科课程,不仅提高了在职研究生的知识广度,也培养了用跨学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推动了所学跨学科知识和思维的应用,促进了跨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在项目导向的跨学科研究生教学阶段,针对不同跨学科专业,通过轮流实验室试验项目塑造学生的跨学科研究思维和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

3 经验启示

目前,我国高校的跨学科教学、跨学科课程体系设计及跨学科研究机构的建设均不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探索阶段,一部分高校正在尝试性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但是很少有高校拥有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生3个层次的跨学科教学体系,在跨学科研究机构的设计和实施上也进展缓慢。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华盛顿大学的跨学科教研融合模式能为我国高校开展跨学科教学和科研提供以下几点经验启示:

(1)在战略方向上,以推动跨学科教学为目标,进一步强化跨学科教学的底层架构,优化跨学科教学的课程体系设计,明晰跨学科教学的专业深入方向。华盛顿大学跨学科教学的整体设计在底层架构、课程体系及专业深入上具有鲜明的特征,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跨学科教学成果,在对其跨学科教学多层面教学实践探索和特征归纳的基础上,建议我国教学型和研究教学型大学开展跨学科教学时,首先必须重视跨学科教学底层架构的搭建与强化,即重视跨学科基础教育的开展、激发学生跨学科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时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素养与技能,突出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的交叉联系与融会贯通;其次在课程体系的纵向维度上努力构建一套从“低年级的基础教育课程———高年级的跨学科专业课程———研究生的跨学科课程”的由浅入深、从简至繁的渐进式课程体系;最后应关注跨学科专业教育深入方向,应明晰具有跨学科教学与研究融合性质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项目研究”方向。

(2)在战略实施上,设立跨学科教学课程设计部门,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纵向一体化的跨学科教学。华盛顿大学专门成立了跨学科课程设计部门,构建了纵向一体化的覆盖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多个层次的跨学科教育体系,基于此,首先建议我国教学型和研究教学型大学由教务处牵头成立跨学科课程设计部门,以课程组形式面向1~2年级的本科生开设多学科领域的通识课程,并根据学生兴趣和要求动态调整跨学科教学课程;其次针对高年级本科生,通过设立跨学科教育项目来整合跨学科资源,逐步尝试跨越1~2个一级学科或学院层次的跨学科本科专业试点;最后设立跨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充分利用跨学科研究项目和多学科的高级人才有效开展跨学科教学课程,将跨学科研究项目与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体系相融合,逐步尝试设置跨系、跨学院的跨学科专业硕士学位和跨学科博士学位,以期培养交叉学科的创新人才。

(3)在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上,依据中心的规模和研究领域的差异采取无边界的跨学科研究运行模式。基于华盛顿大学无边界的跨学科研究运行模式,建议我国高校在设置跨学科研究机构时,尝试不依附传统学院的独立组织架构,充分考虑不同学科领域研究机构职能设置的效率差异,在此基础上打造有利于跨学科研究机构职能成果产生的、全面的资助体系等辅助软硬件设施;同时,根据跨学科研究机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跨学科资源。

(4)依托跨学科研究项目和跨学科研究机构,推动跨学科教研融合。在实施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项目和跨学科研究机构,巧妙地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建议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充分利用跨学科教研资源,打造教研融合型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计划,以跨学科科研项目为中心开设具有目标性和导向性的教学计课程;另一方面区别跨学科研究机构在职能、学科及机构上的差异,精准定位其教学与科研功能,努力实现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教研融合。

参考文献

[1]REUTERS.2015年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EB/OL].(2015-10-18)[2015-12-18].http://learning.sohu.com/20160930/n469434651.shtml

[2]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chool of interdisciplinary arts and sciences-UW Bothell[EB/OL].(2015-07-01)[2015-12-18].http://www.uwb.edu/ias/undergraduate/majors

[3]UNIVERSITY OF WASHINGTON.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e and reflection(IPR)-Undergraduate-School of Interdisciplinary Arts and Sciences-UW Bothell[EB/OL].(2015-07-01)[2015-12-18].http://www.uwb.edu/ias/undergraduate/majors/ipr

[4]UNIVERSITY OF WASHINGTON.Majors-undergraduate-school of interdisciplinary arts and Sciences-UW Bothell[EB/OL].(2015-05-01)[2015-12-18].http://www.uwb.edu/ias/undergraduate/majors

[5]UNIVERSITY OF WASHINGTON.The UW's undergraduate,graduate,and professional degree programs[EB/OL].(2015-05-01)[2015-12-18].http://www.washington.edu/students/gencat/degree_programshtml#UIP

[6]UNIVERSITY OF WASHINGTON.Prospective graduate students|the graduate school[EB/OL].(2015-07-01)[2015-12-18].http://www.grad.washington.edu/admissions/programs-degrees.shtml

[7]陈婵.高校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建设的经验与借鉴——以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32):35-38

[8]UNIVERSITY OF WASHINGTON.Executive committee|center for AIDS research[EB/OL].(2015-11-16)[2015-12-18].http://depts.washington.edu/cfar/discover-cfar/leadership-organization/executive-committee

[9]UNIVERSITY OF WASHINGTON.Center for performance studies[EB/OL].(2015-11-16)[2015-12-18].http://depts.washington.edu/uwcps/

跨学科模式 篇9

1 布局学科大平台, 支撑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建设

跨学科的研究生师生团队建设和培养模式探索是一项系统工程, 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中心技术平台是实现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的关键基础。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 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 在邮电通信行业、信息产业领域, 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了加强学校科研基地建设, 推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学校进行了科研平台的布局和调整, 科研平台肩负起支撑学科建设、布局研究领域、整合科技资源、聚集科研人才、争取重大项目、培育重大成果、促进合作交流的任务, 同时也担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任务。科研平台的意义不再是原来的小而散的机构, 而是一个大平台的概念。一个科研大平台, 可能涉及的学科不再是单一的, 而是多个学科的共同支持, 特别是面向综合应用的大平台, 需要在学科关系上关系紧密的几个学科, 如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的共同支持。目前学校已经基本完成了科研大平台的布局规划和框架建设, 这为在科研大平台的背景下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平台支撑。

2 构建光电科研平台, 支持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建设

光电科研大平台是由正在建设中的中央与地方共建光电器件及系统科研和能力提升平台与已建成不断发展的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光纤通信重点实验室、中地共建微电子工程中心、光信息材料实验室共同构成的覆盖光电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光电科研大平台, 平台示意图如图1所示。平台支撑光学工程、电子科学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 并对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形成有力辐射, 大平台学科涉及面广, 学科交叉明显, 能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有力条件。平台将以优势科研方向引领特色创新人才培养, 充分发挥平台对研究生的专业能力提升作用,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平台依托光电工程学院进行建设, 光电工程学院也是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这两大学科的建设依托单位, 这为师生团队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学科条件。

3 组建多学科的导师团队, 保障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建设

学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长期坚持导师团队的管理方式, 本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光电工程学院在学校学科布局中负责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的学科建设工作, 并参与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建设工作, 已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合理的导师团队, 具有指导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多学科研究生指导的背景和长期指导研究生的经验, 为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人才保障。

4 开展教学研究, 推动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建设

目前关于研究生师生团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依托学校光电科研大平台建设, 支持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系统多学科的研究生培养, 并对跨学科创新性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支持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为其他高校实施跨学科人培养提供借鉴, 在研究生师生团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型及有效途径、师生团队的互动系统的研究、光电科研大平台下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的构建和实践方面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成为必要。

团队绩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为此, 学者们提出多种模型来揭示团队价值创造过程。在影响最为广泛的Inputprocess-Output (简称I-P-0) 模型基础上对研究生师生团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运行方式进行研究, 并对模型进行修正, 完成了研究生师生团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模型建模。在途径方面, 首先明确研究生师生团队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双重目的, 保持研究生师生刚队成员优势互补的合理团队结构, 发挥导师“教育、科研、服务”的职责功能, 加强研究生师生团队的凝聚力建设,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和公平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营造学术民主、创新和传承的团队文化, 鼓励团队成员良性竞争, 实现资源共享和沟通协作, 通过团队成员资源共享、相互信任、盈性竞争, 协同互助, 有效提高创新水平, 提升团队凝聚力, 保障创新能力提高、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和师生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师生团队内部的互动关系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呈现。这些活动是连续不断的行动流.或者成为行动的系统, 这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师生团队的经济活动—经济系统、科研活动和研究生培养活动—互动系统核心系统、师生互动的生活系统以及师生互动的价值系统。这些子系统共同构成师生团队内部的互动系统, 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既相互配合但同时也可能会存在着冲突和张力, 保持这四个子系统相互配合、相互支撑, 就能够使师生互动系统良性地运行, 避免导致系统的张力, 引发师生之间的冲突。

通过基于学科大平台的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的探索, 我们认为, 以重庆邮电大学信息通信特色为背景, 依托光电科研大平台建设, 服务于学科关系紧密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以及信息与通信系统多学科的研究生培养, 对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是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实施跨学科教育, 造就具有复合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摘要:对立足于学科大平台, 对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为高校的创新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学科大平台,跨学科,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黄勇荣.论研究生教育中的跨学科课程整合.教育探索, 2010 (11) :41-42.

[13]夏士雄, 王志晓.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计算机教育, 2011 (1) :65-67, 2011.

跨学科模式 篇10

关键词:服装设计专业,跨学科培养,创新发展

一、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教学培养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中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超过200所,高校在编著和制定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方式和实践教学活动时,都依据自身地域、文化以及经济等基础条件。但是,在我国当前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中,几乎没有实行跨学科人才培养,更没有从学科本身的创新性、应用性、实践性、技术性等方面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现阶段,我国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其一,虽然近年来受到企业及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发展的带动,但是作为一门老牌学科且一直依附于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我国服装设计专业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与可持续发展及创新需求脱节的问题。目前专业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上世界末学以致用的大指导方针下,主要的教学模式是适合当时的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但是随着行业对创新驱动、产品对附加价值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服装设计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单一,跨学科综合能力弱、创新意识不强的弱势,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其二,跨学科设置不足、创新知识基础薄弱,不能有效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由于采用全国统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及教学计划基本雷同。课程设置中交叉学科和相邻学科的内容不够,不重视相关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导致学生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的机会较少、知识更新较为缓慢,也增加了学生主动探索前沿科技的难度,造成了驱动创新不足、知识陈旧落后的局面。

其三,课程设计、实验教学、生产实习与产学研的研发中心之间,由于教学及产业一直存在各自割裂式发展,相互之间的协作仅仅局限与学生实习就业等问题,缺乏美国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科学创新与人文设计相结合、课外实践与课内教学相结合、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教学培养模式的新需求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纺织服装品生产和出口大国,服装业作为我国经济传统支柱之一,为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及就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平台。但是,面对经济发达国家以高质量、高科技、高附加值为优势的国际竞争新环境,服装设计专业学科作为一个应用型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贴近产业的要求分外突出,科技的变革及社会的发展对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日趋需要,学生更需要有跨学科的思维和技术能力。

我国的科学研究正逐步体现出以“把握学科前沿,促进学科交叉”的导向。世界上的事物发展得越来越复杂,交叉学科在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市场需求的多样性表明消费者对服装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在关注美观的同时,也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服装的舒适性、功能性、节能环保需求上。这些社会需求促使服装设计人才的教学培养需要朝着跨学科、多领域、创新性及应用性方面发展,也是对行业产业链与服装设计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

三、跨学科创新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教学培养模式

针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特点,以整合教育资源和知识交叉为手段,以提升整体业务素质和增强专业能力为核心进行立体化整体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多学科领域的交叉方法论和技术,把历史与现实、专业与市场结合起来,采用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科研成果带动,培养优秀创新人才,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同时,开展实验教学与科研的互动,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特色,实现学科交叉及教研成果的转化。并以符合市场导向及社会服务需求为培养原则,通过实验课程的设置与实践需求相配合,实现教学与社会产业需求的互动。

基本思路为首先重新梳理与现代服装跨学科相适应的教学体制,以及相关联的多学科创新资源,侧重倾斜于以服装设计为主体,其他交叉学科为辅的模式,打造范本,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然后在院校设置相关课程,有步骤有意识地进行局部教学实验,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接着组织观摩教学,组织人力撰写研究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使得这一研究逐渐体系化、集成化、学术化(如图1)。

四、结论

跨学科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多维发展的需求,服装设计专业的单一学科培养思维已很难适应“大”科学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新的科技发展及市场趋势要求人才培养要围绕多维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方向,高等学校培养的服装设计类人才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加新的应用性教学内容,打破单一美学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服装设计人才的知识交叉和复合型能力结构的培养,实现交叉学科的相互渗透,达到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满足服装行业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姝画.关于高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8(2).

[2]李晓燕,杨佑国.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J],纺织教育,2010(3).

[3]刘运娟,陈东生,甘应进.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纺织教育,2010(3).

[4]李艺,肖琼琼.关于高校创新型服装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5]王家褀,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8).

交叉学科教学模式创新探析 篇11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产学研合作;创新型人才教学模式

1 交叉学科对高校教学模式的挑战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顺应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兴应用型交叉学科,它借助于高科技的发展成果和全面支持表现出独有的特征。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特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教学培养目标应该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重点。然而,大部分高校教学上还存在培养理念滞后、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师资力量、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不利于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严格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思路,通过修订原有教学计划,实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以集成创新促进教学水准提高。互联网时代,数字动画、游戏设计、数字刊物、网络广告、影视特效等数字媒体技术得到了支持。

数字媒体的视觉表现手段多样,形式自由,创新力强,想象力可以得到极大发挥,因而以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为主要支撑的数字媒体产业应运而生。我国现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的教师资源数量有限,资源紧缺,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这一学科需要逐渐成熟和完善,教师知识和能力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我们必须对教师进行培训,以适应当前学科的发展。教师应该掌握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以便在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方式。由于交叉学科的特殊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可能存在过度强调数字技术本身,技术训练占学科规划较大部分的问题,教学中没有长远眼界和精准教学定位。这就导致学生仅仅掌握软件等相关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没有掌握自身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进入社会后,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不能明确表达自己艺术创作的主题和内容,需求得不到满足。

2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探析

高校通常根据学科划分不同的院系,形成以学院为基本的教学单位。各学院存在各种沟通障碍,学科之间缺乏学术联系与合作。数字媒体专业是一门交叉新学科,当前大部分院校在工学领域开设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或者在艺术学领域开设动画、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这会造成数字媒体艺术学生计算机技能方面的欠缺,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则缺乏艺术修养的熏陶。这势必造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不平衡发展。数字媒体领域的知识应是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教师不但应具有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而且应该熟练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操作。我们需要加大学科交叉、校企互补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实行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制度,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框架清晰、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师资力量。要以培养中青年新生学科带头人为重点,采取开放、创新、精英、高效的原则,通过各种渠道从外界引进人才,建立师资合理配置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素质高、结构优、精英多、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软件技术与艺术设计复合型教师队伍。定期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到数字媒体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进修学习,或者到企业中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对现有教师分期分批进行新技术、新知识的短期培训,资助教师进行数字媒体方面的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知识更新。可以兼职聘请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来校授课或讲座。这样有利于解决师资力量方面的问题。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应以实验室为基地,产学研结合,促进实践教学改革。我们按照“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教育理念,以数字化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为特色,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层次化和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实践教学改革软件与艺术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加大专业实践课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与探索的活动。它基于学生的理论知识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活动,体现出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我们在交叉学科实践操作当中,可以采用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先要明确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实践能学到什么基本知识,学生能不能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化,这些知识在解决实际创作中有什么意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特性注定其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而目前教育中比较欠缺的就是这种实践课程。对于一般学科来说,实践课或许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比例很小的一部分即可,但是数字媒体艺术这门专业要想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展开大量的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实践动手创作,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主动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与时俱进。运用最先进科技成果,掌握核心技术领域知识构架,有利于课程达到创新效果。部分高校采用校企合作方式教学,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师生主动联系相关企业,让学生走入企业,了解企业,加强校企合作教育以及学校与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特别是现阶段学校基本设施资源完善度不够,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与实习基地的协作。这些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扩展丰富的专业知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学生在企业实践时间较长,企业成为一个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学生也可以在实践中了解企业情况,熟悉工作岗位的条件,两者相辅相成,一定程度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概率。

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及创新思维,通过这些交流和学习,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必将会开创一个新平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将其应用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有机结合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验基地,充分利用社会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强化基础,重视基础对创造的支撑力,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际课题项目为推手,提高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游士兵,惠源,崔娅雯.高校协同创新中交叉学科发展路径探索[J].教育研究,2014(04).

跨学科模式 篇12

关键词:毕业设计,跨学科,多元化,创新性

一、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创新性与交叉性并存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的设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 相关产业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着创新设计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价值。这意味着所培养出的创新设计人才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做出精准快速的反应。这些变化对工业设计的毕业设计提出了更高、更综合的要求。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一个检验;是对其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的考查;是学生集中精力, 综合所学精华而进行的完整汇报。同时, 毕业设计不仅仅停留在检验学生的过往所学知识, 还是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和提升生活创意的主要着力点, 在毕业设计中, 引导学生进行产业探索性设计, 以前瞻性作为设计命题的出发点, 可为产业界提供更多设计发展的可能性。

本文力求探讨在综合性大学为背景的跨学科联动模式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进程, 并从过程中分析毕业设计的发展方向, 根据趋势确定改革措施。从各个专业院校设计学科毕业设计展中我们可以发现, 不同院校毕业设计的指导理念与倾向不同。毕业设计是学院自身对设计教学定位、发展重点和培养方向的一次综合体现。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体系完整, 文理艺工等学科可相互支持的优势, 结合跨学科联动模式进行毕业设计是培养创新性设计人才, 促进学科发展的契机, 也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 以综合性大学的知识体系为背景优势, 倡导跨学科、跨专业进行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趋势:毕业设计发展新方向

时代在变, 以实践为导向的毕业设计也在发生着改变。很多院校都意识到了这点并积极的进行着有意义的尝试, 在这里我们总结毕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为改革措施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

1. 以国家相关产业发展为支撑, 面向产业提供综合设计服务

工业设计教育是与产业发展连结极为密切的专业, 学生毕业后进入产业界内多被要求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毕业设计不仅是学生能力的总结, 也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加强应用研究, 以服务求发展, 体现交叉特色, 能够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从选题、设计、制作、展示等一系列环节中能够全面的体验到完整的设计流程, 这为未来的工作提供了实践训练的机会。学生应及时的了解国家相关产业发展的态势, 才能更好的把握重点, 抓住发展的机会。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不仅要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 还要承担服务社会的职能。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期, 就要求学生立足社会的发展, 了解产业发展趋势, 以其为方向指引, 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设计选题。如近年来, 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重视,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清洁能源对于中国的发展及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性意义。与清洁能源产业相关的工业设计是产业发展的前沿性内容, 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以此为依据, 可以避免学生大量在做绿色设计, 但却只是空洞的谈环保而缺乏实际内容。将选题落实在清洁能源后再选择表现的载体, 这样能够切实的落实国家产业发展与学生毕业设计之间的联系。同时, 该类型选题可以借助综合性大学的理工科优势, 与其他相关专业做联动。在此过程中, 学生能够清晰的掌握如何去关注国家产业发展, 如何将国家的发展重点与个人前途相联系, 帮助学生找到发展的方向, 有助于就业及个人发展。

2. 具备国际视野, 兼容多元文化

通过毕业设计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在四年学习的基础上, 拓宽个人视野, 从多元文化中汲取灵感。建议学生关注国际性设计问题, 打破思维的局限, 提升设计的高度。这有助于让学生避免陷入常规的毕业设计选题中, 更好的进行创新性设计。如毕业设计的课题可以关注北欧的自然与传统、东亚的哲学与美感、美国的商业与技术、德国的严谨与创新, 这些关注将大大拓宽设计视野, 启迪设计实施的思路, 也将增加挑战性。同时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工业设计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在毕业设计进程中强调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以此视角进行毕业设计才能找准选题, 并更好的将其表达出来。综合性大学一般多与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模式, 可以借助此项优势, 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使学生并不将眼光只局限在本专业中, 在与其他专业的交叉、学习过程中建立开放式的知识结构。

3. 设计表达的探索性、创新性

毕业设计的创新性与探索性能够代表一个设计学院的教学方向与特色, 应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为依托, 将设计与机械、工商管理、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 探索更多的设计实现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 为设计发展注入新的变化。例如在工业设计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期间可以与机械专业的学生合作, 互补所短, 发挥各自专业特长, 将其选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完整实现出来, 学生在进行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刻的体会专业差异性所带来的好处, 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团队合作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性, 也能够更多角度的了解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这对未来的就业及个人发展都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另外, 回顾传统工艺, 寻求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之间的契合点也是毕业设计表达探索与创新的重要方式。

4. 满足就业方向与市场需求

毕业设计与其他课程设置的区别在于它是学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学习环节, 很多同学在做毕业设计的同时进行着兼职、找工作等活动, 这对毕业设计的完成是一个障碍, 也是无法轻易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教师与学生转换思路, 不简单的将毕业设计看成是一个教学环节, 而看作是连接学生学校生活与社会工作之间的桥梁, 不将两者对立化、矛盾化, 这样能够缓冲学生的就业压力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影响。指导教师可以建议已就业或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在选题时, 以其工作内容为出发点, 发散思路去确定选题。除此之外, 教师也应以当下的专业就业方向与市场需求为考量, 引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环节, 重视就业方向与市场需求, 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提高就业率。

三、措施:毕业设计改革的新方案

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设计类院系应依托本校的发展优势, 结合专业自身特色, 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其中跨学科的联动方式是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之一。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跨学科联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学科其他专业之间的交融, 如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后期环节所涉及的展示、导向、宣传与策划等方面, 与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等均有密切的联系。二是工业设计学科与外围相关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已经引入跨学科教学, 如机械原理、材料工艺、消费心理学等机械专业、管理学专业的课程, 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从外观设计到内部结构及市场营销方面都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知识结构, 以此作为基础, 再进行毕业设计的跨学科联动时就能够更从容的面对。

1. 指导教师选择

首先在指导教师的选择上可以从传统的由本专业教师担任转向由本专业教师与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共同指导, 形成“双师制”。例如学生的毕业设计确定选题为清洁能源汽车设计, 由于有很多专业的汽车制造原理及机械方面的知识是艺术类教师不能够掌控的, 所以可以邀请相关专业的教师来共同指导, 这样避免了学生最后的毕业设计成果因不懂技术及机械原理而导致设计流于形式化。在往年的答辩环节, 有的学生作品出现汽车设计尺寸夸张, 没有考虑发动机的位置等硬伤。只是做了一个外壳设计, 这不利于学生完整认知的构建。因为工业设计是要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过于偏向艺术, 不考虑技术层面的内容, 就会导致设计结果空洞且泛泛。由艺术与技术两方面的教师共同指导, 各自发挥所长, 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教学指导。另外, 也可优选专业设计师来校园做毕设指导, 这些设计师的优点是兼顾专业内容和实践信息, 他们的视角与教师有所不同, 这对学生也是个新颖的开始。但在聘请校外设计师担任毕设指导时要对其进行前期培训, 帮助了解毕业设计的培养目标等相关专业知识, 才能保证指导的正确性。

2. 选题及指导环节

指导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选题选择的多样化, 借助综合性大学的优势, 增加选题的多样性, 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找到正确的方向。学生在选题中可以设计竞赛的主旨作为毕业设计的内容, 在竞赛要求的框架下进行拓展, 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与兴趣, 改变传统观念对毕业设计的抵触心理, 更好的完成设计概念。二是学生完成企业命题, 采用真题真做的方法, 学生能够更好的与实践结合, 优秀设计还可被企业采纳, 对学生的就业也是一种帮助。三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四年的认知, 选择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项目。例如进行中日自行车设计的比较分析, 在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研究方法, 了解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设计的发展、产业进步比较等理论, 在此基础上进行自行车设计, 能够快速发现现有的设计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获得设计灵感, 产生出优秀设计。四是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选择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选题, 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认识, 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支持学生将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相结合, 探讨设计更深层次的可能性。这一方面能够产生出很多创新性设计, 也给学生打开另一扇窗, 要求他们从更高层面来理解工业设计。总而言之, 在毕业设计选题环节中, 教师的任务主要是以“诱发-发散-引导-拓展-把关”流程帮助学生解放思想, 丰富认识, 为学生提供多学科支持。在指导过程中, “双师制”的投入, 可以让学生对设计内容有更清醒的认识, 也能够从艺术感、设计能力与技术认知两方面进行指导, 学生明确了解技术在工业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也帮助他们实现出既有设计美感又有实用功能的优秀产品。同时要鼓励学生利用好综合性大学的优势, 尤其是要借助多学科优势, 积极推进工业设计专业在前期设计和后期模型制作过程中其他专业所能提供的技术支持。毕业设计全程中, 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以实证研究、实战策划为依托, 结合综合性大学跨学科联动的优势, 打造创新性优品工业设计。

四、结语

毕业设计始终是工业设计教学的重点环节, 是一项要求有一定深度与广度, 充满自我挑战的教学内容, 也是全面检验学生四年收获的途径。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中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 发展虽有局限性, 但也有很多可以运用的优势, 只要我们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 开发综合性大学的优势, 立足国际视野, 丰富指导方式方法, 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设计自主权, 毕业设计教学一定会取得新的进展, 从而推动工业设计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钟蕾.学科的跨界——工业设计教育改革的新探索.包豪斯—中国制造与创新设计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1年10月[1]钟蕾.学科的跨界——工业设计教育改革的新探索.包豪斯—中国制造与创新设计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1年10月

上一篇:监控系统联网下一篇:责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