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意识

2024-10-03

文明意识(精选12篇)

文明意识 篇1

摘要:在高校的文明意识建设当中, 法律意识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试从社会和高校的视角出发, 探讨我国高校文明意识和法律意识的特点, 就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可行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文明意识,法律意识,可行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因此, 各高等院校均设有思想品德、法律基础等方面的课程, 以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法律意识。

一、法律意识与文明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 是指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总称, 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 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 人们的法律动机, 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对法律、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1] 法律意识可以对其他社会文化产生作用。“法律意识的功能是法律意识作为社会文化和社会法制系统的子系统对法律文化整体系统和社会文化体系的职能、作用和影响”, “法律意识的社会文化意义, 它主要表现为法律意识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2]

法律文明的程度和状况是社会发展及进步的重要表现, 法律和社会文明、社会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法律化问题是毫无疑义的, 也比较容易引起重视并正在逐步推行。在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建设方面, 法律不仅提供着有效的保障, 而且直接起着组织和推动的作用。如教育法、教师法等一些有关文化教育和科技方面的立法, 国家用法律手段加强对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领域及文化艺术市场的管理等, 都具有这样的作用和意义。法是文明的产物, 是文明的标志, 也是推进文明的工具, 更是保护文明的武器, 这就是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大学生的文明意识包括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组织纪律意识以及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的进步程度和状况, 集中地体现着高校文明以及整个社会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一个高校精神文明的状况, 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水平和程度。现实表明, 文明需由法律保障, 对大学生的文明教育除了进行道德教化外, 更应该培养大学生的文明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这是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道德教育成败的重大问题。

因此, 思想道德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应该做到制度化、法律化, 只有制度化才能经常化、稳定化, 也才能规范化;制度化的更高要求就是法律化, 做到制度化、法律化, 才能有章可循、奖惩分明;道德和法在任何社会中都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两手,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道德和法律的互相支持和配合作用更加突出, 在很多情况下它们都是互相渗透、交叉甚至一致的。法在以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大学生,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行为方式, 培养合格人才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 物质的发展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精神文明的发展对于物质文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因此,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全球化影响, 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等产生的巨大冲击。尤其是现代高科技信息发展时代, 最为敏感的高等教育领域成为最灵敏、最快捷的应激群体。因此,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领域,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发展水平, 这就需要一个文明而又法治良好的社会环境。正因为如此, 《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皆把文明与法治写进去, 这是时代进步的需要, 也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法律意识的培养对高校文明的推进

从大学素质教育的理念可以发现, 大学生的教育目标不仅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同时“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经过了大学过程的整体化教育, 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和社会认可。然而大学生的个体素质很可能存在巨大差别。其他的课程且不必探讨, 仅就关于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方面的教育来分析, 因为大多依旧采用的是灌输式的理论教学方式, 真正想通过几节课的教导, 来培养和影响大学生的文明意识形态是不可能做到的, 也达不到学校教育的目的。这是因为高等教育阶段与中小学具有完全不同之处, 尤其是中国的大学教育。其表现特征是:第一, 高等教育依法制定章程, 采用学生自律性完成学业的方式施教;第二, 高校设置相对稳定的专业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三, 高校根据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的动态研究, 进行专业设置的改革, 并积极参与高科技的竞争性发展;第四, 高校指导毕业生就业或自主创业;第五, 大多数学生将在高校经历人生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 以完成融入社会的资历和人格的准备过程。从以上特征可以发现, 高校的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只有紧密结合, 才有可能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不仅是专业知识传授问题, 更需要的是如何能够使人才顺利地融入社会, 从而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以及生态文明的发展。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首先是高等教育的结果, 毕业生应该能够将其所掌握的先进的、高科技的知识尽快地转换成为社会生产力, 从而促进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另一方面以其养成的现代的文明与法律意识优化社会风气, 促进社会文明的提高, 以创建和谐的文明社会和法治社会。社会文明程度的优化, 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所以, 当代高校教育的双重任务就是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必须兼顾对学生的文明、法制教育。

三、高校加强文明与法律意识教育的可行模式

1.加强大学生的权利和责任意识教育, 增强公德意识。

当前大学生权利观念极强, 自我主体意识浓厚。但是, 法律不但设定了权利, 同时也设置了要人们必须履行的相应义务, 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 大学生必须明确自身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应有的责任意识, 牢记自身肩负着建设、繁荣祖国的神圣责任。使自己的行为和法律内含的价值——正义统一起来。同时要培养正确的权利意识,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使大学生认识到保障权利、实现权利的真正途径和意义。这样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进而对法律产生信任。

2.努力构建法律实践的平台, 营造信法守法的氛围。

法律理论及条文是抽象的, 同时又是被运用的, 否则将成为僵化的教条, 失去其应有的价值。高校应多方位为学生提供法律实践的机会, 如加强法学实践教学的力度, 组建各种学生法学社团等等。实际上, 高校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生活管理等各项活动中, 无不与国家法律、校规、校纪相关联。在管理过程中应积极号召学生参与, 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比如在对学生违纪处分方面, 不但要依照规定做出处理, 而且在处分程序上要合法、规范。在使学生感知到法律严肃性的同时, 也充分享有法律所赋予的陈述、申辩、申诉等权利, 以体现法律的公平、公开、正义。促使学生信守法律, 并在此过程中, 增强大学生的诚信观念。

3.改革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模式。

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优化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崇尚法律的法治精神, 是这门课的主要任务。一方面, 要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不能照本宣科, 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 重视教学过程, 要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结合,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案例讨论、案例演练、观摩庭审等方式, 将抽象的法条溶解在具体的实践中, 保证学生的充分参与, 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法律的正义性,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具体的实践过程也是增加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过程。

4.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相关联的文明、法治教育网络。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高校教师传授给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 使大学生具备今后走上社会进行竞争的专业条件, 同时也在培养其较高文明意识。但是, 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文明意识、法律意识教育不是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解决的, 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不是大学四年就可以塑造而成。从小受到家庭、社会等的影响, 父母、亲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潜移默化地触动着他们的心灵。因此, 要构建一个家庭、社会、高校相互关联的文明教育网络机制, 加强大学生的文明教育, 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 以推进现阶段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旺洪.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12.

[2]刘旺洪.国家与社会——现代法治的基本理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433.

文明意识 篇2

大家好!

拥有一个和平、安宁的校园环境,是我们美好的心愿;建设文明、和谐、安康的社会更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增强安全意识,共创文明校园。经过以往的不懈努力,我院安全文明建设已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安全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安全文明教育重于泰山。为此,我们特向全院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学院的各项安全制度和规定。远离施工现场;严格控制骑车速度,遵守交通规则。

二.严格遵守《公寓管理规定》,做好防火防盗工作,保管好自身物品,不使用违规电器,切记离室、寝前关门。

三.教室内专心学习,杜绝大声喧哗、吃东西、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等)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四.讲究诚信,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考试,将考试舞弊行为驱逐出校园外,演讲稿《增强安全意识,共创文明校园》。

五.注意公共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不吸烟、不酗酒。

六.以校为家,爱护公共设施,不要损坏公物,拒绝课桌文化。

七.男女同学,自尊自爱,举止文明,言行得当,不在公共场合有过亲密的行为。

八.排队就餐、提高效率,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注意饮食卫生,做好保健防疫工作。作息要有规律,饮食要有节度,不到无牌无证的餐饮店就餐,严防病从口入。

九.不随意张贴广告,乱摆宣传板,乱拉横幅。

十.科学上网,杜绝痴迷网络,合理利用时间,争做网络道德模范、文明使者、安全卫士。

十一.格物致知,修身践行。提高对文明行为的认识水平和评价能力。

十二.反省克己,积善慎独。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尊重师长,关爱同学。做到交往得体,明礼诚信,谦虚谨慎,仪表端庄,语言文明,遵守秩序,佩戴校徽,不穿拖鞋进校园,保持大学生文明形象,让自己真正成为福州服装学院的文明主人。

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细微处做起!

让安全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每个学生的自觉意识!

让文明不再是外在强加的约束,而是我们的集体自律!

让我们共同努力,人人参与,互相监督,共创安全、文明的校园,展示当代学子的风采!

让我们共同铸造福州服装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明素养:最大的缺失是意识 篇3

【关键词】农村学生 文明素养 原因追溯

清河区是淮安市的主城区,近年来,随着淮安地方经济的发展,城乡教育资源的重新的整合,城市向农村延伸,社会结构走向城乡一体化,大量的农民变成城镇居民,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来到城市读书,他们随着父辈逐步融入城镇、城市,成为城镇未来新一轮发展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河区的中学接受了许多来自周围县区农村学生。通过对全区农村进城读书的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我们不无担心的看到,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进入城市读书后,部分学生在文明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在高一年级学生中调查,从日常礼仪、文明用语、卫生习惯等三个方面共20文明指标对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55份,回收255份,回收率100%。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还通过观察学生在校内外文明习惯的实际表现、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形式作了进一步调查,力求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农村进城中学生文明习惯养成的现状。

二、调查分析及结果

经过对255份调查问卷的汇总、统计,以及随机抽取的50份调查问卷的纵向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具有基本的社会公德底线意识

社会公德底线就是最基本的公德要求,其实就是是非判断意识。95%以上的学生认为父母工作辛苦,自己的零花钱主要来自父母,65%的学生能够记住父母亲的生日并曾经想过采取某种方式为他们过生日。83.3%的学生认为食堂工人、宿舍值班工人需要尊重,认为他们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被问及“升国旗时你最担心的事是什么”,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听到同学小声讲话”,92%的学生认为,提升文明素养对自己及未来很重要,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对于文明风尚是有追求的。他们来自农村,受到家庭较好的公德教育,对于这些做人的基本要求,他们的判断是明确的,毫不含糊的,这正是我们进行文明素养教育的坚实基础。

(二)掌握一定文明常识并伴有文明意识

此次调查,我们设置了一些关于文明常识和意识的问题,经过筛选,这部分学生对于文明常识有一定的知晓。当遇到老师走向自己的时候,是否觉得应该与老师打招呼,78%的学生认为“应该”。当问及每次集会结束之后,是否认为无论报告内容如何应该给予热烈的掌声,大部分学生也认为“必须给予”。对于是否愿意接受有关文明素养如着装方面的培训时,98%的学生认为“愿意”,大部分学生表示,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尽管在农村生活时间比较长,对集会、着装等方面的要求也并不多,但是,他们明显觉得有这方面的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了一些文明常识,并由此形成一定的文明意识。

(三)文明行为是学生行为方式的主体

这次调查,对于是否具有文明行为是我们调查的重点,在具有文明意识的基础上文明行为成为关注的重点,例如,78%的学生认为与老师见面“应该”打招呼,但是,真正实施打招呼行为的只有45%,所以,从文明意识到文明行为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在这次调查中,大部分学生的文明行为是学生主流。87.8%的学生能够在集会结束或别人讲话结束时能够给予掌声,64%的学生在公交车上有给人让座的经历,56%的学生在食堂买饭时“从未插过队”,这说明,学生在接受自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过程中,特别是近几年,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文明素养方面的教育是有成效的。总之,农村进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学生的文明习惯正逐步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四)部分学生文明意识淡薄

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一是农村进城中学生总体文明素养还不高,42%以上的学生的礼仪习惯存在缺陷;60%左右的学生的卫生习惯存在问题;能够随时随地使用文明用语的学生只占40%左右。二是学生个体文明习惯现状还令人担忧,53.9%的学生文明指标优秀率不足50%;近40%的学生存在多种不文明的习惯;8%左右的学生的文明习惯相当差;大多数学生有一定文明规范意识,但未能形成良好的文明素养,因此其表现出的文明习惯时好时坏。

三、文明意识淡漠的原因追溯

农村进城中学生文明素养整体不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主要是文明意识淡薄,而文明意识淡薄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结构意识及价值取向意识缺失

一是家庭结构发生变异。我们在对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我校父母离异的学生占18%,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近一半,他们的日常生活多由隔代老人监管并呈现上升的趋势。农村进城家庭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学生缺少完整的家庭爱抚,家庭教育出现了缺口,学生思想负担加重,出现了精神不振、自私自利、性格粗暴等现象。

二是家教的价值取向存在误区。家长送孩子进城读书,目的只有一个:考上大学。一位家长坦诚,在城市读书费用较高,如果不是为了考取更好的大学,他们完全可以让孩子在乡村完全中学读书。因此,他们的家庭教育不是对孩子全方位、立体性的培养和开发。部分家长对孩子身体素质还是十分看重的,但对心理素质就几乎不管了。这使得部分学生进城后,面对城市繁华的世界,会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甚至道德失范的行为。

(二)社会教育的意识严重缺位

社会教育的配套措施缺乏。如未成年人活动阵地相对缺乏,一个550万人口的地级市,只拥有博物馆一座、图书馆一座、综合性新华书店一个,少年宫一个。能为青少年开展有益活动的专用场所是十分有限的,而电子游戏室、网吧却遍布大街小巷,部分学生沉迷在网络游戏中,接受了诸多不健康的东西,致使文明素养下降。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推进,我区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许多农民成为了市民,但其文明素养与社会的发展仍有很大差距,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语言粗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上车抢座,邻里不和,赌博成性,不守公共秩序。这些不文明现象的大量存在,时时处处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三)文明素养的教育意识缺乏

学校是文明素养提升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学生文明意识、文明行为的形成的重要发源地。受办学评价机制、社会对于学校办学指向影响,提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几乎还停留在口头上,学校在推行应试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一些提升学生文明素质的措施,但是,很难满足青少年学生的成长需求。有的学校甚至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习惯培养。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过重学业负担、激烈的成绩竞争也促使学生形成了唯学习的价值观,从而破坏了基于相互同情、相互信赖的伙伴关系,正直、开朗、向上等优秀性格意识在应该形成的阶段因为学校教育的意识的缺乏而失去了良好的导向和形成的动力。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因学生自身的文明意识的淡薄引发了对家庭教育意识、社会教育意识以及学校的文明素养教育意识的缺失追问成为本次调查后主要行为方式。正是种种“意识”的缺乏,使得农村进城中学生缺乏应有的文明习惯,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对中学生的文明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种种“意识”教育,成为今后一阶段,提升农村进城中学生文明素养,寻求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也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提高节约意识 营造文明校园 篇4

一、组织与管理

学校成立了一个“建设节约型学校”课题小组, 由校长担任组长, 行政副校长为副组长, 总务主任、德育主任及年级组长为小组成员。在校长主持下, 制定了节约型学校建设规划:建设“阳光工程” (太阳能利用) , 实施垃圾分类, 全面节约资源, 并制定了一套细致、完整的学校“资源节约”量化管理制度。由总务处、德育处和教务处共同负责监督各项节约工作的开展和量化记录。其中, 总务处负责水、电、粮的节约量化管理工作。教务处负责纸张节约量化管理工作, 实行全方位量化管理;德育处负责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节能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有了健全的组织和完善的制度, 我校节约型学校的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教育与宣传

1. 大力开展建设节约型学校的宣传与教育, 提高师生节约意识

(1) 积极营造校园氛围。通过校报、校园网、广播站、橱窗、横幅等多种渠道, 宣传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营造人人崇尚节约的氛围。

(2)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倡议书、组织讨论以及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 让节约理念深入人心, 让节约知识人人知晓, 让全校师生员工认识到自己在建设节约型校园中的重要作用, 增强厉行节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觉养成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的节约习惯。

(3) 在学科教学中, 渗透节约教育因素, 促进节约型学校的建设。我校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挖掘教材中与建设节约型学校相关的教育因素, 并将其适时、适度地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按照“主题探究—综合渗透”型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来进行课堂教学。

(4) 开展“节约小模范”评选活动。每月每班评选出5位“节约小模范”, 以奖励学生的环保、节约的行为。

(5) 开展“节约型家庭”教育活动。把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向家庭与社区辐射、延伸, 使学生与家长形成节约意识与环保意识。

2. 开展以环保、节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开展校园“四节约”活动, 即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粮食、节约用纸。

(1) 节约用水。杜绝长流水, 加强学校用水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和管理, 公共场所卫生间、学生宿舍盥洗室、实验室等用水设备较集中的地方, 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和维护, 及时处理跑、冒、滴、漏现象。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节约用水、随手关水的良好习惯。洗漱、洗涤衣物等尽可能少用水, 要用容器盛水洗拖把等, 尽量避免使用水龙头直接冲洗。

(2) 节约用电。 (1) 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办公室、实验室、阅览室、教室、宿舍做到晴天时不开灯, 人少时少开灯, 人走时随手关灯;尽量采用自然光, 少开照明灯;楼梯、走廊等公共场所使用声光控开关。 (2) 教导学生在离开教室时一定要关灯、关空调, 做到人走灯灭, 同时派学生会干部在每天放学后对各教室进行检查, 负责登记违规情况, 并在班级量化评比中做奖惩亮分, 作为期末评选先进班级的条件之一。 (3) 教室与办公室合理开启和使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碎纸机、传真机等用电设备, 下班时要关闭电源, 避免待机。 (4) 合理使用空调, 春秋正常天气下不开空调;开空调时要关闭门窗, 室内制冷温度应设置在26℃以上;提倡下班前半小时关闭空调, 每天少开1小时空调, 严禁室内无人时开机空耗。学校行政领导会不定期到各办公室进行检查, 如发现有违规情况, 则对违规办公室的教师进行经济处罚。

(3) 节约粮食。我校的学生一半为住宿生, 走读的学生中午也要在学校里吃饭。学校倡议每名学生都要节约粮食, 在饭堂里挂上节约粮食的有关标语, 学生就餐要按需购买, 尽量避免剩饭剩菜, 珍惜粮食。食堂员工要强化节约意识, 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厉行节约, 杜绝浪费。

(4) 节约用纸。 (1) 全校师生制定节约用纸公约:节约使用练习本, 不要随便扔掉白纸, 充分利用纸的空白处, 用过一面的纸可以翻过来做草稿纸、便条或自制成笔记本使用, 每一张纸都要尽量用到不能再写字为止。 (2) 把每天的废纸都叠得整整齐齐放到“废纸箱”, 并定期将收集的废纸集中起来回收上交。 (3) 充分利用校园局域网, 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网络化, 尽量使用电子文件、电子信箱等联系工作, 提倡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 尽量利用网络传阅文件和发放通知、消息, 减少纸张消耗, 纸张尽量两面都使用, 提高利用率。 (4) 教师打印、复印需经相关的行政领导审批, 打印用纸尽量做到双面使用。 (5) 除初三年级外, 学生平时的练习尽量使用区进修学校发放的练习资料, 即使要另外打印练习资料, 也要精心挑选, 并经相关领导审批后才能打印。严禁教师私自滥印练习资料, 做到精讲、精练、高质、高效。

三、校园建设

1. 建设“阳光工程”, 以太阳能利用为特色, 节约能源, 建设绿色校园

2009年学校的浴室锅炉改造时首先采用太阳能洗浴设备, 效果良好, 既满足了学校的需求, 又节省了能源。太阳能是纯绿色、无污染的能源, 它给我们以启发:充分利用太阳能, 为我校节约能源做出更多贡献。

我校在区统一要求下改造了污染大的煤取暖炉为油取暖炉, 石油是地球黑色的“血液”, 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由于我校在北部农村, 冬季气温比市区低5~10℃, 每天需油0.96吨, 取暖期比市区多20天, 每年需用油96吨, 不仅对空气的污染大, 而且能源消耗大, 成为我校节能减排的重点, 学校也一直想办法节约用油。冬季看到太阳能蓄水箱中的热水, 给我们新的启发:能否用太阳能取暖, 节约用油。经过咨询有关专家和考察, 得出以下认识:第一, 学校取暖重点在白天。第二, 北京地区冬季阳光充足。第三, 我校经过抗震加固后, 教学楼墙体有保温层, 保暖效果好。第四, 太阳能取暖设备的使用是能源利用的良好教材, 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有良好的教育意义。第五, 不使用燃油炉减少了污染气体的排放, 保护了北京及地球的蓝天。因此我校可以利用以太阳能取暖为主、电加热补给为辅的取暖方式。在全面考证后, 我校全面开展了太阳能取暖工程的建设, 在2012年冬季使用, 完全取代燃油炉, 每年将节约燃油96吨。

教学楼太阳能取暖完成后, 将进一步在我校扩大太阳能的利用范围, 例如改造家属楼的取暖设备等, 我校将以“太阳能”使用为特色, 建设“阳光工程”, 创建新型节约学校。

2. 参与垃圾分类, 建设绿色校园

垃圾不仅是公害, 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 目前全国每年垃圾总量约5亿吨, 可利用而未得到利用的废弃物价值达250亿元, 约有300万吨废钢铁、600万吨废纸未得到回收利用。废塑料的回收率不到3%, 橡胶的回收率为31%。全校师生在认识现状的同时积极行动起来, 以更高的环境道德规范要求自己, 2009年我校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自觉遵守垃圾分类投放有关规定, 保护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我校为所有的班级、办公室及公共场所配备了垃圾分类的投放箱, 建设了可回收物品专项储藏室, 并制定了定期回收、定期上交的制度, 在全校师生中, 通过各种教育渠道和方式宣传和鼓励垃圾分类, 编写了特色教材, 将垃圾分类减量知识融入到学生生活教育及各学科教学领域。

3. 在学校建设与管理中推进节约型学校建设

(1) 严格执行学校设备添置、更新改造审批制度, 可买可不买的暂时不买, 能修复使用的不买新的;及时改造、淘汰耗能大、效率低的设备;妥善处理报损与报废设备, 可修可用的不得报废。

(2) 安装了E-SAVER照明节电装置。随着硬件环境的建设, 学校的用电量日益增加, 电费也成为学校的主要支出。为了保护能源, 节约资源, 我校安装了E-SAVER照明节电装置, 该产品技术领先和节能环保并重, 能获得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使用该装置节电率约为15%, 并能改善用电品质, 延长灯具使用寿命, 保护计算机及其他电器设备, 延长电缆使用年限。该装置还能减少电路电流量, 有利于电路上的安全防火, 提升了用电安全。

(3) 学校基建设计在符合规划、消防等部门要求和设计规范的前提下, 应尽可能科学用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建筑内部结构力求经济、合理、适用。

四、教育效果

由于学校的组织与宣传, 我校在节约型校园建设方面已初见成效, 学生们能够自觉地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太阳能供暖使教室与家属楼比每年更暖和了, 感冒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学生们自发组织捡校园垃圾, 自行组织环保服装设计大赛, 有的班级还组织了保护树木、保护鸟巢的活动。垃圾回收房里堆满了各种奶盒、纸张, 这些可利用的再生资源是学生们节约行动的见证。

五、结束语

通过实践, 我们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节约型学校”建设模式。全校师生在建设过程中, 自觉地养成了节约习惯, 树立了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观, 更好地认识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形成了有关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及相关能力。

文明意识 篇5

“公德意识及文明行为”誓师大会

教师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为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让学生掌握基本礼貌,礼仪规范,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意识。今天我们全校师生在此举行誓师大会。让公德随风润物,让文明花开满园。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曾经涌现出无数让我们敬仰的道德楷模;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病救人,遍尝百草的李时珍。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无不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所在。

弹指一挥间,人类已昂首步入21世纪,今天的中国正在战胜衰落走向振兴;挣脱屈辱走向奋进。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然而,当我们津津乐道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时,也不得不认真审视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大的不说,就看看我们周围。与同学嬉戏打闹时脱口而出的脏话。在不经意中丢在校园里的垃圾,在心事不宁的情况下随意踢倒的桌椅,为了丰富生活而起的并无恶意的外号,作业没做完或不会做时顺手抄下的答案,以及被教育时的傲慢无礼,这些都是不文明行为,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意识到并去努力改正了?

就拿最简单的尊重师长来说吧,在你们眼里,不怕老师,顶撞老师是一种个性,但是你们可曾想过,从你踏入校门那天开始,是谁不厌其烦的为你讲解每道题,是谁在清晨站在三尺讲台上等待你进入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是谁在你犯错误时帮你改正。在座的各位同学中有多少人,你们的父母陪伴你们的时间都不及你的老师多,每位教师兢兢业业只为你,想法设法教育你,给予你们百般耐心和千般的爱,只希望你们能懂事,不求人人成材,但求无愧你们自己的未来。你们漠视我们给予的关爱,把我们满心的热忱和真切的希望都甩到一边,可曾想过我们的感受。

当然,作为教师要强化社会公德意识并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身社会公德教育。在要求学生的同时,能够以身作则,言行文明,尊重他人,仪表大方得体。着装简洁大气,勤于钻研业务,乐于助人,依法执教,努力促进学生发展,用自身的文明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树立公德意识。

而作为学生的你们,不必埋怨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要踏踏实实从自身做起,养成文明习惯,做社会公德的践行者。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培养社会公德的情感。其次,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通过点滴小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不可补”我们每个人既是道德建设过程的参与者,也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弘扬社会公德,人人有责。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刍议 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2.013

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的构成部分,放在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之后,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1],并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不仅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添了新的内涵,也为国家未来发展勾画出了宏伟蓝图。如何让大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宏观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大学生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难题。为此,本文拟探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意义、哲学基础以及策略路径等,以期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意义

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对其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现代人才的客观需要。

一般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通过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就可以解决工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蜕化问题。其实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生态文明问题本质上是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发展理念和主体的价值选择问题,其根本还是人的问题,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P11)。也就是说,只有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主体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所以,要落实好中共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精神,必须抓住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主体,让所有社会主体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3],把国家发展理念化为每个社会主体的共同行动。而当代大学生是我们的未来,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如何,直接决定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十分必要。

1.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体的重要构成,是特殊的社会群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人数迅速增长,大学生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生态文明建设是全民参与的一项事业,若不引导和调动这一部分社会主体的积极性,生态文明建设就会大打折扣。另外,公民的生态文明建设参与意识的强弱和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教育的深度与广度,要取得宣传和教育的良好效果,必须重视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因为大学生既是接受宣传和教育的最适当的主体,又是联系广大社会群体的纽带。他们既生活在学校小生活圈中,又联系着社会大环境,在大学这个小生活圈中受到的教育、获得的信息可以直接传递到家庭、亲戚邻居和朋友,在学校集体生活中形成的保护环境的习惯和良好生存环境的诉求必然会影响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网络时代更是如此。所以,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心,不仅直接影响到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持续存在和发展。

2.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往往侧重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让受教育者接受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这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新生社会力量,并且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但除此之外,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包括其他一些内容。比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会产生新的思想观念,一种思想观念对社会的发展无论是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内容。对于那些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就要引导受教育者相信它、接受它;反之,对于那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通过辨析其错误,消除其对受教育者的负面影响,从而避免其对社会造成危害。就目前来说,生态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悖论”性问题,一方面快速发展的工业化、现代化让人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外部性问题。生态文明观念的培育无论是从生态治理的积极面去看还是从环境破坏的消极面去看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将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让人们对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前景忧心忡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缺乏自信。让大学生明白这一点,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只有培养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未来建设者,我们的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的梦想才能成为现实。另外,作为未来建设者,当代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责任感决定着他们将来对社会的贡献,而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态价值理念及其相关责任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包括多方面价值因素的培育,譬如,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体现出的自然价值,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依赖而产生的社会价值,人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物质世界而表现的实践价值等;除此之外,还有个体价值、美学价值、规范价值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这些价值因素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之中,使其成为他们行为取向的影响因素,能够使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爱护大自然、参与到社会健康发展过程中,这是他们肩负并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哲学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质上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目前的工业社会或者后工业社会,人如何对待自然已经成为关键,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哲学上来看就是生态哲学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必须让他们理解生态问题的哲学基础。

在中西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之关系问题论述很多。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曾经非常生动地描述了“人类和他的大地母亲”在相互作用的历史中变化着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深刻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而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哲学审视,人们更多的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为立足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P161)

在这一段论述中,马克思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共在、共存、互为伙伴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强调了自然对人的重要性,即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是自然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存在物;人及其社会活动是在自然中进行的,自然具有先在性。这一思想在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有进一步的表述:“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P519)另一方面,马克思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对象性关系,自然在为人类提供生存环境的同时,人类的活动又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状态,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对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又强调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2](P193)这就是马克思阐述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2个方面。当然,马克思在这里所强调的人不是“单个的人”,而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01)。所以,对“人的活动对自然的作用”的理解,必须从“社会关系中的人对自然的作用”来理解。

马克思上述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正如当代苏联学者HT弗罗诺夫[4]所指出的,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同,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的方法、他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现实有效的。让当代大学生透彻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深层的哲学内涵,把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建立在一定的理论认知基础之上,不仅可以避免他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肤浅化理解,而且能够使他们认识到现代社会中各种利益关系的纠缠和冲突是造成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而今天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转嫁再次证明,基于不同历史传统的民族国家,由于其大小、强弱不同而建立起来的国际政治关系,决定着一个民族国家与生态自然之间对象性关系的性质和程度。

三、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策略与路径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一方面,必须让大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解决该问题的紧迫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他们的生态道德养成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责任感。只有如此,才能让他们真正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之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进程。

生态环境问题是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问题,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同,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时间和程度,以及解决的策略措施也不同。对我国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历程及其特点,让他们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从历史进程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对现代化的不断追求,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是通过工业化的形式来实现的,而工业文明遵循着消费主义和规模经济的逻辑,所以,生态环境问题是工业化必然导致的后果,这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提出了包括工业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的口号和发展目标,但由于后来持续多年在发展问题上走了弯路,造成我国工业化的速度放慢,只是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才真正开始了快速现代化进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我国的现代化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对比我国的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可以发现,中西方之间既有共性又有重大的差异。

从共性来看,工业化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在使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也破坏了本国的生态环境,之所以如此,因为“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面对自然界和社会,人们注意的主要只是最初的最明显的成果”[5]。同样,我国3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并且我国的工业化由于成为了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一部分,还承载了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部分消极后果,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转嫁生态危机的受害者。

从差异来看,我国的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相比还有不同的特点。由于我国的快速现代化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所以,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就呈现出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表现为一些问题还没有来得及解决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加上市场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复杂,解决难度也比其他国家要大,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个性特征。讲清楚这些问题,让大学生明白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问题的性质,以及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关系、受制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程度等,能够使大学生理性地认识和看待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问题之间的关系。

提升生态道德意识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成果,有没有生态道德意识已成为环境保护行为生成的决定性因素。多年来,面对日趋严重的全球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从经济、立法及技术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都未能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其深层次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有效地增强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或者虽然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生态道德意识,由于追逐经济利益的动机,生态道德意识的影响作用未充分发挥,从而没能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行动。

关于生态道德意识的内涵,理论界有不同的说法。关于一般的道德意识,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依据社会的道德标准,通过舆论或个人内心活动,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态度。”[6]根据这一说法,生态道德意识是人们以人类的善恶观念来对待自然,把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作为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人类的道德关怀和道德评价之中。

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也是衡量大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大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是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时期,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那么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是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即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审美能力,使大学生道德素养整体上得到提升。

四、结语

只有通过大力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帮助他们树立生态伦理理念,使他们能够依据生态道德规范对待自然、保护环境,自觉践行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能够以“生活的逻辑”取代或者至少弱化“资本的逻辑”,才能促进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的落实,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53.

[4][苏]弗罗诺夫 H T.人的前景[M].王思斌,潘信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5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3.

文明意识 篇7

一、“环境道德”的内涵

道德, 原本是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一般情况下, 道德被认为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约束。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迫切的今天, 有必要把传统的道德约束力, 延伸到自然环境的保护领域, 促使人们建立起环境道德体系, 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

所谓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 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 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 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环境道德观念要求遵守两条环境道德原则: (1) 平等互爱, 即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保证健康自下而上和持续发展的权利; (2) 保持互利, 人类每一个成员都应保护生存环境, 保证地球上所有成员的和谐共处, 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环境道德的本质, 就是人们在生存发展过程中, 在感知自然界和他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后, 自觉约束自己的物质贪欲, 善待自然环境, 协调人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 达到人与社会环境及人与自然环境长久共生共荣的一种道德良知和伦理道德规范。

二、环境道德建设现状及保障体系的建立

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共同物质基础。一个地区、一家企业乃至一个人, 如果只图眼前局部的经济利益, 只图个人的某些方便, 而不注重环境保护, 尽管只是单方面的行为, 但集中起来, 就会增大对环境的破坏力, 损害环境有限的承载能力, 制约可持续发展。

(一) 环境道德建设现状

环境道德中的环境道德规范有如下几条:

(1) 自觉防止和消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损害, 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2) 从局部入手, 自觉服从全局对环境保护的需要; (3) 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 自觉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行动; (4) 支持和维护有利于环境的公共行为, 批评和抑制破坏环境的言论和行为。

可惜的是, 这种环境道德观念, 在近些年不但没有得到强化, 反而在不少人的头脑里荡然无存了。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 把好端端的环境弄得满目疮痍, 破败不堪。市民在街道和公共场所乱扔垃圾 ;大排挡、小摊点占道经营, 污水随地泼洒;小商店店主在路边乱烧废纸和塑料包装袋, 怪味刺鼻难闻;收获时节焚烧秸秆, 烟雾弥漫……种种危害生活环境的陋习在城镇随处可见。有些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令人担忧, “白天不排, 晚上排;晴天不排, 雨天排;检查不排, 事后排。”这样的谚语便是目前企业对待环境态度的生动写照。 排污企业在对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有所了解的情况下, 与环保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姑且不去谈论其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但不能不令人掂量这些企业的环境道德水准。这些年各地都在加快经济建设, 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这是求发展的大好事。但是, 就有部分地方惟GDP为上, 一些企业惟经济利益为上, 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 以后再拿钱来补环境破坏之“火”, 于是置国家法律于不顾, 肆意排污, 环境建设出现了“寅吃卯粮”的现象。这些年, 不少地方都走过“为了银子污染环境, 花费金子治理污染”的弯路, 这样的教训值得世人警醒。

(二) 构建环境道德保障体系

环境道德是企业或个人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环境道德要求企业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 树立新的行为准则。企业和个人在经营和社会生活中, 要摒弃“重利轻义”的义利观, 树立“以义取利, 义利并重”的义利观, 在谋取自己利益的同时, 要考虑他人关系及社会的综合效益;在追求企业效率的同时, 要多考虑经济行为的实际影响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在追求家庭和个人生活质量的同时, 要顾及周围环境和公众的利益。从环境道德角度讲, 企业不排放废水、废气和废渣, 个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抛瓜皮果壳、不乱倒垃圾等, 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1.企业的环境道德建设始终是环境道德体系建设的主体。

一方面, 任何企业都存在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能, 而污染治理又需要成本甚至是高成本, 这就导致环保执法刚性不足、手段不硬。企业这种逐利的本能在急欲摆脱贫困的背景下, 得到了放大。企业粗放经营和肆意排污, 将环境成本社会化, 让公众和企业周边居民忍受和承担污染, 这就缺乏起码的环境道德责任。

另一方面, 企业始终是环境保护的主体, 控制污染必须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最熟悉生产工艺, 最明白自身环保的软肋在哪里, 什么地方存在大的环境隐患, 采用什么方法最能解决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环境监管和执法中, 一方面强调企业的环保责任, 同时也要注意调动企业实施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我们要充分肯定和维护企业的环境道德, 倡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觉承担环境责任。

2.消费者的环保素质高低, 是企业等社会组织环保素质的基础。

公民或者说普通消费者的“环境道德”, 能通过消费关系, 直接的影响或匡正一些企业的“环境道德”, 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一旦企业的某些认识偏离了消费者的道德和社会企盼, 那么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消费的形式, 通过市场行为的方式予以惩罚。任何一个企业, 如果不能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如果不能正视其责任, 而一味地钻在钱眼里, 那么也必将得不到社会大众和消费者信赖, 也就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3.广大市民应当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 树立一种努力改善和爱护环境的信念和责任心。

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逐步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讲环境道德的大环境。同时, 还要引导公众把环保意识自觉融入到自己日常的生活当中,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起,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保护人类自身, 克服破坏环境的陋习, 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促进环境道德建设

要将环境道德观付诸实践,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个首要和必要的有效途径。要把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而提出的环境道德标准, 普及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内化为每个人的“良心”, 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从娃娃抓起, 从领导抓起, 确立信念, 培养习惯。努力把保护、改造、建设宜人的环境形成社会舆论, 变成大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1.树立全新的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 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 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 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 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要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 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道德与利益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也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 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在利用和改进自然引导各种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 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培育环境道德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精神游戏。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 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这就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 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道德整体的一部分, 从表面上看, 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 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 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现代社会需要培育环境道德, 这不仅是道德自身的要求,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了解自然, 与自然为友;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 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 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4.建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

在消费中考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应作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 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 让其能够休养生息, 否则人就在吃子孙饭、断自己后代的生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 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 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

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首先是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是在处理自然关系时, 引发的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关系。对这些矛盾和关系, 无疑要用法律来规范, 但是大量的矛盾和关系不能用法律, 而需要用道德来规范。这就是说, 在处理环境问题时, 要讲究“环境道德”, 要建立“环境道德体系”, 用“环境道德”来为人类建立一个宜人环境的目的服务。当前, 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提高全社会的环境道德意识。要通过大量的道德活动, 形成人人都能接受的道德认识、道德理想、道德情感, 使“环保”不再被视为单纯的技术问题, 不再是单纯的生产活动, 甚至也不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只有建立了一个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新文明, 我们的居住地, 我们的地球, 我们的家园, 我们的环境才会更安全、更美丽、更繁荣, 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马桂新.环境道德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2]徐冬青.环境问题: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J].学海, 2002, (5) , 184-187.

[3]曾建平.试论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J].道德与文明, 2003, (3) , 60-63.

文明意识 篇8

目前, 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 并且主动从个体进行践行, 对环境保护贡献力量。然而, 在农村, 很多农民难以接触到生态环境的相关教育, 造成他们的生态意识有所欠缺, 甚至偏远或者落后地区的农民排斥生态意识的推广[1]。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首先, 农民多年的生活习惯与生态保护相悖, 并且不易调整。除了环保意识宣传不到位, 农民意识不到自身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之外, 农村的各项环保设施与规定滞后, 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因而出现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垃圾无分类处理、木材燃料取火等现象。其次, 农民未能清晰地认识破坏生态的后果。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如果不及时调整, 不仅破坏了自身所处的环境, 也影响了后代的生存, 由于农民没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更是缺乏主动性与持续性。再次, 农民缺乏科学种田与保护环境的相关技术知识。施肥与农药的不合理运用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最后, 在农业环境保护知识方面, 农民缺乏交流与沟通, 不易接受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很多农民因为自身原因无法理解, 从而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而再次造成农业污染[2]。

2 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举措

2.1 加强普及生态文明知识

首先, 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指导, 激励其关注生态环境, 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 主动带动农民践行科学发展观, 不断接受培训、更新观念, 形成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其次, 注重对农民的培训与宣传, 以简单易懂的多样形式进行教育、引导, 使广大劳动人民树立起生态意识, 掌握生态文明知识, 从人人做起, 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行动[3]。并且, 应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中, 培养孩子的生态意识, 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

2.2 通过农业科技组织对农民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指导

目前, 我国很多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 导致他们依照传统生产习惯从事农业活动, 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因此, 加强农业科技组织下乡参与基层农民的农业生产, 对其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 以培养农民科学的生产习惯, 从而减少因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4]。

2.3 组织实践活动成效评比活动

提升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保护生态环境最重要的部分, 通过结合实践活动评比激励, 互相监督, 评比出践行生态保护较好的个体, 不仅能使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 而且为农民树立了榜样, 影响其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主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 把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5]。

3 结语

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是生态保护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有助于生态实践成效的发挥。不断提升农民的素质及环保意识, 增强农民保护环境的自主性, 生态实践才能落到实处。同时, 有助于推进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 从而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DB/OL]. (2011-06-02) [2012-02-04].http://jcs.mep.gov.cn/hjzl/zkgb/2010zkgb/.

[2]李红梅.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011:44.

[3]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N].人民日报, 2007-10-24.

[4]卓越, 赵蕾.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3) :106-111.

文明意识 篇9

一、制定生态文明教育的框架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 需要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这既是使命, 也是责任。二者彼此协调, 互相促进, 形成连贯统一的教育体系, 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树立大学生科学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 为大学生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而共同努力、终生努力。

第一, 发挥学校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主导作用

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来自于校园日常学习和生活, 它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和安静的环境, 在培养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中占有主导作用。高校和教师在开展教育课程时首先要确定教育目标。要在理论上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 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思维和提高操作能力, 去防止及解决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

首先, 在行为上, 要通过对学生掌握的概念, 形成的看法及发展的能力, 来掌握学生们的生态教育成果。具体可以通过提问或简单的测试, 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环境问题, 进而产生希望获得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能力的欲望;也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等方法积累经验, 更多地调动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潜能。尤其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课题, 充分调动他们主观能动性, 激励学生广泛参与其中, 自主提出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法, 做好实验报告, 并以数学的方法统计出该环境问题的发展情况。

其次, 要营造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在现代化信息革命的影响下, 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新的挑战。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生有着非常广泛的获知渠道。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等新兴教学方式给教学环境拓宽了新渠道。营造适应新环境的教学, 需要以学生为出发点, 关注他们的需要, 挖掘他们的潜能, 使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将自己的观点和其他同学沟通交流, 互相学习。营造新的教学环境有多种方法, 可以通过游戏或者活动进行小组讨论, 进而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可以通过户外活动, 用感官去感受自然环境, 用行动去美化自然。不拘泥于书本, 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的锻炼相结合。

第二, 营造社会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浓厚氛围

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把方案转化为生态治理的执行能力。因此, 社会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方法。社会通过社区活动、新闻媒体、舆论宣传等手段对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行为, 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和教师介绍有关的环境问题, 确定社会实践的目的, 并为学生提出针对性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社会实践中, 要求学生要仔细观察和收集数据, 并经过讨论得出合理的结论。如:面向社会, 以“国际湿地日”、“世界水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及干旱日”、“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等为主要讨论内容,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学生自主举办参加以环境问题为主题的讨论, 组织社区文娱活动, 在社区内发放环保先锋传单, 向同学们宣传环保知识, 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 服务社会。

通过学生耳闻目睹和亲身感受, 进一步指导大学生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

二、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方法

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要在制定生态文明教育框架的基础上, 选取适当的培养方法。只有好的培养方法, 才能使大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会并理解生态学及环境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 并进一步使学生拥有调查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培养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讲授法。传统授课方式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师用语言描绘教学内容, 解释和论证学科知识中的概念、定理、假说以及它们之间的必要联系和相互关系。学生在课堂通过听课、复习、练习等程序完成知识教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承担主要教学任务。在授课时, 教师通过向学生描述生态环境相关理论知识或者某一具体环境问题的具体成因, 逐渐推进环境问题的深化, 为学生提供直接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也可以通过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进一步讲解各种污染物的来源与社会危害, 阐明生态环境科学的基本规律等。但传统环境教学仅仅以老师为课堂核心, 依靠口授知识的方式, 向学生传播生态环境知识。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对环境知识理论有大概的理解, 但是不能生动和形象地向学生展示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教育正逐渐实现由传统教学环境到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 既要认真采纳传统授课有利的方面, 又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 与新式授课方法相结合。比如, 课堂上不仅可以靠教师用语言、图表、教科书等工具这一种途径, 教授生态环境相关理论知识, 也可以让大学生主观参与到课堂中来。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传统的授课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以学生的共性需求为主, 对学生个性需要照顾不够, 不利于学生的个性特征, 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容易使学生因为学习内容、教师的讲述习惯而对课程产生抵触情绪而导致培养失败。新式授课可以针对提出的某一生态问题划分成不同的观点。支持其中观点的学生可以组成小组, 通过辩论的方法提供依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最终对该问题产生多角度多方面的深刻认识。

二是实践法。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仪器设备、模型、幻灯片等媒介对生态环境进行观测。可以给学生放映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电影和录像, 使他们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通过仪器设备, 对生态环境进行追踪观察, 对多方面污染状况进行检测分析。如水质、大气的检测与分析、固体物质的调查与处理、噪声监测、生物多样性的观察等。通过室内的这些最基本的学习与训练和实践活动, 可以逐渐培养大学生发现并辨认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更好地界定生态环境问题的发展程度。室外实践主要形式包括野游、短途旅行、简单的野外考察、生态调查等实践活动, 在辅助方面也包括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三是研究法。研究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 要参观调查。参观调查就是通过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找到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 它根据解决当前问题的需要去收集和处理有关信息材料。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这项措施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中显得十分重要。它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步骤:1、提出问题;2、收集有关数据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核实;3、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4、将收集的数据与提出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5、提出较为实际的问题的答案, 并对整个调查过程进行整理、小结。比如, 可以组织大学生到气象站、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环境当中去进行考察、调研、分析。学校、家庭本身的环境, 以及所在社区的环境, 也都可以列为重要的考察对象。这种形式的培养方法优点在于能使培养与环境实际、社会实践相联系, 学生通过接触实际, 获得正确、鲜明、真实的印象, 理论联系实际。其次, 要发现探究。探究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积极倡导的, 是在教学过程当中, 通过引导学习者对具体问题的思考、探究和考察, 进而发现所要理解掌握的知识、概念、观点或应有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探究式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讨论、辩论、卡通、漫画、流行歌曲、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模拟、小品、新闻媒体、图片分析、诗歌、竞赛、两难选择、采访、问卷等。运用探究法教学的一般步骤是:1.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并解说问题的情境, 促使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 明确应解决的问题。2.合理假设。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和原有的知识, 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3.检验假设。学生对所提出的假设, 通过实验、论证、辩论, 进行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验证。4.做出结论。学生在比较、分析、推理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结论。最后要注重创新。

达尔文说过,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在研究方法上有重大突破的基础上实现的。现代化引起的信息革命, 使当今的互联网知识涵盖范围广, 信息量巨大。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十分广泛的知识和信息。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强大的学习环境, 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会学习、自觉学习、合作学习和主动学习, 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提高自身自主学习的实践行为。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实现完整性、民主性和有序性。作为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 还要有统领和掌控教学全过程的本领和智慧。

参考文献

[1]王红旗, 李长兴.环境教育的方式与方法[J].环境教育.1999 (03)

[2]王士宏.互动式环境教育教学方法初探[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 (04)

[3]卢丁时.环境保护教学初探[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 (10)

[4]李金春.关于新时期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 (11)

[5]黄娟, 贺青春, 黄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发利用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 (12)

[6]刘经纬, 孙育麟.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意义及实施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 (06)

[7]唐晓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07)

[8]鄢本凤, 宋锡辉.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及其实施[J].思想教育研究.2010 (11)

文明意识 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态文明意识,渗透

“ 生态文明”这个话题是在我国召开“ 十八大”时提出来的, 生态文明已经放在了社会建设的突出地位, 可以看出, 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高中生是我国未来的栋梁, 在吸取课本的知识的同时要对其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 在历史课本的教学中, 老师要结合当地生态现象, 和以往我国的生态事例进行对比, 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 了解到生态文明在人类发展演进中不可磨灭的作用。 本文就针对高中历史教学, 来探讨对高中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它所提倡的是人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形态, 它所展现的理想化要求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生态文明着重点在于人作为自然的主体, 要求人与自然要相互融洽的生存, 要互相和谐的相处, 体现的是以和为本的思想。 生态文明是新兴的文明, 是通过历史中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传承衍生出来的一种文明理念。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二、历史教学对生态文明的作用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 历史作为已经发生的事情, 是一种客观事实。 因此, 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要尊重史实,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要注重知识点的迁移, 结合历史事件, 切忌主观片面性思维。

在高中历史科目中渗透生态文明, 对学生培养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高中生处于人生最青春活泼的时期, 这个时期学生对知识的摄取很强烈, 也是形成个人观念的关键时期。 因此, 对高中生灌输生态文明观念, 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会有影响。 历史课本作为还原历史, 教授学生历史的书籍, 历史教师也应该不辱使命, 对生态文明的知识进行传授。 只有历史教师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史实, 了解史实的观念, 学生才能够正确认识什么是生态史, 什么是生态文明。从而促进学生关爱自然, 保护自然观念的养成, 让学生拥有高度的人文情怀, 学生自己也能在学习生态文明的同时开阔视野, 了解大自然, 从中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对自然起敬畏之情。

历史学科涉及的各个方面, 涵盖许多领域, 因此, 对历史的教学就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 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现在的历史教学已经打破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 教师队伍也对生态史观有了深刻的了解, 提高授课的质量。 尽管老师已经对生态文明有些研究, 但接触时间短, 对生态文明了解不够透彻, 因此在教授的知识体系上就不够完善, 缺乏对生态文明体系的完整性。 对于这类现象, 会影响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摄取, 所以, 从教师角度考虑, 教师要对生态文明进行专项探究, 对课外的生态文明知识多加吸收,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由此, 才能够培养学生审视世界的眼光, 让学生认识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生态文明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完善生态文明在历史课本中的知识框架。 作为历史老师, 要紧随社会脚步, 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吸取知识了解生态文明, 并在历史知识结构中建立生态文明体系。 通过查阅书籍, 互联网阅览, 参加学术研讨会等等方式来提升自己对生态文明的素养。 尝试不同的授课方式, 探讨出哪种授课模式适合学生吸取知识, 从而达到传授生态文明的目的。

授课中加强教学的科学性。 要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主动性, 提升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比如在课堂上发挥学生讨论式学习,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自由讨论, 教师在其中对学生进行点播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在此, 结合生态文明的案例进行分析,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对历年高考题进行解读。 在生态文明方面, 要有针对性的对自然, 资源, 环境, 污染等方面的题进行课堂分析。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 把握市政要点, 通过建立图标, 收集资料等方式,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题型应该如何作答, 掌握知识脉络, 并且能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使学生切身感受生态文明是什么。

生态文明, 作为一个课题, 在历史教学环节上所占比重不大, 但对学生要求不小。 因此, 作为历史老师, 对学生灌输生态文明的理念是一项长期都应该实行的课题。 在课堂教学时, 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子, 讲事例等方式对生态文明思想进行渗透。 教师也可以结合当地的生态文明, 让学生对家乡自然风光更了解。 或者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 让同学在课余时间亲身体会自然, 探索自然的神秘, 将心得体会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四、总结

现如今, 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建设社会的重中之重, 对于高中教育中生态文明对学生的渗透更是一项重点。 生态文明作为一项课题, 需要老师对生态文明进行深入学习, 并将其带入课堂, 让学生感受生态文明, 感受自然,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理解生态文明的意义, 着重把握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 让高中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蒋福军.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生态意识生成的三种方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4.06:67-70

[2]张继贤.生态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及问题研究[J].才智, 2016.02:16-17

文明意识 篇11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公民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85-02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美丽中国”首次作为执政理念提出的重要依据。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的不断渗透,我国公民的思想价值观念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少企业和个人片面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忽视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在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深深危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需求

从人类文明历程看,生态文明不但继承与发展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智慧结晶,而且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在西方,在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整个社会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人们在努力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我国正面临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挑战”。从资源消耗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由此引发的资源匮乏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总体来说偏低,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能源需求增加的矛盾突出;从环境污染看,即便我国环境质量状态整体保持平稳,但城市空气细颗粒污染以及农业污染物排放量增大等问题突出;从生态系统看,多种生态系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紧缺问题严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党中央在当下所作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五位一体的建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最根本的目的看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的状况,从而让人们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感受生态社会的美,从思想观念上树立保护环境和自然崇拜意识。

习总书记在谈到生态文明时认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环境污染的状况也会越来越糟。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大不如前,甚至出现许多不满情绪,那么,幸福感又从何而来?“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就需要广大公民树立起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践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遵守保护优先、节约优先为主的方针政策,把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来。

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①我们应当正视历史,我国是一个由农业文明发展而来的农业大国,因此,由农业文明上升到工业文明国家势必会导致弊端的产生,怎样及时止损以及将工业文明进而发展成为生态文明的国家才是文明真正要面对的问题。只有经历了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继而达到生态文明这样状态的国家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要求要将生态与经济齐头并进发展的观念,而不是拆西墙补东墙。我们要的既不是贫穷落后的农业文明才具备的良好生态环境,也不是要工业文明占据主导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人们的幸福感丧失的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并不等于农业文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这才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应有的态度,要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技术构建绿色发展体系,以求发展现代农业与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双管齐下,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令人民体会幸福。

二、公民生态意识薄弱的表现及成因

公民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能够引领社会生态建设的步伐,只有公民接受和掌握这种价值观,才能自觉形成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践行生态文明活动。目前看来,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还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浅薄。部分公民还未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缺乏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践行性,没有形成对大自然的敬畏,存在事不关己的无所谓态度。二是公民的生态责任意识不足。由于公民未形成良好的生态责任意识,有关政府部门也未对公民有着明确的生态责任要求,部分公民表现出对生态文明事不关己的推诿态度。三是群众的实践自觉性较低。公民的生态意识还未内化成为自觉的行为规范,因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就不可能自觉表现出生态文明行为,形成不了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四是公民的生态危机警觉性不高。由于公民长期生活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境当中,而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危机有一个显现的过程,在缺乏生态意识教育的情况下,只有当生态危机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人们才会做出补救措施。五是公民的生态消费过度。生态消费是指符合生态伦理的科学的消费方式。当今社会,部分公民的消费方式无目的、无节制、不健康,表现出挥霍浪费、不合理消费资源,由此造成经济的不良循环,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

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一方面,群众接受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较晚,短期内要形成系统的生态文明观念不太容易,使得我国公民没有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另一方面,学校生态环境课程设置的更多具专业性而较少具备公益性,导致生态教育事业未能朝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方向走。二是对生态建设的格局盲目乐观。虽然生态文明建设已得到国家高度重视,但是大部分公民仍认为这是国家与政府人员需要完成的任务并未意识到作为一个公民应对环境承担义务。并且许多公民对生态灾害有事后补救的盲目乐观意识,然而事实上,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被破坏过的生态环境即使补救了也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损伤,因此需要人们极力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三是生态教育者的积极性不足。部分从事生态教育行业的教育者未能尽责,对生态教育事业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和热情,导致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出现敷衍了事的情绪,未能把生态文明意识很好的传播给受教育者。即使教育者将教材中所列知识都教予受教育者,但由于没有引导受教育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单纯的只是传授书本内容,未能将公民引导到知行合一的层面上来。四是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唯GDP论。改革开放以来,GDP指标成了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使得人们只关注经济效益,不太关注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影响。五是生态行为的监管缺位。我国目前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应该说比较完善,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政府相关部门部分工作人员的不作为,使得企业和公民个人的环境污染行为和不文明的生态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追究,导致管理学的“破窗效应”发生,使得公民生态意识薄弱。

三、“美丽中国”语境下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途径

在目前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何让公民意识到生态文明高于工业文明,不盲目的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幸福。这就务必需要我们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围绕“美丽中国”主题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坚持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风气,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树立公民的生态意识,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

(一)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让人们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生态文明教育角度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与践行的主力军,他们应当举报与时俱进的观念,把倡导生态文明作为自发自觉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首先,在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理念上。应从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从过度消耗资源向加强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从把追求简单增长向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其次,在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建构上。就要正确的领悟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版图中。再次,高校还应在日常的课程开授中,把生态道德责任这个理念传递给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相关的环保知识、生态伦理等内容。

(二)多渠道融媒体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宣传。随着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大部分公民是通过网络媒介来获取关于生态环境相关信息的。因此,要重视新闻媒体给公民的直观感受,提高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程度,强化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体系。首先,可以倡导校园、社区、企业等团体组织订购与生态相关的报刊杂志供人们阅读。从中了解更多的生态环保政策法规、城市环境质量与污染指数等生态环境的知识。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互联网这个高效、便捷的传播方式来开展生态文明的意识传播。通过在网站上开设关于生态文明的栏目,让人们在浏览网站时能够对相关知识和新闻有较多了解。再次,进行生态文明具象化。具体说来,可以通过生产、推广和销售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周边产品来实现。或是将有利于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产品以生态促经济的主导思想进行展销会式销售,从而让环保人士对生态事业的投入有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三)以生态法治建设强化公民的生态责任意识。目前部分企业家钻法律空子,主张功利主义价值观导致罔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违背了国家大力倡导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建设美丽中国、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这都是全民族的事业。这就需要以法律建设方面加强公民的生态责任意识。一方面,可以通过立法、执法部门的全力配合,进一步修订、完善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在实际情况中出现的漏洞及不足进行及时的修订和补充完善,加固生态法律系统。如完善生态环境破坏惩罚制度、生态保护奖励制度以及生态补偿标准制度的修订等都可以为生态环境的发展做出强有力的贡献。另一方面,需要基层执法部门的全力配合。通过上级对下级施以层层管制,下级对上级进行层层监督的方式将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到平常百姓家。如基层执法部门严肃执法,对待破坏生态环境的公民进行一定程度的批评、惩罚等再教育方式。

(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的生态消费观。生态消费是一种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现如今,有很多公民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仍出浪费、不理智消费等行为,因此倡导和践行生态消费观势在必行。一方面,可以通过树立公民的生态消费观念入手。通过宣传教育的方面令公民明白浪费、奢侈的危害性,由此联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心思想。让公民明确如今所进行的不合理消费将会给自己以及子孙后代带来不容小觑的恶性影响,甚至对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要将生态消费的观念自发成为自愿、自觉的消费理念,在消费的过程中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另一方面,将生态消费观念落到实处,形成合理的消费模式。为了使全民参与到生态消费的行列中来,这就不得不建立一套以低消耗、低浪费的生态消费模式,从衣、食、住、行上贯彻落实。确立以生态消费观为指导;生态环境法律为监督;政府宣传教育为途径;鼓励环保企业为辅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仇竹妮,赵继伦.增强全民生态意识[J].人民日报,2013(7).

[3]依明卡力力克衣木.树立公民的生态意识[J].学习时报,2012(16).

[4]卓越,赵蕾.加强公民生态文意识建设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5]张文斌,颜毓洁.从“美丽中国”的视角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策略[J].生态经济,2013(4).

[6]胡锦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08.

[7]习近平.在浙江省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会上的说话[R].2005-8-15.

文明意识 篇12

一、生态旅游理论简介

针对旅游活动给环境与资源造成的破坏,早在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H.Ceballoslascurain就提出了生态旅游一词,生态旅游是要求旅游者和旅游业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不仅表征对自然景物的所有观光旅行,更强调观光对象不应受到破坏。

二、生态旅游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一词自1983 年提出至今已有30 年的时间,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首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的生态旅游物件从人文景观和城市风光转为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所指定的“自然景物”,即保持较为原始的大自然,这些自然景物在其国内定位为自然生态系统优良的国家公园,在国外定位为以原始森林为主的优良生态系统。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极为重视保护旅游物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自然景观的做法,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旅游接待设施小巧,掩映在树丛中,住宿多为帐蓬露营,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物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等保护环境的响亮口号,并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保护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大自然标牌体系及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愉怡中增强环境意识,使生态旅游区成为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天然大课堂。

我国从十七大提出生态旅游至今对其宣传也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从成效看,生态旅游发展的还不完善,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景区内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等足以证明生态旅游有名无实,总的来讲,其原因主要是生态旅游意识落后,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并没有从根本上掌握生态旅游的内容和含义,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宣传和肤浅的理解上,这就造成无法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的结果。这一表现在经济不十分发达的吉林市尤为突出。

三、传统旅游活动对吉林市形象的不良影响

(一)吉林市概况

吉林市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吉林市历史悠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穿城而过的松花江水,孕育了古老的民族和文化。1994 年吉林市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甲级开放城市,还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央视《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等称号。

吉林市四面环山,三面临水,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有“北国江城”之称,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区的松花湖是著名的避暑胜地,被誉为四大奇观的吉林雾凇更是冬日的奇葩。吉林市以其独特的雾凇冰雪旅游资源、森林旅游资源、陨石旅游资源等构成的旅游资源体系,在全国独具特色和吸引力。吉林市多民族居住地之一的乌拉街满族风情,阿拉底村、兴光村朝鲜族风情,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吉林市作为塞外北国的一颗璀璨明珠正在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城市。

(二)传统旅游活动对吉林市形象的不良影响

2009 年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建设生态旅游大省为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吉林市作为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城市,每年以北山庙会为代表接待大量旅游者,北山庙会日接待游客数量高达数十万人次之多,少则也有七、八万,面对如此巨大的游客队伍,北山景区并没有做好有效的生态旅游宣传和旅游资源保护工作,庙会期间,大量商贩以“放生”的方式骗取游客的善良,让游客以付费的方式将小鱼、小乌龟等放生回归自然。这一形式看似是保护资源,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但是,现实是,在游客放生过后,商贩又一次将小鱼、小乌龟等生物打捞上岸进行重复利用,严重影响了动物的正常生活,甚至导致其死亡。与此同时,大量游客在北山庙群内上香,山上烟雾缭绕,浓烟从北山直上云霄,给城市空气带来严重污染。庙会结束,游客撤去即可看到漫山遍野的垃圾,果皮、纸屑、方便袋和烧烤串的钎子等到处都是,给旅游环境带来的破坏是严重二字所无法形容的,这无疑也影响了吉林市作为中国首个“低碳样本城市”的形象。

吉林市一年一度的“中国·吉林雪花啤酒节”和“中国·吉林市松花江河灯文化节”等节日也吸引了大量游客,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和生态旅游意识落后,节日过后的狼狈场面是管理者所不忍目睹的,在啤酒节和河灯节举办过程中,游客带来的垃圾既造成陆地区域的污染,更造成作为吉林市民主要引用水源的松花江水的严重污染,也破坏了吉林市作为“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

四、强化生态旅游意识,提升吉林市文明旅游形象的对策

旅游业的发展只有建立在与环境友好协调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真正的持续发展。吉林市文明旅游形象的树立也只有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才能持久的保持下去。要提升吉林市文明旅游形象,有必要强调生态旅游的重要性,提高生态旅游意识。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

政府在旅游城市良好形象的树立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要想从根本上真正实现生态旅游,就要从政府的角度大力开展生态旅游知识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生态旅游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强化媒体对生态旅游意识的宣传,带动民众广泛参与环保实践,加强舆论宣传和教育培训,普及生态旅游知识,增加环保投入,加快信息自动化建设,并定期公布各大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状况,建立公众参与综合决策的渠道,加强以生态旅游理论推进吉林市文明旅游形象建设的监督管理。

(二)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队伍

建设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是保障旅游业持续发展和文明旅游推广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吉林市旅游景区管理人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要充分利用各种人才培训资源,联合创建多种形式的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与培训网络,积极培养生态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确保吉林市生态旅游宣传教育的及时广泛开展和进行。

(三)启用大学生进景区服务,增加生态旅游宣传力度

景区要想确保生态旅游的切实开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参观游览过程中时刻提醒游客保护环境,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为实现这一目标,建议启用在校大学生,即实习生进入景区工作。一方面,大学生文化知识较为丰富、素质较高,便于管理,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既降低景区人力资源成本又可以为景区的环境保护和帮助旅游者提高环保意识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对游客的提醒和以身示范作用会对游客产生受益匪浅的效果。另外,启用实习生管理制度,还可以“旺进淡出”以平衡旅游景区因为淡旺季对员工需求量产生的差异。

五、结语

上一篇:新真情实感下一篇:传统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