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研究

2024-09-14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研究(共12篇)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研究 篇1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是由英语中的“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 其基本内涵是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 即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创新精神, 以及进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能力。创业教育发端于美国, 20世纪50年代末,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即开始探索创业教育。1967年百森学院成立了全美第一个创业研究中心, 并开设了创业课程。到20世纪90年代末, 经过世界各国和各级教育组织对创业教育思想的不断完善, 使创业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目前, 创业教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深受重视, 发展颇具规模, 一些学校甚至以专注创业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作为学校的策略重心及竞争优势。

我国的创业教育开始于20世纪末一些高校自发性的创业教育探索。2002年4月, 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各试点院校开始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探索。目前,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 创业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各地高校正以极大的热情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对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认识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产物, 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新机制指试办独立学院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新模式指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 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 独立进行招生, 独立颁发学历证书, 独立进行财务核算,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在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1.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 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解决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问题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激增, 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将有610万应届毕业生步入社会, 比2008年增加50余万人。一方面, 是就业市场上求职需求的放大, 另一方面, 则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用工紧缩, 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 要得到社会认可, 创造出自己的品牌还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 因此帮助独立学院毕业生扩大就业途径的工作就更为迫切。

在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 是缓解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出一批创业型人才, 通过他们的不但能实现自身就业而且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无疑使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多出一种选择。

(2) 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独立学院形成自己的特色

独立学院若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继续发展壮大, 就要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对于独立学院而言, 把培养应用型、创业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方向, 通过深入开展创业教育, 培养创业人才, 扩大社会影响, 是其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2.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

(1) 独立学院学生创业意识强、创业条件优越

独立学院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意愿相比普通公办高校学生而言要更强。独立学院学生尽管学习基础要差一些, 但他们一般具有兴趣爱好广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参与活动积极性高等特点, 参加创业的意识相对要强。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创业氛围比较浓厚, 很多学生的父母或亲属往往就是成功的创业者,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 他们不仅可以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以及各方面的支持, 而且传授创业的实践经验, 这都为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独立学院办学具备一定灵活性

相对于一般高校而言, 由于独立学院在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财务、管理上独立, 因此更具有弹性。开展创业教育, 在制定教学计划、学生管理等方面具有灵活性。同时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 更有机会利用合作方各种资源, 这样更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

二、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

1.创业教育滞后, 南北差异大

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 对于独立学院而言, 创业教育更加滞后。目前, 全国已有300多所独立学院, 但只有极少数独立学院开始了创业课程, 开展了创业相关活动, 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和成熟。由于南北城市差异, 浙江、厦门等南方城市由于中小企业较多, 其所在地的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开展较多, 在校生自主创业率较高。北方城市的独立学院则相对滞后。

2.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开展的创业教育大都存在急功近利的情况, 往往局限于实务层面, 将创业教育简单地定位为“企业家速成教育”, 认为其仅仅在于鼓励大学生开办大大小小的公司, 这实际上是一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与创业教育的本质相违背。创业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及具备创业的知识和基本素质, 创业精神的培育是这一教育的核心所在。

3.缺乏专业教师队伍与整套的教育教材体系

创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形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就要求施教者本身不仅应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 同时也应当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甚至创业历程。因此, 符合有关条件的师资力量缺乏是一个突出问题。同时, 目前创业教育的开展缺乏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 更缺乏形成体系的创业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材, 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三、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1.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就要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 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教育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 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单单为了培养企业家, 更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教育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创业心理品质培养以及创业人格塑造等。通过教育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头脑中传统的就业观念, 培养创业人才, 更要使学生学会如何主动地获取新知、创造新知, 将知识转化成现实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最终实现知识的最大效用。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

独立学院要行之有效开展创业教育, 必须要造就一支懂创业、会创业并能指导创业, 具有敬业、勤业、精业精神的师资队伍。要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学校一方面, 要加强对现有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的业务培训, 提高教师的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要提供机会帮助教师走出校园, 深入到工厂企业实践, 了解创业前沿的最新情况, 增强为创业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 聘请成功的创业家为学生开设系列讲座或讲授具体课程, 传授学生实际的创业经验和技能, 现身说法, 使学生更贴切地领悟到创业的过程, 为学生今后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 可以有效利用学生家长这一资源, 邀请学生家长中的企业家加盟, 无疑是对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师资的极好补充。通过建立这样一支校内外结合、知识能力互补的多元化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独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独立学院应深化教学改革, 结合自身专业与学科优势, 进一步修订专业培养方案, 构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有针对性地增加创业类课程, 如“创业学”、“创业心理学”、“创业指导”等课程, 将其作为必修或选修课。除了课堂讲授之外, 更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要进一步启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采取活动开展案例研究、集体讨论、模拟创业等多种形式进行创业教育。如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模拟创业等形式, 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情况, 发现问题和商机, 制订创业方案等, 学会抓住商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拓宽创业教育的培养渠道

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业活动是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创业教育的载体。独立学院应积极组织一系列有特色的创业活动, 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创业沙龙或讲座等。也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 进行创业实践模拟, 在解决企业创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创业的乐趣。最终,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 帮助学生从找饭碗到“造饭碗”就业观念的转换的跨越, 激发创业热情。

社团活动也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学校可以建立学生的创业组织, 如大学生创业协会, 创业俱乐部等, 将志趣相投的同学组织在一起, 相互学习, 相互激励, 共同开展创业活动, 并要为学生的创业组织安排指导老师, 及时为学生提供咨询和业务指导, 为大力培养学生创业的实际能力搭建社团活动平台。

5.充分整合资源, 开创创业教育新路子

独立学院应当充分挖掘现有资源, 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利用学校的食堂、学生公寓、超市、接待中心、物管中心、实习工厂等经营服务企业作为学生创业实践的校内基地, 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见习岗位和职务, 分期分批对学生进行培训, 让学生在见习中增加创业的感性认识, 积累经验, 增长才干。利用现有社会资源, 成立企业家协会、家长联谊会, 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 让他们参与到学生创业教育中来,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建立校企合作、学校与家长合作机制, 建立一大批校外学生创业的实践基地。此外, 还可以通过实习环节开展创业实践。把校内外实习基地办成创业教育示范基地, 可以使学生在这样的场所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

总之, 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在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是必由之路, 而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独立学院从制度和组织等各方面提供有利保障, 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2) .

[2]彭刚.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3]崔玉华.独立学院研究综述[J].煤炭高等教育, 2006, (9) .

[4]张德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5) .

[5]余瑞玲.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

[6]范龙, 尹琦.学生创业定位与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7) .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研究 篇2

摘 要: 大学生是整个就业大军中庞大的就业主体,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教育也是人力资源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历来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数量扩张时期的产物,目前全国共有300余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本来就是一个新新产物,创新创业教育更处于探索时期,如何在独立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创新创业 教育思考

在1998年联合国正式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并且要求把创业教育等同为学术研究、职业教育,所以创业教育在有些时候被称为“第三本护照”。创业技能,创业素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就业。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经过了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发展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改的亮点。但是从2015届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上看到,高校的大学生创业率只有1%左右,创业成功率就更低了,2016年全国两会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处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大学生就业创业总体态势良好,初次就业率连续13年保持在70%以上,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明显增长。国家2015年也正在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特别是民办高校、独立学院,虽然已在全国高校占有一席之地,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如果能够抓住时机,实施有效的创业教育,则一定有助于独立学院更科学地利用分类空挡,占据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增强独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一、独立学院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独立学院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现状

重庆市独立学院一共有七所,在2014年时西南大学育才学院转设成为普通民办大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目前还有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六所独立学院,六所学院有两所独立学院是单独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其余四所学院创业教育都是融合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六所学院暂时未开始创新创业教育类的其他课程。且创业课程主要开设在大三年级,学时为8-16学时不等,六所高校创业教育学时暂时都为达到32学时,剩下的16学时从创业实践、创业大赛中获得。

(二)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载体

重庆市六所独立学院目前有两所学院拥有重庆市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同时这两所学院是市级的众创空间,其余四所独立学院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市级的创业孵化基地和众创空间。

目前有两所学院成立创业学院、创客学院、创新创业办公室等机构专门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一般有2至3名专职老师从事该项工作,其余四所学院创新创业办公室都设在学校的招生就业处或学生处,并没有单独设立办公室,一般是兼职从事该项工作。

(三)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目前六所高校一般都是“以赛促创”,比赛也主要是承办重庆市市级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以及区级的创业大赛,结合国家级、市级和区级创业大赛,开展校级创业大赛,时间比较集中。六所学院并未开展除了创业比赛以外的活动。

目前六所独立学院平均在校生规模为1万,每年学生参加创业大赛或创业活动的消极校级大赛、区级大赛、市级大赛基本一年一次,参与学校能够覆盖在校大部分学生。

二、重庆市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

(一)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是独立学院实施创业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统一体,是创业成功的必要保证。为了让大学生创业者拥有足够的能力和技能面对创业挑战,独立学院更加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创业意识是激发大学生创业欲望的本能动力,学生拥有良好的创业意识能够轻松掌握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所以创业意识的培养成为创业教育的首要原因。创业品质是创业的调节系统,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创业品质是成功创业的心理保障,所以独立学院开始创业品质培养作为创业教育的主体,为大学生培养丰富的知识体系。创业能力是创业知识的实践和应用,是创业素质、创业品质教育的实践载体,是检验教育教育的试金石,所以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其时空对接,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拓展视野,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

(二)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

为了实施科学的创业教育和创业管理,构建一支校内校外相结合、知识能力互补、得心应手的创业导师队伍就被放在最重要地位。所以,独立学院应该做到提高教师素质和优化教师结构的环境下双管齐下。创业教育与现在大学的一般课程不一样,其要求创业和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教学知识,更需要具有实践经验。目前重庆的独立学院只有一家与母体学校脱钩,其余六家还是与母体学校合作办学,实践层面的师资明显不足。充分挖掘社会的优质资源,邀请优秀的创业者、管理者融入其中,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应该成为独立学院优化创业教育师资结构的重要渠道。邀请企业创办人或从事企业经营的学生家长到校传授经验,在优化教师队伍的同时可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情感认可度。为确保创业教育卓有成效,学校应该多渠道提升现有教师的职业素养,选派他们进行相关进修与培训,鼓励他们到创业一线兼职体验,进行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创建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

(三)完善相关的配套系统是独立学院实施创业教育的保证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如果要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在独立学院的顺利开展,学校就必须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措施,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是学生应用知识、锻炼能力的唯一途径,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的重要平台。没有实践的参与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教学,在教学中实践。实践场地需要有教学场所、设备和实训软件,推进创业教育的主力军是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志也是学生,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热情,独立学院可以选择不同类别的不同学生情况进行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创业竞赛、创业讲座、创业实践及与创业相关的各种社团活动。为保证学生所学知识与创业目标匹配,对学生跨系和跨学科学习、转系和转专业学习开辟绿色通道。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与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独立学院需要而且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自己的毕业生拥有当之无愧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既是独立学院面临的挑战,又是独立学院成长的动力。

三、结语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研究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 创业教育 模式设计

Abstract: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new mechanism and new model, independent colleg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devloping enterprise education, cultivating students' poineering consciousness, knowledge and ability, expanding employment channels. Enterprise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to achi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form the peculiar training model. On the basis of analy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prise educ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pattern design of the destinctive enterprise educ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from the aspects of enterprise consciousness, knowledge structure, abilities, skills,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nd etc.

Keys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enterprise education, design pattern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已走过十年历程,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化教育改革发挥了关键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据“中国独立学院2010年峰会”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有独立学院322所,在校生達241.4万人,占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4.1%。当前独立学院经过跨越式发展,已由注重规模转向注重质量、特色和品牌。实施和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将成为众多独立学院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彰显特色、打造品牌的最佳选择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1]。”对高校而言, 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 开发创业能力与个性的教育。与创新教育相比, 创业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意识,养成创新人格, 锻炼创新能力,还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创业知识和技能, 训练其市场开发和经营能力, 锻炼培养其创业心理品质[2]。

一、独立学院实施和加强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创业教育是独立学院构筑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独立学院要办出特色,必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加强创业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强化实践能力和创业技能,提升其生存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筑办学特色,推进教学改革,实现自身持续发展。同时,加强创业能力培养与创业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热情,加强学风建设。

其次,自主创业是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贯彻十七大精神, 国办发〔2009〕3号文件《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而独立学院及其毕业生正处于不断发展和逐步被社会认可的过程,就业形势严峻,个别用人单位在招考或招聘中,明确表示不接受“三本”毕业生,这是客观现实。独立学院加强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要把大力培养创业型人才作为发展定位之一。

二、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一)现状分析

笔者对湘粤桂三省六所独立学院近500名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并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调查显示,学生对创业教育需求旺盛且多样化。近90%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的作用不可缺少或重要;有自主创业想法的有57%,其中考虑比较成熟的有19%;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63%认为是缺少启动资金, 36%的学生认为能力不足、缺少经验。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学生对创业教育表示出更大的热衷,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实践经历的都认为学院有必要实施创业教育。对创业有了解的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更强烈,凸显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会从重学历转向重能力的过程中,大学生都把增强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作为求职就业的立身之本,把创业教育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学校实施创业教育是必要的。

从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大多数院校对创业教育没有提升到学校层面的教育目标,既未列入教学计划,也无专门负责创业教育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的职能部门,所进行的创业教育只是相关部门零散的教育行为和部分教师的个人探索。意识不强,氛围较弱,力度较小,内容匮乏且有待整合,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对创业教育不同层次的需求。

(二)可行性分析

第一,外部条件良好。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涉及培训、融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贯彻十七大精神, 国办发〔2009〕3号文件《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完善独立学院管理和运行机制。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3]”充分表明党和政府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寄予厚望,为独立学院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独立学院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扎实有效地实施创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打造办学品牌。

第二,学生创业意愿比公办高校学生相对要更强、创业条件优越。相对较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接受能力,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组织协调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更为优秀,为创业提供了强大的内动力。同时, 家庭为其创业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由于生源结构之特殊性,独立学院学生多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源集中在城镇地区,家长文化水平较高,家庭创业氛围较浓,父辈不乏创业成功者,个别学生已参与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很多家长对子女创业非常理解和支持,不仅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也尽量在资金、技术和经验等方面提供支持,家庭的影响以及物质基础的优势,都为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和学生自主创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特有的办学机制能更有效地推进创业教育。相对其它类型院校,独立学院在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财务、管理上独立,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培训方案与教学计划制定、专业课程开设、学生管理等方面灵活性更强。同时,由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更有机会利用合作方资源,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和平台,更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

三、独立学院特色创业教育模式的设计

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其实质是以强化创业意识、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和技能、锻造创业品质为重点的创业基本素质教育,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为促进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笔者结合办学机制与教育教学特点,设计出一组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

(一)教-学-导互动强化意识之模式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主要指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和创业观等。创业意识集中表现了创业素质中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在创业意识树立与强化过程中,教与学互动非常重要。在就业形势严峻及政府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的大环境下,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做了一定思考,学院要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开设创业指导课,并结合各专业特点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要充分利用合作方资源,聘请相关专家给予指导,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企业,以事迹报告、座谈会等形式发挥创业成功人士的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将学校教育、学生自我教育、社会引导帮扶等有机结合,如图1所示。

(二)依的放矢完善知识结构之模式。

创业知识是指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与素养。创业者的知识素养决定着创业者的思想观念、思维与行为方式。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是开展创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创业者应根据自己创业目标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其内容通常包括:创业领域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人文社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等。其知识结构的完善需多方参与,学生要通过课堂学习、课外自学、社会调研、参观访谈等方式丰富自身知识,并不断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在创业知识积累过程中,学院不仅要进行专业教育,还应邀请专家举办如政策法规、工商税务、保险融资、经营销售、商务谈判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成立创业导师团或引进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创业咨询与培训活动,全方位地完善学生创业知识结构,如图2所示。

(三)知行结合提升创业能力之模式。创业能力指在创业实践中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商机洞察能力、信息获取与分析利用能力、快速决策能力、团队组建与合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等。知行结合是提升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创业者在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业能力,学校及合作方则充分挖掘可用资源,尽可能地提供各种实践平台,如社会调研、基地实践、顶岗实习、创业竞赛、创业实训、项目培训与孵化、职业能力SYB培训等。如图3所示。

(四)直面挑战锻造创业品质之模式。

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是对创业者在实践中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与人固有的气质、性格有密切的关系,其核心是意志与情感。主要包括:坚定的自信心;极强的心理抗压能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矢志不渝的恒心:有效调控情绪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具有理解、宽容和饱满创业热情的心理品质;遇事保持冷静理性的头脑,不盲目冲动;斗志旺盛、精力充沛,诚实守信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业教育过程中,需着重培养上述品质。创业品质的锻造同样需要多方合力才能达成目标,作为教育对象和主体的学生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挑战,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和情感,培养自主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协作性等品质。教师要发挥协调者和教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进行品质自查与测评,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创业成功人士舉办讲座、座谈等活动,并协同各方专家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在实践中砥砺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如图4所示。

培养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是我国人才教育的重要目标,独立学院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以实施和加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为切入点,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筑办学特色,推进教学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为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林丽华.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22): 36- 38.

[2] 张德江. 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 ]. 中国高教研究, 2006,( 5 ) : 26- 29.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47

[4] 熊礼杭.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探索.2007(11):138-139

[5] 康 宇,洪 宇. 民办独立学院本科生的就业预期与创业意愿[J]. 现代教育科学,2006(05).

[6] 万卫华.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文教资料,2006(15)

[7] 许铁梅. 对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理性思考[J ]. 江苏高教, 2006(6) .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研究 篇4

创业能力是知识技能经过类化、概括化后形成的,表现为复杂而协调的行为动作。对大学生而言,创业能力即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是一种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知识和技能。创业能力的特征表现在:强烈的实践性、高度的综合性和突出的创造性。

2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现状

从现有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学生各方面情况统计来看,目前大学生创业现状不容乐观。如南开大学对毕业学生创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创业最终以失败告终的占83.97%,创业成功的只有5.13%,还有10.90%处在初始运营期。深究创业失败原因主要集中在创业技能的缺乏、创业商机的缺乏、创业企划的缺乏、融资渠道的缺乏和资源整合的欠缺等。

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有: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家庭条件好、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受挫能力强。学生因自身能力及家庭条件等原因,层次比较分明,目前创业学生群体主要集中在两块,一是家中有家族企业,家长鼓励小孩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创业,他们就当这部分投资是先期投给学生的创业学费,以便于将来能更好地接任家族事业;另一块是家庭条件较差的贫困生,他们自身各方面能力较高,或多或少都参与校外兼职,社会阅历丰富,由于不甘于家庭贫困现状,一般创业愿望比较强烈。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为例,目前在校生8000多人,有创业意愿的大概在15%左右,目前正在参与创业的学生有25人,以卖服饰、物品的淘宝网店为主,还有的是文化传媒类的广告公司。

3 独立学院学生创业能力提升途径构建

3.1 以各类社团为载体,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培育创业意识

(1)创业意识培养。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意愿调查,对于有创业愿望的同学给予指导,重视对创业动机梳理。在指导过程中应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学生的教育。通过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课程教育教学的重点,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对学生创新活动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辩证态度,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业意识。

(2)创业能力提升。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现有平台,给有意愿创业的同学提供机会塑造品质、锻炼能力,比如让同学进到学生会的社会实践部和外联部,因为这两个部门工作内容一般会涉及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维护、业务开拓等方面,同学在商务礼仪、言谈举止、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而这些品质在今后创业过程中也是急需的。

3.2 搭建平台,成立创业孵化室,为学生创业提供阵地支持

独立学院应重视对创业学生的扶持力度,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给予学生各方面支持与帮助。如杏林学院学生中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较多,学生创业热情较高,学院为鼓励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创业,在已有的办公用房中挤出一个房间成立创业孵化室,筛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创立的公司入驻,为学生成功创业提供阵地支持,对在公司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援手。

3.3 组建队伍,成立教研团队,为学生创业提供理论指导

(1)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大学生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采用“走出去”策略,学院派专职或兼职职业指导教师参加创业实践项目申报、创业教育培训等,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重点围绕教师创业经验的获取与累积、学习有关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的知识技能、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创业组织或协会活动、组织教师参与“企业家沙龙”听取创业经验交流等。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引进来”策略,注重吸纳创业成功人士参与学院的创业教育,聘他们作为学院创业教育兼职教师。

(2)理论课程建设。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1)构建具有创业特色的课程结构。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这个核心环节来实现。创业教育课程应该在传统职业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创业,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有关创办及管理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2)开设创业活动课程。把创业教育渗透到第二课堂活动中,开展一些根据创业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或专题讲座。

3.4 整合资源,聘请创业导师,为学生创业提供实践指导

独立学院应在实践教学中设立专门环节用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加强学院与产业界的合作、完善创业实践活动体系,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切实提供指导。运用优势资源之一的家长资源,邀请拥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家长进校开设创业讲座,通过自己创业过程中的一些坎坷曲折的经历,可以让学生们少走弯路,提升创业成功率。在毕业生中寻找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聘他们为创业导师,给学生提供指导;派学生深入企业,熟悉企业运转流程,了解企业运营的相关知识,再回到课堂进行相关知识“充电”,基于实战经验上的理论学习会更有针对性。

总之,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缓解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需要。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高校、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位配合与协助。学生要加强创业主动意识培养,厘清创业动机,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增长才干;独立学院应建立积极有效的帮扶机制,构建合理的创业师资队伍,为学生的良好创业提供各方面支持。

摘要:独立学院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而发展起来,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独立学院学生因家庭背景、思维方式以及动手能力等原因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独立学院角度针对如何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出了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独立学院,创业能力,提升途径

参考文献

[1]陆伟家等.大学生创业教育[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

[2]李儒寿.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探析[J].襄樊学院学报,2006.11.27(6).

[3]何海宴.创业型经济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基于江苏省苏北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4]张玉利,张维,陈立新等.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忻红斌,邵鸯凤.独立学院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提升的实训模式[J].大学生就业,2011(12).

独立学院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篇5

独立学院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建设生态文明高校,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指出独立学院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结合其自身发展的实际,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全面开展和加强学院生态文明建设.

作 者:陈为旭 陈燕红 CHEN Wei-xu CHEN Yan-hong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福州,350002刊 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10(5)分类号:G641关键词:独立学院 生态文明 建设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研究 篇6

一、变量设计

1.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测量变量

目前,国内外文献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测试大学生创业意向:单一变量测量法和多变量测量法。其中,单一变量测量法采用较多的测试变量,包括是否准备创业、选择被雇用还是自主创业、创业兴趣度等;多变量测量法是测量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主流方法。虽然单一变量测量法比较简洁、清晰,但测试过程过于简单,测度结果的效度与信度值得考究。而多变量测量法可提升测度信度和效度,降低测量误差,保障计量分析结果的可信度与科学性。因此,本文采用多变量测量法,借鉴Thompson等学者设计的大学生创业意向测量量表,以测试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创业意向。

2.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测量变量

(1)文献回顾

在国内研究方面,叶映华研究发现,性别、专业、是否来自创业者家庭、个人成就需要、风险倾向、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对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陆根书等研究表明,个体心理因素、家庭背景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能解释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创业意向。

在国际研究方面,Dickson等的研究表明,在特定时间上,大学生创业意向与特定创业教育有显著的相关关系;Gurel等的实证表明,冒险倾向、创新、家庭创业背景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的影响。如大学生的创业可取性感知、创业可行性感知、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其创业意向呈现显著正向影响。

(2)影响因素的测量变量设计

文献回顾发现,本文从个人基本情况、个人特质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设计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其中,個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性格、兼职经历、社团活动强度,它是本文的控制变量;个人特质包括团队精神倾向、独立性追求、创新倾向、成就需要、自我控制力、冒险倾向;环境因素,包括扶持政策、创业培训课程帮助度、学校教育帮助度、家庭资金支持度、家庭社会资本强度、创业机会充足度。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

根据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意向及潜在影响因素的测量量表,本文设计了《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意向调查问卷》,在收集数据方面,除了性别、性格、专业、兼职经历四个变量之外,对于创业意向测量变量及潜在影响因素测量变量,本文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进行测量量表设计,研究对象为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东方学院、福州大学阳光学院、至诚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五所独立学院的本科毕业班。在选择调查对象时,本文以班级为单位,对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最终,共选取四所独立学院的463名本科毕业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3年3月至6月,回收调查问卷463份,其中有效问卷394份,有效率为85.1%。

三、实证结果分析

1.创业意向测量变量的降维处理

本文设计了创业兴趣度、创业可能性、创业规划度、创业准备度四个变量来测试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所以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把这四个变量降维成一个变量,作为回归方程模型的被解释变量。本文采取降维处理步骤为:利用熵权法确定大学生创业意向四个测量变量的权重;然后基于四个测量变量权重,求各样本在各变量上赋值的加权值,以该加权值作为创业意向测试变量。

2.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析

为准确测试个人基本情况、个人特质和环境因素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实际影响程度与方向,本文建立了三个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回归模型调整后的R2分别为0.163、0.489、0.497,而F统计值分别为16.279、32.395、22.583(P值均为0),说明模型拟合结果显著;自变量的VIF值均小于10,说明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变量的解释力可靠。

具体分析可知,第一,在仅考虑个人基本情况时,男生会比女生表现出更强的创业意向;第二,具备适合创业的性格特征的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创业意向;第三,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强度对其创意意向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在考虑个人特质变量后,性别和性格的影响变得不显著,社会团体活动强度的影响程度也减弱了,说明个人特质在创业意向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团队精神倾向、成就需要、创新倾向、模糊容忍度对独立大学生创业意向呈现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影响系数分别为0.270、0.118、0.244、0.098。继续加入环境因素变量后,社团活动强度的影响进一步减弱,团队精神倾向、成就需要、创新倾向、模糊容忍度仍保持显著的促进作用,扶持政策、创业培训课程帮助度、家庭资金支持、创业机会充足度对独立大学生创业意向呈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基于福州市五所独立学院的394名本科毕业班学生的调研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识别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为社团活动强度、团队精神倾向、成就需要、创新倾向、模糊容忍度力、扶持政策等多个影响因素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以上研究结论可得出三点启示:第一,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学习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并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第二,学校应在保证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增加创业培训或相关课程,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规划、创业流程、创业风险等方面的培训,同时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市场行情,探索市场机会;第三,政府应继续完善与切实执行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如大学生创业培训优惠政策、小额贷款、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行政事业型收费等费用优惠、创业项目孵化服务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研究 篇7

1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独立学院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几年, 独立学院围绕着确立了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做了很多尝试, 但是, 相对于公立院校, 我国独立学院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成立的时间短、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1 创业教育未融入到独立学院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

从整体来看, 虽然独立学院管理层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有所增强, 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仍旧处于初始阶段。

1.1.1 创业教育层次不高

目前,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全校性的通识创业教育、学校创建的创业管理研究中心、社会性的创业管理培训机构、创业管理学院、开设创业管理专业。基于样本数据的结果看,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形式主要是建立创业管理学院和开设创业管理专业, 还未开展全校性的通识创业教育, 也未创建创业管理研究中心, 创业教育层次偏低。虽然部分高校建立了创业管理学院, 但人员配备不全。

1.1.2 缺乏有效的实施机构

虽然部分高校建立了创业管理学院, 但工作机制和制度刚刚建立, 人员配备不全, 创业教育各机构组织和沟通困难, 无法保障创业教育顺利开展。

1.1.3 课程体系开发不完善

目前, 我国大多数独立学院创业教育仅限于第二课堂, 未能形成系统的创业学系列课程。创业教育知识主要通过学院创业大赛, 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讲座以及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等方式开展, 缺乏规划性和系统性。未能形成系统的创业课程群和创业学科体系。

1.2 创业教育的资源整合程度低

1.2.1 缺乏创业教育研究

如前所述, 大多数独立学院未创建创业管理研究中心, 创业教育主要以实践探索为主, 而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的对创业教育理论系统研究薄弱, 导致大多数院校在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

1.2.2 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我国多数独立院校在师资力量上存在严重不足。由于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大多数独立院校很难引进高质量的创业师资力量, 导致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质量低下, 教师所授的课程知识与实际脱离, 无法解决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一方面专业教师缺乏创业经历, 教学依然停留在书本理论之上, 学院派的师资多, 企业家型的师资少, 创业教育人员一般由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师兼职担任的。受到师资力量的影响, 大部分独立院校即便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 其课程设置只是趋于形式。另一方面, 成功的创业者创业经验丰富, 但是普遍缺乏理论知识和课堂经验。多数独立院校在师资力量的培养方面主要以内部培养为主。

1.2.3 社会资源整合程度低

独立学院办学资源丰富,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际落实的过程中, 部分独立院校往往忽视社会资源的整合。一部分社会资源来自于学院内部, 包括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团委、学生处及各系部专业教师等。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学生资源, 包括学生组织, 如各个学生社团组织、学生会、班委等。另一部分来自于校外社会资源, 包括母体学院的支持、各级政府部门的创业指导人员, 各类型企业管理人员, 个体工商户以及学生家长、开展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际落实的过程中, 独立学院已经意识到社会资源的重要程度, 但是, 对于部分资源的整合程度偏低, 甚至常常采取忽略的态度。

2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优势

2.1 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的优势

2.1.1 个性张扬, 创新创业意识强

从学者的调查数据分析显示, 独立学院大学生个性张扬, 思维活跃, 人际沟通能力比较强, 总体上创新创业意识比较强。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条件总体比较优越, 其中有相当比例来自于创业家庭, 其父母或亲属有创业经验, 家庭创业资源丰富, 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培养了自身的创新创业精神。目前,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目标主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创业为主, 独立学院学生的这些优秀品质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业活动, 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根据某学者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调查问卷中提出的“你认为在创业过程中你所具备的优势是什么”之类的问题, 独立学院学生一般会从家庭背景、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等方面做出较为理性的判断, 认为在这几个方面他们具备优势。

2.1.2 学习态度多元化, 社会实践经验丰富

我国一本、二本综合类院校比较注重学生的理论教育, 学生以学习课本知识为主, 实践机会相对较少。相对而言, 独立学院明确了以培养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宗旨, 以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 独立学院非常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类型创业竞赛。在此基础上, 由于大部分独立院校大学生家庭条件优越, 家长注重对子女的综合能力培养, 独立学院大学生一般特长突出, 交际能力强, 综合素质较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高, 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文艺比赛活动和实践竞赛活动。多方因素共同促进了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和累积, 也为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2.2 独立学院拥有的社会资源优势

2.2.1 学生家庭资源的优势

大多数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条件良好, 父母家庭素养好, 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重视, 从小注重培养子女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许多学生特长突出, 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而且, 独立学院学生家长担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比例较高, 这对于学生自主创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独立学院来说, 也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好学生的家庭资源优势, 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在家庭资源的帮助下, 积累并发挥家长及其拥有的社会资源, 充分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为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提供宝贵资源, 更好地开展学院的创业教育。

2.2.2 独立学院的社会资源优势

独立学院拥有得天独厚的社会资源。独立学院办学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殊环境下丰富教育资源的一种有益探索, 其办学体制比较灵活。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 独立学院一般由社会资源出资建设而成, 是合作下诞生的教育新模式, 合作方给独立学院提供资本, 与社会资本相关联的社会资源均可以为独立学院所运用, 这就为学生的实习、就业等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重要的是, 在合作的过程之中, 会产生创业创造的火花, 从而为独立学院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奠定了基础。

3 构建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经过多年的摸索,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了较为充分的发展。纵观各普通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课堂式创业教育”, 特点是以第一课堂中开设的创业类课程为主, 以第二课堂中创业教育讲座为辅;第二类是“实践式创业教育”, 其特点通常是设立创业学院, 建设创业实践基地, 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第三类称之为“综合式创业教育”, 该类别以创新教育为基础, 以培养综合创业素质为目的, 创业教育实践中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条件。如前所述, 独立学院与普通高校相比, 存在诸多的特性, 基于此,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3.1 丰富创业理论知识

尽管独立学院大学生拥有较好的创业物质基础, 但是, 独立学院大学生在专业知识的积累方面却相对欠缺。具体措施包括。 (1) 建立大学生创业班。目前, 很多独立学院都已经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管理学院, 但是大多数独立院校仍未建立针对全院学生的创业班, 对大学生创业开展理论知识的灌输。 (2) 提高教师的创业教学能力。基于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师资匮乏的现实, 独立学院应该从社会上聘请具备丰富创业经历的成功人士, 为校内专业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 同时可以为学生开设创业课程。从而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3) 创业教育应融入到高校专业教学与学科建设体系中, 其中,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和创业教育教材的编写等手段, 构建具备课堂教学与实践培训特色的课程模式。

3.2 培养创业能力

所谓创业能力, 通常包括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三个方面。在独立院校就业难现实条件下, 创业教育显得更有价值。独立学院必须在确保以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 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提升创业能力。在实施创业教育活动时, 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学院可以请企业家进课堂、学习创业案例、开展创业交流会、开展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型创业比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3.3 整合社会资源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独立学院在社会资源上有一定的优势, 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这是普通高等院校不具备的。独立学院应该利用这一优势, 加强与社会的合作, 建立校内外创业教育实习基地, 并整合校内外资源, 创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 (1) 创业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度。充分利用政府、母体院校及企业的资源对创业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创业指导、全程化服务等多种类型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2) 发挥高校教务部门、学工部门、团委合力作用。各部门间相互融合, 各司其职, 构成有机整体, 共同制定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

4 结语

独立学院因办学的特殊性,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具备自身的优势, 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首先必须从观念上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业教育意义, 促使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工作系统化、专业化, 在创业教育活动中探索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特有的模式, 培养学生创业教育素养, 全面提升独立学院的教学水平, 以适应创业创新型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程兴, 程希羲.基于SWOT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教育研究[J].职业教育, 2016 (9) .

[2]段利民, 杜跃平.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兼对GEM模型的再检验[J].技术经济, 2012 (10) .

[3]毛伟.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初探[J].亚太教育, 2015 (2) .

[4]李静.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与对策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 (3) .

[5]商光美.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影响因子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 2012 (5) .

[6]郭崚.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素质调查分析——以闽江学院学生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 (9) .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研究 篇8

一、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 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需要开展创业教育。

众所周知, 独立学院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虽其学习习惯、学习基础不如一本、二本学生, 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较一本、二本的学生有着明显的优势, 这些优势都是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 独立学院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校在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上应扬长避短, 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多样的创业教育活动, 将学生的特点优势转化为我院创业教育的优势, 有效锻炼和培养他们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 积极鼓励他们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促成他们创业成功, 最终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

2. 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开展创业教育。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屡创新高, 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大。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 约758万人, 较2010年增加了128万人,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 大学生就业压力仍不会减弱。加之独立学院是一种新的办学模式, 要得到社会认可还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 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较普通高校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在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使之转化为实际的创业行为, 逐渐成为扩大毕业生就业途径的有效手段。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我院必须加强开展创业教育的决心和力度, 建立更加系统扎实的创业教育体系。

3.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办学宗旨需要开展创业教育。

我院的办学宗旨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现代商务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院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10年时间中取得若干领域的突破和飞跃, 尤其是2010年12月获得了全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的殊荣, 这些无疑都是创新理念指引的结果。在未来10年的规划中, 我院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为社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级商务应用型人才, 这都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这也为我院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动力。

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

1. 学生有强烈的创业意愿, 但其目标意识不明确。

调查显示:我院大多数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自主创业, 有着比较强烈的创业意愿, 但我们也发现学生的创业目标意识不太明确, 大多数学生虽然有着强烈的创业意愿, 但在展望自己的创业前景时比较迷茫, 多数人没有明确的创业目标意识, 这些都表明我院亟待加强培养学生提高创业意识, 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将学生强烈的创业意愿转化为明确的创业目标意识是我院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和任务。

2. 试点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但师资力量薄弱。

我院从建院之初就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 并结合学院的办学宗旨, 不断顺应社会的需求, 积极拓展和完善就业指导课的授课范围, 将创业教育的内容充实到就业指导课程之中, 于2009年开设了《创业与就业教育》 (改革课) , 作为试点在部分院系中实施, 并在2010年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以期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而推广到全院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试点开设, 在一定程度上为一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了学习创业知识的机会。师资是教学的关键, 创业教育课程也不例外, 加之创业是一种极具实践性的活动, 创业教育的师资人选应该选择有创业经历及企业管理经历的人员为佳。目前, 我院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本院兼职教师、外聘专业教师等组成, 较少聘用有相关经历经验的人员。师资力量的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效果。

3. 创业竞赛成绩明显, 但转化为现实的创业实践较少。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 我院在组织参与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ERP模拟对抗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多项竞赛中做了大量工作, 在历年的比赛中涌现出一批批好的团队、好的作品, 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若干,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提高。这些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创业课程提供了有益的补充。虽然创业竞赛活动的开展为创业教育提供了保障, 但很多的获奖创业项目并没有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创业行为, 因而创业成功案例极少, 极大地制约了创业教育的效果。

4. 制定创业激励措施, 但需不断加强。

我院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 并以其组织灵活、管理开放、资源配置合理、资源整合广泛等方面凸显了它的优势。探索创新、创业教育, 第二课堂活动无疑是有效的途径和载体。其中, 课外学分的评定是对学生第二课堂的检测和督促。我院于2007年开始实施《课外学分制实施办法》, 但我院的《课外学分制实施办法》中, 创业创新项多是对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的加分, 缺少对学生真正创业行动的加分鼓励, 从而导致学生对创业真正付诸行动缺乏意识, 无法对创业教育课程学习形成促进作用。

三、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

1. 加强学生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意识的教育, 强化创业精神的培养。

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就要树立大学生的正确创业理念, 通过创业教育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创业人格塑造以及创业心理品质培养等, 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 通过教育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自我教育, 即不仅要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头脑中传统的就业观念, 而且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地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情感, 以有效培养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另一方面, 让学生学会如何主动地获取和创造新知, 并且将知识转化成现实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最终实现知识的最大效用。只有通过这些, 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意识, 并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创业精神的培养, 以期达到最优的创业教育的效果。

2. 加强创业学科建设, 强化师资力量培养。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与社会力量共同合作才能取得一定成效。首先, 通过聘请校外专家兼职指导,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企业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邀请校外创业者、企业家、专家举办讲座、座谈等系列活动发挥创业明星的榜样作用, 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在法规、政策、投资、工商、税务、商务谈判、金融、保险、销售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 开展创业咨询活动。鉴于此, 有条件的话, 我院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推行导师制, 即向学生或学生创业团队推荐有一定理论素养和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导师, 不仅其思维模式、价值观等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还可以向其传授创业中的常规方法。创业学科建设是一个重大课题, 需要在学校层面上下大力气, 而强化师资力量的培养是其中的关键, 不断强化和优化我院的创业师资队伍,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创业学科的建设以及创业教育良好效果的取得。

3. 强化创业教育活动效果, 促成创业成功案例。

在创业教育活动已经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 应该进一步强化创业教育活动的效果, 积极鼓励参加创业竞赛的学生将创业项目转化为创业实践。一方面,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借此了解社会需求, 加强学习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等, 逐渐在实践过程中明确创业目标, 提高创业能力。另一方面,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平台, 如校内创业平台实践、校外创业基地实践等, 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实践自己的创业计划, 运用课堂所学的创业知识, 进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努力, 促成学生将参加创业竞赛的优秀项目积极转化为创业实践, 实现创业成功, 这才是开展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目标。

4.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完善激励措施。

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创业活动是创业教育的又一有效途径和载体, 对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学院可以在进一步加强组织创业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的基础上, 对《课外学分制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 增加对创业成功学生的学分激励, 如果条件成熟的话, 也可以制定专门的学生创业激励制度, 以此引导学生在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中有意识地提高创业能力, 并不断将创业意识转化为创业行动, 促成创业成功。激励措施制度的完善, 对第二课堂活动是规范和督促, 也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 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探讨 篇9

一、科学地设置创业教育课程的依据

1.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保证不同专业开设创业通识教育课程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有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即在每个专业开设一门创业教育的通识课程“创业学”作为必选课外, 针对不同专业适当开设一门以上与创业相关的课程。

2.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创业教育除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外, 最主要的就是理论知识在实践环节的运用, 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是文化学习成绩虽然不够高, 但头脑灵活、动手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 具有较好的创业特质。因此, 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设置创业教育课程, 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创业素质。

3.坚持实效、实用的原则

创业教育的知识涉及面非常广, 如法律、经济、金融、会计、贸易、营销、管理、计算机、心理学、策划等方面的知识, 因而不能将所涉及的课程面面俱到地在每个专业开设出来, 只能针对不同专业将创业所需的最主要的课程考虑进来, 达到开展创业教育的实用目的。

二、独立学院创业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

1.独立学院创业教育体系课程设置的内容

创业教育课程是创业教育体系的根本。创业教育要通过创业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来加以落实。创业教育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传承人类创业的基本经验和理性认识, 它不是在学校学科课程体系外另起炉灶, 而是创业教育思想向专业学科课程的渗透和补充。创业教育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及综合性实践课程等, 它们的内容和重点是不同的。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课程, 本质上应是根据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 运用各类课程所提出的教学计划,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来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过程。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为:①提供开创事业和从事事业所需的知识。②帮助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参与实践, 培养和训练学生进行创业活动。③鼓励学生追求更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强调“智力创业”和“技术创业”思想的相辅相成。创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 达到创业教育标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创业教育课程包括会计学、商学、公共关系学、计算机、经济学、个人理财、心理学、资讯科技、国际商业、管理学、市场营销、财政金融、法律、企业规划、企业家精神及企业家的机会等。通过这些课程的传授使大学生拥有创业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以适应未来创业的需要。创业活动课程应该考虑让大学生进入社会, 融入社会, 接触创业的真实社会, 了解创业世界, 积累一些解决创业问题的经验, 培养分析和解决创业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必须与大学生的特点相适应, 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兴趣, 培养创业的能力和创业的心理素质。

2.独立学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

(1) 创业教育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现实水平出发, 从专业学科中选择出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和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必要技能和知识, 构成不同的课程。创业教育学科课程, 主要有学科渗透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种[1]。学科渗透课程就是将创业教育知识和能力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的课程, 如:理科类学科中进行以创业知识类和技能类为主的学科知识教育, 文科类学科中进行以创业技能类为主的学科知识教育等。在现阶段就大学教育而言, 创业技能、知识类的创业课程均具有选修性质, 应当依据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学校的具体情况, 灵活地设置创业教育的课程。现阶段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是, 拓展创业基础课程的面, 拓宽创业专业知识教育的广度, 使创业基础课和创业专业课在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课程的结构更合理、更科学。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 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的安排, 使得学生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 进行集中、系统的学习, 能够掌握间接的创业知识和技能, 使他们能用较深厚的创业理论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去分析、解决创业所遇到的问题。

(2) 创业教育实践课程。

在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中, 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是一类最能体现创业教育性质和特点的课程, 是创业教育非常重要的课程, 对创业基本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创业教育实践课程能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素质的形成,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触和体会到创业过程中的复杂环境, 从中磨炼自己的毅力, 使其创业意识和个性品质得到很好的熏陶。而且, 创业教育实践课程能开拓大学生的视野, 扩大创业的领域和背景, 积累创业知识和经验。根据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特性, 可将其分为社会实践型和模拟实验型。创业实践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型是单项生产操作模拟与实践、综合生产操作模拟与实践、单项经营管理模拟与实践、综合经营管理模拟与实践、单项社会交往模拟与实践和综合社会模拟与实践[1]。为了顺利实施创业教育实践课程, 首先需要制定好创业教育实践的目标, 抓好实践活动过程、学习活动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的训练和培养, 以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为基础和纽带, 将学习活动过程与心理发展过程结合起来。其次, 开展校企合作, 创建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 如3+1模式的实习基地等,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提供平台。最后, 增加实践教学时间, 使大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业实践活动, 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优越的条件,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缩短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期[3]。

(3) 创业教育活动课程。

在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中, 创业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是为了使大学生能获得直接创业经验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活动课程内容可以是学科知识, 也可以是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还可以是社会问题、家庭生活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如:商业调查、访问消费者、参观企业、与创业成功人士座谈等;还可以发动和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创业设计大赛、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设计大赛等;还可以召开创业知识专题讲座和创业经验交流报告会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成创业协作小组, 参加各种创业活动, 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活动空间可以到社区、企业, 也可在校园、教室, 以使大学生能在各种不同的场所把创业知识和实践同现实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战经验和创业素质能力。

独立学院实施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也是解决当前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 优化教学管理制度, 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模式, 科学合理地设置创业教育的课程, 开展创业教育, 培养和提高独立学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竞争能力, 使其成为复合型、实用型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让他们由求职者转变为“创业者”“企业家”, 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 缓解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2]刘素杰.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0) :29—31.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研究 篇10

一、我国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审视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 虽然绝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意识到创业教育应该是独立学院做大做强的一块蛋糕, 但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没有融入学院整体育人体系之中, 仅是存在于“正规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尽管有一些独立学院在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 但是不难看出, 这些创业教育大多数只是停留在“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设计活动”等创业实务方面, 而没有上升到创业理念的指导层面, 创业教育及创业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对创业教育普遍重视程度不够, 这已经成为制约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瓶颈。

2. 缺乏科学的教材。

独立学院开设创业课程时间不长, 缺乏科学的教材。教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翻译改造国外的教材, 比如KAB教程等, 这类教材不太符合中国国情。一类是普及性的教材, 内容主要关于如何发现创业机会以及创业企业如何管理, 普遍缺少与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内容。还有些学校不使用创业教材, 教师直接讲授一些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再补充一些管理学、法律、经济学等与创业教育相关的知识。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创业教育实施的效果。

3. 师资力量薄弱。

创业教育的授课老师应该是“双师型”。他们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 现阶段绝大多数在独立学院教授创业课程的教师没有创业经验, 实践能力还十分缺乏。实践能力缺乏导致了教师只能照本宣科, 直接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没有优秀的教师和强大的师资队伍, 何谈创业教育。

4. 创业教育平台较少。

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创业实践。创业实践的深刻意义在于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目标和价值取向,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从走访北京、河北、山东数十所独立学院调查到的情况来看,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平台建设相当匮乏。大多数独立学院由于受办学经费的制约, 无法在实验室建设、社会实践基地等实践教学环节投入更多的财力, 再加之独立学院的社会影响力有限, 无法获得企业和社会大量的创业资源的支持, 产学研一体化难以得到有效的应用。学生即使有创业的意愿, 也很难得到实质性的在创业平台上的锻炼。创业平台的缺乏直接影响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倾听青年心声, 鼓励青年成长, 支持青年创业。希望广大青年要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让青春焕发出绚丽光彩。”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不仅是一种理念, 而且是一种伟大的实践, 更是一种长期的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 领导应高度重视。

学院领导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 把创业教育作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独立学院需成立由系、教务处、科研处、团委、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等多部门组成的“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由分管院领导担任组长, 各系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教务处负责创业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创新学分的认定及考核;科研处负责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报审核;团委、学生处负责创业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创业实训的培训。领导小组要勇于探索、扎实工作、注重实效、积累经验。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或实施规划, 组织实施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创业大赛和社会实践。

2. 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学院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优化创业教育课程。针对我国目前缺乏科学的创业教材的实际情况, 学院应根据学生的需要组织编写符合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求的创业教材, 逐步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材既要符合学生实际, 又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与此同时, 把必修课、选修课有机统一起来。学生在学习必修课时, 就掌握了与创业有关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及法律知识。学生在选修课上掌握一定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3.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独立学院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针对绝大多数在独立学院教授创业课程的教师没有创业经验这一客观现实, 学院应鼓励教师创办企业, 并给予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教师通过创业实践, 可提高自身的创业教育水平和实用技能, 进一步提高创业实践指导能力。除此之外, 学院还可以聘请企业、工商、税务等各界专家通过开设系列讲座或报告成为学生的创业导师。

4. 强化平台建设, 搭建多元化的创业载体。

一方面学院应提供创业活动所需的场地、设备。学院应建立一个以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创新性为特点的校级创业教育基地, 保证用于购置教学实训、实验训练设备、配套装置和环境建设的经费, 要拥有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实验仪器与设备及优良的环境。另一方面, 独立学院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 要走校企联合的模式, 构建创业实践基地, 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三、结语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随着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问题会不断涌现。我们需要继续关注创业教育, 积极寻找对策来弥补我们的不足, 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进创业教育向前发展。

摘要:创业教育在独立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意在为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伟东.关于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金色年华, 2011, (3) .

[2]张桂春.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若干问题探析[J].教育科学, 2011, 27 (4) .

[3]韩新宝.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创业教育问题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12 (4) .

[4]袁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2) .

[5]袁国.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J].中国青年科技, 2008, (5) .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研究 篇11

关键词: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温州

在国外,创业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大学中已有较长的历史,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开设系列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设立风险资金,鼓励高科技创业;有相对成熟的创业环境与运行机制。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于1999年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目录尚处于起步、试点阶段。由于我国研究创业教育的时间较短,借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成果较多,结合本土研究较少,因此始终未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大学生群体实际的创业教育模式和路径,最终导致大学生创业教育声势大、影响小,口号多、实干少,形式多、内容少,投入多、收效少,尝试多、推进少的尴尬现状。

如何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大学生群体实际的创业教育模式是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惑所在。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立足汲取温州地域传统文化精髓,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结合温州创业优势,逐步开

创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温州模式”。

一、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首先是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背景与社会关系较好,有利于大学生的创业。根据国家的政策,独立学院学生相对于一般本科学生而言,收费较高,因而城镇学生的比例较高,这些学生家庭相对富裕,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相对较优越。[1]另外,独立学院学生家长担任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的比例较高,这些学生相对来说就业创业的社会基础好、就业渠道较畅通。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市场的开拓。

其次是独立学院大学生更需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由于受母体学校的影响明显,独立学院设置的专业基本上都是母体学校的子专业,加之独立学院和母体高校几乎都在同一个地区,甚至在一个校区,独立学院学生一个最近、最大的就业竞争对手就是母体高校的学生。[2]专业和生源地的过于集中,加剧了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3]独立学院大学生更需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第三是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有利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成员普遍文化素养高,他们从小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多有特长,因而其整体素质相对较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较强。这些有利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都为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办学定位 理清创业教育思路

每个高校应有自己不同的培养目标,如985等国家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属于地方院校,应该培养应用型人才。

瓯江学院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素质提升为基础,突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主体性和个性潜能的实现为根本,通过全过程、多方位和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指导,使学生成为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里高素质是指培养的学生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是面对激烈竞争而能积极向上的进取型人才;强能力是指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会创新是指学生不仅能使专业学习有所创新,而且思维方式能突破常规,善于捕捉商机;能创业是指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竞聘现有岗位,而且具有自主创业的意识与能力,能创造新崗位,让更多的人就业。

创业教育的具体思路包括四个方面:优势与特点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创业与专业相结合。

首先是特点与优势相结合。(1)具有区域特点。温州传统文化孕育着浓厚的创业意识。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赋予温州人一种近乎天然的商品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历久弥新的地域文化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融合,并产生了享誉中外的“温州模式”,在“温州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当代“温州精神”的根本内涵就是“敢为人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正是这种精神赋予这所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实践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2)具有先发优势。2002年教育部确定九所部属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学校,创业教育刚起步。同年11月,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成立了浙江省首个结合专业的创业工作室,开创了创业教育实践之先河,并逐步发展壮大,现有40余个专业创业工作室。在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教育、创意教育,使之形成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意是思维层面;创新是方法层面;创业是实践层面。

其次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1)改革课程体系。应以未来社会每个人应得到的学术性、职业性和证明个人事业心与开拓技能的三本“教育护照”为基本结构,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创业教育课程群等四大课程板块。(2)拓宽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做好五大课外活动:创业工作室要侧重学生的创业实践与体验教育;学生社团要侧重课外创业氛围的营造;素质拓展计划要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科研科技活动要侧重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暑期社会实践要侧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第三是学校与企业相结合。(1)校企合作,请进来。结合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以服务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为导向,通过整合校企资源,搭建校企合作综合平台,深化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大学生成才新亮点。让一大批知名企业家进校园,通过优秀企业家走近青年学生,言传身教,报告创业典型事迹,激励大学生在企业家精神下感悟成长。(2)校企合作,走出去。建立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百个“大学生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高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文化优势,服务地方企业的有效举措。通过基地的建立,将有利于加大高校与企业之间产学研的合作力度,一方面为基地单位服务,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第四是创业与专业相结合。(1)专业教育渗透创业理念。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创新的教学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在第一课堂接受创新思想,形成创新思维,树立创新意识。[4]目前在专业教学管理和评估体系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内容的管理机制,使得部分教师在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上仍然缺乏创新性和开拓性。部分学科的教材仍然存在过时的现象,缺乏时代感和时效性。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快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程度,增加专业教学的创新性和灵活性。(2)创业实践结合专业教育。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倡导依托专业优势开展创业实践。这有利于弥补学生掌握社会资源的匮乏所造成的创业劣势,有利于规避风险达到创业成功率的最大化,使创业与学业相得益彰。

三、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创业型人才

首先是修订培养方案,保证创业教育的系统性。为了有效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瓯江学院从艺术设计类、经济管理类、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逐步构建起一套理论与实践并举、课堂与课外联动的完整创业教育体系。为了有效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在课堂教学上,全面实施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基础+专业”为基本架构的人才培养方案。无论是在基础平台阶段还是专业教育阶段均突出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并设置相关课程。例如,在基础平台,我们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纳入公共必修课程,设置以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为特色的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群为学生选修课程;在试点专业的专业教育中,设置创业实务、专业创业、中小企业创业管理等为专业必修课;通过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理论与知识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提出基础实践、创新实践、创造实践等模式,利用专业实习、实践、开放实验室项目等实践教学载体,强化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

其次是搭建创业平台,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为了强化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教育,学校构建了学生专业创业工作室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专业为依托的学生创业工作室是瓯江学院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和载体,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愿组建,每个创业工作室由5到9人组成。它强调将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转化为创业实践、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创业的资源,学以致用。这些创业工作室历来注重“传承性”,很多学生毕业后便将创业工作室传给了师弟师妹们。并且,创业工作室船小好调头,一旦发现问题,解决起来也是相当之快的。这种创业实践模式显现出创业成本低廉、生命力旺盛的优势,大大激励了大学生的创业自信心。这样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既可以保证学生的创业内容依托专业基础,又有利于学校有限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共享,促进学校创业教育与服务的深入,避免对学生创业行为的限制和约束,大大提高了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是营造浓厚氛围,提升创业教育的拓展性。学院以第二课堂为创业教育的拓展阵地,充分发挥其教学主渠道以外的辅助功能,通过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学生科研、素质拓展训练等途径,努力营造一种富有创新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首先,在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中,举办企业家论坛、创业论坛、营销模拟、演讲与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创业素质。其次,聘请温籍知名企业家走进论坛与学生就创业之道进行交流与探讨。通过企业家论坛,建立学生与企业家之间一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机制,激励学生投身于创业实践的热情。第三,学校鼓励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学生专业创新意识。第四,组建调查队伍,对温州模式、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温州家族企业的改革和企业文化、行业协会等进行专门调研和考察。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深化学生对温州地域经济、商业文化的认识,同时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创业意识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

第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创业教育的理念渗透到专业教育中,构建多元化特色师资,为创业教育实施提供保障。挑选部分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同时,与创业教育开展较为成熟的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聘请合作院校创业教育资深教师为学院客座教授,为学院师生授课和提供指导。另外,聘请温州知名校友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他们的创业经历是大学生创业教育最好的“活”教材。

第五是设立企业接班人培养班。温州是全国民营企业的领跑城市,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为家族企业,这些企业的第一代领导人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如何培养这些企业的接班人并使这些“富二代”能順利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是家族企业能否“家业常青”的关键性问题。在此大的需求背景下,“企业接班人”培养班立足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创业教育的实际,便应运而生了。学院在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中挑选家庭有商业背景的学生组成“企业接班人试点班”,设置财务管理、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等课程,以案例教学为主,教学安排上着重“接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来接企业的班,实现企业的再成长。组织这些企业接班人到世界500强企业进行实践,亲身进行体验,使其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温州企业接班人,实现温州经济的长远发展。

第六是加强与社会的对接。一直以来,学生的创业实践服务对象一般是学生,局限于校园的范围。今后,在进一步完善校园市场的同时,将慢慢向社会市场转变,加强与社会的对接,使创业范围由校内市场向社会市场转变。同时,学校向社会征求合作项目,由学校提供场地和人才,由企业提供设备、技术人员等,共同研发,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研发优势,更好地为温州经济发展服务。

第七是利用温州华侨商业资源,拓展大学生海外创业项目。温州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据2005年侨情调查统计,全市有42.5万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分布在93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归侨侨眷近43万人。平均每20人就有1人与华侨有关。其中,以温籍侨胞为主,或与该市联系密切,或由温籍侨胞担任主要负责人的海外侨团有227个。同时,温籍华侨多从事商贸活动,侨贸是温州市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占该市外贸出口额的80%以上。如此得天独厚的华侨商业资源是把温州大学生创业项目引向海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正如温州人同时开创了本土创业和海外创业两个领域一样,温州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也必将呈现同样的特点。而把大学生创业项目向海外拓展的重要途径就是温州丰富的侨商资源,其作用无可替代。

第八是以创新、创意带动创业,形成“创业、创新、创意”的良好氛围。在学生中加强“创新与创意”教育,并以“创新、创意”带动创业。由温州市人民政府发文成立的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落户瓯江学院,为学生的创业提供了优良的资源,也为创意产业发展搭建了有效平台;同时,鼓励学生申报国家发明或专利,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并设立创新奖学金;每年划拨50万元支持创新项目。通过以上举措,瓯江学院在学生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创业、创新、创意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贤君.对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择业问题的思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5(4).

[2]于忠华.关于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3]楼锡锦,陈立明.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劣势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2).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研究 篇12

关键词:家族企业,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模式

家族企业作为经济体系中极其活跃的经济力量,其继任问题已成为普遍难题。本文中首先界定家族企业这一概念,提出研究家族企业继任问题的意义,分析了继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通过创新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模式解决该问题。

一、家族企业继任问题的提出

(一)家族企业概念界定

Rosenblatt,Anderson and Johnson(1985)等人的定义是,一个企业的主要所有权或控制权,属于某一个家庭,而且这个家庭至少有一名以上的成员在实际经营管理这个企业,才是家族企业。这一定义强调家族企业特点是既掌握企业的所有权又掌握或部分掌握经营权。

本文侧重探讨家族企业的继任问题,故而引用曹德骏教授(2002)对家族企业的定义,家族企业是企业所有权或所有权的控制权归属于一个或数个家庭或家族所有,而且具有能将所有权或所有权的控制权合法地传给后代的经济组织。

(二)研究家族企业继任问题的意义

家族企业是一支极具活力的经济力量,世界五百强中有40%由家庭所有或经营,家族企业创造了美国生产总值的一半。中国中小企业的80%是家族企业,以家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为国民经济创造了经济增长额的60%,并极大地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以温州为例,GDP的80%是由以家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所创造。

然而,家族企业往往是富不过三代。根据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只有12%的家族企业传到第三代,而第四代后还在经营的家族企业只有3%。家族企业权力传承之际,正是其容易受伤之时。在权力和财富向下一代转移过程中,充满着诸多危险的变数。而现在中国的家族企业也进入了一个新老交替的敏感、动荡时期,家族企业的继任问题已经成为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家族企业继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综观中国家族企业发展史,接班人的不力,往往成为家族企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比如香港最古老的华人商行———元发行就败于此。因为缺乏强有力的接班人,致使数十年老牌商号数日间冰消瓦解的事例俯拾即是。综合分析,家族企业的继任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

1. 缺乏对继任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缺乏继任人规划被认为是很多家族企业继承失败的主要原因。继任问题不仅是一种决策,更是一种有机的过程,包括商讨、收集信息、评估、调查、征询意见等等。如果将之视为所有家族成员参与的过程的话,伴随这一决策的权力斗争和紧张程度就会明显减少。很多家族企业所有者进入60岁的时候才开始着手筹划继承权问题,缺乏有序的策划和执行过程,继承问题将必然导致危机。

2. 传统继任体制和继任模式的局限性。

与欧洲、日本的长子继承制不同,中国家族习惯采取共同继承,家中诸子对产业有平等继承权,这种“细胞分裂式”的分家代代相传,不仅会动摇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权,造成企业内部的矛盾,而且会使家族企业无法积累资金,很难进一步发展。继承人即使当上公司领导者,也无法发挥像创业者那样的力量,反而在家族经营的阵容中,备受亲族与姻亲的干扰。最终使得继承人缺乏自信,逃避迈向继承人之路。

3. 创业者的“背影效应”的阻碍。

创业者的成就往往成为继任者难以超越的标杆。很多无形资产又容易被忽视。其一是“人脉”继承问题。事实上,在交棒给继承人时,第一优先的应该是“人脉”的接续,也就是上一代经营者培养出来的人脉网络,亦即能与经营者甘苦与共的伙伴与智囊团。但是,多数企业都忽略了这点,使得继承人必须重新建立新的人脉。其二是创业者拥有公司成长“舍我其谁”的独特企业家精神,这固然有很大的正面作用,但也可能形成独裁经营的弊害。继承人习惯和工作至上的创业者相比,难免自叹弗如,也会选择逃避。

4. 家族企业接班人决策过程任意化。

家族企业决策过程任意化是导致企业不能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任期终身制、对以往经验模式的迷信,很容易造成家族企业最高领导人思维方式僵化,以前在创业阶段曾经起过积极作用的经验渐渐变得没有价值,企业的业绩便会随之下降。家族企业中的创业家长,对经过数十年心血建立起来的王国,当然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其衣钵,并将之发扬光大。可是继承人的选拔和培育是却在决策任意化过程中失败。

综上所述,在家族企业中,企业的成败盛衰在颇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家长对企业接班人的判断、选择、培养。在创业家长逝世后权力转移到下一代时,如果接班人缺乏足够的权威和魄力,家族企业就很容易出现内部分裂和派系斗争。因此,家族企业继承人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至关重要,家族企业的继任问题的核心问题是接班人的培养问题。

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始于1999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2007年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万人,占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3.4%;其中,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165.7万人,占全国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88.7%,独立学院已经发展成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独立学院学生而言,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学生家境较好,具备创业条件

总体来讲,由于是按成本收费,独立学院的学费要远高于普通高校,这也使得到独立学院读书的学生家境一般较好,甚至相当一部分同学家中都有企业,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表现尤为明显。生源地也大都是本区域。一方面使得学生学习刻苦精神不足,另一方面学生大学毕业基本上就有了创业的条件。

(二)理论基础教差,理论研究兴趣不大

独立学院学生大都高考成绩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些学生学习习惯不理想,特别是对理论知识缺少学习的热情。同时,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时代养成的习惯直接影响了大学的学习态度和热情,导致他们在知识接受上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进入大学后,升学压力的消失,学生自我控制能差学生对基础科学以及研究型教学兴趣不大,所以独立学院的学生较少有从事理论研究工作意向,大都选择企事业单位的实务工作。

(三)学生自学能力不强,独立决策能力弱

目前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大都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困难,也没有遭受过太多的挫折,这就使得他们在独立决策和自我控制方面的能力都相对比较薄弱。而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不同,更注重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于是自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独立学院学生自学能力比较薄弱,学习课程也是避重就轻,喜欢一些简单的、理论性差的、案例故事类多的课程,规避理论推导、动脑思维的课程。

(四)学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

独立学院学生的明显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喜欢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学生为例,他们喜欢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比如学生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工商模拟市场等。这些是他们的优势,这些优势对他们学习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在进行实践教学环节时,尤其当他们的积极性被激发后,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的优势就凸显出来。

(五)独立学院学生目的明确,责任心强

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独立学院学生有更强的目的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时,都已经背负着家庭的期望,求学过程中已经或多或少的参与家族企业的管理,毕业后自然进入家族企业打理生意。由于独立学院是三本院校,进入大型的国企和政府部门相对困难。只有进入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大多为家族企业,独立学院的学生承担了大量家族企业的基层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毕业生就业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07两届毕业生中67.6%学生都在家族式企业中任职。

三、面向家族企业继任问题的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模式

当代中国,家族企业的继任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对于独立学院来说,通过错位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办学的特色之路。两者又有着天然的联系。独立学院的新机制的优势可以在解决该问题上充分发挥。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本着因材实教的原则,我们提出了创业教育模式,具体有以下几点措施:

(一)设立创业教育中心,实行导师制教学

通过学院设立创业教育中心的方式,鼓励广大学生实行创业教育。这个方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少帅班”已经进行有益尝试,从反馈的信息来看,发展态势是健康发展的,甚至有人放弃普通高校读书机会申请入学该班,竞争优势明显。对学生实行导师制,选用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学生导师,同时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成为兼职导师,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这种培养机制更为灵活,比如导师若在国家部委工作,学生就可以到国家部位机关实习,既掌握了专业知识,更拓展了人脉网络。

通过学生联系,创业教育中心可以和家族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培养继任人才。这样就为学院提供丰富的校外办学资源,更是搭建了校企合作的一个新的平台。

(二)因材施教,制定接班人职业发展规划

选择接班人必须逐步制度化,在合法的制度下产生的人选较容易被大家认可。人才选拔制度化之中的核心部分是要有一个接班培养计划,未雨绸缪。企业在选择接班人时一定要保持相对的透明度,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评价,让被选择的人暴露在竞争者、供应商、客户面前,让他在公开的经理人市场中接受评判。

比如,美国公司的领导结构普遍实行控制权与管理权合一与分离交替的形式。往往先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总经理三位一体;然后由于年龄或其他原因,保留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而将总经理传递给接班人;新任总经理能胜任,则进而将董事长传递给他,不胜任的话则重新选择总经理。这种合一与分离交替的方式,有可能成为那些不能在家族内部选择合适接班人的大公司可供选择的方式,由于这种方式在选择不当的情况下可以再选择,不至于造成无可挽救的后果。

然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假如等到毕业后进入公司再实行,首先是公司的环境不是教育的环境,一旦做出决策,就很难改变,其次时间成本也很高。在创业教育中可以采用模拟实战的方式来培养接班人,并根据接班人的实际情况制订和修正职业生涯计划。简单地说,就是要及早规划,所有管理人员共同参与,遴选下一代管理者,移交管理职责,逐渐减少前任管理者的重要性,最后彻底中止前任管理者的工作。

(三)结合社区教育,培养创业精神

继承也需要创业,发展企业离不开地方社会的支持。本着“服务地方”的原则,创业教育和社区教育有很大的契合度。以东莞为例,劳动局每年要花费数千万元开展社区创业教育。社区和高校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独立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开展“创业“为主题的帮扶活动,既让社区共享了先进文化,更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精神。同时利用社区财政支持,以发放无息小额贷款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时代就可以小试牛刀,实践创业计划。

社区教育可以和案例教学有很好的融和。哈佛商学院就推崇案例教学。作为一个现代新颖的教学方式,它具有学生主动性强、以例论理、重在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特点。但在案例教学中,必须注意案例选择的合理性以及难易程度的合理分配,最好以身边的例子来讲解。比如在讲人力资源课程的时候,可以运用东莞的玖龙纸业是否“血汗工厂”的案例讲述员工福利;在讲述宏观经济的时候,可以采用东莞市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案例分析。

(四)通过开放办学、培养国际化视野

福特、强生、摩托罗拉、沃马特、迪士尼这些鼎鼎大名的公司,他们过去是而且今后仍有可能是家族企业,从这些家族即将登场的接班人来看,他们大都毕业于名牌商学院,有着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经验,有着宽阔的视野。

根据广东出国留学机构介绍,广东省每年的留学生出国留学费用在100亿美元左右,在这个数字的背后不仅仅有父母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则是一些家族企业业主为了培养企业接班人,让子女学习欧美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从而让自己的企业代代相传。独立学院的机制优势使得学院和国外大学有更密切的联系,学术背景又是留学机构所不具备的,可以采用组织学生假期时间到国外游学的方式以及参加中外合作项目的课程的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为例,就组织学生到美国北爱荷华大学进行游学活动,以此开拓学生视野,丰富阅历。

(五)通过俱乐部式教学,培养外部接班人

家族企业的现代化过程必须完成四项改革:一是明晰家族企业产权,实行家族股份制。二是要打破家族垄断,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三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四是突破家业不传外人的局限,在努力培养家族成员接班人的同时,适当引进家族以外的人才。而且四项改革必须从家族企业内部高层推行、尤其是引进外部接班人要解放继任人的思想,这要从继任人的培养入手。

可以根据学生爱好,组成创业俱乐部。俱乐部大体分为接班人和接班人伙伴两类人群。一方面由于共同学习关系,企业的未来接班人更全方位了解身边的伙伴的才能,另一方面由于同学关系,更容易将这些同学引进家族企业的核心层。通过引入专业的职业经理阶层实现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从而使家族企业演化成大规模的、制度化的公众公司,以获得内生的规模效益。

(六)通过校友会平台,建立长效学习型组织

创业教育中心通过校友会平台,为已毕业学生提供智力支持。成为家族企业的“外脑”。逐步建立长效学习型组织,将创业教育延伸到校外。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讲求团队学习的组织,将不断激发出创新热情和形成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从而为完善家族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家族企业创业人应高瞻远瞩地把接班人的培养问题提上家族企业的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权力的平稳过渡。通过提高家族企业主的素质,注重自身形象塑造,妥善解决家庭冲突,保证家族企业高效率运行。独立学院帮助解决好接班人问题,恰恰是高校服务地方的体现,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恰恰就是这种双赢模式。

参考文献

[1]谢蛮.中国家族企业接班人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90.

[2]张军鹰,蔡会明.浅析家族企业信任问题的成因和对策[J].商业研究,2005,(11):128.

[3]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Z],2008:13.

[4]曹德骏.家族企业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财经科学,2002,(6):55.

[5]朱正浩.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与对策[J].经济师,2005,(2):48.

上一篇: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下一篇:职业管理模式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