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提问艺术

2024-11-24

课堂上的提问艺术(共12篇)

课堂上的提问艺术 篇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 是真正的教育。”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 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 而学生学到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 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的努力才能有效果。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教师问题的设计及提问方式是语文课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为此, 笔者就小学语文课上的提问方式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提问要以悬念激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动脑筋, 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 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 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 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 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因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 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 迸发创造因素。这就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巧设疑问, 以悬念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 (五年制) 第八册《赤壁之战》一文, 上课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只有三万联军, 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 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悬念, 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使之学习热情高涨, 兴趣油然而生。我抓住时机, 因势利导, 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课文, 师生一起解疑, 明白课文所阐明的道理, 主动地获得真知。

二、提问要有广阔的思维空间

传统的教育观念及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比较注重“主导”作用的发挥, 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精心设计问题, 一环扣一环, 教师提问什么, 学生回答什么, 在这种“主导”作用的制约下, 学生很自然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显然, 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或者说学生的思维活动只能在教师设计好的思路中苦苦寻找标准答案, 这种做法严重地削弱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曾听过一堂课, 教师在教学一个辨析题时, 教师的提问不下二十个, 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绕着弯弯一步一步地走到老师想要到达的“完善”答案上来。这样的教学方法看似完美, 其实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语文课最重要的是要相信学生, 他们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学应在老师的引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让学生在讨论, 辩论中达到自悟道理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苦柚》一文时, 老师问学生, “小姑娘向顾客介绍自己的柚子是棉花柚, 个大其实肉不多, 而且有点苦。她这样做对吗?”尽管这个问题问得很明确, 但也许太明确太简单了, 学生的思维就局限在这个问题上了。学生是很聪明的, 你教师怎么问, 他就怎么答, 学生的想象空间被框住了, 造成教师提问一句, 学生回答一句的“挤牙膏”式的被动局面。也许正因为教师设计的问题缺乏探究性、自主性, 学生的主体性才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如果这一问题设计成“假如你是这个小姑娘, 你会怎么向顾客介绍这些柚子?”这样, 答案范围就广了, 要说的话就多了, 讨论可能更加深入, 发言面可能也会更广些。

三、提问要引导争辩, 及时点拨

提问能促使学生在横向交流的过程中, 在无拘无束磋商、争论的过程中, 彼此互相取长补短, 互相吸收。当今社会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 孩子认识社会的途径和方式很多, 获得的信息也非常丰富。要善于从学生之间, 师生之间的争辩中, 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抓住不放, 把问题引向深入, 并且及时作出必要的点拨和疏导。

如我在教学《伟大的友谊》一文时, 我这样问学生:“既然马克思主义是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创造的, 为什么只讲马克思主义, 而不称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呢?”针对这个问题, 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并指导学生抓住课题《伟大的友谊》这一中心, 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 我肯定了他们在辩论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伟大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目标基础上的, 这样, 既保护了学生大胆表达看法的积极性, 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提问要和蔼可亲、真情实意

“没有真挚的感情, 就不可能有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绪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和提问后, 始终应以关注的情感, 营造和谐、融洽、民主的答问气氛, 与学生同喜同悦, 同思同乐, 让学生感到苦中有乐, 学中有乐。所以, 我们主张对学生的回答, 评价态度要和蔼, 力求做到中肯, 更应多加表扬, 以鼓励为主。

提问是一种艺术, 贵在精不在多。提问要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还要注意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学生一定会“启而有发”, 老师也会不断提高提问艺术。

课堂上的提问艺术 篇2

课堂提问是新课改下新课程的需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问题几乎都是由教师提出,而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教师提问要艺术,还要让学生学会提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新课程强调,通过设计真实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开口”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要创造提问的情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同时也允许老师答不出来,共同探讨研究解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评价有这样几段文字: “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于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这些课程的评价建议均可以聚焦为--”以问题为中心。“即教学时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又让学生提出问题走”出“教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高境界。只有学生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成功。学生从敢于问”问题“到善于问”问题“,是一个飞跃的过程,只有多问,勤问,最终才能实现这个飞跃。知识来源于问号,著名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得好:”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悟出自己提问的方法,成为一个善问的人。

不论是教师提问还是学生提问都要讲究提问的艺术和质量,那么提问有哪些窍门可寻呢?

(一)从教师”教学“方面看:

周恩来同志指出:”任何艺术不掌握规律,不进行基本训练,不掌握技术,是不行的。“

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就是要教师讲求提问的艺术。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所提的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呢?

1、次序法

这种提问是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一般都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例如小学语文第九册《田忌赛马》一课,根据”赛马“这一事件的发展顺序可设计以下提问:课文讲了几次赛马?每次赛马的情况是怎样的?同样的马为什么比赛的结果会不一样?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再如第七册《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同样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科利亚怎样埋木匣?怎样挖木匣?从埋木匣和挖木匣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自己也受到了启发。

2、铺垫法

在进行一堂新课之前或解决一个主要问题时,可让学生先完成一些铺垫性的准备题或在主要问题下设计几个铺垫性的问题,这样可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减少难度。如第八册课文《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课前先布臵学生上网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信息高速路是怎么回事?了解它有什么好处?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做了这些准备后,再来上课,学习就很轻松,甚至还会在课上交流许多书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学生的知识。再如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为了解决课文的难点问题: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可设计这样的铺垫性问题:为什么作者在护书”部分之前要花那么多笔墨去写当时学习条件的艰苦?为什么要详细写教科书的来之不易和大家争先恐后去取书?这些情节与“珍贵”有什么联系?

教学时,要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核心法

这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提问,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这类提问在日本称之为核心性提问,其作用是扣住教材主要内容,明确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习时直奔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第十一册《小抄写员》一课中,赞扬了叙利奥小小年纪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根据这一中心,设计问题为:“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工作的,他为什么要偷偷地做,当他被爸爸误解后,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是什么力量使他坚持工作的?再如第十二册《詹天佑》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来攻破重难点: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只要弄清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就能全面理解课文,深刻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精神的伟大。

4、对比法

对比式提问,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而设定的提问,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学习了写景的课文《海上日出》和《夕照》后,让学生对比: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从感受中体会景物所表现的独特的美。又如从方法上设计对比的问题:《琥珀》和《黄河象》这两篇课文在叙述顺序上有哪些不同?通过比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两篇课文的写作顺序,还从比较中明白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启示。

5、点睛法

所谓点睛法就是根据课文的中心句,作者的点睛之笔设问。中心句就是文章内容的总括,或是文章中心的揭示,它是作者点睛之笔。因此,根据中心句设问,不至离题太远。例如:第九册《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

6、想象法

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第九册《再见了,亲人》学完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意,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加以想象:在告别时朝鲜人民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从文中知道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说的,还通过想象内容的交流知道了这种情谊是相互的,是伟大的。又如第七册《卢沟桥的狮子》主要写了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形态各异。在学习了描写狮子的形态那段后,设计这样一个想象问题:除了作者写的这些狮子形态,还有哪些形态的狮子?并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表达出来。像这样的想象提问,有一定的思维强度和广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有利于心理的积极发展和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的培养。

7、寻究法

事情总有前因后果。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设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第八册《倔强的小红军》一课中有一句话这样写到:“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可设疑:他明白了什么?根据这一结果在探究其具体原因时质疑为:为什么小红军一直不肯上马?为什么不和陈赓同行?为什么不肯接受青稞面?这样探究下来,学生就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再如第十一册《草船借箭》课文最后写到: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赢得了一个什么结果?他的神机妙算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通过这样的逆向启发式追问,对学生在思维上的要求更高,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8、破题法

破题法,顾名思义是根据题目设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根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例如:第十一册《索溪峪的野》一文,可以根据题目设计问题为:“野”在本课是什么意思?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是怎样写出这种野性美的?再看第十二册《将相和》,根据题目中"将“"相”“和”三个字设计问题为:课文中说的“将”“相”各指的是谁?他们之间是怎样产生矛盾的?因为什么而不和?又是怎样和好的?以上两篇课文设计的问题一解决,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了。

9、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指抓文章的重点词句设问。重点词句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窗口”。教师若能准确抓住重点词句,并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设计的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如:第七册的《钓鱼的启示》一课有这样一句话:“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可抓住“鱼”和“诱惑”这两个重点词设问为:那是一条怎样的鲈鱼?有什么诱惑力?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弄清了“鱼”与“诱惑”的关系,加强了思维训练,又透彻理解了文章内容,深刻领会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0、评论法

教师先不表态,等学生把想法一一交流后,再让学生评价谁的看法更合理,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概括总结出正确结论。例如:第十册《丰碑》的学习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军需处长本来自己是发棉衣的,然而他却因为没有棉衣穿被活活冻死了,你说他是傻还是不傻?为什么?同样《放弃射门》一课,主要讲福勒在完全有把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的一刹那,却放弃了射门。设计问题讨论:福勒放弃射门,你认为他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在激烈的讨论和相互的交流中,有的说傻,有的说不傻;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教师最后根据他们说的理由,做正确的总结性的评论。采用这种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11、连环法

它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这几个问题形成一个整体,几个问题解决了,学习目标也就达到了。如:第十册《宴子使楚》我设计了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宴子到楚国去见谁?遭遇到什么?楚王几次侮辱宴子,是怎样侮辱的?宴子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是怎样反驳的?结果怎样?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懂了全文。

12、发散法

这种提问具有如下特点: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获得多种答案。这种问题又叫开放性问题。如:第十一册古诗《泊船瓜舟》就可这样设计一个问题: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再如《向命运挑战》可设计问题:如果霍金跟你在网上聊天,要求你只能问三个问题,你准备向他提哪三个问题?这种问题的设计,得出的答案都不是标准的,唯一的,教师通过这些发散性的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13、联系实际法

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例如:十一册《景阳冈》一文可探讨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说:现在要保护老虎,武松打虎这样的故事不该再读了。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设计问题: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和时间赛跑》一课中写到: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像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都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学生的视野也开阔了.

14、观察法

观察即通过看图或实验来向学生质疑,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寻求答案。一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图上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些什么?有什么感受?这类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容易结合画面来回答,图文并茂地学习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当然,教师提问的方法还不止这些,许多教师还摸索出了其他提问的好办法,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探索才会使自己的课堂提问彰显艺术魅力。

(二)从学生”质疑“方面看: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让牛顿产生疑问,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蒸汽机把水壶盖顶起来让瓦特产生疑问,才有了蒸汽机的发明;李四光对一块巨石的来历产生疑问,才有了后来发现在我国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以致后来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摘掉了“中国平油”的帽子……只有会疑,才能促使自己去积极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作为教师,要交给学生发问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那么,学生如何质疑呢?

1、紧扣题眼质疑。如《飞夺泸定桥》一文: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围绕”飞“"夺”二字,课文讲了哪些内容?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夺取泸定桥的?

2、抓中心句质疑。如《一夜的工作》,找出中心句:“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质疑:课文是怎样写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

3、抓过渡句质疑。如《伟大的友谊》,找出过渡段,质疑:这段的哪部分承上,哪部分启下?

4、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质疑。如《壮丽的青春》针对主要内容“遇险”和“排险”质疑:当时的情况“万分紧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5、从中心思想上质疑。如:读了这篇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课文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

6、从语言反复处质疑。如《林海》中,“感到亲切、舒服”出现了三次,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这种感情的?《灯光》一课中,“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

7、找特殊标点质疑。如《鸟的天堂》一文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后一个不加引号?

8、在细节描写处质疑。如《军神》中人物细节描写提问: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凡卡》中为什么要写“我”挨打这个细节?

9、抓住反常现象及矛盾之处质疑。如《她是我的朋友》中: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阮恒在抽血过程中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男孩为什么会“立刻停止了哭泣”?

10、从比喻、拟人处质疑。如《长征》中:“云崖暖”、“铁索寒”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如《古井》中“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质疑为:“甜美的乳汁”指什么?“哺育”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把古井比作一位温情的母亲?

11、从内容联系处质疑。如《一夜的工作》中:“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和“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之间有什么联系?

12、抓重点词语质疑。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可针对“纹丝不动”质疑: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纹丝不动?他为什么纹丝不动?他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邱少云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

13、联系上下文质疑。如《她是我的朋友》中:既然抽血不会疼,阮恒怎么会“啜泣”呢?

14、由人物的神情去探究内心想法质疑。如《白杨》最后一段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提问: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15、联系生活实际或有关知识质疑。如《她是我的朋友》中问:“抽血”很疼吗?(不很疼)。不很疼小男孩为什么那么痛苦?

16、抓含义深刻的句子质疑。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句子”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质疑:作者为什么说这两种断言都是爱,你是怎么理解的?

17、在难点处质疑。如:《爸爸和书》一课中,针对难点问:”为什么对’我’来说,一本薄薄的童话集是那么珍贵?明明是’寒风呼啸’’冷得直发抖’,’我’却大声说’买书比坐汽车强’,为什么?为什么’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些话的?

18、拓展内容质疑想象。如《珍贵的教科书》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指导员想的是什么?指导员没说完的话会是什么?《凡卡》中”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凡卡的信,他爷爷能收到吗?他的信如果落到老板手里后,其命运又会怎样?凡卡如果逃了出来,是流浪还是去找爷爷?

19、在能进行对比的地方质疑。如《林海》中“云横秦岭”是怎样一种景象?大兴安岭的“岭”与秦岭有什么不同?

课堂提问艺术 篇3

一、难度适中,具有科学性。

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精心钻研教材,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启发性,难度适中的提问。问题太难,学生无从答起,抑制学生学习兴趣;问题太容易,学生对答如流,难于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要做到所提出的问题目的明确、概念清楚、逻辑严密,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教学内容得到科学的统一。

二、精心设问,具有典型性。

教师要依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特点精心设计,使提出的问题具有典型性。所谓的典型性,就是指设计的问题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问在学生有疑处,切合学生求知的需求。有的为了发展学生潜在意识,也可以在学生无疑处激问,唤起学生新的求知需要。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切不可使提出的问题过多、过碎、过简单,那样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而且也不会提高教学效果,更不会符合当前新课改的方向。所以,一个典型性的提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循循善诱,具有启发性。

教师的提问要像一个出色的向导一样,循循善诱,启发学生走向更高的知识境界。在问题提出之前,要进行必要的交待说明,把学生引导求知的境界,对于较复杂的问题,要进行分解,一步一步地,由浅入深地,有层次有梯度地加以解决;对于抽象的知识要采用电教等手段进行演示,由难到易,由具体到抽象加以解决。

四、富于创意,具有趣味性。

教师设计的提问不要总是老面孔,“似曾相识”,没有新意,应当有所创新,有新鲜感,这样学生就会对所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一个问题的提出,总是可以由不同的概念,不同的问法,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动画)来表达,只要教师精心备课,钻研教材,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那些富于创意,具有兴趣性的问题,就会流淌出来。

五、兼顾一般,具有广泛性。

好的课堂提问要照顾全体学生,具有广泛性。既要提问“尖子生”,又要问及中等生,更要提问差等生。要因材设问,提问尖子生时,可以使问题难些、复杂些,使他们得到求知的满足;提问差等生时,要使问题简单些,容易些,使他们充满学好知识的信心和勇气,认识到我能行。

六、适度表扬,具有鼓励性。

适当表扬,可以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产生愉悦感,成为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精神力量。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要针对他们的学习基础的好坏给予适度的评价。对于回答问题较好的同学要给予表扬、激励。对于回答问题较差的同学要给予适度的评价,找出闪光点,提出要求和希望。对于那些回答问题不好,甚至错了的同学切不可白眼相加,批评挖苦,大发脾气,这样会使他们伤害自尊心,丧失学习兴趣。

总之,课堂提问要有艺术性,做到具有科学性、典型性、启发性、趣味性、广泛性和激励性。提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提高素质能力,才能使学生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收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篇4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 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 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教师的点拨引导, 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一、无疑处激疑。教材中有些内容, 学生似乎一看就懂, 处于无疑的境地。若我们从浅处深问, 在无疑处激疑, 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陈奂生上城》开头一句“漏斗户主陈奂生, 今日悠悠上城来”, 初读似乎一览无余:介绍了人物 (陈奂生) , 时间 (今日) 和事件 (上城) 。但细究“悠悠”一词, 内涵极为丰富, 可据此进行发问:你对“悠悠”一词如何理解?明确: (1) “悠悠”是心理描写, 表现陈奂生物质生活改善后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 (2) “悠悠”是神态描写。因时间尚早, 陈奂生不急于赶路, 写出了陈奂生走路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神态。 (3) 用语诙谐, 为全文定下幽默效果的感情基调。因此, 如从对“悠悠”一词的理解处激起, 则效果不同。

二、发散性诱导。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提问时, 可故意设置障碍。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 但可令其有所发现。如学完《项链》后可这样提问:你更喜欢舞会前的玛蒂尔德还是10年后的玛蒂尔德?你认为丢失项链对玛蒂尔德是悲剧还是喜剧?你觉得玛蒂尔德与简·爱在性格内涵和对待命运的态度上有可比之处吗?玛蒂尔德对你认识生活有启发吗?这样就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 可打破定式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三、层层设问, 步步深入。教学中有不少难点, 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 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如《药》结尾处夏四奶奶上坟时, 作者运用了“踌躇”“羞愧”“硬着头皮”几个词语, 很多学生对此不能理解。对此教师可作如下引导: (1) 夏四奶奶为什么会感到“羞愧”?明确:因为有华大妈在身边。 (2) 为什么华大妈不“羞愧”而夏四奶奶“羞愧”?明确:华大妈的儿子华小栓埋在路右边“穷人的丛冢”里, 儿子属生病正常死亡, 理所当然;而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埋在路的左边, 是“违法”被处死的死刑犯, 当妈的自然觉得脸上无光, 感到“羞愧”。 (3) 夏四奶奶的“羞愧”举动说明了什么?明确:革命者夏瑜为革命献身, 连母亲都不理解, 何况其他群众。这就深刻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四、迂回设问, 退中求进。有些问题涉及历史背景较复杂, 让学生正面回答, 效果不佳。若采用迂回设问的办法, 则可达到退中求进的目的。如《药》一文中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出现的“花环”, 学生不易理解, 因为它涉及历史背景。教师可作如下提问: (1) 联系课文看, 花环是什么人放置的?明确:革命同志。 (2) 花环的出现说明了什么?明确:有同志者在。 (3) 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一花环?明确:表明革命者 (夏瑜) 的牺牲并不寂寞。回答至此, 似乎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其实不然。还要设置问题 (4) 坟上不出现“花环”行吗?按说是可以的, 这与“革命者的悲哀”这一主题是暗合的。花环的出现是因为当时的文化主将不主张“消极”, 要求作品在暴露不足的同时要显出“亮色” (希望) 。鲁迅先生在瑜儿的坟上“平添上一个花环”, 是为了让读者看到“亮色”。这样迂回设问, 才能把前因后果、历史背景说清楚。

五、创设矛盾, 激起波澜。针对某些特殊的问题, 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因此, 若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起对立意见, 则其激疑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在分析《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时, 可作如下提问: (1) 结合课文, 分析概括出玛蒂尔德具有哪些性格特点?明确:爱慕虚荣、诚实守信。 (2) 玛蒂尔德集爱慕虚荣与诚实守信于一身, 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人的性格是发展变化的, 玛蒂尔德的性格变化有一明显的界线, 丢失项链前她确实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丢失项链后, 为偿还债务, 玛蒂尔德“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 变成了一个诚实、勇敢、吃苦的劳动妇女。这样, 通过激疑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并解决它, 就教会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

总之, 善教者, 必善问。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每个优秀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但是, 在具体运作中,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问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 让学生受到激励, 感到振奋, 真正做到“善学, 师逸而功倍”。

(2)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提问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因此, 设问应注意启发性, 要创设“愤”、“悱”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使其产生极大的学习内驱力, 并做到“因材施教”。

艺术提问点亮道德课堂 篇5

金水区柳林中心校 王艳丽

新课程呼唤“道德课堂”,“道德课堂”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构建有生命的“道德课堂”?怎样让生命在“道德课堂”里放飞?音乐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领下师生情智共生、共同体验的过程中,教师提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其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和教育素养,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要实现“道德课堂”的目标必须注重提问的艺术。提问犹如音乐课堂教学的催化剂,用好了整个课堂就鲜活起来。

然而,当前音乐课堂提问也存在许多问题。如:(1)表面性提问。即提问简单化、形式化,往往只问“对与不对”等类似问题,而学生也只简单地回答“是”“不是”等。表面追求热闹场面,实质上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太少,并没有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之真正目的。(2)习惯性提问。即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太少,收效甚微。(3)提问不看对象,不讲求变通。“铁定”的问题,“铁定”的答案。一个问题毫无变化地问遍全班。(4)对答不出或答错的学生,冷面相对甚至斥责嘲讽等。那么,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提问,以使所设疑问合理、适当、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性,真正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呢?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实例,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谈谈粗浅看法。

一、问题的选择应目的明确,难易适度

教师的课堂提问,不是交谈时的随想而问,而必须紧扣授课中心,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显而易见的问题,不具有挑战性,不能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即使学生有所思考,也无法引起内心深处的震撼;过于深奥的问题则会让学生望而生畏、甚至望而却步,从而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问题应难易适度、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教师应将问题设计得像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步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不断启迪学生思考,激活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引起认识冲突,激起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达到我们学习音乐的目的。以下是一教师在教学《小鸟的歌》中的片断:

教师:瞧,在静静的森林里飞来了哪位小客人?(出示唱名小鸟mi)学生:是小鸟mi。

教师:它的名字是什么?让我们亲切地唱唱它的名字好吗?学生:唱mi。教师:它在干什么? 学生:在歌唱。

教师:你能任意组合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为它编一首四拍的小曲唱唱吗?„„

教师:看,大家动听的歌声又引来了谁?(出示唱名小鸟sol)我们也为它编一首曲子好吗?„„

教师:大家想想,当两只小鸟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那么,大家能不能用刚才编小曲的方法将发生在两只小鸟之间的故事用音乐来描述?

„„

案例中教师所设计的每一问题都丝丝入扣,紧紧围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即兴创编这一中心目标提出一个个富有极大挑战性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层层深入地去讨论、叙述、创编、展示;从mi、sol两个单音的巩固和创编到《小鸟的歌》故事情景的即兴创编,整个课堂教学环环相扣,不断深入,逐级扩展;学生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自然而然地实现教学目标,学习已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跳一跳就摘到果子”的愉快而又深刻的体验。

二、问题的提法应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容易激起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问题。

1、贴近生活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面对好动、好奇、喜欢新鲜的学生,教师的课堂提问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力求问得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激起探究、表现、创造的欲望。通过教师的提问,把学生带进广阔的音乐时空,探索神奇的音乐世界,培养学生参与音乐生活、创造音乐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音乐,在音乐中体验生活。这是《动物说话》一课中的教学片断:

教师:当我们用自己的语言相互问候的时候,你们是否想到,大自然中的万物也都有它们自己能够听得懂的语言,也能像我们一样讲话。同学们能试着模仿你们熟悉的声响吗?

学生(学风发出的声音):呜„„呜„„

教师:谁能告诉我,雨是怎样说话的?

学生:哗啦啦„„沙沙沙„„

教师:大海会说话吗?

学生:唰„„唰„„

教师:在一条美丽的小河边,住着四个好朋友:小鸡、小鸭、喜鹊和青蛙。瞧!它们正亲热地说话呢!大家知道它们是怎么说话的吗?

教师采用全体提问与个别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小鸡说话的过程中,把握歌曲的基本节奏。案例中教师在导入新课时,通过师生间的相互问候,联想到大自然中的万物都像我们人类讲话一样,也都有自己能够听得懂的语言,也能够进行相互间的问候。从风的说话(发出的呜呜声)到大雨和小雨的说话(哗啦啦、沙沙沙的声音),再到大海的说话,渐渐扩展到小鸡、小鸭、喜鹊和青蛙间亲热地“交谈”。教师的提问是在贴近学生生活的联想中层层展开的,提问方式新颖别致,孩子们很快便进入到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

2、变换角度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智力起源》一书中说过:“可以看到,一个人既不注意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了;他也不注意太不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图式’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要注意变换角度。同样一个问题变换一下问的角度,发问的方式,则会变得别开生面,新鲜有趣,容易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每学一首新歌,都有初听范唱,感受这一环节,听后不免要提问:歌曲现了怎样的情绪?你喜欢吗?等等,如果每次都这样发问,学生必定会厌烦,因此可以根据年级及歌曲内容的不同,把这几个问题换个角度来问,如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初听旋律后,可这样设问“音乐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野图画?”并鼓励学生用画笔简单勾勒,学生想象、实践,兴趣盎然,都想描绘出最美的图画,最后用语言表达对旋律的感受,则会又是一番景象..可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歌曲内容的实际,变换角度问,老问题则会新颖有趣的多,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开动思维机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提出问题要把握好问题安排的时机。

课堂教学中,在导入新课、学习新知等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状态是不同的,提问要注意时机,要问在学生“欲发而未发”之前,问在学生“似懂而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与有疑”之际,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维。要适时,即提问的时机要得当。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和“达其辞”的最佳时机。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时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得到”,并达到解惑的目的。

例如:河北吹歌《放驴》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介绍民族乐器管子和管子独奏《放驴》,让学生初步了解管子的悠久历史和发声原理,使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民族乐器。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吹响自制的竹管,问“谁吹响了?为什么会吹响?怎样吹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在试一试、吹一吹的过程中探讨管子的发声原理,从而揭开有关管子的历史、名字等知识。象这样在教学的关键处巧设悬念,模拟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结构,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的问题设计富有思考性,新奇、巧妙、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像一根魔术棒,吸引学生,让学生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轻松自如地解决了教学的核心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应因势利导,及时评价

教师提问需要一定的艺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更需要艺术。只有两者和谐的结合,才能使提问更具艺术。课堂教学可谓是瞬息万变,课前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在课堂上不一定能够适合当时的情景。或课堂发生突发事件,学生注意力转移;或课堂产生新问题,需要扩展延伸;或学生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来等,都需要教师充分运用机智,根据教学中具体情况随时改变提问内容和提问方式,因势利导、灵活变通,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思维空间,活跃学习情趣,深化学习内涵之目的;其次,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对每一位回答或者有回答欲望的同学尽量表扬和鼓励,努力捕捉他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学习上不断得以提高。对于素质较好的同学,由于他们成功率较高,自信心强,教师在给他们提供表现机会的同时,评价更要从严,使他们能有往更高的标准和目标,发奋努力;对于素质较差的同学,也要多给他们感情投入,让他们知道老师在关注他,逐渐增强他们的信心,可先把目标定低些让他们优先回答比较简单的、复习性的提问,使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快感。这样照顾到所有的同学,使学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不断提高水平,自我完善。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有效、艺术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启发思维,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因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道德课堂”就应优化课堂提问。让我们用智慧浸润课堂提问,让艺术提问成为点睛之笔,使我们的课堂更活跃,教学更富有魅力。

艺术提问点亮道德课堂

姓 名 :王艳丽

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6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一些误区

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实施课堂提问时并未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进入了误区。主要表现在:(一)陷入空洞浮泛的误区,使学生茫然失措。问题貌似宏大,但抽象空洞,使学生茫然失措,导致提问后的冷场和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二)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使学生厌倦抗拒。卖弄花枪,玩花拳绣腿是教学之大忌。有人为哗众取宠,表现其改革精神,把课堂搞得分外热闹,但不讲求实效,这样的课堂提问,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抗拒,因为它无助于认识的深化。(三)陷入浮光掠影的误区,使学生浅尝辄止。这样的问题浮光掠影,学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一问一答,似乎体现了提问教学法,其实这样的发问不仅没有必要,反而有害,导致学生不探究问题实质,浅尝辄止,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思维萎缩。(四)陷入单调直露的误码区,使学生思维僵化。这些提问的共同点就是过于单调直露,不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按部就班地抛出一个个知识点,激不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容易使学生思维僵化。(五)陷入惟我独尊的误区,剥夺学生的逆向思维,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回答。如果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自己的思路,要么一声断喝,要么置之不理,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六)提问思考时间过短,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教师就让学生回答。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使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体现出提问的艺术呢?

二、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提问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展开。因此,在设计问题之前,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在此环节,教师还需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由于家庭背景、自身技能、生活环境、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等都不相同,那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因生而异”,促使全体学生的集体参与,推动课堂提问的有效形成。

三、问题能激发兴趣,具有新异性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总是有力图认识、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教师只要精心设计新奇蕴疑的教学提问,就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帮助教师的教学顺利进行。课堂提问时,首先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对于那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让兴趣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其次,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动机,使问题具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最后,提问时除了注意内容的新颖、形式的丰富外,还可以在组织的问题里面设计一些似乎有悖于常理的矛盾或一些“见惯不怪”的现象,在学生面前设置一些“悬念”,以增强学生的好奇性。

四、问题要有坡度,具有层次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问题的深度方面,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引导学生层层推进,不断探究,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面对有层次的问题时也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设计《清平乐·村居》一课的问题时,抓住诗眼“醉”引领学生品读探究。设计问题一:“谁醉了?为什么醉了?”经过学生回答和小组讨论后的补充,教师引导归纳:我认为老夫妇过着舒心的生活,他们周围的风景那么美,三个孩子既勤劳又可爱,他们坐在炕沿上边喝酒边聊天,觉得生活很幸福,所以“醉”了。然后,教师再做引申:难怪老夫妇醉了!他们的孩子那么勤快而可爱,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周围的生活环境又那么美,这就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问题二:“还有谁醉了?”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的见解真是精彩纷呈。如小组A:我认为小儿子醉了,因为他一边剥着莲蓬,一边闻着莲蓬清香的味道,玩得好开心。学生补充:他在美丽的荷花旁边剥着莲蓬,还自言自语地夸好吃,嘴里不时地哼着儿歌。小组B:大儿子醉了。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为家里获得粮食,能够孝敬自己的父母。学生补充:看到豆秧长势很好,地里的草快被锄完了,他快乐地边锄边哼歌,于是他也醉了。小组C:我认为二儿子也醉了,因为他觉得用勤劳的双手编的笼子,可以留着自己家里用,还可以拿去卖钱补贴家用。学生补充:他可能还想,我自己能编鸡笼子了,我又有一门手艺了,多好呀!于是他也醉了。问题三:“请同学想一想,诗人为我们展示了这么美妙的图画和诗词,我们看着,读着,听着,想象着,于是谁还醉了?”学生甲:诗人醉了。学生乙:我们醉了。老师总结:对,看到这么美丽的田园风光,这么美好的诗词,这么和谐幸福的村居人家,诗人和我们没有理由不醉。这样是非常有层次性、有梯度的问题设计:由感性的老翁媪、小儿子醉了,再到理性的大儿子、二儿子醉了,最后想象到诗人、“我们”也醉了。

艺术提问 高效课堂 篇7

一、精心设计提问, 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索的乐趣

所谓“精”, 就是精心设计提问, 设计的问题要精。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 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 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 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提问既要有深度, 又要体现层次性, 使学生在不断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过程中, 充分享受到探索的乐趣。如教学《李时珍》一课时, 找准关键处, 可抓住“完善”一词, 层层设疑:“完善”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为了编写“完善”的药物书, 他是怎么做的?药物书《本草纲目》是“完善”的药物书吗?这样以“完善”为核心, 层层递进, 不仅使学生对“完善”的理解达到全面准确, 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二、培养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善问

学生提出的问题, 正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教师的教学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定会事半功倍。

1、找题眼。

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 学生问: (1) 谁向谁借? (2) 为什么借? (3) 怎样借?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 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 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 积极举手发言。

2、抓中心词句。

如《草船借箭》一课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 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比不上他!’”一学生由此提出: (1) 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 他算对了什么? (2) 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3、揭矛盾。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 双手拄着拐杖, 背靠着一棵槐树, 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这句话中老奶奶为什么焦急?为什么又能耐心地等待?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 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 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动力。

4、比好坏。如《荷花》一课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

圆盘之间冒出来。学生问:“为什么不用‘长’而用‘冒’”?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5、抓感兴趣的部分。

如《田忌赛马》一文, 有学生问:“同样的马匹, 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 就可以转败为胜呢?”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还应教会学生大胆地围绕课中插图、标点、空白等内容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 有的是浅层次的, 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 有的是深层次的, 具有较高或很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高低的能力, 能在短时间内, 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梳理出来。

三、提问要促使学生在质疑辨疑中体验成功

质疑主要指学生质疑问难, 目的是培养学生多思善想的习惯,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的见解,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辨疑是指教师在学生学完一个单元或一部分知识后, 对易混易错的相类似的字、词、句、段、篇组织学生讨论辨析, 通过争论辨析后形成正确认识, 正确掌握知识并体验成功。

四、挖掘内涵, 主问题设计尽量追求真善美

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8

一、引发性提问——激发兴趣, 诱导学生参与学习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气氛中, 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 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事实的存在, 同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悬念, 处于“心求通而不得, 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 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时, 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 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递进性提问——明确指向, 引导学生准确回答

提问的问题应当具体、明确, 学生听后能找到思维的方向和目标, 从而使学生快速地组织思维, 顺利地找到问题的答案。

如教学“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一课, 在推导关系式这部分, 要求学生观察比较“90-30=60, 90-60=30, 30+60=90”这三个算式, 并提问:“这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显然不够明确, 学生不知如何比较。如果这样提问:第一个算式中有哪三个数?第二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有什么区别?怎样求被减数、减数?……这样不断递进提问,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 就能有条理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比较性提问——启发引导,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能引导学生多方面地进行思考,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正、反比例的对比练习时, 笔者出示例题中的表1、表2并设计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在表1中, 你发现哪两种相关联的量?你认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同样在表2中你发现哪两种相关联的量?你认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通过一系列的提问, 找出重点, 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使学生在思考理解的过程中, 既学习了知识, 又掌握了矛盾转化的方法。

四、深究性提问——循序渐进, 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众所周知,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 总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在关键时刻恰如其分地提问, 才能加速深化过程。在数学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 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 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 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 由浅入深, 相互联系, 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 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

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9

一、关键突破法

教师要善于抓住一个关键问题打开缺口,让知识的水流奔涌而出,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要真正吃透教材,找到关键问题,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针对造成闰土变成木偶人的诸多原因一多子、饥荒、苛税、兵、官、匪、绅,可以设置这样的提问:“使闰土成为木偶人的众多原因中,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个提问就比较关键,因为对该问题的解答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化深为简法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状况,如果提问难度过大,会抑制学生智能的发挥,挫伤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对艰深问题做一些过渡处理是非常必要的。如,《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含义深刻,较难把握。教师不妨先设置一些过渡性提问,这样,对学生来说比较深奥的问题,就能轻松解决了。

三、暂时搁置法

这种方法对于解决难以回答的问题尤其有效。教师明知学生很难回答,但还要提出,留待以后解决,如同打灯谜,暂时不揭谜底,让猜谜之人煞费苦心地反复琢磨,给学生充分思索的余地。这样,一旦谜底揭开,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

四、比较提问法

比较性提问,分为一篇文章内的比较和不同文章之间的比较、不同体裁之间、不同作者之间的文章比较。学生解答这类问题,不但要求他们准确把握文章主题、人物形象、语言艺术等相关信息,而且还要求他们准确地从被比较的文体中提取有用信息,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所以这类问题的设置,既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也是对学生迁移能力的训练,更是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五、质疑问难法

“尽信书不如无书”,教材中的内容和观点也不是百分之百正确。教师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谨慎态度,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方面的典范是钱梦龙先生,他在教《死海不死》一文时,提出:“按照作者的推算思路和方法,死海真的会干涸吗?”学生通过探究明白:“当死海水的蒸发量等于约旦河水的输入量时,死海就死不了。那时的死海当然不像现在这样波涛起伏,而是呈半死不活的状态。”

六、发散提问法

发散式提问,是一种具有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提问。这种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设置广泛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结合文本内容,巧妙地设置这一类型的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进射出智慧的火花。

七、深挖激趣法

为了使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需要教师设计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问题。如《第二次考试》一文,可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①谁参加了第二次考试?②这是一次什么样的考试?③为什么称之为第二次考试?问题逐层深入,学生通过读课文和分析理解,会逐步找到答案,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八、提示法

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有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提示来启发学生。如《多收了三五斗》中,分析“买货”的情节,表现了农民怎样的心情?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提示学生:他们要买的货物是什么?一方面写货主,一方面写孩子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达到对事物的全面认知。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篇10

一、把握好问题的趣味性, 寓问于乐

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 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定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重视问题的趣味性, 课堂提问的内容应新颖别致, 富有情趣和吸引力, 使学生感到好玩有趣。

比如, 教学完“圆的认识”后, 巩固新知识时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动物王国举行骑车比赛, 小熊的车轮是正方形的, 小猴的车轮是圆形的, 小象的车轮是三角形的, 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教师引发猜想:“谁先到达终点呢?”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 富有儿童情趣。实践证明, 这样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提问, 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 使其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 最终解决问题。

二、把握好问题的明确性, 寓问于理

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 必须从问题中明确表示出来, 不可含糊其词, 使学生不知所措。教学时, 教师要整体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 并在全面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做到提出的问题具体、明确, 使学生听后能找到思维的方向和目标。

比如, 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 板书3元、0.3元、0.03元, 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三个3是否相等?”结果学生回答为:“是相等的。”这个答案偏离了教师的预设, 教师不知如何是好。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教师提出的问题目的不明确, 比较含糊。其实教师只要把问题改成:“这三个数有什么不同?是否相等?”或“这三个3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学生就不难回答了。

三、把握好问题的矛盾性, 以问启智

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 有矛盾才能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 善于设置矛盾、揭示矛盾, 是有效提问的关键。数学教材中隐含着大量的矛盾, 教师要善于发现矛盾, 并通过精心设计提问来揭示这些矛盾, 同时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 巧妙地实施导问。

比如,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 一上课, 教师先提出问题:怎样测量圆的面积, 可以直接去测量吗?学生已经学会用正方形的面积单位去量多边形的面积, 并形成经验, 而曲线图形显然用数方格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所以这是一对矛盾。教师又问:“我们可不可以用学过的转化的方法, 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如, 转化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怎样转化?1如果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相等, 圆的半径与宽相等, 那么长方形的长是多少?与圆的什么有关系呢?2.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是圆半径的平方的几倍?3.除长方形外, 你还能将圆拼成学过的其他图形吗?”实践证明, 先让学生将圆转化成方形, 然后采用质疑法提问, 解决问题用剥茧法, 层层剥离, 能促使学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 以问促思

教师应该钻研教材, 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找到问题的切入点。一般来说, 小学生的认知是在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这三个区域循环往复, 不断转化。因此, 课堂提问不能只停留在学生的已知区和未知区, 即不能过难, 也不能过于简单, 而是要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 (知识的增长点) 上, 做到提的问题难易适中。

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11

1 课堂提问必须新颖、具有趣味性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努力学习,积极思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等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激趣的第一步。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地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漫画、影片、小品、诗歌等引入思想品德课并设问,让学生在思索答案时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育。当学生愉快中寻求到答案以后,就会为获得新知识和能力而激励振奋,为探索和创造的成功而欣慰。其次,组织必要的课堂活动学生也会积极思考。例如在上《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觉中华文化博大精神,把学生分成四个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底蕴的小组进行竞赛,即为天山派、峨嵋派、武当派、崆峒派进行华山论剑。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就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积极抢答。

2 课堂提问不能太难,要具有层次性 很多课堂提问是把学生推向知识的深层次思考,但是难度太大,会使学生望而生畏而不知如何回答,所以提问要有层次性,给学生搭梯子,把较难的分解成几问,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如《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课中,教材中出示几段充满哲理的格言或谚语,然后提了一个问题:”上面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学生不知所云,出现了冷场局面。课后经过反思,如果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两问,恐怕效果会好得多,于是我到另一个班上课时,就做了这样的尝试。第一步:对对子。老师说:“天无绝人之路”学生接“车到山前必有路”等等。第二步设情景。让学生通过某个情景想到上面的格言。比如老师问“你父母下岗了,你说什么话去安慰一下”?学生就会说:“天无绝人之路''。这样无形中就会理解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3 课堂提问要启迪学生思维,具有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提倡启发式教学原则,鼓励学生发表意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课堂上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掘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多时候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一环扣一环,教师提问什么,学生回答什么,学生的思维活动只能局限在教师设计好的意图中去寻找答案,这种做法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比如九年级教材中有一则材料:有一个叫李泽群的学生,并不是班上的卫生委员,但他看到卫生打扫马虎,要求重新打扫时,值日生气愤地大叫:“你是卫生委员吗?多管闲事”。教材问:“李泽群做得对吗?为什么''?尽管这个问题很明确,但学生的思维就局限在这个问题上了。如果把这一问题设计成:面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这样,答题时范围广了,要说的话多了,讨论会更深入,发言面可能也会更广些。

4 课堂提问要和蔼可亲 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把师生平等切实落实到课上、课下、生活中。我们在思想品德提问这一环节上也要贯彻以人为本,在提问时切不可是冷漠的,以教训的口吻提问,听到错误的答案时切不可表现出厌恶感。相反,应该在提问时与学生同喜同忧、同思同乐,让学生感到苦中有乐,学中有乐。对学生回答的评价态度要和蔼,力求做到中肯,应以鼓励为主。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篇12

一.把握好设疑的度

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 要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力戒“疑而不难”或“疑过于难”。那种“是不是”、“对不对”的设疑, 学生一看书本就能找到现成答案, 这是不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的。反之, 设疑过于复杂, 深奥, 学生又会闻疑却步, 无所适从。长此下去, 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欲速则不达”。所以, 我们设疑提问首先要把握好设疑的度, 做到难易适中, 切合学生实际, 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找到答案, “跳一跳就能摘着桃子”。

二.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教学离不开设疑问难, 而设问的时机选择直接关系着启发的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实际, 恰到好处地设置疑点, 巧妙地提出疑问, 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那么, 在何处设问呢?

1.开讲新课时,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疑问, 就能较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兴趣, 用提问的方式来开设一堂课的“虎头”。引导学生去发现矛盾, 找到多种对冲突的新的阐释空间。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一致的。

2.在教学过程中, 特别是在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处。《荷塘月色》为例, 看见一位同学分心了, 我就突然提问他说:“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故意把“田田”写为“甜甜”) , 这荷叶的味道是“甜甜”的吗?那位同学因为没有看课文就冲口而出答道:不是。同学们哄地笑了。可我忍住笑继续问道:朱自清把荷叶的味道都搞错了, 那算什么名人名篇。我们不学他了, 好吗?那同学一看书才知道自己错了, 羞得满脸通红。同学们都望着他笑, 一看同学们来精神了我笑着话题一转问道:没错, 这“田田”写的是形状不是味道, 可大家往下看这一段有写味道的吗?大家很快就找到了, 是“清香”。因势利导, 挖掘幽默, 巧设疑问, 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兴趣, 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是在结束新课时设疑。在一堂课结束之时, 教师往往需要对所学内容作一个总结、强调, 在此时既可用设疑提问巩固新课, 又可精心设置悬念, 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去解开疑底, 为下一节课创设条件, 起到一个良好的画龙点晴的作用, 有助于形成一堂课的有效的“豹尾”。

三.把握好提问的实效

教师不能为提问而提问, 应注重提问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否则会白白地占用了讲课的时间, 降低了课堂的利用率。要使提问达到预期目的, 除了精心准备外, 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三忌。

一忌不留余地, 突然发问。提问应留有思考时间, 不能让学生毫无心理准备。一般来讲提问前教师应有语言或行为上的表示。然后再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后, 应留有思考的时间, 比如说学生举手后再指定一人回答。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产生紧张情绪, 又可避免未被提问的学生袖手旁观, 不去积极思考, 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二忌废话太多, 离题太远。教师合适提问, 应语言简炼, 表达清晰, 不应该反复解释。甚至由一句话使教师联想到其它问题, 然后滔滔不绝, 这样不会使学生本来已经集中的注意力又被教师引开了。这样的话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 思维偏离主题。

三忌对学生进行惩罚性提问。受错误思想支配, 少数教师把课堂提问当作处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当有学生违反纪律, 作业马虎或上课开小差时, 教师就通过提一些难题来刁难学生, 造成学生当众难堪, 以达到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但教育不了学生, 还会伤害学生自尊心, 破坏师生感情, 长此以往, 会使学生害怕提问, 对这门课越来越失去信心。因此, 切忌以提问来惩罚学生, 而应力求建立平等, 民主的师生关系, 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

上一篇:作文教学与学生个性下一篇:商业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