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差异

2024-10-28

时期差异(共4篇)

时期差异 篇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及现代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 包括师生在内的受众群对高校新闻信息的需求日渐增长, 但是作为校园传统媒体——校报, 由于版面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其提供的信息与受众体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为解决这一矛盾, 突破其发展遭遇的“瓶颈”, 一些高校校报逐步走上了“报网融合”的道路, 以寻求高校校报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报网融合”的过程中, 版面作为报纸给予读者的第一视觉对象, 其设计与编排是增强校报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的关键。

一、高校校报版面现状

高校校报是介于专业性报纸和内部报纸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报纸, 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有国内统一刊号, 有正式的“身份”, 又是高校党委主办的“机关报”。它不等同于专业性报纸, 在信息渠道、版式内容、人员安排等方面存在限制, 具有内部报纸的一些特点——以信息交流、文化保存、舆论宣传等功能为主, 这样就导致了校报版面固定化、内容程式化、表现老套化等问题, 校报也因此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要求而逐渐远离受众体的视线。

以《武汉科技大学大学报》为例, 在2013年以前, 它是对开大报, 旬刊, 发行对象主要为校园师生。1版为要闻版, 主要刊发学校层面开展的各项重大活动的报道、校园热点信息等;2版为综合版, 主要刊发校内动态消息、人物专访等, 如各二级单位开展的各项活动、各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举措及教职工取得的成绩;3版为学生版, 主要刊发有关学生活动及学习成果的动态消息;4版为文艺版, 刊发师生原创的小说、散文、读书札记、诗歌等文学作品。因为校报的报道内容主要体现了学校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的各项活动、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 但是显著的专业性和学校工作的周期循环性, 导致校报版面存在有效信息含量少、报道范围窄、趣味性差、版式简单等问题。

在办报过程中, 许多高校校报版面都存在“等米下锅”“稿荒”的现象, 为充实版面将一些信息无意义地拉长成为“稀释新闻”, 或将标题字体任意放大等。在稿件的编排上, 有的稿件冗长、文风陈旧、以程序性报道为主, 既无故事又不生动, 缺乏可读性;同类文章没有进行组合或集中编排, 分散在不同的版面或同一版面的不同位置, 造成版面杂乱, 编辑思想不突出, 缺乏感染力;图片新闻多以会议、讲话为主, 缺乏新闻性, 对版面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等, 这些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校报办报质量。同时, 由于新媒体的兴起, 学校的新闻、动态、事件等都在第一时间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各种新媒体上, 而校报一般为半月报、旬报、周报, 许多刊登的信息早已成为明日黄花了。此外, 社会上各种媒体也在争抢师生们的“眼球”, 对校报的传播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据学通社记者调查, 忠于校报的师生仍占受访者的80%, 但是75%的受访者对目前校报普遍存在版式单一、内容枯燥、会议稿多、可读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他们希望扩充新闻信息的含量, 除了报道学校日常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外, 同时更多地报道教育改革、新学科发展、学生培养等方面的信息, 与社会相联系的科技和经济信息、与高校有关的社会信息、生活服务性新闻信息等。同时, 68%的受访者希望能改变校报的办报风格, 如报纸版式、表现方式等能更生动活泼些, 报纸能呈现出特有的美感, 能更快地吸引大家的眼球等。由此可见, 改变校报版面现状迫在眉睫。

二、校报版面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 高校校报“报网融合”的逐步推进, 高校校报的功能也随之有所改变, 网络将以传播信息为主, 突出新闻的时效性、及时性和信息的全面性;而校报则以传播思想为主, 突出对待新闻事件的观点和对校园文化的传承。因此校报的一些功能将被弱化, 而另一些功能则被强化。比如, 校报的信息交流功能应该被弱化, 新媒体将承担其大量的信息交流功能;文化保存功能则应该采取分层差异对待, 简明扼要地记录学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举措、成绩等, 弱化无重大价值的动态、经验报道;对于舆论引导、人才培养和创新驱动等功能则要大力强化, 尤其是创新驱动功能。校报通过其创造性的筹划报道、调查研究等, 发挥智囊及监督作用, 以推动学校工作的创新发展。为了适应高校校报功能的差异化发展, 校报各版面的定位和布局也应随之改变, 笔者将以《武汉科技大学校报》为例阐述版面的差异性发展。

《武汉科技大学校报》是湖北省高校校报中最早开始探索校报发展新途径的高校校报, 他们以“传统媒体不仅不能丢, 还要巩固;新媒体不仅要占领, 还要加强”为指导思想, 于2002年建立了新闻网, 采用了“报网合一”的办报模式。经历了10年的实践与探索, 报纸和新闻网已经同质化, 报纸成了一张“文摘报”, 并形成了“报网差异化发展”的新思路, 各版面也逐步形成差异化发展模式, 并于2013年3月推出了改版后的第一期校报。改版后的校报为半月报, 虽然发报周期延长了, 但是却能充分发挥其功能。校报不仅可读性明显增强、内容丰富, 而且版面设计整齐、通透、清秀, 呈现出报纸的美感, 为受众呈现了一份“图文并茂、图文精美”的报纸。近年来, 该校校报有近10件作品获湖北新闻奖。在“报网融合”时期, 《武汉科技大学校报》为校报版面差异性发展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由于中国高校校报在中国高校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它记载了高校发展的历程并传承了高校文化底蕴, 因此校报一版仍为要闻版, 校报四版由文艺版改为文化版。在一版要闻版中以新闻为主, 体现学校工作的重点、亮点等。受版面容量的限制, 版面编辑要对新闻稿件进行有效的筛选, 以消息的新闻价值、时效性等作为标准, 同时从标题、导语、语言表达等方面精心制作消息, 把“硬新闻”做成吸引受众眼球的既好看又想读的“软新闻”, 以凸显报纸的权威性。改版后的4版为文化版, 以传播校园文化和时尚文化为主, 展示了报纸的品位。版面开设了一些特色专栏, 如推荐优秀图书的专栏“馨香一瓣”, 介绍名人、特色文化建筑的专栏“人文讲坛”等, 通过传播时尚文化, 为受众营造了积极而健康的时尚文化氛围。同时, 版面还开设了以传播校园文化为主的专栏“讲述武科大的故事”, 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传播优秀的校园文化, 宣传正确的价值导向, 让受众体在休闲中不断完善知我, 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由于新闻网的建立, 大量信息已在第一时间传递给了受众, 因此原来以刊登动态消息为主的校报2、3版分别改为深度版和人物版。2版版面编辑结合学校当前的重要工作做相关专题报道, 同时聚焦校园热点, 挖掘新闻的深度, 筹划调查性新闻系列报道、组合报道、连续报道等, 他们围绕校园焦点话题, 先后筹划了关于考试前答疑、手机能否带进教室、如何度过大学四年等一系列新闻调查, 并在2版进行了组合报道、连续报道。这些报道为学校开展相关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同时, 对一些现象进行了深挖, 发掘现象的本质, 为决策者提供相关依据。在这过程中, 版面编辑不仅是新闻的记录者, 而且还是事件的参与者和工作的推动者, 促进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3版是人物版, 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 版面编辑用新闻视角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报道, 开设了一个个富有人文情怀的新闻故事专栏, 增强了新闻感染力。在学生毕业季, 3版分别开设了专栏“毕业去基层”和“我在基层”, 对毕业生去基层就业及在基层工作的情况进行了系列报道, 引导学子们认清形势正确对待就业。结合学校“教学年”, 版面开设了“乐在教中”“学在科大”和“吾爱吾师”3个系列栏目, 通过讲述身边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并配上点睛言论凸显价值导向, 对尊师重教、勤于耕耘的师生进行了有力宣传。这些深度报道、系列报道既有价值、有深度又有温度、有文化, 不仅吸引了受众的眼球, 而且凸显了校报的各项功能, 得到全校师生、同行及社会媒体的充分认可。

一图胜千言。图片是版面差异化发展的一大亮点。在处理图片上, 各版面编辑都力图把图片做大, 做亮, 用图片的视觉优势实现版面革新, 打造一张“图文并茂、图文精美”的报纸。以往常见的会议图片、讲话图片、合影图片鲜有刊登, 取而代之的是1版主要刊登能反映新闻主题、贴近生活、富有人情味的主题新闻图片;2版图片则结合深度报道, 主要刊登反映现象本质、蕴含寓意的漫画;3版围绕人物, 主要刊登反映人物工作学习、生活气息浓郁的新闻图片;4版则根据所刊登的文化类型配以校园风光图片或人文景观图片。这些图片再配以鲜活的文字、明快的线条及留白, 一张“图文并茂、图文精美”的报纸就呈现在读者面前, 报纸也由新闻纸变成了思想纸、文化纸。

参考文献

[1]李宝国.高校报网融合发展与校园媒体传播[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4 (5) .

[2]铁铮.网络时代的高校校报[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3]赵映振, 孙桂荣.强化校园舆论引导能力[J].教育, 2007 (14) .

[4]刘琼.一报一刊一网:高校校报运作模式探讨[J].学习月刊, 2007 (5) .

时期差异 篇2

关键词:中美国家,青少年,运动训练

中国与美国是两个制度完全不同的国家, 在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其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要认真分析存在的差异, 取其精华, 为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服务。

一、新时期中美青少年运动训练的差异

1. 训练目的的差异

在美国的青少年训练计划中, 主要是强调运动员是第一, 取胜是第二。他们认为, 虽然取得胜利是进行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胜利的前提是不能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发展。这个理念一直贯穿在青少年体育训练的始终。

我国在培训运动员的时候, 主要的目的就是一个, 就是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当今世界上每一项的世界纪录都是这一代人类在这个项目的运动能力上的极限, 运动训练的目的就是挑战这个极限。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为国争光是我国青少年运动训练大的主要目标。但是事实上, 训练的目的应该是多元化的, 高水准的运动训练是为国争光, 但同时还要满足一些进行训练满足个人自我成就的心理需求。

2. 训练思路的差异

美国比较推崇比赛训练法, 也可以叫做比赛入门法。他们觉得只练习一些基本的技术, 会让青少年觉得厌倦, 可以教授给运动员比赛的战术, 即使你不知道一些基本的技术, 你的伙伴也会在比赛的时候教会你。他们认为先教授技术再是战术的方式存在很多缺点, 主要是这些技术在训练教学的时候没有很好的结合比赛, 比如, 孩子们在学习排球中的基本技术就是垫球、传球等, 但是在真正的比赛中运用基本技术是不容易的, 因为他们不知道战术。而且这样的教学是容易让孩子们产生厌倦心理, 剥夺了孩子们打比赛的欲望。因此, 他们会通过适合运动员年龄的小比赛来传授某项运动的技巧。

我国在体育训练的时候, 主要强调技术的学习, 但是却没有重视怎么样才能取得技术, 也就是怎么在比赛中使用这些技术。而从比赛入手教学, 先重视学的是什么, 再强调具体怎么干。还让孩子们通过实际体验来知道什么是比赛, 比赛要干什么。

3. 运动训练评价的区别

美国训练计划认为, 教练在对训练队员进行评价的时候, 需要把评估的重点放在怎样努力才能比上一次的表现的更好, 而不是跟其他的训练队员进行比较。当青少年学会拿自己与昨天进行比较的时候, 就会有继续战斗的勇气和信心, 也有了训练的动力。

在谈起对青少年训练的评价的时候, 我国很多人都会觉得:“在我国, 评价运动员的主要标准就是他取得的成绩, 因为训练的目的就决定了评价的标准。”事实上, 在对青少年运动训练进行评价的时候, 不知是当前的静态评价, 还要是一种对未来的动态激励, 评价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只有好的评价方式才能更好的促进训练队员的发展。

4. 教练职责的差异

美国人在说道青少年教练员的工作的时候, 他们认为教练员在对青少年进行运动训练的时候, 不只是技术和战术方面的教授, 还要帮助青少年运动人员做好心理上以及生理上的准备。站在人性的角度上来说, 他们觉得每一个队员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 教练员有义务为他们提供对他们健康有益的环境。教练员是教学训练的组织者, 担负着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责任, 要根据青少年的个性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

我国的教练员在培训中也明确了他们的职责所在, 也积极强调青少年运动中运动员的主体地位, 要让他们全面发展。但是,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存在很大的偏差, 他们比较注重教练的主体位置, 有的甚至把运动员当做被严格看管的对象。

二、新时期中美青少年运动训练差异引发的思考

1. 运动第一, 比赛第二

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发现学生的价值, 教育的价值在于发现孩子的潜能。事实上, 青少年体育训练也是一种教育。因此, 在青少年体育训练中, 要从运动员的本性出发, 不能从社会出发, 要种方式孩子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在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中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训练理念, 强调育人, 弱化夺标。

2. 比赛入门的教学训练方法

在青少年运动训练中, 不能过分的强调技术, 而不重视战术的运用, 脱离了比赛, 也不能有太多的直接指导, 更不能扼杀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兴趣。由于青少年是心理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心理发展还不是特别成熟, 容易产生矛盾的心理。我国传统的训练思路主要是教练示范, 学员机械的学习, 这样做的意义或者为什么这么做, 运动员了解的不多, 容易抹杀青少年的创造性。因此, 可以把比赛入门当做教学训练的引导方法, 这样比较符合青少年的发展规律。

3. 训练目的和评价

要不断壮大我国体育运动人员的队伍, 就要改变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功利化的趋势, 要在青少年的兴趣上加以培养, 要厚积薄发, 不能急功近利。在训练评价的时候不能只看到成绩, 这样容易忽视运动员的自身发展规律, 成人化的训练会减少他们有体育训练的兴趣。要秉承“运动员第一”的理念, 不断弱化对成绩的追求。

总之, 中美两个国家虽然有着不同的制度, 但是体育运动发展的规律是一样的。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在青少年体育锻炼方面的有益经验, 变革训练理念, 让青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篮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1.56-59

[2]王雷.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 41 (2) :74.75.

时期差异 篇3

所谓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利用自身资源, 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树立某种特色优势, 实施差异化, 形成自身形象, 用于万竞争者相区别的营销策略。随着现代经济的全球化, 各国企业都在互相借鉴和学习中不断发展, 各企业产品的技术水平大有趋同之势, 但市场是有限的, 竞争是激烈的, 寻找到适合市场发展的经营策略决定着企业的命运。成功企业的经营经验证明, 差异化营销是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1]。由于顾客需求千差万别并不断变化, 要生产出一种让所有消费者都满意的产品是不可能的, 同样是买电脑, 有的人注重性能, 有的人注重外观款式有的人注重价格, 有的人注重品牌知名度。所以, 不同的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是不同的。“一千名观众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市场需要企业实行差异化营销, 生产不同的产品来满足不同的顾客需要[2]。同时,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人们对新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也是不断向前发展且永无止境的, 这就给新需求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当然, 潜在需求往往隐藏在消费者的心灵深处, 只有独具慧眼、独运匠心的经营者才能挖掘得到, 这就需要企业进行科学的市场调查, 分析消费者市场的反馈信息, 及时实施差异化营销。

2 差异化营销实施的必要性

由美国和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危机所引起的经济危机正在世界蔓延, 我国也受到相应的冲击和影响, 部分企业的生产、销售和社会公众的消费信心都在下降。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想办法破解难题, 攻克难关。本文认为, 企业在“抱团取暖”、加强内部基础管理和内涵建设的同时, 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 危机的过程, 也是“危”中找“机”, 化危险为机遇的过程, 是企业产品和营销结构优化和调整的过程。企业应该进一步重视自身生产和营销方面特色和差异化的研究, 着力实施产品和营销的差异化策略[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交流不断扩大, 市场经济的发展快速, 企业的激烈竞争程度也不断加剧, 然而对于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而言, 具有了独特的产品在市场下立足, 企业间的竞争程度更反映在众多企业之间的同质产品, 因此, 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竞争力, 需要企业通过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这样才能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企业的稳定发展和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不仅仅是看其产品的科技含量有多高, 更需要企业的产品充分体现其整体差异化水平。我们从国内外获得成功公司的现象发现, 差异化产品战略的实施, 可以帮助企业打造独特的企业形象, 更有力地区分于其他企业的产品与服务, 能够在市场中诱导消费者, 并影响和满足其偏好, 来获得成功。

3 差异化策略的实施

3.1 企业产品差异化策略

需要明确产品差异性的实质要求, 因为差异化凸显了在众多企业中存在同质的产品或服务, 而不是多种不同产品或服务之间的比较, 因此, 差异化要求具有充分的鲜明的特点, 这些特点的创新和文化含义都非常独特, 即可视的产品商标、包装、设计、工艺等, 也包括了专利、文化内涵等无形的产品服务特点。在企业产品线和产品组合决策中, 产品线的特色决策显得尤其重要, “产品线特色决策就是在产品线中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产品项目进行特别宣传或包装, 以打开销路, 树立企业的形象和特色”[4]。因此, 在同质的产品中可以认为存在相互替代性, 即同为替代品。但是, 经过差异化之后, 同质产品或服务就不是完全替代了, 而是“不完全替代”的性质, 同种产品虽有同一功能, 但因消费者对其的满意和特殊偏好程度不同而拥有不同的市场表现。对于产品的差异性, 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第一是产品内部的差异化, 主要表现为产品的本质和实质存在一定差异, 包括产品的工艺、设计、产品制造的不同, 整个产品的内在存在差异, 成本与价值就不一样。第二是外部的差异化, 是指产品的颜色、式样、包装、商标、专利等形成的差别。

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 就是要求在企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而在产品服务的研发、服务中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投入, 形成整个产品独特性, 来创造最大的利润。第一, 当企业的发展处于停滞期时, 通过采取多元化战略和整合营销渠道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和实施主营业务和主打产品的差异化战略。把产品差异化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体系中, 将产品的内部差异化和外部差异化策略相互结合, 构建企业产品差别化战略体系;第二, 企业研发生产和市场营销业务部门要对国内外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 分析全球市场资源状况, 寻找市场消费的热点和动向;第三, 设计和生产部门通过工艺和技术的创新, 利用可行的技术手段来完成产品的制造和设计的差异处理, 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包括特色和成本;第四, 在产品包装及形象宣传方面下工夫。通过外部差异化的投入, 来形成企业较良好的形象, 来影响消费者, 来区别于其他的同质产品,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获得市场份额和占有率。同时要注意把产品包装宣传差别化与企业产品设计制造的差别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3.2 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经济危机的到来, 也给企业在营销差别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现代营销理论引入我国以来, 差别化营销战略的实施, 正体现着企业已真正从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向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的转变。在经济形势困难时期, 企业不仅要实施产品的差异花战略, 而且, 还要着力实施完整的营销差别化策略。

市场的消费者, 各自的偏好会表现出来了不同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活跃, 消费者的偏好呈现出了个性化的特点, 而且因为他们表现出来的欲望、资源和地域、消费观念习惯都有差别[2], 因此, 企业注重市场营销差别花决策和经营, 是在困难时期摆脱困境打开市场新局面的重要途径。企业采取的整体差别化营销战略, 是根据消费者需求差别化理论作为理论支撑, 通过对市场的调研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 来明确企业的市场消费群体, 并依靠具体的营销策略来完成整个体系有效实施, 包括产品差异化和品牌的支持4PS组合, 构成了整个营销差异化体系[5]。企业采取营销差别化的措施, 可以让企业获得价值和心理上优势, 具体为:首先, 可以获得比同质产品更高的价值优势。经过实行营销策略后, 企业的差异化品牌获得顾客的认识和了解, 并区别于其他不同的产品, 在经过形象的重塑, 可以获得比同质产品更高的价值体现。其次, 差异化让企业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心理优势。因为市场上的复制模仿的时间和效率非常高, 因此, 除了产品具有专利或其它形式的垄断保护的情况, 企业都会面临快速被模仿的处境, 但是, 在被模仿前, 如果企业较早的差别化, 可以让企业在市场中, 形成主动的心理占领优势, 后续复制模仿者, 在市场中将无法摆脱模仿的名誉, 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和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因此, 通过价值和心理上的较高优势, 可以让差异化企业具有良好的竞争力。

在企业实施营销差别化具体操作策略时, 需要通过一定的反馈机制来实现良好的企业与消费者互动。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进行实施营销策略时, 表现多是主观行为, 在实施过程中, 包括差异化策略的制定、实施、生效, 整个过程的企业发挥了自身的能动性, 但是, 这并不代表是消费者认可的方式, 消费者在市场中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主导其自身的偏好, 加上环境的影响, 可能造成企业营销与消费者感知的不一致。因此, 需要企业加强营销的反馈机制建设, 并给予充分考虑, 并逐步调整整个营销的策略和方法, 让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更容易沟通和交流。

企业从产品设计到营销推广, 实现其利润和竞争力, 最后一步是要确保营销差别化实施的效果, 因此, 需要对整个营销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从管理者到下面的营销服务人员, 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初步实施后的效果需要经过大量的分析和处理, 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意见, 来不断完善差异化营销的战略, 来获得较好的差异化实施效果。差别化营销策略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差别可以是在形象宣传和定位方面的, 或是4PS营销组合全方位的策划, 也可以是4PS中的一部分差别化。比如, 在渠道策略中, 戴尔公司率先以直销方式在美国电脑市场中异军突起。这次受经济危机影响和冲击较大的许多外向型企业, 就是销售环节受制于外商, 自己没有独立开辟全球终端市场, 相反, 如联想、格兰士等企业, 它们在海外独立开辟自己的产品销售中心, 直接面对终端客户, 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危机中他们的销售业绩大多逆势而上。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营销策略组合中, 企业需要审视自身的具体情况, 根据所在的环境和市场, 在市场细分下, 了解消费者及其偏好来选择策略, 以形成差异化特色竞争优势。

总之, 企业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 能够使企业避开同质化竞争并且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同时还在满足顾客不同需求的条件下, 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企业不仅能够通过目标市场选择及其目标市场的定位来实现差异化优势, 同时还可以采取差异化的营销组合4PS来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了使企业的差异化营销策略有效实施, 企业不仅要着眼于顾客购买产品时所追求的需求利益, 还要洞察消费趋势的变化。为了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持久性, 企业还应该坚持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关义, 刘益.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美].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3]刘庆元.战略管理:分析、制定与实施[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4]郭国庆.市场营销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时期差异 篇4

一、警察机构办理下户口查记与保甲编整的双轨并行

在川政统一之前,四川无论是地域所在还是政治格局,较全国来说都处在一个比较边缘的位置。防区林立,各路军阀长期混战的境况,使得四川省内的户籍行政建设推进不畅。川政统一后的政治鼎革,使四川户籍行政事务迎来了其历史上最为重要的转型期。经国民政府指令,四川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保甲。保甲是以户为单位对基层组织进行管理,保甲编组的施行要以户口调查结果为依据。这一时期,四川各县市的户口查记活动以保甲编整为依托展开,侧重点在于编整保、甲,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成都市的户口查记与保甲编整由警察机构主持,两项事务双轨并行。这与其他县市仅将户口查记作为保甲编整的前端程序有所区别。

1936 年四川第一次保甲编整结束,各县市保甲编整普遍推行不利,出现“急遽从事,编整多失精准,组织亦欠完密”的情形[1]。在全川人口数据整理不甚完备的情况下,成都市却有了明确的户口数据产生。成都市户口数据调查相较其他县市呈现出相悖而行的态势,与警察机构仍独立办理户口查记事务不无关系。成都市警察机构主持户口查记与办理保甲编整相适应,又更加趋重于人口登记、人口异动调查,以达到“清乡剿匪”的功能。户口查记通过与保甲编整的配合,能够实现掌握人口数据,强化限制人口活动的目的。这种限制对国民政府在四川地区的统治及社会治安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实施策略上来看,成都市警察机构以《部颁县保甲户口编查办法》与《四川省各县整编保甲清查户口实施办法》为保甲编组和户口查记的标准。规定保甲以户为单位,以十进制为原则,即十户为一甲,但在户口密集地区,采用最高数以十五户为一甲,在户口稀少地区,采用最低数以六户为一甲。保也以十进制为原则,即十甲为一保,在户口密集地区,同样采用最高数以十五甲为一保,在户口稀少地区,采用最低数以六甲为一保,保甲编组均兼顾其历史关系及自然条件。主要编组方法有:一、特编保甲。山谷畸零居户在邻近五里以内不满六户编为特编甲,邻近十里以内不满六甲编为特编保;二、临时保甲。矿场附近及滨江河流动居户,于迁入时,由所在地保长随时登记,已满六户暂编为一甲,已满六甲暂编为一保,月终再编为临时甲或临时保;三、编保时重视自然环境。各保就该管区域内乡镇自然界址分表编制[2]。户口查记的对象包括:一、临时户。规定流动糜常之户为临时户;二、船户。规定以船为家而在陆地上无一定住所者为船户,船户以一船为一户,但以在陆上无一定住所而系以船为家者为限;三、寺庙户。以一名称为一户,称寺庙者凡寺院、庵庙、教堂、教会、清真寺等属之;四、公共户。公共处所以一名称为一户,称公共处所者凡公署、兵营、监狱、学校、工厂、祠堂、会馆、公所及其公共处所均属之;五、普通户。规定同居而共同生活之住户为普通户,普通户指同居共同生活者而言,其立户标准为同一门牌内分居数家而不同者以数户计;异户者无论何种亲属关系以各户计;店铺以一招牌为一户无招牌者以门牌计[3]。

警察机构在实行户口查记和保甲编整时,各种身份地位的人群都要被编列其中,形成一个遍布各行业、各种职业者的联系网络。这一网络通过保甲联保连坐的方式得以聚合,便于进行严密的监控,实施匪患之警戒、通报、搜查等事项。对于成都市的户口查记,四川省政府极为重视,“现值剿匪军事甚形紧张之际,省会治安尤感重要,关于市民丁口之统计,往来迁徙之调查,应将户籍一项继续认真办理,以资孜核,而杜乱源”[4]。在会同成都市公安局拟具的《提议清查户口之意见书》中提出:“剿匪军事紧张期间,成都为省会道要之区,治安更觉重要,维持治安,首在清查户口,早为各界所洞见,盖以户口清查严密,一般宵小方不能藏影匿踪,作奸犯科乃可消患于无形,殊历次办理此事时,皆无成效,今警备部将户籍处归隶公安局,职责所在,该局自当负全责,积极进行办理,务期于最短时间抵于完善用符,各界期望办理之法,除由该局策划进行外,尚希各位随时协助指导个人办理此事”[5]。并为成都市户口查记事宜提出数点意见:一、清查户口事务纷繁,应由各街公推公正热心办事之士绅数人帮同公安局清查该街户口,方易明悉情形;二、请成都市各区国防人员辅助公安局办理清查及稽查事项;三、公安局依照法规手续清查户口,遇有人民不明真相拒绝清查时,应请各绅详明开导[5]。

为加强户口查记,成都市公安局复又颁布《公安局清查户口进行办法》。规定拟办理的户口清查事项包括:办理普通登记、举行个别调查、实行迁移证、办理人事登记四个方面。清查程序为:一、向各居民先行散发传单,说明清查户口之重要,并告知填表方法;二、先以两周为宣传期,期间务使人民明了清查意义,免生误会以便进行;三、派定各分署巡官一员专任其责,督导警士办理户口登记事宜;四、在未施行前,先集合负责办理清查之巡官详细告知清查方法;五、每署拟定平均担任清查二十条街,每街平均定为二百户,每日平均清查一街,约二十日清查完竣[6]。

二、保甲划归市政府后与警察机构户口查记的联系

1937 年12 月,四川省政府奉行营指令将成都市保甲划归市府直接管理。此时成都市警察机构的户口查记仍未结束,而保甲编组的开展却不甚顺利。时任成都市第四联保二十三保保长张允明就在给西三区联保主任的呈文上这样说道:“查成都市之保甲前本隶于警察管辖之下,而调查户口一事则警察与保甲共同办理。保甲拨归市府管辖后,所有户口调查表全存于警察所,而保甲等则一册未存,以至于今户口皆未清查,所以一塌糊涂,如不再急速设法办理,将来更难办矣。且前方抗战,殷后方户口一事尤应彻底清查,恕免汉奸混迹,盗匪潜踪”[7]。

在成都市保甲办理不畅的情况下,各保纷纷提出意见,而意见都与同一主题相关,即如何加强保甲编整与警察户口查记的联系。如成都市第三区四联保各保长提出之意见:“市府设保甲股办理保甲,警局设立户籍股办理户籍,于保甲组织之健全与法令之推行职权虽有明晰之划分,工作尚乏切实之联系,故不无影响。”又如第一区二联保十三保各甲长之意见“:市府所属保甲,未直接办理户籍,于推行法令,调查户口诸多未便,应请警察局户籍股与市府保甲股切实沟通联系或由市府办理户籍。”[7]四川省党部曾发函至四川省政府谈道“:查户籍与保甲截然两事,乡间因无办理户籍专人,保甲长兼办户口异动亦係权宜之计,当以分工为是,但应互相取得联系以利进行。”[7]四川省政府随即作出回应,命令成都市政府会同警察局规划该市保甲编整与户籍清查,拟定联系办法。随后,《本市户籍与保甲联系办法》出台,部分内容如下:“一、市府管辖区域之编制,应与各警察分驻所调整一致;二、各警察分驻所办理户口异动登记,由外勤户籍警逐日将存根通报保甲处,并盖保办处图记备查;三、各甲内如发现新增户口及迁移出生死亡等异动,并未经保办处通知者,该甲甲长应即报告保办处,通知该管警察分驻所;四、区域内发现可疑户口,应将可疑情形相互能和,并加监视;五、凡户籍警及保甲人员有异动时,应相互通知。”[8]

成都市保甲由警察机构划归市府管理后,经协调改进,保甲与户籍两个系统取得紧密联系。一方面,保甲编整以户口查记为基础。户为保甲最基本要素,没有户,保甲自然无法凭空产生。另一方面,保甲的推行也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成都市户籍行政的发展。最初,成都市政府保甲人员均对警局办理户政事务并未过多过问,既缺乏充分常识,又无办理经验。在行政强制力的保障下,户籍人员与保甲人员的互动得以加强,为成都市户口查记的开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储备。

从档案记载的内容上来看,虽然国民政府时期的四川户口查记事务由保甲户整所代替,但在成都市却始终保持着两者并行实施的态势。成都市警察机构承接清末民初警察户口清查余绪,并行举办户口查记与保甲编整事务,在人员设置、调查方法等诸多方面较其他县市优势明显。保甲划归市政府后,两项事务的制度设计也未呈现模糊化倾向,对保甲编整与户口查记如何协调,作有具体规范。成都市户口查记与保甲编整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正是在合理化的兼顾与平衡中得到发展的。

摘要:户口查记寓于保甲编整之中是国民政府时期四川省户籍行政的普遍特征。基于“清乡剿匪”与控制人民的目的,成都市户口查记与保甲编组相互交织,双轨并行,呈现出不同于川内其他县市的气象。通过对档案文献的爬梳,可以对成都市户口查记事务的部分历史作实证性描述,了解四川户籍行政普遍规律下呈现出来的阶段性个案。

关键词:国民政府时期,成都,户口查记,差异性

参考文献

[1]四川省保甲概况,成都市档案馆,档号:38-2-176.

[2]部颁县保甲户口编查办法,四川省档案馆,档号:民041-04-6309.

[3]四川省各县整编保甲清查户口实施办法,四川省档案馆,档号:民041-04-6310.

[4]四川善后督办公署指令,成都市档案馆,档号:93-4-518.

[5]提议清查户口之意见书,成都市档案馆,档号:93-4-518.

[6]《公安局清查户口进行办法》,成都市档案馆,档号:93-4-518.

[7]成都市档案馆,档号:38-2-181.

上一篇:辅助制动控制汽车电子下一篇:开发环境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