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细节

2024-10-07

新闻细节(共11篇)

新闻细节 篇1

细节决定成败, 这是指做事。将这句话用在新闻作品的写作上, 同样适用。一篇新闻作品, 只有事实的陈述而不含细节描写, 就好似一幅画只有远景没有近景, 内容再好, 也难以吸引人和打动人。有了生动传神的细节, 新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就会鲜明丰满, 事件叙述就会栩栩如生, 环境描写就会生动传神。

实践证明, 恰如其分地运用细节, 对于表现一个地方的风貌, 揭示事件的真相, 深化新闻的主题, 增强新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 新闻工作者既要胸怀全局, 思想有高度, 又必须从小处着眼, 从细节入手。

一般来说, 优秀新闻作品中都有精彩的细节描写。人民记者穆青采写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 描写焦裕禄为止肝痛, 藤椅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在《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这篇通讯中, 作者写李月华深夜为病人看病时有这样的细节描写:深夜前来的两行脚印还没有 (被雪) 盖满, 一条新的脚印又通到她家的门前……这些星星点点的细节描写成为整篇通讯的灵气所在, 它不但感动了无数人, 而且成为新闻人学习通讯写作的范本。可见, 新闻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自有其一般事实叙述所没有的传神威力。

那么, 具体来说细节描写在新闻作品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一、细节虽小, 却可以突出主题, 为主题服务。

细节是构成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特征的最小组成单位, 是新闻的“血肉”。好的新闻通讯特别是人物通讯, 必然有精彩的细节。不会挖掘和捕捉细节, 是新闻作品苍白的根源。胡适先生说, 《史记》中“奴婢与牛马同栏”, 比楚汉战争重要得多, 就是因为“奴婢与牛马同栏”这个细节,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

中国长城铝业报刊发的《母爱无边——“耿妈妈”的爱心故事》一文, 讲述的是中铝河南分公司一名普通女工耿霞因长期资助、帮助他人孩子而被誉为“耿妈妈”的感人事迹。文章讲述耿霞情牵绿色军营、爱洒部队战士时写道:“每逢八一建军节, 她都带上六七百双自己亲手缝制的鞋垫以及篮球、象棋等文体用品, 把那份普通母亲的关爱送到远离家乡的兵娃娃手上。”讲述她经常义务献血、积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 文章写道:“体重仅有40多公斤的耿霞从1999年6月参加第一次义务献血开始, 至今已经无偿献血2400毫升, 所献血总量达到她体内全部血量的50%。”这些细节虽小, 但却很好地突出了主题, 为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细节虽小, 却颇富表现力, 可使新闻变得更有深度。

好的细节, 是滋养干涸土地的水分, 是散落的珍珠, 是彰显记者观察力和感悟力的重要标准, 是文章生动与否极为关键的一环。从广义上讲, 新闻作品的细节不仅仅指的是作品中人物、场景的细节描写, 它还应该包括能够揭示新闻主题的、看起来细小却耐人寻味的一些细节信息。通俗地讲, 就是新闻故事中一些细小的事件。但这些“细小的事件”往往能够以小见大, 揭示事物的本质, 给读者留下悠长的思考, 从而使作品本身变得有深度。人民日报记者曲昌荣采写的《青春在焊花中闪亮》一文, 报道了中国长城铝业公司产业工人杨红雷从一名普通焊工一步步成长为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的事迹。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于是, 他苦练三项基本功:腕功、腿功和眼功。三伏天, 工作服湿透了, 拧出水来挂在风扇上, 匆匆换一件继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的技能迅速提高。”为数不多的几句话, 正是因为有了工作服湿透拧出水来挂在风扇上换一件继续练这个细节描写, 一个刻苦锻炼技能的焊工形象就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细节描写, 这篇报道才显得富有表现力, 作品宣传的主题才变得生动、鲜活、厚重起来。

三、细节虽小, 却常包含大新闻。

巡检设备时开厂房照明灯, 在操作室时关掉厂房照明灯, 这是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氧化铝一厂六车间在节省电费开支上的一个新做法。中国长城铝业报通讯员抓住日常工作中的这一细小变化, 通过采访写出《六车间妙招巧省电》一文, 字数不多, 切入点很小, 却揭示了企业在深挖节能降耗潜力方面的有益实践, 反响良好。对于类似的经验性报道, 中国长城铝业报非常重视, 注重鼓励和培养通讯员在捕捉细小事情的新鲜经验上下工夫, 并开设了“降本增利全员行动”、“班组聚焦”等栏目, 刊发了《试剂瓶戴上了“安全帽”》、《垃圾里刨出的“金疙瘩”》等优秀新闻稿件, 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广大读者的好评。这充分说明, 新闻不但不应该忽视细节, 而且要努力捕捉和抓住细节, 写好细节, 使新闻稿件更加生动具体、真实可信, 从而立地生辉。

那么, 如何培养记者的“细节意识”, 使其更好地运用细节来表达新闻作品主题, 提高新闻稿件质量呢?实践告诉我们, 新闻要做“细”, 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采访要深。农业部原部长杜青林曾到河北沧州调研, 一个随行记者注意到了他与一位老农攀谈时的情景, 并就此写成新闻特写《农业部长和一位老农的对话》, 获得了省级新闻奖。采访不深入, 不可能写出这样生动的好稿子。二是眼光要准。一家媒体在报道一位产妇因误信庸医致死事件时, 直接提炼出事件主要原因作为标题——《两张旧板凳拼成“产床”》, 一句实话, 一针见血, 胜过大段空谈。三是落点要低。美联社记者曾经写过一条关于美国失业问题的新闻, 导语是这样写的:“就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的前几个小时, 他的儿子普雷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取救济金。”这条新闻的核心是美国失业率创下新高, 但记者却选择了小里根领取失业救济金这个充满故事性的细节作为切入点, 使新闻有了不同凡响之处, 可读性强, 耐人寻味。

一滴水可见太阳。细节就是生活中的“一滴水”。真实的细节, 客观的描述, 让读者在体验中感知新闻的内涵, 这大概就是新闻写作所努力追求的境界与目标。

新闻细节 篇2

1、会场布置;(1)、背景板的放置。制作会标。横幅式会标一般悬挂在主席台的上方位置,多数为红底黄字或白字会标。目前有屏幕投影或彩色喷涂技术制作的巨幅背板做会标,比横幅式效果强烈,制作难度稍大。

(2)、确定主席台上宾主规模。要视主席台上就座的来宾与主人的人数确定座椅的数量与摆放方式。

(3)、排定座次。主席台上宾主座次的安排要视级别来定,主宾与主要负责人的座位应摆放在前排正中然后依次序分别排好。座次排好后,摆放座签或将写有姓名的小条贴在椅背上。以便宾主对号入座。

(4)、安排麦克风。麦克风话主席台中间,也可放分放在前排左右边上,有条件的可以多置。

(5)、安排摄像位子。如需摄影摄像的,事先安排摄影师,准备必要的席位或梯架。(6)、会场工作人员安排。如接待人员,制安人员等。

会场还可安排花卉等小型物件的装饰,如情况所需可在期间放音乐、发放或摆放一些围绕主题准备的宣传材料。尽量做到全面、详细、具体和形象。形式应多样,要有口头的、文字的、实物的、照片各模型等。这些材料的准备要根据会议主题和内容的具体要求而定。(可参考李开复新闻发布会场景)

2、发布会中的注意事顶。

一、会议主持人要充分发挥主持和组织作用,以庄重的言谈和感染力,活跃整个会议气氛,引导记者踊跃提问。当记者的提问离开会议主旨太远时,主持人要善于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主题。会议出现紧张气氛时,主持人能够及时调节缓和,不要随便延长预定会议时间。

二、对于不愿发表和透漏的东西,应婉转地向记者作解释,记者一般会尊重组织者的意见的。如果吞吞吐吐,反而更会使记者追根问底,造成尴尬局面,甚至记者会因此发表对企业不利的报道。

三、不要随便打断记者的提问,也不要以各种动作、表情和语言对记者表示不满。即使记者的提问带有很强的偏见或带有挑衅性,也不能激动发怒。这时应表现也一定的涵养,以平静的话语和确凿的事理给予纠正和反驳。

四、遇到回答不了的问题时,不能简单地说不清楚、不知道、我不能告诉你等。应采取灵活而又通情达理的办法给予回答,避免引起记者的不满和反感。

五、所发布的消息必须准确无误,若发现错误应及时予以更正。

电视新闻的细节表达 篇3

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新闻细节是指能够刻画人物性格、标志事件深度、反映事件特征并能有力表达新闻主题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之所以说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强化自己的细节意识,是因为只有有细节的新闻,才能够满足受众的预期心理。我们知道,细节的本质就是放大,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可以将人物和事件的特点加以突出,从而愈加显示出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揭示出生活的本质,以达到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增强观众记忆深度的目的。细节的这一作用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人们总是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细节对受众来说,本身具有一种暗示的、带有指向性的感染力,正是这种感染力,可以将受众引向对作品主题的关注。同时,受众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细节加以品味和体会,这时候,细节又成为丰富受众想象力的载体,从而满足了受众的观赏满足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播出一期《棉区采访记》,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篇作品的成功,是和记者对细节的娴熟运用分不开的,其中有两个细节给人印象很深。一个是当记者赶到时,非法收购加工棉花的人已经四散逃去,不知去向,但记者却发现,在办公室的桌子上,一杯来不及喝掉的茶水还冒着热气,当我们看到这个细节时,下意识地展开了自己的想象,仿佛能够看到那些不法分子,因心虚而仓皇离去的身影;另外一个就是碰巧还有一位女工没来得及逃走,当记者向她询问有关棉花加工的事情时,这位女工一概以“不知道”为回答,但就在她回答“不知道”的时候,记者却把镜头推向了她头发上残留的棉絮,看到这个细节,这位女工的谎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就是这两个细节,向观众传达了丰富的信息,不仅深刻地反映了报道的主题,同时也引发了受众丰富的联想;而如果没有这些细节,这篇作品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实践中,常常听到一些电视新闻同行们说,我们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不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注重细节是因为它们有天生的缺陷,即不能把新闻事实真实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而我们电视新闻则可以把新闻事实“端”到观众面前,让观众原汁原味地看到新闻事实,至于细节嘛,观众自可以从拍到的画面、录下的声音中看到或听到,还有必要把它再特意凸显出来吗?

在这里,且不说细节很容易从记者的眼皮底下溜走,即使记者拍到了细节,但如果不去凸显它,那么细节同样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因为我们知道,观众在收看一条电视新闻的时候,处于预先不知情的状态,这时候,记者让观众看到的画面、听到的声音,就是指引观众认识、了解新闻事实的指针,但如果这枚指针根本就没有在细节的身边停留,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把它凸显出来,那么观众自己是不会注意到细节,也不会感受到细节的魅力的。比如,大家所熟悉的一条新闻《代表民心的四次掌声》,正是由于这位细心的电视记者把代表着全国人大代表激昂情绪的“四次掌声”这一细节在新闻中凸显了出来,整条新闻顿时奇峰突起,“中国政府的立场得到了代表12亿中国人民的全国人大代表们的衷心拥护”这一主题也得到了有力的诠释,但如果这一细节没有被凸显出来,记者只是在那里说《政府工作报告》多么得民心、顺民意,观众反而可能会认为这只是记者在唱高调,即使看到鼓掌的画面,观众也会认为这仅仅是人大代表们的一种礼貌举止罢了。细节被湮没在了整条新闻信息中,我们今天也就看不到这部精彩的作品了。

任何新闻都会有细节,如果把新闻事实比作一条河流的话,那么细节就是河流中跳跃的浪花,正如浪花让河流变得活泼起来一样,细节也让我们的新闻变得生机勃勃。那些富于表现力的新闻细节,也往往是调动观众情绪的兴奋点,如安阳电视台记者创作的现场短新闻《紧急抢险,勇降水龙》,虽然整条新闻只有1分15秒,但记者却敏锐地捕捉到了3个细节:消防栓被撞坏后,8米高的水柱喷涌而出;汽车冲向水柱,将水柱压在车身下面;抢修人员穿着衬衣,一次次潜入到刺骨的水中关闭阀门。正是这些细节,让观众的心时而悬起、时而放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讲,新闻细节可以通过画面、解说、现场同期声、现场音响以及字幕等多种电视手段来表现,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脑及数字技术与电视制作技术的融合,使得电视新闻细节的表达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比如我国在报道神五、神六飞天的新闻中,就运用了大量的数字特技,使一些在现实中根本无法拍到的画面清楚地展现在了观众的眼前,从而大大增强了新闻的可视性。

当然,我们的记者能够及时发现并捕捉到细节是发挥新闻细节魅力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电视记者就要去掉浮躁之心,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水平和宏观把握能力,同时,还要努力钻研好业务技术,包括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增强自己对新闻事件的辨别能力以及对新闻要素的取舍能力,用心写好每一句话、拍好每一个镜头,做到“眼要高,手要低”。只有在具备这些能力的基础上,记者才能及时发现并捕捉到那些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能让我们的作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新闻细節,才能让我们的电视新闻更加富有生气,更加具有竞争力。

(作者单位:安阳电视台)

广播新闻应该注重细节 篇4

一、细节在广播新闻中的作用

1. 深化主题的作用

新闻老前辈穆青说过:“抽象的东西用生动、活泼的细节表现出来……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 深刻得多, 有力得多”。例如在《透视运城灌溉工程》节目中, 运城市提出要建百万亩灌溉工程, 结果只完成了百分之十左右, 而完成的这大约十万亩还有很多不能用, 只是建在路边为了“现场会”的参观。节目中没有用太多的解说, 而是用了许多形象的细节, 如记者拔起路旁的一个渗灌池边做样子的上水管, 水管连着的竟是一根木棍, 而木棍都发了芽, 渗灌池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有的渗灌池里甚至长着一棵苹果树, 而一位县委副书记却说“树不影响蓄水”;一个农民的果园里渗灌设施已经拆除, 而梨仍长势很旺。类似的细节节目中很多, 让听众过目不忘, 加深了对形式主义的认识。

2. 突出人物性格的作用

广播新闻可以通过人物音响细节, 鲜明、生动地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让听众“观其形、闻其声、见其神”。例如有两名记者采访同一条捐资助学的新闻, 一个表现的是贫困小学生接过捐助的钱后, 像背诵课文似的, 把事先拟好的发言稿背诵了一遍“我一定好好学习, 将来回报关心我的叔叔、阿姨。”;另一条则把话筒对准了这名小学生在接过钱后与家长的对话, 表现出了孩子重新上学的喜悦及对捐助人的感激, 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音响, 后一个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令人回味。

3. 传递丰富信息的作用

广播的可听性给观众提供了新闻事件的现场。录音中的环境、物件、人物等细节同样也传达着丰富的信息。

美国著名记者米尔斯·洛在讲到自己的写作体会时, 曾讲过这样一段话:“写新闻最好不要把太多的东西告诉受众, 否则你会失去他的。把小范围内的具体事告诉他, 让他去发现大范围内的带有普遍性的东西。”例如:在九八抗洪的众多报道中, 记者运用大量话筒报道了一线抗洪战士在水中与凶猛的洪水作斗争的场面, 许多音响惊心动魄、震撼人心, 另一种震撼人心的细节场面, 就是记者把话筒对准了横七竖八倒在堤坝上酣睡的战士, 这些细节同样充分表达了抗洪战士与洪水搏斗的精神和辛苦, 听众听了无不为之感动, 引起心灵的震撼。这里记者没有把自己的意见倾向强加给听众, 没有一句空洞的议论, 却给听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引导听众去思索其中的蕴涵。

二、细节的捕捉和运用

新闻细节与新闻的本质一样不能虚构, 必须真实、具体、客观、确凿。要从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捕捉到最具有代表意义、能吸引人、打动人的细节, 这就要求广播新闻记者必须具备出众的眼力和高超的技巧。

1. 学会直观形象思维

不同的艺术门类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广播音响是直观的形象系统, 这是广播新闻的特色, 作为广播新闻记者, 要充分意识到并努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精心捕捉信息量大、意蕴深刻的细节画面, 充分发挥广播新闻音响的形象性, 提高广播新闻的可视性。例如一篇反映某农场改革成就的报道, 记者突破通常惯例, 没有把话筒对准粮仓、猪圈和各种农田机器, 而是对准了田头一排放倒的摩托车和各分场自办的俱乐部里跳舞、唱歌的年轻人。用摩托车和跳舞的年轻人来说明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这样的细节运用不能不说记者的眼力老到和独到, 这样的新闻真实、直观, 听众爱听。

2. 学会运用非语言符号

精心运用细节 让新闻“活”起来 篇5

细节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个层面上一个细小的环节。它既可以是语言、动作,也可以是一幅画面、一个表情或神态。精心刻画并运用细节有助于增强报道的立体感、纵深感和厚重感,增强新闻的鲜活度,使新闻好看、耐看。观众还可以透过细节品味出许多报道意外的东西来。细节在新闻报道中的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运用好细节值得探讨研究。

我们常说文有文“眼”,细节亦可谓一条电视新闻的“眼”。它可以收到“以一目尽传精神”的效果。那么,如何使这只“眼”传神呢?

围绕主题选细节

细节隐含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之中,而每个事件都有若干个细节。这就要求记者精心选择、取舍,把最能突出和深化主题的细节,经过加工“放大”后用到报道中去。四川省汶川地震灾情发生后,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赴灾区视察慰问指导抗震救灾的消息。从电视画面上,我们看到总书记表情凝重地俯望巴蜀大地,惦念灾区的心情可想而知。一下飞机,当胡总书记与温总理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时候,更是难以表达此刻的心情,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两位领导人双手有力地一握,凝聚的是千言万语,凝聚的是民族的力量。谁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可总书记不顾危险亲临灾区一线指挥,怎不叫人为之动容?当总书记在灾区一线视察讲话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一次比较明显的余震,画面出现明显的晃动,但我们看到总书记镇定自若,关切地对大家说:“现在还有余震,房屋也不结实了,你们自己也要注意安全。”总书记的一番话,让在场的人群情振奋,部队官兵和公安特警们齐声表示,一定全力救援群众,请总书记放心!总书记的关爱就是无穷的力量,就是抗震救灾胜利的希望。正是透过这些细节,观众可以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不畏艰险、心系灾区,对灾区人民群众充满的一片深情厚谊,为灾区人民送去了战胜灾难的信心、力量、勇气与希望。一幅幅典型、富有感染力的细节画面,有效地升华了报道主题,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亮点。

充分刻画、展示细节

新闻记者在工作中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原本以为可以做好的节目却没有做好。究其原因,这与记者驾驭素材和运用细节的能力不无关系。作为电视报道,要充分展示细节的魅力,就要抓住典型细节,运用近景和特写镜头,再配以效果声和同期声,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牙克石电视台民生新闻《记者视线》播出过一条新闻:《当心“冰溜”伤人》,时值开春季节,不少楼房顶沿结下粗粗的冰溜并不时下落,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风险,栏目记者在采访拍摄过程中,捕捉到这样一个事件:一条冰溜下落砸坏了在楼下停放的一辆汽车的风挡玻璃,好在没有伤及到人。记者运用近景和特写镜头表现了冰溜下落巨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同时结合采访车主对事发时描述的的现场同期声,引起了市民群众的足够关注。记者成功捕捉并充分刻画、展示细节,有效体现出民生新闻的服务性和亲近性。

可以说,没有细节的新闻,就像厨师做菜不放盐和调料一样淡而无味,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报道之所以能长时间留在观众的记忆里,无疑是运用了能打动人心的细节。细节是新闻中的粒粒珍珠,恰当运用可提高新闻的档次和品位,使作品熠熠生辉。

当然,强调新闻里的细节,并非细节越碎越多就好,也不是所有细节都能用。新闻中的细节应该是能让作品闪光的细节、画龙点睛的细节、能够深化和突出主体的细节。

新闻写作的细节分析 篇6

1 新闻写作难点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新闻事件报道中新闻写作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新闻线索捕捉过程中,要求新闻工作者应注重对新闻报道价值进行判断,同时注重在新闻挖掘过程中严格遵从“最真实的声音,最深度的报道”原则,且注重从多种途径角度出发,对新闻报道进行思考。

第二,采访提纲的设置亦是新闻写作中的难点问题,其要求记者在采访环节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对新闻报道类型、格式进行确定,由此来构思整体采访过程。例如,在对某领导进行采访过程中,应注重秉承“一问一答”的采访提纲设计方法,且注重在采访稿撰写过程中综合考虑小标题、引言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采访方式,即采访方式关系着新闻写作质量,因而,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访环节开展前,应深入分析事件发生地点、时间、背景、原因等,由此便于在采访环节开展过程中与被采访者达成情感、思想等层面的交流,最终深入挖掘新闻素材,达到最佳的新闻写作状态,且实现对新闻事件细节的描绘。

2 新闻细节作用

2.1 深化主题

中央电视台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为了实现对新闻报道主题的彰显,即注重在新闻稿件写作过程中细致化处理新闻细节。例如:《焦点访谈》中对《棉区采访记》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即注重强调了对一个女工头发上有一团棉花的细节描写,同时注重在新闻画面呈现过程中对“棉花”进行近景处理,且利用语言熏陶功能对细节进行描绘,由此实现对“非法收购棉花”报道主题的突出。从中即可看出,在新闻事件报道或写作过程中强调对细节的细致化处理有助于深化报道主题,为此,应着重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再如:在《千里追踪希望工程假信》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为了深化新闻事件主题思想,记者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全方位的描述了报道人物情感、动作等的变化:“当记者要离开时,14岁失学在家的向兰菊母亲,哭着向记者告别……”[1],即通过对向兰菊母亲情感体现的细致化描绘与工程假信事件的对比,增强了整体新闻报道效果,并就此凸显出了新闻报道主题,实现了对新闻信息的有效传达,且便于受众在新闻事件了解过程中,可深入的掌握到新闻发生过程。

2.2 彰显新闻事实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新闻细节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亦体现于可彰显新闻事实,即通过对新闻细节的描绘可向受众传达新闻事件发生过程,并突出新闻事件精彩环节,且便于受众全面掌控到新闻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等元素,最终就此实现对新闻事实的描绘,达到最佳的新闻事件报道状态。如:在《南浦大桥成为上海人民心中的丰碑》事件报道过程中为了彰显新闻事实,即采取了新闻细节描绘方法[2],即在新闻写作过程中重点描绘一位盲人丈量桥面宽度、直径的画面,同时在事件过程描绘过程中细致化分析了盲人动作、表情,从而以细节的处理形式客观的表达了“南浦大桥重要性”的事实,且就此实现了与受众间情感层面的共鸣。

3 新闻写作细节表现方法

3.1 平民视角

在新闻写作细节表现过程中为了与受众达成共鸣,并实现对新闻事实的彰显,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应注重从平民角度出发,例如,李素丽、任长霞、方永刚等“平民英雄”的报道,即注重彰显“以人为本”新闻写作理念,同时注重在新闻主体细节描绘过程中突出可亲、可敬的处理方法,最终以“小人物”报道形式对当代社会发展状态进行反馈,达到最佳的新闻报道状态[3]。此外,在新闻写作细节表现过程中为了增强整体新闻报道价值,亦应注重强调新闻写作事件与社会弱势群体的贴近性,即为社会弱势群提供良好的平台,并从弱势群体日常生活中挖掘新闻素材,由此来以深入报道的形式提升新闻报道魅力。另外,在新闻写作过程中为了增强新闻事件感染力,亦应注重强调对人们所忽视角落的细致描绘及映射,由此来增强整体新闻表达效果。

3.2 描绘典型

在新闻写作细节表现过程中,为了达到高效性新闻报道状态,注重对典型性新闻细节的描绘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通讯写作过程中,为了抓住典型新闻事件,即选取典型的“老坚决”进行了描绘,同时注重在人物描绘过程中,对“老坚决”思想、性格进行了诠释,并对“老坚决”第一次栽下茂密树林的细节进行了阐述,最终以典型人物的处理方法彰显了“折腾之害”的主题思想。此外,在典型细节素材掌握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新闻事件的表达与传递,要求记者在新闻事件描绘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新闻细节进行构思、安排,由此来增强新闻报道力量,达到最佳的新闻报道状态。例如:在《牢记周总理的嘱咐》典型性通讯报道过程中,即首先交代了新闻事件发生背景,并对典型的新闻细节进行了巧妙穿插,由此实现了对事件思想意义的传达。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新闻写作细节处理过程中,强调对典型性细节的掌握、穿插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在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3.3《冰点》新闻写作细节分析

《冰点》作为人物报道通讯,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更为注重对人物细节的描绘,例如:《一个不可思议的生命》通讯写作过程中为了彰显一名残疾老军人的人物品格及精神,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即更为注重对人物动作、生活自理情况等细节的观察,同时注重在新闻写作过程中详细描绘人物采访细节,如“与记者谈话时,朱彦夫自然的挽起袖口,悬着两条断臂,一只臂碴圆……”,最终通过对细节的描绘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并就此引发了受众的共鸣。再如,《冰点》中在对《五叔五婶》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过程中为了增强新闻内容感染力,即描绘了“一个47岁的汉子,五叔大声嚷着,满脸笑容,泪水不停留下来……”细节,最终由此实现对人物情感的传达,达到了最佳的新闻细节处理状态。即新闻写作细节的描述关系着整体新闻表达效果,为此,在当前新闻报道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细节的描绘,由此来增强整体新闻感 染力。

4 结论

综上可知,传统单一的新闻报道模式已经无法吸引受众的注意,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强新闻报道感染力,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实践新闻写作过程中应注重对新闻事件典型细节的观察与描绘,即以“以小见大”的方法来对新闻事件主题思想进行诠释,且从描绘典型、平民视角等途径入手来深化对新闻事件细节的表现,由此达到最佳的新闻写作状态,并与受众达成共鸣,增强整体新闻报道效果。

参考文献

[1]高青芝.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1(10):109-110.

[2]黄伟,黄钰婷.新闻写作中细节描写技法初探[J].中国地市报人,2013,15(5):59-60.

让细节为现代新闻添彩 篇7

新闻细节, 是新闻作品中细腻精准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以及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也是多角度表现事物感性特征的最小的材料。一部好的新闻作品, 要描摹人情事态和叙事状景, 都离不开细节的运用。

在新闻报道中, 充分应用好报道细节, 大致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作用:新闻细节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细节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新闻细节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导向性。我们看到, 在日常新闻报道中, 新闻作品中的一个精彩细节, 可以使整篇报道精彩纷呈, “境界”全出, 如锦上添花, 引起读者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共鸣。

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应用报道细节, 应如何讲究技巧, 力求合理?

入微, 可使细节应用更关键。“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新闻报道中的细节应用, 应摄人之一貌、借人之一语、取景之一端, 引发人们的联想, 以此深化和展示主题。因为细节虽然细微, 却能小中见大, 使受众见微知著。比如, 黑龙江日报1996年刊载的现场新闻《午饭的故事》写到:“饭盒打开了:小米干饭, 油炸黄豆。那年月, 这饭菜对同学们来说不啻于美味佳肴……你尝一口, 他尝一口, 转眼间饭盒见底了。”只用寥寥几笔, 以小见大, 在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让人一眼看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物质匮乏时期人们的生存状态。这样的描写, 让我们感到亲切、温暖、怀旧, 更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就是细节描写带来的效应。

精选, 可使细节应用更突出。报道细节要力求真实, 但必须学会取舍。简洁, 可使细节应用更自然。选取典型细节, 只有典型细节, 才能对表现主题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摒弃与主题无关的细节、故弄玄虚的细节、调侃无聊的细节。比如, 黑龙江日报2007年的一篇《追记七台河短道速滑教练孟庆余》报道中, 开头部分写道:“孟教练出事那天, 人们发现, 他腕上戴的是跟随他多年的那块15元钱的手表。他不为名利, 两袖清风, 奏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在报道中, 记者曾在开头写了很多, 包括孟教练取得的成就、获得的荣誉、如何为人等等, 但经过后来的仔细提炼、修改、精选, 只留下了这样关键的一两句, 其他内容放在后面慢慢展开, 让读者通过“一块不值钱的表”这样简练的细节, 展示了孟教练不为名利, 两袖清风, 为我国短道速滑事业默默奉献的感天动地的事迹。从这里可以看出, 好的、准确的、精练的细节描写,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让新闻一下“活”起来。

个性, 可使细节应用更鲜活。我们注意到, 有些报道细节虽然是真实的, 但很容易雷同, 又容易流于死板的形式, 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如, 写劳模一心扑在工作上, 总是要写他们如何带病坚持工作, 或者是打吊针一拔下针头就开始工作等等;写科技工作者搞革新, 一心沉入其中, 不是走路撞到树上就是撞到墙上, 再不就是不顾妻儿, 像个冷血动物。对这样的细节报道描写, 读者已司空见惯, 心中难免产生厌恶之感。而个性鲜活的描写, 却能给人眼前一亮的别样感觉。如1997年黑龙江日报长篇通讯《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中这样写道:深夜, 王启民办公室。他在一张纸上写下了“王启民”三个字后对记者说, 这其实只是一个符号, 它代表着大庆油田6万多科技人员。作者还写道, 人们称他为油田“活字典”、“活诸葛”, 他却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个“符号”, 是油田科技人员中普普通通的一员。面对别人的赞誉, 他笔一挥, 在“王启民”三个字后面, 加了个大大的“们”字……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的感人事迹有无数, 然而笔者却对这段细节描写颇感兴趣, 作者以敏锐的眼光, 捕捉到人物的个性化细节, 也说出了一个个性化的新时期铁人, 令报道耐人寻味。

我们强调报道细节, 实质就是要充分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个性。一个好的记者, 就是要努力地寻找不同。透过许多共性的东西, 找出这个人、这件事, 我们报道的客体的个性来。这就需要作者从大量的细节中用心去提炼, 去挖掘和提炼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新鲜的细节, 同中求异, 异中求新。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 细节报道一定不能离开真实, 真实是细节应用的生命。新闻报道中的细节, 一定要忠于事实真相, 切不可任意想象、胡编乱造。更不可没到现场, 妄加猜测、编造现场情况, 这样势必会造成细节描写的失真。恰当真实地应用报道细节, 能使报道独具魅力。这就要求记者要亲临现场, 与人物、事件面对面, 善于捕捉行动, 关注表情, 倾听声音, 洞察环境。事物因人而生动, 新闻报道佳作大多也是见物又见人。因此报道细节, 必须注重捕捉人物的具体行动。“情到深处无以言表”, 但其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 却能让他人感受。采访中关注人物表情, 能捕捉到更为内在的东西。倾听声音, 主要是指人物的语言以及采访现场新闻时对周边环境及事件的声音捕捉记录。新闻报道不可能像小说、话剧那样有很多的人物对话, 但若恰当地应用一两句语言细节, 就很有可能对展示报道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 新闻事件不可能游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外, 新闻报道中若能对周围环境的细微反应明察秋毫, 就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个性。■

如何捕捉电视新闻的细节 篇8

新闻前辈穆青认为细节最具表现力, 解决新闻报道概念化的问题, 其中一个最好的办法是在采访中多留心观察, 善于抓典型细节。“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但在实际工作中, 却有不少记者在新闻采制中存在着一种倾向, 即采访不深入、不细致, 导致新闻形式僵化, 内容空洞简单, 简单到全文只有寥寥几行字;或稿件冗长, 照搬照抄文件资料。稿件的写作、画面的拍摄, 都或多或少地缺乏现场细节的描述和事件过程的展现, 使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大打折扣。那么, 记者应当如何捕捉这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电视新闻细节呢?

虚心学习, 培养新闻的敏感性

细节可以表达情感、塑造形象、深化主题, 是新闻的点睛之笔, 是电视新闻语言构成和应用的重要手段。细节过眼即逝, 抓住新闻细节需要电视记者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 要长期在新闻采访实践中磨炼, 炼就“火眼金睛”, 在繁杂的新闻现场善于发现和捕捉细节。

新闻敏感, 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 亦即记者对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鉴别、判断能力, 或者说是发现和捕捉新闻的能力。新闻记者这种发现和捕捉新闻的能力, 是从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职业敏感性。新闻记者的这种新闻敏感性不是先天就有、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而是需要后天不断学习积累锻炼出来的。

首先要加强学习, 提高理论修养和政策修养。范敬宜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报人、学者, 在新闻采写活动中, 范敬宜一直强调全局观念, 他认为, 胸中有全局, 眼中出新闻, “一个记者能不能迅速地发现新闻, 关键是他心中有没有‘全局’, 他是不是通晓党的政策, 了解实际情况”[2]。

在任何时候,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都是新闻报道工作的重心。记者只有熟悉党的方针政策, 才能够用政策的尺度去衡量他所观察到的一切事物, 或者当他发现一件新生事物时才能提到政策的高度去认识和判断它, 从而确定它的新闻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习和掌握政策就是产生新闻敏感的基础。而记者的政治敏感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时局政策的准确把握。社会责任感是记者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种强烈冲动。虽然其本身并不能去直接捕捉新闻, 但是对记者捕捉新闻起着关键的作用。

其次要做好采访前的预习“功课”。记者在采访选题确定后, 就要深入分析, 了解背景, 以求挖掘出最精彩的内涵。如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林爱娜·法拉奇每次采访前总要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做准备。为了采访邓小平, 她看了好几公斤重的材料。正是有了如此认真、充足的准备, 法拉奇的采访才会每每获得成功, 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1994年, 基辛格博士来华访问, 《东方时空》取得了5分钟采访权。如何提高基辛格对采访的兴趣?主持人水均益在采访前一天晚上专门查阅了基辛格的背景材料。我们在电视上可以看到水均益提出的“来北京是否吃过烤鸭”“提前10天祝你生日快乐”, 这些有关基辛格个人问题的插入, 使得整个采访实际进行了20分钟, 直至结束时基辛格仍兴致未减。

沉下身子到基层张网捕捉“活鱼”。培养新闻的敏感性需要熟悉实际工作中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新闻报道是加强党群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不少有价值的新闻正是在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中挖掘出来的, 大量的新闻线索就存在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如果我们对日常生活观察得不够, 一些看似平淡无奇, 而实际上富有深意的新闻素材, 就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了。所以做一个新闻人, 只有眼疾手快、耳聪目明, 才能不断增强新闻的敏感性。

细心观察, 时刻保持应对突发事件的警觉性

俗话说“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 记者要在新闻现场细心观察, 时刻保持应对突发事件的警觉性。观察发现, 是将事实现场化为新闻的关键一步。有了扎实的理论后盾, 还需要记者在实战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随时随地观察, 时刻保持应对突发事件的警觉性, 随时用职业的眼光审视一切人和事, 及时记录可能爆发的亮点和精彩。只有有了现场的仔细观察, 才能从平常中挖掘出富有新闻价值的不平常素材。

例如, 2011年冬天, 安阳市某校为了迎合上级领导单位的考察评估, 竟然让学生身着单薄的体操服站在-5℃的户外表演艺术体操, 见此情景, 专家组及时叫停了学生们的演出。本来只需拍一条《专家组来安考评》之类的简讯即可万事大吉的记者, 此时显现出了扎实的新闻功底和强烈的新闻敏感性, 他们把这个考评外的小插曲用镜头完整地记录下来, 现场同期声非常完整得当, 不仅表现了专家组的老教授们对年轻学生真诚关怀的温情一面, 也从侧面反映了校方不体恤学生的冷漠和追求形式主义的官僚作风。这一篇短小精悍、立意深刻的短消息《天冷, 不要演了》被评为2011年度河南省电视新闻奖二等奖。

精心选择, 抓取最能揭示主题的“典型细节”

众所周知, 细节的本质就是“放大”, 尤其是电视镜头的“放大”功能更为明显。比如, 我们平时说话时眼睛往别处瞥一下, 并不明显, 可是如果是电视上谈话时的特写镜头, 这个小动作会特别突出, 这就是“放大”作用, 而这种“放大”作用, 恰恰正是“细节”展现“魅力”的地方。[3]

生活中有大量生动鲜活的细节, 但记者不可能把所有的细节全部录下, 而必须从围绕表现主题着眼, 从揭示人物内心入手, 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 去抓取那些最有感染力、最能触动人心扉、最能揭示主题的“典型细节”, 再通过适当的角度、方法将它处理过之后强化在屏幕上。

2010年8月, 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 温家宝总理及时赶往灾区察看灾情, 指导救灾。其中央视一条报道就运用了这样的细节描写:一脸慈祥、满面疲惫的温总理弯下腰, 仔细向洞内察看, “老乡, 你要坚持住, 正在救你, 你不要动, 马上救你出来, 孩子在下面吗?把孩子照顾好。”没有浓墨重彩的华丽描写, 没有连篇累牍的煽情铺垫, 一位可亲可敬的人民总理的形象跃然荧屏。

细节就是区别, 细节就是特点, 细节就是个性, 细节就是兴奋点, 细节就是精气神。就像有人说的那样, 细节“可以在凝缩的尺度之间表现出意义深广的内容, 让读者透过细节看到天高地宽的大千世界”[4]。

细节虽然重要, 但并不意味着每条新闻都需要细节, 也并非是细节越多越好, 繁琐的细节, 往往会淹没作品的主体, 模糊主题思想。

有这样一条事件性动态消息, 它所报道的事件是某市领导在郊区植树。“今天上午, 市领导×××、×××等冒雨来到×××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一下车, 他们就放下雨具, 拿起铁锨, 忙得不亦乐乎。虽然雨水淋湿了衣服, 但这些领导却未停下脚步, 他们有的扛树苗, 有的挖坑, 有的培土……”其实, 像这类消息的写法, 一般只要整篇概括叙述即可, 用不着写那些既无新闻性又无特点的细节。[5]植树无非就是扛树苗、挖坑、培土, 它没有多少新闻性, 至于“放下雨具”“雨水淋湿了衣服”, 原文一开始“冒雨”二字就已经说到了, 既然“冒雨”, “雨水淋湿衣服”就有可能了, 用不着再去细说。所以在播出时, 这些重复和啰唆的“细节”被删掉, 显得干净利索多了。

所以说, 小细节大学问。具有典型性的细节虽细, 却细而不小, 它往往具有以一当十的说服力。用好细节, 电视新闻才能变得更有美感、更有魅力、更有深度、更有内涵、更有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辞海 (缩印本)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2303.[1]辞海 (缩印本)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2303.

[2]范敬宜.真知与勇气:坚持实事求是的关键——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J].新闻战线, 1994 (2) .[2]范敬宜.真知与勇气:坚持实事求是的关键——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J].新闻战线, 1994 (2) .

[3]张克宣.电视新闻评论的“细节”魅力[J].新闻爱好者, 2006 (5) .[3]张克宣.电视新闻评论的“细节”魅力[J].新闻爱好者, 2006 (5) .

[4]刘保全.人物消息中的细节描写[J].写作, 1988 (5) .[4]刘保全.人物消息中的细节描写[J].写作, 1988 (5) .

巧用电视新闻细节的作用 篇9

新闻细节同文学细节一样, 也分为外貌细节、行动细节、心理细节、语言细节和环境细节等, 但新闻细节却不等同于文学细节, 文学细节来源于生活, 却可以高于生活, 新闻细节则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忠实于事件本身。电视新闻细节包含在新闻的各要素中, 它可以通过画面、解说、现场同期声、音响、字幕等因素来表现。这些貌似平常的生活细节, 抓住了它们, 对新闻作品来说, “就像一只被剥开的石榴那样暴露于众, 易被人们接受。”总的来说, 电视细节的魅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一) 电视新闻细节使新闻“活”起来

电视细节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有助于体现深化主题思想,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细节虽小, 但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 丰富表现力的作用, 所以细节在电视报道中也就显示出它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由此可见, 细节的作用比单靠解说词来介绍要可信得多, 生动得多, 使节目有血有肉, 形成电视报道的兴奋点, 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性。2000年3月中央电视台对京杭大运河“三乱”现象进行连续报道。节目播出后引起了江苏省交通厅、江苏省公安厅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迅速成立调查组, 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了查处。这组新闻为何会收到如此好的社会效果?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记者以暗访的形式采录到了大量声音与画面的细节, 披露了水霸为害猖獗的事实。其中最为精彩的是记者暗访时与勒索“买路钱”的村民的对话, 5段对话构成了5段声音细节, 无可辩驳地揭示了当地一些地痞私设浮桥欺压过往船只、恣意搜刮钱财的水霸现象, 充分展现了声音细节在电视新闻中叙述与证实的魅力, 让人觉得新闻生动真实。

(二) 电视新闻细节使新闻“立”起来

众所周知, 细节的本质就是“放大”, 通过细节的刻画, 可以将人物和事件的特点加以突出, 从而愈加显示出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也放大画面的信息点, 增强观众记忆深度的目的。一些同主题有关的重点细节, 可能在整个画面上并不是特别抢眼, 也不一定处于画面构图的中心, 往往不被一般观众所留意。但它可能是一个相当重要信息点, 这就需要借助解说的强调, 将其放大、展开、凸现出来。引导观众的视觉关注, 使他们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如从2005年4月26日到5月13日, 中央电视台每晚50分钟的“跨越海峡的握手———连战、宋楚瑜大陆行”特别报道不仅回顾当日的重要新闻、新闻发布会、领导人的重要讲话, 而且对相关新闻事件的细节报道尤为突出, 比如宋楚瑜到湖南湘潭寻根祭祖, 电视新闻记者就敏锐地发现当地的接待人员特意做了两套衣服, 一套是深蓝色, 一套是橘色, 而且车队也是橘色的车队, 因为橘色象征了亲民党的颜色, 可见湖南对宋楚瑜的到访是特别重视的。这个画面新闻细节, 大大深化了画面的内在意蕴。

(三) 电视新闻细节使新闻“深”起来

就电视新闻而言, 由于记者精心选取拍摄角度, 在细节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对事物的独特理解, 细节就被赋予了一种记者独特的心理感受和意象空间, 使得画面不但蕴含了丰富的外观形式, 而且为观众提供了抽象思维层面的意象。如1996年, 赤水电视台曾经播出一条新闻《赤水河遭受严重污染》, 当时赤水市人民赖以生存的赤水河被上游的四川省叙永县向林造纸厂污染, 记者成功地运用了几个细节:纸厂排污管排出的浓浓黑水;慢慢推近河面的画面中, 厚厚的白色泡沫下是已变黑的河水;贵州省赤水市与四川省叙永县两省交界的地方, 清澈的河水与被污染的河水交汇奔流而下, 到赤水境内变成了大大小小的白色污物漂浮在赤水河上……这些细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新闻增色不少。

(四) 电视新闻细节使新闻“靓”起来

美国著名记者米尔斯洛在讲到自己的写作体会时, 曾讲过这样一段话:“写新闻最好不要把太多的东西告诉受众, 否则你会失去他的。把小范围内的具体事告诉他, 让他去发现大范围内的带有普遍性的东西。”例如:在九八抗洪的众多报道中, 记者运用大量镜头报道了一线抗洪战士在水中与凶猛的洪水作斗争的场面, 许多镜头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然而还有另一种镜头, 就是横七竖八倒在堤坝上酣睡的战士, 镜头中有被汗水、雨水浸湿的背心、沾满泥的双脚、手中还没吃完的半个面包, 半瓶矿泉水。这些细节同样充分表达了抗洪战士与洪水搏斗的精神和辛苦, 观众看了无不为之感动。

好的细节是使新闻人物“靓”起来的重要因素。一个感人的细节能够调动人们大脑中原有储存的记忆和感受, 令人浮想联翩, 难以忘怀。一些生动的、有冲击力的细节画面, 如人的面部表情, 如大笑、大怒、流泪, 会议的气氛, 如鼓掌、标语、鲜花, 主持人的特征, 如手势、声调等。这些画面对信息都有增值作用, 有时这些非新闻主体的非语言符号比新闻主体的语言符号传播的信息还要多。

细节画面在新闻作品中的运用 篇10

一、新闻画面细节的概念

电视新闻的画面细节,根据电视传播的特点,是指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摄取那些最能引起人们深刻思考、感悟,表现生活中的细琐小事或人物细微神态动作,具有强烈视觉冲动力的画面,或是在后期编辑过程中,根据新闻事实,利用电脑特技等手段,插入一些背景资料,制作出能强化对事实的证实能力,提高新闻传播的信息饱满度的画面。

二、电视新闻画面细节的作用

在观看电视新闻时,经常可以发现画面与文稿成了两张皮,光听不看也可以明白新闻的内容,画面就像陪衬品。但是,电视新闻最吸引人之处正是在于它的声画并茂,声画相融。声画并茂并不是机械地粘合在一起,而是有机地组成电视新闻物质基础,它们水乳相融,就会充分发挥“1+1>2”的传播功能,达到写实和传情的效果。在电视新闻中,利用画面细节特有的局部放大的表现力和快速变化的优点,使新闻更加浓缩,说服力更强,传播的信息量更大。画面细节能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也是刻画新闻人物性格,透视新闻人物思想,揭示社会本质的重要手段。

三、电视新闻记者应强化画面细节意识

1.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坚毅的耐性捕捉细节

(1)对现场进行仔细观察。在新闻采访视觉观察过程中,不要只把目光盯住被摄体,而忽视周围的客观存在,表现面狭窄,公式化、概念化便难以避免。观众的心理喜欢新奇,不喜欢平淡、陈旧,不愿看到老面孔的重复。同时,在采访中要善于平中出奇,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东西,捕捉具有典型意义的画面细节,努力做到“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因此,记者要善于选择新视角。

(2)把握拍摄的瞬间。记者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要对所看到的事物进行筛选、分析、辨别、判断,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一瞬间,从所记录的一点、一个局部反映到全局,使观众从表象看到内涵,看到人物的性格、追求,看到心理活动、感情波澜。同时,要以创新意识发掘新闻,要把握大局,纵观风云,以新的眼光、新的角度来观察、判断事物,给人以全新的感觉。

(3)寻找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细节。瞬间视觉形象强化视觉冲击力主要是从受众角度考察新闻画面给人的视觉感受。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努力追求给人的视觉以新鲜、独特的感受,产生一种启动视觉神经的强刺激,以期引起观众的注意。

2.培养用固定镜头去展现画面细节的意识

固定镜头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记者捕捉新闻事实的能力,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画面细节都必须用固定镜头,但用好了固定镜头,确实可以提高在有限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言简意赅地表现主题。固定镜头虽然是一个新闻采访过程的一个技法,但却反映了记者的综合素质,因为固定镜头的捕捉是记者在采访中所要追求的,这里面就蕴含了记者对事实的报道角度和方法,体现了他们在采访过程中业务知识的修养和报道事实的能力。使用固定鏡头进行画面细节的寻找和创造,往往能体出记者抢新闻和组织新闻画面的能力,反映他们对业务知识的积累和升华。而一些素养差的记者往往是用随意推拉摇移的运动镜头来掩饰其采访肤浅、摄制功底不足的欠缺。

运用好固定镜头,记者在深入采访过程中就要把握住新闻本源事实的细节镜头,只有这样,新闻画面才具有可看性。对画面细节的解读,使我们知道它所反映的事物与周围其他未看见的部分形成一个整体,而无须一定要看到与细节关联的其他部分,从而简化画面,使得细节所包含的内容更集中,画面更简洁。

3.在电视新闻中对真实事物要实现创意

这里的创意,不是人为地组织拍摄,而应当有选择地截取那些能够反映主题的生活片断,使之富有艺术魅力。新闻的采编是一种选择的艺术。选择体现了记者和编辑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和运用纪实手法的艺术技巧,只有把握好真实性和艺术技巧的新闻,才能有较强的感染力。那些功底欠缺的编导,滥用长镜头和跟踪拍摄,似乎片子拍得摇摇晃晃才真实,结果片子拖长了,信息却减少了,可看的画面细节凤毛麟角,同时也冲淡了片子的主题。新闻只有在把握真实性的基础上,艺术地把握电视新闻时空,才能给观众以更多的信息量,整个片子结构才更紧凑、集中。艺术贵在含蓄而不直露。

总之,给观众提供画面细节,才能给观众留下广袤的想象空间。

细节——电视新闻中的眼睛 篇11

1 内容上的细节

1.1 要选择能传递新闻信息的细节

新闻是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人们接触新闻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最新的信息。所以, 细节作为电视新闻很有表现力的一种手段, 传递信息“责无旁贷”。与其它手段不同的是, 细节不仅能传递信息, 而且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细节具有不可替代性。

1.2 要捕捉能表达丰富情感的细节

情感是有所触动而引起的主观心理状态, 情感的产生往往和认识相结合, 带有理性的感受。中国古人说“感人者莫外乎于情”, 爱森斯坦也有一句至理名言“画面把我们引向情感, 又从情感引向思想”, 艺术大师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电视界现在也越来越重视情感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情感因素还是电视新闻成功的重要因素, 好的新闻不是单纯地叙述事实, 它的魅力在于用报道中浓郁的情感来激发观众的情感, 从而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可视性。

而细节正是表达人的情感的最好手段。细节不仅能够表达丰富的感情, 而且还可以反映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细节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时, 不仅可以见其形, 听其声, 而且可以传其神。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变化通常在他们的一些细微动作和表情中得以充分体现。

1.3 要挖掘能展现人物个性的细节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仅要把镜头对准人, 更要挖掘展示人物的个性形象。那些标签式的官话、千篇一律的套话, 缺乏个性色彩的话是没有魅力的。而具有个性色彩的人物语言和动作, 既生动可信, 又具有感染力。在文学创作中, 细节的描写对刻画人物个性至关重要;电视新闻报道中, 细节具有同样的表现力。细节能够形象地刻画人物个性, 用形象细节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比解说词等文字语言更有感染力。它可以是一个无声的动作, 可以是一句平淡的语言, 可以是一个人在瞬间的表情变化。

比如在获奖电视新闻报道《南浦大桥成为上海人民心中的丰碑》中, 有一段精彩的细节是记者在现场抓拍到的。记者在大桥上看到一位盲人在同行人的陪同下, 兴趣盎然地用脚步丈量桥面的宽度, 接着用手又细心地估量大桥钢索的直径。记者及时捕捉到了这一典型细节, 在盲人用手丈量钢索时, 走上前去采访, 还没有等记者问题说完, 盲人就兴奋地说:“太高兴了, 太高兴了。”此时不需要再用更多的语言, 盲人的动作、表情已张扬出了他的个性。

2 声音上的细节

电视是通过声音和画面传递信息的, 也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与观众进行交流的, 它所传递的信息符号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因此, 电视新闻细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它可以是电视画面语言的细节, 也可以是同期声细节, 更多的是声画结合的细节。

“听声见景”, 新闻人物的话语、新闻现场的音响有着不可更改的佐证性, 从这个角度看, 它有着比画面更为可靠的真实性。现实世界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声音。这些声音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总是与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物紧密相连, 不同的声音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正是由于现实世界并非无声世界, 所以画面必须在声音的辅助下方能实现对客观现实完整真实的反映。

2005年, 笔者曾报道过黑龙江边一位赫哲族人为汉族妻子做鱼皮衣服的题材, 鱼皮衣服是赫哲族特有的民族服饰, 在现在仅存的赫哲族人口中已很少有人会做, 关于赫哲族鱼皮衣服的报道已不计其数, 仅笔者采访的这户人家就有日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等多家大媒体采访过, 有反映民族风情和民俗的, 有报道鱼皮制作工艺的, 在众多新闻媒介争相报道同一类新闻事件的情况下, 笔者另辟稀径, 通过以一个多年从事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人的民族情节, 能够为自己的妻子做一件自己民族的服装作为珍藏心底的宿愿为题采编了一部电视片《一个赫哲族人的心愿》。在表现手法上, 围绕赫哲人丈夫和汉族妻子两个主要任务为核心, 多采用长镜头, 连续跟拍, 大量选取夫妻二人的对话和现场音效, 展现两人的感情交流, 从而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最后, 在片子的结尾, 两人来到同江街津口赫哲族村的定做鱼皮衣服的同组哥哥家取做好的衣服时, 也是通过现场同期对话, 这个汉族妻子才知道, 这件衣服是丈夫做给自己的, 并不是丈夫自己穿, 一系列的变故使片子推向高潮。该片既融合了民族团结、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 又反映了祖国最小的民族--赫哲族的风土人情和现实人文生活, 这就给题材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3 形式上的细节

特写与远景、中景一样, 是一种画面景别, 是表现人的头像或某些被摄物体细部、视距最近的画面, 是影视的造型元素之一。从形式上看, 特写镜头似乎与其他景别的区别只是画幅的大小不同而已, 但实际上, 特写在刻画人物和表现细节时, 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震撼性效果。它能抓住人们的视线, 紧扣人们的心弦。贝拉?巴拉兹说, 特写镜头“不仅是人脸空间上和我们距离缩短了, 而且它可以超越空间, 进入另一个领域, 精神领域或叫心灵领域”, 它“作用于我们的心灵, 而不是我们的眼睛”。最富于表情和最有表现力的特写镜头, 以一种非电影手段所固有的强烈魔力, 使时间停止流动, 把空间撕成碎片。它可以长久地作用于人的心灵, 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所以也就不难理解, 大部分细节画面都是特写镜头。

笔者在创作的一部电视纪录片《守江人》中, 有一个长达27秒钟的脸部特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片子的主人公潘月英40年如一日, 默默无闻只身坚守在黑龙江中下游只有她一个人的水文站, 作为党员的她谈起工作和生活上的艰辛和困苦时, 她都坎坷而谈, 当记者问到曾经接她班的小女儿时, 她的表情一下子停滞了, 一句话也没有, 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 她始终低头不语, 但她那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在特写镜头的放大下, 通过脸部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水文站后继有人, 她先后把她的小女儿和大孙女都领到了这项枯燥乏味、默默无闻的水文事业上了, 然而, 她的小女儿水文专业毕业后, 跟着她干了三年, 终因工作艰苦劳累染病去世, 年仅28岁。

当然细节常以特写的形式出现, 特写有利于展现细节, 但是, 并不是说, 全景和中、近景就不能表现细节。事实上, 有些细节就是出现在全景和中、近景里的, 这就需要记者的敏感和判断。

上一篇:神经学评分下一篇:二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