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标教学(精选12篇)
历史新课标教学 篇1
《历史课程标准》从各个层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以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极具创新精神又具有操作可行性的教育目标,从而代替了传统的“传授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认知”的空泛又难以测评检验的教学目标。本文就如何执行新课标,搞好历史教学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精神做起,落实知识与能力教育目标
1.扩大信息输入容量,加强思维“能源补给”。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精神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源泉。能力的培养知识是基础,要创新就更要加强“双基”教学,不能丢掉“双基”讲创新,只有“双基”牢固,才能有更好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教师要针对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及创造个性,善于引进大量的课外知识,加强信息量的补充,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中,活跃思维,诱发创新。笔者在教学中,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经常把从其他资料、专著上得来的有关材料及时向学生介绍,此外,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把其他学科如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的知识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学科纵向、横向系统的联结,推动了学生的思维的迁移、融合、借鉴,加大了信息容量的输入。在长期的“能源补给”中,学生的思维有了明显的进步。
2.鼓励质疑,开发思路,挖掘潜在的创新意识。质疑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读书有疑,方始是学。老师在历史教学中首要的是激疑、导疑,把学生引向寻疑、思疑的轨道。在历史教学中一是要注意营造问题式课堂,二是要注重创设开放式课堂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质疑,开发思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精神。
教学中应注意抓住重点、难点,设疑、启发、引导学生排疑破难,并诱导他们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创见,从自发走向自觉。这样让学生各抒已见,积极参与,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化、活化、灵化了思维,真正焕发出学生的创造力。
在创设开放式课堂上,首先要向学生的心灵开放。学生可以对课本与教师大胆担出疑问或提出新观点。鼓励学生去思考,并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灵感,不失时机将其延伸为思维的过程,拓展为创造能力。开放式课堂要致力于学生之间相互开放,以群体的智慧、合作的方式、集体的创造力,在撞击中相互启悟,交相开拓。为此可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互相讨论,得出结论,有相反意见的组与组之间还可展开辨论。
实践证明,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空里,以问题纵向深化,用开放横向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侧向思维、直觉思维、逆向思维得以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从而落实知识与能力教育目标。
(二)注重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认知基本历史事实过程中提高史学意识和史学能力素养
1.搜集素材,组织讨论,提高学生史学意识和史学能力素养。积累、搜集素材,认知基本历史事实,是提高史学意识和史学能力素养的关键所在,中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且能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到各种历史材料。对于历史教材中有关方面的知识,教师也应该放手让学生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学生在收集到的资料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鉴别等手段后,各种猜测、想法会纷至沓来,然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放飞思维的风筝,及时引导学生懂得神话、寓言、小说、诗歌、楹联、绘画、戏剧等文学艺术作品与历史事实的根本区别和不同的信息特征,以及它们可能内涵的历史信息;懂得“一手(原始)材料”、“二手(转手)材料”或者是经过更多转手的材料的主要区别和不同的信息特征,以及它们可能内涵的历史信息;懂得考古、文献、调查、访问等常用的获取史料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以及它们所蕴含的信息及其特征和证明力;懂得为了证实或理解历史,相对于不同的对象或问题,相同或不同的史料有其不同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懂得按常用的时间、空间、社会、文化等特征或特定的要求,用文字、图像、表格等方式整理历史信息;懂得从经济、政治、社会地位、思想倾向和具体处境、心理状态等多种视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考察与把握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作为与影响的基本方法;懂得从生产水平、社会生活、政治形态、文化传统、时代特征等多种视角,比较全面而有重点地考察与把握重大历史事件及其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懂得从产生过程、基本特征、作者意图、主要贡献等多种视角,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考察与把握杰出的文明成果及其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懂得按一定的要求,如相同与不同、联系与区别、性质与数量、背景与条件、动机与后果等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相对简明的历史或与历史有关的问题;懂得根据一定的史料,对有比较明显问题的前人确认的史实、解释或评价提出置疑;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提出合理的假设和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懂得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查证所据史实的客观性、检验推理逻辑的合理性,辨别立场、观点、方法的正确性。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大胆畅抒己见的心理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打破学生心智枷锁的金钥匙,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不会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要发展学生的能力也就变成一句空话。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少批评、多指导,让学生围绕收集的材料展开讨论,畅抒己见,尽情交流,以理服人,以探求真理为目标,从而产生正确的思想或认识,达到提高史学意识和史学能力素养目的。
历史教学中史学意识和史学能力的方法很多,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时,培养学生史学意识和史学能力也并非一日之功,因而,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须持之以恒,下大力气,这也是时代对历史教师提出的要求。
(三)情识交融、合理导向,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所谓情感,就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与内心体验。所谓态度就是一种相对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的情感倾向,它是个体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外化出的对生活中的不同事物和问题的认识,并可用语言表现出来的观点,因此态度的成分将明显包含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信念。所谓价值观就是在情感信念和情感态度基础上形成的高级性社会情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和评价的最高层次,是系统化、理论化、观念化的情感体系,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
那么,历史新课标中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规定究竟怎样落实?教师在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可按照情感认知的心理过程顺序去设计教学。
1.以知识激起情,形成学生的外部情感体验。在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通过对历史教材及历史课外书籍的阅读,或通过教师所创设的历史情境,从中受到的感悟与启示;或对某些具有情感教育因素的历史感知,或通过教师移情的感染,从而引起注意、产生兴趣,表示认同,愿意接受,同时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并产生情感上的体验,形成相应的外显行为。但这时情感仅处于情感体验的层面,尚未内化而转变为情感态度,仅仅是暂时的、肤浅的,其表情行为上的喜怒哀乐及言语上的赞同、惋惜和反对,也往往不固定,转瞬即逝。在这个情感水平层次,教师要善于烘托情感氛围,选择恰当的易被学生接受的切入点。在选择切入点时,既要考虑史实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情感因素,又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只要求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直接的情感体验,表示接受或认可,并呈现外部表情和行为的变化,就达到了这一水平层次的要求。
2.以情串起知识,确立学生内部的情感态度。在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以情感体验为基础,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做出价值的判断,形成相应的价值倾向性,表现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并在情感上确信其价值的存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对历史反思评价的过程,是褒是贬,是赞扬是批判,无不体现在对历史事物判断评价之中。学生情感态度的确立,使其情感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开始由外部的情感体验,发展至内部情感态度的确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学生从体验深入到价值的分析,从注意外部情感转向确立内部情感的倾向性,这是情感水平层次质的变化,也是情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在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角色意识,通过移情,烘托强烈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既要深入历史,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又要站在理智的更高层面,对历史事物做出价值评判,促成情感体验的升华,确立为鲜明的情感态度。
3.情识交融,建构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对若干“确信”的历史知识进行有机合理的整合,不断深化,在对情感信念的反复感悟中,在对价值观念的多重审视中,将情感态度的倾向性组成系统的价值观,并以此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教育的最高目标可以说已基本达到。但由于情感体验与态度,都带有个性化特征,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时,也始终表现出个人的特征。因此,价值观又具有鲜明的性格化。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性格化这一情感水平层次,既是情感、态度、意志和个性形成发展过程的终极结果,也是历史“育人”社会功能的最高体现。性格化情感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通过对个别历史事件的讲述和对个别历史人物的渲染,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它的实现是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历史教师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意识、有步骤地在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上,长期坚持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和情理统一,将教学过程视为认知、情感、意志统一的过程。强调师生互动、进入角色,激发情感,进而思索,达到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以发挥历史教育增长才智、陶冶情操、坚定信念,追求进取的社会功能。设想一节课或几节课就能形成学生的价值观,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达到的,历史教师对此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情动于中,而行于外”,如果历史教师缺乏对情感教育目标水平层次的科学认识,急于求成,或追求形式,或以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代替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不仅有违情感教育的规律,而且也难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历史新课标教学 篇2
教育 部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 历史 课程标准》,为历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学历史教学将发生多方面的转变。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从学科本位到综合取向、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三个变化,笔者认为必须树立历史教学的新理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以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为基础,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主动构建综合能力。现分述如下。
一、建构主义的历史教学建构主义作为对传统认识论的一场革命性的挑战,在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上都提出了全新的理论。建构主义学和教的基本特征就是: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虽然来自学习者个体内部通过新旧经验而建构,但这种内部建构不是封闭的,而是在学习群体中,通过合作学习、对话协商而完成的。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性和建构性,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增长新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强学生与学习同伴的对话、合作、互动,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将使历史教学面临四个方面的变化:教学环境的简单化、教学任务的低级化向教学环境的复杂化、教学任务的高级化转变;学生学习过程由被动机械的反应过程向自主探究的生成过程转变;教学的组织形式从“个体学习” 向“合作学习”转变;历史教学的评价 内容、方法 和功能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在以多媒体 计算 机和 网络 通讯为主要认知工具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将发生很大改观,学生将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意义的建构者;教师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能力建构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群体的协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角色。只有在建构主义指导的学习环境,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在对历史事件分解的基础上,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用各自不同的表述方式去认识历史事物多重的表面现象。在这种对话、合作、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共享别人的经验,最终通过不同的视角对历史事物的认识进行理论概括,从而形成对事物完整性的认识。
二、综合取向的历史教学当前学科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趋势日益明显,要使学生具备综合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体现相互渗透的综合取向原则。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注重知识点的挖掘,这种“深挖洞”的教学方式固然使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更加透彻深入,但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人类面临的 问题 日益复杂多样,我们不可能把有限的时间过多用于”深挖洞”式的教学。在学科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课程综合化的改革步伐也加快了,义务教育阶段综合课程已经全面铺开,“3+综合”的高考科目改革也有几年。因而,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深挖洞”式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广积粮”。综合取向的历史教学要求历史教师要注意知识间的相互渗透,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的思维,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联系、不同事物的相互联系,从而对事物完整性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新课标理念与高中历史教学 篇3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活动;教学手段
新一轮课程教育的改革与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及传统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制约及限制,部分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对新课标的先进理念及优秀教学模式仍然不甚了解,更谈不上将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以下,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对于高中历史新课标的粗浅感悟,试就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倡“教学形式、教学途径的多样化”,鼓励历史教育工作者“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以此实现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调动其历史积极性的目的”。
通过对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认真研读,我将这一理念运用到自身日常的历史教学活动之中,并收获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千古一帝”秦始皇》这部分知识时,我鼓励全班学生自由结合成两大组,提前搜集资料,并在课堂上针对秦始皇功绩与过失进行的个人讨论会。以下,即为学生的自主探讨过程:
学生甲: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国割据混战的局面,在为当时人们带来和平环境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学生乙:秦始皇还统一了文字,奠定了中国大一统文化的基础,方便了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学生丙:秦始皇还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货币及度量衡单位,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社会商业的发展及进步;
学生丁:诚然,秦始皇有着诸多的历史功绩;但也并不能因为其功绩就全部抹杀了他在位时的过失之举。大规模的修建宫殿、陵墓等,造成不少人民死伤,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此外,秦始皇制定的残酷刑罚也远远超出了“刑罚”的本意,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
学生戊:除此之外他还实施“焚书坑儒”的政策,借助国家政权对知识分子大规模的迫害行为,使得大量对秦政权无益的珍贵文献从此失传,春秋战国的百家言论也因此受到严重的摧残;
……
学生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以各自的小组观点为主基调,或正面或反面地对秦始皇进行评定。如此,借助课堂讨论这一新型的教学手段,一来帮助学生扩大了视野范围,充分激发了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二来又帮助不同學生就思维认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互补与协调,有利于使他们形成“一分为二”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他们日后更好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现历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要求历史教师“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媒体、录像视频、纪录影片等资源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立体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
新课标的上述理念同样对我的日常教学活动产生了积极且深刻的影响。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部分知识涉及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鲜明对比。可是,由于未真正经历过那个阶段,高中学生无法真正体会与领略到改革开放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谈不上人们对邓小平同志的尊崇、敬爱与爱戴之情了。为了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提前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搜集与整理了反映中国改革巨大变化的真实历史图片与纪录片,并依次播放给学生,引导他们定下心来认真去感悟、认真去体会。多媒体本身就兼具生动形象、直观立体的特点,因此通过观看幻灯片与纪录短片,学生都仿佛置身于那个特殊而又具有决定性质的历史时期。如此一来,不仅为学生实现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目标,调动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更关键的一点还在于有效突破了教学重点及难点,为帮助学生实现对于相关历史知识点的更好理解与掌握提供了充足保障。
普通高中课程的本质目的在于着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及历史综合素质,对于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灵活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唯有如此,方能全面发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并将其教学目的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天链.如何认识和把握高中历史新课标教学理念[J].青海教育,2011(1).
[2]周百鸣.学习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树立高中历史新教学理念[J].教学月刊,2005(11).
[3]戚传森.论新课标导向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J].文教资料,2011(8).
(作者单位 重庆市秀山县秀山高级中学)
新课标中的历史教学 篇4
一、历史教学课堂的美化魅力
历史课堂教学的“美”最重要的是应讲求教学语言之美,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 历史课堂上, 他们愿意听, 乐于记忆形象性的人物和故事, 教师授课时应紧抓这一特点, 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 要力求渲染气氛, 讲得有声有色, 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鲜明突出, 如讲“新文化运动”一节, 讲到袁世凯尊孔复古时可这样叙述:“1914年9月28日, 孔子的生日, 袁世凯头戴平冠, 身穿古装, 亲率文武百官到孔庙, 大行三跪九叩之礼, 演出了民国以来第一次祀孔朝圣的大丑剧, 12月23日冬至节, 袁世凯又穿起特制的古怪的祭服, 率领百官拥进天坛, 举行祭天大典, 这是民国以来, 袁世凯的又一次化妆滑稽表演。”这里, 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 学生可以通过这样有声有色的描述看到袁世凯的丑态, 了解袁世凯尊孔复古的目的。
二、采取合理的方式设置疑问, 启发和引导学生
学生在学习时不是单纯被动地接授教师给予的知识, 学生对教师输入的信息会通过自己的大脑进行再加工, 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想象, 然后将获得的知识存入自己的大脑记忆区, 变为主体的财富, 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质疑能力, 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十分重要。古人云“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设置疑问, 创设问题情境, 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启发他们对问题深入思考。从而使学生既要深刻领会和掌握历史知识, 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 通过设置疑问, 来启发和引导学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三、利用课堂竞赛使学生愉悦地学习
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特定阶段的心理需要。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抽象思维开始逐步形成, 喜欢阅读, 喜欢思考, 表现在爱问爱说。所以, 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 在课堂上利用竞赛的形式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产生学的欲望。竞赛的形式亦必须多种多样, 如口头提问、个别提问, 亦可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提问;可以在黑板上写好题目, 更可利用幻灯、投影等现代教具。总之, 方法必须多样化, 要注意提倡采用集体竞赛,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历史新课标教学 篇5
第3课《收复新疆》教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掌握新疆行省设置于1884年。【过程与方法】
通过辩论和角色扮演,认识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及意义,培养理 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如何评价左宗棠” 的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讨论评价左宗棠,认识到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悲壮的爱国之举的精神,激发民族感和爱国情感。【学习重点】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本课的重点。【学习难点】
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学法指导】
1.学会借助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立体思维方法。
2.懂得:在封建社会,所有的爱国大臣、爱国将领都有两面性,既反人民,又反侵略,应该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们。【课时安排】1课时 【导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播放音乐FLASH《我们新疆好地方》(出示我国省区分布图)大家看这是我国省区分布图,哪位同学能在中国的版图上找到新疆。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课题)
二、预习导学(学前预习,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把填空的知识点在课本上记录和标注出来。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1.浏览课本小标题及正文,写出本课学习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一个民族英雄是谁?
问题:(1)(2)
民族英雄:
2.仔细阅读课文正文部分,能在课本上标注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阿古柏侵占新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亚_________派陆军司令阿古柏侵占新疆南部及北部的一些地区。________国和________国支持阿古柏割据势力,企图将中国新疆分裂出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小字部分,指出沙俄、英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公然承认并支持阿古柏的伪政权,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新疆的伊犁地区。其罪恶目的,是企图分裂中国领土。)(2)左宗棠收复新疆:陕甘总督_______坚决主张收复新疆。清政府任命_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分三路进军_______,摧毁了_________政权。_______ 年,清军收复了除_______以外的新疆地区。_______年,中国收回伊犁。_______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
三、问题探究 共同学习,合作提高
要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产生见解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研究探讨问题,快速高效完成下列内容。
1.新疆危机发生的时间?侵略我国新疆的主要国家有哪些?(结合电脑课件,学生自己讲解阿古柏侵略新疆的过程,并描述阿古柏如何残酷剥削和压迫新疆各族人民,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根据13页地图,标明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线。)(“浩罕国”→喀什噶尔→天山以南→[北疆]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
2.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利用“动脑筋”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是进行学科渗透,二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让学生了解新疆的重要性。)
3.面对新疆危机清政府内部出现了那些分歧?代表人物是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认识对于西北边疆出现的危机,让学生分成“李鸿章派”和“左宗棠派”就“海防”与“塞防”(指四北防务)孰重孰轻展开争论。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加深学生对左宗棠主张收复新疆正确性的理解。)
4.伊犁是新疆的大门,没有收复伊犁等于没有收复新疆,清政府怎样怎样解决伊犁问题的?进而又是怎样对整个新疆实行有效的管理的?(指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懂得外交斗争必须有武力做后盾,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对于较弱的浩罕国,取胜的把握比较大,就果断动武;对于较强的俄国,就尽量避免直接交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军事实力)
5.左宗棠为什么能收复新疆?我们应当怎样评价左宗棠?(首先教会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将历史人物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进行评价,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步骤掌握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 联系左宗棠和戚继光等人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封建王朝的爱国大臣、爱国将领都有什么样的两面性?)(对外反侵略,值得赞扬;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必须批判。)即可巩固旧知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评价重要历史人物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试试就能行 争争就能赢)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回答:①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
②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检测反馈(基础知识很重要 牢牢把握就达标)
一、最佳选择题。
1.19世纪60至70年代,想争夺新疆的两个国家是()
A.英、法 B.法、德 C.英、俄 D.俄、美
2.1865年后,擅自宣布在新疆建国,自立为汗的是()
A.西摩尔 B.瓦德西 C.阿古柏 D.奕山
3.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的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刘铭传
4.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强调西北塞防重要C.强调东南海防重要 D.西北边疆形势严峻 5.1878年,中国收回了除()以外的地区
A.喀什噶尔 B.乌鲁木齐 C.吐鲁番 D.伊犁
二、材料题(能力提升拓深度 知识海洋畅翱翔)材料一:“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
材料二:1880年7月,清政府派曾纪泽赴彼得堡谈判,曾纪泽据理力争,经过半年多交涉双方终于签约。但俄国根据这一条约和几个勘界议定书的规定,割占中国西部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请回答:(1)材料一的主要主张是什么?左宗棠是在什么情况下上这奏折的?
(2)他又是如何实施自己的这一主张的?
(3)根据材料二回答,清政府派曾纪泽赴彼得堡谈判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又被俄国割去了西部七万多公里的土地?
通过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批阅,个别疑难问题进行适当点拨。
六、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我学到了:
【全课总结】 请学生用知识树或知识网络形式写出本课的知识框架。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沙俄与英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企图分割中国的领土,左宗棠为维护祖国的统一,抗击外来侵略,收复了新疆,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这一种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也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板书设计】
试析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新挑战 篇6
一 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与创新实践
1.如何正确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过去性”,首先要搞清作为“知识本体”的历史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事物的发展都是辩证的,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历史则是凝固的现实。要明确现实社会的历史支撑点,只有以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才能理解过去。由于历史本身不可重复性的特点,人们要理解历史,就必须在学习时做到“进入”历史,只有站在特定环境和角度去思考才有资格去评说历史,才能形成真正的历史认同感。
2.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与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
历史新课标要求通过创造情境,使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体验历史,加深对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等历史知识的认识。有的老师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就完全可以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把新课改反对死记硬背看作是反对记忆和背诵。这也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并没有否定也不可能否定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线索的记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离开了基础知识谈能力,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堂教学不能淡化历史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要避免出现课堂精彩、考场无奈的现象。
二 中学历史新课改对学与教的挑战
1.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改变
旧的教育机制和课堂教学模式的苟病早已被大家所认识和批判,都渴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重塑历史课堂的价值和活力。然而长期以来以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为课堂教学的任务,教师已习惯于按教材篇目,对教材知识进行精细化的处理,然后组织程序化的教学和操练,以达到教材知识落实的目的。结果是课程实施变成了教材灌输,教材篇目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空间,捆住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只有教材的要求,没有课程的目标;只有教材灌输的范围,没有课程实施的空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宏论”,课本的知识,这些都无益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更谈不上主动参与和探究学习了。如果教师在观念和方法上没有更新,仍受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和影响,那新课改的实施就会困难重重。
2.正确处理历史教师自身知识的专与博的关系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历史知识、理论素养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其首先要掌握的是历史本学科知识,它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础,尤其是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呈现出专业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历史教师的知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学这单一学科范畴,而应向哲学、文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拓展,使自己拥有广泛的学科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起多元的知识结构。一个历史教师,光有常识没有专长,不能深入浅出,只有专长常识不足,也难以触类旁通。
丰厚的知识积淀有助于教师从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广泛的现实联系来理解某一具體的教学内容,它是教师从容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基础和保障。
三 历史教师如何应对历史新课程改革
1.按照中学课改的要求加强对教师研究性学习的培养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上,一般都是老师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宣讲,历史是由老师“告诉”学生的,而不是 由学生自己去追踪、探求。学习期间学生很少去接触第一手的史料,学生 始终有隔膜感。他们感受不到历史是鲜活的,历史的认识论又是
相对的,缺乏查找和阅读史料的能力,缺少分析、梳理、辩论的能力,难具广阔的历史视角,没有自己的历史见解。学生最终获 得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智慧”,仅仅是“知道”而不是“感悟”。
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教师自身。在教育课程改革并倡导 教师参与研究的背景下,教师并没有形成适应、引领基础教育改 革与发展的强烈意识,整体上依然是我行我素,在培养目标上仍 旧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 自身素质的与时俱进 。因此培养“研究型”教师必须摒弃那种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与教师一道共同参加知识的构建。建立起适应新课标需要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探究意识。
四 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教育能力
教师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成员,除了具备现代人的基本能力素质如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交往能力外,还必须具备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特殊能力。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在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后,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教师的职业能力不仅包括有效调整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问题解决与研究的能力,创新性思维与实践的能力,批判性反思与不断学习的能力,寻找并获取资料的能力等,还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如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教学测量与评价能力等。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历史课上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下课了而学生讨论还没有结束怎么办?学生准备的史料不够完善还让他们继续展示吗?如何把传统教学与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等等。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思考,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对某些问题进行研究总结,长此以往,必然会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教师不感觉无味,就需引导他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关于历史新课标教学的思考 篇7
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1历史是过往人类的智慧及经验教训的凝结,其成败得失,足以资鉴后世。法国历史哲学家雷蒙·阿隆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以及人类自觉认识自身的过程。”2“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3虽然历史在向前发展,今必胜昔,但历史的发展,古今又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学习历史,应以从中学习解决当今问题的智慧和技巧为目的, 尤其是我们处于社会巨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更有必要进行学史以为今用的探讨,即“鉴古知今”。
对于高三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本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积累以下见解,以与方家切磋。
一、关于人文素养和爱国精神的培养方法
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是: 一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阐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信心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三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人格, 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教授中国古代史时应开宗明义,将祖国的历史形象地比作一条绵延不绝的长河。强调指出,这条长河自远古发端,已经历上百万年。有文字可证的历史已有三千余年,历经神话传说时代、先秦时代、封建时代。一直至今,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不曾割断过历史的文明古国。多少先贤演绎的多少故事依次上演中国人有自觉编撰历史的意识, 保留了古国丰富的文明发展的轨迹。正反两面历史,其中都有相应的史例可供当今借鉴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可以形象地将我国历史长河进行区隔三皇五帝到如今依次定点在这条长河上。一段一个王朝,以政治史为经,举凡每一王朝之起,之结,共历多少年,多少帝,其间中央官制、地方行政组织、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兵制等阶段补充,再以经济(包括税制、土地制度、农业、工商业),文化(包括文学、哲学、艺术、民俗),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等为纬,杂以前后王朝的因果承递脉络, 再将每一王朝的相应史实填充上去,形成一个丰富且可知性的鲜活的链条。这样民族史的演变发展、融合,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形成和传承便一目了然。这样,爱国精神、济世情怀、人文精神便自然会在学习中得到强化,民族根基的深厚会使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部中国古代史,便如一部清晰的长轴画卷,前朝后世对照比较,自可融会贯通,达到鉴古知今的目的。
二、强化以世界的视角审视中华民族发展的意识
祖国悠久辉煌的历史, 一方面能激发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成为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发展动力,另一方面造成民族的整体优势心理,这一点发展到了极端,造成整个民族的盲目自大,思想僵化,乃至故步自封。言必华夏五千年古国古,视外族为夷。这种心态充其量只是一种安于现状、自恋过去,与发展无益。这样会造成我们民族的短视,造成民族发展进步的灾难。其例俯拾即是,仅以明初的郑和下西洋,清朝乾隆皇帝对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的态度和他给英王的书信内容可见一斑。历史教材中编写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时说,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主动外交,其航海时间比欧洲新航路的开辟早了半个多世纪以上,是和平外交,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但与西欧的新航路开辟相比较,前者七次之后便黯然收场,后者将世界真正连在一起,世界才从真正意义上称之为世界,这样相较,世界上的先后两次大规模的航海,对后世的意义价值便一目了然。乾隆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4这是出自一个帝国的领袖的思想,代表着当时中国人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水平,其落后性已不能仅用可悲评判。当时西方的几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已成功,第一次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相较之下,我们的民族还热衷于山呼万岁,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自我感觉良好,道光皇帝竞问出“英吉利与回疆有无陆路相通”这样在今天看来令人啼笑皆非的梦话。由此可见,一个没有世界眼光的民族,到后来1840年的被动挨打,已在情理之中,是历史的必然惩罚。历史是公正威严的,从不以温情给无知者和鄙陋自大者。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必然会将整个民族引向衰亡。改革开放,面向世界,是民族复兴必由之路。在教学中应将中国的历史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作横向的联系分析,视野宽了,看问题必然会全面,因为有了一个参照物在,进行对照,才能明白世界所兴者为何,中国所衰者为何。习近平同志说过,今天的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刻。为了这个世代中国人伟大梦想的早日实现,当今的我们应当有超越汉唐开放的胸襟见识,立足自己,海纳百川。
新课标指引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篇8
一从整体来看, 新课标的改变
1. 前言部分
第一, 阐述了历史课程功能、地位和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修订版中鲜明地提出了历史课程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 通过学习历史, 能从中吸取智慧,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阐明了历史课的价值及学历史有什么用)
第二, 修订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了历史课程的“四大特性” (思想、基础、人文、综合) , 而《实验稿》中没有。
第三, 设计思路上:修改稿的课程设计思路中的总体思路更为具体, 更便于操作, 比如课改实验稿中的“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 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 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第四, 课程目标方面:修订稿的课程目的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在更具体的详细的描述来看, 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多样化的, 丰富化。如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中有如下具体要求: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异同、联系等概念, 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再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描述原来在实验稿是五个角度, 现在则改为六个角度。
2. 在内容标准要求和活动建议方面的变化
修订版在具体标准要求上做了巨大的调整: (1) 在每个版块前的通论表述中更加详细、具体。充分体现这一版块历史的脉络、关键、核心。 (如中国古代史) (2) 内容呈现方式发生变化, 《实验稿》以“学习主题”的形式, 《修订稿》以历史发展阶段的形式呈现 (时序性强) 。而且保证历史课程的系统性特点。 (3) 活动建议与教学内容并排显示, 便于教师针对性的操作。 (4) 具体要求上更加具体, 符合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和年龄段特点。部分要求更加明晰, 便于学生学习。但是要求并没有降低, 而是给学生留下了更大的思考空间。 (5) 加入最新历史研究成果和最新的历史观念体现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观点) 。 (6) 删除了部分旧、难、偏内容, 适当增加了部分内容和调整了部分内容。
二从年段的来看
以初二的历史教材 (上册) 为例, 我在教学课程中是如何在新课标引导下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
1. 优化教学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
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走进历史情境, 深入历史人物背景, 在复杂多变的历史中, 感受事件的发展变化。如讲左宗棠收复新疆时, 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 然后分组讨论, 讨论中我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左宗棠将军, 你该如何收复新疆。让学生各抒己见, 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踊跃发言, 同时也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印象。又如讲西安事变时, 我先从介绍张学良开始, 并指出:当张在美国逝世后, 江泽民称赞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 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然后我再详细叙述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 其间层层设问,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事变前, 中国的局势是怎么样?事变后, 又该如何处理蒋介石?接着, 我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如果当时杀了蒋介石, 中国的政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团结抗日?在学生积极讨论的过程中, 我又适时补充了一些历史资料:蒋介石被扣后, 中国各党各派的态度 (亲日派、亲英美派、中国共产党、民主人士、张杨等) 。随着材料的引入, 学生的眼界进一步拓宽, 思维更加活跃, 师生在热烈讨论之后, 终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 既明白了不杀蒋介石的道理, 也懂得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事变所作出的努力和深明大义、不计前嫌、以民族大局为重的品格。这时, 学生明了西安事变前前后后张的言行, 也就深刻地理解了江泽民对他的评价。
2. 多方面的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历史教学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索 篇9
一、激发兴趣, 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进行教学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 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如果没有对这门知识的兴趣, 就无法获取知识。也就是说,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原始动力。可见, 学生要学好历史, 首先要喜欢历史。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是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这样就需要教师用学生最喜欢的语言、最吸引学生的导语设计吸引其注意力。
比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 笔者首先让学生观看《甲午风云》中邓世昌驾驶致远号战舰冲向日舰吉野号的片段。然后, 笔者以记者的身份走下课堂进行采访, 采访几个问题:你能说出这个影片的名字吗?本片的主人公是谁?本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以此导入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
二、教会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 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 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 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 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 才能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 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才能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例如: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农民战争问题, 因封建社会各个朝代几乎都爆发过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笔者着重分析了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和意义, 使学生理解秦末农民起义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这样, 在以后学习“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的时候, 学生就会以分析秦末农民战争作用和意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借鉴, 从而得出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同时辨别出两者的不同, 前者是“推翻”了暴秦, 后者是“瓦解”了东汉政权, 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 使其一蹶不振。当讲完封建社会的历次农民起义, 笔者就引导学生思考, 尽管每次农民起义都有其爆发的具体原因, 但是撇开具体原因怎么总结出共同的原因呢?有的学生回答是“统治阶级的暴政”, 也有学生回答是“遇到自然灾害, 统治者照样催租交税, 农民无法照旧生存下去”。学生回答的众多内容都仅仅从一个角度来谈, 不能全面概括。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共同原因, 一学生回答“天灾人祸”。纵观历次农民起义, 其爆发的原因尽管不同, 但都有相同的因素, 这一学生仅用四个字就将复杂的原因展示出来, 回答得很到位。
通过实践, 笔者感受到,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 而且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 是一个从“教会”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过程。只要让学生自己“会学”, 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人生的征途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时代的“活水”。
三、创设开放式课堂
所谓开放性, 是指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程序性思考。这对学生深入理解历史运动的动态性特点具有十分有效的帮助。这一点能否做好, 是决定学生能否运用已知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关键。因此, 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具体的、相对静态的历史知识转换成动态的知识组合, 并深入挖掘其内在联系, 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进而形成解决历史问题的独立系统。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而开放式课堂教学以其科学的形式、方法和过程为实施创新的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开放式课堂教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每个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历史新课标教学 篇10
一、明确学生的差异是推进分层教学的基础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 它不仅表现在先天的遗传因素, 而且表现在后天身心成长的发展上, 根据这种差异我首先将学生分为A层: (学习兴趣浓厚、爱好广泛, 求知欲强, 基础扎实, 学习好而稳定) ;B层: (智力因素较优, 有一定的学习潜力, 但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 学习兴趣较淡薄, 学习成绩不稳定) ;C层: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对较差, 学习较为吃力, 成绩不理想) 。明确了学生的差异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
二、树立新的学习动机是推进分层教学的关键
学习动机在新课程历史教学中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它是激励学生学好历史课的强大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 而学习需要是学生动机的前提和核心内容。对学生而言, 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会导致他们产生学习需要, 即家庭和社会引发出适应性需要;学生自己的身心发展所引发的发展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诱发的过程性需要。
三、激发学习兴趣是推进分层教学的前提
激发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可以转化为学生主观协力的一种手段, 也是搞好学习的前提。推进分层教学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 开发和利用这种独特的资源, 使学生在协作互动的基础上, 汲取同伴的智慧和力量, 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如, 在高一历史课必修一专题四中阐述目前海峡两岸关系时, 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 A、B、C三层混和为同一组, 教师提出要求, 同组开展互教互学、互帮互助, 互相评议以培养协作能力, 同时开展组内和组间的竞赛,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确定教学目标时心中要有学生, 更要有不同的学生层面, 按层有的放矢。除此之外, 可依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情景, 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尽力与各层次学生的水平、能力相适应, 如:在阐述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障碍时, 我出示“旱鸭子喊救命”的漫画及十大台独分子图, 激发C层学生的兴趣, 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了, 同时又缩短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差距。
四、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 立足提高教学效率
推进分层教学的载体是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疑是分层教学的归宿。课堂教学虽然是集体进行的, 而学生的学习又都必须分层分群乃至是个别化的, 只有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 有差异的学生才能自己调节学习的速度,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如学习必修一专题四中两岸关系时, 从两岸关系的昨天, 今天, 明天来阐述, 可向C层的学生提出目前解决海峡两岸的总方针是什么;向B层的学生提出古代史的台湾问题几及近代史的台湾问题;向A层的学生出示材料分析, 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及综合能力。教师要把握住这些学生的心理发展动向, 适时进行引导与帮助, 创设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五、发展地分析个体差异, 按分层目标实施评价
分层评价的核心是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通过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分层评价可根据各类不同层次学生, 采用不同的主体方法: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 高标准、严要求;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 指明不足之处和努力的方向;对C层学生则以表扬鼓励为主, 找到其成功的闪光点, 消除自卑感, 指导其克服各种心理障碍。要解决好A、B、C三层学生间的动、静态的支配矛盾, 从学生练习动作的准确率中搜集信息, 及时调整各层的教学程序, 从而使分层评价由绝对评价转向相对评价, 点评价转向面评价, 特别是学生个体学习前后, 层次升降变化要给出归因性的评价, 激励学生在动态中发展提升。这样分层评价就形成了实现智能与情意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
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实行分层教学, 既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 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有力的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以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著:《学习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林崇德著:《学习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钟启权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0[2]钟启权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0
历史新课标教学 篇11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对各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加深与发展,初中历史课程在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内容选择、教学组织与实施、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中历史课程不仅仅有强大的人文、社会功能,使学生丰富见识与开阔视野,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要转变过去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是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运用启发式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要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并采用多种科学的教学手段。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见,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那么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行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反问式启发、多媒体启发、辩论式启发等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再者,由于学生对历史事件本身和不同历史之间的联系没有了解清楚,容易在学习中将已学的历史事件混淆,记不住或弄错历史事件。教师可根据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通过时间串联、历史人物串联或社会矛盾串联,将所有相关联系的事件和人物串联在一起,并根据这些串联的知识点组成小模块,分配给学生去查询,启发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建立对历史内容的有效联系,加强记忆,促进理解。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容易引导激发学习积极性的特点。初中生在学习历史时很容易就对故事性的知识情节产生深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情境教学,将重点的、特定的历史情节运用情境教学法,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演绎相应的历史情节,以达到加深理解与掌握。情境教学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情节演绎对历史知识的发展过程有更详细的了解,另一方面这样诙谐的课堂演绎方式也更容易让学生记住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另外,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不同角度、方向提出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适当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与回答。例如,“如果林则徐没有被撤职查办,中国能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吗?”通过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能促进学生思考,产生探究兴趣,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教学效果。
三、讨论式教学法
“填鸭式”教学就是教师在台上不断地讲,学生在台下不停地记,这种方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历史课成了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课程,导致许多学生不能积极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可以先让学生把平时学习、课前预习所遇到的问题或疑点提出来,由学生一起讨论,或老师与学生一同讨论,借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也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应认真构思讨论的内容和目的,设计好教学环节,营造开放的课堂气氛,重视发展学生的开口能力及思绪能力,让学生从不同层面寻求答案,使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达到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
四、结论与建设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侧重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历史教师应当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点,积极推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让学生能够真正从历史教学中学习历史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胜利.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模式初探[J].新课程学习,2012(12).
[2]常国强.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之我见[J].学园,2012(10).
[3]何君.浅谈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与技巧[J].无线互联科技,2012(01).
[4]吴春祥.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1(13).
[5]王召军.浅析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J].新课程,2010(10).
[6]朱淑春.让历史课堂激荡着生命的活力[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12).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
历史新课标教学 篇12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新理念
人的发展必须靠主体性的发挥来获得。只有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断给予鼓励和激发, 才能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 靠着自我的实践体验, 实现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情感意志的形成等。
二、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
1. 再现情景, 体验历史
历史已经是沉寂下来的久远的记忆, 如果仅仅依靠课本、教师教条式的讲解, 学生很难对历史理解到位, 也丧失了主动探究历史的兴趣。
因此, 在教学中, 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多媒体展示、学生阅读、历史话剧表演、社会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再现历史情景, 让学生拥有更真实的感知和体验。
如在学习俄国农奴制改革时, 我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 分别扮演农奴、军官、资本家、沙皇, 要求他们能描述或表演出自己在农奴制改革前的生活状况。通过他们的表演, 大家意识到俄国已经危机重重, 社会矛盾已经全面激化了, 各阶级阶层都强烈希望改革, 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情景体验, 就是注重调动学生的看听说等多感官学习, 让他们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鲜活的感知, 产生强烈的情感。也激发着他们进一步深入探究历史, 找寻打开历史之谜的钥匙。
2. 精心设计问题, 探究历史
问题的设置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为重要。什么样的问题既符合本学科特点, 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思考?
(1) 贴近生活,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从贴近社会生活的角度, 设置问题情景, 就能接近学生的认知领域, 点燃思维的火花。其次, 学古通今, 是历史研究价值的主要体现。在历史教学中, 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探讨历史对现实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如在讲授“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时, 我让学生提问题。学生提的问题是:“我国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对经济建设的成功探索有哪些?有哪些失败之处?”学生回答后, 我又鼓励学生进一步提问题, 又一个学生提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我马上鼓励:“这个问题提的好, 比刚才的问题又深入了一步。”接着让学生再提问题, 又一个学生提出:“给中国经济分别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规律性的认识?”到此, 我则进一步向学生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学习这些历史,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现实意义?”我让学生提问题时, 学生们跃跃欲试, 情绪热烈, 整个课堂显得既热烈, 又和谐。
(2) 将“假设法”引入问题
将学生置身于与历史原貌相反的假想情景中去观察思考历史, 可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新的情景问题。
如:《甲午中日战争》的设问:论大炮、鱼雷、军舰的数量, 甲午战争当中, 中日海军实力相当, 结果中国战败。假如历史重来, 你认为中国怎样能战胜日本?
(3) 开放性的问题讨论
开放性的问题讨论, 注重使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培养其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培养其与人合作交流的品质。学生无法从课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 需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结构, 或通过书刊、网络等多渠道收集资料, 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开放讨论, 应该选择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有一定探索空间的问题。如用辩证法思想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谈谈由某个历史事件引发的启示。
问题的设置, 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创意提出了很高要求, 个人的灵感是有限的, 需要同学科教师之间集思广益, 交流互补, 让一个个有活力、有价值的问题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
3. 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从教学心理学情感理论来看, 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 自然会产生快乐有趣的情绪气氛。这种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并保持下去, 必然会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 推动他们进行孜孜不倦的、锲而不舍的努力, 有利于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智商情商的发展。我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充分参与, 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动起来。比如: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课, 在讲到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一节内容时, 我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关于战争经过的视频短片和关于战争结果的表格、数据等资料。在解释了什么叫战略、战术后, 我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学思之窗”的问题进行思考:“有人说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 战略上的失误。你是否赞同?”学生有赞同的, 有不赞同的。我把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成正方反方, 让他们辩论, 用史实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 学生思路逐渐清晰, 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最后由我对正反方的辩论进行评价和总结。
【历史新课标教学】推荐阅读:
高一历史新课标教学反思11-06
新课标历史11-16
高中历史新课标09-01
初中历史新课标心得08-29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学习心得06-28
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试题及解析11-06
对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思考06-07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教学论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