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支部(精选12篇)
高校基层党支部 篇1
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重要使命。在高校对的人才培养、学科与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各项重大改革与发展事业中, 基层党组织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对于高等教育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 我国高校基层党支部, 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基层党支部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够;二是活动形式和内容趋于单一, 缺乏吸引力;三是组织生活流于形式、组织活动不规范。总体看来, 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
首先, 我国高校管理机制还不健全,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够科学的方面。
一方面,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尽管成效显著, 但仍然对党支部在高校的建设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重要组成部分的基层教师党支部, 不仅是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科技研发的重要基地, 也是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直接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其言行规范和知识结构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学生。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在大力推进的同时, 客观上在工作、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层面给教工党员的带来了较大压力, 产生一些新的思想问题。竞聘上岗、职称评审、劳务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都对教工党支部建设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审中注重文章、科研等指标考核, 却对教书育人、政治思想素质培养等方面缺乏足够重视, 一些补救和应对措施又不到位, 导致教学质量普遍下滑、师德教育问题突出, 这也必然给高校党支部建设增加困难。
另一方面, 尽管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对其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具有决定性作用, 但目前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多种多样, 繁冗庞杂。既有按年级跨专业横向设置模式, 也有按相关专业纵向设置模式, 还有融合横向和纵向特点按学术梯队、课题组、实验室、研究所等设置模式。这些设置模式虽然有利于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基层各个角落, 但是却造成了机构和人员的多重交叠与重合, 不利于高校基层党支部的高效运转。
其次, 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以及西方反华势力的意识形态、文化思想以及所谓民主自由观念等不正之风对我国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 经济总量超过日本, 跃居世界第二, 阔步迈进了二十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然而, 西方敌对势力和反华势力亡我之心不死, 对我党和我国进行“分化”和“西化”的图谋始终不减。对在广大在校大学生来说, 还未走入社会的他们在思想上还未成熟, 却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 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面对一些现实的社会具体问题时, 他们思想容易产生偏差, 认识容易进入误区, 难以正确分辨各种错误思想, 这就造成了现阶段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克服以往鲜有的思想阻力。
最后, 高校师生中的个别党员政治立场不够坚定, 忽视了对于党的光荣历史传统和基本理论的不断学习, 造成自身政治素养难以满足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具体要求。个别党员的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过分关注个人得失, 缺乏互相帮助、携手共进的集体意识和大局意识, 难以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学生党员在个人进步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班级的推动作用;还有一些学生党员受社会风气影响, 明哲保身和哥们义气思想严重, 党性原则和正义感不强, 在同学中的威信不是很高。这就造成了个别师生在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建设过程中不仅难以树立榜样作用, 反而成为了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阻碍。
由此可见, 当前形势下加强我国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任务仍然繁重, 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保障和促进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建设:
一是加强高校各项制度建设, 形成促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健全机制。我们既要注重建立健全高校党总支、党支部的工作制度, 细化党支部工作条例, 促进党支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又要注重在各学生党支部建立相应的日常活动组织制度、建立目标体系测评标准、完善党支部成员管理制度, 定期开展党支部建设达标测评活动, 使支部每名党员都要有压力和责任, 督促全体党员不断学习和提高。
二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结构, 拓宽党建模式, 形成高效、合理的组织体系。要提高支部工作水平, 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选配政治素质强、业务素质高、作风正派、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拥护的党务工作者的同志担任支部书记, 充分调动支部班子成员及支部党员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学校、院系、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组建研究生党支部, 可以考虑按照专业建设党支部、按照课题组或者年级建立党小组的形式进行设置。以此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对党小组建设的积极性, 实现党小组成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导师负责制, 促进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此外, 针对21世纪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各个群体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交流和获取的特点,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重视互联网的重要作用, 加强网络党建的力度, 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网络信息平台在基层党支部的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加强党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与培训, 提高高校党员的道德素质和政治修养。只有以党的知识为指导, 加强广大党员的道德修养, 组织纪律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才能使广大党员经受住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和评议, 才能在实践中磨练处党员的意志品质, 真正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 高校基层党支部应当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学生座谈会, 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 寻找与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结合点, 对广大师生进行教育与培训。同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使党的知识教育系统化、经常化、具体化, 使党员在学习、工作、实际中生活中能够学习和认识党的基本知识, 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和政治修养。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关系到指导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直接关系到高校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全局。为此,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任务十分重要而紧迫。
参考文献
[1]董丽敏, 蒋大明.加强理工科高校院级基层党建工作刍议[J].学生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8 (中) .
[2]钮秀山, 高玮玮.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4) .
[3]张正杰, 王亚彤, 温卫东.高校研究生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24 (6) .
[4]李宁.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8) .
高校基层党支部 篇2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的职责及其任务
作者:刘婉立 刘永祥 王志亮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10期
【摘要】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是教育和管理教工党员的基本单位,是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战斗力量。新形势下,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和切实履行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建设的职责和任务,使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真正成为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本文对新形势下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建设的职责及其任务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等学校;基层组织;教工党支部;职责;任务
2010年,党中央提出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础上,确定2012年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顺应时事要求,抓住发展机遇,切实推进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建设,把各项建设活动和要求落到实处。
一、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实现党的宗旨和最终目标,我们党提出并制定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过程中,高等教育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不仅是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力军,更是面向未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
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是在高等学校中建立的党的基层组织,承担着组织、教育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带领师生员工围绕学校中心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职责,不仅是教育和管理教工党员的基本单位,而且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完成学校教书育人职责、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战斗力量,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学校发展、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我国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建设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看,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已逐渐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生源结构趋于多样化;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校的关注程度不断上升;同时,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日趋激烈。所有这些,使
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建设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和更加严峻的挑战。从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建设的现实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例如,教工党支部在促进本单位事业发展的作用方面还不够突出;教工党支部的活力不足,组织生活形式相对单一,吸引力不强;服务党员教师和群众、服务广大学生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在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等方面的作用还不十分明显等。这些问题在新的形势下都迫切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发挥好应有的作用。这样才能使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真正成为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更好地发挥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的职责和作用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意见》,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学习型党支部
作为高校基层党的组织,必须团结并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时传达并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的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切实加强教工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和保障本单位完成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
教工党支部要发挥好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把党支部工作与本单位的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引导党员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发挥党对各项工作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特别是要把这种监督保障作用贯穿于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的全过程。
(三)加强教工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
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工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另一方面,要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做好教工党员发展工作,把教师中的优秀分子吸纳到党组织中来。要督促教工党员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各项制度,不断提高党员的素质。
(四)团结师生员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教工党支部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经常听取教师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畅通沟通渠道。要及时了解、分析并反映师生员工的思想状况和实际困难,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促进本单位和谐稳定。
基于对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主要工作职责的认识,我们认为,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要重点履行和发挥好以下的基本职能和作用:
1.引领思想职能
思想政治引领是党组织的首要职能。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凝聚人心的思想基础方面发挥作用,为本单位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
2.推进事业职能
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不仅要为推进本单位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思想和政治保证,而且要通过教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团结和带领师生员工,在本单位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进而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3.服务师生职能
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和教工党员要立足服务师生、群众,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共促和谐、师生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在服务师生、建设和谐校园方面发挥作用。
4.建设队伍职能
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要从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努力把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吸纳和凝聚到党的组织中来,发挥好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优秀队伍,使之成为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组织健全、思想统一的坚强堡垒,为推进本单位的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三、新形势下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建设的主要任务
为了巩固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果,中央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实现基层组织建设“五个一”的基本要求。即:努力使支部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有一个好的工作制度;有一个好的活动阵地;有一个好的保障机制。这五项任务和基本要求,密切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的重要组织保证;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是促进本单位事业发展,使支部工作得到师生的信任,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有一个好的工作制度,是基层教工党支部服务师生、实现支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有一个好的活动阵地,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也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有一个好的保障机制,是支部发展思路和工作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开拓创新的重要基础。总之,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的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高校党组织提出的“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高等学校党组织活动的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的要求,以增强教工党支部的活力为重点,明确职责,健全体制机制,推进工作创新,进一步增强基层教工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把基层教工党支部建设成为推进本单位事业发展的坚强的战斗堡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高校基层党支部 篇3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阶段性
大学作为党支部建立的重要时期,是为中国共产党储备力量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面临的视野是复杂的,思想认识更加高层化。在这样一个时期,怎么能够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力量,更好地为中国共产党组织提供更好的新鲜血液,结合我近三年的工作经验,在这里分四个方面进行简单地剖析。
一、提高自我认识,深刻了解大学生党支部的特性
1.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全面认识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立,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需要,是永葆执政党地位的需要。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全党的大事。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党员则可能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人才。而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直接关系到高层干部队伍成员的整体情况水平,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理论、指示始于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最后落实、传授给每个学生并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素质的任务,就要靠大学生党支部来完成。因此,大学生党支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党支部教育的可操作性值得我们思考
高校党支部大都是按照专业班级划分,辅导员作为每个党支部的支部书记。然而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十分繁多,如何在出色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协调党支部层次性,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入党历程有个整体性的思路,这些问题也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3.党支部的理论学习高效性应引起重视
高校党支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理论学习高效性更加突出。大学时段是理论学习的最佳时段,这个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包括党的有关理论学习在内的知识扩充。因而,这个阶段让学生学习党的有关理论知识会大大提高其学习效率。
二、高校党支部建设的资料健全和层次化完善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的稳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有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性强的人来接班才能保证。”好的接班人的培养和高效的党支部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党支部工作若想达到高效,可以从其资料和组织层级等方面考虑提高。
1.高效的党支部建设离不开完善的资料配备
党支部的建设工作离不开大量的资料,资料不仅是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核心,也是记录党员发展和进步的最有效工具。党员的成长是值得铭记的,他们的每一步都代表着整个党支部工作的成长和发展。
2.党支部建设的层级性可以大大完善党组织的建设
近年来,各高校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随着积极分子的不断增加,学生党支部日常管理的工作量与日俱增,这无疑会使组织发展、开展活动等流于形式,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党组织建设的层级性,发挥“传帮带”优势,老党员带动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分子带动普通同学,完善党支部建设。
3.党支部管理分工责任明确
伴随着大学生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虽然学生辅导员和学生党支部干部也在相应增加,但相比之下差距还是较大,这就必然影响到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准确性。如果可以将工作深入责任化,将职责分配到学生个人,例如可采取“一帮一”的“结对子”模式,使得各入党积极分子可以在平日中随时得到老党员、优秀党员的指导和帮助,从而把党的思想理论教育融入日常的生活中。
4.统一党支部全体学生党员的奋斗目标
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发展,把“供应链”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党支部建设当中,让自身所带领的党支部各个成员明确党支部整体的概念,让他们知道,党支部所取得的优秀成绩是通过每一个党员、积极分子的努力得来的,从而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得以提高,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举措
解决上述诸多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就是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结合我自身工作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开拓创新,针对学生党支部建设、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采取了一些措施:
1.充分挖掘学生党支部潜力
结合专业、班级、党员人数,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将学生党支部划分为多个小组。支部活动尽量让积极分子、普通同学都能参与进来,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每一位学生的责任心。
2.以身作则,增强党员自我管理能力
为更充分地调动广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使高校学生党支部真正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支部书记可以让老党员来协助自己完成部分工作,让学生党员既成为支部工作的对象,又成为支部开展工作的骨干力量,使学生党员既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发展新党员的工作,又锻炼了社会工作能力,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进步。
3.努力创新学生党组织的机构设置,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不能搞一刀切,应从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原则出发,灵活地调整和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机构设置。除了以班级、年级为单元建立党支部外,还可以把支部建立在各学生组织、宿舍等,以增加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
组织发展和组织生活的规范化离不开组织建设的制度化,只有使之形成制度,才能确保组织生活富有成效、组织发展规范到位:
(1)对学生党员干部实行“挂牌亮相制度”,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并接受全院师生的监督。
(2)制定党支部考核评估体系。明确学生党支部的工作目的和工作职责,
(3)奖惩分明。每学年召开民主生活会,评选出优秀学生党员进行表彰。对于需进一步提高的党员,支部书记要及时对其批评再教育,限期改正。通过树立典型,推动学生党支部的整体建设。
(4)建立“党员责任联系网”,形成党员发展、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
4.创新教育形式,开创学生党支部活动的新平台
学生党支部应采取适合本支部特点的活动形式和方法,开展有意义、有特色的党日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等,提高教育效果。尤其在网络技术普及的今天,利用网络优势,通过网络宣传党的基础知识,进行党员的基础知识、主流意识教育。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加强思想交流,通过网上热点话题讨论,帮助学生党员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其对非主流意识的免疫力。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就会在不断的探索中准确把握学生党支部自身建设的规律,将已有的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李德梅.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2.
[2]吴文倩,吴永鹏.创新党支部制度化建设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发展[M].天津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
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文化建设能力 篇4
一高校基层党支部在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高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层面。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校上下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 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组织基础, 是党联系师生员工的桥梁和纽带, 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机构相对应, 高校基层党支部的设置主要有院 (系) 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管理和后勤服务部门党支部、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
当前,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高校基层党支部是高校文化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具有组织领导、示范引领、实践创新的重要作用。高校基层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将文化建设作为党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贯穿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中, 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文化建设能力的意义
(一) 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文化建设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 是高校基层党支部的中心工作。大学文化是育人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种软实力, 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 其所具有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江泽民同志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学生置身于大学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之中, 接受文化的熏陶, 以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 时刻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并成为其追求真、善、美, 促进其全面发展, 实现自我超越的精神动力。
(二) 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文化建设能力是思想引领的需要
高校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2]改革开放以来, 多元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中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各种社会思潮都会去影响大学生, 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基层党支部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三) 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文化建设能力是传承创新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并明确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提出来。[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高校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 是重要的知识库和创新源, 担负着保存、传承和创造高深文化和专门知识的重要使命。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文化建设能力, 对于高校履行好文化传承创新职能, 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在更高层次上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 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文化建设能力是服务社会的需要
社会服务职能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既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20 世纪以来, 高校逐步走出“象牙塔”, 面向社会开放。高校的社会服务是全方位的, 包括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也包括发挥高校的文化优势, 大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校基层党支部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要积极走出校门, 发挥优势, 彰显特色, 服务社会。不仅要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满足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 要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 告诉社会大众什么是先进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先进文化, 从而发挥高校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三高校基层党支部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 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一些高校基层党支部对文化建设缺乏整体思路和规划设计, 没有将文化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中, 随意性较强, 缺乏长效机制;一些高校基层党支部对待文化建设工作和所在部门或单位的日常工作, 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总认为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是硬指标, 看得见抓得着, 而文化建设属于意识范畴, 是软任务, 没有具体的指标, 难以进行考核, 只要应付一下就可以了。
(二) 对文化建设认识片面
一些高校基层党支部片面地认为“文化建设是党群部门的事, 尤其是宣传部门的事, 与党支部关系不大”, 造成精力投入不足, 更没有调动和发挥师生员工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一些高校基层党支部在文化建设中, 重物质文化建设, 轻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一些高校基层党支部将高校文化建设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 片面地认为“只要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就行了”, 缺乏对文化内涵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
(三) 文化建设手段单一
一些高校基层党支部主要是通过会议宣讲、报刊橱窗、党课教育等传统手段进行文化传播, 缺乏对信息时代新媒体手段的运用;一些高校基层党支部在文化建设中, 学习的形式多, 创造并培育引领时代的新型文化的形式少;一些高校基层党支部文化建设往往是记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会议上, 缺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文化实践活动, 师生员工参与率不高;一些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文化建设活动还局限于校园, 缺乏融入社会的文化实践活动, 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辐射和导向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提升“三种能力”, 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 以提升文化建设认知力为出发点, 增强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 正确认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后的产物, 具有非常庞大、复杂的内涵和外延。文化记载着人类丰富曲折的历史, 承载着文明的丰硕成果, 承载着社会价值理念和共同理想,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养分和活力源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2 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3 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建设是扎实推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要与人民群众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需求相适应。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任务。文化是一所高校的灵魂, 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 是彰显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 其核心是大学精神。缺乏文化底蕴、人文气息、精神品质的高校, 难以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因此, 要重视凝练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 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二) 以提升文化建设执行力为着力点, 增强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 加强党支部委员会自身建设
俗话说, 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高校基层党支部担负着党在高校直接联系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 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文化建设执行力, 必须提高党支部委员会成员的思想素质、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 增强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把上级布置的文化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在所在部门或单位的文化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
2 建立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文化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 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高校基层党支部开展文化建设, 离不开高校长期的文化积淀, 离不开所处的文化环境。要建立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对文化建设科学定位, 认清特性, 把握规律, 明确重点, 整体推进。要将文化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中, 贯穿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活动的全过程, 有机渗透和融合到各项工作中去。
3 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队伍是基础, 人才是关键。高校是各类人才汇聚密集的地方, 要大力挖掘和培养文化建设人才, 鼓励和扶持师生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 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要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广泛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 以提升文化建设创新力为关键点, 增强文化建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1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树立科学的文化建设理念
文化多样性决定了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多对矛盾关系。面对多元文化关系, 必须深刻领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的文化建设理念,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满足人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增强文化建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
2 精心设计, 强化实践, 培育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品牌
不同的党支部, 其所在的部门或单位不同, 有着不同的文化建设主体和文化历史传统, 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因此, 文化建设不能搞“一刀切”, 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充分把握各自的文化特征, 培育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品牌。在文化建设内容上, 不同类型的党支部侧重点各不相同, 教师党支部要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业务工作, 以师德师风、学术道德建设为重点;学生党支部要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人成才”, 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为重点;管理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党支部要紧紧围绕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以作风建设为重点;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要紧紧围绕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以充分发挥离退休教职工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重点。在文化建设的形式上, 要采用立意新颖、内涵丰富、富有创意, 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要重视文化实践, 鼓励师生参与, 提高师生的参与率, 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积极走出校门, 深入企业、社区、乡村, 通过广大师生的道德实践、精神风貌、科技服务、志愿活动, 对社会文化发展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3 加大投入, 创新载体, 打造坚实的文化建设阵地
文化阵地是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只有打造导向正确、形式多样、功能完备、数量充足、满足需求的各类文化建设阵地, 才能不断增强文化建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针对高校文化建设的特点和互联网等媒体快速发展的新情况、新挑战, 要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 打造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文化建设阵地。要加大投入, 建设满足师生需求的文化活动硬件设施;要重视校训校歌、主题活动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大力开展健康活跃的文体活动, 形成对教师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通过微博、微信、易信等新媒体平台, 加强网上舆论引导, 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络思想文化平台, 弘扬主旋律, 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江泽民文选, 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77.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04.
高校基层党支部 篇5
A 组织生活会
B 党员大会
C 支部委员会
3分 党章总纲强调,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水平。
A 规范化
B 科学化
题目:
选项:
分值:
题目:
选项: C 制度化
分值:
3分 题目:
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
选项:
A 2年至3年
B 2年至5年
C 3年至5年
分值:
3分 题目:
总书记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
选项:
A 伟大斗争
B 伟大工程
C 伟大事业
3分 总书记指出,()永远在路上。
A 全面从严治党
B 全面依法治国
C 科学执政
3分 “四个全面”中的()是我们的战略目标。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分值:
题目:
选项:
分值:
题目:
选项: 全面依法治国
分值:
3分 题目: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A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3分 1920年,()最先翻译了《共产党宣言》。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选项:
分值:
题目:
选项: C 陈望道
分值:
3分 题目: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地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A 《实践论》
B 《论十大关系》
C 《矛盾论》
3分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着力点是()。
A 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B 坚定理想信念宗旨
选项:
分值:
题目:
选项: C 党的政治建设
3分 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A 核心
B 全面
C 重点
3分 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
A 组织生活
B 政治生活
C
分值:
题目:
选项:
分值:
题目:
选项: 民主生活
分值:
3分 题目:
民主评议党员的步骤和顺序是()。
选项:
A 学习教育、民主评议、个人总结、表彰和处理、材料归档、支部鉴定
B 学习教育、个人总结、民主评议、表彰和处理、支部鉴定、材料归档
C 学习教育、个人总结、民主评议、支部鉴定、表彰和处理、材料归档
分值:
3分 题目:
对党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流程排序正确的是():a.支委相互谈心,征求各小组意见。b.会前准备,向上级报告,通知各支委。c.召开会议,学习文件。d.向上级党组织汇报。e.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f.归纳小结,作好记录。
选项:
A b a c e f d
B b c a e f d
C a b c e f d
分值:
3分 题目:
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A 支部大会
B 支部委员会
C 党小组
3分 以下不属于考察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业务能力范围的是()。
A 群众基础
B 课外活动奖励
选项:
分值:
题目:
选项: C 担任学生干部
分值:
3分 题目:
在《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与管理系列微课》课程中指出,解决高校流动党员问题的关键是()。
A 制定高校流动党员管理规定
B 校内外党组织密切配合
C 党员主动向组织汇报
3分 党的问责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依规依纪、实事求是,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层层落实责任。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批评与自我批评
选项:
分值:
题目:),分级负责、选项:
(C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分值:
3分 题目:
在党的纪律中,()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
选项:
A 工作纪律
B 政治纪律
C 组织纪律
分值:
3分 题目:
党的问责工作是由()按照职责权限,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选项:
A 纪检监察机关
B 党组织
C 组织部门
分值:
3分 题目:
民主生活会重在(),领导干部应当在会上把群众反映、巡视反馈、组织约谈函询的问题说清楚、谈透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整改措施,接受组织监督。
A 解决突出问题
B 反腐倡廉建设
C 从严治党
3分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但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项:
分值:
题目:
选项: C 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有表决权,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分值:
3分 题目:
以下属于新增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规定是()。
选项:
A 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
B 公开发表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违背党的改革开放决策,或者有其他严重政治问题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
C 拒不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决策部署
分值:
3分 题目: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规定,学生党支部委员会任期根据支部设置方式设定为(),坚持按期换届。合理控制学生党支部党员人数规模,一般在()以内。
选项:
A 一年或两年,30人
B 两年或三年,30人
C 两年或三年,50人
分值:
3分 题目: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规定,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学时。
选项:
A 24
B 25
C 32
分值:
3分 判断题 | 本大题共有10小题,总分为25.0分 题目: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选项:
正确
错误
分值:
2.5分 题目: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选项:
正确
错误
分值:
2.5分 题目:
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时,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选项:
正确
错误
分值:
2.5分 题目:
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是批评教育。
选项:
正确
错误
分值:
2.5分 题目:
支部召开大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进行讨论,全体党员讨论后进行表决即可,可以不采用投票的方式。
选项:
正确
错误
分值:
2.5分 题目:
主题党日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天。
选项:
正确
错误
分值:
2.5分 题目:
支部党员大会一般半年至少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一般一季度召开一次,党小组会一般一个月召开一次。
选项:
正确
错误
分值:
2.5分 题目:
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包括检查、通报、改组、纪律处分。
选项:
正确
错误
分值:
2.5分 题目:
制定不合格学生党员认定标准需遵循法理性、灵活性、可操作性。
选项:
正确
错误
分值:
2.5分 题目: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修订的根本宗旨:将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原则,落实到高校日常学生管理的制度和规则当中。
选项:
正确
错误
分值:
高校基层党支部 篇6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支委;作用发挥;战斗堡垒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大学生支委逐渐成为高校基层党支部的重要力量。他们业务熟练,经验丰富,而且基本上能够代表大学生们的呼声。因此,大学生支委职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支委在基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一)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的信息员。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高校学子们思想更容易受到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冲击,其隐蔽性、偶变性、多样性进一步增强。而大学生支委与学生谈心交心具有天然的融合力,每天与同学们形影不离,了解掌握情况及时可靠,大学生支委在高校基层党支部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方面,起着不能替代的作用。
(二)研究支部事务的参政员。大学生支委一般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他们对本院系人员比较熟悉、情况比较了解,在参与党支部决策事项上,容易将大学生的意愿带进支委会,大学生支委在党支部决定重大问题,进行“参政议政”以及处理涉及高校学子切身利益的敏感事务决策方面,已经成为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三)沟通党群关系的联络员。大学生支委集大学生、党员、骨干、支委于一身,特殊的身份地位容易取得领导的信任、赢得群众的信赖,是组织与群众沟通联系最好的桥梁和纽带。可以说,大学生支委是师生友谊的“催化剂”,营造基层团结友爱氛围的“黏合剂”,成为消除隔阂、解除疙瘩、化解矛盾的主力军、排头兵,成为连接教师和大学生情感的纽带。
(四)落实基层支部决议的督导员。执行支部决议、完成支部赋予的任务是支部委员的重要职责,而大学生支委由于其在支部中的特殊身份,其在落实支部决议中也发挥着监督作用,他们熟悉决议的目的和标准要求,能够及时发现执行偏差、促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决议的有效落实。
二、大学生支委作用发挥的现状及制约大学生支委作用发挥的重要原因
从基层大学生支委履职尽责的情况看, 有的一味的随声附和,当“举手支委”,有的议事能力欠缺,当“哑巴支委”,有的思想顾虑重重,当“好人支委”。不敢讲、不会说、不愿议,态度不坚决、议事不尽言、履职不尽责,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支部科学民主决策的水平。
其主要原因:一是对支委角色认识模糊。由于支部正副书记对大学生支委重视不够,平时培训少、考评少、关心少,结果造成部分大学生支委在履职摆位上感到自己是教师支委的配角,“因而在参与决策时,常常抱着“多点头、少开口,顺着书记思路走”的想法,把自己当做“局外人”。二是对个人能力估计不足。一些大学生支委存在着议事决策能力弱于做好具体工作的现象,缺乏党务知识,缺乏思维层次,缺乏表达能力,导致以支委的身份开展工作,抓好落实时,往往是说外行话,偏离支部工作的主题。三是对支委地位不够尊重。党支部特别是正副书记在平时工作中没有很好地与大学生支委进行平等交流,当大学生支委出现问题时,更多的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心态和语气进行说教和批评,没有与其拉近距离、讲清道理。作为党支部书记在研究解决本单位重大问题时候,没有积极鼓励大学生支委发言论,讲看法、谈观点。
三、找准症结,充分发挥大学生支委的作用
(一)要破除思想障碍“壮胆子”,使大学生支委想议事。一方面是破除大学生的“不自信”。大学生支委大多存在自卑心理,感到自己人微言轻,顾虑较多。教师支委要帮助他们看到自己贴近大学生、亲和力强、获取反馈信息渠道多等优势,使他们认清自身地位责任,不断强化责任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是破除书记的“不敢信”。有的正副书记对大学生支委存有偏见,感到大学生大局观念和原则性不强,遇到关系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容易闹情绪,影响团结和正常议事。正副书记要带头破除思想认识误区,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在选准人的基础上,切实做到“用人不疑”,把信任作为有效的褒奖和激励,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
(二)要加强学习锻炼“指路子”,使大学生支委会议事。一方面是在理论学习中“冶炼”。理论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础。要组织大学生支委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章》、《党支部工作条例》以及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等内容,加强理论武装,增强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牢议事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是在实践锻炼中“淬火”。要多给他们实践锻炼的机会,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多召开会议,多让他们讨论研究一些重大事项、敏感及重点难点问题,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
(三)要放手大胆使用“压担子”,使大学生支委议成事。一方面要授权不揽权。正副书记要善于授权交给大学生支委,给予他们适当的日常事务处置权、重要问题参与权、敏感事务监督权,不要大事小事都干预,避免形成“你不放心、我不尽心”,“你不放权、我不尽责”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要放手不撒手。正副书记对大学生支委既要充分信任,放手让大他们独挡一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又要诚心帮助,及时为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不能不闻不问,撒手不管。要对他们落实支部决议的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对落实不力的要坚决纠正,确保他们顺利开展工作。
(四)要及时指导纠偏“拉袖子”,使大学生支委议好事。一是要调整视角,使其胸怀全局站得高。要注重增强大学生支委的大局意识,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防止“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问题。二是要排除杂念,使其坚持真理立得正。要引导大学生支委勇于坚持原则,不做“好好先生”、“圆滑君子”,只服从真理,不服从私心,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议事。三是要科学管理,使其注重形象行得端。要加强对大学生支委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强化他们的党性修养,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使他们始终保持尊重领导、团结同学、踏实工作、自律严格的良好形象,不断增强在大学生中的号召力,与教师支委共同维护党支部的集体形象和权威。
高校基层党支部 篇7
高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遵循党的执政理念、加强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对大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思想觉悟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不仅有利于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 也有助于我国各高校内部优良学风的形成, 从而从整体上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与一系列教育形式改革的切实推进。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 充分发挥基层学生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以学生党建工作为突破口, 促进学风建设。
高校中的党员学生掌握知识多, 思想观念新, 富有青春朝气, 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但是在社会转型期, 多元文化和追逐物欲等不和谐因素浸染着学生。部分学生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滋长, 理想信念失落, 国家观念、集体观念淡薄。通过高校党建可以引导学生思想, 消除迷惑, 使其健康成长。通过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度开展和有效落实, 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更可以增进共识, 指导协调师生的行动以实现双方共同的价值目标, 建设和谐校园。
因此, 在高等院校寻求良好学风建设有效途径的过程中, 务必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重视并认识到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使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真正成为“学风”建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和院风形成, 为广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氛围。
二、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 树立“五好”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战略目标。
围绕“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 推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 党总支所部署要求的目标任务才能高效顺利地达成。此外, 学生党支部还应该在党建工作中与时俱进, 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 “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的新情况, 适应学校科学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新形势, 把基层支部建设成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良好学风形成的坚强堡垒。基层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应体现时代性, 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突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
高校要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和不断巩固学风建设阶段性成果, 必须在学风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习榜样作用, 在组织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对高校自身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与要求的提出, 提升学生党员立足于本校发展要求下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党性修养, 使之成为抓“学习”的典范;同时加强党员管理制度的建设, 通过健全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 实施党员承诺制度、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党员任班主任助理制度及一对一帮扶制度等, 使党员成为学风建设的中坚力量, 团结广大学生深入推进学风建设。
(三) 锤炼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党员队伍。
以学生基层党支部为载体, 加强对党员学生发展目标的引导, 要求学生党员在英语、计算机、专业技能等学习方面, 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能力培养方面有更高层次的目标追求。对于正式党员, 结合个人特点的基础上, 鼓励党员承担一些社会性职务, 引导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学生组织与学生活动中去。有意识安排一些学习场景, 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增强其发挥学生“三自”作用的本领, 提升学生党员干部工作水平, 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
三、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 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一) 以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为重点, 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高校应按照各本科专业设置学生党支部, 以专业年级为单位设置党小组, 完善支部和党小组设置。依据自身各党支部发展建设情况确立团支部、班委会和党小组充分交流合作的“四位一体”的班级学风建设工作模式, 将此模式推广至各专业班级。发挥党组织在专业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深入推进优良学风集体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四进社区”, 探索完善在学生社团和生活社区建立学生党员服务站, 探索在学生公寓、学生社团、毕业生流动党员中建立支部的有效形式。此外, 在学风建设中应该通过依托各级党支部,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等手段来完成学生党建工作, 使其与学校各级党支部紧密结合, 从而使学生党建组织在各个领域里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促进学生群体建立良好的学风。
(二) 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风建设六大工程中的示范作用。
标榜的力量是促进学风建设的必要途径, 高校党总支应充分认识到基层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风建设各方面的示范作用, 通过认真的分析与研究为标榜队伍模范带头作用的起效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一是在目标引领工程中, 对高校党员学生在英语、计算机、专业技能等级、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及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等方面提出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发挥学生党员在学习中的带动作用。二是在基础管理工程中, 落实党员担任班主任助理制度, 要求每个正式党员要协助一名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管理一个行政班级,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在实践中发挥榜样作用。三是在实践成才工程中, 要求学生党员带头参加专业实践活动及创新能力培养活动, 同时结合学生社团活动和暑期“三下乡”活动, 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一些专题社会调查研究, 让党员深入社会、了解社会, 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四是在帮扶助困工程中, 一方面各党支部要主动关心困难党员, 帮助其解决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为其完成学业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 大力开展党员献爱心活动, 动员党员帮助有困难同志, 培养党员同学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五是在就业促进工程中, 各支部要关心党员学生的就业情况, 一方面要教育党员同学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 先就业后择业, 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荐优秀党员, 提高党员的就业质量。同时, 在毕业生工作中, 要教育学生党员带头遵章守纪, 争做文明毕业生, 协助学校搞好毕业生工作。六是在环境营造工程中, 党员要带头推进示范集体建设、和谐社区建设, 为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作贡献。在高校学风的六大工程建设中, 要将对党员率先垂范的要求落到实处, 真正体现出党员的带头作用、带动作用, 体现出基层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 切实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增强对优秀学生党员的激励作用。
高校党支部在完善递交申请书学生的档案登记管理制度的同时, 应完善入党积极分子的遴选考核办法, 通过严格的把关和学习成绩、德育素质等多方面的考核把握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质量, 同时以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理想目标, 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库, 完善入党积极分子的档案管理。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开展党课培训, 经过党课学习、撰写党课培训心得以及党课结业考试等环节, 使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每期按递交入党申请书总人数的10%左右推荐优秀分子参加学校党校培训, 对培训合格人员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库进行培养和管理。
在党员发展方面, 坚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 搞好组织发展工作, 使党员比例保持在递交入党申请书人数的8%左右。规范组织发展程度, 健全入党联系人制度、共青团“推优”制度、发展对象的集中培训制度、入党公示制度、群众考察制度和政审制度、预备党员教育考察制度、年度发展党员计划报批制度等, 规范入党材料填写, 提高组织发展质量。通过加强组织建设, 真正将优秀学生吸纳到组织中来, 增强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推动学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密不可分, 党建工作是学风建设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而学风建设是开展党建工作的一个平台。本文浅析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分析目前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所普遍面临的目标任务, 提出如何依据高校自身发展水平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 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党支部,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王世杰.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陈子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高校基层党支部 篇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办学规模、教育信息化发展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都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与此同时, 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正深刻地发生变化, 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而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 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变得更加尖锐复杂。这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大环境的变化, 使我国高校的党建工作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高校规模的快速发展也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 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一个机遇与挑战俱增的发展形势, 高校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研究与探索, 深入调查与思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随着全党上下端正党风、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不断深入, 以及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继续开展, 高校严把学生入党关, 为党输送合格的新党员也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课题和新重点。扎扎实实开展党建基础工作, 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强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本文将从学生党建的两大主要部分党课培训和学生党支部进行论述。
二、高校党课培训现状与问题
学生参加党课培训是发展学生党员必不可少的阶段。从大学生对党课的认识来看, 大学生在对党的思想认识上呈现复杂化的情况。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对党、社会的关注度在不断增强, 他们从自身的体验中真切的感受到了党的伟大党员先锋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因此, 对中国共产党是有感情的, 是想要加入党组织的, 在思想上是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 也了解入党的首要条件是思想政治素质好。但是另一方面, 当代大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自我意思较强, 部分学员把对党的理论识学习看作一种形式, 入党也存在一定的盲从性和功利性。目前高校对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工作的公开公正, 大多数高校在推荐学生参加党课培训时还是以学习成绩、获奖情况、学生工作经历等作为主要指标进行推荐, 也是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的方式。但是其他的如思想素质、道德水平、诚信等因缺乏可具体量化的标准, 而仅仅作为了各基层组织推荐学员进入党校习的参考, 从而导致了一部分思想政治素质好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拒之门外。
从大学生党课培训方式来看, 党课培训方式落后, 教学实效性差。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党课的培训方式、教学内容还大多采用课堂授课的“灌输式”教学, 忽略了教育性、双向性、互动性特征, 使教学变成了一种单向的方式, 忽视了学生自身思想特点和心理倾向的变化, 扼杀了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主动性, 从而使大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 大规模、大班型的授课形式、党课培训教材也单纯的以党章为主, 教材更新换代慢, 缺乏其它鲜活生动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教材, 也使得党课培训不能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而党课培训的管理模式更是单纯依靠签到、点名等形式, 管理效果较差。这些教学形式的单一、管理体制的落后、教材质量不高等等问题使得高校党课培训不能达到让学生系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 提升理论素养的目的。
从党课培训师资队伍来看,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党校的办学规模也相应扩大, 高校师资规模也不断扩大。但随之而来的师资队伍质量问题也出现了。尤其是在党课培训方面, 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队伍老化, 甚至于师资队伍不固定、师资素质低下。许多高校在党课培训的师资方面投入不足, 而已有的师资队伍却也结构陈旧、年龄老化, 许多老师一套教案吃到老, 应付党课教学工作, 灌输式教学, 不进修、不研习新知识, 教学内容不更新、空洞讲解理论知识。如次一来, 既挫伤了学生参加党课培训的积极性, 又挫伤了党课培训老师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党课管理制度看, 党课培训管理较为疏松混乱。党课培训过程中, 老师对于学生的约束性不强, 对学生的有效管理较少, 且学生的自我管理少, 使得党课出勤率较低、迟到、早退现象比较严重, 规范性差。且考核系统单一, 单考理论知识, 且范围基本固定, 这样一来名学生对党课的重视程度就下降了, 培训的效果也就下降了, 培训的管理也就无从下手了。
从党课培训投入来看, 高校对党课培训投入少, 尤其是在经费投入方面。不仅在培训教材上投入较少,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投入比例也不高, 而在课程建设方面更是存在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 各种报刊和杂志乃至影像资料匮乏、现代化的教学条件也不成熟, 这些都亟需经费投入来为课程建设做支持。
三、高校党支部建设现状与问题
除党课培训这一部分外, 高校党建中基层党支部的建设也是重要内容。从党支部组织生活来看, 学生支部组织活动形式单一、质量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新的环境背景要求我们通过新颖的组织活动吸引教育党员。然而长期以来, 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长期停留在定期召开例会、组织学习理论知识、听取组织报告、开展支部成员座谈会等传统形式上。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内容单调、缺乏鲜活的实例和互动的内容, 不能够激发成员的参与热情和兴趣,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
从党支部干部来看, 部分支部书记工作精力不足, 且许多学生党支部书记由学生工作老师或者辅导员来担任, 学生党员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的条件和能力。另一方面, 许多学生党支部书记政治敏锐性不强, 理论功深, 缺乏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等基本素质。不少党支部书记忙于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或者学生工作的开展, 用于支部工作的往往很少, 许多工作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
从党支部发挥的作用来看, 学生支部的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与上级党组织的严格要求和广大学生的热情愿望相比, 部分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 凝和战斗力不强, 起不到应有的模范带头和战斗堡垒作用。许多学生党员虽然组织上入党, 但是思想上理想信念意识薄弱、有的甚至比较软弱涣散, 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显著。
四、针对问题, 改进学生党建工作
从上述的简短论述中, 不难看出, 在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时, 要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开展工作。
针对学生对入党的认识问题, 鉴于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复杂性, 加强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当务之急。要加大工作力度, 改进工作方法, 加强教育和引导, 加深大学生对党的认识, 端正入党动机。 要对大学生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对党的认识。强化端正入党动机的思想基础。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的入党热情, 加强在大学生中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教育, 使他们了解并逐步深入领会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宗旨和纪律。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 不断提高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 并在此基础上, 正确引导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党课培训, 一定要讲求实际效果, 要有针对性, 通过创新形式、寓教于乐的办法使教育的内容能入耳入脑。丰富教学内容, 理论讲解与鲜活实际相结合, 与时俱进, 更新教材。转变教学形式, 变“单向灌输式教育”为“双向互动式教育”, 活跃课堂气氛, 并根据时事、形势, 了解学生需求, 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在教材的物质投入方面, 要多引进理论教材和新媒体影响资料, 充实教学材料。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 健全党课培训的教师团队, 最好形成专职的党课培训教师, 丰富教师结构层次, 要让教师课余时间保证进修和自主研究教学。要健全学生党课培训管理体制, 严格党课的考核, 做好对党校学员的综合考核和鉴定管理工作, 是促进学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动力。党课培训的主管部门要在组织部门和学员所在单位的配合下, 对学生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情况、思想形势下高校党校建设探析、平时表现、组织观念等进行全面的考核和鉴定, 并形成书面材料, 记录到学生的成绩中。
对于党支部建设, 首先要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不断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 在保持原有的组织生活基础上, 要多加强支部内的互动式组织生活, 多走出去, 开展实践型的组织生活, 扩大组织生活范围, 多多交流学习。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党支部的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在现在的学生工作中, 团委老师和辅导员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 应该说, 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影响力。所以, 要建立起一支政治思想过硬、理论素质扎实、党性原则坚定的基层党支部队伍, 这样才能使党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提高影响力, 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此外, 还应让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干部、党支部书记、兼职辅导员等社会职务, 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和辐射作用, 锻炼和提升其自身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 在工作中体验到自我需要的满足, 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 以便与更好的建设基层党支部的干部队伍。再次, 要加强基层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在党支部内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团结更多的有创造精神的优秀青年, 形成合力。一方面, 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党员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和实践;另一方面, 党支部给党员交任务、压担子, 安排一定的党内外工作,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检测他们的实际工作水平, 为学生党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 真正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 扩大党支部的整体影响力。
五、结语
高校基层党支部 篇9
1高校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建设的现实迫切性要求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1.1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高校师生的桥梁和纽带, 其自身所处的位置极其重要, 所以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中责任更大, 标准更高, 要求更严, 尤其是作为带头人的基层党支部书记, 他们的政治素质如何, 工作能力强弱, 作用发挥得好坏, 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师生中的贯彻落实, 关系和影响到我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形象及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 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全面提高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履职能力, 更好地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表率作用, 以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2加强和改进高校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建设, 是当前纷繁复杂的形势的必然要求。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正在着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 不可避免地对高校党建工作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当代高校学生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有志青年;如何引导青年学生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批判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如何弘扬时代主旋律, 对学生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如何引导学生更加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 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1.3加强高校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建设是提升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担负着整个支部工作的主持、组织和处理日常事务的责任和义务, 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直接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只有加强党支部书记的履职能力建设, 才能使高校的党建工作得到不断创新, 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4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建设是塑造支部书记良好形象的迫切需要。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增强主动学习意识,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提高理论的水平, 更高更好地为党和广大师生服务。这样才能在社会上塑造良好形象, 维护我党的威严。
2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的影响因素
能力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支配和操纵着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的素质如何与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息息相关。高校党支部书记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 但当前高校党支部书记在能力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履职能力有所缺失。
2.1党支部书记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深入, 对党的基础理论储备不足。在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基本理论知识不足的情况下, 无论怎样学习党的创新理论, 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政治理论素质只能停留在低水平扩张上, 而无法达到真正能力上的提升。这种缺乏战略眼光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只能就事论事, 对工作缺乏指导性和科学性, 不能有效地运用科学发展观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2党建工作经验少, 履职能力上存在不足。当今社会, 许多年青干部逐步加入到基层党支部书记岗位中来, 肩负起党建工作的重任。但这些人当中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培训, 工作流程不太熟悉, 缺乏党建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政治工作经验, 往往只在一些表面的规定上上对学生做出判断, 而忽略了思想上真正的了解和掌握, 支部书记明显感觉自身工作能力不足, 工作信心不强,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3组织协调能力弱, 使党支部缺乏凝聚力。组织协调能力是党支部书记应具备的业务素质之一。但目前, 一些支部书记存在:缺乏全局意识, 不注重支部班子建设, 工作思路不清, 不能运筹帷幄;不以身作则, 个人威望不高, 没有号召力;不注重团结同志, 不善于沟通交流, 偏听偏信, 不重视民主生活会, 不善于倾听和采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遇到矛盾不能及时正确处理, 导致党支部缺乏凝聚力。
2.4开拓创新意识不强, 对基层党支部各项工作的发展缺乏远见。当今时代, 我国社会各项工作发展日新月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得如火如荼。而个别基层党支部书记仍将眼光局限在确保单位安全稳定和思想政治的日常工作上, 不能深入考虑基层党支部建设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如何在单位发展中起到引航作用;对基层单位组织建设和发展存在忙于应付, 得过且过, 没有长远的规划。
3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要做到“四知四会”
3.1知宣传思想工作, 会激励发动。基层党支部书记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倡导者、执行者。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了, 才能使干部职工有一种家的温暖, 就能够解开思想疙瘩, 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了, 就可以从群众中得到启发和智慧, 更好地改进和促进我们的各项工作;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 就可以保持队伍稳定,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作风, 树立我党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3.2知班子整体功能, 会协调关系。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 就要了解掌握每个人的脾气、性格、爱好, 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工作重点是什么, 知道他们的特长和不足。只有这样, 才能将集体的力量和个人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班子的坚强有力, 团结风正, 敢于开拓, 就会带出一支敢打硬仗的好队伍, 就会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3.3知队伍状况, 会分析总结。要当一名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地走进每个人心里, 了解他们的思想脉搏, 掌握队伍结构, 分清层次和类别, 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党支部书记只有善于从日常工作中总结经验, 才能做到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 有所发明, 有所前进。只有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才能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 才能探索出一条培养领导能力的新方法, 才能不断丰富领导能力的内涵, 以利于知道今后如何更好、更快的发展。
3.4知热点难点问题, 会化解矛盾。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的事就是党组织的事, 我们在充分关注热点难点问题的同时, 要做生活、工作中的有心人, 密切注意影响组织发展的蛛丝马迹, 及时做工作, 化解矛盾, 切实做好工作, 将一切矛盾和问题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保证基层党组织健康顺利的向前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答记者问中提到“知难不难, 迎难而上, 知难而进, 永不退缩, 不言失败”。作为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 只有这样做, 就一定能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创造辉煌的业绩, 为创造一流的工程, 打造一流的队伍, 塑造一流的形象, 做出最大的贡献。
4明确责任, 提高素质, 争做优秀党支部书记
4.1提升持久的学习能力, 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履职能力如何, 是党支部建设好坏的关键因素。党支部书记工作做得够不够, 首先要看自身对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的学习是否深刻, 领会的是否透彻,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角色意识和作为意识, 要充分发挥协调凝聚作用及修养和作风方面的表率作用, 要能够充分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
4.2提升敏锐的辨析能力。辨别分析能力是指对事物进行剖析、分辨、观察和研究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中青年的比例较大, 个体特征活跃, 特别是一些学生党员对事物认识容易被很多不定因素误导。这就要求高校党支部书记要具备很强的辨别分析能力, 从而在复杂的问题上对支部党员进行正确的引导。
4.3具有服务学生的亲和力和身先士卒的影响力。作为高校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在生活和工作中要用真心、爱心和热心“以心换心”为同学服务, 做到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古人云:“其身正, 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讲求实效, 带头实干, 真正起到表率作用。
4.4推进开拓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开拓创新能力首先要增强他的创新意识, 敢于冲破一些旧的观念的束缚, 与时代紧密结合, 与高校党建工作相结合。其次要创新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 创新活动内容, 使党的组织生活既符合党的要求、体现党的性质, 又贴近学生党员的生活、思想和学习, 为广大学生党员所接受、所欢迎。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与毕业生就业相结合等党支部生活, 开创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4.5强化上级党组织的监督决策作用。监督决策能力是把上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付诸于行动, 把行动变成结果, 保证质量完成任务的能力, 是基层党支部书记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奋斗目标而应具备的本领和才能, 同时也是新形势下衡量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的重要标准。要提高党支部书记实际的监督决策能力, 首先是不断的加强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 特别是加强对党提出的新精神、新思想以及不断的产生的新知识的学习;其次是是要多做调查研究, 充分了解和掌握工作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特征,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统一, 在具体执行中才能不打折扣, 更有部署快、执行快、落实快、见效快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松青.对当好高校党支部书记的几点思考.[1]张松青.对当好高校党支部书记的几点思考.
[2]石旭.对提升党支部书记能力素质的思考.[2]石旭.对提升党支部书记能力素质的思考.
高校基层党支部 篇10
一、激励的相关理论
激励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管理中,一切管理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促进其成员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务和目标,要实现预期的工作目标,关键在于如何应用激励手段,发挥激励作用。
(一)激励的含义
简单地说,激励是激发人的内在行为动机并使之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人的动机紧密相连,通过物质或精神的某些刺激,促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工作动机和干劲,从而产生组织期望的行为。
通常有三种激励机制,一是通过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和引导来刺激人的积极性;二是设置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并且可以实现的工作目标来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运用一定的管理方式,通过不断强化员工行为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
(二)激励的过程
激励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的过程,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行为由动机决定,而动机则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如果人有未满足的需要就会表现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状态,这种状态会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因素,导致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行为或行动,进而实现目标满足需要,原来的心理紧张状态会消除,新的需要会接着产生,形成新的动机并引发新的行为。由于人的需要的复杂性,使人的行动表现出复杂多样性,所以,要想很好地激励员工必须要了解员工的需要和动机,采用一定的目标设置方法帮助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加强高校教师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教师基层党支部作为各级党组织联系高校教师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基层党支部建设非常必要。
(一)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之一,高校教师基层党支部不仅担负着在高校内部联系、引导、组织群众的任务,还担负着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重要职责。因此要考虑如何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将基层党支部建设好。
(二)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
科技的发展与普及,使人的思想观念和沟通方式都在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工作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高校教师群体知识水平高,在各自的学科领域中有着深厚的专业功底,对信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强, 思想极为活跃,而且文化素养好。所以其所属的基层党支部必须考虑如何结合时代进步的要求,运用激励方法使其发挥积极的正能量,使各位教师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更多贡献,发挥党员的核心带头作用。
(三)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如今的世情、国情、党情时时在发展变化中,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更多直面就业挑战的毕业生的任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将对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素养会影响到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近期出现的个别教师在课堂上政治思想的引导问题也正说明了高校教师党性教育的必要性,这一任务历史地落在了基层教师党支部身上。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使基层党支部建设得更好,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更快发展,成为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个常研常新的重要课题。
(四)学生党支部建设发展的标杆
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要比教师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更完善,日常活动也更多,一些高校中的党员活动是由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一起参与的,教师支部的形象直接就成为学生党支部建设发展的标杆。教师的活动积极性、教师党支部的建设水平都会对学生积极分子及学生党员的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党支部要想成为高校组织系统中联系党委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必须要完善支部设置,理清职责,树立共同的愿景,增加活动次数,提高活动质量。教师党员必须提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对学生党支部建设和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五)经受时代考验的需要
我国的改革开放目前正处于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一些“分化”、“西化”的图谋,多次的社会政治运动也都证明,高校师生是这些敌对势力瞄准的重点对象,而对于高校中的年轻一代,由于社会经验少、经受的政治考验和锻炼机会少,有时会表现出立场不稳定、行动不成熟的倾向,这样可能就会成为一些政治运动的“冲锋陷阵”者。因此,高校党组织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基本理论武装高校教师的思想,在支部中开展党性教育、 发展新党员,以壮大党员队伍、创新工作方式、延伸工作职责等来接受时代的考验。
三、高教教师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教师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比较多,笔者经过对20余所学校的调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
由于高校教师人员比较集中,所以各高校教师党支部人数比较多,但是大部分支部组织设置都不够健全,很多支部只有一个支部书记,稍微好一点的可能会有组织委员或宣传委员的配合。而这些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收党费、订阅杂志、组织政治学习、履行新党员发展的相关手续等简单、常规的工作,创新性活动很少,召开支部大会的机会也很少。
(二)教师对组织活动的参与率低
高校中的教师面临着多种教学与科研的压力,时常会为了科研项目而加班, 无怨无悔,大多数人都认为主要精力应该放在为评职称而做准备的工作上,政治学习、支部活动对其帮助意义不大,所以参与的积极性低。
(三)支部缺乏组织文化
中国共产党一向注重培养凝聚力和向心力,希望各个层级的支部都能够建设自己的组织文化,并进而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过,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的基层教师党支部普遍缺少共同的愿景,也很少有团队的合作意愿,高校中通常会以学科团队、创新团队等团队形式建设组织文化,很少有以支部的名义建立支部组织文化的。
四、高校教师基层党支部发展的路径建议
在高校教师基层党支部建设过程中的激励,应该是通过精神鼓励、通过目标设置、通过管理手段的应用等途径来实现的。这个激励过程的实施主体是党支部的负责人,实施对象是支部中的各位老师,实施的目的是要使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社会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传递正能量,更好地夯实高校党建工作基础,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健全基层组织的机构
教师基层党支部可以根据学科或专业的特点进行组建,通常要有支部大会, 设置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要定期组织活动,按照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特点设置多样化的内容,这些定期的活动成为教师工作中的一个必要项目,会增加教师的组织归属感。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则要经常收集来自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更新工作方式、活动内容。要经常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支部发展的重要问题,制定贯彻落实党的重要路线、方针、政策、决议的计划及措施,充分发挥核心作用。
(二)应用激励手段调动教师参与支部活动的积极性
调动教师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需要支部书记等管理者学会应用激励手段。目前,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活动经费都比较少,靠单纯的物质激励方式是不能收到理想效果的,所以,要研究教师的基本需求。一般来说,高校教师对于学术地位、社会影响、学习进修机会的需求较多。因此,支部可以创造机会组织党员教师的沙龙活动,组织大家参加学术研讨会,为大家提供参与在岗实习、实践及参与各种培训的机会,进而增强组织凝聚力,调动教师党员参与支部活动的积极性。
(三)建设基层党支部的组织文化
结合高校教师各自学科领域的特点,发挥教师对信息具有的敏锐感受力, 对新事物极强的接受能力等特点,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倡导建立特色的党支部组织文化,例如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服务型党支部等。利用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发挥教师的积极正能量,带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形成师生互动共享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对教师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支部书记首先要与党员保持经常的联系,设置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加强对党员教师的政治理论教育,使其明确政治理论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党员素质的基本要求。从远景规划看,政治理论水平的提升与个人的事业、生活成功是有直接联系的。其次,要严格组织生活的基本规章制度,对经常无故不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实施一定的处理或惩罚措施,尤其是对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从而为其他人树立榜样。对于表现突出的党员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与激励,使其不断提升,发挥正面的示范效应。
摘要: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联系、管理的重要载体,通常会依托党小组、党支部所开展的各种活动来达到凝心聚力的效果。通过建立和应用激励机制来提高党支部建设效果,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思路是新时期党建工作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中还存在着多方面问题,这既与支部设置的情况有关,又与支部管理的不完善、支部文化建设不足等问题有关,需要管理者结合实际情况从机构设置、活动安排、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努力,通过不断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提升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效果。
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思考 篇11
关键词:企业党支部建设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战斗堡垒”,企业党支部是党在国有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和重要组织基础。支部建设在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中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企业支部建设是确保企业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创新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并使其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就成为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务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考验和挑战。要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首先要了解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分析和找出存在的难点与问题,研究和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有效对策,才能有针对性地抓好基层党支部的建设。随着这些年对支部工作考核的过程中发现支部工作所存在着工作难点和问题,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1 我厂支部及党员的基本情况
我厂党委共有9个基层党支部,由五个分厂支部、三个机关支部、一个退休支部组成。共计217名党员,其中五个分厂生产一线党员93名,三个机关部室后勤党员44名,退休职工党员80名。
2 存在问题
2.1 支部凝聚力、号召力不强
部分基层党支部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及形势变化的要求,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不注重党务工作和有关知识的学习,而是忙于生产和具体行政事务工作,忽视了自身建设,从而造成支部班子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抓党建工作能力不强。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在企业改革和生产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党支部在群众中没有凝聚力和号召力。
2.2 支部活动内容和形式死板,缺乏吸引力
大多数党支部都是厂党委安排什么活动内容就开展什么活动,有的党支部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自主创新意识,更没有结合自己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开展有特色的活动,一般都是满足于发展党员、收缴党费等工作,支部工作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和活力,对党员和群众缺乏吸引力。
2.3 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
由于党支部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的不深入、不扎实、没有形成经常化,造成党员思想素质不高,党员意识、先进性意识、奉献意识不强,在学习、工作各方面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先进性体现不出来,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在职工中造成不良影响,也使党的组织在群众中信任度减退。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2.4 要求入党人员不多,发展工作被动
由于党支部基本建设不到位,凝聚力和吸引力不强、党员模范作用不突出,使职工群众对党组织没有认识,缺乏信心,再加上这些年招工的断档,缺少新进员工,写入党申请书的人减少,要求入党不积极,2007年至2010年全厂共发展党员14人,使基层党支部的发展处于被动局面。
3 主要原因
党支部书记多为兼职,工作担子重、压力大。国有企业是经济实体,以获得最大效益为目的,在企业一切工作围绕生产开展。我厂9个基层党支部除一个专职书记外其余均为兼职,大多党支部书记都担任着重要的行政职务,压力很大,工作十分辛苦,这样在精力上就很难保证党务工作的实效。
3.1 党务干部对党务业务不熟悉、缺乏创新
企业基层党支部书记大部分来自基层,或其他行政部门,有的是搞技术出身,还有是新任党支部书记,素质不一,没有经过系统的党务知识的培训,缺少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再加上这些年企业干部的内部交流速度快,许多干部未培训就上岗,只能边干边学,工作起来普遍感到比较困难,有些支部开展工作基本上还是老方法、老套路,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工作处于应付状态等。
3.2 对基层党支部建设重视不够
由于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追求利润和效益,而党务工作是潜移默化的工作,没有硬性指标,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重形式轻效果、重临时突击轻基础建设等问题,直接影响党支部作用发挥。
3.3 对党建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更多的职工越来越讲实惠,追求物质利益,缺少一定的奉献意识,对党建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着党建工作可有可无的思想。行政和技术干部待遇升职优于党务干部,不能正确评价党务干部的劳动现象,这都给企业党支部开展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4 对策与建议
4.1 注重培训,加强指导
支部书记是企业基层党支部的带头人,在党支部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支部建设搞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责任。只有支部书记队伍的素质整体提高了,才能为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党支部书记既要会做思想工作,又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以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支部书记进行培训有多条途径,如召开工作交流、专题研讨、先进典型观摩等形式,组织党支部书记就支部建设、职工思想动态等具体问题进行专题研讨,要求每位支部书记撰写研讨论文,这样即可以督促支部书记去开动脑筋、发现问题、创新工作,又能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支部书记文字表达水平,也是提高党支部书记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全面提升基层支部书记素质的基础上,更要对基层党支部的工作给予定期的检查与指导,严格按照精神精神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规定内容,对支部工作给予考核和指导。
4.2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战斗力
抓班子,加强班子成员素质建设,增强合力。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整体合力和向心力,要注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支部班子成员综合素质,加强理论学习,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完善党支部书记、委员轮训机制。抓党员,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一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建立完善党员考核制度,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发挥。抓制度,健全党支部工作制度,形成规范化。不断创新或增加新的监督考核内容,要发动和鼓励党务工作者探索实践支部建设新方法、新途径。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定期对党员先锋岗等进行考核,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
4.3 开展公开承诺活动,永葆先进性
基层党支部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本部门工作任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建立公开承诺制度,从党支部到每个党员,层层制定公开承诺书,承诺内容要紧密围绕如何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制定,承诺内容要力求切合实际,事项明确、措施得力,确保落实、注重成效。接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党支部还要对承诺内容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征求群众意见,活动结束后要认真做好总结,这样既保证基层支部履行职责,又能使党员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从而有效保持先进性。
4.4 完善奖励激励机制,激发党员工作热情
要不断创新和探索创先争优活动的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奖励激励机制,认真做好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的推荐、评选工作,真正树立事迹突出、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在评选推荐的基础上,要坚持表彰与奖励、激励相结合,采取多种方式给予奖励,如:大力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让他们像劳动模范一样休假、组织他们疗养。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促使党员们立足本职争创一流业绩,人人争当优秀,党支部争创先进。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而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建设的最基础的力量,只有建设好团结和谐、坚如堡垒的基层党支部、建设一支经得起考验、能打硬仗的党员队伍,就能促进和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适合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使企业的党建工作真真正正落到实处。
高校基层党支部 篇12
一、新形势下学生入党的思想现状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信息传媒的快速发展, 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青年人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 反映敏捷, 敢说敢做, 激情昂扬, 热情高涨, 但在成长过程中, 受社会多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呈多元化复杂趋势:有的信仰共产主义, 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有的把入党作为自己求职的敲门砖、通行证、优惠卡, 而对为什么入党缺乏理性的思考, 或没有坚定的理论和信仰基础;更有少数人处于对执政党地位的错误认识, 想利用执政党地位谋取个人的政治经济地位等等。
与此相关, 一些学生拒绝或不想入党的原因也呈多元复杂状态:有的认为暂时不够党员标准;有的怕入了党受组织的约束, 不自由;有的认为在市场经济下, 普通党员只有义务没有权利, 奉献太多, 入党吃亏;有的认为如共产党还不如入民主党派实惠, 加入民主党派是当官从政的“捷径”;有的认为当今社会只要有本领能挣钱, 入党不入党无所谓;还有的看到了党内有腐败分子和身边有些党员未起到带头作用, 就以偏概全, 对党员的先进性表示怀疑等等[4]。
这都表明, 无论是对要求入党的学生, 还是对没有要求入党的学生, 都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以解疑释惑, 澄清是非。
二、新时期条件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条件下, 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党中央及高校党委的领导下有了很快的发展和提高, 学生党员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看到这些进步和成绩的时候, 我们也不难发现, 有一些共性的问题普遍存在于高校的学生党支部中, 笔者简单归纳如下:
1.权责不清, 组织缺乏动力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存在是为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目标和任务似乎已经很明确了, 只要一个一个去执行和实现就可以了, 但是这些目标都没有具体的指标, 也没有明确达到这些目标作所需经历的过程和近期目标。使得我们学生党员缺乏明确的目标, 不清楚应该发挥什么作用。高年级学生党支部的书记及委员大多是学生干部担任, 这样造成班长或团支书与支部委员之间的权责不清的情况、团支部的作用不清, 它与党支部的关系不密切等问题。
2.发展党员时求全责备或以偏概全
在党建工作中, 有些人对青年学生求全责备, 苛求“金要足赤, 人要完人”, 认为青年学生思想不稳定, 发展难以确保质量, 而把一些长期要求进步, 基本符合入党条件的学生拒之门外, 他们忽略了学生的可塑性、可培养性, 这样必将打击学生要求入党的热情。与“求全责备”相反, 有些人认为大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这些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 只要工作积极主动, 就可以将他们吸收到党是队伍中来, 很少深层次地了解其思想状况, 帮助他们不断端正入党动机。也有些人认为大学生只要工作踏实肯干、任劳任怨, 成绩不好照样可以吸收到党组织的队伍中来。这两种以偏概全的认识和做法, 会将一些功利心强的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影响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3.发展党员时盲目追求数量, 忽视质量
党建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 改善结构, 慎重发展”, 但目前少数人在发展学生党员的具体工作中却存在忽略入党手续, 忽视党员质量等问题, 这些人为体现自己的工作成绩, 有的盲目追求数量, 搞突击培养, 简化培养考察程序;有的为平衡关系, 调整年级、班级学生党员的结构而迁就照顾, 降低了党员标准;还有的“定指标, 定比例”, 为完成预定的指标、比例而强拉硬扯, 把一些不符合党员标准、入党动机不纯的人也拉进了党内, 其结果必然是玷污了党的队伍的纯洁性, 也损害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4.组织生活会质量不高, 效果不佳
有的学生党支部, 很难保证集中活动时间, 有的学生党员对内容浅显的组织生活会不感兴趣,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学生党支部工作机制不够科学, 作用发挥不够好, 工作方式单一, 党员教育形式缺乏创新和活力,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组织建设不能够与时俱进, 缺乏必要的创新, 内容陈旧, 手段单一, 不能够激发成员的热情和兴趣, 不能够达到很好的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目的, 也不能使普通同学更好的了解党支部, 达到深入群众, 联系群众的目的。
5.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影响党员发展质量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完善, 我们虽然已有了一整套党员发展体系和制度, 但在细节上和执行的环节上做的还不够好, 尤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措施。有的支部存在重发展、轻培养的倾向, 有的发展标准不够严格, 党员在同学中缺乏威信。在党员的后期教育和培养也存在重视不够, 手段不多的现象, 尤其是缺乏有效的奖惩手段, 致使一部分党员入党后出现党性修养退步的现象。学生党员的民主生活会、思想汇报等重要活动的形式化, 使学生党员产生一种错误的想法:党员的活动只不过是在走形式, 没有实际内容。
6.学生党员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政治素质是否合格是衡量一个党员的首要标准,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要教育学生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目前, 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 必然出现一些新旧交替、新旧长消的复杂情况, 面对新世纪复杂微妙的国际环境, 有些学生党员的信仰产生动摇, 价值观不明确, 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瞬息万变的国际事务不能正确对待。尽管学生党员主流是好的, 但这种现象不能忽视。究其根源, 这是平时不注重自身政治学习和理论修养的缘故。大量事实说明, 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的政治学习和理论素养是加强自身修养、永葆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重要途径。
三、新时期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对策和途径
1.加强对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
随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 高年级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将主要由学生党员担任, 由于他们经验少, 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相对不足, 加强对他们的理论培训和实际工作锻炼显得尤为必要。要通过理论的再学习、再提高过程, 使他们进一步坚定政治方向和立场,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观察事物的科学方法,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使他们熟悉和掌握党支部工作的工作原则、基本程序、工作办法和要求[5,6]。
2.进一步健全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制
要对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工作目标、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进一步明确, 并通过相应的监督、检查、评价制度, 规范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各项工作, 将学生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逐级分解并明确责权关系, 提高工作效能, 保证工作质量。
3.创新组织生活形式, 丰富组织生活内容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 必须找准位置, 创新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应该体现出开放性、形式应该呈现出多样性、过程要有民主性、互动性。改革过去集中学习 (或开会) 的形式, 拓展为学习、外出参观考察、知识竞赛、社区志愿服务、形势报告会、观看录像等。也可以辅之开展适当的文体活动, 以激起学生党员参与党的活动的积极性。组织生活中, 要坚持以政治学习教育或服务群众为红线贯穿始终。注意引导党员围绕中心议题进行讨论, 做到中心突出, 解决问题, 严肃而不失活泼, 保证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
4.把严“入口关”, 加强教育管理
注重“质”、“量”并举。学生党支部是党组织的“守门大将”, 应该要坚持把好“入口关”, 认真审视申请入党人的实际表现和进步程度, 用发展的眼光考察学生, 真正实现“成熟一个, 发展一个”。发展规程和党员标准既要严格把握质量, 又要实事求是, 做到与时俱进。
5.加强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
目前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 在对学生入党前的教育抓的很紧, 做的很好, 但是对组织上已经发展的预备党员及正式党员, 其后续教育跟不上, 造成党员同志在思想上不积极、有的甚至退化。因此要将党员的后续教育与组织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 真正的实现“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小组一道线、一个支部一盘棋”。
6.积极探索在互联网条件下搞好学生党支部民主生活的具体手段和方法
互联网提供了个人之间及其与组织之间的全新的沟通联系方式, 但国内外网络上各种政治思想、立场观念等等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种种真假信息流和选择诱因, 对新时期下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教育提出了尖锐的课题。我们应不失时机地用主流思想占领网络阵地, 努力探索开展网络条件下党建新模式。在发展学生党支部民主生活方式的具体做法上, 可借鉴网络上成熟和对青年有吸引力的BBS、网络论坛、电子留言版、公告信息栏、个人主页等方式, 开展网上支部民主生活, 使得民主生活方式贴切青年学生的接受喜好, 尽早步入信息化交流轨道, 尽早开辟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园地。
摘要:随着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 大学生党员及学生党支部的增多,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现状及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后, 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措施
参考文献
[1]蔡长水.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128-130.
[2]夏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实用读本[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2.54-55.
[3]廖凡, 谢枭鹏.普通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 (2) :44-46.
[4]崔益军, 刘汉柏等.高度重视和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J].中国教育导刊, 2006, (4) :9-11.
[5]李燕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初探[J].活力, 2005, (6) :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