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

2024-09-24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共12篇)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 篇1

1 必须加强领导, 理顺管理体制,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1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该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是:研究制定专业建设的规划;对专业建设规划进行审定, 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1.2 在专业管理上, 进一步完善校、系二级管理模式, 进一步优化教务处总体规划指导的部系具体规划建设的校、系二级专业管理模式, 要充分发挥部系在专业建设上的主观能动作用。要紧紧围绕本系专业与学科发展需要, 制定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材建设、教风与学风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规划, 并在学校的支持下, 努力完成规划中的各项工作目标。

2 加强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努力取得新的突破

2.1 课程建设

以学校课程建设规划为原则, 以专业建设为基础, 以教学改革为先导, 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口腔医学技术高级人才为目标进行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 及时补充顺应时代发展, 符合时代趋势的新的教学内容。实现以口腔知识、能力为主, 外语、计算机综合素质培养为辅的通才教育模式,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建设应依据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考虑系统的实践、数量与质量、培养目标与实际需要等, 注重全面性、层次性、实践性、现实性、特色性、可行性、发展性, 考虑医学模式的转变, 与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相适应。适当减少某些基础课程课时, 相应精简内容, 鼓励学生自学;适当增加选修课和必修课;统一规划, 避免教学内容有不必要的重复, 如材料、微生物、预防与口内, 技工与口修相互交叉重叠的内容;根据培养目的的不同, 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如口腔医学、口腔技术专业对课程的侧重点不同, 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

2.2 教材建设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加强教材建设是保证教学内容完成和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近些年来, 各领域专业技术革新飞快, 新生代生产资料层出不穷。此外, 在国家扶持的大环境下, 职业院校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 原有的校本教材无法满足现阶段知识点的更新, 学生无法了解到技术和材料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并且原有的校本教材没有充分调动现有的教学资源。所以校本教材的改编工作势在必行。

2.3 网络资源建设

利用已有的校园内部网络平台, 争取各专业陆续建设相关网站。至2015年, 初步完成课程简介、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网络课件、实验报告、见习指导、参考文献、网上题库等相关网络资源的制作, 使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预习、复习及有效的自测。在进行上述各项内容的同时, 开展各专业课程录像制作工作, 积极筹备精品课程的申报。

3 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以我校口腔系教学资源为例, 口腔实验中心占地面积共约1 200m2, 可同时容纳三个班级120—135名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根据口腔系的教学课程及专业安排, 此实验中心有口腔综合实验室、口腔技工实验室、口腔示教室、口腔基础实验室。此外实验中心还建有几个辅助实验室, 包括暗室, 机房, 热处理室, 消毒灭菌室及库房。这些实验室均实行全天开放式管理, 学生可随时使用, 使学生能多次重复操作, 达到熟练的程度。实训中心的建立改善了学生的实训条件, 但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因为实训中心同时还担负着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任务。因此, 还应增加实验设备的投入, 扩大实验室的面积, 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 预计新的口腔实训中心面积达4 000多平方米, 设备总值过千万。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 在主要实验、新的实验开课前, 进行集体备课, 加强教师与实验员的沟通, 统一实验项目标准, 及时发现问题, 消除隐患, 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

实践教学方面, 本专业着力强化职业能力训练, 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产学结合教学基地资源,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并成立了校内义齿加工厂。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教学的学时数超过了总学时数的60%, 实验开出率达98%。除校内实验、实训外, 本专业学生第三学年全部安排在义齿加工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及顶岗实训。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我们一直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到兄弟院校考察, 脱产进修, 专业培训, 学术交流活动等各种途径, 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我们本着“请进来, 送出去”的培养模式, 一方面有计划地外聘专家来校讲学, 另一方面陆续输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修学习, 使他们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以我校师资为例, 双师型教师已达70%以上。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 更新专业知识, 提高教学水平, 撰写科研论文, 掌握现代化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5 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口腔系教学管理机构健全合理、职责明确, 并与学校相关机构相衔接, 由系教学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分工负责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的实施以及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建立了学生评教, 教师评学, 教师评教, 信息监控等多方位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制度健全, 且执行良好, 档案齐备, 并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技术进行教学管理。学校经常组织针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督导, 能够保证制度的贯彻和落实。

摘要:现阶段口腔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 但由于全瓷技术发展和3D打印技术的发明, 就业单位对口腔技术专业的技术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针对这样的就业形势, 笔者对口腔技术专业进行了深度的剖析, 并以我校口腔技术专业教学资源为例, 说明具体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口腔技术专业,整改,专业建设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 篇2

 

                排名                 方向                 占比
                1                 医疗/护理/卫生                 48%
                2                 医疗设备/器械                 28%
                3                 美容/保健                 7%
                4                 教育/培训/院校                 3%
                5                 制药/生物工程                 3%
                6                 外包服务                 2%
                7                 金融/投资/证券                 2%
                8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1%
                9                 互联网/电子商务                 1%
                10                 其他方向                 1%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 篇3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专业认同;职业教育范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34-02

口腔医学技术是主要从事口腔颌面部修复体设计、加工制作和修补等工艺过程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口腔医学、工艺制作、色彩美学三方面的知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精通口腔工艺制作的专业实用性人才。学生在学校主修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和全口义齿的制作工艺原理和主要步骤,实习阶段则在义齿制作公司接受工艺制作流程的强化训练,然后根据带教老师的安排、实习学生的自我意愿双向衡量标准来确定其专攻方向,学生通过接受专项内容的长期培训成为精通工艺流程中某一道工序的口腔技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不仅在学习内容上和口腔医学专业有很大的出入,而且在职业方向、晋升的职称系列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区别。口腔医学技术学生毕业后参加的是国家卫生部统一组织的口腔技士(或技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从事的职业是口腔技师,晋升的职称是技师系列,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各口腔医院下属的口腔技工室和社会上其他各种私营的义齿制作公司;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参加的是口腔职业医师资格的考试,从事的职业是口腔医生,晋升的职称是卫生系列,毕业去向是各医院的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目前,国内义齿加工业蓬勃发展,各种义齿加工厂、修复体制作公司纷纷崛起,并逐渐规模化、企业化和行业化。与此同时,“医技分家”的新局面已逐步形成,口腔医生从业资格的审查越来越规范,医师和技师的分工越来越明确。义齿制作方面急需大批经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训练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然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作为口腔修复学的分支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相对滞后,层次较低,大多停留在中专、大专的水平。不仅如此,由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不健全,导致学生专业性不强,对义齿制作工艺技术一知半解,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学生进入企业后大多需要培训后才能上岗,无法满足义齿加工行业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普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高等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口腔技师势在必行。然而,在湖北省2010年口腔医学教育研讨会上,多名代表提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存在学生转专业率高,毕业后转行率高等问题,反映出当前高校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低认同的状况,这说明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提升专业认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口腔医学技术高等教育应重视在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目前,国内学者将其归属到态度领域。1963年,埃里克森(Erikson)首次提出专业认同(major identity)的概念,指出专业认同是一种自我的心理感受,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主题。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内涵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即学生认可、接受、喜欢所学专业,对专业涉及的内容感兴趣,并且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学习、钻研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第二是指学生对自己专业未来对应的职业的认可,学生以能够从事这项职业为荣,并愿意将其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专业认同会随着个体自身喜好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是与学习过程相伴随的动态概念。大学阶段是专业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专业认同现状有利于了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正确引导专业认同的形成、发展。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是高校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目标、性质、内容、社会价值及评价、个人意义以及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专业方面因素的心理感知,主要包括对自己将会成为口腔技师这一专业群体成员身份的明确认识;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技师群体的态度和情感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指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主动学习和学习倦怠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专业认同与主动学习呈正相关,能正向预测学业成绩;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能有效预测学习倦怠存在的可能性。国内也有学者对此领域展开研究,如孔慧、张田、秦攀博等对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陈妍、杨晶等对教师专业认同情况的调查分析等,为专业认同的基本特征、形成路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但是大部分研究着眼于大学生这个广泛的群体,较少考虑到专业自身的特点,所得的结论缺乏专业针对性;或者将高等院校提供的专业教育与专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分开,从教育层面分析口腔医学技术学生专业认同形成与发展的研究相对欠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具有很大的特殊性。首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本质上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类职业所需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所进行的教育类别,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一同作为我国教育类别的模块之一;其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虽然属于医学范畴,但是其最高学历却只是大学专科,与口腔医学专业的最高学历是博士有着天壤之别;最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虽然名称上带有医学两字但是其职业走向是口腔技师而不是口腔医生等等。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择业意向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态度等,从长远角度来看,甚至影响着该专业的远期发展。大学时期是专业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此阶段接受的高等教育对专业认同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该阶段的专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结合专业特点在高等教育层面对专业认同形成路径与机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现有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有助于从高等教育层面挖掘专业认同形成的根源,为教育政策的调整与改革提供切实依据。

通过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让高等院校有关部门了解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程度,以及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程度,为口腔医学技术教育决策者和管理决策者对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具备专业素质的优秀口腔技师和推动未来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能够提高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个体的职业技能,提高个体的满足感;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能够为口腔技师行业输送大批高学历、高技术人才,为口腔技术专业的发展乃至这个口腔医学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孔慧,吴敏榕,韦燕云.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9):171-173.

[2]张田,孙卉,贾林祥.大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842-844.

[3]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陈妍.冰梁莹,强丽君.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情况的校别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8,(3):2l-24.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 篇4

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精品课程建设应集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的创新于一体, 充分体现其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实用性、有效性和示范性[2]。更新教学观念、强化精品意识、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建立先进的管理体制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关键。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作为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 需要进行精品课程建设, 进而使本门课程体系更有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1 教学内容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

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编写新的教学大纲是精品课程建设

注:本文系全国第三届“人卫社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征文获奖论文

的基础和依托。根据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定位及培养目标, 结合我校学生的就业方向, 我们把本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口腔医学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以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 体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课程能力观。教学内容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 按照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 以各类固定修复体的制作流程为主线, 设置以任务为驱动、以工序为载体的课程内容[3]。

2 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证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障。高水平的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与时俱进, 具备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素质[4]。因而, 推动精品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根本。要保持课程一贯的高水平, 就必须要有合理的师资储备, 包括合理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 使得师资队伍呈现出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同时,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 要求师资人员不仅要具备高素质教师的职业素养, 还要具备口腔医师及口腔医学技师的职业水准。优化“双师”结构, 使理论课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纯理论讲解, 教师可以结合临床及义齿加工部门面临的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 专职教师进行了教育学的专职培训, 以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具体情况, “双师”之间相互学习, 从而在实践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把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教学。废止传统的“填鸭式”及“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 以小组为单位, 以问题为基础, 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针对课程不同章节的内容和特点, 分别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同时积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推进多媒体、网络媒体建设, 为学生积极打造适宜的学习平台, 不仅是要求学生学会, 更是要求学生会学。具体方法如下。

3.1 系统讲授法

这是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理论课教学的主要模式, 它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课程脉络, 提高学生对固定义齿修复分类、制作流程的掌握程度。系统讲授法应区别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 教师应着重在教学课堂讲授内容的新、深、广、精上下功夫, 注重启发式教学,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提高教学质量。

3.2 综合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职教课程观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形式, 应用相应的教与学的技巧, 并融入情感因素, 让学生“动”起来, 从内心迸发出一种学习的激情,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 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选用适宜的教学场所 (教室、实验室、技工加工厂、口腔门诊) , 并对其进行合理布局, 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实物、教具、文字等) , 传授教学信息, 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3.3 PBL教学法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作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方式[5]。教学中根据所讲授的课程内容, 教师将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融汇到一个典型生动的案例中, 以提问的方式把学生置于有意义的、相对真实的情境中, 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提出问题, 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让学生充分发表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然后由教师分析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各种意见, 并与学生互动对话, 最后讲解问题的答案, 即讲授的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过程:方案构建—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集体交流—学生点评—课程讲解。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动态教学特色, 即教学互动, 教学互长, “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特点。

3.4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把专业课程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6]。教师边讲授、边示范, 学生边听讲、边练习,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作为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主干课程,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实践性、操作性强, 课程的性质适合此种教学模式。

4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

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 是课程最基本的要素。同时,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 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因此, 在教材建设中, 应倡导“精品意识”, 即“用精品”和“出精品”。“用精品”是要求精品课程采用国家规划教材和教育部推荐使用的优秀教材, 加强纸质与电子教材的有机结合, 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出精品”则是鼓励有能力的学科调研人员组织相关人员编写高水平的教材, 建设“精品教材”。

5 改革考核方式

考试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引导、自查、评估作用, 考试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 推动学生的学习向最佳效果发展, 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 促进教学工作的改善。由于专业的独特性, 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故制订了新的考核标准。实验操作占40%, 包括代型、嵌体蜡型、烤瓷熔附全冠蜡型、桩冠蜡型的制作, 检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理论测验占60%, 包括平时案例分析及理论考试, 考题参照全国口腔工艺技术技师及医师考试要求, 检测学生的记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同时为毕业后考取资格证书“热身训练”。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要不断加强教学队伍及教学条件的建设, 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特色等方面的创新, 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知识面更为宽广, 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教师也能利用网上精品课程资源, 彼此互相学习、借鉴, 学、教、研相结合, 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金雪青.口腔固定修复工艺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6) :21~22.

[2]吴筠.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7, 20 (6) :115~116.

[3]翟晓棠.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13) :7~8.

[4]田健.建设精品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化工高等教育, 2008 (3) :90~92.

[5]Fincham AG.The changing face of dental education:the impact of PBL[J].J Dent Educ, 2001, 65 (5) :406~421.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篇5

一、引言;

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2、中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论义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4000字,毕业设计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字。

二、编写要求

I、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mmX297mm)标准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30mm,下边距20mm,左边距25mm,右边距20mm,页眉15mm,页脚15mm。

2、页眉:页眉从摘要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居中,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页眉之之下有一一条下划线。

3、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居中,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

4、字体与间距: 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间距,行间距设置为1.5倍行距。

三、缩写格式

1、封面页:封面页依次列示如下内容:

所东南民族职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二号黑体,肝卟,)

XX专业(二号隶体)

论文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所在 系(××三号黑体)

学生姓名(××三号黑体)

学号(××三号黑体)

指导教师(××三号黑体)

班级(××三号黑体)

2、目次页

(1)摘要(摘要两字5号宋体加粗,内容5号宋体):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群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中文摘要一般为100一250汉字左右。

(2)关键词(关键词三字用5号宋体加粗,内容用5号宋体):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股每篇内容应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排在摘要下方。

3、正文部分

用宋体小四号字。正文层次编号:

一、(一)

1、(1),正文部分小标题用宋休三号字加粗。

4、参考文献:参考义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观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有权威性。“参考文献”四个字在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宋体四号加粗。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上页码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号.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 篇6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 学生 厌学 教学模式

学生厌学问题在各学校各专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是学校,教师,家长乃至中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通过对目前口腔医学技术学生的厌学现状,主要原因和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口腔医学技术学生厌学比例高,厌学具有普遍性,课堂教学效果差是导致厌学主要外因之一,通过实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级口腔医学技术学生共108人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个班,口腔医学技术11班、口腔医学技术12班,并随机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对比两组学生年龄、学习成绩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问卷调查及访谈

设计“高职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对108名口腔医学技术学生和4名相关专业老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前高职学生的厌学现状和原因。

2.2 针对厌学的主要原因,提出改革方法

此次调查显示,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差是导致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口腔医学技术学生的特点,笔者进行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具体内容参见表1,并以《固定义齿工艺技术》为试点,观察其改革的效果。

2.3 改革效果评价

2.3.1 学生问卷评价

设置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实验班学生教学改革效果,设置“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2.3.2 理论测试与技能考核评价

课程结束后,用相同的试题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并统计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有无差异。整个过程做到统一出题,统一监考,统一评分,统一阅卷,减少人为因素影响。

3 结果

3.1 口腔医学技术厌学现状与表现调查结果见表2

3.3 学生问卷评价结果

对实验班学生发放改革效果满意度调查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果显示非常满意者21人,占42%,满意者18人,占36%,满意率为78%。

3.4 理论测试和操作考试成绩结果

其中实验班理论测试平均成绩为85. 33分,操作考核为93. 56分。而对照班学生理论测试平均成绩为79.65分,操作考核为85.77分。

4 讨论

4.1 口腔医学技术学生厌学现状、表现和原因分析

依据此次调查研究及问卷分析,说明目前口腔医学技术方面学生厌学的比例偏高。本次共发放学生问卷108份,教师问卷4份,全部回收,有效回收率100%。统计结果见表2与表3,有表2可知学生厌学者有62人,占57.4%。经常厌学者有39人,占36.1%。中度以上厌学者为58人,占53.6%。厌学时玩手机的有73人,占厌学总人数的67.6%。依据以上数据可以得知,口腔医学技术学生厌学的比例很高,而且具有普遍性,厌学主要表现是玩手机。这与王美芹[1]、郑艳玲[2]、汤洪俊[3]、王爱琴[4]、王志堂[5]的研究结果一致。其中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引起厌学的外因中课堂教学效果差位居第一位,这也充分说明课堂教学方式是引起厌学出现的主要外因之一。

4.2 实施“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改革

针对目前口腔医学技术学生厌学调查的原因,笔者在《固定义齿工艺技术》课程教学中实施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试验。改革的思路为:①在实践中穿插理论的指导,让学生自己探索口腔的理论。而不是以前的先学习理论后开展实验。②积极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发现新方法,创造新方法。③实施产学研相结合,让学生去义齿加工厂见习、实习。让学生熟知义齿生产的整个流程,体验义齿加工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而不能像传统模式教学,先学完理论,再统一去见习实习。④教学模式是边做边学,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操作,反复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固定义齿工艺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共计120学时,改革前理论70学时,实践50学时,理论与实践7∶5,改革后理论20学时,理实一体化课100学时,占总计划的83%。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对“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改革非常满意者57人,占52.7%。满意者41人,占37.9%。满意率为90.6%。通过对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结果一致认为,实验班学生上课好于对照班。事实证明实施“产学研”教学模式改革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达到了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关芹,马晓凤.高职生厌学现象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131-132.

[2]郑艳玲.高职院校学生的厌学心理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3(17):146-147.

[3]汤洪俊.高职院校大学生厌学心理问题探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报,2011,24(05):62-63.

[4]王爱琴.关于大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3):9.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 篇7

1 新一轮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修订原因

1.1 卫生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 卫生职业教育结构、理念、体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逐步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新理念。培养目标从“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一线的中、初级专门人才”转变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充分体现了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的现代职业教育特色。要求学校必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大纲。

1.2 2001版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不足

2001年5月颁发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是按照当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编制的。该版教学计划和大纲对培养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口腔工艺技术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 原有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已不适应新形势。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紧贴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2001版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过多强调宽基础、多出口, 与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岗位需求联系不紧密。在课程设置上, 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及学时偏多, 共1 224学时, 占总学时的36.9%;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理论知识量偏大、偏深、偏难, 以学科为本位, 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人文社科课程偏少;专业实验课时偏少, 理论与实验之比为1∶1.68。另外, 中等卫生学校生源状况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基础普遍较差。

为此, 亟需对原有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修订。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与未来工作岗位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 其核心就是以工作领域 (实践要求) 的任务为起点, 设计学习领域的知识点, 将职业教育与未来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紧密联系。

2 新一轮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订情况

自2006年4月开始, 卫生行指委对新时期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广泛调研, 于8月成立并启动了包括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等7个卫生专业门类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订工作, 确定了各专业门类教学计划的修订原则, 指定山西省运城市口腔卫生学校、黑龙江省第二卫生学校和四川省宜宾卫生学校牵头修订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

2006年12月, 卫生行指委召开了教学计划和大纲修订审核会议。2007年1月, 卫生行指委特邀2名专家对新修订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审查, 并提出修改意见;2007年3月, 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了统稿会议, 进一步完善后, 于2007年5月正式颁布。

3 修订新一轮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的指导原则

一是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保持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连续性, 同时体现新的教育思想、理念以及新知识和新技术。二是必须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 努力做到口腔工艺技术教育与岗位工作“零距离”;同时,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道德的培养。三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岗位需求为标准, 教学内容体现“实用、够用”原则。四是在确保现行教学计划、大纲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基础上, 做到教师好用、学生好学。

4 新一轮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框架和特点

4.1 培养目标

根据口腔工艺技术行业的岗位需求和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职能, 新教学计划将培养目标确定为: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原则, 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能在各级 (各类) 医疗卫生机构、义齿加工中心 (加工厂) 等单位从事口腔工艺技术工作, 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

4.2 培养标准

以口腔工艺技术岗位需求为标准, 经过3年的学习, 毕业生具有以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服务态度, 并能通过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考试。 (1)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 (2) 掌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基本知识; (3) 具有较熟练制作常用修复体和矫治器的能力, 能初步分析和解决义齿加工中遇到的问题; (4) 具有对口腔工艺设备正确使用和保养、维护的能力, 能排除常见故障; (5) 具有正确使用口腔常用修复材料的能力; (6) 具有初步的口腔保健和口腔疾病预防知识和技能; (7) 掌握口腔修复工艺中的美学技能, 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8)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 (9)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 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有健康的体魄; (10) 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11) 具有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专业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

4.3 招生对象、学制与时间分配

(1)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2) 学制:3年。 (3) 时间分配:3年共计150周。第1~4学期各26周, 其中教学18周、入学教育或教学见习1周、长假1周、复习考试1周、寒暑假5周;第3学年46周, 其中毕业实习40周, 长假2周, 毕业复习、考试2周, 就业教育2周。 (4) 学时安排:每个教学周为5天, 每天7学时, 每学时40分钟。

4.4 课程设置与学分计算

4.4.1 课程设置本专业采用模块式课程结构,

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毕业实习5个模块构成, 课程名称和内容更加符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实际。为突出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单独开设了口腔解剖学课程, 大幅增加了牙体解剖部分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时数, 通过学习该门课程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牙的解剖学形态和雕塑义齿技能, 为从事义齿制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 增设了美术与雕塑基础课程。在专业课中加大了口腔解剖学、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和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3门核心课程的比重, 特别是加大了实践教学比例 (见表1) 。

(1) 必修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设置, 同时按照“专业够用、岗位实用”的原则对教学内容和时数进行适当调整。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动手能力的强弱决定学生毕业后就业竞争力的大小。因此, 新版教学计划加大了专业课程教学, 突出了技能训练 (见表2) 。 (2) 选修课程模块。包括拓展模块1 (基础课程) 、拓展模块2 (人文社科课程) 、拓展模块3 (专业相关课程) 。选修课程均为校定选修课。

4.4.2 学分计算

必修课程 (毕业实习另计) 满18学时计1学分。选修课程为校定选修课。各学校需从3种类型选修课程中各选取5门, 共计15门课程作为校定选修课, 其总学时为270学时, 修满计15学分。毕业实习满1周计1学分, 共计40学分。

4.5 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

第2、3、4学期各安排1周教学见习。第5、6学期毕业实习共40周, 选择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牙病防治所、口腔义齿加工中心和口腔诊所等单位实习。

4.6 考核

(1) 必修课程 (包括毕业实习) 、选修课程均应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3方面。 (2) 必修课考核分考试和考查2种形式, 各门课程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考核, 跨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未通过必修课程考核者可补考2次获得学分。 (3) 选修课成绩评定采用合格与不合格制, 未通过选修课程考核者可补考1次获取学分;获得12学分及以上为选修课合格。 (4) 毕业实习应进行分部门 (环节) 考核, 考核通过并获得30学分及以上为毕业实习合格。 (5) 口腔解剖学、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进行技能操作考试, 成绩单列。 (6) 毕业考试课程为口腔解剖学、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和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 分别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 (7)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获得145学分及以上, 同时通过毕业考试, 才能准予毕业。

4.7 教学时间安排及教学计划进程 (见图1)

注:*2001版中为口腔解剖生理学, 为便于统计、比较, 2007版统计的口腔解剖学中含口腔生理学学时数

5 新教学大纲特点

5.1 课程任务

主要阐述该课程的性质、地位、内容和任务。

5.2 课程目标

主要规定该门课程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目标。

5.3 教学时间分配

主要阐述各课程各章教学学时 (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的具体分配。按照以服务为宗旨、岗位需求为标准的教学原则, 压缩了公共基础课学时, 大幅度增加专业课学时, 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关键技能的整体塑造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5.4 教学内容和要求

主要阐述各课程各章节在组织教学活动中的要求, 其中理论学习分了解、熟悉和掌握3个层次;实践技能学习分学会和熟练掌握2个层次。

5.5 教学大纲说明

该部分主要阐述: (1) 适用对象与参考学时。 (2) 教学要求。对理论教学要求中的了解、熟悉及掌握3个层次和实践技能教学要求的学会及熟练掌握2个层次作了具体解释。 (3) 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理论联系实际,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其学习热情,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引导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阐明要点, 分解难点, 示教说明, 联系实际, 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强调对学生能力水平的测试, 评价方法可采用理论测试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必考和抽查相结合,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基本的职业能力。

5.6 存在问题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 篇8

1 与行业服务链全方位合作育人

加强与口腔工艺技术发达国家的教学机构的合作, 使其定期派教员来我院示范教学, 并把先进教学理念和实践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先进材料制造企业合作, 签订口腔材料、教学模型研发的合作协议, 积极参与产品开发和推广;加强与全球著名口腔设备和仪器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定期邀请器材经销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走进课堂, 及时准确地宣传口腔工艺新型设备和仪器, 并现场为我校师生提供技术和应用指导, 让学生及时掌握行业技术的新进展, 了解先进材料及设备的性能及应用;聘请生产实践经验丰富、引领新技术应用、素质高的行业专家、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 参与实训教学, 参与学生作品点评[3], 承担专业课时达总课时的50%以上;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建设校企实习管理平台, 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 保障学生实习质量, 及时反馈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选派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锻炼, 把校外实训基地建成学生实习基地及教师培训基地。

2 建立校企合作“联合体”

深化校企合作, 围绕口腔医学技术行业服务链遴选行业一流企业及国内外先进材料和设备制造商, 建立“口腔医学技术类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联合体” (以下简称“联合体”) , 成员单位达到15家, 并成立“联合体”理事会, 修订和完善“联合体”章程[4]。通过建立“联合体”, 创新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与制订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长效机制;寻求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员培训、技术服务、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合作点, 充分发挥学校、企业、材料设备经销商、医院的作用培养人才, 形成“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在我地校企合作理事会的领导下, 实现了教学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全程性和全员参与性的目标。校企共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各环节教学质量标准。定期召开了各种教学质量专题的座谈会,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教师、家庭、行业企业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毕业生就业单位与岗位情况、毕业生任职岗位素质与能力的自我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雇用情况评价等, 并及时对信息进行了采集、管理、反馈和评价, 提高了教学质量评价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完善了信息反馈系统。

3 建设校企合作远程教学信息平台, 企业、学校双向实时互动教学

通过校内实训中心信息化改造、校外新建移动式教学基地及远程教学信息网站的建立, 以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突破教学与生产时空障碍为目的, 利用学院1G宽带高速网络和双向影像传输技术, 构建义齿制作实时互动教学系统, 真正让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现场进行义齿制作教学, 同时做好顶层设计, 科学合理地制订实施方案以保证平台运行。主要实现了如下功能:支持学校教学现场与企业义齿制作现场场景的实时双向传输, 将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工作过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 借助视频特写、放大、慢放、回放等功能, 重点展示局部细节和典型过程;通过校内学生实训场景的传输, 企业兼职教师开展点评指导, 实现了与学生的互动, 真正突破现场教学的时空限制, 实现校企联合教学;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共同进行项目合作、技术产品开发;对实时教学进行教学资源录制备份, 收入教学资源库, 实现专业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利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手段, 校企共建、共享、共管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为学生自学、专兼教师教学、员工职业培训、产品技术开发提供了网络互动平台, 实现了快捷网络平台共建、优质教学资源共用、最新义齿信息共享的目标。

4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强化校企合作动力

在强化专业教学培训的同时, 扩大实训中心的服务辐射面, 提供社会服务, 使实训中心成为示范性、开放性的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努力提升实训中心在口腔医学技术领域中的地位, 力争成为国家级口腔工艺技术初中级执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考核基地。

利用本校教师在某一行业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产品技术服务, 如矫治器设计与制作、雕牙技术、全口排牙技术等。与义齿加工企业、口腔器材销售商、口腔医院、口腔专业院校合作开发口腔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各类教学模型和教学光盘。运用所学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矫治器设计与制作技术从事口腔高端技术行业, 为社会提供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有发展潜能的高技艺口腔工艺人才”。学院附属义齿加工中心与附属齿科门诊部, 共享学科发展带来的新技术、新材料, 相互借鉴, 相互促进, 并共同进行项目合作、技术产品开发。

5 建立附属义齿加工中心 (校中厂) , 进一步加强校企深度对接

学院附属义齿加工中心发展的瓶颈是缺乏一线技术人员, 我院教师尽管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缺乏一线工作实践能力, 如何应用先进技术制作符合生理功能的修复体, 是提升学院附属义齿加工中心服务能力的关键。校企合作共建我院附属义齿加工中心, 让学生在附属义齿加工中心学习, 进行基本操作技能、高端技能、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强化, 满足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需要, 同时体现“在生产中满足实训, 在实训中实现生产”的教学特点, 实现项目化教学。

以上5点是根据本专业的职业特点,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 探讨高职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如何实现校企深度对接。但校企深度对接是一项意义重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参与, 需要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规章, 还需要创立合作各方互利共赢的利益机制。

参考文献

[1]李高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成人教育, 2009, 29 (9) :32-34.

[2]郝敏钗.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20) :191.

[3]刘建东.走校企深度合作之路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1 (3) :73.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篇9

一、调研目的

随着口腔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社会对口腔医学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获取口腔医疗市场需求分析、义齿加工企业岗位需求及职业素质要求分析、同类职业院校办学现状和促进专业建设经验交流,我们针对以上问题,拟定具体调研问题。调研过程中以上述问题为调研的基本诉求点,通过发放问卷、座谈会、走访等方式,结合调研对象直接或间接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推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

二、调研对象及方法

1.调研对象

本次针对口腔医疗市场需求选取苏州市中老年居民共发放713份问卷,有效回收621份,有效回收率87.10%;针对义齿加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调查采用走访、座谈的形式,共进行16次调查,调查单位19家,其中上海8家、南京7家、苏州2家、无锡1家、常州1家;兄弟院校调查选取了华东地区拥有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高职院校,发放问卷10份,回收10份,回收率100%。

2.调研的内容和方法

苏州市中老年人口腔修复状况的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选取苏州市区3个区,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相关表格,设计针对性调查表,进入社区进行老年人义齿修复需求的调研。检查并记录了每位受检者的牙齿缺失和修复情况,不记录第三磨牙。同时记录调查人群的义齿修复情况,以及义齿修复的类型等情况。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行业企业的调查,走访了上海精瓷义齿制作有限公司、南京时代义齿制作有限公司等19家单位调研,了解行业单位人才构成,人才需求、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等相关信息。

调研结束后,对调研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此对口腔医疗市场的需求、行业前景、就业单位人才需求、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依据。

三、调研信息整理与分析

1.口腔医疗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在621例受检者中,牙列完整且无需修复例数58(9.34%)例,有口腔修复需求的患者高达90.66%(563人)。牙列缺损率78.58%。其中有327例进行了义齿修复,义齿修复率仅为58.08%。已修复、部分修复和未修复的例数分别188例、139例和24.69例,其比率分别为33.39%、24.69%和41.92%。

本调查显示,苏州市中老年人牙列完整率21.41%,且不同性别及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程睿波刘振兴等的报道。有口腔修复需求的患者高达90.66%,高于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在中老年人群中需要佩戴义齿比例(89.4%)。可能与地方饮食偏甜,龋病的发病率较高有关。苏州市中老年人的义齿修复率58.08%,高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65~74岁42.6%的修复率,也高于与程睿波等的报道。可能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较高及居民较好的口腔保健意识有关。但仍存在很大一部分中老年人未能进行及时的义齿修复治疗。

2.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从调研的义齿加工企业获悉,企业从业人员主要分布于20-35年龄层中,现有从业人员具有中高级以上技术资格的占17.9%,未经过正规职业教育培训及中专学历以下的从业人员约占53%左右。同时从业人员又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人员流动相对较大,都在10%以上,有的甚至可达50%,主要是目前国家尚没有相关的准入门槛。据专业人士分析,口腔修复医师与口腔技师比例应达1:2才能保证修复体质量。目前行业由劳动密集型正向高层次技术型转变,经过正规的职业教育培训,掌握熟练专业技能的口腔工艺技术人员还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需求量大,收入水平也较高。加之人员流动性较高,相关企业其每年都需补充大量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

3.行业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调研发现,企业普遍认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员不但要有牢固的口腔医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材料性能、设备使用等基础知识,还要有熟练掌握义齿的制作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要熟悉企业的具体实际和有关规定,并从严要求自己,做好义齿制作的每个环节,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口腔技师。

对于目前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3家单位认为良好;13家认为基本达标加以强化训练尚可满足企业需求;2家认为一般,毕业后动手能力尚无法很快满足岗位需求;1家认为较差。说明在用人企业看来,当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专业技能较为薄弱,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仍需推进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

调查显示,目前用人单位招录人才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企业更注重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责任心、道德诚信的要求。对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技术人员除了专业素质要求外,还需要有责任心、团队精神、道德诚信、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其中10家单位最为看重的是责任心,占53%;4家认为是道德诚信,占21%,其次是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学习能力等。

4.同类院校专业教育分析

通过调研反映出各大院校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首先就是专业技能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有差距,教学与生产实际有一定脱节,其主要原因是院校单一主体办学,行业信息了解不及时,师资队伍与行业一线的脱节,导致实训教学落后与行业发展。各院校针对该问题做出了相应的举措,例如深化校企合作办学,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信息优势提升专业教育的水平。10家兄弟院校都与优质的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其中3家引企入校开办了“校中厂”,8家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教学,2家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9家与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员互聘、专业建设以及教科研工作合作。其次是专业技能以外的其他能力的培养能力相对薄弱。兄弟院校普遍认为现代企业用人越来越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而这块短板也是目前学校教育较薄弱的部分,某种素质的培养很难通过一门课程来进行培养。各学校都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做了一定的探索,8家已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3家加强了医学人文课程建设,10家都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四、结论与建议

1.口腔医学技术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

根据调研得知,苏州市中老年人有口腔修复需求的患者高达90.66%,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在中老年人群中需要佩戴义齿比例也有89.4%。然而实际的义齿修复率仅有60%不到,仍存在很大一部分中老年人未能进行及时的义齿修复治疗。加之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口腔修复医疗市场的需求越来约大,催生了大量义齿生产企业以及对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随着口腔工艺技术方法的不断完善,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新设备的出现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研究面临一体化,使得行业对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以及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的人员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性技能人才是深受企业欢迎,人才需求很大。

2.应尽快建设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训结合成一体,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融合的课程设置方式,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创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学生通过对生产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受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有利于对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和有效应用。

3.校企合作办学,职业技能教育紧跟行业发展

更加注重校企合作办学,在产学研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吸纳社会、行业和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入教学过程。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运行等方面参与并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进一步加快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实现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师生与劳动者的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的结合,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学校实际的、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4.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该专业的认可度。大学阶段是专业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认同度,高校和企业都必须肩负起责任来。高校在宣传教育方面,要把该行业的广阔前景告知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学生认同感不断提升。

学校应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加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培养脚踏实地及循序渐进的工作精神、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及工作的积极性。学生在校期间,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以理智、现实、平和的心态走向工作岗位。毕业前,结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和思想的热点组织一系列的讲座和报告会,邀请用人单位和成功就业的校友来校交流,从宏观和个人的角度促使即将毕业的学生形成“职业道德情感—岗位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观。同时,学校和企业要充分利用实习期来锻炼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学校要依照企业的要求制订实习规章,使学生感到工作和实习没什么区别,尽快帮助学生熟悉所从事的职业环境和职业职责。

摘要:以口腔医疗服务客体、义齿加工企业、兄弟院校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座谈、走访等多种方式,围绕口腔医疗市场需求、义齿加工企业岗位需求及职业素质要求、同类职业院校办学现状和专业建设经验开展调研,以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及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为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素质培养,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程睿波,张颖,陶薇.辽宁省中年和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06):576-579.

[2]刘振兴,吕佳,曹建波.胶东农村中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初步调查.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03):181.

[3]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 篇10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为各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落伍,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适应口腔工艺技术的发展,培养专业型、复合型且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口腔工艺人才,应该创新教学理念,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提高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也促进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本身的发展。

二、职业能力导向的教学分析

我国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受到本学科传统医学教材的影响,专业课程局限性较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毕业后进入市场的岗位技能要求。如何改变这种弊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创新专业教学理念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是一种应用性很高的技术型专业,多年的实践表明,我国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学生所获取的专业技能与市场用人单位的要求脱节严重,学生上岗后只要很短的时间就能掌握的技能却在学校学了2~3年,而且很多学生仍然一知半解,没有学透,毕业生职业能力的低下导致其就业压力大,竞争力弱。这不仅有学生自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还由于学校的教育理念落后,教师思想僵化。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首先需要学校转变教育理念,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学校应该进一步转变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中心,从理论知识出发,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培养其实践能力,努力构建一条将学习、就业融为一体的新型教育体系。

(二)整合原有的课程体系

在我国高职教学整体改革的大背景下,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应顺应时代潮流,大胆创新教材,不被传统教材所束缚,对整体教材进行大胆的取舍,重新组织结构,丰富教材内容。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基础,突破传统教材内容,完成与就业领域的对接,使课程体系更接近教学改革的要求,完善传统课程中与就业能力不相对应的部分,深入分析岗位需求与就业资格标准,明确相关的知识、能力与岗位要求。

(三)教学安排

口腔工艺技术职业岗位的主要任务是制作各种矫治器、修复体等,修复体又包含活动修复与固定修复。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出符合相应功能的修复体,因此,在教学课程安排上,要把义齿、矫治器制作做成技能包传给学生,还要注意职业能力与核心课程的对接。根据实际岗位需要和行业实际发展情况,有目的地布置学习任务,教学内容要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合理安排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在课程安排中要注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工作思维,让学生对岗位职业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注重教学实践,培育学生动手能力

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破实践与理论长期分离的局面,以教学活动为中心,把实践与理论融为一体,做学教合一。转变教师职能,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协调者和领路人,灵活的活动教学,多进行模拟训练,当场指点,促使学生综合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地采集信息,制订项目计划,完成项目目标,并自己进行评估,让学生在一系列完整的实践活动中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学习专业技能。

(五)校企结合,严格监督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学校和用人单位紧密结合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用人单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可以在学校的教材编写、教学实践等方面提出有效的建议。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将岗位工作中需要的必备技能编入教材,并加大对这方面的重视,重点学习,把前沿科技知识补充到教材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教材,从而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缩小教材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差距。

三、小结

目前,我国对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市场的需求也促进本专业的发展,对口腔工艺技术教育进行改革刻不容缓,基于专业能力导向的教育更是改革的重点。国家也应该加大对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支持,加强师资力量,改善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素质,从而使学生的就业情况得到改善,缓解就业压力,也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毅,丁存善,许少平,等.基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建设与完善:以口腔疾病概论课程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6(5):130-132.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 篇11

关键词:口腔护理;资格认证;教育培训;执业范围

随着口腔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各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工作内容及人员职责的划分越来越精细,口腔专科护士这一角色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而我国口腔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造成这类专门人才的严重短缺。本文就这一现象作以简要分析,以求与同行们探讨。

口腔护士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史,在英、法、美、日、荷兰等国,都有专门的牙科护士学校,其教育教学体系非常完善,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到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教材的出版和选用都十分科学和严谨。而我国口腔护理专门人才培养才刚刚起步,至今没有一所专门的口腔护士学校或专业培训机构。口腔护士的来源大多数是临床护理专业的人员,经过口腔医疗单位1~3个月的简单培训就匆忙上岗,而各口腔医疗单位的层次水平又不尽相同,这样培养出来的口腔护士无论从职业素养,还是技术能力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虽然近年有部分卫生职业院校也培养了一些口腔护士,但由于国内没有统一规范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各个学校都相继制订了自己的培养方向和目标,达不到一致的要求和规范。因此,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确立行业统一的培养目标和岗位规范,设立口腔护士学校或在卫生职业院校中增设口腔护理专业,以促进这一领域的健康、顺利发展。

如今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口腔医疗模式已逐渐向“四手操作”甚至是“六手操作”转变,对口腔专科护士的需求量逐年攀升,而卫生职业院校每年培养的口腔护士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我国现行的卫生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划分上口腔护理属于护理专业的方向性学科,因此很多学校口腔护理的任课教师都是护理系教师,这一部分教师所熟悉的是临床护理领域,而对于口腔专业理论却知之甚少,这种跨学科领域的教授对待口腔这一专科特点非常突出的专业来说是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的,这样教出的学生在口腔专业知识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往往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肯定,还需要上岗前的口腔知识再培训。我建议学校安排口腔专业和护理专业教师共同承担口腔护理课程,还可适当聘请口腔医疗单位的护理人员做兼职教师,这样既可以保证护理平台上的专科特色,也达到了良好的工学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能学为所用,符合口腔护理市场需求。同时,有口腔医疗单位的专家参与教学研发,既有利于学校教育把握办学方向,也可以对教学工作、教学成果有科学和客观的评价,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除了师资力量的不足,我国目前的专科学校教育的弊端在口腔护理这一专科教学中显现的尤为突出,我们的教学习惯于“理论课”“实验课”这种固定的形式,成绩考核又多以笔试成绩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不利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口腔护理对专业人员的技能操作水平要求极高,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所以应在学校教育或是专科培训时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实践操作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用理论知识指导技能操作,这样才能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

在国外,口腔护士执业范围划分也非常清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口腔辅助人员包括不能进行操作的人员(口腔技工、口腔护士和口腔预防人员)和可以进行操作的人员(口腔治疗士和口腔卫生士)两类。而我国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口腔专科护士的执业范围,因而多数口腔医疗机构把许多护士工作范围以外的任务(如临时冠桥的制作、X线片的拍摄甚至是龈上洁治)也强加到护士身上,使得口腔专科护士工作量过大,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降低。另外,国外的口腔护士收入可观,以英国为例,一个初级牙科护士的年工资约为19~22万元,而我国口腔专科护士平均年工资仅为2.5万元左右,工作量远远高于国外的同等职业者,收入却仅为其十分之一,这也是很多人员不愿意选择从事口腔护理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提高工资待遇,规范执业范围是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口腔护理行业的关键。

造成口腔专科护理人员短缺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国内没有口腔护士资格认证体系。国外的专科护理资格认证体系十分健全,也很严格,比如,想要从事口腔护理工作就必须且只需取得口腔护士资格证,这样对相应的从业人员也就有了法律约束和身份认定。那么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和培训机构就可以根据有关的政策法规选择有实效的课程体系和教材、教参,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我国现行的护士资格认证只针对临床护理人员,没有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体系,这就意味着从事专科护理的人员只有在取得了临床护士资格后才能从事护理工作(其中包括专科护理),这既造成了技术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专门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首先要满足国家素质教育的大政方针,又必须以护士资格证的通过为导向,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只能缩减专科护理的学习内容,因此学生难以在走向社会后实现理想的岗位对接,不能满足专科护理的岗位需求。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应加快出台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政策,用以引导专科护理培养体系的健全发展。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口腔护士资格认证体系、规范其执业范围和技术规范,完善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度是口腔护理专业逐步走向成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杜姚,《日本齿科卫生士的角色及其教育现状对我国口腔护理发展的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10.12.25(23)2186~2187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 篇12

实现学科的定位转变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口腔工艺技术是研究各类修复体的设计、加工、制作及修补的专业学科, 其从本质上来讲主要是制作、铸造等工学学科的范畴, 是侧重于技术应用的学科, 是医学与工学学科的边缘学科。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的要求, 高职教育是以技术应用为主、以能力教学为核心, 以就业为导向, 围绕岗位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要求下, 我系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等都转变原有的医学学科观念, 融入工学学科的特征, 紧密围绕义齿生产企业的需求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开展, 以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有一定的口腔医学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口腔工艺操作技能, 从事口腔修复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

重点构建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内容

我院在改革中结合专业实际, 针对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原有课程的不足, 打破原医学学科型的课程体系, 在与相关专家和加工厂反复研讨的基础上, 围绕一线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需要, 重点对课程结构进行框架改革,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形成了涵盖工商管理、艺术造型及口腔专业基础及工艺技术核心课程的课程群,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对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 不强调基础理论的系统性, 缩减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 整合为口腔临床医学;

2.分配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突出口腔工艺技术重视专业技能的特点, 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及其实验教学, 使理论实践比达到1:4。按照企业要求, 实践教学重点强调牙体雕刻技能培训, 围绕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两条生产流程, 利用临床病例模型展开专业技能实训。我系专业核心课程课时数分表如下:

课程名称:4

3.对传统理论的学习时数, 加强新理论、新技术的讲座及交流;

4.立足口腔工艺技术专业, 增加专业特色的《美术与雕塑》、《牙合学》《设备学》等课程, 开设边缘学科选修课程《修复体经济管理》、《修复体质量管理》, 拓宽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注重教学方法和实践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教学中, 我们贯穿高职教育的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的原则, 加强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践能力考核改革, 以提高教学质量。宏观上采用高职高专2+1的教学模式, 前2年在学校进行专业基础、专业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训, 按照企业的工艺流程进行系统的实训, 后一年进入校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两者结合避免了传统技工人才培养的单一性和基础薄弱, 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能尽快适应企业的需求。

在教学方法上, 突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方法, 使学生一入校就逐渐接触专业知识, 进行职业教育, 参观加工厂, 使学生尽早树立未来口腔专业技师的角色观念;在教学中结合多媒体系统, 倡导“做中学, 学中做”的理念和以“义齿作品”为载体, 义齿制作工序流程为模块的实验教学模式, 积极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项目,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达到有效控制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评价上强调平时成绩和过程考核, 考核采用笔试、口试、技能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 突出对职业能力的分阶段考核。阶段性考核中结合“口腔修复工”职业考试标准, 制订考核标准, 进行课堂内的阶段性实践考核, 考核项目包括随机提问基本理论知识、操作手法以及实验作品评分等, 加大实践考核的权重, 阶段性技能考核成绩占到了40%。阶段性实践考核避免了以往期末实践考核的单一性, 对学生的各部分操作技能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使学生较为全面掌握相关的知识, 强化了实践技能。

重视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院校合作及校企合作

校内实验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 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 专业实训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临床模型制作以提高医学职业技术能力。因此只有搞好实践教学才能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然而实训基地建设又是实施实践教学的保障。

重视校内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 密切与义齿加工企业沟通, 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改造。建成了与义齿加工企业流程工序基本一致的、设备齐全的具有职业氛围包括烤瓷室、铸造室、热处理室、模型室等口腔工艺技术系列实训室, 能够为学生提供各种牙体、牙列缺损的固定和活动修复, 正常及异常颌全口义齿等按照工序流程进行仿真训练, 强化临床仿真技能。

加强学生毕业实习实训, 积极加强院、校和校企合作力度。与国内知名院校加强合作, 进行第三年实习实训教学环节“5+5”模式探讨, 即前5个月在各个生产流程轮转及后实习的后5个月顶岗实习的探索, 巩固了学校学习的知识, 熟练了相关操作, 又实现了职业技能的后期顶岗培训, 实现了职业技能的专项训练。与沿海的先进义齿生产企业建立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 学生采取全程顶岗定岗实习, 半工半学, 工学结合, 既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方便又降低了教育成本, 适应我国口腔医学模式转变以及口腔医学相关专业跳跃式发展的需求, 避免了教育资源重置浪费。聘请院校口腔医学专家、义齿加工厂技师和管理者与学校教师和管理干部组成口腔专业指导委员会, 根据区域和行业需求, 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方面给予建议和意见, 并参与相应的教改工作。选派出专业师资到国内知名企业和学院进行进修学习, 使我系的培养模式符合企业需要, 实现专业接轨。

我院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 相关的教改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教学效果优良, 经受了全国性专业水平的检验, 2009年我系首次参加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全国“日进杯”口腔工艺技术技能展评, 我系2名学生获得了二等奖殊荣, 团体成绩名列前茅。首届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其中45%学生实现了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92%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适合用人单位的需求。然而如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与院校合作, 依然是工艺专业建设的重点。在专业建设中, 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按照高职教育的要求, 坚持以用人单位的需求、结合自身的特点,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核心, 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加强交流合作, 以培养出高素质强能力的专门技能人才。

摘要:口腔工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我院按照“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原则, 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及考核方法、实训基地建设等入手, 积极进行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口腔工艺技术,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邱燕.以“校企合作”方式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 (6) .

[2]赵跃民.实验室是大学核心竞争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2) .

[3]焦雨梅.探索口腔医学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4) .

上一篇:损伤检测技术下一篇:管道清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