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中学习

2024-10-02

快乐中学习(精选12篇)

快乐中学习 篇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氛围中, 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产主动的参与学习。因此,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精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 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创设出学习情境课堂显得生动有趣, 学生的积极性大大的调动起来, 老师也不用担心学生一上课就走神。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二、精心设计新知教学, 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激活学生的思维。“爱动”是孩子的天性, 在教学中, 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 使其在操作中, 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 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思考的乐趣。例如, 在教学分与合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用小棒分, 请他把4根小棒分成两堆, 看谁的分法多。学生们十分开心, 马上动手分摆, 有的还边摆别念叨:一边分3根, 一边分1根, 两边各分2根。欢快有趣的动手活动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建立起了有关分与合的表象, 通过仔细的观察, 积极的思考, 得出每个数字的分成与组合。这样,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 促进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主动发展。

其次, 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多进行自我尝试。数学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 新知往往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扩展。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思维方法, 尝试解决新问题, 通过自己正确的推理、判断、概括,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巧设练习, 使学生能活用知识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 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教学中要对课堂练习进行精心设计, 做到目的性强, 层次分明, 突出重点, 形式新颖, 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轻轻松松地学习, 使学生养成主动运用知识的好习惯。

在练习中, 教师除了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外, 还可设计一题多解的练习,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 还要注意练习题组的多样形式, 如改错、竞赛、抢答、填写必答卡等等, 通过这些形式新颖趣味性较强的练习题, 变学生被动做题为主动参与。既能增大练习面, 又能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总之,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 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必要且有效的手段, 对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遵义县喇叭镇沿河小学)

快乐中学习 篇2

新的世纪,中国在腾飞,素质教育已进入全面推进的历史阶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实在每一节课里,树立起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问题学习特别是快乐学习的新理念,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再是“收音机”,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愉快教学”竟能够发挥立杆见影的作用。愉快教学是指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愉快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及创造进取和成功的条件,目的是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学习,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提出的教育理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我们的现代教学更要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自主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中,经过几年的探索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快乐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已倡导多年,目前的状况是众多的语文教师任然把课堂当作 “一言堂”,即使使用了现代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却又易被课件所束缚,仍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是导演,我的学生是主角。学生能说的我不说,学生能讲的我不讲,课堂是学生充分活动的天地。一位著名特级教师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之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这充分说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学一开始,师生必须进入各自的角色。实践证明,导语的好差影响着课堂的效果。如教第二册《鹅》时,我开头就说:“鹅,是常见的一种家禽,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那谁能介绍一下它的特点或背诵一些关与鹅的诗词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都踊跃发言,各有千秋,相当精彩。我表扬几位同学后接着说:“大家都这么熟悉鹅了,那作者所写的鹅与我们印象中的鹅一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识这只鹅吧。”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几个问题,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挑动了他们的思维,也创造了他们的乐学氛围。同学们也有一种极大的成就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语文的学习不只在课上,更在课下。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但能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更能培养同学们的语文表达能力。每学期,我都要求学生组织诗歌朗诵会、课本剧表演大赛、手抄报展览、语文演讲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多种活动。让同学们自己选定主持人、评委,自己找材料,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整个过程老师只是一个观察者、指导者是。听一首首配着或激昂、或哀伤的诗歌朗诵;看一台台活灵活现的课本剧表演;读一张张图文并茂的的手抄报,不仅培养了同学们较强的语文能力,而且更能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在语文创新中感受快乐

给学生一片天空,他们就能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之作,能够激发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将这些丰富的想象用手中的彩笔描绘出来,就是一幅幅生动的教学图片。在学习《画家乡》一课时,我让学生也动手画一画美丽的家乡,并相互展示,交流观看。他们个个都精心设计,认真描绘,谁都想把家乡最美的、最有代表性的地方画下来。有的画了小桥流水,有的画了高楼大厦,有 的 画了六蓄兴旺,有的画了五谷丰登。一幅幅美丽、富饶的家乡情景跃然纸上。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该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大家热爱家乡的情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画家乡的活动中,同学们更体会到学习的欢乐。

四、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快乐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学习也是如此。要想达到乐学的目的,教师就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同学们在主观认识上不怕学习,心平气和地看待学习,找到学习的感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觉得学习是充满阳光的,相信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潜能就能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学习将从苦学到要学到爱学到乐学。

低年级的学生应组织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竞赛等活动。例如,根据一年级以识字为主的教材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我遵循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安排周密、衔接紧凑等识字原则,设计了找朋友、摘苹果、考考你、开火车、大转盘、我当小老师等活动。通过这种教法、这些途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汉字,变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为有趣的学习。

其次,根据教材特点,创设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在教《数字歌》这课时,我出示了一幅自制的教学挂图,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说数练习,不一会儿,“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等一首首儿歌诞生了。接着趁势说,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背诵书上的这首儿歌《数字歌》,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成为背书能手。同学们一看,这不就像我们刚才“编”出来的儿歌吗?顿时,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地要背诵起来。这时候,我又趁热打铁,让同学们边读边用手势来表演《数字歌》。同学们的个个劲头大,个个兴趣盎然,很快就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当下课铃响的时候,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对高年级的 学生,可组织读书小组。我让班上的学生自由组合,组成几个小组,并公推组长,然后指导他们订出阅读课内外书籍的计划,并要求各组到时讨论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由于小组成员是关系密切,趣味相投,爱好一致的 学生自行组合,他们定能在融洽的氛围中,愉快地完成读书任务。

五、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快乐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作文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一是无话可说,即“无米下锅”。二是缺少条理性,东拉西扯。三是辞不达意,言不由衷。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1.要培养观察力让学生们言之有物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让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才会对生活有所感悟,才会有话可说,即想说,爱说,甚至呼之欲出。“生活是作文之本。” 而学生的生活主要在学校和家庭,与社会的接触是极其有限的,因此,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个作文中最大的难题,老师应首先指导学生尽情地投入生活,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深入生活、体会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开掘心智,让他们感到语文无处不在,作文时时事事可写。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去亲近生活,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聆听、认真感悟,让人物动物的 外貌形象,让亲情友情的表现,让星移斗转的规律,让鸟语花香的情景„„都呈现在他们眼前,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并自然、快乐地充分反映到作文中去,以表现美、创造美。

2、训练条理让学生言之有序

根据小学生作文教学的任务、序列及策略,三、四年级以观察作文为主,以命题记实作文和一般应用文为辅。为此,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收集材料、进行命题、并确定中心、组织片段,记叙成文的能力。在教学中根据我班实际,就尽量让学生做仿写练习。因为模仿写作有文可依,学生接受快、提高迅速。如学习《火烧云》一课时,作者描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是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顺序进行描写的。于是,我就让学生仿照这种描写方法,去观察天空中的其他云朵,看它们在什么时候出现?是什么样子?怎样变化?怎样消失的?要求他们按照这一顺序写下来,培养其作文的条理性。写命题作文《我爱故乡的山水》,可模仿《桂林山水》一文的写法,以“总——分——总”的构段方法总览全文,要求学生按照这一顺序去观察和描写家乡的山水,同时展开联想,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按照这种方法进行训练,学生作文时东拉西扯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言之有序的要求即可如愿以偿了。

3、集累词语让学生言之生动

词语匮乏,词义不分,词不达意,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为此,必须要求学生逐步积累词语,能分辨近义词和反义词,收集谚语和歇后语,多记成语典故和格言警句。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比喻、排比、拟人······等等。如写公园里的花草,可用花真多呀、真香啊、真美呀······,或用百花齐放、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等等词语来形容;写农贸市场的蔬菜,也可用真多啊,真齐啊,真嫩啊,真鲜啊······,也可用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等词语来形容。

在快乐中学习 篇3

关键词:快乐学习;质疑;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251-02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以看出,在中国,学习一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从《论语》里师徒间的无拘无束的玩笑和问答,我们可以感受得到那种充满乐趣的学习。遗憾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一提学习便是“十年寒窗苦,方为人上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苦读能成才”更使得人们得出片面的结论:学习毫无乐趣可言,学习就是一件折磨人的苦差!本学期,我们学校立志于创设快乐课堂,让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会知识,培养能力,真正地爱上学习。笔者经过实践,有了以下一些体会和感悟。

一、快乐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一门学科没有兴趣,怎么能学得好呢?著名教育理论专家叶澜教授在她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生活。按照叶教授的观点,我们不妨这样说:“快乐课堂”其实就是师生双方共同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场所。

语文课堂应该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重点的课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这种工具装有五把“刀”——即五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得到的思想)。……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种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兴趣不浓,甚至于产生厌倦心理,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原因,这部分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不知道怎么找答案,即使动脑也是在被动地思考,就是所谓的“被学习”。

那么,我们所追求的快乐课堂目标是什么呢?我觉得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做。在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引路人的作用,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表层逐渐转向深层,使课堂上有探究,有发现,有合作,有启迪,有情感互动,有智慧共生。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作为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从语文课而言,听说读写是我们最终需要达到的目标,同样,让学生学得快乐更是我们需要追求的目标,能够让学生享受到提问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分享学习成果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是我们终极追求的目标。

二、快乐学习的有效策略

1、让学生享受提问和思考的快乐

许多教师可能都有体会,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却越来越少,似乎总是集中在那几个孩子身上,其他学生总是乐于做观众。我构建快乐课堂的做法先从教会学生思考、提问开始。

(1)消除思想上的顾虑,让学生敢疑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都特别重视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上就是因果联系,即知识的基础。”面对那些不敢表达自己意见的学生,第一步就应该消除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敢说敢问。教师应该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学者问在日本的中国孩子:“你的日语不好,上课发言还那么积极,就不怕出错?不怕别人笑话你?”孩子说:“不怕,老师说过,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如果人人都怕出错,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正确的答案从哪里来呢?让老师一个人讲才是最糟糕的。”让学生知道课堂上就是可以出错的地方,没有错误,哪来正确答案呢?接着又教给学生思考的小窍门,要他们像电视上抢答题一样,一个问题问出来,先举手,强迫自己思考,既然举手了,脑子里一定会有一点答案。经过一段时间鼓励,敢于举手的学生比以前多了。

(2)教给学生提问方法,让学生善疑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学生胆子大了,可是不会思考怎么办?还要教给他们一些提问的方法让他们善于提问。笔者以最近教过的一篇课文《云雀的心愿》为例。

①围绕课题提问

读了课题,我问大家:“读了课题后,你随即想知道什么?”学生一个个小手如林,纷纷说:“我最想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第一个问题随之而出。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又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找了一个不太爱发言的学生。他非常流利地回答:“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瞧,问题迎刃而解。

②围绕课文空白处提问

课文的结尾说:“云雀妈妈准备和小云雀一起种树。”后面不再有其他内容,我采用倒叙的手法,将课文结尾提到前面来学。我问:“读到这儿,你想问什么问题呢?”学生们又纷纷举手说:“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对呀,这个问题读读课文就会找到答案。”学生很快从课文找到了答案。此时,课堂上发言的机会大多数都留给了那些平时不太敢举手的学生。

③围绕重点段落、重点词句提问

接着学习了课文的重点段落,学生们预习课文时提出的问题派上了用场:“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学生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圈画画寻找答案。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留给了表现一般的学生。学生由于有了充分自学的时间,问题还是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了答案。

2、让学生获得评价的快乐

快乐课堂首先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在其中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此时,教师的课堂评价语显得尤为重要。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新型的课堂教学评价就像一根奇妙的杠杆,能使学生和教师互动起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1)激励性评价,树立学生信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几句简短的,感情真切的评价语,如同春风化雨,使学生信心倍增。因此,教师充满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例如:“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个句子你读得真好,请你再读一遍,让大家再次欣赏一下。”

(2)指导性评价,指明学生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偏差时,可能有的学生会笑话他,从而造成这个学生以后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此时,教师应该把握好方向,通过自己恰当的评价巧妙地帮助学生。评价语应客观的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不足,同时,语言应该简洁明了,对于着意要强调的部分,更要说得清清楚楚,让学生乐于接受。例如:“你读得很有感情,可是后面的同学没有能够听清楚,你能响亮地读给所有同学听吗?”“别紧张,慢慢说。”这样的评价语言就多了一些人文关怀,多了一些感情投入,消除学生的紧张与尴尬,有勇气再次投入到学习中。

(3)幽默性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口语交际的润滑剂,它能使气氛更加和谐,关系更加融洽,也能化解一些矛盾。同样,运用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也是调节师生情绪、打破课堂沉闷气氛的有效工具。富于幽默感的语言更容易使教师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容易缓和师生间的紧张气氛,也更能使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

例如在评讲一个学生跑题的作文时,“老师好累哟,爬了那么长时间山,什么时候才能到山顶,看到美丽的景色呢?”

情境中学习, 快乐中收获 篇4

关键词:情境,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布鲁姆曾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在情境教学的课堂中, 学生通过大量的视听进行语言的反复感知, 理解所学语言知识, 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直观, 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促进其语言技能逐步形成, 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 能够比较自如地运用英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出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从而最大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图片和简笔画创设情境

在教学译林版三 (下) “Unit 8 We’re twins”时, 为了让学生对所谈论人物这一话题产生兴趣。笔者从网上收集了一些明星的卡通漫画像。当这些图片一出现在课堂上, 学生们立即哄堂大笑, 随即便纷纷开始猜测这些人物是谁。于是, 笔者顺势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漫画像中令人发笑的人物面部特征, 如big ears, small eyes等。当学生能准确描述出这些人物的特征之后, 笔者再利用学生的质疑点提出问题:Who’s the man/woman with big ears/small eyes...?学生们积极猜测, 完全沉浸在揭露人物身份的喜悦当中, 避免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明知顾问”。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操练, 课前笔者让学生用漫画的形式画了自画像, 让他们在作画时突出自己的面部特征。虽然学生的画功并不精湛, 但是当这些自画像展现在课堂上时, 学生立刻兴趣盎然地开始猜测画中自己熟悉而又陌生的同学。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尽量利用不同的特征进行提问, 学生们处于积极、真实的交流中, 表现异常活跃, 有的说:“He’s/She’s..., I think.”有的干脆说:“Sorry, I don’t know.”新句型的教学就在这样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手段能使课堂充满新鲜感, 从而引导学生观察、想象, 展开多向思维。

利用声音塑造人物, 创设情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们通常会采用编对话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达到交流的目的。在pair work之前, 通常都会有老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对话作为示范供学生模仿。如果不是老师事先告知的话, 参与的学生很难百分百地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内容, 而且对话语境也不够真实。这时我们可以事先录制一些声音内容, 通过这些声音来塑造我们所需要的人物形象, 把现实的或者虚构的人物请进我们的课堂, 增加交流的真实性。例如在学习三 (上) “Unit 3 This is my mum”用“This is...”来介绍人物时, 为了创设人物之间陌生的情境, 把学生们熟悉而又喜欢的福娃展现在课堂上, 利用提前录制好的声音使平面的福娃形象丰满起来,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福娃:This is my good friend, ×××.福娃也非常高兴认识大家:Nice to meet you.语境真实自然。又如在教学5A“Unit 6 Doing housework”时, 需要创设打电话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正在进行时的语用环境。教师可以分段录制声音, This is...speaking./I’m in the.../I’m...ing./He’s/She’s in the.../He’s/She’s...ing.通过电话中人物的描述让学生来感受什么是“正在”, 描述不同人物的“正在”的差别, 为学生运用该句型提供了既生活化又准确的语用环境的范例。

三、利用课堂内资源创设情境

所谓资源, 指的是可以为教学服务的物、人、景、情等。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让它们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这需要教师做有心人, 运用适当的教育机智。如在教学2A“Lesson 3 Who’s Linda?”这一课时, 文中有“She has blue eyes and long hair.”句型, 教学当日正逢家长开放日, 所以笔者先利用教材中学生熟悉的人物引出句型。在实际操练时, 让学生用该句型来描述班内同学。学生基本掌握之后, 笔者把坐在教室内听课的家长、听课的老师请出来, 让他们作“模特”, 供学生进行描述。看到自己的家长也进入到课堂, 学生们异常兴奋, 家长们也特别配合, 他们的热情参与鼓舞了孩子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而笔者在学生熟练运用句型的基础上, 又适时地引出了新的句型:Isn’t she beautiful?由于有效利用了家长这一资源, 课堂气氛被推向高潮, 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

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十分有限, 要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获取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着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真实生动的情境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因此, 教师应该懂得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进行教学, 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游戏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篇5

作者:侯传华

我于2014年9月份作为代课的体育老师来到了地处五岳之首泰山脚下,南临泰山大街,西傍迎胜路,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环境非常优美的财源街道七里埠学校,到现在算起来已有小半年的时间了,非常感谢能有这么一次机会和这样的一个平台,能让我来学习和成长,并且我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快乐和充实的,同时也是感触与收获颇丰的,伴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我也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七里孩子来感受体育的魅力,在快乐中健康茁壮成长、成才。

首先,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想浅谈一下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所谓的体育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教学形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健康的、快乐的、幸福的茁壮成长、成才,所以看似简单的体育课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倘若你还认为体育课就是简单的、机械的、反复的跑啊、跳啊,那么你就OUT了!

其次,体育教育包罗万象,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等,一节小小的体育课堂需要运用许多些学科知识才能顺利达到《体育课堂标准》的教学要求,然而一节成功的体育课,更是不仅仅需要学生玩的高兴,没有伤着、碰着受到损伤安全上得到保证,还需要身体得到健康锻炼,更需要心理上得到满足,体会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

不免历练失败感触痛楚,进而学会坚强,然后更多的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最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上体育老师不仅仅是要进行体育教育,更多的是要作为一名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的教学。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就要求更加丰富、新颖同时还必须要与时俱进,做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师者。

在此理解的基础上,我又结合在七里学校的这段教学实践经历,使得理论结合实践总结了一些小学生体育教学的想法,现将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和大家产生共鸣,并得到大家的指导与帮助,共同为体育教育教学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首先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我们就不难发现,游戏才是小学生们的乐园,游戏教学才是体育教学的首选!

“爱玩是小孩子们的天性”。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体育课的原因,因为小孩子从小就喜欢游戏,体育课上,一大群小朋友们陪着他们做游戏,老师也会陪着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玩耍,他们不喜欢才怪呢!倘若你的课程也是游戏性的,那么毋庸置疑,学生们也会喜欢的不得了,师生关系也会非常融洽,这么一来,整节课堂都会是在一种非常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从而也给学生们创造了这么一种新的学习环境——游戏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所以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游戏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结合到教材之中,运用到课堂之上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掌握动作技能,增进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都有着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更为可贵的是通过游戏教学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

鉴于游戏教学有诸多益处,索性我就针对游戏教学开展研究并积极搭建平台实施教学,在七里学校经过小半年的亲身实践,也初见效果,而且我在2014~2015第一学期工作计划中也有总结,现将之与大家分享:

一、教学内容游戏性生活化

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都比较简单,没有较难的技术,我们往往是通过游戏进行教学的,但是很多人却只是单纯的通过游戏让孩子们玩的痛快,而没有真正让孩子们理解和感受到游戏的真正涵义与教育意义,没办法让孩子们真正感触到切实的快乐。他们可能欠缺的是将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游戏性生活化的改造,最贴近生活的东西最容易想象和碰触的到,比如我有一次给七里小学二年级三班上的一节体育教学内容为跳跃能力的课堂上,我让学生们分别模仿“青蛙”、“兔子”、“袋鼠”甚至是“僵尸”跳,然后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谁能模仿更多身边生活之中见过的各种跳跃,尝试一下哪种方法跳跃的最远,然后进行比赛,同学们玩的特别高兴,热情也特别高涨,最后在总结的阶段中学生们更是滔滔不绝,有的说“我的兔子跳连续跳最远”,有的说“我的袋鼠跳原地跳最远”甚至有的说“喜欢僵尸跳”,所有的同学都向我说,下次他们还要接着采用各种方法跳继续比赛,甚至还有几个跳的比较好的同学,还说下次要继续和老师一较高低!这样的例子还很多,除此之外我还在教授短跑技术中引用过“龟兔赛跑”的故事,还在障碍跑的学习中放入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生活小常识,在投掷项目之中采用“穿越火线”的游戏等等,我相信有很多体育老师也会是类似这样做的,我也相信只要我们多动动脑子,多花点时间去学习和研究体育教学,每个孩子都会是在游戏中学习,快乐中成长的!

二、教学方法游戏性教育多样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根据《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主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来灵活的安排和变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更要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游戏性教育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例如,体育游戏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游戏比赛教学、儿歌编排教学,分组轮换、小组合作、游戏竞赛、展示互动、探究讨论、自主合作、擂台大比拼、才艺秀、创新天地等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既可以增强吸引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来。

“教学有法”就是运用游戏的方法,体现素质教育的“快乐体育”思想,同时还能让学生们在玩的同时得到锻炼,学习到各种知识与技能,更主要的是培养孩子们优秀的品质;“教无定法”就是教育要多样化,健康安全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都可以在体育课堂中进行教学,所以说体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理可依有据可实的,尤其是小学生的体育课,就更需要“教无定法”,就必须要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随时准备随机应变,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待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比如我在给七里小学三年级一班上课时,突然有同学将脚不小心崴了,那么那时我就灵机一动,临时改变教学内容,将课堂变成了体育健康安全教育,并且再次不厌其烦的重复、补充之前每节课都要讲的安全注意事宜,同时也将课堂变成了一节“医务大比拼”,同学们这节课都听的特别特别的认真,活动中也特别积极。同学们则从这么一件“小事故”中体会和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教学效果也超出预期的好,我更是感到非常的高兴。

三、教学形式游戏性开放化

为响应教育部实施的素质教育,我们七里学校积极开展工作,通过校长引领、教研组研讨、自修内省、多形式校本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等形式,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认知,努力变革传统教学思想模式,自觉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和形式,积极主动的投身教学变革之中!

在接下来的工作开展中,我校会继续开放化教学,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教学工作行之有效的开展下去,所以我校也会继续实施以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主抓,级部主任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堂改革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实施工作。

学校也会大力的提供政策支持和改革保障,积极的鼓励教师们要勇于变

革,善于变革,大刀阔斧的进行理论变革和教学实践,不断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我们体育老师们就更要走到教育变革的前线上来,以课堂改革为契机,从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法和形式入手,着眼于“教与学,教与育”两方面,积极总结与反思,切实完成素质教育与幸福教育的各方面指标与要求,为实现孩子们的美好明天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教学过程游戏性科学化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我们不是盲目的安排游戏,也不是生搬硬套的扣教学标准,更不是附和应付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我们是要合理化的安排教学游戏,科学化的进行教学。

在七里学校,我的前辈及引导老师,资深体育专职教师,体育教研组组长——王士华老师,一直都是我们的榜样,他也一直是这样给我们指导的,“让孩子们在玩的同时身体也能得到锻炼,更能学习到东西,就是我们的教学工作。”王老师所强调的就是游戏性科学化的教学过程。

游戏性科学化的教学过程给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我们要在重视孩子们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和心理成熟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教学游戏,科学计划教学,时刻进行安全教育,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成才。

其次,要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竞争性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让学生在愉快、激情的氛围之中掌握技术同时形成技能,端正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利用游

戏结合体育活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培养学生的善良、诚实、顽强、自信、坚强、自主自立等以及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的精神等。

五、总结

1、游戏教学使得学生上课积极性变得更高涨,能在老师的要求下积极锻炼,对学生自身增强体质,矫正和弥补身心缺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课堂常规。

2、通过竞争性游戏的锻炼,使得那些身体偏胖或者某些不爱运动的心理稍稍脆弱点的学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感受到了学校、班级和老师的温暖,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促进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游戏教学,突出游戏的带动作用,吸引学生们兴趣,提高兴奋性,高涨热情与激情,带动学生主动自觉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既保证了学生得到积极锻炼,又使学生在游戏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在快乐之中得到成长!体育上,老师可以借助游戏鼓励个性鲜明的孩子帮助他们去发扬个性表现自我,培养自信;对于那些性格弱小的孩子,老师更会额外关注与帮助,积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培养兴趣爱好,教授运动技术技巧,形成自己的特长。

4、在教学过程中,运动训练始终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运动时间由短渐长,运动强度由弱到强,运动负荷由小到大,并且对待个体差异不同学生采用“分门别类”的训练方法进行,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

5、通过不同类型的球类活动及游戏,使学生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增加了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也提高了球类技术,使学生们能在课余时间

自行的组织进行较为简单的球类活动,同时也更有利于我校开展各类球类活动和比赛。

被动变主动,快乐中学习 篇6

一、 情商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通过我10多年的职高英语教学生涯,我发现学生普遍地存在着讨厌英语学习的心理,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和耐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也不想付出努力和代价。学生在上英语课时不肯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活动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课堂的气氛不浓,作业被动应付甚至抄袭,因而英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我认为这种局面的产生与这些学生的情商没有很好地开发和培养不无关系。因此,情商培养已成为摆在我们职高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只有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并且以极大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投入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化为主动,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样的话,提高职高的英语教学质量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高情商以便学生尽情发挥优势并合理挖掘潜在智能呢?下面谈一谈我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些做法和策略。

二、 英语教学中情商的培养途径

(一) 做个高情商的教师,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微笑搀扶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用期待的目光鞭策学生积极进取;用高度平等的信任去引导每一个学生,建立起他们坚定的自信;用锐意进取的创新意识对待每一堂课,维持学生长久不衰的兴趣;用真诚乐观的态度直面挫折,开发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我们教师可以通过自然、得体、大方的教态让学生感到既真挚谦虚,又严肃亲切;我们教师还可以通过声情并茂、铿锵有力、自信简洁的语言引导学生去体验情景,感知形象;凭着我们对自己的教学事业、对我们学生的满腔热情去深深地感染他们,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克服困难和挫折的意志,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的吸收和掌握。

(二) 创设乐学情境,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情绪和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实践证明,人在愉快的情况下学习或工作,效果将大大提高。英语不同于其它学科,它需要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教与学,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到英语的有声性、交际性和情感性。在乐学情境中,学生从“必须学”过程到“我要学”,由被动变主动,在听说读写和欣赏体验中,消除了学习焦虑,轻松愉快地接受信息,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我们英语基础模块第三册教材中的第6单元《Would you mind saying something about your work experience?》, 主要介绍了如何参加面试。因为涉及到本学期5月份要分流,少部分学生就要走上工作岗位,所以提前让那些学生预习dialogue, 把教室布置成面试室,进行实际性的对话练习。学生觉得形式比较新鲜,虽然课文内容有点难,但是他们也非常愉快地参与到其中,学习效果不错。

(三) 树立自信,评价激情,鼓励成功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调控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正确、恰当,特别是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多用鼓励性语言进行评价。如回答正确,给予积极肯定: “Good/Very Good/Excellent. Thank you”; 如不完全正确,也应加以肯定和鼓励: “That’s almost correct”, “Not bad”, “Most of the answer is right, but ...”; 如果回答错误,不要完全否定他们的答案,更不要责骂、挖苦讽刺学生,而是尽可能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Your answer is not right, but your pronunciation is very good”, “No, it’s not the right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but it’s also very important. Thank you” ... 要注意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或许就是因为今天这一些的鼓励,为他们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四) 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共事的素质和能力。学会与人同心协作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是情商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组织学生运用pair work, group work和team work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同时还可组织词汇比赛、朗读比赛、阅读比赛、结合课文内容的排演课本剧等方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使之呈现出生生互动、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我在服一(2)班搞了一个试点,我把全班学生划分成12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3-4名学生,表现有优、中、差的三种,小组长是先由一名较负责、成绩比较好的的担任,以后轮流担任。组长与组员的共同体验,使他们逐渐建立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小组成员相互支持、融洽相处,不但建立了学习上的伙伴关系,而且生活中也和谐有加。

总之,我认为应充分认识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如果我们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就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情商培养。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篇7

一、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善于积累素材, 活用身边的各种资源, 创造性地、适时地变换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 充分感受体验。让学生的学习时时保持新鲜感、亲切感。例如, 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时,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特点及兴趣爱好, 虚拟“喜羊羊的一天”这一新颖、独特的情境。学生新奇地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竟然出现在了课堂上, 立即兴奋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地被激发出来了, 新知在快乐的情境中很快为学生所理解、接受、掌握了。教学情境极好地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在童话故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小学生常常沉醉于迷人的、动听的故事情节之中, 在他们稚嫩的心灵深处有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 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是快乐的。例如, 在教学“10的认识”时, 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 0-9这些数字娃娃出去郊游。9最大, 当上了队长, 他命令大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站好。他看见0最小, 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于是他走过去, 神气地对0说:“你呀, 没头没脸的, 和我比起来, 真是太小了!”0听了, 非常难过。这时, 聪明的数字娃娃1勇敢地站了出来, 很有礼貌地对9说:“不对, 如果我和0站在一块儿, 比你还要大呢!”9听了非常吃惊。故事讲完, 我说:“同学们1说得对不对呢?”学生说:“1说得对, 1在左边, 0在右边就成了10, 10就比9大了。”我说:“你真聪明!说得好极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 (电脑显示数字娃娃1和0站在一起) 我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我板书课题:10的认识。这样, 课的伊始, 利用了故事引入,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既复习了9以内数的大小, 又很自然地引出今天要学的新课:10的认识。

三、在游戏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根据小学生好玩好动, 注意力集中不持久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与学生乐此不疲的游戏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养成乐学的习惯。例如, 在教学“确定位置”时, 我设计了一个“找座位”的游戏, 请学生根据教师发的座位卡片找座位。看哪些学生能正确、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学生兴趣高涨。不一会儿, 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感受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四、通过多种活动探索发现, 获得成功的快乐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 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 给学生创设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 去享受发现的快乐。例如, 在教学“认识半时”时, 课件动画播放勤劳的小蜜蜂起床、发现蜜源、找小伙伴、采花蜜的四个钟面时刻的画面情景。之后, 我请学生帮助小蜜蜂写一篇日记, 并问:“你能正确地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生动的动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帮小蜜蜂写日记的请求”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结。最后, 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每项活动环环紧扣, 并且富有生活情趣。全班学生以快乐的心情在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的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 快乐地实现了“认识半时”的教学目标。

五、在幽默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幽默本身就新鲜刺激、生动活泼, 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幽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能把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 不妨来点幽默, 化难为易, 使学习变成一种享受。如在教学“退位减法”时, 像“1000-243=?”的问题, 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为了让学生突破难点, 饶有兴趣地学习, 教师运用幽默, 打比方说道:“今天, 数学王国来了一家人, 这家人十分有趣, 你瞧:‘0小个’是个穷光蛋, 减了不够, 向‘十叔叔’借钱。‘十叔叔’也是个穷光蛋, 可是他乐于助人。于是就向‘百伯伯’借。‘百伯伯’也是个穷光蛋, 但很热情, 于是就向‘千爷爷’借。‘千爷爷’把仅有的1千钱, 借给了‘百伯伯’, ‘百伯伯’马上把它换成10个百, 拿出1个百借给‘十叔叔’, ‘十叔叔’又把它换成10个十, 自己留了9个, 拿出1个, 借给‘0小个’, ‘0小个’欢天喜地, 马上用借来的10减3……”借助幽默, 学生很容易就跨过难点, 学会退位减法的运算。这样一个抽象而有难度的问题, 通过教师比拟化的幽默点缀, 变得浅显、生动而有趣。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篇8

一、教师的微笑能带给学生快乐

要实施快乐教学, 教师必须乐教。教师带着微笑走进课堂, 如春风吹进学生心田。高尚的道德, 和蔼可亲的教态是教学的核心。“快乐教学”效果才能更加明显, 课堂才能有声有色, 教学效果才会更佳。如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我看到这样的场景:上课铃响了, 许多学生气喘吁吁跨进教室, 课前准备不理想。我目睹这一切并没有责怪学生, 仍然面带微笑。用和蔼的语言对学生的这一状态做一次讲评。学生的情绪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二、精彩导语, 激发快乐的求知欲

教师如何导入新课, 在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每次上课都要给学生新的面貌, 而良好的开端则等于成功的一半。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 激发起他们的心灵火花, 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所以教学一开始, 就必须进入角色, 实践证明, 导语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教师指出, 375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学生一时说不出, 教师接着说, 我能判断任意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请同学们报数我来判断, 这时学生会纷纷报数, 教师对答如流, 学生定会被眼前情景所吸引, 然后教师再笑着告诉学生, 今天我就来教你们这个本领[出示课题]。这样使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接受了新知。

三、直观教学, 将抽象内容变得形象生动

小学数学课为了适应学生的心理思维方式的特点,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些情景, 给学生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 是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学习中。例如, 在讲授2+3=5这道题时, 可利用白板直观教学。例题, 原来有2只小鸟, 又飞来3只小鸟,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可以在白板上先呈现有2只小鸟, 教师现场拖动3只小鸟, 使学生对2+3的问题有了清晰的理解, 再不抽象, 学生在精彩活跃的气氛中轻松地学到了知识, 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效。

四、学生的积极参与, 会增加快乐学习的兴趣

我们要改掉过去的“你讲我听”的上课模式, 这样的模式让学生厌烦, 可采用“学生讲, 学生听”。如在做一些习题时, 可先让学生进行一些讨论, 有些学生可能不懂, 不会做, 这时可请一些已经明白的学生上台为大家讲解, 这在学生心里觉得自己讲给自己听, 要特别认真讲, 也要特别认真听, 这跟教师讲的不一样。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成功欲。这种方式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品尝到了参与的快乐, 成功的快乐, 被认可的快乐。

五、创设游戏活动, 使学生在欢乐中学习

游戏是学生最熟悉、最乐意参加的活动。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符合学生的游戏活动, 启发学生在喜悦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 教9的组成与分解时, 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学生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 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 (如:2和7组成9, 2和7就是一组好朋友)

六、引进竞赛机制, 激励学生快乐学习

每一堂课的最后阶段, 学生往往疲劳, 学习效率有所下降, 拒绝疲劳、快乐学习。可采取小组赛、同桌赛、男女同学赛、个人赛等不同形式, 不同内容的比赛,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篇9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人的心理产生某种需要时,就会对该事物予以注意,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稳定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情绪高涨,对学习充满信心,勇于克服困难,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有鉴于此,在每学期的开始,我都给学生上一次绪言课,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好数学,怎样才能学好数学,介绍数学的基础学地位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该学期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于这些,我采用设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对于目前社会上流行买彩票这一事件,可向学生提出花两元钱买一注彩票,中特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大?应该如何来求?化学上所讲溶液pH值是如何求出来的?我们向水中扔一块石头,激起水纹的运动规律怎么来描述?这些问题的提出都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惊奇始。”而要解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具有丰富的数学知识。

二、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对一些比较接近的数学概念,可通过具体熟悉的事例,引导学生去感知认识他们的区别,进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更易理解并增添许多情趣。例如在教学“过三点的圆”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有三户人家,先要在他们房屋之间挖一口井,使得这三户人家到这口井的距离都相等,此井该挖在何处?用这样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既贴近生活,又使课堂的趣味性大增。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纷纷开始讨论猜测。由于正在讲圆,学生很自然地联想:此井应挖在过三点的圆的圆心处。但该圆的圆心的位置如何确定呢?我的设疑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也导入了课题。这样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开始画图、思考、讨论了。经过艰苦的劳动得到了正确的结果。通过艰辛的思维,学生在更深层上促进了思维意识,养成了思维习惯。

三、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体现数学课的趣味性

1. 精选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增强课堂教学的知识性。

古今中外有许多小故事、趣闻或佚事,与数学过程中的许多内容有关,如果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穿插讲述,往往会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无理数”时,可通过介绍“第一次数学危机”等数学史知识引入问题的提出,进而引入对“无理数”一节的讲授,这样既能增添数学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又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的培养。

2. 通过新颖有趣的试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材中许多内容虽然道理很深奥,不易理解,但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这些内容的讲述可安排一些试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乘方时留给学生一道课外数学思考题:“一张纸按同一方向对折,对折次数能否超过7次?”当时,一个调皮的学生随即问了一句:“这个怎么折啊?”一个极限的数学问题立即就演变成为一件棘手的课堂突发事件,怎么办?于是我因势利导,请全班同学马上动手做折纸实验:用练习本大小的纸你最多能对折多少次?

课内折纸实验结果显示:按同一方向对折,练习本的纸最多能折6次,超过6次的学生是按不同方向对折得到的。我趁机提问:

问题:一般情况下,按同一方向对折,为什么无法把一张纸对折超过7次?

将其布置为学生需要长期思考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课后进行解决。

实验结果:一些学生用纸反复对折,合作讨论后发现:每次对折后纸的厚度就增加一倍,而宽度则减少一半,在纸的宽度不及其厚度的2倍时,就无法再将它对折了。

一张纸对折了7次后,厚度是原来的128倍,而宽度则是原来的1/128,这样就接近了可以对折的极限。

对于上述数学例子,我将它变成很好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使学生通过学数学而变得聪明起来。

3. 运用教具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对教材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几何图形,教师可事先设计、制造出几何体模型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共同识图,并进行启发引导,培养立体感,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时,学生初学几何,引辅助线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困难的问题。为此我在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在课上让学生把其中三个角涂不同颜色,然后剪下来拼在一起,问学生有几种拼法。通过拼凑学生发现辅助线的四种引法,并总结出最少要作一边的平行线。这样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寻求解题规律,达到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4. 通过新颖的课堂组织形式来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应试教育这一教学模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全班同学做同样的事情,有兴趣的要做,没兴趣的也要做,教学过程就像是往箩筐里放萝卜,放进去就行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抹杀了学生的求知欲。要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学生胃口的教学模式。

(1)实施趣味教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但当人们“运用”、“摩玩”它时,便会发生许多的情趣来,由严肃变为活泼、幽默的,变为亲切、有味的。讲概率时,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父亲,让自己不太灵活的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之前反复叮嘱要试一试是不是好用。结果他的儿子一根一根划,等回家时,已全部划完,其父亲哭笑不得。学生被故事深深吸引,同时理解了其中的数学知识。从这个故事中,学生也感觉到数学知识并不都是抽象的,而是生活中需要的;生活中的乐趣,也反映了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如果善于点缀趣味,则会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乐趣。

(2)加强师生互动。在学分式的运算时,我先写了一个代数式:, 接着说:只要学生所选未知数的值不是0、2、-2这三个数;老师一定能很快算出它的结果。于是学生们纷纷尝试能否考倒老师,结果当然是考不倒。于是我就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有本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式的运算。”这样精彩的情景,既吸引了学生,又与新知识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自经历了知识点的形成过程。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充满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利于思考问题和理解掌握数学,这比单纯地做几道计算题更具有挑战性、更加有趣。学生的好胜心强,如果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将会产生极强的催化作用。为此,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具体作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通过对教材中某一章节的自学,分析、归纳和总结出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也可对某一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讨论,并列出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之后,同学们互相指出这些观点和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最后,老师加以总结讲评,借助学生的好胜心,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1. 举办数学知识讲座。

为了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结合教学内容经常举办各种数学知识讲座。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重要命题和定理的产生及发展历程,一些著名的猜想(如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数学学科的发展趋势,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的良好素材。

2. 举办数学知识智力竞赛。

经常举办一些数学知识智力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既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又能了解一些数学史话。这样,既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学校开设“数学爱好者”学习小组,就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每学期都有很多新同学要求参加。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收集材料并组织竞赛,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实施快乐教学后,学生喜欢学习数学了,这与实验教材的新颖、现实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当然,也与教师努力钻研快乐教学的艺术有关系。只要教师紧密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深入实施快乐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数学素养。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参考文献

[1]钟文丽.浅谈“快乐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 2009, (8) .

[2]盛怀甲.试论数学课的快乐教学[J].教育革新, 2008, (11) .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篇10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普通中学, 学生普遍厌学, 上课睡觉的情况时有发生,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果差。为了改变现状, 我校在初中部推行了“快乐学习教学法”, 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成立了“初中快乐学习课题研究小组”, 研究课题《初中快乐学习教学法的探究与运用》成功申报了广西C类课题。本人作为课题组的主要负责人和语文科的主要研究人, 经过两年多的“快乐学习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 收集了第一手素材, 积累了快乐教学法的丰富经验, 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空前高涨, 所教班别的语文成绩名列年级前茅, 本人也连续几年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现将本人在语文教学中实行快乐教学法的一些做法分享如下:

一、发放“快乐学习卡”, 以卡为乐

初中生心智还不是十分成熟, 好动贪玩, 好奇心强, 特别是现代初中生, 便捷社会助长了他们的惰性, 但他们自信心强, 好表现, 有好胜心, 事事不服输。针对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特点, 我们研究小组设计了“快乐学习卡”, 用“卡”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教育心理学来说, 就是激发人的动机, 诱发人的行为, 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 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每个老师每节课有五张“快乐学习卡”, 用来发给要奖励、表扬的学生。可以发给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有创新见解的、认真预习的、作业完成好的、成绩进步的、课堂纪律表现好的……一切老师要肯定的行为都可以发卡鼓励。学生的“快乐学习卡”每15张普通卡可兑换一张银卡, 3张银卡可兑换成一张金卡, 这些学习卡可在期末举办的“快乐学习卡”拍卖会上兑换你所需要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 甚至你喜欢的零食、玩具。“快乐学习卡”在课堂上当堂发放,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积极举手, 踊跃回答问题, 没有学生睡觉了, 自觉预习的多了, 甚至后进学生也积极做作业了, 学生整体成绩都得到了提高。学生课余经常比谁的学习卡多, 领到学习卡的自豪感和快乐之情溢于言表。学生在感受到了用自己学习所得到的卡兑换到自己心仪东西的喜悦。还有的学生用卡兑换一双手套给妈妈, 妈妈幸福得热泪盈眶……小小一张卡所取得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我们也注意用“快乐学习卡”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快乐学习卡”上有京剧脸谱、国画欣赏、十二生肖、名人名言、古诗警句等, 甚至举行“我学习, 我快乐”美言征集活动, 把获奖美言印在“快乐学习卡”上, 既增进学生知识, 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 又促进学生的快乐参与。

二、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以动为乐

快乐教学法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构建者,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不仅敢想, 更要敢说、敢做, 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让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自主合作、探究、互相讨论的学习状态。学生有序地进行学习, 可以在黑板上写, 可以站上讲台讲, 也可以小组表演, 总之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组织和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 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他们就能快快乐乐地学习, 生动活泼地发展。以下三种教学活动能有效地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1. 课前三分钟的展示活动。

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 轮流让学生展示真我风采, 体验收获成功的喜悦。展示内容可由老师提前规定, 主要是对新课文的预习展示, 可采用讲故事、表演、评论等方式。或是对热点问题的评论, 或是诗词的背诵等。精彩表现者可获学习卡奖励。这个活动让学生人人踊跃参与, 个个精彩展示, 营造了良好的课前氛围。

2.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把学生分成八个学习小组, 每四桌为一组, 以方便进行学习讨论。心理学认为:“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自己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 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放开手脚, 自主学习,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 充满活力。如在教学文言文时, 怎么把枯燥的课堂搞活,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呢?我采用了小组学习方式。首先, 我把该文划为若干段, 由每个小组负责一段, 要求各小组根据文下的注解和工具书理通文意, 针对文段进行质疑, 小组长做好记录。其次,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讲台, 给同学们讲解关键字词和句子。最后, 各小组之间互相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达成共识。在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下, 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 因此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使他们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

3. 采用多媒体技术, 结合各种教学手段, 让课堂动起来。

多媒体把视听有机结合到一起, 声情并茂, 能够让静止的内容生动化,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另外, 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特点, 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 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易懂性, 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 能使学生更充分地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 结合游戏、绘画、唱歌、表演、辩论、讲故事等形式, 让课堂生动有趣。如《沁园春·雪》课件制作, 让没有见过飞雪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雄伟景象, 看到万里长城的雄伟气势, 伟人毛泽东登高远眺的高大形象, 更加直观, 令人动情。“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这些诗句对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不一定能够理解, 但直观的图片、影像却能帮助学生体会到诗句的妙处。例如教小说、戏剧类文章, 可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角色表演等形式, 让冗长的文字变成一堂有特色的“活动表演”课, 效果甚佳。教说明文《故宫博物院》, 我让学生画出游览路线图, 让学生扮演导游带领同学们游故宫, 再配以真实生动的故宫画面、图片, 有学生说比他现场游故宫记忆更深刻。

三、创设教学情境, 以情为乐

语文课本中的很多作品是以情动人的。但长期以来, 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只强调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而很少提到情感陶冶的目标。一言以蔽之, 如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 将充满人性之美, 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 乃至变成纯粹的应试训练。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怎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为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必须实施情感教育, 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 它可以强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的需要, 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 让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使他们触景生情, 以情悟理, 得到情感的愉悦。

文学作品是通过描绘生动的形象和景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反映思想的。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让意境在他们心中产生, 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 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一般是通过图画、相片、音乐、文学语言、电化教具等教学手段, 模拟和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 得到情感的体验。例如教《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以一首《歌唱祖国》配以一幅幅祖国成就图片, 点燃学生的爱国激情!

四、引进竞争机制, 以竞为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竞争机制已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针对学生易产生惰性但好强上进的特点, 在教学中也引进竞争机制, 让学生战胜自己的惰性, 通过和同学竞争,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通过竞争体验成功的乐趣。我的做法一是让学生和自己竞争。我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 特别是后进生的进步, 学生成绩提高了, 纪律的改进或者书写认真了, 敢回答问题了, 我都用语言和学习卡进行奖励, 让他们体验到进步的快乐。二是和对手竞争。我要求每个学生每个月找一个语文水平相当的同学作竞争对手, 张贴“学习擂台红旗榜”, 让对手比一个月中谁的成绩进步了, 谁的学生卡多, 谁的作文、默写好, 谁的问题有创意等, 每次赢的同学获一面红旗, 比一比谁的红旗多, 谁输的要满足对方的一个的要求 (不能是过分要求, 要力所能及的) 。这个带有小惩罚性质的竞争符合学生心理, 学生乐于接受。为了促进学生进步, 一个月后可以更换竞争对手。学生暗自较劲, 不知不觉中慢慢进步了, 学生从中体验到了进步的快乐。三是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在合作探究时, 各小组各抒己见, 在辩论竞争中增长知识, 增进友谊。特别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 采用学习小组竞争的形式, 使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更丰富, 形式更多样, 气氛更热烈, 合作更愉快!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快乐学习教学法, 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 以快乐学习卡为媒介, 旨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在快乐中体验情感, 在快乐中合作竞争, 在快乐中进步,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享受到学习的更多乐趣!

参考文献

[1]王彦玲.立足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培养语文兴趣[C].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 1999.

[2]苏莹.以美促学以美育人[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 2010.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篇11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135-0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转变学习方式要有方向性和目的性,要确定重点,求真务实,有的放矢。

1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1预习前给方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说明方法的指导在《新课标》中仍没有摈弃。学习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听到的都是汉语,看到的都是汉字。孩子一出生就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加之,小学生语文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自觉拓展学习方法,进行预习指导,扫清生字词障碍,围绕思考与练习自学,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1.2课堂中给时间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材也很精彩: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所以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的沟通。只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反复读书,在读中感悟,读中联想,读中圈画,读中品美,读中创造,一定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1.3总结时给机会

善于总结,才会有提高。学生的总结,既是前一个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综合,又是下一个学习过程的起跑点。当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教师、读本之间的对话达到颠峰时,一些生成性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洋溢万分,教师给了学生机会,让学生自主总结,在情感声中得以升华,在学法上得以概括,与读本对话将会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这样自主学习才有保证。

2变单一个体学习现状,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2.1告诉学生合作交流学什么

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作伙伴,以及合作交流的问题。在学生合作学习交流之前,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做教学预设,哪个阶段要解决哪些问题,选择哪种最佳呈现方式,让学生明确这阶段的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2.2告诉学生合作交流怎样做

首先要明确小组角色、分工,做到全面参与,然后告诉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并且交流意见,让个体在小组中动起来,最后要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变机械的接受学习现状,培养探索实践能力

3.1探究自己的疑问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问题,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让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得到充分尊重,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3.2探究伙伴的疑问

学生能积极主动探究实践,形成互动机制,训练竞争意识,促进团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建立合作规范,培养合作技能,培养尊重他人意见的情感。

3.3探究教师与文体的疑问

教师与学生、文体对话,会有一些预设,即有针对性,对于重点难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在探究教师的预设中将更快更准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将思维引向纵深,培养了自身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为今后的探究实践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识字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教给了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习方法的选择又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靈活的选择教学方法。 例如在字音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偏旁让学生猜猜它的读音,如“消、削、抱、姑、苍”等字,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偏旁读出它们的读音。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根据它的偏旁读出正确的字音,像“捎”,偏旁是“肖”,但它读“shǎo”,而不是“xiāo”,还有“讨”偏旁是“寸”,但它读“tǎo”,而不读“cùn”。但这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在字形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歌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灭”时,我教学生这样来记:火上盖个盖,一盖火就灭;在教学“料”时,我教学生这样记:今天上集,买米一斗。而在教学“思”时,有的学生则自己编起了歌谣:虽有十个口,却有一颗心;心在田下头,偏爱勤思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其中来。

另外在字义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字的字形就代表着它的意思,像“捎”和“梢”,虽然都读“shāo”,但“捎”的部首是“扌”,显然与动作有关,“梢”的部首是“木”,当然与树木有关。于是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去分析,引导他们注意区分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学生由此类推,很快便发现了许多小窍门,如“恨”的部首是“忄”,它的字义当然与心情有关,“论”的部首是“讠”,它的字义肯定与语言有关,结果一查字典,与自己判断的一个样。他们高兴的心情自然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就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篇12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快乐教学,教学方法

小学生虽然已经进入学龄阶段, 但是其心理素质依然停留在儿童时期, 丰富的想象力、形象思维都决定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基于此,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将快乐教学模式引入到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 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英语教学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 由此激起共鸣, 提高小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吸收能力。

一、一种和谐关系

在快乐中学习英语首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在英语环境中的互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 而是将教学中心转向学生。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 走入学生中间, 聆听学生对于英语的需求。英语教师要以积极乐观的情绪面对学生, 用自己对于英语教学的热情增强亲和力, 与学生建立起友善的师生关系, 从而调动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伴随学习兴趣的产生, 各种妙趣横生的故事就会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中产生。

二、一组多媒体

小学生具备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要让学生对于英语知识形成直观的感受。运用多媒体辅助小学英语教学, 让小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接受英语知识, 潜移默化地渗入理解知识。打破英语知识死记硬背的僵化教学训练, 在声像互动的条件下进行教学, 使英语课堂更生动有趣, 唤起小学生对于英语的求知欲。比如, 将英语对话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出来, 并配合动态变化的画面,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三、一个游戏

从游戏中学习英语, 小学生非常乐于接受。小学英语语境具有一定的活跃性, 要营造适当的英语教学氛围, 让小学生感受到英语那种特有的动态语音之美, 并伴随行动展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穿插游戏, 以寓教于乐的方式, 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轻松愉快的印象, 并沉浸其中。比如教学水果英语单词时, 让每一名学生用英语说出一种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然后让其他学生猜一猜这位学生到底喜欢吃什么水果。“apple”是一名学生所喜欢的水果, 而由于发音不够准确而成了“April”“苹果”的单词由于发音错误而变成了“四月”。 在游戏中被纠正错误, 学生就会在头脑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而不会容易混淆。

四、一幅简笔画

小学生对于绘画非常有天分, 是因为他们喜欢用绘画的方式塑造世界, 并让想象力翱翔在自己设计的情景当中。英语教师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 将英语教学与绘画相融合, 小学生就会从教师的笔画中思考教师脑海中的世界, 渐渐地就会让自己的思维集中到教师的笔端上。此时, 教师一边绘画, 一边讲解英语, 引导小学生在潜意识当中吸收英语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生词时, 辩解“sheep”与“ship”。教师简笔画出轮船讲一则短小的轮船远洋的故事, 然后让学生复述一篇。由于发音不准, 就会将“ship”表达为“sheep”, 此时教师同样用简笔画画出绵羊, 幽默地说:“我是要坐着轮船远洋的, 你们谁能骑着绵羊远洋呢? ”在欢乐的笑声中, 学生明确地区分了两个英语单词。

五、一首英语歌

采用英语儿歌开展英语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感悟力。如果说英语儿歌是小学生口头上的英语文学的话, 那么, 将英语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的内容都配以适当的英语儿歌, 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比如“Monday, M-o-n-d-a-y;Tuesday, Tu-e-s-d-a-y;Wednesday, W-e-d-n-e-s-d-a-y;Thursday, Th-u-r-s-d-a-y;Friday, F-r-i-d-a-y...”这首歌的歌词是星期一到星日的单词, 不但音调简单而悦耳, 而且其中涵盖了七个单词的发音和字母组合, 在唱歌的同时, 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七个单词的记忆。当对于星期几忘记如何发音和拼写的时候, 只要知道这首歌怎么唱, 一切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六、一个故事

小学生喜欢童话故事, 同样喜欢亲自表演童话故事。小学生自己会讲很多童话故事, 这些故事也是他们所喜欢的。如果将一些简单的、易于用英语语言表达的童话故事让小学生表演, 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新鲜而且富于挑战性。特别是故事表演结束之后, 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让小学生获得成功的体现, 对英语语言产生极大的兴趣, 从而促进英语自主学习。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材的每一个单元最后都会附上一则小故事, 其目的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表演的形式展示故事, 会让学生自觉地开口说英语, 充分开发学生的英语潜能。

七、一句绕口令

英语讲究语感,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就要格外强调语感, 以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语感首先是从语调中体现出来的。以绕口令的形式将英语语言表达出来, 会让小学生感觉读英语似乎是在说绕口令, 引导小学生掌握英语发音的技巧性。一些英语元音和辅音的发音以绕口令的方式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比如“Every Friday evening, we eat fried fish athe free fish fry.”让学生有节奏地朗读 , 不但能够很好地编印 , 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深化英语单词的记忆。

八、一条口诀

“点头‘yes’, 摇头‘no’; 来是‘come’, 去是‘go’; 见面问好‘How are you’”即为耳熟能详的口诀。其是将英语单词用汉语的语句贯穿, 读起来朗朗上口, 并加深记忆。口诀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 促使小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英语。设计属于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 不但强化了英语学习效果, 而且培养了小学生对于英语理解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技巧式的英语学习, 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深思考, 从而获得对于知识的认知。

上一篇:变形和应力下一篇:企业现金管理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