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说明文的语言教学

2024-08-01

加强说明文的语言教学(精选12篇)

加强说明文的语言教学 篇1

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现实及将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都有其他文体不可替代的语文教育意义和价值。然而在新课标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说明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笔者试图找到名师的课堂实录,以汲取营养,然而找到者甚少。教师厌教说明文,学生厌学说明文,使说明文教学园地荒芜杂生,说明文教学面临尴尬,遂生怪现象。

1. 无“体”无“文”。

即不抓住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不依“文”而教。如在《故宫博物院》的教学中,我校某老师为体现别具一格,完成简单的导入和文本阅读后,即给每组一张大素描纸,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故宫游览图。此过程占去近二十分钟,然后教师选画得规整的组上来展示。此时,课堂已过半。这种课堂是非语文化、无语文味、有悖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本质和根本任务的。为片面追求课堂的“语文”而散文化,从文学的角度进行教学,不进行理性解读,把说明文上成散文课或另辟蹊径,成“四不像”。更有为补充某领域知识,花大力气、长时间补充知识,把语文上成常识课、科学课。语文教学要淡化文体,但不是无文体意识;课堂需要新颖、需要深度、需要广度,但不能为延伸而延伸,花大量时间耕他人之田。

2. 重“体”轻“文”。

说明文无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无散文优美的意境,无诗歌悦耳的韵律,无议论文雄辩的睿智。有的只有“‘说明白了’为成功”(叶圣陶语)的宗旨。于是,“课”如其“文”。教师往往一改散文教学中的风趣、点染,转而严肃。课堂以文体教学为主,将文体知识作为教学目标,生硬地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抽象的概念一个个强加给学生,把说明文肢解为相同的几个要素,以“类”盖“个”,使文本失去“自我”。在把握语言上,教师将语言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准确性”,使说明文语言独特的美学特征被无情埋葬,使学生认为说明文就是浅近、呆板、枯燥的解说,产生厌烦、味同嚼蜡的心理。

究其原因,这与教师和导向有关。说明文的知识性、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和庞杂性,决定了其教学内容选择的困惑和艰难,这对教师的文化科学素养,再学习,丰富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提出了挑战。可有些教师将“课文内容”和“教学内容”混为一谈,甚至抓不住文体特性和文本特点这两个解读文本的重要因素。试想,如果施教者不知“教什么”更符合它的“文本性”,“怎样教”才适合学生的学情,才符合语文的特点,说明文教学就逃脱不了技术化倾向,避免不了枯燥乏味、非语文化的命运。

现行语文教材打破了文体组元这一传统形式,以主题组织单元,中考的作文题目也大多要求“文体不限”,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甚至不少语文教师文体意识淡薄。而对于说明文教学所承载的任务,新课标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而部分专家认为,说明文要通过学习科学言语,促使学生形成逻辑思维,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养成科学论证的严密性的思维习惯。课堂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如果导向不一致,那么一线教师就会无所适从。

那么说明文该怎样突破尴尬,使教学行之有效呢?笔者认为应当坚决地站在语言文字的立场,用语文的眼光深入解读文本,并用语文的方式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语言表达技巧等。因为任何作品,归根到底是言语形式。而语言的魅力不仅在于词的张力,以及由其构建的文学美,精当的表达、清晰的思路也是美,这又恰恰是说明文的独特之处。因而说明文阅读,就要关注语言,关注语言形式背后的“对话”意识,关注语言何以要如此表达。正如王尚文教授在《语文教育学导论》中说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言语形式。”“启发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作品的言语形式,这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

1. 抓住语言文字,读懂“写什么”。

阅读说明文,读懂才是目的,但这个“懂”,必须是在语文课程范畴内的“懂”。试想如果学生对所读文章的信息都没有理解,对所举例子不知所云,即使知道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就代表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发展了么?本校某次初三月考,有题为《叫三声夸克》的说明文阅读,其中一题是:“‘一语双关’中的‘一语’是指什么?‘双关’又具体指什么?”这是一题最基本的对信息的提取和整合题,但居然得分率极低。这足以说明如果语文课不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纯技术化地探讨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样的教学岂不是伪教学?语文课不是科学课、常识课,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素养的训练,要靠理科来完成。语文课的任务是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培养读懂科学知识的能力。

2. 从语言不同角度,感知“怎样写”。

借助语言文字不仅要了解文章的内容写了什么,还要明白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的。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课时,笔者把“揣摩语言,感知作者怎样通过语言形式,从多角度来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作为主目标之一。在找出表现故宫特征的句子后,着手落实这一目标。

师:你从哪里读到了“宏大壮丽”?请找出来。

生1:我发现了“万、七十、九千多、五十多”等数词,这些词说明了建筑群的宏大壮丽的特征。

师:我们把运用数词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叫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生2:我注意到“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这句中的“矗立”。

师:如换成“站立”或“立”,不行吗?

生2:不行。“矗立”有高耸直立,兼高而大之意。

师:看来,这里选用了合适的动词表现事物的特征。

生3:我找到了“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重重”、“层层”、“道道”,说明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

生4:用了量词叠用的形式说明了殿宇、楼阁、宫墙之多。

学生从具体言语中获取了说明的信息,领会了说明语言的特性,也在多种形式的比较中,亲身体会和品味了语言的魅力,懂得了阅读说明文也要走进文本语言中去的道理。而后,在分析“精美”特征时,学生学以致用,能自觉地从语言的不同角度感知特征。

说明文语言包括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等的词句,都要求准确无误。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咀嚼、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说明文的用词艺术。当然,如果一味停留在语言咀嚼上,那么无疑是一堂散文课。河北沧州市第九中学徐红霞老师在执教《奇妙的克隆》时整堂课主要品析说明文语言,沿“品析什么→怎样品析→品析得怎么样”这一思路分析了平实性说明准确简洁和生动性说明的形象传神的特点。陈树元老师的评价是:忽略了指导学生对具体语言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这一文体思想内涵的领会,造成教学不扣体,学生不入体。如前文提到的,我校某老师要理清《故宫博物院》的说明顺序,大可不必花心思画图纸,只要让学生入到文本中去,找出方位词,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就能把握说明顺序。

3. 透过文字,挖掘人文内涵。

说明文同其他文体一样也体现着人文内涵、作者的情感态度。如《故宫博物院》,内含中国古建筑文化,透着作者自豪之感;《说“屏”》有着中国人诗意、精致、含蓄、内敛的生活情调、精神世界,体现喜爱之情;《生物入侵者》则是作者关注自然、保护生态的忧心。这些均可通过言语来挖掘,只要教师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意识,就可通过对具有人文情怀的言语的品读赏析,帮助学生领悟说明语言运用的妙处,滋润学生的情感世界。如刚才徐红霞老师的课中,如果注意到三个“越”字,“那么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也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句中两个“首先”的品读,也就可避免批评中的缺少“科学意识”和情感把握了。再如《故宫博物院》中“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不能不”双重否定,感情如此强烈,惊叹跃然纸上。

4. 读写结合,提高语文素养。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在说明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而忽视读写结合,其实说明文可从文章构思、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入手,依托语言、活化语言,并相机融入必需的听说读写训练。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学习说明文特殊的表达方式,又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如《故宫博物院》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默读课文,按照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图(见教科书)。然后撰写解说词,以播音员的身份口头介绍故宫博物院。这个设计并没有回避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只是把它们“化”在了教学之中。这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怎样抓住特点,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解说,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

如在“读写结合,拓展延伸”环节中出示两个题:一是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我们学校。二是让学生抓住事物特征,从多角度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物品。这可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的能力,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把所感、所知转换为所有,落实语言的运用,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说明文教学主张回归“语文”,不是要变成语言赏析课,而是立足文本,改变线性的逻辑分析,改变形式上的文章解剖,站在语言文字的立场上,试图把说明文教学的课堂还给“语文”,还给学生。就像宁波的沈建军老师所言,语文学科的整合对象应立足文本,从语言的价值出发,从学科边缘中判断和筛选一些为语文教学所用的对象。如果失去语言价值,就必然失去对教学的意义,丧失语文的本质特征。

摘要:说明文教学正面临尴尬, 亟待突破。教什么、怎样教正困扰着许多一线教师。作者认为, 说明文的说法只是文体划分, 它本质上属于语文, 需要从语文的角度去把握。而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 在阅读课堂上, 教师应立足于文本, 紧扣文本, 组织和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写作思路、写作手法, 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应用, 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立足语言,文体,文本

参考文献

[1]陈红军, 董水龙.构建科学文本的阅读图式.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 (7) .

[2]沈建军.例谈语文课中学科整合的适度空间.语文学习, 2008 (6) .

[3]陈树元.如何确定说明文的教学内容.中学语文教学, 2011 (04) .

[4]赵先国.说明文也能上出语文味.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 2011 (48) .

加强说明文的语言教学 篇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开明宗义地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段话,地于语文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以及教学的意义,说得够明白不过了。按照时圣陶先生的说法:“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京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发学生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基础工具上,语言文字教学上,因而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因扰。理在,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从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以下就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首先,应是教学观念上要真正转变、更新。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效率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主红,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着为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第二,要研究和梳理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探索和总结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布鲁姆强调,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言基础知识凶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的孤立的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

加强教学性语言的规范意识 篇3

首先,从思路上去规范

不管课堂教学的形式如何异彩纷呈,都有一条或明或暗的教学思路在连缀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师该从教学的思路出发,对教学性语言精心设计,严格规范。

我们读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作品以空间转移作为明线。与此同时,还有一条暗线,即作者感情发展的线索。这感情线索犹如一条教学中的抛物线。而最高点就是师生情结点。它凝聚着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的真诚关怀,体现了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的宽广胸襟。因此,在教学的起承转合中,教学语言的设计要突出师生情结点,展示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抓住了这个情结点。就抓住了这堂课教学思路的关键之点。所以说,教学语言的设计要呈现教学的思路,突出教学思路中的重点。又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入桃源的行踪为线索。由发现桃源到进入桃源。由离开桃源到再寻桃源,颇具故事性特点。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祥和、古朴的风景画,寄托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生活的向往。教学性语言的设计要以此为背景,扣住主线,收放自如。

其次,从情感上去规范

我们读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作者的感情随着蒋氏自陈心曲的“从流飘荡”,由“悲之”发展到“愈悲”。最后发出感叹——“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因此。教学性語言的设计要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通过引导和点拨,比较和综合,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达到以情激情的教学效果。从而,深刻认识“赋毒甚于蛇毒”的社会现实。

现代散文也是如此。她能在百花争艳的文苑中成为一支永不衰败的花朵,她能在浩淼的文海中,显出别具风姿的文学魅力,除了语言因素外,主要得益于真情的流泻。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形神兼备,情“影”相融,在教学中,我曾用中间突破的方法,集中解读关于背影的描写,又以“背影”链接“祸不单行”的家庭背景,从而点出特定背景下背影的意义:是那动荡年代中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生活的缩影。为了加深情感体验,我设计了如下一段教学语言:当我们看到奶奶蹒跚地去菜场买菜的背影,当我们看着爷爷兴冲冲地取牛奶的背影,当我们看着母亲在田头辛勤劳作的背影,当我们看着父亲匆匆去上班的背影,你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是在真情拥抱下生活,我们是在爱意绵绵的滋润下成长。让我们倾情叙说一下那些特定背景下的背影吧!从而,激起学生情的涟漪,产生此叩彼应的教学效果。

第三,从作品的意境上去规范

我们读中学教材中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写的是传统题材,但由于诗人构思新颖独特,表现手法和敷彩设色的手法与众不同,所以成为元曲小令中脍炙人口的精品。此曲开头三句,不着一个动词,也不用其他词语连缀,只将九种典型景物精练地组合在一起。渲染出一种萧瑟孤寂、冷落荒漠的晚秋气氛,给漂泊在天涯的断肠人制造一个典型环境。接着点明时间是“夕阳西下”的黄昏,有添凄暗的色彩,最后出现中心形象,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整个艺术构思,从而创造了凄凉、孤寂、冷落、悲愤的意境。

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凄凉悲愤的意境,我曾凭借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作品中九种典型的景物组合成一幅完整的“晚秋夕照图”,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产生与作品相和谐的意象。再通过配乐朗诵,创造出一种孤寂、冷落、悲愤的艺术境界,渲染一种凄凉、悲壮的教学氛围。突出表现“断肠人”远离家乡的惆怅与悲愤之情。接着,以散文化的语言再现了“晚秋夕照图”:深秋。西风萧瑟。老树参天,枯藤缠络。夕阳西下,昏鸦横空。蜿蜒的古道上,漂泊天涯的游子,见此情景,更添思乡之情。又见潺潺流水,小桥旁边,几户人家参差错落,想起自己远离家乡,伤感之情,油然面生,轻抚着鞍下瘦马——经过长途跋涉,马已消瘦,更何况是人呢!

这样,经过景物的重组,内容的链结,情感的升华,巧妙地化解了教学难点——断肠人在天涯。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创造性复述和比较阅读起到了架桥铺路的作用,可见,从意境上规范教学性语言,既能化抽象为具体,又能起到以简驭繁的效果。

当然,对于教学性语言的规范,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必须从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加以历练,这里不一一赘述。总而言之,加强教学性语言的规范,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开掘课堂再生资源,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的至高境界: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

加强说明文的语言教学 篇4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说明文教学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要求语文教师把晦涩难懂的专业理论变的通俗易懂, 易于学生消化吸收。并通过说明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思维能力, 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对科学知识经验总结。

科学思维是指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 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整合, 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科学思维能力包括理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对提高个体认知水平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说明文教学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有必然的牵连

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自身对科学概念和科学规律的理性思考, 包括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个因素。

思维的灵活性, 是指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动态的思维思考问题, 理解科学知识, 能够排除自身思维定势的影响, 善于将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到新的问题当中去, 进行合理的转换, 正确的处理各种辨证关系, 具备综合分析能力。

思维的敏捷性, 是指在学习科学知识过程中, 能够准确快速的把握其实质, 并善于对获取的科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形成自己的思维认知模式, 在遇到科学问题时, 能够迅速快捷地找到与问题相匹配的解决机制, 并进行周密的综合分析, 迅速的解决问题。

思维的深刻性, 是指善于从不同的侧面理解科学知识, 并进行归纳分类, 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解决科学问题时, 能够正确理解问题的实质内涵, 挖掘问题的隐含条件, 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的方法构造问题的理想模型, 并进行严密的推理论证。

思维的独创性, 是指善于总结适合自身的有效地学习方法, 并在已掌握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 设计新的试验方案, 然后用类比的方法理解抽象的规律, 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思维批判性, 是指在学习过程当中, 能够排除相似概念和已有研究结论的干扰, 善于提出质疑, 对已有研究结论进行反思和检验, 并陈述自己的不同见解, 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转变解决问题的思路, 正确的预测症结所在, 最终确定最佳的学习方法。

加强学生的科学思维活动, 更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善于质疑, 提出问题是拓展学生思维的基础平台。通过问题,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这样能使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广泛阐述自己的见解, 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分析问题的过程, 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需要教师善于在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课堂教学也应当引入先进的先进的科学设备, 例如引入网络和多媒体等作为教学手段, 通过生动形象逼真的影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说明文的教学要以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主线, 紧抓这一重点不放松。

二、中学说明文教学与扩展科学思维能力实践视野有着内在联系

说明文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通过说明文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学目标与关键所在。

1) 中学说明文可以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中的敏捷性, 学生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 能够准确快速的把握其实质, 并善于对获取的说明文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形成自己的思维认知模式, 在遇到类似科学问题时, 能够迅速快捷地找到与问题相匹配的解决机制, 并进行周密的综合分析, 迅速的解决问题。2) 中学说明文可以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中的深刻性, 学生通过说明文的学习, 从不同的侧面理解科学知识, 并进行归纳分类, 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解决其他科学问题时, 能够正确理解问题的实质内涵, 挖掘问题的隐含条件, 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的方法构造问题的理想模型, 并进行严密的推理论证。3) 中学说明文可以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中的独创性, 学生通过学习说明文, 总结出适合自身的有效地学习方法, 并在已掌握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 设计新的试验方案, 然后用类比的方法理解抽象的规律, 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4) 中学说明文可以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中的批判性, 通过说明文的学习, 学生能够排除相似概念和已有研究结论的干扰, 善于提出质疑, 对已有研究结论进行反思和检验, 并陈述自己的不同见解, 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转变解决问题的思路, 正确的预测症结所在, 最终确定最佳的学习方法。由此可见, 中学说明文的教学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师应当着重抓说明文的教学质量, 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即认清说明文的教学重点与加强学生的科学思维活动。说明文的教学重点体现在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说明语言特点上。说明文教学的主要方法是, 抓特征、讲方法、理顺序、语言准。说明文教学首先要使学生从阅读中明白说明的事物或道理, 例如, 通过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明白花儿各种各样的颜色的原因。这也体现了说明文的教育价值, 即培养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加工能力。在学生读懂文章内容的前提下, 再去探讨一篇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技巧。通过对说明文的阅读, 促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例如通过阅读《雨林的毁灭》, 让学生懂得雨林的毁灭使人类将面临那些灾难, 人类应该为保护大自然做些什么。新课标明确要求:“阅读科技作品, 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因此, 说明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进而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通过名家名作, 感受语言文字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科学性。同时培养学生注重观察、求真务实、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说明文教学, 更要注重让学生深刻理解科技说明文中的人文内涵。

要想通过说明文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任重而道远, 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这需要广大教育专家、一线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路曼曼其修远兮, 让我们共同去向未知的知识领域去求索。

参考文献

[1]高峡, 赵亚夫.新课程与新教学的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康肖.科学思维的培养.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3.

[3]黄先明.开拓思维的旷野.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6]徐婉玉.浅谈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策略.小学教学参考, 2007.

加强说明文的语言教学 篇5

克拉申(S.D.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越来越受到我国外语教学界的重视.此文从有利于增加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角度,结合目前英语专业教学的实际,探讨如何创造“语言输入机会”,促成更多语言输出.

作 者:文辉 涂红英 邱琳 WEN Hui TU Hong-ying QIU Lin 作者单位:文辉,WEN Hui(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涂红英,TU Hong-ying(中山市杨仙逸中学,广东,中山,528400)

邱琳,QIU Lin(广州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广东,广州,510010)

在散文教学中加强对语言的品味 篇6

一、重视诵读,读出雅味

散文的语言具有优美、隽永或者活泼、灵动的特点,一位优秀的作者总是将情感藏匿于这样的语言中。因此,阅读一篇好的散文,就如品味陈年佳酿一般能获得一种韵味悠长的美的享受。然而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却在课堂中用烦琐的讲析代替了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和体验,不注重朗读品味,这就导致学生只记住一些干巴巴的教条,受不到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实际上,只有朗读才是感知散文语言理趣之美的最好方式。它能将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进而深入体验文章丰富的内涵。如朗读“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种整齐的句式就能把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有一种诗韵美。朗读“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种工整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整齐,长短错落,曲折回旋的语言,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当然,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把握其韵律,体悟其意象,注意语音停顿、感情重音、高低强弱、轻重缓急、逻辑重音,感受语气、节奏、情感、韵味,反复诵读,反复体味。

只有深入理解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情感,才能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情趣和韵味才能产生。比如,品读《荷塘月色》一文描绘的那幅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的清新美丽的景象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体会这是怎样的意境,讨论后再明确朗读的基调:语气要舒缓,语调要适中,停顿要合理,这与作者想排遣心中烦恼,月夜独游荷塘,陶醉于美景中的情境相吻合。读到叠词处时,就要读得轻缓舒徐,音律要更协调。但是语调中不能带有压抑和沉郁,更不能太活泼轻快。感情重音的把握还应落在文中那几个富有极强表现力的动词上,读出动作出现的过程美,体会其无可替代之效。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更要细心品读安谧、恬静、柔和、朦胧之美及作者已陶醉其中的那种细腻的情感。

二、仔细玩味,揣摩深意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要在千八百字中写出诸般光景,种种情怀,就要求作者必须惜墨如金,力求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做到语言高度凝炼。因此,一篇散文中,很多看似简单的语言背后,往往深藏着作者的不俗用意。而走马观花的略读难以深入这些深奥的地方,所以教师必须在这些场合指导学生玩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叶圣陶说过:“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比如,《我与地坛》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几,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落日时分是最为“落寞”的时分?雨燕的声音为什么“苍凉”?孤立地看这些词语,的确没有什么品味之处。但是,只要联系文章,就会发现每一个语词后面都大有深意。“落日”本是无心的,但对身体残疾万念俱灰的作者来说,用“落寞”就十分贴切,因为那是“我”孤独寂寞心境的准确写照。雨后的燕子出来唱歌,应该是悦耳动听的,然而,在“我”听来,却是“把天地都喊得苍凉”。作者的心灰暗绝望到了如此地步。明白了这些,才能真切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母亲的思念,才能真切地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担心忧虑和惴惴不安,从而领会母亲那一颗伟大的心。

总之,要想深人品味散文,就须透过语言文字,读出其丰富的内蕴。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散文仔细玩味的好习惯,只有认真品味,才能读出新鲜而真切的情趣来。

三、调动经验。加深体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要在体会语言本身的基础上领悟语言背后的丰富内涵,除了仔细玩味外,还得调动读者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作者的言语是具有较强的个性的,所表达的是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学生如果只凭表面的文字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在品味语言中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才能真正与作者形成共鸣。比如,在教授《背影》时,课文中有几句描写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时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清布棉袍”的“蹒跚”“肥胖”的背影。初读这几句平淡话语时,学生并没有太大的感触。于是,笔者引导他们回忆在自己的生命成长过程中,父母亲有没有过类似的做法?学生的生活经验被调动起来了,再来读这些语句时,就能够感同身受,深刻理解。

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不同经历不同阶层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都可能从某一角度找到与散文作者的共通处。生活经验丰富的人,读散文就会获得深刻的精神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调动学生的各种体验,去品读语言。

四、善于联想,获得美感

在散文教学中,我们发现,仅限于文字所及的范围,所得是肤浅的,有限的。教师应启发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想象和联想,把课本的文字符号变成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方块字的组合中看出一幅画面,一片场景,甚至是一场人生。

比如,在教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时,写到小院观花那一段,作者通过文字呈现给读者的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应抓住表现力强的几个关键词语,从色彩、形状、物象的特点人手展开想象:那是怎样的破屋?周围的环境如何?为何只喜欢蓝白紫这几种颜色的牵牛花?秋草为何是“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当时作者的神情如何?为什么要细数着“槐树叶间”漏下来的“一丝丝”日光?当青天下传来“驯鸽的飞声”的时侯,作者在想些什么?面对此情此景,你们想到了什么?在你脑中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秋景图呢?你能否感受到作者的心境?通过这样的想象和联想,学生逐渐明白这些词语描绘的都属冷色调的景物,是为了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反映了作者离群索居的寂寞和内心的苦闷。

加强说明文的语言教学 篇7

在说明性课文教学中, 怎样进行语言训练?这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的话题, 要想在一篇文章中详细地阐述显然不大可能, 因此笔者谈一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旨在抛砖引玉。

一、导课时, 积累相关词语

众所周知, 好的新课导入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 往往会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在说明性课文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课文的特点, 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导入, 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设计能体现语言训练的课堂导入, 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引导学生积累相关词语, 确实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如《狼和鹿的故事》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普文章, 告诉了我们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笔者在导课时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在学生交流了与狼有关的故事后。)

师:同学们了解的故事真多。那么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狼是一种生性狡猾的动物, 因为它经常想出坏主意害别人。

生:狼是一种凶残无比的动物, 因为它经常伤害弱小的动物。

生:狼是一种残忍无情的动物, 因为它对人也要发起攻击。

……

师 (板书:鹿) :同学们, 你们觉得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鹿是一种温顺听话的动物。

生:鹿是一种美丽善良的动物。

……

师:是啊, 在我们的印象中, 鹿是一种善良温顺的动物, 应该保护;而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 我们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它们。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 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教师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上述教学片断中, 教师先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 说说有关狼和鹿的故事, 再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用“生性狡猾”、“温顺听话”等词说出了印象中的狼和鹿。这样的语言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更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可谓一举多得。

二、初读时, 练习口头表达

语文教学的宗旨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教材中选文的内容, 还应抓住契机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训练, 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水平。在说明性课文教学的初读阶段,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可以指导学生理解部分词语。在此基础上, 更可以指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既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我是什么》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性课文, 采用拟人手法, 图文并茂地向我们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我校一位教师教学此文时, 在学习生字、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 这样引导学生感知全文内容:

师:同学们, 读了这么多遍课文, 你一定能猜出“我”是什么了吧!

(学生纷纷猜测, 大部分学生说是水, 并说了理由。)

师:那课文中讲到, 水会变成什么呢?

(学生纷纷回答, 有的说水会变成汽, 有的说水会变成云, 有的说水会变成雨、雪, 有的说水会变成雹子。)

师:大家说得真好!谁能连起来说成一句话?

生:水会变成汽、云、雨、雹子、雪。 (教师顺手在黑板上贴出写有“汽”、“云”、“雨”、“雹子”、“雪”的卡片。)

师:真聪明!如果在“雹子”、“雪”之间加个“和”字, 句子会更通顺, 你能再说说吗?

生:水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

师:说得真好!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们增加点难度, 就是用上“也”、“还”这些连接词说一说, 不知你们会不会说? (学生开始思考, 马上有五个学生举手了。)

教师见大部分学生有困难, 就出示了以下句式,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水会变成 ( ) , 也会变成 ( ) , 还会变成 ( ) 。

师:现在谁会说了? (学生纷纷举手。)

生:水会变成汽, 也会变成云, 还会变成雹子和雪。

生:水会变成汽、云, 也会变成雨、雹子, 还会变成雪。

……

师:大家说得真清楚、真通顺, 我们都竖起大拇指夸夸自己真能干。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学生开始时非常清楚、完整地说出了水会变成哪些东西, 一般情况下, 这个环节可以到此结束, 然后非常自然地导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而这位教师始终坚守“说明性课文教学要随时体现扎实的语言训练”的教学理念, 提出了“用上‘也’, ‘还’这些连接词说一说, 不知你们会不会说?”的要求, 引导学生用上排比句式, 既完整地表达了意思, 又显得简明扼要。这位教师以其敏锐的语感、娴熟的训练技巧使口头表达训练落到了实处, 使学生既从整体上了解了文章内容, 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细读时, 品析重点词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 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3]在细读说明性课文时, 教师应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找到一些重点词句, 重锤敲打、细心琢磨、深入体会, 从而领悟说明性课文语言描写上的特色。

还是以这位教师教学《我是什么》为例, 在细读课文第二段时, 她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读第二段, 找出三个非常重要的动词框起来。

(学生找出了“落”、“打”、“飘”这三个动词, 教师在黑板上写着“雨”、“雹子”、“雪花”的卡片下板贴, 故意贴错, 让一学生上来纠正。)

师 (顺势点拨) :谢谢你, 都是从云里下来的, 为啥不能换呢?

生:雹子很硬, 很重, 应该是打下来, 而雪花很轻, 应该是飘下来。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教师出示“下雹子、雹子打坏地面上东西”的图片, 引导学生体会雹子分量重, 下来时力度大, 所以要用“打”, 并用朗读表现出来。)

师:大家读得真好!这位小朋友, 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师出示:到了冬天, 我变成小雪花飘下来, 人们又叫我“雪”。)

学生轻轻读。

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轻呢?

生:因为雪花很轻, 所以要读得轻轻的。

师:对, 所以这里要用“飘”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 (小结) :原来, 雪花是轻轻地、慢慢地下来的, 所以要用“飘”;“雹子”很厉害, 它在三个当中分量是最重的, 要用“打”;雨点是在两者之间的, 就用“落”。小朋友们, 这几个动词用得真好, 要牢牢记在心里, 谁愿意来读一读整段话。

学生读后, 教师出示下面一道选择“飘、落、打”的练习题, 让学生选择填空, 并简单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1.豆大的雨点 ( ) 在窗户上, 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

2.她难过极了, 眼角 ( ) 下了晶莹的泪珠。

3.一个红气球在天空中 ( ) 着。

教学说明性课文, 尊重科学性是前提, 而感受语言、品味语言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上述教学中, 教师完全摈弃了“内容分析”式的教学, 而是把“落、打、飘”三个重点词作为语言训练的切入点, 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词的表达效果:故意出错,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出示图片, 直观感知雹子下来时的情形;朗读体会, 区别“打”和“飘”的本质不同。更为可贵的是, 这位教师并没有就此止步, 最后还让学生参与了一项选词训练, 达到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的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中, 虽然教师并没有提出指向课文内容的问题, 但学生通过对重点词的品味, 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掌握了科学知识, 而且在反复揣摩、多次朗读、扎实练习中学得兴味盎然。

四、拓展时, 安排随文练笔

在说明性课文教学中, 教师要以“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为目标, 努力设计好拓展环节, 让课堂精彩频现。说明性课文教学中最好的实践拓展途径, 就是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动笔写一写, 做到既延伸知识内容, 又灵活运用语言。如《电脑住宅》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说明性课文, 课文按空间顺序清楚地介绍了住宅的大门外、门口、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等六个地方, 每个地方都按“有什么先进设备、是怎样工作的, 为人提供了哪些方便”这样的顺序写的, 笔者在指导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特别是每段的写法后, 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师:同学们, 想象一下, 这座电脑住宅中, 除了文中介绍的一些地方, 还会有哪些地方?

生:还会有书房、餐厅。

生:还会有健身房、游泳池。

……

师:是的, 这些都是电脑控制的。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 你会给这些地方装上什么先进设备, 它是怎样工作的, 又为人们提供了哪些方便?请选择一处, 把这些内容清楚地写下来。

学生练笔, 教师巡视指导, 大约5分钟后, 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 如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餐厅在厨房的旁边, 可是没有桌椅。也许你会着急, 没有桌椅, 难道站着吃饭吗!你别急, 墙上不是有三个红、黄、蓝的按钮吗?它们完全受电脑控制, 按一下红色按钮, 桌椅马上就整整齐齐地放好了;按一下黄色按钮, 美味佳肴和餐具就出现在你面前了;按一下蓝色按钮, 使用过的器具和剩下的饭菜自动送进厨房并清洗干净。你看, 主人多省心呢, 真正做到了“饭来张口”。

笔者始终认为, 像《电脑住宅》这样的说明性课文, 语言浅显, 内容简单, 学生一读就能明白文章的内容, 根本用不着多讲。因此, 我把课文的教学重点定为学习课文的写法,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上述教学就是以此为目标, 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学生想象、练笔上, 既适度拓展了课文内容, 又落实了语言训练, 做到了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三者的自然融合。

说明性课文的语言魅力是独特的, 而这种独特的味道也只有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在说明性课文教学中, 只要我们有了强烈的语言训练意识, 就可以找到语言训练点, 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这正如清朝诗人袁枚所说:“但肯寻诗便有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陈兰.“言”——语文课的本体性教学内容[J].教学月刊, 2013 (12) .

浅谈加强语言积累的教学策略 篇8

一、凸显诵读背诵, 在熟读中积累语言

《教育心理学》指出:“丰富语言材料储备, 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 这个‘储备’的手段, 就是熟读成诵。不诵读是不能将规范的语言‘写进’记忆仓库, 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语言系统。”从语文教学现状来看, 多数教师还是“以理解为目标, 讲解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为了追求读得深, 老师唯有以讲为主体, 无视教学效率越低下的现实, 违背了“诵读”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其实, 语文教学应该是“以学习语言的形式为目的, 以熟读背诵为手段。”在熟读上下功夫;在识记上下功夫;在背诵上下功夫。衡量是否读熟、是否已会背诵, 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再次, 要努力增加课内背诵量。就现用的教材来看, 无论是寓理深刻的寓言, 措辞优美的散文, 还是含蓄精炼的诗歌, 都是积累语言的优秀范例, 但教材中规定要背诵的部分不多。以小语第十一册为例, 要求背诵的课文中涉及6 篇, 共1244 字, 每天背诵量不过10 个字。所以背诵量是远远不够。这时, 教师可以根据语言特色适量增加背诵量, 如《山中访友》中可让学生选增“落叶”段, “树与我融合”段, “桥如老者”段等等, 既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增加了积累的量。

二、抓好课外阅读, 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的积累, 不能只从语言文字上去获取, 而要从生活中去开拓”。经常性博览群书就是从生活中采蜜, 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

因此, 教师上好阅读课外, 更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养成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的习惯, 重点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在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起步阶段, 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 用自己的专业素养与一线语文教师实践开发课外阅读课程。科学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 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 并使整个活动常态化, 使积累语言生活化。

三、活学活用, 在运用中积累语言

读书是学习, 运用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材料, 是巩固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捕捉运用语言的练习点, 多角度尝试, 使语言活用。

如《盘古开天地》教师通过“天地”的语言敏感, 引导学生扩展四字成语 ( ) 天 ( ) 地, 然后用所得的成语概括段落小标题, 排列组合训练读短课文。学生在扩展词汇的同时进行了成语概括排序练习, 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 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 丰富了自身语言, 达到语言的再积累。

四、迁移运用, 在习作中积累语言

尝试把积累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优美片段, 把它们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比如语文课本中有语言特点的语句, 名家名篇, 在教学中, 着力引导学生运用课文词语、句子、句群, 运用表达方法和调动以往积累做练习。这种表达练习可以模仿课文的语言说一段话或者写一段话, 可以创设新的情境, 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话和写话, 还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写话。比如六年级的课文中像《索溪峪的野》《山中访友》《山雨》等文中, 都有很多的好句段, 可以让学生来模仿着说一说, 练一练。比如《索溪峪的野》一课, 可让学生模仿文中“水野”用比喻构段的方式, 写写家乡的山、家乡的水等等。

总之, 这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要在设计习作练习和讲评习作上花力气, 评语采用多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习作爱好, 经过探索, 可采用口头与书面结合、片断与成文结合、大作与日记结合、自由作与统一作结合, 可以分步练、集中练, 可以教师评、学生评, 灵活多样, 不拘一格。并且一旦发现好的习作, 立即投稿, 班级编成作文集, 选编学生的优秀习作,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 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

五、点燃灵性, 在赏析中积累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 可引导学生在文句品析中积累语言, 比如在具有语言特色的文句鉴赏中强化认识, 把握实质, 融会贯通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 如《第一场雪》有这样一个句子:“山川、树木、房屋, 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万里山河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 挂满了毛茸亮晶晶的银条;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 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 树枝轻轻地摇摆, 银条儿和雪球簌簌地落下来, 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 映着清晨的阳光, 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指导学生读, 思考从哪里能看出雪大?哪个词用得正确?把“满”去掉行不行?为什么?这样的雪景你见过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这样, 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了语言, 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加强说明文的语言教学 篇9

一、足够认识英语文化学习的意义是加强语言文化教学的前提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去说, 在我们众多教师中对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认识是存有一定问题的。首先对需要方面的认识比较模糊, 不少的教师误以为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无所谓去进行英语文化的渗透, 因为现在的学生其关键是要打好语言方面的基础,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或者是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后, 对英语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有学者还做过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中还有人这样认为:文化只不过是由语言传递的信息, 并不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征, 因此, 对英语文化的学习也就显得无关紧要。其次是对英语文化学习的方式或者说是时段认识比较模糊, 不少教师总以为语言与文化是割裂的, 教学语言是无需再去进行所谓的文化渗透的, 一般意义上讲只要我们对语言教学踏实而又认真地抓好了, 那么也可以去促进英语语言文化的提高。应当说诸如此类的认识都是我们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上的绊脚石。如果我们不去搬掉这块绊脚石是根本也谈不上加强语言文化教学的, 所以我们必须去努力提高这方面的认识, 应当充分地意识到在我们国家学生中也已存在的严重问题是, 学生们英语语言知识水平是高的, 但其英语文化水平是远远不能适应未来发展之需求的, 就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文化水平也是比较低下。这就严重制约学生交际能力的发挥, 也就完全影响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应当说在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 学生英语文化水平和能力还是亟待提升的, 其提升的途径应当说还是要靠平时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 当然也就需求我们去充分而又循序渐进地渗透英语国家文化。

二、充分理清英语文化学习的关系是加强语言文化学习的基础

虽然说英语文化是由英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 不是英语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征, 但是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思维, 文化不是与语言相脱离的。英语国家文化所包含的诸多传统, 比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 应当都蕴含在英语文本的字里行间, 不同阶段的教材有着不同英语文化的高度而又集中的体现。因此, 我们必须力求去做到的是首先要理清教师自身教学行为与英语文化渗透的关系, 窃以为教师应当是学生接受英语文化熏陶感染的引路人, 而要做到正确引路, 教师对英语文化一定要有比较强烈的敏感性, 这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要素。从一定意义上讲, 当我们初中英语老师有了这方面的敏感性, 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的接受度肯定就能逐步提升。所以, 我们要做有心人和热心人, 把搜集英语文化资源或者说挖掘英语课程文化资源变成自己的第一需要和自觉行为。其次要理清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与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 应当说目前学生接受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是广泛的, 英语国家文化对我们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也是多元的。但从一定意义上讲英语国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也会存有精华和糟粕的差异, 可以武断地说就是所有的文化都利于我们学生去健康成长的。再加之英语文化作为一种民族之文化也可以说是浩如烟海的, 而我们的学生在这简短的学习时段内也是完全没有可能去接受众多文化的。所以, 作为我们教师必须去努力做到的是自己要有解读英语文化的硬功夫, 针对新的课程标准中所描述的初中学生必须形成的相关文化意识的具体级别目标去思考学生文化内容的选择甚至于统整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初中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基础才能奠基得牢牢实实的。

三、努力发展英语文化学习的能力是加强语言文化学习的提升

学者张红玲对跨文化外语教学曾这样说过:“不成体系、肤浅片面的文化教学活动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教育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因为它很容易导致对文化狭隘、僵化的理解。”这样的论述可以引起我们不尽的思考, 学生英语文化学习我们必须去做些深层次的思考, 要力求使学生去活泼、广泛而又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 真正获取这样的效果还不是我们就这样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 窃以为我们要去以发展我们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能力为主要努力方向。实际上英语文化学习有着与语言学习的相同点, 需要学生去主动探究, 当然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能力肯定也是行不通的。学生探究英语文化能力理应通过英语学习的诸多活动去获取, 那么我们就必须紧密结合英语语言教育教学的实践去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学生探究英语文化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必须去力求做到的是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 应当说当今的学生其有利的条件还是充足的, 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譬如平时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的群体优势通过英语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 帮助所有学生去拓展视野。学生们则可以去通过广泛的阅读更多地了解到英语国家的诸多习俗, 饮食习俗、人际交往习俗等;学生们则可以去通过广泛的阅读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以及主要的节假日特别是一些庆祝的方式等;学生们则可以去通过广泛的阅读去比较准确地掌握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历史等。这些方面的理解和掌握其获取的途径都是学生自主、独立或者说是合作的基础上去予以完成的, 也一定要是学生颇具英语文化学习能力的, 也一定能在这样的前提下使学生的英语文化学习能力得以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沈姗姗.谈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沉浸.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0 (3)

加强说明文的语言教学 篇10

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 更重要的是语文还有很强的思想性。我们教授的这门学科, 对于其他的学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门学科, “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 获取新的知识, 对于贯彻教育方针, 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对于提高民族素质, 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段话, 对于语文的性质,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 以及教学的意义, 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一、正确认识我们的语言和文字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是语言文字, 是工具。语文教学, 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 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 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 要发散学生智力, 培养其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 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 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教学过程中, 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效率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 精讲巧练, 讲、练、评结合, 着眼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二、学会研究和总结

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 反问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 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 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 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 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 都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 加强语言因素分析, 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 如何梳理归类, 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 这些都有待探讨。虽然大纲提出了大方向, 但如何理解, 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 如何使大纲的要求再细化更易操作, 有待同行的探讨。

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 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孤立、机械地进行, 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 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反之, 会令学生讨厌, 使学生钻进死胡同。

三、加强语言练习

语文课是语言课, 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治政课, 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 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 要因文悟道。寓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 让学生感受美,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 这些都应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 应是潜移默化的, 不是孤立的, 更非牵强的, 或随意延伸的。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 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 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 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 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教师起主导作用。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 工具拿在手里, 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重吟诵, 重语感, 重表达, 提倡“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 自己感受, 在练中掌握技能。

众所周知, 课文只是语文教学所凭籍的“例子”。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但是如何借用这些例子, 不同的教学指导想想和教学观念, 不同的教学习惯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 倘若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联系现实, 便会大谈作品时代背景, 讲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并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中类似现象等等;倘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与评价, 便会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小女孩形象上大做文章, 尽情抒发;倘若当作语言工具的理解与运用的一个示例, 就应当着力于课文的语言因素, 让学生感知、理解人物, 体会每次幻想的内容。任何学科, 任何课文教学都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

加强说明文的语言教学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育专业;《教师语言艺术》;朗读教学;朗读能力的培养

一、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对此,我国两千多年的传统语文教育实践已有深刻总结,并视其为语文教法的精髓。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涵泳玩索,久之当有自见”等。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不仅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也总结了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核心思想。

“新课标”下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再次重申和强调了这个关于永恒的话题。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1~9年级各阶段朗读训练都有明确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第三学段(5~6年级)到第四学段即初中各年级提出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学习”到“用”再到“能用”虽用词略有差别,但都表明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均要重视朗读。

二、目前中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小学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症结有三点:一是教师以机代读,淡化了范读作用;二是教师自身的朗读能力不强、水平不高;三是教师的朗读指导不利,朗读教学能力有待加强。

1.教师以逸待劳、以机代读,淡化了范读作用。

范读是朗读指导中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电教教学的普及,以往的教师范读慢慢被“机器”、“录音资料”所代替,无形中削弱了朗读教学的效果。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教师要重视示范朗读,尽量用真情范读实施教学。按心理学所说的“范型启发”,其实教师的声情并茂范读具有无穷的魅力,它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远比“机器”声音来得更强。鉴于此,朗读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要注意学习,和学生一起接受文化的熏陶、艺术的陶冶,以及技巧的学习和提高。

2.教师自身的朗读能力不强、水平不高。

毋庸置疑,教师的朗读能力和朗读水平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影响重大,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想提高朗读教学效果,打破低效能的朗读教学的瓶颈,首要是教师应努力从自身找原因,不断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和朗读能力。

3.教师的朗读指导不力,朗读教学能力有待加强。

在朗读教学中,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某某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融“导”、“练”于一炉,不能集理解、感悟于一体。有时教师即使有指导也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面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涵。还有一些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或慢些,从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些,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由此看来,如果教师的朗读指导不科学、不正确,教师缺乏朗读教学技能,那么加强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只能是一纸空谈,奢侈之语。

三、加强 朗读教学,提高教师的朗读水平及朗读教学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育专业以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为主要目标,《教师语言艺术》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它是培养教师教学语言及口语表达素质的关键性课程,“朗读”能力的培养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之一。

1.规范语音,使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所谓“正确流利”,是指发音准确规范,读得流畅。为此,首先要严格正字正音。发音正确,吐字清楚是朗读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把读错的字、发音不准的字以及出现的方音字严格加以纠正,尤其是习惯的方音字,以及语流中发生声音变化的音变字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朗读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语感的领悟和朗读表现力得到整体锻炼,使学生在朗读训练中整体感受句段的内涵、篇章的气韵及音乐美。

2.理解朗读材料,使学生读得达意传情。

理解作品是朗读创作的第一步,只有先透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做得到正确而完善的表达。理解作品包括明确文章的立意,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在朗读过程中,理解是基础,感受则是从理解到表达的关键环节,影响朗读的最大因素不在于朗读者的技巧是否丰富,而在于朗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差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深刻的理解力,敏锐的感受力来源于深厚的文学素养积淀和丰富的社会生活感悟。因此,需要求学生努力做到在生活、学习中进行大量的阅读,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并融入逐渐丰富的生活阅历,增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3.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使学生读得情感饱满真挚。

朗读时,只有恰当运用各种朗读技巧,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并做到饱满、真挚、自然。

(1)重音。一句话的表意重点在朗读上要做重音处理,以示强调。哪些言语单位是重音,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确定。重音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重音重读、重音轻念、一字一顿、拖长字腔等,不同的方式往往有不同的表情达意效果,具体运用时,应努力做到恰到好处。如朗读诗歌《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时,应把重音放在“回”、“衰”、“不相识”、“何处来”上,以此来体现游子对故乡的深情眷念。

(2)停顿。朗读中的停顿具体而分有标点符号停顿、语法停顿和感情停顿三种。标点符号停顿是书面语言中的停顿符号,也是朗读时语言停顿的重要依据。当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标点处可以不停;有些地方没有标点也可以停顿。语法停顿是句子中的自然停顿,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的某个成分。在朗读中要正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结构才能正确停顿,不读破句子。感情停顿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它的特点是声断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3)语气。语气指朗读时的口气、情态。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思想感情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表现。如作者的话一般要用叙述的口吻读,速度适中;老人的话可用缓慢、低沉的语气读;青年人的话用高昂、明快的语气读;小孩的话要读得天真活泼些,等等。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朗读材料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人物,恰当处理。

(4)语速。就是朗读的速度。有的文章读得较快,有的则较慢;有的文章要渐次加快,有的则逐渐放缓。朗读的这种快慢变化是与文章的情感内容相适应的。

(5)语调。语调是贯穿在语言中声音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是表达对语言感悟的一种重要朗读技巧。每句话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因而也就有它特定的语调。人们的喜怒哀乐,紧张、从容等情绪心理都能通过不同的语调表现出来。不同的语调表现不同的感情心理。所以,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内涵,体悟和感受文字的情绪,以恰当地运用语调。

(6)节奏。所谓“节奏”,就是停连、轻重、语速、语调的有机结合。朗读时,字音有强有弱,停顿有长有短,速度有快有慢,语调有高有低,这种强弱、长短、快慢、高低反复错综出现,就形成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也就是语言的节奏。朗读时,要使学生通过节奏的变化,把书面语言的思想感情,用有声语言真切地表达出来。

但是,朗读指导不能陷入唯技巧的形式主义误区。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技巧的运用应以朗读材料的正确理解和深刻感受为前提,技巧应服从于服务于朗读材料的情感与内容。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注:该论文参与的课题是“高职高专文科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1525105。

声乐教师要加强教学语言修养 篇12

1 准确是声乐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声乐教学语言准确, 就是要求声乐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时, 教学语言清晰、贴切, 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从而使学生的演唱能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效果。准确是声乐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

在声乐教学中, 准确的教学语言, 对于树立教师的威信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作用。准确的教学语言能有效地解决学生歌唱中的问题, 使其演唱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也使教师获得学生的信任, 易于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反之, 教学中, 若出现教师对学生的演唱指导总是词不达意, 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所阐述的歌唱原理;或同一种发声现象, 教师每次的说法不一致, 一会儿是呼吸问题, 一会儿是咽喉太紧, 一会儿又是共鸣位置没上去等, 这些不准确的教学语言, 会引起学生对教学的质疑, 逐渐失去对老师的信任, 使融洽的师生关系遭到破坏, 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我国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如在讲授关于喉结的问题时, 他讲到:“唱高音时, 喉结应该‘打哈欠’或深吸气似的往下沉。”[1]沈先生为什么用“往下沉”而不用“往下拉”, 仔细分析是有原因的, 用深吸气的感觉使喉结“沉下来”, 是在心理活动指导下的“被动”行为, 而将喉结“往下拉”, 是生理上主动用力调整的结果。前者能使喉底产生松弛打开的感觉, 声带在积极工作时, 没有多余的外力干扰;后者容易把喉结拉得很紧、很僵, 易出现声门逼紧发声的问题。

声乐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准确, 首先, 思想要明确。教师要研究各种唱法及不同时期的声音审美标准和技法特点、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 并结合学生的声乐基础和具体声音条件, 指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的方法、努力的方向。其次, 表述要确切。既要合乎逻辑, 又要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能力, 运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特别是无声语言的使用要到位, 夸张要适度, 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要慎用, 如“运用口腔共鸣来歌唱”, “运用胸腹式呼吸方法”等, 这些语言往往会让学生莫名其妙, 不理解教师的初衷, 反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2 精炼是提高声乐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

语言精炼简洁就是用最少的字句, 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所要陈述的思想内容, 没有多余的言语和动作。《礼记学记》中说:“其言也, 约而达, 微而臧, 罕譬而喻。”意思是说, 教学语言要简约而明达, 以细微浅近之语阐明至善至美之理, 少用譬喻而能使人透彻理解。声乐教学语言精炼, 就要求教师用最简炼的教学语言向学生传授最丰富的内容。

声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必须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反复地进行歌唱练习, 使之在实践中去领悟正确的发声方法, 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在声乐教学中, 精炼的教学语言能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有的放矢的练习时间, 课堂时间可得到充分的利用, 教学效率亦会随之提高。

有些声乐教师在教学中, 不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也不针对学生在声乐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泛泛的空谈声乐理论,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释歌唱的支点, 共鸣位置的安放, 气息的保持与运用, 发声器官的紧与松, 高位置共鸣与深呼吸的对立统一关系等较难理解的问题, 有的还谈及歌唱的风格、表演等, 面面俱到, 恨不得在一堂课上解决学生所有的声乐技术难点, 以形成正确的声音观念。讲起来滔滔不绝, 实则没有重点漫无边际, 对于声乐基础差, 理解力不强的学生来说, 常感到顾此失彼, 无所适从, 不能解决声乐学习上的实际问题, 又占用了学生宝贵的艺术实践和自我体验的时间。

声乐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精炼简洁, 首先, 要学习各种声乐流派的教学理论, 集百家之长, 为己所有, 广文博采, 厚积薄发。只有这样, 教学语言才能日臻精炼简洁。其次要注意对教学语言的锤炼和推敲, 力争做到精益求精, 一字不多, 一字不少, 动作切忌过多过杂, 能说明问题即可, 少说空话套话。总之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使教学时间充分利用。

3 生动形象是声乐教学特点的内在要求

语言生动形象, 可化抽象为具体, 化复杂为简单, 化艰深为浅易, 化深奥为通俗。在声乐教学中,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也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

声乐艺术是一种“有声无形”的抽象艺术, 歌唱器官长在歌者体内, 看不见, 摸不着, 这给声乐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声乐教学中,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学生凭借想象在大脑中形成表象, 使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以形象思维为桥梁, 调动自己的歌唱器官协调运动, 从而使自己获得悦耳的歌声。

沈湘教授在教学中常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如:“好的声音是用空腔和气儿唱出来的”;“呼气不是一大片, 送到共鸣腔里的气儿要形成气柱”;“意大利美声学派的唱法主要强调咽腔共鸣, 从下到上, 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要感觉是个连通一体的管子, 声音混着气儿就从这根咽腔通向头腔”。“咽壁像个槽, 让声音入槽”;“从低往高唱的时候要有一种稳定感, 就像盖图章, 盖下去就不要再动了, 不然的话, 盖的图章就不清楚了”;“最好的效果是脱离肉体的声音, 好像是‘吹瓶口’吹出来的动静”等[1]。学生在这些生动形象的启发中, 能很快获得正确的感觉。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还包括幽默诙谐。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 可以调节学生低落情绪, 放松紧张的心情, 使学生保持积极兴奋的歌唱状态;可以强调声音观念和主张, 加深学生理解和印象;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使教学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进行, 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声乐教师要做到语言生动形象, 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 还要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 勤于思考, 总结生活现象和声乐演唱的共通之处。

成功的教学无不得益于教学语言的功力, 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善于表达。为此, 声乐教师在不断学习和研究演唱知识的同时, 还要不断锤炼教学语言。努力把语言家的用词准确, 数学家的逻辑严谨, 演唱家的慷慨雄辩, 艺术家的丰富情感集于一身,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语言的作用, 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电视娱乐谈话节目下一篇: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