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学概念教学

2024-07-27

加强数学概念教学(精选12篇)

加强数学概念教学 篇1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如果把数学知识体系比作人体的话,那么数学概念好比人体的细胞。没有细胞,人体也就不存在了;没有数学概念,也就无法构成数学知识体系。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条件。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首先必须讲清楚数学概念,正确的数学思维也要依靠建立起来的准确的数学概念。因此,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我们必须根据数学概念形成的规律来加强概念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部分教师对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概念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着“重算轻理”的倾向,特别是低年级更为突出。这些教师只满足于学生算得正确,而不在概念教学上下工夫。对概念教学仅仅是口头上讲解一遍,草草了事,一带而过。低年级时,由于数目小,题目简单,大部分学生尚能应付,但小部分思维慢、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就办不到了。随着年级的上升,知识的加深,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由于许多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导致问题成堆。而对于那些低年级就没弄明白的学生,问题就更多了。慢慢地这些学生就变成了所谓的“差生”。

因此,我们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就重视数学概念的启蒙教学,把百以内数的概念、四则运算的概念、反映数量关系的基本概念搞清楚,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二、概念教学要充分利用直观形式

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先从直接感知物体或者借助模型直观开始,经过抽象概括、形成初步的概念,再通过概念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依靠直接感知或者是通过实际操作形成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直观教具的应用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一年级数学一开始就教学10以内的认数,我们可借助实物直观、数物件、学具拼摆等,还可以设计、制作投影课件等来帮助学生认识数,理解数的概念。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象,还可以通过生动的言语描述或言语与实物、模象相结合唤起表象。

中年级学生逐渐摆脱感知,借助于表象和概念来进行思维。因此,在中年级的概念教学中,要重视图形的作用,对某些可概括得出的概念,也要借助于表象或者图形赋概念于直观形象,这对概念的理解、巩固和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章节里,教材要求学生指出数轴上的点所与之相对应的小数,根据轴上的点的位置比较小数的大小,这种方法可以迁移到后面分数的学习中去。

高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能根据已有的概念,对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从而形成新的概念,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还不发达,学习抽象的知识时,还必须有形象的支持。如对两个数的公约数和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理解,教材提供了韦恩图,这种直观图形直接显示出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公约数。

三、注重比较,整理已学过的概念

许多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讲完一个新的概念,我们都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整理,逐步形成科学的概念系统,也就是形成知识结构。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的概念更加系统化,而且能使学生巩固加深所学的概念。

当学生接触的概念逐步增多,特别是出现某些相近的概念时,容易发生混淆,为了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应该把相似、相近、相反的几个概念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例如:相似的概念———数位与位数、数与数字、乘与乘以、方程的解与解方程、质数与互质数、比与比例等;相近的概念———除尽与整除、数与数字、质数与质因数等;相反的概念———约数与倍数、扩大与缩小、正比例与反比例等。

四、加强练习,巩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掌握概念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应用中可巩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概念教学既要重视讲清楚概念,又要注意概念的运用,还要克服只讲不练习的现象。我发现,在很多作业和练习中,概念的题目错误率比较高,我们要引起重视,平时多加练习。

我觉得概念的题目形式大体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1)问答题。提出数学概念,要求学生表达概念的定义。

(2)填空题。这是最常用的形式,一般要求学生填写适当的词语或术语,把概念的定义补充完整。

(3)是非题。要求学生判断命题的真假,从正确和错误两个方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

(4)选择题。这种练习题的后面具备有几个不同的答案,要求学生从中选择正确的,这样可以判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为了加强数学概念教学,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小学数学概念的系统,摸清楚概念发展的脉络。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教学的阶段性,不能把后面的要求提到前面,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这样学生学起来很模糊,比较累。一方面要注意教学的连续性,教前面的概念要留有余地,为后面概念打下埋伏。总之,形成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关键一步,但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形成、逐步深化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数学概念教学,如果不重视的话,将会后患无穷。

加强数学概念教学 篇2

勐腊二中 周朝旭

摘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的基础,搞清概念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只要对概念理解的深透,才能在解题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取决于他对数学概念的牢固掌握与深刻理解与否。

关键词:数学能力、发展、理解、剖析、揭示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的基础,搞清概念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只要对概念理解的深透,才能在解题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取决于他对数学概念的牢固掌握与深刻理解与否。而在现实中,许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只注重盲目的做习题,不注重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对基本概念含糊不清。做习题不懂得从基本概念入手,思考解题依据,探索解题方法,而是跟着感觉走。这样的学习,必然越学越糊涂,因而数学概念的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有其不容忽视的地位与作用。下面仅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肤浅的认识与体会。

一、概念的引入: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熟知的具体事例中进行引入。如“圆”的概念的引出前,可让同学们联想生活中见过的年轮、太阳、五环旗、圆状跑道等实物的形状,再让同学用圆规在纸上画圆,也可用准备好的定长的线绳,将一端固定,而另一端带有铅笔并绕固定端旋转一周,从而引导同学们自己发现圆的形成过程,进而总结出圆的特点:圆周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从而猜想归纳出“圆”的概念。

2.在复习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

概念复习的起步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新概念前,如果能对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概念作一些类比引入新概念,则有利于促进新概念的形成。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就可以先复习一元一次方程,因为一元一次方程是基础,一元二次方程是延伸,复习一元一次方程是合乎知识逻辑的。通过比较得出两种方程都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差异仅在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不同。由此,很容易建立起“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分析概念含义,抓住概念本质。

1.揭示含义,突出关键词。

数学概念严谨、准确、简练。教师的语言对于学生感知教材,形成概念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特别注意用词的严格性和准确性。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清概念的每一个字、句、符号的意义,特别是关键的字、词、句,这是指导学生掌握概念,并认识概念的前提。

如:“分解因式”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注重“积”这个关键词,而忽略了“整式”,易造成对分解因式的错误认识。所以在教学中务必强调,并与学生分析这两处关键词的含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分析概念,抓住本质。

数学概念大多数是通过描述定义给出他的确切含义,他属于理性认识,但来源于感性认识,所以对于这类概念一定要抓住它的本质属性。

如:“互为补角”的概念:“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则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其本质属性:(1)必须具备两个角之和为180°,一个角为180°或三个角为180°都不是互为补角,互补角只就两个角而言。(2)互补的两个角只是数量上的关系,这与两个角的位置无关。通过这两个本质属性的分析,学生对“互为补角”有了全面的理解。

3.剖析变化,深化概念。数学概念都是从正面阐述,一些学生只从文字上理解,以为掌握了概念的本质,而碰到具体的数学问题却又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在学生正面认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反例或变式从反面去剖析数学概念,凸显对象中隐蔽的本质要素,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全面性。

如:在学习对顶角的概念后,让学生做题:(1)下列表示的两个角,哪组是对顶角?(a)两条直线相交,相对的两个角(b)顶点相同的两个角(c)同一个角的两个邻补角 前后联系,多方印证,加深认识。

部分学生对概念的全面理解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是个“正确”与“错误”摇摆不定的过程,更是一个对概念的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事实上,学生在初步学习某一数学概念之后,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怎么深刻,而是通过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回过头来再对概念进行加深理解,遵循“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学习原则。

如:学生刚接触“二次函数”的概念时,仅能从形式上判断某一函数是否为二次函数。但当他们学习了其图象,研究了图象的性质后就能根据a得出图象的开口方向,由a、b确定图象的对称轴,由a、b、c给出图象的顶点坐标。这时对二次函数的概念自是记忆深刻,能脱口而出了。

三、概念的记忆。

1.并列概念,举一反三。、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为一(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清楚了“元”与“次”的含义,则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等概念就水到渠成了。通过纵横对比,在类比中找特点,在联想中求共性,把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轻轻松松记概念。

2.易混淆概念,联系区别。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外延的大小与内涵成反比关系。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内涵越少,外延就越大。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能大大增加学生对概念的明晰度,提高鉴别能力,避免张冠李戴,为此,把所教概念同类似的相关的概念相比较,分清它们的异同点及联系,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如:学完“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可引导学生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联系:两者都有对称轴,如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把一个轴对称图形位于对称轴两旁的部分看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部分成轴对称。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主要指这两个图形特殊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仅仅是指一个图形,主要指这个

图形所具备的特殊形状。通过这样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避免混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概念的清晰度。

3.从属概念,图表体现。

有从属关系的概念其外延之间有着互相包含的关系,在复习阶段若以图表的形式表现,能使概念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四、概念的巩固。

1.利用新概念复习就概念。如:在四边形这一章中:平行四边形具有四边形所有性质,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所有性质,菱形、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正方形具有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这样链锁式概念教学,既掌握了新概念又加深了对就概念的理解。

2.加强预习。在课堂教学中优先考虑概念题的安排,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合理安排,选题时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多样性、综合性和针对性,做到相关概念结合练,易混淆概念对比练,主要概念反复练。

3.对学生在练习中,课外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抓紧不放,及时纠正。概念教学的重点不是记熟概念,而是理解和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引导每一位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所犯错误是哪一个概念用错了,或者是将哪一个概念的关键词忽略了,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怎么办。即使是其它方面的错误也要找出是否概念不清而致错,予以分析纠正。

4.每一单元结束后,要进行概念总结。总结后,要特别注意把同类概念区别分析清楚,把不同类概念的联系分析透彻。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而概念的运用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它们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两个阶段。

5.运用概念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在应用中求得对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理论的基础,又是进行再认识的工具。当然应用概念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一定的梯度,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将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总之,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耐心地帮助学生掌握逻辑思维的“语言”,逐步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就一定能够增强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加强数学概念教学 篇3

【关 键 词】 概念教学;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数学概念是现实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概念实际上是构建数学知识大厦的基石。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一种倾向,往往对概念教学的重要认识不足,教法不当,偏重于让学生背定义、记结论,忽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这样,不但有碍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数学概念教学。

一、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1. 数学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在小学数学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以及由其构成的数学基础知识,如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定律等等,而定律、法则、性质等都是判断,它们是由概念与概念的联系构成的。通过几个判断又可以推出一个新的判断,这就是推理。所以,数学概念实际上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是正确作出判断和推理的重要条件。

2. 讲清数学概念是学习法则、性质、定律、公式的基础和前提。如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里的“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0除外)”这些数学术语都是概念,不理解上述概念,就很难学好加法法则。帮助学生学习时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让学生学会巧记。上面的那条法则我教学时就觉得学生掌握起来有些拗口。于是我把法则编成“一不动(被除数不动)两动(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的口诀。因为正确灵活地理解掌握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必备条件。

3. 讲清数学概念是提高计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的基础和条件。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掌握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正确地进行思维。如在复习“直线、射线、线段”概念时,我要求学生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

(1)直线是无限长的。( )

(2)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把直线分成三条射线。( )

(3)线段是可以度量的。( )

(4)射线有一个端点。( )

通过看似简单的判断,实际上是归纳了“直线、射线、线段”各自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进一步强化“直线、射线、线段”本质属性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

二、加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是“轻过程重结果”还是“概念形成过程”教学,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问题,其实质是两种教学思想的反映,轻过程重结果,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为的是片面追求分数,忽视能力的培养,而加强概念形成过程教学,是遵循人类的认识规律,是在感知和表象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揭示概念的内涵以形成概念,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掌握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能使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保证,这正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数学概念的形成大致要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这一认识过程,因此伴随这一过程的教学活动是:

1. 让学生动手,凭直观获得感知。概念的引入正常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实际引入,即通过实物、模型、实验等方式引入概念。这就是直观性教学,它符合儿童好奇好动的年龄特征,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形成感性认识,再向抽象的概念过渡。如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时,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圆柱体积公式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让学生用圆锥体装满水倒入等低等高的圆柱体里,从操作中发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低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使轻松地学生记住了为什么圆锥的体积乘上三分之一的道理。二是从已有知识引入,数学概念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概念既是前面的概念的发展,又是后面概念的基础。如讲最小公倍数概念时,可以采取归纳的方法,可分别找出6和8的倍数各有哪些?它们的公有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公倍数是几?从而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 促使感知内化为表象,概念形成过程中,要重视表象的作用,表象是在感知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感知过程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人脑中浮现出的该事物的形象,由于表象既有形象性又有概括性,因此它是感知向概念过渡的中间环节。所以,概念的形成要依赖于表象。如学习平行线,举出实例,桌子的两条对边,练习本上的两条横格线、双杠上的两道杠都是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如果把双杠上的两根杠分别看成两条直线,把它无限延长,能相交吗?这样就促使了感知内化为表象。

3. 将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借助表象实现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就必须结合具体直观和语言表达。要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讲直观操作的过程,操作活动只是一种外部的物质活动,它要向内部智力转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教圆的周长推导公式时,让学生用几根线绕不同大小的圆一周,并用剪刀剪下线,把它们与各自圆的直径比较,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于是推导出了圆的周长公式。如果没有实物,学生是不会明白圆的周长与直径间的关系,也不会理解圆的周长公式。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操作,既可获得丰富的表象,又可适时摆脱对直观的依赖,从而培养学生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概念教学引入的几种方式

数学概念的引入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实际引入,这就是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入实物、模型、实验等等方法,即具体—归纳的途径。这种数学概念教学在低年级经常使用;二是从已有知识引入。数学概念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概念常常是前面某些的发展,又是后面一些概念的基础,成为概念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建立新概念,要注意分析概念中已有的知识成分,充分利用已有知识体系为理解新概念创造良好条件。如教学“比的意义”这个概念的建立是在已学过的“两个数”“相除”概念德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且又是今后学习比例的基础。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就要创设“两个数”及区别出两个数之间是什么关系。展示这样的旧知确定表象的联系,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寻找旧知导向新知的过程,明确组成新知的要素有哪些,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出新概念,即抽象——演绎的过程,通过概念的同化方式获取概念。

这样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确定新旧知识的表象联系,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动脑、动手、动口,主动探究,抽象概括,总结规律。

四、概念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数学概念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概念明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我们不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各是什么,但是在教学时必须使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能正确地给概念下定义,掌握概念的分类。在概念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无论是从实际引入,还是从已知引入,形成概念都必须经过思维加工,完成从具体形象到抽象过渡这一过程。这样,在感知形成表象后,要及时进行抽象概括,摆脱对直观的依赖。

2. 把握概念的实质,能够准确地区分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

3. 实现概念内化时,不只是由旧概念引出新概念,还要把新概念纳入到已有概念认知结构中去。

4. 在需要沟通新旧知识联系时,进行启发、点拨,一定在知识关键处发问,在知识的转折处发问,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教者在心中有数,以“预”为主,要针对概念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弄清概念间的关系,防止混淆。抓住差异进行比较,会增强学生差别感受性。比较是确定一类概念或对象的共同点及差异的一种方法。

总之,教师只要在教学时重视概念教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把枯燥的概念变成朗朗上口的歌谣,这样的教学一定能成功,教师的教学质量自然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幼民.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2] 郑毓信. 小学数学概念与思维教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

应加强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 篇4

一、注重概念的本源,概念产生的基础

每一个概念的产生都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司空见惯的做法,这种做法常常使学生感到茫然,丢掉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极好机会。由于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传统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精确性,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占有”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赖,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生如果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由于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概念引入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猜想,即让学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历数学家发现新概念的最初阶段。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作为数学想象表现形式的最高层次,属于创造性想象,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概念引入时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习惯,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新概念的引入,是对已有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完善。有些概念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等原因,很难一步到位,需要分成若干个层次,逐步加深提高。“磨刀不误砍柴工”,重视概念教学,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

二、针对概念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对不同概念的教学,我们应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上下工夫。概念教学主要是要完成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这两个环节。新知识的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或较难理解的,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应先列举大量具体的例子,从学生实际经验的肯定例证中,归纳出这一类事物的特征,并与已有的概念加以区别和联系,形成对这一特性的一种陈述性的定义,这就是形成一种概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要做到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相互联系、作用,从而领会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获得新概念,这就是概念的同化。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最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是对实例的归纳及辨析。通过对实例的归纳和辨析,对新问题的特性形成陈述性的理解,继而与原有的知识结构相互联系,完成概念形成的两个步骤。依据数学概念的形成,笔者设计概念教学的第一种模式如下:问题情境(抽象)———新概念分析[内涵、外延、正(反)例]———应用———反馈,其具体实施步骤是:1.构建问题情境,创设心理环境。针对新概念构建相应的问题情境,隐含新概念所描述事物的本质,观察、认识到提出新概念的必需和合理,积极、大胆地进行思维。2.考察本质属性,抽象形成概念。分析问题情景,概括出它所反映事物的共同属性,由此逐步抽象而提出新概念。3.设计多向分析,深化概念理解。对新概念可从揭示内涵、外延、定义方式、合理性(和谐性)、正反例证等方面分析。4.及时测试反馈(应用),评价思维训练。

三、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巩固概念

学生认识和形成概念,理解和掌握之后,巩固概念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巩固的主要手段是多练习、多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沟通概念、定理、法则、性质、公式之间的内存联系。我们可以选择概念性、典型性的习题,加强概念本质的理解,使学生最终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尽快地投入到新概念的探索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以及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创造。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反例、错解等进行辨析,也有利于学生巩固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把概念教学与利用定理、公式的习题课教学有机地结合,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于概念的深刻理解,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反过来,通过必要的解题实践,更能加深和巩固概念。

四、注重对概念的归纳,培养学生的再创造精神

中学数学教育不仅是为了传授学生知识,我们更注重地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时若能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话,无疑是对我们教育的一种巨大的鼓励,为此在进行基础概念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创新意识,以达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双丰收。注意清理脉络,建立概念体系,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既能促进新概念的自然进入,也有助于接近已学过概念的本质及整个概念体系的建立。相邻数学概念之间我们应设法予以沟通其内在的联系。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教学随笔 篇5

XX镇中心小学

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也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经常发现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某些数学概念掌握不到位。只有组织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才能起到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创设求知情境,导人新课

“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兴趣”是内在的动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去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努力创设求知情境,让学生产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转化到主动地去猎取知识,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为教学新概念创造良好的气氛。

二、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形成概念

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我们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比较,或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语言来逐步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

三、精心设计练习,巩固、深化概念

加强概念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篇6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浓厚学习兴趣

概念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意愿,课堂上只有加深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交流,才能引导学生很好地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或教材中列举的实际问题、图形、图表等作为学习的第一手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建立数学概念。我用教具创设直观情境,用简笔画布列图形情境、做算式铺设实践尝试情境等方式来创设情境。

在教学“平行线”的概念时,我组织开展了“我的小发现”数学活动,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观察课外的一些生活实例的基本属性,然而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归纳。学生根据课前的布置,会把课内外观察的教室门窗的上下边缘、书桌的上下两条边、铁轨等事物的属性列举出来,通过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的活动,从中找出这些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即窗户可以看成是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边能无限延长,但是两条边却永不相交等。同样可分析出书桌和铁轨的共同属性,都可以看成抽象的两条直线,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彼此间距离处处相等,但它们没有公共点等。最后学生通过讨论并归纳出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线是相互平行的。

二、重视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在“做数学”中加深体验

数学教学要重视引导让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数学学习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通过“做”可以把静止的知识变为动态的知识。在概念教学时,我尝试着综合使用各种方法,课堂上有讲有练,有学有悟,设疑、引导、讲解、演示、导学,学生的自学、讨论、操作、质疑、读书都必不可少,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趣味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我为学生提供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橡皮筋等活动材料,让学生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数一数的方法,把动手操作与积极思考、动口表达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知识的构建中,形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和发展。

三、重视合作交流,注重学生在“说数学”中深化理解

数学课本中的公式、法则等都是十分简练的语言表述。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语言必须经历一定的过程和背景,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展开讨论,正是课堂上的师生间的语言和思维交流,从而打破了学生对教材简练语言理解上的桎梏,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先让学生试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去拼成一个四边形,再观察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三角形的底与高的关系,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过程中明确了三角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说说三角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学生就会自然地讲因为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一一对应的相等关系,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S平行四边形=底×高,那么2S三角形=底×高,S三角形=底×高÷2。通过操作、观察、讨论使学生敢说而且会说,并有条理,层次清晰,语言简练,既加强了学生表达训练,发展了概念语言,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在教学时,要善于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文本中的感性材料和学生熟悉的语言及事例去启发联想,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本质,更要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突破课本知识的局限性,注重知识体系的连贯、完整,以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对概念学习的乐趣。

试论如何加强高等数学概念教学 篇7

高等数学概念教学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讲清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 很自然地引入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心理源泉是客观事实, 一个人脱离了客观现实, 心理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各种心理现象就不可能产生。数学概念的接受心理也是如此, 学生只有在了解了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时才乐于接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应尽可能地从概念的几何背景、物理背景或其他实际背景入手, 把概念的提出、形成、探索过程呈现出来, 这样概念的出现才不会显得突兀, 也能使学生对概念作更深层次的理解,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导数概念, 导数概念的基本原型是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问题, 物体的瞬时速度的本质是平均速度的极限, 其基本思想是先近似再精确, 借助于极限方法从有限转化为无限, 从量变过渡到质变。如果舍去问题的具体意义和函数对自变量的变化率都可归结为一种相同形式的极限, 即“平均变化率”的极限, 从而给出函数在某点的导数概念, 这样就使得数学概念有一种“看得见, 摸得着”的感觉, 学生结合具体问题也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

2 讲清数学概念的内涵

概念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就是概念的内涵, 一个概念区别另一个概念的实质就是它们的内涵不同, 所以要想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必须揭示这一概念的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应引导学生在各个实例中分析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对坐标的曲面积分与二重积分的定义表面上看起来相似, 它们都是通过“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的方法作出的一种和式极限

但其本质不同, 讲授时应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例, 通过对比弄清它们的本质区别:二重积分是定义在平面区域D上的二元函数与小区域面积dxdy乘积的和式极限,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则是定义在有向曲面S上的三元函数与该有向曲面上的小有向曲面块在xoy面上的投影dxdy乘积的和式极限, 只有突出这个本质区别, 学生才能分得清哪是二重积分, 哪是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且能很容易掌握在计算中处理正负号的方法。

3 在概念的相互联系中教会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 对一些相近、相似或相关的概念, 应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 使它们成为系统知识, 从而达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的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比较、讨论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各个概念的理解, 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到的数学概念。例如:定积分的概念与重积分、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的概念, 在讲授定积分概念时, 我们可由曲边梯形面积、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等问题入手, 紧紧围绕“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的步骤, 加强学生对定积分基本思想的理解。定积分概念来源于求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和不规则立体的体积问题, 这些问题的共同特征是非均匀分布, 我们在求解这些问题时所采用的“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的方法即微元法, 其基本思想也是先近似再精确, 借助于极限方法, 从有限到无限。对于多元函数积分学中的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概念, 在讲授时, 我们可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 着重讲清这几类积分与定积分的联系, 可将它们视为定积分的推广, 采取由简到繁、由低维到高维的思路引入相关概念, 由定积分概念很自然地过度到其它形式的积分。如:从曲边梯形面积向曲顶柱体体积的过渡, 从曲边梯形面积向曲线形构件的质量问题的过渡等都是很顺畅的。这样引入概念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要让学生明白, 无论哪一种积分都离不开“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的基本方法, 这样对于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概念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高等数学中的极限、导数、积分等基本概念, 蕴含了高等数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思想, 体现了高等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深刻理解这些思想方法, 是学好高等数学的基本要求。总之, 要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教师用心讲好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讲清概念之后, 还应引导学生准确运用所掌握的概念, 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数学[M]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4

[2]赵瑛.建构理论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电大理工.2009.06

加强数学概念教学 篇8

从平时数学概念的教学实际可以看出,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不少教师重解题、轻概念, 造成数学概念与解题脱节的现象。有些教师仅仅把数学概念看作一个名词而已, 概念教学就是对概念作解释, 要求学生记忆。学生也不重视基本概念的学习, 不求甚解, 对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 局限于死记硬背, 而不去真正透彻地理解, 只有机械的、零碎的认识, 久而久之, 会严重影响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从一定意义上说, 数学素养的高低, 取决于对数学概念掌握的程度。

那么,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呢?

一、精心创设数学情境, 体现文化底蕴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 它是形成概念的基础。在概念教学中, 如果把教学活动设计成类似科学家提炼概念并不断完善概念的过程, 教师根据相关内容精心创设生动而合理的数学情境, 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向往、探索的欲望, 并经历猜想发现的过程, 那么, 他们在运用概念时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激发学生的潜能。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体现数学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如, 创设函数单调性概念的情境, 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音乐, 给出2008年国庆节这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引导学生观察图象, 提出问题, (1) 说出气温在哪些时段内是逐步升高的或下降的? (2) 怎样用数学语言刻划上述时段内“随时间的增大气温逐渐升高”这一特征?问题是学生兴趣的开始, 通过这两个问题, 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好奇心。通过揭示数学知识结构的魅力, 让数学知识在积极的数学体验、比较中形成。如:等比数列的教学, (1) 设置概念类比发现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回顾等差数列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2) 引导学生类比体验, 观察给出两个数列 (1) 5、25、125、625… (2) …各有什么特点? (3) 启迪发现阶段 (你能否一般性描述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吗?) (4) 表述定义 (用符号) 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比较、研究得到“等比数列”概念的本质, 即认识新概念的属性, 使学生觉得这一概念是已有等差数列概念的一种自然发展。通过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展示, 体现数学学习对自然、历史文化即人类自身关注和热爱;通过数学故事或数学史的讲述,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对科学研究, 特别是数学研究工作中的伟大人物介绍, 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个性;问题情境的展示, 可以充分体现数学教师深厚的人文底蕴, 对形成学生终身受益的认知结构、学生人格的塑造、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巨大的作用。

二、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推动学习方式的转变,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是数学新课程理念之一。概念的记忆固然重要, 但得出概念的过程更重要。概念教学中, 学生自主探究是建立概念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要针对教材中的关键处、重点与难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自主探究活动。给学生更多的交流机会, 澄清模糊认识, 正确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对于探究活动,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自主探究,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 使学生学会探究。如在“异面直线”概念的教学中, 教师应先展示概念产生的背景, 如长方体模型和图形, 当学生找出两条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直线时, 教师告诉学生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异面直线, 接着提出“什么是异面直线”的问题, 让学生相互讨论, 尝试叙述, 经过反复修改补充后, 给出简明、准确、严谨的定义:我们把不在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学生经过以上过程对异面直线的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 同时也经历了概念发生发展过程的体验。

三、积极引导学生质疑,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学贵质疑”从某种程度上说, 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一个问题比得出结论更重要, 因为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缺少主动提问的锻炼, 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发展。新课程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就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在概念教学中不仅是自己准备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比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

(1) 从课题上提出问题, 如在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教学中出示课题后便引导学生提出:“诱导”的含义是什么?

(2) 从知识结构上提出问题, 解析几何中各节研究的内容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方程及性质性质,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课题称为《圆锥曲线》?揭示了三种曲线的对立统一性。

(3) 从文字描绘中提出问题。如排列、组合中的两个计数原理:分类计数、分步计数。完成一件事情如何进行分类和分步?

(4) 引导学生举反例加深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学习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时, 如:函数单调递增区间可以表示为吗?

新课程下的中学数学概念教学, 应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好奇心,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构建数学概念的同时, 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形成清晰准确的数学概念, 并灵活应用和转化, 全面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 顺利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

摘要:新课程提出课程功能的“三维目标”理念, 强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概念教学, 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 主动去探究学习,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理解数学概念, 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数学素质, 培养数学能力。

关键词:问题情境,探究,质疑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课程与教学论.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年12月

[2].孔凡哲, 王汉岭.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6

加强数学概念教学 篇9

下面我们先看几道201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

1.(广东卷21)《新编剑桥世界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17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C.19世纪中期%%D.20世纪初期

2.(浙江卷20)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1) 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2)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体

(3) 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4)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3.(安徽卷16)图4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图略)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共赴国难”%%D.“将革命进行到底”

从历史高考题来看,不涉及到时间概念的几乎没有,只是有些题目解题时不需要用到而已。上面所选的三道高考题都是和时间直接有关的,第一道是直接考时间的,第二道是根据时间先后来排序,第三道题中四个选项实际上是暗示了四个历史时期: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三道题难度都不大,但都需要学生有准确的时间概念,对时间有高度的敏感。由此可见,准确时间概念对于学生的解题是很有帮助的。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强化学生的时间概念呢?

一、介绍教材中各种时间概念的表达方式,使学生掌握纪年的基本知识

教材中最常见的是公元纪年法,如公元前841年、公元25年等,如果要表示一个较长的时段,通常用××世纪××年代的说法,100年为一个世纪,公元1年到99年称公元1世纪,公元200到299年称公元3世纪。在一个世纪中,又经常会有初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等表示法。一般而言,初期指前二十年,早期、前期指前三十年,中期指中间五十年,后期指后二十年,末期指后十年。每个世纪又以10年为一段,分若干年代,习惯上前20年不采用年代纪年法,就用××世纪初表示,20-29年称二十年代,以此类推。在教学中也应该适当向学生解释清楚。

二、常用串联法和对比法,帮助学生树立准确的时序观

新课程采用专题体例编排,同一个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事件和现象被安排在不同模块中,也就是说不在同一本书中,对于没有较好通史基础的学生来说,这些事件和现象就容易被割裂、被孤立,不易形成对历史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经常用串联法,把这些孤立的事件和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建立系统的记忆,树立和强化时序概念。这一点在学习中国近代史内容时尤为突出和重要: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把前后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和现象串联起来,潜移默化中,学生不仅能对历史有全面的认识,对历史事件和现象之间的前后顺序及因果联系就会越来越敏感。

三、注重对历史时期的解释,使学生养成对历史时间的阶段性认识

在教学中,每开始一个单元前,甚至每一个模块前,都最好能向学生把这个单元(或模块)所处的历史时期解释清楚,让学生对历史的阶段性有清晰的认识,增强对历史时间的敏感度。

加强数学概念教学 篇1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通过历史学习, 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 汲取历史智慧, 开阔视野, 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 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因此, 我们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 应更加注重发挥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 培养学生的能力。随着能力培养要求的深入, 历史概念的重要性就显得日益突出, 因为让学生掌握历史概念, 既是发展智慧的核心, 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 是教学的中心任务。

从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的安排来看, 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 都在“单元导入”和“课文导入框”中明确了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据统计, 人教版教材必修 (Ⅰ) (Ⅱ) (Ⅲ) 三个学习模块明确要求掌握的概念分别达到88、71和74个之多, 选修 (Ⅰ) (Ⅳ) 在导入语中提到的重点概念分别是61和52个, 考虑种、属概念及其他未列概念估计要三、四倍于这个数字。高中历史新课程和初中教材相比, 明显减少和简化了历史基础知识, 强化了历史概念和历史理论分析, 突出了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倡导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思维能力。这一点是与课程标准规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 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 又避免简单的重复, 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 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的理念是一致的。

强化历史概念教学也是高考命题导向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 高考试题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在加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由于历史概念便于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问题本质和自主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在高考历史试题的能力题中占绝对大的比重, 因为它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理论从教材中寻找文字拼凑答案的应试策略, 可以这样说, 如果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准, 是很难正确作答的。

从历史概念在高中历史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来看, 往往根据中学历史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 将其划分为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三个层次。显然, 历史概念在其中处于中间层次, 在以上三个层次的历史学习中, 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分析归纳、综合概括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概念的产生, 是历史认识过程中的质变, 表明人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学生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深刻分析, 进而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可见, 历史概念是历史知识认识上的升华, 又是历史规律形成的基础, 所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同时, 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 历史史实很容易从记忆中消失, 而概念、规律却可以保持长久, 甚至这些自主归纳概括并理解掌握的概念和规律性东西可以终身受用。所以, 历史概念尤其是理论概念由于抽象程度高, 其智力价值也较高。

(二) 历史概念分类策略分析

历史概念反映了历史现象本质的、内在的联系, 是人脑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本质特性的反映。历史概念的一般分类是:

一是按其所反映的历史事物的范围, 可以分为专指性历史概念 (史实性历史概念) 和泛指性历史概念 (理论性历史概念) ;

二是按其所反映的历史事物的内容, 可以分为历史人物概念、历史事件概念、历史名物概念和历史现象概念;

形成历史概念的基本方法有:定义法;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对比;实例论证 (先下结论, 然后对得出结论的途径进行分析, 从而论证这种结论的正确性) 。

[案例] (以实例论证法为例) :展示概念和结论: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延伸:完全独立的国家、主权、殖民地、半殖民地、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事实论证:引导学生回顾《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内容, 后归纳为:由此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及贸易主权, 开始遭到破坏。我国的领土不再完整;主权不再独立;封建的自然经济也开始遭到外来资本主义的破坏。从而证明: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三) 历史概念教学的过程策略分析

这里的历史概念教学过程策略指的是教学者遵循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规律和新课标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地、科学完整地学习领会历史概念, 藉此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提升的学习活动。它包括: (1) 原则提示:教学者提供学习者历史概念学习活动进行的原则, 藉以促进其掌握历史概念学习活动的进行。 (2) 问题引导:教学者提供学习者细步的引导问题, 逐步地引导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

基于此, 历史概念教学的过程性控制主要体现在教学原则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1. 确定历史概念教学教法的基本原则。

(1) 渐进性原则。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和概念的复杂程度。

(2) 选择性原则。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班级或同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

(3) 主体性原则。

(4) 系统性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遵循教育规律, 把概念教学落实在每节课、每单元、每个专题、每个学期的教学和练习过程中。

(5) 目的性原则。即思考“为什么使用这个方法教”和“怎样使用这个方法教”的问题。

2. 历史概念的教学方法 (模式) 。

(1) 从理论层面上分析。 (1) 根据概念的复杂程度对历史概念进行分级。三级概念含有较多较复杂的历史知识, 构成了历史的主干知识, 宜采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对比、实例论证等方法。如“君主专制”这个概念可分为“奴隶制君主专制”和“封建君主专制”, 而封建君主专制的上一级概念是“封建制度”, 同属一级的概念有“封建文化专制”等, 分级之后就可以选取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对比、实例论证等方法进行分析。 (2) 根据概念的能力级别对历史概念合理分类, 不同的历史概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史实概念可用定义法、讲述法, 史论概念多用分析综合法。 (3) 根据概念的结构把历史概念内部的共同要素 (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或影响等) 和特殊要素 (历史人物概念的“经历”要素, 历史事件概念的“过程”要素, 历史名物概念的“内容”要素和历史现象概念的“状况”要素) 指定出来,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分析综合法得出概念。 (4) 根据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让学生通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 正确区分相近或相似历史概念, 多采用比较对比法和逻辑分析法。如不可以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 只能讲“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因为封建制度是种概念, 君主专制制度是属概念, 君主专制制度是封建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2) 从技术层面上分析。 (1) 运用多媒体技术建立直观感受的方法。 (2) 运用概念图表达历史概念结构及其关系的方法。概念地图最早是20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教授通过研究基于教育心理学知识理解的案例而提出的, 初级的概念地图包括节点、连线、层级和命题四个基本要素, 节点是指感知到的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连接从而形成的意义关系;层级表示同一知识领域中的概念的层次关系。如“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这个上位概念之下“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阶级改革”、“百家争鸣”三个并列的下位概念, “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等又是“地主阶级改革”的下位概念, “地主阶级改革”则是三者的上位概念。“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阶级改革”、“百家争鸣”三个并列概念的节点是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文化属性, 其中经济属性决定政治属性, 文化属性则是前二者的表现。 (3) 整合其它学科知识的搭桥法。如哲学常识搭桥法、地理知识图示法、语言文字破解法、数学集合图示法等。 (4) 历史学科内部知识整合法。联系古今中外、分解概念结构, 如“闭关锁国”从背景方面分解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 (5) 利用网络、图书资源等引导学生学习的自我探究法。建立历史概念档案、学习袋等。 (6) 采用美国H·林恩·艾里克森“概念为本的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案例]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核心概念:百家争鸣

重要概念: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仁政民本, 克己复礼, 有教无类, 性善论, 性恶论, 王道, 法治

基本概括 (理解) :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文化) 。

·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孔子仁政思想具有阶级局限性, 同时是不断发展的, 其中蕴涵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王道和霸道相融合说明荀子时期儒家思想发展有了重大突破。

基本问题: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主要意义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的思想?

·归纳孟子和荀子的思想, 指出其继承性和发展性。

·儒家思想在今天有何借鉴意义?建议活动

·列一个表格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从儒家人物的代表作品中搜集一些格言警句研究讨论它们在上述相关概念中的体现。

行为表现任务:

做什么:把性善论与性恶论进行比较。

为什么:目的是理解二者的本质区别以把握荀子对儒家思想的创新。

效果如何:撰写一篇条理清晰、富有见解的小论文。

其他形式的评价:

·对于上述基本概念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客观测试和考查。

(四) 当前历史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当前历史概念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讲解历史概念, 草草勾划了事。二是不会讲解历史概念, 绕来绕去不知所云。三是重史实概念讲述, 轻理论概念阐释。四是史实概念缺少理论分析。

鉴于此, 历史学科概念教学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1. 根据历史概念内涵不断拓展的要求,

处理好概念教学的发展性与阶段性的矛盾 (如“统一战线”) 。

(1) 在概念教学的每一个阶段, 给学生一个确定的概念, 让学生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

(2) 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 给学生明确地指出该历史概念是发展变化的;

(3) 当下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 对该历史概念在前后两个阶段的变化进行研究, 找出异同。

2. 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的要求, 处理好概念教学由浅入深的关系。

(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在教学史实概念和理论概念时选取的方法应有所不同。低年级到高年级一般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 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2) 针对人认识规律的顺序, 一般情况下要使学生在掌握足够的具体史实的基础上再分析概括而形成明确的概念。

3. 研究不同层次概念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处理好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1) 史实概念是理论概念的基础, 理论概念是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 要注意归纳、总结、分析、评价;理论概念是概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各种概念、各个概念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讲述单个概念, 必须使众多的历史概念系统化、条理化。

4. 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 处理好概念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1) 概念的引入要注意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 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 可采用直观引入、旧知识引入、生活常识引入、时政引入等。

(2) 概念的讲解要注意运用正反例的辨析 (遵循概念获得模式的教学策略) , 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剖析关键词、分析概念的正反例证、变换本质属性的表达方式、对近似概念进行辨析等) 。

加强数学概念教学 篇11

一、加强生活关联,沟通内在联系

数学的本质就是密切关联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这些,将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解答习题做练习上面,导致学生只会解题,但不具备问题解决能力。基于此,教师要加强与生活联系,沟通生活和数学之间的关联。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三角形的形状,而后出示问题:想一想,三角形有什么特性?为什么具有广泛的应用?学生根据这一问题,很快就从自己身边的三角形的应用进行观察和理解,很快对三角形的特性有了深入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因而人们通常会采用这一特性进行应用,像三角形的支架等。

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有了多个层次性,也对数学概念教学带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从概念的出现中挖掘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系统知识,揭示概念知识的实际应用,使其纳入整个数学体系中。对于很多教师而言,如果只是单纯让学生背熟概念,认知概念,只是走出最简单的一步,最重要的环节还没有进行。要想让学生对数学概念内化于心,必须要走的一步,就是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概念,理解概念的应用价值,教师进行引领和指导,而这正是对学生非常有效的引导,为学生下一步沟通生活和数学起到指引作用。

二、梳理知识脉络,把握概念体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概念,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理顺知识脉络,从而有效把握概念体系,对教材中的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两个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解。

例如,数学中的“数”具有的作用和价值,这是每一个学生从学习之初就应该建立起来的。学生认识的数字变得越来越多,有了小数、分数、负数等。在应用中细分的环节越来越多,出现了偶数、基奇数、因数、倍数等概念,小数中也有了循环小数,分数中出现了假分数,真分数等。那么这些小数揭示的规律是什么呢?如何理解这些规律呢?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梳理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入其中,很快就发现了数的本质所在。随着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就有了方程,这是算式思维向代数思维的第一步,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起点,让学生从感性的数的思维,一步跨越到了抽象的代数思维中来。紧接着,出现了比例,这是概念概念的萌芽阶段,对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另外,从图形与几何的概念知识中,学生通过梳理知识体系,认识到早起的学习主要是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然后再到“体”。在这其中,学生总结出相关的概念名称:线段、射线、直线等,圆柱、圆锥、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为了让学生对每种图形的概念有深入理解,还需要掌握图形的本质属性,并对其归类。随着对几何图形概念的深入,对比较与测量就有了需求。学生发现,测量单位就有了一个系列的发展,如米、厘米,毫米,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等。

三、紧扣概念本质,自主探究理解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直奔主题,紧扣概念本质,让学生自主探究理解,获得最深刻的感知和思考。

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时,我先让学生分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如果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会怎样?有的学生认为,分数的大小不变,有的学生认为分数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到底结果如何呢?学生展开自主探究,结果发现,0不能做除数,因而,分子和分母不能同时乘或除以0.根据这个问题,有学生提出了疑问:如果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会怎样呢?学生进行例证,发现这个规律和前面学过的商不变的规律有一些关联,并以此展开探究,最终对概念的本质有了深刻理解。

总之,在小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帮助学生沟通生活关联,梳理概念脉络,紧扣概念本质,通过对概念的梳理,帮助学生加深概念理解,由此增强了学习的动力,提高概念教学的实效性。

加强数学概念教学 篇12

一、强化信息地域化的重要性

信息化教学, 以其形象生动, 把原本枯躁的知识变得有声有色, 比如ppt、flash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其集成度高, 信息量大, 让早期的单纯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语文教学方式变得不但趣味无穷, 而且让活动的投影大, 增强了信息量。所以, 用信息化手段的语文教学其重要性已无可辩驳。

采用信息化教学是否就可以放弃传统的粉笔、黑板, 甚至对我们学生生活中地域环境一概否定了呢, 笔者认为, 农村学生和语文教学是应该在学生生活的地域环境的条件下, 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予以加强, 而不是放弃传统的手段和已有的生活环境。

由于我们的现行教材都不同程度的配上了ppt课件, 所以, 我们的部分老师就错误的以为,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 放映配备的ppt, 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讲述给学生, 就是实现了课程的信息化。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 达十六亿, 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 所以, 不同的民族, 不同生活环境, 对同一件事物的理解, 都有可能不同。我们的教材往往是为了达到某一个教学目标, 纲领性的落实在某一篇文章或课件上, 而对其的, 体落实, 则要看我们执行这个任务的老师。对于知识相对稳定的理科或工科来说, 比如数学、物理则差距不大, 对于受地域影响较大的语文来说, 则不得不考虑这个方面了。比如, 在讲授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十课《看海》时, 对于我们深处重庆内陆的农村孩子没有感受过大海的美丽, 没有感受过大海那博大的胸怀,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 可以借助于flash动画和多媒体设备加以播放而外, 但是, 我们也可以不妨让学生站在永川的茶山竹海薄刀岭之巅感受一下竹海的气魄。再比如, 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臧羚羊的故事》, 课文中讲述的受伤羚羊的可怜, 老羚羊对孩子的爱, 科考队员同羚羊之间的情。即使用动画等, 我们也是很难让学生懂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小动物, 比如流浪狗等, 也可以体会到教育学生珍爱动物, 珍爱生命。这就比单纯的播放教材配套的ppt要好得多。所以, 我们要真的发挥好现行教材, 把我们本职的课程开设好, 必须接合到我们的学生所处的环境, 充分利用好学生耳濡沫染, 喜闻乐见长期生活的环境的知识, 给学生讲授。

二、信息地域化的内涵与外延

在地域化上的信息内涵上说就是以学校所用的教材为主导, 去收集地域化中的所有信息, 只要能够充分诠释和有助于展示教材的乡土知识都叫做我们信息化教学的资源。

从外延上, 信息可以说是无所不包, 生活中的一草一木, 只要是有助于学生对生活认知的都可以说是用于教学的信息。只是看我们的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的老师去怎样有条不紊的组织, 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或者接受起来更容易。

那么, 哪些内容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 接受的呢?笔者以为应从如下一些方面入手:

(一) 以当地的风土人情, 风俗习惯为主。由于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不同的民族, 生活习俗, 养成习惯都有所不同。甚至包括一些文化方式。有时候, 即使是一个民族, 地域相距较远, 也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 作为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小学, 更是如此。所以, 小学教师要充分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 收集整理。比如。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许世友四跪慈母》, 课文主要讲述许世友为了革命, 尽忠不能尽孝, 四跪慈母。深明大义的许母送孩子去参加革命时, 半夜起来给孩子煮鸡蛋、塞鸡蛋的场面令人感动。

这对于生长在二十一世纪的幼小的孩子们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以革命为题材的电影让学生知道革命对于我们成长的重要, 以及今天的美好生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抛家别母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可以接合到我们家乡更多的乡亲 (甚至他们的父母) 为了养家糊口, 也不惜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并以此做成ppt、flash动画乃至视频以加强学生的理解。

(二) 以当地的人文景观为主, 自然条件。我们国家, 由于幅员辽阔, 不同的地方都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背景, 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人文景观, 而这些人文景观又涵盖了非常宽泛的文化知识。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文化知识, 不但能够强化和固化学生对家乡和语文的热爱, 也容易激发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浓厚兴趣。比如, 松溉古镇, 永川名人陈子庄、永川的恐龙等都是永川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

(三) 地形条件与地势。不同的地域差距, 形成了不同的气候, 对于自然景观也有所不同。从而对学生的认知也有所改变。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故乡的水墨画》, 江南水乡就是一副水墨画。我们西部农村的孩子没有感受过江南的景色, 江南采菱、品菱。在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展示江南的风土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实地收集或者在网上下载 (这方面很多宣传资料) 永川的茶山竹海, 永川黄瓜山的中华梨村、森林大道、“三湖”风景ppt图片等。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落实信息地域化的方案与设想

(一) 以教材和大纲为主线

教材, 教学前辈通过自己多年的总结, 再加上我们的专家学者, 通过多年历史文化的研究, 并结合到现实文明发展的需要, 并综合了各地的实际情况, 确定下来的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所以, 其权威性和指导性是无可质疑的。因此, 我们应充分分析研究, 以教材和教学大纲为主线, 完成其教学任务为宗旨去收集信息, 从而达到万变不离其宗的思想。

(二) 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

教师是我们教学过程的最终执行者和责任人, 学生是我们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所以, 教师和学生是我们教学环节中的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 在落实了大纲和教材这一条主线以后, 在学校的指导下, 就要全方位的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必须去研究教材, 钻研教材。最终融会贯通, 运用所辖地域的信息资源于教学之中。

(三) 学校为主导

教师是会随着工作岗位的要求改变而改变, 从不成熟到成熟,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从年轻到衰老直至退休。所以, 他们的知识, 他们的工作, 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流逝。学校是我们承载教学管理任务的基本单元, 是始终不会退休的, 始终不会衰老的, 他们只会随着办学的经验越多越年轻。所以, 学校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信息化教学中信息收集的主导作用。即使说, 我们的学校所处的环境中, 应收集怎样的信息, 分门别类的哪些信息, 哪些人收集哪些信息。避免重复劳动, 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建立数据库, 并对信息进行优化和量化。

参考文献

【1】张谦、沙红、刘冰、孔书荣, 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与新举措,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9年第5期。

【2】赵国栋:《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http://xixiao.bokee.com/。

【3】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P153-154, P180-P184。

上一篇: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特性下一篇:内部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