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精神

2024-10-08

语言精神(共12篇)

语言精神 篇1

摘要:施莱尔马赫在其《论翻译的不同方法》中强调了语言精神的重要性, 本文以语言决定论与解释学为理论依据, 探讨了翻译中语言精神影响的合法性、程度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语言精神,语言决定论,解释循环

1 引言

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不同方法》中说:“译者若想要让目标语读者理解原文, 既得让他们把握原文语种的语言精神, 又得让他们了解原文作者独特的构思和思想;完成这一目标, 译者唯一可用的却只是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思想, 而译者的语言与原文作者的语言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译者的思想也只不过是对原文的个人所得, 是对原文作者清晰却无定形的解读, 掺杂着变幻的崇拜之情。如此看来, 翻译岂不是一件极其愚蠢的事?” (Venuti, 2002)

在这段论述中, 施莱尔马赫提到了翻译的两个关键障碍, 一是语言精神, 二是作者思想;并由此得出“翻译是极其愚蠢的事”这一推论。语言精神之所以为障碍, 在于不同语言并非一一对应, 而是各有特质。“如果有这么两种语言, 所包含的一切都准确地一一对应, 词与词、概念与概念、曲折与曲折、连接与连接, 而且相对应的诸要素又有着同样的延申和搭配, 如果是这样的话, 这两种语言的唯一的区别就只在于它们的声音……然而, 这种语言当然是不可能存在的……” (Venuti, 2002) 对于语言精神的差异, 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不同方法》一文中给出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并提出了言者与话语的双重关系的论断。而对于作者思想之所以为障碍, 施氏没有在该文中进行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即文本的意义问题, 成为日后解释学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

2 语言精神—言者与话语的双重关系

施莱尔马赫认为, 说话者和语言之间有一种复杂的双重关系。一方面, 每个人都受到自己所说的语言的制约, 他和他的整个思维都是由他所说的语言产生的, 因此任何在语言范围之外的东西说话人都是不可能明确想到的。思想概念的格式塔、思想概念相互联结的本质和程度, 都是由说话人从出生之时起就开始学习的语言所规定的。说话人的认知和想象也都由它所控制。另一方面, 每一个人只要有点心智并因此能自由思维, 就都能改变自己所说的语言。要不是这样, 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方式能使学术和艺术作品的语言能从原始状态发展到更成熟的程度。所以, 理解任何语言都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 语言的精神;其二, 说话者的创造性。

这一观点重点突出了语言精神这个平时常常被忽略的方面, 从中可见“语言决定论”的雏形, 同时也渗透了海德格尔的“解释循环”思想。

萨丕尔·沃尔夫认为, 语言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的形成, 包括两个方面: (1) 语言决定论——语言可能决定我们的思维方式; (2) 语言相对论——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是相对的, 结构差异越大, 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差别越大。这一假说逐渐演化为强势理论和弱势理论。强势理论强调语言对思维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弱势理论是对原理论的改进, 认为语言、文化和思维之间是有联系的, 但由此而产生的思维上的跨文化差异是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的。 (Sapir, 1958) 这一理论与上文所说的言者与话语的双重关系是一致的。

海格德尔认为, 我们所理解的任何东西都只有通过解释才可以构想出来, 而解释已经“根植于我们预先已有的东西, 即先有之中”。 (张隆溪, 2005) 《庄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 焉知鱼之乐也?”

庄子曰:“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

庄子之所以说“是鱼之乐也”, 是由已身的经验出发, 对鱼的经验做出推测。然而鱼的真实的经验究竟如何, 是不得而知的。张隆溪在《中西文化研究十论》中说:“在理解非我中, 我们无论有怎样的改变和进步, 我们的理解也总是通过语言才可能实现的。我们除了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而外, 别无其它语言和思维方式可用;除了与自我相比照而外, 也别无其它方法来理解非我。” (张隆溪, 2005)

然而语言的“先有”并非理解的囚笼, 并非不可突破。伽达默尔说, 我们要“依据事物本身来整理这些结构, 从而达到科学的认识”。人类历史上, 每一次文艺的创新, 每一次科技的进步, 都是对先有的超越的过程。人的理解就是由整体到部分, 然后由部分到整体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这就是所谓“解释循环”。我们平日里读英文材料, 时常会遇到生词。这时, 我们会根据词根或上下文推测该词的意义。这是由“先有”出发进行解释的过程, 亦是由整体到部分的过程。所谓整体, 就是一切既有的知识, 即词根与语境之类。由这种整体出发, 得到了对生词的理解, 然后把这种理解嵌入整体之中, 于是整体也得到了发展。所谓发展, 就是对词根有了更广泛的把握;对语境, 即全文,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种“解释循环”的思想与施莱尔马赫所说是一致的:“每一个人只要有点心智并因此能自由思维, 就都能改变自己所说的语言。要不是这样, 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方式能使学术和艺术作品的语言能从原始状态发展到更成熟的程度。”

施莱尔马赫的言者与话语的双重关系, 正是体现了解释学“解释循环”的思想, 也正与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的观点相吻合。然而, 仅仅肯定双重关系的存在, 并不能得出语言精神对翻译造成障碍这一结论。问题是, 语言精神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文本?这种语言精神的差异能否被克服?

3 语言精神—不可逾越的间隙

关于语言精神对文本的影响程度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 文本中的语言精神与作者精神是融为一体的, 两者共同构成了文本独特的风格。我们不能说, 这个词这个俗语是语言精神的体现, 那句话那种构思是作者精神的彰显;而是要说, 这一种风格是这种语言的精神与作者特有的风貎的交响与和鸣。这样一来, 我们就不会混淆个体差异与语种差异, 也就不会把某一语种中的谚语、俗语和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词汇等同于“语言精神”, 从而使得语言精神的概念狭隘化, 以至得出错误的结论。另一方面, 我们也不能说, 语种的差别没有意义, 同语种里也有风格迥异的作品, 不同语种里也有异曲同工之作。奈达曾说过:“那些人以为文学作品不可翻译, 可他们似乎忽略了一点, 即使在同语种中, 但凡交流必有损耗。学者就专业内的某一课题向同领域的另一名学者说话, 大约会有20%以上的意思是原本想说却不能传达到位的。”这是用普遍差异否认特殊差异。各民族都有其独有的民族精神, 这一点无人否认。但这并不妨碍同一民族的人龃龉不合, 反倒在异邦找到了知音。辨别一种区分是否有意义, 关键要看差异程度的大小。

语言精神对文本的影响, 语种影响下文本所产生的差异, 是否达到了值得区分的程度呢?钱鍾书 (2002) 在他的《七缀集》中对中西诗歌有这样一段论述:和西洋诗相形之下, 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不奔放, 说话不唠叨, 嗓门儿不提得那么高, 力气不使得那么狠, 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 和西洋诗相形之下, 仍然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是痛快的, 比起西洋诗, 仍然不失为含蓄的。我们以为词华够鲜艳了, 看惯纷红骇绿的他们还欣赏它的素淡;我们以为“直惩响喉咙”了, 听惯大声高唱的他们只觉得是低言软语。同样, 束缚在中国旧诗传统里的读者来看, 西洋诗里空灵的终嫌着痕迹、费力气, 淡远的终嫌有烟火气、荤腥味, 简洁的终嫌不够惜墨如金。中西诗歌的差异是语言精神差异的集中体现, 而事实上, 不止诗歌, 一切文本都存在于这种语言精神的笼罩之下, 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语言独特的色泽, 如同夜色下的猫皆透显着灰色。

然而, 这样笼统地讲“语言精神”, 类似写文章讲“浩然正气”, 总是有些抽象。若要让“语言精神”的这一理论对我们的翻译实践有所裨益, 则需进一步深入, 分析其构成要素与要素间的关系才行。这也是我们在今后学习实践中要注意研究的方向之一。

关于语言精神的差异能否被克服这一点, 施莱尔马赫似乎是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既得让他们把握原文语种的语言精神, 又得让他们了解原文作者独特的构思和思想;完成这一目标, 译者唯一可用的却只是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思想……” (Venuti, 2002) 如果把思维比喻成我们观察事物的眼睛, 语言就可以被理解为眼镜, 它不是透明的, 而是掺杂着色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透过各不相同的有色眼镜看到了不同颜色的世界, 他们如何才能理解对方眼中的那个世界呢?这样看来, 完全理解异族语言笼罩下的世界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我们不可能脱离语言去思考。但另一方面, 也不能因此断定不同语言的文化无法沟通。同样的一花、一草、一木, 虽然在不同语言的映照下泛着不同的色泽, 但它们仍是花、是草、是木, 并未变成别的东西。在文本方面, 虽然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品味和价值取向, 且这种差异短期内难以消除, 但他们在人性上是相通的, 人类思维能力是他们共有的。而且随着交流的日益加深, 即使是品味与取向也日趋接近了。设想这最后的差异也消除的那天, 也许那时世界上也就没有什么民族与国家之分了。

参考文献

[1]Sapir, E.Culture, Language and Personality[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8.

[2]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M].Oxon:Routledge, 2002.

[3]钱鍾书.七缀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4]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语言精神 篇2

--《学会合作》教学片段及评析

◆ 海门市平山中心小学 袁兵

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我们也来做一下书上的实验。(取出一只小玻璃瓶,7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口,找7位同学上台表演,交代清楚实验的方法,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们如何合作取出彩球,并计算时间)

(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7位同学上台做实验,其他同学边看手表边观察,并适当作记录]

师:刚才这7位同学用了多长时间做完了实验?

生:(齐声)15秒。

师:文中的7个小学生呢?

生:他们只用了3秒钟。

师:15秒,我们用的时间比他们长多了,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能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1:刚才在实验开始时哨响的一瞬间没有人拉球,浪费了时间。

生2:刚才他们没配合好,没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生3:我发现他们刚才在拉球时,都只顾自己,急着把球拉出去,几个同

学一起往上拉,球被卡在瓶口,出不来了,他们没有合作好。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如果房子真的着火了,而他们没有在极短的时间内逃出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假如遇到这种情况,你将给他们提那些建议呢?

生1:我想我们首先商量好,然后有秩序地逃出去。

生2:我要把大家组织好,有秩序地、迅速地逃出去。

生3:我想先让别人出去。

师:(面带微笑地说)对,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案例解读:

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了体现这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上,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学生不仅参与了操作、观察、记录,而且还通过交流、展示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或收获,这样的学习过程无不体现了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学生是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体验语文,学习语文。

二、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比较、发现差距,并通过自主发言,发掘其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进行思想教育,然后小结,最后轻轻一句“对,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给学生的印象很深。从学生的表情可知,思想教育的目的达到了,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才不会失之于空泛。

语言的课堂 精神的家园 篇3

师:终于,鸟儿听到了原野上、森林里的冰雪融化的声音,它知道,这是春天的脚步声;它知道,回到树身边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它来不及收拾行囊,来不及与众鸟结伴,便独自踏上了回到树身边的旅程。

师:(环视学生)可是,树在哪儿呢?

生:树在北方。

师:北方远吗?

生:(齐)远。

师:有多远呢?请在第二自然段找到这个词,你觉得有多远就把它读得有多远。

生1:很远很远。

生2:很远很远。

师:是啊,这是很远很远的旅途啊!这漫漫长路上,小鸟会一帆风顺吗?它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

生1:它可能会面对猎人的枪口。

生2:它可能会遇到老鹰的袭击。

生3:它会因为不停地飞,飞了很远很远的路,非常疲劳。

生4:它可能遇到狂风暴雨,会迷路。

生5:它可能会被荆棘划伤翅膀,流出血来。

师:这一天,小鸟一边飞着,一边想象着与树重逢的美好时刻。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紧接着大雨倾盆。小鸟在狂风骤雨中,羽毛已经凌乱不堪,它跌跌撞撞地往前飞,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孩子们,来劝劝小鸟,让它歇一歇吧!

生1:鸟儿啊,你看,那边有一个树洞,你到那儿蔽一蔽雨吧!

师:不,我不能,因为树还等着我为它唱歌呢!

生2:小鸟,请你歇一歇吧,如果你死了,还怎么能为树唱歌呢?

师:不,我不会死的,这狂风暴雨马上就会过去,我一定能坚持住!

生3:小鸟啊,生命和一句承诺相比,生命不是更重要呀!

师:生命的确很宝贵,可是,小鸟是我生命中的独一无二啊,我宁愿用生命去实现自己的承诺。

师:鸟儿拼命地煽动着翅膀,它要战胜狂风暴雨的蹂躏,它要快点飞到树的身边,终于,暴风雨在鸟儿面前停止了肆虐。太阳出来了,鸟儿沐浴着阳光飞上了云霄。

可是,这回去的路很远很远。当黑夜来临时,鸟儿又迷路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它使劲地飞呀飞呀,直到筋疲力尽,也没有飞出一片陌生的树林——

(将小鸟的头饰戴在学生头上,示意师生对话)

师:小鸟啊,我也是一棵美丽的树,你就留在我的身边,把去年的那支歌唱给我听吧!

生1:不行,我和去年的树是好朋友。

生2:不,我不能留下,我答应过今年春天给我的好朋友树唱歌,我要信守诺言。

生3:不,去年的那株树是属于我的独一无二。

师:可是,你迷路了,这漆黑的夜,你不害怕吗?

生1:不,我不怕,树会给我力量。

生2:不,我不怕,等到启明星出现,我就会找到方向。

生3:我不怕,我听得到去年的树在召唤我。

师:啊,这是一只多么执着的鸟儿啊,这又是一棵多么幸福的树啊!

鸟儿啊,快飞吧,祝你一路平安!

二、教学反思

在一遍又一遍地与原文的“肌肤相亲”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一条风景旖旎的“小径”——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来为原文“补白”,把无边无际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想象中体验,在对话中升华。

1.为阅读的个性化体悟创设氛围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萨特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与对话者,是文本与学生的向导性中介与主持人,是宽松、祥和、博大、温馨、自由、和谐的阅读氛围的缔造者。《去年的树》中第二自然段写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第二年春天,它要从这“很远很远的地方”飞回来,中间会有多少困难,多少阻隔,多少艰辛啊!可是,写到鸟儿要从这“很远很远的地方”飞回来的时候,原文只有一句话——“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来了。”这既是作家的高明之处,使之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又给每一个阅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维与想象空间。所以,我采用了引领学生置身于把自我加入到文本中去,实现文本“视界”与自我“视界”的融合,也就是“身入其境地用整个心去和它相对”,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信守诺言坚贞不渝的鸟儿,归还每一个不同生命个体主动阅读的权利,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运用自己的头脑,放达自己的想象,面对自己的生活,释放自己的情怀,去读、去思、去悟、去创造。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建构,情感得以丰赡,个性得以放飞,精神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善,自我得以实现。

2.为阅读的“对话”达成架设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假如没有学生个体对文本的作用,文本是灰色而无生命的铅字的排列。因此,语文课上,教师的讲解是无法代替学生自身与教材的亲密接触的。而且,课堂上学生个体间的交流也有益于思路的拓展和智慧的相互点燃。因此,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做“受狂风暴雨蹂躏的鸟儿”的“规劝者”,再让他们转换角色,做“黑夜里迷失方向的小鸟”的“代言人”。在特定的情境教学中,学生对作品的阅读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而是因为有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碰撞与对话,生成了许多生动的体验与新的认识,使教材的内涵得以发掘,使师生的生命精神的底子得以锤打。

精神科护理中护士的语言艺术 篇4

1 良好的语言沟通是护患关系的润滑剂

精神科的病人都存在思维及认知行为等单方面或多方面的障碍[1]。因此, 在精神科护理中, 更要巧妙地应用语言, 不同的病人应采取不同的语言进行沟通, 以取得病人信任, 更好了解病人的情况, 明确病人的心理状态。在接触焦虑、悲观、绝望而产生自杀观念和行为的病人时, 护士要态度和蔼, 举止端庄, 讲话热情并给予鼓励、劝告、指导, 用亲切、同情的语言鼓励病人说出最担心、最需要、最关心的事情。同时, 护士应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 了解病因, 关心其痛苦, 使病人感到尊重和理解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如1例20岁女病人因为高考落榜而表现情绪低落、自己责怪自己, 感到自己给家人带来负担, 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此时, 护士除积极主动接触病人, 掌握病人的心理外, 还必须与病人进行友好的交谈, 从中发现和找出病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引导病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可同病人一起进行娱乐活动, 以解除其心理压力, 唤起其心理上的愉快和满足感, 从而劝导病人面对现实, 激发病人对生活的向往,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其适应社会。

2 完美的语言交流易使病人配合

精神分裂症病人大多数缺乏自知力, 否认有病, 即病人对自己所处的病理状态缺乏正确认识[2]。护士针对病人的心理应用恰当的语言技巧去解决病人所面临的这些问题, 护士要热情主动地对待病人, 向病人介绍自己、病室的环境、住院制度以及其他工作人员, 并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不能办到的向病人解释以求得谅解, 使病人体会到医院的温暖而安心住院。精神病人普遍对自己的疾病缺乏足够认识, 不认为自己有病, 拒绝治疗, 尤其是药物治疗时。这时, 护士应注意同病人交流的方式, 恰当运用语言技巧。长期患抑郁症的病人普遍认为当前的药物没有疗效, 护士应用肯定的语气告诉病人, 同时, 向病人宣教其应用的药物是目前治疗此类疾病最新的特效药, 使其相信医护人员, 建立对治疗的信心, 变被动为主动, 将药物服下。对于病人服药后感到全身无力、睡眠较多, 护士可以告诉病人其病情即将好转, 这是药物见效的表现, 待药物逐渐减少以后就可以恢复正常。

3 优雅的语言是护士自身素质的体现

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护士长期和思维、认知、行为存在障碍的病人接触, 当病人情绪不稳定时, 护士的某句话就可能引起病人的反感, 而遭到其谩骂甚至人身攻击。不论其有无攻击行为, 都要求护士对病人的态度要谦和, 同情尊敬他们, 不能用命令、强制性语言挖苦、讥笑病人, 以免引起病人的抵触情绪而影响治疗, 甚至发生意外。为避免这种情况, 护士要给予启发、暗示、鼓励、赞扬、商量的口吻和病人交谈。这既是精神科护理工作本身对护士个人修养的要求, 也是良好医德的体现。

综上所述, 护士语言的完美在精神科护理中极其重要, 它直接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效果。美的语言会给病人一种稳重、大方、热情的感觉。因此, 护士要掌握语言艺术的交流, 把美好的语言留给每位病人及家属, 塑造一个有知识、有修养的良好的自我形象。

参考文献

[1]赵淑慧, 吕新荣.语言艺术在精神科护理中的重要性[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 17 (3) :67.

语言精神 篇5

内容摘要:李白是天才诗人,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诗人、儒士、道士、剑客、旅行家,他是“诗仙、酒仙、游侠”的三位一体。盛唐诗歌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仙”使他的诗显得空灵飘逸,“侠”是其诗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李白;诗仙;诗侠;浪漫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把积极的浪漫主义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在诗歌中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热爱祖国,批判黑暗,蔑视权贵,鄙视尘俗的强烈的叛逆精神,同时使浪漫主义诗歌的题材范围扩大,他凭借自己天才的艺术创造力、形成飘逸、豪放、雄壮的艺术风格,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游仙访道的生活中,一种潇洒的“仙风道骨”的仙气,洒遍了天下的名山大川,他是“诗仙、酒仙、游侠”的三位一体。

一、侠义风骨

(一)任侠情缘

李白自幼好任侠,轻财好施。他自言:“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④他很佩服侠客精神,他梦想自己也有侠客的本领,少年时他就爱学习武艺,击剑任侠。他还钟情于广袤的大自然,少时就走遍巴山蜀水。可以说,他本身就是一个剑客游侠。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二十多岁的李白出蜀向祖国的东部漫游。漫游的过程中,他结交许多豪雄。他曾言:“结发未时事,所交尽豪雄。”⑤所谓“豪雄”,指的就是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说的“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的游侠人物。唐代,那些能够抗暴扶弱,救助于困厄,不惜仗义舍身的游侠人物,常常受到社会的尊敬。李白与豪侠交往,便是他任侠性格的自然体现。

豪爽的李白对朋友是两肋插刀,仗义疏财。这期间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件是他出蜀那一年,南游洞庭湖的时候,和他一起出蜀结伴远游的吴指南死了,他很伤心,他像亲兄弟一样为朋友料理后事,把遗体殡埋在洞庭湖边。几年后,他又专程来到湖边,起出友人的尸骸,剔除残留的筋肉,背着它徒步几百里,移葬在鄂城(今湖北武昌)之东。这种侠义风骨在古代诗人中是很少见的。另一件是他仗义疏财的事。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自豪地提到,在东游吴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散金三十余万,都是周济一些

“落魄的公子”了,那大概都是在仕途上不得意,流落异地,生活窘迫的人。他对此认为是“存交重义”“轻财好施”。几年之后,他渐渐认识到,这不过是“小节”。他说:“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一朝乌裘蔽,百镒黄金空。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⑧

(二)诗侠本色

李白的任侠性格和他的建功立业思想结合起来,成为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他一生写了许多歌颂侠士的诗,从诗中我们隐隐可看到诗人的侠肝义影,体会到他那“济苍生”,“安社稷”倾心祖国的抱负,他俨然诗人中的“诗侠”。

在《白马篇》中,他以热烈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游侠的形象,他潇洒倜傥,豪迈勇敢,不拘礼法,疾恶如仇。该诗洋溢着爱国精神。当祖国的统一和安定受到威胁时,便“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不计身家性命,英勇杀敌,立功疆场;而胜利归来时,既不阿附权贵,居功邀赏,又不消极退隐,逃避现实。在这个形象身上,集中体现了李白的任侠思想。显然,他的这种任侠思想和他进步的政治理想、他反对腐朽权贵的斗争思想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也显示了这种任侠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万战场,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在《侠客行》中他激情赞美了侯嬴和朱亥(侯嬴和朱亥,都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侠士。他们曾帮助魏公子信陵君取得兵权,去救援赵国解除秦兵对赵国都城邯郸的围攻。):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閤下,白首太玄经。

他尤其钦敬鲁仲连(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是一个兼有隐士、侠客、政治家特点的人物)。诗中“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说明李白自己和鲁仲连有同样的情趣(《古风》第十首)。

此外,李白诗,还描写了豪侠手刃仇敌的场面,是诗人中少见的篇章。《白马篇》中“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结客少年场行》中“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侠客行》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等透过诗的字里行间,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心中英雄的侠肝义影。

二、诗仙浪漫

(一)谪仙之辞

李白被称“诗仙”,不仅他的诗歌有时描写到仙人、经常说到神仙;而且他的风格也变幻莫测、常常表现出冲破尘世的一切而高升到一个更高的世界的倾向。即使他的生平,也被种种的传说所包围,笼罩着层层的彩色缤纷的迷雾甚至他刚一降生,就有一个神秘的传说,说是他母亲生他时,梦见太白金星降落在她的怀里;所以他名白字太白。

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诗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李白少有俊才,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天宝遗事》中说:“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又有“李白有天才俊逸之誉,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有粲花之论。”这些只是传说之辞,但是李白确实曾以天才自许。李白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说:“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其《赠张相镐诗》云:“十五好奇书,作赋凌相如。”从这些可以看出李白天生早慧,用现在的话说他一个世间少有的神童。

(二)漫游寻仙

李白很早就立下了“四方之志”的宏愿,以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自说,以“济苍生”、“安社稷”,为国家建功立业为己任。他二十五岁,即开元十三年(725年)出蜀,经三峡东下长江,从此开始了他的漫游之路和求仕生活,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奔走四方,足迹遍及中原大地,长江南北。在漫游路上不仅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结交许多豪雄,还求仙访道。李白崇尚道教,认为神仙可致,飘然有超然之心,他一生的求仙访道和游览山色密不可分。“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就说明这一点。

在唐代,寻仙访道也并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迷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活动还含有政治动机。因为在唐代,儒、释、道三教在社会上都是很盛行。其中尤其突出的是道教。由于被道教奉为祖师的老子也姓李,唐朝皇帝认老子为始祖,追尊为玄元皇帝,立庙享祀,把《道德经》等道家著作奉为经典,同儒家的经典一起列为士子必读之书。道教的盛行,使道家的思想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在时代思潮的影响下,李白除了接受传统的儒家思想外,又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他复杂而矛盾的思想性格。一方面积极要求从政,一方面又热烈向往山林隐逸生活;他既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又蔑视富贵利禄,不肯“催眉折腰事权贵”,不愿受到封建秩序的束缚。这一切,都是可以从当时儒道两家同时盛行找到其时代和思想的根源。

正因为如此,当时的许多著名道士都和统治集团中的上层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同他们交往,可以更容易到在上层社会树立声誉。李白的求仙访道也有着同样的动机。这段时间内他与江陵著名道士司马承祯的会晤,司马承祯曾多次受到武后、睿宗、玄宗的接见,在道界中声誉颇高。意气风发、器宇轩昂的青年李白,赢得了这位老道士的极口赞誉,说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这使李白十分兴奋。为此,他写了一篇《大鹏赋》,用寓言发形式来记叙难得的会晤。这篇赋写成以后就很快在社会上流传开去。李白特别喜爱大鹏,因为只有大鹏才能体现他自己的不同凡庸的性格、气概和抱负。他在不同的时期的作品里曾多次以大鹏自喻。此赋里,他以《庄子.逍遥游》为蓝本,通过艺术的再创造,极尽铺张的描写了“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形象地抒发了他那豪迈的气概和远大的抱负。而他对“夸金衣与菊裳”“耀彩质而金章”的黄鹄、金凤之类的仙禽神鸟投以鄙视,又嘲笑那衔木填海的精卫和司晨报晓的天鸡“何拘挛而守常”,则是我们熟悉的诗人那种藐视权贵利禄,追求放荡纵适,不愿受封建秩序所束缚的思想性格的形象化的表现。此赋的出现表明李白的思想性格在这时已经基本形成,而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道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三)诗彩浪漫

李白诗歌想象丰富而奇特,形成他“壮浪纵恣,摆去约束”的浪漫主义特色。现实的事物、神话传说、历史典故、自然景物、梦中境界等,无不成为艺术想象的媒介。通过这些媒介,诗人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任意翱翔,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追求,也往往蕴涵着诗人对祖国山水之美的向往。如《古风》十九:

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诗中接连推出洁净仙境和惨酷人间两幅反差极大的图画,造成诗中情调从悠扬到悲壮、诗歌风格从飘逸到沉郁的急剧变换。要把它们和谐的统一起来,若非笔力雄健纵横、才智超群出众的李白,也确实难以成功。诗中表现的独善与兼济的思想矛盾,以及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是历代仁人志士和心地赤诚的读书人中都可能存在的。但此诗以游仙体写出,其表现力又独高一筹。人们通常认为游仙体诗是作者借想象而随意发挥,用不现实的故事反映现实中的情理。但诗人和仙人们正在乐陶陶的升入仙乡时,却被人间的惨剧震惊了。诗中嘎然而止,未说李白是继续升天还是转回人间。但修真崇善的修炼者都是有慈悲心的。圆满飞升固然是生命的美好归属,而眼睁睁的看到百姓受苦、生灵涂炭,心又何忍?他就是不说,我们也能肯定,他是急急忙忙地转回人间来了。是啊,美好的世界肯定是要去的,但人间还有豺狼当道、邪恶凶残之时,我们还得先把它们收拾了再走。

又如《古风》: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

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

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这里所写的虽然是幻想的形象,描写却非常具体生动.诗人渴望想仙人那样生活,与天地同游,永远长生不老.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就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它完全突破了一般送别、留别诗的惜别伤离的老套,而是借留别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在叙述的时候,又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办法,而是围绕着一场游仙的梦幻来构思的,直到最后才落到不事权贵的主旨上。这样的构思,给诗人幻想的驰骋开拓了广阔的领域。跟这样的构思相适应的是,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述幻想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在这方面,诗人显示了非凡的才能,他写熊咆龙吟,写雷电霹雳,写空中楼阁,写霓衣风马……把幻想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杜甫说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十分恰当的评论。还应该注意,作者不是为写幻想而写幻想的,写幻想是为“不事权贵”的主旨服务的。他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正是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写自己一心想遨游仙境,正是表现对现实世界的憎恶,不愿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不事权贵的主旨,像一盏聚光灯,把全诗照明,幻想在这灯光里才生动起来,否则,即使再铺张百倍,也是不会放出动人的光彩的。

总之,李白追求道家的超俗尘世的思想,有时甚至求仙访道,炼丹隐遁,这是一种傲岸不屈和豪放狂荡的性格。李白思想主流是积极入世,他有抱国热情,但是上天不给这个伟大的诗人机会,所以李白选择纵酒求仙,呼啸山林,只为排遣理想不得实现的苦闷。李白独特的思想境界,使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三、酒仙狂客

李白还有另一称谓酒仙,称李白为双仙更为恰当。杜甫这样描写李白饮酒成诗: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强烈地表现出李白狂傲自负的性格特征。如果说早期的杜甫曾经对李白的人格进行过规劝“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那么,到杜甫晚年,则已经对李白的性格心领神会,他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说出了对李白多年了解的体会:“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把李白狂傲自负、直率任真的性格描绘得淋漓尽致。

贺之章对李白也是特别赞赏,曾解下自己的金龟与李白换酒喝。李白也自称:“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李白总是酒后诗兴横溢,妙笔生花。传说一次李白在长安酣眠酒楼,被唐玄宗招见填词。李白说道:我醉欲眠君且去。李龟年无奈只得令人将他抬至宫中。当时园中牡丹盛开,香艳宜人。玄宗命其作词,他却请求赐酒。自称:臣是斗酒诗百篇,醉后诗写得更好。果然,饮罢即写出了著名的《青平调》,李龟年等乐师即时演唱,玄宗玉笛伴奏,一时君臣同乐好不热闹。从这则小故事中可以看出酒对李白的诗歌创作有独特的作用。他还写了不少的“酒诗”,《将进酒》、《把酒问月》是酒歌的极品。

李白是一个豪放不羁的诗仙、酒仙,藐视官场功名利碌,鄙薄世间权贵公侯。他仕途的坎坷,不过短短三载蹉跎。他漫游求仙,似隐士;好剑游猎,似豪侠。我认为在他的诗歌中,“仙”是诗的空灵飘逸,“侠”是诗的精气神。

参考文献

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 篇6

语文能力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这种能力是语文教育特有的、根本的目标!语文教育要走出高耗低效的误区,必须树立“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的理念!

这一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既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又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还要将二者有机统一在同一过程中。丢开语言搞精神陶冶(或人文教化),忽视精神抓语言训练(或工具操练),都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主要机制是言语实践。这里的实践,是指学生有内在需要,有明确表达目的和交流对象,有特定话语情境的言语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要运用学过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还要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或事实材料去为自己的表达目的服务。这种实践既能使所学的东西在运用中增值,又能使学生在运用中生成新的言语和新的情思。

语言和精神的同构需要以身心的激活做保障。当学生的身心高度醒觉和活跃时,内存的语词和语言原型都处于兴奋和应激状态,语言和精神才能高效同构。进入这种状态的心理引擎是激发需要。学生有了探索精神世界和表达精神意义的强烈需要时,自然情辞共生,奇言妙语当会如喷涌的清泉,不可遏止。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本原性心理需要,还要采取有效手段诱发学生新的心理需要,并使之成为推动语言和精神同构的强大动力。

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需要以丰厚的心理积累为资源。语文教育要把增加这种积累作为强本固基的工作来抓,首先要重视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的生活积累是兑换文本意义的存折,充盈的心泉是言语活水的源头。生活土壤越肥沃,精神和语言嫁接的言语之树就越繁茂。其次要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现有语文阅读量太少。我们要树立崭新的教材观。一是扩散观,即以主教材课文为扩散点,以自选的相关文章为面,在指导学生学好重点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扩散性阅读。二是新陈代谢观,对有些语言和内容与学生的语感结构、认知结构不适切的文章要予以舍弃,并及时补充反映当前生活的美文让学生阅读,要赋予教师课文取舍的权利。

语言精神 篇7

案例一:《狐假虎威》教学片段

1.老虎松开了爪子,狐狸逃走了吗?它是怎么做的?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指名朗读,指导读出狐狸的得意、狡猾。

2.那我们也跟着狐狸去看看,好吗?学习课文第6~8自然段。

(1)轻声朗读课文,用“——”画出描写狐狸神情、动作的词,用“——”画出描写老虎神情、动作的词。

(2)交流,并理解这些词语。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这些神情、动作你们能够通过表演表达出来吗?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练习表演。

(2)指多名学生到前面表演。(结合相关词句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指导)

(3)再指多名学生到前面进行表演。

4.采访参加表演的学生:

(1)小狐狸,你为什么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的?(我摇头摆尾、神气活现都是装的,是想让老虎觉得我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那它就不敢吃我了。)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时,你心里在想什么呢?(我想:嘿嘿,我的计策成功了!)

(2)大老虎,你东张西望,看什么呢?(我在看其他动物怕不怕狐狸,如果怕,那狐狸就是老天爷派来的;如果不怕,我就吃了它。)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时,你心里在想什么呢?(这狐狸还真是老天爷派来的,要不然,百兽怎么都被吓跑了呢?)

5.顺势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说说文题“狐假虎威”的意思。(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都吓跑了,把老虎也吓住了。)

“表演”“采访”,学生还觉得这是在上语文课吗?他们的心理状态早被激发得活跃起来了,这成为了推动他们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强大动力。表面上看,在采访活动中,学生是在与教师对话,其实不然,他们更多的是在与文本对话:“我摇头摆尾、神气活现都是装的,是想让老虎觉得我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它就不敢吃我了。”没有对课文前后照应的理解,能揣摩到狐狸的心思吗?没有积极的心理状态,言语表达能这样滴水不漏吗?如果不是借助“表演”和“采访”(特别是“采访”),学生能有这些精彩的语言生成吗?

案例二:《赶海》教学片段

师: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你觉得这当中哪件事最有趣呢?

生:我觉得抓海星最有趣。

(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你们能把这种乐趣读出来吗?(指多名学生有感情朗读。)

(采访朗读句子的学生。)

1.采访A

师:你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得这么慢呢?

生:我摸了好长时间才摸到了一只海星。

师:抓到海星了,你有怎样的心情?

生:我没想到我也能抓到海星,所以特别开心。

师:你能读出这种开心和快乐吗?

(生朗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她突出了“被我”二字。)

师:如果让你在句中加入一个词语把这种感觉表现出来,你觉得应该加什么词语呢?加进去读一读,好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竟然)被我抓住了!”)

2.采访B

师:你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得这么慢呢?

生:我小心翼翼地摸,生怕摸到手中又让它溜掉了。

师:你也抓到海星了,是什么心情呢?

生:我摸了好久才摸到了海星,并且抓住了它,心里觉得特别高兴。

师:你能读出这份高兴吗?

(生朗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他朗读时突出了“抓住”二字。)

师:如果让你也在句中加入一个词语把你的感觉表现出来,你觉得应该加什么词语呢?加进去读一读。

(生有感情朗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终于)被我抓住了!”)

这里的“采访”,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话。学生在朗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分别突出了“被我”和“抓住”时,老师不失时机追问:“如果让你在句中加入一个词语把这种感觉表现出来,你觉得应该加什么词语呢?”学生分别有感情地朗读了“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竟然)被我抓住了”和“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终于)被我抓住了”。这精彩的生成是对话双方在相互作用中不断亲近对方,在思维碰撞中激发灵感的结果。具体说,就是教师在听学生朗读时,直觉地、敏锐地感悟到学生朗读中隐藏的精神内容,从而进行了“发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直觉地、灵动地生成了充分表达语意和情感的新语言,不仅拓展、丰富了自身的语感结构,也使自身的精神生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案例三:《“蚁国英雄”》教学片段

1.蚂蚁还有哪些英雄壮举感动了你?继续读句子,谈感受。

(1)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问:你读懂了什么?

(2)为什么蚁团却不见缩小?相机出示句子:

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朗读后追问:“肝胆俱裂”是什么意思?你觉得外层蚂蚁的岗位是什么?

(3)采访:

师:外层的蚂蚁们,看着同伴们有的被烧伤了,有的被烧焦了,有的爆裂了,甚至化为了灰烬,它们不害怕吗?为什么就不松手呢?

生:它们要保护自己的同胞和亲人,保护蚂蚁家族。

生:它们宁可死也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如果松手了,其他的蚂蚁也松手了,那么所有的蚂蚁就会葬身于火海,蚂蚁家族就将遭受灭顶之灾,所以它们是决不会放弃的,为了大家,为了家族,这是值得的。

2.小结:好一群“至死不渝的蚂蚁”,难怪作者称它们是“蚁国英雄”!

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辩证精神 篇8

威廉·冯·洪堡特 (Wilhelm von Humboldt) , 在1767年出生在德国波兹坦, 是柏林洪堡大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是《论爪哇岛的卡维语》, 其中有一篇题为《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发展的影响》的导论, 就是在这部作品中, 他论述了他的语言学思想。

洪堡特认为语言不仅是表述已知真理的手段, 更要揭示未知真理的手段;语言的差异不是声音和符号的差异, 而是世界观本身的差异;整个人类只有一种语言, 每个人或者每个民族都拥有一种特殊的语言;语言不是活动的产物, 而是精神不由自主的流射;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这些观点都展现了洪堡特对人、语言以及客观世界三者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2 洪堡特语言哲学观的形成

洪堡特语言哲学观的形成受到了当时德国古典主义的影响, 当时的德国主义者主要有康德、歌德和席勒等, 在哲学上, 而席勒并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 而是主要受到康德和歌德的影响。

“康德指出, 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既是有限的, 也是无限的;世界既是单一的、不可分的部分构成的, 也是复杂的、可分的;世界上既存在有自由, 又没有自由, 也没有世界的初始原因。” (易立新, 2011) 洪堡特就将康德的二律悖反理论运用到语言学中, 将语言看成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对立但同时又统一的现象。

3 洪堡特语言哲学的辩证精神的体现

(1)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语言可以看成是人类精神的寄托和表现, 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创造, 人类通过语言来将自己的思维转化出另一种用语音沟通的方式,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 人们之间传递着重要的细节, 而同时人们在思维方面的展现都会受到自身语言表现的影响, 从这点出发的话, 我们就认为语言具有主观性, 因为在一定程度上, 语言的创造会受到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 因为语言的存在是人类思维的产物, 久而久之, 人类的行为也会受到语言的影响。因为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所以这样的具有特色的语言将每个民族区分开来, 在拥有固定思维的民族语言中, 人类的行为自然会受到影响, 人只有从自己所依附的语言环境中脱离出来, 才可以真正地进入到不同的语音环境。洪堡特认为语言研究的根据和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语言去揭示未知真理, 通过语言去探索人的世界观;而人只能以自身的认识和感知的方式, 即通过一条主观的道路接近这一纯客观的领域。从人类创造世界的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我们认为语言具有主观性是因为语言的出现和人们的意识紧密相关, 而同时可以体现人类的观点。从制约人对世界的认知的角度说, 语言是证明我们存在一种不容质疑的客观性的最基本的工具。综合来说, 人在用自己的主观行为将自己置身于语言的客观支配下, 因而, 在形成语言世界观的时候, 人就达成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2) 动态与静态的统一

申小龙教授在《汉语与中国文化》这本书中就曾经指出, 洪堡特十分强调语言的“生命体”。他认为从本质上来看, 语言是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发展中的事物。即使用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 使语言像木乃伊那样保存在书面上, 后来阅读的人们还是要将它重新激活, 成为生动的语言。洪堡特还就此做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即语言的过程是一个生理学的过程, 而不是一个解剖学的过程。解剖学的研究中语言是一个无生命的制成品, 生理学的研究中语言是一种创造;解剖学的研究中语言是一个活动的产物, 生理学的研究中语言是精神的不由自主的流射。洪堡特认为, 就像是艺术领域一样, 人同样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语言的要素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 而在这个语言的创造中, 创造活动的过程是动态的, 而创造活动的结果则是静态的。在形式上语言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稳固的业已成形的机体。虽然语言是在不断地发展, 但是它所展示的内部的结构和性质仍然比较稳定。

(3) 统一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洪堡特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发展的影响》中就指出了, 人类语言的普遍相似性和具体语言的特性。语言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那就是, 语言是普遍的、一般的, 但同时还具有特殊性和个别性。洪堡特说, “一切思维都朝向必然性和统一性, 而这也是人的全部努力的方向。” (洪堡特, 2004) 人类语言具有统一性, 那是因为语言是区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一种手段, 而人类的本质是统一的, 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个体, 都可以拥有语言, 这就有别于飞禽走兽, 是人类特殊的共同财富。

语言本身是和民族一道形成的, 语言把各个民族分割开来了, 但是, 这样的分割是在以一个更加巧妙的方式将各个民族重新地结合在一起, 正如洪堡特所描述的那样, 语言只能由各个民族造就、把握和变更, 而人类划分为各个民族只不过是根据语言做出的划分, 这就决定了语言的独特作用, 它只能促进人类以个体形式逐步接近普遍性发展。正因为语言是统一的, 所以一个人才有可能同时学习和掌握多种不同民族的语言, 而各种语言也可以实现互通互译。

语言的统一性还表现在人类发音器官上的一致性。洪堡特认为人类语音系列的范围和语音的主要类型是相同的, 这在大自然中是特别存在的, 人的知性能力促使人们可以发出并理解分节音, 并且对这些分节音进行有意义的排列组合, 进而产生了语言符号, 符号的意义与形式一旦建立起联系, 概念就组成了, 而思维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堡特说过, “人只是因为有语言, 才成为人” (洪堡特, 2004) 。

但是, 洪堡特也阐述了语言差异性的内容:“一定的民族语言与一定的民族性和文化特性相维系。语言是一种民族现象, 不同民族的语言各不相同。人类语言与民族语言的关系, 是一般与个别或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洪堡特, 2004) 洪堡特试图通过语言来定义民族精神, 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 自然而然, 因为各个民族的差异性, 语言就带有差异性。洪堡特对于语言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理解和诠释, 奠定了普通语言学的基础。

(4) 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语言是一个整体, 当人在说话的时候是将单独的音节组合起来变成一个词, 而后再将这些词组合起来变成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句子, 而听话者为了能够最好地抓住这些句子的意思, 就不能够断章取义。而所谓的部分, 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 如果我们对整个句子的意思有了大概的把握以后, 就可以将这样的一个句子的意思拆分成为多个片段, 来具体分析这每个片段在句子中发挥的作用究竟。人对部分语言的理解可以辅助人对整体语言的思想的进一步把握, 这两个过程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洪堡特认为每个成分在语言中都会相互联系, 并且相互影响, 通过相互间的作用来反映整体效果, 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现它的这层辩证关系, 人们才有可能实现相对完整的话语与相对独立的词句之间的转化, 就像语言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间转换, 统一性与差异性之间的转换一样。

4 结语

洪堡特对现代语言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从语言哲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语言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西方的历史上, 洪堡特是首次将哲学与语言学相结合, 发展出一种具有辩证精神的语言观的语言学家。洪堡特的作品为语言的继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材料, 其系统的语言哲学观的建立为后来的研究者和语言学家提供了很好的思考方向。洪堡特的语言观融合了辩证思想, 因而突显了语言思想的深刻性, 因为对于每一种语言现象, 洪堡特都试图从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哲学的辩证思想可以使得人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将自身的思维发散, 而他习惯于将哲学上的辩证法运用到他的语言研究当中, 这使得他在诠释语言的时候, 能够更加深入地剖析本质。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出版社, 2003.

[2]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刷馆, 2004.

衍纸艺术的语言革新与精神表达 篇9

衍纸工艺是一门传统的艺术, 近年来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像一簇鲜亮的火苗, 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 重新点燃了人们的兴趣, 并有蓬勃发展的势头。作为曾经被边缘化的一种艺术形式, 为何能够在现实文化背景下展现其光彩夺目的魅力, 其艺术表现的生命力将如何培植与发挥, 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衍纸, 又名圈纸工艺, 最早起源于欧洲。在15~16世纪, 衍纸工艺作为一种装饰美化神灵的用途, 被广泛运用于当时的宗教场所, 以修女为主的宗教信徒, 利用染色纸的鲜亮色彩, 以及纸张或柔软或具有弹性又易于裁剪等特质, 对其进行折叠卷圈和粘贴, 创造了一种具有绮丽风格和神秘色彩的艺术形式, 这些最初的衍纸工艺和哥特式教堂里那些异彩纷呈的玻璃画一样, 让虔诚的信徒们恍如置身梦幻美好的上帝的世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衍纸艺术的功能仅仅是宗教信徒的专利, 它和早期西方教堂的镶嵌画一样, 服务于上帝, 以简单的艺术手法和朴素的审美意味, 引领人们对神的亲近和信仰。由于早期的衍纸作者基本为修女, 所用材料因生产技术的局限, 决定了当时衍纸艺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显得单调, 缺乏蓬勃的艺术生命力。任何一种艺术形式, 只有植根于广袤的生活土壤, 深入社会才能具备生生不息的力量, 因为现实生活才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二、材料更新推动艺术语言变革

衍纸艺术的发展, 首先是衍纸作品本身的构成形式出现与传统的裂变, 也就是艺术语言的革新。

造型艺术的语言就是艺术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构成, 是表达艺术作品必不可缺的基本要素, 没有艺术语言, 也就谈不上艺术作品的存在。各个艺术门类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 造就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 衍纸也不例外, 其艺术语言以表现内容为目的, 同时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艺术语言并非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衍纸的艺术语言包括材料以及由材料所构成的关系, 如色彩、线条、体积、块面以及造型手法等。工艺材质的不断更新与拓展, 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视觉效果, 从而使艺术作品产生新的情境。由于新技术的发展, 衍纸材料无论在色泽、柔韧度、硬度、弹性以及纸纹肌理方面都有更宽的延展性和可选择性, 由于新材料所构成的艺术语言, 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 也增加了作品感情传达的力量。举例来说, 花卉题材是衍纸常见的内容之一, 早先传统的材质往往颜色相纯度较低, 这就使得画面总体暗淡, 尤其需要表现的鲜花不易突出, 常常花叶难分主宾, 仅能以色相和形状区分, 而新型的高纯色的, 如荧光性纸质, 就很容易在画面中点燃视觉。一些肌理复杂的材质, 本身就有着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意味, 衍纸艺术家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对材料的认识、理解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 使之成为恰到好处的艺术语言服务于作品, 传达精神内容。不同质地或色彩的纸张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 也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意味, 视觉感受中那些或轻盈或厚重, 或清新, 或热烈, 或张扬或沉稳的各种材料, 分别构成了不同的艺术语言符号, 在艺术作品中传达着意趣迥然的精神内涵。

衍纸造型在艺术形式上具备绘画语言和雕塑语言的双重特征, 是绘画和雕塑艺术语言的综合。一方面, 衍纸作品具有显著的画面感, 无论在构图、色彩还是构成肌理上都接近于绘画;另一方面, 在造型技法上类似于雕塑加法的方式, 集点成面, 层层粘贴, 形成高低错落, 近似浮雕。衍纸造型的特殊构成形式, 给艺术家对衍纸艺术语言的探索提供了更多可供发挥的余地, 也拓展了更为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传统的衍纸艺术语言为什么相对贫乏和单调, 究其原因, 除了硬件材料的局限以外,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品主题内容的单一性, 限制了艺术形式的发展, 尤其是宗教为题材的内容, 对于情感和理念的表达有更多的禁锢, 以神为主宰的意志不可避免地拘泥着创作者的艺术想象, 同时也局限了艺术语言的生成与发挥。艺术需要不断的实验, 需要在实验中创造新的元素, 并让这些元素更具体和生动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内容。如果一门艺术所具有的语言长期陷入贫乏和陈旧, 就会失去艺术的生命力, 最终会被时代所遗弃。相对来说, 衍纸艺术从教堂神殿走向民间以后, 由于题材的多样和创作者社会角色的不同, 艺术语言很快就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题材的多样化, 从婚丧嫁娶到戏台装饰, 从招魂驱鬼到居室美化, 衍纸的工艺内容也一改传统宗教题材的单一性。人们在长期的衍纸艺术实践中, 对衍纸工艺的材料也有了更深广的认识, 单一物质材料本身并不具备艺术生命力, 一件艺术作品之所以具备感人的力量, 是材料作为一种介质, 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活动, 使之成为一种语言符号, 构成作品的内容, 也传达了艺术家的精神情感。而这些由材料和构成形式所生成的艺术语言, 是艺术家长期实践和训练有素的结果, 他们从对材料本身的研究和运用中, 创造出新的鲜活的艺术语言, 形成新的审美意趣, 并且构建了有别于传统审美经验的艺术理念, 为艺术表达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路径。不仅如此, 基于对材料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入, 也促使衍纸艺术家在工艺技法上大胆创新。最明显的例子是, 艺术创作中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拼接粘贴技法, 折叠、卷圈、搓揉等新型造型技法, 强化和提高了二维空间的视觉审美, 人们在欣赏一件衍纸作品的时候, 不仅看到了一个画面, 还看到了错落高低层次不同的浮雕效果。三维视觉的显现, 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视觉内容, 增加了审美感受, 也为艺术家传达内容信息和表达情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利用各类纸质的不同肌理, 如金属质感或砂石化工质感的材料, 表达工业信息化时代的人文环境意识, 这些由于材料引发的新生艺术语言, 与传统的衍纸艺术语言相比, 在精神表达上自然有着更多的可能性。

三、从语言革新到精神传递

在一件优秀的衍纸作品中, 观众往往很容易感受到由于艺术材料和造型技法巧妙构成而呈现的生动气韵, 作品所传达的每一个符号都具有鲜活的特点, 人们甚至会觉得每一个细微的块面或组成都如此的恰到好处, 包括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质, 它的色彩、质地、纹理以及造型技法都是浑然天成, 画面或清新或热烈, 或古雅恬静或时尚动人, 作者所要传达和表现的精神意境跃然其上。如果艺术家未能对材料进行深入的辨识, 未能反复对创作技法进行提炼, 显然是难以创造出美轮美奂而意味深长的意境的。优秀的衍纸作品总是通过更具审美意味和风格独特的艺术语言, 让观众感受和解读其中的精神内涵, 并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衍纸工艺虽然在四百多年以前就在欧洲产生了, 但真正传扬于世乃是由于近年来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 新材料的涌现, 以及众多衍纸艺术爱好者参与。由此看出, 衍纸艺术语言的开拓和发展也是新近之事。近年来展会上出现的衍纸作品, 无论从题材内容和风格形式都渐呈丰富多样。多元化的当代社会生活使艺术创作出现了多棱视角, 艺术家们从各自的生活历练出发, 通过作品抒发对生活和自然的情感, 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感悟。衍纸艺术家在实践创作的过程中总是不断探索和开发, 寻求更多适合表达自身情感的艺术语言, 艺术家的生活历练和精神情感, 成为推动艺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原动力, 艺术语言在艺术家的创作冲动中得到提炼和升华, 同时也为艺术作品的内容和题材提供了活泼生动的表现形式。艺术家如果在长期的实践中获得了更适合表现自身精神情感的语言风格, 并得心应手地运用于创作中, 也就逐渐形成自己的作品风格。一个衍纸艺术家的创作可能会偏向于某些题材, 如花卉鱼虫、自然山水或人物等等, 而其常用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最切合作品内容的语言。

语言精神 篇10

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多年来,英语教师把英语作为一门知识来教,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而不注重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任务型教学模式注重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是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通过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大胆应用的精神,使学生喜欢与同学、教师用英语交谈,学生的英语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

1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大胆应用精神的意义

语言是符号系统。说话是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70年代初,克拉申在其提出的监察模式外语教学中首先强调了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成败的重要作用。语言环境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环境,学习者通过与语言的接触自然吸收;另一种是课堂环境,学习者在正规的课堂里学习语言的形式。前一种学习是潜意识的,而后一种学习却是有意识的。克拉申认为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对语言的习惯和语言的口头运用起的作用不大。英语学习通常是在母语的环境下进行的,受到母语的干扰,缺少学习母语时所具备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英语学习只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大胆应用的精神十分重要,能使学生更加主动投入到言语活动中去,观察言语行动,从而掌握好英语。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的强度是由制造及强化对刺激的反应次数所衡量的,重复是十分重要的。认知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者一旦接触语言,其语言学习机制就会尽其能力把语言规则公式化。所以,语言学习最根本的条件就是语言的接触。只要不断接触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机制就会继续工作。因此,语言教学就是需要对目标语的充分接触。以上均表明,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接触、练习才能获得成功,离开了主动学习和大量应用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培养英语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要完成这一主要教学目标,就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英语交际练习来培养。交际是指两人互通信息。它要求双方随机应变地应付新的环境。我们应当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大胆应用的精神,使学生良好应对交际所带来的焦虑,提高学习效果。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同。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矛盾。因此,英语学习要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反思,才能培养好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2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与运用

绝大多数语言教学方法都可根据其关注焦点分为三大类:一是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法;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三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则属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此类教学法主要关注二语教学的认知过程和心理语言学过程,力图为学习者提供机会,通过课堂上以意义为焦点的活动,参与开放型的交际任务。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在任务履行过程中,学习者注重语言交际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目的语言资源,通过交流获取所需信息,完成任务,其学习过程是沿着开放的途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的应用语言学家Kumaravadivelu认为,这三类教学方法所表现的课堂操作程序具有内在的层级关系,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际活动涵盖了部分以语言为中心的结构练习,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任务(pedagogical tasks)则涵盖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交际活动。因此,从教和学的角度看,教学任务比交际活动更具综合性和包容性。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作为任务型教学法中的课堂教学任务,至少应包含以下六个基本构成要素:

(1)目标。教学任务首先具有目的性,这种目标指向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要达到的非教学目的,二是利用任务所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

(2)内容。任务的这一要素可简单地表达为“做什么”。任何一个任务都需赋予它实质性的内容,任务的内容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需要履行的具体的行为和活动。

(3)程序。指学习者在履行某一任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怎样做”。它包括任务序列中某一任务所处的位置、先后次序、时间分配等。

(4)输入材料。所谓输入材料是指履行任务过程中所使用或依据的辅助资料。输入材料可以是语言的,如新闻报道、旅游指南、产品使用说明、天气预报等;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如一叠照片、图表、漫画、交通地图、列车时刻表等。

(5)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任务并非都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任务履行中的角色,但任务都会暗含或反映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点。教师既可以是任务的参与者,也可以是任务的监控者和指导者。在任务设计中,设计者也可考虑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明确的角色定位,促进任务更顺利有效地进行。

(6)情景。任务的情景要素指任务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条件,包括语言交际的语境,同时也涉及课堂任务的组织形式。在任务设计中,应尽量使情景接近于真实,以提高学生对语言和语境之间关系的意识。

3 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勇于应用的习惯

“任务型”教学活动应坚持外语教学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应在学生积极主动大胆的学习状态中进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就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包括三个环节: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知识要点(Language focus)。在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勇于应用的习惯时,注意做到:

3,1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气氛是指师生在教学交往中的气氛。活跃的教学气氛不光是指师生表面互动的活跃,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的活跃。长期稳定的、活跃的教学气氛是在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交往中逐渐产生的。情感是学习的重大激励因素和抑制因素。情感有两极性:积极与消极;肯定和否定。只有师爱生,生尊师,师生情感交流,才能情之所钟,金石为开。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英语教师通过走近学生、言传身教、尊重差异、课堂激励和课外鼓励等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着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绪、表现自己的才干,让学生能在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3.2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并参与创造性活动

《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用英语做事情,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并且活动量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教师要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探究活动的情境和氛围,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评价探究活动的成败。学生要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明确探究活动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交流探究的结果。

教师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活动,在做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教育学生为用而学,学以致用。

3.3 培养英语自学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长期的应试教育,激烈的分数竞争,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能力差,更别说自学能力了。因此教师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它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用。

通过任务型教学,能够激励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整体成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提高,从提高中形成了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晖虹.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EB/OL].http://www.labahua.com/edu0064/eng-lishi9/0751912063242844.htm.

[2]张志佑,云虹.学习者自主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3]孙宪梅.简论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06,(09).

[4]郑红苹.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内涵、特点及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06,(01).

[5]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修订版)/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丛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语言精神 篇11

当戴平均的女性宫廷人物开始深入人心的时候,他毅然告别了这个题材,从丝绸这一柔和而悸动的介质重新出发,开始了他的“丝绸”系列,把一个极具东方魅力的神秘世界展现在世人面前。

丝绸,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的结晶,戴平均利用其出众的质地和飘逸的美感,表现了女性的至柔至美。将丝绸作为一种油画语言,本身就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支持,选择女性人物作为绘画语言的载体,将丝绸的瑟索、不安、渴求和战栗,淡化为女性角色的沉思和宁静。他用柔美的丝绸,塑造出当代女性的精神世界,探索当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展现当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充分表现画家本身,对当代女性的人文关怀。对于画家本人来说,用丝绸语言作为自己的标志性语言,是在自己油画领域的一次探索创新,也是对自身艺术事业的纵深拓展。

以丝绸为自己的符号,用这种唯美的语言,直指人的生存本质,触探人的精神世界,展现人的心灵内核,戴平均的油画画面,沉重与轻灵共存,从笔法、色调及结构,随处可见思绪的穿梭,人文的关怀。一个成熟的画家,他的世界观必然是积极、健全的,他足以使一切矛盾、痛楚在画面中趋于平和、安静。而戴平均,就是用他静穆、恬静的“丝绸”系列,展现了当代女性的紧张、不安、骚动,展现了丝绸缠绕下,女性的脆弱、无助和惘然。通过他的丝绸语言,给当代女性的精神世界,镀上了一层华美的光影,使破碎的一切不致真正破碎,用完美的沉重,引起观者的冥想和关注。

在“丝绸”系列开始的阶段,戴平均就将目光由物体的文化意味转向了物质本身,以及物质在时间和空间领域的存留。对于画家来说,物质,是心灵体验的反映,画家通过画笔,直观地传达那些在一般意义上,只存在于思维活动中的精神体验。而艺术的本质,就是将物质的语言,深化为人文的关怀,所谓人文精神,就是艺术家、画家,对时代精神的深入思考,对人类文明的终极关怀。

奥地利画家席勒说过:“伟大的艺术家为我们表现对象,平凡的艺术家表现他自己,拙劣的艺术家表现他的素材。”而在当下,很多艺术家被困在素材的表现形式上,被困在自我的思维局限上,被物质牵引无法自拔,固步自封不能前进。而戴平均却突破了素材的界限,突破了自我的语境,越过了物质,解放了画笔。在他的“丝绸”系列作品中,丝绸没有简单地被对象化,更没有浅薄地成为主体。他巧妙地将“丝绸”幻化为一种自我表述,一种绘画语言。

作为油画的一种,写实油画,在当今的消费文化下,更应具备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具备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而戴平均,无疑是一位有着自己独特视角的写实油画画家。也许,在他前期的创作中,他未尝做到充分的语言标识,深刻的人文关怀。但是在他的丝绸语言中,他做到了这两点。

西方批判主义理论家马尔库赛曾在论及艺术表现的肯定特征的根源时,这样表达:“这就是艺术对爱欲的执著,即艺术在反抗本能和社会的压迫时,对生命本能的深切肯定。艺术用它的恒常性即它经历千万次浩劫之历史性不朽,证明着它的这种执著。”戴平均用自己的时间,实践着自己的执着,实践着对生命的肯定,他用自己的感性,将艺术进行感性的升华,把对生命的礼赞,融入油画之中。

戴平均的油画,生气勃勃,充满生命力,其艺术深度和思想深度,让人叹为观止。戴平均“丝绸”系列,就是画家本人,对自身灵魂与精神世界的吁求,就是画家对作品,在人格化了的语言标识上的突破。戴平均深知,艺术无法回避爱、死亡、忧虑、孤独等人类命定的深层意识和灵魂骚动,伟大的艺术,需要时刻抵御人性深度的沦丧,需要打破日常感觉因停留在生活表面和外围,而带来的平庸和浅薄。因此,戴平均以自己独特的丝绸语言,来表现艺术的社会价值,女性的社会地位,画家的社会责任。

若想让艺术生命常青,若想让语言标示广泛传播,除了让大众走上审美之途,艺术家也应该走上感性之途,实现生命存在和生活方式的人化,实现物质表现和社会责任的统一,以求灵魂得到净化,社会得到推进。戴平均从人类的审美理想入手,将生活中真、善、美转化成为艺术创作的热情。诚然,在多元格局的当代油画界,意识形态已经无法统一为单一的艺术状态,唯有多元才能显示出艺术的博大与开阔,但如果在这多元格局中,缺失超现实主义这重要的一脉,那么这种状态的多元,肯定会丧失人类对真、善、美的终极关怀。戴平均的油画创作一直遵循从“真”到“善”再到“美”的递进秩序,通过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永恒不变的人文关怀。

最值得称道的是,戴平均将现实生活的真实与自己精神生活的真实相互融合、相互统一,没有停留在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的、个别的、偶然的现象的描绘上;将一种非特殊性、非个人私密经验性的善,一种不存在解读的歧义性和无可解读性的社会现实,真实地呈现了出来。他遵循了社会通行的美学规则,没有盲目追求没有现实基础的“美”,遵循了写实油画的道路,没有肆意无度的超现实。这种严格的自律和博爱,让戴平均逐步走向“美的回归”“精神的回归”和“文化的回归”。他的《飘系列》《望》《她们从哪里来》《三角形》等作品,充分反映了他内心的规则和追求,艺术的坚守和执著。

在中国,人们总是刻薄地要求艺术家战胜自己,超越过去,事实上,艺术家总要有固定的语言标示,有自己的精神境界,与他的发现和创造相比,人们所要求的所谓的超越,都只是介质上的超越,真正的超越,其实是在不变的语言标示里,在不变的人文关怀里,潜移默化的飞腾。

如今的戴平均,更致力于心灵世界的立体展示,他的画面更加开阔,人物更加流畅,在社会责任的表达上,愈加思辨,愈加深远。戴平均所关注的女性角色,所描绘的女性人物,不再是单纯的女性,而是整个社会群体的反应,整个时代发展的微缩。

语言精神 篇12

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精神病治疗的重要阶段,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科学把控,采取精准有效和和谐温馨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恢复、进行其他辅助性治疗有关键影响。

1.1 与患者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精神病患者是一类特殊人群,尤其是缺乏亲人陪伴单独接受护理的患者,在治疗阶段其心理状态和整体思维意识与常人存在较大差异。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与患者进行深入、充分的沟通,通过关系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生活小事,缓解护患之间的距离感、陌生感,增强患者对医生、护士的亲切感、信任感[1];要长期关注患者的饮食、作息情况,关心患者的心态变化,让患者感到自己在医院并不孤独。

1.2 密切关注患者情绪

精神病患者病情大多通过其情绪变化反映,因此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无论是医师还是护理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变化,并从侧面了解患者情绪变化的各种原因,综合运用自身的医学知识,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要耐心、细致地帮助患者进行舒缓;制定切实可行的情绪恢复方案,如让患者参加集体活动、进行户外锻炼等,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情绪,从而树立起更加坚定的康复信心。

1.3 在心理护理工作中增加人文关怀

心理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尤其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适当增加人文关怀,如在节日期间给患者改善伙食,或组织患者参加集体娱乐活动等,可让患者认识到自身在集体中价值,增强其战胜自我、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人文关怀的切入要掌握一定原则,一定要保证患者的内心不受到过分刺激,避免让患者的情绪变化过于激烈,可以采取渐进式的关怀方法,让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增强。

1.4 护理人员要时刻监控患者病情

有的患者一旦病情发作,其蛮劲可难以招架,很多护士因此被伤及。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密切观察患者任何的细微变化,防止其自伤、自杀事件发生[2]。而服用精神科药物后,患者容易腿软摔倒,更离不开看护,故要求护工们24小时均陪在患者身边。

2 语言沟通的方法

2.1 充分发挥语言沟通的暗示效果

积极乐观的态度对精神病患者疾病的治疗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日常的交流沟通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及用词,尽量和缓、温柔地给予患者鼓励性的暗示,激发其对康复的渴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3]。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其文化层次、职业、社会背景等,在进行语言沟通时要使用有针对性的方法,从而达到更理想结果。

2.2 灵活运用语言沟通方法的技巧

由于每个人性格、文化修养和社会背景的差异,患者对语言的理解角度不同,因此要对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了解,以便在进行语言沟通时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要尽量使用和缓、温柔的语气,给患者一种亲切感,让其充分信任和依赖护理人员;另一方面,指令性语言在护理过程中亦为必须,但语气要掌握适当,切勿过于生硬,让患者产生抵触心理。

2.3 带着爱心与患者沟通交谈

对患者的真诚和爱心是改善精神病患者态度的重要技巧,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可以准备文艺节目与患者共同过节联欢。有长期住院(10年、20年甚至30年)的精神病患者,其中有孤儿、亲人无法照料者,或被亲人遗弃者。与这类患者进行照顾和语言沟通时,更要倾注爱心,最好能切入相关的生活小事,如吃饭时与患者如家人一样坐一起吃饭;洗澡时相互搀扶,帮助穿脱衣服,清洗身体;娱乐时,大家一起玩扑克、下棋、聊家常[4]。了解患者的动态信息,及时反馈给管床医生、护士长,以给予针对性的防护,降低意外伤害的风险。护理人员对患者要细心照料,常与患者谈心、带着爱心与患者交流,做好心理疏导。

3 结束语

合理的语言沟通为患者营造积极乐观的心理环境,不仅可稳定患者病情,一定程度上还能加速其病情恢复。因此,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对提高精神病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为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大的帮助。

摘要:在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对于做好患者的护理、提高精神病治疗效果有很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精神病患者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一些基本技巧,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精神病,心理护理,语言沟通

参考文献

[1]冯俏,金奕,周官恩,等.护士主导的强化认知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非痴呆认知障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1):6043-6045.

[2]施贵菊,杜尚荣.情绪推理:一种独立于理性推理的推理形式[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4):47—54.

[3]史建新,吴国华.探究精神病护理中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871-4872.

上一篇:交通换乘下一篇:课堂提问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