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活化(共12篇)
马克思主义生活化 篇1
日常生活是人类最直接、最普遍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日常生活所代表的个体生存和再生产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依据马克思的理解,现实生活可以分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就是人们活生生的、感性的、可感可触摸的及与人生存密切相关的吃、喝、住和穿等领域。非日常生活就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或者在日常生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所从事的更好一级的政治、科学、艺术等活动。因为“上层建筑时时刻刻都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既然,日常生活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那么作为人类活动组成部分的传播活动当然也不能脱离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对当下中国的传播业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也很好地契合当下时代要求和潮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 微时代的微传播
日常生活领域不同于政治、经济等宏大叙事,它属于微小层面。中国的新闻传播有一个逐渐日常生活化的过程。当下情形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移动终端的出现,人类进入了一个“微时代”。与大相比,微其实是一种更为亲切、随和、个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微时代中,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获取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中国的新闻传媒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严格规范下,以正面报道为主,但微时代的微传播彻底改变了这一传播模式。正如学者闵大洪指出的那样,海量自媒体可以随时设置吸引眼球的议题,以微传播的形态,快速而大面积地进行覆盖,它甚至可以对传统新闻媒体的议题设置、宣传报道、舆论引导进行轻而易举地解构。这就是今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报道的最大挑战。面对自媒体、微传播的强势尽头,政府主管部门也应积极应对。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会同新华网、腾讯、中国电信创办“共产党员”微信及易信公众号于6月30日正式运行,中组部办公厅于7月24日专门发文,要求广大党员订阅“共产党员”微信、易信。国信办副主任彭波指出,国信办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通过下文件、下指标等形式,全面推动政务微信公众号的设立,争取年底能达到6万个。
对内传播如此,对外传播亦然。对外传播也必须眼睛向下,发现和重视这些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新变化。用手机随时随地记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各种微平台即时、快速、有效地分享到社交圈。这种草根性、裂变式的传播,会大大增加对外传播的信息量、提升传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例如,3.14拉萨事件发生后,一位加拿大华裔学生通过微平台上传了一段视频《Tibet was,is,and always will be a part of China》,短时间点击量上百万,很好地引导了舆论,有力回击了西方的负面报道。微时代背景下,很多国家如美国和韩国,已经意识到社交媒体代表的微传播的重要性,纷纷在国际社交网站上开设微博。对于我国而言,也要紧跟社交媒体发展的机遇,加大我国政务微博和微信政务平台的推广,提升国家党政机构、领导人、官员在国际社交媒体的影响力。
2 加强“软实力”中浅层结构文化的吸引力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文化的范围很广,包罗万象,大致来讲包含两种结构,即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浅层结构如服饰、食物、交通方式及居住方式等,属于经常发生变化的部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不断改变。“伦理、道德、工作和休闲观念、自由的概念、过去的重要性、宗教体验、生活节奏及对性别和年龄的态度等价值观”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深深植根于文化传统之中,代代相传,是难以改变的。”考察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浅层结构,可以看出与马克思的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理论不谋而合。马克思的日常生活指的就是吃、喝、住及穿等文化的浅层结构。宗教的、意识形态的、艺术的非日常生活就是文化的深层结构。在对外传播中应尽量减少传播那些属于文化深层结构的、不易改变的、且易引起文化冲突的内容,多传播那些浅层结构的、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吃、穿、住及行等内容。《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外的火爆就是最好的例证。在国外,据美国《侨报》报道,在网络上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成为纽约80、90后华人茶余饭后、短信电话里的必聊话题”。分析《舌尖上的中国》国内特别是国际传播的成功之处,其实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播日常生活化,日常生活传播化”。饮食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全世界人民共通的、跨越国界的。选择饮食文化这个角度,不仅避免了意识形态或者深层文化的冲突,且易引起共鸣,让国外受众真真切切感受、触摸到饮食,进而体会和喜欢背后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黄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2).
[2]匡文波,张蕊.微时代的对外传播[J].对外传播,2014(6).
[3]陈学明.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马克思主义生活化 篇2
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由“占座”所引发的有关马哲的思考:
记得刚上大一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一批学姐来到我们的宿舍向我们传授各种“首经贸生存技能指南”。其中有一条便是——你要想在五教阅览室上晚自习,就必须早上去占座。于是,第二天我就带着学姐们的叮咛早上七点二十分来到了阅览室。此时占座的人已经分两路在自习室外排成了长龙。有的是真人在排,有的以书包代替,一起看起来都很有气势。七点四十五分左右,开门的老师来了,引起一阵骚动。座位上大学的第一次体验,我当时兴奋又激动。然而当时的情况使我诧异,排队的人在门要开的一刹那迅速聚成一团,人们挣扎几秒钟之后会有几个成功挤出人团,然后他们迅速跑到自己心仪的位置,前面的队伍还很长。我透过那些玻璃窗看到虽然里面的座位很多,但几乎进去的人都肩负重任,一个人会占三四个座位,所以排在队伍后面的我很有可能空手而归。事实证明我的第一次占座之行以失败告终。
如今回头看当初失败的教训便可以总结出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只有通过真正体验占座的过程才能够判断学姐们的话到底有没有道理。然而我没有占到座位的事实有证明了:真理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学姐们对占座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总是局限的,不完全的。不完全表现在“早上去占座”应该改为“早上七点以前去占座”。此外,我还总结了另一条宝典:当你身处人团之中万万不可挣扎,因为你越是想要摆脱被挤的状态你就会被扭曲的越厉害。所以应该保持身体轻盈,随后用你的心去领会“顺水推舟”的字面意义。那么你就会成功的被人流推送到自习室里。
突然发现自己在上一段的总结是一个实践的认识过程。在我的总结中,我的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感性认识是我在占座问题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占座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我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两年来占座经验的基础上,达到的关于成功占座规律性认识,即我所总结的占座宝典。
二.由“如何制定一份有效计划”所引发的有关马哲的思考: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有关如何制定有效计划的自助书籍,它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当人们发现计划中没有功效的部分,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问题几乎总是会不断发生。有时,甚至整个计划必须重新设计。”
当时我立刻先到了马哲课上有关事物发展过程中“否定之否定”的概念。我想书中那句话要表达的可以这样解释。人们对计划中无效的部分进行改进,就是对无用部分的否定,也就是一份有效计划在孕育过程中经历的第一次否定,这样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然后我们可能在执行这样一份计划的前几天感觉不错,但日子久了我们会发现这份曾经被改进的计划与自己的目标间的差距变大了,因此我们不得不进行第二次否定。有时我们会因此重新设计一个新的计划,一份结构组织更合理的的计划书,使矛盾得到解决,我们会与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一份结构组织更合理的计划”也表明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事物质变的过程。如此一来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上升的总趋势。
三.由“心理暗示术”所引发的有关马哲的思考:
在图书馆翻过一本叫做<<心理暗示术>>的书。作者认为人的想象可以同时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他坚信一个人可以通过运用想象,从身体,精神和心灵上改善自己的生活。这里的“想象”即为意识。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对意识作用的阐述: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们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的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这也就是“想象可以同时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的原因。可能运用心理暗示术会被认为是唯心主义,但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心理暗示术教给我们如何最大化的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来起到改善生活的目的,然而任何形式上的改善都是基于人么诚实而智慧的努力和付出。这也是任何一本有关心理暗示术书籍的作者所强调的。
马克思主义生活化 篇3
(1.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与经济系,云南临沧677000;2.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法系,云南临沧67700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走进人民群众,真正为人民群众所了解、所掌握、所运用,充分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三个方面。具体而言,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由宏观到微观、由深奥到浅显、由官方到民间、由学者到民众、由非日常生活领域到日常生活领域、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并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指导思想,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理想与信仰,外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既来源于日常生活,又扎根于日常生活、服务于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指导作用。以日常生活为基点,研究并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国内关于这一论题的研究多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视野、引领方向及其认知模式等方面,忽视了这一论题的实质在于它是一种“朝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本身”的生活叙事,其核心是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指导思想。本文将在分析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阐述日常生活中马克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推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与途径。
一、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研究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论题的前提和基础,是首先要理解“生活”的概念,并区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关系。关于“生活”,中国生活学的首倡者黄现璠对它的定义和分类是:“生活狭义上是指人于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它的基本内容即为食衣住行生活。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1]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永不停息的生活史。生活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人类形形色色的生活历史构成了人类的整体发展史。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活动领域和活动图式的不同:在活动领域上,“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2]都属于日常生活领域,反之则是非日常生活领域;在活动图式上,日常生活主要包括衣食住行、休闲活动、日常交往等,非日常生活则是以“社会总体或类的存在与再生产为宗旨”[3]的活动,包括社会生产、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明确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这里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是指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一切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日常生活对于非日常生活起着主导、决定和制约作用,是一切非日常生活的基础,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进行着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日常生活领域是人民群众的主要活动领域,只有少数人主要活动在非日常生活领域,即便如此,也自始至终脱离不了日常生活领域。任何人都不能脱离日常生活领域而孤立存在。所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领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关注的主要领域,是马克思主义的源泉和赖以产生、存在与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领域和重要传播平台。只有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切实发挥了指导和引领作用,并有效落实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彻底、完全地实现大众化。
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与问题
长期以来,在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和传播主要偏重于非日常生活领域,自觉的非日常生活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领域和重要发展平台,而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之基本领域的自在的日常生活却往往被忽视,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推进得不够理想,出现了一些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现象。
一是部分人在思想上远离和排斥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至今,受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分配、利益诉求等业已多元化的影响,人民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潮日趋多元,由此导致人民群众认知和信仰的多元化趋向,甚至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被边缘化的情况。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变得只关注获取私利并以之为生活目的和价值追求,在思想上远离和排斥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些空洞的理论和说教,与执政党密切相关,与自己相距甚远,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甚至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种思想倾向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分隔成两个毫不相干的领域,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二是部分人偏离和违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许多人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偏差,成为“物化的人”和“单向度的人”。在他们看来,商品不只具有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单纯的使用价值,更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于是开始不遗余力地追求物的享受,最终成为物的奴隶。过度追求物欲享受也导致了部分人对利益的无限欲求和对金钱的疯狂追逐,将对金钱的占有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为了金钱不惜背叛亲人、朋友甚至危害社会,从而使自己迷失在物质世界中。这些人沉湎于私利、私欲,将马克思主义置于一旁,甚至认为共产主义是天方夜谭,严重偏离和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三是部分人怀疑和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使部分人开始笃信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只强调和关注个人利益,想问题、做事情总是从自身出发,不考虑他人利益,漠视集体利益,损害国家利益。还有一部分人受西方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盲目攀比,骄奢淫逸,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都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为标准并加以模仿。再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和网络传播的助推,西方意识形态更是以形式多样的隐性手段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观念和价值判断,使一部分群众逐渐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产生怀疑,甚至发生动摇。
三、推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彻底、完全实现大众化,就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关注现实,关心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彰显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使马克思主义深入到人民群众心中,引领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向,规范人民群众的日常行为,指导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推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重视思想理论层面的研究,更要着眼于生活实践层面的操作。
1.思想理论层面的研究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重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揭示其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根本性、普遍性指导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只有认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坚定自己的思想政治立场,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正确而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只有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才能使之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而指导其日常生活,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属性,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简单的马克思主义的世俗化、庸俗化,不能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传播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属性,否则将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甚至扭曲,削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最终使人民群众远离甚至排斥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既是日常生活的主体,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属性的把握情况,是马克思主义能否在人民群众中真正实现大众化的关键所在,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创立至今仍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只有是民族的、大众的,反映现实、体现时代精神、解决时代问题,与时代有机结合,不断发展创新,才能走进人民群众并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进而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传播和运用,真正实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寻找马克思主义三种形态的有机结合,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化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政治的、学术的和大众的三种形态。无论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之指导思想的政治形态,还是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学术形态,在实践上最终都只有落脚到被人民群众所掌握的大众形态,才具有现实意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果只是作为意识形态停留在文献中和报告中,或者只是作为专家学者的专利停留在书斋里,而没有真正被人民群众所掌握,那就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根本的大众本性。[5]深入分析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努力寻找当代马克思主义三种形态的结合点,有利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来研究,打破以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单向性和局限性,促进理论研究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更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并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认可,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
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化研究,分析日常生活中人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等,才能在日常生活领域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采取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指导人民群众的思想与行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够真正实现。
2.生活实践层面的操作
(1)切实关注民生发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的业务水平。民生发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民群众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与接受程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关注民生,为人民群众着想,立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体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真正关注和关心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实际问题,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与支持,人民群众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践行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化程度。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的业务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要切实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重点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其次,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提供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真实,忠实于原著,以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的理论视野,借鉴、吸收相关研究的优秀成果;最后,通过组织举办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会、研讨会和交流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和平台。
(2)完善并规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行制度,着力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良性运行。规范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行制度是保障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大众化的必要条件。第一,以制度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地位和指导地位不动摇。在日常生活中,人民群众比较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政策法规,因为这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可通过政府明文规定、法律予以保障,把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转化并反映到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政策法规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对象之中并最终转化为普遍政治信仰。第二,国家的各项工作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目标,凸显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从而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重点。第三,设立专门负责管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部门,规范化管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工作,确保宣传内容符合而不是偏离或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工作的长期性、有效性、持久性和连续性,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而不是相互脱离。
良性、健全的民主政治是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推进马克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保障。良性、健全的民主政治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使之可以通过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解,并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内化到自己的政治行为和日常生活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要与民主政治的推进过程相结合,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只有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提高了,真正开始关心政治了,才能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加快推进马克思主大众化的进程,进而真正、彻底、完全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途径,编写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亲近性文本。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等的多元化趋势将更加凸显。在这种情况下,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指导地位不动摇,继续保持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并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就必须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途径,采取多种方法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应始终依靠党和政府来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组织、教育和管理工作。其次,应继续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重要作用,充分借助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确保马克思主义能深入到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再次,可借助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带有教育宣传意义的活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寄寓其中,用寓教于乐的隐形方式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后,可组织精兵强将,成立马克思主大众化宣讲队,探索出集中宣讲、分散宣讲、主题宣讲、专题宣讲、入户宣讲等行之有效的宣讲形式,认真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街道、进社区、进市场等活动,以多种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缜密、逻辑严密,有些甚至高度抽象、晦涩难懂,其研究人员多为理论工作者,人民群众难以学习和理解,这也是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由于人民群众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着多样差异,其接受能力、接受方式各不相同,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泛传播,一定要针对不同界别、不同层次的大众群体,采用新鲜活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简洁直接的语言来概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结合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实际工作情况,结合当今时代的热点难点问题,编写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亲近性文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才能够实现与时代的结合从而引起大众共鸣。
[1] 黄现璠,甘文杰.试论“中国生活学”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7(3):1.
[2]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1990:3.
[3] 衣俊卿.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J].求是学刊,2005(6):6.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马克思主义生活化 篇4
一、两部教材具体内容的递进性和重复性比较分析及处理建议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必然性。
(2) 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及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比较分析与处理建议:
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在高中的《生活与哲学》中专门以“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框题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一框题分为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必然性”和“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及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两个问题, 高中教材阐述和大学教材阐述差不多, 而且难度也不大, 所以可以考虑这部分主要由学生自学。而要重点介绍和详细论证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所以, 中学所学的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充分理解大学教材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下的分观点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关于其他方面的分观点中学教材只是蜻蜓点水般提及, 并没有详细说明。所以大学思政课教师, 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在这一点上多加分析, 加强理论传授。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4)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比较分析与处理建议: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与之相关知识在高中《生活与哲学》中的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
第二单元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单元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入手, 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 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本单元主要设置了三课。前两课主要讲物质和意识关系, 第三课主要讲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第三单元与第二单元的主题相同: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只是本单元侧重于从方法论的角度回答这一主题, 用思想方法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世界是怎么样的”壮丽画面。本单元可以看作是第二单元的续篇。
经过比较发现, 除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观点外, 其他内容在高中《生活与哲学》中都有详细阐述。所以大学教师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可抓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重点说细说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一章的学习, 为科学世界观的树立打下理论基础。高中已经详细学习过这部分知识, 为了避免重复学习带来的学习厌倦, 建议大学教师不要局限于具体知识点的说明上, 而着重引导学生把握这一章的论证思路和知识间的逻辑结构,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性。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 认识的本质。
(3)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4)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 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7)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比较分析与处理建议:
与这部分内容相关的高中知识是在《生活与哲学》中的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中学习的。本课设计了两框:第一框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二框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通过比照发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知识点, 高中《生活与哲学》没有提及。而且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要求辩证思维能力较强, 尤其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影响到现实生活中对待真理的态度, 直接关系着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所以, 大学政治教师在本章其他知识点略讲的同时, 建议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使命。而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在几节课内完成, 更不可能在学习“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这节课上一下子铸就。我们的思政课在学习“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时, 就要着眼于增强学生的价值感和幸福感, 所以这部分知识的学习, 忌讳纯理论讲述, 建议选取学生身边的、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使学生处于价值取舍的两难境地的真实场景, 让学生畅所欲言, 从而发现问题, 做到对症下药, 药到病除。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容与《生活与哲学》的内容相关联的部分就在于绪论和前三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四章到第七章内容, 与高中课程也有交叉, 但散落在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内容中, 我将在其他文章中作论述。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6) 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及其意义。
(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比较分析与处理建议:
与这部分知识相衔接的高中知识在《生活与哲学》中的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本单元设置了两课内容:第一课介绍社会历史观, 第二课专讲人生价值的实现。
经过比较发现, 其中, 第一课学习的理论与大学教材直接一致。而第二课内容大学教材是渗透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学中的, 所以就没有再单独设置一章。这种思路也符合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在这部分知识方面, 论证思想非常一致, 重点难点也相差无几, 只是在个别问题上与高中教材有详略差异。
第一, 关于社会发展状态问题。《生活与哲学》是直接点明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而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介绍的“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对大学新生来说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新观点。作为老师, 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 尤其是介绍社会形态的内涵时, 一定要说细说透。只有概念清晰, 才能有效理解和分析相应问题。
另外, 虽然这里提到的观点在中学教材里没有明确提出过, 但观点论证所用的史实和道理, 高中生却早已掌握。所以, 突破这一重点, 建议教师在讲清概念, 观看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突出强调反映的哲学观点。
第二, 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对高中毕业生来说, 科技的重要作用非常熟悉, 但不是《生活与哲学》中强调的, 而是在学习其他课程中获得的。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 “科技的作用”这一命题是一个经济命题, 而不是一个哲学命题。所以, 大学教师在这一问题的教学上要加强学生的哲学意识。
第三,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生活与哲学》是在“实现人生价值”这一问题下提到了个人, 但也只是强调:个人离不开社会, 个人只有在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价值。所以, 如何正确看待个人的作用, 不仅仅要向学生讲明白这个道理,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信服, 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对大学思政课教师教学的建议
(1) 树立资源观, 把教材当做资源之一。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但作为大学政治教师,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利用的资源很多。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更要求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大学政治教师应把教材当做资源之一, 而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同时, 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收集编辑更多的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将书本内容与生活事件结合起来, 在指导生活中落实教材知识点, 在教学知识点时指导生活,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提高。
(2) 树立学生观, 把学生当做教学中心。
教学, 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起主导作用。但是, 教学的效果却不是看教师状况如何, 而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评判教学质量的依据。所以, 大学教师要树立学生观, 时刻把学生的状况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依据。
(3) 树立实践观, 注重身体力行。
马克思主义生活化 篇5
可能是自己喜欢理科的原因,一直以来对文科方面的东西不是很感兴趣。而像毛概和马克思之内的课程就觉得没必要去学习,以后也用不上,所以考试过了就得了,不用放太多的心思。就像有句话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一般都不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
刚接触马克思时,觉得哲学就是把很多相似的问题总结起来,拐这个弯去想明白它的意思。学了一点点后,发现哲学是把很多相似的问题总结起来,提出其精髓,得出一条真理。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觉得学习马克思哲学可以改进我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什么这样说了,下面我分点来说。
第一,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让自己的人生观变得更乐观,更加积极向上 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就要看每个人的承受能力,话说,“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这要看每个人的选择方式,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路有很多条,看自己选择走哪一条。很多时候,我们的认识能力善不够,所以实践后就会成为不理想的结果,所以我们要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发现问题,而退缩,或者是不相信 自己的能力去找出解决的方法,那么我们将永远只是个失败者。所以实践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切从实际中出发,我们要承认现实,坚持事在人为,不要太天真,把世事看的太美好;也不要太悲观,把前途看的一团漆黑。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否则会受挫折;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糟糕,否则会失去生活的信心。每个人的能力水平都差不多,关键在于怎样发挥出来。可以接受他人的帮助,但不要指望别人的帮助,一切要靠自己。不要追求他人的赞扬,也不屈服于他人的指责,不取悦于他人,也不企求别人的同情。一旦作出决定,敢于承担后果,不优柔寡断,怨天尤人,推卸责任。要精明,但不要圆滑。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没有什么可怕的,看自己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弥补自己的过失,不需要理由和借口,错了就是错,看自己如何去改正和反省。
第二,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让自己懂得价值更深刻的含义
像入团、党组织,都会一直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挂在嘴边,但是我还是不够了解它们真正的含义。我一直认为价值观,就是看物质的价值,或者是那种心灵上的体会。在学习马克思哲学时,发现我了解的只是其中之一。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是具有最大的普遍性的,它包括经济领域、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以及艺术领域等。人们在作出选择时,大体上考虑三点:一是值不值得做,二是能不能做,三是怎么去做。值不值得做,就是人的活动该不该指向这件事,这时需要进行价值选择,认为有积极意义即有价值的事,“值得做”,应该做,就把活动指向它。否则,就不会去做,在选择的过程中,所以价值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自己的世界观 要提高自己的世界观,最主要的就是刻苦学习,提高自己文化素质.理论联系实际,学好学通学透哲学了。世界观是要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完整的形成的,自己的世界观是动态的,是与时具进的,不是固化的更不是僵化的。拥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我对自己的前途更加充满信心,懂得自己要什么,要学习什么,即使遇到困难,也要有自信。要有远大的志向,心胸开阔,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特别是常在一起的朋友或者同学,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常常接触肯定会出现一些矛盾,所以要学会宽容。要有乐观的性格,良好的心志,要对自己的每一次成就有自豪感,对每一次失败都鼓励一番。我认为这样的世界观才是正确的。
无货币主义生活 篇6
有一天早上我决定试试运气,就在免费循环网上发布了一条广告:“求购:任何一种居住构造——帐篷、毡房或者大篷车。”我几乎是当做笑话一样把大篷车包括在内,所以后来当一个妇人给我回复说,她很乐意把自己的大篷车送给我的时候,你能想象出来我有多吃惊。
我的第一反应是“太好了,是不是真的啊”。但是当我看到它的时候,发现它是一辆很体面的大篷车。我问车主需要我给她什么,她只是微笑着把钥匙交给我并说,这辆车属于我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胜利。
现在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就必须再去找到一个可以免费放置房子的地方。我想到可以去一些公益组织做志愿者。于是我把一些可能性大的组织列了一个表,最后有一个组织跳入我的眼帘:位于布里斯托尔附近的弗雷德?米尔农场。他们需要我工作的时间比其他组织要长——一周工作3天。
当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是不会介意多做几小时的。我将会帮忙种植粮食和照看农场。因为这个农场的土地面积达到了100英亩,所以这里有足够的空间让我种植自己的粮食。
我在新家遇到的唯一难题就是没有厕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决定建造一个可以堆积肥料的厕所。它跟平常的厕所没有太大不同,就是不能冲水,所以既节省了很多水,还提供了有用的肥料。
现在我已经有了不用花钱的房子,接下来我关注的就是怎么创造出我需要的能源。
没有罐装煤气,没有一次性电池,也不能连接国家电网。所以这些基础装备是我一定要用到的:一套炉灶——这个炉灶可以通过燃烧一些废弃材料给我的大篷车供暖、一盏灯、一个可以靠转动手柄发电的手电筒、一套淋浴用具、一个可以为我的手提电脑和手机(我的“沟通工具”,我要通过它们与人交流和记录这一年的生活)充电的能量来源。
最重要的东西显然是炉灶,没有它,我这一年就只能吃生的食物了。我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取暖和做饭合用一套炉灶。但是,我马上又意识到,如果这样,在炎热的夏天,煮食物的同时也是在煮我自己。所以我想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法。
我们当地的免费经济社区每周都有几天晚上举办免费技能交流会。几周以前,我跟一个好朋友克里斯?亚当斯共同组建了一个研讨班,这也是免费技能交流会的一部分。在这个交流会上,每个会员都会向其他15到150个成员展示自己的一项特殊技能。在其中一期研讨班上,正好有一个成员讲解了如何制作火箭炉:一种用回收材料做成的非常节省燃料的炉子。克里斯也拥有这样一个很好的火箭炉,但他即将进行一次陆地环球旅行,用不到这个炉子了。而把炉子放在别处也没有什么用途,于是他把炉子送给了我。
现在,我有住所,也有了炉灶,这些都是别人不需要的东西,也是我免费得来的。
马克思主义生活化 篇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必然要求
1.生活化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要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言, 人就其本质而言,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 特别是诸如家庭、亲友、邻里, 以及其他种种地缘的、业缘的、文化的群体, 构成了时刻都在影响着每个个体的现实生存环境。 马克思主义历来始终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鲜明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作为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显著标志, 强调“实践的生活世界”, 这里, 人们不仅仅进行物质的创造, 同时也进行着价值观念的创造和精神的生产。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群体而言, 无论是群体关系的形成、 强化与调整, 还是群体意识的形成、变化与发展, 群体传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群体传播具有生活化和日常化的特点。 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作为当下中国意识形态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要求。
2.生活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 必须融入社会生活, 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一种价值观念在多大程度上被认同, 最终要看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占据多大分量。 从人的精神需要出发, 构建共有的价值理念, 是一种获得认同的关键。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切入点是人们日常的价值诉求。 “三个倡导”要成为人们追求向往的道德风尚, 真正被民众普遍接受、理解和践行, 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出发, 把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建立在日常生活体验的基础之上, 将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侧面都看成对接核心价值观的载体, 将无形的核心价值观念化为可知、可感、可学的具体人物, 在生活点滴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到思想深处, 把抽象的价值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感受相互触碰, 实现核心价值理念与实际生活世界的无缝对接,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循, 成为民众日常的生活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进而形成内心深处自觉奉行的道德信仰和人生信条。
二、壮剧文化助推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现实基础
1.壮剧文化具有厚重的共同价值观取向
壮剧诞生于乾隆二十五年, 是壮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 壮剧所弘扬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具有独特而多彩的壮民族地区文化特点。
壮剧作为一种壮族民俗文化, 具有民俗文化的生活开放性, 反映壮族人民的情感思维、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 壮剧文化对壮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意识、生产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壮剧文化内容健康向上向善, 贴近生产生活实际, 思想情感丰富, 激发斗志精神, 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壮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思想特征, 成为中国优秀民族民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剧深藏着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因子, 广泛影响、引导和强化着壮民族同胞的价值观、社会心理和民族意识, 充分显示出一个成熟剧种的特有品质, 其历史影响、艺术形态、发展成就在尊崇人伦观念、规范言行礼仪、调和人际关系、调适群体生活, 提升道德水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壮剧文化有利于推进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
壮剧作为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其丰富内涵,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 社会及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倡导息息相通, 成为壮民族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和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壮剧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作为, 壮剧素材来源于壮民族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 具有深厚的壮族文化基础和高度的民族价值认同, 在壮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中影响广泛。 壮剧表现形式淳朴真实、自然大方, 乡土气息浓郁、韵味和谐, 幽默风趣。从内容到形式的传承、演变, 总是根据人民群众的自身意愿和需要而决定取舍, 容易为人们接受和理解, 引起思想感悟的共鸣, 能够让置身于壮剧文化浓厚氛围环境中的人们, 易于接受壮剧文化的思想观念和富于亲和力、通俗化、民族性、娱乐性的文化样式, 有利于推进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 激发广大人民爱祖国、爱民族、爱乡土的情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3.壮剧文化有利于增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壮剧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提供精神动力。 纵观壮剧文化剧目, 从不同侧面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表现壮族人民追求文明进步, 勾绘社会共同理想, 向往祖国繁荣发展;表达珍爱生命,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宣传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表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期待, 抒发内心感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引导人心向上向善。 这些道德规范, 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价值评价、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从而鼓励、强化正当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和影响越来越广的历史起点上, 壮剧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民族团结内容和时代进取精神。 从思想认知和行为表现上自觉接受并努力内化, 以其历史厚重感和教化的渗透力散发出感染力量, 有利于提高群众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普遍接受壮剧文化的熏陶、感染和教化, 树立文化自信与价值自觉。
三、弘扬壮剧文化助推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基本路径
1.不断完善壮剧文化的核心价值内涵
壮剧文化价值具有生活的开放性, 其独特的思想道德意蕴和广泛的影响力, 已成为壮民族地区弘扬核心价值观, 提升民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 能够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优化提供精神动力。 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 应当不断拓展壮剧文化的发展空间, 为主流文化提供民族的形式, 反映时代的特点, 包含世界的元素。 深入挖掘壮剧文化的价值观内涵, 对壮剧原有积极因素予以提炼升华,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弘扬壮剧文化, 使核心价值观建立在壮剧文化的深厚根基之上, 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最大限度地把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价值理念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之下, 实现壮剧文化发展繁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共奏。
2.不断拓展壮剧文化的核心价值表达
壮剧在壮民族中基础深厚、认同度高、影响范围广, 在壮族的生产生活中占重要位置。 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在宣传和传播壮剧文化过程中, 要充分挖掘壮剧文化喜闻乐见、 易于接受的丰富内容和手段多样的文化传播形式载体, 依托壮剧文化的话语体系, 找准宣传教育同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 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 对核心价值观进行生动、活泼、形象的表达, 承担起融真善美教育为一体和美风俗、厚人伦的社会教化功能, 不断拓展壮剧文化的核心价值表达, 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 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 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 让优秀壮剧文化极具张力的形象化和通俗易懂的表达走向民间, 普及大众, 真正能入耳入脑入心入神。
3.不断丰富壮剧文化的核心价值活动
壮剧文化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为我们推进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方式。 馆藏资料可以集中展示壮剧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成果;以小品、山歌、快板等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 都蕴含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历史和骄傲, 这种文化同源可以极大地增强壮剧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并潜移默化为爱国敬业、崇德向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促成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 要充分借助网站、电子邮箱、微信平台、 微博、QQ群等多种新兴媒体传播壮剧文化元素, 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节日是壮剧文化活动重要载体, 逢年过节、三月歌圩、喜庆丰收、婚姻嫁娶等喜庆日子都少不了壮剧演出, 其社会和文化心理的影响渗透于民间社会与广大群众, 核心价值观践行远比符号化的宣传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柳礼泉, 陈方芳, 唐珍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四个着力点.人民网, 2015-06-11.
[2]康厚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前提性思考——以生活化范式为视角[J].党政研究, 2015 (01) .
[3]周东华.人的异化及其扬弃———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人的生活化意义[N].光明日报, 2014-03-26.
[4]黄建宁.壮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传播[N].光明日报, 2014-10-21.
马克思主义生活化 篇8
( 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的概述
马克思认为, 人的需要的发展就是需要由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向发展性需要螺旋上升的过程, 生存需要属于人的基本性需要, 发展需要属于高层次需要。作为社会的产物, 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从基础性向高层次上升。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需要本身, 满足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人的需要的发展最初是从动物的需要本能发展而来的, 这种需要本能是肉体机能受到外部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自发需要。一旦这种自发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 社会的人在人的本质力量的驱动下就会产生一种新的需要, 这种新的需要的实现就要依靠人的自觉意识, 即意志的力量, 这种意志的产生反映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这一阶段的需要可称之为自觉的需要。与自发需要相比, 自觉的需要更侧重于人的意志作用的培养, 当意志的培养超出个人而为外力所控制, 自由受到限制, 因此, 人的自觉需要的实现过程必然引发对自由的威胁, 这一阶段自由自觉的需要成为新的需要而产生。
( 二) 关于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是相对于两者在现实中的严重脱离而言的。 “生活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满足需要、创造意义的活动过程。”2因此, 生活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 以人为主体, 在人与自然、社会、个人的相互关系和实践中形成的现实与意义世界的建构。“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物。” “人的未完成, 蕴含着可塑性和创造性”3因此, 人的存在和发展就是一种不断的自我建构过程。生活世界作为以人为主体的现实与意义的建构, 也具有可塑性与创造性, 处于不断生成的过程之中。生活世界的这种可塑性源于人的超越性需求, 即人对意义世界的追求, 但人的这种需求建立在现实世界基础之上。因此, 生活世界应该包含现实世界与意义世界。马克思认为, 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既包括对现实世界的回归, 也包括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与复归, 即对意义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改造。思想政治教育复归生活世界, 即是在意义世界的引导下 ( 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作用) , 以现实世界为基础, 人们重塑生活世界的过程。
( 三)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人的需要, 具有工具性与价值性特点
目前, 思想政治教育完全陷入知识教育, 脱离实践, 缺乏实效,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一种实践手段, 有利于帮助思想政治教育摆脱现实困境, 这体现了其工具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实质上是对未来理想社会人的生存状态的描述, 在人塑造其自身生活世界的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对人的价值世界的重构起着重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 这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特征。
二、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之间的本质联系
( 一) 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从现实性上分析, 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他反对把人当成抽象的存在物, 认为人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自己。马克思认为, 每个人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需要满足的方式同别人发生联系, 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 从本质上来看, 一切社会关系都建立在一定的人的需要的基础之上。离开了人的需要, 人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失去其现实性, 陷入虚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难以避免会受到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 在人的心理———行为过程中处在起点的位置。”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和人的活动, 就必然要以人的需要为逻辑起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 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从人的需要着手。
人在生活世界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的需要, 因此, 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逻辑起点。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趋势反映了特定阶段人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的迅猛发展与人口的新陈代谢, 淡化了人们基于基本需要而产生的激情与意志。 “哈贝马斯认为, 生活世界具有 ‘信念储备库’的作用。所谓 ‘信念储备库’就是指它为交往行为参与者提供创造性见解的泉源, 以便满足在一定环境下由共同承认的 ‘解释’所产生的相互理解的需要。”5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逐渐脱离了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 将主要阵地转移到课堂上。这种转移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远离生活世界的步伐, 使其脱离人们共同承认的 “解释”, 生活世界作为 “信念储备库”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使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之间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就变得不那么容易。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为人提供自信心或精神动力。知识的获取无益于自身内在素质的提升和行动力的增强, 造成信息接收与内化、外化过程的断裂, 使受教育者形成多重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息息相关以及人们自我意识觉醒和人们对生活世界认识的加深, 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以及经验总结而提出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一种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 与人的需要的发展相一致, 反映了现阶段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定需要。
( 三) 人的需要的丰富与不断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 是针对现阶段以理论灌输为主的课堂教育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问题而提出的。“‘回到生活世界’的真实动机就在于价值信念的回归和重建。”6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打破传统中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 使人们的认识活动以及价值判断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 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来检验理论、诠释理论, 从而使人们形成坚定的价值信念, 完成价值重建。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就必须了解人的需要, 因为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的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驱动力量, 而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推动生活世界价值重建的重要内驱力, 因此, 人的需要的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体现。
三、从人的需要着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纽带, 因而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考虑的一个现实性问题。因此, 要从人的需要出发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 以此为据,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 一) 从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出发谈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马克思根据人的需要的发展程度将需要分为基本需要与高层次需要。基本需要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基本需要就是生存需要, 生存需要通过劳动来实现。而随着人类基本需要的满足, 基本需要的影响逐渐淡化, 但其仍然存在于高层次的需要之中, 以另一种形式发挥作用, 这种形式更趋于社会化。因此, 人的基本需要的问题仍然存在,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形式, 应注重人的劳动观教育。课堂教育要根据人的生活需要, 加入劳动教育以及劳动实践的部分,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 激发人的劳动兴趣与劳动需求, 将课堂中只注重理论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劳动实践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高层次需要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以及人的需要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仅仅停留于基本需要的满足, 而应不断满足人的发展了的需要, 然而这种发展了的需要仍然与生活世界息息相关。因此, 要以高层次需要引导生活化不断向人的价值归宿趋近, 实现现实生活的不断升华, 同时, 要将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与生活世界的各种差异性相结合, 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从现实实践的丰富库存中提取资源, 从而为人的创新提供可能。社会习俗的丰富性往往表现了人的需要与生活世界多样性的特点, 但也容易使人陷入一种生活惯性, 从而固化思维, 难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此基础上以更高层次的需要来引导人。人的需要与生活世界的结合, 为人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能, 思想政治教育则为人的创新发展提供一种思维。
( 二) 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角度谈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总体上说, 会经历自发的需要、自觉的需要及自由自觉的需要这三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顾名思义, 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中, 以现实生活世界为源刺激人的自发需要, 并使之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得到满足, 此外, 还要通过不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作用, 自觉培养人建构理性世界的需要意识, 使人的需要从自发上升到自觉的程度。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 如果忽略了人的自发需要而直接对人进行自觉需要的教育, 就使思想政治教育极易陷入工具理性之中, 脱离人的感性与价值需要。人的需要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规律、过程, 决定了自发与自觉缺一不可。脱离了自发需要直接进行自觉需要的教育不仅违背了人的需要的发展规律,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的需要对行为活动的推动力量。自觉需要的形成离不开人的意志力支撑。人的自觉需要在人的意志支撑下, 经历反复内化、外化过程, 即经历感性与理性的反复验证, 最终形成一种坚定的品质: 信念。这种品质使人们学会如何生活, 使人们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 即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时候, 与之相应当意志力与信念已经融入人的自觉需要, 人的思维的觉醒达到高端状态, 人的自由也就实现了, 人的自由自觉的需要最终得到满足, 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得以实现。人通过自我意识的觉醒, 能够体验到更高端的生活体验, 享受更有质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针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而提出的, 这体现了它的工具性特征, 但是,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最终价值归宿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一致, 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属于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中的高层次需要, 根据需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发展递进的规律, 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从关注人的基本需要出发。思想政治教育终极价值目标的达成要以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但是, 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长期脱离生活实践, 有效性得不到发挥, 究其原因是忽略了人的需要。人的需要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必须关注的现实性问题。因此, 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生活化问题。
关键词: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生活世界
参考文献
[1]李焕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4年第49卷第3期
[2]张国启:《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发展向度》, 《思想教育研究》, 2009年第7期
[3]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7年第2期
[4]王全宇:《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说起》,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
[5]胡艳梅、蒋明伟:《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人的需要—基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探讨》, 《沧桑》, 2009年第5期
[6]刘健康:《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学刊》, 2008年第3期
[7]吴琼:《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 《求实》, 2000年第5期
[8]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马克思主义生活化 篇9
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并对学习与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思想,这对教育的诸多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二、建构性语文课堂之生活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在具体教学中,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把生活当作一种教育、利用生活进行教育, 使学生在生活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才能把从课堂所学的知识自觉地运用于生活实际,并且在运用的过程中,激发其创新的灵感, 培养其创新的精神,提高其创新的能力,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生活化即教育的界定
生活即教育包含三方面的涵义:一是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二是生活与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与生活打成一片。
(1)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杜威作为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代表,首次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并倡导教育即生活,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提出:教育是生活的必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从一开始就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发展,并以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必须依赖于生活并改善现实生活,通过教育来使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 具备构建美好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2)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在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探索中继承了杜威的教育生活理论,并对其进行了革新和创造,把杜威的教育生活理论翻了半个跟头,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其主张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一生活教育理论在所创陶行知办的晓庄乡村师范学校中得以实践,他认为生活即教育,只有在生活中获得的教育才是有用的,真的教育是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教育;想要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
(3)生活中有教育
杜威认为学校生活应当与儿童生活相契合,以儿童为中心, 充分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使儿童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自由发展。而陶行知在提出生活教育理论时也强调要注重儿童个性发展,主张通过生活来教育让儿童解除束缚,自由翱翔于蓝天白云中,从自由的生活中获得真正的教育,成为对社会对民众有用的人才。
2、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仅局限于传授书本知识,教师的任务是传授书本知识,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所用教材又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远离学生生活,这使得学生因感觉困惑而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语文教学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组织空间,以便建构起一种学科内、学科间、学科外多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因此,能否正确认识、把握和处理好学生语文素养协同发展,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传统知识教育观念
传统的知识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新的教育观念还没有真正贯彻到实践,教学方法滞后于新的教学理念。一些语文老师依旧把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认知水平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忽视学生情感目标领域。陶行知曾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以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很多学生只一味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进行一定情境的感受, 没有体现语文所传达的人文精神。从侧面表现了教师教学观陈旧、 教学手段呆板,以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忽视学生差异发展
“死读书、读死书”的语文课堂必定严重忽视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反则要在广阔的社会空间和生活实践中学习,为将来的实际生活需要储备知识培养能力。如果教学只是教师在教室里照本宣科或者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从理论到理论,只能是纸上谈兵, 让学生厌学,教师劳而无效。其中学习的内容完全依靠课本,因此而感到困惑的学生变得厌学。比如,语文考试试卷的评分标准单一化,特别是在主观题上的评比只是根据标准答案,可能学生所作的答案不与标准答案一致,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该扼杀他们思维的创新性,以此阻扰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
因此,要改变现状就要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使学习接近、 走进学生的生活,把生活当作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进行教育教材的编写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熟悉经验范围内理解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学习。
3、语文课堂之生活化的可能性
在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有可能性的。知识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知识的生活”,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一切知识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触,这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自主选择
新课标确立了教师作为教学的自主管理者、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地位,允许他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灵活自主地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建构性语文课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它倡导的协作、会话有利于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人文关怀,并主动去探求、去发展,建构自己的人文精神。
(2)课程资源的自主开发
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自身的一举一动、形象、教学方式等也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可见,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 这为建设建构性语文课堂,进行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为学生在建构性语文学习环境建设中,提供交流协作的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得师生、 生生之间能展开平等的交流合作,这是用建构主义方法培养学生人文精的重要环节。
(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马克思主义生活化 篇10
未成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青春期是人的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理想情操、知识才能等都在青春期基本形成,可塑性极强,这也正是教育的最佳时机,教育工作者应当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强对学生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音乐知识,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一、从实践出发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作为教育者,必须充分发掘分散在课文中的祖国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中深厚的爱国因素,唤醒受教育者深沉的爱国思想和浓烈的爱国情愫,对学生进行民族的优越感、忧患感和使命感等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
1. 充分发挥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有关内容渗透在具体授课之中,做到既不“喧宾夺主”,又不“空喊口号”,在教学实践中,灵活穿插,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有的放矢,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爱国主义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祖国歌》产生于20世纪,古老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上,,反帝反封建的滔滔洪流正在孕育之中,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的“启蒙”成为新世纪的一大主旋律。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乐坛“千年一变”,吹起了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阵流行风———学堂乐歌,黄浦江畔,一群风华正茂的爱国青年,吸收西方音乐文化的精华,推出一大批优美清新的学堂乐歌。《祖国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学堂乐歌从学生到群众,从学校到社会,广泛流行,唤起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强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发祥和序曲。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祖国歌》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把热爱祖国的情感,倾注到求知若渴、勤学苦练的探索中。
2.利用导课环节,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导课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如,在教唱《祖国歌》时,可首先向学生提出:你为何而读书?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待学生们回答后,老师给同学们讲周恩来少年时期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的一个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后深情地朗诵导语:“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用歌声表达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感和深深的爱。”这样既自然地导入了新课,又达到了激发学生们发愤图强的雄心壮志和为祖国而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从生活出发
提起爱国主义教育,有人认为是不切实际的空洞大道理。其实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不乏爱国主义的高尚之举。当我们向处于困境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当我们为希望工程捐出一元钱;当我们毕业后回到家乡破旧的三尺讲台;当我们学成回国,报效祖国之时……只要我们时刻记住自己是中国人,那么,爱国主义就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心中。
因此,教师要善于将爱国主义这一大概念具体分解成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细节,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小事也能体现爱国行为,自己也能做一些对国家有益的事情。如,我们在介绍中外音乐家时,可通过讲述他们的爱国事迹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优异的成绩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毕业业后后,,谢谢绝绝了了法法国国音音乐乐界界优优厚厚的的待待遇遇,,毅然回到祖国,为民族呐喊,为抗战怒吼!他曾自豪地说过:“我要写一部代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英雄气魄的合唱,采用‘大合唱’形式,这将是中国第一部‘大合唱’……”他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不能单纯地罗列具体事例,也不能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全面的爱国主义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实际效果与目的之统一。
新节俭主义的幸福生活 篇11
节俭圣人成龙,尽管连续几年蝉联港台明星收入的冠军,在拍戏时却会叮嘱剧组的成员,在洗手间卫生纸不要两张叠起来,要用单张。生活中的成龙也没有什么名牌的包装,常常是一身仔服或一袭唐装。但成龙还不是新节俭主义的代表,因为他的节俭不过是一种苦孩子出身养成的习惯。
新节俭主义的幸福男女,其实是选择一种眼睛向内的生活。他们认定,幸福如同穿鞋子,挤不挤脚是自己最该关心的事。不能因为追求奢华或外人的羡慕就把水晶鞋套在自己的脚上。在家有余粮之后,一类人选择的是买两碗豆浆,喝一碗倒一碗,谁叫咱家有钱;或者咱要告诉人家咱们有钱。而新节俭主义的幸福男女选择的是要将手中的这一碗豆浆喝出更多的滋味;或者换成牛奶,彻底当小资。当然,是否换牛奶,也是视自己的胃口而定,与别人无关。
新节俭主义的幸福男女,在许多时候其实并不是精明的人。他们会干出一根火柴掉在地上,接着再划一根火柴把掉在地上的捡起来的傻事。节俭对这些幸福男女而言首先是一种行为方式,而不是处心积虑的算计。因此,他们也就成为了染上先锋色彩的另类。
其实,在经济生活的进化中,节俭正成为一种健康的力量。就像我们现在很难接受满嘴大金牙的美容,我们对浪费资源的奢侈也开始愈加地反感。
在“二战”结束后的经济萧条中,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英国豪华游轮“伊丽莎白”皇后号开始了当时著名的浪费之旅。每次横跨大西洋的航程结束后,船主就将船上的被单和桌布扔进大海,以保证一些工厂可以继续开工。这样的浪费当时赢得了世人的称赞。后来,有经济学家对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质疑,难道真的是消费制造了需求,需求制造了增长?高消费真的是经济高增长的发动机,而对资源的消耗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新节俭主义者理性的背后实际上是经济理论的进化,但是,许多的幸福男女对此也许并不知情。他们并不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经济学的逻辑,他们关心的是自己能否始终如一地把握住自己,只把钱花在刀刃上,而不是刀身,更不是向别人炫耀的刀鞘。
正是为了提升和巩固这样的理性,钱经人为新节俭主义的幸福男女总结出省钱的十大原则。这一方面是要让还没有迈入新节俭主义大门的“不幸者”窥视到屋内的人究竟如何幸福;另一方面也是在帮助屋内幸福的人更加地幸福。尤其在新春之际,这也是我们钱经人的祝福。
要成为新节俭主义的幸福男女,全靠我们自己。
幸福10原则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老神仙可以提供很多很多的黄金,但聪明的年轻人却只要他那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学案例、听故事固然重要,而掌握原理、方法,学会举一反三,更重要。这也是人们通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最初的想法是,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关于省钱的故事和案例,比如“省钱100招”,可以去借鉴和模仿。但后来发现,这样的故事无法穷尽,即使是1000招、10000招,也难以保证对读者全部有用。
于是,又回到对省钱这种理财行为最核心、最智慧的东西的追求,总结出省钱的原则。如果这些理念深植于心,如有意识地扩大消费量,瞅准消费时机,变换消费地点、方式,反规律逆向消费等,您会有更多的创造性的省钱故事。
原则一 长短搭配 组合消费
长短搭配 组合消费
数学原理告诉我们,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当然,除了直线还会有折线、曲线等,只不过直线距离花的时间最短,而其他线路看的风景更多。但如果这些线路间有交点的话,就有了多种组合、多种异曲同工的方式。
对消费而言,也是如此。同样能达到消费目标的多种消费模式,自然也各有优劣。比如,用全球通手机,信息覆盖面宽,但话费昂贵;小灵通话费便宜,但信号较差,手机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常言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选择一种消费方式,自然也就意味着对另一种方式的放弃。
是不是有一种方式既保证一定的消费水准又能省钱呢?显然是有的,那就是把多种消费方式组合起来,取其比较优势,最后达到各方面因素的平衡。
组合消费有几个前提,那就是:存在多种不同的消费方式,且这些方式的差异性(尤其是费用)很大;不同消费方式间可以自然转换(如高速路的中间出口等);这种消费大都是低耗、重复性消费,这样更能显现出组合的省钱优势。
案例1:高速路与国道组合出行
驾车出门,完全走高速公路,体验的是“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走国道则是省钱、耗时。如果您对路况比较熟的话,高速公路与国道的组合应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达到费用与时间的平衡。
下面给出的是北京和广州一南一北两个例子。在第一个例子中,如果家住北京通州,每天到市区上班,一个月下来,B方案要比A方案省钱300元。
为我们提供第二个例子的、广州的刘小姐感叹道:“开私家车,一起步就要花钱,当然要精打细算;不过,老是捺着性子等红绿灯也不爽,因此,只能比较着走,看哪条路既快又省钱。”
案例2:小灵通与手机一起使用
对很多双机族(拥有一部手机、一部小灵通),以下方式将为您节省电话费。
(1) 在市内将手机呼叫转移至小灵通,您每月将节省一半以上的电话费。
(2) 在市外或未覆盖地区,可通过将打入小灵通的电话呼叫转移至手机或固话。
(3) 离开家里或办公室时,可将固定电话呼叫转移到小灵通,方便接听来电。
(4) 使用17909打长途电话方便又省钱。
下面,对比一下手机与小灵通组合的省钱方式。
原则二 团体购买 分割消费
“团购”是近年来新兴的流行语,买房、买车,似乎什么商品都可以团体购买。这样,数量扩大,增强了价格谈判能力,自然能够省钱。
实际上,“团购”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与通常所说的批发非常相似。只不过,批发常用于渠道商或是团体消费者,“团购”则是把本不相干的若干消费者集合起来,最后享受到适用于渠道商、团体消费者的批发价格。
如果细究批发价为何比零售价低,这是因为购买量扩大后,加快了商家的资金流转速度,可以提高资金使用率。一般应当注意的是,最好随身携带航空公司的会员卡。因为旅途中很可能就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便利,比如免费送至机场、免费携带额外行李,让你省下小小一笔计划内的开支。许多商品的批发零售差价多为10%~20%,副食品甚至超过了30%。
“团购”还有一种特殊形式,那就是:对那些可以集合消费(没有排他性)的商品,可以团购然后按人数均摊费用,以达到省钱的目的。这种形式追求的是人均费用的下降,而非像前面那样取得一个较低的批发价格。
案例3:团购住房
陈名就是团购的受益者,他参加的是一家银行组织的一次团购活动,活动期内凡是从该行办理住房贷款的购房人,由银行出面组织贷款人和房产商谈判,使贷款购房者享受优惠的团购价格。最终陈先生以低于市面8%的价格买到了房子,你可别小看这8%,一套40万元的房子等于省了3.2万元。
一般情况下,住宅房团购与零售的差价在200~380元/平方米之间,商业房团购与零售的差价在500~1000元/平方米。
马克思主义生活化 篇12
关键词:具象表现主义,现实生活,艺术流派
具象表现主义下的艺术流派, 不仅是写实, 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后现代特征。应该说, 具象的表现主义是较为开放的理论体系, 其倡导一种特立独行的观看方式, 也就是观看者要将其原有的所有理论和经验抛之脑后, 然后利用现象学来思索自己看到的美术作品中的现象, 从而实现自身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上的超越。换句话说, 具象表现主义就是引导观看者使用一种全新的观察事物的方式, 能够精神的力量来感知事物。而现在, 也已经有了大量的具象表现主义的艺术作品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一、表现主义概述
表现主义 (Expressionism) , 已经逐渐成为现在引领世界的艺术潮流的主要艺术流派。这个词汇诞生于20世纪初的欧洲地区。由于在当时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的作品脱离了当时风靡的印象派化作, 自成一派, 作品真实性和还原性较高, 之后便诞生了表现主义这个艺术流派。现在, 表现主义已经不仅仅体现在绘画方面了, 也发展到了电影、音乐、建筑、戏剧等多个领域。
表现主义的艺术作品一般着重表现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色彩, 从而忽略描写的对象的外形形式, 通常艺术家们会利用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无助与恐慌等情感, 因此, 表现主义的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一般都是低沉的黑暗的, 而很少有表达欢快、愉悦的情感。20世纪的表现主义作品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这些作品的风格都是无视传统、无视规则, 当然是更加无视世俗的眼光, 追求淳朴、精致的质感, 力求艺术作品的间接、热烈和明快的风格。
二、具象表现主义的概述
具象表现主义的思想中带有强烈的艺术思想和哲学精神, 对于具象表现主义来说, 不仅是单纯的应物象形, 也不是将各种艺术形态简单粗暴地嫁接在一起, 而是利用具体的实物形象作为艺术的载体, 使事物和事物之间有根据地交流。具象表现主义倡导观察可视的世界, 注重认真地观察和思考, 同时, 还以现象学为基础, 将现象引导到内容中去, 从而寻找事物的本质和真谛。而具象表现主义的特点主要为以下几点。一是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和理论主张, 对于事物的观察得出自身的结论;二是认为艺术并不存在于现实, 而是存在于精神, 也就是说艺术并不是现实中的东西, 而是人的大脑中的一种反应, 是一种境界;三是虽然是具象的概念, 但是其概念本身就有一定的抽象性, 具象表现主义的艺术作品中涵盖的精神内涵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四是打破陈规, 利用各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情绪。在具象的表现主义风格中, 通常都是创作者将自身的情感大量投入到作品之中, 使作品的主题思想一目了然, 具有很深远的影响。
三、具象表现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作为20世纪初兴起的艺术形式, 具象表现主义的表现手法已经逐渐与现代的生活融合在一起, 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绘画作品, 已经蔓延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一种“具象艺术”。现在的具象表现主义的应用范围已经十分广泛, 绘画、文学、建筑以及设计都能窥见具象表现主义的身影。
具象表现主义是一种超现实的艺术风格, 现在也已经被运用到了建筑领域。例如坐落于安徽省淮南市山南新区的规划展示馆。这栋建筑具象地表现了一只透明的提琴和一架黑色的三角钢琴组合。提琴用透明玻璃和金属支架构成, 充当了这栋建筑的入口;三角钢琴的底部由“琴脚”架空, 上层开出了一个大小适中的长窗;而掀起的钢琴顶板就成为建筑的露台。这栋建筑的外观可以说是十分浪漫的, 其中蕴含着十分浓厚的具象表现主义色彩。这种具象表现注意色彩与其“正派严肃”的功能作用是不符合的。但是, 仍然不能否认, 这栋建筑具有极其浓郁的艺术氛围和革新思路。这栋建筑应该可以算作是具象的表现主义与现实的建筑风格相融合的代表之作。
像此类的建筑在我国并不少见。建筑审美, 一直是一件众说纷纭的事情。而现在的时代潮流要求的创新和发展, 也使建筑行业有了越来越多的新尝试。在现代的建筑行业中, 越来越多地融入具象表现主义, 使建筑领域也具有了艺术色彩。这种具象表现主义的建筑无疑能够推动建筑行业向新的领域快速地发展。
四、结语
具象表现主义最早是美术作品中的一种超现实的表现形式, 而现在已经逐渐融入人们新的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而现代的具象表现主义更多的则是表示现代生活中的日常。具象表现主义作为发展历程并不长的艺术形式, 会在未来的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忆周.“以心观物”的求真——论现代具象表现绘画的“现象学”定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4 (3) .
[2]齐中凯, 纪怀禄.以表现主义方式存在——信息时代的新表现主义建筑[J].世界建筑, 2005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