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数字化

2024-10-06

服装数字化(精选9篇)

服装数字化 篇1

在历史进程中, 中国本土服装定制业曾一度低迷, 与迅猛发展的成衣业相比, 还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进入新世纪后, 服装定制在国内有了新的需求与发展契机。现今, 整个服装定制业如雨后春笋, 日渐繁荣。不能忽视的是:我国的定制业起步较早, 但发展缓慢, 行业缺乏高新技术含量, 相对保守和滞后。市场的升级和细分为定制业的迅速起步与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同时也必然引起残酷的竞争, 因此定制业健康长足发展还需要不断努力。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服装的量身定做 (Made-to-Measuer, MTM) 在传统服装工业加工过程中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有许多成功企业和设计师的主要业务形态就是高级成衣定做。定做的过程实质上是在标准的服装设计规范基础之上, 设计师根据经验对特定服务对象提供仅针对其个体尺寸和喜好偏爱而进行的一种设计加工活动.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 许多传统定做模式也逐渐在新技术的冲击下获得新的内涵和实现方式, 无论是从整体的产业链模式还是具体的设计加工行为, 数字化的服装定制已经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

目前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朗, 服装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 已经进入到一个如何以质量和速度取胜的激烈竞争时代。随着人体扫描与测量技术的进步, 虚拟试衣技术的不断完善, 互联网及电子购物交易平台的蓬勃发展, 使得数字化服装定制已经成为未来服装行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成长的一种典型模式。如西服一直是量身定做。为了满足人们穿着的普遍愿望, 开始出现大批流水线生产, 随着粘合衬的发明, 工艺得到了缩减, 生产趋于简单化。但这种生产以抹杀个性达成共性为基础, 生产的西服除了规格尺寸、款式在有限范围的变化外, 其他都是相同的, 在今天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顾客对于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顾客只能在有限的款式、规格中进行选择, 特别是由于规格的限定化, 即使花费很高的价钱也难以购买到真正合身的西服。而传统的量身定做意味着高的制作成本和长的周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采用高科技手段与量体裁衣相结合的大批量定制技术可以使量身定做的成本显著降低, 生产周期显著缩短。对西服大批量定制和手工量身定制进行比较可以看到, 服装要实现大批量定制, 不仅要求生产模式的改变, 而且要求有以非接触快速人体扫描及测量技术、虚拟试衣技术、电子商务平台, 以及智能化快速加工系统作为实现的基础。

数字化服装定制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服装号与型匹配和号型间的连续, 使得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设计者都能够根据所需尺寸选择合适的号型、板型或者成衣。根据这一要求, 需要通过人体测量得到人体体型数据。不同的人体体型存在很大的差异。以成年女性为例, 即使胸围、腰围、臀围等基本体型尺寸相同的条件下, 也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体型, 诸如在人体躯干部位、胸部形状、脊背曲线、腰节高低、臀位形态、腿型线条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因此, 如何根据测量的数据量来描述合体性就成为了一个关键环节。所以, 对人体体型测量, 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越是详尽细致, 就越容易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非标准体型。那么, 非标准体型的消费者能否在成衣市场买到合体服装, 就取决于工业化生产对不同人体数据的技术处理方式。

量身定制目标是根据特定客户个体和个人偏好定制合体服装, 是一个团队集中为一位客人服务的方式。国内服装定制目前来说是指为极少数人服务的, 款式考究并基本由手工完成、价格极高的服装。这一生产方式与服装设计常规理论不同, 结合其需求形成这一特殊市场、特殊服务形式, 从整合思维、价值链体系获得灵感与启发, 形成了关于相对完整的服装定制数字化设计链的思考。与大规模定制不同, 这种策略更强调终端用户通过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店或者虚拟裁缝店, 以虚拟试衣技术为依据, 完成对目标服装的选择, 然后由后端的服装CAD/CAM等系统对其所需服装的号型进行解析, 自动生成板型, 通过网络发往远程加工点进行加工, 最后送货到客户手中。

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对服装定制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首先, 从产业链的实现方法上来看, 它可以实现服装生产方式从人体测量-设计-加工-销售全流程产业链的数字化, 从消费者/客户端来看, 通过网络中的虚拟试衣功能, 为消费者提供快速的量身定制服装, 在服装生产出来之前, 消费者即可试穿大量的虚拟服装, 从而得到定制和购买过程中的合体性和个性化服务;再次, 从加工生产端来看, 目前的服装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技术转向大批量多号型个性化柔性加工模式, 适应数千件产品数千件板型的加工模式;最后, 从零售端来看, 具有虚拟试衣功能的网上购物模式对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虚拟试衣使得网络购物的目的性和合体性更具体, 更贴切消费者在心理和购买体验上的舒适性。

数字化服装定制业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 通过对服装设计、加工、销售等环节中信息的搜集、整理、存储、传输和应用, 最终实现服装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服装产品品牌和技术创新能力竞争的核心就在于服装定制业对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化进程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对整个产业进行数字化与信息化改造, 迎来新的生存环境与新的发展契机。

摘要:当前, 中国服装定制业广泛存在缺乏有效设计规划的现状。基于服装定制的特殊性, 及现有时装设计理论不适用于服装定制设计情况, 经过了相关思考与探索, 从现代数字技术和营销战略模式中获得启示, 初步设想了一个数字化服装定制设计模式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数字化,量身定做,高级成衣,价值链

参考文献

[1]刘丽娴:服装设计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04

[2]谭宏辉:服装CAD.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

服装数字化 篇2

服装结构基本要素一般分为三大类:一是服装的整体造型设计,展现服装的整体表达效果和风格,也是消费者对服装设计层次的首要印象;二是服装的结构细节设计,具体体现在服装各个部分的裁剪方式和细节处理,像衣兜的设计、纽扣的颗数和排列方式等一系列细节设计都属于此;三是服装的工艺设计,这是服装从设计理念转化为样衣成品的重要过程,从设计图纸的平面设计转化为立体的表达效果,具体又可以细分为服装的面料材料选择、服装的附带装饰品设计等。由此可见,这三项基本要素在服装结构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把握好服装结构中的各个要素,才能更准确表现服装设计理念。

2.2服装设计对不同人群服装结构的影响

不同的人对于服装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身形和体态会有所不同。比如,欧洲和美洲人的身形比较高大,而亚洲人的身形相对就比较瘦小。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传统服饰,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应针对差异性考虑服装结构的个性化;在同一地区也要考虑消费者的身份、年龄以及不同场合来设计不同的服饰,所以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合理的服装结构设计,尽可能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完美的设计效果。

2.3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艺术理念的影响

基于数字艺术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谈 篇3

【关键词】数字艺术 服装教学 应用

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将数字艺术应用到服装教学实践过程中,在增加服装设计、制造艺术性和技术的同时能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从而整体上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数字艺术水平。为此,在服装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均应认真研究数字艺术在服装教学中应用,从而会社会和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一、数字艺术特征分析

数字艺术指设计者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支撑下,借助不同维度空间图形、音频、文字等,在遵循艺术设计规律的基础上,采用虚构未来、动态、静态以及动静交互的手法而形成的图像和视听图形艺术。这是一种介于计算机图形艺术与艺术设计、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学科,目前在不同领域的艺术设计均有所涉及。

数字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它融合了艺术和技术知识,并在熟练操作计算机软件的基础上,结合艺术底蕴而进行创作。数字艺术中技术和艺术联系紧密两者缺一不可,缺少技术艺术的某些表达形式很难实现,缺少艺术就失去艺术的最终内涵;另一方面,数字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则是其能进行广泛传播,即它可以利用媒体、网络等途径进行宣传,使其艺术作品得到最大程度的宣传。并且利用专门的技术可将多种艺术形式转化为二维、三维等图像形式,进而能方便的进行保存。

二、数字艺术在服装教学的优点

传统服装教学中,服装设计和服装工艺在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比例,忽略一些软件设计课程,结果学生使用软件的水平较低,部分学生较好的创意无法通过软件设计成完美的作品,最后设计出的服装艺术价值大打折扣。传统服装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给服装专业学生的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当前服装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字艺术内容上有大优势,主要因为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其过早的接触到诸多软件,部分学生甚至对某些软件的功能非常熟悉,从而给学生学习数字艺术在服装上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服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进行积极的引导便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利用专业软件对服装作品进行不同方式的展现,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服装教学课堂效率。数字艺术在服装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优点,是传统服装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认识数字艺术的重要性,并结合服装教学内容,积极寻找数字艺术与服装教学的结合点,不断提高服装教学效率。

三、数字艺术在服装教学中的应用

当今服装设计离不开软件的支撑,因此为提高服装教学效果,应注重学生软件软件的学习,不断提高软件操作水平,实现数字艺术和服装教学的良好结合,让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下面着重对数字艺术在服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服装教学提供参考。

1.数字艺术在服装绘画中的应用

数字艺术在服装绘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二维、三维平面设计软件的应用上。目前电脑绘制服装装饰图案和服装图是服装行业设计常用方法,因此服装教学中应注重某些的软件的应用。例如,二维平面设计中较为常用的软件当属Photoshop,该软件无论是服装图的设计,还是服装着色上均有很大优势,为此服装绘画教学过程中应将该类软件的学习做为基础课程。另外,和二维平面设计软件相比,三维软件能立体的呈现服装的面料、服装款式等,而且能进行方便的操作,和传统设计相比设计更为灵活,因此在服装绘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该类软件的学习。

2.数字艺术在服装制版中的应用

传统服装制作时采用人工方式进行人工制版,一方面制版误差难以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容易浪费制作面料。而目前多利用计算机借助相关软件进行推板、制版操作,其能有效的克服传统服装制作的缺陷,而且利用服装制版专业软件可实现立体裁剪打版制衣,即利用数字化设备将拓板输入计算机后,进行推板排料。

3.数字艺术在服装展示中的应用

服装秀是服装院校和服装生产企业举行的重大服装展示活动。为达到较好的服装展示效果需要视频、音频等艺术形式的烘托,以便更好的展现不同的服装艺术形式和风格。在服装展示过程中服装可谓是“红花”,而视频、音频为“绿叶”,在“绿叶”的陪衬下服装展示会的艺术特征才会得以完美展现。显然服装展示中应用到的视频、音频等均离不开数字艺术支撑,因此,服装展示课程中应开展视频、音频制作、剪辑等课程,使其更好的为服装展示活动服务。

4.数字艺术在服装摄影中的应用

当前越来越多院校的服装专业开设服装摄影课程,该课程的开设进一步增加了服装设计与制造的艺术色彩,因此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另外,为满足将来服装企业的需求,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服装摄影知识,并能熟练的对服装摄影资料进行后期的调色、细节调整等操作。同时利用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加以渲染,从而能够使最后的服装作品更具欣赏价值。作为服装专业学生也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当前数字艺术在服装中应用有所了解,进而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侧重点,进而逐步培养数字艺术应用意识,把握数字艺术与服装设计、制造方面的结合点,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架构,为今后顺利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见,在物质与精神文明日益丰富的大背景下,人们在穿着上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行业的发展与竞争也就愈加激烈。这无疑给中职服装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数字艺术在服装教学中应用的探讨成为众多教育专家探讨的热点。

【参考文献】

[1]黃萍.多媒体技术在服装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12).

[2]迟晓琳.数字艺术在服装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3(03).

[3]孛伟良.浅谈色彩设计在服装中的应用[J].湘潮(下半月),2011(06).

浅论服装数字化教育 篇4

一、服装数字化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年来服装业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包括计算机集成制造(CIM)、快速反应(QR)、条形码和扫描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批量量体裁衣、人体扫描和服装虚拟设计技术等,这些技术设备有的在我国的服装企业中已经开始使用,有的仅在科研机构中存在,有的还正在研发中。

(一)计算机集成制造(CIM)

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是通过计算机硬、软件,将企业中许多单项自动化技术,如柔性生产系统(FM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生产(CAM)、管理信息系统(MIS)等日趋成熟的单元,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集成,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更迅速、准确、便捷,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周期等方面达到总体最佳,从而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快速反应系统(QR)

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是一种商业策略,其目的是缩短从原材料、设计、生产,直至将成品销售给消费者整个过程的时间。它的发展给了制造商一个强有力的武器来对抗国内外的竞争。贸易伙伴关系网络和高科技的自动化设备,把所有供应渠道直接连接起来,提供给国内的零售商。

实现QR需要以下基本的信息技术和条件:条形码(Bar Code)技术、条形码信息处理技术、POS(条形码扫描)系统、电子数据交换(EDI)、SCM(出货包装箱)标志、INTERNET和电子商务、“PDM+ERP”信息化管理系统。

(三)电子数据交换(EDI)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指一个公司与另一个公司的计算机之间以机读标准格式进行的电子数据交换,EDI取代了以往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大量的书面单据往来,包括定购单、发票、包装通知单、装船文件和存货清单、报关单等。

从EDI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战略效益两方面来阐述。EDI比邮寄、快递、空运等都快,通过缩减单据往来,大公司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纸张和邮资。和传统的纸张传输相比,运用EDI可以产生以下经济效益:节约员工成本;降低单证处理成本;减少库存量;降低时效成本;避免重复操作。运用EDI还可以产生以下战略效益:加强客户服务;改善公司内部的数据流程;提高运行效率;增强企业应变能力;有助于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批量量体裁衣

在上世纪,标准化生产意味着低成本,人们一直生活在批量生产和单一模式服务的世界里。批量量体裁衣(Mass Customization)的构思是:要为每位特定顾客定制服装,而不是用一种尺寸去面对所有消费者;可以供应千位定制顾客,但以批量价格而不是定制价格出售。在服装和服饰品中运用批量定制的概念将会给时尚界产生巨大的变化。

服装工业越发达的国家,量体裁衣的需要也越多,比如欧美和日本。量体裁衣能满足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但与批量工业生产相比,效率低,成本高。如何才能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既降低成本,又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批量量体裁衣的构思呢?很显然,需要新的技术和设备。定制服装快速生产(MTM)数字化技术应运而生。

(五)定制服装快速生产(MTM)数字化技术———批量量体裁衣的技术支撑

MTM(Made to Measure)是通过三维人体测体仪获得个体三维尺寸→自动电子订单→尺寸输送给生产部CAD系统,自动生产样板→各种号型规格自动组合并形成优化裁剪方案,进入自动裁床制成衣片→进入吊挂缝制生产系统快速生产。

MTM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产业为人们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技术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MTM与“量体裁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也有区别。“量体裁衣”只能针对一个一个的对象,根据其身材特征制定相应的板型,再做出衣服;而MTM是在已有板型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体型自动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在新的角度达到“个人定制”和“批量定制”的目的。

(六)人体扫描(Body Scanning)—————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

人体三维测量技术主要以现代光学为基础,是集光电子学、计算机图像学、信息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种科学技术为一体的测量技术。在测量被测对象时把图像当作检测和信息的手段和载体加以利用,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其测量方法主要有莫尔条纹法、激光测量法、白光相位法、红外线测量法、立体摄像测量法等。

(七)服装虚拟设计技术

虚拟设计建立在利用计算机完成产品开发过程构想的基础之上。它以计算机仿真和建模为基础,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并行工程、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一体,在虚拟的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构思和设计,并可对其进行虚拟的制造、测试和分析。它的显著特点是利用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的数字化模型———虚拟产品来代替实物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从而提高产品在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环境等多目标中的决策水平,达到全局优化和一次性开发成功的目的。

对服装的生产商而言,从发展的角度讲,利用三维CAD系统建立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机制将是在当今世界服装业取得竞争实力的关键措施。而快速反应机制的确定必须对服装设计、面料供给、生产制造方法及商品流通各个领域的业务进行根本性改革。快速反应的目标是要在适当的产品及数量上,实施“针对顾客的价值创造”的供求关系,而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要贯穿所谓“JIT”(just in time适时)生产方式。在这种未来理想的状态下,虚拟设计,特别是三维的虚拟设计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数字技术使服装生产从设计、制造到销售全流程价值链加速,给服装业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数字量体技术、数字样衣、虚拟试衣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将带来真正意义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成为现代服装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国内关于数字化服装定制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相关的硬件环境

职业学校新生入学心理初探及对策

喻正宾

(大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江苏大丰224100)

摘要:学生心理健康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职业学校学生心理比较复杂,尤其在刚开学时,各种心理都有,可谓五味杂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密切注意观察并研究,既要提出相应措施,又要建立长效机制,把学生心理健康放到重要位置来对待。

关键词:新生心理健康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变化之快令人应接不暇。在这样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的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经受了巨大的与软件支持还不完善,这就要求服装教育要结合数字技术的前沿结果,重视与国外先进信息技术的交流,为中国的服装制造业培养现代化的服装高级人才。

二、服装“数字化”教育的必然性

随着中国加入WTO,信息技术革命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快,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兼容,模糊了市场分野,这必将对中国服装市场产生强大的冲击力。人们的视点聚焦于有品位、个性化的中高档品牌服装,中高档品牌服装是新世纪中国“二次消费周期”的消费热点,这也是导致服装行业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

21世纪,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意识到,对市场快速反应(QR)和对产品快速敏捷制造(AM)是市场竞争必须采取的措施。因此,必须具有计算机网络形式获取流行、市场信息的信息网络系统(GIS),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服装CAD/CAM系统),具有模块式专用缝制系统或具有电脑控制的吊挂传输式服装缝制生产系统。使企业管理系统的需要信息化和数字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服装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技术升级的关键环节。电子商务技术在服装界广泛应用,所需服装信息一旦从网上发出,服装品牌、服装设计、服装文化、服装面料、服装企业等一系电子商务活动就会同时进入企业,并即刻按订单快速组织生产。这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新时装产业结构,大大缩短了原料———成本———货币的转换时间,使商品和原料的规划同步进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

“十五”期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重点,实现传统服装产业的生产过程集成化、快速反应化、控制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以提高传统服装生产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品牌市场竞争能力。由于服装产品是最具科学技术和艺术文化含量的载体,它在服装市场上也是最敏捷制造的产品,在数字化信息技术与艺术文化相互交融,国内外服装市场一体化的今天,传统的服装企业生产加工方法已很不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在电脑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呈爆炸式发展的今天,服装数字化缝制加工系统是数字化服装企业的必备条件之一。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和设备的全面开发与应用,使服装企业的各生产要素有机地集成并优化,形成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系统。

但从国内服装企业对高新技术应用的实际状况和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现阶段我国服装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偏低,这就给我国服装企业向高附加值品牌企业发展造成很大障碍,因而培养适应新型服装企业管理系统的高级服装专门人才迫在眉睫。

三、以课程建设为先导,不断深化服装数字化教育

激荡。有些人适应不了这种变化,心理发生扭曲或者变异,甚至像马加爵那样漠视人的生命,杀人犯法,结果也断送了自己。这些情况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素质较一般中学生稍差些,更需注意、研究和防范。这是一个比较大而深的课题,需要花大力气研究。本人谨就职业高中新生入学时的心理状况和对策作一个初步的探索,将自己这些年来的心得以及调查情况拿出来,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商讨。

每年的8、9月是新生入学的高峰期。职业学校由于老师的

服装高等教育伴随着服装工业的成长,为其培养了大批的服装高级人才,我国服装数字化技术还很薄弱,这就要求服装高等教育要以服装工业的发展为己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攻克技术难关,以数字化技术引领服装工业发展。

教育的首要手段是教学,而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成为教学的先导,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进行设置,是服装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直接体现,因此,在服装工业朝着数字化发展的今天,服装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改革的方式不是简单的对原有课程的增减,更重要是对它们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优化,在保证高等教育培养规格不变的前提下,使其成为合乎现代服装工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欣喜地看到,《数字化服装设计与管理》被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教材出版,《服装电子商务》、《服装商品企划学》、《服装舒适性与功能》、《服装营销学》《服饰零售学》等教材被作为服装高等教育“十五”部委级规划教材出版。这些教材的出版与应用,将为服装高等教育的课程建设提供用力的支撑。

四、结语

未来的服装业将改变粗放型经营模式,向技术密集型、智能密集型方向转化。在服装领域实现新技术,提高服装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程度是关键。然而,我国的服装产业数字化、信息化基础很薄弱,高新技术成本太高,这就要求我国各服装高校加快构建服装“数字化”教学环境,调整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课程重组和优化,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尽快培养我国掌握“数字化”服装技术的服装专业毕业生,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新信息,提高我国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服装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及服装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数字技术使服装生产从设计、制造到销售全流程价值链加速,给服装业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针对我国服装薄弱的数字化技术,服装高等教育必须建立服装数字化教育的平台,从课程建设开始,不断深化服装数字化教育。

关键词:服装数字化,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宋科新.关于当前高等服装教育实验教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5,(5).

[2]杨念.服装新技术及运用现状[J].现代纺织技术,2005,(6).

服装数字化 篇5

服装业历史悠久,从无锡市服装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了解到,无锡服装企业约有715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的服装企业有127家,是无锡的支柱产业。面对数字化技术的冲击,无锡的服装企业也面临着技术革新,尤其是企业的核心技术的生存模块———服装样板设计模块。

1 数字化CAD技术在无锡服装企业的分析

无锡作为一个服装生产的大市,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服装企业,根据对服装企业的走访与网络调查主要分析如下。

1.1 数字化CAD技术的数据分析

无锡的服装企业发展飞速,国外的软件不断被应用,国内的CAD也在国外的基础上不断结合中国的国情被改良并被企业应用。在对无锡服装企业的调查中,发现大型服装企业具有资源优势,已经普及了服装CAD,中小型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也在尝试应用服装CAD,但还是存在着很大的CAD推广空间。通过对无锡15家大中企业的调研数据可以发现,无锡也在不断地适应国际潮流,一些国内外的软件也在不断尝试并被应用到生产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服装的制作周期。同时一些服装企业综合多种服装CAD软件,一个企业有应用1~2个软件的,也在不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发挥数字化CAD技术的功效,如图1为调查的15家无锡服装企业使用服装CAD情况。

1.2 数字化CAD技术的现状分析

通过数据调查表明当前无锡大型服装企业已经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接轨,而中小型服装企业相对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空白空间,综合当前无锡服装企业的现状,在数字化CAD技术推广与应用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2.1 软件的门户阻力

当前各种品种的数字化CAD充塞了市场,每一个CAD销售人员都大力推广自己的产品,在推广自己产品的同时也弱化了其他品种的CAD。CAD的经销商还是考虑盈利为先,各个软件都有自己的文件格式,很多企业需要在加密狗的基础上进行方可实现相应功能,各软件的兼容性较差,不利于当前无锡服装企业信息资料的共享,一些图纸在企业之间,供销商之间无法建立通识平台。

1.2.2 工具繁琐

当前很多数字化CAD技术都是在国外软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多国内软件经过专家反复论证改进了很多,但还存在很多工具操作不灵活,进行样板制作需要一步步操作,一些制图等还是需要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才能上手。

1.2.3 CAD人才要求高

数字化CAD技术是一门前沿技术,综观当前无锡服装企业,很多企业的技术人员属于中青年对象,他们掌握了娴熟的实地操作技能,但对计算机的操作相对还是不够,而很多CAD技术都是学院、研究所研发,当前服装职业学院的学生在校能接触到1~2个品种的CAD技术,但缺乏企业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的数字化运行面临技术与新生力量的矛盾,也使数字化CAD技术不能完全发挥其功能。

1.2.4 软件系统局限性

当前软件品种很多,各有其优势,但或多或少存在欠缺,如国内软件在操作中经常出现死机,有些工具通用性差。

1.2.5 后期维护不到位

对企业而言大多有这种感觉,购买数字化产品之前销售人员跑得很勤快,一旦购买产品了,后期的维护,升级等就出现滞后现象,这也是很多无锡服装企业的感受,无锡服装企业大约有2/3购买后能将其运行,1/3购买后变成装饰花瓶,闲置起来,尤其是一些国外的硬件产品,相对维护等费用较高,给企业推广CAD技术带来了阻力。

2 数字化CAD技术———样板设计模块在无锡企业的应用

2.1 开发的优势

针对现状问题,对如何开发出符合无锡服装企业实际的软件提出了思考,主要体现在:

如何解决数字化CAD技术工具繁琐,不通俗易懂的现状;

如何将现有无锡服装企业技术人员的丰富经验与新生力量融合,在人机交换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傻瓜化;

无锡的大型服装企业有资金的优势,对中小型服装企业而言,如何在企业资金有限的基础上实现CAD技术的共享;

如何来发挥数字化CAD技术的核心模块———服装结构设计中的样板设计模块的作用,真正满足当前无锡服装企业的核心需求。

面对这些思考提出了今后无锡企业样板设计模块数字化软件开发的设想,尤其适用于无锡中小型服装企业。

2.1.1 建立功能模块界面

将进入的系统设计成图2,对该系统中的结构设计中的样板设计模块,可建立大量的数据库,将专家数据储存在电脑中进行备份,在常用的基本制图工具的基础上快速完成制板过程。软件界面设计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模式,重在直观性,操作简洁、快捷性。不管是经验型的还是学院派的技术人员均能从系统中选择到自己擅长的模块进行操作,制图完后系统自动分解样片、根据款型进行加缝,从而出样。

2.1.2 进行后台的编程

简化模块的工具,将一些分析、流程通过后台编程直接在操作者前台简单的操作中快速完成,针对当前服装结构设计模块中的菜单工具多、不利于记忆和操作步骤繁琐的特点,在此模块的设计中减少操作步骤,通过先期的程序编制快速操作。

2.1.3 菜单按钮通俗化

几年前word、excel等并没有被人们所接纳,现在这些工具成为了操作计算机的基本功,在这个模块的设计中也要实现工具简单化,便于操作,从而降低对用户的要求。

2.1.4 自动化、智能化

服装CAD建立的目的就是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来代替传统的制衣模式。传统的制衣相对速度慢,效率低,一个成功的款型牵涉到制版师、样衣工、裁剪工、设计师等多个环节,而当前通过数字化CAD,减少了环节,通过人体模特———电脑制版———无缝技术修改样衣———自动排料放码———裁床裁剪,整个过程快速方便,在系统中体现了自动化,而且在操作中很多都是人机交换,而在该模块的设计中以智能作为主流,减少大量的操作技术,通过功能键直接完成繁琐的操作,通过鼠标光标定位法快速修改样板的造型尺寸。

本模块主要以无锡服装企业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样板设计模块为例作为研究对象。

2.2 样板设计

当前大型服装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将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再提高,适应国内外CAD软件,关注的焦点是无锡中小型服装企业,在样板设计中以大量的样板库为后盾,实现同类型样板的搜索或快速修改样板形成新样板。

2.2.1 样板的定义

样板即板,是为制作服装而制定的结构平面图,广义上是指为制作服装而裁剪好的各种结构设计样板。样板可分为净样板和毛样板,净样板就是不包括缝份儿的样板,毛样板是包括缝份儿、缩水等在内的服装样板,样板是服装企业制作的必备工具。

2.2.2 样板模块设计

面对当前丰富的款式,当前服装CAD都是通过工具进行一步步操作,并且很多工具借鉴国外模式,当然也综合了国内专家的心血,但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还是感觉操作步骤比较繁琐,制图相当于把原来的制图笔更换成鼠标或光笔,制图纸按比例缩放,只是省去了其中大量的计算,通过电脑完成了计算过程。所以本系统的开发是借鉴系统样板数据库中大量的模板快速成样,建立在参数设计基础上,省去加密机构,可通过word出稿。

3 操作界面介绍

用户登陆样板界面,选择适合自己的样板制板方式,下面以图2为依据对进入界面的方法进行分析。

3.1 进入定寸法界面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中老年技术人员,因为服装早期是通过师傅手把手的指导代代相传,特别是当前一些服装定制的服装裁缝店与一些小型服装企业应用较多。

用户进入定寸法界面后,首先确定男款、女款,从数据库中去搜索相似大类,如裙子、裤子、衬衫、连衣裙、旗袍、春秋装、茄克衫、风衣、大衣、西装、马甲等款式,将搜索出来的范图款式拖放到修改区,将对应区内的数据用序号对应法标注相应的尺寸,输入给定的款式尺寸,利用样板修改区的简单工具进行款式修改。在定寸法界面中要求输入大量的样板库,将每一个主要控制部位用序号进行定义,通过专家法、大量的经验型制板把大量的样板数据库贮存起来,作为海量存储;同时零部件如口袋、嵌线,领子、袖片等建立数据库,直接将需要的款式从数据库中去检索并在相似形的基础上进行修改。通过这种方式弥补了无锡当前一些中老年技术人员对电脑操作不熟练的短处,其操作界面如图3、图4。以一款外套为例,进入界面后,若有现成的款式可以通过素材库直接进行定寸法查询;如果没有可以从款式库中找出相应的结构图,因图纸只是相似,可以利用工具栏先修改结构图,满足企业所需要的款式,在这个款式的基础上在左栏中对应图纸序号输入对应的尺寸。定寸法操作简单,可通过直接利用经验数据完成(如图5所示)。完成后进行加缝,快速导出毛样图。

3.2 进入原型法界面

原型法是在80年代从日本传入我国,日本与中国的人体体型相似,所以日本的文化式、登丽美式、田中式、伊东式等对中国的服装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开拓了中国的制板市场,这种原型法在立体裁剪的基础上产生,合体性较好,适合服装款式造型的变化。在原型的基础上通过加放,可以设计出大量的款式造型,克服了比例公式、经验型等的大量记忆。原型法操作相对简单,进入界面后选择男装或女装,在原型尺寸上根据服装款式及成衣尺寸输入数据,输入后在修改区自动跳出相对应的服装原型,再根据款式的要求,在原来的图纸上进行加放、缩小、剪切等简单的操作后形成需要的款式,在款式的基础上按加缝键通过后台的智能化对对应服装款式进行加缝,加缝后进行图纸的导出,就可以直接进入生产用的样板。操作界面如图6,操作如一支笔一样简便,同时光标处自动显示尺寸,帮助制图者了解数据尺寸。该数据库仅需贮存好女装上衣、袖片、裙子及男装的原型,相应款式贮存量可以少一些。通过简单操作后款式变化较丰富,比较适合对原型法制图熟悉的人,省去了大量的公式记忆。

3.3 进入基样法界面

基样法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发展出来,基样本身就是一个基本的款式,直接可以利用,在基本款式的基础上变化出其他款式。与原型相比较,基样法需要的款式模板数据要多一些,同时建立服装大类品种的基样库,直接调用并只要进行简单修改,不需要记忆大量的公式。以典型的男西裤为例,在这条传统的裤子上可以变化出千变万化的裤子,可以进行口袋变化、脚口变化和分割变化,在腰头可以进行褶、省、腰头等的变化,在这个裤子的模板上通过简单的线、橡皮、直尺等工具可以直接进行修改,如图7进行的喇叭裤与锥形裤的转换,先变化尺寸,通过联动修改完成裤子相应部位的改变,修改后进行裤子加缝,导出后直接应用。

3.4 进入比例法界面

比例法是当前服装制图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也是当前高校进行教学的常用方法,适合当前无锡服装企业的主流,对企业派与学院派均适合。该方法是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公式化,并通过一定的定数进行数据的调整,当前常用的以胸围为依据,有十分法,八分法、六分法,1.5/10分法,这种方法主要需要记忆相应的公式。而且很多制图公式不同地区、不同的流派采用也有很大的区别,如当前一些D式裁剪法、真比例法等。针对这种状况,将大类品种的服装款式制图建立常用的一套稳固公式,并进行套用,以裤子为例,如进入裤装结构,选定男裤的西裤,比例公式编为序号,同时根据裙子、裤子、衬衫、连衣裙、旗袍、春秋装、茄克衫、风衣、大衣、西装、马甲等建立品种文件下的公式,从公式数据库中去调用公式或直接输入,这时只要输入款式尺寸,输入设置的公式自动生成成品尺寸,款式结构图就自动形成,操作界面如图8。以图9插肩袖为例,各主要部位和细部规格等均用序号表示,在菜单栏输入比例公式,即可通过数据联动完成图形,在修改区也可对完成的图纸进行局部修改。

3.5 进入样片组合界面

样片组合是在数据库中大量地贮存已有的部件,根据款式特征直接从库中选出样片,用拖动或双击的方式直接在样片的基础上进行尺寸的修改,界面如通用CAD,拖动中直接显示修改尺寸,这个方式需要存贮大量样片并预测一些样板库作备用。可以像拼图一样进行组合并形成新的款式保存下来,在这个样片组合系统中以图10为组合的数据库源。

4 结语

样板设计是服装企业的核心,改变传统的手工制图,提高制图的效率在近几年必将摆上日程,自动智能化、网络化、统一性、个性化、共享化必将成为无锡服装企业的趋向,无锡的服装企业样板设计数字化CAD技术的推广应用市场广阔。

摘要:通过对无锡服装企业调研, 在现有国内外数字化CAD技术的基础上, 结合无锡企业的情况, 采用样板数字化CAD技术进行开发, 为无锡服装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数字化CAD技术,分析,开发优势,样板设计

参考文献

[1]罗琴.数字化服装样板数据库设计[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 :28-31.

[2]竺梅芳.影响服装CAD推广的因素[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8) :16-18.

[3]郑文跃.无锡服装行业发展定位的思考[J].江苏纺织, 2003, (9) :16-17.

[4]骆振楣.服装结构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09-221.

[5]王海亮.周邦桢.服装制图与推板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151-152.

服装生产中的数字化制造技术 篇6

1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

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指的是借助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实现企业多种技术的自动化运作,比如计算机的辅助设计技术(CAD)、柔性生产系统(FMS)、管理系统(MIS)、辅助生产技术(CAM)等。通过应用这些集成制造技术,可将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货期,极大地增强了服装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1.1快速反应技术(QR)

该技术是为了提高服装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出现的一种技术,其目标在于使服装企业在特定的时间内制造出特定的产品。该技术的特点为:如果消费者对某一种产品产生了需求,则生产厂家能保证同一个季度内对市场供货,并通过对销售数据的计算实现不间断供货。在以往的服装设计体系中,产品往往是在生产出来之后再反馈给消费者的,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而应用了快速反应技术之后,消费者的需求会在第一时间送至服装企业,服装企业可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生产,这对于行业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实现该技术需要条形码技术、POS系统、出货包装箱标志技术、电子商务及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1.2 MTM技术

MTM是“Made To Measure”的简称。顾名思义,该技术会测得人体的三维尺寸,并在生成电子订单后将信息传送给CAD软件进行样板的生产,之后将不同规格的型号组合,形成裁剪方案,实现自动化生产衣片,最终进入生产系统进行规模化生产。MTM是新时代下产生的新型服装制造技术,实现了基于“私人订制”和“批量订制”之上的“量体裁衣”,这对于服装行业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MTM技术正处于研究阶段,有待于在未来接受消费者的检验。

2三维模型数字化技术

2.1人体扫描技术

人体扫描技术(Body Scanning)将互联网作为操作平台,消费者在接受扫描之后可形成自己的三维图像,并根据自己的尺寸在成百上千的颜色、款式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服饰,最终生成纸样。人体扫描技术可保证对人体测量的准确性,测量过程比较简单,且整个测量过程只有消费者自己参与,可避免消费者隐私的泄露。目前,人体扫描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不过由于国内该技术起步较晚,所以,其普及率仍有待提升。

2.2虚拟化技术

该技术指的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和图形学技术等实现对布料的仿真,从而实现设计服装的过程。衣服布料的真实感是虚拟化技术的关键。虚拟化技术为设计师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此外,该技术可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基础上,缩短规模化生产的时间、保护设计的知识产权和降低企业所承受的风险。

目前,虚拟化技术已经成为服装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消费者与服装设计师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设计。通过实时沟通和人性化的仿真模拟,服装设计师能方便地对服装的款式、布料、尺寸进行选择,消费者在互联网的另一端能随时观看设计效果。此外,消费者还可以直接上传自己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信息,虚拟化系统能根据这些信息完成对人体体型的模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设计的准确度。目前,虚拟化技术已经是服装设计领域的重头戏,通过该技术可使服装设计变得更加简单。

3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

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服装行业的必然趋势。但对于国内的服装业而言,数字化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实际应用时会存在一定的缺陷。此外,如何将计算机技术与服装生产技术相融合,是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服装行业中普及数字化制造技术是未来我国服装行业的长期任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软、硬件系统的不断完善,数字化制造技术的适用性会越来越强。

摘要:数字化制造技术已经在服装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计算机技术作为依托,服装的设计、加工、销售等环节越来越智能化。阐述了计算机的集成制造技术、三维模型数字化技术在服装生产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服装生产的数字化制造技术。

关键词:数字化制造技术,服装行业,柔性生产系统,快速反应技术

参考文献

[1]史建生.数字化服装生产制造技术[J].江苏丝绸,2013(06).

[2]肖圣颖.论数字化技术对服装企业设计、生产的推动作用[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

[3]潘孝楠.基于云制造的服装生产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D].上海:复旦大学,2012.

服装数字化 篇7

1 数字化技术与壮族特色服装

数字化技术和壮族特色服装的设计联系日益紧密,作为现代服装设计的新兴技术模式,数字化技术可以被应用到服装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从服装的色彩搭配、款式设计到服装的立体呈现,从杜庄的网络试衣搭配到量身的定制,数字化技术对服装设计的技术支持都能带来积极的作用。

1.1 数字化技术简介

数字化技术就是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路条件,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呈现,例如对于文字、色彩、图像等多种内容进行技术上的加工和存储,通过运算让其呈现不同的形式。数字化技术能够体现较为明显的优势性,在操作上更具立体化、高效性和准确性,而且能够较为快捷便利地完成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数字化技术的现代化应用非常的广泛,在各个行业中都有涉猎和体现。数字化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服装设计中能够更快地搜集到最新的资讯内容,对服装设计的创意性需求能够极大的满足。数字化技术的呈现是对服装设计最为直接的呈现,例如在服装设计工艺中,将艺术和数字技术结合,能够模拟服装设计的环境,呈现多种艺术风格,让人们有更多样的需求性选择。

1.2 数字化技术与壮族特色服装的衔接

数字化技术在服装设计中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尤其在壮族服饰的设计中,数字化技术的体现可以发挥壮族服饰设计的优势。从壮族服饰的风格体现上来看,壮族服装色彩非常的鲜明,而且在纺织刺绣应用上较为的广泛,色彩的艳丽和图案设计的个性化体现都能够通过数字化设计来呈现。在壮族服饰的设计中,对图案、印花、纹理和色彩的搭配选择上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并且特别善于吸收生活和自然元素,使其在服装设计中体现出来。人物、花鸟色彩呈现别具一格,给大众一种自然、纯粹、清新之感。壮族的服饰体现的是一种语言文化符号,而数字化技术正是对于符号文化进行加工和整合,因此通过数字化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壮族特色服饰的设计应用,从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都能实现无缝衔接,达到较好的设计效果。

2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壮族族服装设计的价值

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够加大壮族服饰的市场推广力度,能够在服装的设计上丰富其市场价值,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数字化技术不仅让壮族服饰的特色体现的更为明显,而且在市场销售上能够占据更多的优势,通过技术性和趣味性的调整,让壮族服饰市场效应发挥出来。

2.1 数字化技术对壮族民族服装企业设计的促进作用

数字化技术对于壮族民族服饰企业设计的发展促进作用体现在对产品市场需求的把握,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性多样,尤其喜欢个性化的设计,对于民族服饰这些特色产品具有一定的喜好。在壮族民族服装企业的设计中需要对市场进行把握,尤其重视用户的体验,对于服饰面料设计、服装风格、色彩搭配、服装剪裁这些步骤都要实现精细化设计。数字化技术能够让消费者感受到更加立体的呈现,在传统的数字化技术中,CAD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实现了设计的全自动化,将这些重要的设计元素进行自由的组合,形成较为详细的服装功能模块设计。在壮族民族服装的企业设计上数字化能够发挥巨大的功效,呈现多种设计结果供消费者选择,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

2.2 数字化技术对壮族民族服装企业生产的推动作用

数字化技术对壮族民族服饰企业的生产销售也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数字化技术能够为企业带来较为流畅和高效的管理系统,让服装企业的管理在系统运作和管理成本上都进行有效的控制。壮族民族服装生产流程体现了专业化的特点,同其他的服装品牌一样,在生产中也需要较高的技术手段,让服装质量有所保障。而在销售系统的设计上,数字化技术能够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性,让产品在销售范围内形成快速便捷的信息资源共享,保障在供应链环节上及时的供应,实现对服装市场较为全面的把握。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壮族民族服装企业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都有全面的把握,为壮族服装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同时也为服装市场注入了新鲜的内容。

3 壮族特色服装中数字化技术具体应用的参考选择

壮族特色服装设计中的数字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体现在设计、生产和销售推广环节中,注重细节上的把握,从实践的理念到实际的操作中都体现了市场性的把握和创新,能够极大的拓展服装设计的发展空间。

3.1 壮族特色服装之数字化设计

壮族特色服装数字化设计体现在技术的革新应用上,主要体现在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三维服装设计、超维服装设计计算及辅助等技术,以技术的支撑实现三维服装展示和虚拟的试衣功能。壮族特色服装风格体现较为的端庄素净,服装设计根据场合和人的身材进行设计,以三维的人体测量方式实现不同人群的服装设计尺寸的安排。三维人体测量可以保障服装定制的匹配程度,为大规模的生产奠定基础。在面料和服装色彩的设计搭配上,采用的是CAD系统,通过数字化的色彩处理,模拟服装设计的环境,从而挑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在服装的款式和样板设计上,通过CAD系统的合理安排能够将壮族服装的设计要素进行融合,模拟服装设计的环境,以动态的效果更好地展现服装的优势性。在虚拟服装试穿和展示上,以三维效果的呈现,以较为方便的操作方式让消费者可以去亲身的感受,能够加深对服装的感觉,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让壮族服装的设计更加趋于完美。

3.2 壮族特色服装之数字化生产

壮族服装数字化生产在技术应用上依赖于服装计算机的辅助制造,通过对系统操作的设计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其中包括对于自动拉布机、裁剪机、传输系统和整理设备这几个环节,从准备工作到生产操作流程的执行,壮族特色服装数字化生产能够提升生产的效率,保障设计的质量。柔性的加工系统能够让服装的传输更加的高校,节省了搬运成本,在系统的监督操控下信息资源得到共享,更具客户的需求更加快速地进行生产加工。壮族服装设计从工艺流程、工序划分、组合排列到服装设备的配置上都应该有非常严格的操控管理,数字化系统设计能够权衡各个部门之间的生产关系,从流水线生产上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让生产的过程更具透明性,从而达到整体的生产流程的协调。

3.3 壮族特色服装之数字化推广

壮族特色服装的数字化推广具有开放性,通过网络计算机技术把握多元化的服务平台发展趋势,将壮族特色服装的推广形成品牌的优势。通过市场宣传和推广,不仅仅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饰,更是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应对消费者的反应进行快速的反馈。壮族特色服饰的数字化推广应该实现整体性的规划设计,配合在设计和生产阶段的数字化手段,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进行广告、数字媒体、新媒体等方式的信息投放,让大众在意识形态中形成对于壮族服饰的深刻印象,从而引导大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提升大众的购买欲望,达到壮族服饰的市场占有的效果。

服装数字化 篇8

一、服装数字化仿真系统实训教学的优点

(一) 服装数字化仿真与普通多媒体实训教学的对比

普通的多媒体教学, 教师主要通过录像、视频、课件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 努力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然而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存在一些不足, 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仍然感到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理解,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数字化仿真系统由虚拟环境、虚拟环境处理器、视觉系统、听觉系统、身体方位姿态跟踪设备、反馈系统等功能单元构成。利用系统提供的仿真界面, 学生可以边听老师讲解, 边看老师操作, 甚至可以边操作边学。在仿真系统的操作中, 学生对服装的工艺流程、制作要领、缝纫设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使得教学过程变得简单、容易, 而教学效果却得到大幅提高。

普通多媒体实训教学方法只利用了较少的通道, 如视觉、听觉等, 教学效率不高。而仿真训练是一种多通道综合作用的教学方法, 学生置身于仿真环境之中, 可以充分调动感觉通道, 运动通道和思维通道的学习机能, 接受知识的效率明显提高。此外, 仿真训练系统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意识的环境, 学生可以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自学, 直到将所学知识掌握在手。

(二) 服装数字化仿真系统的优点

服装数字化仿真系统突破了教学时空场景的限制, 创造一个与实际近乎相同的虚拟仿真的特定环境, 将客观存在的服装企业生产各个环节和各种应用技术再现给学生, 将丰富的图像, 动画和声音媒体集于一体, 使学生接受更多、更具体的专业技能信息, 熟练而直观地掌握专业技能,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决了很多常规教学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这种仿真化教学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 极大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 丰富了现有的教学手段, 创新了教学方式。

二、服装数字化仿真系统的应用

(一) 应用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然而由于中职教育自身发展的缘故, 建设资金的不足, 服装专业生产实习形式单一, 手段落后;即使有企业愿意接受学生进厂实习, 那也只是停留在“只能看, 不能动”的状态, 学生实习难、实习效果差已成为长期困扰学校的普遍性问题。这些原因导致中职学生在动手操作能力上欠缺, 操作技能达不到工厂实际要求。仿真实训可以使学生不进工厂就能掌握企业成衣工业化生产的全过程。目前, 仿真实训技术已成为一种公认的高效现代化教学手段, 要实现这一教学方法, 仿真系统不可或缺。

(二) 具体应用过程

在学习仿真系统前, 要求学生已经完成了服装基础工艺、成衣制作工艺等实训教学。如何使仿真系统发挥出最好效果, 具体应做如下几点:

实训初期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 一般安排15课时左右, 可先用多媒体将服装仿真系统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 使学生对仿真系统的使用有全面的了解, 然后让学生上机练习仿真系统的使用;实训中期教学应将实操与仿真有机结合起来, 把学生普遍认为难理解、太枯燥的知识, 通过仿真模拟训练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为了提高仿真实训效果, 反馈系统在服装制作过程的有意设计各种常见的错误操作, 学生通过对错误操作的分析判断,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三) 服装仿真实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数字化仿真系统只是一种模拟教学软件, 并非真实的服装制作过程, 它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学, 尤其是服装生产教学实训。仿真系统与实际缝纫机器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无法替代学生在缝纫机上制作时的真实感受。在教学中往往会过分依赖仿真系统而忽视成衣制作训练。专业教师应用服装仿真系统实训教学, 要渗透传统教学的基本操作过程, 并将二者加以比较, 认识到仿真软件的不足, 在仿真教学过程中穿插现场教学, 而不能把整个实训教学活动过多地放在仿真软件训练上。

结语:数字化仿真系统在中职服装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对提高中职教育技术水平、改善实习实训环境、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 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设备, 以最少的成本, 培养具备现代化技术应用能力的新型一体化人才, 是我们职业教育探索的方向。

摘要:本文从数字化仿真系统实训教学的优点、具体的应用过程以及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 阐述了数字化仿真系统在中职服装实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作用。数字化仿真系统的引入, 提升了中职教育技术水平,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改善了实习实训环境, 优化了教学过程, 解决了中职服装专业学生不能到工厂实习等问题。

关键词:数字化,仿真,中职,服装,实训教学

参考文献

[1]樊高妮.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运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服装数字化 篇9

1 关中婚俗服装与配色

1. 1 传统配色习惯。传统的婚礼服饰中有着习惯性的配色。色彩本身具有一些效应, 在婚礼仪式中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效应, 将会使婚礼现场别具魅力, 并使婚礼大放异彩。以纯色对比为主是中国传统婚俗服饰色彩文化的一个特征。中国传统婚俗服饰色彩文化不但喜欢使用原色, 而且还喜欢将对比或互补的纯色配合使用, 从而达到强烈对比的明快的色彩效果。如在民间艺人中流传的配色口诀红靠黄、亮晃晃、红间绿、花簇簇、粉笼、胜增光。在民间婚俗中穿着的服饰中红色的相似配色, 以营造结婚时的火爆喜庆和幸福的气氛。历代宫中特别是明清以来的服饰, 尤其是皇帝、贵妃的服饰, 更以黄绿红为主色搭配, 显得豪华和霸气。中国传统婚俗服饰色彩文化追求高纯度强对比。中国传统婚俗服饰色彩文化则主要是表现一种东方之美。

1. 2 传统配色形式。汉传统婚俗礼服在颜色的选择上大多以红色系为主, 红色给人感觉喜庆又显气质。大红色可以显出新娘的喜庆之感, 提亮肤色; 玫红色适合比较外向活泼的新娘, 玫红色给人感觉很 “跳”, 更能突显新娘的青春俏丽。红色总体来说属于较为艳丽的颜色, 无论是肤色白皙还是肤色较黑一点的新娘都能够搭配出不一样的韵味。近年来, 金色和紫色等充满贵族气质的色彩也经常出现在现代婚俗礼服的穿搭上。这些颜色给人感觉庄重大气, 富贵华丽, 配上合身的改良旗袍等款式的婚俗礼服, 可以很好的张扬新娘的个性, 突出玲珑的身材。

婚礼服共同点大多是注重色彩, 搭配上对比强烈、色彩鲜明, 并加上夺目的配饰。中国人的婚礼主色是红色, 男女婚服, 皆应是大红色。红色在中国是幸福、吉祥、喜庆的颜色, 意味着幸运、幸福、威严、生命、兴旺、爱情、热烈, 是传统性的用于喜庆活动的颜色。历朝女式婚服颜色多为大红色, 男式的唐宋至明也都是红色, 但秦汉是黑色。红色婚服起源于准庶人着绛纱袍亲迎的先例。直到宋代, 宫廷命妇的婚服还是青色。汉代以前大多是周制婚礼, 玄黑色和纁黄色的婚礼服, 象征着天地的神秘色彩。到了现代, 婚礼服的色彩更加缤纷, 没有了严格的限制, 出现粉红、紫色、宝蓝、金黄、橘红等颜色。新娘如穿旗袍、西式衣裙、中式袄裤, 几乎都是红色, 例如大红、粉红、桃红等。新郎的西装的大多是深色, 像深蓝、蓝色、灰色和白色。传统婚礼服图案多种多样, 异彩纷呈, 有龙凤呈祥、戏水鸳鸯等, 图案本身也很有讲究, 对襟是完整的对称感, 且在中国文化里本身就代表合称、合美的意思, 象征和和美美, 团团圆圆, 成双成对, 或五子登科, 象征早生贵子。

汉传统婚品以红、金为主流色, 剔除繁缛的装饰, 糅合绸缎, 丝绸, 棉麻等不同材质的装饰。流苏, 中国结, 中式盘扣等颜色元素的加入, 少而精的保留了民俗韵味。精致中式红喜帖, 红剪纸, 红刺绣等传统艺术元素中统而不失时尚感。

2 数字色彩与服装色彩

数字色彩系统由相关的计算机色彩模型构成。我们常用的数字色彩体系有, Lab色彩, RGB色彩, CMYK色彩, HSV色彩等, 计算机屏显示颜色的方式是RGB。印刷色彩模式以CMYK居多, 它与我们用颜料进行的设计色彩最为接近。数字色彩的表达方式, 我们在服装设计的时候通过滑快进行选择, 也数字来输入去确定色彩的颜色, 或者选区模型 ( 图片) 进行提色选取法, 当然也可以直接在色板或者色盘里进行选取。

关中传统婚俗服饰的色彩元素繁多, 尤其其中有大量的刺绣图案、配饰出现, 从色彩的分析来看, 这对服装设计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手绘设计中的色彩通常就是几十种、最多也就一百多种颜料, 在调和的过程中颜色的数量和效果都远不如数字化色彩。很多颜色在设计中较难用手绘准确表现。只是通过肉眼进行简单的辨别。

3 数字色彩的运用

从数字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角度来看, 服装中的面料、辅料以及配饰等颜色, 从视觉角度来看, 数字色彩可以更准确的识别其色彩。主题性的服装设计可以收集图案资料, 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色彩提取和分析归类, 可以建立主题性的数字色彩的资料库。一方面, 有助于设计时配色运用, 另一方面, 可以设计出多种视觉效果的图案与面料的颜色, 模拟性强。

摘要:针对目前数字化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发展, 在传统服饰的设计中也应该融入数字化的理念, 充分利用数字化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更好的为服装设计服务。关中地区婚俗服饰十分具有特色, 其礼服色彩的表现有其独到之处。

关键词:服装,数字化,色彩,关中,婚俗

参考文献

[1]李桂梅, 禹芳琴.试论中国传统婚姻习俗的文化内涵[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04) .

[2]胡斌.服装设计中时尚女装的数字化表现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 2011.

[3]张宁宁.虚拟服装设计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 2010.

上一篇:细分行业下一篇:脂肪肝的病因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