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阅读学习的指导(通用12篇)
自主性阅读学习的指导 篇1
利用现代丰富的英语阅读资源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 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能力是当前中职教育的目标。本文主要论述了中职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对中职学生自主学习及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如何能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1、了解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分析中职学生学习问题
中职教育以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为宗旨, 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方向。但现在的职业教育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注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实际需求, 加强对学生自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现状来看, 中职学生在经历了传统的应试教育和大量的题海战术后, 对英语课堂已经失去了兴趣, 学习动力不足。此外, 中职学生还存在着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英语词汇量积累不够, 英语知识面贫乏, 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这些都给中职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很大的障碍。而如何改善这一现状, 是中职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据统计, 人们在学校中所学的专业知识有百分之五十会在三年后过时, 而十年以后所学知识中只有10%能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应用。换句话说, 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 有90%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到的。学生如果没有在在校期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那么在步入职场后很快就会被淘汰。中职教育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导向, 多数学生在三年后就会进入社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比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加重要。
据调查显示, 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人都是喜欢课外阅读和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 而只在课堂内学习英语, 按教师规定完成课堂任务的学生很难将英语学好。英语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 其制胜的法宝就是大量阅读。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英文资料, 学生积累了大量词汇, 获得了语感,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 其写作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问到“什么是你主动阅读的动力”时, 这些学生中大部分都会说一开始阅读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读得多了以后就会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 同时也感受到了阅读对英语成绩提高的作用, 于是开始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英语阅读资料。由此观之, 自主学习和课外阅读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成绩, 这也是中职英语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3、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了了解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根本原因, 教师在中职学生中展开调查, 有的学生提出由于自己的词汇量太少, 想要读懂英语报纸中的文章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反复查阅英文词典。同时由于报纸中的文章过于专业, 学生难以理解, 无法养成长期课外阅读的习惯, 不利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此,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英文课外读物的趣味性, 发掘一些符合中职学生自身特点的英文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推荐一些简单的阅读材料, 然后逐步提高难度, 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 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鼓励, 使学生克服畏难心理, 逐步消除阅读中的不良情绪, 在快乐的阅读体验中积极地投入阅读, 从而逐步产生对课外英语刊物的阅读兴趣, 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每天选取一篇英语趣味阅读文章。在阅读教学的初期可以先从有趣的小短文和学生感兴趣的科普小知识或者语言生动的广告开始, 如耐克的广告语“Just do it!”阿迪达斯的广告语“Nothing is impossible!”等。在这一阶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中职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主要目标。在阅读这些文章后, 学生就会想要进一步了解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获得的感兴趣的信息, 慢慢地就会对英文阅读产生兴趣, 甚至会自主寻找感兴趣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
在学生产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后,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稍有难度的英文小说或电影脚本, 如《热爱生命》、《简爱》和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等。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介绍国外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重要节日等。还可以向学生讲解英文小说里的句子, 如《哈利·波特》中的经典台词“Death is but the next great adventure.”这些讲解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扫除了阅读障碍。这样学生就会被感兴趣的内容所吸引而忽略英语学习的压力。在阅读中许多常见的词汇、句型会不断重复出现,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就加深了对这些词句的记忆, 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很多英语知识。这就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自如, 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会得到提高。
此外, 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检, 对学生的阅读和读后笔记情况进行评价和鼓励, 同时还要建立班级阅读档案。经过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科学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英语课外阅读积极性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在乐中学, 在学中乐, 其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发挥, 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这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知识的不断更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主性阅读学习的指导 篇2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 自主 阅读 方法
内容提要: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空前提高,知识、信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膨胀着、裂变着,由此牵动了人类物质生活、文化与精神活动方面的改变。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显示着它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为了确保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创“书香校园”特色,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势在必行,但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作好恰当的指导,本文从“调动阅读兴趣,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传授阅读方法”三方面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以期达到改变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重庆市武隆县白云乡中心小学校
胡 容
浅谈“书香校园”引领下的课外自主阅读指导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我校在“书香校园”的引领下,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加强课外阅读的推荐,指导、评价工作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为了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特色,课题组的老师们经过几年的实践与跟踪,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指导,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多渠道)调动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泼,最现实的因素。因此,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保持学生阅读的热情。
1.创建“书香教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书香教室”的布臵以调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为目标,突出体现浓厚的读书氛围。我们力求做到班班有标语,如“师生共读书,书香满班级”,“阳光书屋”“我读书,我快乐”,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好
读书,读书好。”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我们学校早已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三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它已成为综合活动的主要课程。书香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由学生自己命名,自己管理,自己统计书目,不断丰富藏书量使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使之成为学生的阅读乐园。2.开展多样阅读,诱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教师的言行是学生表率。特别在小学生心中,老师就是他们的领路人。教师的阅读兴趣会感染学生,激起他们对读书的向往。因此,教师要走进教室陪同学生读书,或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多彩的表情以及充沛饱满的情感示范朗读课外文学作品;或讲述自己阅读课外读物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诱发学生的阅读欲望。3.感悟文本,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中要多层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以教材为载体,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精神敞开面对文本,走进文本。与作者和稳重人物进行情感的沟通,心灵的对话,品字读文,亲历语言,欣赏语言,积淀语言,运用语言。对自己
喜欢的部分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让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培养阅读兴趣,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教学如此赏心悦目,学生自然而然会对阅读充满向往,并把阅读的内容由课内增至课外。课外文本丰富多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不但能净化心灵,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在书中感知积极向上,乐观顽强,好学敏思,还能和书中人物同悲喜,共欢乐,让学生不断成长,心智不断成熟,真正做到乐于读书,乐于探索,乐于学习。
二、亲近文本,助推课外阅读,让学生有书可读。
叶圣陶说过,教材仅仅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要能够举一反三。教材是施教的基础,但仅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现在提倡大语文观,要求学生身在课堂知天下。这就必须以文本为基础,辅以课外读物,最终形成以课文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式的阅读方式。教材的课文内涵丰富,引导学习领悟之后,就做好课内与课外的链接,寻找最恰当的链接点,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1.推荐主题阅读
人教版教材编排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主题涉及人与自然的维度、人与社会及人与自我的维度,每个单元的文章围绕主题安排,一个主题单元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学生通过学习,在感知、体验、领悟中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建构。因此在单元教学中,就可以联系内容与可连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全面整合向学生推荐阅读。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的几篇课文,有神话故事,也有民间传说,这些故事生动有趣,让我们感受到古人丰富的想象力,都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文章有怎能不吸引读者呢?如果此时向学生推荐中国神话故事 :《神笔马良》、《哪吒闹海》、《八仙过海》 民间故事:《蝴蝶泉》、《黄道婆》这些故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学生通过阅读,不仅扩大了视野,激发了情感让他们对古人的想象力固生爱慕之心。又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了解世界遗产”,每篇课文都带我们观赏了“世界文化遗产”,领略了宏伟壮观的长城,还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震撼人心的秦兵马俑。学生们肯定有一种走出课堂,走遍大江南北,去了解“世界遗产”的冲动,借此推荐《世界遗产大全》、《中华上下五千年》让他们了解神秘的大千世界,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体裁扩展阅读
教师在教某种体裁的课文时,可向学生推荐同类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如说明文有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办法等构成要素;童话的特点是富有想象力,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等。依据文本重新整合教材,这样依体而教的方法,能让学生掌握规律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例如四年级上册“中外童话”单元中,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在学习这四篇童话的基础上,推荐学生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世界童话名著》等经
典童话,引领他们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使其在其中尽情的徜徉、幻想,从而更喜爱童话、更乐于品读童话 如古诗文诵读,教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时,可推荐学生读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长安春望》、《江南春》、《将进酒》、《满江红》、《梦李白》等、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了古人的文化韵味。
又如教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巴金的《鸟的天堂 》、第二单元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等优秀散文时,可以向学生推荐冰心的《寄小读者》、朱自清的《背影》、叶圣陶的《没有秋虫的地方》、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语文文字美的熏陶。3.作者溯源扩展阅读
教材的选文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是语言学习的典范。如何更加全面的了解作家的语言特点、文学特色呢?根据学习课文的需要,或课前或课后布臵学生阅读与文章人物相关的文章。如教学四年级上册老舍的《猫》和《母鸡》时,让学生感受了这位语言艺术家的幽默风趣质朴的语言特色。也激发了学生对这位小说家、文学家,“幽默大师”羡慕之情。课后向他们推荐老舍的中篇小说《月牙儿》、《火车集》、《我这一辈子》、《赶集》等。通过这样的补充阅读,学生对某一位作家的了解不再是单一的,因为在不同文体的的阅读中使得作者极其作品在学生的脑海中变得丰满。这样立足课内,以课内阅读为依托,拓展课外阅读,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沟通课堂内外,让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会学生做阅读记录卡。教会学生像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2.在评价中培养阅读情感
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也会在日记中有所表达。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特别重要。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文章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在学生认
真写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定期利用语文课进行交流,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学校或教师要适当地提供学生把阅读的感受和习作展示出来的场地。在校园广播里,在小记者会上,在演讲会上,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级制度中,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积极进行展评,从而给学生一个舞台,让积累腾飞。
自主性阅读学习的指导 篇3
关键词:知识经济;资讯;粗读法;精读法;研读法;知识体系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大批能不断更新知识,高效率获取资讯的人才。而绝大部分的学习是通过阅读开始的,高效率获取资讯离不开快速精确的阅读,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文献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新知识、新技能层出不穷,我们急需尽快获得各种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而绝大多部分的学习和获取资讯是通过阅读开始的。这就要求对学生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国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我们的在校学生能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那么就将有更多的时间在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从而得到锻炼与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倡导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3.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成效与学习能力的需要
上课时发现学生读完一段不知主要内容是什么,甚至读完某一句话也不知说的是什么问题。学生在做练习与测试时也不注重读材料,不善于从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甚至读不懂题意要求,因而导致所答非所问。只有提高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
二、如何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阅读效率,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呢?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1.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时政资料及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实践证明,对有兴趣的材料,阅读时阅读速度快、理解深刻;反之,阅读速度就慢、阅读后印象就浅。因此,根据课文内容,在导读单中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时政资料或鲜活的生活案例,并巧妙地设计一系列与教材知识点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学习《财产留给谁》一课时,在导读单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案例:工程师张某有一儿一女和她的母亲,妻子早逝,还有一个姐姐和他们一起生活。张某因病去世,他的个人财产有图书字画、因一项技术发明而获得的20万元奖金和单位分给他的一套三室一厅的楼房,还有他生前承包的10亩耕地。张某生前立有遗嘱,将图书字画留给他的姐姐,对其他财产未作处理。同时给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结果学生迫不及待地阅读教材,思考探究这些问题,对于一些不能确定的问题,还和其他同学进行探讨,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为了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学生就反复看书,研究教材上的观点,不仅深刻理解了教材上的知识点,还生成了许多新问题,如,张某承包的10亩稻田应怎么处理?张某的家人还能不能继续在单位分给张某的楼房里居住?单位会不会收回房子?对于这些问题,我则建议学生上网查《继承法》的有关内容。从而延伸拓展了知识。
2.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与能力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如朱子读书法、顾颉刚读书法、杂读法、粗读法、精读法、复读法、研读法等,每种阅读方法都有它的独特优势,但没有一种阅读方法是万能的,是孤立存在的,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认为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以下方法与程序进行阅读。
(1)“粗读”一遍。要运用快速阅读法进行“粗读”。阅读时不要出声,要做到“眼脑直映”;不要重复阅读,要集中精力边阅读边思考,边理解。读时要迅速概括每段的中心意思,即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以此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精读”。让学生在第二遍阅读时,在框题、目题前加上“是什么”“为什么”“怎样”等词语提出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专读正文,一段正文连续读几遍,直到读懂这段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或什么问题,并把问题题目标在相关段落的上面。
(3)“研读”。在读懂的基础上,再通读课文,找出问题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写出知识结构图,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再重点看一下课文中的案例、资料及导读单中的资料与问题,运用知识点分析解决课文及导读单中的案例问题,并将自己的新发现、感悟、理解及不懂的内容写在相关内容旁。
3.教师要转变思想,要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机会
事实证明,只要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充分阅读,就能读懂课文,就能概括出主要知识点,并能理解课文内容,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如,一个学生读“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这句话时,不知说的是什么问题。我让他反复读几遍。读了六遍后,他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下面画上了横线,用斜线连上,写上了“重要性”三个字。因此,我们应留给学生阅读的時间和机会。
总之,我们应对学生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以便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效,并为学生日后的高效率获取资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课程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自主性阅读学习的指导 篇4
自主阅读是指自己根据自己的爱好积极地选择要阅读的数目。它是一种独立的、进行批评性思考、做出决定并能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
但是根据观察, 发现幼儿们在快乐书吧里难以快乐阅读, 尤其是自主阅读方面还存在很大的薄弱环节。
二、自主阅读游戏的现状分析
(一) 幼儿自主选择率较低。通过八个班级的观察与统计发现, 平均每个班会有3个名幼儿参加, 排除每个班自主选择的方式不同, 根据统计发现, 快乐书吧总是最后没有轮到选择的幼儿无奈情况下选择了书吧。他们觉得书吧不好玩, 每次都是看书, 我们要去建筑工坊, 从中可以看出快乐书吧在自主选择上就处于劣势, 幼儿选择积极性不高, 书吧的定型思维模式影响了幼儿对其的选择。
(二) 幼儿阅读习惯不均衡。快乐书吧面向的群体是中大班幼儿, 而中大班幼儿无论从年龄特点还是行为特征方面来看都有着一定的区别, 因此大班的幼儿相对中班的幼儿阅读习惯较好, 他们能够知道认真阅读的姿势以及书吧里阅读规则, 而中班的幼儿安静阅读的时间较短, 更多的时间是用于伙伴之间的玩耍与交流, 有的甚至是躺在地毯上休息了。大班幼儿知道哪里拿的书要及时归还到哪里去, 而中班幼儿的整理意识明显没有大班幼儿好, 因此, 这样的阅读习惯差异, 明显影响了教师对整个活动的指导。
(三) 幼儿阅读水平差异大。混龄阅读活动的开展, 本身就产生了阅读水平的差异, 但是从目前幼儿阅读水平上的观察来看, 中班幼儿的阅读水平薄弱, 他们对于画面的理解比较单一, 不全面, 而大班的幼儿因为有文字的帮助, 可能将画面的内容解释的更透彻。针对不统一的阅读水平, 教师难以进行集体指导, 因此介入的指令性的语言较多, 而忽视了指导性的语言, 因此幼儿对书吧的兴趣越来越差。
三、绘本自主阅读游戏指导策略
(一) 形式多变, 激发阅读兴趣
1.阅读中渗透角色游戏。例如模仿电视节目“阿六头说新闻”, 引导幼儿扮演主持人“讲故事”, 把自己看到的绘本图书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看谁讲得多讲得好。这样既让幼儿有一个交流阅读收获互相评价的平台, 同时也培养幼儿大胆讲述、注意倾听的品质, 并激发幼儿不断阅读的动力。
2.阅读中渗透于文学活动。例如情景表演, 通过让幼儿扮演书中角色, 用对话、动作、表情再现图书内容。不仅加深了幼儿对图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同时还让幼儿觉得图书原来除了用来看还可以用来“表演”, 是这么有趣。又如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文学作品语言明白流畅、具体形象, 富有节奏感和儿童情趣, 其内容丰富多样, 有的滑稽诙谐, 有的优美抒情, 有的想像奇特, 可以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 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 语言激励, 巩固阅读习惯
1.抓时机推广。教师要善于观察, 从细节处发现亮点, 继而将亮点进行推广, 让更多的幼儿来了解这个亮点, 从而发生连环反应, 带来一系列的模仿行为, 从而形成好的习惯。
2.多维度表扬。表扬的语言要简洁, 要有针对性, 而不是简单地敷衍, 例如, 某天, **小朋友很认真地在翻阅图书, 没有受旁边小伙伴的影响, 当她看到不懂的画面时, 还赶紧过来问老师, 这时教师就有意将声音提高, 说道:“这本书你看得真仔细, 如果不仔细看的话, 这个画面是找不出来问题的, 它在和小朋友躲猫猫, 你认真看了, 所以第一个把它找出来了。”说完, 立刻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关注, 幼儿们赶紧将头伸过来看看到底是什么, 这时老师故作神秘地不揭晓, 中大班孩子的好奇心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去仔细阅读了。
(三) 布置阅读情境, 渲染阅读气氛
1.创设表演情境。阅读的方式是多样的, 其中表演就是将阅读用肢体、语言等辅助展现图书的一种形式, 因为针对不同的绘本图书, 制作不同的表演材料, 创设表演情境。例如, 绘本《一只猪和一百只狼》的故事, 其中每只狼都是不同样的表情, 这只猪在不同情况下表情和心理活动都是不一样的, 针对这样的情节, 幼儿们表演的非常出色, 尤其是表情的表现, 那种害怕, 那种放心, 那种聪明都胜过语言的展现。通过表演, 教师抓住时机询问, 为什么你们会表演呢?因为我们知道这个故事。那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个故事的呢?看的, 就是阅读过了才知道去表演出来, 所以推荐小朋友阅读《小猪变形记》, 下一期我们的表演剧本就是它了。通过这样的引导, 提高了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2.选择适合的题材。书吧里所有的图书都是绘本图书, 绘本图书室适合中大班幼儿进行自主阅读的题材, 因而, 每次阅读活动, 提供同样的绘本图书, 这样幼儿就能引起共鸣。例如, 在阅读绘本图书《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过程中, 大班幼儿出现换牙的情况, 因此他们最有体会, 此时就不断地有问题提出, 中班的幼儿则是专心地去看、听大班幼儿的描述, 所以就围绕这个绘本开展的自主游戏活动, 幼儿非常的感兴趣, 因此看来, 题材的选择也非常的重要, 符合幼儿的需求是最终的目的。
自主阅读游戏是让幼儿在阅读中享受不同样的游戏, 在变换多种形式的快乐书吧里, 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图书、自主阅读图书、表演图书、制作图书, 让阅读成为多形式, 成为幼儿们喜欢的游戏方式。
摘要:说起游戏活动, 肯定会联想到一群群幼儿热闹轰轰地搭积木, 角色扮演等, 肯定没有想到, 阅读也能成为一种游戏, 在这个游戏里, 让孩子一边阅读, 一边成长。
关键词:阅读兴趣,指导,游戏
参考文献
[1]张明红.早期阅读教育改革趋向前瞻[J].幼儿教育, 2005 (03) .
[2]周璘.如何进行幼儿的自主阅读[J].少年儿童研究, 2011 (06) .
自主学习时间指导 篇5
应该每个学生在小学的时候都做过的一道数学题,一只羊,一根绳,一个桩,绳长若干,羊能吃多少草?现在我们学生所面临的处境,就象这只绕桩的羊,怎样能吃更多的草?一成不变当然是不现实的,但如果一步变到割断绳子好吗?未必见得,一只被拴久了的羊,能辨别方向,能逃离危险吗?这是需要考虑一番的。所以最好的答案,就是换一根长一点的绳子,这样活动的范围增大了,可以吃到更多的草,羊也不至于有误入狼群的危险。因此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增加绳子的长度。
从自习课有老师跟着布置任务,悉心指导,到现在突然的完全自由支配,其实我们的学生是很不适应的,大部分在学习上要求进步的同学,心里面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忐忑不安,因为绳子没了,他们有一种失掉了依靠的感觉。那怎样让他们从没绳子的感觉改变到长绳子的感觉呢,四个字——“有纲可依”。
“纲”首先是学生心理对这个事情的正确认识。以前我们的老师在布置任务时,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真实差异,对全部的学生都提相同的要求,结果有些同学疲于奔命的应付,有些同学早早的就无所事事。现在同学们正好有条件来改变这种局面,因为可供大家支配的时间毕竟是多了,学生可以拿出时间做自己设想的工作,所以没有必要感到心虚和茫然。这次的改变,会打破一些旧的习惯,甚至是陋习,而带来更多的是机会,学生完全能够以此为契机养成全新的、更利于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好习惯——独立思考和个人规划。
其次便是制定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尔基也说“不知道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在以前,学生上自习的主要工作就是做作业,对主动学习毫无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由于学习计划有必要又大有好处,所以有计划地学习成为优秀生的共同特点。学习好和学习不好的差别当中有一条就是有没有学习计划,这一点越是高年级越明显。
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进行自我分析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可能有的同学没有想过我是怎样学习的这个问题,因此制订计划前首先进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同学们可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各人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如在数学学习中有的理解力强、应用效果好;有的善于进行口算,算得比较快,有的记忆力好,公式定义记得比较牢;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在图形变换中找出规律,所以几何学习比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
2、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确定自己某科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还常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二是和自己某科成绩的过去情况比,看它的发展趋势,通常用“进步大、有进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来评价。
二、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象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
确定学习目标首先应体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现状。当然还可考虑一些社会因素家庭情况。
学习目标要具有适当、明确、具体的特点。
适当,就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了,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明确,就是指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进步?如果必为:“数学课语文课都要认真预习。数学成绩要在班级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
具体,就是目标要便于实现,如怎样才能达到“数学中上水平”这一目标呢?可以具体化为:每天做几道选择题,几道填空题,几道解答题,每个数学公式都要准确无疑地背出来,等等。
三、科学安排时间
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通过科学地安排。使用时间来达到这些目标。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
全面,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
合理,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有的同学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注意,因为每天都会有各科的作业,所以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会有很多,而一科的学习往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进入状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宜频繁交换学科,以二至三科为宜。
高效,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把重要的或困难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而把比较容易的放稍后去做。此外,较小的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见缝插针。
一天中供自己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分为三段:早上起床到上午上课,上午放学到下午上课,下午放学到到晚上睡觉。同学们主要应在这三段时间里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内容,尽可能细分到某一科占多长时间。
在进行时间安排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突出重点,也就是说,要根据自我分析中的学习特点或针对比较薄弱的学科在时间上给予重点保证。
2、要有机动时间,计划不要排太满太紧,贪心的计划是难以做到的。
再次便是执行计划。定了计划,一定要实行,不按计划办事,计划是没有用的。为了使计划不落空,要对计划的实行情况定期检查。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检查表,把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进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项,就打上“√”。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修改计划,保证计划的时间和实际完成的时间误差不能太大,也不能让某一项任务占据过多的时间,使计划越定越好,使自己制定计划的能力越来越强。
但计划的执行可能会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干扰,就是所谓学习效率的问题,尤其在晚自习时。内因的困扰每人可以自己调整,一是勤锻炼,因为白天学习了一整天,晚自习难免会感觉疲倦,有时还会犯困。为此,大家必须养成午休和体育锻炼的好习惯,锻炼不宜时间过长或活动过于剧烈。如果还是觉得效率不高,可以打开窗户透气几分钟,或者用凉水洗洗脸,还可以休息一下换做另一门功课。二是别分神。需要提醒的是上晚自习的时候同学们最好不要干别的事,听音乐、吃零食都不是好的选择。三是注意整理。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四是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外因的困扰实际上就是班级纪律对每个同学的影响,这当然首先是班主任的工作。在自习课上比较让人讨厌的几件事情:说话、传递东西(包括纸条)、随便进出、喝水和吃零食,而往往学生在做这些事情时都有充分的借口。说话是因为讨论问题,传递东西是因为借笔记,进进处处是因为老师找。等等。在这个问题上,班主任老师必须强调清楚:自习课没有老师在,在思想上,大家一定要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保持绝对的安静,不能讨论问题,不能向别的同学借任何东西。总之就是各写各的作业,各看各的书。因为没有老师在,如果允许讨论学习问题,就会有很多不是讨论问题的同学讲起小话,会有一些同学讨论完后就是说小话,还有就是一讨论就是一节课,学习效率低。要讨论,可以,下课后讨论吧。因为很多同学都是不自觉的。
学生自主课外阅读的指导 篇6
一、目的指导
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鲁迅先生则提出“不要只把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这说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不能单靠课堂教学,课外阅读也十分重要。因而我经常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指导,让他们知道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一项基本要求,大量的课外阅读必然涉及知识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间接地给学生提供无数难以估价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帮助他们迅速健康的成长。
二、内容指导
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决不是“放羊式”的盲目阅读,也不是只看数量不看质量的任务式阅读,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内容指导。
1. 缓急指导。世界上的书籍浩如烟海。现在每天出版的书,即使一个人整天读,这一辈子也不可能读完。所以读书必须有所选择。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告诉学生哪些是急需要读的,例如课本后面推荐的文学名著,哪些书可以等到有时间再慢慢读。
2. 美丑指导。各类书籍中,香花和毒草并存,而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仍处在成长阶段,识别能力不强,如果不加以指导,很可能会误入歧途。这时,我就告诉他们,哪些是健康有益的书,适时向他们推荐;哪些是不能读的书(如宣扬暴力、色情和封建迷信思想的书),要禁止他们去读,一旦发现就立刻销毁,并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消除影响。
3. 难易指导。在书的海洋中,有的书晦涩,有的书高深,学生虽然读了几遍,却不知其所以然;有的书过于通俗。我就告诉他们,作为初中生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读这些书,应该读那些让自己有收获或想一想就能领会意思的书。
笔者经常利用讲座来指导学生自主课外阅读的内容,还编写阅读指南,介绍需读书的种类、书目以至具体到书的重点、难点提示及建议等,还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个别指导或利用评书活动、读书心得交流会等进行反馈式指导。
三、方法指导
1. 挤时间的方法。
有些学生反映,学习负担重,没有时间读书,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作指导:
专门开设课外阅读课。每周都有一节固定的课外阅读课,学生可以在教室里阅读课外书。要求学生把课本后面推荐的文学名著,一个星期一个学期地按时间和步骤进行阅读,也可以到图书馆和阅览室浏览书报。
要求学生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建议平时只浏览报纸杂志,读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每周两天假日及“五一”节、国庆节期间可集中阅读较长的文章;阅读长篇巨著放到寒暑假去完成。
教会学生善于“挤”时间。要像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随手带一本书,把那些“等”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2. 找书籍的方法。
有些学生也想读书,读好书,但买不起书。针对这个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充分发挥图书馆和阅览室的作用,动员学生去借书和看书。
班级设立图书角。要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必须解决图书来源问题,建立班级图书角是一种较好的方式。我动员有书的同学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要求捐一些经典名著和积极健康、文质兼美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我检查图书的内容,把这些书编成目录贴出来,让学生选读。
动员学生们订报刊杂志。我从邮局收订的报刊中选择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印成《推荐报刊目录》,发到班上。我还联系邮局派人到学校来收订。许多学生积极订阅,营造了读书订报的良好氛围,订阅报刊的人数大大增多。
开展剪报活动。剪报要求每周一张,统一用16开纸,要求有剪贴的文章,有评点(不少于300字),还要注意版面设计的美观。并安排好留言栏,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时发表意见或评论,学期末装订成册,进行评比。许多学生对此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积累了大量的阅读材料。
此外,建议有条件的同学上网进行阅读。
3. 读出效果的方法。
有的学生虽然读了书,但进步不快,原因是他们不会读书。我及时对他们进行了读书方法的指导:
教他们读懂。要求他们充分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要学问结合,把不懂的问题作上记号或写下来,向同学和老师请教。还要学会熟读精思。
教他们会读。要求他们在阅读时进行勾、画、圈、点,以加深效果。要勤摘抄名言佳句,经常反复看。要写心得笔记,加深印象。在阅读时要注意体裁,抓住重点,理清思路,明确中心,揣摩语言,研究技巧。
教他们善读。要求他们学会联读,读同课内文章题材相同的作品,读课内作者的其他作品,读节选课文的前后内容。把观点、题材、文体、表现方法相同或不同的作品对照起来读,了解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要求他们学会选读,对自然文史知识类的作品可选择泛读、略读、跳读的浏览方式,以捕捉信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活跃思想;对美文佳作经典片段可选择精读、细读、品读的方式,反复体会,品其精华;对诗歌散文类作品可选择诵读的方式,领悟情感,培养语感;对科普知识,报导杂文类则采取默读,便于理解和思考。
自主性阅读学习的指导 篇7
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动机
在一日活动中, 我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亲切温馨、活泼愉快、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和班级氛围。我和孩子们一直保持着平等、合作的朋友关系, 这是激发幼儿自主性学习的首要前提。
课间孩子们常常会抢着跟我聊天, “老师, 我妈妈快生小妹妹了!”“我在欧尚超市里看到了一个很大的挖土机!”;晨间谈话时我设置了“小小气象员”、“新闻播报”“小小点名员”“我想说”等版块, 让孩子自由发挥, 大胆表达;当我试玩孩子的溜溜球笨手笨脚时, 孩子马上会说:“老师, 看我怎么玩的!”一边说一边动作熟练潇洒地玩给我看, 而我则是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
二、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满足幼儿自主学习的需要
《纲要》中强调了材料在幼儿活动中的重要性。然而在以往的活动设计中, 我们更多地考虑了能让幼儿积累多少经验, 学会哪样技能, 从而过度地研究材料, 而忽视了研究幼儿自主学习的内心需求。往往是我们冥思苦想的活动, 精心制作的材料, 幼儿自主参与的兴趣却不高。
一次体育活动后, 看见孩子们燥热难耐, 我调整预设的“猜谜语”游戏, 让孩子自选安静游戏。于是孩子们开始玩“百变折纸”, 我正教灿灿折钢琴时, 浩浩走过来很有礼貌地跟我商量:“老师, 我不想折纸了, 我可以画画吗?”我觉得有些惊讶, 因为为了维护班级卫生, 平时除了区角、美术活动, 我们都不拿绘画工具, 孩子们也没谁提过画画要求, 我想也就个别吧, 就点头说:好的, 小心别画在桌子上。
当我转向另一桌时, 突然感觉耳边叽叽喳喳的讨论声没有了, 变得特别安静, 我抬眼一看, 天哪!折纸人已寥寥无几, 大家都拿着记号笔认真地在桌上画画, 哪来的画纸呢?他们没向老师要, 就是手里刚才折的纸展开的 (那是筐子里老师收集的单面废纸) , 这时的活动室俨然已经成了一间涂鸦室, 更让我吃惊的是:那群“小画家”里竟然有以前一画画就泪眼汪汪喊“老师, 我不会画”的心心、总是磨磨蹭蹭不肯落笔的雯雯, 他们什么时候都爱上画画了?
眼前的景象除了让我震撼外更深刻的是反思, 为什么让我们头疼的孩子不爱画画的问题在一次自由绘画中迎刃而解, 为什么跟随浩浩画画的孩子会有那么多, 真的只是“跟随”吗?不是, 因为美术活动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方式, 涂鸦是孩子自发的内心需要。而老师预设的活动由于内容的难度给小部分孩子带来了压力, 在教师密密麻麻课程的高控制下, 幼儿有时只是需要一支画笔轻松自由地涂鸦, 而我们却连这都满足不了孩子!幼儿缺失的是自主学习的机会, 我们必须明确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多方创造条件, 为幼儿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三、教师指导由帮助转为倾听, 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信心
弗洛姆指出:信任孩子就意味着信任孩子所具有的发展潜能。在全班幼儿都在快乐涂鸦时, 我心里暗自嘀咕, 他们到底画些什么, 画的怎样?但我没想往常一样去帮助那几个“画画困难户”, 而是悄悄地走到已画好的浩浩身边, 摸摸他的头, “给老师讲讲画里的故事吧!”“好, 这是一台通电的机器, 小朋友通电后变成了奥特曼, 小蜗牛变成了蝴蝶, 石头变成了乌龟, 老师, 我的乌龟画不下了!”浩浩有些着急。”好有想象力的图画故事啊!我心里一阵惊喜, 提醒他“这张纸太小了, 还有谁通电后变成了什么呢?你去找张大纸画吧!”这时我看到旁边的心心画了大半张纸的小草不像小草的密密麻麻的东西, 看上去就是一堆凌乱的线条。我没做评价, 只是耐心等待, 相信孩子有他独特的想法, “这是”心心沉思片刻, “是蜘蛛网。”我笑了, 好聪明的孩子, “夏天快到了, 你的蜘蛛网能捉到害虫吗?”“可以的, 我还要画呢!”“那你要编大点编密点, 不要让害虫逃掉哦!”
看着这些原本惧怕的孩子爱上了画画, 我庆幸自己大胆放手, 由帮助者转变为倾听者, 并运用鼓励、表扬、赞赏的语言激发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投入学习, 增强了幼儿学习的信心, 分享了孩子的快乐, 也让孩子充分享用自己的每一个奇思妙想的成果。
四、提出适宜的目标, 使不同水平幼儿获得成功
幼儿的能力存在着很大的个别差异, 为了让不同幼儿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在幼儿自主学习时, 我根据他们不同的“最近发展区”, 提出难度适宜的技能要求。
在班上举行的拍球比赛中, 伟伟由于生病开刀在家休息没练习, 一分钟只拍了3个, 看他有些难过, 我安慰他:“没关系, 老师陪你多练练, 先练一只手拍50个, 再练两只手轮流拍100个。”以后的几天, 无论是晨间锻炼还是自由活动时间, 伟伟都在一个人努力练拍球, 每当达到一个目标, 就兴奋地向我报告:“老师, 我一只手拍能不败掉呢!”“我会两只手拍球了!”这时我会表演花样拍球给他看, 他马上饶有兴致地学起了新花样。
自主性阅读学习的指导 篇8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关于阅读的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积淀经验, 提高审美能力。体验名著丰富的情感内涵,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生命激情和培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二是涵养思想, 提升审美追求。优秀文学作品可以超越和引领时代, 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文教化功能, 名著中蕴藏的丰富思想内涵和精神魅力, 有利于净化学生的内在情感, 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三是品味艺术形象, 丰富审美内涵。名著艺术形象已经成为时代的典型特征, 如刘兰芝的坚贞、诸葛亮的智慧、梁山好汉的侠义、孙悟空的叛逆、葛朗台的吝啬、别里科夫的守旧、基督山伯爵的复仇、鲁滨逊的创造、夏洛蒂的执著等, 无一不带有特定意义的符号, 成为社会时代的象征,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情感。熟悉和品位这些文学形象, 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和提高其审美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对于价值观念渐成的初中生来说显得尤为关键。
二、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在课外自主阅读培养中, 我们应当始终坚持“以生为主、以学为本”的原则, 实施战略战术并重, 为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铺路。
1.因势利导, 有效激发阅读兴趣。为什么初中生对于“快餐型”读物爱不释手和津津乐道呢? 因为可从中获得某种精神上的享受。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 努力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情趣:以精彩片段有效引发读趣, 结合图片展示有效引发读趣, 借助鉴赏影视中的直观名片有效引发读趣, 通过学习生活中的成语俗语有效引发读趣, 等等。以《三国演义》为例, 其中不仅演绎了许多精彩智慧的故事, 如赵子龙“单骑救主”, 关云长“单刀赴会”等, 而且产生了不少成语俗语, 如“望梅止渴”、“舌战群儒”、“才高八斗”、“周瑜设计骗刘备———赔了夫人又折兵”,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等。这些都可成为吸引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磁石”。
2.授之以渔, 有效指导阅读方法。初中生不是缺乏名著阅读兴趣, 而是缺少善于阅读的能力。阅读文学名著以“悟意审美”为根本目标, 但不同文体有着不同的阅读方法:读小说在于领悟人物形象的审美内涵, 读诗歌在于品味精粹韵语的深层意蕴, 读剧本在于探求角色对话和性格冲突, 激发情思共鸣, 让读者在精神上享受愉悦, 在情感上得以深化, 在思想上有所升华。初中名著阅读方法一般有:朗诵法, 如对于泰戈尔的诗集, 主要是熟悉语感, 丰富情感内涵;精读法, 主要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通过语言品味和构思揣摩, 把握主要内容、艺术特点和情感精髓;速读略读法, 主要是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广泛博览, 开阔视野;读书笔记法, 多适用于自主阅读活动。掌握多种读法, 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搭建平台, 有效开展各种活动。阅读文学名著, 既与阅读那些缺乏厚重文化底蕴的快餐型畅销书有着根本不同, 又不等同于阅读教材中的单篇文本。因为文学名著是那些大家名流在历经千锤百炼之后予以铸就的情感浓缩和智慧精华, 绝不可能让“凡夫俗子”就这么一读就懂、一悟就通, 尤其对于未涉人世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 我们要通过创设有效形式和平台, 促使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努力感悟、积极辩论、相互促进、优化共享。如举办“阅读沙龙”和成果 (可分阶段性和全面性) 汇报会, 开展“名著点评与交流”和“名著阅读·小报制作”活动, 组织“名著阅读之星”评选活动等。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尽量地多读懂一些、读深一些、读透一些。
4.持之以恒, 有效培养阅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 性格决定成败”。杰·泰勒的描述更形象:“习惯是行为的女儿, 不过女儿反过来养育母亲, 并按母亲的模样生下自己的女儿, 不过更漂亮, 更幸运了。”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不思考不读书,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最好的诠释和注脚。二是“阅读未始, 计划先行”的良好习惯。主要包括阅读目标、阅读时间、阅读量和阅读进度等方面的合理安排。三是“坚持不懈、厚积薄发”的良好习惯。无论做什么事, 最重要的就是具备滴水穿石的精神,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绝对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古诗文自主阅读教学指导 篇9
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文阅读在学生继承传统文化、形成文化积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很重视这种作用, 对古诗文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课程目标·总目标)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80篇。” (课程目标·阶段目标7—9年级)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施建议·评价建议)
教材的编排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学生初始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教材中, 每单元5篇阅读课文中有一篇为古典诗文, 八、九年级教材中有两个以主题为线索的古诗文单元, 每册教材在附录中推荐课外背诵古诗词10首。这种编排形式改变了以前以文言文知识为线索编排、集中教学的形式。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可以在阅读体验上推陈出新。由此可见, 新课程中的古诗文阅读教学要求要突破知识型教学模式的框架,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阅读体验, 养成习惯和培养能力, 最终形成文化积累。然而, 传统的古诗文阅读讲读解译的教法, 又造成了古诗文阅读教学“少、差、慢、费”的现状:少, 课堂容量少;差, 教学效果差;慢, 学生形成积累慢;费, 课堂教学费时费力。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适应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改变这种现状,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种“自主阅读”教学法, 有效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文的意识, 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在古诗文教学中, 我进行了“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这种模式以学生有组织、有步骤的自主阅读为主要特征, 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般有以下几个教学流程。
1.正读。所谓“正读”, 就是学生初步接触课文, 旨在扫清语音、句读障碍。
这一步骤可采用“录音带 (或教师) 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正音——学生再读课文——教师纠正语调、句读——学生顺读课文 (效果检测) ”的教学流程。
2.译读。所谓“译读”, 就是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自译课文, 读读译译, 译译读读。
这一步骤旨在让学生在读懂课文注释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意。可采用学生个人自读自译、小组内读译听评的形式。
这一步骤只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不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文白对照, 否则又落入了传统的文言演绎白话的费时费力的窠臼。
3.品读。所谓“品读”, 就是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赏析。
创作背景等内容作简单的介绍, 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层次、情节、人物 (场景或景物) 、笔法的理解, 还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每组由一位主讲人谈谈理解, 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4.理读。所谓“理读”, 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出文言词汇的学习, 用“整理”的方式, 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板块。
这一步骤旨在学生对所学的文言词汇进行清理、梳理、整理, 从而形成知识板块, 以提高积累的效率。教师可提供提纲让学生参考。
5.背读。所谓“背读”, 就是在课文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背读课文, 背诵课文。
这一步骤是学生最终形成积累的关键。前面四个步骤到位后, 这一步骤似乎水到渠成, 但要对学生的诵记读背作精要的指导。这一步骤要尽量避免单调枯燥, 可采用个人表演读、小组分角色朗读、各组之间比赛背读等多种形式。
6.移读。所谓“移读”, 就是让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 利用所积累的语言和掌握的方法阅读课外难易相当、意趣相近的古诗文,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一步骤可用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掌握程度。
“正读、译读、品读、理读、背读、移读”这一教学流程, 不仅是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新型课堂模式, 而且可作为学生课外阅读古诗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使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臻于更高境界。
三、“自主阅读”教学的指导艺术
“自主阅读”教学, 以“对话”理论为基础, 以学生大密度地直接接触文本为特征,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做到课堂活而不乱、大而不散?这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性。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艺术主要体现如下。
(一) 设计合理
首先, 教师要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 为学生每一步骤的读提供一个准确的目标性框架, 如识记、理解、运用等要求的具体化。
其次, 教师要从学科思维训练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一个深浅难易相宜的方法性框架, 如朗读、默读、通读、精读等方式的选用, 对比、交流、归纳、概括等方法的选择。
再次, “移读”的内容, 教师要作精心的设计。设计既要有梯度、难度, 又要使学生在已有语言积累和阅读方法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从而有成功阅读的体验。
(二) 调控有度
学生的自主阅读有时呈一种无序状态, 随意性很强, 每一步骤都需要教师做好实时调控。教师在实时调控时, 要做到三个“有度”:文言知识要难易有度, 问题探究要深浅有度, 思维训练要收放有度。总之, 既要肯定学生的深度挖掘和创新发现, 又不能偏移既定目标, 费时费力过多。
(三) 点拨到位
学生的自主阅读有时会遇到困难, 需要教师作精准的点拨, 如《木兰诗》中对“互文”句的理解, 学生往往有知识上的障碍, 教师就要作出适时的举例点拨, 让学生充分了解句式特点而去寻找相应的文句加深理解。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篇10
一、要加强对自己的管理, 能够抵御各种诱惑, 还要对外界的干扰做到波澜不惊
教师要教会学生, 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对学生加强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优秀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并学会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向学生自我管理要效率, 追求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实效性。这样, 教师的教育效果才长效, 教育作用才更持久, 对学生的影响才更深远而博大。比如, 放学回到家里后是先巩固一下所学知识呢, 还是先玩电脑呢?后者对学生很有诱惑力。但一定要选择前者, 因为把课上的内容再巩固一遍可以加深印象, 否则学了又忘了等于没学, 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
二、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计划抓起, 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并指导学生在学习计划的修改和完善中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计划。让计划指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但不能让学生把别人的计划照搬过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 别人的计划不一定适合你。想让计划适合自己并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要开动脑筋, 自己思考。
三、利用周末和假期查找自己的缺漏
教师要指导学生过好周末和假期, 教育学生多思考, 多实践, 多补充弱项, 多查漏补缺, 只有经过这样的过程, 学生才会真正地完善并改进自己的学习状况, 也只有经过周末和假期的全面查找弥补, 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才得到提高。比如, 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假期自己读书, 自己学习, 自己做练习, 有疑问自己独立思考, 请教老师同学等等。教师还要让学生及时找出自己的弱点, 加强练习, 假期是很好的机会和空间, 教师要释放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让学生充分而全面地开展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学习情趣, 提升学习境界, 直到学生热爱假期的学习, 熟练而充实地过好每一个假期, 这样,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综合品质就得到了有效塑造, 这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 学生真正意义上在假期学会自主学习, 将会受用一生。一段时间后, 学生在这一方面就会更上一层楼, 我们也可以预见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综合而全面的提升。
四、要学会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教师要学会让学生自我评价。我们不仅要学, 在学完了之后还要检测自己。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在同学之间互相比较而实现自我评价, 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先进典范而实现自我评价, 也可以让学生追求高远的目标过程中及时量化评价标准, 而在自我检查, 评价, 衡量, 反思, 实践中提高。教师不能允许学生稀里糊涂地学习, 教师要避免学生对自己满意, 认为自己什么都会, 如果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学生就能把握住学习中的很多机会, 并能掌握自我学习的进度和效率, 而实现有效学习。学生学会了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对学生的一生学习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生会学得更成熟, 更圆满, 更优秀。
自主阅读指导思辨 篇11
一、不要绑架学生的思维
【现象透视】
师:“最喜小儿无赖”,哪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心情?
生(齐):喜!
师:喜(板书)。他看到什么这么喜欢啊?
生1:他看到一个小孩卧在小溪边,还剥着莲蓬。
生2:这个小孩胖乎乎的,很天真,对什么都感到好奇。
生3:我家邻居的小孩才两岁多,他的眼睛看什么都亮亮的,看到每样东西都要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摸一摸……
师:大家知道吗?辛弃疾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出生在战乱时期,是爷爷把他抚养大的。现在,他看到这个小孩这么的无忧无虑,会怎样想?
生4:要是我的童年这样幸福该多好!
《清平乐·村居》清新、温馨、舒心,给我们带来了美的田园享受。这样的阅读体验,不应该由教师告诉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己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画面,去感悟那份安宁。案例中,教者直接围绕“喜”字展开教学,当学生由文字和插图联想到生活中儿童的天真时,却被教师插入的作者背景打断,真有点“为赋道理强说愁”的味道。
这样绑架学生的思维,阅读的兴趣从何提起呢?如果教者放手让学生交流,当学生兴致勃勃地谈邻居的孩子时,让他们继续想象词中小儿的姿态,那将是多么美妙的感受!至于写作背景和词的主旨,完全可以放到最后总结时去提升。
二、别轻易动学生的“奶酪”
【现象透视】
师:美丽的草原风光,让老舍深深地陶醉了。他想——
生1:他想大声地唱歌。
师:对,他要高歌一曲!
生2:他想吟诗。
师: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他为什么又要唱歌,又要吟诗呢?
生3:因为……因为他想赞美草原很美……不对,他是要表达自己满心的愉快。
师:放声高歌我们都明白,大声赞美嘛!可是,他为什么又要低吟呢?
生4:草原太美了,老舍先是兴奋,然后被陶醉,感情由原来的强烈变为后来的沉醉。
师:大家注意到“奇丽”这个词没有?草原的风光是奇特而美丽的,所以,老舍吟出的小诗也该是奇特而美丽的。
上述师生对话,似乎是完美的,但仔细推敲,教者所重复的答案跟学生的虽然意思一样,但表达却是不同。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教师用课文的原话。但学生终究是聪明的,很快就结结巴巴地学会了教师的回答方式。然而,刚刚松了一口气,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位教师显然被教参上所谓的“标准答案”束缚了,他对学生灵动的语言视而不见,纠结的始终是僵化的文本语言。这样的课堂,怎么能有童趣、童乐呢?
尊重儿童独特的体验,捍卫儿童表达的权利,抛开头脑中已有的答案,对他们有道理的发言积极给予肯定和赞美。这样,学生这份思维的“奶酪”才会日久弥香。
三、过滤显出的消极因素
【现象透视】
师:在工作中,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一丝不苟,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很严肃)
师:这个詹天佑好凶哦!请注意这个词,“勉励”。
(生再读,读得意味深长)
师:这个詹天佑我喜欢!同学们,詹天佑对工作人员们只是偶尔说说吗?
生:不是。
师:是啊,我们可以想象,在施工动员大会上,詹天佑对着所有人说——
(生慷慨激昂地读)
师:紧张的工作开始了,有那么一些人比较随便,施工质量不高,詹天佑对他们说——
(生读得苦口婆心)
师:工作条件太苦了,一些测量人员想偷工减料,大概估计个距离了事,詹天佑对他们说——
(生读得稍显严厉而又不失恳切)
本例中,学生刚开始对詹天佑的一番话并不是很理解,只能凭借“批评的话该很严肃地读”这样的一般生活体验来处理。教师没有直接否定学生,而是幽默地表示:“这个詹天佑好凶哦!”学生立刻心领神会,语气也很快发生了变化。虽然读得不是最好,但教师一句“我喜欢”会让学生多么欣喜!
但教师还不满足于此,他敏锐地发现并利用了这一素材,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练读。这样,原先学生对詹天佑单一的消极认识因素被过滤,取而代之的是詹天佑那更为严谨、和蔼、慈祥、真诚的丰满形象。
语文阅读课堂,是儿童思维自由驰骋的地方。我们教师不能是冷面的裁判,不能是一厢情愿的导游,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为学生的发现喝彩,为学生的迷惑指津,以学生的真实阅读体验为源点,顺着他们的思路去疏导,于润物无声中发展思维,提升素养。
(责编刘宇帆)
自主性阅读学习的指导 篇12
关键词:自主学习,中学化学,教学相长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传统的课堂教学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其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使其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指导—自主学习”教学方式与策略, 是福建省优秀数学教师纪秀卿首创, 在数学教学中创造了佳绩。这种教学方式从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入手, 打破了传统“先教后学”的教学关系, 确立了“先学后教”的教学结构:即把课后作业变成了课前作业, 把教学建立在学生预先作业的基础上。新课之前, 学生超前“先学”, 解决各自现有发展区内的问题;课堂教学, 重点解决学生在之前学习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 促进学生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教学之后, 学生着手准备新的课堂学习。
由于化学学科具有与数学学科不同的特点。因此,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指导—自主学习”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案例,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教师对于“指导—自主学习”的认识有偏差:有些教师认为, 指导自主学习, 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 最好的方法就是教材内容习题化, 把教学内容编制成习题, 让学生解答这些习题就是进行了自主学习。 (2)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弱。一些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时候, 类似读小说一样地看课本, 把内容匆匆浏览一遍, 从头到尾没有任何思考。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3) 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少。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 但是升学压力仍然存在, 老师担心学生考试成绩, 对每个知识点重复讲解,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由于课时有限, 复习课一般用于讲评习题, 学生没有时间去开动脑筋, 梳理归纳知识结构网络。并且学生课余时间已被大量作业占用, 不可能花更多精力去理解、整理知识。
从短期来看, 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变快了, 但学生并未真正将知识建构到个人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对知识的理解仅是短时间的记忆而已, 并没有把握知识的本质。
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 而且还要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更能促进教学相长。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学习积极性不高, 缺乏学习的动力。相比之下, 学生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 教学效果则截然不同。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 经过自主学习的学生知道哪里是自己无法解决的难点, 在听课过程中更容易“对症下药”, 可以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的自主权, 变被动接受地学习为积极自主地学习。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一定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在教学中尽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效地学习。
首先, 教师要指导学习技巧,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在于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让学生由“要我学”, 转变为“我要学”, 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 而且还要着重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化学材料, 如何筛选必要信息, 如何获取真知灼见。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提前阅读课本内容, 勤做笔记标注, 分析思考一个化学概念要注意几个要点, 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在做题过程中联系课本, 明确知识点会以怎样的形式进行考查。
指导预习方法, 让学生将通读与精读相结合, 重难点地方进行精读, 介绍性知识通读即可。学生能自行解决的问题,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学。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 适当给予提示,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使学生在探究中求知。当学生处于“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心理状态时, 教师应抓住契机, 因势利导。
其次, 教师要灵活运用实验, 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在实验中各种各样的现象, 如气体产生, 沉淀生成, 颜色变化, 发光发热等都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灵活地应用实验。有些无毒、易操作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动手去实验, 有些验证性实验可以改为探索性实验, 让学生去设计实验方案, 而不是照本宣科;让学生思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而不是和盘托出。让学生主动探索化学未知领域的奥秘,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
例如, 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氯气的性质”时, 可以联系之前所学“氯气的制取”, 让学生回顾在制取过程中每一部分的装置以及作用;让学生分析书本上的装置图存在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让学生设计改进的制取装置;需要增加哪些仪器?若某些仪器位置颠倒是否可以?若不可以, 有什么影响?这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与之前初中所学的实验装置有何不同?这样的引导, 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积极地思考, 使他们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清楚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和要注意的问题, 而且加深了“氯气有毒”这一性质的印象, 明确了制取有毒气体, 必须对尾气进行处理这一全新的实验装置和原理。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思维被进一步激发, 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学生有了自学能力, 就能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之间、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更多的必要的有效的实践条件。
再次,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否能准确地把握知识的本质特点, 系统地进行归纳总结, 把新学知识整合到个人的知识体系中, 并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是指导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
因此, 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学会用以往所学知识去理解新学知识。教学中要创造有利条件,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某一原理或比较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时, 可以多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概括得出结论。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抽象概念的具体化, 对难以理解的知识应多举实例讲解。
以选用苏教版化学教材为例。学生在高一要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以及相关的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等。学生在之前学习已经知道: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对于氧化还原的理解依旧停留在初中阶段“得氧失还”的结论上, 打破这个旧的知识体系是进行知识迁移的前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混淆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这六个概念以及电子的转移。加之, 双线桥这种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的方法是初次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 所以学生难以理解电子到底是如何转移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之时能以“氯气的制取”以及“氯气的性质”中所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例加以分析说明, 不仅能让学生容易具体理解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剂对应还原产物, 还原剂对应氧化产物, 而且能联系巩固之前所学知识, 起到温故知新, 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师在把握课堂教学系统性和条理性的同时, 可以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 指引学生获取新知的途径并且把新学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概括重点。
另外, 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迁移。不少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但由于知识迁移的能力不够以至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例, 创设情境, 设置疑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学中, 教师应以学生现有知识和学习经验为出发点, 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 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举一反三。
以“氯气的性质”为例, 教师可以在导课时就以文字资料进行展示“如果遇到氯气泄漏事故应如何实施急救方案”。学生根据之前所学氯气尾气的处理方法, 即知道可以用氢氧化钠去处理氯气泄漏事故。此时, 教师把握时机, 提出问题:如果用氢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是否合适?学生感到疑惑, 会有“合适”和“不合适”两种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虽然氢氧化钙也是碱液, 但是氯气在氢氧化钙中的溶解度较小, 所以不合适。
进一步提出问题:氯气可以与水发生反应也可以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那用哪个去处理泄漏事故更好呢?此时, 学生也许一时半会无法判断到底哪个更好, 就会带着这个疑问学习新课。教师进行演示实验: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充满氯气, 分别放入两个大小相同的干瘪的气球, 分别往两个瓶子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很明显, 加入氢氧化钠的集气瓶因为反应而溶解了更多的氯气, 所以气球体积膨胀的更大。此时学生就为之前的疑惑找出了答案, 作出判断:因为氢氧化钠能溶解更多的氯气, 所以用氢氧化钠去处理氯气泄漏事故更快、更好。这样, 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 还明白知识的具体应用。
综上所述, “指导—自主学习”下的中学化学更能促进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的培养, 提高学生学习意识, 引导学生探究规律, 启发学生迁移知识, 达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缪庆群.引导自主学习, 促进素质发展[J].新课程研究, 2009, (1) :182-183.
【自主性阅读学习的指导】推荐阅读:
自主阅读指导08-15
如何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识字的自主学习07-20
阅读的自主性09-04
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07-10
思品课中的自主性学习10-28
阅读教学的自主与多元08-26
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参与05-12
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探究06-09
自主性学习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