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定位分析

2024-10-10

管理会计的定位分析(精选12篇)

管理会计的定位分析 篇1

科学合理地对管理会计进行定位, 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有利于准确地把握管理会计本质, 合理安排管理会计工作及有助于管理会计人员确定其在经济管理及生产经营中的位置, 并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而在管理会计的定位问题上, 近几年在我国却出现了诸多争论, 例如有的学者认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可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他们具有融合的基础和需要” (李岩, 2004) , 而另外有的学者则认为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之间具有联系, “并使之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融合” (郭敏、张凤莲, 2004) 。实际上, 这些提法由来已久, 而且在实际工作中, 管理会计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未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那么, 管理会计究竟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和其他学科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笔者试图从目标和内容的角度, 来论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关系, 重新审视一下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

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认为, 会计目标应该是: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满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会计的发展形成了两大分支:一是财务会计, 二是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外部相关方面提供投资决策、信贷决策和其它经济决策所需要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财务信息为主的一个会计系统;其内容主要含盖了货币资金、应收项目、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项目的基本核算, 与所得税会计、外币业务、借款费用、或有事项、租赁、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与商品期货业务等特殊项目核算, 以及三大基本财务报表与其附表 (包括年报和中期报告) 与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其基本流程是通过对企业基本业务的核算, 最后形成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其基本职能是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 向公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财务信息。而管理会计则是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短期、长期的经营和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承担了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需要的主要职责, 其基本内容包括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的本量利分析、预测、决策、成本管理、全面预算和责任会计等;除了基本内容外, 管理会计还包括增值会计、环境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行为会计和国际管理会计等新领域。这些内容都要利用到财务会计或其他学科 (例如统计) 的核算数据, 并反作用于财务会计。因此, 笔者认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两大分支, 在目标和内容上具有很大的差异, 而且在会计中也存在着层次上的差异:财务会计处于提供数据和信息的基础地位, 而管理会计则处于利用与加工数据和信息的较高层次, 对前者的核算具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 会计未来的发展是以管理会计为主导的, 财务会计必然在会计中处于基础地位。

2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虽然近些年来, 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有些学者甚至认为以后者来取代前者, 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 以管理会计为主导的会计发展阶段即将到来 (管理会计理应处于会计的较高层次) , 其与财务管理的并行不可避免。管理会计的目标和内容在上面已经有所论述, 之所以要严格划分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范围, 笔者认为还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企业经营管理中要用到内部会计报表, 如变动成本法下的收益表、全面预算报表、责任会计报表、产品成本明细表、制造费用明细表、期间费用报表等, 这些报表的提供, 既不是财务会计的职责, 也不是财务管理的义务, 而只能由管理会计来提供;另一方面是管理会计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趋势, 都不可能列入财务管理的范畴, 一是强调管理会计和作业基础管理的结合, 发展了作业基础管理会计, 使传统管理会计深入到企业经营活动过程的最基本的微观层次——作业, 对企业的作业进行持续地改善;其次是强调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的结合, 发展了战略管理会计, 使传统管理会计能够满足战略管理的需要, 更加明确了战略管理的导向。第三方面, 管理会计又拓展出来一个新的前沿领域——人力资本会计。我们知道, 战略管理在企业管理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 它研究解决企业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对企业未来长远的发展起着规划和控制的作用, 所以战略管理会计同样具有规划和控制的功能, 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 直接服务于企业目标, 因而以战略管理会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管理会计的目标也从属于企业目标, 即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对于财务的目标, 笔者见到过许多相关论述, 但认为都是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种观点: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即股东财富最大化) , 其中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就内容而言, 财务管理主要包括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三项, 内容涉及财务报表分析、财务预测与计划、财务估价、投资管理、流动资金管理、筹资管理、股利分配、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企业并购与控制、重整与清算等方面。财务管理过程应以财务会计、统计等所提供的财务数据和信息资料为基础, 它们也可能会影响到财务管理措施的选择;而财务管理也会影响到财务会计、统计等的许多方面, 例如财务欺诈事件最终在财务会计上得以确认和计量, 直至对外披露虚假信息, 安然舞弊事件即为佐证。就本质而言, 财务管理是“本金投入和收益活动”, 本金是各类经济组织为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付的资金, 增值性是其一大特征, 从而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是追求投入资金增值, 即企业价值最大化, 所以财务管理的目标和企业目标是一致的;另外, 财务管理活动只是企业活动的一部分;而且, 在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委托代理关系中, 由于经理人与财务人员处于代理关系的“内部”层次, 二者不触及财产权关系, 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因而说财务管理目标从属于企业目标。

当然, 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还有很多联系, 它们都以财务会计等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为主要基础, 相互提供所需信息;目前它们都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 都具有外向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即立足于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 充分汲取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 从更高的角度来进行企业管理会计方面的规划和控制, 以及企业财务方面的管理, 它们的最终目标一致, 都是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的。不过, 分别较高层次的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 各自具有不同的工作重点, 我们应该尽可能划清二者的界限, 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管理会计重在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为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管理会计实现目标的机制可以描述为:通过企业会计上的严格控制, 采取最优的管理办法, 充分考虑成本性态和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 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而财务管理则重在资金管理及其流转, 包括资金的短期循环和长期循环, 做好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财务管理实现目标的机制可以描述为: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 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 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 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3 管理会计的定位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的定位可图示如下:

注: 箭头表示目标和服务方向

管理会计的定位可以表述如下:在一个具体的企业中, 管理会计应该处在高于财务会计、而与财务管理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均以财务会计、统计等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为基础, 各司其职, 彼此实现信息共享, 共同为实现企业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发挥各自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汪兴元, 徐慧萍.财务与会计的区别和联系[J].财务与会计导刊, 2003, (3) .

[2]陈共荣, 胡振国.企业目标、财务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关系及其现实选择[J].财务与会计导刊, 2004, (1) .

[3]许云.以管理会计为主导是会计发展的未来趋势[J].财会通讯, 2004, (10) .

[4]于中一, 杨小舟.关于我国当前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导刊, 2004, (9) .

管理会计的定位分析 篇2

【摘 要】企业文化随着全球市场的高度开发和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而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在当今的世界有这突出的作用,这是传统型企业转变的特征之一,大型企业的发展和成功都与其内在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通过着重分析企业文化的作用来分析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战略的定位,加深对企业文化管理动态行为关系的研究,改善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结合企业文化与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企业文化可以通过提升竞争力、综合能力、国际地位与声誉来帮助企业在新经济时代赶上潮流,积极激发员工的斗志和凝聚力,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发展氛围。

【?P键词】企业文化;管理系统;战略定位

一、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一般指的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基本观念和共同理想的集合体,是一个组织或者一个企业发展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特色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独特的标志,是规范和建设对于企业职工有着强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它可以把企业内部成员的目的、需求、爱好、兴趣有机统一起来。企业文化包括行为准则、道德风尚、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内容。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引导企业前进方向的标杆,反映了一个企业具体的精神、价值标准和风格。它明确企业应该怎样维护与其他合作公司的关系,怎样有效地对待客户的需求,怎样更多的给员工带来福利,怎样明确企业的经营策略和方法,协调发展公司与社会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公司高级管理职能,它最终服务与如何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企业的业绩上。在进行企业文化培训时,将全体员工融为一个整体,增强企业的责任感,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不使得人才外流,是人本思想在运营中的表现,也符合当代人的价值观。从员工的角度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为了拿工资,还在工作中表现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号的丰富企业文化,注重经营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得员工有新鲜感,可以自觉的接受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

1.新经济时代建立适应的企业文化。

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已经无法仅仅依靠自身来寻求生存,必须通过可用的资源来获得优势。新经济时代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知识密集型所代替,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战略决策和价值观需要被市场包容和承认,新经济时代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背景。通过建立适应的企业文化,文化管理将企业的价值观深入员工内心,通过奖励的方法动员员工积极性,使员工最大限度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贡献,让企业在竞争中获得较大的优势。

2.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21世纪世界飞速变化,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消费者的需求更加独特,更加的个性化、多样化,在这种消费市场中,如何凸显出企业的个性尤为的重要,这种企业往往可以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许多企业的成功就是依靠其自身鲜明的企业文化,这种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为他们带来来竞争优势。例如海尔集团张瑞敏很早就认识到塑造企业文化是企业高层领导的最重要的责任,他一直致力于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这种认识使得海尔成为世界500强,他们懂得积极发展企业文化,把创建独特的企业文化看作是重要的任务,从而创建了与众不同的海尔文化。海尔的企业文化将中西方的思想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得海尔逐步走向成功,走向世界。海尔的企业文化值得借鉴,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建立自身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要在原有的企业文化中注入新鲜的血液,不断创新。

3.适应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相互依存不断增加,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导致跨国公司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企业文化能够适应这种多元化的要求,走出原有的传统模式和框架,立足世界的高度设计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战略。中国公司已经走向世界,预计未来几年里,将有数以万计的中国公司在海外拥有机构和公司。同样有更多的外国雇员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服务,因而,实现企业多元化策略将在未来市场经济中后去最大利益。多元化的企业文化能够不断适应外部的环境,调整状态适应市场,使企业走出国门,发展到世界范围。在加快企业文化创新的速度时,要保持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吸收外国的经营理念,反思自身的弊端和缺点,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保持自身企业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4.促进个体与团体精神的融合。

在经济市场的新时代里,企业的竞争范围不断扩大,慢慢从地方区域市场扩展到了全球市场,这就要求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企业组织结构为了适应竞争的需求,变成了网络型组织结构,不再是以前金字塔型的层次结构,中间管理层不断减少,创造了最短的信息交流路径。这样促进了个体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精神上的同意目标,不断融合发展的企业文化是最有利的粘合剂,这种粘合剂成为了重要的支撑点,帮助企业找到自身的目标,更加强调企业内部的合作,公司员工的目标是对于集体荣誉和成就的追求。

三、企业文化与公司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意识形态,相比较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来说,有其特定的内海和特性,有其特定的发展和生长环境。因此,企业文化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企业系统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交流和物质交换,成为企业内部系统的基础。实现了企业整体的协调发展。通过企业系统,企业文化管理可以自我调节,推进系统的发展。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和企业运营战略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1.企业文化作为基础条件。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运营管理的基础条件,它不仅仅反映了企业管理、生产经营、运营和组织这些特色,更反映了企业责任以及在生产经济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准则、价值观、集体意识。其中,企业使命是企业文化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它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和基础。因而企业经营战略在制定上要深刻理解企业的使命,不能背道而驰,要理解企业希望的愿景。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基本的条件,是企业运营管理的主要力量。

2.企业战略控制发挥的作用。

企业经营战略制定之后,需要全体职工积极且有效的实施,但是职工会因为沟通,利益分配等多种原因而达不到理想的结果,而企业文化具有激励、凝聚、导向等作用,能激发出职工的信心和热枕,极大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认可企业战略目标,努力实现更高的水平。同样,战略控制的实施对参与人员、战略目标、职能部门和实施的活动进行控制。这种方法从战略效果来看明显不如企业文化带来的价值观、共同理想、行为规范等手段更有效。因此,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活动,有利于企业职工实现自我调节和控制,是企业战略控制有效的手段。

3.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基本载体。

企业文化管理系统的正常工作、企业文化的落实都离不开企业内部职能之间的协调。企业文化的特质和内容不仅仅要反映在企业生产的产品,广告宣传,社会活动,市场经济,提供的服务等最终的成果上,也体现在企业生产安全规范、价值观念、目标设定和经营方法等各种日常的工作环节中,企业的各种子系统所有企业文化管理系统的重要只能载体,要积极生产出一流的服务和产品,同时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队伍支撑。

4.新时代下二者的相互联动。

企业文化在知识新经济的背景下,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应该遵循企业当企业经营战略制的基本内容。但是企业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有自身的相对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很难一下子就转变过来,不能做出及时的调整。因此,企业文化从战略实施的角度来看,即会有利于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又会制约新的改变带来的发展,这是企业文化所不能避免的缺陷,但是这种缺陷是可以很好的弥补的,所以二者需要积极的协调、适应发展,才能使企业蓬勃发展。

四、结语

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牢牢的把企业和员工捆绑在一起,这种形式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同时还在激励员工建立自我目标和理想,使员工产生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的发展起着长远的推动做作用。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不论是民族文化还是社会文化,都会根植于人们内心,企业文化也是一样,这种优秀的企业文化,蕴含在企业制度之中,从细节体现出来,不做任何的可以修饰就可以凝聚人心。企业的发展根基是企业文化的发展独树一帜的,多元的企业文化可以建立一种良好的企业氛围,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强力的推动作用,成熟的企业文化建设,更有利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和经营理念的提升,加快管理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公司员工在企业慢慢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工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企业的规章制度,道德风气也慢慢影响了员工,成为了他们工作中的一种习惯,一种常态。培育职工的职业道德,正确调整社会关系,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处理号利益关系,激励职工的敬业精神,努力为了公司的未来发展出力,规范自身言行,提升道德素养,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而努力。

企业文化建设关系到一个企业自身的知名度和自身的主要竞争力量,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宝贵的知识财富,作为企业无形资产,企业应该懂得如何在企业文化的帮助下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任何时候,这种形象都会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并且可以给企业员工带来积极的工作状态,让他们更愿意为企业管理的贯彻实施出力。同时,一个企业在提升了自身的能力之后,社会对其的认可度就会逐步提升,有了社会的支持和认同,这种企业文化就会成为社会公民的榜样,企业也就在社会增强了自身知名度,同时得到了更多的信赖,这种优势是不能被忽视的,总而言之,企业文化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助推剂,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零件车削时定位的分析 篇3

【关键词】零件 车削 定位

一、定位的方式

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工件的定位。工件的定位,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点、线、面)来衡量,确定工件上几何要素(点、线、面)间的位置关系,所依据的另一些点、线、面称为基准。任一在空间处于自由状态的刚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都有六个自由度,即沿三个相互垂直坐标轴的移动自由度和绕这三个坐标轴的转动自由度。要使工件在空间处于相对固定不变的位置,就必须限制其六个自由度。

必须强调指出,定位与夹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定位是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一正确位置,而夹紧是使工件的这一正确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不变,因而夹紧是不能代替定位的。也就是说,“工件被夹紧了,它的自由度也就被限制了。”这一概念是错误的;反过来讲,“工件定位了,它在加工时受到使工件脱离支撑点外力时不会运动”的说法,同样也是错误的。在生产实践中,工件定位时需要限制的自由度数目,应根据加工表面的尺寸及位置要求来确定。按照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情况,有完全定位、部分定位、欠定位、重复定位、

工件的同一自由度,同时被几个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重复定位或过定位。关于定位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可以转化成在直角坐标系中,用定位支撑点限制工件自由度的方式来分析。

(2)定位支撑点限制工件的自由度的作用,是通过定位支撑点与工件的定位基准始终保持紧贴接触而实现的。因此,若彼此一旦脱离接触,则表示定位支撑点失去了限制工件自由度的作用,亦即失去定位的作用。

(3)工件在定位时应采取的定位支撑点数目(即被限制的自由度数目),完全由工件在该工序中的加工技术要求所决定。

(4)一般地说,一个定位支撑点只能限制工件的一个自由度,因此,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所用定位支撑点的总数目,不应超过6个。

(5)每个定位支撑点所限制的自由度,原则上不允许重复或互相矛盾。

(6)具体应用在夹具上的定位元件,不一定是支撑点,而常常采用V形架、平面、定位销、定位套等一些非点表面,在分析时需要转化为相应的支撑点后,再考虑工件的定位情况。

二、工件的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

1.工件以平面定位

在机械加工中,大多数工件都以平面作为主要定位基准,如箱体、机体、支架、圆盘等工件。、

当工件以未加工平面作为定位基准面时,由于工件的定位平面粗糙不平,因此一般不可以一个完整的大平面作为定位元件的接触面与毛坯表面接触,而是采用三点支撑的方式与未加工的定位基准面接触,并尽可能使各支撑点彼此距离远点,使其接触点所构成的支撑三角形面积尽可能大,以增加定位的稳定性。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常用的定位元件有支撑钉、支撑板、可调支撑、辅助支撑。

2.工件以外圆定位

工件以外圆定位时,最常用的定位元件有V形架、定位套和圆弧定位等装置。V形架是应用很广泛的定位元件,应用于粗基准或精基准的定位,使用方便,且对中性好。定位套常用于小型形状简单的轴类零件的精基准定位。通常,其定位元件常做成淬硬钢件装于夹具体中,要求定位套的軸线与工件外圆柱面的轴线重合。常常用定位套的圆柱面与端面组合定位,以保证轴向位置精度,防止轴线的径向位移和倾斜。半圆弧上定位装置的下半圆弧固定在夹具上,起定位作用;上半圆弧是活动的,起夹紧作用。这种定位方式类似于V形架,也类似于轴承。由于工件在下半圆弧上定位时与夹具的接触面大,且不易夹毛,故常用于不便在V形架、定位套中定位的大型轴、套类工件的精基准定位,其定位精度取决于定位基面的精度。

3.工件以内孔定位

工件以内孔定位在加工中应用很广泛,如连杆、套筒、齿轮、盘类等零件,常以加工好的内孔作为定位基准定位,不仅装夹方便,而且能很好的保证内、外圆表面的同轴度。工件以内孔定位,其定位元件主要有定位销、定位心轴及定心夹紧装置。

4.工件以一面两孔定位

企业管理中秘书的角色定位分析 篇4

一、秘书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性质

针对秘书角色定位,我们首先要了解秘书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秘书在我国的历史其实很久远,当新中国建立后,秘书的角色也随着经济、文化的改变而进入新的阶段,涵盖了新的内容,在市场经济的调控以及世界经济的冲击下,秘书工作逐渐规范化、合理化。

在现在的企业管理中,秘书的工作具有几个显著的特性,其一就是机要性。秘书在企业中是与领导者最为亲近的员工,并且对领导的活动也最为了解。而秘书与其他员工的交涉也比较多,这就导致秘书所知道的秘密最多。所以,当秘书缺乏纪律约束力的时候,就会泄露秘密。其二就是辅助性。企业管理的主导核心就是企业的领导者,秘书则为辅助外围。秘书的工作作用是需要领导者来发挥的,其工作是服务于领导需要的。所以,只有两者的工作相辅相成,

和谐共振,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的效益。其三就是综合性。秘书的工作就是服务于领导,其工作内容较为琐碎,要管理负责领导工作的各个方面,涉及面较广。

二、秘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管理以及运行就需要加强对社会信息的了解,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而信息决策的依据是决策的必要条件,企业领导需要根据现有的社会信息做出企业的投资项目以及发展方向。而秘书就需要通过市场调查将信息统计整理上报给领导者,从而使领导者可以做出科学的决策。在决策的过程中,秘书不是表决者而是重要的协助者。在领导者思考决策方案时,秘书需要围绕领导者已定的的决策目标,收集相关的信息,且确保所取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然后协助领导分析总结信息,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决策实施过程中,秘书起着重要的协调角色。秘书在决策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协调作用,确保决策可以顺利实施。秘书还要加强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协同部门合作。使企业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完成决策的实施。

三、秘书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

1、参谋助手

秘书的工作就是为领导服务,其对领导的工作也最为了解,所以也是领导的参谋助手。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领导者的决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甚至存亡,这就需要领导者不仅仅是靠经验来决策,而是要在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的决策,由个人决策转变为民主决策。

秘书作为企业中与领导者最亲近的人,也最了解领导者的想法,所以,当领导者出现决策犹豫时,秘书要及时提供意见,出谋划策;当领导者在作出决策失误时,秘书也要为其敲响警钟。

2、桥梁作用

秘书在企业工作中就是将领导的意思表达给员工,将员工信息上传给领导,这就决定着

秘书起着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确保着企业相关系统的健康运行。在企业管理中,不管是领导者个人,还是企业员工都需要进行统一规划,要团结一致。而秘书是负责沟通上下级之间的桥梁,负责事务联系,将领导的意思准确及时的表达给员工,将员工的工作信息反馈给领导,协调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密切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

3、合作与沟通

秘书工作不仅对内,对外也要尽职尽责。秘书在企业与企业之间扮演着合作与沟通的角色。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这就需要一个沟通的角色。所以,秘书要做好准备工作,及时与合作方沟通联系,取得对方的信任和认同.使双方的企业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秘书的角色定位对企业的影响

秘书的工作就是服务于领导,在企业内部起着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所以,秘书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领导者的工作效率,还关系着企业的发展。

1、提高领导工作效率

秘书工作时繁琐,多样的,在领导者进行决策时,秘书要起到参谋作用,要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在企业经营决策中,要为领导者扩大空间,节约时间,拾遗补缺。领导者的工作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与生存,所以,秘书一定要将辅助工作做好,帮助领导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2、促进企业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强烈,做好企业内部管理无疑是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洪潮中占取一席之地,就必须完善自身的管理,使企业内部协调工作,合作无间。而秘书在企业管理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协调角色,将企业内部的一切元素以及人员和谐配合,解决矛盾,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顺利实现目标。

五、小结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强大,就必须实现企业目标,为企业争创利益。而秘书工作直接关系到领导的工作以及企业的发展。所以,秘书必须要自觉培养正确的角色意识,

加强对秘书自身角色的认识、理解和领悟。秘书的角色是随领导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领导参见正式舞会或者洽谈会时,其代表的就是企业本身,这时秘书就要充当其女朋友,打理好领导的衣着形象,使其对外有着良好的形象;秘书要深刻认知秘书工作与领导工作的性质差别,防止在工作中做出越权之举。秘书还要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自身对秘书角色的把握,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个人修养,只有这样才可以将秘书角色扮演好。

参考文献

[1]董敏, 王金.浅谈秘书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J].商场现代化.2006 (28) :246

[2]张居玲, 钟筑.秘书角色定位策略研究——从一则案例说起[J].中国电子商务.2010 (8) :199~201

管理会计的定位分析 篇5

【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酒店管理业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而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与发展空间,然而从事酒店管理业的专业毕业生却为数不多,本文对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生就业定位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便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生在择业就业时给予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高职生 就业

学校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在就业时选择了其他行业和职业,放弃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无论是对酒店管理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酒店方面,对专业人才的流失率相应提高,没有完全吸取有用人才,造成酒店成本损失,服务质量下降,客源流失等问题。对个人而言,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浪费,也是职业生涯的挫折。之所以产生上述状况,是对酒店管理业和自身的认识不够深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的影响

对酒店业的传统的认识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受传统职业等级观念的影响,认为从事酒店管理工作就是伺候人的工作,端盘子,擦桌子,受顾客的指挥和挑剔,服务他人,低人一等;而且吃“青春饭”,无技术含量的工作,看不到在行业内发展的前途,而自己毕竟是高职毕业的大学生,不能屈才从事这样的工作。另一种思想认为,酒店管理就是档次高的工作,上层社会的工作,在星级的大酒店里工作,有良好的环境,有颇丰的高薪收入,有优厚的待遇,想法远远超出实际,现实和理想落差很大,导致就业不对称。

二、自身的定位与规划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与就业之间角色的转变不适应,从校园大学生身份转型到酒店的普通服务人员,很多人无法承受巨大的心理落差。进入酒店后,无论学历的高低,都必须从基层做起,一些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不愿从酒店的基层做起,认为自己应该直接到管理岗位,而酒店的层层晋升制度又令他们望而却步,以导致他们在酒店管理业的大量流失。

三、语言能力及人事关系的处理

酒店管理专业不仅实践性很强,经验丰富,同时也要求达到相应的英语水平能力。酒店业发展的国际化对其中英文语言的沟通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星级酒店中,无论是同事间的沟通,还是对顾客服务,英语应用能力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毕业生对外语的掌握,尤其的听说的能力,还是普遍存在不过硬的问题。同时,酒店管理专业也要求较好的社交能力,酒店的服务是更多地与人打交道,所以要求有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而现在的学生却又普遍缺乏较强的社交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四、心理承受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生在就业时心理压力大,表现出很迷茫,存在极大的困惑与不适应,在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时,心理承受力更是非常脆弱,无法面对逆境,走出逆境。酒店管理业本身工作辛苦、晋升困难,需要员工有较强的意志力、能够坚持,才能在行业中有所发展。在酒店工作,不论学历与专业都要从底层服务员做起,有些员工看不到职业前途,就早早的放弃了。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就会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乃至退出这个行业。

五、对策

(1)调整心态,转变观念。转变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要受“面子问题”影响,受社会舆论,职业等级观念的影响。一方面,应该树立正确的心态,酒店是服务行业,必须从基层做起,如果没有服务他人的意识,各种工作就无法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又如何发展,乃至整个服务业又如何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不要过高的看待酒店服务,不要眼高手低,不愿从酒店基层做起,认为高职生就应该直接到管理岗位工作,这样好高骛远的想法只会使自己无法适应现实的工作。所以,无论是哪一方面,高职生都应该转变观念,调整好心态,认清自己,从基层做起,抱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工作,总有一天会走向成功。

(2)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职业发展规划。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生应对职业发展建立合理的预期及目标体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建立不同的自我定位并确立不同的目标。在制定职业规划时应借鉴目标管理的方法,把就业后的职业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并设立阶段性目标,在目标设置上要有明确的预期实现的时间,进行不同阶段准确的自我定位,避免盲目出现心理失衡的现象。酒店管理者都要经历由实习生,合格员工,优秀员工,潜在培养对象到得到晋升机会的过程。因此,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完善的职业规划,这同时也是职业生涯的良好开端。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对自身能力的评估,踏踏实实,从一名普通员工做起,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酒店管理者。

(3)坚定信心,加强心理承受能力。既然选择了酒店管理专业,选择了这个工作,这个行业,高职生们就应该坚定地,勇敢地走下去。保持职业心态的平和,合理定位自身的价值观,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勇敢地接受挑战,客观地看待工作中的付出与收获。相信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一定会有美好的前途。但是,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高职生同时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在面对挑战时的心态,面对挫折时的心态和充当配角的心态。在面对挑战时,培养从容的心态,要参加各种能够挑战自己的活动,从校内活动到社会交际活动,直到树立起自身的信心。在面对挫折时,不仅要有不气馁的心态,更要努力寻找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方法。最后,树立一种做好配角才能做主角的.意识。

(4)学习做好专业意识教育,就业观指导工作。学校除加强实训教学,实习管理,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管理教学外,最重要的是给与学生专业意识的教育及就业心理的疏导工作。在入学教育中,教师介绍酒店管理的发展前景、行业特点等相关信息,带动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产生强烈兴趣,并对酒店管理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这样学生才能热爱酒店管理这个专业,只有热爱,才能更好地从事这个工作,为今后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应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就业技巧的指导,做好心理的疏导工作。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择业、就业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是他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应对现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工作,增强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总之,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生,不仅从心态上调整自己而且应看到行业发展的潜力,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规划,降低过高的期望值,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注重自身能力的锻炼和视野的开阔,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会去处理和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在融洽的环境中学习更多的东西,从基层做起,经受长期的磨练和考验,成为酒店管理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志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8,(5).

[2]哈卫东.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解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8).

[3]高树凤.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5).

[4]白利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

盈余管理的重新定位探析 篇6

[关键词] 盈余管理利润操纵定位原则盈余管理效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利润操控手段的不断创新,理论界对于盈余管理的认识变得复杂而呈多样性。有人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正当的管理行为,有人认为盈余管理是非法的利润操纵。盈余管理究竟为何物?对于盈余管理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纵容、限制还是彻底遏制?显而易见,只有弄清楚盈余管理的实质,给予其合理的定位,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中给予投资者以尽可能的保护。

一、盈余管理的各家之言

究竟什么是盈余管理?目前中外会计界有不同的说法:

美国会计学家司可脱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美国会计学家希珀(S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国内学者顾兆峰认为:广义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如附注等辅助信息的管理。魏明海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

在以上各家观点中,对于盈余管理没有明确的褒或贬,也没有确定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到底有没有实质差别。我认为,在会计丑闻此起彼伏、会计诚信面临危机的当今时代,对于盈余管理只有明确了它的性质,才能针对盈余管理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

二、盈余管理的多角度分析

要全面认识盈余管理,就要多角度、多侧面来分析。

1.盈余管理的主体分析

我认为盈余管理的主体不仅仅是管理层,实际经营活动中参与盈余管理活动的角色非常多,还包括大股东、债权人、注册会计师、证券分析师、律师等等,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2.盈余管理的客体分析

盈余管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对外报告领域,也包括基于内部管理的管理会计报告。而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则又不仅仅限于这两个方面。

3.盈余管理的手段分析

盈余管理存在于对外披露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手段多种多样,不仅仅是会计手段,还有经营手段和非经营项目的调整等等,所以,不应该把盈余管理的手段限定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同时,盈余管理的手段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应加以区分。

4.盈余管理的目的分析

从契约观角度来看,当公司面临突发事件时,盈余管理可以为经营者提供一定的空间,以保护自身和企业的利益;从信息观来看,管理者想通过操控利润来影响信息使用者。所以,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很复杂的。除为了管理者私人利益,也为改善企业的生存状况或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5.盈余管理的效果分析

盈余管理的最直接的效果是影响报表使用者对报表的理解。对于盈余管理的评价,一直是褒多于贬。维护者不仅从理论上强调着它的合法性、管理的科学性,同時认为盈余管理、利润平滑给公司创造了稳定发展的局面。反对者认为盈余操纵过度,必然造成欺诈,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会误导投资者,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更严重的是,它还可能造成经济混乱,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

三、盈余管理的重新定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盈余管理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盈余管理的概念定位

盈余管理是对企业的经营及报表的编制有直接影响的管理层或其他利益相关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或改善企业暂时的生存状况,通过一系列的会计手段或其他手段,操控企业的财务报告以影响报告使用者对报表信息的理解的行为。

2.盈余管理的性质定位

从盈余管理的手段分析可以看出,盈余管理行为有着明显的法律边缘性,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盈余管理的弊大于利,盈余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为操纵利润的过程。虽然盈余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但它毕竟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在企业操纵利润的过程中很难分清楚他的手段是否合法,其间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从经济人的观点来分析,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为了盈余管理参与者的一己私利,面对利益的诱惑,他们不会小心翼翼的分辨合法与非法,既然有利己的私心,就难免采用不合法的手段,既然有私心、有不合法的手段就难免伤害他人的利益。由此得出,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是企业管理的手段,更是制造谎言的机器,诚信危机的帮凶。

3.企业盈余管理的策略定位

盈余管理的直接对象是企业的利润,但利润的生成不是通过改善主业的经营状况而取得的,只求暂时改善企业的生存状况,一个企业靠盈余管理产生的利润粉饰报表其繁荣的假象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所以,盈余管理在企业所有管理行为中应放在相对次要的地位,频繁的盈余管理只能给企业埋下危险的祸根。

4.盈余管理的政策管理定位

应该注意的是,虽然盈余管理有种种的弊端,但也不要力图去彻底消除它;盈余管理是永远不可消除的,只要内部控制的漏洞存在,只要会计法律法规没有足够完美,只要盈余管理的主体还要追逐私人利益,盈余管理就会随之存在下去,所以,我们要做的努力不是要消除盈余管理,而只是在最大程度上限制它,使它保持在一定的度,充分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尽力避免其有害的一面,使其在一个相对理想的轨道上运行。所以,政策的制定重点应该放在健全会计法规,完善会计监管体系上,而不是放在遏止盈余管理进行的硬性规定上。

管理会计的定位分析 篇7

关键词:知识主管,知识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在企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地位日益突出, 知识管理已经成为许多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如何对知识进行更好地管理, 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的需要已经成为企业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作为专职负责提出、推进和协调各种知识管理计划或方案的企业高级管理职位CKO应运而生。

知识主管Chief Knowledge Officer简称CKO, 有人也译作企业知识执行长、首席知识官员、知识总监或智力资本主管等。是指在一个公司或企业内部专门负责知识管理的行政官员, 是近年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而在企业内部出现的一个新的高级职位, 专门负责公司的知识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知识主管职位的设立, 意味着知识管理已正式成为公司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 将为公司知识管理战略的实现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1.CKO的角色定位

美国著名知识管理专家Tom Daveport认为, 由于CKO还是一个不太为人熟悉的概念, 其角色是比较复杂的, 他列出了这一职位的四个可能方面:

1.1 CKO必须是组织知识和学习的鼓动者或传道者

这里的知识是指组织所知道或能够知道的具有附加价值的信息, 它包括员工的技能和经验、图书馆和文件柜中的文献、与其他能够产生知识的企业和个体的联系以及计算机数据库中的资料。由于知识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所以需要对与知识相关的组织文化和个体行为进行长期的变革;

1.2 CKO是组织知识基础设施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监督者

组织知识基础设施包括组织的图书馆、知识库、人力资源 (HR) 、计算机知识网络、研究中心和学术联系;

1.3 CKO将是外部信息和知识提供者之间的主要联络员

这是许多企业的一项主要开支, 因此需要有效的管理。CKO对企业内业已存在的知识创建和使用过程 (如产品开发) 提供关键性的输入;

1.4 CKO在企业知识结构的设计和实施中发挥领导的角色

有些知识主管从自身实践的角度, 对知识主管的角色进行了探讨。如John Peetz从1995年起就担任纽约Ernst & Young LLP的知识主管, 他认为知识主管的一个主要角色就是影响者。他说, “他们是一些能够与人友好相处的人, 能够忍受模棱两可的人, 能够通过说服影响他人的人。”Peetz强调说, 即使像他这样拥有广泛的资源, 他也无权决定其他部门如何去做, 他是依靠自己的交流技能来说服那些比较勉强的员工和主管的。

2.CKO的主要职责

2.1制定知识政策

设立CKO之前, 组织通常设有信息部门, 其主要职责是开发和维护组织的信息系统。而知识管理的大部分职能是由各个部门分别执行的, 如知识的收集加工、存储、使用与创造等。这时的知识管理是分散的、隔离的, 组织很难对其全部知识进行整合, 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政策来约束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 使组织的知识流有序地流动, 这些工作就是由知识主管来组织的。

CKO的一个重要角色是充当组织的“设计师”。他们通常是知识目录、知识基础设施、知识密集型业务与管理程序、知识交流机制、知识共享空间和知识保护政策的“设计者”。CKO的大部分设计开始的时候都是概念性的。通常他们先说服那些热衷于参与知识管理的员工 (拥护者) 接受一个设想, 然后从不断深入的知识管理实践中获取经验、注入新思想, 在动态中调整计划, 并从相关协作者处获取必要的帮助。这时CKO事实上是提供咨询服务。

2.2提供决策支持

一般组织人员的职责始终是向上的, 而知识主管不是组织的直线人员, 其职责是双向甚至多向的。知识主管的工作主要是支持性工作。CKO要与组织内四种人打交道:首先是知识管理的拥护者, 这些人对特定的知识管理概念或者计划感兴趣, 已经认同知识管理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 并愿意接受新观念, 尝试新事物, 他们是知识管理的群众基础。其次是知识管理的支持者, 这些人只能在公司高层管理者中寻找, 他们必须热衷于知识管理, 认同知识管理的理念, 关键时刻他们能够用实际行动支持甚至投身于知识管理活动, 他们是知识管理的中坚力量。再次是知识管理的协作者, CKO发起的任何一项知识管理活动, 都不是独立能够完成的, 必须与公司其他高层人员合作, 如人力资源专家、CIO等。他们是知识管理实施必不可少的合作伙伴。最后是知识管理的怀疑者, 对知识管理活动他们或者反对或者消极对待。

3.知识主管的能力要求

3.1 CKO必须是咨询者、整合者

要能够引发企业员工的创意、倾听创意并予以响应, 在激发创意与符合企业需求之间取得平衡, 同时也要让新的创意为企业所接受, 并对改变感到感激, 也因此CKO必须要深知企业文化, 了解企业对改变的接受度, 了解哪些是对企业有价值的改变, 以求企业在改变过程中能够更平顺, 以达到增进企业的竞争力的最终目标。

3.2 CKO是技术专家

CKO必须了解哪些技术有助于知识的获取储存、利用和共享。早期CKO工作研究表明, CKO的第一步工作通常都是以IT为基础的, 例如创建知识目录、发展知识共享组件、建设公司内部网络等等。而再造知识密集型管理与业务流程通常也需要开发知识共享信息应用系统, 如记录经验和观点的组件、同步自动更新的数据库。CKO还经常是公司IT项目的实际负责人, 即使不是如此, 他们一般也要经常与CIO或者IS经理合作共事。因此CKO必须对知识管理工具和技术有足够的了解, 与相关人员有充分的沟通, 他们必须能够理解知识管理对技术的要求, 能够判断哪些技术是有效的;他们必须能够识别采用新技术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以及清楚该在何时采用新技术。

3.3 CKO是战略专家

要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仅仅拥有合适的软硬件系统是不够的。它要求公司管理层把集体知识开发、共享和创新作为竞争优势的支柱, 对包括信息在内的所有知识资源进行综合决策, 实施全面管理。由于CKO的工作对象都不直属于CKO, 因此CKO实际上是在一张平行的工作网上开展知识管理工作。CKO只能以他们的影响力、说服力和演示证明等手段取得他人的信任。他们经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逐一说服公司管理层, 使之相信个人或者某些地方可能存在的知识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危险和机会, 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制定知识管理计划。

3.4 CKO是创新专家

CKO大都富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他们对促进业务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感到兴奋, CKO会认识到担任一个全新职位存在的个人风险, 但是他们似乎更喜欢冒险事业, 不少CKO都把自己视为开创一种新活动和培养一种新能力的建设者。总之, 成为CKO需要多方面的能力, 必须拥有跨领域的丰富经验, 作为支持公司中所有的部门管理者的管理者, 他必须是一个通才。

4.CKO知识管理的内容

4.1创设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

知识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新的课题, 而CKO们则乐于将自己的角色戏称为“设计师”, 他们需要就知识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等) 的分类、基于知识的工作体系、与知识密集型业务相关的管理过程、保护知识和防止外溢等问题, 从组织机制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4.2 CKO站位于企业战略高度, 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规划

知识资源是企业里最重要的无形资源之一, 它是知识管理的对象。国内许多企业往往重在思考建立管理知识的手段和工具, 但是对于需要管理的对象—知识资源的分析并不到位。所以CKO首先要进行知识的规划。哪些领域的知识对于企业当前影响度最大?哪些领域的知识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影响度最大?这些领域的知识与同行业标杆相比是强是弱?企业对这些领域的知识掌握程度如何?这些领域知识的编码程度如何?这些领域知识的扩散程度如何?等等问题, 都需要分析清楚, 只有这样才能针对企业特点设计出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方案和活动。

4.3 CKO要对知识管理进行规划, 领契企业管理好知识资源

知识规划完成后, CKO需要通盘考虑如何通过组织、流程、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保障, 使人与知识紧密结合, 让知识沉淀、知识共享、知识学习和应用、知识创新这个“知识之轮”转动起来, 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效率, 为企业创造价值, 赢得竞争优势。

具体而言, 这个阶段CKO要做如下的工作:结合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 率领企业找到知识管理的愿景和目标;正确定义好企业的知识体系并进行系统地表达;推动建立合适的IT系统工具以保障“知识之轮”的运转;将知识管理的流程与业务流程紧密融合为一体;建立合适的知识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营造适合知识管理的信任、共享、创新的文化氛围。

4.4 CKO要负责整个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工作

怎样让企业里的每位员工将知识沉淀、知识共享、知识学习和应用、知识创新融入自己日常的工作中, 这其实是一件旷日持久的拉锯工作。当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用知识创造价值, 怡然享受这一过程的快乐, 且浑然不觉他做的事情上面挂着的“知识管理”帽子, 这往往是最完美的境界。如何改变组织的行为, 形成一种不断学习、推崇共享、持续改进的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 更是CKO殚精竭虑, 花费更多的心血去努力完成的宏伟事业。

这一阶段CKO要做的工作有: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逐渐改变大家的观念;建立正式的、虚拟的团队, 在各部门和业务环节推行知识管理;建立知识管理机制, 保障知识管理方面的制度得以贯彻和执行;对知识进行质量、数量、安全等方面的审计;基于知识管理, 不断优化和完善业务流程;持续改善, 建立学习型组织。

参考文献

[1]张福学.知识主管论.现代情报, 2002, (1) .

[2]吴庆海.中国CKO之道.http://cio.it168.com/e/2007.06.05.

管理会计的定位分析 篇8

一、政府危机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危机理论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传统课题, 最初主要是分析政治危机。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初期, 西方危机管理的研究出现了一次高潮, 研究领域从政治领域向经济、社会领域扩展, 从自然灾害领域向公共危机管理领域扩展。关于公共危机, 美国著名学者罗森塔尔认为公共危机是 (Rosenthal Uriel, 1989) “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 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然而, 对于公共危机管理, 国内学者较为普遍地认同张成福教授所做的界定, 即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是 (张成福, 2003) “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 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 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 以期有效的预防, 处理和消弭危机”。在危机管理过程中, 政府明确自己的角色十分重要。

二、我国危机事件的特点及政府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

危机正如美国危机管理专家诺曼·R·奥古斯丁指出的 (诺曼·R·奥古斯丁, 2000) “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 也蕴藏着成功的种子。”危机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公共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极大的危害性等特性。然而, 危机既意味着危害, 也意味着机会和转机。

(一) 我国危机事件的特点

就现实观察而言, 我国危机事件的形态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薛澜, 张强, 钟开斌, 2003) “危机事件涉及的领域多元化;危机事件呈现出高频次、大规模;危机事件的组织性、暴力性、危害性加强;危机波动方式多元, 震动频度增大;危机事件国际化程度加大。”

(二)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现状

从“9·11”事件和“SARS”危机之后, 政府危机管理已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诸多研究机构的成立, 众多研究成果的涌现, 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的颁布和实施都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 具体概括为:

公共危机意识薄弱。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 危机种类越来越多, 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但是, 我国政府平时忽视对危机的宣传教育, 缺乏应对公共危机的演练。而广大国民同样也存在侥幸心理, 平时不重视对危机相关知识的学习。

缺乏组织保障。政府通常在公共危机发生后会成立一些工作小组或者中心之类的组织, 但是这类组织通常都是临时协调不同部门抽调人员、资源而组建起来的, 协调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关系将占据其很多精力。

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预防从来就不是政府的中心议题, 政府官员的决策往往在危机和舆论压力之后, 从众多突发性事件中看出, 政府往往扮演了“与问题作斗争”的角色, 并没有真正的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政府危情发布行政透明程度不够, 信息不够通畅;公共危机管理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其不确定性和环境的复杂性, 完善的信息管理对危机的预防、准备、回应和重建至关重要。目前, 我国政府并不是没有信息报告制度, 而是不规范、不统一、不标准, 没有严格具体的规定, 缺少一个畅通灵敏的应急信息报告系统。

社会与公众参与不够。从各种危机事件的背后可以看出, 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没有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的支持, 仅靠政府的力量想完全的解决危机是不可能的。也正因为如此, 张成福教授指出 (张成福, 2003) “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需要政府、公民社会、企业、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的协作伙伴关系。”

三、国外危机管理过程的先进经验

由于我国的危机管理起步比较晚, 相对一些发达国家危机管理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还很不成熟, 需要多方面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以下分别对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三国的危机管理的模式与体系进行概述, 从而从中吸取一些较好的经验和模式。

(一) 美国

美国已基本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形成了联邦、州、县、市、社区5个层次的应急管理与响应机构。当地方政府的应急能力和资源不足时, 州一级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支持。州一级政府的应急能力和资源不足时, 联邦政府提供支持。一旦发生重特大灾害, 绝大部分联邦救援经费来自联邦应急管理局负责管理的“总统灾害救助基金”, 但动用联邦政府的应急资源, 需要向总统作出报告。美国把应急管理的活动贯穿到四个基本领域, 即缩减、准备、反应和恢复。缩减和准备是灾难发生之前的行为, 反应是灾难发生过程中的行为, 而恢复则是灾后的行为。缩减阶段在于预防和减少灾难的损失, 如在设计建筑物时要考虑恐怖分子发动袭击等因素;准备阶段在于设计反应阶段如何应急, 提升更有效的反应能力, 其中包括对应急人员和公众的训练计划, 报警系统、通信系统的启用计划;反应阶段是对灾难作出的立即行动, 包括群众撤离疏散、构筑沙袋和其他设施, 保证应急食品和水源的安全、提供应急医疗服务、搜索救援、灭火、防止产生掠夺现象并维护公共秩序;恢复阶段是善后处理的一部分, 包括提供临时住所、恢复电力供应、小额商业贷款、清理废墟等。

(二) 俄罗斯

以总统为核心主体、以负责国家安全战略的联邦安全会议为决策中枢, 以紧急事务部等相应部门为主力的危机管理权力结构。紧急事务部诞生于1994年, 属于执行权力机构, 是俄罗斯处理突发事件的组织核心, 直接对总统负责。该部通过总理办公室可以请求获得国防部或内务部队的支持, 拥有国际协调权及在必要时调用本地资源的权限。紧急事务部被认为是俄罗斯政府5大“强力”部门之一, 另外几个强力部门分别是国防部、内务部、联邦安全局和对外情报局。紧急事务部设有人口与领土保护司、灾难预防司、部队司、国际合作司、放射物及灾害救助司、科学与技术管理司等部门。同时下设森林灭火机构委员会、抗洪救灾委员会、海洋及河流盆地水下救灾协调委员会、营救执照管理委员会等机构。俄罗斯建立了国家危机情况管理中心, 并且俄紧急事务部在各个地区中心都设立了分支机构。

(三) 日本

日本建立了由内阁总理大臣和首相担任会长的安全保障会议、中央防灾会议委员会, 作为全国应急管理方面最高的行政权力机构, 负责协调各中央政府部门之间、中央政府机关与地方政府, 以及地方公共机关之间有关防灾方面的关系。内阁官房长官负责整体协调和联络, 通过安全保障会议、中央防灾会议等决策机构制定应急对策。安全保障会议主要承担了日本国家安全危机管理的职责, 中央防灾会议负责应对全国的自然灾害。成立由各地方行政长官、知事担任会长的地方政府防灾会议, 负责制定本地区的防灾。还在内阁官房设立了由首相任命的内阁危机管理总监, 专门负责处理政府有关危机管理的事务;同时增设两名官房长官助理, 直接对首相、官房长官及危机管理总监负责。灾害发生时, 以首相为最高指挥官, 内阁官房负责整体协调和联络, 通过中央防灾会议、安全保障会议等制定危机对策, 由国土厅、气象厅、防卫厅和消防厅等部门进行配合实施。灾区地方政府设立灾害对策本部, 统一指挥和调度防灾救灾工作。中央政府则根据灾害规模, 决定是否成立紧急灾害对策部, 负责整个防灾救灾工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从上面可以看出, 发达国家在中央政府应急管理方面, 有比较成熟的经验, 大体上可分为三种模式, 美国模式、俄罗斯模式和日本模式。美国模式的总特征为“行政首长领导, 中央协调, 地方负责”;俄罗斯模式的总特征为“国家首脑为核心, 联席会议为平台, 相应部门为主力”;日本模式的总特征为“行政首脑指挥, 综合机构协调联络, 中央会议制定对策, 地方政府具体实施”。综合各种模式, 总结我国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明确我国如何去完善自己的管理, 以及在管理过程中政府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对于我国危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明确政府定位与角色, 构建我国的危机管理体系

(一) 政府是信息公开的主体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 政府公共危机信息发布就是公开问题, 而公开问题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政府公共危机信息发布制度就是要把危机信息发布制度化、规范化。在信息公开和建立政府公共危机发布制度的过程中, 政府应当处于主体地位, 积极解决公共危机。

并且, 政府在发布信息的同时, 要加强有关危机事件知识的宣传, 提高政府及民众对危机事件的认识, 增强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的起点, 政府在其过程中必须处于主体地位, 加强模拟灾难演练, 开展全民危机知识讲座, 积极开展危机处理方面的研究, 以免不法分子在危机事件过程中歪曲事实, 误导民众, 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危害社会安定。

(二) 建立健全政府危机管理机制

首先, 建立健全危机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在危机到临之前, 及时的收集各种信息, 并对信息进行分析、辨别, 对危机的后果事先加以估计和准备, 有效的察觉潜伏的危机, 并且敏锐的洞察危机中隐藏的机遇;在危机发生之后, 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 在政府统一指挥、统一命令、统一协调下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真正的落实到位, 尽可能把危机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其次, 健全政府危机管理相关法律和制度。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从而为以后的危机时间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持。在法律的框架下, 对制度细化, 增强危机管理的可操作性, 明确责任, 科学考核, 合理配置, 提高政府效率, 增强政府的信誉, 提高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三) 积极鼓励引导公众参与

公众的参与是危机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应对危机过程中, 公众可以以不同形式参与其中, 例如, 资金、物资、劳力和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参与。但是从另一方面, 由于公众不同形式的参与大部分属于自发行为, 较为松散无序, 很少会有统一的指挥, 这样不利于危机的有效处理。所以需要政府积极的引导。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因材使用, 各尽其才,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 政府应当处于核心地位, 发挥主导作用, 积极引导公众的参与, 实现危机管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力量和资源来应对危机, 为公民有序参与创造良好平台。

(四) 逐步实现反应政府到预防政府的角色转变

现代危机管理主体日趋多元化, 作为危机管理的核心主体, 政府必须承担各种责任, 在政治文明的价值观念的指导下, 建立责任政府是政府建设的应有之意。在此前提之下, 我国政府要在处理危机事件要理性治理。做一个责任政府理性治理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现今多元化的时代, 政府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独包独揽, 即需要在理性治理下做有限责任政府。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如果对于任何危机事件我们能及时的做好预防工作, 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但是, 我们有些政府官员常常以“亡羊补牢, 犹未晚矣”的错误观点聊以自慰, 从而忽视了预防的重要性。政府的定位也出现问题, 往往是危机事件的反应者而不是预防者, 从众多的危机事件中, 我们可以看到只要预防到位, 我们便可以以最小的损失战胜危机。事实上, 反应和预防两者并不矛盾, 在预防的基础上及时的做出反应, 既要“亡羊补牢”, 又要“未雨绸缪”。在危机事件突发的情况下, 要向民众展示一个有能力、有责任、有信心、有魄力的政府, 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增强政府的凝聚力与号召力, 逐步实现在面对危机事件时, 政府的角色由反应政府到预防政府的转变。

正如美国当代公共行政学家奥斯本所指出的 (奥斯本·盖布勒, 1992) “一个有预见力的政府应该着眼于预防为主, 而不是事后的挽回和治疗”。因此, 我国政府在应对危机事件时要加快转变政府角色与定位,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 在危机事件突发的情况下尽快的做出快速反应、处理以及恢复社会常态, 最大程度的避免危机危害的升级与扩散, 尽可能的保护和挽回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这是对一个国家政府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参考文献

[1]Rosenthal Uriel, Charles Michael.Copingwith crisis the Manage Of Disasters Riots and Terror-ism[M].Springfield, Charles.C.Thomas, 1989:14.

[2]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J].中国行政管理, 2003, 26.

[3]诺曼·R·奥古斯丁等.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译, 危机管理[M].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薛澜, 张强, 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J].中国软科学, 2003, 15.

管理会计的定位分析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指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替代的生命力。”“高职教育以不可替代为支点、以社会发展为主轴, 培养‘不一样’的一线人才。”可以预见,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高职院校在服务我国经济新动能进程中也将发挥巨大作用。据统计, 我国高职院校规模超过了普通高校的50%;其自开办以来, 累积为社会输送了2亿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1]。基于自身鲜明的职业特色, 在服务区域功能定位、服务经济转型、服务三农、经济结构调整形势下, 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度、社会影响力、生源吸引力将会越来越高, 但其面临的社会评价也会更加多元, 与普遍的社会期待尚有距离,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期待

(一) 当前, 用人单位对会计岗位从业人员普遍感到忧虑的是

1.德育不够

反应在会计岗位上, 会计人员仅仅将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 对企业没有责任感, 随意跳槽, 也缺少对个人的职业规划, 不能全身心融入企业。

2.留不住

当下, 就业与聘用遵循双向选择原则, 本科生、研究生对岗位发展前景、就业环境、薪酬福利等都有较高期待, 一旦希望与现实有差距, 跳槽是早晚的事。

3.技能差

对中小企业来说, 本科生、研究生的实用性存疑, 也“养不起”;农民工没有系统的专业教育, 不敢用;高职会计毕业生恰逢其时, 但会计专业技能以及财务敏感性不足。

(二) 用人单位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期待是

1.德育好

自律、慎独的员工是用人单位的首选。这样的员工守纪律、有责任, 对企业文化有高度归属感、认同感, 并能创造性地构建企业精神, 提升企业价值。企业的竞争终究是企业综合素质的竞争, 包括服务质量、市场份额、社会价值等方面, 都依赖高素质的员工团结一心去打造。

2.出业绩

不是被动的操作工、执行者, 不是流水线上的一个位置, 而是能以自己的会计专业技术能动地、高效地为企业带来利益。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利益创造模式具体到会计人员, 其精确及时的核算以使企业避免各类罚款、罚金, 对税政税则的精确把握以使企业及时享有应该享有的税费待遇等, 就是会计岗位奉献业绩的典型表现。

3.留得住

会计核算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及时性, 会计工作不能中断, 更不能暂停, 因此, 企业期待的会计人才应该留得住, 稳定沉着, 勇于担当, 与企业一起创造未来。

二、高职会计人才的竞争优势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得好, 完全可以满足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期待, 因为对特定就业群体而言, 高职会计毕业生具有如下竞争优势:

(一) 相对于农民工、中职毕业生, 高职毕业生“姓高”

从企业角度看, 高职会计毕业生具备高素质、高技术、高水平、高层次, 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培养价值;从个人角度看, 他们能迅速适应企业文化, 融入企业环境, 并能创造性地履行职责, 具备个人成功的优势;从工作业绩角度看, 他们受过较为系统的专业教育, 能从事农民工、中职毕业生不能从事、无法完成的工作, 更能出业绩。

(二) 相较于本科、研究生的毕业生, 高职毕业生“姓职”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 高职定位并不“高”, 因此, 高职会计毕业生对就业环境、岗位平台、薪酬福利的认知更加务实, 职业稳定性相对较好, 能够从事本科生、研究生不屑于干的工作, 因此, “留得住”。

(三) 职业教育贯穿始终, 更具“匠心”

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 职业教育是重中之重, 无论课时分配还是课程内容, 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占有50%或以上的比重, 因此, 技能好。如果给予适当的锻炼机会, 高职毕业生就可以独挡一面, 负起企业基层员工及中层管理之责。

正视中小企业用人特征, 正视高职会计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就能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三、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应体现三个对接

自2000年起, 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走过了爆发式发展的阶段, 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使得我国近1000万个位于农村、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家庭走出了第一个大学生[2], “低进高出、人尽其用”的招生、培养模式为边缘化青年开辟了新的成长路径, 其成就有目共睹。

同时, 也应当看到, 近四十年来, 我国经济结构、地域发展、产业构成、国民财富分布等已发生巨变, 教育本身也今非昔比, 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同样面临现实与未来对接的问题。对高职会计毕业生, 现实问题是:就业比例高而就业质量不高, 职位、薪酬提升空间不大;对高职文凭, 民间评价、家长认同度都不高, 高中毕业生更愿意读本科。未来问题是:夹在中职与本科之间,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应加强反思, 积极探索, 以求提升自身含金量, 获得民间、家长更多的认同, 让优秀的青年人趋之若鹜。

解决现实与未来问题, 可以从以下三个对接开始:

(一) 人才质量应对接市场需求

没有市场需求, 教育就没有根基, 市场是教育的承受者、检验者、评判者, 是教学内容及教育目标的主导者。当前, 会计不再是简单的核算、监督过去, 也不是简单的编制会计报表。伴随我国营改增、供给侧改革以及资本市场的完善, 市场需要的会计要具备多种迁移能力, 如知识的迁移、技能的迁移, 以及敏锐的洞察能力, 主动、及时地运用最新经济科研成果为企业谋利益。

(二) 教育内容对接就业形势

我国就业形势一直严峻, 会计人才总体过剩与优秀会计一将难求并存。高职应认真研究中职、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的长处和短处, 积极应对夹缝中生存的尴尬现实, 正确评估高职会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育内容设计上,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 应注重理论内容“宽泛够用”, 注重实训内容“职业实用”。二是职业策划内容, 即针对不同的家庭背景及就业意愿, 引导学生或积极就业, 或自主创业, 或专升本。对有就业意愿的学生, 应在“留得住, 用得上, 出业绩”上下功夫。

(三) 会计素质对接经济发展的需要

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的高职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中小企业、小型微利企业, 就业行业集中在加工、服务、贸易、电子商务、快递、旅游、餐饮等;从就业地域看, 90%以上分布在省会城市、学校所在城市。随着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产生, 职业教育也应紧跟形势, 会计人才培养应对接经济调整与改革, 体现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职业性, 进而凸显出高职教育的优势[4]。也即: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应各地区经济功能定位、服务多元经济成分的会计人才。

四、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定位的探索

(一) 培养目标定位:桥梁式中间人才

多年以来, 我国会计专业的高职教育没有体现中职、高职、本科培养目标应有的阶梯层次, 丢失了高技术、高素质、职业性特色, 在中职、本科挤压中丧失了应有的优势。实践证明, 高职培养的会计既不是低层次的出纳、记账员, 也不可能是高层次的财务总监、总会计师, 而是会计岗位的桥梁式中间人才。他们应有相对较高的会计理论, 能动地理解、运用财经法规、财税制度, 同时又能独立从事系统的核算、分析、预测等日常工作。

(二) 培养师资定位:双师结构、专兼结合

高职会计老师既是高校教师, 有教学能力;又是会计师, 有会计执业能力;既能讲授会计理论, 又能带领学生做会计模拟实训。这种双师型师资结构完全有异于中职和本科, 彰显了高职“姓高”“姓职”特色。教师可以来源于高校毕业生, 也可以来源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机构。

(三) 培养内容定位:理论够用、理实一体

高职会计专业应该编写、选用独立的教材体系, 该体系包括会计、税务、经济法、财务管理等理论;另外有会计电算化、纳税实务等实训, 着重培养学生能运用、会学习的能力。该体系与中职相比, 专业理论较深, 知识面较宽, 但压缩了公共基础课;与本科相比, 理论较浅较窄, 实训、操作比重大, 突出职业性。

(四) 培养方式定位:政府主导、开放办学

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方式应体现学校教育与工作内容零对接, 其实现途径是政府主导、开放办学:一是办学经费, 高职院校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二是出台财税政策, 鼓励企业为学校提供会计学生实习实训、岗前培训、职业道德、财经法规运用指导平台, 授课者为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财务部经理、主管会计、成本会计、总账会计、出纳等;学校为企业输送高技术会计人才, 同时, 为企业在职会计提供进修机会、管理人员基本财经知识普及教育、职称考试考前辅导, 授课者为高职会计老师。

(五) 培养评估定位:主体多元、指标多元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是否成功, 客观、实用的评价体系非常重要, 该评价体系应有利于人才培养水平提高。我们不妨借鉴多元评价方式, 即由学习评价改为学生进步鉴定、办学质量鉴定、就业质量评价、学生发展评价。高职院校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 最后得出数据, 给出专业评价;也可以由学校自行成立追踪调查部门, 对用人单位、合作企业、毕业生进行调查统计, 还可以征询高级中学、高中生家长对会计专业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 评价指标多元, 评价方式多元。

当前, 生源竞争激烈, 就业形势严峻, 处于夹缝中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 必须正视这一严酷的生存现实, 只有培养具有鲜明高职特色、实用的、中间桥梁型的人才, 才能在夹缝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杨明芳.职业教育:撑起“半壁江山”[EB/OL].[2012-10-18]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018/c1026-19299778.html.

[2]高职人才培养年度报告: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喜忧参半[EB/OL].[2013-07-22]http://education.news.cn/2013-07/22/c_125041860.htm

[3]鲁昕.积极探索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模式[EB/OL].[2014-01-13]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401/t20140113_566938.html

管理会计的定位分析 篇10

1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企业员工和管理者长期形成的向心力,这也是企业文化的形成基础,起到的作用包括指导员工工作,强化团体价值观念、规范道德行为等。企业文化隶属于企业社会生活,并渗透物质、精神和制度三层文化。这三种制度的结合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竞争层面和管理制度,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员工有更好的精神风貌,也是员工工作活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

企业文化的时代特征和企业的管理目标相一致。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文化,由于企业的建立背景、所处地域、发展阶段不同,所以企业文化也会呈现自身的特点。

2 企业文化的战略定位原则

2. 1 适应企业管理

在经营管理中,很多高管困惑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关系处理,纠结于管理服务于文化还是文化服务于管理。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了解企业文化构建的原因,企业文化的构建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化推动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所以文化要以企业管理为依据,让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管理。根据企业发展顺序可以知晓,企业管理先于企业文化存在,企业文化主要是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为更好地推行企业管理而服务,所以企业文化的正能量建立,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推助企业稳步发展。企业管理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财务、生产、营销,在此包含领导、策划以及控制等基础性的管理职能。现代化的企业竞争中技术、资金和资源竞争只是竞争中的一小方面,关键是企业的软实力竞争,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需要服务于企业管理,并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2. 2 服务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的管理特色,并推动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当一个成熟的企业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文化后,企业内的员工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该文化的影响。所以说企业文化能够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里,是企业发展的精神食粮。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规章制度就成为企业发展的骨架,两者间的相互适应和配合,让制度成为文化的载体,文化成为制度的表现,两者之间的相互推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和制度支撑。

企业作为经营管理者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是获得好的业绩创收,良好业绩的取得必然不能离开高效、正确的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的优劣主要由企业文化决定,管理人员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是文化的最好体现方式,因而企业文化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

3 企业文化具有的战略核心地位

3. 1 企业发展的导航

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和管理最终谁先形成是经营者经常考虑的问题,认为企业形成初期管理制度也随之产生,企业的文化是在漫长的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所以管理在先文化在后。但是企业研究者的观点和企业管理的看法恰好相反,他们认为文化是管理者自然的价值和行为的体现,比如企业中经常提到企业和其管理者的性格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这个企业的管理者雷厉风行那么整个企业都出现这种氛围,如果企业的管理者儒雅大气,那么整个企业也体现出沉稳之气。由此可见,文化的源头是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在企业的建立过程中逐步深化,融入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中,成为企业发展的血液,所以这种精神也成为企业的精神。

3. 2 企业管理者的特色和效率确定

企业文化诞生初期就承载管理者思想行为标准,管理者没有从主观意识上把思想和行为联系在一起。企业的文化和企业成立应该在同一时间,管理者通过自身的思想方式制定管理的运行方针和计划,并决策企业员工的运用,代表企业的经营行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计划都需要管理者首肯,企业文化能够确定企业的管理特色和管理效率,因为管理者在员工选择上就开始选择和企业文化思想能够匹配的员工,因而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模式必然和企业的文化相统一,并对企业的制度、战略方针以及员工的意志行为有要求,所以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特色管理。

3. 3 品牌文化形象的承载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信誉、荣誉的代表,所以一个企业的品牌更代表企业的文化,并且在市场竞争中品牌的定位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良好的企业口碑为企业维护更多客户并且为企业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拉动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比如以海尔集团为例,早期海尔集团的动画片宣传模式,其中海尔兄弟的勇敢和智慧为海尔集团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所以海内外对海尔这一品牌有正面积极的认识,当年观看动画片的儿童在长大以后都会成为销售市场上潜在的客户群体。

企业的品牌形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经济实力和企业文化,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企业提供投放广告的资金,打开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提高品牌的影响力; 但是品牌具有动态发展特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是可以发生变化,所以企业的文化在此将会成为企业品牌的载体,当营造知名品牌形象以后,在市场上会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并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企业的文化连接着企业的经济实力,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企业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必然带来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管理更具条理化,建设更具人性化的员工文化,增强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让企业的经济实力也会更上一层楼。品牌做为时间文化的长期积累,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价值同等,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果把企业比喻成前行的智者,那么经营管理和企业品牌是前行中左腿和右腿,两者交替前行,共同前行,所以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要和科学的经营管理相融合。

3. 4 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在经济扩容的时候,企业面临并购和重组,就海尔集团为例,在企业收购的时候,没有马上派遣管理人员接受收购公司,是先派文化建设人员和企业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当前的心理动态,传达海尔的政策和精神,让收购公司人员感觉此刻自己就是海尔的员工,那么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才能以海尔人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确保工作的高效性。现代企业管理中必须运用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整体发展,要做好员工的思想承载工作,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中的每一个角落中,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

4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4. 1 为管理创新提供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正能量的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的员工凝聚力。首先,企业的文化应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融合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认同,当员工认同企业管理理念后才能服从企业管理,并确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并在各种利益冲突同时出现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企业的利益发展; 其次,当员工认同企业发展理念后,会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将加大,进而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

4. 2 为管理创新提供动力

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具备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管理需要做到以人为本,由于企业的管理方法需要依靠创新体制的实行逐步展开,只有当人力资源现状得到改善,当企业文化融入到人的思想中,人获得重新发展后,企业中的各项经营活动也才会发生变化,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

5 结论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顺利的进行运作,持续的发展下去,就需要对企业进行良好的管理,同时也需要一个相适应、积极的企业文化,企业和文化管理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良好的企业文化管理能有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管理者寻求特色化企业文化主要目的是为提升企业的凝聚力、融合力,力求让企业文化成为管理的工具和手段。企业的文化决定了企业的走向,也决定了企业成就的高度,而企业管理的执行决定了企业文化的贯彻和传承,确保企业运作协调的顺畅。只有把企业文化放在一个决定性、战略性的地位,企业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者的重要工具,为企业管理带来诸多良性发展因素,并成为员工共同遵循的一种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企业文化发展内涵和企业战略定位原则,并且介绍文化的战略核心地位,主要目的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战略定位

参考文献

[1]戈明亮.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浅谈[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27-28.

[2]刘勇.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J].经营管理者,2015(20):39-41.

[3]王北川,王冰洁.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解析[J].经营管理者,2015(17):41-42.

[4]郑丹凌.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J].战略决策研究,2010(5):40-46.

[5]杨建华.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J].人才资源开发,2014(22):63-64.

[6]王文娟.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4(4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 篇11

关键词:高职 物流管理 专业定位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定位的重要意义

1.1 高职物流专业定位及方向

众所周知,高职物流管理的课程设置一直都是一个难点,怎样依照学科特点安排课程内容,在充分展示展现专业前沿的基础上体现专业特色,就成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建设的中心问题。在专业定位上,高职院校不仅要充分物流专业的发展进程,设计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计划方案,其中包含专业定位和研究方向,并对具体的范围和布局安排作出详细说明。

1.2 高职物流专业与本科和中职物流专业的区别

高职院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和本科院校一样,在课程建设和专业设置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专业的定位和课程研究内容上区别明显,即有明显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单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高职院校必须在专业教学内容和学术方向上,把握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加其就业优势。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方向模糊

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提供相关服务。但在管理模式上,物流管理有其行业性相关管理。物流行业涉及范围广,根据服务领域的不同,制定各自的管理目标和方向。然而受现阶段条件的制约,物流管理的质量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也是如此,人才培养目标太过宽泛,专业针对性不强,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学非所用。很多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难以应对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信心受挫。同时企业也无法征得自己所需人才,造成岗位空缺,相关工作无人来做,影响企业发展。另外,很多科研成果的开发以及学术性研究也受专业内容的限制无法进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源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供需脱节,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2.2 教学体系不成熟

教学体系是一个专业课程设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关键。但就目前高职物流管理的教学体系建立来看,物流管理专业仍存在着很多缺陷,集中表现在:一是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发展缓慢,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二是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教授失衡,所学非用,一些理论知识无法在实际运用中发挥应有作用。学生步入社会后,面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没有相关的知识支撑,无法顺利开展工作。

2.3 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

教学设备作为理论知识学习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在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授课效率方面收效明显。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有着极强的应用性特点,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过程中,深入了解具体问题的相关知识,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但目前高职院校受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很多时候无法在专业教学设备上投入太多,就使得物流管理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偏重,缺乏具体事例,造成课程死板无力,教授脱节。

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定位的思路

物流人才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划分层次众多。高职高专教育最基本的特色体现在专业的培养目标上。

3.1 抓好人才培养定位,明确办学方向

3.1.1 坚持以人才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当今社会是一个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社会,所有人才都必须为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服务。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课程安排和学习上,搜求最新的市场信息,进行整理之后,相应的调整专业知识结构。

3.1.2 对办学层次进行合理定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更重视实际操作能力,对基础理论课程的要求相对宽松。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层次众多,划分标准多元化,既要培养领导层的管理人才,又要注重对基础环节管理者的培养。如既要培养一个企业的中、高级管理层,又要培养一些基础型岗位管理人员像仓库管理员、配送员、网络管理员等。

3.2 抓好课程体系建设,突出竞争优势

3.2.1 高职院校的层次划分要清晰 在专业理论课程的安排上要科学严谨,高职高专教育与就业联系紧密,必须学有所专、学有所长,注重应用性。各院校应在课程设计上坚持理论应用与实际需求并重的理念,加强院校硬件设施建设,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应突出重点,积极借鉴相关企业的成功经验,理论联系实际。

3.2.2 注意专业内容的及时更新 针对物流管理的学科特点,各高职院校要不断更新知识框架与理论结构,坚持将最新最全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力求更加直观准确地将物流知识传播给在校学生。

3.2.3 合理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 目前许多院校都存在着理论课程过多,实践环节过少的问题。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安排上,应依据市场化需求,相应的调整两者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学用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3.3 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育底蕴

师资是影响一个学校学术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要想做好人才培养和科研开发,就必须重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3.1 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专业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承担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建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教师做课题研究,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和研究解决本地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参加各种相关课题的研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确保学术研究的顺利进行。

3.3.2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3.3 明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主讲教师,使其研有所专,教有所长,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有序、合理地编写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落实教学计划。

3.3.4 提高教师待遇,以吸引高学历的、有实战经验的优秀人才从教,并确保现有教师队伍的稳定。在物流教师队伍建设上做到“招得进、留得住、用得上”。

3.4 抓好实训环节建设,提高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引进国外物流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实新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增加物流实践和案例教学。

3.4.1 建立校内物流模拟实验室,包括模拟仓储中心、模拟物流部、模拟货运港口、物流软件模拟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系统模拟实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操作训练,学生通过在校内物流模拟实验室的学习、操作,最大限度地了解熟悉企业物流操作的实景,提高学生企业物流操作模拟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

3.4.2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大力推广开放式、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专业主干课程的消化,将课堂知识实践化,同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结合校内物流模拟实验室的模拟训练经验,真正使学生成为具有现实物流操作能力的毕业生,真正培养出符合企业实践需要的实用人才,保证达到培养目标,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学校必须主动与运输企业、仓储配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生产制造企业等合作,建立健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3.5 坚持抓好就业导向,实现全面发展

3.5.1 做好专业初级阶段教育。在专业的导入环节,高职院校必须要做好专业基础性教育,在开学之初,任课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物流管理概念,尽早确定未来的职业目标,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3.5.2 做好实习工作安排。专业实习无论对哪个专业来说都是不不可少的,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相关岗位实习,在实践中认识物流行业,深入把握该职业的发展和当前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应对能力,建立职业认知,在实习过程中找出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及时查漏补缺,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树立一个良好开端。

3.5.3 就业指导与资格考试并举。学校可根据实际需求成立就业指导委员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多考取资格认证,增加就业资本。

4 结束语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定位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必须谨慎对待,在依据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专业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蔡巍.浅谈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7).

[2]谭狄溪,邓梅花.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5).

[3]陈晓忠.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ERP实践教学分析[J].价值工程,2013(02).

管理会计的定位分析 篇12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大营销”管理体系为营销管理提供了扁平化的管理组织体系, 从而极大地减少了管理的组织层次, 使各类管理工作的协调和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要求, 进行营销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信息化”的提升势在必行。

(一) 专业管理理念。

电网企业属于资产密集型企业, 其中电能计量资产数量庞大, 安装使用范围广、涉及的管理部门众多。传统计量资产管理通常偏重对计量资产的台账、实验室、仓储方面的管理, 对计量资产基础信息的实时更新、现场管理存在较大缺陷, 难以准确对计量资产进行定位、监管和评估。随着公司经营管理向一体化、精细化转变, 计量资产管理在业务上需要和营销管理目标、公司发展目标统一融合起来, 从更高的层次重新审视计量资产管理, 实现计量资产管理综合水平的提升。将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与3G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平台相结合, 将智能用电领域延伸扩展到通用的智能手机便携终端上, 对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各个环节实现定位跟踪、可视监控的管理, 从而弥补了以往对计量资产现场情况掌握不充分、信息不准确的缺陷。

(二) 专业管理的策略。

山西省电力公司以国家电网公司SG186营销系统及ERP系统作为依托, 在提供数据支持的基础上, 依托基于GPS定位技术的可视化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计量资产的需求、概预算编制、供货管理、安装信息确认、现场资产质量评定、资金管理、运行维护, 几个资产管理的关键节点进行资产可视定位信息管理, 实施以“实时信息为中心, 可视操作为主线, 制度流程为保障, 技术提升为手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二、计量资产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一) 专业管理的范围。

计量资产包括:电能表、互感器、采集终端 (含集中器、采集器) 、计量箱 (柜) 及二次线、标准及检定设备和装置等。通过基于GPS定位技术的可视化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就是要对现场计量资产现状调研、智能生成概预算、资金可视化管控、资产追踪定位、现场运维监控等几个方面进行统一管理。整个管理过程涉及省公司营销部、物资部、省级计量中心、各地市供电公司。

(二) 专业管理目标。

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为依托, 并综合考虑计量资产管理目标、营销业务管理目标、公司整体目标的统一融合, 以及电网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将计量资产管理的总体目标归纳为:统筹协调准确可靠、效率和成本三者的关系, 即在确保计量准确可靠的同时, 提升计量资产管理效率, 优化管理成本。通过借助GPS定位技术在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 实现了对每个环节“三位一体” (时间、地点、事件) 的监控, 使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有丰富的可视化资料作为基础信息支撑, 丰富了评估手段, 尤其加强了对现场运行计量资产的可控在控。真正做到了对计量资产需求、购置、安装、质量、维护的全过程监控管理。

三、指标体系和目标值

可视化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指标体系是围绕公司“三集五大”体系, 按省公司、计量中心、地市公司三大责任主体, 从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立足, 按计量资产投运前后主要分为质量可靠性指标与运行有效性指标, 旨在提高计量资产的集中管理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

(一) 计量资产质量可靠性指标。

1. 供货及时率= (每批次供货数量/计划供货数量) ×100%;目标值:100%;对象:供货商;目的:反映每批次资产供货情况, 掌握资产供货能力;意义:此项指标的集中可视呈现, 为计量资产的集中管理、集中统筹、统一调配提供了最真实直观的数据支撑, 既反映了计量资产供货到货情况, 又为计量资产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货品保障, 优化计量资产及配套工程物料的均衡配置。

2. 检定正确率= (每批次检定资产合格数量/检点资产总数量) ×100%;目标值:100%;对象:供货商;目的:反映每批次计量资产质量情况, 掌握每批次计量资产供货质量;意义:此项指标的波动起伏, 直接体现单批次或某厂家计量资产的质量优劣, 针对性地进行可靠性试验和可靠性预计分析, 及时鉴别存在的固有性质量问题, 把好质量验收第一关, 防止进入下一环节。

3. 配送及时率= (每批次计量配送数量/计划配送数量) ×100%;目标值:100%;对象:省公司计量中心;目的:反映每批次资产配送情况, 掌控资产流向;意义:此项指标的时效性和流向性, 在计量资产集中配送体系下, 为配送工作质量考核和计量资产流向的整体掌控决策提供直观的、可追溯的可视化数据支持。并及时发现配送流程、配送行为中的薄弱环节, 优化配送流程、规范配送行为、提高配送效率。

(二) 计量资产运行有效性指标。

1. 施工工艺规范率= (施工工艺现场验收合格数量/总施工数量) ×100%;目标值:100%;对象:地市公司、施工单位;目的:反映各地市公司计量资产安装工艺水平, 提高现场计量装置运行质量;意义:此项指标的可视化管控, 有效将计量资产施工管理从信息管理拓展到施工现场, 为公司决策层及验收质量评定提供快捷准确的“第一手”信息, 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防止计量资产因施工质量原因导致的计量资产“夭折”。

2. 可视信息准确率= (可视化信息正确数量/计量资产总数量) ×100%;目标值:100%;对象:地市公司、运维及巡检人员;目的:体现可视化信息准确可靠, 促进可视化信息及时运维更新;意义:此项指标直接关系着系统信息可用性和更新及时性, 起着保证资产管理系统真实可靠运行及普及推广的决定性作用, 是所有计量资产管理行为的保证和基石。

3. 运维巡检到位率= (运维及巡检人员实际到位次数/计划到位次数) ×100%;目标值:100%;对象:地市公司、运维巡检人员;目的:监督运维巡检人员实际到位, 掌握运维巡检情况;意义:此项指标的人员管控效益, 保证了各项运维及巡检工作如实开展, 保障了各项运维及巡检制度落实到位, 充分体现了“三集五大”的精髓, 达到真正的扁平化管理。

四、结语

随着智能电能表及配套工程的持续进行和深入, 山西省电力公司计量资产已经逐步进入运行状态, 计量运行资产呈现覆盖面广、数量庞大、运行复杂等特点, 在前期实现对计量运行资产可视化的基础上, 计量资产的现场安装和运行维护较为复杂, 呈现面广点多、人员众多、责任重大等特点, 对现场作业的可视化监管和安全管控, 可以完善现场作业的规范流程、提高现场作业的工作效率、规避现场作业的安全责任风险, 并形成直观的可视化资料依据, 提升计量资产的整体管控深度。

摘要:本文分析了山西省电力公司GPS定位导航等可视化技术计量资产管理的策略, 并且从计量资产的前期现状调查、智能概预算编制、供货管理、物资到货可视化监管、现场资产定位拍照、计量资产质量评定, 到后续的可视化运行维护, 结合无线信息技术和地图导航技术, 提出了指标体系和目标值, 全面落实“三集五大”的战略规划, 实现人员、资产、资金的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

上一篇:口语素养下一篇:教育评价的星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