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建议

2024-11-05

专业课程建议(精选12篇)

专业课程建议 篇1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200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未来数年内,中国的B2B市场将呈现超过100%的高速增长,65%中小企业急需电子商务人才,供需之间出现惊人缺口。据专家预计,每年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求达20万左右。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使得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自2001年6月教育部首次批准西安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设立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以来,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到2006年全国共有1 300多所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有本科、高职高专、自考等不同层次。电子商务是一个复合型的新兴专业,涉及信息技术、经济、市场营销、管理等众多学科,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是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1 电子商务人才的类型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情况,可以把电子商务人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技术应用型

技术应用型人才突出电子商务的实际运用, 符合中小企业“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才需求特点。这要求他们了解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趋势,精通电子商务技术,同时具备一定的现代商务知识。这类人才要善于理解商务需求,知道“如何做”电子商务。如进入企业后能根据企业需求,利用自身技术搭建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等工作;能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和推广企业产品和服务,进行网络营销;能使用EDI系统,进行无纸化贸易等。

(2)复合商务型

这是目前高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主体, 其特点是熟悉现代商务活动, 充分了解商务需求和掌握商务活动的业务流程, 同时具备足够的电子商务技术知识。这类人才要懂得电子商务“能做什么”, 需要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实现、网络营销、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与能力,具有为组织设计并运用完整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长,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从事电子商务系统规划、建设、管理和应用工作的高级应用创新型人才。

(3)战略管理型

这是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 其特点是通晓电子商务全局, 具有前瞻性思维, 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 能够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 懂得“为什么要做”电子商务,能为企业设计电子商务的战略构想和总体规划。

3类电子商务人才的层次关系如图1所示。

虽然国内各高校每年都有一批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但是企业“招人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双重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是因为人才总量不足,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另一方面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片面强调技术人才培养,而忽视了对于技术、管理、金融、法律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对于高校来说,根据电子商务学科发展的特点,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建设就十分必要。

2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

大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而展开的,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体系及一系列教学环节是组成教学计划的主体。课程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教学工作中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基本建设。电子商务专业从设立到现在时间较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专业体系还处于不断发展过程当中,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内容陈旧

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专业,对于本科院校,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能将技术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去。对于课程内容应该要反映出电子商务发展的最新动向、技术的变革及发展趋势。

但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是课程内容陈旧,与现实脱节。如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这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电子商务的专业核心课程。但国内的教材原来大部分是翻译国外的理论,没有经过消化吸收就直接照搬,难免水土不服。如部分教材谈到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比较时,认为时装的购销不适合电子商务流程,只适合传统商务,但事实是2007年C2C平台上交易量最大的正是服装鞋帽类产品。经过数年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普及,随着网民网络消费习惯的逐步形成及环境的不断改善,电子商务的模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目前WEB2.0开展得如火如荼,博客营销、社区营销等手段不断被应用与实施,但网络营销的课程中却很难看到这些内容。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是“新”,知识更新的速度快,教学中的课程内容必须要把这种变化体现出来。

(2)课程安排不合理

通过收集其他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计划和对我校所进行的调研,发现部分课程的安排不符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如大部分高校在大一、大二设置的是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及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专业基础课,很少涉及电子商务的专业主干课。以至于经过三四个学期,大多数学生还不知道电子商务专业要上什么专业课程,课程内容是什么,更别提在课余时间去关注电子商务的问题了。大一、大二是大学生进校后逐步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良好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课程安排一般不多,课余时间充足,他们的求知欲旺盛,在这个“黄金时间”安排电子商务的专业课程能为后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间的关系混乱,相互割裂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系统设置应该围绕某条主线来进行,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相关资源合理地安排课程。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两部分:一是商务课程;二是技术类课程。但两类课程基本脱节,都是孤立地按照某一门课程的大纲在进行讲授,忽视了两类课程的相互关系。

如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会介绍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网络、IP地址、域名等,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平台的实现。可部分高校的教学计划中在前期并没有计算机网络的课程,而在专业课中花大量的时间讲授学生本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是不现实的,最后导致教学内容一笔带过,达不到教学目的。另外有些课程的设置先后关系颠倒,如网络营销课程安排在市场营销学的前面,电子商务技术与实务在网页设计与网站管理之前开设等。电子商务课程系统中的商务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的地位同等重要,但目前因为师资等原因往往导致两者脱节,学生学习后只能解决某一类问题,缺乏用所学的“技术”来解决“商务”问题的思想。

(4)课程体系设置无特点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除了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外,一般都由电子商务概论、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网页设计、Java程序设计、物流管理、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安全等课程组成。以至于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千篇一律,毫无自身特点。

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的综合性与交叉性,高校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也具有“大而全”的特点。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什么都学一点,但什么也没有学精。毕业生就业好像万金油,什么专业都可以靠,但论技术没有计算机专业的扎实,论专业没有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的专业性强,最后所从事的工作往往与专业不对口。

3 优化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议

(1)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根据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合理安排,在专业方向定位上,首先应明确“商务是目标和方向、电子是工具和手段”的原则,强调信息技术与商务的结合,强调两者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商务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商务服务的工具与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商务,培养既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又有技术水平,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要能体现电子商务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变化,符合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将内容重复、交叉的课程去掉或者合并,理清课程之间的先后行关系,让部分专业主干课提前,使课程的安排有一个清晰的主线。

(2)课程安排特色鲜明

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同样,对于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也要具备独特的知识和技能,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特色鲜明的课程安排。

现代人才必须既“博”又“精”,但在本科4年教育中,必须首先突出“精”,深入钻研一个方向,在“精”的基础上“博”。否则,毕业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时间有限,难以深入钻研,后劲不足,在学术和工作中都不容易达到一定的高度。另外课程设置也应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新技术、新领域的出现也使课程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学科的发展。基于此,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如下:

经济学(宏微观)、管理学、运筹学、市场营销、会计学原理、统计学、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与运作管理、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网页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开发、Java程序设计、.net程序设计、物流管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具体安排如图2所示。

在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要系统地讲述电子商务及其相关技术、管理、建设方面的内容,还要增加了大量的新知识和专门技术,如:EDI报文标准、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电子商务推荐系统以及相关知识的及时补充等。还可结合高校综合资源、教师的研究方向来突出课程特色。如我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技术类课程设置了两条主线,一条以JAVA为主,一条以.NET为主,既发挥了教师的特长又与技术的热点与发展相吻合。

(3) 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大多数学校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开设主要采用理论学习为主导,案例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而在实际的运用中存在理论与现实实际脱节的问题。虽然有课堂教学与模拟实验环节的指导,但电子商务作为新课程与新专业,商务技术与实际应用变化更新快,理论内容与电子商务实际发展状况总体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因此在课程内容安排及教学中要模拟企业真实环境,案例的编写也不能仅仅是常见的国内外大型电子商务公司,而是要有针对性。

国内大量的中小企业需要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而另一方面又找不到符合企业应用需要的毕业生。加强与企业合作,使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实际运用接轨无疑是个“双赢”的选择。目前阿里巴巴集团正联合全国的高等院校共同发起大型电子商务教育发展计划———“明日网商孵化计划”,培养兼具“商务”和“技术”两方面才能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合作模式包括与学校组建虚拟公司,成为学生实习或创业的基地;阿里巴巴集团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学生的标准,并为学生提供到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所有子公司及2 000多万家会员企业的实习机会;与学校共同进行师资培养合作,共建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课程;提供实战机会,激发当代大学生学习、实践、就业、创业潜力;提供高校教师教学实战平台。与企业进行纵深化的合作,充分利用校企的资源将对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4)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为了实现培养实用型复合人才的目标,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需要安排大量的上机学时和实践环节。以我校经管学院为例,在课堂教学中,电子商务专业安排330个上机学时,占总学时数(2 516学时)的13.1%,上机学时率列经管院所有专业第一;在实践环节,安排有计算机网络方案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设计4门实践性课程和业务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等实践性环节,合计为30个学分,占总学分数(177学分)的22.6%,其中上机160机时。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是落实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技能训练、分阶段实习和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形式来完成,通过课程体系中系统的实践技能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知识传授的引导者,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也需要教师来进行实施。由于客观原因,目前电子商务的师资都比较匮乏,既有扎实的管理及商务理论又具有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很少。电子商务专业设立的时间不长,部分教师都是由原管理类课程或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师转入,知识结构尚待完善,青年教师比重较大。因此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必须充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跟踪学科发展前沿,鼓励教师积极探讨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取“派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培训师资。“派出去”就是由学校选派爱岗敬业、年轻有为、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攻读高层次学位;进入企业学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师资培训班。“请进来”就是由学院根据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最新发展形势,结合目前的师资队伍现状,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从而切实提高本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交叉型的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快,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高。高校需要充分考虑电子商务人才的定位,设计出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技术过硬、适应能力强、能快速切入企业电子商务类岗位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摘要: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 广泛涉及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等领域。本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了高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朱玉春.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 2006 (6) :48-50.

[2]蔡体健, 丁振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问题刍议[J].商场现代化, 2006 (2) :14.

[3]周荣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07 (7) :182-183.

专业课程建议 篇2

应届毕业生求职网总结了面试专业形象建议:

时下的招聘已经从主观印象发展到科学评价,用人方不仅要和应聘者见一面,更开始在形象仪表、自信心及潜在心理等方面全方位考察,

在求职时,尽可能不穿牛仔裤、高跟拖鞋,以免给招考官留下太随便的印象。同样你的头发和化妆,也会影响你的形象。化妆越淡雅自然越好。求职时的正式装扮,应是比较典雅、成熟的`,而不是穿有许多装饰品、褶边或蕾丝的服装。因为你希望主考官注意的是你的内在气质,而不是你上衣的滚边。

语言能力是主考官评估你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如果你说话时经常用“恐怕”、“那”、“这”等口头语,你给人的印象将是犹豫不决、紧张,甚至迟钝,

别人就会把你当作小女孩,对你工作能力的信心也降低。

一般主考官都认定应聘者应该有社交能力,以及有在大家面前开口说话的勇气,这是最基本的商业技巧。不要一想到自己要在主考官面前说话,就开始想象负面的结果:万一我的意见太幼稚,我说话的内容会让人取笑……如果你会怯场,那么,充分的准备可以帮助你镇定自己。万一你临时被通知要在考场上发言,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写下你要说的重点,然后一一列举和演泽。

专业课程建议 篇3

【摘 要】 为推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不断优化,采用文献资料查询、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对部分航海类院校、航运界用人单位、船员和体育专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研究水上专业体育课程设置需求。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航海院校水上专业特色,围绕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心理素质、职业特点和适应性,优化体育课程设置,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航海院校;泰勒原理;课程编制;课程理论;课程设置

0 引 言

海员是一种直接从事航运的特殊职业,具有艰苦性和风险性特点。海员不但要拥有强壮的体魄以适应海上的工作环境,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稳定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及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航海院校应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及学生的具体情况优化体育课程的设置,以此来推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尤其是应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结合航海专业特点,对航海体育和健康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重点探究和优化,在探讨体育课程设置中重点应放在如何将与职业特点有关的运动内容和身体锻炼方法合理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之中。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如何提高学生在生理、心理、团队意识、实践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是航海体育教育发展适应现代航海职业特点需要的当务之急。

根据研究需要和条件,选取上海海事大学2012级、2013级共218名航海类专业学生和参与航海体育教学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调查大连海事大学、部分船员及航运类用人单位,收集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等3所学校的航海体育教学大纲。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通过查阅文献,全面掌握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教学的现状和课程设置相关理论,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为保证问卷的真实性和回收率,对学生、教师、船员、航运界用人单位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方式。调查问卷338份,回收338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12份,有效率92.3%。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所得到的数据等资料进行逻辑归纳和比较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和访谈形成本研究的观点。

1 水上专业体育课程的构建

1.1 现代课程理论指引作用

针对如何确立教育的目标,特别是如何确定教育目标的来源,泰勒原理(见图1)从以下3个方面对此作了具体的阐述:(1)对学生的研究;(2)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3)学科专家的建议。

以泰勒原理作为主要理论依据,探讨和构建航海院校水上专业的体育课程。通过对泰勒原理的解读可知,要构建航海院校水上专业的体育课程,首要任务是确立教育的目标。教育目标的确立,需从水上专业的学生、航运界用人单位、体育学和相关教育学专家等3个方面入手,同时遵守《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 95公约》)。

(1)从学生角度分析,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适应航海职业特点要求的身心素质和运动能力,加强人生观、健康观和终身体育观的综合教育,为体育终身化、健康理念终身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从航运界用人单位分析,学生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交织,学校教育的功能是通过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并以社会为中介而实现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同时这些信息不断反馈给教育机构,课程编制者通过调整课程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发展。

(3)从体育、教育专家分析,航海院校水上专业的体育课程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其结合了航海、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因而在制订课程时,应保证航海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制订课程考核标准。

1.2 构建原理

本文将课程编制定义为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见图2)。基于课程编制原理和上述原因,本文在构建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课程时,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1.3 问卷统计和分析

从学生问卷分析,救生教学课程排名第一,潜泳课程排名第二,游泳课程排名第三,滚轮和球类项目课程排名第四,体育理论排名末位。分析表明,航海院校水上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特色及毕业去向具有一定的认知,意识到救生、游泳、潜泳等基本技能在将来所从事工作中的重要性。由于极少数学生已经掌握游泳技术,而大部分学生不会游泳,笔者认为,在开学之初,按照游泳能力分班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不同的授课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从航运界用人单位问卷分析,游泳、救生、实用跳水课程排名第一,说明企业单位将安全放在首位。通过调查和了解,在海上工作和生活中,最难克服的是晕船问题,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不能及时适应环境,对正常的工作造成影响。航海类水上专业的学生在大三或者大四期间,第一次上船实习结束以后,思想变化很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抗眩晕能力差,在生活、工作环境、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存在不适应性。笔者认为,在开设课程时,寻找一些抗晕船的体育项目,像滚轮、操艇、浪木、联合器械等课程可以提高学生一定的前庭器官适应能力,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的船员。

从任课教师及专家问卷分析,游泳、救生课程排名第一,说明任课教师和专家也认为这两门课是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教育的核心课程。从航海职业的角度看,体育教学必须培养学生掌握适应未来岗位需要的素质机能(如抗晕能力、平衡能力、灵敏、上肢力量等)和体育实用技能(如游泳、潜泳、救生、自救等)。

从船员问卷来分析,他们对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各项课程设置百分比差异不是很大,对体育理论课程选择却达到了100%。船员平时主要在健身房锻炼身体,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需要科学的健身方法。因此,在体育理论课程中应从健身机能评价出发,传授运动健身知识,使船员能够自主制订健身计划、身体力行,主动参与运动,进而达到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使运动健身成为船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现有国内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 课程教学大纲的研究比较

从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等3所学校的航海水上专业体育课教学大纲(见表1)看,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对水上专业体育教学都非常重视。

(1)大连海事大学更突出游泳课的教学。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游泳课程都占有绝对的比重。同时在考核方面,也最为严格,以蛙泳慢游1 000 m为考核标准。

(2)集美大学在水上训练内容安排上较为丰富,增设了操艇训练,实用性较强,非常重视学生的专项训练和全面发展。

(3)虽然上海海事大学对水上专业的学生设置游泳学分的要求(达标500 m),但在适应水的能力及水上自救能力方面有待提高。海上专项训练是上海海事大学体育教学每堂课的必要内容,同时还有翻梯、滚轮、联合器械等专项训练。

三所航海院校体育课程都将游泳课程放在重要的地位,这与学校的专业特色相关。上海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除了游泳教学外,还开展多个体育项目,分成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散打等不同项目,设立各个选项班。

由于航海体育课专项适应性训练中的一些项目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部分教师从安全考虑,将其取消或者减少教学课时。笔者认为,只有在训练中确实加强安全意识,掌握好科学训练方法,体育锻炼才能促进身体健康;否则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坚持将航海专项适应性训练列入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3 建 议

(1)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确保培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国际国内相关法规、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航海人才。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既要学生掌握适应未来航海职业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实用技能,又要体现体育对心理素质的促进作用。

(2)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课程的编制应当遵循教育学原理。航海体育课程编制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研究和发展过程,须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

(3)根据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等3所学校的航海水上专业体育课程设置,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对游泳教学都非常重视和认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游泳技能程度,采取分班教学。航海体育课专项适应性训练中的一些项目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应坚持将其列入教学中。

4 结 语

本文通过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体育课程需求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围绕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心理素质及适应性等方面优化体育课程设置。新的体育课程设置将航海体育教学与航海专业更加紧密地结合,更好适应航运业的迅猛发展给航海体育教学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专业课程建议 篇4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师资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 没有真正地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

1. 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淡薄。

主要表现在“强权意志”还是比较突出。开展新课改以来, 关注学生这个“弱势群体”, 反对教师的“强权意志”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在课改工作已经历了几轮的试验、推广、全面实践的今天, 在部分地区, 尤其是教育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 教师的强权意志依然“顽强”地存在着。比如, 在很多小学的语文课堂里, 教师设计的问题通常是学生只须回答“是”、“不是”或者是“对”、“不对”就行了, 所谓的“合作探究”, 不过是学生在书本上寻找 (通常是并不费力的寻找) 符合教师预设答案的语句。对一些稍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学生的思维刚要打开, 教师却把多媒体打开了, 画面呈现替代了学生的思维, 因为学生的回答也正好“预设”了;如果学生的回答在预设中没有, 教师就置之不理, 学生的意见受到了冷落;一些学生听不懂、学不会, 教师也不管不问, 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所经历的是一种自信心的失落。在这种语文课堂里, 教师的知识权威取代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独特体验, 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消解了, 只剩下教师这个主角。

2. 漠视语文课中人文性内容的流失。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主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但是, 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还是把人文性内容等同于传统语文教学所提倡的“文道结合”中的“道”——一种简单的思想教育, 或美其名曰人文教育, 完全忽略人文内容的分析、体验与感悟等一系列的过程, 这是对学生接受人文性内容熏陶的整个心路历程的忽略。导致了以文本为载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内容的流失。例如教《幸福是什么》 (新课标小学语文第七册) 一文时, 教师只是在分析了文章的所有内容后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的生活。这种人文教育没有经过思考与讨论交流的过程, 不是我口说我心, 孩子们如何能真正领会呢?

3. 探究性学习有名无实。

这主要体现在教师们对探究性学习有两方面的片面理解:一方面是有探索过程, 却没有真正地追究、理解到文本的深层意义,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 营造了热闹的学习气氛, 但只让学生想像体验、任意衍生“多元解读”而没有开启智慧的引导, 课堂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这导致了文本价值取向的失落, 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真实理解;另一方面是教师一个人的探究, 一连串问题的提出, 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 答案基本上都是教师教案里预设好的, 提问的主动权、回答的干涉权等都掌握在老师手里, 学生没有主动参与、自由表述的平台, 师生的思维没有机会发生直接的碰撞。

4.“教教材”和照搬教案内容。

这种教师基本上没有理会新课改理念, 对课改中所提倡的“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新理念没有认真贯彻实施, 他们还是仅凭一本书、一篇课文去组织课堂教学, 至于能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他们并不关心。因为有了这种教育惰性, 有时他们连一本书、一篇课文都教不好。也有不少教师只拿着一本教案书去上课的。他们在课堂上照搬教案, 课堂生硬乏味, 学生听不进去, 课堂闹哄哄的处于失控状态。明知对文本缺乏研究, 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课是很难上得好的, 但他们还是听之任之。

(二) 没有反思和克服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的倦怠主要表现在教师感到工作的盲目, 成就感丧失, 激情消逝, 甚至失去目标和追求。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担任教师工作的时间长了, 滋生一种习惯性职业厌倦感;二是个人的情绪、期望、信念和归因倾向等方面出现了偏差, 有些教师自我期望值过高, 刻意追求完美, 忽略社会因素和自身条件的限制, 一旦目标、理想不能实现, 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幻灭感, 精神沮丧;三是新生代的年青教师吃苦少, 仰慕舒适的生活, 开放的社会环境容易使他们往物质利益上使劲, “高付出, 低收入”的小学教育工作环境让他们缺乏工作热情。

二、当前高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应关注和处理好的问题

基于上文的分析, 笔者认为, 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专业思想不过关、专业化程度不高。高校在为基础教育培养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才时, 应着重在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方面注意处理好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 坚持“以学生为本与教师的发展是一致的”的理念。

这是进行课程建设的思想基础。它要求我们在进行课程建设时, 一方面要在主观思想和客观行动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满足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需要为意志转移;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第三方面要明确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因为教师是通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实现其为社会发展服务、体现其劳动的社会价值的;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 教师的服务才是最专业化的、最佳的服务, 才能体现教师劳动的最大的社会价值。

为此, 我们应该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设立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及其课程教学评价网站, 建议本专业的师生经常性地参与课程及其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在指引评价时, 可以提示师生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 但不采取分项说明, 只让师生在相应的分项栏目上打“√”或用选A、B、C的做法, 不明确地设定具体的评价标准, 尽可能地让师生对所开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效果畅所欲言地进行评价, 希望参与评价的师生说出其好与不好的理由。对于超过20人以上的一致性反馈意见 (一般认为20人以上的一致性评价具有较高的信度值) , 教育管理部门要予以重视, 可以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师深入课堂听课, 进一步鉴定、评估该课程及其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这种做法可以更好地从实证的角度去面向学生, 理解他们确定好教师与好课程的标准, 尤其是好教师的标准。二是以“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为标准, 倡导教师的自主发展, 鼓励教师争当名师, 以名师的身份启导学问;设立科研基金, 奖励学术研究。在这个问题上, “学术是生命”的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这就要求高校要想方设法激励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带头开展学术研究。因为教师一旦具备了良好的科研能力, 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 必然会在学科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这样就会出现在师生平等交往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教师的思考习惯及育人智慧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高校教师首先要成为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思想、学术上的终身楷模。

(二) 建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核心课程体系。

这里探讨的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及侧重点问题。进行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计, 首先要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任务, 力求能按照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构筑小学语文教育体系, 使整个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切合科学原理和实际需要。据此,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应该抓好两大块:一是汉语言课程、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各种从教技能的训练课程, 它们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基础, 侧重于让师范生掌握知识及本领, 属于应用工具系列课程;二是文学课程, 这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要承担的必然任务, 侧重于通过文学作品的人文熏陶, 满足学生丰富自己的感情、完善自己的人格、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等一系列的需要;二者同为核心, 不可偏废。完整的、理想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应该是把这两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

但若以此来对照我院及其他一些同类院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 并没有充分地显示出二者的核心地位。在2006年我院编订的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进程表中, 各类通识课程总课时是530节;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总课时为99节;各种技能课程总课时是468节;文学课程总课时是431节。按课程课时比例计算, 当中比值最小的就是汉语言文学课程。虽然各种从教技能训练课程的课时比例猛增, 但这跟语言课还是不能等同。所以, 一言概之, 就目前这样的课程规划, 是无法突出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课程体系的核心价值的, 这将对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三) 在已有课程中倡导科学研究的精神, 增设研究性课程。

为了纠正现有的小学语文课堂假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也为了弘扬高校的学术研究精神, 我们应该考虑在已有课程中倡导科学研究精神, 增设研究性课程。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作尝试:

1. 在已有课程中倡导科学研究的精神。

例如:在语言课程里, 可以就普通话与本地方言发音差异、生活中的趣味语言、句子的语法单位对朗读技巧的要求等问题进行研究;文学课可以就文学作品鉴赏技巧、朗读与诵读对文学鉴赏的重大意义、文学作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设计等问题进行研究;各种教育技能课突出“案例研究”, 等等。这些课程内容的设计, 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将有助于师范生转变对传统教师的单一角色的理解与接受, 他们将学会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扮演探索者、学习者、合作者、引导者、倾听者、欣赏者、支持者等, 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 扮演不同的角色, 这样才能成为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合格教师。二是容易把他们培养成会思考、有智慧的好教师, 他们将形成的特点是对本专业有深入的研究, 不仅有广博的知识, 而且充满智慧。

2. 增设研究性课程。

专业课程建议 篇5

如何做好学生准备工作

一、学习心态的调整

学生心态 – 新奇、兴奋和担心。

1.充分利用学生新奇和兴奋的心情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双语或全英语的教学活动。2.明确双语或全英语专业课程的难度,帮助他们建立刻苦学习的思想准备。3.明确双语或全英语专业课程的益处:

 帮助学习者提高英语应用和表述能力

 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并获得进一步学习本学科先进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 拓宽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提高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对经贸学院11级国贸专业全英语班和双语班的部分学生的调研:这两班的学生都已接受或正在接受超过3门全英语或双语专业课程的训练。两班分别有42名学生,发放问卷84份,实际回收76份。问卷如果出现超过3题漏填或自相矛盾的情况,则被视为废卷。此次调查不合格问卷剔除率为1.3%。)

部分调查情况如下:

 本次接受调研的学生来自全国13个省市,其中57%的学生来自上海。(见图1)

 来自上海的学生都接受过不同程度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训练。 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中有98.7%在高中时期没有上过口语课。

 部分来自河南和河北的学生由于该地区高考不设听力部分因而也没有接受过听力训练。

由此可见,虽然两个班级中较大部分学生(上海生源)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相对均衡,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在上述四方面的能力存在较大失衡的情况。

 受访的40位全英语班的学生中有11名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表现出缺乏自信。其中上海学生中占18%,其他地区占50%。

 双语班中35%的上海学生对自己英语水平缺乏自信,但对其他地区学生而言,该比例上升至58%。

由于英语教育水平地区性的差异导致两个班级都存在英语综合能力不平均的现象,而学生的学习信心也有较大的偏差。

 学生认为英语强化不足的人数比例情况(见图2)

 口语能力的低下也妨碍了学生对专业问题的探讨和思想的表达,因此他们希望能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强化。

 由于教师布置的作业(例如演讲、论文)和期末考试题目大都需要学生用英语作答,学生写作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业和答案是否能够清楚表达意思,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因而有82%的学生觉得应该在写作方面有更多的强化。

 认为听力和阅读强化不足的学生都次于语法和口语,而这两方面的能力(影响知识输入)对学生将来在专业方面的学习却至关重要。

 学生并不缺乏阅读练习,然而长时间的应试教育导致部分学生,甚至是部分教师在阅读训练中只注重回答问题的技巧而并不在意提高理解能力,导致阅读训练的强度与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成正比。

 学生们大多把英语表述理解困难这一问题的原因错误的归结于语法的训练不足。

开课之前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听力、阅读和口语。(提高学生对英语读物的理解、概括、甚至复述。加强听力和口语能力。)

三、学习方法的调整

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双语或全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错误的方法会导致不良的学习效果,进而打击学生的信心、学习兴趣和热情。摈弃传统的填鸭式、记忆式学习而改为理解式、思考式和自主式的学习。推广“非指导性教学”,以人本主义,通过平等的沟通交流和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造力和适应力的学生。

部分调查情况如下:

 认为接受过或正在接受的英语课程是的以英语应用能力为主的学生数为6名。(见图3)

 全英语班和双语班中分别只有30%和49%的学生愿意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

 导致不愿沟通的原因大多以“与老师不熟、害羞”,“怕麻烦”,“不习惯问问题”,“老师不热情”,“老师水平不够”,“老师没时间”,“不知如何沟通”,“有压力”为主。

教师与学生沟通不善是双方共同造成的。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与老师沟通的习惯,不知道该如何交流,因而产生压力,不敢或拒绝与教师主动沟通。而教师也可能因为自身态度或教学水平、时间安排等主、客观因素形成了沟通阻碍。

帮助学生养成多沟通、多回馈的习惯以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难易度和进度,帮助提高教学效果。对不爱言语,不主动发言的学生采用强化锻炼的方式,鼓励甚至是迫使他们开口表达自己。

适合双语教学的教学管理和制度

一、学生激励制度 – 三类激励因素。 分数或成绩

 鼓励教师提高平时成绩在总分中的比重促使学生更加认真的对待平时作业和练习,进而养成及时复习,时刻探讨,不让“疑问”过周末的良好学习习惯。

 任课教师或学院的推荐

 对于那些在双语课上具有出色表现并获得良好成绩的学生,学院领导或是任课教师应该在开具的推荐信中表现出褒奖和鼓励。

 学生的自我实现和成就感

 适当给予物质奖励和奖状以有效的调动学生自身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来达到激励的目的,同时起到模范效应。

二、学生动态管理

根据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以判断该学生是否适合接受或继续接受双语或全英语课程。如果学生在学习能力或态度上没有达到接受双语或全英语课程的要求,学院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以免对学生自身、对课程的进行和对其他的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影响。

学生选拔和考核

1.初次分班选拔:

 英语应用能力的测试:听力(30%)、阅读(50%)和说写(20%)三个方面。 为了更好的进行选拔,可参考PTE学术英语考试模式。2.动态管理再次分班考核:

 第一学年末的学生考核:各门课程成绩。

 第二学年末的学生考核:各门课程成绩,英语四级通过情况。 第三学年末的学生考核:各门课程成绩,英语六级通过情况。

三、任课教师动态管理 – 四个部分  教学能力测试

 测试内容应该包括“中文、英语讲课效果”,“课堂讲解中英语所占的比重”,“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教学活动(包括作业练习等)的设计”。

 教学能力培训

 对测试不通过或是测试结果不理想的教师进行以上三方面的教学能力培训。

 为双语或全英语教学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教师团队中发展建立积极上进的学院文化。

 教学效果评估

 期中和期末通过督导听课和学生调研的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教学安排调整

 适时的对教学能力测试不通过,经过培训仍旧不通过和教学效果评估较差的教师的教学安排做出调整,只让相对优秀的教师从事双语或全英语教学工作。

四、教师激励制度

由于双语或全英语课程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能力并付出额外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学院在教师的薪酬上也应该做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学院对双语或全英语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上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双语课程教学方法

 避免错误或无效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堂上为学生逐句翻译讲解原版教科书的词句、内容。(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学习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扩展性的思考,形成思维僵化;导致学生过多专注于翻译词句,而无法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 讲课应该做到以书本为骨架,以多样的教学资源为血肉。 提倡教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工具和手段。

 引进不同的学习资料(其中包括英文原版书籍外还包括与专业相关的英文期刊杂志、英语视频、案例等。)

 多渠道的收集知识、资讯和情报并把这些传递给学生。这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眼界,掌握灵活自由的学习方法。 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

 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的适用。

专业课程建议 篇6

关键词:物流管理 仿真教学 问题及建议

仿真教学,是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模拟企业在仿真教学实习实训基地里进行企业运营,或者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模拟企业的生产运作以及相应的角色活动,它包括实验仿真、实训仿真和管理模拟这三大部分。常见的仿真教学包括生产实习实训、企业认知实习、课堂演示,课程设计,过程控制,安全教育,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物流管理专业仿真教学,就是在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在仿真教学实习实训基地里采用计算机模拟企业沙盘运营、模拟进行各项物流活动,模拟物流各岗位人员进行生产作业的教学过程,使得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开展物流管理专业仿真教学的必要性

(1)是切实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途径

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能力、职业技能能力和交际沟通能力的集中体现。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仿真教学,是贯彻落实“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提出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种教学手段,要更是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途径。通过在学校仿真实习实训基地里进行的企业沙盘运营推演、课程设计、情景或角色模拟等仿真教学,锻炼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和职业技能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其就业能力。

(2)是加快教學改革和教学创新的迫切需要

是落实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 “高等学校要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途径。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型学科的专业。传统的课程教学往往是在教室上,一本书+一支粉笔即可完成所有课程的教学工作。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也不例外。而在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和社会用人单位越来越强调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课程教学的需求,更不适应技能型社会的需求。因此,物流管理仿真教学也就应运而生。通过仿真教学,将企业丰富的生产经营活动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或进行场景模拟、或进行计算机沙盘模拟、或企业生产活动的现场认知等等。通过这些丰富的、形式多样的仿真教学,使得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得到加快。

(3)是突出高职院校本身特性,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突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是高职院校进行招生宣传的重点之一,也是快速树立高职院校专业品牌形象和声誉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通常采取的手段就是仿真教学。通过结合本高职院校的自身特性和优势,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仿真教学情景往往被制作成图片、视频,配以文字讲解,用以树立本高职院校的专业品牌形象和良好的声誉,并吸引即将进入大学就读的新生。

(4)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物流管理专业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学生动手较少,较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采用仿真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动手操作,参与课程教学。自然而然,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得到了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一)仿真教学流于形式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其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或课程设置里,都有明确的表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如部分院校为专业课程总课时量的50%,或者为60%。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一些客观或者主观原因,导致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开足课时,即使开足课时了,也达不到应有的质量效果。就客观方面的原因而言,1.开展仿真教学的条件不具备,缺乏相应的设施设备和实习实训场景等仿真教学场所;2.科任教师自身操作不熟练,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需要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部分能推则推,确实不能退掉了,也就走一下形式过场;3.就主观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科任教师的责任心不强,觉得进行仿真教学,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

(二)建设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的功利性过强

建设物流管理专业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尤其是专业技能能力。而实际上,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仿真教学场所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招生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其院校。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的设备虽然齐全,但是数量较少,做仿真教学的时候,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的学生少,站在旁边观看的多。

(三)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缺乏系统性

在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中,要建设一个以模拟物流企业运营为中心的包括整个物流活动,如物品包装、装卸与搬运、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等一体的仿真供应链物流环境,乃至在模拟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的过程。在这个方面来说,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的仿真教学模块虽然可以建设在不同的区域,能够相对独立,但是又必须互联互通,犹如一个企业生产运作一样进行。这就要求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的每一个模块,如出入库管理、货物搬运、报关报检、配送、物流企业沙盘运营等都能独立操作,从而使得参加仿真学习的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教学进程合理安排仿真教学模块;同时,这些不同的仿真教学模块也必须能够互联互通,以便构成一个整体,通过阶段性的操作或者综合实训形成一体的仿真物流流程,进而体现其系统性。

在现实中,由于经费问题,仿真实训教学往往只能进行某种单一的环节仿真教学活动。如在实际操作中,高职院校往往会选取一个实验场所,配备一些工作台和相应的实验用品,设计一套业务流程及实验数据,对某项物流业务处理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或者进行软件模拟,或者进行设备实践操作等。这样的物流仿真教学,缺乏系统性。

三、建议

高职高专院校要转变观念,加大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的投入,配足配齐相关设施设备,使其形成完整的物流企业运营模拟系统。

(一)加强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高职高专院校要对各自的物流管理专业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的资金投入,按照物流工作流程,配齐配足软硬件设施设备,如流利货架、立体仓库、电瓶叉车、燃油叉车、自动传送带、包装机、堆高车和国际货运代理模拟软件、物流企业沙盘模拟软件、企业物料系统等等,使得参加仿真教学的师生都有相应的设备设施进行模拟企业日常的生产运作和日常管理。

(二)完善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的系统性

校内仿真教学场所健全是仿真教学必须具备的必要条件,仿真教学课程设计内容的系统性,是开展物流管理专业仿真教学的核心条件。从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来看,物流活动包括了物品包装、装卸与搬运、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项工作构成,每个环节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如运输环节就包括運输设施选址、运输线路设计、运输货品配装、运输活动监管等问题,而仓储环节则包括货品的出入库管理、存储管理、货位管理、货损货差管理等内容等。在各个物流活动的环节中,还可能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必须把物流工作过程中每一阶段的物流活动规划好,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撰写好相应的仿真教学资料,从而使得在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进行的仿真教学具备系统性。

(三)加强仿真教学师资的培训

一方面,加强对物流实践教学环节授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不但要在认识上重视仿真教学,还要在操作上,能够独立并熟练地操作各种物流设施设备。这样的教师队伍,才能承担起开展仿真教学的课程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在校内仿真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仿真生产实习等的时候,要聘请资深企业管理人员做兼职指导教师,协助本校的教师指导参加实习实训的学生按照物流各岗位职责以工人、管理人员和技术

人员等身份直接参与物流的各个生产过程,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在仿真教学中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运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

(四)完善仿真教学的校本教材和考核体系

从事仿真教学的教师,必须根据本高职高专院校的条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企业资深人员合力编写校本培训教材和考核体系。以便在仿真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训,使其实习实训活动不偏离课程设计上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同时,在编写考核体系的各项操作指标中,结合学生参与仿真实习实训的情况,如德、勤、绩,和其团队合作精神,赋予相应的考核分值,以便能够以企业的标准,正确地评价每一位参与仿真实习实训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陈月明.《物流仿真实训》课程教学探讨[J].物流科技 2011(6).

[2]山立,马建中.现代高校物流教学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2年19期.

[3]彭杨,吴承建.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05月.

[4]刘靓,黄立葵.物流仿真系统构建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9期.

专业课程建议 篇7

一、学习领域课程、通识类课程和实践课程课时安排比较

笔者选择了通过国家验收的首批28所高职院校中的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青岛职业技术学院[2]、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的机电一体化专业, 与德国图林根州的Andreas Gordon-Schule Erfurt职业学校和BOSCH电器 (艾森纳赫) 培训中心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安排和实践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如表1所示。

在德国, 理论课程 (包括通识类课程和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以下同) 教学都在职业学校进行, 实训教学课程在企业培训中心或各区域的专门职业培训中心 (如Erfurt市的机电职业培训中心、汽车维修职业培训中心等) 进行, 顶岗实习在企业进行并分为相关职业岗位轮换实习、就业岗位集中实习两个阶段。国内高职院校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都在学校进行, 只有顶岗实习在企业进行。总课时比较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 德国理论课程、实训课程和顶岗实习的课时分别是2040、2640和1960学时, 3者比例为3∶4∶3。国内3所院校平均理论课程、实训课程和顶岗实习的课时分别是1594、605和576学时, 3者比例为6∶2∶2, 理论课时比例明显高于德国, 但总课时仅为德国的41.8%, 学习领域课时数与德国基本相同, 通识类课程课时是德国的62.8%, 而实践教学课时远远低于德国。

二、工学交替的教学计划安排分析

1. 德国理论与实践教学时间安排。

德国将理论课程分别在3.5年内按周平均安排, 平均每学习2周的实践课程后安排1周的理论课程学习, 理论课程学习、实践课程学习始终交替进行, 贯穿于整个学习全过程。德国BOSCH电器培训中心2-3.5年级的理论课程、实训课程、企业顶岗实习课程安排如表3所示。一年级的5门学习领域课程、9门通识类课程和15门实训课程教学计划[4]与二年级类似。

2. 国内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安排。

国内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安排经过改进、完善后, 通常分为以下3种情况: (1)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采取实训、实验与理论合为一体进行, 通过完成产品的过程开展学习, 教、学、做一体化进行; (2) 有些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教学采取先讲授理论, 学期末集中几个周的时间进行实验与实训; (3) 开展项目教学, 先学习理论再完成项目、任务, 在该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与实验、实训课程的内容基本一致。实训内容与将来学生就业的企业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要求有较大差距。而且实验、实训都是在学校进行, 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职业要求、岗位要求、企业文化等相差较远, 只能培养专项技能, 很难高水平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分析

无论德国还是国内院校,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都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目标进行了确定, 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但是, 从国内高职院校和德国的教学计划安排分析中可以发现, 中德双方院校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方面有较大差距,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工学结合密切程度不同, 导致培养的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水平差异较大。

德国的教学计划中将理论与实践课程间隔式安排, 以周为单位开展教学, 符合项目实训的职业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 有些实训项目需要2-6周的时间才能完成, 而简单的实训项目安排1周时间。无论是企业的实训中心还是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 其实训过程的管理、要求、方法等完全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要求进行, 在训练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 也完成了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训练。

国内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过程相对比较松散, 工学之间间隔时间较长, 与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符合度较低。有些院校甚至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分开设置课程进行培养, 而这三种能力是职业能力的三方面体现, 三个方面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 不是孤立存在的三个能力。

2. 实训课程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关键。

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通过大量实训课程的学习训练,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德国在3.5年内设置的34门实训课程与13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 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实训课程是理论课程在不同企业的拓展应用, 与企业岗位密切关联。13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由州政府统一规划制定, 全州的职业院校都按照规划开展教学, 实训课程则是依据德国《职业培训条例》、《培训框架计划》和州政府行业委员会制定的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结合各企业、职业培训中心的具体情况、要求而制定。同是机电一体化专业, 图林根州的BOSCH电器培训中心、ERFURT MULLER重型机械厂培训中心、OPEL欧宝汽车培训中心和ERFURT机电职业培训中心, 则各自根据自身需求开设了30-40门不等、不同的实训课程。

通过分析国内3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可看出, 实训课程都是在9-14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内容框架下进行设计, 学习领域课程和实训课程一一对应, 以理论为主, 基本没有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拓展性应用训练, 而且都是在学校环境下开展实训, 这就难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 国内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稳定的专业理论骨架做支撑。

国内的多所高职院校的相同专业之间, 没有统一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规范, 导致一个专业没有相对稳定的专业理论骨架做支撑, 过份强调理论知识与技能完全与该院校毕业生就业企业之间的符合度, 结果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低下, 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由表4可见, 青岛、福建和南京3所高职院校各自开设的独立课程比例分别为44.4%、50%和58.3%, 独立开设课程比例超过35%以上时, 其专业培养方向、专业名称内涵等都将发生较大变化, 达到50%以上时, 就可能变成另外一个专业了。

四、对国内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规划的建议

1. 重新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参考德国经验, 结合国内区域行业企业特点, 以地市或省为区域范围, 有组织地对高职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通识类课程进行统一规范和设计, 在区域内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课程骨架。实训课程则应根据各个学院毕业生的主要就业企业群的岗位要求、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实训课程是学习领域课程在企业的应用和拓展, 而不是理论课程的验证和实验。

2. 以各地市为单位, 统一规划建设实训基地。

借鉴德国的经验, 以地市的行业企业、劳动保障局和高职院校为主体, 构建地市级职业能力培训基地, 将各个院校的实训中心或基地作为其分支机构进行统一规划, 实行规范化、企业化、职业化管理, 统筹安排学生实训、实习。高职院校负责理论课程教学, 地市职业能力实训基地负责实训课程教学和部分顶岗实习。以周为单位将理论学习与实训、顶岗实习交替进行安排, 使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在一个规范化、企业化的职业环境中学习和训练, 以更好地培训学生的职业能力。

3. 改革、完善高职教育的“双证”制度。

从近几年双证制实施的效果看, 职业资格证的获得越来越容易, 一个学生虽然持多个职业资格证书, 但水份太高, 导致社会、企业的认可度越来越低。德国的毕业生只需要获得一个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满足就业岗位、企业的需求。因此, 建议在目前国家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泛滥的情况下, 统一规划使一个专业对应一组 (如4-7个) 相互关联的职业资格证书及拓展职业资格证书, 毕业生只有获得这一组职业资格证书, 才能证明其具备了这个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同时, 改革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和方法, 以完成一个相对独立、有实际应用价值、来源于企业的项目为主体进行考试, 包括设计、制作、试验、客户验收、答辩等过程, 并完成相应的设计报告。

4. 改革、完善企业顶岗实习的方法和制度。

目前有一种倾向, 多数高职院校都认为校企合作中企业不主动、不配合。通过我们深入了解企业得知, 多数企业都有与大学合作的意愿, 但又害怕合作。因为在合作中院校方、学生总是过多地强调自身利益, 而对企业利益重视不够, 甚至忽视企业利益。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与企业的学徒工不同, 学徒工首先是企业的员工, 由企业安排顶岗学习。而实习学生不是企业员工, 将来也不一定是企业员工, 只是借助企业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学习, 是否给实习学生报酬应当视企业意愿而定。所以, 只有正确理解企业实习, 才能更好地与企业进行沟通, 共同安排企业技术人员、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有效的实习指导, 使学生在专业基本对口的岗位上协助企业工作, 完成工学结合。

摘要:通过对德国职业学校与国内3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安排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国内3所高职院校的平均总课时数仅是德国的41.8%, 实训和实习平均课时数仅是德国的25.7%。德国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始终按照密切高效的工学交替模式进行。为此, 提出了改进、完善国内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双证培养、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建设区域职业能力培训中心等建议。

关键词:教学计划,课时,专业理论骨架,职业培训中心,顶岗实习

参考文献

[1]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2008级专业培训计划[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61.164.87.132/shifan/links/index.html, 2010-04-21.

[2]青岛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61.164.87.132/shifan/links/index.html, 2010-04-21.

[3]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61.164.87.132/shifan/links/index.html, 2010-04-21.

专业课程建议 篇8

一、目前的教学现状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2]。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工商管理下设专业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有些差异,但工商管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一般为:一般传统管理类、市场营销类、人力资源管理类、物流管理类、项目管理师、咨询师等等。这些职业或多或少都需要一定管理经验或技术背景。再者,工商管理类课程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拥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大多数课程理论性很强,所涉及的原理、理论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课程与实践结合紧密。现有的教学体系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制约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应聘工作时受到强有力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们需要对现有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深思。客观地分析,目前高校的教学管理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重量不重质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起步比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校才逐渐开设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其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至今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教学模式。然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各个企事业单位迫切需求工商管理类人才。我国对专业管理人员的需求特别是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着较大缺口。这就导致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一再扩大,直接导致高校对教学场地、实验室设备、经费投入的不足,重量不重质。

(二)教育观念滞后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它的显著特点在于其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我国高校往往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重理论轻实践,教育观念滞后。

(三)授课方式比较单一

从教法上讲,国内高校几乎都采用较浓厚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与学生课后联系少,教考基本上不分离。学生习惯于在课堂听讲记笔记、课后背诵。近十多年来,我国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高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相应的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专业特色课程及新开课程比较少,不利于学生掌握前沿的专业知识。甚至有的专业课设置还与市场需求脱节,不适应社会需要。例如,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很多高校往往都只是对学生传授一些简单的知识,并不能给学生提供接触企业实践的机会,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不重视实践环节

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习、软件应用、企业调查、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育体系偏重理论,与国外的大学毕业生相比,我国学生普遍缺乏参与项目或团队协作的实际经验。许多高校虽然提供一些校外参观的机会,但是,由于受实习单位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有些高校要求学生毕业必须要有实习经历,但这往往也只是一种形式。学校并不能联系企业让学生实习,只是让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这就导致学生常常利用家庭关系,开出实践证明交给学校应付了事,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践能力锻炼。

(五)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但很多高校教师本身是一直待在学校,没有在企业公司参与实践的经营管理,没有做具体实务的阅历,缺乏实践创新能力。因此,他们在对待一些实践操作上,往往存在含糊或逃避的现象,这就导致实践效果严重缩水,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改革对策和建议

提高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水平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国家、社会、院校的共同努力,作为发挥主要作用的高校更要对能力培养问题进行积极研究,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

(一)科学构建实验实训课程教学体系,探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计划

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有一定的环境和基础。实践实训室是模拟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场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对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结合构建良好的平台,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必须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实验实训设施的装备标准、针对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购买一些数据资源平台和实验软件,加大实验中心开放力度,合理规划实验中心的开放形式、时间、内容等,保证学生能有效利用资源。

在就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学校应该与相关的行业保持经常的联系,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的趋势对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岗位能力进行分解,以此为基础构建相对独立的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理论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相结合,探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计划。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校教师应利用好因特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一方面指导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自己主动获取无限的相关知识,不断地学习。

(二)增加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工商管理类大多数课程理论性很强,所涉及的原理、理论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兴趣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的激情。为了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某些课程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案例分析,然后上台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这样,通过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案例的能力,这也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思辨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开展各种专业模拟实验教学,如ERP沙盘,让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经营环境中充当管理者的角色,还可以开展一些大学生创新活动,比如“创新杯”、“尖峰时刻”等,还可以邀请企业对学校进行投资,举办一些竞赛活动。对于学生的评价,则应从期末考试、实践能力、参与活动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参加社会实践方面,学校应该增加学生实践活动时间。可以安排让二年级学生参加认知实习,了解某个企业的大致情况;让三年级学生参加生产实习,体验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让四年级学生参加毕业实习,了解实习单位的管理运作状况。通过这样的三部曲,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将书本理论知识和实际的企业经历相结合,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三)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并真正落到实处

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可以和一些对口企业联系建立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较大的作用。如果学生在实习基地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结合,既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学校教学经费有限,一般而言,企业是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所考虑,所以他们对实习学生往往不能认真对待,直接导致实习基地名不副实,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进行良好沟通,充分利用本校校友资源,使实习基地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四)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水平是影响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学校应该定期给教师培训,使教师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鼓励教师创新并提高其实践能力。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聘请企事业单位有关方面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校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真正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通过挂职搭建专业教师与各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学校可以将教师参与社会活动情况和教学科研一样与其年度工作考核挂钩,调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的企业和商业亟须与世界标准接轨,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类的人才在我国现有环境下显得特别重要。加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无论是对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还是对促进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能将以上改进措施具体应用到工商管理的教学之中,使教学硬件、软件都得到提升,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国企业输送高质量的工商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月要.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低就业率为何还招生[EB/OL].http://www.xuexishi.com/n-365.html.

专业课程建议 篇9

2013年,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 以下简称滨外) 正式获批开设商务英语专业。该专业自建立以来,便坚持以学生未来工作中将会用到的相关英语知识和技能为导向,围绕职业需求选择教学内容,坚持在一定的情境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兼顾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和职业性,将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旨在培养适应中小型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市场型人才。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

《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指出,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的知识与能力由4个模块构成———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素养。4年的专业课总学时最少不低于1 800学时,其中语言能力课程约占50% —60% ,商务知识课程约占20% —30% ,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约占5% —10% ,人文素养课程约占5% —10% 。建议开设12门核心课程( 语言学概论、商务综合英语、听说、阅读、写作、翻译、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国际商法导论、跨文化交际导论、商务交际实践、英美文学通论) 和其他若干选修课程。

在此要求的总体框架下,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的课程体系。目前,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主要有“英语 + 商务”和“商务英语 + 商务知识”两种。第一种模式下,一二年级学习英语,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三、四年级开始运用英语学习商务专业课程,根据师资水平可选择使用双语或者全英文教授。第二种模式是一种培养“专业”商务英语人才的方式,即English for Specific BusinessPurposes[6]。单纯使用以上两种模式对生源和师资的要求都较高,在一类、二类院校内可以实现,但独立院校若要仿效,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独立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另辟蹊径。

根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所以,课程设置必须与就业紧密结合,根据市场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并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这样才能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为适应《教学要求》和《若干意见》的要求,滨外英语系结合自身情况,采用“英语 + 职场商务英语 + 商务知识 + 实践”的模式,培养应用型、市场型人才。

1. 英语课程

英语课程分为技能型和商务型。在与学生的接触中,笔者发现90后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超乎人们的想象,只要加以正确适度的引导,便可以很好地培养起他们对商务工作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相关的商务知识和进行社会实践的兴趣。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大胆采用双管齐下的方式,同步开展技能型和商务型课程。技能方面的课程有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语法、英语口译、英语演讲等; 商务型的课程有综合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翻译,跨文化商务交际、涉外礼仪等。

2. 职场英语课程

除诸如国际贸易实务之类的课程外,滨外还打造了一个“国际商务专训”系列课程,包括运营、管理、营销、金融几大方面。该课程源于ESEC ( English Service Exchangewith China) 交流项目,经过外教和本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将课程“本土化”,在保留原课程基本框架和核心知识的前提下,加入了富有时代感和中国特色的内容和案例,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目前该系列课程已经成为学校重点建设课程,今后将不断优化提高,将其打造成为精品课程。

3. 商务知识课程

国际商法,欧盟事务、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电子商务管理与实践、WTO规则与案例,这个模块的课程以传授知识为主。由于某些内容较为抽象,因此在教学上可以根据师资情况和学生水平灵活地采用不同形式的双语教学,传授商务常识和知识,提高学生商务情境下口头和书面交际的准确反应,并能够同时具备相关商务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4. 实践课程

模拟实验和毕业设计。学校正在建设一批模拟实验室,用于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毕业设计的形式与课程紧密衔接,学生需要小组完成一份模拟的商务计划书,从选定投资项目到可行性研究,具体到针对该项目的营销、管理以及运营等方面。撰写期间要求小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和创业精神,最终完成一份完整的商务计划书,通过答辩后方可毕业。

很明显,以上的商务计划书形式的毕业设计不同于以往的毕业论文。它的组成部分不只是一篇学术论文,而是针对某一课题,综合运用本专业有关课程的理论和技术,做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因此,一份优质的毕业设计是要付出相当努力的总结性独立作业,可以促使学生对某一课题做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绝对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逗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毕业设计也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重要的模拟实习。因此,小组完成一份商务计划书作为最终的毕业设计是一种总结性的教学实践。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练习。

二、对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英语 + 职场商务英语 +商务知识 + 实践”的课程模式,没有简单地搭配英语和商务,而是加强了实践、实训教学,对学生应用能力测试和评价也更加灵活。然而,在实践中也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和探讨。

第一,增大实践教学比例,扩大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方面首先应当重视教学材料的真实性,例如单证、手册、合同、函电等,应使用真实的应用文献,即企业当前正在使用的文本,这是选用材料的重要标准。在教学硬件上,继续建立“实验室”,引进优秀的商务实训软件系统,模拟商务情景和工作任务,使学生尽早接触并了解其今后可能从事的某种工作,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旦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哪怕是基础稍差的独立学院学生,其表现出来的潜力也将超乎人们的预期。

第二,强化跨文化意识,增加选修课内容。在写作和口语能力方面表现出来的跨文化意识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是最能体现专业优势的,也是企业最看重的,但这不能一蹴而就,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除了风土人情和文化价值观念之外,还应当融入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商务环境、交际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多开设选修课,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通过校际交流,使学生可以在对口交流的学校选择一些课程,互助互补。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培训类的选修课程,如商务英语翻译证书、BEC证书、专业英语八级证书等辅导课程。

第三,改革考试方式,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根据课程内容,考试也可以考虑采用开卷考评方式,让学生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做开放式的解答,甚至在考试时间内学生可以自主查阅资料或者工具书。使用这种考评方法对教师的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教师非常熟悉案例并对学生给出的答案做出客观的评价。

三、结语

高中数学新课程高考备考建议 篇10

高中数学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从知识体系的直线上升到模块教学的螺旋上升,从大纲教材的高考到新课程高考,认识、理念、教学方式都会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历经三届新高考,感觉对新高考的认识,也是在螺旋上升的。对于刚刚进入新课程高考的老师们,必将会遇到一些困惑或问题,结合我们的经历和体会,对备考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在新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传统内容的超“标”超“纲”现象,这个问题在老教师中特别是带过多年老教材高考的教师中最为突出,多年的高三经验已经在他们头脑中形成了一些固有的“重点”,他们对老内容会轻松自如,驰骋发挥,而对新课标、新考纲及《考试说明》缺乏研究,往往是“惯性用”而偏离了新考纲的轨道。

因此,进入课改实验的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刻理解领会新课标的三维目标、10条理念、82个行为动词,教师更应该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新考纲,不能总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随意地拔高要求,高三教师还应当仔细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对教学内容以及具体要求要了如指掌,特别是对变化的内容和要求更要细心地研讨,根据新课标的变化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变化,准确把握复习的重点和难度.做到不超“标”、不超“纲”、不补充课标已经删去的内容。在复习每一节时,力求做到如下几点: (1) 明确考查的知识点; (2) 明确哪些知识是新考纲降低要求或不作要求的; (3) 明确哪些知识是重点要求的; (4) 明确数学能力的考查要求。

一、重视教材,回归课本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扔掉课本,重视资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说明》,而《考试说明》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因此高考命题最根本的依据是教材。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将近30%~45%的题目出自课本中的典型例题、练习题、习题或复习参考题。因此,要重视教材,研究教材,回归课本。

二、夯实基础,关注通性通法

新课程高考虽然试图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高考考查的主题应当是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通性通法。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了知识谈能力是一句空话。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训练和形成数学能力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复习中,要立足于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对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以生为本,主体参与

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学生是复习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最具有灵性的生命体。数学复习教学要做到高效,就必须激励、唤醒每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努力转变学生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但是,在多次的调研听课中我们发现,部分高三复习课上,学生仍然被动地接受着教师一个接一个题目讲解,不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为此,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注重设计合理的展现与暴露、激励与强化等策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积极思考、质疑问难。要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培养他们爱动脑、勤动口、多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坚决杜绝一讲到底、一言堂的“满堂灌”现象,切实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基础上,丰富学习体验,提升学习能力。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高考中常有的现象,也是学生中的老大难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审题能力薄弱、解题粗心大意、书写欠规范所导致的。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善于关注学习的细节,学会准确表述数学概念、原理,规范书写算式、推理、符号等,是保障高考长分的基础。为此,教师需要在平时通过表率作用和严格要求来不断地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

要注意思维过程的暴露。很多教师在讲题时,只讲正确的解法,不去分析解题思路,不为学生展现思维过程创作条件,从而掩盖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长此以往,问题成堆,高考十分也就不足为奇。因此,在复习中,一定要为学生展现思维过程、暴露错误创作条件。如,多让学生板演解题过程,多让学生讨论、讲自己的想法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知错、纠错的过程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专业课程建议 篇11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育质量;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现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一些高校教育专业要充分体现出外适性特点,基于社会需求与导向为教育与学习的根本立足点。当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中,一些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这就很难适应特殊教育专业有关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1 当前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1.1 课程设置缺乏明确的指向性

当前特殊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对课程组织目的进行清晰的明确,也没有清晰地指出专业人才的培养类型,课程设置涉及的内容包括医学、康复学、心理学以及特殊儿童教育学等等[1]。但是這种课程设置过于广泛,没有对某一特殊类型来组合课程,无法有针对性地培养从事某种特殊类型教育或者训练事业的人才。而且学科课程没有被列入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则难以培养某一学科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若缺乏足够明确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会很容易由于专业口径太宽、任务过于全面而迷失方向。

1.2 课程设置缺乏足够的实用性

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高校特殊教育课程中,其教学实践成果不明显。比如专业外语有54个课时与3个学分,人体解剖生理学也同样有相同的课时与学分,但是很多学生却认为这些课程并不重要。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并没有从特殊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过于注重学科体系在课程设置中的完整性。对于一些课程与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就会使其教学实践成果不甚理想。

1.3 课程设置中的实践课程比重过小

特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其他知识技能相比,其重要性更高。在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核心素质时,不能忽略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特别是对学科教学能力方面。实践能力能够在实际情景的不断训练中得以强化,教育实习的实践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特校实践课程所占比重并不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实践与其所学理论相脱节,很难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实践能力。而且特校的实践课程实习模式也有缺陷,实践课程实习与理论学习之间的间隔太长而使得学生无法在理论学习时效性期间进行实践,难以有效提高实践技能。

2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完善建议

2.1 实现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调整

如今国家正在加大特殊义务教育的推广力度,特殊教育师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要求特殊教育高校能够培养出具备学科教学能力、拥有特殊儿童心理及训练等知识技能的师资队伍。所以,高校特殊教育应该缩小其专业口径,根据切实需求而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社会特殊事业提供优秀的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可以在明确的培养目标基础上,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设计与组织,形成指向性明确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体系[2]。

2.2 改良课程设置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效果

高校可以将一些重复度比较高的课程进行合并,并且开设特殊教育综合课程,让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灵活的转化与运用,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避免冗余的内容降低课程的实用成效。例如,高校可以设置特殊儿童病理和康复的综合化课程,其内容可以合并特殊儿童病理学、康复学以及人体解剖生理学。另外,可以设置一些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比如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课程(即家庭教育学与特殊儿童教育实践的结合),在缩减课时的同时,也能提升课程实效性。

2.3 建立科学和完善的特殊课程实践体系

特殊教育高校应该在实践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对特殊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进行有效改革[3]。高校可以采用四年一贯制的实践模式来保证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的同步,所以要让实践实习的集中模式向着全程模式转变,保证理论学习的时效性,让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到相关实践过程中。另外,高校要丰富特殊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内容。在多样化的实践教育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行动以及游戏的灵巧性等进行考验,在观察与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提高有效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要在实践课程中推广实验课与讨论课,也要在课外增加一些实践性强的科研活动,明确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所需要形成的素质与技能,合理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践课程的课时比重,构建科学、合理而完善的特殊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时期社会对特殊教育专业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但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必须对其予以有效的解决,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队伍满足新时代的人才需求。因此,特殊教育高等学校应该迎合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来保证特殊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更多的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人才,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鲁晓泉.高校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108-112.

[2]鲁晓泉.社会适应视域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完善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01:74-79.

化工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篇12

关键词:化工设计,教学,实践

化工设计是指对化工过程的设计,即设计一系列的单元设备操作,将其合理地组合起来,可实现从原料的输入到产品的输出。其涉及的基础专业知识广泛,可以认为是对整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总结。因此化工设计课程掌握的好坏对培养优秀化工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校地处能源丰富的榆林市,培养高素质和高质量化工专业人才,是我院今后的发展方向。基于化工设计课程在培养化工人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改变落后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亟待进行。针对目前我院化工设计开设的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重视化工设计课程在培养化工人才中所起的作用

化工设计是将一个系统(如工厂、一个车间或一套装置等)全部用工程制图的方法,描绘成图纸、表格及必要的文字说明,也就是把工艺流程、技术装备转化为工程语言的过程[1]。要求学生具备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工分离工程等专业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的课程。

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升本时间不长,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建设方面经验不足,现将化工设计课程设置为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必选课,没能引起该专业学生和老师的足够注视。结果这几年该专业毕业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往往会感觉无存下手,多半是靠模仿抄袭完成设计任务,没有参杂自己的设计思维,根本达不到开设毕业设计教学的目的。因此培养的毕业学生质量不高,影响了我院的声誉。要改变目前这一现状,必须提升化工设计课程的专业地位,重视其在培养优秀化工人才中发挥的作用。

2 理论课程的讲授应重视工程观念的培养

工程观念是指从工程实际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2]。化工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过程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符合工程观念培养化工人才的目的。

在具体化工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任课教师首先应明确化工设计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何种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应具体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并据此构造知识框架和知识点。化工设计的理论教学目的是讲授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工艺流程设计、物料和能量的衡算、设备的设计计算和选型、车间布置和管路设计等内容。通过化工设计理论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化工厂设计的基本程序及内容,同时也应引导学生应用书本知识指导工程实际问题。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化工设计课程教学中应时刻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以培养工程观念为导向,结合化工设计课程自身综合性特点,在化工设计理论课程的讲授中,应充分重视设计实例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从设计实例出发,结合开展课堂与课下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3 加大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

在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没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化工设计将很难发挥它的作用。对化工设计来说,从分子结构预测物质性质到工艺过程的设计、设备的设计计算直至绘图,均离不开计算机。可将计算机在化工设计中的作用简单的概括为三种:一种是设计绘图,如常用Auto CAD、Visio2003、Visual Basic设计绘图软件等[3];另外一种是流程模拟,如Aspen plus、ChemCAD等模拟软件[4];再就是数据计算,常用的有Matlab、Visual Basic计算软件等[5]。其中绘图包括对工艺流程图、设备设计图、设备布置图、车间厂房布置图、管路布置图的绘制;流程模拟主要是对物性的估算和工艺流程的优化;而数据计算包括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精馏塔设计计算、经济估算等。

虽然在校园内计算机的普及率非常高,但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还非常有限。追其原因一方面是任课教师在这方面知识的欠缺,另一方面是课程安排的不当。为改变目前现状,在鼓励青年教师在这方面进修的同时;应安排适当的课时介绍相关软件,引起学生对软件应用的兴趣,最好能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软件应用。如果课时允许还可开设一些针对性强的计算机应用选修课程,如Matlab等,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掌握这些软件的应用。

4 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

化工设计是综合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的一门课,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我校具体的情况可采用学生下厂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进行。通过工厂实习学生熟悉了化工生产中的实际过程,掌握化工生产基本技能,对课堂讲授的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管路设计和车间布置等内容会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毕业设计的完成,可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虽然我校地处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市区,可选择实习场所较多,但由于目前大多数工厂考虑安全问题,再加学校经费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实习时间一般较短,实际动手机会较少。外加学生人数太多,指导教师相对较少,管理松散,实习效果差强人意。针对目前这样的情况,为更好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化工人才,建立化工设计仿真实验室显得非常迫切。仿真软件可模拟真实的生产装置操作过程,再现真实生产过程或装置的实时动态特性,使学生在逼真的操作环境中,通过亲自动手模拟开车、停车和典型事故的训练。这不但弥补现在在实习环节中不能动手和时间的太短的问题,同时还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我院需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仿真实验室,使学生尽早能有锻炼机会。

以往的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单一,一般只是对单个操纵设备的设计,不能有效的将本地的实际生产过程结合进去,学生兴趣不大,完成任务多半是依葫芦画瓢,意义不大。因此今后将毕业设计题目与实习工厂或当地的一些企业联系起来,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培养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5 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

充分发挥考试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由于化工设计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目前我院采用的单一闭卷考试形式很难反映学生对课程掌握的程度,因此需要采用灵活的考核形式,尤其是强调实践性的考核,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和考核的公平性原则。除闭卷考试的形式外可同时采用学生课堂报告、设计实践和答辩打分的辅助形式,使考核更加合理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总之,作为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化工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工程观念的培养。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经验总结和教学改革来适应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侯文顺.化工设计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陈循军.《化工设计》课程的教学探讨[J].广东化工,2008,8(36):277-278.

[3]付平,吴俊飞.化工设备常用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4):344-346.

[4]顾雄毅,沈荣春,朱开宏.流程模拟系统在化工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09(2):72-74.

上一篇:特殊群体儿童下一篇:真空静脉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