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建筑

2024-09-20

民族建筑(精选12篇)

民族建筑 篇1

广义地说,我们作为社会、文化的人,所从事的任何活动和制作出来的任何东西,都是有“社会文化意涵”的。“建筑的社会文化意涵”,此话题之所以特别重要,是源于建筑的独特属性:它的修建消耗巨大的自然、社会和人力资源,它在物质意义上为人们提供生存庇护所和活动平台,它又是特定文化状况的一种反映或表现。

本次谢英俊回顾展题为“人民建筑”,其策展序言寥寥数语,视野却非常宏大。策展人史建的首要意图在于把谢英俊的当下实践放在现代建筑的历史脉络中考察:如果说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运动,“其理想是把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结合起来”,那么谢英俊今天的实践对这个传统有哪些延续和更新?沿着这思路,我们可以展开很多话题,如现代建筑与工业、建造、用户、场所、地域传统之间的关系等等。

我对其中一个方面尤其感兴趣:中国语境。实际上,当我最初看到“人民建筑”的标题时,第一反应不是包豪斯,而是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我相信,在座的在中国社会生长的、35岁以上的人,一看到“人民”这词,心里都会“一激灵”。因为我们从小就接触人民公园、人民大道、人民广场、人民大会堂等空间环境,耳边充斥着“我代表人民,来看望你了”或“我代表人民,判处你死刑”之类的话语。我们现代汉语中的“人民”,实际上与英文的People和德文的volk,涵义不尽相同。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史建在把大家的注意力向包豪斯现代传统那里引导的同时,还在利用“人民”这个政治色彩特别浓厚的词,尝试与中国当代社会语境展开对话。那我想进一步问,在20世纪中国,“人民”曾是什么涵义,今天又是什么涵义?中国建筑相应有哪些表现?而今天谢英俊的实践又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理解?

1958年,大跃进期间,中国穷一国之力,在北京修建庆祝国庆十周年的十大建筑。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万里在“北京市国庆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该工程目的在于“反映建国十年来的工农业生产和各个方面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检验社会主义中国已经达到的生产力水平。不是有人不相信我们能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吗?老认为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吗?我们一定要争这口气,用行动和事实做出回答。”——建筑是一个国家、民族、“全体”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象征物。

2008年,四川建筑师刘家琨自己捐资、设计修建了一个小纪念馆,用来纪念一个在“5·12”地震中死去的初中学生胡慧姗。刘家琨说:“这个纪念馆,是为一个普通的女孩,也是为所有的普通生命——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建筑是呵护个人生活的庇护所和弘扬个人生命价值的纪念碑。

上述两段话,间隔半世纪,体现了“人民”定义的深刻变化:从一个集体、抽象、政治性、道义上的大词“人民”中,开始分解出很多个体、具体、公民法权意义上的“个人”。胡慧姗纪念馆,恐怕是以最强有力的语言弘扬了这种变化,但它并不是建筑孤例。我们可以宽泛地说,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个人独立建筑设计事务所以及私人开发商和业主的涌现,一些明星建筑师、明星开发商、明星项目(尤其是那些意在彰显个体用户“个性”的楼盘如别墅)的出现,都多多少少在空间文化上推动了“个人建筑”的发展,只不过这里涉及的“个人”往往是比较“优越”的个人,而不是胡慧姗式的“普通生命”而已。简言之,我们不妨这样概括当代中国建筑的状况:一方面作为国家、政权、民族集体表达的建筑仍在盛行 (奥运、世博等) ,另一方面是作为个人表达的建筑也在积极涌现——一个“人民”和“个人”建筑并存的局面。

这里一个新的社会危机,连带空间危机,凸显了:在抽象的,几乎被架空了的“人民”和无数零散的、孤立的“个人”之间,我们几乎没有一个清晰可辨的中间层次。而这正是公民社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单个零散孤立的公民,如何能进一步形成一个个团体,以此为单位,来更有效地履行公民义务和争取公民权利?在“人民”和“个人”之间,我们能不能发展出一个中间概念——“社区”概念,一方面把“人民”具体化,另一方面把“个人”们团结起来?在空间上,规划、设计和建造,能不能推动“社区”的发展?

在官方行政体系中,我们还留存有“单位”或“居委会”,但那是正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在乡村和城市旧区,我们还有很多靠传统社会纽带维系的社区,但它们大多在迅速衰落,并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被拆解的危险。在城市开发中,我们有较近出现的“居住小区”,但那更多的是硬件意义上的集中,而不是社会性的集合。当然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乐观地说,如今借助网络、传媒平台,大家对公民权利的积极讨论,以及公民维权运动的兴起,正使得“社区”的概念呼之欲出。但对我们建筑行业而言,遗憾的是,“社区”在中国的发展,尚没有在实体空间维度上得到支持。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谢英俊(也包括其他台湾同行)的工作,为我们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实践模式——“社区建筑实践”,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用户本身的社会纽带

谢英俊团队的建筑用户往往本身就已经构成了成熟“社区”,他们之间靠各种社会纽带相联,如族裔、地域、信仰和文化传统等。谢的介入,是帮助他们通过建造,强化和改善既有的社区。相形之下,中国建筑师的末端用户往往是在剧烈的城市拆迁重建过程中,被打散后再重新组合的原子化的家庭单元,而很少再有任何成型的社区(或许西安鼓楼回民区洒金桥—大麦市街和新疆喀什老区的改建,可算特例:原居民靠强烈的族裔和宗教纽带,争取到就地安置,从而得以继续维持原有社区)。

2)建筑师与用户的交流界面

谢英俊团队在设计建造的全过程中能直接和建筑的用户交流。而在大陆,或在通常的房地产开发中,建筑师即使动辄设计十几万平方米的小区,影响数以万计居民的生活,也是在依循开发商对市场的定位,而无缘与用户见一面,“用户参与式设计”更无从谈起。

3)建筑师的专业和社会双重整合的角色

谢英俊的团队工作贯通社区策划、规划、设计、建造各环节,在每一环节上又都能有效地进行社会动员和吸收多方人士参与,因而其建设过程不光是硬件上的建造过程,也是软件上的加强社区凝聚力的过程。他所扮演的master builder的角色是兼具专业和社会角色于一身的。相形之下,通常的建筑过程是基于专业分工的持续分解过程,设计、建造、使用,一系列环节线性传递下去,建筑师虽号称“龙头专业”,起到一定环节的专业监督作用,但根本无法起到全方位整合社会力量和关系的作用。

4)“人民建筑”的现代传统再定位

谢英俊的启发在于,建筑师如仅仅满足形式游戏,其实践的空间恐怕会越来越狭窄,其社会干预力量会越来越微不足道。回到策展序言提出的问题,谢英俊今天的实践,促使我们在多方面为“人民建筑”——这个现代建筑运动的理想再定位,包括建筑师的教育、建筑师对相关产业的介入、建筑师扮演的多重角色,以及建筑师与社会状况的互动,等等。

谢英俊长达十一年的建筑实践,无疑构成当代建筑的一个宝贵资源。本次“人民的建筑”展览非常敏锐、及时地对这资源做了初步梳理工作,意义重大。我呼吁在这基础上,能有一批建筑师和学者们更进一步,做一些实证研究,更具体、深入地解读谢英俊的工作。我感觉到现在为止,我们这些关心谢英俊的读者们,甚至包括谢英俊本人在讲话时,大多在较抽象的层次上谈论他的工作。我们赞赏他的实践哲学、价值观、工作态度、服务对象、总体策略和积极的社会效应,但我们不能仅此而已。我们需要整理出更系统、翔实的资料,对谢英俊众多案例的开发、设计、修建、使用等各方面进行切实调查、分析,既整理出一套专业的、技术性的资料,也总结出谢英俊团队在社会组织、动员方面的经验,既要有他在十几年不懈探索、实验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也要包括他的挫折、教训和与现实各层面交接时遇到的冲突矛盾。现在中国建筑学院中有这么多博士生要写论文,这么多建筑师、学者要做科研、出书,但愿其中会有一批人投入到这项极有价值的研究中!

民族建筑 篇2

——龙苑中学端午节主题活动

一、设计背景

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等,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自强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是民俗节庆之一,以此为载体,开发并运用民俗节庆中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懂得要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二、教育目的

1、学生了解端午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端午节相关活动的自觉意识。

2、学生通过参加端午系列活动,增强民族意识,升华爱国情感。

3、学生通过对中韩两个端午节比较,提高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识。

三、活动意义

端午节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端午节食粽”蕴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一种中华民族高尚的人格的追求;“端午节龙舟竞渡”展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运动精神和力争上游的民族豪情;而“端午节插菖蒲、插艾蒿、喝雄黄酒”等习俗则表达了一个多民族国家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愿景,也彰显出一种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怀。我校借助端午节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强身健体,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

四、实施过程

(一)准备工作

1、召开会议,告之专题活动主题,讨论如何开展活动并分配任务

2、准备相关资料和制作活动需要的道具

3、出一期相关内容的黑板报

4、召开第二次班干部会议,检查专题活动各环节落实情况

(二)活动流程

一、预备环节: 端午古诗词吟诵。

端午节,一个充满文化传统的节日,有太多迁客骚人为之倾倒,为之称颂。对端午节诗词的吟诵有助于学生走进端午,亲近端午,感受端午的文化气氛,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二、正式环节:

1、主人公Jacky登场,表演的形式向大家交代身份。(海外侨民第三代,趁回国探亲的机会回故乡探访故乡的端午节。)

2、主人公听说的四个端午节起源: 曹娥小品(见附件1)杨震小品(见附件2)屈原小品(见附件3)勾践小品(见附件4)

让学生观看小品并对小品的真假做出评判。并有邀请的嘉宾(龙南七寸居委会的阿姨)做总结并再补充一个起源的传说。

在四个小品中,除了杨震这个小品,其余都是真的,再给同学补充两个起源的传说,一个是为了纪念清官——陈临,而不是杨震。另一个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军事家、谋略家伍子胥。这五个传说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所倡导的对祖国的忠义,对父母的孝顺,为官的清廉,成就事业的智慧以及困境中的奋勇。

3、端午节民俗传统大讨论:

我们学校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请他们交流各自家乡过端午的风俗习惯,其中穿插以下环节,总时间约为25分钟。

(A)包粽子:比一比哪个班的粽子包的又好又快。时间:5分钟 人员:每班两人 评委:居委会阿姨

(B)做香袋:教主人公做一个,大家一起动手做。时间:约5到8分钟。

人员:每班两名代表上台教主人公,其余同学在原位自行制作。(来宾参与互动制作)结果:展示制作成果。

(C)喝雄黄酒:用雄黄酒在大阿福额头上画一个王。时间:约2到3分钟 人员:Jacky 结果:介绍民间曾经流传过的用雄黄在孩子额头上画“王”字。(D)划龙舟:游戏模拟划龙舟。时间:约6到10分钟 人员:每班两名代表。裁判:Jacky 附:

龙苑中学学生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

初一(4)班

叶根生:

我的家乡是四川,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不能坐门槛的习俗。

初一(4)班

胡航:

我的家乡是重庆,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饺子的习俗。

初一(4)班

杜凯: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挂艾草的习俗。

初一(4)班

林旭辉:

我的家乡是福建,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樱桃和赶鸭子的习俗。

初一(3)班

黄雪琳:

我的家乡是福建,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桑葚的习俗。

初一(3)班

薛晓熳: 我的家乡是辽宁,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做香囊的习俗。

初一(3)班 李菊梅:

我的家乡是四川,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七岁以下的孩子系五彩线,在节后第一次雨天才能取下的习俗。

初一(3)班

晏红:

我的家乡是重庆,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樱桃的习俗。

初一(3)班

张磊:

我的家乡是江西,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七吃汤圆的习俗。

初一(3)班

夏豪: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百草水沐浴的习俗。

初一(2)班

刘轶群:

我的家乡是黑龙江,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五黄(黄瓜、黄鱼、黄鳝、黄酒、黄泥蛋)的习俗。

初一(2)班

杨莉莉: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划龙舟的习俗。

初一(2)班

夏安娜: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七岁以下的男孩佩戴符,女孩佩戴石榴花的习俗。

初一(2)班

孙莉莉: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煮鸡蛋的习俗。初一(2)班

张雯: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放风筝的习俗。

初一(1)班

沈忆春:

我的家乡是上海,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用蜂蜜腌制的玫瑰花瓣的习俗。

初一(1)班

薛飞:

我的家乡是上海,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樱桃的习俗。

初一(1)班

陆俊合:

我的家乡是上海,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粽子的习俗。

4、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师生共同完成号召大家一起行动的倡议书。

通过与韩国国民保护端午节行为的比较,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文化,保护传统的民俗节庆,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提出倡议。

附:

倡议书

中国,一个源远流长的国度,有着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瑰宝——它们或是以佳作传世,或是以经典留名,或是作为风俗节庆深深扎根于每代中国人的心里。端午节正是这些风俗节庆之一。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必须把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代代地传下去!

我倡议:

一、让我们从我做起:

1、多去博物馆了解传统习俗知识,再告诉别人。

2、利用校园网,做双语的端午网页。

3、利用软件制作动画,让孩子也能接受。

4、学习老艺人的民俗手艺,并发扬光大。

5、帮助发宣传单。

6、邀请孤儿、孤老共度佳节。

二、请我们的家庭、社区、学校众人拾柴:

1、创作民俗节庆歌曲。

2、开设关于民俗节庆的兴趣小组,并评选小能手。

3、印发宣传单,来介绍民俗节庆知识。

4、开展多种活动,如做香袋等。

5、艺人可以开办学校,教其他人。

6、开展主题班会,搞各式活动。

三、请我们的政府再接再厉:

1、开发粽子的新口味等,让更多人喜欢它。

2、制作民俗节庆的吉祥物。

3、多举办民俗节庆的博物馆、主题公园、度假村等,扩大世界知名度。

4、建立专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频道。

5、将民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6、政府营造民俗节庆的过节气氛,如龙舟大赛、做月饼、总字形状的宣传花车游行等。

让我们关注传统文化,关注民俗遗产,为共筑精神家园,建设和谐社会,传承华夏之光,启迪现代文明添砖加瓦。

5、活动结束,总结:

建筑上层建筑 篇3

什么是策划人?专事企业战略规划或者产品、服务策划的人。简单地说,就是想办法卖东西的人;而房地产策划人就是想办法把房子建起来然后卖掉的人。

房地产是现在最为热门最为赚钱的行业之一,资料显示国外房地产的利润率一般在5%左右已经算高,但是国内却可以达到15%甚至更高。这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大蛋糕,缀满黄金钻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这个行业所造就的亿万富翁,比中国任何一个行业都多。你想不想分一杯羹?

想,那就跟胡子来。

房地产是不是找块地方搬几块砖头把房子建起来卖呢?可以说是这样,也可以说不是这样,建造房子很简单,建造房产事业很不简单,高价值的劳动存在于看不见的工作里而不是砌砖头,套用一句广告词,房地产策划人的工作就是“建筑上层建筑”。这种职业不需要你亲自动手去建筑房子而是建筑房子以外的东西。

咱们一没地基二没砖头,怎么分蛋糕呢?不用担心,打个形象的比方,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是群雄并起的局面,刘备就是老板,诸葛亮就是策划人,而关羽张飞赵云等就是执行者。

我们要做的,就是诸葛亮。

卖房子跟卖大白菜不一样,大白菜卖不出去,烂了,损失的是一年的收成;房子卖不出去,烂了,损失的就是很多人一辈子的财富。所以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前辈们是怎么做的。

先跟一位师姐体验一下策划人的生活。

李静,重庆渝北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策划人。全程负责房产项目的开发和销售。

早上从租住在办公室附近的房子步行到办公室上班,路上思考今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并安排先后顺序,同时填充肚子。作为一个策划人,基本上可以用居无定所来形容,因为住处要靠近办公室或者工地,这样才能适应加班以及处理临时突发事件的需要,一般来说,做完一个楼盘,就搬一次家,这是比较正常的。而房产策划人的工作周期跟一个楼盘的开发与建设销售周期差不多,所以不能用平常人的上下班时间来比较,有可能是要你连续工作两三周,加班到晚上两三点,但是一个项目周期完成后,你可以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去度假。

到了办公室,先预约广告公司讨论楼盘广告投放事宜——这年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是可怕的,房子虽好,还要顾客知道,不但要知道,还要让他们心动进而钱包动。然后跟营销经理讨论销售方案细节,卖给什么人,卖多少钱,用什么促销手段……这些东西都需要反复斟酌考虑,才能使得利润最大化——房子卖出去不是本事,能卖更多的钱才能体现策划人的价值。在这点上,价钱跟价格基本是能成正比的。

讨论完毕,差不多近中午了,但还不是午餐时间,还要到位于城市另外一边的建筑设计院去参考修改设计方案。因为建筑的外立面处理方案与材料的价格跟预算出现了偏差,需要重新修改。要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减少预算,需要寻找适合的方案代替。设计方是来自新加坡的一个建筑设计公司,非常有经验而且做过很多知名项目。讨论方案的办公室烟雾弥漫,她虽然不抽烟,但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氛围,尼古丁之于策划人或者设计师的灵感有如美酒之于李太白的诗篇。讨论告一段落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都饿得不行了,一起去吃午饭,午饭时间都有不谈公事的默契,设计公司和房产开发公司的同事都来自五湖四海,因而就有了很多饶有兴趣的不同话题。这是对脑子的放松按摩。

午饭结束又回到办公室,继续用尼古丁绞杀脑细胞。四点多,讨论结束,得出初步解决方案,但需继续完善。同时广告公司的约定时间已到,于是又赶到广告公司进行新一轮的对脑细胞的追杀。

追杀结束,走出广告公司,已是夜幕降临,霓虹闪烁,城市的建筑在流光溢彩中勾勒出绚丽的轮廓。

这就是策划人建造的生活。美好而辛苦。

胡子:李师姐,请问一下作为一个房产策划人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李静:策划是考智商、体现整合运筹能力和见水准、见高度的脑力劳动过程。它需要从业人员拥有自觉的创新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渊博的知识基础、丰厚的社会阅历、高尚的职业道德。作为一个优秀房地产策划人,一定要立高看远,谋思缜密,具有对市场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基础上的整合运筹能力、超前的思维意识和预见判断力。这个策划人必须具备智商IQ,也必须具备情商EQ;他应该具备理性,也具备非理性;既能够以精确的利益分析说服人,也可以用诚挚的煽情感动人

胡子:哇,这么多东西,到底哪样是最重要的呢?

李静:呵呵,这是抽象的说法,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很多同学身上都具备有这样的能力和素质,只是自己没有发现并注意培养而已。就我个人认为,责任心和全盘考虑的思维最重要。

胡子:那我们怎么培养这些东西,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房产策划人呢?

李静:其实在学校生活中就可以做到,比如下象棋、围棋能帮助培养全盘决策思维,参与组织学校艺术节、校运会,以及其他集体活动,都能够积累培养相关能力。作为学生,最能做好准备的是做好知识储备——社会学、心理学、市场学、建筑学、美学、财务管理等等,特别是应该具备房地产、建设工程等的相关专业知识。虽然房地产项目的成功策划是各类专业人才共同完成的,策划人可以借助专业人员来完成这些技术工作,但有些专业技术知识如建筑学等会直接刺激灵感的产生,忽略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实际上是拒绝了一半的灵感。

胡子:师姐……你说的这些学科,高中可都没有呢,难道要提前跳级学吗?

李静:嗯,这要求是高了点,可以放到大学里选了专业再学,但其实这些东西在生活中只要留意就能学到,并不一定要到课堂上课本上学,生活处处有学问。而且,只要你有了兴趣,不管在哪儿都能学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胡子:好,胡子代表《读点》的同学谢谢李师姐!希望我们都能建筑美好生活。

房地产策划人的六个职能

从策划师所担负的职责角度考虑的话,我们认为至少有六个方面的职能。

医生的职能

就好像医生为了对症下药,选择最佳医疗方法,必须对患者进行仔细检查,通过对各种诊断结果、化验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房地产策划人或咨询顾问受房地产开发商委托,对所开发的项目进行详细的诊断分析,在了解了项目所在地的区域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周边房地产业竞争状况、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生活习性等信息后,针对“建什么”、“怎么建”、“卖给谁”等要素,提出项目的概念设计定位,画出概念规划图。而住宅对居住者的健康有很大关系,房地产策划人或咨询顾问既要从市场有效需求角度,还要从居住者健康与舒适的角度,恰当地为项目进行人性化的定位。

法律顾问职能

为了规范房地产市场,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了各种与房地产建设有关的法律制度和法规条文,还有一些仅靠法律法规解决不了的问题,如项目对周边居住环境的影响(施工噪音、阳光遮盖等),土地代征、国际政治风云、国家对外关系以及国内经济发展、或类似奥运、WTO、西部开发等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情况、甚至城市规划、区域建筑物高度、道路宽度限制等,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或合理避规,或进行调解,或遵照执行,而这些房地产开发商并不完全掌握。

财务专家职能

房地产开发商拥有资金,但房地产策划人或咨询顾问可以告诉你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资金,房地产策划人或咨询顾问是站在开发商的立场上,为开发商的项目进行全程策划,并要保证项目在未来畅销,其目的就是要在同样的资金投入情况下,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其手段主要不是通过降低成本,而是通过资金的合理分配——将资金投在能使项目增值的创意设计上。

导演的职能

房地产策划人或咨询顾问是房地产开发商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销售公司、广告代理商、物业管理公司的桥梁和纽带,其职责就是通过上述企业的协调配合,将项目的概念定位演绎成功。

船长的职能

认为房地产策划人或咨询顾问的工作只是出主意的人也有很多,实际上,当项目的概念定位成为设计图、施工图后,其重要工作就是在现场进行监理,如果把设计图看作航海图的话,就是要严格按照航海图航线航行,局部变动必须征得船长同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概念定位准确实施。

环境问题专家

这里所谓的环境问题不是地球变暖、酸雨增加的“大环境”问题,而是居住小区的环境美化、社区景观与周边街道环境、自然环境的协调的“小环境”问题,同时居住区的人性化,也往往是通过居住区景观的可入性得以体现。而居住区景观构成将极大地影响项目的未来销售,景观风格定位及如何实现则取决于房地产策划人或咨询顾问。

乡村民族建筑消防安全现状与治理 篇4

关键词:农村消防,少数民族建筑,消防管理

在全国城镇化率超过52.6%的背景下, 贵州省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6%, 广大乡村经济、教育、技术和安全仍相对滞后, 消防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少数民族地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建筑耐火等级低, 生产生活用火方式落后, 基层组织消防管理粗放, 致使乡村较大以上火灾时有发生。据统计, 2007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 全省乡村发生民居火灾1 024起, 死亡183人, 受伤50人, 直接财产损失5 781.1万元, 分别占农村火灾的57.0%、80.6%、73.5%、63.7%。民居火灾形势严峻, 且造成一些民族老建筑、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毁于一旦。笔者以贵州省乡村少数民族建筑为对象, 分析其火灾危险性, 并针对性地提出火灾治理的对策。

1 少数民族建筑类型及火灾危险性

1.1 建筑布置及用途

贵州省是苗族、侗族、水族、壮族、彝族、瑶族、畲族、仡佬族、土家族和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重要分布地, 其人口占自治区域人口总数的63.6%, 其建筑形态以“吊脚楼”、“吊脚半边楼”为主, 也有少量“四合院”、黑瓦房、黄土房和青石房。

“吊脚楼”、“吊脚半边楼”是民族建筑的主要形式。“吊脚楼”建在低丘谷地或平地边缘, 每栋建筑的层数一般为2~3层, 设2~5个开间, 其正屋修在实地上, 厢房的一边与正房相连, 其余三边悬空, 楼梯架于正屋右侧的厢房内, 二楼走廊内有供休息用的长达3~4m的杉木或松木凳子。其用途为:一层主要用于饲养牲畜, 二层以上是生活区, 如居住、存放粮食、堆放杂物等;火塘一般设在正屋靠后墙部位或两侧房间内, 形状如漏斗, 长宽约1m, 深约0.3m, 主要用于烤火取暖和加工食品。

“吊脚半边楼”修建在山地或坡地上, 宅基地为前后两级, 相差约2m, 平台以木柱支撑, 柱与柱之间以榫头衔接, 按平台高度安装横梁或枋子, 横梁上设置楼板, 用作房屋的前厅。该建筑一般长12m、宽8m, 一层斜坡架空, 面积20~40m2, 平台以上各层的面积为60~80m2不等;其一层用作饲养牲畜、存放杂物, 二层是起居室或客房, 三层储藏粮食;二、三层之间靠木楼梯连接。屋顶盖青瓦或杉树皮, 屋房用木板作隔墙。

黑瓦房通常是5柱6~9挂形式, 木结构房顶盖青瓦, 隔墙用杉或松木板, 一般是三开间, 中间为堂屋、一侧为火塘屋, 火塘上有悬杆, 冬春季挂满腊肉或野味;火塘中间有一铁铸的三角架, 可以做饭和取暖。

侗族建筑群内还有鼓楼、戏楼和风雨桥。鼓楼高于民居建筑, 全木结构, 是居民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戏楼也是用木材建成, 戏台宽9~12m, 进深5~6m, 屋顶盖青瓦或杉树皮;风雨桥是建在村前寨后通道上的木桥, 一般青石作墩, 杉木铺桥面, 宽4~5 m, 桥的两旁设长凳, 桥的柱、檩、枋、椽、板、凳、栏杆、扶手等为木质。瑶族建筑分为住房、粮仓、寮房三部分, 住房为两层;粮仓一般设在屋外或村寨旁, 多用木板围成堡垒状;寮房以茅草搭建在村寨边缘, 存放柴草或物品。畲族民居的厨房一般不设烟囱, 每户灶前均设一个火塘, 供家人烤火取暖。

1.2 少数民族建筑火灾危险性

(1) 建筑群火灾荷载大。少数民族居住建筑多分布在农村, 一般采用木、土木、砖木结构, 但民族地区木结构民居建筑占91.9%, 住宅火灾荷载大, 建筑耐火等级低, 缺乏统一的村寨 (即村庄) 规划, 布局集中、连片密集, 绝大部分建筑屋面相连, 户与户之间无防火间距, 安全逃生通道狭窄, 一旦发生火灾, 极易迅速蔓延, 形成火烧连营, 造成大面积受灾。据统计, 除彝族建筑外, 房屋间距小于6m的占67.5%、小于12m的占85.0%, 见表1所示。

(2) 电气线路绝缘老化。乡村民族建筑电气线路敷设年代久远, 业务熟练的电工少, 设备安装不符合规范, 维护检修不及时, 居民安全用电常识缺乏。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 家用电器、电气设备进村入寨, 既给生产、生活带来效率和方便, 又容易因电气线路、设备过载、短路、接触电阻过大等, 或使用不合格电器产品, 造成电气火灾比例增大。通过对35个乡村木结构少数民族建筑群的调查, 71.3%户内电线未穿管保护。据统计, 2007年6月至2013年5月, 乡村发生电气火灾628起、死亡52人、受灾2 341户, 分别占总数的34.9%、22.9%、39.5%, 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的火灾最严重, 占乡村电气火灾的80.1%。

(3) 建筑构件耐火性能低。根据乡村民族建筑起火物火灾统计 (见表2) 分析, 建筑构件、材料引发火灾的起数、受灾户数分别为20.9%、28.5%, 家俱、设备及竹、木等制品火灾的起数、受灾户数分别为35.4%、37.9%。其中, 顶棚、墙壁及其装饰织物引起的火灾分别占建筑构件、材料火灾的20.0%、36.0%, 火灾死亡人数分别占20.5%、30.8%。

(4) 消防设施严重缺乏。贵州属欠发达、欠开发的内陆农业省份, 工业体系不完善, 乡村公共消防投入严重不足, 乡 (镇) 、村寨消防规划滞后, 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步, 大部分木结构民族建筑群消防水源缺乏, 消防器材设施配置不到位, 消防通信无法满足火灾报警需要;少数民族州、县、乡相对偏僻, 交通不便, 木结构民族村寨集中且数量大, 主要分布在3个自治州和252个民族乡, 如黔东南州50户以上的民族村寨就达3 922个, 平均每个县245个, 是该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4倍。从实地调研的35个民族村寨统计显示, 未建高位消防水池、无供水管网和室外消火栓的占42.9%, 未配置机动消防泵、水带、水枪的占48.6%, 没有组建志愿消防队的占45.7%, 已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不能有效满足灭火需要, 绝大部分志愿消防队只有队伍, 没有技能和演练。

(5) 群众防火意识淡薄。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燃料多以柴草、桔杆、木炭为主, 且大多堆放在村户内;居民生活一般采用“老虎灶”、“烧吊锅”做饭, 用火塘、火盆、火桶烘烤食物、取暖等, 用蜡烛、火把、松节油、煤油灯等照明;有的居民火柴、打火机用后随意放置, 乱扔烟头, 乱倒灰渣, 驱蚊、烧荒、上坟祭祖无防火措施, 燃放烟花爆竹无成年人监护等, 极易引起“连营”火灾。乡村科学知识、安全常识普及不足, 有的居民还对自然现象和生老病死存在错误认识, 认为火灾是“神火”、“天火”, 遇上火灾烧香拜佛、听天由命;有的在春节、清明节、婚丧嫁娶等节日活动期间烧香、焚纸, 也是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

2 火灾因素

(1) 人为因素。每一起火灾的发生都与人的防灾意识和安全素质有着密切的关联, 并起决定性的作用, 如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时麻痹大意等。一是生活用火, 如厨房、火塘等设置与可燃物无安全距离, 小孩、老人生火做饭、取暖等无监护人在场;二是小作坊、小商店所用的电器、电线等非合格产品或燃油 (气) 等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三是举办民间、民俗活动或红白喜事、传统节日期间用火、用电不小心;四是小孩玩火、乱扔烟头或随意燃放烟花爆竹等。2007年6月以来, 乡村民居火灾中电气火灾占38.3%, 生活用火不慎占25.3%。其中, 电气线路故障火灾占电气火灾的80.1%, 烘烤不慎火灾占生活用火不慎火灾的34.4%。

(2) 物的因素。与城市相比, 乡村经济相对落后, 人文待开发, 建筑样式复杂, 房屋室内布置无序, 木质构件 (材料) 普遍, 发生火灾的实质危险性大。一是绝大多数民族建筑均为木结构, 柱、梁、墙、楼板等全是木材, 且有的民族建筑群已达200多年的历史;二是住宅建筑内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粮食、柴草、衣物、燃油 (气) 等;三是敷设的各种电线、电缆, 使用的各类电器、加工设备;四是村寨或民居附近设置的粮仓、堆放的燃料等可燃物。

(3) 环境因素。贵州是山区省份, 无平原, 山高、沟深、坡陡, 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季节变化等是乡村民居火灾多发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冬春季节风干物燥、水源缺乏, 加之粮食满仓、用火频繁、农闲人聚, 一旦不慎起火极易“火烧连营”。如:2008年1月2日, 黎平县孟彦镇罗溪村一木结构侗族村寨因村民家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 过火面积2.23万m2, 受灾240户, 共912人, 直接财产损失198.67万元。

3 少数民族建筑防火对策

(1) 强化政府消防工作责任。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方面, 消防管理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职责之一。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为契机, 每年以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形式, 明确各级政府乡村消防工作的任务和具体要求, 健全安全发展考核机制, 提高政府及部门履行法定消防管理职责的能力;同时, 应特别注重深化与建设、农业、安监、工商、质监等部门的合作, 成立各级消防安全委员会, 完善消防工作联席机制, 共同解决消防安全管理难题。

(2) 提高群众消防安全素质。实际上, 绝大多数火灾的发生都与人们防火责任不强、工作疏忽大意、整治隐患不及时有直接关系, 且火灾隐患具有动态性、隐蔽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更容易被忽视。因此, 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注重与教育、工会、妇联、共青团、新闻、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部门、团体在消防安全宣传上的合作, 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 普及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知识、技能, 不断提高群众消防安全素质;坚持“干什么、熟悉什么”的原则, 重视对具有公共安全管理职责公务员的培训, 增强其抓安全的责任意识, 提高其消防监管水平, 预防民族建筑火灾的发生。

(3) 坚持消防安全评估常态化。建立火灾重点时段、季节、场所、特殊人员, 以及在生产、生活、工作中直接与火、电、气、油等人员档案, 定期分析和论证, 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 针对性地实施全程消防安全监管, 最大可能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常态化火灾隐患整改机制, 发挥“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的作用, 实行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和社会公示制度, 满足群众消防安全需求;注重“三个评估”结果的运用, 分析和研究人、物、环境对乡村消防安全的影响, 了解导致火灾发生的建筑物、火灾荷载、设施状况、技术条件、人的行为、经费投入等状况, 把握火灾发生的内在必然性, 采取科学适用的措施预防火灾。

(4) 推进乡村消防规划编制。乡村公共消防安全事关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生命权和财产权, 事关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乡村消防规划编制十分必要。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为依据, 贯彻生命至上理念, 从落实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国家政策的层面上, 推动各地在编制、修订城乡消防规划时, 把重点放在乡、村寨消防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上, 定期会同住建、规划部门进行公共消防设施检查, 确保消防站 (点) 、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装备、消防车通道与乡村基础设施同规划、同建设, 及时维护管理, 有效发挥防火和灭火功能。

(5) 加大消防法规执行力度。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执行是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先决条件, 应当结合乡村火灾形势和特点, 真正重视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的制修订工作, 建立完善火灾事故预防的法规体系, 为农村消防管理提供制度支持;重视消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和实施效果的跟踪, 以乡村防火安全现实需要为导向, 在维护消防技术标准权威性和严肃性的前提下, 注重保持其连续性和实效性;依法督促各部门、行业和单位承担消防安全法定职责, 深化“平安贵州”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 明确村委会消防安全管理人, 加大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指导, 提高其发现、消除火灾隐患和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4 结束语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消防安全形势, 系统分析其木结构建筑火灾起数多、损失大、伤亡重的主要原因, 从强化政府消防工作责任、提升群众安全素质、坚持消防评估常态化、推进乡村消防规划编制、加大法规执行力度等方面提出改善乡村消防安全的措施。

参考文献

建筑文化——道教建筑 篇5

道教是我国汉民族自已的创立的一种宗教,它的中心思想来自道家,而“道家之源,出于老子”(《魏书释老志》)。东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十分活跃,南方有葛洪、陶弘景、陆修静,北方有寇谦之,都是中心人物。它的兴衰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反映,又是宗教哲学思想和信仰的体现。

1: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古代鬼神思想

巫术和神仙方术

谶纬之术

黄老思想

2: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

道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是“道”,“道”原先是先秦道家的哲学概念,“道“是“神异之物,灵儿有性”, “为一切之族首,万物之父母”。道教发挥道家的思想,并把道和老子合而为一,于是老子在道教中变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

六朝时又演化出至高无上的元始天尊,产生了三清尊神。

以后道教又逐渐发展并形成了包罗许多天神、地祗、人鬼在内的神仙系统。3:道教的诸神

诸神:

三清:道教最高贵的神,依次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神像主要供奉在道教宫观中的三清殿内,中间是元始天尊,左边是灵宝天尊,右为道德天尊。

四御: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具体指: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极长生大帝(主掌人间福寿),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雷),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四方之神,八仙。

4:道家仙境

一:十洲三岛

二:十大洞天

三:三十六小洞天

四:七十二福地

5:道教奉祀建筑的起源

源于华夏先民的墓葬祭祀活动。最初的祭祀是在室外进行,以后便逐渐转向室内祭祀祖先神灵。

源于清寒的神仙思想,作为与神沟通的最初普通建筑,逐渐发展变成祀神之所。6:道教建筑的种类

狭义上是指道教徒用以祀神、修道、传教以及举行斋蘸等祝祷祈攘仪式的建筑,包括宫、观、殿、堂、府、庙、楼、馆、舍、轩、斋、廊、阁、阔、门、台、亭、塔、榭、坊、桥,可分为供奉祭祀的殿堂,祈禳的坛台,修炼调经的静室,生活居住的房舍和供人游览憩息的园林建筑五大部分。

广义上的岳庙,关帝庙。城隍庙,土地庙等,也是属于道教建筑。

祠:祠用作建筑上的专称开始源于祀祖。道教建筑之称祀,也许与儒学有关。但是儒家之祀与道家之祀有所不同,儒家祀内仅设木主儿无神像,道家之祀皆有神像。

庙:凡祀外神者亦成庙,祠庙二字多连称。祠原为儒家产物而非道教建筑,但自从

真宗对辽战争失败后提倡“神道设教”粉饰太平,到处修建寺庙,有的就利用原有的祠予以扩建二仍称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算是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五十里悬瓮山麓的“晋祠”。

晋祠:

晋祠圣母殿是为奉祭叔虞的母亲邑姜所建,以前叫做“女郎祠”。点南北宽七间,东西深六间,重檐歇山顶东向,四周围廊,此为宋“副阶周匝”的现存最早实例。殿内塑有侍女像,姿态灵活秀美,是宋塑中的精品。

陕西三原县城隍庙:

建于明洪武八年,是明早期的代表作,正点宏伟,钟鼓楼为重檐十字歇山顶,还有寝宫,大门做工奇巧,水磨砖砌照壁亦为精品。

观:本来帝王居所称为宫,城堞可供眺望处称观,封建时代统治者崇奉天神所以祭祀之所也称宫,迎候天神知所也称观。

道观初名“馆”亦称“庵”,唐宋时期观之大者称“宫”,唐玄宗天宝二年做太清宫以祀老子(在长安,亦玄元庙改称)。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做玉清昭应宫以奉天书,史称:以夜继昼,每绘一壁给二烛,七年乃成,饭二千六百一十楹,制度宏丽。

唐时改庙称宫,当时道教画像较盛。观亦称“道院”乃是规模较小的观。

宫观地点的选择都在风景优美、人迹罕至之处。道家谓神仙所居之处率在名山洞府之中,股以天铭,称之为“洞天”,“洞天”成了宫观的代名词。

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在河南鹿邑县城东五公里处,传为老子故里。唐乾封元年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庙,称为紫极宫,天宝二年改为太清宫。现存正殿五间,古柏二株,铁柱一根,唐宋诸代碑六通。

北京白云观:

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市西直门外滨河路,唐玄宗元二十七年,建天长观,金正大元年丘处机西游归来,主持与此,改名长春宫,后毁于战火,后在其下院加以扩建。

白云观是全真道第一祖庭,现存邱祖殿、灵宫殿、玉皇殿、老律殿、四御殿,戒坛等建筑。

寺:一般人的心目中“寺”是佛教建筑的专称,其实在道教建筑中也有名寺。

南北朝时,宋明帝与泰始三年在京城建康北郊为陆修静建崇虚观,至孝文帝太和十五年秋,八月“戊戌移道坛与桑乾之阴,改曰崇虚寺。此为道观称寺的唯一特例。

7:道教建筑选址与特点

宫观是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宫观规不大,则一般称“院”,即道院。宫观形制来自祠庙,营建之始先是选址,自古以来凡为道者多在山林选择名山洞府,所谓“洞天福地、古迹灵坛”“之地”,“天伦之

一、效法自然”这是道门古教的首要条件。除道德之士外,还有“宫宇示教”和“山水远俗”也是必要条件。宫宇即今日所称的道教建筑庙或观,山水即今日所称自然风景区点,其环境必须僻静,这样才能远俗而利于修道。我国最早出现的道教建筑,应该是长安终南山(周至县东南)的函谷关令尹喜草创的“终南楼观”,它与佛教的洛阳白马寺相似,一为道教祖庭,一为佛教祖庭。

道教正式成立是在东汉顺帝时期,即公元126—144年由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开始,“后又称天师道”,南方多学之。所谓楼观乃尹喜的故室,一如佛教的“舍宅为寺”,此则是“舍宅为观”。山居修道者,大都沿袭道家以“自然为本”的思想,结合深山茅屋土阶,甚至栖宿洞穴,反映了他们顺乎自然,回归自然的旨趣。

在风景名胜点的道观建筑,除了奉祀系统的建筑为服从宗教需要显得比较刻板外。大都利用奇异的地形地貌,巧妙地构建楼、亭、阁、谢、塔、坊、游、廊等建筑,造成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园林系统,配置壁画、雕塑和碑文,诗词题刻等到,供人观赏。这些建筑充分体现道家“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思想,或以林掩其幽,或以山壮其势,或以水秀其姿、形势;自然山水与建筑自然结合的独特风格。

8:道教建筑结构类型与形制布局

结构类型唐、宋两代是道教的鼎盛期,恰好这一时期以高台基、大屋顶、装饰与结构功能高度统一,为主要特色的中国木质结构建筑,经过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不论从建筑形制到组群布局还是工艺水平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帝王宫殿陵寝以至王公官吏和庶人的住宅,门厅的大小、间数、架数以及装饰,色彩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为道教建筑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据《唐六典词都》记载,当时天下宫观总一干六百八十七所。道教建筑统称为宫观,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历唐、宋两朝六百六十多年间,也是儒、佛、道三教建筑相互影响,彼此吸收的大圆融时期,儒家的宫、殿、堂、厅、门、阙等宫方建筑己被佛道大量移入神堂佛殿建筑,即佛道的山门、藏经楼牌坊等也和孔庙、书院等的同类建筑,在形制和布局组合上都有相似之处。元明之后,道教衰落,在建筑上也墨守成规,设有大的发展,十二世纪中叶,全真道在北方兴起,后来扩及到南方。

形制和布局道教宫观建筑的平面组合布局有两种形制,一: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敞开的传统建筑手法;

二: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的位置,然后再绕八卦方位放射敞开具有神秘色彩的建筑手法。

前一种均衡对称式建筑,以道教正一派祖庭上清宫和全真派祖庭白云观为代表。山门以内,正面设主殿,两边设灵宫、文昌殿,沿中轴线上设规模大小不等的玉皇殿或三清、四御殿。一般在西北角设会仙福地。有仙宫观还充分利用地形地势的特点,造成前低后高、突出主殿威严的效果。膳堂和房舍等一类附属建筑则按排在轴线的两侧或后部。第二种五形八卦式建筑,可以江西省三清山丹鼎派建筑为代表,三清山的道教建筑雷神庙、天一水池、龙龙殿、涵星池、王祐墓、詹碧云墓、演教殿、飞仙台八大建筑都围绕着中门丹井和丹炉,周边按八卦位,一一对应排列。而它们的南北中轴线特别长,所有其他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两端一一展开,构成一个严密建筑体系。这是由道教,内丹派取人体小宇庙对应于自然大宇庙,同步协调修炼“精气神”思想在建筑上的反映。

9:道教建筑艺术表现手法

道教与其它宗教一样它独特色的艺术性,由于道教是模仿佛教,因此道教艺术在某些方面也与佛教相类似,特别是后期,如明初时仅苏州一地就有三宫、九观、二十四坊之说。

道教建筑艺术的表现主要在细部,即雕刻与绘画。在手法上尽量突出这一宗教的特性,使人们直接感觉到它是庙观而非佛寺。其艺术内容是广泛的,如木雕的天宫楼阁,砖雕中的背饰、瓦头、石雕中的柱、础、栏、板、杆,金属制品中的金殿、金碑以及板画、壁画等。

天宫楼阁,道教好神仙之学,其居处多选风景奇特之地,如山东蓬莱,地处渤海之滨,道教就是利用“海市蜃楼”这一自然现象,用木雕成天宫楼阁的建筑模型,安装在庙观壁面作为装饰物。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中记载:“大屋中施小屋,小屋上架小楼谓之仙楼。江南工匠有做小房子的绝的绝技。这种“仙楼”或“小房子”就是北方的“天宫楼阁”宋李诫《营造法式》称为小木作。

金殿、金碑、古代铜也称金,故道教建筑中无论用铜铸镏金或纯铜制成的殿堂都称“金殿”。用铜铸碑则称“金碑”。金殿象征天帝所居之处,与叫“金朔”。金碑是道教建筑中的小品,宫观内立石碑是不足为奇。

壁画,我国建筑上采用起源很早,寺观内的宗教性壁画始于佛寺,道教兴起也仿照壁画之风而出现在观宫上,审观壁画的发达与道士本人即为画家也有关系。宫观壁画题材以神像为主,此处亦涉及动物、植物、山水、楼台等到。

装饰图案,宫观建筑如布局类似佛寺,但是在殿堂本身的细廊所用装饰,彩画等图案之内容却与佛寺不尽相同。除人物是很容易分清者外,装饰图案一般八卦、太极、四灵、暗八仙、动物中的鹤、鹿、龟、植物中的灵芝、仙草等。

道教建筑的装饰,鲜明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寿和羽化登仙思想。如描绘日、月星云、山水岩石以寓意光明普照、坚固永生;以扇、鱼、水仙、蝙幅和鹿作为善(富)裕、仙、福、禄的表象;用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和龙风等分别象征友情、长生、君子、辟邪和祥瑞。另外还直接以福、禄、寿、喜、吉、天、丰、乐、等字变化其形体,用在窗禄门窗裙板及檐头、斜撑、雀替、梁杉等建筑构件上,其对民间民俗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又如八宝图、福寿双全图,这些源自道家思想和神仙故事的图案都远远超越了佛教。

民族建筑 篇6

【关键词】建筑造型;功能完整性;立面设计;功能技术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功能的设计和建筑造型的设计是不同的两个部分,但是要想做好建筑设计的工作必须要将二者之间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筑功能是建筑的核心,建筑造型能够更好的促进建筑功能的实现,同时,建筑功能也为建筑的造型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二者之间是血与肉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更好的将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二者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我国建筑未来的发展也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一、功能完整性和建筑空间美的表达

人们现代建筑的要求不仅在使用功能上,同时还要求满足美观、实用和安全,这也是现代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如果只满足建筑的使用性能而没有美观程度是不可取的,反之只有漂亮的建筑外观而达不到人们的使用需求也不符合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因此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的有效结合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相比以往的建筑人们更加看重建筑内部的效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功能完整性,是在建筑功能达到使用效果的前提下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而建筑的空间也包括内空间和外空间两部分,现代建筑的建筑空间还要求表达出动态空间的效果,将内空间和外空间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使人们在使用建筑时,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一种建筑美,从而更好的展现出优秀的建筑设计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

二、建筑单体立面设计

建筑单体立面的设计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由于建筑的体型组合不是固定的,因此要体现出建筑美的需求在设计时需要将建筑的整体性更好的表达出来,一方面是建筑整体的外部形象,一方面是建筑内部构成的形象,要把握好建筑构图的规律,比如建筑的统一性、均衡性、稳定性以及韵律尺度等。建筑体型的组合类型可分为单一体型和组合体型两种形式。第一种体型指的是建筑的整体的形体,而第二种是指在建筑整体形体下的一些列组合形体。组合型体又可分为对称形体和不对称形体两种,对称的组合相对较为严谨、庄重,从视觉上来看稳定性相对较强,而不对称的组合形体则相对较为自由,更能够体现出建筑生动活泼的特点。在建筑立面设计中,建筑立面是表示建筑物四周的外部形象,设计时要注重立面的比例尺度、立面虚实对比、立面线条、立面色彩与质感、立面重点和细部的处理。

三、从建筑功能本位来看

建筑空间总是要有具体功能使用要求的。建筑的样式和种类各不相同,这种差别的原因尽管有很多,但是功能还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谓建筑造型指的是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体形,同时外部体形又是内部空间的反映。因此,研究建筑造型与功能之间的联系,就必然要探求功能与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筑是由基本的单位空间构成的。内部空间的大小、形状、比例关系都要适合一定的功能要求。建筑内部空间由于功能使用要求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独特的造型。此外,建筑功能的合理性由房间之间的组合来决定。不同类型的建筑,其功能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其内部空间的组合形式也不一样。这说明建筑功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式,从而表现为造型追随功能这一基本特征。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建筑设计为人们提供了物质空间环境。同样,建筑功能与人类社会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看待建筑的功能要用发展的眼光。随着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对建筑功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筑功能的发展和变化是内在的,主要表现在与空间造型之间的对立、统一,而这也成为促进建筑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建筑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功能在建筑中起着主导的作用,然而造型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新的时要求新的空间造型,这种造型不仅适应了新功能的要求,反过来也促进了功能的发展。由此可见,建筑的功能和造型一起构成建筑发展的两个环节,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促使建筑向前发展。

四、从建筑造型来看

建筑造型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建筑设计者是设计理念,对于建筑作品来说,外形和内容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好的建筑作品需要有充实的内容,而不是单单只表现在形式中。

建筑功能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建筑设计需要在表达出建筑功能的同时,也要传递出一种信息,从而与人们产生共鸣。世界上很多的优秀建筑都有着自身不同的特色,从建筑的本身来看,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建筑所带来的基本功能,而是形成了一种景观、一种标志,它已经形成了一种意识。很多时候,人们在提起的时候,往往不只是想到建筑的本身,而会联想到更多的东西,这也说明了建筑内容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五、从建筑审美取向来看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居住和使用的建筑都必须同时满足物质功能和精神需求。由于设计作品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并非所有的建筑都可以达到艺术创作的高度,但只要为人服务的建筑都不应该以此为借口而不考虑建筑本身最起码的精神需求。

六、从建筑技术手段来看

建筑的功能是先验的,具有含混而丰富的含义,严格意义上的功能建筑是不存在的,也根本不存在无功能的建筑。同时,造型本身具有自己的构成规律和法则,具有自觉的独立审美特征,即使功能性很强的建筑也不例外。在讨论功能和空间的关系时,我们已经具体地分析过一定的功能必须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空间造型。然而,能否获得某种造型的空间,还是要有合理的功能、科学的结构、真实的材料和精湛的技术作为保障。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我们所需要的空间造型就无法实现。由此可见,功能和空间造型的矛盾在某种意义上又表现为功能和技术的矛盾,这种矛盾关系又可以说是目的和手段或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矛盾。

七、结语

在建筑设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建筑更好的实现了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的结合,并且在技术上也有了新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设计在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也有了一套独特的设计理念,作为建筑设计者,我们要更好的发扬出自身的建筑特色,同时借鉴西方的建筑设计的优秀经验,从而做出更好的、更具代表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贺显杰,孟祥圣.对建筑造型设计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民族建筑 篇7

四川茂县=谢英俊+谢英俊建筑工作室

四川“5·12”地震之后, 谢英俊进驻灾区农房重建, 独立接案, 提供技术和经验指导, 协助农民盖符合生态环保的房子, 为500多户乡村家庭建造房子, 既有整村的, 也有分散的。其中, 杨柳村是为数不多仍保留有传统语言和文化的羌族村落。通过村民协力互助的方式, 历时一年完成56户重建, 都是两层楼加一个暂作储藏室的阁楼, 样式基本延续传统结构, 主要的改变是采用了轻钢作为骨架, 既抗震又环保, 一户约为150平方米。建房时, 村民一起参与, 男女老少均参与其中, 极为热闹。

生态屋以轻型钢做骨架, 结合当地建屋习俗, 一层墙体使用就地取材的石头砌筑, 二层采用钢网混凝土, 三层使用木板。以开放性的架构为基础, 家户有很大的自由度, 可随各自的经济条件与需求灵活调动, 最终能呈现有规制又不失多样化的风貌。实际上, 在进入四川震区之前, 谢英俊在台湾及河北等省已经做过了类似的项目。

在业界, 谢英俊有“人民的建筑师”的称号。他的2011年全国个人巡回展以“人民的建筑”冠名, 其副标题则是:“关系到70%人类居住的思考与实践”, 所谓的“70%人类居住”即普通居民乃至乡村的居住环境, 这是以前的建筑专业少有涉及的。业界著名评论家、策展人史建将他的工作与现代建筑史的开端——包豪斯现代建筑运动相提并论, 说他在当下中国为包豪斯精神的“为人民的建筑”做出了实践与进一步的开拓。谢英俊在建造实践中倡导居住者的参与低成本、低技术、开放架构 (未完成建筑) 和与独特地域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征融合, 他无疑是“公民建筑”与我们的“穷人的建筑学”应当关注的一个对象。

村民参与共建生态屋的场景建造中的杨柳村为当地配置的尿粪分集生态厕所。可预防、控制

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 是谢英俊在1999年台湾南投县邵族部落村落建设中的作品的翻版。

建成后的杨柳村再生砖制造场景

再生砖成品

刘家琨在“公民建筑”上的实践是与谢英俊有些志同道合的, 他的实践也是在四川进行的。

“再生砖计划”项目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用破碎的废墟材料作为骨料, 掺和切断的麦秸作纤维, 加入水泥、沙等, 由灾区当地原有的制砖厂, 做成轻质砌块, 作为灾区重建的材料。它既是废弃材料在物质方面的“再生”, 也是灾后重建在精神和情感方面的“再生”。

地震的灾难过后, 原有的房屋等建筑设施已成废墟, 对这些废墟的清理是一件耗资费力的事, 而经过防疫喷洒处理后, 它们则可以作为再利用材料。家琨工作室认为, 它们是“已经毁坏的家园”, 而“虽然家园已经毁坏, 这些碎砖断瓦仍然饱含曾经寄托的情感”。对它们的再利用不仅在于经济上的环保和节省, 更在于对灾难记忆的尊重和珍视。“再生砖”不仅有低技术、低成本、低能耗、环保节能的优势, 其设计与构造的内涵更是充满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建筑师的人文关怀——这无疑是刘家琨作品里一贯以之的风格与情怀。

“再生砖计划”展览

除了“再生砖计划”, 刘家琨与家琨工作室最富于人文情怀的作品, 无疑是为纪念在“5·12”地震中罹难的15岁少女胡慧姗所建的“胡慧姗纪念馆”。它于2009年5月建成, 家琨建筑工作室全款捐建。

胡慧姗生前喜欢文学, 梦想成为作家。纪念馆建筑整体以灾区最常见的坡顶救灾帐篷为原型, 面积、体量、形态均近似于帐篷, 外部红砖铺地, 墙面采用民间最常用的抹灰砂浆, 内部为女孩生前喜欢的粉红色, 墙上布满女孩短促一生的遗物:照片、书包、笔记本、乳牙、脐带……她的一生没来得及给社会留下多少痕迹, 她不是名人, 只是个普通女孩, 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这里的纪念内容没有悲壮热烈和宏大喧嚣, 只是关于一个花季少女的追忆。从一个圆形天窗洒进的光线, 使这个小小空间纯洁而娇艳一一这个纪念馆, 是为一个普通的女孩, 也是为所有的普通生命一一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胡慧姗纪念馆模型

2012.3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 Ction in Guan Gxi

17

内部为女孩生前最喜欢的粉红色, 布满她短促一生的遗物:照片、书包、笔记本、乳牙、脐带……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是一个慈善项目。设计的初始, 穆钧与吴恩融便确定下这样一个目标:不仅为当地的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 更关键的是要以此为契机, 努力诠释一个适合于当地发展现状的生态建筑模式。

该项目强调一个科学化且可推广的设计与研究方法。当地冬季寒冷、夏季温和, 现有建筑多是生土建筑。通过研究, 发现这里冬季的热工设计, 是最为有效的生态设计手段。而当地以生土窑洞为代表的传统建筑中蕴含着大量基于自然资源并值得生态建筑设计借鉴的生态元素。

顺应地形, 学校所需的十间教室被分为五个单元, 布置于两个不同标高的台地之上, 使得每间教室均能获得尽可能多的日照和夏季自然通风。以绿化为主的院落环境有助于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校园环境。教室的造型源于当地传统木结构坡屋顶民居, 不仅继承了传统木框架建筑优良的抗震性能, 而且对于村民而言更容易建造施工。教室北侧嵌入台地, 可以在保证南向日照的同时, 有效地减少冬季教室内的热损失。宽厚的土坯墙、加入绝热层的传统屋面、双层玻璃等蓄热体或绝热体的处理方法可以极大地提升建筑抵御室外恶劣气候的能力, 维护室内环境的舒适稳定。与此同时, 根据位置的不同, 部分窗洞采用切角处理, 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室内的自然采光效果。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远景

小学的建设施工继承了当地传统的建造组织模式, 施工人员全部由本村的村民组成。除平整土方所必需的挖掘机以外, 所有施工工具均为当地农村常用的手工工具。同时, 绝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的自然元素, 如土坯、茅草、芦苇等。由于这些材料所具有的"可再生性", 所有的边角废料均可通过简易处理, 立即投入再利用。

新教室的直接造价 (包括材料、人工与设备) 只有422港币/平方米。新建教室的室内气温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便在今年初罕有的严冬, 也无需任何燃料采暖, 教室仍可达到舒适且空气清新的室内环境。

从这个学校项目中, 村民们得以重新认识他们自己的传统。新学校的建造向他们诠释了一条适合于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现状的生态建筑之路。

教室内部施工人员全部由本村的村民组成

2012.3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 Ction in Guan Gxi

19

建筑剖面图

学校内开放的空间

无止桥项目计划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无止桥团队

无止桥项目计划其实也是一个慈善项目, 它是一个资助内地贫困农村改善居住环境、改善儿童教育环境的建桥计划, 是由毛寺生态实验小学的设计者穆钧和吴恩融发起的一个多人共建项目。在毛寺生态实验小学的建造期间, 设计团队发现学校与生源居住区隔着的一条河上只有一座独木桥可以通行, 一到雨季河水上涨学生便无法通行, 曾经发生过学生和村民被洪水冲走的不幸事件。团队便发起了这一计划。

计划取名“Bridge Too Far”, 源于二战老片《遥远的桥》, 然而设计者取这个名字, 显然有将项目“无止”地进行下去的意思。团队成立了基金会, 并通过宣传在香港和内地吸引了很多热心人士和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其中包括前香港总督Sir David (彭定康前任) 。目前, 项目也成为一项渐趋于成熟的慈善计划, 在甘肃、吉林、贵州、云南、四川等当地农村完成了建桥计划。

“无止桥”的设计思想因循穆钧和吴恩融的生态建筑设计思想:利用当地传统技术和自然材料来建造具有推广性、低成本的生态建筑模式。它仍然以生态设计为原则, 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自然材料和其他可再生、可降解、可再利用和低能耗 (low embodied energy) 的材料。令团队感到幸运和意外的是, 无止桥还获得了包括RIBA、Architectural Review、HKIA在内的若干大奖。

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社会剧场”式住宅是一处位于北京回龙观的住宅项目, 其设计宗旨是将一些基本的小型住宅单元与大型的半露天式公共剧场型空间相结合。该剧场空间将在整体建筑中为社区全体居民发挥公共起居室的作用。而住宅单元则是基于公共墙的概念进行设计的。它既是房屋的基础结构, 又能让居住者将所有家用电器和服务设施收纳其中。

目前建筑中有两种尺寸的单元:14平方米和22平方米。这些单元仅在深度上有差异, 这是由于走廊的形状导致楼层平面不对称的结果。每个单元的高度和宽度都设计成2.8m×3m, 并以标准化模块的形式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的外墙展开。每个单元还附加了小阳台, 为内部空间增添更多层次。整个建筑规划分为6层。最下面3层容纳商业功能区, 并保留了余地, 可将露面高度扩建为原来的两倍, 从而增强空间感和灵活性;最上面的3层为住宅区, 通过在东西两边的外墙上变化阳台的开口位置, 楼内单元模块千篇一律的缺点得以弥补。

展出模型和渲染效果图

“土楼公舍”位于广东南海, 建成于2008年, 规模面积为13711平方米, 为URBANUS都市实践 (刘晓都、孟岩、王辉) 设计。在设计者看来, 它的设计不仅关涉到如何将传统客家土楼居住文化与低收入住宅结合在一起的研究课题, 更是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状况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的一个建筑标志。

“土楼公舍”的设计思想在于将“新土楼”植入当代城市, 利用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便使用的闲置土地, 做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迁入产生的居住问题的实验。新土楼既是一座建筑, 又是一个社区, 尤其是关注低收入人群, 已经走到人文建筑的层面。它不只在形式上借鉴客家土楼,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土楼社区空间的再创造, 最终构建了一种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意识和节奏的城市低收入者的社区空间。传统土楼将房间沿周边均匀布局, 和现代宿舍建筑类似, 但较现代板式宿舍更具亲和力, 有助于社区中的邻里感。都市实践秉承了这一传统优点, 并在内部空间布局上添增了新内容:每户室内面积不大但带有独立厨房和浴室, 每层楼都有公共活动空间。社区的食堂、商店、旅店、图书室和篮球场为民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此外, “土楼公舍”还贯彻了都市实践一贯的都市主义设计思想, 它充分考虑到了建筑本身与城市周边的冲突与融合。通过与绿地、立交桥、高速公路的拼贴, 建筑形成对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便使用的闲置土地的消化, 同时也获得了一个融洽的城市公共居住/生活空间。它长期的招租方式, 更是为解决中国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走出了探索之道。

2012.3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 Ction in Guan Gxi

23

民族建筑 篇8

一、民族建筑文化

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 山青水秀, 气候宜人。全省共有49个民族的同胞在这里栖居。其中, 苗、侗、布依、仡佬、水、彝、土家、瑶、回、壮等18个民族是贵州的世居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8.98%。贵州各族人民, 依山傍水, 造就了风格迥异多彩多姿的民族建筑。“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与文化, 特别是与物质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并且通过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同精神文化发生联系”。特殊的地理环境参与和影响了文化的形成、进程和传承, 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环境中世代居民生产、生活的创造、传承及其延伸的结果。可以说, 有什么样的民族生态环境, 就有什么样的适应这种生态环境的民族建筑。建筑受环境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建筑的选材, 民居建筑由于受才力、物力、人力及交通可进入性的限制, 大多选择就地取材, 民族地区的石头遍布, 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首选建筑用材;其次, 必须考虑地形、采光和空气湿度的影响。贵州亚热带的气候特点, 房屋的建筑风格就出现了“干栏式”的建筑结构。河网密布, 阻碍人们的交流, 所以风格各异的桥梁建筑就是贵州民族地区居民生活和生产上具有代表性的实用建筑。

二、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

贵州民族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完整的、丰富而集中的建筑文化, 包括民居建筑、交通建筑、宗教建筑, 反映了建造它的时代和地方的多方面的生活状况, 政治和经济制度, 同是也贵州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代表, 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1. 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国家标准分类体系, 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有古城镇、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传统与乡土建筑、古桥等基本类型 (表1) 。

2. 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1) 地域性。贵州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 其次是黔西北、黔北, 这些地区都有不同建筑结构的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民族建筑。其中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依山就势修建的“干栏式”建筑, 比如,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吊脚楼。以及侗族的鼓楼、风雨桥等。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建筑形式主要有石板房。在黔西南的清镇、安顺、平坝一带, 这一地区的民族建筑多为砖石结构, 呈平面布局, 楼层多为4至5层。由于地形开阔也分布了一些防御性建筑和宗教建筑, 如屯堡建筑和安顺文庙等。这些民族建筑形式都是其他省份所不多见的。

(2) 资源内容丰富性。独特的民族环境提供了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原料, 是生产、生活的活动场所。因此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的特点, 如民居建筑、特色村落、古桥、古城镇、水工建筑等十多个基本类型。

(3) 资源组合好。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风景相得益彰。在贵州民族地区, 有黄平、镇远的舞阳河与古城镇、宗教建筑和苗族文化的组合;安顺屯堡建筑与中原文化相结合。

三、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 对民族建筑文化缺乏认识

正确认识和定位建筑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位置, 是民族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建筑文化资源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凝聚了人类对环境利用、适应的科学认识。从古人类的石器加工, 到夜郎时期的“干栏式”房屋建筑, 以及今天的民族聚落、村寨的布局等, 都自觉和不自觉地遵循“因地制宜”的意识或原则。各种各样的民族建筑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建筑的选材和选址上, 民族地区的居民利用自己的智慧, 尽量运用当地的资源, 就地取材, 使建筑和聚落布局、逐渐适应民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水文特点。具有相当丰富的科学内涵。但是, 在很多地方却仅仅热衷于交通、宾馆、餐厅、茶楼、游乐场所的修建, 现代旅游设施的建设重于对古民居和景观聚落的保护, 对于大量急需维护的古建筑的价值缺乏认识, 对周边生态环境也缺乏资金投入。黔东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古镇和苗王城、黔中六枝特区月亮河布依族民族生态园和紫云县格凸河景区、黔西威宁草海旅游区等许多地方, 传统的民居建筑都已破败不堪, 当地老百姓鉴于经济实力, 只能用一些木柱暂时支撑行将倒塌的旧房, 一些古老的寨门、城门、城墙、廊亭、祠堂、碉楼等公共建筑也大都缺乏修缮。

2. 对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缺乏保护

对民族古建筑的保护一直都是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因为世界上得以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或者比较完整的遗迹几乎都是使用石料建筑的, 而贵州的民族古建筑大部分都是土木或者砖木结构, 即使侥幸免于虫蛀鼠啮, 也难以经受气候和时间的考验, 不少画栋雕梁都在无名火灾中灰飞湮灭。而在旅游开发中经常出现违规搭建或者移为他用的现象, 这就势必加速了古建筑的毁灭。其次, 在旅游开发中为了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 许多旅游开发者对待民族古建筑的态度是追求“修旧如新”而不是“修旧如旧”, 每一次整修都不是局部修缮而是整体重建, 这也造成了对古建筑的一次次破坏。不少古老建筑不论其始建朝代如何迥异, 最后往往都变成明清建筑式样, 甚至是上个世纪的面目。最后保护民族古建筑的一个关键是资金问题, 在各地方政府近来纷纷制定出台的保护性政策措施中, 大多将该建筑群的旅游收入抽取一定比例, 作为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这样一来, 为数不多的民族古建筑又面临着过度旅游开发带来的伤害。

3. 对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缺乏管理

目前, 贵州各地相继建立大批以旅游为目的的民族村寨 (镇) 和旅游景区, 在很大程度上对民族文化起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传统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凡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命名的民族文化村寨或古城镇内的历史遗迹和古民居建筑都保存得较好, 而非命名的民族村寨及遗迹和古建筑都面临着破败、荒芜和消失的境况。黔中安顺市七眼桥共有八个屯堡文化村, 唯有国家和省政府命名的本寨与云山屯得到较好的保护, 而其他六个则是断垣残壁或被改建。位于贵州六枝特区新窑乡牛场坝苗族石头寨是一处以苗族石头房而闻名的村寨, 老寨因其挂牌保护而被完整地留了下来, 新寨则被现代新房所取代。另外, 据调查很多村寨和景区的管理部门对传统民族建筑保护意识不到位, 很多具有特色的古民居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 有的已破损不堪, 甚至废弃;有的被撤毁新建;有的古镇街巷原有的遗迹与新修的现代建筑相互混杂, 完整的聚落格局和周边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四、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1. 开发原则

(1) 确立各区域的民族建筑文化开发主题。贵州民族地区的高原峡谷地形与人文活动共同孕育了丰富的民族建筑文化类型。在旅游开发中, 应结合区域实际, 寻求鲜明的建筑文化主题, 如兴义的峰林谷地聚落与田园耕作文化, 黔中高原的石板房建筑等。

(2) 自然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 突显文化的多样性。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 认识和了解民族自然环境, 增加科学知识, 培养正确的自然环境观。这样产生的旅游行为, 是文化旅游行为。民族建筑文化是人类在适宜民族环境中, 形成发展起来的, 是人地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物态、心理等特殊独有的现象。旅游资源的开发将自然与人文的整合是任何地区所追求的目标。贵州民族地区优美的自然风景, 将与之和谐的建筑文化进行有机的叠加, 必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原则。由地区自然、人文景观的差异和认同产生旅游, 贵州民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有雷同也存在差异。在开发时在挖掘自身优点的同时, 要防止其文化内涵的退化和丧失,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

2. 开发模式与对策

由于贵州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的东部, 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 80%以上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300 mm, 全省湿度在70%~80%左右。在此条件下, 修建的房屋必须具备防潮的功能, 木架结构的“干栏”式建筑, 采取上层住人的方式就避免了湿气, 也避免了暖湿地区的虫蛇侵袭。贵州广泛分布的地带性森林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也为民居建筑提供了丰富的木材, 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提供了丰富的石料。由于在贵州地区, 水系的二元结构特征, 大部分地区缺水。因此, 民居多布局在河谷和有泉水出现的地方。依山傍水的布局, 不仅风景优美, 充满诗情画意也达到了“木方水圆”的理想效果。因此, 在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走生态旅游的道路, 发展以民族建筑文化为主的生态旅游, 突显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 建立优势明显, 特色突出, 多样化的旅游生态系统。

(1) 大力普及民族建筑文化知识, 加强建筑文化旅游的生态意义。主要包括民族建筑的形成原因、建筑特点、科学价值、文化内涵、美学特征等基本知识。通过对这些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使广大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对民族建筑文化的欣赏能力, 引起旅游者对民族建筑旅游的兴趣。从而促进以贵州民族建筑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的发展。例如在介绍民族建筑的美学特征时, 可以说明贵州民族民居一般为三间正房, 以中间堂屋为中轴, 两侧对称, 圆直的木柱展现出挺拔有力的线条美和对称美, 象征积极向上的生命力;若为两间, 右边一间则为堂屋, 堂屋用于祭祀祖先, 一般不住人, 体现了以礼为基调的礼乐和谐美;房屋构架的檩、梁、柱皆用圆木, 保持了木柱生长的自然形态, 堂屋的围壁木板不能倒立, 蕴涵着“回归于自然”的象征意义。

(2) 着力塑造生态旅游形象, 确立各景区的民族建筑文化主题。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 根据景区的实际, 确立鲜明的生态建筑文化主题, 如安顺屯堡建筑文化, 通过对屯堡建筑的了解和认识体验600年前中原地区的民风民俗、花溪镇山村石板房建筑文化、西江千户苗寨建筑文化等。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 造就了不同的地貌条件。总体上说, 全省地势起伏大, 山地多, 平地少, 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在此条件下, 各民族依山而建, 傍水而居, 尽量利用原始地貌环境中的坡、沟、坎、台等为地貌形态, 随高就低修建住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当地的一种旅游景观, 因此可以在深入发掘地方文化的同时, 整合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结合区域实际, 丰富旅游产品的层次。

(3) 加强对现有建筑物的保护, 对已破坏的建筑物进行生态恢复。首先, 体会“修旧如旧”的新含义。“修旧如旧”自老一代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提出以来, 一直被作为古建维修的重要纲领。“修旧如旧”的原则关键在“旧”字上。“旧”实际上就是古老历史的代名词。“旧”并非狭义的旧, 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表面上的陈旧破败, 而应理解为过去。“旧”还应有更加深层的理解, 它代表了古代建筑过去所具有的各方面的历史价值, 《雅典宪章》指出:“保护文物就是要保护那些饱含着千百年历史信息的历史见证”。维修古代建筑就是要让这些历史见证不致损毁, “修旧如旧”, 应理解为:在对古代建筑的维修过程中, 尽量保存那些含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成分, 并使它们在维修前后没有任何改变。

对已破坏的建筑物要进行生态恢复, 主要可以从加固地基, 增强结构, 更换材料入手。但是这些措施都会对古建筑本身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 对于木结构能不落架的就不落架, 能局部落架的就不全体落架。由于木结构建筑决定了它在自然条件下是会风化朽蚀的, 所以建筑材料的更换是不可避免的, 但应尽量保存原始构件, 能加固的不更换, 能墩接的不更换, 能替代的则尽量保持它原来的位置和形象。

(4)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指旅游行业第一线的相关人员和建筑维护和保护的相关人员。我国历史悠久, 遗留下来的各个时代的古建筑相当丰富, 对这些古建筑进行研究调查, 需要大量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以及有关文物、考古、历史、民俗、美术、建筑、规划、结构等各学科的专家。同时工作在第一线的导游人员也必须具备基本的建筑知识, 这样才能指导游客欣赏和理解建筑的文化内涵。

因此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 不妨向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发达国家如日本、欧美等国学习, 在一些高等院校中专门设立民族建筑保存学科、出国培训一批民族古建筑保护专业的专家学者、专门培养专业人才。在对导游人员的培训时也可以加强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学习。在学习国外先进的保护措施的同时结合本国的实际进行创新研究, 从而更好地保护传统民族建筑。

五、结论与讨论

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完整的、丰富而集中的建筑文化, 包括民居建筑、交通建筑、宗教建筑, 反映了建造它的时代和地区的各个方面的生活状况, 政治和经济制度, 同是也贵州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代表。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性、丰富性及组合好的特点, 与民族自然风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必定增强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因此在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走生态旅游的道路, 发展以民族建筑文化为主的生态旅游, 突显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建立优势明显, 特色突出, 多样化的旅游生态系统。但是, 它作为旅游资源, 在开发类型上, 又有一定的单一和局限之处;民族建筑的生态开发, 在贵州尚无完善和规范的先例, 因此如何对其开发利用和布局好, 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摘要: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贵州民族地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建筑文化旅游资源, 本文以贵州为例, 说明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及其景观特征, 探讨民族地区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认为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应以“民族文化”为总的文化导向, 结合文化赋存的时间和空间, 综合发掘民族建筑文化的内涵, 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建筑文化,旅游开发,贵州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著林洙编.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2]王恩涌编著, 文化地理学导论 (人·地·文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7

[3]熊康宁杜芳娟廖婧琳: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http://www.cnta.gov.cn/22zcfg/lvbz/zyfl/zyfl.htm

[5]王正贤著, 奇异的石头世界——贵州岩石载体文化[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6]朱健, 董恒信.浅谈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保护[J].山西建筑, 2005

[7]杜芳娟, 熊康宁.贵州喀斯特地区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应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20 (2)

[8]杨明德等著, 贵州喀斯特环境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9]杨晓辉著, 贵州民间美术传承与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10]张帅华., 对当前古建筑修复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民族建筑 篇9

《通知》指出, 此次专项检查以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实施情况为内容, 主要是:1、建筑节能。检查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及制定有关配套政策情况。建筑节能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包括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及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工作推进情况, 以及地方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制定实施情况;“十二五”时期, 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各类示范项目验收情况;2015年度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下发执法建议书的工程整改情况。2、绿色建筑。重点检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3]1号) 明确的工作任务进展情况, 包括各地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落实情况, 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情况,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推进情况, 绿色建筑标准、技术、材料及产业等相关能力建设情况, 以及地方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制定实施情况等。3、绿色建材。重点检查《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科[2014]75号) 印发以来各地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开展情况, 包括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评价机构备案情况、本地一、二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情况等。4、装配式建筑。重点检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6]71号) 印发以来各地推进情况, 包括政策措施出台情况、标准规范编制情况、项目推进情况等。

《通知》强调, 1、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检查组提出整改措施, 并跟踪督导。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强制性规定的工程项目, 住建部将下发执法文书, 限期整改。2、新建建筑执行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和绿色建筑、绿色建材推广情况检查结果, 将作为国家节能考核、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的依据。3、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工作, 列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监督考核指标体系, 定期通报考核结果。

现代建筑与建筑堪舆 篇10

而在这种反思与回顾的背景下, 中西方学者不约而同必然要溯源于在现代中国蒙尘已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风水学理论。

什么是人类理想中的生态居住社区及生态建筑呢?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 生态居住社区及生态建筑是在特殊地域内、特殊条件下, 创造出的一种新型的聚落形式, 它“因地制宜”, 利用当地有利自然条件, 用最经济、最天然的手段达到抵御各种不利因素并获得舒适居住生活空间的目的, 进而, 形成“生态建筑”, 它不会与自然宣战, 企图征服之, 而是顺应自然, 融于自然的“文明建筑”。

而在我看来, 中国古代曾盛行的风水学实际上就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景观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 虽然并没有如今天上述各个学科的精准表述, 但作为综合学科的集合, 它依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譬如一些大学已经开设了“建筑风水学”这门选修课。

建筑是门艺术, 它这样安排和装饰人们所建造的大厦:不管它是什么用途, 它给人美的视觉形象, 应该带来心理健康、力量和愉快。

在中国建筑中, 五千年来始终贯彻着一种精神, 那就是“天地人和合”。中国人的习俗讲求一个“顺其自然”, 这也可谓中国建筑文化上一传统。

中国建筑所讲求的“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呢?综合起来有三点:

(1) 天人皆物。天与人都是物, 形态相殊, 本质则一, “物物则太极”。

(2) 人效法天。“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天变, 人亦效法天而变, 以顺应自然, 并通过模拟自然来改造自然。

(3) 天人调谐。要求在采取“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等手段时, 不要破坏自然, 而尽量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求得“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学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思潮背景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产生了生态建筑学。

生态建筑学, 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或者换过来说, 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动功能均衡发展的生态学延伸于建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 反映出现代建筑思潮的价值取向。

生态建筑学认为建筑是生态系统中人的元素组群的外延, 而人具有非凡能动性, 人是从自然生态系统其它元素组群中解脱出来的元素, 在人的元素组群外延构成了一个新的组群。这个组群在人的观念下实施建立, 用以满足人的活动之场所或空间的需要, 被称之为建筑。

生态建筑学的研究对象, 是由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一人工系统中, 人的建筑活动, 引起了周围环境有社会意义的变化。所以, 该系统也称建筑 (空间) 环境, 其中包括村镇、城市等各种聚落形态。

生态建筑学在追求自然生态学系统的稳定与平衡的一般原理的同时, 认为自然环境不仅要满足人乃至整个生物界的生理本性需要, 而且更具有心理的审美愉悦的功能作用, 构成人类精神需求的风景环境, 从而成为建筑环境所不能缺少的一种“文化资源”。

由此, 生态建筑学确定了其基本取向, 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谐调发展为目标, 在现有条件下, 争取对自然的最优关系, 利用并有节制地改造自然, 顺应并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和谐, 寻求创造适宜于人类生存与行为发展的各种生态建筑环境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学在现代科学的意义上, 关注人与建筑自然的关系, 同中国风水学的“天人合一”宇宙观, 有着根本的一致。当代生态建筑学是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建筑环境追求生态建筑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类住区环境质量。风水学是中国古代的关于建筑环境设计的理论, 其概括性地描述人与宇宙及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及感化是“气”的媒介。可以认为有关“气”的学说是古代风水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目的在于人与外界的和合统一, 而非人定胜天。

毋庸讳言, “风水”有迷信成分, 但谁又能否认“风水”之学也确实蕴含着合理的科学因子?买房者“亲近山水”似乎不仅仅与个人喜好相关罢, 这期间的“迷信”——风水理念——其实也吻合了现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居环境根据现代建筑理论, 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诸如空气、水、食物、住房、室内外装饰等这一类生命的保障体系;二是对人类产生刺激甚至袭击的力量。诸如:人的感觉 (热觉、视觉、听觉及嗅觉等) 刺激和动力学刺激 (来自辐射、声音等的冲击和振动) 。从人的感觉来说, 风水的目的至少是追求人的内心的安宁。

现代建筑设计要点现代建筑设计, 一靠方法, 二靠素养。懂得一定的方法, 则易于掌握要领, 增加主动性, 减少盲目性, 避免绕不必要的弯路。但欲使设计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 还需要在不断进行设计实践的磨练中, 逐步提高素养。

文化民族还是民族文化 篇11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民族;非功利性

中图分类号:I516.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09)04-0001-05

在我主编的五卷本《德国文学史》中详细记述了德国文学在18世纪的发展轨迹以及它如何从世纪初的落后状态到世纪末达到欧洲顶峰的过程,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政治、经济、社会均处在落后状态的德国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在我们这部文学史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分析,提出了我们的见解。现在我想将这些见解归纳整理一下,向大家报告,请大家指正。

一、18世纪末德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基本状况

18世纪末,英国革命已经过了半个世纪,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向工业化的转型,法国大革命也进行了十年,1799年的雾月政变结束了旷日持久的纷乱局面,拉开了拿破仑时代的序幕。可是,这时的德国尚未进入真正的市民社会,还保持着17世纪中叶三十年战争结束时的社会结构,甚至——按照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一书中的说法——到1848年德国的发展水平才相当于法国大革命前的水平。这就是说,到了18世纪德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没有多大变化和发展。整个国家仍然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是个大杂烩,由众多名义上从属帝国,实际上是由独立分治的王国、诸侯国、主教教区、藩邑和自由城市组成。18世纪末,这样的大小邦国多达340个,另外还有1400个骑士的领地。从经济方面看,神圣罗马帝国一直到19世纪崩溃时,基本上还是个农业国,产业、手工业落后,贸易也极不发达。北部汉萨同盟的航海优势,随着荷兰、英国的兴起已不复存在,南部的商业城市如奥格斯堡、纽伦堡等也随着意大利一些商业重镇地位的下降而日渐式微。各邦国之间的币制和度量衡不统一,成为自由贸易的严重障碍,再加上各邦国之间的关卡林立,贸易几乎无法进行。诸侯割据使物流阻滞不通,这既是政治经济保守封闭的表征,同时也是社会结构僵化、缺乏生气的缩影。各个诸侯国实行世袭的封建制,社会等级森严,贵族把握统治机构,市民不能参与政治。由于版图不统一、生产贸易不发达、社会结构死板、缺少竞争机制,市民不仅数量小,而且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在社会中都没有多大影响。总之,18世纪末的德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完全是一个落后国家,不仅落后于英国,而且也落后于荷兰、比利时等国。

二、18世纪末德国的文化状况

18世纪的德国虽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没有多大变化,但它的文学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8世纪初没有一位德国作家在德国以外产生过影响,那时的德国文学不是模仿法国的古典主义戏剧,就是写《鲁宾孙漂流记》式的小说。到18世纪中叶,两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高特舍德和莱辛还在争论德国戏剧究竟应该走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道路还是走莎士比亚化的道路。可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文学不仅拥有了歌德和席勒这样世界级的文学大师,而且还有一批进入世界文学之林的作家,如浪漫作家施雷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等以及虽不属于浪漫文学但与浪漫文学有诸多关联的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特、让·保尔。有了这样一个作家群,德国文学就顺理成章地登上了欧洲文学的顶峰。18世纪末的德国,不仅文学界群星璀璨,哲学界也是大师辈出。在康德之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几乎在同一时段推出了他们的经典著作。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同时出现四位哲学大师,这在德国哲学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在世界哲学史上也实属罕见。如果我们再想到以贝多芬和莫扎特为代表的音乐,我们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包括文学、哲学、音乐在内的德国文化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达到了无法超越的高度。

其实,18世纪末,德国不仅在文学、哲学和音乐方面雄踞欧洲之巅,在教育的普及和文化设施的建设方面也优于英国和法国。18世纪末,在英国,工业化引发了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从而导致文盲骤增,而在德国据统计,到1800年六岁以上的人当中,有阅读能力的人就占了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由于教育的普及,18世纪末德国出现了“读书热”,图书出版的数量急剧增加。据统计,1740年、1770年和1800年出版的书目分别是775种、1144种和2569种;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文艺类书籍,1740年为44种,1770年为188种,1800年为881种。另外,到18世纪末,读书已经不再是知识阶层的特权,而是成为了各阶层人的共同需求。维兰德1784年在他主编的《文学汇报》上写道:“对启蒙的渴求和对知识的喜爱,不知不觉地扩展到几乎所有等级和阶层。”德国的读书热不仅体现在读者数量上,而且也体现在阅读的态度上。著名法国作家斯泰尔夫人(Madame de Stael)在她的《论德国》(De Allemagne)中指出,在法国,书是沙龙里的谈话资料,在德国,书则是人在寂寞中的伴侣。德国人在休闲时总是爱打开书本,从中汲取知识,了解时事,提高修养,以极大的兴趣欣赏文学作品,常常沉湎于小说而不能自拔。

18世纪德国不仅普通教育的普及程度很高,高等教育也很发达。18世纪末英国有六所大学,而德国就有四十四所之多。正是这些大学培养出了具有人文主义思想、掌握各种知识、精通多种外语的学者和作家。自17世纪以来,德国的著名作家都是所谓“学者型”作家,因为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

18世纪德国在文化方面的另一景观是,虽然没有全国性的文化中心,却有众多地方性的文化中心。在德意志境内,邦国林立,自然不会出现全国性的文化中心,就像中央集权国家法国的巴黎那样。但是,在启蒙运动的推动下,一些邦国的宫廷出于竞争意识想竭力炫耀自己的文化品味,不仅纷纷兴办学校,而且还修建图书馆、画廊、音乐厅、歌剧院、话剧院以及博物馆等文化设施。这样,德国虽然没有像巴黎那样的文化荟萃之地,但也没有出现像巴黎以外的那些省份在文化方面一片空白的局面。

总之,18世纪的德国虽然政治保守,经济落后,社会停滞,但它的文化却是蓬勃发展,一派繁荣景象。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德国的特殊历史条件造成的。

三、文学与政治脱节

文学与政治脱节是18世纪德国的一种特殊现象。德意志各邦国普遍不重视文学,像普鲁士这样大的邦国甚至鄙视本土文学,认为它根本不是文学。除魏玛公国外,其他的德意志邦国也都没有扶植过文学,没有对文学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这些邦国不重视文学的原因是,它们不觉得文学对于维持其统治、推行现实政治有什么帮助。其实魏玛宫廷招揽维兰德、歌德、赫尔德等人到魏玛,也不是要他们通过他们的文学活动诠释宫廷推行的现实政治,为巩固宫廷的统治服务,而是为了别的目的:请维兰德来是要他当

尚未即位的公爵的教师,请歌德来是要他做卡尔·奥古斯特的陪同,并兼做行政工作,至于赫尔德则是看重了他的牧师身份。德意志各邦国的宫廷虽不支持文学,但也不干预文学。这样,就给从事写作的作家留下了自由的天地,他们除了为宫廷创作娱乐节目时需要考虑宫廷的需要和要求外,其他的创作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所以,宫廷不支持甚至鄙视本土文学反倒有利于本土文学的创作。为此,施雷格尔感叹道,倘若腓特烈威廉二世论文学的风格和趣味的著作用的是德语而不是法语,那就可想而知,对德国文学会产生多大的伤害。另外,由于诸侯割据,出版社分布在各个邦国,在梅特涅制定的复辟政策颁布以前,德意志各邦国没有统一的书报检查制,因而几乎所有的著作都可以找到出版商。

文学与政治脱节不仅表现在当权者不要求文学直接为他们的现实政治服务,而且还表现在从事文化工作的学者也不关心政治,不涉足现实政治,更不屑于批评时政,他们常常超越现实和实践直接进入抽象的理论王国。就文学而言,作家们关心的不是直接面临的实际社会问题,他们不关心本民族的现实命运,关心的是人以及与人有关的普遍问题。邻国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德国作家反应强烈,但他们首先关注的不是这场革命与自己的国家有什么关系,首先思考的也不是自己国家面临的问题,他们首先关注和思考的是这场革命与人类的普遍问题有什么关系,是人以及与人有关的问题。18世纪德国的大作家莱辛、赫尔德、席勒和歌德等都有强烈的全人类意识,不大关心本民族的现实问题。因此,18世纪的德国文学对德国本身的影响不大,但对整个人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18世纪的德国文学是超功利的、非功利的,它不追求直接的政治效果,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才有长远意义,它的作品才成为经典。

四、有教养的市民阶层

18世纪的德国作家均出身市民阶级,因而18世纪的德国文学就与德国市民阶级的特殊处境有关。18世纪英法等国已经有了强大的市民阶级,他们在经济上占有主导地位,国家政权也由他们支配。可是,18世纪德国的市民阶级既无经济实力可以在经济领域大展宏图,也无政治实力可以提出自己的诉求。因此,18世纪德国的市民阶级不关心政治,也不过问政治。但是,经过启蒙运动,市民阶级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也有了实现自我的强烈愿望。既然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才能,精神和文化领域就成为留给他们实现自我的仅有的空间,他们特别重视精神、文化和教育。此外,他们试图在精神、文化和教育领域发展,这也没有受到来自宫廷的阻扰,相反,还得到了支持。神圣罗马帝国境内诸侯国林立,每个诸侯国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机构和文化教育设施,这就需要一大批低层行政官员、教师、律师以及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因而这些人在人口中占的比重大大高于英法等国。这些职业要求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个人才能,一般都是由市民阶级出身的人担当。这部分市民从事这些工作靠的不是他们的门第,而是他们的知识和技术能力。因此,这部分市民要实现自我、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得积累知识、增强本领、提高修养。这样,在18世纪的德国就形成了一个名为“有教养的市民阶级”。

这个“有教养的市民阶级”虽无经济实力,也无政治影响,却主导着当时的精神文化领域,知识和文化不仅是他们谋生的手段,更是他们自我认同的基本内容。他们除精通自己从事的那个行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特别注意个人的教育和文化修养。他们崇尚艺术,热爱文学,这样,他们就为艺术和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更主要的是,18世纪在德国文坛有相当影响的作家几乎全都出自这个“有教养的市民阶级”,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这个阶级的思想和要求。

五、文化民族

神圣罗马帝国以及后来成立的德意志联邦,不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维系德意志民族的真正纽带是它的文化,或者说,德意志民族仅仅是在文化意义上才存在的民族。在拿破仑打败普鲁士军队以前,德意志的民族意识主要表现为一种文化意识。这一点在席勒于1797年或1800年写的诗《伟哉,德意志》(Deutsche Gr6Be)的未完成稿中说的非常清楚。当时,神圣罗马帝国饱受英国和法国的欺辱,帝国行将崩溃。面对这种颓势,席勒斩钉截铁地写道:德意志仍旧可以“为自己的名字自豪欢欣”,仍旧可以“昂首挺胸,充满自信地跻身各民族之林”,因为“德意志帝国与德意志民族是两回事”。“德意志的威严和崇高从不建立在王侯们的头上,德意志人建立了一种自己的价值,它与政治无关。”因此,“即使帝国覆灭,德意志的尊严依然不受侵犯。”那么,什么是德意志的尊严呢?“它是道德的伟大”,这种道德的伟大“存在于文化之中,存在于与民族政治命运无关的民族的性格之中”,因而“政治帝国摇摇欲坠,精神帝国却更加坚固,更加完善”。

席勒这首题为《伟哉,德意志》的诗的中心思想是:德意志民族的灵魂和力量就是它的文化,而且这种文化与政治无关。将德意志民族看做是一个文化民族,以文化认同代替国家认同,这是18世纪德国文化精英的共识。在这里,文化成了将民族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成了民族的象征。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个文化民族,这是18世纪到19世纪初德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景观,是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曲折反射,是政治与文化脱节且渐行渐远的必然结果。

由于18世纪德国的文化精英将自己的民族看做是一个文化民族,因而他们特别重视文化,将文化摆在很高的位置。弗·施雷格尔将法国大革命和费希特的《知识论》以及歌德的《迈斯特》称之为他那个时代的三大倾向,把当时在德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和文学成果与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政治事件法国大革命相提并论,凸显了文化在施雷格尔这类文化精英心目中的地位。正是由于十分看重文化,德国的文化精英都背负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他们认为,弘扬德意志民族文化,吸收和保存其他民族、其他时代的文化精华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温克尔曼重新发现古希腊以后,从莱辛、歌德到荷尔德林都致力于继承和发扬古希腊文化的精神和传统。这里,古希腊文化不仅仅指希腊这个民族的古代文化,而是将它理解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文化,是整个欧洲文化的始祖,德意志民族要做它的合格的继承者。除继承和发扬古希腊文化外,18世纪德国的文化精英也虚心学习和接受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化以及包括阿拉伯、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总之,由于德国的文化精英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个文化民族,他们看重的是文化本身,而不是看重该文化属于哪个民族。因此,他们视野开阔,能博采各民族文化之长,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创造出光彩夺目的文化,使得文化民族这个称号名实相符。随着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这样的哲学大师的出现,随着歌德、席勒、荷尔德林这样的大文豪的出现,随着贝多芬、莫扎特这样音乐天才的出现,18世纪末德国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而且无法超越的黄金时代。

六、民族文化

18世纪形成的文化认同的传统在德国并没有完全传承下去,到了19世纪“文化民族”就被“民族文化”所取代。1806年拿破仑占领德国是德国知识界民族意识的转折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虽然

对德国知识界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他们尚持静观态度。他们关心思考的还不是狭隘的民族利益,而是整个欧洲乃至人类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德意志作为文化民族的使命就是对普遍人性的关怀和张扬。拿破仑占领德国以后,德国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才开始高涨。这时,民族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广义的文化认同转变为具体的族群认同,民族由文化概念变成了政治概念。知识分子放弃了超然的世界公民的立场,坚决地站在此时此刻遭受异民族侵略和统治的祖国一边。

以前德国的思想家和作家强调文化民族,其重点是文化,现在强调民族文化,其重点是民族。他们竭力渲染德意志民族的种种特质和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以此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鼓励他们加入抗击侵略者的行列。为此,他们将德意志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某些特质绝对化、神圣化。费希特为唤醒德国人的爱国热情发表十四篇《告德意志民族书》(Reden an die deutsche Nation,1807/1808),他强调,德意志民族是唯一未受褊狭的罗马拉丁文化扭曲的“始祖民族”(Urvolk),它比任何其他民族都优秀;德语作为始祖民族的财富,具有承载世界文化的包容性和原创性;只有德意志人身上才有使人类臻于完善的萌芽,故而他们肩负引领人类进步的使命;德意志人民的沉沦就意味着人类的沉沦。值得注意的是,费希特认为,永恒不朽的不是艺术而是爱国主义思想。德国的体育之父雅恩(FriedrichLudwig Jahn,1778—1852)写了一本书,名为《德意志人的民族性》(Deutsches Volkstum,1810),他生造了Volkstum这个词,用它来表现德意志人的特征,因而这个词就成了德意志民族的专称。作家阿恩特(Ernst Moritz Arndt,1789—1860)为了突出德意志民族的优越性,不惜贬低其他种族,煽动仇恨。他说:“让我们憎恨法国人吧。”

“民族文化”取代“文化民族”是民族主义兴起的结果。在爱国主义的旗号下,除歌德以外德国知识分子几乎众口一词礼赞反拿破仑的解放战争。在这种氛围中,文学不再是文学,变成了“雄辩术”。奥·施莱格尔在1806年3月12日致富凯的信中就表达了这一思想。他说:“事关德意志民族的存在,文学的地位应该让给雄辩术。”事实也是如此,从文化民族到民族文化的转变,对文学而言,就是它变成了宣传鼓动的工具。也就是说,文学从超功利的美学追求蜕变成追求实效的政治鼓动,文学从追求思想的深刻蜕变成追求影响的广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文学作品,实际更多属于社会现象而不是文学现象。1806年到1830年所谓的“解放战争文学”对民众的影响,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可以说前所未有。无名之辈诺纳(Johann Gottfried Christan Nonne)因写了《烈焰升空》(Flamme empor)而名噪一时,这首诗也像民歌一般流行开来。至于像阿恩特、克尔纳这样的诗人所写的诗影响就更大了,在军营和民间广为流传,激励无数德国人奋勇抗战,像克尔纳的《吕措军团的勇猛剿猎》(Ltitzows wilde Jagd)经韦伯谱曲以后更成为德国热血青年最喜欢咏唱的战歌。

单就影响而言,一些经典之作,如歌德的小说、荷尔德林的诗歌和克莱斯特的戏剧,根本无法同解放战争诗人的诗歌相比。当这些诗人的诗造成了轰动效应的时候,他们的作品几乎无人问津,更谈不上有什么影响。但是,由于解放战争诗人将自己的文学活动直接与现实政治挂钩,追求直接的功利效果,因而他们的诗虽有宣传鼓动功能,但缺乏审美价值。现实政治总是在不断变化,一旦时过境迁,那些为配合现实政治而产生的文学作品就失去了它们的价值和影响,阿恩特和克尔纳等解放战争诗人的创作命运就是这样。所以,文学一旦与现实政治纠缠在一起,沾染上功利色彩,就会蜕变,不再像文学。所谓的解放战争文学如此,从1830年到1848年的“三月前文学”又何尝不是如此。

从文化民族到民族文化对文学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出,是重文化还是重民族,文学是远离政治还是与政治挂钩,文学是功利的还是超功利的,文学是追求审美价值还是追求影响的最大化,文学是追求长远的价值还是追求眼前的实效,文学是着眼人类长远的普世价值还是追求一时一地的效果,所有这些都是关系到文学作品能否成为传世经典的根本因素。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德国文学,由于历史的原因,享有以上这些对文学发展有利的条件,因而登上了后世难以企及的顶峰。

民族建筑 篇12

建筑概况: (1) 建筑物性质:公共建筑; (2) 建筑地点:中国广州, 夏热冬暖地区; (3) 建筑面积:地上7665m2; (4) 建筑层数:地上6层; (5) 建筑高度:25.1m; (6) 架空层:无; (7) 屋顶花园:无; (8) 建筑轮廓及朝向示意图:见图1。

1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建筑节能的关键 (表1、表2)

以上数据均由T H-B E C S 2 0 0 8软件得出。

由于该设计不满足节能规定性指标, 需要进行权衡判定。当设计建筑空调年能耗不大于参照建筑空调年能耗, 满足节能性能化指标, 符合节能标准要求。材料的传热系数是节能计算的关键参数, 各部位的导热系数、传热系数越小对节能越有利。该建筑窗墙面积比小于0.4,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 中4.2.4条规定, 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 而Low-E玻璃则价格较高, 因此该建筑较优的主要保温隔热材料组合是:屋面:3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墙: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窗:6mm中等透光热反射玻璃塑钢窗。

数据来源:《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

材料的选择对节能很关键, 选择不当有可能达不到节能要求, 或为达到节能要求可能需要增加成本, 不符合经济原则。

2建筑外观形式直接影响节能效果

从建筑轮廓及朝向示意图 (图1) 可以看出, 建筑平面为弧形, 虽然是正南北向, 也不一定位于北面的外围护结构就属于北向的外围护结构。不同朝向对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要求有所不同, 节能隔热验算也要求建筑东、西向外墙的温度不能超过35.6℃。

根据表2, 该建筑较优的主要保温隔热材料组合得出的设计建筑空调年能耗与参照建筑空调年能耗相差1.8kWh/m 2, 理论上应该还有优化空间。试把加气混凝土砌块200厚改为190厚, 得出设计建筑空调年能耗为133.03kWh/m2, 参照建筑空调年能耗为134.45kWh/m2, 设计建筑空调年能耗不大于参照建筑空调年能耗, 似乎也符合节能标准要求。但选用19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后, 东向外墙温度达35.67℃, 高于节能要求的35.6℃, 不能通过外墙隔热验算。如果只从经济角度考虑, 把建筑外形设计为规则的矩形, 可以准确区分各向外墙, 当东向外墙不能通过隔热验算, 只把东向外墙改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其余不变, 或许就能通过隔热验算, 满足节能要求。但该建筑外形为弧形, 保留建筑设计现状, 则难以区分各向外墙, 只能把全部外墙均改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讨论把该建筑外形由弧形改为矩形的艺术效果差异) 。

建筑也是一门艺术, 除了满足自身的实用性外, 还存在美观性, 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在设计上我们不能只考虑建筑的经济与实用性, 而忽略其美观艺术性, 在当今日益受人们重视的建筑节能面前, 更不可牺牲建筑的艺术价值。每一个物体都存在其多面性, 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 我们不可顾此失彼, 要在矛盾中找平衡点, 使建筑达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摘要:节能课题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受到重视, 建筑艺术与建筑节能相互矛盾又密不可分, 如何在两者间取得平衡, 既满足节能要求, 又遵循建筑设计“经济、美观、实用”三大原则, 成为新的焦点及难点。本文拟抛砖引玉, 以一弧形建筑节能设计为例, 浅探建筑材料、建筑艺术与建筑节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节能,公共建筑,弧形建筑,建筑艺术

参考文献

[1]涂逢祥.建筑节能形势与政策建议[J].建筑节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

上一篇:美容治疗下一篇:写意精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