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建设方案

2024-11-12

基地建设方案(共12篇)

基地建设方案 篇1

引言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民尤其是青年和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不断增强, 也展示出了创业激情。一般来说, 创业初期的创业者只能兴办中小企业, 创业者就是企业的老板。而在世界范围内, 创业者及其中小企业一般会面临以下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1) 资金缺乏而且融资难;

(2) 不掌握高新技术而且没有研发能力;

(3) 人才匮乏而且没有招聘到和留住人才的条件及长效机制;

(4) 管理水平不高而且只能在经营过程中逐渐提高;

(5) 缺少必要的创业及其企业管理知识而且得到创业辅导较难。

上述问题和困难大多数是创业者自身难以解决的, 它使创业者及中小企业管理者经营上举步维艰, 承担着较大的风险, 因此, 创业的成功率也是相当低的。面对这种情况,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持创业及中小企业的政策, 各个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信用担保、人员培训、市场拓展等方面都有了相应的政策。

作为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 国内较大的城市有些建立了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 (以下简称基地) , 但是, 由于基地多数是政府的下设机构, 基地采用的不是市场化的经营方案, 在经营机制和管理方法上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此外, 由于缺乏经验, 各地的做法也不尽相同, 因此, 有必要根据这几年基地的建设及经营经验和教训, 按照市场化的思路对基地建设方案加以研究, 并且设计出具体的基地建设方案。

1 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的总体设计

根据中小企业创业辅导的实际需要和我国多年从事这方面工作经验和做法, 结合自己多年中小企业辅导及企业管理经历, 提出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的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系统框架。

1.1 指导思想与运作思路

创业辅导基地的建设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以民间资本建设为主, 政府支持为辅;政府为主, 民间资本建设为辅;政府出资建设;民间资本建设。该基地除了直接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创业服务外, 还负责制定创辅体系认证标准、规范、宏观发展规划、政策制定, 对整个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有着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1.2 系统框架

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的系统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

2 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的功能和主要内容设计

2.1 创业辅导基地的功能和主要内容

创业辅导基地包括创业企业基地、创新服务基地、创业服务基地、公共服务基地、信息服务基地、中介服务基地等6大基地, 总面积为20000平方米。各个基地的职能分别为:

创业企业基地:10000m2, 主要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创业场地;

创新服务基地:6000m2, 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包括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创业服务基地:800m2, 是创业服务中心所在地, 是创业服务区;

公共服务基地:2000m2, 是公共服务区, 包括报告厅、会议室、教室、接待洽谈室、展示厅;

信息服务基地:600m2, 是创业辅导基地的咨询服务区, 主要提供信息服务;

中介服务基地:600m2, 创业辅导基地引进的中介服务机构所在地。

2.2 创业服务中心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

创业服务中心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人才开发服务体系、咨询服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中介服务体系、SME研究中心等7个体系的创业辅导服务, 具体内容如下:

2.2.1 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辅导基地建立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的宗旨, 是为了不断提高创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创业企业的“官产学研”联合步伐;加强对创业企业的技术服务;鼓励和引导各类投资者对创业企业技术进步投资;帮助创业企业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为创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实质、设备检验、生产工艺改造等创造条件, 以提高创业企业科技水平和产品技术含量。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包括10大服务内容:

(1) 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帮助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保护, 同时帮助创业企业和创业者正确评估创新成果及研究开发成果的价值。

(2) 提供产学研合作服务

利用创新服务基地的实验室 (光机电一体化实验室、新材料及生物技术实验室、EDA实验室) 和人才优势, 为创业企业提供产学研联合, 使得基地成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技术依托, 解决创业企业由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不能完全靠企业自身进行研究开发, 需要外部技术和研发支持问题。

(3) 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服务

利用创新服务基地技术、人才和设备, 以及相关的技术专家, 帮助创业者和创业企业进行技术攻关, 解决技术开发、项目开发、工艺设计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4) 素质提升服务

为创业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辅导和培训, 提高创业企业和小企业的技术素质, 对创业企业急待普及提高的共性技术、通用的新技能进行专项辅导服务等。

(5) 提供技术转移服务

利用辅导中心的项目库, 及时向创业企业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信息, 推荐技术项目, 协助创业企业进行技术成果产业化, 帮助创业企业和小企业进行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消化和吸收。另外, 通过联系大企业以分包等方式实现对创业企业和小企业的技术转移和扩散。

(6) 提供技术交流与技术信息传递服务

收集、传递创业企业和小企业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信息, 包括:政府促进科技进步的有关政策、中外科技发展态势、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新产品开发指南、适合中小企业开发的科技成果等。开展行业内、国内、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7) 提供技术顾问服务

聘请各领域的专家, 为创业企业和小企业开展技术诊断、技术指导和技术交流;帮助创业企业和小企业制定技术发展战略;编织技术文件和各种技术可行性报告;组织产品鉴定。

(8) 提供技术评估服务

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以及小企业提供创业项目的技术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项目的技术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的评估, 市场分析和投资风险分析等, 以此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降低创业项目产业化过程的风险。

(9) 帮助创业企业进行技术产业化, 加快创业企业的发展

利用创业辅导基地的创业辅导功能, 帮助创业者把发明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 有效地辅导出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以及优秀的研究开发和经营管理人才。

(10) 提供创业企业技术开发市场

为创业企业和小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交流和技术交易平台, 提供有形的技术市场和互联网技术开发市场相互融合的技术开发市场。

2.2.2 人才开发与培训服务体系

创业辅导体系建立人才开发与培训服务体系的宗旨是为创业企业和小企业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开发人才。人才开发与培训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包括两部分, (1) 人才开发服务, (2) 培训服务。具体服务项目如下:

(1) 提供人才猎头服务

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高级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市场营销总监、技术总监等, 创业服务中心针对中小企业对高管人才的需求, 开展人才猎头服务, 为创业企业和小企业寻猎合适的人才。

(2) 蓝领人才推荐基地, 为创业企业和小企业输送蓝领工人

与职业院校联系, 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工人, 同时根据中小企业的需求, 定点培养高级技术工人, 专业涉及工商管理、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等。

(3) 提供推荐应届毕业生服务

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共同为企业引进应届毕业生, 构建应届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数据库, 为创业企业和小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人才。

(4) 培训服务

人力资源是推动中小企业长足发展的原动力, 创业企业除了引进人才, 还必须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 创业辅导体系为创业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课程和培训计划。

A.针对准备创业的创业者。提供创业意识培训、创业计划培训、经营计划培训、基本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等, 并组织风险投资专家和投资机构进行商业计划书评估, 以吸引创业资金, 实现创业。

B.针对已经创业企业, 提供4类培训服务:

①企业家系统培训体系

通过聘请大师级的教授、战略家、知名企业家讲课, 通过培训提高企业家综合素质。

②提供创业企业业务技能培训

针对创业企业中层管理人员, 提供工商管理培训、工程技术培训、财务管理培训、市场营销培训等提高技能的专项培训课程, 通过专项课程培训达到在企业内部培养人才, 增强创业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 提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③为创业企业提供培训师培训服务

创业企业除了参加一些公开的培训课程外, 还应该在企业内部开展各类自主培训。鼓励创业企业创办“学习型组织”, 积极开展企业自主培训, 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 来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

④提供一些免费研讨会和高级论坛, 向创业企业传播最新的知识和信息。

2.2.3 咨询服务体系

创业企业在创业、成长过程中, 需要及时得到大量的法律、政策、经营、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咨询辅导, 转移中心的创业辅导体系为创业企业搭建了咨询服务平台, 通过“企业专家门诊”等形式, 为创业企业提供最适合的咨询顾问服务。具体内容包括4个方面:

(1) 政策咨询服务

利用中心自身良好的信息渠道, 以及多年来在辅导企业享受政府的系列优惠政策方面积累的经验, 为创业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顾问服务, 具体包括辅导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申请各类科技经费、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组织新项目立项等。

(2) 企业诊断顾问服务

通过聘请的一批有热心并熟悉中小企业发展的专家, 组建了“企业专家门诊”。专家门诊以“为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服务, 协助企业进行各种创新”为宗旨, 采用专家出诊、会诊和坐诊3种方式为创业者、创业企业和其他的中小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和企业诊断等服务。

“出诊”是指专家直接深入企业了解情况, 对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提供指导, 传播经营管理知识, 现场提供指导, 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会诊”是指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 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组, 对企业的问题和现状进行综合诊断, 通过专家组的共同分析和研究,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辅导企业采纳和实施解决方案。

“坐诊”是指在创业辅导基地设置专家诊断室, 包括技术专家室、人力资源专家室、管理专家室、市场营销专家室、企业发展战略专家室、资本运作专家室、创办企业专家室等, 每个专家室的专家人数不等, 主要职能是为带问题上门寻求帮助或通过电话寻求帮助的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咨询和指导, 帮助创业者和创业企业解决创业、管理、经营和技术等系列问题, 通过专家们的服务, 实现创办企业和创业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

2.2.4 信息服务体系

为了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搭建1个网站和项目库、人才库、政策法规库、资金库4个数据库, 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信息服务:

(1) 创业知识网上学堂

创办网上创业学堂, 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有关创业的知识和技能, 并且通过网上提供的学习案例来强化和提升创业的实战能力。

(2) 提供信息查询和发布

向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技术、市场等基本信息的查询;提供政策推荐、科技项目推荐和投融资推荐;定期向创业企业和社会上的中小企业发布有关行业信息;协助企业提升信息获得、信息开发和应用的能力。

(3) 提供商情服务

通过信息专业人员收集、加工整理权威的、高集成度的科技信息产品, 为创业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供优质的信息增值服务。

2.2.5 市场拓展服务体系

创业企业势单力薄, 用传统销售方式难以有效拓展市场。通过建立市场拓展服务体系, 帮助创业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创新营销方式、扩大营销渠道等。

(1) 营销顾问服务

创业辅导中心组织有关专家、退休经理, 为提高创业企业营销水平提供营销顾问服务, 辅导创业企业进行营销, 广告策划, 推广现代营销思想和方法等。

(2) 营销活动服务

组织编印、制作创业企业产品目录、光盘、画册,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散发、推介;提供多种展销展示会、产品交易会、供货会和国内外市场考察的信息, 并组织创业企业参加, 为企业提供展览、展销的设计、制作、策划等一条龙服务;指导创业企业获得政府采购订单, 参加政府采购项目招标。

创业辅导基地设有科技成果和新产品展示厅, 专门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科技成果和新产品提供展示和宣传。

(3) 建立网络营销服务

通过中心的网站, 为创业企业进行产品推介, 帮助创业企业发展电子政务, 逐步建立创业企业网络销售体系。

(4) 帮助创业企业建立市场体系服务

通过创业辅导体系, 组织创业企业与大企业的交流和洽谈, 促进创业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协作, 为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 从而构造和完善创业企业自身的市场体系。

2.2.6 中介服务体系

通过中介服务基地引进官办和民办的中介机构, 为创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支持、人才运行、信息支持、法律、财务、评估、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引进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财务和税务顾问机构、产权交易机构、技术研发中心、人才服务机构、担保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的选择根据创业辅导体系的整体功能设置的要求, 择优选择。被引进创业辅导体系中的中介服务机构, 受创业辅导体系的统一领导。

2.2.7 SME研究中心

SME研究中心是创辅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专门研究中小企业的现状和前沿问题, 具有前瞻性, 为创业辅导体系提供战略性的指导。另外, SME研究中心可以承担市政府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软科学研究, 为政府和中小企业局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3 风险投资的设立与运作方式

3.1 设立风险投资的必要性

我国中小企业辅导基地的实践表明, 如果辅导基地内没有公共技术平台, 基地就会办成或者说变成“物业管理公司”, 如果辅导基地内没有设立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 则真正的创业辅导是无法实现的。因为, 创业者或创业企业最难得到然而也是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技术辅导和资金支持, 如果进一步在技术和资金二者中分析, 技术平台的重要性已被大多数人所认识, 而在基地内设立风险投资的基地还不多, 对风险投资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实际上, 创业资金比技术平台更难解决, 而资金对企业尤其是对创业者的重要性是不用解释的。因此, 有必要在辅导基地内设立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

3.2 风险投资的设立与运作

3.2.1 风险投资的设立

风险投资一般是由政府出资, 又可以是风险投资机构或公司出资。根据目前我国现状及我们的风险投资的运作经验, 一个基地设立2000万的规模为宜。

3.2.2 风险投资的运作

风险投资除遵循一般投资的安全性、收益性以外, 还必须按照下列原则进行:

(1) 高收益。

风险投资有别于一般投资的最显著的特性是, 它追求高收益, 这是由它的高风险决定的。

(2) 收益的相对长期性。

风险投资一般是通过获取股权进行投资的, 它获利的方式是参股公司获得高额利润得到丰厚的分红或公司上市取得较高的投资价值的, 因此, 相对一般投资来说具有收益的相对长期性。

(3) 与投资对象共同投资。

在中小企业辅导基地中经营的企业一般经济实力较弱, 不愿意对企业投资, 尤其是创业者, 他们往往是只有项目, 掌握某项技术, 要求辅导基地全额投资。在这种情况下, 辅导基地一般应该坚持投资对象也要投资。因为这样就可以使企业与辅导基地成为利益共同体, 便于投资后更好地合作, 同时也使企业经营者有了较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万一亏损所带来的资金损失的压力。此外, 这种共同投资模式还可以防止个别人得到资金后卷款走人或用这比资金购买与企业经营关系不大的消费品的道德风险。

(4) 科学评价。

严格按照正规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方法与规定进行项目评价。

(5) 参与企业经营。

参与企业经营可以利用辅导基地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帮助企业更好地经营与管理, 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监督企业资金使用合理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乾文.创业管理与传统职能管理及其思维比较[J].管理现代化, 2004, (3) :10~14

[2].胡守文, 高德康.拥抱创业——中国青年创业论坛论文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11

基地建设方案 篇2

标准示范实习、见习基地建设方案

实习、见习是我们院校办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师院青年教师见习的重要举措。实习、见习基地的建设,是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及青年教师培养的根本保障,是师院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师院与附中互动促进附中不断发展的需要。随着两校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彼此加大投入,加强标准示范实习、见习基地的建设,已成为当前两校合作办学需要解决的崭新课题,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根据师院教育等专业发展规划和淮南二十六中(师院附中,下文称附中)三年发展规划,把附中建设成为安徽省标准化示范实习、见习基地。

二、建设思路

(一)根据师院专业发展规模,制定实习、见习基地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双方的学科优势、品牌优势、师生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示范实习、见习基地建设工作。

(二)根据师院办学需要和社会教育资源状况,实习、见习基地主要分为三个类型开展建设:

1、以教育实习为主,协助附中建立品牌班主任队伍;

2、以教学实习为主,协助附中建立品牌教师队伍;

3、以见习实践为主,协助附中建立青年教师及非教育专业学生实践基地。

(三)实习、见习基地建设要本着“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双方科技、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完成师院实习、见习任务的同时,帮助附中培养师资、指导服务师生、文化建设等,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四)建立实训基地工作程序:

1、根据师院专业建设的需要,向教务处提出拟建实习、见习基地的申请。

2、经双方审核同意,签订三年一循环的协议书(一式三份,教务处、学院、附中各一份)。

3、经过建设和双方学校评估,条件成熟时,授予“标准示范实习、见习基地”(挂牌)。

(五)标准示范实习、见习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设有相应的接洽部门和专门的兼职负责人;

2、为师院师生实习、见习提供场所(建一间实习、见习工作站,配备相应的电脑、图书资料、办公桌椅等;建一间实践活动室,配备数字教学电子设备、课桌椅、相应的图书资料等)。

3、选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教育、教学指导与管理经验的人员;能为实习、见习的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提供适当的条件;满足师院实习、见习的其他需要。

三、建设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规划。为逐步适应标准示范实习、见习基地建设需要,双方将建立、健全并完善标准示范实习、见习基地建设的各项管理规定,使之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要根据师院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特点及双方的优势,制定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进程,确定基地建设负责人,组织力量,投入资金,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二)建设要突出专业及学科特点,逐步纳入专业、学科建设的范畴。双方要一起研究建立、健全、完善实习、见习保障体系(教学和生活保障),使实习、见习工作成为双方的日常工作之一。同时,师院要通过协助附中开展师资培训、学科建设、教育科研等形式的智力支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专业引领作用,把附中建成为师院的教育科研和实验基地。

(三)积极争取加大投入,加强附中品牌学科及薄弱学科建设。协助附中成立师训中心,投入一定的资金,为附中师训中心委派指导专家,增添设备、资料,促进附中教师队伍的不断优化,不断成长。

(四)及时检查和巡回评估,不断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双方每三年对基地建设进行巡回评估,定期召开双方基地负责人座谈会,倾听意见,不断总结和交流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促进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淮南师范学院

淮南第二十六中学

无线校园网建设方案 篇3

在校园无线网络建设需求中,主要存在四种典型应用:

第一是校园内户外公共区域覆盖;

第二是局部开放的室内大环境,如大型公共教室、图书阅览室等无线覆盖;

第三是房间多、用户分散的楼宇,如教学办公楼、宿舍区等的无线覆盖;

第四是实现以地区教育局为中心的整个地区教育系统的无线联网。

一、室外区域无线覆盖方案

学校体育场、中心广场、教学楼宇间公共区域等,一般是学校需要实现无线覆盖的室外公共区域。根据需覆盖的室外区域的实际情况,可以设计建立多个无线覆盖基站,采用重叠交叉无线覆盖的方式,完成区域的无缝无线覆盖。实际无线校园网建设项目中,选用电信级室外无线AP,配合室外大夹角定向天线,即可成功实现系统设计目标。

二、室内区域无线覆盖方案一

室内覆盖区域的大小和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往往差别很大,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设计多种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一般来讲,针对局部开发的室内大环境,如图书阅览室、礼堂、体育馆、大教室等,网络用户数量较多而集中,推荐设计以单个AP小面积覆盖,多个AP整合交叉覆盖形成大面积覆盖区域,每个AP都独立接到交换机上,以保证有更高的带宽。实际无线校园网建设项目中,采用兼容802.11b/g标准的无线AP设备,完成无线网络的室内覆盖。

三、室内区域无线覆盖方案二

针对办公楼、教学楼等结构较为复杂的室内区域,可根据建筑结构具体情况,选用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A,采用高灵敏度的无线AP设备,配合分离式吸顶天线,以一个AP配合一个天线,或一个AP配合多个天线,完成室内区域的完全覆盖。实际无线校园网建设项目中,选用兼容802.11b/g标准的电信级无线AP设备,配合室内吸顶天线,完成楼宇内部无线覆盖。该无线AP支持使用分离式天线,可以适应无线设备与高增益天线的连接使用,以保障高质量的无线信号能够覆盖更远距离,同时增强设备在干扰较大的频率环境中使用的能力。

方案B,采用室外覆盖方式,选用室外无线AP,通过天线聚集无线信号,使无线覆盖范围更大、更远,穿透能力更强。设备与天线安置于楼宇顶部或底部,以无线信号向下或向上整体覆盖楼宇。实际无线校园网建设项目中,采用兼容802.11b/g标准的电信级无线AP设备,配合全向天线或定向天线,完成无线网络覆盖要求。

四、 校校通无线联网系统

以某地区无线校校通工程为例,该地区共有32所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目标是:以教育局为网络中心,实现32所学校的完全连网,同时要完成各学校的校园局域网建设。32所学校相对教育局在地理布局上呈辐射状分布,教育局与最近的学校距离5公里,与最远学校距离15公里。根据地理分布的实际情况,以教育局为网络中心,设定其中18个学校为无线网络一级节点,14个学校为无线网络二级节点,二级节点通过一级节点与网络中心相连。

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分析 篇4

1. 校内实训不足分析。

实训软件虽然有系统性, 但是还是把会计工作进行了人为的分割, 在实训组织上, 往往是人手一册实训资料, 建立一个个小组, 组内分工完成实训项目, 每一个学生只能接触一个项目的部分, 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求知欲, 对整个会计信息如何生成是无法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认识。

2.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困难分析。

我院与若干家单位都签订有合作协议, 但校外实践基地利用情况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一是学校与企业还未建立双赢的机制, 会计类专业不像其他专业, 在岗位上进行短期培训就可以上岗,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至少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 而会计岗位, 由于其特殊性, 使得会计工作不可随意替代, 即使有心辅导, 学生努力, 至少也要三四个月的时间才能独立操作, 在该期间, 企业认为只有成本的支出而不产生任何效益, 另外出于本企业信息的保密性, 学生实习期间主要是跑腿, 理论、技能知识无法得到运用及提高;二是每一个企业接纳实习生人数有限, 受岗位、场地等限制, 一个基地一般只能接纳二三位学生实习。所以以客观存在的公司来给学生提供实训对于会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困难的。

3. 建立实体公司的困难分析。

会计专业建立实体公司一般是会计师事务所或记账公司, 与校外实践基地相比, 有以下显著的优点:一是校办实体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工作岗位, 且可以轮岗, 学生可以在这个真实的业务环境里得到全面、系统的实践训练, 培养职业能力;二是教师既是指导老师又是主办会计, 负责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和管理, 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会计人员, 在操作中提升实践能力;三是将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在服务中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进行服务, 起到锻炼师资、培养学生、服务社会、贴近市场、创造效益的作用。

但这种做法从目前条件看并不成熟, 一是日常营运管理要求高, 要设立专门的机构, 配备专门的人员, 负责业务开拓和日常管理, 而学校教师缺少相应的时间和经验;二是会计有保密性, 若客户单位知道资料会给老师作教具使用, 那业务更加难找;三是风险较大, 作为法人实体, 要自负盈亏, 四是会计工作有时效性, 不能及时提供服务, 比如企业报税是在每月15日之前, 还有一些税务局的培训也要按时参加以及企业需要会计资料, 作为会计也要及时提供, 而学校的老师们有相对固定的教学任务, 企业需要的时候往往难提供相应服务。

二、影子公司方案情况

1. 影子公司的基本情况。

影子公司是指不用注册成立经营实体, 利用授权企业实体进行运作的一个记账公司。学校经过企业授权获得经营真实企业业务的权力, 在经营中又独立于授权公司, 对外形成一个类似公司的经营实体———影子公司, 该公司的工作人员由本校老师担任, 模拟真实记账公司的活动, 选择真实记账公司的若干家业务单位, 利用真实资料和真实记账公司的会计一起做账、报税等, 工作流程与真实公司一模一样, 但不形成实质上的业务结果, 像真实公司的影子一样进行着业务, 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教学资料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实训。影子公司的实质是校企结合, 从经营上讲, 它是企业的一个下属业务部门;从关系上说, 它由学校提供相应的经营设施, 是学校工学结合教学的一部分。影子公司优点是所有业务与自己设立实体公司一模一样, 但影子公司不用注册, 不用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 既能为老师提供教研基地, 又能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习的条件, 应该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投资少、效果好的教学方式。

2. 设立影子公司的优点。

(1) 经济性。经济性是指学校使用影子公司教学不需要像成立校办实体那样会产生法律规定而在教学中并不需要真实发生的各种支出, 如年检费、验资费、客户的招待费等, 影子公司可以根据学校实力投资建设, 或逐步加大影子公司的投入, 日常支出也仅限于零星的办公用品开支。效果好, 费用低。 (2) 互惠性。影子公司实践教学是校企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互惠性合作, 可以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与企业联合, 利用企业提供的真实经营环境进行职业教育从理论上讲是实践教学的理想方式, 学校利用企业合作可以得到高质量财务信息, 能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企业在影子公司这个方案中, 不需要额外提供场地, 一般不会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不便, 甚至企业不需要承担商业机密泄露和实训学生操作失误蒙受的损失的风险, 通过授权和提供的一些服务从建立合作关系的学校获取一定的授权服务费费用。 (3) 计划性。纯社会实践教学真实性的获得是以损失教学的计划性为代价的。比如记账公司的业务有周期且受时间限制, 一般在每个月的12日之前要做完本会计期间的全部工作, 而教学往往是以一个学期即半年为单位, 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任务的安排牵一发动全身, 实际业务的进展不可能与教学要求同步, 影子公司建立在学校内部, 实际工作人员是老师, 学校可以通过教学计划, 老师可以通过事先设计, 使得真实环境实训与模拟环境实训相结合, 使学生得到系统的会计实践能力训练。 (4) 多样性。一般代理记账公司的客户单位会有几十家, 代理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记账业务, 面对的是各类中小型企业, 而我院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中小企业, 通过影子公司可以了解各类企业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能处理各种形式下的会计核算和日常财务管理业务, 而不同于会计模拟教学中仅仅是以工业企业作为蓝本。而通过授权公司的合同, 做授权公司业务单位的账务, 相当于我院与那几十家业务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

三、利用影子公司教学的实施步骤

1. 成立影子公司的前期准备工作。

影子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机构, 为教学服务, 为保证业务的进行及既定目标的实现, 应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门的负责人。具体的会计人员应该由校专职老师担任, 这样通过时间上的统筹安排, 应该能保证影子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然后寻找公司作为影子公司的实体公司, 与之确定合作关系, 签订合作协议。

2. 制定影子公司全真实践教学初步方案。

由于影子公司是首次设立, 没有先例可以借鉴, 运行该方案要分步骤进行, 从而在试运行中能及时发现问题, 修改方案, 为最终在专业汇总全面实施打好基础, 具体分三步。第一步, 初步建立影子公司。教师作为影子公司的工作人员, 利用与合作公司交流获得的真实材料副本和工作流程, 建立影子公司的会计资料, 作为教学素材使用。教师选择部分学生作为助手, 整理资料, 另外可了解学生的能力, 确定今后教学中的重点。该步骤大约需要6个月的时间。第二步, 影子公司基本走上轨道。在前期资料累积和教师经验丰富的基础上, 把整个流程知识点、技能点分成若干模块, 分别插入教学计划的理论课程或实训的某些环节中, 让全体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就能从影子公司中受益。该步骤大约需要6个月时间。第三步, 全体学生利用真实资料实战演练, 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期, 通过这一步骤使得学生缩短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教师还能了解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还会存在什么问题, 以最后对整个方案进行修改。

当历时一年半的试运行工作基本完成时, 就可以把影子公司的教学方案落实到日常的教学计划中去了。

3. 落实影子公司全真实践教学方案。

影子公司全真实践教学方案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教学, 日常要建立严格的业务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在制度安排上从三个方面着手。

在学校教学时间的安排方面。应尽可能的符合会计的工作性质, 可以在每个星期或每两个星期中选择某一天的一个上午, 安排影子公司的教学, 把每一学年作为一个会计年度, 根据学生专业理论课程开设进度, 来相应增加业务的处理难度, 这样大学三年, 也就有了三个循环, 学生在毕业时, 就相当于在单位干了三年, 有了三年的工作经验, 学生的技能提高, 信心也提高了。

在公司规章方面。公司的业务管理制度的实施是保证教师的业务活动不超越合作企业授予的权限, 防止给学校或企业造成经济或信誉损失的风险。

在档案管理方面。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是记录教学活动和业务活动, 其作用有三:一是作为教学成果备查, 确保实践教学的落实;二是作为业务处理活动责任的证据;三是提高方案执行的质量, 对影子公司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在下一阶段进行修改和完善, 不断提高影子公司实践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不管是校外顶岗实习还是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 都是以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为基本框架, 在会计类专业校外实习难的环境下, 如何在学校的教学体系中, 构建一个较完善和有效运行的“教—学—做”的模式, 尤其是仿真度较高的“做”学的模式是所有高职院校所要追求的, 让学生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学会专业知识的运用,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获得了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花.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学报, 2006, (1) .

[2]杨敏.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 2008, (7) .

[3]杨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2) .

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方案 篇5

一、背景

1.政策支持

国家和党历来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尤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把未就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中“。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通过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健全企业参与制度等措施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

早在201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以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创业辅导等方法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发展。近年来,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先后颁布了招商投资、税收、人才引进、软件服务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光谷地区软件技术相关产业的发展。

2.地缘优势

基地地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即“武汉•中国光谷”腹地,占地规模大,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周边遍布高新技术企业园区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具有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3.产业集中

基地处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腹地,该地区累计注册企业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672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65家,上市公司33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9个,在孵企业2800家;开发区初步形成了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集群,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为基地的校企合作项目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

二、意义

1.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

创新创业基地始终以育人作为根本性任务,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基地通过项目驱动、工学结合、学习就业一体化等方式,将充分利用校企联合搭建的实践教育环境,打破原有工厂实习缺乏教育性、学校学习缺乏实践性的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瓶颈,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探索出一条具备武软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

2.构建校企合作新形式

校企合作是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在原有的校企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深化合作内涵,以基地为平台,构建校企合作新形式。通过合作办学、合作办厂等方式,共担投资风险、共享校企发展资源,以学科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融入市场,充分激发我校的办学活力。

3.推动区域经济新发展

创新创业基地立紧扣汉经济发展热点,立足开发区现有产业格局,面向全国计算机软件、电子、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库的优势,整合相关产业资源,形成具有较高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对推动武汉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地功能说明

为促进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好的完成我校建设骨干高职院校的任务,依据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有利地理位置以及政策条件,坚持综合性、系统性、开放性、可持续性原则,因地制宜,发挥学校优势与地区优势,高起点、多角度的对创新创业基地进行功能定位。

1.商务贸易功能

充分发挥学校优质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立足学校优势专业,着

眼武汉市经济发展热点,在学校自我生产及校际合作的基础上,以创新创业基地为平台,以高质量、高效益、规范化的生产流程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形成生产制造、展示展销、物流运输、技术支持等环节俱全的商务贸易功能。

2.科技研发功能

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科研资源,引进优秀企业的研发团队以及研发成果,推动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通过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的入,逐步培育具有我校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进一步增加我校创新成果,强化我校校办工厂的核心竞争力。依托基地的科技研发功能,以新技术研发、推广为基点,逐步形成合理、高效的、辐射力强的创新创业校企合作机制。

3.孵化功能

依托创新创业基地的商贸功能、科技研发功能,立足学校校企合作项目,孵化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和利用创新创业基地的场地、设备、人力等资源优势以及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政策优惠,支持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

4.教育培训功能

依托创新创业基地的商贸功能、科技研发功能及孵化功能,对内开展本校学生创业教育,对外开展职后培训。充分利用基地已有的生产、研发设备,建成一流的职业学校实习实践基地,利用大量的实习

创业平台开展高效的创业创新教育。引进优秀职后培训专业企业,结合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为武汉经济的长远发展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四、基地建设内容

创新创业基地总占地20亩,毗邻我校主校区及东湖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为实现商贸、科研、孵化、教育培训等功能,基地将建设展示区、生产区、科技区、服务综合区等四大园区。

1.展示区

展示区主要功能有两项,一是为展示学校自产与合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二是承接校企业及社会团体举办的产销推介会。展示区占地8亩,主建筑物为2层楼,一层为主展示区,二层为辅展示区与产品展示管理办公室。

2.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2部分,即生产车间、仓库,共占地10亩左右,其中生产车间6亩、仓库4亩。主要功能有3项,一是承担校工厂生产任务和校企合作企业的部分生产任务;二是作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承担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任务;三是,贮藏基地生产原料、产品以及日常运行、管理的用品。

3.科技区

科技区主要承担创新创业基地技术研发和知识创新的任务。科技区主要由各类实验室构成,共占地6亩。主体建筑为科研楼。

4.综合服务区

综合服务区是整个基地的服务、管理中心,主要有基地管理中心、物流集散中心2部分构成。综合服务区主要功能有2项,一是实施管理,保障基地正常运转;二是建成物流快递区,管理物资流动信息,物流快递去主要以物流公司和快递服务公司构成。综合服务区主要建筑为基地管理楼、物流仓库及其办公室、停车场,共占地8亩左右。

五、基地特色

1.多方共建共享

创新创业基地由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团体共同参与,所有参与者都是促成基地运转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作为基地主要建设者和管理者,为基地的运行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企业作为一定社会资源的持有者,一方面参与基地各类项目的运行,另一方面从基地获得利润和发展。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习实践,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

2.产学深度结合

本基地通过资源优势为各类高薪技术企业合作生产、研发提供支持,真实的工作环境又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实习实践平台,以具有可营利性的项目为纽带,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产学深度结合。以创新创业基地为核心,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引进优秀企业,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六、基地项目入驻激励措施(管理办法)

1、在场地服务方面,基地为入驻项目提供两年免费场地支持,并免费提供无线网络及电话,设有专门管理人员,项目成员可24小时在场地办公,为孵化项目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2、在政策服务方面,基地向市、区工商局申请了绿色通道、简化登记手续,减免相关费用。及时向项目成员提供国家、省、市创业优惠政策及创业信息。

3、在资金服务方面,推荐和协助符合条件的孵化项目创业办申请创业资金;协助科技型项目申报科技资金扶持计划;积极引入风投公司,降低创业风险。

4、在创业培训服务方面,基地举办有关初创企业管理所需的各类培训,聘请常年法律顾问为创业项目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为创业项目联络有关创业专家提供咨询服务。

5、在技术服务方面,促进科技型项目与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某中学校园网建设方案 篇6

摘要:中学作为实施基础教育重点单位,校园网的建设不可或缺。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对校园网的建设实施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校园网;服务类型;拓扑结构;网络应用;网络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2-0069-04

一、 学校概况及建设规模

1.学校概况

笔者的母校是一所县级重点中学,有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各三栋,学生餐厅、行政办公楼、体育馆各一座,实验楼两栋。学校现有52个教学班,13个现代化的实验室,3个多功能计算机教室,每个多功能计算机教室内配备了80台电脑。

2.建设规模

校园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逐步细化,分步实施。鉴于目前学习、教学和管理的需要和建设经费及利用率的考虑,并非学校的全部楼宇设施都必须架设网络。本次规划校园网的出口干线使用千兆连接分别连接至CERNET和 Internet,目前IP地址按照上网计算机所在位置采取静态分配。校区内部采用100Mbps/1000Mbps光纤交换网络实现高速互联,光缆连接全校大部分主干信息点,初步规划是在行政楼(单人办公室每间一个信息点,集体办公室至少四个,视具体情况而定),教学楼(每间教室两个信息点),实验楼(每间实验室两个信息点)架设网络,但要为日后宿舍楼,餐厅和体育馆的网络铺设留有接口。目前餐厅和体育馆可以先只提供闭路电视,待日后完善计算机网络的架设。

二、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面对信息化浪潮,教育部已在2000年10月明确要求,从2001年起,用5—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涌现和完善,社会对学校的要求也不再是原有的“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以教师的教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学校能利用校园网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多的、可共享的、方便存取的信息资源。因此,校园网的建设既是反映国家教育文件精神的一项举措,又是全校师生发展提高的一个平台,而且一个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目前全校师生正致力于把学校发展成为省级的示范性高中,学生成绩作为一项评估因素已不是障碍,硬件建设也基本满足要求。而要实现学校升级,不仅要发挥学校特色,还要积极学习其他高级中学的先进经验并且要扩大自己的影响,校园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力的平台。在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里,校园网的建设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当前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并日趋成熟,为校园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因此我们更应该一鼓作气,加大力度进行校园网的建设。

三、总体设计规划

总体设计是校园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程蓝图,是搞好校园网建设的核心任务。需要从对象需求分析入手进行一系列的建设计划并最终付诸实践。

1.功能需求分析

由于学校本身是一所普通高级中学,根据学校管理和教学的要求以及要晋升为省级示范性高中这一目标,结合当前教育信息化趋势下,国家对中小学应提供服务方面的一些要求和学校的长远发展需求,确定校园网应提供以下基本服务:

(1)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仅是学校自身资源,还可以是外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其他一些相关资源。

(2)实现图书文献资料检索、借阅自动化。克服以往图书馆作用发挥不到位的情况。

(3)实现学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透明化和快捷化。

(4)能够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

(5)可以依托校园网、广域网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

(6)能够创建学校网站,使之成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7)要为广大师生提供宽松、开放、易用的网络环境,比如进行心理辅导、考试心得交流等。

2.网络的服务类型

根据以上功能需求分析,可以初步确定:网络除具有WWW、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E-mail )、 News、 BBS等基本功能外,还要具备视频点播(VOD)、办公自动化、网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和远程教学功能。

3.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

4. 校园网建设技术设计原则

校园网建设技术设计的原则包含了整体的设计原则和分别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及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分成两个环节:网络集成方案设计和信息系统集成。其中信息系统集成是目的,网络集成是手段。网络集成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结构化布线与设备选择、网络技术及设备选型。

(1)校园网建设的整体原则

①系统性,校园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校园网建设无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网络的规划、设计、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以及网络的使用、扩充等均需要以系统的眼光来看待。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从全局、长远的角度出发,体现整体最优性。

②先进性,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网络结构、开发工具,所选用的网络设备采用成熟的技术,在保证成熟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所采用的标准要统一并支持目前业界最新的网络协议,网络标准应符合国际标准。

③开放性,系统设计应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建和开放用户接口,以利于网络的维护、扩展升级及与外界信息的沟通。

④灵活性,采用积木式模块组合和结构化设计,使系统配置灵活,满足学校逐步到位的建网原则,使网络具有强大的可增长性;所选用的网络设备具有高扩展性使得用户数量的扩展应对网络影响很小。比如中心交换机应是插槽式的,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求,交换机应有足够的插槽。

⑤可靠性,具有容错功能,管理、维护方便。对网络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确保系统运行可靠。考虑系统经济性,投资要合理,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2)网络技术选型

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以简单的以太网技术为基础,可为网络主干提供1Gb/s的带宽,并且它利用自然的方法来升级现有的以太网、工作站、管理工具和管理人员的技能,故方法简单而且成本效益高。千兆位以太网与其他速度相当的高速网络技术相比,价格低并且设计灵活,故建议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

千兆位以太网使用的传输介质有光纤、五类非屏蔽双绞线(UTP)或同轴电缆。目前,千兆以太网支持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和同轴电缆。为了保证网络的运行速度,要实现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

为避免物理网络的束缚引起的网络堵塞,便于管理和节约开支,要根据需要划分相应的逻辑子网,也即VLAN,以便网络中的站点可灵活地加入到不同的逻辑子网中。

(3)结构化布线

校园网为园区网,楼群间子系统采用光缆连接,可提供千兆位的带宽,有充分的扩展余地。垂直子系统则位于高层建筑物的竖井内,可采用多模光缆或大对数双绞线。把管理区子系统并入设备间子系统,集中管理。楼内布线包括水平布线和主干布线。水平系统采用超五类双绞线,采用暗装墙内的方式。

在技术标准方面,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性能要符合国内、国际标准和相应规范,并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仅能满足校园内网络应用的实际需求,同时又与国际互联网等信息高速公路连接。布线系统应采用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名牌布线产品,技术上要领先,同时要经过国内、国际广泛和较长期使用,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从目前的实际应用出发,以需求与应用为主,使其性价比更高,实用性更强。

(4)校园网设备选型

硬件是架构校园网的基础,选择硬件产品时,要选择兼容性好、扩展性强的设备,并且在选择过程中综合设备的性能、价格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该设备厂家必须能够提供良好的售前及售后服务。鉴于学校的资金状况,刚刚完成校区建设,因此在建设校园网时要选择好用,够用,适用的网络技术,建议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国产品牌来实现。

①交换机设备的选择

选择可信的技术指标,像交换容量(Gbps)、背板带宽(Gbps)、处理能力(Mpps)、吞吐量(Mpps)等众多技术指标,紧紧抓住“满设置时的吞吐量”这个指标。采用分布式的产品模块以满足校园网运行的音频、视频及数据信息量越来越大的需求。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另外要考虑设备冗余能力、散热方式等。最后要确保功能齐全并且易于管理。建议选用思科公司的园区交换机6509,3550和华为公司的汇聚交换机6506以及2403来实现。

②路由器设备的选择

路由器产品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成为实现各种网络内外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联网互联互通业务的主力军。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是路由器技术的领导者,在因特网上流动的数据大多都会通过思科公司的设备,其中绝大多数是思科公司的路由器。推荐使用Cisco 1600系列路由器,它是思科公司为中小型网络接入Internet而量身定做的,是中小企业和校园网的理想选择。

③服务器的选择

因为要利用校园网传输和存储大量的视音频信息以及数据库的管理等,所以服务器系统CPU要处理能力强,I/O处理能力强,系统稳定性高,一般采用4路及4路以上服务器系统,由于数据库系统的高稳定性要求,一般要求使用冗余电源,最好是N+1冗余电源来实现。中学服务器绝对拥有量不高,可采用塔式服务器,其相对比较容易放置。 还要求服务器与机柜系统相搭配以易于管理,硬盘与电源多采用热插拔,以便在出现故障时迅速更换。

④传输介质的选择

在中心交换机到各子网的传输介质选择方面,应以应用需求为主,适当考虑成本。由于校园网分布范围较广,在中心交换机到二级交换机之间,线缆以多模光纤为主;如果距离超过多模光纤的极限,需要采用单模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⑤防火墙的选择

校园网存在内网带宽大、出口带宽小的特点,网络健康状态差的首要表现就体现在出口网关设备性能不足、带宽利用不合理上。传统的防火墙、路由器等产品只能是对内网的流量尽力而为的转发,超出的流量只能丢弃,这样既没有改善网络的健康状况,也没有保障内网大多数用户的利益。

防火墙选择上要考虑以下几点:可使得接入多条宽带线路并用并且互为备份;产品支持策略路由,可以指定学校内的部分客户端只能访问教育网线路,而其他客户端可以按最优路径访问;要优先保证关键应用的带宽并且针对每个IP进行详细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建议使用天网流控防火墙,它通过特有的ABTQ技术,公平合理分配学校的出口带宽,在公平的条件下尽量让学校查询学习资料拥有更多的可用带宽资源。

(5)供电设备选择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UPS电源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电力部门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UPS电源不同于一般的稳压电源或电源调节器,它是专为保障计算机及其外设正常工作的保护性电源。一般UPS电源是由充电器、逆变器、静态开关、蓄电池、控制器组成。校园网络主服务器(如域名服务器、WWW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等)和其它主干网络连接设备,因此需要后备时间较长的UPS保证供电。选择设备参数如下:UPS功率为: 40KVA ,延时3小时;UPS通过WEB方式实现远程监视;UPS通过软件实现网络管理功能;后备电池使用大力神、松下两个任一品牌;主机使用APC。

(6)信息系统集成

信息系统集成指利用网络体系控制信息的有序流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更有效地形成、整理、使用各类信息,分成内部信息建设、外部信息建设。内部信息是指封闭在校园内部的各类信息资源,对内部信息的建设包括校园办公系统、校园内部主页、内部电子邮件、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系统、校园IC卡管理系统、内部信息服务系统等;外部信息是指与校园外部相互交流的信息,对于外部信息的建设包括外部主页、电子邮件、远程教学等。

四、网络软件及应用管理

1.安装网络系统软件和基本应用软件

网络布线完成之后还只是“裸网”,需要安装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后方可利用。

(1)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可以选用Windows2000、LINUX、NETWARE系统。

(2)网络管理系统。本网络中,网络中心采用网管软件对所有网络设备进行全方位动态在线监视与管理,网管人员在网络中心就可了解整个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进行整个系统的管理。

(3)数据库系统软件。要求数据库软件能与WEB服务器做到良好的集成,支持多媒体,支持多种平台,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扩展性;系统运行稳定,有良好的容错能力。

(4)应用软件。在暂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的情况下,为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宜选用国产校园网管理信息系统,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和VOD视频点播系统(服务)。

2.网络应用的管理

(1)确定IP;

(2)子网划分。可根据服务要求采用VLAN进行子网划分,比如分为办公,教学,科研,后勤,图书馆,宿舍等;并指定IP;

(3)通信协议选择(用TCP/IP);

(4)进行安全管理。主要有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尤其为后者的安全控制;

(5)其他。随着校园网的投入使用,在其应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要求承办方免费提供一年的技术指导及系统的维护。

五、网络维护管理

校园网的建设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要使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强化管理,制订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实行按章治校,依规办事。

硬件维护管理包括网络的使用规范、上网的规范、场地的使用管理制度,信息点、教学平台、电子讲台、计算机的管理操作制度,维修保养制度等。

软件维护管理包括网络教室及计算机软件的配置更新规范,教学软件、工具软件的培训推广应用制度,软件的购买、收集、操作制度,光盘、音像制品、素材库软件的使用保管制度等。

此外,还建议学校拟订出一套确实可行的校园网管理机制,防止校园网被破坏,建立设备的使用和保管制度、网络安全制度,以确保校园网运行畅通无阻。并且为了更好地实施上述管理方案,必须充分发动全校的教师,实行全员管理,人人定岗明确,职责分明,有奖有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强化管理的效果。

六、校园网资源建设和人员培训

校园网建设的内容很多,除了主干网络的建设以外,还包括许多典型应用项目。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要优先考虑校园网信息资源建设,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外部信息资源建设、校园网站建设、信息资源库建设。待网络建设完成之后和学科教师、专家和技术人员商榷之后再定。

校园网建设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将对教学制度、学校管理等带来巨大变化。但是,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并非易事,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抓好人员培训工作。 学校要动员教师积极参加培训,积极更新观念,探索计算机技术和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的方法。也要进行学生培训,同样包含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技能和在网络环境下顺利进行高效学习的能力培训。

参考文献:

[1]杨利军,余鹏飞.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方案[J].中国电化教育.2004,03.

[2]王永明,肖红.北京九中校园网建设方案概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3.01.

[3]李娜.某高校校园网建设方案的研究[J].电脑技术与知识( 教育论坛),2006.04.

[4]洪明军,孙艾林.某中学校园网建设实施方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3,06.

[5]冯博琴.计算机网络(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基地建设方案 篇7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德文词是“Dual-system”, 是德国在传统的学徒培训制度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与我国国情、特别是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实际相结合, 建构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新样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1]。双元制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调的是直接通向生产岗位的一种教育, 体现出强烈的实用性、岗位性、技能性。因此, 其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现“双元制”培养模式的重要基石。

2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

“双元制”中的“一元”指企业, 另“一元”指职业学校。受教育者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 其时间比约为7∶3或8∶2。它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与学校的条件和优势, 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 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2]。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内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1) 两个培训主体, 即企业和职业学校。

(2) 两种教学内容。在企业主要是传授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除专业理论知识外, 还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体育、宗教、伦理等普通文化知识。

(3) 两种教材, 即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培训企业使用的是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 以确保达到统一的培训标准和质量;而职业学校使用的理论教材则是由各出版社组织著名专家编写的, 没有统一的全国或全州统编教材。

(4) 两种实施方式。企业遵循联邦职教所制定的培训条例来培训;职业学校则遵循所在州文教部颁布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

(5) 两类教师, 即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企业培训的实训教师是企业的雇员;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是属于国家公务员。

不过有专家[4]认为, 高等教育双元制课程还应具备以下特点:

(1) 培训或职业实践与大学学习紧密结合, 理论与实践学习同步进行或分段交叉进行。

(2)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内容包括:共同确定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经常性地定期交流对学习内容的意见;高校与企业间订有合作合同, 以规范双方的责权利;合作双方共同负责对学生具体学习内容的指导。

3基地建设基础

3.1 区域优势

“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特点要求其实践基地的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工商行会上海代表处合作挂牌成立的“AHK-上海、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 (以下简称培训中心) 为例说明。太仓的地理位置, 高度密集的德国企业群和发达的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等三大产业群为中德培训中心的成立、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条件。到2010年12月, 来到太仓的德国企业已超过150家, 项目总投资超过15亿美元, 太仓已成为全国德资企业投资最密集的地区。2008年太仓市被国家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授予中国首个也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培训中心”自2007年运行至今, 在太仓市人民政府和德国工商行会的大力支持和德国企业的全程参与下, 已成功运作了4年, 按照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培养了近400名学员, 成为长三角知名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中国成功的典范, 成为南至杭州、北至大连、西至南京、东至上海, 包括常州、无锡、苏州、太仓、昆山等地在华德资企业钟情的“双元制”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合作基地。

3.2 德国标准的培训工场

根据德国“双元制”教学的实施要求, “培训中心”在太仓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在德方专家的指导下, 投入资金2000万元, 高规格地建设了手动加工工场、机械加工工场、数控加工工场、模具加工工场和先进自动化技术实验实训中心。每个工场中都有技能培训区、仓储室、工艺讲解室、更衣室和培训师工作区等五个部分, 并按照德国的标准和企业的要求进行建设、管理。在德国工商总会、德国工商会上海代表处、德国汉诺威工商会、德国汉诺威新区职业学校以及众多德国企业的帮助下, 先后有多名德国资深职业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来到“中心”任教, 指导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德国工商行会上海代表处委派管理专家每周在中德培训中心工作4天, 帮助培训中心的管理、运行。

3.3 董事会领导下的组织管理机制

“培训中心”是在太仓市委市政府、德国商会上海代表处和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努力下的产物, 它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并且还充当着政府、行会、企业特别是德资企业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交流沟通平台。该中心是在董事会领导下的独立机构, 下设有培训委员会和考试委员会等工作小组, 实行经济独立核算体制。董事会章程明确了“培训中心”的性质与地位以及各董事单位的权利和义务。而“培训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以及财务状况由董事会全面负责。董事会下设有“培训委员会”、“考试委员会”和“双元制教学委员会”。“中德培训中心”运行管理机构如图所示。

3.4 融入德国职业标准、企业全程参与的办学特色

(1) 创新了“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定岗双元”人才模式的形成。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精髓是创造一切条件, 让学生在企业的氛围中成长, 成为真正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国务院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文件精神和教育部文件要求, 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质量为生命, 秉承吴健雄精神, 彰显‘双元制’精髓, 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性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 创新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定岗双元”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针对某一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计划、确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开发教材, 整合并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软硬件资源, 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组织教学。学生在进校初期, 企业就与其签订培养协议, 学生具有双重身份, 既是学院学生, 又是企业员工。学生学习在学校和企业交替进行, 理论与实践滚动实施。

(2) 真正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

整个3年中, 学生主要有学校、培训中心和企业三个学习场所。为了突出职业培训为中心, 充分发挥“双元制”模式的优势, 学生在校3年中, 第一学年中采用半天在学校上理论课、半天在“培训中心”技能培训的方式进行, 其中利用寒、暑假到相关企业中实习;第二、三学年中则4周在学院和“培训中心”接受“理实一体化”的学习和职业培训, 6周到相关企业中实习、培养的循环方式进行。真正实现校、企双元的交替和互动。目前, 每年新生入学时与德资企业的签约率均在70%左右。未签约的学生, 6周下企业学习的内容全部在培训中心进行。

学生在完成3年学习的同时, 必须通过由德国工商会组织的“德国职业资格”的考试并获得“AHK职业资格证书”。AHK职业资格考试由于其德国标准的规范性、严谨性和复杂性, 难度较大, 因此, 在世界范围内, AHK职业资格证书成为通用的尤其是欧美企业公认的高标准职业资格证书。此证书的获得, 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能力, 更增添了企业对中国本土学校办学能力的信任。

4基地建设内容

4.1 高标准培训中心建设

“培训中心” (二期工程) 总体面积200亩, 是2010年苏州市重点工程项目, 太仓市政府已投入3亿元人民币, 2011年6月完成全部基础建设项目。“培训中心” (二期) 包括四个功能主体。

(1) 两个1800m2的符合德国“双元制”教学要求的教学工场;

(2) 600m2先进自动化技术培训中心;

(3) 300m2气动与液压传动控制实验实训中心;

(4) 三维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培训中心 (Siemens NX (UG) 、PRO/E软件授权培训考试中心及产品设计研发中心) 。

四个功能主体共分为车工区、铣工区、磨工区、钳工区、数控区、数控系统安装调试区、数字化工作区、模具综合加工区、机械维修区、3D测量与逆向设计区、液压气动机电一体化系统区、西门子自动化区和电气焊区等13个功能区和工量具仓库、备料区、更衣室、现场教室、办公室等18个辅助区域。功能区域的分布充分体现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学模式。在注重中德培训中心硬件和环境建设的同时, 全面引进全球著名的BPS生产管理体系, 并全面遵循德国职业教育质量认证标准。建立和创新培训中心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现代培训管理机制。

4.2 六项创新性建设

(1) 职业教育理念创新——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 以企业的要求和行业协会的标准确立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常规化、深入化、制度化。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培训过程以双元交替、工学真正结合为特点;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课程设置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主体;考核考试以职业规范为标准;培训管理以企业需求为宗旨;双元互动以培养合同为保证。

(2) 办学主体多元化创新——政府、学校、德国工商行会、国内外合作企业共同参与实验基地建设, 合作资源丰富, 社会影响力大, 辐射能力强。

(3) 机制体制创新——建立董事会运作的长效组织管理机制。以“培训中心”为平台, 强化由太仓市人民政府、太仓市教育局、太仓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德国商会上海代表处、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和德资企业等六方选派人员组成的董事会运行管理机制, 以合同的形式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业务。创新“中德培训中心”企业化的运行机制, 遵行德国著名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人才培养和过程管理遵守德国职业教育质量认证体系, 充分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范。

(4) 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融入德国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引入德国行业协会标准和我国行业技能鉴定标准, 参照德国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以及教学资料, 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 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采用模块化、项目化的教学方式, 建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和能力培养体系, 做到既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又保证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满足企业的要求。

(5) 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工学结合, 校企交替。学校、企业与学生之间以合同为保障, 分别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和实习协议。企业培训与学生在学校和中德培训中心学习、培训的时间比例是7∶3。学生在校3年中, 第一学年采用半天在学院上理论课、半天在“培训中心”技能培训的方式进行, 并利用寒、暑假到已签约企业实习;第二、三学年, 在学校、“培训中心”和企业三个场所交叉轮换分阶段进行教学, 每学期前4周在学院和“培训中心”接受“理实一体化”的学习和职业培训, 后6周到相关企业中实习, 然后再4周回到学院或“培训中心”, 培养过程循环进行。企业培训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全参照德国的企业培训教学大纲, 在企业真实岗位由企业的德国培训师或培训部门组织实施。

(6) 评价体系创新——注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评价。依托德国工商行会考核标准, 校企共同制订人才质量评价标准。注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评价, 引导学生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和持续创造力的不断提高。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从制度上保证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

5小结

经过4年的建设和发展, 中德培训实践基地已得到中、德两国政府、德国工商总会和广大德资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现已成为中德两国政府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合作项目;德国工商会上海代表处 (AHK-Shanghai) 在职业教育、培训和技术服务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苏州市、太仓市教育局、财政局重点支持的职业教育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省级数控技术应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定岗双元”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完全引进德国IHK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的教学机构;德国IHK职业资格机电一体化工最大的培训、考试中心;德国IHK职业资格机电一体化工考试委员会主席单位;德国IHK职业资格模具工考试委员会副主席单位;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站。

“中德培训中心”按照德国“双元制”模式培养学员, 学员的职业素质、技能素质等得到了德国企业的信赖和认可, 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也为增强太仓知名度、为太仓招商引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007级95名双元制学员已于2010年7月10日全部顺利毕业并且全部签约就职于德资企业, 签约和就业率100%。在校三届中德班双元制学员截至2011年3月与德资企业签约进行“双元制”培养的情况如下表。

目前, 与“中德培训中心”合作的德资企业27家。学生在实训基地、学校和企业真实岗位三个场所的学习在每学期中交替进行, 做到了与企业真实岗位的无缝对接。以“中德培训中心”为实践基地的“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改革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建立,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 校企合作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材的开发, 彰显德国标准的培训项目的开发, 校企稳定的教学团队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努力和提高。

摘要:介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 并以太仓中德培训中心为例, 研究了“双元制”实践基地的建设基础, 探讨了德国“双元制”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内容。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陈智强.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的实践——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定岗双元”培养模式[J].成人教育, 2010, (12) .

[2]侯彦博.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10, (36) .

[3]万烨锋.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本土化的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学位论文, 2008.

基地建设方案 篇8

一、图书馆基本情况

1. 图书馆承担本科教学情况。

图书馆承担我校“信息检索与利用”通识课本科教学任务,每学年6个混合专业班,课程无专业限制,主要针对本校大二大三学生,学生人数合计500人以上,学生评价良好,任课教师多次获得本科教学奖励。

2. 图书馆承担其他教学培训情况。

图书馆承担我校工程硕士“文献检索”课教学任务、全校新教工入职培训任务、全校新生图书馆入馆教育、图书馆读者培训等教学培训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及培训效果。

3. 图书馆学生工作情况。

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人数超过300人,工作岗位近20余种。图书馆不断完善勤工助学学生考勤、考核管理制度,举行各种文娱活动,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促进感情交流,提高了学生工队伍的凝聚力,也使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井然有序。南校区分馆已连续五年荣获“勤工助学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4. 图书馆近年学生活动情况简介。

图书馆年均接待各类读者超300万人次,年均图书借阅量超85万册,为全校读者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年均举办专题讲座及培训约40场次。每年还举办《建馆60周年专题图片展》、《绿色摄影展》等各类大型展览,TEDx SCUT系列沙龙活动,世界读书日、好书推荐等阅读推广活动。

5. 图书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与项目的情况。

图书馆科研教师团队撰写学术论文20余篇,承担校内外创新创业研究课题多项,包括: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项(已结题)、广东省图书馆学会项目3项(已结题)、广州市文化厅项目1项(在研)、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项(已结题)、校级SRP学生研究计划项目4项(2项已结题,2项在研),以上项目实际参与学生25人以上。

二、基地学生培养理念和基地建设主要思路

1. 基地学生培养理念。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机遇和资本,也是智慧的源泉。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个人的必备素养。信息素养教育对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意义。基地建设旨在培养通过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让信息素养教育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也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轻松,为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助力。

2. 基地建设主要思路。

依托现有的信息素养教育本科通识课课程,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有创业创新想法的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各项创业创新活动,并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及相关的技能培训,技能培训着重在与信息的获取及处理,及创业相关的知识产权知识及法律法规政策培训。力求将图书馆的各项资源及人员优势与学生创业创新需求深度整合,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提供坚实保障和基础。

三、基地建设目标和建设规划

1. 面向专业。面向全校大二、大三年级学生,无专业限制。

2. 容纳创新创业团队学生数量。可容纳创新团队学生120人。

3. 学生遴选与退出机制。

遴选机制:为双向选择,招募学生原则上为我校在籍在读大二、大三年级本科生,必须品行端正,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能吃苦耐劳。学生需经过笔试、面试及综合考量,择优选拔录取,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不同团队小组学习,进入基地培养时间以学期为单位。推出机制:学生在基地学习,学期期满后,学生可选择继续在基地学习或退出基地,尊重学生个人意愿。

4. 特色培养计划。与现有的《信息检索与利用》本科通识课相结合,进入基地学习同学可选报通识课来学习,获得信息素养的基础知识,并可以获得相应学分。随后进入基地,进行更加深入及专业的学习培养。

5.2016年主要建设内容。(1)初步建立起“信息素养培育及实践基地”,建立基地运行及管理规章制度,完善教师及学生遴选及退出机制,保障基地持续高效运行。(2)接收创新创业学生120人以上。(3)建成2~5个特色创新创业学生团队。(4)开展创业创新相关系列培训课程,10场以上。(5)基地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完成校级科研项目2~4项,校外科研项目1~2项目,至少容纳15名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相关工作。(6)指导创业创新团队完成课题调研报告2~5份,学术论文4~10篇。

四、基地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日常运行的模式

1. 基地的组织管理体系。

基地下设:基地办公室、培训实践部、后勤服务部、媒体宣传部。基地办公室:为整个基地的管理中心,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营,对内协调管理,项目初期审核,项目中期考核,项目后期结题等工作。培训实践部:负责基地内教师及学生的培训工作,同时承担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后勤服务部:为基地的运营提供各种后勤保障服务,并负责基地的防火防盗等安全管理。媒体宣传部:负责宣传基地的各项活动,并负责收集校内外各项科研信息,负责维护相关的网站及微信等媒体平台。

2. 基地日常运行模式。

由基地办公室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行,培训实践部负责实施各项科研项目,后勤服务部及媒体宣传部提供各项服务保障。

五、师资队伍建设

1. 基地现有教师。现有成员13人,其中3人具有高级职称,其他为中级职称。13人中有10人为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为本科学历。

2. 基地人才储备。

图书馆现有教职工130余人,拥有一大批各种专业背景的博硕士研究生、双学位、本专科毕业的业务、技术人员,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占88.4%,具有高级、中级职称人员占74.8%,可为基地发展建设提供充足后备师资队伍保障。

3. 基地教师培训。

对基地教师,定期举办培训、研讨会、项目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提高教师个人的创新创业业务水平及基地整体的创新创业服务水平。

4. 基地教师遴选机制。

依据个人意愿,综合考虑专业方向需求、经验丰富程度、项目需求等因素,择优选拔基地教师。

5. 基地教师退出机制。

所负责项目结题后,通过基地考核验收合格,基地教师可申请退出。教师承担指导项目过程中,若出现违反基地相关规定(我校相关规定、法律规章制度等)的情况,即刻责令指导教师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可本单位通报批评,并上报相关部门。

六、保障机制

为保障和促进“信息素养培育与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规范基地的管理,保证基地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平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业型人才,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吸收国内外优秀创新创业基地管理经验,结合本校特点,初步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管理办法,具体包括:基地运行管理办法、教学质量管理办法、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

七、结语

福州地铁电视建设方案 篇9

所谓地铁电视:狭义的讲, 就是基于地铁乘客信息导乘系统, 通过在地铁站台及车厢内安装显示屏为乘客提供动态视频的列车运营信息、消费资讯及各种广告信息。广义的定义是基于广播电视技术实现地铁信息系统与广播电视相结合的广播电视新媒体业务, 地铁电视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介, 是新型的户外媒体形式。

现在, 大部分地铁都采用或者转为采用后者。福州广电作为一个本地的强势媒体, 在内容的提供上有着其他媒体独有的无可替代性。多年来, 福州广电坚持新闻立台,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坚持特色化发展, 差异化竞争之路, 不断提升福州广电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有必要积极抢占地铁电视这个市场, 积极开托广电行业的新媒体应用模式。

二、福州地铁电视建设的总体原则

福州广电以强大的内容拥有为支撑、独有的新闻发布渠道, 强有力的技术体系为保障, 与福州地铁公司合作, 充分利用福州地铁的线路、车辆、站点, 以福州广电内容为依托, 采用以市场为基础, 整合多方资源与信息渠道, 充分发挥广电的内容、整合能力的优势与轨道交通的渠道优势, 将现有的精品栏目向地铁电视平台移植, 同时结合地铁电视受众人群的需求, 打造有针对性的栏目, 同时在节目编排上发挥广电内容提供上的优势, 做到强强联合, 以建成福州市公共信息平台、城市的应急服务平台、百姓的生活资讯平台为一体的综合资讯平台, 提供广泛的互动与参与, 形成一个新媒体的成功运用模式典范。

三、福州地铁电视建设总体需求

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 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 以车站和车载显示终端为媒介向乘客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统在正常情况下, 提供乘车须知、轨道交通首末车服务时间、列车到站时间、列车时刻表、管理者公告等运营信息及政府公告、出行参考、媒体新闻、赛事直播、广告等公共媒体信息共同协调使用;在紧急情况下, 本着运营信息优先使用的原则, 可提供动态辅助性提示, 使乘客通过正确的服务信息引导, 安全、便捷地乘坐轨道交通。

四、国内地铁电视技术方案比较

4.1安全、可靠性

基于DVB-T技术的双向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该方案已经在重庆、武汉等地完成网络建设, 专门针对轨道交通的特点进行开发。系统支持列车在高速移动下 (80km/h) 移动电视实时性、清晰性的需求。系统无延时、高带宽, 能够连贯清晰的显示移动电视的视频, 不会出现卡顿、黑屏的情况。

WLAN方案:在深圳地铁电视、广州地铁电视、北京地铁电视成功进行视频传输, 可根据需要增加监视, 以满足安全要求, 网络技术标准简单, 存在安全隐患, 覆盖信号容易被攻击。

4.2实时性

基于DVB-T技术的双向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可实现地铁电视信号的实时直播。

WLAN方案:由于WLAN高层协议不支持移动用户在无线接入点 (AP) 之间的高速切换, 每次进行切换都必然出现传输数据丢包误码, 无法实现地铁电视信号的实时直播。

五、福州地铁电视建设技术方案选型

福州市现在轨道交通现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结合轨道建设的现状, 目前在建线路只有一条全地下运营的一号线, 线路全长约25公里左右, 其余剩下的线路正在积极建设中。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一次规划, 整体完善技术方案, 分批投入, 滚动发展, 积极完善相关的节目内容配套体系, 充分利用福州地铁公司投入的设备资源, 形成规模化发展, 成熟的配套技术方案如下: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通过在区间及列车上设置无线接入点等设备, 确保线路播控中心与移动列车之间建立稳定、安全且能避免冲突的通信网络。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主要由车-地传输和地-车传输两部分组成。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车-地传输主要是为列车车载视频监视系统的视频信息提供无线传输通道, 采用地铁公司申请的1.8G Hz专用无线频段, 由车载无线发射网关、地面无线接收基站等设备构成。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地-车传输主要是为地铁乘客信息与地铁电视的实时直播信号提供上车的无线传输信道, 采用福州广播电视的500—600MHz专用无线频段, 主要由地面无线发射网关、车载无线接收网关等设备构成。

同时,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各地面无线基站通过光纤链路接入相邻的车站地面有线传输设备, 再通过地面有线传输系统提供的通道与线路播控中心连接, 在线路播控中心提供与各应用子系统的接口。。

重庆地铁电视、武汉地铁电视、长沙地铁电视采用这种模式完成信号的覆盖。

六、结论

经过对国内地铁电视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比较, 结合福州广电和福州地铁地铁电视建设的实际需求, 建议采用基于DVB-T的双向实时无线传输系统, 作为福州地铁电视系统的技术方案。其中福州广电的电视直播信号和福州地铁的乘客信息系统信号采用500—600MHz的广电专用频段发送, 福州地铁采用1.8GHz频段地铁列车视频监控信号。

摘要:地铁电视是基于广播电视技术实现地铁信息系统与广播电视相结合的广播电视新媒体业务, 地铁电视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介, 是新型的户外媒体形式。本文主要论述福州地铁电视建设的技术方案。

智慧城市系统建设方案 篇10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

2 智慧城市意义

智慧城市系统建设的意义在于:

为全市建设奠定一个行之久远的基础架构平台。此平台可以支撑全市现有的应用系统及其数据的集成、整合和融合,支撑各类新应用的开发和上线运行。

综合城市现有系统、数据及其他资源,为市长及其管理者提供关于城市的统一视图,方便管理层进行科学决策;方便政府各部门及其操作人员进行跨部门的协作、日常操作和应急事件响应处理;方便市民与政府的互动、得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

促进全市各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模式,探索有效解决中国同类城市普遍关键问题的创新特性。

3 智慧城市目标

智慧城市系统建设目标如下:

部署并建立全市的基础架构平台,该平台能够有效支撑现有系统的整合和未来应用的开发和运营。

为市长及其管理者提供关于城市的统一视图,实现城市应急事件响应等跨部门的应用,在市民服务和分析决策支持等领域探索创新型应用。

建立全市各机构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培养技术团队和运营人才,为建设智慧城市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打基础。

4 智慧城市需求

目前智慧城市面临的挑战如下:

当前城市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不同管理领域的,缺乏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的能力。

城市的管理者需要查看不同系统,以了解关于城市内某个特定时间的实时和历史情况,没有一个集成的支持系统。

传统的系统是针对不同的管理领域设计的,其并不关心特定事件可能对其他管理领域的影响。

当前城市的日常运营会产生大量的运营数据,但目前城市同城缺乏抽取、分析和图示有意义数据的能力。

很多城市的应急响应是基于应变管理理论的,缺乏理解特定响应将产生的后果,并在城市的日常运作中应用预定义的工作流进行处理的能力。

对于城市而言,应该用积极的态度拥抱可能的变化,理论上应该建立一个系统,记录和评估所有与跨领域城市管理、应急处理等流程改进相关的活动。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的需求如下所示:

4.1 平台需求

有效接入现有应用系统的数据,形成数据中心,并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动协作。整个系统的性能、可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可伸缩性具有极高要求。平台可配置,能够通过配置的方式适应应用的变化。有效支撑新应用的快速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减少新应用上线的时间。不仅支持操作型应用,还要支持预测、分析和决策支持类应用。

4.2 应用需求

智慧城市要求市场和政府管理者能够充分利用来自于城市各个职能部门和机构的信息;预测问题,并把影响降到最低;并协调资源,迅速和有效地应对问题。因此需要整合城市的各种系统、信息和资源,为市长、城市管理者、城市操作者、市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跨领域的创新应用。应用包括:城市统一视图:城市KPI;跨部门的应急事件响应和处理;市民与政府的互动协作、市民服务;智能化应用:预测、分析、决策支持等。

4.3 人才和团队培养需求

智慧城市系统建设属于全市信息化建设,因此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管理。包括IT技术团队和人才,业务运营团队和人才等,以此促进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4 未来发展需求

要求智慧城市建设对全是未来发展有促进作用。智慧城市建设不光是实施一个个的项目,还要求能够激励创新,包括政府、市民和企业的创新,在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和基本应用的基础上,不断演化出具有城市特色的新应用和服务。

5 智慧城市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智慧城市系统设计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从用户角度来看,他提供多渠道访问,包括移动端,提供四个门户:面向市民的门户,面向市长、政府和操作人员的门户,面向企业和合作伙伴的门户和面向开发者的门户。从应用角度来看,这些领域应用是相对独立的,同时与IOC又是充分融合的,共用了一套基础架构、公用模块和流程,这样在此环境下新应用的生长就不那么困难了。当然这里的应用不只是这四个,不同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入新的应用。另一方面,除了操作型应用之外,还重点突出了智能分析类应用,而且他是即时的预测分析,将结果直接反馈给市长、操作者和市民。

6 智慧城市系统建设步骤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智慧城市系统的项目建设需要多方合作一步一步计划、落实、实施。总体来说,智慧城市的建设方案可以分为三步,两个主题。首先建成城市集成的运营处理中心,其次建成城市统一的服务和协作中心,最后建成城市综合的决策支持中心。这个过程是并行进行、逐步迭代的,先把智慧城市系统基本平台部署好了,将现有的部门应用接进来,做数据集成,实现智慧城市基本的应用,如城市KPI和应急响应等,再加上市民协作和市民服务的部分,再加上预测分析决策支持的应用,在此过程中,有更多的应用和数据整合进来,再做系统整合和特色的应用。

下面就两个关键主题作说明。

6.1 系统集成和数据交换

首先,将集成和整合作为智慧城市系统的重点,突出应急响应。被重点确定的政府部门单位被要求强制性地报告事件、警告和数据到智慧城市系统中,由智慧城市系统自动地或人工干预地生成KPI或告警,启动相应的标准工作流程或应急响应流程,进行处理。以促进市长及其管理者对各方面信息的了解和综合决策,促进对整个城市的统一整合和管理。

系统会沿着市委组织机构来梳理哪些应用要与系统内部对接,并决定交换的数据。举例来说,与智慧城市系统对接的系统和数据可以有:地理信息系统、政府网站、统计局的城市经济数据、人口库中的市民信息、其他专业领域的系统及其数据。整合的内容和采用的技术包括消息,数据库,地图,视频,图像,接口,移动应用,物联网等。

6.2 应用开发

在智慧城市系统平台上可以运行各种应用场景,例如城市整体、智慧交通、智慧水管理、市民服务、智慧港口、智慧工业园区等等。目前城市运营中比较重要也比较主流的方面有如下四点,可以放在优先实现的位置。

城市KPI和城市经济BI:包括城市统一的关键业务指标KPI呈现,以及城市经济统计图表展现和分析。

城市应急响应:从治安与维稳、火灾、水灾、交通等应急事件中选择场景,实现城市的应急响应和处理。

服务:建设市民信息库,实现市民与政府的协作互动和特色市民服务。

分析预测:从上述应用场景中选取需要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场景,并予以实现,体现智慧城市系统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的特性。

为了完成上述应用开发,需采用的设计思路是:自顶向下的业务设计,首先满足决策层的需求;设计的内容包括:关键业绩指标KPI,标准操作流程,政策,规则,事件,告警,与其他系统交换的数据,用户界面,组织结构和用户权限等。在开发时,可采用国际通用的CAP通用警报协议,该协议可以通过系统配置,减少开发的工作量。

7智慧城市系统IT基础需求

让城市管理者实时访问信息并进行分析对支持整个城市管理非常重要,使用集成式系统环境来支持这种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当城市管理者在管理危机时,这种实时信息需求通常最为强烈。他们需要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智慧城市系统包含必要的硬件和软件,帮助城市管理者获得实时信息,使这些系统变得更加有效,有效支持和满足一个城市管理方面的需求。

为了满足如上需求,IT设备需能处理如下任务:

设计的系统架构非常灵活,能够处理复杂的新工作负载,并影响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增长。

确保所交付的服务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可用的。

提供安全性,防止网络攻击、恶意软件和其他潜在的安全漏洞,同时依然支持开放的环境。

处理故障,并从故障中恢复过来,同时使时间和数据的损失最小化。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智慧城市:全球城市发展新热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6.

[2]陈铭等.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智慧南京”建设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5):84-89.

[3]程大章.应重视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研究[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6):10.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 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孙宁玲(1958- ),女,江苏淮阴人,山东省贸易职工大学副校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山东 济宁 272017)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3-0143-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这引起许多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都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同时,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的提高,企业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需求量的剧增,高职教育飞速发展。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院校中,普通本科院校742所,普通高职院校1109所①。高职院校不仅数量多,而且招生人数也超过了普通本科院校。高职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这良好的势头能否保持下去,关键取决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水平。

一、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或学校的简称,顾名思义,它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实用型人才。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

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对教师的要求及师资队伍的现状

高职院校要实现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宽知识、多技能、强能力、高素质的学生,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职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高职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际专业操作和解决实际专业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应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目前,对双师型教师的定义众说纷纭,但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应既具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将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吸收内化,然后高效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学会。为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教育部规定,到2010年,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达到80%②,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都比较低,一般在15%~30%,与教育部的要求相距太远。

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高职院校如何建设自己的师资队伍,使师资水平达到社会、企业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制定规划,努力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主力军,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大计。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定的主要依据是学校较长时期内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规划。制定规划时既要高瞻远瞩又要切实可行,将学院的光明前景与教师的美好前途展现在教师眼前,用一流的事业吸引人心、鼓舞人气。在制定规划时,要时时注意为广大教师搭建广阔的教学、科研平台,为他们创造各种进修、学习、交流和提高的机会,提供展示才华、施展技能的空间。综合考虑师德水准、学历层次、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实践能力等制定名师标准,并以此标准作为培养教师的指挥棒,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培养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让高水平的教师有荣誉、有地位,让其他教师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让每位教师在此实现自我价值。

2.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师表作用。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传道就是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韩愈将其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旨在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名利观和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言行举止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持久的、潜移默化的,甚至是代代相传的。因此,学校要把师德建设纳入重要日程,结合实际提出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执行到位、考核深入、量化细致,使师德培训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使教师时时注意自身的师表形象,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感染、熏陶学生。只有教师身正学高,培养的学生才能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善于合作的优良品质。

3.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双师型教师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企业生产、管理经验,了解生产实际所需的知识、技能,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双师型教师是沟通社会生产实际与教学改革的桥梁,优秀的双师型教师能准确预测行业的发展变化,捕捉人才需求信息,促使学校及早调整人才培养方向。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理论知识基础扎实,关键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对教师进行培养,提升其实践能力,增强其双师素质。

一是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场所。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实验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科技含量,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要突破只限于感性认识和动作技能训练的旧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模式,并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相吻合,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使教师在自己的基地中进行培训,提升实践技能。

二是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尽可能争取和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教师有良好真实的实习、实训环境,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经过校外实训基地的训练,教师可直接参与生产实践,掌握实际生产技术,提高实践素质。选派骨干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担任厂长、经理、工程师,提升骨干教师的生产管理能力;组织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技能培训,提升实训教师的操作水平。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给企业进行项目开发等活动,使教师与企业深入合作,了解企业现有生产技术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实践经验。邀请校外实训基地的专家、技术人员承担学院的教学任务,参与学院的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相统一。

三是兴办校办产业。高职院校的校办产业由自己独立承办,全方位管理,可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地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在创办校办产业时,应围绕学院的特色专业创办校办产业,使校办产业反过来支撑并促进特色专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兴办的产业以应用型为主,突出实用高效的特点,而不应以研究型为主。这是高职院校兴办产业有别于本科院校之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创办校办产业的策划者和实施者。通过创办产业,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技能、管理水平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是以科技项目为载体锻炼教师。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要积极鼓励、引导专业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从事相关的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创新意识,这样既能增强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扩大对外影响,又促使教师去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吸收别人的先进成果,充实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支持鼓励教师参与地方重大科研和工程建设,参与科研项目的规划、申报、研究、论证、鉴定等工作,促进地方科技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专家论坛、专业学会或行业协会,进行学术交流,掌握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动向,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开展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活动,参与科技服务社会、惠及百姓的活动。通过上述活动,使教师能时时用科技工作的新成果充实或更新教学内容,并在科技工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支持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

4.不断提供进修机会,及时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知识与技能的贬值速度不断加快,这要求高职教师能够利用各种渠道不断学习,以传授给学生更新、更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学院应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不同的机会,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使其接受不同层面的培训。除学院安排的进修外,高职教师需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及时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与更新,以满足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毕竟培训是计划性的、阶段性的,而自学是自主的、随时随地的、不间断的。

5.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上课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教育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强调实践教学环节,但课堂教学仍是其传授理论知识的主渠道,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媒体,使教学信息可以同时以“图、文、声、像、色”的形式体现。现代教育技术能把远的拉近、虚的变实、宏观的缩小、微观的放大,从而创设了情境,把各种难观察、难想象的事物及其复杂的运动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使课堂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了学习热情,这对人才培养和技能开发都十分重要。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学会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水平。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项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的技术,绝大多数中老年教师对其都很陌生,文理科的青年教师对其也不太熟悉,他们大都没有系统学习多媒体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要开展多媒体教学确实困难。因此,通过培训提升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非常必要。在培训方案上,可采用逐级培训法,首先将学院具有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的教师送出去培训或参加进修,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沿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动向和流行趋势,然后由这部分教师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在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时,培训对象应首先定位为学院一线教师,然后再逐级铺开。因为一线教师长期处于教学第一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主力军,也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产生直接效益的生力军。让一线教师用自己制作的课件讲课,用起来更顺手,讲起来风格一致,也可以随时添加新内容,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以使用计算机为中心,培训内容应突出计算机操作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同时学习网络知识,提高教师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要以实际操作为主,结合实例反复进行训练,提高实战能力。

总之,学校和有关教育部门要通过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办产业、科技开发、生产实践、业务进修、专题培训等活动,尽快培养一支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能高效传授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注释]

①教育部.2007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高校名单[N].中国教育报,2007-04-26.

备用调度建设运行管理方案 篇12

目前国际上大型电网普遍建设了不同形式的备用调度,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一是建设标准不断提高,技术条件从临时简易型向永久完备型转变;风险防范范围从火灾和设备故障扩展到严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恐怖袭击等社会安全事件;二是功能不断完善,不仅主、备用调度的技术装备配置相同,而且从无人值班发展到有人值班,主备调联机同时运行,各自承担部分日常调度业务[1]。

国家电网在2006年的《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期间加强电网调度工作意见的实施细则》中就明确要求,各级调度应建立健全备用调度体系,网、省级调度机构要考虑配置一个主调度中心、一个容灾备用调度中心[2]。南方电网公司也于2014年出台了《南方电网备用调度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开展省地两级备用调度建设,原则上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域的省地两级备用调度要尽快建成投运。

本文结合云南省调备用调度建设经验,从备用调度建设方式及选址、技术系统配置原则、日常运行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备用调度建设及管理的思路和要点。

1 备用调度系统建设方式及选址

备用调度建设方式应结合电网发展规划与本单位具体情况,考虑自身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和发生概率,并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资源优势,在保证满足需求的前提下节省建设成本,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备用调度系统建设方式主要有自备方式和互备方式:自备方式是指在备调建设与主调独立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及通信系统;互备方式是指在同级或上下级调度之间利用现有系统资源建设备调自动化系统和通信系统[3,4]。

备用调度选址应全面评估风险因素、基础设施、技术条件及运维水平等,要满足相关标准及实际运行要求。选址主要有同城异址和异地两种,同城异址是指备调与主调在同一城市,但位于相距较远的不同建筑体内;异地是指备调与主调位于不同的城市或地区[4]。具体选址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备调选址应结合当地地域环境特点,尽可能规避与主调同时发生的同类风险,基础设施抗灾水平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与主调之间的距离应适中,且交通便利,这有利于主、备调之间人员、相关物品及资料的快速转移;

3)充分考虑所选地的电力通信网基础条件及后续发展规划,能够满足备调系统(自动化及通信)的可靠接入;

4)备调所在地相关单位应具备相应的人力、物力及技术支持力量,尤其是备调所在单位,要能够满足备调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及异常处置需要,同时还应具备在紧急情况下代替主调行使调度指挥电网运行职责的能力。

2 备用调度技术系统配置原则

建设备用调度的目的就是在于主调中心完全或部分丧失应有功能后,调度人员能够在备用调度继续指挥和指导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调度机构不间断运行。因此,从原则上讲,备用调度建设时,应参照主调中心的各种系统配置,备调技术系统(自动化、通信及相关配套)最终建设完成时应与主调基本一致。

1)备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系统构架及核心功能应用模块应与主调系统的配置保持一致;

2)备调自动化系统建设还应结合主调系统后续规划建设功能模块,预留相关接口和设置;

3)备调自动化系统应具备与主调系统完备的自动同步功能,满足基本免维护的要求,并具备防止因主调系统功能、数据等异常影响备调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措施。

4)备调自动化系统电源(交、直流)至少满足N-1要求;

5)备用调度通信系统应相对独立于主调通信系统,应考虑在通信骨干环网的骨干节点接入;

6)主调机构管辖厂站至少应通过调度数据网接入备调系统,某些有特殊要求的厂站还应再通过专线方式接入备调系统;

7)备用调度通信系统至少应有两路不同路由的光缆接入,其传输网、调度数据网、综合数据网、通信电源设备至少满足N-1要求;

8)备用调度应有独立的调度电话号码,调度交换机应具有与主调相同的组网和互联互通能力;

9)备用调度应配置必要的通信网管系统和技术支持系统,且具有独立操作的能力,在主调系统故障情况下不受影响。

10)备用调度须配置与主调相同的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DMIS)、检修管理系统、水情自动管理系统、定值管理系统及图纸管理系统等调度员值班相关辅助系统。

备用调度建设是一项周期长、成本高、系统复杂的工程,对于完全新建的单位,可以分步实施,先期可仅实现SCADA、调度电话等基本调度功能,随后再逐步完善。

在备用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同步进行调度运行所需相关管理细则的编制,管理细则应包含(但不限于)相关单位和人员职责、备用调度日常管理(场所及资料)、人员培训及主备调切换条件和流程等方面,下面就上述几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切换流程如图1。

当风险因素消除或得到控制,主调具备行使电网调度指挥权能力后,应及时将调度指挥权由备调切换回主调,主调中心的调度人员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

3 结束语

电力调度机构承担着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职能,要求其不能中断运行。但各种风险因素存在可能会导致其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从而无法行使相应职能。建设备用调度能够有效保证调度运行指挥不中断,避免电力系统处于无序运行。本文从备用调度系统建设方式及选址、备用调度技术系统配置原则以及备用调度运行管理等方面对备用调度建设和运行管理方案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省级及以上电网备用调度建设框架方案[Z].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09.

[2]金春梅,储真荣,马世峰.省级电网备用调度系统(中心)的建设方案[J].上海电器技术:2008(3).

[3]肖红霞,康贤军,姚朝.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J].云南电力技术,2011(6):35-37.

[4]南方电网备用调度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Z].广州:南方电网公司,2014.

上一篇:妇产科护理管理研究下一篇:双师型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