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播

2024-11-07

传承传播(精选11篇)

传承传播 篇1

一首好的民歌作品一经产生,就会逐渐地流传开来,然后又历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的加工、处理而日臻完美,最终成为一样艺术精品长久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那么,民歌究竟是如何传承、传播的呢?在流传的过程中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历史上的传承、传播方式与现在的方式又有什么样的不同呢?笔者认为,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民歌这一艺术形式,并对它未来的发展之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传统的民歌传承、传播方式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民歌的创作者和创作的年月一般是不确定的,就算是有确定的作者和确切的创作时间,那么这种创作本身也是自发的,无特定意识的,与专业音乐作曲家的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由于绝大多数民歌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又历经了许多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的集体筛选、加工和润色,因此它又成为了一首集体创作的作品,特别是那些民歌中的精品,它们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的最高智慧的结晶和最深刻的情感体验。

民歌的创作主要是一种即兴、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流传方式也主要采用的是口耳相传的方式。民间歌曲的创作者多半未经过专门的音乐训练。因此,他们传承民歌的主要方式就是直接演唱,唱者教一句,听者就学一句,在反复的演唱中使得歌曲得以传承下去,通常的情况是长辈教给晚辈。

民歌的教唱许多时候并不是专门进行的,它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自然而然地传授给了下一辈,比如,母亲在哄孩子睡觉的时候常常会哼唱摇篮曲,她并没有刻意地传授给孩子这些歌曲,但是孩子伴着歌声睡着的同时,这些优美的旋律也潜移默化地印在了他那幼小的心灵里。再比如,集体的劳作中,人们常常要演唱劳动号子,伴随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劳动,人们也就自然学会了这些歌调。当然,也有一些时候,民歌的研习是一种很正式的行为,比如我国的土家族有哭嫁的习俗,女儿出嫁必要演唱哭嫁歌曲,哭嫁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哭爹娘、哭姐妹,骂媒人等等,土家族人视哭嫁歌唱得好坏、数量的多少来衡量女子是否贤德,因此哭嫁歌的学习就是当地女孩儿的必修课,女孩子从十一二岁起就随母亲或亲属学唱哭嫁歌,这种学习是一个严肃,认真的过程,因为如果学不好,等出嫁那天就会被人笑话,甚至会被人认为是不够贤德的女子。

一首优秀的民歌从在一个地方产生和流传,到流布到许多地区,被各地区人们广为传唱,其间经历了一个传播的过程。造成民歌传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过去,主要有这样一些因素:

1、人口的迁移

历史上,由于战争、自然灾害、驻军、经商,民族间的通婚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造成人口的迁移,人们在迁移的过程中即把民歌带到了迁徙的目的地,从而导致了不同地区间民歌的传播。

例如在美洲地区,1 5、1 6世纪.随着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西方殖民者便开始了他们在美洲的殖民扩张,并把许多非洲黑人贩卖到这里当奴隶,黑人的到来使得非洲的黑人民歌也随之踏上了美洲的土地,并成为了美洲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许多白人作为早期的垦荒者也先后移民到美洲.由此又带来了欧洲的白人民歌,例如在美国和加拿大流传着许多英国、法国民歌,在拉丁美洲的许多地区则传唱着很多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民歌。在东南亚的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从1 6世纪以来也受到葡萄牙、西班牙人的殖民入侵,因此这些地区的民歌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这些殖民国家。伴随着这种音乐的传播,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白人歌曲又与当地的土著歌曲<在美洲还包括黑人歌曲)相互融和,形成了具有混合性特征的新的民歌风格和类型。例如在拉丁美洲的墨西哥,有一种“马里阿契”歌曲,它的伴奏乐器都来自西欧(小提琴、吉他、小号和大吉他),但是旋律又具有墨西哥本土音乐的韵味;在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则形成了一种叫做“克隆宗”的民间歌谣,它是葡萄牙民歌与当地土著民歌相融和的产物。

再比如,我国的江西,福建、广东三省的交界处,生活着一个特殊的民系——客家民系。客家先民主要由从西晋以来因战乱等原因从北向南迁移的汉族移民组成,客家人迁移的历史十分漫长,从西晋开始,到明清时期形成稳定的民系,先后经历了千余年时间。客家先民来自我国北方的不同区域(主要是中原地区),其迁移路线由北至南,大致经历了豫、鄂、皖、苏、浙、赣,几乎涵盖了大半个中国。伴随着移民的过程,音乐文化的传播也在悄然地进行:一方面,客家人把中原音乐文化带到所经之地,另一方面,他们又把沿途所经之地的音乐带到了今天的聚居地,因此,在客家民歌当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北方民歌的风韵,与此同时,由于客家人长期地与当地的土著民族(如畲族)相融和,并且受到南方地理环境、方言语音的影响,因此又在发展过程中容纳了南方音乐的风格特点,由此形成一个既南且北的混合性特征的独特客家音乐风格。

2、民间歌手的传唱

民间歌手原先泛指所有民间演唱民歌的歌手,在这里我们特指那些以民歌演唱为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艺人,对于民歌的传播,他们尤其做出了特别的贡献。人们对于他们有许多不同的称呼,如中国有叫“唱小曲的”、西方有叫“游吟歌手”、“恋歌诗人”、“名歌手”的等等。这些民间歌手多半没有留下姓名,他们总是云游四方,在各地表演、演唱,伴随着他们的音乐活动,民歌也得以流传各地。

例如在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就有一大批游吟歌手,历史上写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的著名诗人荷马,相传就是一位游吟歌手。游吟歌手们到处漂泊流浪,走到哪里就把歌声带到哪里,无形当中就形成了民歌的传播,特别是他们对于欧洲的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进行了整合,使得这些音乐文化得以在欧洲各地流传,对欧洲文化的统一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游吟歌手依然还存在。在南美洲的古巴,游吟歌曲是当地十分重要的歌曲体裁,而这些歌曲就是游吟歌手手持吉他,环游全岛四处卖唱时所演唱的。在我国,民间歌手的队伍开始壮大始于明清时期,因为明清时期是各类小曲、小调盛行的时期,在酒楼、茶馆等公共场所,许多艺人操着琵琶、三弦等伴奏乐器到处卖唱,跟随着他们的足迹,一些小曲、小调也得以广泛地传播,例如像现在流布各地的《茉莉花》、《孟姜女》、《剪剪花》等“时调”就与民间艺人的演唱是分不开的。

而且,由于民间歌手以演唱为职业,民歌的演唱于是成为了一种商业性行为,所以,为了让自己的演唱受到听众的欢迎,艺人们就会对歌曲的艺术形式进行加工和润色,使其更具艺术表现力,更加完美,这也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民歌的艺术水准,促进了民歌的发展。因此,职业民间歌手演唱的歌曲也往往是民歌中艺术化程度最高、表现手法最细腻多样的一类。

二、新时期条件下民歌的传承、传播方式

历经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特别是进入2 0世纪以来,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可以说,在“电子时代”、“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即使远隔千万公里,却感觉近在咫尺。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民歌的传承、传播方式也同样发生着深刻的巨变,最显著的变化是,传统的口耳相传的单一传播模式被打破,各类新的传播模式得到确立,并使得民歌的传承、传播方式变得丰富多样起来。

首先,伴随着音乐知识的普及以及乐谱印刷技术的进步,民歌的歌词和旋律得以记录下来,并且通过学校教育或民间演唱等方式传承下去,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许多传统民歌的流失。而且,由于乐谱具有可复制性和易保存性,这也方便了人们对于民歌的记忆和学习。其次,伴随着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的发展,民歌获得了更加广泛、快捷的流传。在各类传播媒介中,电视媒介对于民歌的传播尤其体现出了一些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特征,它集视、听为一体,具有具体、形象、直观的特点,成为了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因此,电视媒介对于民歌传播的介入势必会极大地扩展民歌的流传广度,提高民歌的传播速度。例如中央电视台近年来就在民歌的传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央电视台自2002年以来陆续开办了《民歌?中国》等民歌专题节目,使得人们在熟悉这些歌曲的同时又增长了见识,深化了对歌曲的理解。2 00 4年春节期间,央视还推出了国内第一次民歌电视大赛——“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2006年5月,央视又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增设了原生态民歌演唱组。大赛的参赛选手,歌曲及演唱方法都来自民间,并以原生态民歌为主,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传统风格,通过这次大赛使得全国观众了解到了祖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它们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可谓是民歌艺术的一场盛会。应该说,在传统民歌日渐被人们淡忘的年代,央视的行为无疑对于拯救,挖掘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与此同时,民歌也在电视的传播中,具有了更多的舞台化、视听化的特点,更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再者,磁带、录像、CD等音乐载体的问世及普及使得民歌的演唱和表演获得了直接的记录,具有准确的“还原性”和反复聆听、欣赏的可能性。应该说以电视、广播、CD等媒介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传播方式,它具有能够有组织、大规模复制并迅速传播音乐信息的大众传播特性,并且能够更为精确、直观地“还原”呈现给观众。

另外,随着社会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普及,一些专业音乐工作者、作曲家也参与到民歌的传播队伍中来,他们到各地搜集、整理民歌,并对收集来的民歌进行加工、改编,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由此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使得许多传统民歌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流传。比如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他和另一位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从2 0世纪初年开始到匈牙利各地以及罗马尼亚等地大量地搜集民间歌曲,并出版了多本民歌集,同时他还改编了许多民歌,例如《稀克郡民歌三首》、《匈牙利民歌二十首》、《三首齐克地区的匈牙利民歌》。面对这些丰赢多彩、优美动人的民歌,巴托克曾激动地说,他找到了自己的天职,正是在他饱含热情的工作中为匈牙利民歌的流传和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巴托克一样为民歌的整理、搜集和传播做出巨大贡献的音乐家还可以举出我国人民非常熟悉的、被誉为“西北民歌之父”的著名音乐家王洛宾,他不是西北人.然而十几年来他却一直扎根于大西北,到各处采集民歌并对这些民歌进行改编、润色,经由他编创完成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等等民歌不仅为我国人民所喜爱,也为全世界人民所喜爱,王洛宾的民歌编创之路可以说充分体现了一个专业音乐工作者对于民歌艺术的热爱,同时他也为传统民歌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洛宾称自己为“传歌人”,他觉得自己不过是把这些民歌中的金子挖掘出来,然后让它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确,正是由于有了像王洛宾这样的“伯乐”,许多优秀的民歌才得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在新时期条件下,许多“巴托克”、“王洛宾”式的音乐家们为传统民歌的传播开辟了另一条道路。

三、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化

由于传统民歌大多采用口耳相传的模式,所以在流传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类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旋律,调式、歌词、结构等等。而造成各种变化的外在因素主要体现在:

1,因人而起的变化

传统民歌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即兴创作,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曲谱来演唱的,所以同一首民歌由不同的歌手来演唱,则会因为个人嗓音条件、歌唱技巧、音乐感觉等等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气质和面貌。所以,当我们去民间采风的时候.常常会发现,一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虽然很多歌手都演唱,但是却各具韵味,有的时候甚至差异还很大。

而更有甚者,同一个歌手在不同的时间演唱同一首民歌也会因为嗓音状态、情绪心境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处理。对于民间歌手来讲,歌曲的演唱效果完全取决于他的生理和心理处于一个什么状态。由于没有乐谱的限定,因此民歌的演唱常常是非常即兴的,歌唱者随时可以对歌曲进行改编和加工,而不像专业艺术歌曲那样,必须严格地按照歌谱的提示来演唱。

2、因地而起的变化

民歌从一个地区流传到另一个地区,其内容和形式常常会因为地方语言、风俗、人们的审美趣味等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例如我国民歌中各类流传广泛的时调小曲,它们流经一地便受到该地的语言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等的影响而发生变异,并由此形成新的“子体”,这些“子体”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母体的某些因素(例如旋律框架、结构、唱词等),另一方面又增添了许多地方风格因素(如方言的运用、地方性旋法的运用等),时调在各地的流传变异具体地体现出了不同地域的地理、文化环境对于民歌形态及风格变迁的影响。再比如,美洲地区流传替许多黑人民歌,这些民歌是伴随着1 5、1 6世纪的黑奴交易而带入美洲的,到了美洲以后,这些民歌在流传过程中又与美洲的土著民歌——印地安人民歌以及从欧洲移民到美洲来的白人民歌相交融,由此演变出新的风格,从而不同于原生地非洲大陆的黑人民歌。

3、因时代不同而引起的变化

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各类艺术发展的状况也会引起民歌艺术形式的变化。

首先,民歌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民歌的题材内容常常会带上时代的印记,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民歌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迁,民歌常常就是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的缩影。例如十九、二十世纪,在各类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统治和侵略、殖民的战争中,许多经历了战斗的国家都涌现出了大量反映战斗生活、鼓舞战斗士气、歌颂革命领袖、诉说人民疾苦的民间歌曲,例如捷克的《骑兵们》、《请你们等待吧,好姑娘》;俄罗斯的《同志们,勇敢地前进》;伊拉克的《统一战线》;阿拉伯的《我们是战斗的信号》;我国的《盼红军》、《八月桂花遍地香》、《打开米脂城》、《东方红》、《解放区的天》等等。

这些歌曲多半采用的是旧曲填新词的方式,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曲调来演唱鲜活的时代内容。例如我国人民特别熟悉的《东方红》,最早其曲调为流传在晋西北的民歌《芝麻油》,并且是一首地道的情歌,歌词为“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呼儿咳哟,我的那个三哥哥。”1 9 3 8年抗日战争中,作曲家安波等人为它填上新词,变为《白马调》:“骑白马,跨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咳哟,打日本呀顾不上。”1 9 4 2年,陕北农民李有源又给它填上了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的词,取名为《东方红》,并从此传遍了全中国。各类革命历史民歌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对于民歌题材内容所产生的影响。

其次,不同时代下其他各艺术门类的发展状况也会对民歌的变化产生影响。例如在拉美国家,1 6世纪以来,随着一些民间舞蹈的盛行使得民歌的音乐风格也受到了影响,许多民歌进入舞蹈后体现出强烈的舞蹈节奏韵律,并形成相当数量的舞歌,例如委内瑞拉的霍罗波、阿根廷的探戈、秘鲁的圆舞曲歌曲等等。

在欧洲的许多国家,由于受到迅猛发展的专业音乐的影响,民歌的艺术形态也日趋规范化,特别是专业音乐所带来的记谱法的普及,使得许多民歌能够有所定谱,与此同时,民歌的形态格局也越来越规整,稳定,原先许多即兴的成分逐渐削弱。

再比如,我国自从宋、元以来说唱、戏曲艺术的发展对民歌产生了许多的影响,民歌开始从艺术形式更为复杂的说唱和戏曲音乐中借鉴一些旋律及音乐表现手法,以丰富自身的表现力。例如河北西北部张家口一带的小调就受到当地民间小戏“二人台”的影响,在演唱时加入了笛子、扬琴、四胡、四块瓦、响板等乐器伴奏,而且在唱法上还吸收了戏曲中的“二音”演唱方法(即声音极高的假声唱法),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充分。再比如下面这首流传在河北南皮的《茉莉花》,其结束句中的拖腔则吸收了山东吕剧“四平腔”的音乐旋律:

谱例1河北南皮《茉莉花》结束句: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科技的进步,民歌的传承、传播方式也趋于多样化。不可否认,新的民歌传承、传播方式一方面在促进民歌更广、更大范围传播的同时,也失去了传统民歌许多质朴纯真、充满原始生命活力的东西。然而,与此同时,民歌也在新的传播环境中获得了许多新的艺术表现力。笔者认为,任何有利于民歌的传承和传播的行为都是值得提倡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有些民歌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对于这一部分民歌我们应该及时地加以整理,保护和记录,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艺术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那些真正优秀的民歌是能够经得住历史和时间的考验的,就像我国的《茉莉花》、朝鲜的《阿里郎》、英国的《绿袖子》、印尼的《星星索》等等民歌中的精品,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再过几个百年,它们依然会是人们喜爱的歌曲,依然会在音乐的长河里流淌向前。

总之,由于传统民歌大多采用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因此一首民歌作品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人、因地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传统民歌的传播和变迁特点又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相信对民歌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传承、传播特点,以及在流传过程中民歌的变化情况进行梳理分析,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民歌艺术、发展民歌艺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摘要:民歌长期以来一直是深受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民间艺术,由于传统民歌大多采用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因此一首民歌作品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人、因地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由于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传播媒介和生活方式等等的改变,传统民歌的传播和变迁特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本文中,笔者站在世界民歌的大视野中,试图梳理民歌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传承、传播特点,以及在流传过程中民歌的变化情况,以期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民歌艺术、发展民歌艺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民歌,传承,传播,变迁

参考文献

[1]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1]朱振山.外国民歌艺术欣赏[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传承传播 篇2

2016-05-24 14:42:45 作者:7天论文网 【大 中 小】 浏览:8次 评论:0条

曾经,以诗歌为表现形式的文化类节目被视为“小众化”节目,不被看好。但当今社会, 人们面对快速的工作节奏、多重的生活压力、浮躁的社会风气,需要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寻求一份人性美的境界。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新闻广播(以下简称杭州新闻广播)大型品牌文化活动“我们读诗”顺应了现代人的这种精神追求,将传承性与创新性有机融合,让诗歌回归大众视野,在创新文化传播平台和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我们读诗”自2014 年推出以来广受各方好评,先后获得2014 浙江省新闻奖社会活动奖、2014浙江省广播电视文艺奖一等奖、杭州市创新重大主题报道优秀策划创新奖等荣誉。敬一丹、叶檀、吴晓波等社会名人以及数百位各界人士纷纷参与到活动中来,吟诵经典,以诗歌滋润心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诗意生活”正能量。“我们读诗”舍弃“曲高和寡”的表象,深挖传统文化的精髓,追寻传统而不失现代感,让诗歌回归大众视野,将传承性与创新性有机融合,在创新文化传播平台和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一、重拾诗歌之美: 传统文化借力互联网平台2014 年,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我们读诗”正是以此为思想指南,借力互联网平台,重拾诗歌之美,不断突破和创新,为大众带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步播出(推送)

“我们读诗”以传统广播与微信公众号双重传播,即每晚21 :00 通过杭州新闻广播播出《我们读诗》节目,节目每期时长8 分钟,有朗诵、有赏析,契合了部分当代人追求心灵宁静的需求,为受众营造了一种人文主义的美学理想氛围。它短小精悍,符合当下受众的“碎片化”收听习惯。同时,“我们读诗”同名微信公众号每晚21 :00 同步推送朗诵者朗诵的好诗。有了新的传播载体、渠道,通过互联网平台,“我们读诗”得以与受众进行充分互动,发动人人都来读诗、分享,在微信朋友圈中形成热点,甚至变成受众的一种时尚、一种状态、一种习惯,产生了极强的“圈层传播”效应,从而扩大了传播。

2.开放平台,全民参与“我们读诗”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原创、分享”的全民读诗公共平台,带领受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让更多年轻人体味诗歌的美与力量。一句诗的分量,有时大过整个世界的喧嚣。“我们读诗”首批共有来自社会各界的26 名联合发起人,他们每个人尽管职业不同,但内心都满含诗意。而“人人都可以成为朗诵者”的活动口号则吸引了更多的听众,涌现出更多的朗诵者。参与“我们读诗”的朗诵者,既有童自荣、徐涛等朗诵大家,全国广播电视“金话筒”奖获得者等专业人士,也有郑愁予、于丹等文化名人,还有教师、学生、商界人士、作家、诗人、公务员以及热爱诗歌的听众等。截至目前,年龄最小的朗诵者才两岁半,最年长的近八十岁。参与读诗活动的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任李虹这样评价:“„我们读诗‟最大的亮点是开放的平台,面向全体群众,把文学的感觉从神圣华贵请到人间来。”3.内容多样,滋养心灵每期节目所朗诵的诗篇,都是参与朗诵者精心挑选的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有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诗篇,如:朱小磊的《中国的声音》、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有歌颂人性美、爱情美的作品,如刘芳菲的《如果我爱你》、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有表达乡愁和歌咏自然山水的诗歌,如田地的《南方北方》等。所选诗歌作品,有古诗也有现代诗;有名家之作,也有名不见经传的诗人的作品。至今,“我们读诗”共推出670 余期,内容丰富、立意高远,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丰富节目的表现形式,吸引更多的跨界人群参与,节目还开设了“诗+ 歌”专栏,邀请知名音乐人、歌唱家、古琴演奏家等在朗读诗歌的同时,再加以演唱的方式呈现;“我们读诗”除了重点关注“读”外,也鼓励原创诗人的参与,开设“诗人原声”专栏,其中2015 年全年播出诗人自己朗诵的原创作品58 篇。

4.策划主题传播正能量“我们读诗”注重文化底蕴与价值取向,围绕时下社会热点,及时策划,传递社会正能量。如:在2014 年“杭州7·5 公交纵火案”发生后,“我们读诗”及时推出由杭州文广集团知名主持人联袂朗诵的诗歌——《杭州感谢你》,感谢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平民英雄,发现“最美杭州人”;国庆节期间,推出了“我们读诗十月特别策划——中国梦·朗读中国”,美丽中国梦,从朗诵中国诗歌开始,从最诗意的江南杭州开始;在各个节日节点,也精心策划,推出的节目既满足受众的收听需求,也具有一定的引导力,如《清明节特别节目:清明时分的悸动与失去》、母亲节特别节目:《妈妈,你是我一生爱上的女人》、儿童节特别节目:《无机巧心,自然童心,不忘初心》等,其中清明节特别节目在官方微信平台上的点击量超过10 万。

二、在创新中传承:让诗歌走进多维空间历久弥新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这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系。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读诗”不是简单地传承,而是以文化为内核,采取受众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来呈现,不断搭建各类活动平台,让诗歌走进多维空间,给所有人一个读诗和传播诗意生活的优质平台,“我们读诗”传承的更多的是诗意精神。

1.搭建诗意平台,线下活动精彩纷呈“我们读诗”除播出、推送节目内容外,不定期举办大量线下沙龙、雅集活动,如:“春日·远方”,在出走之后回望“归程”;“夏日·时光”,在时光之河中记录流失的心情;“秋日·礼物”,用诗歌来打包一座城市当成礼物送给你;“冬日·祈祷”,用祈祷来安放内心,用诗歌来发现另一个自己。此外也有“七一诗会”“白塔月圆夜中秋诗会”“勿忘国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诗会”等各类主题诗会。“我们读诗”还走进大学校园,紧扣“燃情岁月”主题,推动“浙江高校诗社联展”,评出优秀诗社与优秀校园诗人,让大学校园里洋溢着诗意,以激发青年人的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这些活动分别邀请了社会知名人士、诗歌以及朗诵爱好者、热心听众等共同参与。2.传递诗意生活,走进城市公共空间“我们读诗”现身城市客厅,在杭州图书馆设立了“我们读诗——一面有声音的墙”,读者只要扫描诗歌墙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听到各界精英的读诗音频;策划推出“诗人来到图书馆”系列活动,以朗诵暨沙龙方式让诗歌进入城市公共空间,为杭州这座城市绽放灵魂之光。活动邀请诗人以及文学爱好者、市民朋友,在图书馆“我们读诗”诗歌墙前,一起朗读诗歌,吟诵经典;举办沙龙,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分享珍贵的创作过程。再如:“我们读诗”与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一起发起成立了杭州首个女性诗社“西子诗社”,众多女性朋友定期参加诗社活动,畅谈文学、艺术与生活,共同挖掘杭州诗意生活符号。“我们读诗”录制的所有读诗音频都赠予了浙江省视障信息无障碍服务中心,盲人读者可以在浙江图书馆听到众多名家和各行各业诗歌爱好者朗诵的诗歌音频。

3.树立诗意地标,绘制诗歌地图“我们读诗”策划、绘制了首份“杭州诗歌地图”,以诗歌视角看杭州,树立杭州诗意地标,让市民和游客“按图索骥”,重新体会“苏轼看过的山水我亦在观看”那种千年来的绵延诗意,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在这份诗歌地图中,收录了50 多首描写杭州不同地点、风格的诗歌作品。来自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之手,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西湖梦寻”到“江南雨巷”,通过诗歌,回味经典名句,重新体味杭州这座“诗歌之城”。同时,诗歌地图也推出了电子版,扫一扫即可在手机端轻松查看,并聆听到由杭州新闻广播主持人录制的诗歌。

三、挖掘传统文化的市场价值:吸引、整合资源,探索营利模式“我们读诗”一方面创新平台传播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吸引整合更多资源,努力探索运营模式。

1.社交平台随着“我们读诗”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线上线下聚集了一批拥有同样情怀的粉丝,建立起了一个具有共同爱好和情怀的社群,具有非常好的用户黏性。

诗是情感的载体,以诗为载体的各类活动,更成为了受众追求的时尚生活方式。而“我们读诗”因为合作模式多元,载体设计灵活,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商家、机构组织的关注,提出了为其定制读诗活动的邀约。

2.文化产品为尝试将诗歌从“文化”转变为“文化产品”,检验“我们读诗”品牌的市场认可度与拓展潜力,2015 年“我们读诗”策划举办了“名家名篇音乐朗诵会”。凭借此前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朗诵会的赞助商及合作伙伴招募进展顺利,获得高端房产项目和豪华汽车品牌的青睐,体现了“我们读诗”在中高端消费人群中的认可度。同时,朗诵会也取得了良好的“票房”销售成绩。

3.诗意生活“我们读诗”归根结底推广的是一种诗意生活。

诗意生活,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会吟诗,而是用一种审美的心态来安排生活,体现一种精致和美的生活情状。而杭州这座城市也适合出品诗意产品、诗外空间,这将为“我们读诗”下一步的运营提供更多的探索方向。

四、用诗歌与杭州连接:“我们读诗”成为杭城文化热点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春来江水绿如蓝”到“水光潋滟晴方好”,从张岱到戴望舒,从“西湖梦寻”到“江南雨巷”,美丽的西湖山水一直被千年诗词所缠绕,最终形成诗意的杭州与独特的城市精神。而2015 年起,杭州的国际旅游宣传语为“诗意的杭州(HangZhou,Living Poetry)”。诗意的杭州,这是杭州的国际范儿。

作为一家与杭州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的城市电台,杭州新闻广播策划推出的“我们读诗”活动,契合了杭州的根脉,发掘、放大了杭州的人文精神,而杭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民众的精神需求,为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我们读诗”官方微信平台每天收到大量听众留言,如:“好声音,好配乐,好诗词,好心旷神怡!”“行走于城市的钢筋水泥,读诗让我们重新回归疏远已久的精神世界,内心变得安静祥和。”“每次和女儿一起听我们读诗,边欣赏边聆听,解说又很棒,又能学到很多知识,促进我不断努力学习。”“每天一篇,让我们都安静下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一首能勾起人们美好回忆的好诗。”“写得好,读得深情,喜欢!”“我们读诗”在2015 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活动中被评为“现象”,点评词这样写道:“这是座被白居易、苏东坡吟咏的城市,这里有汪静之的湖畔,戴望舒的雨巷。如果缺少诗,杭州将会怎样?不必去想象,杭州总是诗意盎然。„我们读诗‟如一泓甘泉让感情柔软。不分老幼,不分贵贱,诗歌将我们的心绪相连。„我们读诗‟,„我们‟就是诗,传送美的欢乐、善的深长、爱的无疆。”“我们读诗”也获得媒体同行的关注,新华网以《杭州:诗歌朗诵吹起新风酒局少了雅集多了》为题、《中国文化报》以《网络平台,让诗意在生活中栖居》为题,对“我们读诗”进行报道。

传播语境下西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3

关键词:西藏;传播;第三极

一、人与自然:生态传播

第一集“生命之伴”,讲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人们敬畏自然,慈爱动物,在镜头中表现出极其自然的和谐世界。一开始,镜头就转向于高原的东部,一个河谷地带,这里的人们为了不与藏猕猴发生冲突,主动搬离了自己的家园,牧民多布杰每天都会来到曾经的家园,不是为了回忆,而是为了西藏特有的猕猴——藏猕猴。这时,镜头最震撼的一幕出现了,多布杰对着森林吹着口哨,霎时,从草地上、树上、森林里铺天盖地跑来了上白只猕猴,它们不惧人类,直接跑到多布杰的身边,有的在他身上,争抢着食物。牧民们每天都会定时的带着粮食喂猕猴,镜头下的他们在喂食时,笑容是那么的灿烂,猕猴们也很乖巧,一切的景象显得是那么的和谐,猎户们让出自己的家园后,藏猕猴成了这里的主人,这些镜头在一定意义上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整个生态的和谐传播。

然而,草原上有一种让牧民最为头疼的动物——狼。它袭击羊群,对牧民的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镜头对准一家牧民它们的羊群前一夜被狼群袭击所剩无几,二十几只羊被吃。但同样是这一家对狼头疼不已的牧民家,在一个下雪天,遇到了几只小狼崽并将它们带回去,用狼吃剩下的羊肉喂它们,这一系列镜头,即显得矛盾又那么和谐动人。在镜头中,牧民说了这么一句简单而又不失生动的语言:“长大了确实可恶,但小狼还是很可爱的。”在他们心里,只要是生命,就应该被拯救!这份和谐的感动孕育在镜头中,传播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信息。

从这些的镜头中,能够很深刻的感受到人们与自然、动物之间和谐默契的关系,一切不以自身的利益出发,对待动物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与慈爱,完全将自己与他们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不分彼此,友好相处。而在这些的镜头语音中,能透露出一种生态的和谐,能传播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也进一步的传播了一种信息,那就是藏族人的精神面貌,在壮美的大自然中是一颗散发碧绿色光芒的绿松石,这种对动物的慈爱,也是西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了藏民族的情感,因此相信它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的。

二、文化传承:艺术传播

在草原上有一种花瓣如馒头状的花,它的根茎有毒名叫——狼毒草。但就是这样让羊群避而远之的花,却能在藏族多杰的手中经过煮熟、碾碎、浸泡、光晒,最终藏纸诞生了,它柔韧、不怕虫蛀、不易变色,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多杰所在的村子拉雪,有1300多年的造纸历史,而多杰也是造藏纸的家族传承人之一,他希望将家族的这个手艺继续传承下去,这不仅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承,也代表着一门人类精神文化财富后继有人,能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而藏纸在西藏最大的用途,是与古老的印刷雕版结合在一起用于——印经,在德格印经院的存有三十多万块雕版,在印刷过程中,纸张与雕版的相遇以及人们宁静愉悦的心,都将这个过程用心的完成着,人们熟知手中印刷的是经典,它有着神圣而又崇高的地位。如纪录片中所说:“一印一刷,等同修行。”同时,这样的镜头语言所表现出的文化传承也值得深思,德格印经院的雕版印刷起到了藏文化经典的传承功能,对学习与研究藏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对藏文化的传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这些朴实的镜头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表现出人们对于自身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为了更好的将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用心并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文化的传承、艺术的传播,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内容与形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精神力量,从传播的角度看,无论是藏纸还是说唱艺人,这些文化的传承对于藏文化的研究发展显得意义重大,然而,这背后的精神力量也让人感受到传承的震撼人心。

三、生产生活:劳动传播

在西藏芒康的河谷两边生活着两个以盐为生的民族,上游是藏族,下游是纳西族,他们虽信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却一直和睦相处,并且他们都有一个有着上千年的古老传承——制盐。江边有着含盐量很高的卤水,盐田由当地的泥土制作,不同质地的泥土呈现出不同颜色的盐田,上游产白盐,下游产红盐,一块盐田产上中下三种盐。不仅人们在享用盐带来的美味,盐和青稞拌在一起也是动物们最爱的美食。可见通过人们劳动智慧而来的结晶,带给了大家最美味、富足的味觉,这种镜头下的生产生活一定意义上也传播出少数民族在不同传承下的劳作技艺,也是对这种代代相传的传承的传播与认知。

西藏的亚东是一个一千多人的小镇,人们来到这里都是为了治病。小姑娘白玛得了股骨头坏死,她和家人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治好她的腿病。这里的主治医生巴桑为她做了检查,而在巴桑的药方里总有一项是泡温泉。据传说,一只老鹰折了翅膀掉进温泉泡了七天,奇迹般的飞了起来,因此,称为老鹰泉。巴桑为了探究其中的奥秘,以科学的方法对泉水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其中确实有很多有助于人体的矿物质。然而,医生巴桑意识到最有效的是坏境,在镜头下的这个小镇,没有人把自己当做是病人,他们每人泡澡、吃药、晒太阳,一切自然而又和谐,人们在娱乐或者聊天,每天的心态宁静而又愉悦,这就是对付病症最好的良药。它传播给世界一种信息,那就是无论自身有多大的疾病,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心情是不可或缺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心态传播。

在藏区人们生产生活的镜头下,可以发现,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所传承下来的技艺让人们惊叹,而同时也让观众认识并推广了他们技艺下的结晶。如对老鹰泉及石锅的运用上会起一定的传播效果。从西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都是西藏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罗春:电视纪录片暗示镜头的多重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7月1日;

[2]金震茅:民族纪录片的文化自觉及其当代意识[J],现代视听,2014年第10期。

作者简介:李洁(1991—),女,青海西寧人,西藏民族大学新闻学院2014级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新闻。

传承传播 篇4

所谓“历史”, 它包含有三层意思: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对过去的事的记载;人对历史的认识。我们通常的用法中, “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过去的事;第二种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第三种是人们意识中的过去。

文化是人类把握人与天道自然运行规律的认识, 并且自觉地应用于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 文化又是文明的过程, 使认识不断深化, 推动社会进步的, 就是文化。真正的文化是深存于历史过程中的, 并被这个历史传承的 (有时是自觉的或不自觉的) , 并且客观地存在于人与自然世界、社会关系中的那些相对稳定所谓, 不易变易的, 被人类的自觉意识发现, 而且经常应用于生活中的规律性的东西。

那么, 说到音乐、历史、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一首好的音乐作品, 传承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 传播着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 并传递着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歌曲《五月的鲜花》相信大家都听过, 并且传唱过。它的音乐行为, 包括它的创作背景、动机、过程, 创作后的传唱, 以及它所引发的社会影响, 都体现了音乐对历史的传承作用, 对文化的传播作用, 更准确的传递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五月的鲜花》初开时, 正逢1935年爆发的“一二·九”运动。当时, 流亡在北平的原东北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阎述诗, 亲眼目睹了反动政府镇压爱国青年的法西斯暴行, 内心充满了悲愤。他是个教员, 同时还是一个业余作曲者。他曾在故乡——东北沈阳创作过许多不满黑暗统治的歌曲和小歌剧。因此, 他想把亲眼目睹的真实、悲壮的一幕用歌声表现出来。就在阎述诗酝酿创作的时候, 他收到了一位学生转抄的, 由诗人光未然创作的诗歌《五月的鲜花》。他反复吟诵了这首爱与恨、悲与愤的诗篇:“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念着念着, 他的脑海中立刻又浮现出北平青年学生惨遭反动派血腥镇压的情景, 创作的灵感终于被触动, 他决心用歌曲控诉反动派的暴行, 很快谱成了这首《五月的鲜花》。

不久, 他在迁移到北平的东北大学操场上, 开始教全体学生演唱这首新歌。当时, 他边教、边流泪, 炽热的爱国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热血沸腾的东北大学学生的心。于是, 在场的学生们也都情不自禁地边唱边流泪。一时间, 涕泪如雨, 泣不成声。东北大学学生歌唱《五月的鲜花》, 使整个北平也受到了强烈感染, 人们纷纷唱起了这首感人肺腑的歌。以后, 通过东北、天津流亡学生的传播, 全国都响起了《五月的鲜花》的歌声。

由于《五月的鲜花》等救国歌曲在大规模的群众集会上演唱、传播, 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极大的激发起广大群众的爱国热忱。正如著名的文化战士邹韬奋在一篇题为《民众歌咏会》的文章中所赞扬的那样:“这是以暗示整个民族一致团结抗敌救国的伟大力量的象征, 能够培养并增加我们艰苦奋斗的勇气……”

尽管几十年过去了, 这首歌曲仍被爱国的人们传唱着:尽管我们从未见过《五月的鲜花》的作者一面, 也不知道他住在何方?然而, 人们已从这首传遍全国的《五月的鲜花》的深沉、悲愤的旋律中, 听到了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在跳动。这是一位普通的老师为挽救民族的危亡, 唤醒民众抗日的精神而谱写的一曲“反抗之歌”。这个名不经转的业余作曲者, 在伟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已令人信服地建成了一座非人工树立的纪念碑了。尽管曲作者已停止了生命的歌唱, 然而, 这首在血与水的冰冻中开放的《五月的鲜花》, 仍保持着它那永不枯竭的艺术生命力。永远的记载着那令人难忘的历史, 还在继续教育着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爱国志士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我们清楚地看到, 也深切地感受到, 这首音乐作品在当时这段历史时期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中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和人文作用是功不可没的。而且, 音乐在传承历史、传播文化、传递作者思想方面的作用是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任何一个民族当中都有明显体现的。例如, 意大利代国歌《我的太阳》;中国的“革命现代样板戏”;“侗族大歌”等等, 都在传承着那一时期的历史, 传播着当时的社会文化, 并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 我对音乐、历史、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就是:音乐——传承历史, 传承文化, 传递思想。

参考文献

[1]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

传承传播 篇5

关键词一:关注——领导充分重视

暑期伊始,我区就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忠霖为组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叶晓瑜为常务副组长,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团区委、广电局、教育局、关工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仓山区XX年暑期青少年工作的领导小组,并从学校抽调了3名教师,专门成立了暑期办公室。6月23日,召集了文明办、团区委、关工委、麦顶小学、仓山小学、仓山第一中心小学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商议XX年暑期青少年工作。6月25日,我区又召开今年暑期青少年教育工作会议。会上,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暑期青少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叶晓瑜结合贯彻市暑期工作意见,围绕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迎奥运、情系灾区献爱心、创建文明城市、拓展海峡两岸交流等重大活动,对今年的暑期青少年教育工作做了全面部署。7月2日,我区组织全区各单位暑期工作负责人,举办了暑期工作信息员培训会,通过培训,提高信息写作水平,为做好夏令营活动的信息报道宣传工作打好基础。

一系列严谨、精心的座谈会、部署会,为我区XX年暑期夏令营活动打开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二:本色——挖掘本区资源

仓山区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在夏令营活动中,许多学校都纷纷挖掘本地本校的资源,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三十中的老师带领营员们来到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台屿村陈氏宗祠”参观,让孩子们接受传统教育;林浦小学的营员们前往身边的“濂江书院”,领略古典建筑的风采;潘墩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也来到黄山超大农场,体验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带给生活的变化……

在“临水娘娘陈靖姑”的出生地——下渡附近的仓山实验小学联合远在台湾的台中市新兴国小围绕“传婧姑事迹促两岸交流”主题展开“陈靖姑动漫设计比赛”、设计陈靖姑文化的标志性纪念品、办一份《陈靖姑报》等系列活动。

活动中他们共同建设了“陈靖姑专题”博客网站,这个博客吸引了我区多所学校和台中市新兴国小的许多小朋友前来访问,他们对博客上的陈靖姑事迹表现出了很大兴趣,纷纷在博客上留言,通过博客这座网络之桥,连接了两岸童心,促进了海峡交流。新兴国小的小朋友还特地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寄来了10幅精美的陈靖姑儿童画。仓山实验小学集邮小组的同学巧妙地将这10幅画设计在他们专门为此次活动设计的纪念封上,真是“方寸天地间闽台情意浓”。

此外,东升小学的队员也前往陈靖姑庙参观,感受靖姑文化气息;义序小学、红霞小学举办了“陈靖姑动漫设计”展,孩子们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心目中的陈靖姑,那一幅幅充满丰富想象力的画作让人眼前一亮;而林浦小学的低年级小朋友编写的“陈靖姑童谣”也朗朗上口,绕有趣味……

这一系列的活动的有序开展,让孩子们对家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区本地的优秀传统资源得到了充分弘扬。

关键词三:复兴——再现古老传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一直认为:那些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是陈列在历史遗址中以供旅游,更不能淹没于故纸堆中,尘封于学者教授的案头前。它的价值在于传承与弘扬,只有让青少年参与其中,才能避免断层,焕发活力。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捍卫、传承、光大传统文化,使之重新焕发活力。

带着这样的思路,我区在暑期工作中联合仓山区传统文化促进会、福建汉服天下网站等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的团体,把传统文化带入各校的夏令营活动中,让孩子们参与其中。

活动中,城门中心小学、红霞小学、洪塘中心小学等近二十所学校均开展了形式不一的“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民族文化”活动,孩子们通过读经典、写作文、画小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与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切身体会传统的魅力。其中由区委宣传部和区暑期办策划筹办的两场大型活动更是古今结合,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仪式和丰富内涵完整再现。

其一:7月27日,“周岁祈福少儿立志——戊子年首届周岁祈福礼”在福州孔庙举行。活动首先由七个家庭的孩子再现了古代“抓周礼”的完整程序,然后仓山第一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所表演的“少儿立志”活动则对“抓周”这一古老的仪式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迸发出耀眼的时代光彩,是对“周岁祈福”礼的精神升华。

其二:8月5日,“穿越时空,童迎奥运”——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夏令营活动在福州市江南水都小学举行。此次活动,结合迎奥运契机,通过舞蹈、体操、情景剧等形式,把中国古代体育项目(蹴鞠、象棋、投壶等)再现于当今的舞台,达到了古为今用,古今融合的完美效果。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传统的也越是现代的”,这两次古今结合,复兴传统的活动为我们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也为暑期工作开拓了崭新形式。

关键词四:同步——活动与时俱进

此次暑期恰逢北京举办奥运会,而福州市也正轰轰烈烈的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针对当前这些热点,我们的暑期活动也与时俱进,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

其一:为配合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全区各校组织学生开展“啄木鸟行动”,一支支“啄木鸟”小分队活跃在社区、街道、村居的各个角落,孩子们睁大自己的眼睛,寻找着社会上查找不文明、不和谐现象,用相机拍摄下来,然后再认真填写“啄木鸟行动”卡片,为创建文明城市献言献策。四十中、洪塘中心小学、红山中学的队员们在老师和派出所民警带领下走上街头,成为“小小交通管理员”,他们向市民发放传单、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南台实验小学的“社区小义工”也来到学校周边的社区,帮助居民清扫道路、清理垃圾;潘墩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也来到福州东部新城的海峡展览城建设工地,通过参观了解了家乡的变化;麦顶小学的“小小环保宣传员”则前往美丽的南江滨公园,向游人们宣讲环保知识……

其二:奥运在即,各校围绕“童享奥运,共创和谐”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仓山少年宫、潘墩中心小学、朝阳小学等单位组队参加了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XX年“美佛儿杯”福建省青少年航空模型比赛;冯宅中心小学、城门中心小学等学校也都开展了诸如奥运知识竞赛、迎奥运趣味竞赛等活动;二十九中、仓山小学的同学则针对绿色奥运主题,开展“节能减排金点子”比赛活动,针对社会、学校、家庭、个人身边节能减排的问题,在思考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建议。而8月5日,在江南水都小学举行“穿越时空,童迎奥运——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夏令营活动”则把迎奥运活动推向了最高潮。

其三:注重开展针对灾区群众的夏令营活动。仓山第二中心小学的队员前往市二医院慰问四川伤病员,为他们表演节目;仓山区委宣传部和暑期办在中洲岛举办了“关爱灾区”专场文艺演出,在现场,麦顶小学的11个家庭和来自四川灾区的孩子及其家属结成对子,建立长期互助友谊;螺洲镇与螺洲中心小学则围绕“防震减灾”开展了自救自护安全教育夏令营,通过活动,同学们掌握了常见安全事故的预防方法,增强了临危应变和心理调试的能力。

关键词五:分享——网络推动交流

为配合我区暑期办更有效开展工作,区暑期工作的博客主页——“暑期大本营”(http://hi.baidu.com/x94629),于6月24日正式开通。

“暑期大本营”正式开通以来,得到了全区各镇街、学校的大力支持,整体访问量已超过7000人次。目前,在博客上交流的各校方案、报道稿已达180多篇,图片300多幅。通过这些文字和图片,大家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我区夏令营活动的风貌。每天浏览“暑期大本营”已成为我区各校的暑期工作人员的一种工作习惯,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稿件发表情况,还积极了解其他学校的活动进展。大家纷纷在博客上留言,热情地发表评论。有了大家的积极参与,“暑期大本营”博客的平均日访问量超过150人次,最高一天达338人次,这无疑给今年暑期活动注入一支强心剂,也是给我们所有暑期工作的人员极大鼓励。

受暑期办开设“暑期大本营”博客的启发,全区许多学校也纷纷效仿,开设了各校自己的博客。目前已有东升小学、林浦小学、洪塘中心小学、麦顶小学、潘墩中心小学等近二十所学校建立了自己的暑期工作专用博客,各校工作人员可以在这些博客中互相访问,留言,极大的促进了校际交流。

网络的充分使用,为暑期工作架设了一条“数字之路”,让活动从线下来到线上,在整个暑期工作中,网络已成为大家交流、分享和展示的高效平台。

关键词六:宣传——媒体全程参与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媒体发达的今天,我们没有闭门造车,而是充分与媒体展开合作,借助媒体力量,积极扩大暑期活动的影响。

在开展活动的同时,我区不仅注重活动的实效性,更注重联系各家媒体,把各校活动的信息及时在报纸、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全面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一遇到需要报道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我们就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媒体,时间长了,有的媒体还会主动找我们约稿,这为我们暑期活动的宣传提供了契机,变被动宣传为主动宣传,为暑期活动的外宣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也提高了暑期活动影响力。目前,多所学校的活动已被《福建日报》、《福州日报》、《福州晚报》、《东南快报》、《海峡都市报》报道,福建电视台、福州电视台、福州市少儿频道也播出了我区主办的“关爱灾区儿童”、“我是文明小使者”、“穿越时空,童迎奥运”、“戊子年首届周岁祈福礼”等活动。经统计,各家媒体的报道已达134篇(次),其中报纸18篇,电视台42次,网络74篇。

各家媒体不仅多次报道我区活动,而且还积极介入学校活动。在我区举行的两场大型活动(“周岁祈福少儿立志——戊子年首届周岁祈福礼”、“穿越时空,童迎奥运——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夏令营活动”),我区都邀请了福州市电视台少儿频道共同参与,其中《向日葵》、《魅力家庭》栏目直接参与了学校的活动,栏目的主持人多次到现场与学校共同进行彩排,开展活动。

多家媒体的全程参与,将我区暑期活动的影响辐射到更大的范围,也提高了暑期活动的宣传质量和效果。

传承传播 篇6

以传统端午节日文化为背景,分析了端午节日文化的传播及原则,用视觉设计的方法从海报设计、网页设计、包装设计、插画设计四个领域对端午节日文化进行传承设计,为传播非物质文化提供设计服务,以促进我们自身对传统端午节日文化更深度的认知,唤起广大群众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保护。

关键词:

端午节日文化 传播 传承设计

中国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6-0154-02

一 端午节日文化

端午节时间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浓烈的文化性、狂热的参与性的传统节日。

1 端午的由来及文化内涵

端午的传说众说纷纭,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们为这一节日发展了各种节俗,围绕节日的来源及习俗衍生了诸多端午传说,并赋予了它复杂的艺术特性和多重的文化内涵。端午节又被称为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菖蒲节、健身节、女儿节、夏月节、粽子节、龙船节、游龙节、诗人节、图腾祭、山神祭、端午祭等。从大量文献可以看出,端午节的多重名称源于端午文化内涵的复合性、多样性及持续发展性,端午文化的由来及内涵主要体现在对天文历法的科学体系的研究,全民参与卫生和体育活动的热情,对古老的阴阳五行思想、神龙信仰和法术观念的崇拜,而最被大众所熟知是对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爱国情怀的敬仰。

2 端午习俗

端午节带着历史的印记,融入到民众生产生活的社会实践,是一项群体性的社会实践。从端午节日名称来看,端午节承载了很多历史,是一个全民参与的重要节日。发展至今,各地端午习俗主要归纳为七大类别:一是吃粽子;二是划龙舟;三是采菖蒲、挂艾蒿;四是画符图驱邪;五是饮用药酒;六是姻亲往来;七是缠挂各种绳索。

二 端午节日文化的传播及原则

端午节日文化想得到更好的传播,应大力宣传端午文化内涵,倡导全民对端午文化的认同,同时,积极组织引导全民参与端午民俗活动。端午节日文化的传播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在意识形态上引起重视;对物质载体加以保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合理开发端午节日文化衍生产品。

1意识形态的重视

当听到韩国已将“端午祭”成功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国人震惊并愤怒了,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被邻国成功申遗。愤怒之后是深刻的反思: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发宽广,伴随着现代人对物质的享受和对西方文化的追捧,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失去了原有的温存和敬意。端午节日文化想得到传播和保护,首先得在意识形态上引起重视,民众的参与性以及在此基础上显示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是端午节日文化传播的首要条件。这种重视在全民意识领域源于政府的引导,应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加强端午节日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倡导民众特别是年轻人重新认识端午节日文化,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

2物质载体的保护

近年来,过节的氛围越来越淡,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随着习俗和仪式的消失逐渐地被人们忽略或者淡忘。端午节被誉为粽子节,很多时候节日的物质载体往往仅存在于食物中,而节日文化仅保留了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的内涵却越来越枯萎,人们参与的热情与日俱减,近乎名存实亡。在不同区域、民族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各地区、民族的端午习俗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差异通过特定的物质载体来呈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端午节很多人都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传播端午节日文化,可以从保护和继承端午节日物质载体入手,通过更多的方式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让人们走出门来划(观)龙舟、包(吃)粽子、采(挂)艾草、画(贴)五魁……

3现代媒介的应用

在现代多彩生活中,面对西方节日文化日渐盛行的现状,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才有可能使人们重拾对传统节日的热情。端午节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俗节日是一种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活态文化现象,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电台和电视媒介外,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端午节日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土壤,可以把网络作为传播的切入口,利用现代媒体条件,创新端午节日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促进端午节日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将端午节日文化的传播与网络传播特性相联系,并结合网络受众的传播行为和反馈方式,使端午节日文化可以在网络媒介中更好地传播成为可行,使其受到大众的热情参与甚至追捧和期待。

4衍生产品的开发

文化衍生产品就是从文化当中衍生出来的产品,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文化的复制品、模仿物。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是多维度多层面的,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可借助文化产业的商业化运营,让节日文化更加生动、灵活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一些与端午有关的节庆文化产品,如:龙舟模型、五色香包、多彩虎头鞋、粽子形态挂件等;并结合节日文化内涵和现代生活特性,创作一些节日用语或口号;利用节日饮食文化,多生产制造一些特色的节日食品……通过一系列端午节日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突出节日特色,传达节日文化内涵,体现人文关怀,增强传统节日对民众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从而调动公众的参与热情。

三 端午节日文化的传承设计

如何从端午节日文化中汲取设计元素,融合现代设计理念,更好地设计并推广端午节日形象,是端午节日文化传承设计的重点所在。利用现代媒介技术,用艺术的思维,通过对传统端午节日元素的挖掘、提取、再创造,以系列的海报设计、网页设计、包装设计、插画设计形式对端午节日文化进行再设计及应用推广,让公众用视觉的方式来感官不一样的端午,宣传端午节日的美好意义,唤醒广大群众对端午节日的重视和保护。

1海报设计

海报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宣传工具,调动形象、色彩、构图、形式感等因素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最能体现平面设计的形式特征,它具有视觉设计最主要的基本要素,设计理念、表现技法较之其他广告形式更具有典型性。

端午节日文化的海报设计,引导人们关注端午文化内涵,提升端午文化价值。该系列海报设计延续传统的设计思路,创意图形以端午节物质载体与民俗活动为设计素材展开,通过对端午节的粽子、艾草、龙舟、雄黄酒、虎头鞋、五彩绳,香包、黄鸭蛋、鲤鱼旗等图形进行创意设计。在不断调整修订后,最后以简化的图形形式,确定海报主体图形。画面的主体文字也进行了设计,结合图形设计的方法,选择把文字设计成简单的线条和三角形,整体上搭配中国古代元素的简单图形,使得海报作品粗中带细、层次分明,很好地表达了端午节日的特色,引起大众关注,产生共鸣。(图1)

2 网页设计

网页设计是根据企业希望向浏览者传递的信息(包括产品、服务、理念、文化),进行网站功能策划,然后进行的页面设计美化工作。网页设计的工作目标,是通过使用更合理的颜色、字体、图片、样式进行页面设计美化,在功能限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给予用户完美的视觉体验。

端午文化的网页设计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一种新的形式将中华文化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用户可通过点击进行相关内容的浏览,增加了互动体验。整个网页结构设计分为三个级别,不同的级别在页面设计上统—又富有变化,增加阅读兴趣。网页设计内容上主要分为:端午风俗、生活动态、精神家园、端午祝福、把酒临风、书画意境、漫游中华七大模块,综合性地归纳了端午涉及到的各领域;网页版式设计方面:有别于目前大多数的满版形式,采用两边留空的竖式设计,看起来简洁而且又有新意,激发阅读兴趣;元素选取方面:主要以粽子为主线,通过人们最有兴趣的饮食文化来激发阅读兴趣,在首页上面以粽子以及相关制作材料为主要图形元素。(图2)

3 包装设计

包装是品牌理念、产品特性、消费心理的综合反映,是建立产品与消费者亲和力的有力手段,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包装作为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段,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的端午节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称为粽子节,这既是饮食文化对端午节日重要性的体现,更是节日文化商业化的表现。因此,通过对端午特有的粽子、雄黄酒、香包等物质载体进行包装设计,更能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注意,甚至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向,从而达到传播端午节日的目的。该系列包装设计,包括了商品名称的文字设计、包装盒型设计、外包装设计等。围绕端午节的物质载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粽子、雄黄酒、龙舟、香包和虎鞋。以粽叶为设计元素,体现端午节日的活动(包粽子、吃粽子)特点,粽叶的线条美贯穿整套设计,注重线条的排列和组合。整体色彩上运用端午五色:红、橙、黄、蓝、绿,其中以粽叶的绿色为整体基调,体现端午情愫,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整套设计主要材质以牛皮纸为主,强调了朴实亲民之感,整体简洁大方,便于机械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图3)

4 插画设计

插图是运用图案表现的形象,本着审美与实用相统一的原则,尽量使线条,形态清晰明快,制作方便。插图是世界都能通用的语言,其设计在商业应用上通常分为人物、动物、商品形象。插画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形式,有着自身的独特魅力。

通过插画设计及商业推广应用来传播非物质文化端午节日是传承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唯美的画风和鲜艳的颜色更利用传播,视觉效果更好更醒目。以端午为主题的插画设计选用手绘的形式,手绘插画的设计不单是图案形式,而是以绘画概念图案,围绕端午节通过搜集各种端午元素,运用到插画创作中。“五色端午”、粽子、龙舟、虎鞋、鲤鱼、香包作为端午插画的主导元素。它们都是端午节日文化的物质载体,都具有着节日的代表性,尤其是粽子与龙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这组插画中,用粽子、龙舟、虎鞋、鲤鱼、香包形态作为主导图案设计,以“五色端午”的色调:红、黄、蓝、绿、紫来贯穿整组插画。以独特的手绘形式,线描勾画出每一幅画稿。同时以手绘插画为原型制作各种节日衍生产品,设计小型纪念品类和文具类系列作品。文具类有笔筒、本子、贴画、小卡片、书签、明信片、手绘画等系列作品。(图4)

四 结语

传承传播 篇7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主要从事两项工作, 一是为国家提供二十年、三十年的长期战略规划服务, 为国家领导人制定长期战略提供相关的依据, 同时为各个部委制定五年规划提供相应的参考, 应该说是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智库研究机构, 为各个部委的抉择作为理论和战略研究的支撑。

第一是帮助地方政府进行“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 协助政府在大的战略机遇当中把握自身区域发展的机会。再有就是为地方政府进行“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资金配套, 这也是其联合中央财经大学的一个原因, 充分的发挥各级各类型的金融机构优势。

第二就是联合社会各级机构, 协助地方城市及企业走出去, 因为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在境外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和谈判的经验, 依托这样的资源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会协助更多的城市和企业更有效率的走向世界。

二、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首先“一带一路”是世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从中国的西安为起点, 经过中亚、俄罗斯, 到达波罗的海。海上丝绸之路是从福建的泉州为起点, 经过广东、福建, 一直到中亚、南亚, 延伸来到地中海, 从海上实现欧亚大陆的连接。为什么国家在这个时期要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想?为什么说它将奠定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在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30年的经济发展, 国家现在面临着不得不转型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 内需市场也不足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虽然我们拥有丰富的产能,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打开视野、放眼到世界的版图, 可以看出这样两条路线在世界的政经板块当中凸显了脉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日本的经济发展在战后有两个大的机遇, 第一次是战争赔款, 日本没有进行高额的战争赔款, 这为他的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二次大的飞跃是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们对日本所产的物美价廉, 高品质的电子产品、汽车产品、生活家居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那么中国市场形成了日本产品的洼地, 大量输出到中国, 使日本的经济实现第二次的腾飞, 这就是日本经济发展的案例。

那么在改革30年之后, 通过我国制定的积极战略, 铺就了经济发展的脉络, 我们希望连接西亚、中亚、东亚、东南亚这些发展中国家。首先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带动商贸的往来, 大家形成了商贸物流的沟通之后, 再形成人心通, 达到文化的融合, 从而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 不仅可以把我们的优质产能让世界更多的国家共同的享受到, 也惠及更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使人民币与美元、欧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势。众所周知, 世界上所有问题, 所有国家的纷争其实最终是经济的争夺, 所有经济的利益本身其实最核心的是金融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商贸的合作、物流的合作、文化的沟通, 来实现我们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实现共同的融合, 达到真正的和谐共生。

三、中国文化的创造与传承

回顾历史, 2100年前张骞出使西域, 打通了路上的丝绸之路, 由此可见, 那个时候我国就已经通过这条路线实现了商贸的往来。我们把茶叶、丝绸、瓷器、铁器, 以及我们各种民俗文化, 带到了中亚、西亚以及欧洲。这些国家也把他们珍惜的动物、植物, 以及香料、药材传播到了中土大地, 应该说到现在还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600年前, 郑和七下西洋, 形成今天海上丝绸之路的雏形。郑和的七下西洋结束于1433年, 哥伦布之所以能够说服西班牙的国王, 开启他的海上丝绸之旅, 也是由于郑和绘制的航海图, 而且在那个时期我们已经有了造船术、航海图以及指南针。

另外, 郑和下西洋所采取的政策是今天都值得骄傲的, 即使我们国家强大也不会称霸四方, 在历史上七下西洋走过了那么多国家, 我们所采取的策略都是怀柔四方, 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明、中国的宽容传播到了全世界, 而从来没有实行过霸权。在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并共发展的历史, 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文化, 带来了深厚的根基。作为一个中华子孙、华夏的儿女,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理由感受到骄傲和自豪。

古人所提倡的天人合一, 我们把每一个人的人体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宇宙, 我们也把这个人体看成是宇宙中的一个部分, 我们应和天时, 在太阳升起时我们身体中的阳气上升, 当太阳下山时我们要怀柔身息, 从这一点就可以证明我们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文化的理解, 应该说远远超越世界上其他文明。

古圣先贤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 五千年的历史也给了我们这么多历史的故事、历史的经验、历史的教训, 再到今天, 虽然我们经历过一段时间经济的低潮, 也带来了文化的低谷。因此,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一带一路”当中我们也要强调文化的传播。

首先我们也可以从现在这个时代来反观, 我们有着这么丰富文明的历史, 但是在今天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 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所有的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值都是在GDP的10%以上, 所占的比重都要超越10%。而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占到了25%, 在全世界的文化创意产业份额当中, 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超越了40%, 他每年的产值是达到400亿美金。而我们中国有着这样丰富的文化根基, 这么博大精深的文明, 我们每年的产值是在100亿美金左右, 美国是我们的4倍。那么我们从美国的很多文化符号可以感受到大家耳熟能详的, 比如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好莱坞、迪斯尼, 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甚至连一个韩国, 他都有韩国泡菜、有韩国的都教授风靡了全世界。而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就是一个简单的花木兰, 明明是我们自己的历史故事, 但是由好莱坞来制作, 用国际的手法来传播, 所以它的版权现在还在进行争论, 目前的版权还停留在好莱坞。从这一点上, 应该说我们每一位文化人都应该反思, 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去努力、可以去争取。

无论我们有多少的基础设施, 无论我们从事了多少的商贸发展, 无论我们在这当中有多少经济利益, 最终能影响人心的, 能够达到真正和谐的, 最终一定落属于文化, 只有文化的认同感, 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四方的尊重。所以只有人心通才能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 只有文化的根基, 文化的脉络根植到了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 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

(本文由陈婵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摘要:什么是“一带一路”?从国家的总体战略角度出发, “一带一路”作何构想?在文化创意和传承中, 它的作用和力量又是什么?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提出来之后, 为了配合国家的战略发展,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联合了中央财经大学, 共同成立“一带一路”的课题组, 将这项内容更多地面向省市, 以及各类型的企业, 因此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也更多地“落入凡尘”, 与各个城市、与各种类型的企业进行接洽。

传承传播 篇8

一、界首彩陶制作技艺的传承现状

界首彩陶制作技艺自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至今已有近十年时间。在这十年中, 当地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携手为界首彩陶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作出不懈努力。一方面, 政府部门充分发挥其文化职能, 着力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数据的采集及传承人的档案整理工作, 对于界首彩陶的制作技艺传承工作给予政策与财政上的倾斜。另一方面, 积极敦促相关传承机构的建设与传承活动的组织, 推动了界首彩陶制作技艺的有效传承。

界首彩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逐渐打破过去不传给外姓人的传承方式的桎梏, 面向社会、高校广泛吸纳人才, 与高等院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将界首彩陶的制作技艺的实践与相关理论相结合, 共同促进界首彩陶的传承与发展。新一代传承人在继承老一辈彩陶艺人精湛技艺的同时, 正在逐渐成为传承界首彩陶制作技艺的中坚力量。界首彩陶艺人在创作实践中, 积极寻求创新之路, 不仅在原有三色彩的基础上研发出了翠绿釉、靛蓝釉等单色釉, 丰富了界首彩陶的色彩与样式, 使界首彩陶的创作空间进一步拓展。

尽管如此, 界首彩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之路依然问题重重, 制作技艺传承面临困境是不可回避的事实。首先, 制作界首彩陶所必需的黄粘土等原料由于大量开采导致储存量锐减及环境污染问题等因素已经成为该项技艺传承发展过程中无法逾越的重要障碍。其次, 在传承过程中, 彩陶艺人虽积极创新, 但创新形式较为单一, 内在创新欠缺, 目前还停留在形式创新的层面。近期的界首彩陶作品中出现大量镂空、拼接等创新形式。再次, 在商业化大趋势的冲击下, 为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寻求生机, 界首彩陶的制作也愈发向流水线生产靠拢。大批量流水线生产的彩陶作品固然制作快捷且利润丰厚, 却失去了界首彩陶独有的审美意蕴。开发方式的粗放导致产品的空壳化、庸俗化与同质化1。商业化模式下批量产出的彩陶制品不仅会挤占界首彩陶的生存空间, 更会在无形中磨灭界首彩陶的历史文化光辉。

二、界首彩陶制作技艺的传播现状

在界首彩陶制作技艺传播活动中, 当地的文化主管部门始终承担着传播者的角色。在宣传界首彩陶及其制作技艺时, 将主要宣传阵地固定在传统纸质媒体上。如今, 微博、微信、移动终端客户端成为使用人数最多、传播力最强的三类新媒体形态2。忽视新媒体的传播意味着失去了传播平台的半壁江山。传统纸质媒体以文字描述为主, 以图片展示为辅的展示方法并不足以展示界首彩陶复杂的工艺流程, 冗长的文字介绍并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而新媒体则可以恰到好处地弥补这一缺陷。在宣传界首彩陶制作技艺的过程中, 将主要宣传平台定于传统媒体之上, 忽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 势必局限界首彩陶及其制作技艺的传播范围, 制约传播效果, 因而造成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

现有的传播方式较为单一、单向, 也导致界首彩陶的传播广度与深度不足。在传播过程中侧重于本地传播, 传播的辐射范围较小, 主要以分发宣传手册、参加学术论坛等手段为主。这种宣传方式不仅效率低下, 且传播范围极为有限。至于会展、论坛等专业性质较强的传播方式, 其传播目标人群较为小众, 多为专业人士或商务人士, 普通民众鲜少参加此类活动, 产生交集与互动机会寥寥, 导致传播受众面狭窄, 传播效果受限。在传统纸质媒体上的展示比较流于表面, 局限于对界首彩陶制作技艺的文字说明或图片展示, 对于界首彩陶制作技艺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较少, 传播的深度不足。

三、界首彩陶传承与传播的建议

上文列举出界首彩陶制作技艺在传承与传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1.整体布局, 整合资源

政府应打破过去将艺术传统与商业创收简单对立的思想禁锢, 积极探索经济效益与艺术传承的平衡点。在我国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 抓住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契机, 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 将当地的传统文化、传统工艺进行科学规划与整合, 整体推进, 形成文化资源集聚效应, 促进相互之间更深层次、多方面的融合, 协同发展, 促使界首彩陶制作技艺的广度拓展。针对当地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对界首彩陶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的消极影响, 当地政府应规范工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物回收与清运工作,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生产活动的监督与管理, 加强对当地环境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测, 环保、工商、建设等部门联合整治当地生态环境, 对于未遵循国家污染物排放规则的或环保技术未达标的企业予以强制关停, 勒令整改, 切实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为界首彩陶的制作提供纯净、有效的原料。

2.加强交流, 促成合作

加强与教育机构、艺术机构的合作、交流与探讨。一是尽量敦促界首彩陶从业者打破相互之间的交流障碍, 结成相应的从业组织。界首彩陶制作技艺传承者一直以来都以作坊式经营, 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甚少, 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这极大地阻碍了界首彩陶制作技艺的良性发展与传承。二是在交流活动中与其他相关行业或艺术家进行跨界合作, 使界首彩陶制作技艺的传播与传承得到更多领域专业人士的认可与助力。

3.重视新兴媒体的传播力量

未来应重视利用新媒体促使界首彩陶制作技艺的扩散传播, 依靠新兴媒体构建完整的传播生态, 以新内容、新形式进行界首彩陶及其制作技艺的推介与传播。

四、结语

现阶段, 实现界首彩陶制作技艺的持续发展与传承创新依然任重而道远。这不仅是界首彩陶艺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责任, 更亟需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与配合, 界首彩陶制作技艺方能在传播中焕发新生, 在传承中持续发展。

摘要:传承与传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至关重要, 传承与传播的有效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其长远发展。对界首彩陶制作技艺传承与传播现状进行探讨, 总结了界首彩陶的审美特征与表现形式, 分析其在传承与传播中的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旨在为当地的界首彩陶业在未来的决策与规划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界首彩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

注释

11.杨亚庚, 陈亮, 贺正楚, 陈文俊.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探索.[J]东南学术, 2014 (1) :210-217.

传承传播 篇9

在保护中传承, 在传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传播这是塔塔尔人一直坚持的保护与发展的策略。民族音乐的创作、表演与传播是同时进行的, 由于目前缺少塔塔尔民歌的创作人, 其保存和传播成了问题。现在的塔塔尔族人大一些节日外, 已很少有人演唱其民歌了。再者, 像塔塔尔族民歌这种地方性、民族性的文化主要是靠自己传承和传播,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 想要原汁原味地进行保护已经不太可能了。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跟上时代潮流, 扩大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其传统文化的品味、做传统文化的传承接力之人, 关键之处在于创新。塔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必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来进行保护, 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来进行其民歌的保护、传承和传播:

保护措施——建立塔塔尔族资料库、博物馆

建立塔塔尔族资料库、博物馆, 是对塔族民歌进行的一种抢救式保存, 首先是对其抒情歌曲、习俗歌曲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和整理, 尽一切可能将分散于民间的资料和民间艺人说唱歌曲收集起来, 建立完善的民俗性音乐资料库, 并以文本、光盘等多种媒介的方式进行出版和发布, 以便能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参考的借鉴作用。其次, 对塔塔尔族的民间文化的实物进行保管和保存, 调查记录现有的资料和材料是当务之急。保管好塔塔尔族人内部流传的民歌集、音像资料, 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 将没被整理的民歌用简谱或线谱记音成谱, 并分别以塔塔尔语和汉语出版,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尽可能再现塔塔尔族民歌的音像, 以便更好的保管。最后, 在全面搜集和整理塔塔尔民歌的同时, 进一步对将要消失的民歌进行抢救, 加强收集对民间艺人的演唱 (奏) 的记录 (乐谱、音响和图像) , 并记录民歌的社会作用、形成过程、传播方式、衍变历史等背景, 分析艺人演唱的现状和不同地区的变异情况, 将收集到的有关塔族民歌的重要资料存放在专门的博物馆中。在现有的资料中, 王达、热孜也编写的《塔塔尔民间歌曲选》目前收集到的民歌是最全面的。

传承措施——设立塔塔尔民歌之乡, 保护和培养传承人

设立塔塔尔民歌之乡, 保护和培养传承人。艺术之乡是一种原生态保护的异名词, 并且有一批技艺高超的民间艺术大师, 为传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可以说成立艺术之乡是原生态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 有了基地, 就有了经费, 就有了传承遗产所需的物质保证。它可以进行可视性的现场教育, 也可以进行其歌舞表演, 并将其制成光碟发行, 也可以写专著出版。基地为传承的艺人提供很大的舞台空间, 提供更多音乐表演的机会, 给考察研究提供活的标本, 可谓一举多得。一旦确定单位或个人及艺术乡或原生态保护区, 必须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传承人在文化传播、传承的过程中所起的创新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对传承单位和传承人进行一定的资助, 每月给予生活补贴, 与此同时, 教育厅在编写新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常识读本时, 将塔族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列入其中, 更好地传承塔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政府需要鼓励民歌传承人培养下一代传承人, 并根据实际需要开展传艺和艺术创作等活动。政府还需发掘具有塔族特色的民俗类表演项目, 如“撒班节”等;

传播措施一——加强对塔塔尔族传统文化的学习

加强对塔塔尔语的学习, 注重塔塔尔族传统文化、民歌的普及与教育。语言是一个民族在民歌传承中最重要的。目前, 塔族民歌发生了很多变异, 最重要的原因是塔塔尔语的消亡。新疆各地的塔族协会应该加大对塔塔尔语的学习, 以保证其优秀文化更好的传承, 传承文化是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推卸的责任。笔者认为, 要使塔族民歌更好地传承下去, 必须从婴儿抓起, 建立起从幼儿园到本科一条龙教育体系。在学习塔塔尔语的同时, 学习其传统文化、专项技艺及相关的专门知识。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加入塔塔尔族音乐的内容,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曲目, 其中可以渗透一些关于塔塔尔族舞蹈、器乐演奏、相关名人介绍的内容, 采取“文本教学”和“口传心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培养更多的塔塔尔族艺术爱好者。这些文化既可以作为历史文化来看待, 也可以作为民俗文化去实施、传播、传承, 只有这样, 塔塔尔族的音乐文化传承就有希望了。再者, 鼓励各种塔塔尔族文艺团体用各种形式将其歌舞艺术搬上舞台, 举办“塔塔尔族歌舞汇演”, 组织文艺团队去祖国各地演出, 以期扩大塔塔尔族音乐的影响。

传播措施二——加大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加大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为塔塔尔民歌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坚实保障。开放性地参与国际、国内、社会和与学科专业相关的有益文化项目、文化合作及社会活动等。目前, 新疆的塔塔尔文化族与喀山的塔塔尔族文化交流很频繁, 伊犁、乌鲁木齐、塔城、昌吉等地的很多塔塔尔族青年被送往喀山学习塔塔尔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便造福于后人。政府要加大对新疆塔塔尔族协会的支持, 要参加各种国际、国内的学科建设项目, 需要很大的资金, 要完善塔塔尔族优秀的教育体制, 更需要政府的大力赞助。相信在政府的帮助下, 建立起塔族民歌保护制度是很有希望的, 它是确保塔族民歌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的重要保证。新疆各政府部门可多提供塔塔尔族歌舞的演出机会, 扩大对外宣传。笔者希望, 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 使这种扎根于本乡本土的民间艺术团体早日实现自我传承, 实现他们应有的价值, 以期在全国的大舞台上, 我们能够重新认识一个民族——新疆的歌舞明星塔塔尔族, 塔塔尔民歌也将永远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

笔者提出了建立塔塔尔族资料库和博物馆、保护和培养传承人、加强塔塔尔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大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四项保护、传承和传播措施, 其目的是试图为塔族民歌的生存寻觅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使这朵“民族音乐的奇葩”不再消亡, 使其在不同时代的艺术殿堂上不断焕发出绚丽光彩。相信随着政府“非遗”的各种政策的落实和各位同道者的共同努力下, 它还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和自立于中国乃至世界民族之林。■

摘要:目前塔塔尔族民歌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试图为塔塔尔族民歌的生存寻觅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第一要务。笔者在不断研究中找到一些更好地传承、传播和保护塔塔尔族民歌的措施, 以期使这一民族音乐奇葩能够开得更加绚丽夺目。

关键词:塔塔尔族民歌,传承,传播,保护

参考文献

[1]《塔塔尔族简史》编写组.塔塔尔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 2008.

[2]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0.

[3]中国歌曲民间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曲民间集成·新疆卷[M], 1998.

[4]《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总编辑部.中国各民族民歌选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5]王达, 热孜也.塔塔尔民间歌曲选[M].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3, 3.

传承传播 篇10

岭南地区多丘陵地带, 人们在丘陵上开垦田地种植庄稼, 这种农田称为“骆” (壮话译音) , “越”是“人”的意思。骆越, 指古代活动于如今广西地区 (主要聚居于广西左、右江流域、贵州西南部、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 的人们。骆越后裔的族称, 紧接骆越的第一个族称是东汉时的乌浒, 然后是魏、晋、隋、唐时代的俚僚, 宋代以后称为僮、俍、沙、侬, 今天则称为壮族1。

骆越古国的范围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 西起云贵高原东南部, 东至广东省西南部, 南至海南岛和越南的红河流域2。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 为创造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骆越文化, 其中的稻作文化、太阳文化、航运文化、龙母文化、龙舟文化、铜鼓文化、花山壁画文化、巫文化、玉器文化、象形方块字等文化瑰宝对中华文明、东南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骆越文化是壮族文化的根, 是广西文化的根, 它不仅属于壮族、属于广西, 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继承和发扬骆越优秀文化遗产, 对少数民族及广西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骆越文化的传播现状

作为珍贵的民族文化, 我国民族学、壮学、考古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骆越文化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地政府也重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将打造文化品牌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 尽力推进骆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骆越文化当前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 民俗节日

民俗节日是骆越文化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承载着远古文明的宝贵信息。广西每年农历“三月三”, 南宁、桂林、柳州、玉林、百色等壮乡地区都会举办盛大的“三月三”节庆活动,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庆祝这一传统民俗节日。在节日中多个地区举行的各具地域特色的祭祀仪式、歌圩活动, 体现了骆越后裔民族对骆越祖先的尊敬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 各地壮族地区, 如武鸣的“四月四”祈丰节、马山农村的壮族大王节、隆安县壮族乡村的“四月八”农具节、六月六祭拜稻神“娅王”的稻神节等民俗节日都体现了质朴的骆越原生态民俗文化, 也成为传扬稻作文化、龙母文化、太阳文化、铜鼓文化等骆越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

(二) 旅游开发

广西多个壮族地区充分挖掘本地的民俗资源和文化内涵, 打造以骆越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 开发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旅游业。如隆安稻神山景区, 以稻神山岜娅神像、骆越岜娅城古城、古老的稻作祭祀雕塑群等元素构成充满神秘色彩的景区文化, 打造旅游、“稻作”民俗文化传承一体的旅游产业品牌;宁明花山景区的骆越文化宫项目建设用地约30亩, 建筑面积17600m2, 以骆越文化寻根探秘为主题, 打造了一个集民俗文化教育宣传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文化旅游景点;还有各地独特的以骆越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节或文化旅游景区, 均结合自身人文、自然优势, 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充分挖掘民俗资源和区域文化内涵, 形成了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和著名的文化品牌, 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 也传扬了民族文化。

(三) 其他形式

主要有歌舞、专题片、研究专著, 但是数量不多, 规模不大, 传播时间没有连续性, 受众面不广。古代传统骆越祭祀舞《骆越点兵舞》是骆越文化歌舞的代表。它将浓郁的远古民俗风情和质朴的艺术魅力结合起来, 通过富有特色的民俗舞蹈、扣人心弦的民俗音乐、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气势恢宏的舞蹈场面, 最大程度地再现了骆越原生态民俗文化, 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让观众深深感受到骆越文化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民族学、壮学、考古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对骆越文化的考察与调研,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并先后出版了《大明山龙母揭秘》、《骆越古国历史文化研究》等论著。

总而言之, 目前骆越文化的文化传播方式与手段还是单一有限的, 受众面不广, 不为大众普遍认知, 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骆越文化的文化传播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宣传不足。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宣传不够, 没有形成持续性; (2) 手段单一有限。只有民俗节日、旅游开发、研究专著等传统手段, 信息时代的新传播形式使用有限; (3) 传播方式需要改进。在信息化时代, 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 选择符合时代的文化传播方式、载体、传承方式, 才能使珍贵的民间文化广泛快速地被公众接受与认识。

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新媒体指的是当今信息时代高科技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如手机媒体、互联网、IPTV网络电视、移动电视、博客等。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广播、报刊、户外四大媒体相比, 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它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 完全颠覆了传统媒体, 同时还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它具备以下优点: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更新快、及时性、使用方便、成本低、视觉效果丰富等。它符合现代高节奏工作与生活下的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 满足人们对信息互动与交流的需要, 使人们选择与使用新媒体的主动性与意愿更强, 它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容质疑的。

新媒体环境下造就的视觉传播样式日益丰富多样。与传统媒体相比, 以网络电视、网络视频、多媒体广告等新媒体形式为载体的视觉传播形式在形态上由平面、静态快速向立体、动态转化, 表现手段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 使用手段从纸质平面传播转化到虚拟化形象的传播。视觉传播形式极大丰富。不仅在视觉上带给人们全新的感受, 还导致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情感取向等意识状态发生改变。新媒体环境下造就丰富视觉传播样式的艺术形态称为新媒体艺术, 它以数字技术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 以与传统艺术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作, 在工具上使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后期编辑软件等电脑辅助设计技术, 在表现形式上注重以声、光、电、虚拟互动等媒介进行内容的表达与传播, 全面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达到了形象生动的视觉效果, 导致人们审美意识、心理状态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 达到视觉传播的目的。所以, 基于新媒体的优势及其环境下造就的视觉传播样式、新媒体艺术所产生的效果, 新媒体视觉传播应该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四、骆越文化的新媒体视觉传播策略

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骆越文化的传播、发展、创新也应该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而改变途径, 特别是在视觉传播方面寻求新的策略。

(一) 运用声、光、电、信息等各种媒介进行数码艺术表现

新媒体运用声、光、电、信息等各种媒介进行数码艺术表现, 它的作品“形态”可以是静态的, 动态的、虚拟的与仿真的。数码艺术是最能表现这种现实的新媒体形式。运用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游戏等新媒体数码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进行视觉传播, 效果方便、快捷, 视觉冲击力强, 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平面视觉数码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进行服饰、用具、民居、劳作、风俗、战争、祭祀、图腾等文化分类, 对各个类别用数码艺术的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二维、三维的数码艺术作品制作, 进行平面的数码艺术展示。动态视觉数码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中的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文化分类, 以每个类别的经典传奇故事为题材进行动画形式的艺术创作, 每个文化类别制作1~2个故事短片, 以二维动画片、三维动画片的方式对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进行阐述与展示。立体视觉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中的民族元素进行提取, 吸收与运用民族元素, 进行可持续的设计与开发, 应用在现代服饰、鞋、帽、文具、玩具、日常用品、现代手工艺品等方面的设计制作上。对“骆越文化”进行文化传承与发展。

(二) 加强传统媒体的视觉传播

电视、报纸、户外、广播四大传统媒体的文化传播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在文化宣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拍摄展现骆越文化遗产的高质量纪录片, 制作骆越文化专题节目, 介绍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文化分类, 介绍各历史时期的骆越服饰、用具、民居、劳作、风俗、战争、祭祀、图腾等文化元素, 依托电视、报纸、广播、户外广告等传媒开设骆越精品文化专栏, 打造骆越精品文化栏目, 使节目保持常态化与连续性。与新媒体互相共享高质量的素材, 互相充实传播内容, 提高传播效果。

(三) 尝试互动体验式视觉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 人们越来越喜欢虚拟互动的媒体体验方式。首先, 网络游戏 (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互动娱乐的视频游戏) 是人们越来越喜欢的娱乐形式, 可以开发以骆越文化为主题的网络游戏, 将骆越文化的传奇民间故事设计成游戏内容, 玩家在通关游戏的过程中了解骆越文化的民族风俗习惯、典故、文化内涵等, 使民族文化无形中得到了传扬。其次, 在地方门户网站、旅游网站、博物馆推出电子地图或虚拟展示, 将骆越民族地区的特色村寨、风景名胜等用静态画面、动态画面进行展示及说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展示屏等媒介进行虚拟游览, 了解民族文化。

(四) 推动骆越文化主动进入新媒体传播空间

当今时代, 人们的娱乐方式、阅读习惯、交流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网络、博客、微信、QQ、论坛、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介的出现已经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人们更加乐于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学习、娱乐、交流。因此, 让骆越文化主动进入新媒体空间, 是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必要途径。通过新媒体的传播, 可以将宝贵的民族文化以符合现代人们审美、价值取向、心理状态的视觉形式体现出来, 拉近民族文化与大众的距离, 以大众能够广为接受的形式, 使人们在轻松的视觉传播中对民族文化观赏、学习、讨论、传扬、创新, 达到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目的。

五、结 语

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传承不是个体行为, 也不能一蹴而就。新媒体传播路径的实现, 需要集合政府、社会的力量, 长期规划实施才会有所成效。要进行传播观念的更新和强化, 政府加大宣传和投入, 并给予政策支持, 最后是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新媒体进行传播, 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骆越文化是广西宝贵的民族文化, 由于其文化传播方式单一有限, 不能得到很好的传播与发扬。文章在骆越文化历史研究的基础上, 对它的传播方式与传承策略进行研究, 运用新媒体的优势及其环境造就的视觉传播样式、新媒体艺术所产生的效果, 对这种珍贵的民间文化进行视觉化传播, 使传播形式多样化, 扩大“骆越文化”的文化普及性, 使民族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与发扬。

关键词:骆越文化,新媒体,视觉传播

参考文献

[1]王秀峰, 王静.新媒体时代的视觉奇观[J].美与时代, 2010, (1) .

[2]杨东篱.民俗文化的产业化与“伪民俗”[J].天府新论, 2010, (1) .

[3]王朝阳.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技术困境及对策[J].新闻前哨, 2011, (3) .

[4]阎敏.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新路径——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青年记者, 2012, (20) .

[5]王桂娜, 张丽萍.内蒙古民族文化的视觉传播策略——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例[J].前沿, 2013, (7) .

[6]朱春阳.新媒体背景下的传媒创新特征[J].当代传播, 2008, (6) .

[7]张丽萍, 路雅琴.网络传播与我国民族文化的整合创新[J].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5) .

传承传播 篇11

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 东邻河北, 西界陕西, 南接河南, 北连内蒙古自治区。说到山西, 我们不得不提的是优秀的晋商文化, 清末时期山西商人遍布全国各地, 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 护送货物、钱财的镖师就成了一种特殊的行业。形意拳就产生于当时有名的戴家镖局。山西省太谷县作为形意拳的发源地, 与当地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息息相关。目前, 形意拳已被我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谷县被誉为“武术之乡”。

1 形意拳在山西省的传承

1.1 形意拳的起源

目前认为较为可信的说法是姬际可创立形意拳。其理由是雍正十三年 (1735年) , 河南进士王自诚所著的《拳论质疑序》为佐证。从时间上看, 《拳论质疑序》距姬际可 (1602—1680) 去世的时间仅为55年, 两者之间间隔时间较短, 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据可靠史料记载, 姬际可在甲申 (1644) 年后, 曾往少林寺与众师徒互学共勉10年整, 期间, 他在原先练就的大枪术基础上, 潜心研究了少林龙、虎、豹、蛇、鹤五拳, 并在其拳谱中运用五行学说, 以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劈、崩、钻、炮、横为五行拳, 同时结合龙、虎、猴、马、鼋、鸡、鹄、鹞、燕、蛇、鹰、熊十二种动物的特长和特点, 创造了心意六合拳。

1 . 2 形意拳的传承条件

1.2.1 各种武术组织

太谷民间素有习武之风, 名家辈出, 著名的形意拳宗师车毅斋、名家车学宽、宋铁麟都出生于此地。现在太谷县有车毅斋武馆、东怀远拳社、朝阳武协以及实验小学武术队等14个武术馆、社、队, 有1500人长期习武。从小孩到老人, 习练形意拳者有30000余人, 更有来自日本、美国、新加坡、俄罗斯、加拿大和拉脱维亚的国际友人前来学习。

1.2.2 大众习武健身形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 全国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 而形意拳作为太谷县的特色体育运动, 受到群众的喜爱, 成为人们晨练和黄昏健身的主要方式。

2 晋文化传播的现状

2.1 对晋文化的界定

近几年来, 文化在学术界备受关注。文化是人类从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说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机构。区域文化是指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 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 导致文化背景产生差异, 从而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 这种文化就是区域文化。三晋文化是西周初年至战国末年晋国文化和魏、韩、赵三晋文化的统称。三晋之地主要包括今天的山西大部、河南的北部和中部, 地处中州, 各种文化碰撞交流于此, 使这里的文化呈现出一种共享性。山西作为三晋文化的一支, 在这里笔者将其称为晋文化。

2 . 2 晋文化传播的形式

2.2.1 发展旅游业

山西省在近几年来积极发展本地的旅游业, 让旅客们亲身体验到山西的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 这样通过流动的人口发扬晋文化。如, 极限的壶口瀑布、介休绵山、灵石王家大院、祁县乔家大院、碛口瀑布等全国有名的旅游景点。这些景点不仅既有山西的自然旅游胜地, 还有山西的优秀的文化遗产。

2.2.2 媒体宣传

电视、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山西省通过电视节目将山西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优秀的传统精神展现给全国人民。如, 电视剧《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吕梁英雄传》;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这些节目不仅表现了山西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 也更深层次的反映了不同时期晋文化的发展状态。

3 意拳传承对晋文化传播的影响

形意拳则产生于晋文化之中, 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晋商文化诠释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构成了形意拳传承与管理的文化底蕴。在过去, 晋商文化孕育了形意拳, 而今天形意拳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的传承方式与晋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3 . 1 对晋文化的宣传作用

专业队在外出比赛过程中, 除了将形意拳的技术特征全面完美的表现出来, 晋文化也随着形意拳比赛, 传达到各个地区。晋商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都体现在形意拳中, 形成了形意拳传承与管理的文化底蕴, 在形意拳比赛中, 自然也可以看到山西文化的身影, 这无疑对山西文化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形意拳的每一种传承方式都对山西文化有一定的宣传作用, 宣传对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形意拳的传承方式对山西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3 . 2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形意拳传承方式中的赛事传承对太谷县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太谷县举办形意拳交流会、形意拳武术比赛等各种比赛, 其他省市的代表队、武术爱好者受到邀请前来参加比赛, 不仅使太谷县的经济交流逐渐增多, 而且还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迅速对当地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文化建设又会为文化传播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有助于当地区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3 . 3 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太谷县将形意拳纳入学校教育体制, 这不仅使形意拳的传承有了一定的保证, 还促进了当地学校体育的发展。学生自走进学校就有练习形意拳的习惯, 而这种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样, 形意拳随着练习者走出太谷县, 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而山西文化也会随着形意拳的传播走到全国各地, 这样长期进行, 对形意拳、对山西文化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 . 4 促进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是人们提高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型分支, 体育旅游正受到人们的关注, 形意拳作为我国三大内家拳法之一, 同时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与太谷的梅苑山庄、天宁寺 (大佛山) 、龟龄山庄等闻名全国的旅游景点相结合, 开发独具特色的晋文化旅游景区, 以促进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

3 . 5 促进晋文化的传播

十七大召开之后, 国家将文化繁荣与文化自信纳入发展之中, 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介的支持, 山西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同样需要媒介, 而形意拳在晋文化的传播中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对晋文化的传播有着积极地作用。形意拳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反映着晋商文化的精髓, 而作为一种传播媒介, 形意拳将会把优秀的晋商文化与晋文化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山西形意拳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与其所存在的社会环境。封建社会鼎盛时期, 晋商文化孕育了形意拳, 形意拳的发展依赖中晋商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一体化的今天, 形意拳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形意拳的发展对山西文化的传播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推动。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和实践, 形意拳和山西文化必将得到良好的发展。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业人士访谈法, 对形意拳的起源与目前存在的传承条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得出:形意拳起源于山西太谷县、以各种武术组织、大众习武等方式存在, 对晋文化的存在、发展进行了阐述, 并将形意拳与晋文化传播进行了联系, 通过分析山西省形意拳的传承方式与晋文化的互动, 认为晋商文化孕育了形意拳, 形意拳的产生随着晋文化的发展而繁荣, 而如今形意拳的传承对晋文化有一定的宣传作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等作用。

关键词:形意拳,传承,晋文化,影响

参考文献

[1]段丽梅, 宋进文, 王梁.晋商文化对山西形意拳文化传承与制度构建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 (5) :38-42.

[2]姬传东.姬姓史话[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7:204-205.

[3]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4]刘月花, 梁艳江.非物质文化视野下形意拳之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11 (12) :39-40.

[5]丁保玉, 张海龙.山西地域文化对形意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学审视[J].武术科学, 2013 (1) :19-21.

[6]郝勤, 龚茂富.论武术与武术文化形态[J].中华武术 (研究) , 2012 (1) :13-17.

【传承传播】推荐阅读:

信息传承07-14

传承影响07-19

传承方案05-13

书法传承05-20

财富传承05-24

创作传承06-02

经验传承06-02

记忆传承06-21

民族传承07-06

传承功能07-09

上一篇:杂交水稻旱育秧技术下一篇:农业相互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