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类型

2024-08-14

行业类型(精选6篇)

行业类型 篇1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的增长面临“换挡”,经济的能源结构已经处在调整的过程当中。正是受到调整的冲击和影响,煤炭行业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转型升级。其中,债务问题已经成为煤炭行业的首要问题之一。

债务问题之于企业,揭示着市场信心、行业盈利能力、企业流动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和内涵。对于煤炭企业,市场信心、行业盈利能力和企业流动性在经济转型中不同程度地下降,都引发了债务危机的潜在爆发。

因此,煤炭企业在面临经济新常态,行业新常态时,如何选择自身的融资方式、资本结构、盈利增长点、转型方向、转型方式,都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1 煤炭行业概述

1.1 行业综述

煤炭行业,即是基于煤炭资源而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行业,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甚至主导的地位。煤炭行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能源结构密切相关。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总的来说,煤炭行业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的红火,20世纪90年代的治理,再到近年的产能调整。

1.2 发展概况

1.2.1 黄金十年

我国煤炭行业在2002年~2011年前后取得飞速发展,经历了所谓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中,煤炭行业的各个方面均有了质的提升。

首先是煤炭产量显著提高。这直接反映在生产和供应的能力提升。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5.2亿吨,较2003年的13.8亿吨增长155.07%。

其次是伴随着国内原煤产量的大幅增长,我国原煤进口数量也在急速增加,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原煤进口量数据显示,2011年为1.824亿吨,较2003年的0.103亿吨增长1670.87%。

随着煤炭产量和进口量的不断增大,对国内交通转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极大地促进了煤炭转运能力的提升。铁路转运煤炭量数据显示,2011年为17.2亿吨,较2003年的8.8亿吨增长95.45%。

我国是世界主要煤炭资源储藏国。随着煤炭开采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以及煤炭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炭产量的不断提升,导致我国在世界煤炭产量的比重也逐步提升。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在世界占比达到50%,较2003年的33.5%提升了16.5个百分点。

1.2.2 2015年概况

2015年是煤炭行业的调整时期,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和能源结构优化。

2015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7.5亿吨,同比下降3.3%。煤炭进口量2.04亿吨,同比减少29.9%。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5万亿元,同比下降14.8%。煤炭行业整体平均利润持续下滑,仅为2011年行业平均利润的10%。

数据显示,煤炭行业的价格逐步下跌,2015年,我国煤炭行业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BSPI)持续下跌,跌幅超过28%。煤炭价格指数的下降,也是煤炭行业供需关系的反映,在当前需求低迷的情况下,价格下跌直接导致煤炭企业的利润空间收窄,部分煤炭企业出现连续亏损。

数据显示,“黄金十年”结束之后,我国亏损的煤炭企业数量在逐年增加,伴随着煤炭企业总数的相对稳定,亏损占比也逐渐增加。2011年12月,亏损企业占比为11.10%,到2015年10月,亏损企业占比达到32.06%,上升约21个百分点。

煤炭行业的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行业总体需求转变,供求天平逐渐向供给倾斜,买方议价能力增强,买方市场特征显现,进而导致煤炭价格逐步下降,利润空间收窄。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换挡”,能源型经济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经济对煤炭资源的依赖逐步减小,经济的单位煤炭能耗将持续降低。对煤炭的依赖下降进一步导致火力发电的比重下降和货运瓶颈的缓解。

2煤炭行业债务类型分析

2.1 债务类型

通常意义上来讲,债务类型主要有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其他的还包括政府债务、职工债务等。其中,对于煤炭行业来说,银行贷款仍然是最重要的债务类型。

银行贷款就是通过向银行类金融机构进行间接融资的方式,企业以付息的方式付出资金的成本,银行以收取利息的方式补偿让渡资金使用权的损失。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基于经营活动或者商品交易而形成的应收或者应付款项,它是一种基于企业之间信用的信贷关系。通常来讲,商业信用主要由赊购货物、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商业汇票等形式。

政府债务通常意义上主要是指政府作为债务人,与债权人发生信用关系,依次来筹集资金的方式。但是本文所指政府债务主要是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作为形式上的债务人,而政府作为形式上的债权人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具体来讲就是应交税费等。通常,政府债务率是从量和比来衡量政府债务,即政府债务率=政府债务/总负债。

职工债务和政务债务在本文中的意义类型大致相同,即企业作为形式上的债务人,职工作为形式上的债权人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如应付职工薪酬。类似的,我们用职工债务率来衡量职工债务的规模和程度,即职工债务率=职工债务/总负债。

2.2 煤炭行业债务类型

根据上述的债务类型分类,煤炭行业的债务类型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同时,随着企业债券的盛行和发展,煤炭债券在煤炭企业的融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黄金十年”煤炭行业的大发展,银行业的资源快速向煤炭行业聚集,直接推高了煤炭行业的银行贷款债务占比。以煤炭大省山西省为例,截至2015年年中,银行贷款的债务占比达到78.36%,在整个煤炭行业的债务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盈利能力的下降,煤炭行业的不良率在逐步上升。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中,山西省煤炭行业银行贷款不良贷款率为3.45%,同比上升1.62%;河南省禹州市煤炭行业银行贷款不良贷款率为21.17%。高于同期银行的不良率(1.1%)20.07个百分点。

对于煤炭债券来讲,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初,债务市场的煤炭债券存量为77754.3亿元。

数据显示,在存量煤炭债券中,主要以中期票据和定向工具为主,合并占比超过65%。

2015年~2017年为煤炭债券集中到期的时间,这也是2015年煤炭企业违约风险陡然增加的原因之一。随着2016年和2017年到期规模的进一步加大,煤炭企业的现金流状况更加恶劣,违约风险趋于上升。

以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有限公司为例,其在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在2016年4月6日的兑付日发生兑付困难,预示着煤炭行业首例债券违约出现,煤炭行业的债券违约恐继续发生。

3 煤炭行业应对债务风险的对策研究

煤炭行业的风险属于经济结构转型期间的阵痛型风险,这既与行业自身发展的周期和阶段有关,同时也和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关。

在国家提出“去产能”的大前提下,煤炭行业面临的是结构的大幅度调整。调整和转型直接带来了升级和淘汰,一些效率低下、技术能力不足的煤炭企业被淘汰就是“去产能”自然而然的结果。

煤炭行业具有双高(高杠杆、高负债)的特征。但是在行业不景气的现实上,煤炭行业的吸引力逐步下降,投资风险和违约风险逐步增加。在银行普遍收紧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政策的背景下,拓宽融资渠道,保证现金流显得尤为重要。建议措施如下。

3.1 政府方面

(1)在坚决推进“去产能”的基本政策的同时,做好相关转型辅助配套工作,降低企业转型升级成本,提升转型升级成功率。设立专门的机构或者资金,承担化债工作。

(2)推进实施债转股,做好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打通债转股通道,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

(3)坚决改造“僵尸企业”,建议采用资产重组等方式实现改造。

(4)落实“去杠杆”,降低煤炭行业传导的金融风险。

3.2 企业方面

(1)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升级改造,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活力,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2)丰富融资渠道,鼓励直接融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资金使用方向和用途,切实提升资金的改造作用。

(3)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打包分离债务,转嫁债务负担。

(4)以矿权换流动性。煤炭企业可以适当退出矿权拥有,由政府回收,然后煤炭企业得到相应的资金作为补偿。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在转型期间将效益下降的煤矿资源直接变现,盘活资源,也可以促进国家“去产能”的政策实施。

(5)倒贷。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出台《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煤炭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政策,积极争取信贷支持。

(6)变现非核心资产。企业可以加大非经营类资产、劣质资产、呆滞资产等的盘活力度。将宾馆、养老院、办公楼、餐厅、供暖房等估值拍卖出售,换取流动资金应付资金链条的紧绷。

最后,对于银行和非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特别是银行类金融机构,应该积极贯彻《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对煤炭行业内部有竞争力、有市场效益的企业继续予以信贷支持,在信贷政策上发挥个性化的安排,支持企业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安全平稳度过。同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也应该灵活调整融资方案的结构,既保证自身的资产安全和盈利,又为煤炭企业渡过难关加力。

4 结语

煤炭行业经过“黄金十年”发展,取得极大的成就。在2012年之后,行业面临着结构调和智能带来的周期性下滑,无论是价格、产量、运量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总体下滑。进而导致行业景气指数下降,企业的债务问题凸显。

经过分析,煤炭行业的债务类型主要是银行贷款,在银行信贷收紧的基本环境下,煤炭行业面临着续贷难的问题,进而存在流动性链条断裂的风险。

因此,我们建议从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三个方面着手解决,不仅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的平稳,而且也促进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

摘要:经济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面临转型升级,转型阵痛凸显,行业的盈利能力和景气指数持续下降。债务问题是煤炭行业近年来凸显的主要问题之一,表现在2015年大型煤炭企业开始出现债务违约,资金链相对脆弱,企业资金流动性不畅。本文首先阐释煤炭行业的发展及现状,分析了现今所面临问题的历史原因;其次阐释资本结构的相关内容,并就煤炭行业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然后从债务类型角度出发,揭示煤炭企业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同时,煤炭企业的债券也发挥着重要的融资作用;最后就前文所分析的债务问题提出了应对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煤炭行业,资本结构,债务

参考文献

[1]张强.中国煤炭行业新常态研究[J].经济管理,2015(02).

[2]张熙霖.2015年煤炭行业形势分析及未来发展研判[J].煤炭经济研究,2016(1).

行业类型 篇2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 某钢铁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热轧原来吊装:电危害、噪声等(2)开卷及焊接:剪切造成的运动物危害、噪声、粉尘、高温物质等。(3)酸洗、烘干:剪切造成的运动物危害。(4)冷轧:噪声、电危害。(5)钢卷退火、入库:高温物质(6)热镀锌:电危害、噪声、人工拆捆造成的运动物危害、粉尘、非电离辐射、高温物质等(7)动力设施:电危害等。化学性危害和有害因素:(1)开卷及焊接:一氧化碳中毒等。(2)酸洗、烘干:酸雾、酸腐蚀。(3)热镀锌:一氧化碳中毒、碱腐蚀(4)动力设施:煤气中毒、爆炸。为防止该企业职工发生职业性耳聋,应采取哪些预防和控制措施?(1)通过工艺改造降低轧机噪声。(2)加强设备维护,保持良好运行状态。(3)加强噪声隔离措施(4)定期检测噪声强度(5)加强个体防护

()

合 理

间,实行轮、换岗制度(7)监控职工健康状况,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水利工程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各种事故机械由于运动防护失效导致的各种伤害。(2)设备漏电、接地、接零失效等造成的电危害(3)振动危害:机械振动、振动棒振动等(4)噪声:施工机械振动棒等。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有毒、有害气体伤害(2)隧道施工,明渠施工:易燃易爆性物质危害。简述隧道施工过程中主要的作业事故类别及职业病类别: 主要事故类别:(1)冒顶片帮。(2)机械伤害(3)放炮(4)触电(5)瓦斯爆炸(6)车辆伤害(7)高处坠落 主要职业病(1)矽肺(2)手臂振动病(3)噪声聋 某热力发电厂重大危险源辨识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其所在的生产工艺单元:(1)火灾:储煤场(2)锅炉爆炸:燃烧系统(3)容器爆炸:制氢系统()其他爆炸: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5)触电:配电与送电系统

(6)车辆伤害:储煤厂(7)灼烫:燃烧系统(8)淹溺:汽水系统(9)机械伤害: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10)中毒和窒息:制氢系统 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标准》给出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指出

该电厂存在的化学性危险

有害因素及其对应的物质名称(1)易燃易爆性物质:

汽油

(2)自燃性物质:燃煤(3)腐蚀性物质:硫

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或设施,并提出

预防其发生爆炸的保护装

置或设备

(1)锅炉:安全阀

(2)

氢气储罐:安全阀(3)制氢装置:安全阀(4)汽油储罐:组火器(5)

磨煤机:惰性气体保护系统

某煤制气厂使用无烟煤生产煤气。

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生产性粉尘:煤尘、干灰。

(2)有毒物质:一氧化

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燃烧完全为二氧化硫;燃烧不完全为硫化氢)

(3)物理有害因素:噪

声、高温、热辐射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列为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其余为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1)可能产生放射性职

业危害因素的

(2)可能产生在《职业

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集》中危害程度为“高度、和极度危害”的化学物质(作为分级根据的6项指标:急性毒性、致癌性、最高容许浓度、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

(3)可能产生10%以上

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的

(4)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

(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

应列入严重职业危害范围的

某家具厂火灾爆炸事故 该厂负责人见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做什么不得做什么?

(1)应当迅速采取有效

措施

(2)组织抢救(3)防止事故扩大

(4)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6)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7)不得故意损坏现场、毁坏有关证据

该事故调查组组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

该事故调查组的主要职责:(1)查明事故发生的过程、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2)查明事故原因(3)确定事故性质(4)确定事故责任(5)提出事故处理意见(6)提出防范措施(7)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该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1)成立事故调查组(2)事故现场处理(3)物证搜集

(4)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

(5)证人材料收集(6)现场摄影(7)事故图绘制(8)事故原因分析

(9)编写事故调查报告。

某矿瓦斯爆炸事故

分析与事故有关的安全技术问题:

(1)掘进工作面未形成独立通风系统

(2)工人检修电器设备时违章带电作业

(3)因冲击地压造成瓦斯异常涌出,又没有独立通风系统,导致瓦斯超限达到爆炸界限

(4)瓦斯监测系统传感器故障,信号传输不畅

分析与该事故有关的安全管理问题

(1)超能力生产,导致采掘接替紧张。

(2)生产安全值班负责人脱岗

(3)机电设备管理混乱(4)未能教育工人自觉使用自救设备

(5)下井人员未佩戴自救器和瓦斯检测仪

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该矿应采取整改措施:(1)加强技术管理,保证采掘平衡,生产和通风系统完整、畅通

(2)完善瓦斯监控系统等技术装备并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3)采取技术措施预测预报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

(4)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教育,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自觉使用各种自救装备

(5)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某矿瓦斯爆炸事故调查 调查组成员应该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这起事故主要应该聘请瓦斯、通风、机电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这起事故是由两次事故组成的,第一次是生产作业时发生的事故,第二次是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两次事故的性质不同,是否应该按两次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主要教训

不能。主要教训是救援人员的安全没有得到保障,所以,应在矿井救灾计划中拟定保障救援人员安全措施。调查组应该由有关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监察部门、工会组织、公安、煤炭管理部门组成。

某施工企业职工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管理者代表的主要职责: 1)负责体系的建立、实施

与保持。

2)主持制定、审核公司目

标、指标

3)负责审批公司的管理方

4)负责主持内审,参加管

理评审,定期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运行情况

5)审核管理手册、批准程

序文件及体系其他文件 6)负责组织事故、事件调

查与处理

7)负责组织不符合、纠正

与预防措施的制定及实施中的组织、协调 该公司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

1)常规和施工方案需特批的作业活动

2)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的活动

3)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

备、设施。

4)现场施工器具、劳动防

护用品的使用

5)饮食健康与生活卫生。6)公司相关处室的办公场

职业健康安全控制程序: 1)安全技术措施管理程序 2)分包工程安全管理程序 3)特殊作业管理程序 4)施工机具安全管理程序 5)施工现场交通安全管理

程序

6)爆破物品管理程序 7)消防安全管理程序 8)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 9)职工食堂卫生管理程序 职工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进的主要步骤: 1)标准宣传贯彻与培训 2)初始评审

3)体系策划和设计 4)文件编写 5)体系试运行 6)内审 7)管理评审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主要内容:

1)劳动防护用品配发标准的制定

2)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 3)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 4)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使

5)劳动防护用品的检验监

6)劳动防护用品的报废 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

丙酮库房可采取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措施:

1)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注意保持包装完整密闭,库房要保证良好的通风置换。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并连锁事故排风装置等

2)消除点火源。包括避免

在丙酮库房内出现明火和高温表面,采取措施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在库房内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 3)采取措施限制火灾、爆

炸蔓延扩散。如设置轻质屋顶或以门窗作为防爆泄压装置,使用防火墙作为防火分隔等 当部分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后,灭火时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灭火剂并充分

发挥其效能。常用的灭火剂有水、蒸汽、二氧化碳、干粉和泡沫等。由于灭火剂的种类较多,效能各不相同,所以在扑救火灾时,一定要根据燃烧物料的性质、设备设施的特点、火源点部位(高低)及火势等情况,要选择冷2)

3)

4)

5)却、灭火效能特别高的灭火剂扑救火灾,充分发挥灭火剂各自的冷却与灭火的最大效能。注意保护重点部位。例如,当某个区域内有大量易燃易爆或毒性化学物质时,就应该把这个部位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在实施冷却保护党同时,要尽快地组织力量消灭其周围的火源点,以防灾情扩大。防止复燃复爆。将火灾消灭以后,要留有必要数量的灭火力量继续冷却燃烧区内的设备、设施、建筑物等,消除着火源;同时将泄漏出的危险化学品及时处理,特别要尽量使用蒸汽或喷雾水流吸湿、排除空间内残存的可燃气体或蒸汽,以防复燃复爆。防止高温危害。火场上高温的存在不仅造成火势蔓延扩大,也会威胁灭火人员安全。可以使用喷水降温、利用掩体保护、穿隔热服装保护、定时组织换班等方法避免高温危害。

行业类型 篇3

1 交通运输行业矛盾纠纷的类型及特点分析

1.1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发的矛盾纠纷

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 农民工工资、拖欠工程款, 工程建设在征地拆迁、水系、水利、道路、施工便道、环境保护等方面影响沿线群众利益, 工程质量事故、安全生产事故、治安案件、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 地方黑势力强买强卖强缆工程等, 这些方面引发的矛盾纠纷将比较突出。包括实施暴力阻工强揽工程引发的矛盾纠纷、欺行霸市强卖施工地材引发的矛盾纠纷、拖欠或克扣民工工资引发的矛盾纠纷、工程施工征地拆迁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如果重视不够, 处理不及时, 很容易导致重大矛盾纠纷。

1.2 交通运输市场因诚信引发的矛盾纠纷

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 交通运输市场诚信缺失、信用危机问题日益突出, 并将在一定时期内进一步凸显。公路运输方面客运班线、客运交通事故、物流利益、公路治超、绿色通道、城市客运、的士公交等;水路运输方面航道航线、安全生产、打击水路三无船舶、执法主体与客体之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新建工程和大中修工程中, 招投标、工程量变更、转包、分包等环节, 都需要尽快健全市场诚信体系。

1.3 就业和物质利益分配领域引发的矛盾纠纷

就业方面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主要表现为:在国际金额危机大环境下, 交通运输企业不断转轨、改革, 相关技术改造及多元化投资主体进程加快, 由此会导致以下问题:燃油税改革、逐步取消二级收费站导致人员转岗分流的问题;税费改革后取代“六费”的成品油消费税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基数核定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倒闭或亏损造成失业或下岗人员增加;由劳动条件、经济报酬、环境污染、人身侵权等引发的矛盾增多;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企业减员增效, 交通行业就业消化能力有限, 一批又一批职工子女进入就业年龄, 就业困难, 生活水平下降。

2 交通运输行业矛盾纠纷预防处置对策

2.1 以“营造和谐稳定环境”为目标, 不断完善预防调处矛盾纠纷长效机制

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并结合实际工作, 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认真研究和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思路、新方法。成立坚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负责领导协调辖区内的日常矛盾排查调处和应急指挥工作, 大力提高矛盾调解队伍素质和调解工作质量。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治理活动, 并按照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固化相关活动, 确保排查治理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同时, 要加强矛盾纠纷工作研究, 及时分析矛盾纠纷的苗头、倾向、原因、规律等, 做到心中有数, 掌握主动权, 拿出切实有力的措施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2.2 以“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为手段, 筑牢预防调处矛盾纠纷的群众基础

关注并努力改善系统内部弱势群体民生问题, 落实社会保障政策, 积极遵照有关法规, 配合有关主管部门做好行业内的社会保障工作, 全力扩大就业。要妥善安置转岗分流人员, 保证其正常生活待遇;按照规定按时足额发职工工资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把长期聘用人员纳入社保范围;积极开展访贫问苦、关爱慰问等暖人心、聚人心的活动。同时, 要努力帮助交通系统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解决一人就业, 解决贫苦职工家庭的就业问题。要拓展“单位帮”、“他人带”以及“自己找”的模式, 在交通运输行业不断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既为职工解决就业岗位, 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交通出行服务。

2.3以“深化法制道德教育”为抓手, 营造预防调处矛盾纠纷的良好氛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 党和政府把依法治国提到了更高的高度, 加大了法制道德教育和诚信建设,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已经成为主旋律。结合交通运输系统实际, 要大力推进普法教育, 加强矛盾纠纷机制、形式和方法的创新, 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性。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主体多, 涉及面广、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和不同年龄段的职工, 有针对性地进行法治宣传, 在全行业营造法治环境。要不断完善交通建设领域的诚实信用管理体系, 加大对不讲信用行为的处罚, 加大诚信缺失的成本, 使失信者在交通运输市场尝到“恶有恶报”的恶果。

行业类型 篇4

投资咨询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5715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文章来源】http:/ ▄ 报告目录

第一章、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分类情况 第四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产业链模型分析 第二章、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发展环境及政策分析 第一节、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15中国宏观经济发展

二、2016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第二节、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第三章、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生产现状分析 第一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总体规模 第二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产能概况

一、2011-2016年产能分析

二、2016-2020年产能预测

第三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产量概况

一、2011-2016年产量分析

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

三、2016-2020年产量预测

第四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章、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国内产品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国内产品2011-2016年价格回顾 第二节、国内产品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 第三节、国内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2016-2020年国内产品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第五章、2010-2015年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第一节、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一、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

二、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

五、行业敏感性分析

第二节、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一、行业生产情况分析

二、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三、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第三节、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财务能力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

第六章、2015年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2015年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二节、2015年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三节、2015年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第七章、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三、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第三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6-2020年我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市场竞争趋势

二、2016-2020年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三、2016-2020年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八章、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分析 第一节、主要原材料

第二节、主要原材料202011—2015年价格及供应情况 第三节、2016-2020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 第九章、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产业用户度分析 第一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产业用户认知程度 第二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产业用户关注因素

一、功能

二、质量

三、价格

四、外观

五、服务

第十章、2011-2016年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当前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发展方向分析

二、2011-2016年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发展规模

三、2011-2016年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2011-2016年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三、技术风险分析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

五、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

第十一章、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 第一节、企业1

一、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概况

二、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竞争优势分析

三、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二节、企业2

一、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概况

二、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竞争优势分析

三、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三节、企业3

一、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概况

二、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竞争优势分析

三、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四节、企业4

一、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概况

二、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竞争优势分析

三、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五节、企业5

一、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概况

二、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竞争优势分析

三、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十二章、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产品竞争力优势分析 第一节、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 第二节、体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第三节、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

第十三章、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供需平衡预测分析 第一节、2017-2022年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产量预测 第二节、2017-2022年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需求量预测 第三节、2017-2022年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2017-2022年中国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价格走势

第十四章、业内专家观点与结论

第一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一、把握客户对产品需求动向

二、渠道发展变化预测

三、行业总体发展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

第二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企业营销策略

一、价格策略

二、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

三、促销策略

四、服务策略

五、品牌策略

第三节、聚氨酯树脂类型船舶水性涂料企业投资策略

一、子行业投资策略

二、区域投资策略

三、产业链投资策略

四、生产策略

▄ 公司简介

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成立多年来,我们一直聚焦在“产业研究”领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我们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研究、产业规划、投资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估、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IPO咨询、商业数据等咨询类产品与服务,累计服务过近1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成为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长期的信息咨询产品供应商。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

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中宏经略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优势

强大的数据资源:中宏经略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经十年构建完成完整的产业经济数据库系统(含30类大行业,1000多类子行业,5000多细分产品),我们的优势来自于持续多年对细分产业市场的监测与跟踪以及全面的实地调研能力。

行业覆盖范围广: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数据直观:报告以本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有多位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

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行业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 最新目录推荐

1、智慧能源系列

《2017-2021年中国智慧能源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微电网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小水电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氢能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波浪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互联网+”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物流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4.0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购物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5、智能汽车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景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车联网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

6、大健康产业系列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7、房地产转型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房地产+众创空间跨界投资模式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告》

8、城市规划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前景调查及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深度调研及开发战略分析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9、现代服务业系列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运营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婚庆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行业类型 篇5

本文主要通过统计分析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09年关联方交易具体数据, 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规模、结构及行业差异等问题, 以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行为规范发展。

一、关联方交易规模研究

本文拟以关联方交易平均发生率这一指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规模。通过整理收集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09年各行业关联方交易发生次数, 并计算出这三年来各行业关联方交易平均发生率以及行业总的关联方交易平均发生率。

1. 样本数据选取。

样本数据均来源于CCER关联方交易数据库, 以2007~2009年发生关联方交易的沪市A股上市公司数为样本数据, 其中2007年13类行业总共771家公司发生了关联方交易行为, 2008年543家, 2009年800家。截至目前沪市A股上市公司总共为949家, 这一数据用于计算关联方交易行业平均发生率指标的基数。

2. 统计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 (1) 各行业总的关联方交易发生次数呈明显U型结构, 2008年呈下降趋势, 2009年又有所增长, 这种先降后增的局面可能与2008年的经济危机有关; (2) 各行业的关联方交易发生比例都很高, 其中信息技术业以93.33%居于首位, 最低比例的金融保险业关联方交易行业平均发生率也达到了50%, 行业总的关联方交易平均发生率为74.25%。

统计结果说明, 关联方交易行为在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表1中, “关联方交易行业平均发生率”栏是前3列总数的平均数除以该行业上市公司总数得到的, 综合类一栏没有该指标主要是因为2011年该行业公司数小于2007、2009年关联方交易发生数, 可能是有公司退市了, 为不影响比较故不计算该项指标。

二、关联方交易类型研究

现行会计准则下, 关联方交易的类型与之前相比有部分变化调整, 取消了“管理方面的合同”类型, 新增了“关键管理人员薪酬”类型, 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关键管理人员对报告主体具有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权利, 故而企业给关键管理人员的薪金相当于是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行为。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关联方交易主要包括以下11种类型: (1) 购买或销售商品; (2) 购买或销售除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 (3) 提供或接受劳务; (4) 担保; (5) 提供资金 (贷款或股权投资) ; (6) 租赁; (7) 代理; (8) 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 (9) 许可协议; (10) 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 (11)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

本文拟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关联方交易类型分类整理样本上市公司2007~2009年关联方交易数据, 分别统计这三年中各类关联方交易的发生次数和发生额, 再计算出每类关联方交易在当年所占的比例, 进而找出关联方交易的结构分布特征。

1. 样本数据选取。

样本数据来源于CCER关联方交易数据库, 通过分行业统计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7年关联方交易发生额, 选取每个行业关联方交易总额前十名的公司作为样本公司进行研究分析。

剔除金融、保险业及传播与文化产业后从剩下的11个行业中每个行业选取10家公司, 然后收集整理选出的110家样本公司2007~2009年的关联方交易数据作为关联方交易结构特征分析的样本数据。

2. 统计结果。

分类统计各类型关联方交易2007~2009年这三年的发生次数和发生金额, 见表2、表3。由表2可知, 关联方交易发生次数总体上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中以关联购买或销售商品、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抵押这三种日常关联方交易类型发生最为频繁, 债务重组发生率最低。

表2中, “研究开发项目”2007年比例栏、“债务重组”2008年比例栏以及“许可协议”2009年比例栏经过微调, 从而使比例合计数达到100%。

由表3可知, 关联方交易总额呈逐年下降趋势, 2008年下降幅度更是达到了87.66%。这主要是由于2007年“提供资金”和“担保抵押”两项交易金额异常之大, 分别占到53.37%和38.81%, 成为2007年发生额第一、第二的关联方交易类型, 而2008、2009年两年的发生额比例大幅度下降且均未超过关联购买或销售商品的发生额比例。这可能与2003年证监会发布的56号文《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有关。然而, 我国证券监管的执行力和监管力度不够, 大部分上市公司才会存有侥幸心理, 从而出现2007年提供资金和担保抵押这两类关联方交易额相对2008年和2009年的巨大涨幅。

单位:亿元

表3中, “租赁”2007年比例栏、“许可协议”2008年比例栏以及“债务重组”2009年比例栏经过微调, 从而使比例合计数达到100%。

三、关联方交易行业差异研究

证监会根据各企业生产性质以及组织结构体系的不同, 将上市公司分为农、林、牧、渔业, 采掘业, 制造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业, 信息技术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 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业, 社会服务业, 传播与文化产业, 综合类共13个大类。

本文以200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统计各行业关联购销商品、提供接受劳务以及担保抵押这三类最常见且发生最为频繁的关联方交易的发生额, 并计算出各行业平均发生额占总平均发生额的比例。拟通过上述统计分析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行业差异, 促进我国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1. 样本数据选取。

样本数据均来源于CCER关联方交易数据库, 以200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发生关联购销商品等日常关联方交易额为样本数据 (具体见表4) 。

2. 统计结果。

由表4可以看出, 采掘业的日常关联方交易发生比例最高, 其次是建筑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 而金融、保险业以及传播与文化产业的发生比率分别只有0.77%和0.9%。

表4中, “平均数”栏是用前3列合计数除以该行业上市公司总数得到 (“合计”栏除外) ;“比例”栏是各行业平均数除以合计平均数得到;“综合类”比例栏经过微调, 从而使比例合计数达到100%。

单位:亿元

四、研究发现与结论

1. 关联方交易行为的普遍性。

一方面, 关联方之间的特殊关系使得关联方交易可以节约交易成本, 减少违约风险, 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进行恰当的盈余管理, 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这种优势使得关联方交易在上市公司中大量存在。另一方面, 关联方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与我国特殊的市场经济体制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 剥离出来的上市公司与改组前的母体公司和下属公司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紧密关系很容易产生关联方交易。同时,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 规范关联方交易的法律法规不够全面系统, 市场监管制度还存在着相应的缺陷, 这些都给非公允关联方交易提供了宽松的操作环境, 使之得不到有效的约束。

2. 日常关联方交易是关联方交易的主要形式。

一方面, 日常关联方交易能降低交易成本, 从而使企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有益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 相对其他类型关联方交易日常关联方交易的手法更不容易被监管机构识破, 可操作空间较大。相关学者的实证研究也表明, 大多数的非公允关联方交易发生在日常交易上。相对而言, 非日常关联方交易因其交易金额比较明确, 利益流向比较清晰, 容易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 所以发生频率比较低。

3. 关联方交易行为的行业差异性。

不同行业的关联方交易行为发生率不同证明, 日常关联方交易额在各个行业也有较大的差异, 采掘业、建筑业、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业的交易额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呈现这种行业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这几个行业要么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要么是供产销环节联系较为紧密的行业, 而“剥离上市”、“分割上市”导致独立性不强, 行业内的生产和销售基本上要靠控股股东等关联方进行。

五、规范关联方交易行为的相关建议

1. 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制定系统全面的法律法规。目前, 我国关于关联方交易的法律法规不够全面和系统, 存在关联方认定范围不全面、披露要求不严格等问题。我国对关联方认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关联方关系时间的界定, 导致忽视潜在关联人, 进而引发上市公司隐性关联方交易的发生,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 我国主要通过披露达到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规范, 准确、公开地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正是因为披露原则不够规范, 才导致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方交易的行为时有发生, 因此进一步建立有效的关联方交易披露原则非常必要。

(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 但不少企业的改制不够彻底, 导致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过于集中、“一股独大”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大股东通过关联方交易实现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 即大股东的“掏空”行为频繁发生。当然, 股权过于分散也会导致公司决策低效率、股东监督高成本的问题, 所以我国上市公司应适当分散大股东股权, 同时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和强化独立董事制度, 这样方可既治标又治本。

(3) 加强执法力度。对于非公允关联方交易行为, 如果没有具体惩罚措施或是有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 纵使有再全面再系统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也无济于事, 因为对于很多资本雄厚的大企业而言, 采取非公允关联方交易带来的利远大于由此带来的弊, 所以它们才会肆无忌惮地蔑视法律规范。

2. 提高信息使用者素质。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 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普遍缺乏投资决策所必需的金融和会计等方面的知识, 不能理解公司财务报告的内涵, 热衷于打听“小道消息”或者是采取“跟风”的方式进行投资决策, 很少质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正因为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求不足、要求不高, 无疑给发布会计信息的公司形成宽松的环境以致加剧非公允关联方交易的发生。若信息使用者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自然而然会增加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加强市场监管的要求, 这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上市公司的非公允关联方交易行为。

总的来说, 关联方交易行为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 利用得当则能稳定经营环境、降低交易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利用不当则可能导致关联方交易缺乏公允性和透明性, 从而扰乱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营, 这就需要通过加强监管和提升信息使用者素质使之得到更好的规范。

参考文献

[1].李端生等.关联方交易会计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2].叶铟.中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特征分析.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16

[3].李增泉等.“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 2004;12

行业类型 篇6

国内学者对大股东问题的研究, 总是与公司治理和企业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论分析主要表现在对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考虑上, 由于认识到国有股“一股独大”给公司治理带来的种种弊端, 学者们纷纷主张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公司股权结构分散化, 并为此提出了众多的国有股减持方案。而经验研究则更多地集中在分析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 如孙永祥、黄祖辉 (1999) 认为企业价值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二次函数, 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 公司的Tobin’Q值先是开始上升, 当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50%后, Tobin’Q值开始下降。陈小悦、徐晓东 (2001) 的经验研究表明, 在非保护性行业, 企业业绩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函数, 但这一关系在保护性行业并不存在。同时, 在外部投资者利益缺乏保护的情形下, 流通股比重与公司业绩负相关,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与公司业绩正相关, 国有股比重、法人股比重与公司业绩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即使是对于控制权的研究, 也是与现金流量权结合在一起, 分析计算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程度, 以及作为基础来研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例如, 叶勇等 (2007) 运用终极产权论对上市公司的控股主体进行分类, 通过追踪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 分析了1260家样本公司中终极控制股东拥有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及其比例关系, 进而研究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从以上的文献回顾可以看出, 当前国内学者对大股东问题的研究还不普遍, 特别是在大股东的所有权性质与公司治理效力的关系问题上经验研究仍然很不充分。徐晓东 (2003) 首先用以1997年以前在中国上市的508个上市公司1997—2000年4年间的2032个观察值为样本, 研究了第一大股东的所有权性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 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所有权性质不同, 其公司业绩、股权结构和治理效力也不同。第一大股东为非国家股股东的公司有着更高的企业价值和更强的盈利能力。然而股改以来, 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却很少了。于鹏 (2007) 从财务重述的视角对第一股东最终控制人的类型问题作出论述。严若森 (2009) 以国有股比重、流通A股比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以及第一、第二大股东持股比重之比作为公司股权结构变量, 以净资产收益率与市净率作为公司经营绩效变量, 以中国信息技术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对其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除此之外, 其他涉及第一股东的文献很少。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第一大股东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包括2007年以前上市的43家纺织服装行业公司2007—2009年的324个观察值作为样本, 并且剔除其中的ST类型股票的公司, 并以期从股东和公司治理的角度对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壮大提供经验支持。

本文对于第一大股东所有权类型的分类是根据具有终极控制权的股东类型来判断的。所谓终极控制权, 是指是指股权控制链条的最终控制者通过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而对公司拥有的实际控制权。本文根据La Porta等终极控制股东的概念, 参考刘芍佳的股权分类, 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分为以下3种。一是政府作为终极控制股东。包括终极控制股东为政府部门或机构、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国有独资公司、事业单位等。二是法人作为终极控制股东, 包括特殊法人如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共同创业而没有明确的控制股东的公司。三是自然人作为终极控制股东。自然人, 相对于政府作为终极控制股东的目标多元化, 他们的目的也比较明确。

二、纺织、服装行业样本选择和变量描述

1. 样本数据的选择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第一大股东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由于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受市场环境、宏观经济条件、行业情况等的影响各不相同, 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统计上的“噪音”, 本文选取了包括2007年以前上市的43家纺织服装行业公司2007—2009年的324个观察值作为样本, 并且剔除其中的ST类型股票的公司, 并以期从股东和公司治理的角度对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壮大提供经验支持。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同花顺软件以及和讯网。

2. 变量的描述

本文的研究变量主要包括企业业绩变量、股权结构变量两个部分。如下:

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 (Core ROA) :公司主营业务收益与总资产之比率

现金流资产收益率 (CFROA) :公司净现金流与总资产之比率

净资产收益率 (ROE) :公司净利润与其净资产之比率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Larghold) :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股票占公司股票总数的比例

如上所述, 本文根据所有权性质的不同将第一大股东分为国家股股东、法人股股东和自然人股东三类, 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测定。分别测算和比较了不同类型股东公司的业绩。

三、所有权差异影响的实证分析

1. 变量统计

为了更深入地反映上述的各业绩变量指标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公司经营的业绩水平, 我们按年度对三类企业各业绩变量的差异进行了考察。表2给出了第一大股东所有权性质不同时, 公司在企业业绩方面的差异情况, 一并列出如下:

结果显示, 从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 (Core ROA) 均值和中位数角度看, 三年的数值呈波动下降趋势, 第一大股东所有权类型为法人股的公司业绩, 低于第一大股东为国家和自然人的情况, 而后两者的表现却相差无几。从现金流资产收益率 (CFROA) 角度看, 差异则十分明显, 三年的数据波动性很大, 股东类型不同的公司业绩差异也十分显著。具体表现为, 第一大股东为法人和自然的公司业绩显著高于国家控股的公司, 而前两者之间也无较大差异。从净资产收益率 (ROE) 角度看, 除了数据波动性比较大外, 每年三者的数值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存在, 如2007年和2009年的数据显示, 法人和自然人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公司业绩要好于国家控股的公司。我们初步得到以下发现, 后两个同样反映公司业绩的指标现金流资产收益率 (CFROA) 、净资产收益率 (ROE) 反映出与第一个指标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 (Core ROA) 截然不同的结论:第一大股东类型为法人或者自然人的情况下, 两项指标显著的高于国家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情况。尤其是从现金流资产收益率 (CFROA) 方面看, 差距十分显著。对于上述情况, 本文认为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国家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公司的资产结构的问题。现金流量不充足, 应用账款所占比例的大都会导致出现上述情况。

上述种种结果显示国家控股下的公司效率、业绩低下, 而法人自然人控股的治理效率较高。然而, 这些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一种解释是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分割性、非效率性以及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外部投资人利益的缺乏保护等问题, 企业的这些业绩和价值指标可能并不是企业业绩或价值的真实反映。反映企业业绩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Core ROA变量, 国家股股东的公司其业绩变量的数值显著地高也并不表示其业绩就好, 它也可能是这类公司为了取得配股等权益融资而存在着更多地把利润做大的动机。公司现金流收益率CFROA的差异也似乎支持这一判断。

四、结论及原因分析

综上所述,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 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所有权性质确实会影响到公司的业绩表现。另一方面, 第一大股东为非国家股股东即自然人和法人的公司有着更高的企业价值和更强的盈利能力, 在经营上更具灵活性。

上一篇:配合比控制下一篇:电气安全性措施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