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物理教学

2025-01-23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精选12篇)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 篇1

新课程教育改革已实施多年, 由于经济条件、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等多方面的差异, 农村初中在实施物理新课程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严重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一、农村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的困难

1. 教学资源配置不足。

现代物理教学强调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理念, 探究性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条件制约, 没有完备的物理实验室, 没有专职的实验员, 缺乏足够的仪器。一些先进的仪器无法购置, 导致实验课无法正常开展。教师只好在课堂上讲实验, 在黑板上画仪器, 学生只能背实验、记实验, 没有或很少有动手实验的机会。另一方面, 农村中学还很缺乏计算机网络、图书、音像资料, 依然采取“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甚微。

2. 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

在农村中学, 多年来形成的“听、记、背、练”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部分教师仍将自己定位于知识的传递者, 教师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 学生是配角、听众或观众。这样的教学, 剥夺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体验知识获得的权利, 致使出来的学生只不过是应试高手, 缺乏创新意识, 缺乏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

3. 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环境和待遇各方面的原因, 农村边远山区学校师资严重不足;农村中学物理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与发达地区物理教师存在较大差距。教龄较长的教师知识陈旧老化, 思维呆板迟钝, 不会上网, 课件制作更是困难。一些教师不了解最新的知识动态, 上课时只能根据课本知识讲授, 课文中的观察与思考、调查与研究, 往往难以进行。还有一些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上课时语言表达不够准确, 存在知识性错误, 教学效果很不好。

4. 农村学生学习基础差。

自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许多的优秀劳动力流入城市, 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以农民为主, 其子女的教育基础与城市学生相比明显存在差异。在农村, 许多家庭生活条件普遍不如城市, 许多学生没有条件上网搜索, 查阅书刊, 从广播、电视等方面收集资料, 这使探究性学习难以实施。长期以来, 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大多是灌输式的, 教师讲到哪里, 学生就学到哪里, 不习惯自主、探究学习。

二、解决困难的对策

1. 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

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提高学生素质,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中学教学经费的投入, 帮助农村中学完善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室等现代教学必需的教学设施。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

2. 教师努力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实施成功与否, 尽管因素很多, 但关键在教师。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知识陈旧, 肯定适应不了课改的需要。因此,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以适应新课程的实施。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坚决废除“满堂灌”的老传统,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鼓励学生的兴趣爱好, 让学生自读、自思、自练、讨论交流等, 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逐渐积累知识, 发展自身能力。

3. 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除了引入一些新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任教外, 更重要的是改变原有教师的水平。作为教师要自觉参加培训, 利用空余时间读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专著和教学业务书籍, 掌握物理专业知识, 了解新的科技文化知识。同时多参加一些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活动, 吸收新经验、新方法。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

1. 积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 将大量的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例如, 在内燃机一节的教学中, 用Flash动画把内燃机四冲程演示出来, 把比较难的四冲程教学用这形象教学就突破了, 然后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 相互启发, 得出结论。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 能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 获得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 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因此, 我们要尽可能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有经常动手的条件, 给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提供广阔的空间, 例如自制放大镜、简易水位自动报警器、简易门铃等等。另外, 还可以针对教材上实验步骤的不足, 引导学生大胆改进, 增强可视效果, 或简化操作, 例如二力平衡实验原来木板是平放的, 经过改进改为侧放, 就增强可视效果。学生通过动脑、动手, 对实验反复设计、修改、推理、完善, 能有效地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既熟练基本的实验操作, 又培养创新思维、科学态度、科学方法,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增加教学实践, 凸现农村特色。

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 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以实验为契机, 充分利用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为主要途径和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学生可以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指南针、简易报警器和门铃;利用学过的电路串连并联可以给家里的电路进行设计安装。通过课堂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开拓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

参考文献

[1]杨朋辉.浅谈初中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9) .

[2]郭秀龙.初中物理的导学策略[J].华章, 2012, (33) .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 篇2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以读导写,读写结合,举一反三;鼓励学生深入生活,用心观察,积累素材;指导学生写作技巧,授之以渔,大胆创新;培养学生互评作文,集体互评,共同提高.

作 者:宣昊 宣正生  作者单位:宣昊(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安徽,芜湖,241000)

宣正生(巢湖市炯炀镇中心学校,语文教研组,安徽,巢湖,2380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7) 分类号:G63 关键词:农村初中   作文教学   探索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浅议 篇3

【关键词】物理教师 教学方法 现状研究

现阶段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大都是以“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材体系的教学中转到现阶段的《课程标准》条件下的新课改框架下的教材体系,由于过去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材,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教材内容偏难与现实社会热点问题脱节,教材编排体系严谨细致,练习题非常丰富,老师用起来顺手,学生学起来感到有章可循,虽然贯力一点,但教师教起来不感到有什么为难,按照教材严密的体系,教给学生系统的学习方法,一般采取讲解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灌输式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成功体验式教学法、青浦经验实验教学法等,这样教出的学生,理论知识比较系统,逻辑推理严密,运算技能较强,但缺乏动手实践,独立操作能力,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形成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学无于用,学生到实际工作岗位上用处不大,具体工作中还要重新学习新知识,这样浪费了时间,不符合改革开放大潮对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应对这样的教育方法,教材中不适应现代需求的地方加以改进,取舍已势在必行。

国家教育部顺应改革大潮,制定出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打破了由过去一家统览教材的陈旧格局,充分发挥全国及国际上的先进人才优势,发挥各大专院校智慧库的作用,只要在国家课程标准下就可实验教材,现行的教材注重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是物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实现了——人人学有用的物理,人人都必须的物理,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材编排,去掉了过去与实际生活脱节繁难的内容,降低理论严密的要求,增加现代应用较广泛与人民生活应用密切相关的内容,如统计与概率等内容,学生的物理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进交流等教学活动。

总之,作为课改的组织者,试验者教师,肩负着巨大的重任,课改成功与否系于一任,这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事业心,责任感,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改实验中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快知识传授更新步伐,不怕困难,迎着风浪,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迎接挑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探索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篇4

一、传统实验教学的困难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僵化, 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发展空间。实验时, 教师怕学生损坏器材, 就自己花相当的时间讲实验, 然后学生依样画葫芦, 记录几个数据了事。而有些老师嫌做实验麻烦, 加上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 感觉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更清楚、有趣, 于是花很多时间制作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看实验, 不重视实际操作。总之, 目前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 放弃了实验这个直观教学方法, 严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更新实验思路, 克服教学上的困难

(1) 采用多种形式的实验,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堂上, 也可以在课外, 或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充分相信学生, 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例如, 在讲长度测量和误差时, 可先让三四名学生用同一把长木尺测量课桌同一侧边的长 (注意相互保密) , 然后同时写在黑板上。通过学生实际实验测出的数据, 更能说明测量误差这个概念, 说不定还能说明测量误差和错误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2) 利用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计物理实验需要灵活、综合运用物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可循序渐进地要求学生: (1) 按实验原理和方法正确选择实验器材, (2) 设计实验原理和方法并独立操作, (3) 在此基础上力求设计独特的实验构思。例如, 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中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可提前要求学生预习, 并按课本及提示自己寻找器材实验, 然后上课时请学生说出方法并给大家演示。

(3) 开展探究活动, 培养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即模仿科学家的探究方法, 重视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步骤, 探究学生未知的知识。例如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册中安排的《探究摆的奥秘》, 我先让学生通过阅读练习册,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步骤, 然后介绍如何寻找器材、如何操作、同桌的同学如何配合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再把全班分成两组, 利用课余时间分别探究控制了变量后的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活动后, 可适当要求学生写出探究报告或总结,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 引导学生自备器材, 拓展创新。实验时, 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 也可以自备自制器材, 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例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 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 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 用输液管和刻度尺制作U形压强计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 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还能解决农村学校器材不足的问题。

一句话, 要更新教学理念, 结合实际, 挖掘学生潜能, 争取学生配合, 在农村学校大面积开展实验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迁安市蔡园镇孟官营中学) 的课堂、以后就变得有生命力的, 沉闷可是、压抑载入课。因本, 此进, 大多数中入我们的如学生对历史便失去了兴趣, 进而产生厌倦的何情绪粹的记, 忆材料历史在。为了还历史以真实学生的眼里变成了死, 我尝板的、试纯激了以下几点做法。发

导一、精心导入入语设计巧, 妙诱发, 兴趣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学心理,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 提高学习河生效率材, 不。因此同学生, 精心备课在平时的, 认真设计导入语教学中我根据不。迁同教北的

如二、语言风趣在给学生讲, 以知激趣安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内容历时, 介绍了左宗棠少年时就有大志, 他在15岁●王史神交古人时写的对”正体现了这一联“身无半亩, 点心忧。左宗天下;读书万卷棠出兵收复, 秋艳学新疆时, 已年近70岁, 为了收复被俄国占领的习一死战伊犁地区, , 他带着棺材出关为曾纪泽的外交谈, 判作了有力的后表示誓与俄国决兴盾, 在军事与外交的共同努力下, 终于收回了趣伊犁地区。这样, 通过资料的补充, 能像磁石

一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加深学生对左宗棠的理解。

三、创设情境, 以演求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不同的内容, 可以选取不同的激活方式。

(1) 演绎历史短剧法。在学《日本明治维新》时, 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编历史小短剧, 学生扮演天皇, 领着众大臣宣誓“五条誓文”, 大臣为天皇出谋划策, 提出各种意见, 天皇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表示赞同与否。学生演绎得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好像置身于当年的历史情景之中。通过学生的演出, 他们自我得到了表现, 潜能得到发展, 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

(2) 组织辩论会。关于如何评价秦始皇的问题, 学生持不同的观点。我把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 通过对问题的争辩达到拓展学生的思维, 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 经过老师的指导, 在辩论中学生的观点达成统一, 使学生对秦始皇做出正确的评价, 并同时知道了对历史人物应客观地认识与评价, 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样, 学生在辩论中思维能力得到开发, 合作精神得到培养, 学生在辩论中互相交流合作, 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3) 参观历史博物馆, 写出心得体会。在讲《凯末尔》一课时, 由学生布置三个展厅:成长———历史的选择、独立———救民于水火和改革———民族之崛起。三个学习小组分别负责三个展厅的布展。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课上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负责介绍, 带领全班同学参观展厅, 参观完毕, 要求每个学生写下一段话来纪念凯末尔。这样, 学生就在轻松的状态下学到了知识。

总之, 历史是真实的, 是实实在在的。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丰满历史, 还学生一个动态的、鲜活的历史, 让历史学科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对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篇5

存在问题的思考

我是一名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在写作教学这一块有较多的困惑,却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这些困惑。这段时间学习了朱传世、毛洪其、王立娟、季丽娟等几位老师讲课,静下心来作了一番思考,觉得这初中写作教学难的原因较多,但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要从学生和老师处找,下面谈一点我的思考。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学生的问题

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基础参差不齐。在农村,学生不但经常会受到“读书无用”论等不健康思想的侵扰,而且还会受到一些社会不良青年的不良习惯的影响。家长过早的放弃,老师也觉得力不从心。

学生进入初中,感觉是只能“吃老本”,有的甚至只能退化到抄写的程度上,如果布置一篇作文,要求600字以上,就只听见下边一片“妈呀”声。

2、老师的问题

我觉得当前应试教育之风依然盛行。因为现在中考作文的文体不限,所以很多老师就主要训练记叙文,而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则训练得不够,甚至有的根本就不训练。就只训练记叙文吧,又因很多老师在写作教学中缺少系列训练,所以学生的作文依然感觉难,感觉写不好。

二、解决办法

1、进行写作教学的系列训练

在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修改上都要进行一系列的训练,让学生知道作文的步骤,怎么写。这一点在几位老师的视频教学还有互动对话里面让我受益匪浅,我会慢慢一步一步的训练学生在写作各环节的技能。

2、改变改作文和评价作文的方式

以前通常都是学生写,老师改,老师一头扎进作文堆里,评语写了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这就像毛洪其老师说的“评价方式单一,而且不到位,无效评价。有标不依,无限拔高,追求理想境界。没有阶段性标准,缺少量化测量。”

三、过程与效果

我个人认为,写作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情。我如今在慢慢的改变我的做法,对于写作教学的系列训练还不见效果。

对于修改和评价方面,我要求学生第一步自改,然后交上来随机发下去互改,并写出评价的语言,再交上来我全部翻看一遍,再次作评。发下去之后我要求学生作出反思,力争在下次作文中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其实很多学生缺少的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一个把看到的现象转变为思维的过程。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漫谈 篇6

一、拨动“情”弦,激创作欲望

曾有一次,一个平时语文成绩还不错的女生在作文本后面给笔者留了言:“老师,您说作文是内心情感涌动的外在显现,可是日似一日的学校、家庭生活,点点滴滴全透着枯燥和平凡,哪写得出情真意切的文章啊?”是啊,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实情,不难看出他们怕写作文的缘由是没材料写,没心情写。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唯有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变“要他写”为“我要写”。德国的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即唤醒学生的主体创作意识,让学生踏着自信心与价值感的台阶,一步步靠近自己的目标——爱上创作。在这方面笔者是这样做的。

1以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

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是孩子的特性,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性牢牢抓住孩子的心。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觉得单调枯燥,情感上比较排斥,自然写不出情真意切的文章。而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直观、形象、新颖,可视性强,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作环境,他们有了表达的欲望的同时也增加了自信,就能在愉快的心情下写作。

2注重片段作文练习

大作文练习固然有它的优势,但从起笔到讲评在时间上存在着很大的脱节,并且农村学生大多数作文功底比较薄落,比较畏惧写长的文章,一提起写大作文就没有兴趣。相比之下,小作文就占据很多优势。一堂课中,教师指导后,学生当堂练习,随后可由小组推荐作品全班一起鉴赏。此外,初中生大多有着争强好胜的心理,看到同伴受到表扬,也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相较之下,小作文更具备课堂的时效性,也更易被学生接受。长期坚持下去,大作文质量必然会逐步提高。

二、采撷素材,开阔视野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脑子里应建立内容丰富的材料库。材料充实,下笔就会才思泉涌;材料匮乏,下笔必然百般搔头摸耳。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材料库丰富呢?

1读“有字书”

农村学生不爱写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阅读的知识面又相对比较狭窄,因此没什么可写。有鉴于此,笔者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考的阅读对学生的写作并没有太多的帮助。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内阅读”这个平台,对于文情并茂的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用精读深思的方法去读。例如,指导学生品悟文中描绘词句段落的方法,理解语言表达情感的奥秘,探究作者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课后,布置学生自主阅读课外书籍,并将课堂上学会的方法迁移到课外的阅读。自主选择读物再加上有任务的阅读,学生在阅读时更专注、投入。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学生可以逐步接受智慧的熏陶,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建立自己的阅读素材库。

2读“无字书”

读“无字书”就是读生活。每个人的生活大多是相似的,可有的人笔下的生活色彩斑斓,而有的人笔下的生活了无生趣,这是因为他们感悟生活的能力存在差异。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并从生活中捕捉生动的对象,对象观察得越深、捕捉得越细致,下笔时才能将它们更形象、生动地再现出来。对于农村的孩子,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课外活动、校外采风及社区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锻炼认识生活的能力,认识它的意义,从中挖掘出深意。在活动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点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捕捉到生活的真谛。只要让他们获得一双慧眼,他们就会发现生活处处充满精彩。

三、绽放思想,开发思维

语言是文章的基础,而思想是文章的核心。有学生抱怨课外书籍也看了不少,为什么自己的文章总是干瘪瘪的,毫无让人留恋处?也有同学埋怨:老师说只要将自己内心的话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文章了,可是我的文章为什么连我自己也吸引不了呢?很显然,很多学生都不明白“思想的高度”决定“文章的高度”。他们重视了素材的积累及真情的表达,却忽略了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将素材所表达的情感生动地再现出来。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始终是作文教学中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这样做。

1制造悬念,激发思维

青少年学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利用这点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如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教师假设:“假如韩麦尔先生第二天依旧来学校准备为我们上课时,他遇到新老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假如韩麦尔先生第二天依旧到来,学生却一个没出现在教室,他又会怎样呢?”对于这种假设,学生会非常感兴趣,这时他们想象的思维就会全部打开,一篇篇想象合理又充满趣味的文章就诞生了。

2创意模仿,让思维飞扬

给学生一些短小精悍的诗歌,让学生通过“仿写”体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如“让我怎样感谢你,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我整个海洋”,先指导学生观察句子的内在联系,然后让学生仿写,学生跃跃欲试,结果也令人比较满意。如有的学生写出“让我怎样感谢你,我原想摘拾一朵花朵,你却给我整个花园”的句子,还有的学生写出“让我怎样感谢你,我原想摘下一颗星星,你却给我整个星空”的句子,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渐渐尝到写作的甜头,这让他们意识到原来自己也可以写出诗一般的句子,学生的创作热情会被无限激发。

3课文续写,拓展思维

学生思维的挖掘离不开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本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深度挖掘。如教苏教版《泊秦淮》一诗歌,教学完后,笔者让学生思考:如果杜牧有机会走进那个歌舞升平的地方,杜牧会有哪些表现呢?是对商女的指责还是对那些高官厚禄者的鞭挞呢?请大家根据原文,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进行课文续写。其后,在讲评课中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切实感悟到不同的思维会形成不同风格的作品。

在日常教学中运用以上训练形式,长期坚持,定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加自主、活泼的锻炼,同时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一定有质的提升。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析 篇7

关键词: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问题,建议

一、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然而,农村初中在物理实验教学方面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设备、器材存在问题。

1. 实验器材、设备短缺。

部分中学由于经费紧张,没有能力购置实验仪器,装备物理实验室,根本不能开全所有的中学物理实验,于是就出现了想做实验而做不了的情况。

2. 实验器材陈旧,老化严重。

部分学校的实验仪器是多年前购置的,这些实验仪器陈旧,严重老化,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二)实验教学中在问题。

1.“应试实验”的教学理念左右农村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

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不管你采用什么教学方式,使用什么方法,也不管你的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只要考试时出成绩(指分数),你就是一位好老师,甚至是优秀教师。在这种理念背景下,物理实验也就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应试实验”教学理念。

2. 学生实验缺少探究性,存在为做实验而实验的现象。

(三)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1. 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

首先,农村中学物理教师实验素养参差不齐,实验技能技巧、设计实验的能力普遍不强,部分物理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实验培训,没有实验操作经验。有些教师虽然经过正规实验训练,但不善于进行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其次,有些教师对实验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不愿意开展实验教学。这主要表现为:(1)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不如做实验练习题”;(2)认为做实验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而考试时又不考学生实验操作,即使对学生进行实验考查也不影响笔试成绩:(3)认为物理现象简单、司空见惯,没有重做实验的必要;(4)有些实验以前做过,但效果不好,不愿意设计新的方案进行实验教学;(5)有些实验准备费时,不愿意多用时间去准备;(6)有些教师怕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损坏仪器。

最后,有些教师因在思想上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从而不愿意钻研实验教学方法,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 来自学生方面的原因。

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中不遵守规则,不按操作要求做实验,造成仪器损坏,从而影响实验正常开展。另有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实验费时,考试不考动手操作”,没有必要花费这些时间,缺乏主观能动性;个别学生对实验存在畏惧心理,怕实验失败,操作时思想紧张;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学生不易做成功,不能获得成功的快感,慢慢就会对实验失去兴趣和信心。

二、做好农村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大幅增加学生实验。

本来,演示实验在物理实验中占有“绝对多数”的比例,而这些演示实验习惯上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看,学生通常没有动手的机会。由此导致学生动手机会显著偏少,动手能力普遍不高。因而我们有必要设法将演示实验扩展到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把演示实验通过改进、改组和改造等方法适合于学生自己去实验。如: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合作实验或共同实验,创造条件将一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动手机会就能大大增加。

(二)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在实验方面的创造性,解决仪器缺乏的问题。

中学物理教师自制了大批的教具和实验器材后,还可以领导学生搞各种各样的课外实验活动,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极大的促进。但较少有人在这方面下功夫。这里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其他的原因,但是前者是主要的,教师不能以客观条件为借口束缚自己的能动性。实验时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器材,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例如用铅笔做压强实验,用饮料瓶做大气压实验、物体的浮沉实验,用输液管制作液体压强计、自制望远镜、潜望镜,等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同样来源于生活。

(三)将一些演示实验根据实际需要改为课外实验或家庭实验,将主要在课上实验的时间向课外延伸。

由于课外的时间比较充裕,因此课外实验在形式上可灵活多样,能并照顾到学生兴趣爱好等特点,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中安排的小制作、小实验,可让学生课下去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的气氛中积极动手、动脑。还可以将课本里的“小实验”改为课外活动。某些小实验,如“吹硬币游戏”、“筷子提米”、“纸盒烧开水”、“安装楼梯电路”、“测人的最大功率”,完全可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进行。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引导学生参加“小发明、小制做”活动,自制学具、教具,培养创造型人才。

在各个教学班成立自学小组,进行超前预习,引导他们自做学具、教具,鼓励他们创新。将“小制作、小发明竞赛”加以拓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现有物品、废弃物品进行小制作,例如自制指南针、杆秤、潜水艇等。当大量的废弃物在学生手中变成精美的教具时,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别的同学,都会感到强烈的震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参加自制学具、教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创造能力和环保思想。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工厂、发电站等各种生产场所。也可以组织各种专题调查,例如以环保、生活、交通、新能源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创造意识等综合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学习兴趣都是很有效的。

目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是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重要过程和载体。因此,农村中学要克服设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的困难,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初级中学实验室与设施配备标准 (试行) , 2005.4.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篇8

一、读写结合,举一反三

作文知识是一种抽象,必须结合具体的文章去揣摩才能深入领会,然后还需尝试以领会到的知识付诸实践,才能有取得实效的可能,这就突出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应尽量地发挥教材的潜在因素,让学生在阅读风格迥异的众多课文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写作方法的共性,形成知识体系。如通过学习《白杨礼赞》理解联想、托物抒情的写法,通过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领会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及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作方法,通过学习《看云识天气》就能领会说明文的语言生动、层次清晰的特点。即要做到以读导写,读写结合。

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传授写作知识,必须针对具体课文的特点找准“结合点”,然后以课文为写作范例,把写作知识的传授融合于具体课文的阅读指导中,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心领神会。如情景交融是记叙文中常用的知识,初中学生写景文中常见的就是为写景而写景,所以教学《春》时可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句段领会情景交融的四种形式:一是由情入景。开篇就把自己对春的向往之情作了直接抒发(盼望着,盼望着……),然后引出对春的描绘。二是以景托情。在具体生动地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5幅图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用了三个比喻句来讴歌春天,抒发感情。三是寓情于景。描绘春花图表面上没有一句话是抒情的,仔细品味句句洋溢着对春花的喜爱之情,情景像水乳般交融在一起。四是情景相生。在迎春图中,作者既描绘了一派生机和活力的景象,又抒发了满腔的激情,有景有情,情景辉映,相得益彰。学生对情景交融这一写作知识就会有具体的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写起《夏》、《秋》、《冬》来就能很容易地将这一知识贯通于文中。其它文章也一样,如学了《背影》学生就容易写《我的父亲》、《打工仔》等,这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深入生活,积累素材

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了,但却远离了劳动,远离了大自然,实际上就是远离了生活。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管,忽视课外阅读。有的学生无法汲取到有价值的营养,缺少生活的底蕴,缺少写作的素材,故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大自然,深入生活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是写作的素材。在农村,虽然没有能工巧匠构造的花园,也没有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更没有举行航模表演等科技实践活动的少年宫,但却拥有上苍赋予的丰富的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鸟兽虫鱼、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在这里,没有浓妆淡抹,没有人为雕饰,是实实在在的“朴”和“真”。应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收集民间故事、了解乡土文化等,深入田头、积市、商店去感受、体验,踏访大自然体验美丽风光,教师只需给予充分的引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一年四季花开花落、草木枯荣,会带给学生喜怒哀乐;人情世故会带给学生情感的熏陶,尊老爱幼、谦虚理让、拾金不昧、乐于助人、大公无私……会让学生接受精神的洗礼。在观察事物时,要让学生善于捕捉生活、情感、理性等诸方面的瞬间感受,要用“心”观察,用“脑子”观察,不仅看到事物的外表,更要“想到”过程、发展和实质。如看到“神七”上天就能想到“中华民族是伟大的,中国科技跻入世界先进行列,国家强盛……”,看到汶川地震就想到“人民财产安全、灾后重建、地震预防……”。

三、授之以渔,大胆创新

教师应对学生写作技巧加以指导,但不宜过多,否则就会束缚学生手脚,限制写作自由和空间。

1. 拟题求新,避免雷同。

教师可以把命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拟题,越新奇越好,作文定会别出心裁。如写寒假趣事,学生会拟出《打工的姑姑几时归》、《爷爷进城》、《喜人的春晚》……题目越丰富,创新意味也就越浓。

2. 从细处着手,选好写作的角度。

事物总是多侧面、多角度的,角度一变,特点就不同。作文就是要善于选好角度,“见前人所未见”、“发前人所未发”。如写身边的亲人,可尽量从细微处着手,可从“我给爷爷洗洗脚”、“妈妈的眼泪”、“爸爸的鼾声”等角度表现亲人的勤劳、汗水与智慧,故而更加深刻、新颖。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大胆联想和想象,选材、立意应看到事物的多角度、多侧面,使内容更丰富更扎实,题材就新颖了。

3. 自然和谐,布局要新。

新题材、新主题必须有相应的新布局。打破写作中固有的框框、套套,谋篇布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和谐结构,不装腔作势,不故作高深。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从东京写起,随机穿插与之相关的材料,行文自然流畅,把赞扬品质、表达怀念、抒发感情有机融为一体,就如同给读者讲故事一样,十分亲切。学生写作,只要言之有物,发之肺腑,清新自然顺畅就行,而不宜在结构上过分斟酌。

4. 语言要力求生动活泼。

高尔基说:“语言是一切实事和思想的外衣。”有了新题材、新主题、新结构,还得给文章披上得体的外衣。有人写时间快总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写春天总是“百花争艳”,这样就缺乏新意。教师还要多指导学生写一些真话、实话,富有童趣的语言往往比精雕细琢的话更吸引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平时可要求学生多留心将身边富有情趣的语言积累起来,善于用到作文中来。平时阅读时,也要教导学生多向他人借鉴学习,多在生活中积累语言,多向身边的人学习语言。

四、集体互评,共同提高

采用互评,让学生自己看到别人文章的“优”,摒弃别人文章的“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既激发写作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第一步,教师初评。将全班学生分成几组,每次只评批一组,大体上摸清全班本次作文的优劣之处。

第二步,集体互评。从初评的作文中抽出好、中、差三个等级的作文各两篇,作为本次作文评改的蓝本、范文,将范文及评改标准一并打印发给学生,评比时参照中考作文评卷方式分为四个等级。

第三步,小组互评互改。集体互评后,依据品评的经验及标准进行互改,写出评语,评出具体等级或分数,并签上评者姓名,要求评语以集体评改的等级标准为指南,从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加以中肯、适度的评价。学生都想让自己写的评语最符合实际,故态度会十分端正,批阅格外仔细。

第四步,教师抽样复查。教师点评、学生互改后,再抽出其中的四分之一进行检查,看学生评定的是否合乎实际。评定的等级是否能让被评者心服口服,对于评定优秀者给予表扬,对于评定有较大出入者,找评者面谈,指出问题所在。学生互评不仅能减轻教师负担,而且学生人人都有大显身手的机会,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能提高评改能力,激发写出好文章的热情,也能普遍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农村初中课外阅读教学三法 篇9

1、学生没有课外阅读时间。

受应试教育和中考的影响, 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 大多时间在题海中遨游, 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许多老师为了抓成绩, 提前上课, 推迟下课, 学生连上厕所时间都很紧张, 更不用说下课看课外书了。而课外阅读也被认为是可有可无, 读不读对考试成绩无多大影响。尤其到了临近毕业的年级, 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2、学生没有课外阅读兴趣。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 学生学习兴趣转移。有的迷恋电视节目, 有的迷恋电脑游戏, 有的迷恋上网聊天, 真正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不多;并且农村学生家长也大多文化素养低, 对孩子课外阅读不重视, 有的限制看课外书, 认为是看闲书影响学习的成绩;有的不愿花钱让孩子买课外书, 觉得书价昂贵买来不合算;再加上在农村中学, 学校领导大多是理科老师, 对语文学科就不重视, 更不用说支持课外阅读了。所有这一些, 都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二.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 这是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陶醉于春光无限时发出的感慨。意思是 说, 不到园林, 就体会不到真景点沁人心脾, 只有步入其中, 才能感受到妙不可言的另一种境界。其实, 阅读一本课外读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农村初中课外阅读现状如此,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 该如何引导学生步入课外阅读的园林, 去领略其中那妙不可言的另一种境界呢?

(一) 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于漪老师也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有兴趣才会入迷, 入迷就会钻得进去, 学习就会有成效”。是的, 也只有有兴趣, 学生在阅读时, 即使遭遇一定的困难, 也往往因此自然生发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所以说, 要使学生养成语文课外阅读的习惯, 首先就必须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为此,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坚持阅读的无错原则, 只要不是黄色的, 黑色的, 老师就应鼓励学生阅读他们感兴趣的读物。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不蛮横地规定阅读任务。3、保证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 给予他们享有合理的时间、恰当的书籍和可行的阅读方式的自由。

(二) 指导学生选好读物, 开展多样的语文阅读活动。

现在的图书市场, 鱼目混珠, 良莠并存, 若教师单纯提倡而不指导, 学生容易误入歧途。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时, 就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于他们阅读的书。比如初一学生, 童心未泯, 教师就可多介绍一些童话、寓言、民间故事之类的书。如《安徒生童话》 《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希腊神话故事》《西湖民间故事》 等等。到了初二、初三, 学生渐趋成熟, 教师就可慢慢引导他们阅读一些中外名著、杂文短评、科普文章等等。指导学生要像蜜蜂采蜜一样, 广采博收, 扩大视野, 发展智能。至于书籍的来源与活动的方式, 条件可以的学校, 可以开设阅览课, 每周安排一、二节课的时间, 安排学生进阅览室阅读;条件不允许的学校, 则可以让学生发挥奉献精神, 自己献书捐书, 进行专人管理, 有序借阅;当然学生也可以自己到书店选购所需的图书。

(三)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 教师还应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质量。主要是教会学生精读和略读的方法。同时, 要教会学生做笔记、查资料、做批注、写札记等阅读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通过 课外阅读搜集成语、俗语、谚语、对联、民间故事等。

课外阅读主要是学生自由阅读, 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 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 提高阅读质量, 切实完成课外阅读计划, 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后, 教师还得定期不定期地让学生交流展示, 进行评比。如开故事会、写书评、读后感、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 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也可进行语文智力竞赛:词语接龙、成语接龙等等;甚至, 教师还可把课外阅读的成绩作为语文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计入评价档案,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探析 篇10

1. 实验投入不够。

目前, 相当一部分农村初中没有标准的物理实验室, 理化生合用实验室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实验室) 。农村中学的实验器材, 主体属Ⅲ类配备, 受条件的限制, 所配仪器数量少、差缺大, 甚至连一些应有的常用仪器也没有配齐。虽然近几年来“普九”验收, 政府不断加大投入, 教育教学条件大为改观, 但困难也日益增多, 原有的实验器材老化, 损耗严重, 学生分组实验根本无法做, 甚至连一些演示实验也做不起来。本该实际操作的实验被搬到了黑板上, 成了“黑板实验”, 长期的“黑板实验”, 使学生失去了“实验的兴趣”, 感到学习物理很乏味。

2.“应试实验”的教学理念左右农村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

很多教师认为:不管你采用什么教学方式, 使用什么方法, 也不管你的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只要考试时出成绩 (指分数) , 你就是一位好老师, 甚至是优秀教师。在这种理念背景下, 物理实验教学中就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 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应试实验”现象。

3. 学校和教师普遍存在着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思想, 重理论、轻实验。

为了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讲授法。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 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行。由此而产生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不良现象。一些物理教师错误地认为做实验是浪费时间, 而讲实验既节省时间, 又便于突出和促进学生把握有关实验知识要点, 继而提高教学效率。

4. 学生的内在因素。

物理学科具有说理严密、教学知识多、单位复杂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极易产生以下不良表现:

(1) 消极、厌学。表现为:懒惰, 不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应付, 把学习当做包袱, 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依赖, 缺乏独立学习的精神和习惯, 抄袭作业。

(2) 畏惧、害怕, 不愿参加物理学习活动。表现为:恐惧, 学习中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 如害怕回答老师提问、做实验、做作业等;回避, 因畏惧物理学习而回避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3) 自卑, 对物理学习丧失信心。表现为:灰心丧气, 对学好物理缺乏勇气和信心;自暴自弃, 放弃物理学习。

二、改进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策略

1. 克服困难, 创造条件, 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农村学校由于种种原因, 可能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师应设法解决。在学生分组实验中缺少电阻, 就让学生到电器维修铺收集旧电阻。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试验中, 让学生自备蜡烛, 刻度尺等, 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如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火柴盒、纸筒、易拉罐、塑料瓶、小石块等都可作为探究实验材料, 用于验证物理原理。

2. 深化物理实验的考查方式。

在考查中, 我们要把实验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考查的重要内容。首先, 从思想上要认真对待物理实验, 物理技能考查从组织到实施, 都要认真对待, 不能让其流于形式。其次, 物理实验试题要能从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3. 转变观念。

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转变观念是关键。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行动, 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综合考虑。我们不能把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咎于物理教师, 其实不少教师是深知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的, 也设想或尝试采用较好的教学方法, 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和条件限制, 最后不得不放弃。因此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要让全社会认识到教育不能追求暂时的表面效果, 不能急于求成, 而要着眼于未来, 特别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对社会的作用与价值。教育不能带有功利性, 而要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4.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学生的学习往往是以学习兴趣为基础的。当学生对某学科知识产生兴趣时, 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1) 实验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物理课中的实验对学生最具有吸引力。教师应尽可能地多做演示实验, 为学生创设更多更好的物理情境。例如在“大气压”的教学中, 新课引入时, 先做演示实验: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过来, 纸片掉不下来, 连一滴水也流不出来, 学生很惊讶。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 进入新课教学。教师再叫两位同学拉抽出空气的马德堡半球, 两个同学使出浑身力气也拉不开, 使学生既惊奇又确信“大气压存在而且很大”的事实。逼真的实验现象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而且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2) 增加学生成功的体验。有些后进生不喜爱物理, 并不是他们从来对物理不感兴趣, 也不是从没认真去学, 而是因为他们过去有太多失败的痛苦, 而没有成功的欢乐。教师应对所有学生寄予厚望, 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需要教师的具体帮助时,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恰如其分的赞扬, 关注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 使他们不断增强信心, 逐渐转化成一种学习的内在动力, 从而促使他们消除厌学情绪。遵循教育规律,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消除厌学情绪的重要途径。

总之, 只要切实地消除制约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多方面的不利因素, 通过教门相关部门和广大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就会得到切实的改善和发展, 实验教学的现状也就会得以改变。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以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课,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篇11

【关键词】农村初中    物理    实验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学科不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而且非常有用,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然而在农村学校,物理实验设备相对缺乏,教学资源比较不足;学生感觉物理难学,逐渐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轻视物理实验教学。鉴于这样的现状,教师要想法设法,不但要完成教材上规定的实验,还要利用农村的教学资源,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和条件,而非一味地讲授课本知识,忽视实验教学。

一、实验要注意安全第一

不论是在教室里进行演示实验,还是在实验室进行操作实验;不论是课堂内的实验,还是学生自主在校外进行的实验,师生必须首先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师生在设计实验时,首先要考虑实验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包括实验用品安全),保证实验者的人身安全。例如在电学部分,有些学生有特别强的好奇心,在没有干电池(组)的情况下,一个人在家里没有家长的帮助,擅自尝试用220V的家庭用电串联或并联用电器,有些用的电器甚至是大功率的,这样很容易造成触电,造成危险。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实验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二、演示实验要充分准备、熟练操作

演示实验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课堂实验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一种教学手段。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同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思考并分析实验现象。要使演示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并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在演示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准备好实验所用的所有仪器和材料。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教师还要多备一些易碎易坏的仪器和材料,以免在演示过程中出现意外而手忙脚乱。教师不要以为以前看过别人演示而认为自己会操作,或是在以前做过而疏忽大意,在45分钟内进行演示实验,不仅仅要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而且要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达到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效果的完美结合。教师在课前要反复操作,直至熟练,同时还要考虑到演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对学生进行分析解释。

农村初中学校的一个教学班大约有45人,教师如果在讲台上进行演示,教室后面或侧面的学生可能看不到或看不清楚,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解决。一是改变教师的演示位置。教师可以将演示台置于教室中间,让学生围坐在周围,在进行演示时,教师为了避免挡住部分学生的视线,可以以演示台为中心,旋转着进行演示。二是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器材自制实验器具,在不改变演示效果的前提下将原来较小的实验仪器放大,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

三、注重实验探究的科学过程

人教版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材在每一章节都设置有一个探究活动,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进行探究,也可以在实验室让学生自主探究。《标准》中明确列出了初中物理两年必做的20个实验项目。不论是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还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都要严格按照实验的科学步骤进行,不可随心所欲。首先师生或合作,或独自提出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并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和假设,鼓励学生多角度思维。接下来设计实验,设想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在理论上准备好后,开始用所需仪器和材料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做完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而后师生共同评估实验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实验过程的科学性,最后师生、生生间交流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另外,教师不可“一刀切”,完全按照实验要求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要让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法,激励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四、鼓励学生自主实验

《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要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的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这是对学生实验的基本要求。教师不要因身处农村学校,就以没有实验条件为借口,或错误地认为实验不重要而忽略了农村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有些教师担心学生自主实验存在安全问题而“禁止”学生做实验,有些则认为实验费时费力,还有的认为只要让学生记住实验仪器的名称、作用、用法和实验观察就可以解决考试题中的实验题。殊不知,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实验更是如此。不让学生自主实验,学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不利于新课标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要善于引导,适时鼓励,起初让学生在指导下实验,之后让他们自主实验,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他们合作、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实验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教师要高度重视。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实验室,在校内还是在家里,师生要以安全为前提。实验前,教师要充分准备,直至熟练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师生要严格按照其科学步骤教学,切忌随心所欲。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实验,激发并培养他们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农村学校物理的实验教学质量,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篇12

一、用自主探究为指导,确立学生学 习主体地位

因为长期以来众多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众多教师普遍认为:只要灌输给学生的知识越多,学生就越有可能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这种观念致使他们在日常教学时更加偏向于“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而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作为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抹杀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热情,甚至直接代替他们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整合与掌握。

二、以学习兴趣为指引,切实提高课 堂教学效果

常言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这说法一点也不夸张,恰恰证明了一个道理———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带给学习者极大的动力与力量,有利于他们主动克服各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努力争取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来讲,要想更好地开展物理教学活动,必须结合初中学生独特的心理、兴趣特点进行学习上的引导,力求通过这一点来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

1.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物理知识 教学。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物理课程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这样,既可以激发且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将其灵活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2. 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 要作用。

实验是物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中的定义、规律等大都是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才总结出来的。因此,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厌其烦地多采用实验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力求通过这一手段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

以上是本人亲历一线教学实践心得。 在此,望广大初中物理教师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课堂教学中力求较好的教学策略,在分析初中学生心理行为的基础之上,积极组织各种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形式,进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上一篇:预算准确率下一篇:社会责任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