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刍议(共9篇)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刍议 篇1
作为农村初中学校的广大一线教师, 我们的任务是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 同时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好的生源。作为物理教师, 教学中首先要瞄准基础知识, 课堂教学的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但目前农村初中学校普遍面临共同的困境, 由于民营学校的崛起和城里学校的自主招生, 造成生源严重不足, 生源质量低下, 一些教师流失等问题, 就我们蒋集学校而言, 每年从六年级升到七年级流失学生达1个班, 前10名学生基本都流失。在校的初中部生源中, 一部分部分来自于村小, 一部分来自于本校的农村学生, 他们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知识面相对狭窄, 厌学情绪较严重, 再加上农村学生的家长, 大部分由于忙于改变自家的经济状况, 不懂得或无睱顾及教育自己的子女, 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观念。面临这种状况, 要提高我们物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这里本人结合我校的教学情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新形势下, 科技的日新月异, 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手段的更新, 对我们广大的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我们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多参照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的成功的做法, 经常参加一些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 夯实自己教学的功底, 为提高我们的物理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互动的、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目标下自主学习、交流的环境;为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甚至各执已见的研究性学习氛围。因此作为初级中学的物理教师应教会学生初步的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 而不应该一言堂地将物理知识逐一呈现。我认为只有教师的资源丰富了, 才能为提高质量奠定前提。
二、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感兴趣
新课标要求下物理课堂的教学氛围应该是活跃的, 而不是死板的, 教者应该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能否让学生进入角色, 我个人觉得,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者的意识, 也就是教师的“为”与“不为”的问题。例如八年级《速度》这一节, 教师采取分组比较不同纸片下落快慢及测量纸片下落速度的实践活动, 学生气氛活跃, 学习爱好浓厚, 通过亲身的实践观察活动, 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比较到位, 课堂教学效率高。而另一位教师则从生活事例着手比较物理运动快慢, 这种生活再现配以单调的解说未必能引起全体学生的注重力, 不能多角度全感官地调动学生的爱好, 对于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则采取教者与俩位学生共同完成, 其他学生则充当观众, 这样做打击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根据现场观察很多学生对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都有自己的看法, 都想跃跃欲试一下, 可惜教者却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与急于表现自己的欲望。因此, 我觉得激发学生的爱好要害还在于教师, 真正把学生学习的爱好调动起来, 在教学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结合学校实验器具和自制教具情况, 逐步把原有的一些演示实验、小制作等变成课堂学生探究操作。每周有一到二堂这样的课, 学生自然会喜欢上你这个老师, 喜爱学习你这门功课, 真正把“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之一。当然, 探究活动还要调控好课堂教学秩序, 不能乱, 要对让学生有一定的预见性, 要真正起到主导的作用,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三、立足基础确保好生更好、学困生变好
初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每一位学生顺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 同时兼有为高一级选拔生源的功能。基于这种目的, 教师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实际, 教学中瞄准基础知识, 对于基本知识的讲授与分析要细致到位, 不能华而不实。在此基础上, 适当拓宽知识的深度、广度, 让吃不饱喝不足的学生能尝到鲜, 品到甜。对于后进生, 要尽力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 平时的练习则以基本题为主, 这样可以提高农村初中学校整体的物理教学质量。
总之, 只要我们广大物理教师真正能从思想上改变现状, 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农村初中学校物理教学质量定会重上新台阶。
刍议农村初中古诗词教学 篇2
作为农村一线语文教师,考虑到学生基础薄弱,功底浅陋,知识面窄等实际问题。在平常的教学中,我逐步探索出“三读”教学法:
粗读——体会诗词节奏美
古诗词的教学应先特别注重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读出魅力,读出图画,读出艺术,读出诗中流淌的音乐美。
朗读时要注意停顿、重读以及语调的处理。古诗词朗读的节奏并不复杂,如:五言诗词一般可分为“二/三”或“二/一/二”形式;七言诗一般可以分为“二/二/三”的形式。如,在朗读韩愈的《左迁至南关示侄孙湘》时,可按照“二/二/三”的节奏,“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洲/路八千”。重读的音主要有“九重天”、“路八千”、“家何在”、“马不前”等。尤其在朗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时,要注意“云横”稍微平缓,“秦岭”开始上扬,“家何在”处达到上扬的顶点,以表现心中的惨痛之情。“雪拥”处又是平起,稍微低沉些,在“蓝关”处开始下降,至“马不前”处降到极点,且“马”字稍微拖长,“前”字顿收,以表现前途艰难的英雄末路的悲痛。另外古典诗词都有严格的用韵规律,让学生把感情和气势融入到韵脚中,也能突出诗词的情境。如“相见是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的《无题》),一个“难”,一个“残”,道出沉重的离别之情,叹惋着人生命运的无常。
你看,诗歌节奏的抑扬顿挫不正如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吗?通过朗读,把诗歌变成跃动的音符。
细读——领会诗词情境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细读是理解诗意的第二个阶段,在教学时,我们要引领学生进入摇头晃脑、细嚼慢咽的状态,品味古诗词,品其景其情,品其意其感。
例如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粗度感知了这首小令的音乐节奏之后进入细读悟情阶段,这个阶段我又引导学生三读三品:一吟一品——品物境:学生边诵边吟,边吟边品,品到妙处,诗中之景物便活了起来:枯藤,老树,昏鸦,瘦马,古道……纷至沓来,映入眼帘,挥之不去,构成多彩多姿,变化多端的凄美图画;再吟再品——品情境:景物愈发活灵活现,图画愈发栩栩如生,藤意象——枯;树意象——老;马意象——瘦;道意象——古……一股凄凉之情油然而生,满眼萧瑟,泪眼汪汪,叫人断肠,与作者达到心灵会通,品出了诗情;三吟三品——品意境:品出意境,景物越来越模糊,情境愈来愈伤悲,自己仿佛就是曲中的断肠人,心中凄凄惨惨戚戚,心神迷迷离离,恍恍惚惚,达到物我两忘。此时,一首诗便真正读懂了。
另外,教授《天净沙·秋思》时,我还尝试过从此曲的灵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入手,去品味诗歌的主旨。再顺着作者的思绪回溯到曲中的具体意象。学生体会到了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以此指导学生去理解作者所白描的十种景物。这十种景物有机地映衬文章主旨,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这些景物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让图景带上了悲凉的气氛。这样下来,学生也就能很好地品味到景有情,情景妙合无痕的境界。
精读——意会诗词意境美
我国古典诗词讲究“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求自我在与自然深沉契合中激荡而生的某种“情趣”,“神韵”,这就是诗词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生命情调和客观自然景色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和谐统一的结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读”为契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深入意会诗词意境,让学生跨越时代、民俗、社会和情感的障碍,根据诗词的文字信息,展开联想和想象,与诗人一起进入意境,品味浓郁的诗情,以获得审美体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通过精读让学生认识到,在世人心中,月是美的象征,是思念亲人朋友的载体,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它更是失意文人抒发情感的寄托。“人又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境在情种,情随境生:对人生的感悟,对亲人的思念,昂扬达观的心境,失意但不失志,尽在诗中。
“诗是流动的画,画是静止的诗”,在读的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调动一切手段来理解诗歌,如将诗转变为画,转变为歌,即可加深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景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情,将会展现在学生画笔下,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邓丽君委婉如诉的歌声中也变得清晰可感,可触可摸。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刍议 篇3
由一点出发, 借助已有信息, 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 也可以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维可以在对比中展开, 也可以在类比中进行……总之, 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仿写是指导学生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的有效途径。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思维。我是从学习赵丽宏的散文《峡谷》入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峡谷》的构思是在寻找不同事物的相似点中进行的。作者捕捉住了自然界的“峡谷”与“社会生活—政治变革—自然界噩梦般的大峡谷”的共同特点———难以逾越。告诫人们必须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 才能像江河冲出峡谷一样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峡谷”。模仿《峡谷》的构思, 我要求学生在动笔写《大地与安泰》一文前, 从安泰离不开大地出发, 寻找具有“离不开”这一相似点的不同事物。比如鱼儿离不开水, 万物离不开太阳, 孩子离不开母亲, 党离不开人民……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 由“形似”到“神似”, 从而对《大地与安泰》这一特定的情境展开思路, 引发出对党与人民之间鱼水之情的议论。
又如郭风的散文《桥》。我指导学生模仿作者在“桥”与“塔”的对比中展开联想, 让学生在正反对比中引出议论。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 思绪从京都跳到家中的小院, 由现在拉回过去, 描写的内容从樱花到关于风景画的主张到与前者看似无关的“一片树叶”。整个思维活动紧扣“珍重生命”这一主题扩展, 既不受空间限制, 也不按时间顺序, 而是在自然景色的瞬息即逝却周而复始, 在人类从自然的永恒中得到的安慰和感召的联想中发散游动。通过分析这些作品的结构, 学习作者发散思维的方法, 可使学生思路活泼、浮想联翩。
通过检索与提取, 将每一种思维方法分解成几个步骤反复训练。如巴金的《灯》:由眼前到回忆, 由自己到他人, 由山那边到古希腊……假如作者不是操作思维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运动, 是不会具有那么多特殊意义的“灯”和“光”供作者运筹, 供他作为主观思绪的寄托的。
通过模仿“灯”的构思, 将作者的思维分解成下述几个步骤, 我指导学生写题为《黑板》的抒情散文。“由眼前想到过去”, 学生想到幼时父母教他识字的小黑板, 小学里黑板上的加减乘除, 中学里黑板上的分式、方程……从而得出“黑板是人生的摇篮”的认识。“由此地想到彼处”, 于是学生想到了学校长廊上的、居委会门口的、医院门诊处的、法庭外的、食堂里的种种黑板报, 于是又得出“黑板是社会万花筒”的结论, 并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从这不透明的窗口了解了生活的众多方面。“由一般想到特殊”, 学生想到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以石板代替黑板学习文化, 想到《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写在黑板上的“法兰西万岁”, 于是发出了要珍惜每一天的肺腑之言。
在指导学生分析相同事物的不同点时, 我以散文《枕木》为例, 把指导学生思维发散的过程分解为二步。第一步是启发学生找出枕木所有的特点:脚踏实地, 默默无闻;排列整齐有序伸延;承载重压稳如泰山……第二步是由这些不同的特点出发, 寻求与其一致的精神状态: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团结协作的典范, 大无畏精神的化身———平凡中的伟大。一位同学在《拥抱大地的巨人———枕木》中写道:“在我的眼中, 枕木仿佛慢慢地竖起, 有了眼睛, 有了手, 它们变成人了!从战争年月那冰冷的河中浮起的人桥到手拉手一起走向刑场的烈士;从挥着热汗向大地掘油的老一代工人到今日擎着掘土机巨臂筑起杨高路的年青一代。他们走过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走过了洒满金色光辉的油田。在血汗浇铸的轨迹上, 走向未来。这便是我们的民族, 一个无比坚强、无比团结的民族, 用无法抗拒的脚步, 一步一步走着自己坚实的路!既然我们都是这样的枕木, 就应该毫不吝啬, 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奉献给这条路。”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 构思时能否浮想联翩、思绪如天马行空。这种思维发散活动建立在知识与经验的积淀上, 是思维操作方法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在整个初中阶段应将发散思维方法的训练按单元有计划地安排在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
发散思维方法可以按单元进行教授。每单元教会一种发散方法, 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1.方法辅导。包括分析范文, 了解思维发散的模式, 并按此发散方法练习作文。
2.巩固练习。重点为讲评本单元所传授的方法掌握运用的情况。如写作《桥啊, 桥》一文, 一位同学由面临小学、初中难以衔接产生的苦恼希望能为自己建立一座桥, 让这座桥将她引向所爱、所憧憬的理想的彼岸。文章的思路在今昔对比中展开, 在对未来的追求中延伸, 文思如涌。讲评既强化了方法指导, 又激起“我也行”的自信, 有利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中再实践。
3.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点为通过比较已教授过的几种发散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检索与提取的能力, 进行综合运用的示范。
每个单元要完成三至四篇作文。有的借助“相似点”发散思维, 有的对比不同点, 有的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刍议 篇4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策略
初中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大多数农村初中的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很难,不好学。所以在农村初中,数学成了一门薄弱的学科,教学质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从教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已有多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感觉学生却越来越难教。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教师经常面临这样的情况:讲了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一知半解;7年级学完了,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不会进行有理数的计算;课堂中有许多同学不能积极、真正地参与到与同学合作讨论学习中去,自己也不能独立地进行探索实验和发现。作业照抄同学的,应付了事;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根本不喜欢学数学,与老师“唱对台戏”,在数学课上常出现违纪违规的现象。到了8、9年级,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且两极分化明显,学生的数学成绩呈现“葫芦状”状态,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学困生的比例越来越大,每年中考或期末质检,能考及格的人数总是少于不及格的人数。
二、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的成因
1.社会家庭方面的原因
近几年,农村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很多工作对学历方面没什么要求且薪水不低。如初中毕业生到上海等沿海一带去打工,月薪都4000元以上,远比我这个教了十年书的老师多。现在农村人在附近打零工的工价也不低,如会木工、瓦工等技术活的一天150元以上。而去读高中读大学的学生不仅需要投入时间和财力,大学毕业后能否找到个好工作还是个未知数。一些家长甚至灌输子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即使去打工,会写名字懂得加减乘除就足矣”。在这种“读书无用论”的灌输下,学生也就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从而对读书失去兴趣。
2.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农村学生起点低、基础差,导致学不懂数学,从而对数学不感兴趣。农村学生由于从小在農村长大,见识少,所学知识都是书本知识,所以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学习主动性不强。并且大部分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家庭教育与监管,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加之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只要前面某个知识点没学懂就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所以农村学生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难度增大、内容增多,能学好数学的越来越少,致使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
3.学校方面的原因
素质教育虽然提了多年,但直至现在素质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口号上,即便是少数在素质教育方面有一定进展的中小学,充其量也只是应试教育的附属物,只占次要的地位,离登堂入室取代应试教育的理想还相差很远。所以当今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很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考核主要还是学生的分数。为了提高成绩,用“时间加汗水、阳光加灯光”提高学生的成绩成了首选教学方法。多数农村学校一天的课程加早读和晚自习都超过10节课,每节课都安排老师去上课或辅导,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疲劳。“时间加汗水、阳光加灯光”的方法对数学的作用不大。学生整天呆在教室,加之学校生活的枯燥,结果使学生厌恶学校生活,抵触老师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成了陪读生。
4.教师方面的原因
社会要求与待遇收入的反差导致部分教师心理不平衡。在农村人眼中,教师应该是素质高品德高尚的象征,他们可以谅解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中出现酗酒、赌博等行为。但看到教师中也出现酗酒、赌博行为时就义愤填膺,横加指责,千万个不应该,而在待遇收入上又看不起教师。虽然《教师法》上有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的条款,但是教师工资一直远远低于公务员工资是个不争的事实。因为教师拿的是裸体工资,而公务员除了工资外还有年终奖和其他福利。所以许多教师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以求改变命运,或是想办法调往城市学校。这些现实让许多教师心理很失落,从而降低了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热情,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三、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1.改革评价制度
要落实课程改革,就要重视评价制度改革。在实践中发现,评价几乎成为制约课程改革理念真正落实的一个瓶颈。尤其在农村中学,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处于课程改革的不同层次,但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如何评价学校的工作。在目前中考、高考存在的条件下,考试作为一种导向,一种最主要的评价方法,对于课程改革起着引导作用。只要中考、高考仍然保持原来的价值取向,学校、教师就不可能真正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素质教育。我认为农村教育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农民为目标,增设劳动技术教材。改革现在这种与城市中学一样只看重分数的评价。因为农村初中每一届学生能上高中的都低于50%,读完高中后能上大学的低于25%,绝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农村去。虽然现在国家在大力扶持发展职业学校,但对无心学习文化课的学生来说,初中三年多数时间被虚度了。所以我认为,农村初中应兼备职业学校的职能。
2.提高农村数学教师的素质和服务意识
既然选择了农村教师这一职业,就应热爱这一职业,力争使自己做得更好。在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寻求适合农村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法,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学有所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程度的数学知识。如在批阅试卷时,当批到30分以下的试卷时,心里会很恼火,有想把试卷撕了或叫学生来骂一顿的冲动。这时要告诫自己,这些学生也是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好他们是自己的职责,不要厌恶他们,他们学不好也有自己的原因,这样就能心平气和地认真批改,想好下去该怎么辅导、怎么让他们改正错题的方法。
3.教师要因材施教
农村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如何让他们有效地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把握好因材施教。根据农村学生数学成绩落后比例较大的特点,教师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培养学生数学基础能力,从整体上改善数学落后的情况。为了使学生的数学素质有所提高,扎实所学知识,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成长背景、性格、爱好和优缺点的不同,采取分层次、分组教学的方法。比如,老师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应该给予鼓励,并适量补充课外练习题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分析能力。对于性格内向、学习较差的学生更应该要有耐心、有信心,通过课外辅导,“以优带差”等方式,对基础差的学生放慢速度,重在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不再排斥学习数学,并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相信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在今后会有改观和进步。只要教育主管部门和我们广大教师坚持长期不懈地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学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一定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廖端冰.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外教学研究,2013(2).
[2]张荣.浅谈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数学教学通讯,2012(33):52-53.
初中作文教学刍议 篇5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现状透视,原因分析,读者意识,模仿写作
一、现状透视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权重已不言而喻。对此,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已作了八点说明, 但现实生活中, 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尽如人意, 虽然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投入很多, 但产出较少。笔者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 目前初中生的作文现状主要是:1.感情虚假, 常常无病呻吟, 缺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会。2.结构混乱, 条理不清, 谋篇布局随意性很大。3.语言枯燥乏味, 面目可憎, 毫无表现力。4.选材重复, 题材撞车现象司空见惯, 不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加工素材。更为严重的是, 有些在小学阶段作文写得尚不错的学生, 到了初中阶段作文质量却停滞不前, 甚至有后退的迹象, 作文中的童真童趣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八股腔, 这不能不说是初中作文教学的悲哀。
二、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 应该是多方面的。
1. 教学理念的偏移
在语文教学中, 人们对作文及作文教学的认识较片面, 从领导到家长到教师再到学生, 都对作文教学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只重分数不重素养。由于语文学科固有的特点, 人们还存在着重理轻文的意识, 觉得语文成绩提高慢, 考试中偶然性大, 相反, 理科成绩提高较快, 并且在每次考试中, 成绩相对稳定, 所以语文拉不开差距常常成为人们轻视语文的理由。即使就语文教学本身来讲, 有些语文老师, 包括一些学生, 认为作文教学的效果更慢, 所以他们宁愿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文本的阅读等方面花更多的功夫, 也不肯在作文上多花些时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因此, 作文教学见效较慢, 不可能一蹴而就, 更不可能立竿见影。
2. 教师作文指导和批改的简单化
目前, 很多教师教学理念未能与时俱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但在作文指导中, “指导—写作—批阅—点评”的僵化模式至今仍然盛行, 没有发挥出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就以写作前的指导来说, 教师往往讲一些原则性的理论, 不太注重与文本阅读相结合, 大讲特讲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诸如感情要真挚, 内容要饱满, 情节要曲折, 语言要生动。但针对性训练却很少, 不能围绕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展开作文教学活动, 作文课仍然是纸上谈兵, 学生写出的作文还是原来的水平, 久而久之, 学生越来越怕写作文, 作文水平始终难以提高。再就教师的作文批阅来看, 缺少个性化的作文点评, 常常写一些不着边际的评语, 如“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乏味”、“选材陈旧”、“书写马虎”, 不能真正让学生得到一些教益。
三、解决途径
1. 培养学生写作中的读者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 初中生尚处在心理彷徨期, 世界观、人生观还未成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往往感性多于理性。教师应该引导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引导他们敢于、善于说真话, 抒真情,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此也做了明确要求, “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在这一方面, 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写作中的读者意识。
所谓读者意识, 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换位思考, 是预设并靠近读者的意识, 可用一句话概括为“写给谁看的问题”。接受美学告诉我们, 读者不仅以阅读者的身份存在于任何一种文本之外, 而且以“隐性读者”的形式隐含在文本之中。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就是要学生考虑如何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传递给读者, 运用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能引起阅读者的兴趣并让他们乐于理解和接受。写文章时总要想到这篇文章写完后给谁看的问题, 总要假想读者就坐在自己的旁边, 吕叔湘先生说过, 我写文章时总想到有一位读者就坐在我旁边看。
但学生在实际写作时的情况却是怎样呢?可用“目中无人”四个字来概括。不少学生把写作当作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或者是考试的需要, 错误地认为作文就是写给老师的, 而老师也似乎成了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 有的学生甚至在作文完后, 连自己都不想再看一遍, 更别提精雕细刻, 认真修改了。长此以往, 学生难以用一种坦诚、直率、诚实的态度去写作, 写作的内容也就没有了真实感。因为在学生的意识中, 读者对象几乎为零, 这样写作没有了倾诉对象, 没有了交流对象, 等于没有了读者对象。初中生作文中的很多问题, 小到遣词造句, 大到谋篇立意, 都需要进一步雕琢加工, 而这些工作都与学生的读者意识有关。
语文教育家朱自清对读者意识也有精辟论述, 他在《论教本与写作》一文中写道:“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 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一向的写作练习都有假想的读者。”如果学生“不意识到假想的读者, 往往不去辨别各种体裁, 只马马虎虎地写下去”。由此看来, 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实际上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要打破长期以来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模糊认识, 因为以往部分教师只关注作文教学中的“写什么”和“怎么写”, 而对于“为谁而写”即“写给谁看”却关注得太少。学生有了读者意识, 等于有了一个沟通与倾诉的对象, 能给自己的作文以明确的定位, 相当于为自己设置了一个“话语情境”。有时候, 为什么学生的日记和书信的质量比较高, 笔者以为原因就在此。
2.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教师必须要求学生针
对具体的对象进行写作, 要求学生有明确的假想读者, 如老师、同学、朋友、父母等, 教师要提醒学生, 读者对象不同, 写作的内容、重心、表达的方法也应该不同。比如《谈幸福》这样的命题作文, 如果假想的读者对象误认为幸福就是有钱、有房、有车, 就可以分析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果假想的读者对象性情古怪, 内心封闭, 就可以谈谈幸福的意义;如果假想的读者对象是追求幸福而不断碰壁的人, 就可以阐述如何才能获得幸福。这样, 学生作文时便能增强针对性, 情感真挚, 思维活跃, 作文的效果就比较好。作文虽无太多的捷径, 但教师应该给学生以最佳的捷径,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认为模仿是初中生写作的一个基本方法。人们学习写作, 都离不开模仿。比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崔灏《黄鹤楼》诗作的模仿。所以,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模仿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模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模仿立意。立意, 就是一篇文章的主旨, 立意有高低之分, 平淡与新颖之分, 浅薄与深刻之分, 立意受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生活经验的提炼感悟等因素的制约, 而初中生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缺漏, 他们的文章难以有新颖深刻的立意, 所以, 教材中的文本, 包括一些优秀范文的立意, 不失为提高学生作文立意品位的有效办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知事物、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使作文立意新颖深刻。比如, 可以模仿萧乾的《枣核》中的爱国情怀, 朱自清的《背影》中的至爱亲情, 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中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等等。
(2) 模仿结构。部分初中生作文时, 在谋篇布局方面带有“信天游”现象, 有如猪八戒踩西瓜皮, 遛到哪里算哪里。笔者在作文教学中, 指导学生从模仿语段着手, 即由教师提供一个结构清晰规范的语段, 让学生在课上当堂模仿, 比如模仿写景的顺序、角度, 模仿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模仿议论语段的结构, 模仿应用文的固定格式。实践证明, 模仿语段结构是较为有效的训练手法, 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作文谋篇布局的基本技巧。比如对于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 笔者在指导学生了解它记游时的多角度变化及作用以后, 提示学生这一特点可以模仿借鉴, 就有学生写了《九寨沟记游》一文, 习作采用了写景时观察角度的多变化, 文章层次清晰,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 模仿语言。语言是文章的外壳, 一篇立意、布局俱佳的文章, 也需要个性化、生动形象的语言。古人云,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就是这个道理。而语言的习得也需要从模仿开始, 可以模仿教材中的文本, 也可以模仿一些时文, 借鉴极富生命力的部分, 以丰富习作的语言, 使习作语言或生动典雅, 或简明朴实, 或明快酣畅, 要引导学生多模仿一些语言大师的作品, 如朱自清、沈从文、梁衡、鲁迅、老舍、毕淑敏等, 他们的作品语言风格鲜明, 极富感染力、表现力, 会给学生很大的熏陶和启发。比如贾平凹的《月迹》的第三小节, 写月亮时所采用的拟人手法和口语化的语言, 活泼生动, 体现了童心奇妙的想象力。据此, 笔者让学生用类似的语言仿写一段晚上观察天空中星星的文字, 效果也很好。
当然, 以上三个方面的仿写在教学实际中不是完全孤立的, 而要根据不同学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文本综合进行。
初中作文教学刍议 篇6
一、收集与题材相适应的写作素材
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收集写作素材, 内容主要应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入手。例如,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可持续发展等等, 以便学生在关注社会事实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一) 从资料中收集写作素材
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根据题材内容来收集写作素材。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 收集材料的途径很多, 例如, 查阅相关书本、翻阅相关杂志、阅览网上的文本等等。教师安排写作素材的收集任务时, 应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够动手收集, 做好写作的最基本工作, 为写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从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
作文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学生只有细细地观察和体验生活, 才能有非常真切地描绘和欣赏生活, 再加以领悟, 就能够写出好的句子和文章来。学生还要积极地参与到身边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去。实践才是硬道理, 只有用自己的亲身体会给自己创造一个活生生的素材来源, 才能激发写作潜力, 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启源, 激发学生写作表达欲望
启源的工作要重视, 初中学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 需要去多接触大自然中的事物与社会中的各种元素, 要细心观察, 敢于发问, 还应该积极地学习更多有用之法。学生的视野一旦被打开, 教师就要多方面引导学生去感触生活, 将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这个大环境充分结合起来, 从而在生活中让学生增长见识、启发思维, 受到感染, 将学生内心深处的写作表达欲望激发出来。例如, 课文《童趣》就常常有“物外之趣”, 写作都在于自己的观察。另外, 国家的建设、好人好事、奇闻奇事、上海世博会、四川打黑以及海地地震等等, 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 无论是我国还是外国都能成为话题, 都应该让学生去接触、去思考, 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描述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而提升写作水平。其实有心人往往善于发现身边的素材, 也会感受, 更会选择一个角度去进行描述。事实证明, 将学生带入生活, 能拓宽视野, 也能丰富知识, 还能激发其思维, 激发写作欲望。
三、多方式写作教学, 让学生“动”起来
多样的作文教学方式, 无论是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提升, 还是对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热情的激发都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学生写作兴趣的提升, 也有助于互动教学的持续开展, 要构建初中作文课堂的“互动之桥”, 则需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之中“动”起来, 调动他们的感官融入课堂, 自然能够更好地实现作文思维的发散。
(一) 让学生“动手”
初中语文教学中应适当地让学生动手, 让他们亲手亲笔地完成一些“创造”。例如, 在余光中《乡愁》一文的教学中, 诗中充溢了浓烈的思乡情绪, 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中或课堂结束后同样以这种现代诗的形式仿造乡愁自我写作一首表述感情的诗, 写出自我心中的“愁”。诚然,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 也许他们的诗很幼稚, 然而, 这种亲自动手的方式无论是针对他们对于诗文的理解来说, 还是从提升他们的作文兴趣角度来说, 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完成后, 我们可以将收集到的较好的作品让学生在班级中分享朗诵。这种成就感, 会更让他们有动力去学习。让学生“动手”, 即是要学生在课堂中亲身体验快乐、收获成功, 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和参与兴趣, 在动手的过程中则实现了互动。同时, 学生兴趣的提升也有利于他们互动积极性的提升。
(二) 让学生“动眼”
经常听到学生抱怨, 在写作的时候, 明明有很多话可以说, 可是真到写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这个就是缺乏生活中细致观察所导致的结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例如, 在一些名胜古迹或者是有纪念意义地方的写景作文教学中, 或是对某个地区景色、建筑赞扬的诗文中, 我们可以在网上下载或者其他渠道将相关地区景色或建筑的影像为学生播放, 让学生能够亲眼看见, 犹如亲临其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很容易融入写作的情境中, 写作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三) 让学生“动脑”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地为学生讲解写作方法, 让学生去感知各种方法之间的不同和运用这些写作方法对表达文章起到的效果。例如, 《荷塘月色》一文中, 作者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将荷塘在月色下的美态描绘得淋漓尽致。通过给每种表达方式举例子来给学生讲解, 让学生更能够理解教师讲解的写作方法和使用这些写作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让写作也成为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四、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增强情感与写作知识积累
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 大部分擅长写作的学生都一致认为, 自己的阅读、实践以及领悟才是提高作文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要让学生明白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途径是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可以使我们形成思维的优化与敏锐, 提升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提升写作悟性, 激发写作灵感。例如, 阅读《水浒传》时,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了很多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 也了解如何去刻画一个人物, 并在写作中进行尝试。广泛的阅读必然会扩大积累, 加强文化方面的积淀, 通过积累与积淀的酝酿, 久而久之, 一定会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 作文教学必须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首位。只有创设乐写的氛围,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由熟生巧, 渐入佳境, 让作文教学成为广大师生轻松快乐的日常工作。
摘要:作文教学归根结底是要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灵感, 为写作积累素材, 使他们在锻炼中提高对生活、人生的感知力, 拓宽写作思路。本文从指导学生收集写作素材, 评改方式等方面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关键词:作文教学,初中,素材,思维,评改
参考文献
[1].沈刚, 《初中语文高校课堂教学初探》[J], 《学生之友》 (初中版) (下) , 2010.09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评课刍议 篇7
下面, 我谈一下个人的一些想法, 愿与广大教师共勉.
一、课堂教学活动应是教与学的有效的双边活动
这是因为教学的参与者只有教师与学生, 作为教师, 他不仅拥有知识, 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学生对于要学的知识是陌生的.教师如果只注意自身的感受, 就会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其表现是教师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 学生似懂非懂, 呆若木鸡, 典型的“满堂灌”;但如果过高估计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 课堂教学就容易变成“满堂问”, 其表现是教师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学生回答似是而非, 疲于应付.正确的做法应是:数学课应看成一个由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探究活动, 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 二者的作用并不等同,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起到引导、督促作用, 是课堂教学的调控者、参与者、促进者.所谓“有效”, 指的是教师与学生的配合要生动自然, 不牵强附会.
二、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要搞好教学, 必须“动之以情”, 重视学生的感情投入.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搞好引入教学, 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
具体讲, 就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 所提问题应该有趣、有价值, 但最主要的是要与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个人的知识基础及个人经验发生联系,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对新知识、新问题的探索中.必要时, 可设置陷阱, 让学生的思维定式被打破.
2. 搞好师生间的互动探究.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放下架子, 要参与, 要善于“装傻、装糊涂”, 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 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3. 设置巧妙的练习.
我常用的方式为“步步高”, 即练习有梯度, 让各类学生都有思维的历练, 让他们享受学知识的快乐.
4. 要善于转化学生的消极因素.
由于学生的基础、兴趣、智力、品质方面的不同, 学生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学生积极参与, 争强好胜之心较强, 有的学生却懒散、贪玩、好动、好说, 但对学习却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对于这些学生, 教师必须善于观察, 了解他们的症结所在, 对症下药.好的课堂教学并不是不暴露学生问题, 而是看教师遇到问题后, 能否从容自如地处理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如在课堂教学中, 我曾经发现一老师为学生设置了“闯关”练习, 大部分学生均跃跃欲试, 但有一名学生却自始至终情绪低落, 不愿尝试.老师把他叫起来, 他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问他敢不敢“闯关”, 他说:不敢, 且声音很小.老师并没有放弃他, 而是让同学给他一些掌声, 在此鼓励下, 他勉强回答, 竟然全对了, 课堂里掌声又一次响起.两次掌声使这名学生摆脱了怯懦, 增强了自信.当然, 教师处理问题并不能都是一个模式, 有的可能轻轻放过, 有的则须精雕细刻.
三、要充分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初中的数学思想主要包括:抽象、分类、数形结合、化归、转化 (从易到难、从特殊到一般、从正面到反面、从具体到抽象、从式到函数、方程等) .对于一堂数学课, 我们不能光看解决问题的数量, 要看解决问题的质量、广度、深度, 能否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能否将知识融会贯通, 能否使数学思想统领教学过程始终.
四、要充分渗透新理念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摒弃旧的教学观:教师一味讲解, 学生被动接受;只重结果, 不重过程;重知识, 不重能力;只重学生的知识形成, 而轻视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而代之以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倡合作探究, 共同参与;在教学过程中, 既重过程, 又重结果;面向全体学生;要有科学的发展观, 具有前瞻性.
总之, 一堂好课, 除具有语言准确无误、无知识点错误外, 更应具有“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师生互动探究、对学生暴露的问题处理得好、练习设计处理得好、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得好、能渗透新课程理念”等优点.
另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是教师多讲与少讲.我认为这不能作为评价的标准, 教师的讲要“精”, 贵在“拨”, 即教师的讲要起到引导作用, 能够画龙点睛.
二是教学模式的运用.长期以来, 广大一线教师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 能够取他人之长, 克己之短.而推广较多的好的教学模式如尝试法、四层次教学法、六环节教学法等只能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如果不管什么教学内容, 不考虑学生的实际, 一味地应用一种模式, 学生势必产生厌烦情绪, 就不会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故我认为教学模式不能一概“拿来”, 必须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三是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说, 多媒体授课结束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课”的单调局面, 它具有容量大、信息多、形式活、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深等优点, 深受师生欢迎, 但它也容易出现“学生课上感知多, 课后无收获”类似小猴掰棒子的情况.所以, 我认为教师应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较好.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刍议 篇8
一、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
教师未能融入到合作学习中, 把合作学习片面理解为学生的单边合作, 布置教学内容后无所事事;农村的学生由于信息闭塞、见识少等原因而缺乏合作技能;重“合作”轻“个性”;活动内容设计难度不妥当;分组不合理;合作时机不恰当。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笔者经课堂实践、调查、分析, 认为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一是教师对在合作学习中角色模糊, 且缺乏有效的问题预设和评价机制;二是学生合作意识淡薄, 缺乏适度的合作动机和主体精神, 因此, 创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学习, 明确角色意识, 提高调控能力。
教师应成为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要倾听学生的发言, 不能一味都予以肯定。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教师必须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 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如活动开展顺利时, 应给予及时的表扬;任务不清楚时, 要耐心向学生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 应提供及时的点拨, 使讨论顺利开展;学生不愿意参加合作时, 应耐心给予鼓励和帮助, 使其充分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2. 合理分组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
(1) 按座次就近组合。小组合作分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即小组内各成员间性格、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组内是异质的, 组间产生了同质性。组内异质为组内互相帮助提供可能, 组间同质为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小组人数应适当, 每学期调整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 设在课前、课堂和课后进行。
课前的小组学习可围绕预习来进行, 包括查阅词典、思考、质疑等。可根据当日天气、学生出勤、学习课程、班级记事、新闻报道等安排几分钟的daily report, 让小组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 课上小组推选代表演讲, 教师指定报告或学生自由发言进行交流。
课堂的小组学习活动应自然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交流的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开展语言交际活动。还可举行小组会话比赛、问题抢答竞赛等, 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
课后的小组学习活动, 可以布置组内成员听写、朗读或背诵、会话练习与检查书面作业等。
(2) 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这种小组组合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 一般以4~6人为宜, 这种方式组合往往是同质组合。在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教材中丰富多样的题材、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 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如笔者在教学牛津英语8A U-nit4 Animals后, 设置了一个小组合作任务:组内合作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animals, 在组内交流。又如, 在讲授牛津英语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时, 课后让学习小组调查青少年的烦恼, 然后在课上小组交流。
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的学习目标, 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 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 调控积极的合作学习过程。
(1) 设计合理的合作内容。教学内容要着眼于学生实际, 坚持阶梯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进行难易编排, 内容应逐步提高。要把握活动内容的尺度, 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 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另外, 设计活动内容要考虑学生的兴趣, 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 从而避免冷热场的现象。合作学习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挑战性, 难度应以不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不超越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为标准。例如, 译林版牛津英语8B Unit1介绍了香港九龙城的过去与现在, 于是要求小组同学共同去调查自己家乡的过去与现在的变化, 从而更加热爱家乡, 以下方面可供参考: (1) About the environment; (2) About the wildlife; (3) About the transport; (4) About the people; (5) Where will you live when you grow up?Why?设计结果大大出乎笔者意料, 课堂上各个小组积极踊跃地汇报本组的调查结果, 很精彩。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又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接受了德育教育。
(2) 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时机。笔者发现并非每堂课都要组织合作学习, 应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 并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 要学生独立完成;而难度大的内容要通过合作学习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得多花费心思。可根据一单元或一课书中的重难点, 设计一些探究性、发散性的、能激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如Pre-reading的问题设计, Speaking up的情景设计等。例如, 在教到8A Unit 4 Animals时, 让几个学生到讲台前模仿一些动物的行为举止、叫声, 猜测是什么动物, 他们用自己的情感表演到位, 且易记住单词。
4. 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评价
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恰当的评价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树立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把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个人的评价相结合。这样学生能认识到从合作过程中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 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当然, 在小组评价时, 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 激发组内的竞争, 调动每位成员的参与积极性。
制定评分表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把集体评价与对小组个人的评价相结合。这样的评价制度可以促使学生更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调动每位组员参与的积极性, 有效地打破了“个人承包制”。因此,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个学生, 要为他们定一根不同基础线, 只要他们超越了基础线, 哪怕是一点点, 也要给予表扬和激励, 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快感。
新课标倡导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在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程发展,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新的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确实还存在着多方面问题,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 使之成为英语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摘要:在当前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上, 合作学习倍受青睐, 但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成为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合作学习要注重合理分组、合作内容设计合理、要选择适时的合作时机、小组合作评价机制要多样, 这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并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刍议 篇9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也可以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维可以在对比中展开,也可以在类比中进行……总之,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仿写是指导学生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的有效途径。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思维。我是从学习赵丽宏的散文《峡谷》入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峡谷》的构思是在寻找不同事物的相似点中进行的。作者捕捉住了自然界的“峡谷”与“社会生活—政治变革—自然界噩梦般的大峡谷”的共同特点——难以逾越。告诫人们必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才能像江河冲出峡谷一样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峡谷”。模仿《峡谷》的构思,我要求学生在动笔写《大地与安泰》一文前,从安泰离不开大地出发,寻找具有“离不开”这一相似点的不同事物。比如鱼儿离不开水,万物离不开太阳,孩子离不开母亲,党离不开人民……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由“形似”到“神似”,从而对《大地与安泰》这一特定的情境展开思路,引发出对党与人民之间鱼水之情的议论。
又如郭风的散文《桥》。我指导学生模仿作者在“桥”与“塔”的对比中展开联想,让学生在正反对比中引出议论。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思绪从京都跳到家中的小院,由现在拉回过去,描写的内容从樱花到关于风景画的主张到与前者看似无关的“一片树叶”。整个思维活动紧扣“珍重生命”这一主题扩展,既不受空间限制,也不按时间顺序,而是在自然景色的瞬息即逝却周而复始,在人类从自然的永恒中得到的安慰和感召的联想中发散游动。通过分析这些作品的结构,学习作者发散思维的方法,可使学生思路活泼、浮想联翩。
通过检索与提取,将每一种思维方法分解成几个步骤反复训练。如巴金的《灯》:由眼前到回忆,由自己到他人,由山那边到古希腊……假如作者不是操作思维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运动,是不会具有那么多特殊意义的“灯”和“光”供作者运筹,供他作为主观思绪的寄托的。
通过模仿“灯”的构思,将作者的思维分解成下述几个步骤,我指导学生写题为《黑板》的抒情散文。“由眼前想到过去”,学生想到幼时父母教他识字的小黑板,小学里黑板上的加减乘除,中学里黑板上的分式、方程……从而得出“黑板是人生的摇篮”的认识。“由此地想到彼处”,于是学生想到了学校长廊上的、居委会门口的、医院门诊处的、法庭外的、食堂里的种种黑板报,于是又得出“黑板是社会万花筒”的结论,并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从这不透明的窗口了解了生活的众多方面。“由一般想到特殊”,学生想到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以石板代替黑板学习文化,想到《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写在黑板上的“法兰西万岁”,于是发出了要珍惜每一天的肺腑之言。
在指导学生分析相同事物的不同点时,我以散文《枕木》为例,把指导学生思维发散的过程分解为二步。第一步是启发学生找出枕木所有的特点: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排列整齐有序伸延;承载重压稳如泰山……第二步是由这些不同的特点出发,寻求与其一致的精神状态: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典范,大无畏精神的化身——平凡中的伟大。一位同学在《拥抱大地的巨人——枕木》中写道:“在我的眼中,枕木仿佛慢慢地竖起,有了眼睛,有了手,它们变成人了!从战争年月那冰冷的河中浮起的人桥到手拉手一起走向刑场的烈士;从挥着热汗向大地掘油的老一代工人到今日擎着掘土机巨臂筑起杨高路的年青一代。他们走过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走过了洒满金色光辉的油田。在血汗浇铸的轨迹上,走向未来。这便是我们的民族,一个无比坚强、无比团结的民族,用无法抗拒的脚步,一步一步走着自己坚实的路!既然我们都是这样的枕木,就应该毫不吝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奉献给这条路。”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构思时能否浮想联翩、思绪如天马行空。这种思维发散活动建立在知识与经验的积淀上,是思维操作方法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整个初中阶段应将发散思维方法的训练按单元有计划地安排在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
发散思维方法可以按单元进行教授。每单元教会一种发散方法,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1.方法辅导。包括分析范文,了解思维发散的模式,并按此发散方法练习作文。
2.巩固练习。重点为讲评本单元所传授的方法掌握运用的情况。如写作《桥啊,桥》一文,一位同学由面临小学、初中难以衔接产生的苦恼希望能为自己建立一座桥,让这座桥将她引向所爱、所憧憬的理想的彼岸。文章的思路在今昔对比中展开,在对未来的追求中延伸,文思如涌。讲评既强化了方法指导,又激起“我也行”的自信,有利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中再实践。
3.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点为通过比较已教授过的几种发散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检索与提取的能力,进行综合运用的示范。
每个单元要完成三至四篇作文。有的借助“相似点”发散思维,有的对比不同点,有的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总之,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训练是一个由简到繁,由运用单一的方法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由以教师引导为主逐步过渡到学生运用为主,由模仿到形成方法系统的过程。发散方法的训练是反复练习,不断强化,并呈层进式的结构的过程;思维方法的训练与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既为同步发展,又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训练。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刍议】推荐阅读: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浅谈08-27
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的报告12-10
初中作文教学刍议05-15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07-14
农村初中英语趣味教学07-22
农村初中英语高效教学06-15
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06-22
农村初中数学阅读教学08-04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09-22
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