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资源

2024-10-16

专利资源(精选10篇)

专利资源 篇1

专利代办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业务派出机构, 主要承担专利局授权或委托的专利业务工作及相关的服务性工作。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专利电子申请审批系统的产生, 在不久的将来, 电子申请审批智能审查系统上线运行, 专利代办处专利申请文件受理的这一重要职能将不复存在。专利代办处基于自身如何优化现有的服务职能、如何拓展新的服务职能, 成为现阶段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专利代办处的角度, 通过对现有的服务资源进行梳理, 分析不足及原因, 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策略。

专利服务资源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专利服务资源的内涵

专利服务资源是指提供与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环节中有关的一切服务所依赖的资源。分析专利服务资源的概念, 我们可以看出, 专利服务资源主要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所拥有的一手基础数据资源, 正是因为这些基础数据资源的存在才能实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服务职能, 进而实现专利代办处的专利服务职能。专利服务资源的运用贯穿于专利申请过程中的检索、申请、审批、授权以及授权后的流程服务等整个过程, 可以说, 专利服务资源贯穿于专利的整个生命周期。

专利服务资源的特征

1) 基础固化性

专利服务资源所依赖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基础性数据, 这些数据非常庞大, 但经过我们仔细分析可以看出, 数据可依据类别进行区分, 相对固化。虽然数据的数量每年都有大幅增加, 但不改变其基础固化性。

2) 可优化性、拓展性

专利服务资源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 有了一定的发展。历史演变的过程就是专利服务资源优化和改进、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因为专利服务资源的可优化性和拓展性才有了今天知识产权事业的蓬勃快速发展。

3) 专利服务种类的多样性

专利服务资源具体到服务种类上, 包含了国家局和专利代办处的所有业务, 具体有:专利电子申请用户注册、专利申请文件 (纸件、电子) 的受理、费用减缓请求的审批、专利费用的收缴、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专利登记簿副本制作、电子申请纸件通知书打印及发文、专利的复审及无效案件的办理及相关业务咨询服务等。服务种类的多样性基本满足了申请人及发明人的需求, 实现了从国家局到地方专利代办处专利申请的一站式服务。

专利代办处专利服务资源的现状分析

代办处现有服务种类及优势

代办处的专利服务种类

专利代办处的服务资源主要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中国电子审批系统 (简称E系统) 。E系统基本囊括了国家局的所有基础数据资源, 但由于权限限制, 有些数据内容属于保护或半保护状态。例如专利的中止、保全, 代办处只能看到部分信息;再如专利的无效, 代办处从E系统中无法得到准确信息, 仅能知道此专利是否涉及无效。除E系统为主要来源外, 还包含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及专利权质押登记系统, 该系统可以准确查询到专利许可、质押状况的详细信息。

目前代办处的专利服务种类包括:

1) 专利电子申请用户注册。负责接收内地申请人和代理机构当面提交的请求办理电子申请注册材料。对于不符合办理条件的, 返还申请人并指出文件的缺陷;对于符合办理条件的注册材料进行数据录入、数字证书签发及文件扫描, 并将电子申请注册请求审批通知书发给申请人。

2) 专利申请文件 (纸件、电子) 的受理、费用减缓请求的审批。纸件与电子申请受理程序原理相通, 纸件略复杂于电子申请, 故以纸件申请流程为例:按照专利申请受理工作规程规定的专利申请受理范围, 接收、审核、处理专利申请文件。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 确定申请日并给出费减结论, 再进行数据采集及校对工作, 并向申请人发出受理通知书和费减审批通知书;对于不符合受理及费减条件的, 向申请人指出文件缺陷。

3) 专利费用的收缴。完成申请人当面、银行汇款或邮局汇款等专利申请费、年费等费用的收缴工作。

4)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完成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变更、注销申请的接收和受理审查工作。符合办理条件的, 依次进行数据采集、扫描及上传工作, 并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各类证明文件发送给申请人。对于不符合备案条件的, 向申请人指出文件缺陷。对于专利质押工作, 代办处只进行材料的审核及接收, 具体制作业务由国家局进行。制作完成后, 代办处完成代发文工作。

5) 办理专利登记簿副本。受理并审查申请人递交的办理文件副本请求书, 对于符合要求的, 完成数据采集工作, 并进行登记簿副本的本地制作、打印及发文。

6) 电子申请纸件通知书的打印、发文。

7) 相关咨询服务。负责申请人对于专利申请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答工作, 为申请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代办处的服务优势

专利代办处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地方知识产权局共同的对外服务窗口, 发挥了连接政府和公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其最大优势在于设立于地方, 服务于全国, 能够与广大专利申请人、发明人及社会公众取得密切联系。一方面, 代办处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专利申请人所需办理的业务, 为广大专利申请人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 代办处可以及时了解申请人的需求, 加以弥补实现专利服务资源的进一步优化。目前, 专利代办处的业务数量及质量水平达到空前高度。据统计, 代办处受理的专利申请占全国专利受理量的2/3以上, 收缴的专利费用笔数占全国专利费用收缴笔数的1/2以上。更为重要的是, 代办处的业务质量稳步提升, 全国范围内的代办处受理业务差错率于2011年起即迈入万分级别, 基本实现了“零差错”。代办处在专利业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已成为我国专利工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专利事业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时, 代办处为地方知识产权的宏观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及经济建设, 为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代办处专利服务资源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代办处专利服务资源的不足

代办处目前的服务资源存在以下不足。

1) 服务种类缺乏。代办处现有的专利服务种类有限, 呈现“不增反减”趋势。首先, 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回了代办处一些业务办理权限, 例如, 代办处自2013年5月1日起不再受理中间文件, 申请人、代理机构提交的中间文件需邮寄或面交至国家局受理处;其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国家局正在积极筹划的专利电子智能审批系统即将上线, 届时代办处专利受理业务将急剧萎缩, 业务种类将进一步减少。

2) 基础数据的调用权限不高。正如前文所述, 代办处对于专利的中止、保全等数据无权查看或者仅可以查看部分内容, 导致一些业务无法独立开展。而像专利复审、无效等信息, 即使是国家局初审及流程管理部也没有基础数据资源, 需依据复审委反馈信息。基础数据的缺乏是目前代办处无法开展更多业务的关键因素。

3) E系统缺乏相应的数据导出功能。目前E系统能够进行的仅仅是系统内某一地区或某一代办处专利申请/受理的数据统计, 除此之外, 无法将数据导出系统进行更为深入的统计分析。

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提出的服务资源的不足,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人才来源与培养模式较为单一;2) 细化的制度指导不足;3) 数据资源不足;4) 业务权限下放有限。

发挥代办处优势, 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策略

笔者认为, 代办处服务资源的优化可以从以下三个面入手:第一, 梳理现有数据资源及业务, 即优化现有的业务;第二, 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向国家局争取更多新业务下放;第三, 基于自身优势, 拓展更多的新业务。

1.优化现有业务

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发展, 代办处已将现有的业务发挥到极致, 优化的空间有限。就现有的业务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 建立专门的咨询服务窗口, 为申请人提供准确、细致的解答服务。目前, 代办处存在多个咨询电话, 针对申请人的业务解答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 因此会存在解答不一致的现象。再如, 咨询电话不统一, 导致接电话的审查员可能并不负责该项业务, 还要转接电话或者叫申请人再次拨打负责具体业务的审查员电话, 无形中增加了申请人等待时间, 提高了咨询成本, 降低了咨询效率。因此, 专门设立分业务类型的服务窗口及咨询电话, 选派相应业务的骨干进行业务解答是十分必要的。

2) 现有的E系统只能提供简单的专利查找, 缺乏相应的数据导出功能。代办处可基于E系统的原始数据资源, 建立数据库, 方便申请人进行专利查询和数据导出, 并在此基础上, 充分利用原始数据资源进行统计分析, 深挖数据背后的价值。

2.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向国家局争取更多新的业务下放

1) 专利申请中间文件的接收及审核工作。2013年5月1日之前, 代办处曾经试点过一段时间的中间文件接收及审核工作, 可以说, 代办处有着这方面的基础和条件。另外, 大部分申请人也十分愿意将中间文件送交至代办处。2013年5月1日以后,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国家局将此业务权限收回。如今, 代办处在人员队伍建设及业务水平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因此代办处可积极争取此业务重新下放。

2) 法律手续文件的审核及发文工作。该业务涉及费减的审批, 著录项目变更时手续文件通知书的制作及生成工作, 此业务不涉及实质技术内容的审查, 因此代办处在经过一定的业务培训后是可以胜任的。

3.基于自身优势, 拓展更多的新业务

1) 非正常专利申请的监控。从国家专利申请层面来看,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专利申请大国。2014年, 我国专利申请量为236.1万件, 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受理量达到92.8万件, 同比增长12.5%, 居世界第一。专利申请要实现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以数量布局, 以质量取胜”, 必然要调整专利申请结构。代办处作为一线受理窗口, 可以实现非正常专利申请的监控, 为提升我国专利申请质量做出贡献。

2) 帮扶辖区企业实现授权专利的监控, 防止出现未交年费而失效或者承担滞纳金的情况。专利授权是申请人真正实现专利保护的途径, 但是授权后专利的维护也至关重要。现实中, 很多申请人在所属技术领域拥有很重要的专利, 但是由于后期维护出现问题导致专利失效, 最终导致权利得不到保护, 蒙受一定的损失。代办处可基于E系统的数据资源, 帮扶辖区企业实现专利监控, 切实维护申请人的利益。

3) 专利数据的分析和加工。目前, 国家知识产权局开通了专利数据服务试验系统, 将免费为社会公众提供中、美、欧、日、韩五局现档专利数据的下载和更新。据统计, 试验系统开放的专利现档数据约占世界专利现档数据的80%。在大数据环境下, 专利数据的分析和加工显得尤为重要。代办处可基于自身优势, 对于有需求的企业或者行业, 进行专利数据的分析和加工, 提取有益成果信息并完成成果信息的推送服务。

4) 在专利运营方面, 提供专利许可、质押及转让信息, 实现产权交易。要真正实现一个专利的价值, 在自身充分实施专利技术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专利许可、质押及转让等价值的实现。专利代办处掌握了几乎国内所有专利的基本信息, 可通过建立技术交易平台, 实现专利买方与卖方的对接, 促进专利产权交易。

5) 积极开展公益性活动, 负责知识产权政策的宣传、解读, 让申请人充分了解有关专利政策, 提升社会整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专利资源 篇2

摘要: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据实证统计分析,专利包含了世界科技信息的90%-95%,所以了解专利及学会专利检索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关键词:专利,专利检索 正文

一,了解专利及专利检索的重要性

1.掌握市场发展趋势:藉由领导厂商所取得之专利技术,可进一步掌握市场发展趋势。

2.参考既有技术:参考既有的技术可减少经费与时间的重覆投入,将资源转为投入更深入的研究或取得其他厂商的技术授权。

3.做市场区隔:依据领导厂商或竞争对手所取得之专利技术,做好市场区隔以避免与其正面衝突。

4.迴避设计:当发现正在研发中的产品,已被其他竞争对手领先取得专利,可及时修改现有产品的设计以避免侵权。

5.专利战争:当本身拥有重要专利时,经过检索后确认竞争对手没有相关专利,便可使用专利侵权诉讼以干扰其公司运作。另一方面,当本身有被控侵权的情况发生时,藉由蒐集相关的专利资讯,可作为撤消主要竞争对手专利权的重要证据,以避免损失。

二,专利

1,背景

专利(patent)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2,含义

专利是受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3,原则

新颖性: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非显而易见性:获得专利的发明必须是在既有之技术或知识上有显著的进步,而不能只是已知技术或知识的显而易见的改良。

适度揭露性:为促进产业发展,国家赋予发明人独占的利益,而发明人则需充份描述其发明的结构与运用方式,以便利他人在取得发明人同意或专利到期之后,能够实施此发明,或是透过专利授权实现发明或者再利用再发明。如此,一个有价值的发明始能对社会、国家发展有所贡献。4,种类

在我国专利法中规定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发明专利: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主要体现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取得专利的发明又分为产品发明(如机器、仪器设备、用具)和方法发明(制造方法)两大类。

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授予实用新型专利不需经过实质审查,手续比较简便,费用较低,因此,关于日用品、机械、电器等方面的有形产品的小发明,比较适用于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对象,是产品的装饰性或艺术性外表设计,这种设计可以是平面图案,也可以是立体造型,更常见的是这二者的结合,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主要条件是新颖性。

5,特点

专利属于知识产权的一部分,是一种无形的财产,具有与其他财产不同的特点。

排他性:也即独占性。它是指在一定时间(专利权有效期内)和区域(法律管辖区)内,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否则属于侵权行为

区域性:区域性是指专利权是一种有区域范围限制的权利,它只有在法律管辖区域内有效。除了在有些情况下,依据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以及个别国家承认另一国批准的专利权有效以外,技术发明在哪个国家申请专利,就由哪个国家授予专利权,而且只在专利授予国的范围内有效,而对其他国家则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其他国家不承担任何保护义务。但是,同一发明可以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申请专利,获得批准后其发明便可以在所有申请国获得法律保护。

时间性:时间性是指专利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才有效。专利权的有效保护期限结束以后,专利权人所享有的专利权便自动丧失,一般不能续展。发明便随着保护期限的结束而成为社会公有的财富,其他人便可以自由地使用该发明来创造产品。专利受法律保护的期限的长短由有关国家的专利法或有关国际公约规定。世界各国的专利法对专利的保护期限规定不一。《知识产权协定》第三十三条规定专利“保护的有效期应不少于自提交申请之日起的第二十年年终”。6,专利申请

(1)申请原则:形式法定原则,单一性原则,先申请原则(2)申请要求:

1.不违反国家法律和不违背自然规律;

2.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内容和技术领域。3.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创造要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 性的要求。

(3)受理机关:

国家知识产权局是我国唯一有权接受专利申请的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28个城市设有代办处,受理专利申请文件,代收各种专利费用。(4)申请途径:

途径1:申请人自己申请(将申请文件递交专利局或地方代办处,并缴纳相关费用);

途径2: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申请。

一般委托专业的代理机构,以避免由于自身对相关法律知识或相关程序的不足而导致授权率降低或保护范围不当。

(5)申请流程:

依据《专利法》,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包括:受理、初步审查阶段、公布、实审以及授权5个阶段,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不进行早期公布和实质审查,只有3个阶段。

三,专利检索

(1):意义

一、可以评价专利申请获得授权的可能性。

二、将帮助专利代理人更好的起草专利文件。

三、申请前的初步专利检索将完善申请方案。

四、申请前的初步专利检索能为你节省时间和金钱。(2):作用

研发前检索:可以在研发之前确定技术构思是否已经被他人申请专利或已经取得专利权;

专利申请前的新颖性检索:可以在申请前确定技术方案是否具备新颖性,以确定技术方案是否可以提出专利申请;

防止侵权检索:可以通过检索排除所制造或销售的产品落入他人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的可能性;

无效程序中的证据搜集检索:可利用检索到的在先公开的技术,作为无效程序中质疑对方专利权新颖性、创造性的证据。

(3):检索

中国专利 中国专利信息网 http:/// 国家知识产权局 http:///

让假专利变成真专利 篇3

“选择回国的初衷就是要将我们在日本接触的新技术带回国内,通过引进、转化和再创新实现技术的国产化,并实现民生与效益两方面价值的提升。”眼前的王安生博士言语平和,目光坚定,毫不张扬的谈吐似乎很难让人将他与同时创办3家公司,拥有多项专有和专利技术,身家过千万的企业家联系起来。回国创业10年间的风风雨雨磨砺出他的坚毅和低调,面对创业过程中的质疑和危机,他以特有的智慧和谦和沉稳的心态将之一一化解。

在高分子领域内掘金

在节能和环保逐渐为公众重视的今天,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实现手段和技术原理也为业内人士所惊叹。随着节能减排工作在全国的全面铺开,冬季采暖的新技术应用也成为其中一个广为关注的话题。自2002年以来,由王安生博士领导下的科研团队将功能性高分子电热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全方位拓展,为产业平台的建立和全面应用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新型采暖产品——远红外电热膜的诞生也成为解决目前国内供暖难题的最佳途径之一。

中关村发展大厦,海归创业和发展的“集聚地”,2002年,由美国KAI YUAN GROUP, INC.与日本新阳株式会社共同出资设立的北京新宇阳科技有限公司的总部诞生于此。在王安生博士的倡导下,公司自设立之初就以“功能性高分子电热材料”的应用作为主要方向。在引进日本永井技研株式会社的专利技术后,王安生博士领导下的科研团队从技术本身的原理入手,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胆略完成了技术的再创新,并形成了在电热地采暖、管道保温和伴热、道路融雪和防结冰、农业育苗育种、电热服装、理疗保健等多方面的应用,产品类型也实现了系列化,多次荣获相关产业部门的技术创新和科技发明奖,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赞誉和普遍认可。

在新宇阳公司简朴的工作间内,记者看到四周堆放着以电热膜为核心的各种应用产品,如电热榻榻米、电热背心和消防电热靴等。作为国内第一家将电热膜用于地板供暖的厂家,新宇阳在技术本身和应用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在一次试验中,参观的日本客商就非常惊叹于这项新技术的发明,当场就下了定单。”谈到此处,王博士难掩内心的兴奋和激动。

遭遇技术“引进”陷阱

从归国创业初期的举步为艰,到后来逐渐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上的飞跃式发展,王安生感慨良多,3次创办公司,从汽车美容、精细化工、到医用垃圾焚烧炉,直至蛰伏4年潜心于高分子材料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他用执着和坚定为当代归国留学生创业谱写出一曲自强不息的乐章。问及其间经历的曲折和艰难,王博士不愿透露太多细节。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王博士就公司从日本引进的“永井式面状发热体”技术展开了话题。

2002年春天,王安生博士带着合作方来到日本一家公司做考察。在看到对方现场展示的实验效果后,王安生博士感到异常欣喜,在他看来,如果将该技术引入到国内,不但能为居民供暖提供新的解决方式,还能在管道伴热和工农业生产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而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必将带来可观的回报。但在王博士随后提出要参观制造设备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理由是鉴于其自身的规模和实力,没有自行研制设备,而是委托“大日本精化”来制造高分子导电涂料。长期在日本的留学和工作经历让王安生对日本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印象深刻,面对这样的机会,王安生没有任何怀疑就以3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了该项专利,而没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制造设备也为后来的合作埋下了隐患。

拿到专利技术的王安生回来后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然而在依据对方提供的方法进行反复实验后,王博士却发现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难道“专利”存在问题?此后,王安生多次前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多处高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试图通过精确的实验达到专利上所指的特性,但一次次的失败印证了之前的推测——专利有假。面对残酷的现实,是向合作方如实说明情况,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自己将此作为一个科研项目来开发?王安生陷入了两难。专利的认证需要复杂、烦琐的程序,法律诉讼也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而耗时、耗力的结果似乎也一时无法挽回投资方的损失,而且,仅仅从投资方最初对自己的信任来看,如果就这么收场似乎也无法交代。此时,日本专利提供方一再的追问,更让王安生下定决心——自行研制技术,弥补自己的疏忽。背着自己的妻子和合作方,王安生开始了技术研发之路。一个个日日夜夜,肩上的压力和自己的责任让王安生不知疲倦地在实验室中忙碌,从高分子基础材料合成到发热材料的分子设计,每一项工作都容不得丝毫马虎。在经历了六个月的不断实验后,王安生终于自行开发出电热膜所需的功能性高分子电热材料,掌握了核心技术,并在日方技术的基础上做出了很多方面的改进和创新。此时,如释重负的王安生,终于无法忍受日方的无理纠缠,在公司董事会上郑重提出“专利有假”。面对这样的状况,日方股东无法容忍,也无法相信自己人的“技术欺诈”行为,专程将合成所需的所有原材料从日本运抵北京进行技术鉴定。“为了确保技术提供方不再有任何借口,我们坚决不向其提供任何材料,哪怕是去离子水。”说到此处,王安生依然感到非常痛快和解气,“当日方最终不得不在专利鉴定书上签字确认时,那种场景让人难忘。”

当记者问及,既然“永井式”专利是假,那为什么新宇阳还是要打着这个名号去做市场推广呢?难道仅仅是为了标明它是舶来品而抬高身价吗?王安生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中国有句古话,喝水不忘掘井人。即便技术后来是由我自行研发的,但毕竟是‘永井技研’提供的‘专利’才让我关注到这个领域,才有了后来的发明。可以说,沿用这一名称一方面是感谢日方的‘引导’,另一方面也是照顾对方的面子,不至于让他们过于难堪。”王安生再次显露出他为人的豁达和大气。

民生与效益的抉择

10年磨砺,王安生坦言走得很辛苦,对于创业,他对自己有三句评价:“民生大于效益,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教训远多于成功。” 作为中国致公党成员,王安生博士还身兼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海淀区侨联常委等职务,而早年在农村务农的经历让他对民生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关注民生,是作为一个学者的第一要务,”技术出身的王安生凭借其丰富的人生阅历给自己立下了这样一个誓言。

从回乡务农,到考入大学回到城市,再到迈出国门留学东瀛,角色和环境的改变让王安生有了对人生新的体验。而作为一个学者型企业家,除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谋取利益外,还应该担负起企业公民的责任,为社会创造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做生意,可能我并不如一些人精明,也在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国产化等多个合作领域上吃过亏,但我认为那些并不重要,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标准。”在王安生看来,社会责任是生存的根本。“新宇阳的企业理念就是为不同客户提供完整的供冷、供热、供热水的环保节能解决方案。”王博士强调,基于对消费者的认真负责,新宇阳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提升其产品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价值。“并不是要为产品标上一个流行的标签,而是多年海外生活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倡导这一理念背后所蕴涵的社会价值。”

专利资源 篇4

经济科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 使得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加强,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专利联盟垄断市场利润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企业面临来自外界越来越大的压力, 已有开展合作、进行专利建设和保护方面的强烈需求。由于产品往往是许多技术的集成, 而这些技术不可能由一家企业独立完成, 因此需要协同创新、协同管理专利资源。我国企业应构建专利资源协同管理的机制框架, 并在此机制框架下, 提高企业在专利组合中的协同管理能力;提高在对外实施专利战略中的协同工作能力;利用有限的专利资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对于我国企业实施专利战略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于促进企业实行全球化经营、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专利资源协同管理

1.构建专利资源协同管理机制

企业之间的专利资源协同管理, 主要体现在专利资源协同采集、专利资源协同分析、专利资源协同应用和专利资源协同评价四种机制。

企业专利协同管理概念模型是依据一般系统论、协同论及其他相关理论, 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如Web2.0、本体、多智能体技术等) 构建的。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出发, 通过多种Agent (智能体) 为企业提供各种专利信息服务, 支持企业之间实行专利资源协同管理;通过搜索Agent, 获取专利数据库和互联网上的相关专利信息;通过协同利用国内外的专利资源, 如以专利控制为目的的合资、并购策略和专利招商等, 实现技术领先的目标, 提升国际竞争力。

2.企业之间专利资源协同管理的“有控自组织”

在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中,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是自组织进化的普遍现象, 而企业之间专利资源协同管理形成本身就是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自组织理论认为, 系统内部各资源要素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等交换的耦合中, 彼此约束、协同放大, 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是系统演化的根本动力。在这种系统中, 自组织机制的作用表现为各成员企业主动适应环境变化, 自觉调整系统中各协同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协同系统在总体上具有新的功能, 实现协同系统适应进化的目标。因此, 在企业之间专利资源协同管理中, 采用“有控自组织”策略, 通过Web2.0技术等自组织方式, 充分发挥企业各自的积极性, 不断地对系统进行优化;同时通过协同管理系统等他组织方式, 使企业之间能够有效进行专利资源协同管理, 共享科技资源, 优势互补、协同创新, 快速开发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利产品。

3.信息透明, 评价量化, 营造公平合理的专利资源协同管理环境

在企业之间的专利资源协同管理中, 应采用科学方法和先进技术, 使信息透明, 并对各企业的工作和专利资源的评价进行量化。目的是解决企业之间专利资源协同管理工作的非合作博弈问题, 支持合作博弈, 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 (见下图。图中的专利资源库包括专利联盟的专利池、相关专利文件库和信息库、专利资源本体库、标准库等)

实行专利资源协同管理, 提升技术水平

企业之间基于提升技术水平的共同战略目标, 应聚集内外部的专利等创新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1.重视专利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

除了华为、海尔等少数企业外, 我国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 一直是新技术的跟随者, 处于产业发展的末端, 主要生产低附加值产品。面对国际市场需求不振, 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 土地和能源等资源的约束等挑战,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共识。作为市场的后来者, 我国企业既要注重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 更要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对相关专利文献的深入研究挖掘, 采取反解工程方法破解和掌握有关技术,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 使自身的研发能力获得大幅度提升。

韩国三星的“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发展模式获得了成功, 值得我国企业学习。如三星的半导体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 通过先进技术的导入、消化吸收、自行开发, 实现了有效的技术升级。三星的半导体DRAM技术, 在1979年与先进国家相比相差五年, 而到1994年则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采取以专利控制为目标的合资、并购策略

在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下, 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日益强化, 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我国企业在一些技术领域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 仍存在差距。我国企业越想实现产业升级、进入高端市场, 需要的技术就越先进, 而这方面的技术积累明显不足, 必须依赖外国企业。由于许多产品是多项技术的集成, 这些技术不可能由一家企业独立完成, 因此需要各企业协同创新、协同管理专利资源。现阶段我国企业应采取以专利控制为目标的合资、并购策略:⑴与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⑵与其他企业签订技术转让协议。⑶并购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 但在并购中不能只关注大企业本身, 更要重视从拥有先进技术却需要现金流的小企业获取专利技术, 并增加对专利技术的消化、再创新投入, 进行技术上的自主创新, 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

我国吉利集团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吉利集团利用“外脑”, 通过引进其他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 自主开发成功自动变速箱。特别是近几年从国内外知名汽车公司引进的一大批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 在教育产业、产品研发、技术质量、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成为吉利汽车后来居上的重要保障。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2010年8月3日吉利集团宣布, 以13亿美元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沃尔沃公司的收购, 成为我国汽车企业成功收购国外汽车企业和品牌的第一个成功案例。根据收购协议, 吉利不仅收购了沃尔沃的全部股权, 而且还收购了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 (包括安全和环保方面先进的知识产权) 、制造设备, 获得了沃尔沃在全球的经销渠道。

3.建立以专利优势互补为目标的跨国技术联盟

企业的技术一旦达到先进水平, 不仅有国内企业谋求该企业转让技术, 而且国外的先进企业也会对其刮目相看, 愿与该企业共享技术。这时, 企业不仅可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经济收益, 而且获得先进技术的机会也更多、代价更小, 企业的技术进步会在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的台阶上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迈进。这类企业应适时采取以专利优势互补为目标的跨国技术联盟策略, 与拥有尖端技术的国际企业 (如东芝、NEC、摩托罗拉、思科、西门子等) 结成战略联盟, 共享技术。目前, 我国企业总体上技术实力还不够强大, 在与拥有尖端技术的国外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谈判中, 处于不利地位。为了增加在国际技术联盟中的话语权, 我国企业应联合起来, 建立国内产业技术联盟, 通过这一联盟与国外企业谈判, 可获得较优惠的合作条件。

专利审查指南-专利权评价报告 篇5

1.引 言

专利法第六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出具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

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对相关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进行检索,并就该专利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授权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

专利权评价报告是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审理、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证据,主要用于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确定是否需要中止相关程序。专利权评价报告不是行政决定,因此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不能就此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2.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的形式审查

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到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交的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书后,应当进行形式审查。

2.1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的客体

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的客体应当是已经授权公告的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包括已经终止或者放弃的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针对下列情形提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视为未提出:

(1)未授权公告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2)已被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全部无效的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

(3)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的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

2.2请求人资格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其中,利害关系人是指有权根据专利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就专利侵权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的人,例如专利实施独占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和由专利权人授予起诉权的专利实施普通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

请求人不是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其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视为未提出。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属于多个专利权人共有的,请求人可以是部分专利权人。

2.3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书

在请求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时,请求人应当提交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书及相关的文件。

(1)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书应当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定的表格。请求书中应当写明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专利号、发明创造名称、请求人和/或专利权人名称或者姓名。

每一请求应当限于一件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

(2)请求书中应当指明专利权评价报告所针对的文本。所述文本应当是与授权公告一并公布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文件,或者是由生效的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维持有效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文件。如果请求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的文本是由生效的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维持部分有效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文件,请求人应当在请求书中指明相关的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决定号。

(3)请求人是利害关系人的,在提出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的同时应当提交相关证明文件。例如,请求人是专利实施独占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的,应当提交与专利权人订立的专利实施独占许可合同或其复印件;请求人是专利权人授予起诉权的专利实施普通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的,应当提交与专利权人订立的专利实施普通许可合同或其复印件,以及专利权人授予起诉权的证明文件。如果所述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请求人可以不提交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但应在请求书中注明。

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书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当通知请求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

2.4费 用

请求人自提出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之日起一个月内未缴纳或者未缴足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费的,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视为未提出。

2.5委托手续

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的相关事务可以由请求人或者其委托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对于根据专利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应当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请求人,未按规定委托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当通知请求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

请求人是专利权人且已委托专利代理机构作全程代理,而在提出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时另行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有关手续的,应当另行提交委托书,并在委托书中写明其委托权限仅限于办理专利权评价报告相关事务;委托手续不符合规定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当要求请求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期满未补正或者在指定期限内补正不符合规定的,视为未委托;本人办理的,应当说明本人仅办理专利权评价报告相关事务。

请求人是利害关系人且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的,应当提交委托书,并在委托书中写明委托权限为办理专利权评价报告相关事务;委托手续不符合规定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当要求请求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期满未补正或者在指定期限内补正不符合规定的,视为未委托。

2.6形式审查后的处理

(1)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经形式审查不符合规定需要补正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当发出补正通知书,要求请求人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补正;期满未补正或者在指定期限内补正但经两次补正后仍存在同样缺陷的,其请求视为未提出。

(2)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视为未提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当发出视为未提出通知书,通知请求人。

(3)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经形式审查合格的,应当及时转送给指定的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的部门。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前,多个请求人分别请求对同一件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均予以受理,但仅作出一份专利权评价报告。

3.专利权评价

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的部门在收到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书后,应当指派审查员按照本章的规定对该专利进行检索、分析和评价,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

3.1核查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书

审查员首先应当核查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书及其相关文件。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返回相应的部门处理,并说明理由。

3.2专利权评价的内容 3.2.1实用新型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权评价所涉及的内容包括:

(1)实用新型是否属于专利法第五条或者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一章的规定。

(2)实用新型是否属于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客体,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一部分第二章第6节的规定。

(3)实用新型是否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规定的实用性,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五章第3节的规定。

(4)实用新型专利的说明书是否按照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要求充分公开了专利保护的主题,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1节的规定。

(5)实用新型是否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新颖性,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四部分第六章第3节的规定。

(6)实用新型是否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四部分第六章第4节的规定。

(7)实用新型是否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的规定,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第3.2节的规定。

(8)实用新型是否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第3.1.2节的规定。

(9)实用新型专利文件的修改是否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一部分第二章第8节和第二部分第八章第5.2节的规定。

(10)分案的实用新型专利是否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二部分第六章第3.2节的规定。

(11)实用新型是否符合专利法第九条的规定,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三章第6节的规定。

3.2.2外观设计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权评价所涉及的内容包括:

(1)外观设计是否属于专利法第五条或者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第6.1和6.2节的规定。

(2)外观设计是否属于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的客体,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第7节的规定。

(3)外观设计是否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四部分第五章第5节的规定。

(4)外观设计是否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四部分第五章第6节的规定。

(5)外观设计专利的图片或者照片是否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第4节的规定。

(6)外观设计专利文件的修改是否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第10节的规定。

(7)分案的外观设计专利是否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第9.4.2节的规定。

(8)外观设计是否符合专利法第九条的规定,其评价标准适用本指南第四部分第五章第8节的规定。

3.3检 索

一般情况下,作出实用新型专利权评价报告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评价报告前,都应当进行检索。

3.3.1实用新型专利

检索应当针对实用新型专利的所有权利要求进行,但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主题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查员对该主题不必进行检索:

(1)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

(2)属于专利法第五条或者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3)不具备实用性;

(4)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未对该主题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致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能实现。

检索的具体要求可以参照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七章。

3.3.2外观设计专利

检索应当针对外观设计专利的图片或照片表示的所有产品外观设计进行,并考虑简要说明的内容。但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产品外观设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查员不必对该产品外观设计进行检索:

(1)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的规定;

(2)属于专利法第五条或者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3)图片或者照片未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

审查员应当检索外观设计专利在中国提出申请之日以前公开的外观设计。为了确定是否存在抵触申请,审查员应当检索在该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日之前向专利局提交、并且在该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日后公告的外观设计专利。为了确定是否存在重复授权,审查员还应当检索在该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日向专利局提交的、并且已经公告的外观设计专利。

4.专利权评价报告

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当自收到合格的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书和请求费后两个月内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

未发现被评价专利存在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授予专利权条件的,审查员应当在专利权评价报告中给出明确结论。

对于被评价专利存在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授予专利权条件的,审查员应当在专利权评价报告中根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具体阐述评价意见,并给出该专利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授予专利权条件的明确结论。

专利权评价报告使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制定的标准表格,作出后由审查员与审核员共同签章,并加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权评价报告专用章”。

4.1专利权评价报告的内容

专利权评价报告包括反映对比文件与被评价专利相关程度的表格部分,以及该专利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授予专利权的条件的说明部分。

4.1.1表格部分

对于实用新型专利权评价报告,其表格部分的填写要求参见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七章第12节的规定。

对于外观设计专利权评价报告,其表格部分应当清楚地记载检索的领域、数据库、由检索获得的对比文件以及对比文件与外观设计专利的相关程度等内容。通常,采用下列符号表示对比文件与外观设计专利的关系:

X:单独导致外观设计专利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或第二款规定的文件;

Y:与报告中其他文件结合导致外观设计专利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文件;

A:背景文件,即反映外观设计的部分设计特征或者有关的文件;

P:中间文件,其公开日在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日与所要求的优先权日之间的文件,或者会导致需要核实外观设计专利优先权的文件;

E:与外观设计专利相同或者实质相同的抵触申请文件;

R:任何单位或个人在申请日向专利局提交的、属于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外观设计专利文件。

上述类型的文件中,符号X、Y和A表示对比文件与外观设计专利在内容上的相关程度;符号R和E同时表示对比文件与外观设计专利在时间上的关系和在内容上的相关程度;符号P表示对比文件与外观设计专利在时间上的关系,其后应附带标明文件内容相关程度的符号X、Y、E或A,它属于在未核实优先权的情况下所作的标记。

4.1.2说明部分

说明部分应当记载和反映专利权评价的结论。对于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授予专利权条件的被评价专利,还应当给出明确、具体的评价意见。

(1)对于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授予专利权条件的实用新型专利,应当给出具体的评价说明,并明确结论,必要时应当引证对比文件。例如,对于不具备新颖性和/或创造性的权利要求,审查员应当逐一进行评述;对于多项从属权利要求,应当对其引用不同的权利要求时的技术方案分别进行评述;对于具有并列选择方案的权利要求,应当对各选择方案分别进行评述。

(2)对于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授予专利权条件的外观设计专利的每项外观设计,均须给出具体的评价说明,并明确结论,必要时应当引证对比文件。

4.2专利权评价报告的发送

专利权评价报告作出后,应当发送给请求人。

5.专利权评价报告的查阅与复制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查阅或者复制。查阅、复制的相关手续参见本指南第五部分第四章第5.3节的规定。

6.专利权评价报告的更正

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的部门在发现专利权评价报告中存在错误后,可以自行更正。请求人认为专利权评价报告存在需要更正的错误的,可以请求更正。

更正后的专利权评价报告应当及时发送给请求人。

6.1可更正的内容

专利权评价报告中存在下列错误的,可以进行更正:

(1)著录项目信息或文字错误;

(2)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的程序错误;

(3)法律适用明显错误;

(4)结论所依据的事实认定明显错误;

(5)其他应当更正的错误。

6.2更正程序的启动

(1)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的部门自行启动

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的部门在发现专利权评价报告中存在需要更正的错误后,可以自行启动更正程序。

(2)请求人请求启动

请求人认为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存在需要更正的错误的,可以在收到专利权评价报告后两个月内提出更正请求。

提出更正请求的,应当以意见陈述书的形式书面提出,写明需要更正的内容及更正的理由,但不得修改专利文件。

6.3更正程序的进行和终止

更正程序启动后,作出专利权评价报告的部门应当成立由组长、主核员和参核员组成的三人复核组,对原专利权评价报告进行复核。复核结果经复核组合议作出,合议时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原专利权评价报告的审查员和审核员不参加复核组。

复核组认为更正理由不成立,原专利权评价报告无误、不需更正的,应当发出专利权评价报告复核意见通知书,说明不予更正的理由,更正程序终止。

复核组认为更正理由成立,原专利权评价报告有误、确需更正的,应当发出更正的专利权评价报告,并在更正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上注明以此报告代替原专利权评价报告,更正程序终止。

在更正程序中,复核组一般不进行补充检索,除非因事实认定发生变化,导致原来的检索不完整或者不准确。针对专利权评价报告,一般只允许提出一次更正请求,但对于复核组在补充检索后重新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人可以再次提出更正请求。

万方专利申请代理淘宝店

http://wfpatent.taobao.com/

专利资源 篇6

中国是第一个进入“专利丛林”时代的发展中国家, 今后可能进入专利诉讼密集爆发的“专利暴力”时代。我国如何应对专利申请量高速增加的问题?如何引导企业通过有限的“专利暴力”告别自由竞争?这都是需要党和政府从战略高度规划的大问题。

一、中国进入“专利丛林”时代

美国、日本等国是较早进入国内外“专利丛林”时代的发达国家之一。由于美国有影响产业格局的大量专利案件, 而且其专利侵权禁令执行力度大, 司法判决的天价赔偿额频频出现, 美国还被称为“专利暴力”国家。

相比之下, 日本专利案件数量很少, 侵权禁令极少, 司法判决的赔偿额极低, 影响产业格局的司法判决极为罕见。日本也较早进入了国内“专利丛林”时代, 并且在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国内专利密度一般为美国的1.2~2.6倍, 日本一些大企业还发动全体员工大搞商业方法专利挖掘, 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高度竞争的技术主题上部署了大量专利, 但是日本并未进入“专利暴力”时代。

中国是第一个进入国内“专利丛林”时代的发展中国家。图1、图2和图3显示, 中国的年度专利申请受理量早已远远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年度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在2011年首度超过美国, 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以国内申请为主, 国内专利密度高速增加;相比之下, 从2009年开始, 美国受理的发明专利已有一半以上来自外国, 美国国内的专利密度增长速度极为缓慢。

图1显示, 中国2008年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其直接表现之一, 就是专利申请量的高速增加。例如, 2009年, 我国共受理专利申请97.6万件。其中, 合计受理发明专利申请31.4万件, 合计受理国内专利申请87.7万件, 占总量的89.9%;受理国外来华申请9.9万件, 占总量的10.1%。同年度, 美国的专利申请受理总量仅48.6万件*。

2010年, 我国共受理专利申请122.2万件。其中, 合计受理发明专利申请39.1万件, 合计受理国内专利申请110.9万件, 占总量的90.8%;受理国外来华申请11.2万件, 占总量的9.2%。同年度, 美国的专利申请受理总量仅51.0万件。

2011年, 我国共受理专利申请163.3万多件。其中, 受理发明专利申请52.6万多件, 第一次跻身世界第一位;此外, 受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58.5万件,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52.5万件, 受理通过《专利合作条约》 (PCT) 途径的国际专利申请1.7万件。同年度, 美国的专利申请受理总量仅53.6件,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仅50.4万件, 已被中国超过2万多件。

中国的国内专利丛林基本实现了对国际竞争对手的有效制衡。其标志性事件是温州正泰集团用国内专利逼和法国施耐德;深圳中兴通讯集团用国内专利逼和欧洲爱立信。不过, 我国主要企业、主要产业都没有在任何外国建立“专利丛林”。图4和图5显示, 与其它地区相比, 中国大陆在最发达的两个地区——美国、欧洲没有建立专利丛林;中国离进入国际“专利丛林”时代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在“专利丛林”时代, 放松专利审查标准、加快专利审查进程的缘由

美国知识产权律师协会不同意一些质疑中国专利崛起的主张, 认为中国在西方主导的科技、工业体系中屡受排斥, 因此, 它立志建设一个独立而完备的科技、工业体系。这使中国具有了专利崛起的基本动力。美国小企业主协会则认为, 中国的工业配套能力举世无双, 例如, 浙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可以不出省就可采购到全部汽车部件的省份;广东的电子工业配套能力已经超过美国硅谷, 在珠三角几乎可以采购到任何消费电子产品部件。这种无所不包的研发和制造体系, 可能是中国专利海量增长的经济基础。

相比之下, 美国、日本、欧洲的大企业已经高度全球化, 它们纷纷把ODM、OEM基地, 乃至全球研发中心都设置到中国;离开中国的工业配套、部件采购, 离开中国的工程技术设计与制造, 很多西方大企业将丧失对其它同行的竞争优势。

在这种大背景下, 中国的“专利丛林”可能帮助中国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阻止西方大企业把ODM、OEM基地, 乃至全球研发中心迁移到其它国家。

正如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所言, “中国有3万多工程师帮改进苹果产品的工艺, 100多万产业工人为苹果生产产品”, 而且, 更关键的是, “苹果的中国代工企业和配套厂商、外包厂商拥有大量知识产权, 不可能把这个庞大的制造产业拿到另外一个没有知识产权优势的国家, 哪怕是美国”。奥巴马总统曾在大企业见面会上询问乔布斯, 难道美国已经丧失知识产权优势吗?乔布斯回答说, 至少在苹果产品的工业配套和制造技术领域, 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奥巴马总统问乔布斯, 政府如何吸引苹果把制造业迁回美国?乔布斯回答说, 中国企业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按照苹果的要求设计出新产品, 能一夜之间组织起几十万熟练的产业工人不分昼夜地投入苹果新产品的生产, 而美国没有这种优势。言外之意, 就是苹果不可能把制造业基地迁移到中国之外的地区, 因为那将让苹果产品丧失竞争优势。更关键的是, 为苹果ODM配套的核心企业——深圳富士康公司在全球电子行业专利积分榜上名列前茅, 其专利部署力度超过苹果公司。苹果把产品交给这样的代工伙伴, 能避开大量的专利纠纷。因此, 富士康部署的“专利丛林”对苹果产品的生存也至为重要。

受司法制度影响, 中国的“专利丛林”并未产生大量专利诉讼, 更没有产生大量垃圾专利诉讼。

我国最重要的问题不是“专利太多”了, 而是很多关键技术领域的专利太少, 专利授权太难, 专利审查太慢。在“专利丛林”时代, 我国不能通过严厉、漫长的专利审查来压缩“水分”, 从而提高专利品质。为了迎接国际竞争, 我国应大力放松专利审查标准, 大大加快专利审查进程, 极大地扩张可获得专利授权的技术主题, 尤其应大大扩张商业方法领域可授权的专利技术主题。

三、把内部二次审查队伍改造为“加快审查队伍”, 把外围低端技术领域的“专利丛林”改造为高新技术领域的“专利丛林”

从目前的趋势看, 我国年度发明专利申请量将长期居世界首位。

为了加快专利授权, 缩短专利技术的产业转化周期, 我国可以把专利的内部二次审查队伍改造为“加快审查队伍”, 把制度化、大规模的专利内部二次质检, 即二次审查工作逐步改造为“加快审查工作”。

专利质检方面, 我国已经有发达的复审、无效制度。如果像目前这样, 在审查阶段增加一个制度化、大规模的专利内部二次质检程序, 我国的专利审查就会有三次。而且, 这种制度化、大规模的专利内部二次质检相当于局中设局——在“大专利局”内部再设置一个“小专利局”, 对“大专利局”的专利审查结果, 由“小专利局”进行全面的二次重新审查。

这种“大、小专利局”制度, 容易导致专利审查基准的严苛化, 导致大批专利不能获得授权, 或者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被大大压缩, 还会导致专利审查周期延长。

其最大的问题是, 可能导致专利局内部审查队伍之间相互猜疑, 相互报复, 交替性抬升专利审查标准。传统的复审、无效制度对专利进行二次审查, 是用第三人提交的证据, 而不是用专利审查员提交的证据的“大、小专利局”制度则是用专利局审查员提交的证据进行二次审查, 对维护审查员队伍的内部团结较为不利。

我国设立的这种“大、小专利局”制度不符合“宽给严用、加快审查”的国际专利制度发展趋势。西方专利局授权专利的门槛越来越低, 授权速度越来越快, 但是权利人使用专利发起有效攻击的难度则越来越大。这种“宽给严用”的策略, 能促使大量专利加快进入市场, 让社会监督专利品质。

担心垃圾专利冲击市场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专利品质应当主要由社会来监督, 而不是由专利局来层层审查。专利的主要用途不是打官司, 而是投入产业应用, 所以垃圾专利的评判标准应当主要由企业掌握, 而不是专利审查员掌握。而且, 在“专利性”上评估垃圾专利, 远不如从“市场效用”上评估垃圾专利。因此, 不能投入太多的资源在“专利性”上重复评估专利技术。

与我国类似, 美国也在搞“大、小专利局”制度。它的大专利局做传统业务, 小专利局主要做专利加快审查业务。美国有很多种专利加快程序, 例如, 2009年12月8日,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启动了一个“绿色技术”加快专利审查项目, 规定符合下述条件的专利可以申请加快审查:

(1) 专利申请不是临时申请, 不是再颁专利申请, 不是复审申请;

(2) 专利申请落入规定的79个类别;

(3) 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不超过20个, 独立权利要求不超过3个;

(4) 必须在申请加快的同时提交提前公开请求;

(5) 如果审查员认为专利申请不符合单一性要求, 请求人必须同意通过电话选择一个技术方案进行审查。

随着财务压力的增大, 美国的小专利局开始主要用于增加收入。例如,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2011年的开支超过21.48亿美元, 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目前, 新设立的“track one”加快项目的年度规划收入超过1亿美元。2011年,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进入实质审查程序的专利申请是69.0万件, 没有审查结论的专利申请是116.8万件。如果“track one”针对大企业的加快审查指标提高到10万件, 则美国小专利局创造的收入是4.8亿美元。

高新技术专利申请获得加快授权的需求更加旺盛。如果对其提供与普通专利不同的加快审查程序, 大量高新技术专利申请将通过加快审查程序获得授权, 从而使我国逐步累积更多的高新技术专利。这样, 外围低端技术领域的“专利丛林”将减少, 而高新技术领域的“专利丛林”将增加。

此外, 过度的自由竞争会导致产业重叠、资源浪费;专利丛林能够为竞争活动设置技术壁垒, 限制过度竞争, 减少过度竞争, 把大量企业排挤出相关市场, 引导受专利丛林保护的少数企业建立起稳固的产业联盟, 避免相互之间的过度竞争。专利丛林要产生限制过度竞争, 减少过度竞争的作用, 就要有一定规模的专利暴力维持专利的市场威慑力。实际上, 随着中国专利密度的快速增加, 专利暴力——即强制性的专利侵权司法禁令也将逐步普及。可控的、有限度的“专利暴力”能通过专利丛林为大量竞争活动设置技术壁垒, 限制过度竞争, 减少过度竞争, 推动少数企业通过专利交叉授权建立稳固的产业联盟, 最终帮助我国相关产业从自由竞争阶段转型进入产业联盟阶段。

尽管如此, 脱离产业的专利丛林能限制竞争, 但是没有建设产业联盟的能力。地方政府应避免帮助企业建立一些没有市场、技术基础的专利丛林, 更应避免推动这类专利丛林渗透到地方标准、行业标准领域。如果专利丛林建设不是市场化的自生自发行为, 而是政府主导、推动的非市场化活动, 那么扩张专利暴力, 将给我国的市场发展、技术创新、产业资源配置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从目前的趋势看, 我国专利丛林发展的基本面是健康、有序的。不过, 地方政府专利行政资源的配置方向、配置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会干扰专利丛林的市场化发展;我国法官依职权判案的体制也没有摆脱日本司法体制的窠臼。这种体制下蓬勃兴起的专利暴力能否对市场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 而不成为专利丛林控制者抢占技术创新企业市场、掠夺技术创新企业财富的工具, 这还有待观察。

中国煤矸石资源化利用专利分析 篇7

笔者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CNIPR中外专利数据服务平台”来检索我国的专利技术[1],通过专利信息分析系统对检索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我国煤矸石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科技发展状况,并对该行业的前景进行预测,为该领域今后的产品研发和生产、人才战略以及知识产权战略等提供支持。

文中介绍的专利与国内近年来煤矸石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为:一是由于专利申请与通过期间的审查延迟制度,虽然申请的专利技术能够早期公开,但要通过审查须有一段时间的延迟;二是在我国煤矸石利用技术领域内,部分新型技术已进入实验或中试阶段,但发明人尚未申请专利或没有知识产权意识,造成专利缺失;三是近年来我国煤矸石利用的技术研发力量在向市场主体(即企业及市场研发机构)转移,而这些组织或个人大量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并未在我国申请专利,所以未被录入本文数据。在试检索中发现,由于煤矸石利用的相关专利中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数量很少,检索结果不理想,所以笔者采用的检索策略是扩大检索范围,以“煤矸石”、“矸石”等为核心检索词,为专利分析研究提供良好的数据样本[2]。

1 专利技术发展趋势

截至2012年8月8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共检索到有关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中国专利申请1 050件。由于发明专利特有的公开制度,2011年和2012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的部分专利文献还没有公开,因此这两年的数据不完整。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21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29件。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大多数,说明整体技术含量较高。在这些专利申请中,有1件PCT(国际知识产权公约)专利申请。

我国1985年4月开始实施专利法。图1所示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中国专利申请量年度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出,1985年我国就有5个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相关专利申请,第1个是用浓盐酸高温高压处理锅炉灰渣浸取其中Al2O3的综合利用方法(CN85102698)。以后每年都有少量专利申请,但不超过30件,直到2002年申请量才突破30件。随后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多,特别是2008年以后,增幅非常明显,到2011年达到了148件,这也标志着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发展进入了成长期。图中显示2012年专利申请量快速下降,是因为专利的审查延迟公开所致,具体数据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从专利申请人构成来看,个人申请的专利居多,达到506件,占48%;大专院校251件,占24%; 企业237件,占23%;科研单位54件,占5%。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始转变经济发展结构,由过去的粗放型过渡到集约型,煤矸石作为一种可循环再利用的资源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也制定了一些促进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规划和优惠政策,煤矸石利用技术及产业化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前景良好,相应的专利申请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增长。

2 各省专利分布状况

研究我国各省专利的分布状况,可以了解各地区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便于有关部门掌握行业发展水平,并进行宏观管理,促进各地区之间技术交流,同时了解国外技术对国内相应技术领域的影响。对于企业,能指导研发方向,避免知识产权纠纷,提高研发效率。

在1 050件有关煤矸石利用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我国研究人员申请的专利1 048件,申请人涉及29个省市(包括台湾地区),其中专利申请数量在50件以上的有北京、山东、辽宁、江苏、山西、河南6个省市,中国台湾地区申请专利1件。

图2所示为我国各省市专利申请人类型。从中可以看出,煤矸石相关专利申请人数量较多的省市中,北京以大专院校和个人申请为主,上海以大专院校和企业申请为主,湖北、云南以大专院校申请为主,山东、辽宁、山西则以企业和个人申请为主,江苏申请人分布较为平均。以上各省市的专利申请人分布与当地的煤矸石科研力量布局基本一致,同时可以看出,科研单位的申请量在各省市均比较少。

在我国的申请人申请的煤矸石专利中,其中发明专利921件,实用新型专利129件,发明专利远大于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数量。在这些专利申请中,只有1件专利为PCT专利,申请人是一家美国公司。

我国申请人的构成情况见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个人申请的专利数量最多,占到了48%,此外,企业和大专院校申请的专利也占有相当数量。

3 主要技术领域分析

技术分类的分析内容包括技术分类的趋势、构成及关联度分析等。

3.1 申请专利在IPC部的分布情况

在国际专利分类(IPC)的8个大部中,我国申请的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相关专利涉及其中7部,其中以化学及冶金(C部),作业及运输(B部),机械工程的照明、加热、武器、爆破(F部)专利申请居多(见图4)。说明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相关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煤矸石的化工合成、运输系统及机械工程相关利用等方面。

3.2 主要IPC技术构成分析(IPC小类的分布情况)

为了更深入地剖析我国在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相关专利方面的研发技术重点,表1列出了我国煤矸石相关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位的IPC小类情况,其中煤矸石的化工合成及材料技术(C04B)、煤矸石在燃料中的应用(C10L)方面的专利数量远大于其他技术类别。此外,涉及煤矸石的检测、分离、贮存等方面的技术,也有较多的专利申请。图5给出了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相关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位的IPC小类的申请趋势,从中可以看出,煤矸石专利申请总体趋势逐年递增,特别是2005年之后,C04B小类的增幅明显加大。其他各小类从1985年至2010年的专利申请量增幅趋势较为平缓,2008年之后都有所增长,如C10L、E04C率先增长。

分析表明,我国煤矸石利用的相关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传统材料的改造提质或混合应用中,如石灰、水泥、陶瓷、混凝土或类似的建筑材料;在传统燃料类的应用比较多,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煤矸石在新材料、新能源及其他新领域中应用的专利申请较少。

3.3 IPC技术内部构成分析

表2列出了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相关专利的技术关联度,从中可以看到,IPC分类的C部(化学;冶金)、B部(作业;运输)与其他部类的技术关联度高,这二者的专利数量也是最多的,可见专利数量与技术关联度存在正相关关系;C部与B部的关联文献数最多,说明这二者间在煤矸石资源化利用领域的技术相同点较多、研发相关更为紧密,同样符合这点的还有C部与E部(固定建筑物—建筑、采矿);另外,B部与E部的复合技术专利数量占各自专利总量的比例较高,说明在我国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科技成果中,作业、运输、建筑及采矿等类别的科技复杂度较高,应用更广。

3.4 煤矸石利用技术重要领域

目前我国已引进开发了多项工业化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并逐渐形成了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如煤矸石发电、制建材、制造化工产品、煤系高岭土深加工技术等[3]。

3.4.1 煤矸石发电技术

煤矸石发电主要是利用含碳量不小于20%、热值在6 530~8 370 kJ/kg之间的洗矸石和掘进矸石,直接作为流化床锅炉的燃料,带动发电机组发电。其工艺首先将煤矸石和劣质煤混合物破碎,粉磨至粒径小于8 mm;然后由胶带输送机送入锅炉内,与从床底送入的高压气流在流化床炉面上沸腾燃烧;燃烧产生的烟尘经除尘器送入烟道,燃烧产生的灰渣经水冷后送入灰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流化床锅炉成为高效清洁的新一代燃煤技术,我国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制造技术研发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2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已投入商业运行[4]。

3.4.2 煤矸石制建筑材料技术

(1) 煤矸石制砖技术。

利用煤矸石具有一定热值、容易发生自燃这一特性,将烧砖窑体内的温度提高到煤矸石的燃点,利用其自燃来烧制砖、瓷砖等建筑材料。我国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法国西方工业公司的制砖技术,目前,无论在工艺和窑炉设计方面,还是在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方面,都基本接近了国外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煤矸石制砖技术已广泛应用,产品也逐步多样化,从实心砖到空心砖、低标号砖到高标号砖,形成了不同规格的系列产品,焙烧窑由轮窑向隧道窑方向发展;工艺由二次码烧向先进的一次码烧工艺发展,成为煤矸石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途径。

(2) 煤矸石制水泥技术。

煤矸石在水泥工业中主要有三大用途,生产无熟料及少熟料水泥、生产水泥混合材料、做普通水泥的原料或燃料。

(3) 煤矸石生产轻骨料(陶粒)技术。

轻骨料(陶粒)是为了减少混凝土的相对密度而产生的一种多孔骨料,用于建造大跨度桥梁和高层建筑。目前我国用煤矸石生产轻骨料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采用回转窑烧制煤矸石轻骨料,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破碎、研磨、配料、造粒成球、焙烧、冷却、分级入库等工序[5]。近年来我国研究人员在煤矸石制轻骨料技术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如西南科技大学环境资源学院研究人员利用唐家河煤矸石为主要原料(掺量约80%),加入20% 左右的页岩及少量其他辅助原料,可以烧制出800 级的高强度煤矸石陶粒,并且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GB/T17431.2-1998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指标[6]。

3.4.3 煤矸石制化工产品技术

(1) 从煤矸石中提取氧化铝。

煤矸石主要成分为Al2O3与SiO2,从煤矸石中制备Al2O3及Al2(OH)3技术的研究一直是煤矸石化工利用的热点之一。制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为:矸石原料→破碎→煅烧活化→酸/碱溶→固液分离→滤液除杂→Al2O3及Al2(OH)3产品。

(2) 煤矸石制取白炭黑技术。

白炭黑是一种以SiO2为主要成分的白色无定形的微细粉状物,煤矸石中的SiO2含量一般在40%~60%,通过在一定温度下煅烧后,煤矸石中的无机矿物结晶大部分分解,活性大幅度提高,成为制取白炭黑的反应基础。目前煤矸石生产白炭黑的方法主要有炭化、燃烧、气相和超细微沉淀法。山东科技大学研究人员研究出了一种利用煤矸石生产氢氧化铝及白炭黑技术,该技术对煤矸石的分解率高,无废气、废水、废渣产生,催化剂可反复使用,可大幅度提高煤矸石资源的利用率。

(3) 煤矸石制备4A分子筛。

4A分子筛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微孔型立方晶格的碱金属硅酸铝盐。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研究了一步晶化法制备微米级4A沸石的工业应用,提出一步晶化法制备微米级4A沸石的工业条件是:细度控制在200~325目、焙烧温度800~900 ℃、焙烧时间2~4 h、晶化温度90~95 ℃、晶化时间4~6 h、固液比为1∶2~1∶3,制备出的微米级4A型沸石样品不含杂相、白度达95%、结构松散。该技术无需成胶、老化阶段,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节约能耗,是深度加工煤矸石等硅铝类矿物的优化方法[7]。

(4) 煤矸石生产有机复合肥和微生物肥料。

煤矸石制备有机复合肥的技术工艺主要是,先将煤矸石破碎、磨细,与过磷酸钙以10: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添加剂,搅拌均匀,再加适量水,使矸石充分反应活化,堆沤7~10 d即成为一种新型实用肥料[8]。煤矸石制备微生物肥料工艺主要是,将煤矸石与磷矿石分别破碎、烘干、粉磨、按比例掺加次淀粉混合后,经过喷施生物菌剂、成球造粒、烘干、挂膜等工序后即得到微生物肥料。

(5)煤矸石造纸。

2008年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开发研制的工业废料生产造纸纤维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该技术采用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经高温溶化后进行纤维成型处理,再经改性、软化、漂白、除渣等工艺过程,生产出的无机纤维可替代植物纤维,生产纸及纸板产品。由河南鹤壁洁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取无机纤维及产业化成套工艺技术”于2012年初在河南省鹤壁市完成首条生产线设备调试,该技术将煤矸石在高温封闭式熔炉中加热熔化,采用高速离心特种专用设备将高达1 600 ℃的熔体直接制成超细无机纤维,可以替代植物纤维用于造纸,还可生产保温材料和其他建筑材料等。与传统造纸技术相比,生产1 t纸可节约木浆40%~60%,节约制浆用水150 t以上,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煤矸石纤维纸可自然降解。

4 专利申请人分析

对专利申请人的研究,可以了解该领域的技术主要由哪些研发机构或企业掌握,可以了解技术竞争主体的竞争实力。

4.1 国内申请人分析

表3列出了煤矸石资源化利用中国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

总体来看,在煤矸石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人比较分散,有相当一部分专利申请人申请的专利数量仅为1件或2件。专利申请量排在前10位的申请人申请量都在6件以上,申请专利115件,占全部申请专利数量的10.95%。排在第一位的昆明理工大学专利申请量占全部申请专利数量的2%。说明目前煤矸石利用专利技术的集中度还比较低,还没有哪一个甚至哪几个申请人在该领域占据主导优势。

在申请量居前10位的申请人中,从专利申请人构成来看,大专院校有8个,个人有2个。尽管没有企业能进入前10位,但从图4可以看出,目前在煤矸石领域企业申请的相关专利数量占总数的将近1/4,与大专院校数量相当,但专利申请人过于分散,申请数量较多的如南京西普水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申请6件。从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来看,大专院校的专利申请集中度较高,而企业和个人则比较低。企业和大专院校在专利申请数量上基本相同,但与大专院校相比,单个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少,从这点上也反映出我国企业的研发能力还比较弱。行业水平的基础虽然不错,但是缺少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从专利活动年期及平均专利年龄来看,这些申请人的专利活动年期都不是很大,最长的北京科技大学也仅为10 a,而且平均专利年龄也都不大,说明我国研究人员开展大规模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相关的研究时间不是很长,与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一致。此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活动年期相对都比较长,说明他们开展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时间积累,而企业和个人则相对比较短,最短的只有1 a,说明该申请人的所有专利都是在一年中申请的,缺乏延续性和技术研究的积累。从相关的发明人数看,同样是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较高,说明参与相关研究的人员较多,有一定的人才储备,而企业中的发明人数较少,也说明企业技术研发人员不足,只有少数骨干力量。

注:活动年期:即哪几年有专利申请活动;平均专利年龄:是指专利年龄的平均数。专利年龄是指当前年减去专利申请年的年数差值。另有申请数量为6件的申请人未全录入。

图6所示为有关煤矸石利用的中国专利主要申请人的申请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主要申请人大部分申请的专利数量在2007年之后,其中山东理工大学与昆明理工大学的增幅最大。这一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行业水平的提高相一致,特别是近两年我国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促进了煤矸石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发展。

图7所示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中国专利主要申请人申请专利的主要IPC构成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申请人都有各自的重点专利技术领域,其中C04B小类在专利数量及涉及申请人数量方面都比较多,特别是北京科技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在这一小类中的专利申请量较多,说明目前我国的研究人员仍以煤矸石的化工合成及提炼改造为主要研究重点。

4.2 国外申请人分析

国外来华申请煤矸石方面的专利共有2件,分别属于美国与智利的2家公司,其中木质素技术美国有限公司在2008年8月提交申请,智利的拜奥希格马公司在2007年10月提交申请。总体来看,目前国外公司在中国申请的有关煤矸石利用专利数量还很少,也非常分散,尚未对我国企业形成威胁,但其申请时间都在近几年内,值得注意。

5 小 结

(1)我国在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相关领域内已有了较多的专利申请,专利申请的单位或个人有一定的数量,特别是近年来专利申请量与日俱增,这与我国经济开始转型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一致,而且国家的相关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煤矸石利用技术在世界上已经有长时间的发展,但并未出现大规模资源化的有效利用手段,该领域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是我国加强技术攻关和专利突破的时机。

(3)加强煤矸石组分与特性的基础研究,将煤矸石分选后再进行资源化利用,在提高综合利用率时,还应考虑经济可行。积极完善附加值高、用量大的煤矸石消耗技术,如制备超细煤系高岭土、化工产品、煤矸石粉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新型陶瓷、微晶玻璃等技术。

(4)经过长时间的科技发展,我国在煤矸石利用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培育了一些有实力的科研组织及院校,如中国矿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但是总体来说国内的相关研发人才还比较少,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仍然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培育更多的青年人才。

摘要:介绍了我国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方面的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及各省专利分布情况;申请专利在国际专利分类中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传统材料的改造提质或混合应用方面;煤矸石的应用主要是发电、生产建筑材料和化工产品;其中大专院校申请数量较高,企业和个人申请量低而分散。

关键词:煤矸石,资源化利用,专利,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知识产权局数据库.http://search.cnipr.com.

[2]肖沪卫.专利地图方法与应用[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张长森,等.煤矸石资源化综合利用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陈文敏,杨金和,等.煤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范锦忠.利用煤矸石生产人造轻骨料(陶粒)技术要点[C].2008年(杭州)国际墙体屋面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杭州,2008.

[6]李虎杰,陶军.煤矸石制备高强陶粒的试验研究[J].非金属矿,2011,33(3):20-22.

[7]于存贞,王延玲,许长建,等.一步晶化法制备微米级4A沸石的工业应用[J].轻金属,2011(6):10-14.

专利资源 篇8

一、专利档案与企业专利档案

专利档案是国家专利机关在具体办理专利申请与审批、专利许可合同管理及专利纠纷诉讼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等材料[2]278。企业专利档案的专利权主体是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其间所产生的文字实物、图表影像都是企业专利档案。通常我们认为的企业专利档案主要产生于专利申报和授权阶段,实际上企业专利申报往往是一些科技项目的提炼或扩展,专利申报之前的课题研究阶段以及专利后期的维护阶段所产生的各类文件材料都应纳入企业专利档案的管理范畴。据此,企业专利档案是指企业在专利研发、申报、审批、授权、维持、应用、代理、诉讼、转让、保护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电子文件等不同门类和载体的原始记录[3]。

二、企业专利档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重收藏轻利用。

专利档案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专门档案,是保护专利权的重要凭证。随着企业专利意识的逐渐提高,在遭遇知识产权纠纷或专利侵权诉讼时专利档案的凭证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因此许多企业都把专利档案当作重要文件加以收集存档,但是专利档案在激励创新、启迪智慧方面的参考作用却被很多企业管理者所忽视,这就造成了专利档案重藏轻用的现象,等到档案管理的一系列流程走完,专利档案往往就被束之高阁,乏人问津了。企业不重视专利档案利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网络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取大量的专利信息,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就保存了1985年至今(统计日期2015年4月15日)共计41926条专利申请和授权文献,同时还收录了来自全球103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专利数据,只需轻点鼠标即可轻松获得,比起到馆查询的手续烦琐、限制诸多,自然更易受到利用者的青睐。

2. 专利档案基础工作落后影响了专利档案的利用。

专利档案利用工作是建立在诸如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等工作的基础上,只有具备了这些基础工作且只有这些基础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为利用者提供充足、有序、优质的专利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即所谓“后台准备得越充分,则前台服务得越顺利”。而在实践中,专利档案基础工作离“充分”“有效”尚有不小的距离,主要表现在首先专利档案收集不齐、归档不全。在专利档案的收集过程中,只重视专利申报和授予等出成果的阶段,轻视科研准备阶段、研究实验阶段、推广应用阶段及后期专利维护阶段档案的收集,致使很多宝贵的原始数据资料不能归档而造成流失;其次,专利档案归档的数据和材料不能真实地反映科技成果的水平,归档过程中复印件材料过多,档案丧失原始性,其从档案的内容到外形特征、从笔迹到印章都无法保留真实的历史标记,也就使得在查考研究、诉讼侵权发生时,专利档案无法成为重要依据和法律凭证,丧失了一定的说服力和可信度[4]41。

3. 专利档案保密与利用关系处理不当。

在处理专利档案保密和利用关系上,企业档案部门存在着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过度保密论”,过分强调专利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宁愿把专利档案变成“死档”,也不愿意合理共享,片面认为只要管理好、不丢失、无损坏就是最大的成绩,致使对专利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始终处在原始的、简单的状态。尽管我国是专利大国,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然而专利成果转化率仅为10%,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数字为40%,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专利档案被长期搁置致使专利信息不能共享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另一种是“无需保密论”,认为既然专利信息在网上可以免费轻易获得,说明专利档案已经无需保密了,于是视档案保密规定为无物,专利档案随意出借却不及时收回,造成了企业档案的流失甚至企业核心技术的泄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4. 利用形式单一,忽视对专利档案的深加工。

提供利用是专利档案直接服务于企业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企业专利档案利用普遍存在利用手段单一的问题,档案查阅、档案复印是目前企业档案馆提供的主要服务形式,档案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你来我借,你走我收,被动等客多,主动上门少。其次是对专利档案的深加工不够,忽视了对专利信息的挖掘运用,专利档案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无法得到发挥。

5. 档案人员专利知识储备不足。

档案人员在专利知识上储备不足,表现为缺乏专利意识、对专利法一知半解、不熟悉企业所属专利的保护期限和法律状态、专利档案的归档范围划定不合理、对专利档案的密级设置过低或过高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制约着专利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企业专利档案资源利用的对策

1. 意识强化

企业上下树立专利档案是重要无形资产的意识。专利档案是反映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技术资料,是企业知识产权的物质载体,专利档案中的许多技术信息可以给人以启迪,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避免少走弯路和重复劳动。在实践中,专利档案也可以间接转化为企业资产,《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办法》中就规定企业可以利用专利权质押作为一种担保形式为企业融资,办法中明确规定申请办理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企业必须提交专利权的有效证明等专利档案。通过这种知识产权运用的新模式,2014年安徽省已实现专利权质押贷款210笔,融资累计达21亿元,为安徽省企业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由此可见,包括专利档案在内的企业档案所产生的价值将是巨大的,企业上下都应重视专利档案这一重要的无形资产,只有企业上下树立专利档案是重要无形资产的意识,才能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一种重视专利档案的良好氛围,减少专利档案收集过程中的阻力,提高专利档案的利用效率。

2. 制度建设

把握“度”的关键在于实现专利档案管理制度化。企业专利档案利用上要破除“过度保密论”和“无需保密论”两种错误倾向。“过度保密论”折射出档案管理者无法处理好保密和利用的关系,宁肯不作为也不愿犯错的保守心态;“无需保密论”则是源于对专利上网制度的片面理解。国家机关将部分专利申报材料提交至互联网,表面上是为了公之于众,征询异议,更深层次看则是为了科技交流,激励创新。考虑到专利的保密需要,上网的材料仅包含专利申请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以及专利公报等少量专利文献,更多的专利材料则依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由申报企业的档案馆收集归档,只有在这里才能得到该专利详尽系统的资料。因此,在保密和利用上,保密过头不可行,完全公开则更不可取,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其关键在于讲究个“度”,而这个度就是实行专利档案管理制度化。企业档案部门要根据规模大小、资本形态、行业性质、专利布局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参照《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企业专利工作管理办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企业的专利档案管理办法,办法中要明确专利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编号办法、鉴定原则、销毁程序、权限要求、审批程序和保密手段等。光是“制度上墙”还不够,还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绝不姑息迁就,情节严重的还要诉诸法律。

3. 渠道拓展

以利用为导向,以形式为依托实现利用渠道多样化。针对当前企业档案馆普遍存在的利用形式单一问题,档案部门应主动出击不断拓展专利档案的利用渠道。企业档案馆可提供的专利档案的服务方式有档案查阅、档案出借、档案复印、档案证明、档案数字化、档案编研等,鉴于专利档案的保密性要求,在开展利用服务的时候档案人员应严格按照专利档案管理规范,履行相关审批手续,慎重操作,防止因失密而侵害企业利益。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档案数字化将是企业专利档案资源开发的重点之一,档案部门可以根据专利档案保管和利用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对传统载体的专利档案进行数字化,对专利终止或期限届满的专利档案实行全文数字化,对法律有效期内的专利档案可采取目录数字化的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专利档案数字化建设程度,建设企业自己的专利数据库。此外,还可进行专利档案编研,对专利档案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研究和综合整理,形成科技成果汇编、企业史志、企业大事记、企业年鉴、企业宣传册、专利数据分析汇集等编研成果,燕山石化档案馆组织完成的《1985—2010年专利成果汇编》,把专利的重要信息记录下来,即便有些专利已经期满、失效、中途放弃,甚至有些专利档案都没有记载,但汇编仍然能够将它们真实地记录下来,作为燕山石化公司专利成果的见证[5]29。华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编撰了《技术创新成果及获奖项目汇编》(2006—2010)手册和《专有专利技术》手册,展示了公司近年来在技术创新领域获得的丰硕成果。

4. 素养提升

建立一支精业务、守纪律、讲品格的专利档案管理队伍。专利档案具有双重的法律特征,同时接受《专利法》和《档案法》的约束和限制,因此企业档案工作者除了以《档案法》为基本准绳,还要熟悉专利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与工作息息相关的专利申报程序、专利申请书构成要素、专利保护范围和期限、职务发明创造的界定、专利申报和办理费用等要做到了然于胸。只有熟悉法律相关内容,才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合理合法地做好专利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既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又适时合法地开展专利档案的利用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专利档案人员,仅是知“法”还不够,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针对当前档案人员专利知识储备不足的现状,企业可以采取自学加培训的模式来强化提高,自学可以辅助一定的激励手段,培训形式则力争多样化,如讲座报告、集中培训、案例探讨、选送部分档案人员外出进修等,培养一批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专利档案工作人员。

摘要:专利档案是反映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技术资料,是企业享有知识产权的法律依据和凭证,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企业在专利档案的利用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企业可以从意识强化、制度建设、渠道拓展、素养提升等方面着手实现专利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信息共享。

关键词:企业,专利档案,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图文直播:2014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2015-4-16.[EB/O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 M5Mz Ix NDQw OA==&mid=205552479&idx=1&sn=17582c02273adbd6799486435743a7ca&3rd=Mz A3MDU4NTYz Mw==&scene=6#rd.

[2]马良生.档案管理概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3]浙江省档案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浙江省专利档案管理办法(试行)[Z].2007-5-10.

[4]马云启,吕杰,孟祥东.农业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滞后成因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6(10).

专利资源 篇9

专利审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在专利审查过程中, 审查员会参考到多种审查资源。主要包括:各级推选的优秀案例、相关的审查规定、培训和学术资源。

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 笔者发现虽然这些资源对促进审查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在资源获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便之处, 主要包括:目前各种审查资源存储在不同的平台上, 不利于资源的集中利用;现有的各项审查资源, 检索入口比较单一, 一般只是按标题浏览的方式, 获取时难度很高;还有些资源是以群发邮件的形式来传播, 难以检索。由于常用审查资源目前存在着存储平台分散、检索难度大的不足, 审查员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受到很大限制, 既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又影响了专利审查的效率和质量。

目前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分为C/S结构和B/S结构, 其中B/S结构因为简化了客户端配置, 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 降低了系统的总体成本, 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B/S结构中, JSP作为Sun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站点开发语言, 被广泛使用。世界上一些大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都采用JSP/Servlet。比较出名的如IBM的E-business。本文的专利审查资源信息共享平台采用了JSP/Servlet进行开发, 并采用开源的Mysql-5.0.22对数据进行存储, 服务器运行在Tomcat中, 开发环境采用最流行的Java Web开发工具My Eclipse8.0, 网页编写采用业界使用最广泛的Dreame Weaver8、Photoshop6.0、FLASH5.0/MX, 另外, 为了提高效率, 实行多人共同开发, 采用了SVN进行版本管理。

二、专利审查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介绍

1.建设目标。共享平台容纳的资源和实现的功能很多, 规划设计的总原则是“统一平台、部门共用、互连互通、资源共享”。要建设出这样一个复杂的平台, 使之能满足广大审查员的需求, 需要遵循以下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 (1) 具有易操作性。新开发的系统应易于操作, 无需对用户进行过多的培训, 因此在界面风格和使用习惯上应努力与大家经常使用的其它系统相近似; (2) 具有稳定性。只有系统安全稳定、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被用户持久使用; (3) 树立“数据是系统核心”的思想。在系统的设计上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4) 具有可扩展性。在系统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不断扩展的功能需求, 使设计出的系统具有可扩展性。

2.平台整体框架。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平台选用了Jsp+Servlet+Java Bean开发模式, 该模式遵循了MVC设计模式, 充分体现了JSP与Servlet自身的优点, JSP作为视图, 用来表现页面;Servlet作为控制器, 控制程序的流程调用业务进行处理, Java Bean封装了业务逻辑。为了提高开发效率, 信息共享平台使用了几个社区中的开源组件, 包括Log4j (在日志实现部分使用, 可以方便的输出日志) 、jspsmartupload (灵活实现文件的上传下载) 、jfreechart (直观的输出统计图标) 。

在数据的保存上, 本平台采用开源的Mysql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 使得数据的保存完全性高, 稳定性强。并且在数据的录入过程中, 对多个字段进行标引, 以获得更多的检索入口。

3.建设成果。本平台实现了登录模块、优秀案例模块、统计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的功能。

三、结束语

专利资源 篇10

检测分析领域涉及多种检测方法和检测对象,技术领域较多,分类号较为分散,使用常规的分类号和关键词的检索方法对于一些特殊的申请来说,不能高效的获得合适的对比文件。例如在检测分析领域中存在着许多如试验装置、工艺流程等存在大量细节结构和工艺步骤的权利要求。在使用这些结构、工艺作为检索要素进行检索得到的结果噪音很大,导致检索效率不高,审查员在进行专利库检索时,往往不能快速高效的获得合适的对比文件,为了避免漏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非专利库资源进行图片检索[1,2]。

下面笔者将结合一篇实际案例来具体探讨一下如何对试验装置、工艺流程类的权利要求在CNKI、百度、谷歌中进行图片检索,从而拓宽检索思路,以便对该领域的检索策略做一个补充。

2 案例分析和研究

2.1 案情介绍

申请号:2013106212930

发明名称:一种橡胶表面氟化改性试验装置

权利要求:

一种橡胶表面氟化改性试验装置,包括二氟化氙气体发生器(1)、橡胶表面氟化器(7)、真空泵(17)、电机(18)、尾气回收器(19)和二氟化氙气体回收器(21);其特征在于:

二氟化氙气体发生器(1)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路(3)与橡胶表面氟化器(7)的进气口连接,二氟化氙气体回收器(21)的进气口通过第二输气管路(22)与第一输气管路(3)连接;在第一输气管路(3)上装设有压力表(4)、气体流量计(5)和第一节流阀(6);第二输气管路(22)上装设有第二节流阀(23);真空泵(17)的进气口通过抽真空管路(14)与橡胶表面氟化器(7)的出气口连接,真空泵(17)由电机(18)驱动;抽真空管路(14)上分别装设有第三节流阀(10)和第四节流阀(13);抽真空管路(14)通过第三输气管路(11)与尾气回收器(19)的第一进气口连接;第三输气管路(11)与抽真空管路(14)的连接处位于第三节流阀(10)和第四节流阀(13)之间的抽真空管路段(32)上;抽真空管路(14)通过第四输气管路(38)与尾气回收器(19)的第二进气口连接;第四输气管路(38)与抽真空管路(14)的连接处位于第四节流阀(13)与真空泵(17)的进气口之间的抽真空管路段(16)上;第四输气管路(38)上装设有第五节流阀(15);第三输气管路(11)上装设有第六节流阀(12)。

二氟化氙气体发生器(1)内设置有第一电加热板(31)和固定支架(46),固定支架(46)的下端与二氟化氙气体发生器(1)的壳体内腔底壁固定连接;固定支架(46)上设置有陶瓷容器(33),陶瓷容器(33)内放置有二氟晶体(45);橡胶表面氟化器(7)的不锈钢壳体(37)由二个固定支架(20)支撑;橡胶表面氟化器(7)内设置有第二电加热板(44)和橡胶试样放置架(43),橡胶试样放置架(43)上放置有橡胶试样(42)。

尾气回收器(19)内竖直设置有不锈钢管(40),不锈钢管(40)的上端通过盖板(41)上的进气口与第三输气管路(11)连接;尾气回收器(19)内装有五氟化碘溶液(39)。

如图1所示,该橡胶表面氟化改性试验装置包括二氟化氙气体发生器1、橡胶表面氟化器7、真空泵17、电机18、尾气回收器19和二氟化氙气体回收器21。

2.2 初步检索

审查员通过对于案情的分析和对所审查领域相关知识的掌握,提炼关键词“橡胶,高聚物,多聚物,聚合物,Rubber,polymer???,氟化,二氟化氙,Xe F2,fluorinat???,Xe F,xenon difluoride”,以及分类号“G01N33/48,C09F1/04,C08J7/12”在专利数据库中进行常规检索,没有获得合适的对比文件。审查员在CNKI中以申请人和发明人为入口检索后均没有结果。之后在CNKI中以关键词为入口进行检索,检索得到的结果噪音很大。

2.3 扩展检索

2.3.1 CNKI图片检索

审查员调整思路,在CNKI中进行图片检索。打开CNKI主页面,点击右上方“更多”,在出现的下拉框中选择“图片”,包括“图片主题”、“图片标题”、“图片关键词”、“图片说明”四种检索方式。

首选使用“图片主题”检索方式,输入“橡胶氟化”,检索结果有58条,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呈现,通过快速浏览,找到合适的对比文件。

点击页面上的对比文件的相应图片,可以看到该文件的相关信息,包括文章题目、关键词、相应图片的上下文、图题、作者单位等。

如果采用“图片标题”、“图片说明”或“图片关键词”检索方式,检索结果分别只有2条、57条和0条。从上述四种检索方式的对比可知,采用“图片主题”方式检索,其检索范围包括文章题目、关键词、图片上下文、图题,为了避免漏检,应优先使用“图片主题”方式进行检索。

为了避免关键词扩展不充分导致的漏检,使用CNKI图片检索页面右方的的高级检索功能,可以对关键词进行适当的扩展,使用检索词“橡胶、氟化,Xe F2,装置,流程”,共有36条检索结果,进行快速浏览即可找到合适的对比文件。

CNKI文献检索中也包括高级检索功能,可以对关键词进行适当的扩展,同样使用检索词“橡胶、氟化,Xe F2,装置,流程”,出现82条结果,由于不能像图片检索界面一样通过图片浏览模式进行筛选,只能逐个点击文献标题,才能找到是否有合适的对比文件。通过与常用的CNKI文献高级检索功能的比较可知,采用CNKI图片高级检索功能,可以对关键词进行适当的扩展,提高查准率和查全率。

2.3.2 CNKI图片库检索

打开CNKI主页面,点击文献全部分类下方的“图片”,进入CNKI图片库检索。其中图片库检索功能包括“图片搜索”和“相似搜索”两种方式。

当采用“图片搜索”方式时,可以使用关键词进行检索,使用“空格”或“分号”表示关键词之间的相与,输入“橡胶,氟化”共有271条结果,远大于采用CNKI图片检索中的58条结果。其检索结果同样以图片形式直观呈现。

笔者对检索结果进行浏览,除了之前找到的对比文件以外,还发现了另一篇相关的文献。分析之前采用CNKI图片检索漏检第二篇文献的原因在于,该篇文献里的图片上下文中关于橡胶的描述使用的是“氟弹性体”这一不常见的描述,因此造成之前CNKI图片检索的漏检。但是该篇文献在全文中出现了“橡胶”一词,因此采用CNKI图片库检索,在全文范围内搜索“橡胶,氟化”检索到了该文献。由此可知CNKI图片库检索的范围是文献的全文,一方面检索的更为全面,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检索噪音。

同样CNKI图片库检索中也可以使用“高级检索”功能,与CNKI图片高级检索可以对关键词进行扩展不同,CNKI图片库高级检索功能可以分别从“图片主题”、“图片类别”、“学科类别”和“来源数据库”对结果进行进一步的限定,从而进一步对检索结果进行去噪。

因此图片库检索相对于图片检索来说,由于是在全文中进行检索,因此查全效果更好,但是相应的会引入大量的噪音,可以通过高级检索功能进行去噪。

当采用“相似搜索”方式时,可以直接比对图片相似性,具体方法是对下载到本地的图片进行本地上传。

2.3.3 其他非专利库图片检索方法

目前还可以采用的以“相似搜索”方式进行图片检索的方法有进入“百度图片”、“百度识图”和“谷歌图片”,具体方法也是对下载到本地的图片进行本地上传。

3 结论

通过对上面的案例分析,以下对采用非专利库资源图片检索方法进行总结。

3.1 当涉及如试验装置、工艺流程等存在大量细节结构和工艺步骤的权利要求,审查员在进行专利库检索时,使用这些结构、工艺作为检索要素进行检索得到的结果噪音很大,不能快速高效的获得合适的对比文件时,可以使用非专利库资源进行图片检索。对各种非专利库资源图片检索功能的特点总结如表1所示。

3.2 对经过“初步检索”和“扩展检索”的检索步骤进行如下总结:

首先进行初步检索,通过阅读申请文件,基于对本领域基本知识的掌握,审查员提取关键词,确定分类号,在专利库和非专利库中进行常规检索;其次进行扩展检索,使用CNKI图片高级检索功能,在图片主题中输入扩展的关键词,通过图片浏览模式进行快速检索;如果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对比文件,有可能是关键词扩展的还不够充分,此时选择CNKI图片库检索,输入关键词在全文中进行检索,并使用高级检索功能对检索结果进行去噪。如果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对比文件,那么可以在百度或谷歌中使用相似性搜索功能查找类似形状的装置或流程。

CNKI或者百度、谷歌图片检索知识常规检索的一种补充手段,我们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各种检索方式,勇于尝试各种检索手段,并在检索过程中不断调整检索策略、开拓检索思路,避免漏检。

摘要:针对检测分析领域对于结构工艺进行检索时噪音较大的问题,结合一篇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对试验装置、工艺流程类的权利要求在CNKI、百度、谷歌中进行图片检索,并对各种图片检索的特点进行了总结,CNKI、百度、谷歌图片检索是常规检索的一种补充手段,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各种检索方式。

关键词:图片检索,CNKI,谷歌,百度

参考文献

[1]陈宇萍.外观设计专利图像检索系统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4):162-164.

【专利资源】推荐阅读:

自主专利07-14

日本专利05-14

专利战略05-17

专利计量05-20

专利联盟05-23

制药专利06-18

创新专利06-29

专利地图07-31

专利模式07-31

苹果专利08-13

上一篇:西部五省下一篇:高中数学教与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