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综述

2024-10-04

专利综述(通用10篇)

专利综述 篇1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 网上交易为企业、个人商家带来了无限商机, 促进了经济发展。随着网上商家和产品的不断增加, 为了帮助网购用户进行商品的选择, 网购用户在浏览购物网站时, 网站常常会向用户提供产品推荐, 以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

为了使得推荐的产品能够被用户采纳, 常常使用推荐算法以使得产品推荐更加合理、有效[1]。所谓推荐算法是利用用户的行为通过相关的数学算法, 推测出用户可能喜欢的东西, 推荐算法主要分为6种:基于内容的推荐、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基于关联规则推荐、基于效用推荐、基于知识推荐、组合推荐。其中, 协同过滤是推荐算法中最经典最常用的[2]。合理的推荐算法所产生的产品推荐对于用户的消费行为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对于商家的利益、名气也至关重要。

1 协调过滤推荐算法相关概念介绍

协同过滤算法主要是通过对未评分项进行评分预测来实现的[3], 不同的协同过滤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1992 年提出并用于邮件过滤系统, 1994 年被Group Lens用于新闻过滤, 一直到2000年, 该算法都是推荐系统领域最著名的算法。当一个用户A需要个性化推荐时, 可以先找到和他兴趣相似的用户群体G, 然后把G喜欢的、并且A没有听说过的物品推荐给A, 这就是基于用户协调过滤算法, 其主要包括2 个步骤:①找到与目标用户兴趣相似的用户集合。②找到这个集合中用户喜欢的、并且目标用户没有听说过的物品推荐给目标用户。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无法满足及时推荐的要求, 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解决了这个问题。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和基于内容的推荐其实都是基于物品相似度预测推荐, 只是相似度计算的方法不一样, 前者是从用户历史的偏好推断, 而后者是基于物品本身的属性特征信息。

2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专利技术的进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11年3月9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2135989A的专利申请提及一种基于正规化矩阵因式分解的增量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其根据新增的用户反馈信息进行正确的增量实时更新, 能够对新增的用户反馈数据做出实时反馈;于2011年3月11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2129462A的专利申请提及一种通过聚合对协同过滤推荐系统进行优化的方法, 其通过构造同类聚合模型的方式来提高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推荐精度;于2011 年3 月11 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2129463A的专利申请提及一种融合项目相关性的基于PMF的协同过滤推荐系统、于2012年11月20日提交的公开号CN103092911A的专利申请提及一种融合社会标签相似度基于K近邻的协调过滤推荐系统, 均通过将社会标签数据信息和用户-项目评分数据信息进行融合, 达到提高推荐精度的目的。

清华大学于2011 年11 月25 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2495864A的专利申请提及一种基于评分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其利用用户历史评分数据的统计特征计算各个用户之间的相似程度, 通过与当前用户相似程度较高的其他用户来计算当前用户未评价过的项目, 解决了难以找到用户间共同评分项而导致无法计算相似性或相似性不准确的问题;于2013 年6 月5 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3309967A的专利申请涉及基于相似性传递的系统过滤方法, 其遍历所有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 获得描述所有用户对物品过往喜好的关系向量, 应用关系向量设定阈值, 计算各个用户间的相似性, 利用相似性传递计算原则计算矩阵中相似性值为零的目标用户与其他用户间相似性, 根据与目标用户相似程度最高的其他用户对目标用户未选择物品的喜好程度得到当前用户对未选择物品的喜好程度的估计值, 对每个用户的预测结果进行筛选, 产生对每个用户的推荐物品;于2014年4月14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3942298A的专利申请涉及基于线性回归的推荐方法, 其利用用户和物品的历史评分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克服协同过滤算法实时性差、无法直接增量更新的局限性;于2015 年9 月14 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5205128A的专利申请涉及基于评分特征的时序推荐方法, 其通过对每个时间域中的训练数据进行扩充, 解决时序推荐中的稀疏性问题。

浙江大学于2010 年5 月28 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1853470A的专利申请涉及基于社会化标签的协同过滤方法, 其基于社会化标签的协同过滤方法有机结合社会化标签对于物品描述的语义信息, 并使用lasso 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去对物品进行标签的扩展, 解决社会化标签的稀疏性与噪音问题;于2011年7月12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2231166A的专利申请涉及基于社会上下文的协同推荐方法, 其考虑不同用户之间存在的差异, 对矩阵分解中社会上下文约束权重进行调整;于2012年7 月16 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2789499A的专利申请涉及基于物品间情景化隐式关系的协同过滤方法, 充分利用情景信息挖掘物品之间的隐式关联信息, 利用物品之间的隐式关系生成推荐;于2013 年6 月6 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3279552A的专利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用户兴趣分组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其将用户和物品映射到共同的低维空间, 利用聚类方法把降维之后的用户和物品划分到不同的兴趣分组, 在每一个分组基础上利用协同过滤的推荐方法进行预测;于2013 年10 月17 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3617540A的专利申请涉及一种追踪用户兴趣变化的电子商务推荐方法, 其综合考虑用户之间的评分相似度和商品类别信息相似度, 采用基于时间加权的协同过滤算法, 给用户推荐最可能感兴趣的商品;于2013年12月27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3745100A的专利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项目的混合显性隐性反馈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其根据用户对各个项目的兴趣信息建立评分矩阵, 计算任意两个项目之间的Pearson相似度和修正余弦相似度、显性反馈的相似度、基于隐性反馈的余弦相似度, 依据评分矩阵进行推荐;于2014年6月30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4391849A的专利申请涉及融入时间上下文信息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其在相似度计算阶段和评分预测阶段都引入时间衰减函数, 为不同用户对不同类别的物品使用不同的时间衰减因子。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 年12 月5 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3019860A的专利申请涉及基于协同过滤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其利用本地的主体-项目权重矩阵的分块矩阵数据、本地的协同过滤矩阵的分块矩阵数据和接收到的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至少一个项目推荐给主体;于2012年12月5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3049489A、CN103049486A的专利申请涉及用于处理协同过滤距离的方法和系统, 其将每个参与计算的计算服务器计算得到所有协同过滤子矩阵, 可以提高针对海量数据的协同过滤距离矩阵的计算效率。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 年6 月14 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788280A的专利申请涉及用于执行基于简档的协同过滤方法, 其基于其他用户的观看偏好或简档, 根据推荐请求过滤一般用户人群以获取亚用户人群, 计算同亚人群中每个用户相关联的偏好数据与同受建议者相关联的偏好和简档数据中的一个之间的接近度的度量, 以选择同N个用户相关联的偏好数据向受建议者推荐项目, 其能够在可利用足够的个性化观看或购买历史之前, 不明显地推荐项目。

诺基亚公司于2011 年4 月19 日提交了公开号为CN103620593A的专利申请涉及基于特征的协同过滤的方法, 其通过推荐引擎生成一个或多个项目到一个或多个特征的映射, 为一个或多个用户确定有关一个或多个特征的偏好信息;于2011 年5 月27 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3703460A的专利申请涉及针对实时推荐的协同过滤方法, 其处理用户与一个或多个内容项目的一个或多个交互和/或有助于用户与一个或多个内容项目的一个或多个交互的处理, 至少部分地引起基于累积的一个或多个处理的交互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偏好的确定, 基于用户可以具有的与感兴趣的项目或主题的交互生成对用户的推荐。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 年4 月25 日提交了公开号为CN103377242A的专利申请涉及用户行为分析方法、分析预测方法及电视节目推送系统, 其通过二次聚类考虑用户行为的变迁时序特征, 将聚类结果集用于进行用户之间的协同分析;于2013 年9 月9 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3544212A的专利申请涉及一种内容推荐方法及系统, 其根据用户行为的时间系数以及用户量化行为数据, 评估用户对关注内容的喜爱程度, 根据评分情况进行协同过滤;于2015 年7 月21 日提交的公开号为CN104966219A的专利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词频加权技术的个性化协调过滤推荐方法, 其计算两两物品的相似度、每个物品的特征性频率TF和倒排文档频率IDF、每个物品的TF-IDF频率TI, 进而生成推荐列表, 即在协同过滤算法中引入TF-IDF算法以有效降低热门商品对推荐结果的影响。

3 结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 对数据的分析、推荐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相关专利的分析, 统计了主要的协同过滤算法, 旨在研究该算法的发展进步, 以将其更好地应用在具体的产业, 如互联网购物、电视列表推荐中。

参考文献

[1]李聪.电子商务协同过滤可扩展性研究综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0 (11) :37-44.

[2]耿鑫, 等.数据挖掘中的推荐算法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 8 (19) :4691-4696.

[3]冷亚军, 等.协同过滤推荐技术综述[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14, 27 (8) :720-734.

轮胎电荷消散装置专利技术综述 篇2

【摘要】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摩擦会产生静电,轮胎上的静电若不能及时导出,则会出现干扰车辆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使得下车的乘客受到电震、放电产生的臭氧加速轮胎老化等问题。本文主要以DWPI专利数据库以及CNABS数据库中的检索结果为分析基础,对轮胎电荷消散装置的国外专利申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重点分析轮胎行业巨头普利司通株式会社的技术发展路线,得到电荷消散装置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轮胎;电荷;消散;胎面

第一章 轮胎电荷消散装置的常用结构及其技术分解

1.1轮胎电荷消散装置的常用结构

现有的轮胎电荷消散装置通常是在不导电的胎面中插入具有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构件。

其中具有抗静电性能的汽车外胎1,外胎1包括胎面胶条11,胎面胶条11包括由弱导电化合物制成的构件110、径向地通过胎面胶条的导电插入物构件111、由导电化合物制成的构件12。其中的导电插入物构件111就是常见的电荷消散装置,其与外胎的其它结构配合使用,实现电荷消散的功能。

1.2轮胎电荷消散装置的技术分解

轮胎电荷消散裝置的原理是在轮胎内部形成导电通道,从而可以及时的将轮胎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荷传导到地面,解决由电荷积聚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通常,根据电荷消散装置的导电原理来分可以分为:(1)提高橡胶导电性:主要是由通过调节橡胶的化学成分,从而改善轮胎的导电性能来实现的;(2)胎面导电机制:是目前最主要的导电方式;(3)外接导电元件:通过在外胎外面附加诸如金属等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构件,来实现轮胎的静电荷通过导电构件直接传送至路面的功能。

由于外接导电元件应用的较少,本文将重点分析利用前两种导电原理的专利。

胎面导电机制又可以细分为:1)在胎面内插入导电元件,如固特异的专利US6289958B1,申请日为1998年;2)具有导电层的多层胎面胶,其中径向最外侧的胎面胶不导电,导电层具有穿过径向最外侧的导电胶到达胎面表面的接地部,如日本专利JP10-16512A;3)具有导电涂层的胎面如专利JP10-8110A,其在胎面表面涂覆一层导电聚合物,从而将轮胎摩擦产生的电荷传导至地面。

第二章 轮胎电荷消散装置专利申请整体状况

笔者主要在DWPI数据库中通过非常准确的IC和EC分类号,以及比较准确的关键词相结合,并通过在SIPOABS数据库中补充检索,获取出结果并去噪处理后利用Excel对该领域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全球专利申请国别分析

自1931年至2014以来各个国家的申请量趋势,日本是该领域专利申请量最大的国家。究其原因有:1)日本在轮胎胎面领域具有广泛研究比如日本的住友橡胶、横滨橡胶、普利司通等公司;2)日本对于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要求特别高,而提高轮胎的燃油经济性很多是以牺牲轮胎的导电性能为代价的,这就促使日本在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虽然美国的专利申请量比不上日本,但美国早在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轮胎电荷消散装置的研究。再如法国的米其林,意大利的倍耐力,德国的大陆轮胎等,都是著名的轮胎巨头。上述诸多公司在轮胎电荷消散装置自然也有研究。

日本和美国多年来的专利申请数量变化。日本的专利申请经历了长时间的萌芽期,1989年后进入平稳增长期,1996年进入快速增长期。

美国早期专利申请数量远高于其它国家,美国的专利申请在1996年以后缓慢平稳增长,并没有在1996年迎来快速增长期,可能是由于美国的电荷消散技术已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第三章 轮胎电荷消散装置专利技术发展分析

本章主要针对轮胎电荷消散装置的重要申请人:普利司通株式会社的专利进行技术发展路线的分析,以了解轮胎电荷消散装置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普利司通的专利申请量从1994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并于1997年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2000年至今逐渐平稳。

下面就该公司的重要专利进行展开,以分析其技术发展路线。该公司的发展路线和分支主要分为四个方向:1)以改变橡胶成分来提高导电性,如专利WO95/31888A1是通过特别的橡胶配方来提高导电性;JP10-298356A则通过增加橡胶中的导电炭黑的含量来提高橡胶导电性;JP2002-544329A则在胎面中添加导电聚合物来防止静电积聚;2)在外胎表面涂覆导电材料,如JP10-8110A是在胎面表面涂覆一层导电聚合物,从而将轮胎摩擦产生的电荷传导至地面;3)胎面胶为具有导电层的多层结构,其中径向最外侧的胎面胶不导电,导电层具有穿过径向最外侧的导电胶到达胎面表面的接地部,如JP10-16512A,由于胎面胶具有多层结构,径向最外侧的胎面胶可以通过添加硅石来提高耐磨损性能和降低滚动阻力,而径向内部的导电层可以提供导电路径,从而实现轮胎的防静电和耐磨损、滚动阻力性能的平衡和优化,因此该方向是轮胎防静电装置的主要方向之一,普利司通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如JP11-209426A,JP11-34612A,JP11-115414A等;4)通过在胎面中插入导电元件实现电荷的输送,该方法的胎面橡胶不需要特别的结构,在保证胎面的耐磨损性能和滚动阻力性能的同时,有效地将电荷传送至地面,是普利司通研究最多的方向,例如JP10-58914A;随后为了优化胎面的转弯、牵引、制动等性能,普利司通设计了多种形状的导电元件,如JP11-42719A的销钉形状,JP11-240312A的薄条状,JP11-20426A的工字型,JP11-48711A的波浪线形状,JP11-139107A的折线形状等。

通过对该公司的专利申请分析可以得到,轮胎电荷消散装置主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其发展方向多样,近年来的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在胎面中插入导电元件,以平衡轮胎的诸多性能要求。

第四章 结语

轮胎静电积累的问题越来越被重视,本文对轮胎电荷消散装置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分析,从中不难看出,在轮胎领域里,几大轮胎工业巨头仍然占据中最主导的地位,拥有了最多的专利申请以及最核心的技术,而总体来说,以普利司通、住友橡胶和横滨橡胶为代表的日本发展更为迅速,轮胎电荷消散装置主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其发展方向多样,近年来的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在胎面中插入导电元件,以平衡轮胎的诸多性能要求。

参考文献

我国专利组合文献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专利组合,文献计量,合作网络,研究主题,研究进展

在当今产业环境中,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加依赖于技术的创新,专利作为企业的一种潜在资产是一项决定性因素。但是,对于每一个专利、每一项权利要求的保护都有着固有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单一或少量的专利已经难以阻止竞争者的专利规避,因此,企业只有有目的地运用专利组合战略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为企业提供所在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 产业技术型企业间的专利竞赛已经转化为专利组合竞赛。

专利组合 ( Patent Portfolio) 理论源于管理学投资组合管理 ( Portfolio Management) 的思想,投资组合管理理论最早是1952年由美国经济学者Harry Markowitz提出的,他基于投资分散和规避风险的理念论述了如何通过投资组合来减少投资风险。到了20世纪末,随着企业技术管理活动的发展,基于投资组合理论产生了专利组合理论,而专利组合理论则是以考虑专利及其所保护权利固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为前提的。因此,我国在最初引入专利组合概念时,也将其译为 “专利投资组合”。我国学者对于专利组合理论的研究近十年才刚刚起步,鉴于专利组合在技术型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对专利组合理论的研究愈发重要。本文对我国发表的有关专利组合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计量分析,初步探讨我国专利组合研究的现状,以期对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李春燕等[1]提到专利组合在我国除了也被译为 “专利投资组合” 外,还被译为 “专利布局” 或 “专利网”。笔者也对有关专利布局和专利网的期刊论文进行了简单分析。虽然 “专利布局” 这一名词在相关文献中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但却鲜有文献对其进行系统论述,更多文献则是借用了 “布局”这一名词概念。谢顺星等[2]阐述了专利布局的概念、模式及策划程序,并在文中指出了专利组合与专利布局的异同。在比较有关二者的论文时发现,有关专利布局的论文中没有提及与专利组合理论起源和形成相关的内容。刘杰等[3]发表的论文中最初提到 “专利网” 的概念,将其定义为 “以主导技术申请的基本专利为核心,各种改进型的外围专利纵横交错所形成的对某一产品的保护网”。 专利网在定义上与专利组合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国内有关专利网论文中涉及的内容与专利组合理论的起源和体系并不相同。因此本文仅以 “专利组合” 和 “专利投资组合” 为检索词,将检出的论文作为分析样本。

1数据来源

本文将中国知网 ( CNKI)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3个数据库作为统计源,筛选期刊论文作为样本文献。论文的检索主要以中国知网 ( CNKI) 为主,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2个数据库为补充。

分别以 “专利组合”和 “专利投资组合” 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 ( CNKI) 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检索字段选择 “主题”,在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选择 “任意字段”,进行检索,数据检索日期为2014年1月20 - 22日。由于数据库收录的数据具有滞后性,2013年的数据可能不完整, 因此,该年的数据仅供参考。鉴于数据库检索的局限性,本文对所检出的文献进行浏览分析,去除人物访谈、消息报道、会议通知、会议纪要、书评、 社评、知识讲座等篇目,并删除重复数据,最终获得研究性 期刊论文73篇。本文主要 利用Excel、 Note Express、Ucinet等工具对 文献数据 进行统计 分析。

2统计分析结果

2. 1专利组合领域发文量的年度分布

我国专利组合研究期刊论文的年度发文量如图1所示。2003年, 吴志鹏等[4]在 《试论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宏观安排的三个维度》 一文中提到 “专利组合” 这一名词,但并没有给出相关概念和涉及的理论体系。同年,张燕舞等[5]在 《企业战略与竞争分析方法之一———专利分析法》 中提到 “专利投资组合管理”。通过阅读样本文献可知,我国对 “专利组合” 相关理论的引入是在2005年。刘林青等[6]在论文中将 “Patent Portfolio” 译为 “专利组合”,曹雷[7]和刘婷婷等[8]分别将其译为 “专利投资组合”,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引入了专利组合的相关理论。2005年发表的有关专利组合的论文为5篇,2006年为4篇,2007和2008年在发文数量上较少,分别为2篇,说明这期间专利组合的研究并没有引起我国相关学者的关注。 2009年在发文量上有明显上升, 接下来两年有所下降,到2012年和2013年保持了上升的趋势,但幅度较小,表明我国关于专利组合的研究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2. 2专利组合领域的论文作者情况

在73篇文献中,作者的总数量为128名,单独作者的文献有15篇,占文献总数的20. 8% ,2人合著的论文有33篇,3人合著的为17篇,3人以上合著的为8篇,这表明我国学者对专利组合的相关研究以合作为主。从发文量来看,发文在3篇以上的作者有12位,分别是岳贤平 ( 6篇) 、谭思明 ( 4篇) 、于晶晶 ( 4篇) 、钟华 ( 3篇) 、谭力文 ( 3篇) 、潘颖 ( 3篇) 、朱东华 ( 3篇) 、卢章平 ( 3篇) 、刘红光 ( 3篇) 、刘琼 ( 3篇) 、刘林青 ( 3篇) 和刘桂锋 ( 3篇) ,表明这些作者在专利组合研究领域的研究比较活跃。

选取频次为2及以上的作者,对其进行共现分析,得出作者合著网络图 ( 见图2) 。图2中点与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位作者的合作关系,连线粗细表示作者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从图2可以看出, 3人及以上的合作网络有6个。 谭思明合作团队中,谭思明来自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晶晶为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发文时间为2006年、2009年和2010年。钟华合作团队中,钟华和安新颖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邓辉来自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发文时间为2011 - 2012年。谭力文合作团队中,刘林青和谭力文来自武汉大学,赵浩兴来自浙江师范大学,发文时间集中在2005 - 2006年。 以朱东华为核心的研究团队,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发文时间也是集中在2005 - 2006年。以刘红光为核心的合作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发文时间为2013年。这些团队在发文时间上,有的缺少研究的连续性,有的在近两年才开始有相关文献发表。以李春燕为核心的合作者,李春燕发表第一篇论文时为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发表第二篇论文时机构为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其他作者均只发表一篇论文, 因此这个合作团队的成员并不稳定。岳贤平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从2009 - 2013年一直有相关论文发表,且发文质量较高,所发论文的刊载期刊均为CSSCI收录,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但与其合作的成员只有王娟一人,发文时身份为在读硕士生。这意味着我国学者在专利组合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

2. 3专利组合领域的期刊分析

刊载专利组合论文的期刊为37种,主要为管理类和情报学类期刊。 《情报杂志》一种期刊的载文量达17篇,占总样本文献量的23. 29% ,是我国专利组合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交流阵地。其次 《科技管理研究》载文量为6篇,两种期刊累积载文数量所占比例为31. 51% 。表1中列出了载文量在2篇以上的10种期刊,其中,2012 - 2013年CSSCI来源期刊6种,2012 - 2013年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3种, 说明该领域的研究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注: ( * ) 为 2012—2013 年 CSSCI 收录期刊; ( #) 为 2012—2013 年 CSSCI 扩展版收录期刊

2. 4专利组合领域的研究主题分析

2. 4. 1关键词分析。关键词是论文内容的高度凝炼与概括,可以反映论文核心内容,通过关键词分析, 可以发掘文献的核心内容,并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大致发展趋势。本文利用关键词的词频和共现关系分析专利组合研究的主题分布。本文对73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了词频统计,选取频次2以上的22个关键词列于表2,同时对这22个关键词进行了共现分析, 得到图3所示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根据关键词词频和共现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构建的数据以专利组合为中心,主题主要涉及专利分析、专利战略和专利悖论三部分内容。利用专利组合分析理论进行专利分析,涉及专利组合分析、 专利指标、评价指标体系、专利地图等,专利组合分析理论是一种重要的专利分析方法。对 “专利悖论”现象的解释是专利组合理论产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专利组合理论作为专利战略的一种新兴形式, 面向战略的专利组合研究必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2. 4. 2重点主题及重点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 对样本文献的主题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所论述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水平,认识已有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根据上文中的文献计量结果,结合文献内容,将专利组合相关文献研究内容归纳为4个方面,即专利组合基础理论研究、专利组合管理研究、专利组合理论的应用、面向战略的专利组合研究,下面分别从这4个方面对专利组合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分析。

( 1) 专利组合基础理论研究。国内有关专利组合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专利组合的产生原因、 概念、作用及价值等方面的内容。由于专利组合理论起源于国外,所以国内有关理论的研究多引用或介绍国外的观点。

1专利组合的产生和形成机制。2006年,刘婷婷等[9]在引入专利投资组合理论时,认为专利投资组合理论是1998年由德国学者Holger Ernst首次提出的。2009年,李春燕等[1]则指出,与Ernst同一机构的德国学者Klaus K. Brockhoff在1991年就已经提出了专利组合的概念。

2009年,岳贤平等[10]提出产生专利组合理论的直接动因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对 “专利悖论”现象的解释,二是为了满足企业优化配置R&D资源及实施其市场化策略的需要。关于 “专利悖论”现象的解释,我国学者多引用2004年Wagner提出的专利组合理论。2005年,刘林青等[6]最先从解释 “专利悖论”现象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专利组合理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脉络。关于企业R&D资源配置方面,我国学者则引用Holger Ernst的观点。2006年,刘婷婷等[9]指出专利组合理论的根源在于企业技术管理中R&D资源的投资问题,专利投资组合理论是为了克服传统投资组合方法的弊端,运用专利数据进行技术投资组合为企业高层决策者合理制定专利战略而产生的。

2012年,岳贤平[11]基于专利组合的价值和成本概念性地分析了专利组合的形成机制。2008年,孙耀吾等[11,12]运用Shapley值法研究了基于专利组合的高技术企业联盟动力与策略的内在机理。

2专利组合的作用及价值。2005年,刘婷婷等[8]指出专利投资组合理论通过专利评价指标的建立,专利组合矩阵图的绘制,可作为企业决策者制定专利战略的可视化工具,其作用在于: 可对具有吸引力的技术、技术组合效果、竞争对手、市场伙伴等进行有效地评估,并可定位企业自身的技术竞争优劣势,挖掘企业内外部技术人才,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2012年和2013年,岳贤平在发表的论文中对专利组合的存在价值进行了概念性的描述: 保证企业进行有效的专利许可和交叉许可, 确保企业商业行为实施的有效性; 便于企业组织R&D活动并对其成果进行保护; 便于企业实施各种专利策略,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势力; 提高企业处理专利纠纷和进行专利侵权诉讼的确定性; 对专利悖论等专利经济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11,13]。

3专利组合的概念。对专利组合概念的科学界定,是研究专利组合的基础。目前我国学者关于专利组合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他们的研究中对专利组合的定义也是基于专利组合理论产生的两方面动因。我国研究者引入并归纳的专利组合定义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将专利组合定义为战略性的专利集合[6,10,14]; 另一类则是基于Holger Ernst专利组合分析的理念,将专利组合定义为通过建立能够衡量专利价值的指标,对相关技术领域进行专利技术分析和组合[1,7,9]。

4专利组合的理论体系。我国学者主要介绍了国外的专利组合理论体系,关于企业R&D资源配置方面除Holger Ernst的专利组合思想外,还有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2000年,David J. Teece及Pet Grindley等专利组合研究者,研究了专利授权与交叉授权间的相互组合。2000年,Kevin Rivette在研究中确定了专利组合的要素,建立了公司内外部资源和专利战略间的联系。Patrick Thomas于2001年探讨了专利指标和股票市场表现间的关系[8]。

对于结合国内发展的专利组合理论体系,研究非常少。2007年,王玲等[15]从专利竞争战略的角度,构建了基于我国企业创新实践的专利组合理论体系。

( 2) 专利组合管理研究。2006年,谭思明[14]在给出专利组合定义的同时给出专利组合管理的定义: 评价、选择多种类型、一定数量的专利,优化配置企业有限的资源,通过管理运行,实现企业专利战略目标。专利组合管理应实现专利组合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实施有效的专利组合管理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专利组合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和专利组合价值的评估模型。

1专利组合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我国早期关于专利评价指标主要集中于数量指标上的研究及运用上,用专利数量指标来分析和评价企业及区域的技术竞争力水平等。后来,专利质量指标的研究及运用渐渐成为专利分析的热点。专利组合分析理论是一种重要的集数量、质量及市场指标为一体的专利分析方法和可视化工具。关于专利组合分析我国研究者普遍接受的是德国学者Holger Ernst的思想: 专利组合分析主要有公司层面、技术领域层面的专利组合分析,专利发明人的组合分析,专利、市场一体化的组合分析等4种组合分析方法,并在专利组合分析中建立用于企业技术水平评价和竞争对手监控的重要指标[16]。我国学者借鉴Holger Ernst专利组合分析理论构建了一系列专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例如: 于晶晶等[17,18,19]结合我国国情,剔除或以其他指标替代Holger Ernst指标体系中无法从我国专利数据库中得到的国际范围和引用频率两项指标,建立了专利组合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刘佳等[20]则提出采用技术规模、相对技术优势和相对技术整合能力等新的指标来计算专利质量,以代替Holger Ernst指标体系中专利授权率、技术范围、国际范围和引证频率等指标。

上述指标体系均是基于德国学者Holger Ernst专利组合分析指标体系的改进。基于相应指标体系于晶晶等[21]和钟华等[22]分别提出了专利组合分析的评价流程。此外,我国学者还通过引入其他专利指标构建相关专利组合分析体系和方法。例如,将多维标度技术用于专利组合图谱的绘制[23]; 引入专利优先权网络[24]、技术生命周期理论[25]、专利法律状态信息[26]等构建专利组合分析方法和模型。

2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模型。有效的专利组合, 作为一个专利集合体,其整体价值远大于其中单项专利价值的总和。2013年,靳晓东等[27]根据被证券化专利组合的特点,构建了基于模式转换算法下的三叉树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模型,给出了其求解的方法。 2012年,曹晨等结合Lanjouw - Schankerman专利价值评估模型与Parchomovsky - Wagner专利组合理论,通过整合单项专利的综合专利价值指数构成专利组合价值指数,建立了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模型[28]。

( 3) 专利组合理论的应用。基于专利组合分析方法国内学者对相关领域产业和企业进行了专利组合分析研究。2011年,王晓璐等[29]对MPEG Ⅱ专利池中19家企业的专利组合质量进行了分析,得出该专利池中的成员企业所拥有的专利组合具有差异化的结论。此外,我国学者还对抗HBV制药[22]、储氢技术领域的企业[30]以及中国电信[31]、光伏水泵系统[32]、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33]和国际燃料电池汽车领域[34]等产业进行了专利组合分析。

2009年,李小丽[35]以美国生物制药技术型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技术型中小企业甄选技术并购对象的研究。2007年,徐绪松等[36]基于收益法提出了专利联盟中专利组合价值的评估方法,并由此借助财务分析中内部收益率计算了专利联盟中的许可费。

( 4) 面向战略的专利组合研究。2005年,靳霞等[16]采取专利组合分析,结合经济指标数据分析专利信息,构建基于专利信息的专利战略决策支持系统,给出支持系统的结构和流程。2006年,刘婷婷等[9]提出运用专利投资组合理论来制定企业专利战略,并给出评估专利投资组合战略实施效果的5类价值指标。2012年,潘颖等[37]以商业方法专利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利组合和专利引用将 “由内而外” 和 “由外而内”两种常用构建企业技术战略的方法结合起来,利用聚类分析技术构建出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技术战略模型。2012年,张兴旺等[38]基于专利组合战略理论体系,提出了中小型企业在信息竞争环境下的专利组合战略过程模型。

3我国专利组合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1研究文献较少,没有形成稳定的团队

通过对有关专利组合研究性论文的发文量统计发现,我国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文献不多,且增长趋势不明显,表明对专利组合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通过对作者合作团体的统计分析,发文较多的团体为情报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管理学院,虽然有些团队在人员上有一定数量,但在发文时间上,缺少研究的连续性,我国学者在专利组合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就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而言,专利组合还是一种新的理论和实践形式,不仅存在理论认识上的困难,同时面临着国外大跨国企业进攻性专利组合行为的威胁[13]。因此,我国学者应尽快在专利组合研究领域建立稳定的研究团队,高度重视专利组合领域的相关研究,以作为我国企业构建有效专利组合, 实施专利战略的强大理论支撑。

3. 2理论研究主要引自国外,缺少国内的理论体系

通过对专利组合研究论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学者有关专利组合的理论研究多引用或介绍国外的思想,缺少国内的相关理论体系。有关专利组合理论研究,我国学者应加强下述方面的研究: 专利组合基础理论的研究,包括专利组合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专利组合的形成机制及其应用的内在机理, 专利组合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 专利组合管理的研究,包括切实可行的专利组合分析指标体系和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模型的建立,有效专利组合组建的理论和方法,专利组合规模和结构的优化理论和方法; 基于我国企业实际的专利组合理论体系研究等。专利组合理论的研究在国外也属探索阶段, 我国学者要进行深入研究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我国学者对专利组合理论的引用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主要引用解释专利悖论现象和企业R&D资源配置的理念,有关专利授权与交叉授权间的相互组合、专利组合与经济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缺失, 而且在利用专利组合分析评价指标进行专利分析时也多限于企业层面和技术层面,对人员管理层面和市场层面的分析很少有文献涉及,我国学者应加强专利组合理论这些方面的研究,使专利组合理论得到更全面的应用,对企业的决策更具实用性。

3. 3实证研究涉及行业范围较窄,实证的企业数量较少

我国研究者在引入专利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引用和改进了相应的专利组合分析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同时利用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模型进行了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主要涉及电子通信、电器、医药、 能源等领域。但由于我国对专利组合理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文献较少,因此实证研究所涉猎的行业范围还比较窄。通过对相当数量企业专利组合数据的分析,可以作为构建相关理论体系和模型的基础,也可以用来验证所构建的理论体系和模型。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常选取几百,甚至上千家企业作为研究分析样本[10],而我国研究者最多的是选取35家企业作为分析样本[22],选取的企业样本数量较少。选取的企业虽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由于数量较少,对相关理论体系和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研究者应进一步加强行业和产业专利组合的研究,拓宽行业的领域范围,加大相关样本企业的数量,使构建的理论体系和模型更具普适性。

3. 4缺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利组合战略研究

专利组合是战略性的专利集合,对企业专利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国内学者有关专利组合的研究还以引用和介绍国外的理念为主, 虽然在对引入的专利组合分析理论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但多停留在专利情报分析的角度,很少有基于专利组合理论实例的战略研究。国内研究者应对面向战略的专利组合研究给予更多关注,在利用所建立的专利组合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和行业进行专利情报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到专利战略的分析和构建。结合我国国内的具体情况, 设计出适合不同行业和企业的专利组合战略构建模型及实施效果评估体系,提高企业和行业专利组合战略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4结语

专利综述 篇4

【摘要】本文从专利角度对车辆磁流变阻尼器专利技术发展路线作了相应分析,重点对从磁流变液性能的改良、控制方法、结构设计三方面出发,对其技术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车辆;磁流变;阻尼;专利分析

阻尼减震是车辆行驶和使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汽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人们对车辆乘坐的舒适性、阻尼器的减震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磁流变阻尼器作为上个世纪90年代后兴起的减震部件,在车辆悬架、座椅、离合器中都得到广泛应用。本章针对车辆磁流变阻尼器的技术发展,从磁流变液性能的改良、控制方法、结构设计三方面出发,对其技术发展路线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与梳理。

1、萌芽和初步发展期

1948年美国学者Rabinow发现磁流变效应,但由于当时的磁流变材料的屈服应力低,且磁流变流体容易沉淀,控制装置较复杂,所以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早期车辆阻尼器的专利申请集中在气体阻尼器和油压阻尼器中。

1984年,美国国家标准局成功研制较为稳定和屈服应力较大的磁流变液,同一年,罗伯特博士公司最早申请关于车辆磁流变阻尼器的专利(申请号:DE3443183A),在该篇专利申请中,采用电路控制阀调节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并将其用于车辆悬架中。如1986年的专利申请FR2602837A1阻尼器的流体形态控制所示,最初的磁流变阻尼器的缸筒都为单缸,19880707的德国申请DE3744469A1提供了一种车辆悬架的阻尼控制裝置,设置两个工作缸,一个内缸一个外缸,在中间腔内形成限制通道;1989年的专利申请US4887699A利用连续变量的衰减方式控制的半主动阻尼器,即通过磁流变阻尼器提供阻尼力为非线性变化,展现出气体阻尼和液压阻尼所没有的优点;之前的阻尼器都是用于汽车,而1991年的专利申请US5353897A将磁流变阻尼器运用到摩托车上;进一步的,1994年公开的专利申请JPH07259919A通过增设震动传感器,进一步提高调节的时效性,同年的专利申请US5354488A提供一种对磁场作出反应的液体,实际上就是磁流变液的改进,给出了磁流变液变形量与输出阻尼力的曲线关系;而19996年的日本申请JPH109329A提供一种车辆旋转阻尼器,实际上是将之前的车辆磁流变阻尼器用于直线往复的震动阻尼,用于旋转阻尼上;而在后面1998年的专利申请WO9839577A1带偏移特性的磁流变阻尼器、1999年的专利申请EP0907843A2可控震动阻尼器都是对阻尼器上阀结构的改进。

综上,可以看出,在这个阶段,磁流变阻尼器在车辆上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展,而在这个阶段,其发展的侧重点集中在磁流变液性能的改良和控制方法的研究上。

2、技术发展成熟期

在经历萌芽和初步发展期,2000之后,车辆磁流变阻尼器快速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磁流变液的性能趋向稳定、控制方法日益完善,技术的发展的重点在于阻尼器的结构改良上,特别是密封和导向的设计、其上阻尼通道的设计、特殊的阀结构的研究上。

就密封和导向件而言,2000年申请的专利US6196528B1通过设置两个本体,本体之间通过密封的导向件连接;而在2002年的日本申请JP2004028294A机动车辆的流体隔振器中,则通过上橡胶件和下皮碗将磁流变液密封于腔室内,在2010年的韩国专利申请KR1192155中则在卸载和单元和缸体件加垫圈密封避免磁流变液泄漏。而阻尼通道的设计直接影响对震动吸收的反应速度、吸收振幅和频率的大小,因此,阻尼通道的设计又是磁流变阻尼器结构设计的重中之重,如2000年的专利申请EP1060961A1汽车安全带的阻尼装置、US6279952B1车辆方向盘支撑的阻尼器、JP3418380B2磁流变液通过节流孔的车辆阻尼器,都设计对流体通过的阻尼通道的改进,2002年,美国Fremont.CA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磁流变减震器(US6471018B1),其阻尼通道位于在活塞的外表面,呈不规则的S型,由此增加了受磁场强度作用的的阻尼通道长度,从而使减震器的可调阻尼力范围增大。2006年坦尼科汽车操作有限公司来中国的申请CN200480028027则通过设置节流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设置在两个过滤器之间的多个粒子。2011年重庆大学的专利申请CN201110232851的减振器,可通过底座与浮动活塞之间气室体积变化来进行补偿,提高稳定性。另还有通过对浮动活塞、电磁活塞、活塞杆密封结构和引线结构进行改进完善的阻尼调节通道。而对于阻尼器上特殊的阀结构设计,申请US2009084646则通过缸筒壁和活塞间的通道形成特殊的阀结构,申请DE102009060525则是专门对阀结构的改进,通过在永磁体相对的活塞上设置节流孔形成阀。

3、技术分解总结

通过前述的技术发展历程可以得出,磁流变减震的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部分:磁流变液性能的改良、电路设计与控制方法、结构的设计;就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而言,其主要改进又集中在缸筒的设计、活塞杆、活塞的改进、阻尼通道的设计、阀结构、其它零部件;就其所针对的技术问题和产生的技术效果而言又可以分为:阻尼器尺寸的小型化、密封性能的提高、避免滞后出现空行程、对不同频率和振幅震动的吸收、避免咔哒等噪音的出现、和其它减震方式结合实现阻尼叠加与补偿。

参考文献

[1]姜伟等.专利分析工作在S系统下的实现[D].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课题成果,201112.

[2]王冰等.汽车磁流变减震器研究综述[J].森林工程,第24卷第4期,200807.

作者简介

陈友玲(1989-),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职位:实审审查员,研究方向:减震器。

烟气脱硫专利技术综述 篇5

近年来, 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严重的雾霾现象, 雾霾的主要组成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作为雾霾中最主要的的成分之一, 其主要来源于工厂燃料燃烧烟气的排放, 这在钢铁和火力发电行业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 如何有效控制与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而寻找高效节能的处理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也同样迫在眉睫。

1 烟气脱硫技术分类

1.1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脱硫吸收和产物处理均在干化状态下进行, 反应产物也为干粉状。典型的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为等离子体法, 其利用高压电源激发出等离子体, 从而产生大量离子及自由基等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粒子, 二氧化硫短时间内被氧化成硫酸分子, 在注入NH3的情况下, 与NH3反应生成微小的粉粒硫酸铵。干法烟气脱硫技术还包括活性炭吸附法和粉煤灰吸附法等,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操作过程简单, 无需废水处理, 但其脱硫效率较低, 反应速度较慢, 适用于二氧化硫含量较低的环境。

1.2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脱硫过程在干燥状态下进行、再生过程在湿态下进行或者脱硫过程在湿态下进行、处理脱硫产物的过程在干燥状态下进行。

喷雾干燥法是一种典型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公告号为CN203370454U) 的一项有关烟气脱硫的专利中, 采用旋转喷雾法来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其工艺过程如下:生产过程中, 烧结原烟气通过进口烟道进入顶部烟气分配器, 经过顶部烟气分配器圆周布气后, 使烧结原烟气在塔体内均匀分布。与此同时, 一定浓度的脱硫剂浆液从浆液罐经过浆液管道进入旋转雾化器, 脱硫剂浆液被雾化成极微小的液滴 (30~80 微米) , 均匀地被喷入塔体内, 与脱硫烟气充分接触反应, 烟气中的酸性物质很快被吸收中和, 与此同时烧结烟气中热量迅速干燥喷入塔内的液滴, 形成固体粉状料, 完成雾化、吸收和干燥。

循环流化床法是另一种典型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其工艺过程为:将石灰浆或熟石灰粉喷入循环流化床中, 与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在流化床中充分混合反应, 二氧化硫被去除, 包含固体的烟气经过分离、除尘后通过烟囱排出, 收集到的固体一部分返回流化床中循环使用, 另一部分作为废渣处理。清华大学 (公开号为CN103712207A) 的一项有关烟气脱硫的专利中, 采用了循环流化床法来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1.3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含有吸收剂的溶液或浆液进行脱硫吸收的过程和产物处理的过程均在湿态下进行, 其由于具备脱硫效率高、反应速度快以及运行可靠性高等优点而在市场上得到广泛运用。

(1) 石灰石/ 石灰- 石膏法。石灰石/ 石灰- 石膏法是最传统的脱硫技术, 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 脱硫剂为石灰石或石灰, 也可使用同类性质的废弃物如电石渣等。威海鑫山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号为CN102949923A) 的一项有关烟气脱硫的专利中, 用石灰- 石膏法脱除烧结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回收石膏, 其包括如下步骤: (a) 将烧结工业含二氧化硫的烟气从吸收塔下部输入; (b) 在吸收塔上部喷淋石灰溶液, 含二氧化硫烟气自塔下部进入, 烟气与石灰溶液在塔内逆流接触反应后, 去除夹带的水雾由吸收塔顶部排出; (c) 在吸收塔下部收集落下的浆液, 将其排入循环池内经循环泵输送至吸收塔上部的喷淋装置循环喷淋, 向循环池内通入空气, 使循环池内浆液中的亚硫酸钙氧化为硫酸钙; (d) 当循环池内的硫酸钙浆液比重超过1.16-1.20 时, 将其排入石膏脱水系统过滤得石膏, 过滤后的溶液加入循环池内; (e) 当循环池内的浆液p H值低于规定值时, 向循环池内补充石灰溶液。石灰石/ 石灰- 石膏法具有脱硫效率高、脱硫产物石膏可回收利用等优点, 但是由于石膏的存在, 系统中容易出现结垢和阻塞现象。

(2) 氨法。氨法烟气脱硫技术按照吸收液的再生方式可以分为:氨- 酸法、氨- 亚硫酸铵法和氨- 硫酸铵法, 其中, 氨- 硫酸铵法由于具有实际工业意义而得到较广泛的使用, 其采用氨水作为吸收液, 氨水与二氧化硫快速反应, 脱硫效率较高, 回收的硫酸铵经加工可制成氮肥使用。山西晋丰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氨法脱硫工艺 (公开号为CN101579602A) , 氨法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较高, 回收的硫酸铵可进行废物利用, 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 但是该法也具有很多缺点, 例如氨水容易挥发, 造成部分氨的损失, 氨的成本较高, 使脱硫成本增大, 并且氨水容易对设备造成腐蚀。

(3) 双碱法。双碱法种类很多, 其中最常用的是钠钙双碱法, 其是以钠碱溶液作为吸收液吸收二氧化硫, 吸收了二氧化硫后的吸收液与石灰乳进行反应再生钠碱液。成都德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钠钙双碱法烟气脱硫方法 (公开号为CN102728205A) , 包括以下步骤: (a) 将含硫烟气通入至脱硫吸收塔中, 利用脱硫吸收塔中的脱硫液吸收含硫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吸收二氧化硫后的脱硫液称为富液; (b) 将富液送入至氧化反应器, 在氧化反应器中通入空气进行氧化, 使得富液中的亚硫酸纳氧化成硫酸钠; (c) 将氧化后的硫酸钠溶液送入至沉淀反应器内, 在沉淀反应器中加入石灰水, 硫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合硫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d) 分离水合硫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 水合硫酸钙沉淀经过处理后制成石膏, 氢氧化钠溶液经过处理后制成脱硫液等待再次加入到脱硫吸收塔中。双碱法最大的特点是吸收塔内为液相吸收, 吸收液在再生池中进行再生, 避免了塔内出现结垢现象, 并且采用钠碱溶液作为吸收液, 吸收效率高。该法的主要缺点是脱硫和再生反应比较复杂, 整个系统进行理想运行的难度较大。

2 烟气脱硫技术展望

通过总结发现, 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已趋向于多样化, 而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中的石灰石/ 石灰- 石膏法和氨法由于具备脱硫效率高、产物可回收利用的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上述两种方法也存在一些小的缺点, 近年来, 烟气脱硫领域的技术人员为了获得更好的脱硫效果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进, 相关专利的申请量也越来越多。另外, 烟气中除含有二氧化硫外通常还含有多种污染物如氮氧化物和重金属等, 未来有关脱除烟气中多种成分的专利申请也会明显增加。

摘要:由于雾霾等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如何有效控制与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对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分类, 并对典型的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 最后对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耐磨钢领专利技术综述 篇6

我国是纺织大国, 环锭细纱机在纺织工业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而钢领是其中的重要零件之一, 它易磨损、消耗量大、更换频繁。由此可知, 钢领的性能与纺纱质量密切相关。钢丝圈和钢领组成了一对摩擦副。在具体工作中, 它们处于高压、高速和高温的状态, 而且二者的接触弧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 导致钢领内跑道凹凸不平, 钢丝圈运行不平稳, 纺纱张力突变, 细纱断头和毛羽增加。因此, 提高钢领的使用性能, 延长其使用寿命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降低和稳定纺纱张力, 减少断头, 减少成纱毛羽, 提高细纱的产量和质量, 节约钢材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专利申请概况

2.1 专利产出国分布和国内外申请情况

专利产出国分析就是对技术原创国的分析, 分析它能够帮助相关人员了解一个国家在该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图1是对耐磨钢领专利文献产出国分布的统计。从图1中可以看出, 排名前三的国家为日本、中国和德国, 而排名第一的日本, 其申请量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总量达到了44%.单从申请量上看, 日本在钢领方面的研发活跃度比较高, 而位居第二的中国也具有较高的研发能力, 这与其是世界纺织大国息息相关。

2.2 全球专利与我国专利的申请量变化

相对于其他技术, 对纺织技术的研究比较早。钢领作为细纱机上的重要部件之一, 1920年就开始研究其耐磨性。图2为耐磨钢领国外专利申请量变化情况和我国专利申请量变化情况。从图2中可以看出, 检索到的涉及耐磨钢领的专利最早出现在英国, 这与纺织行业早期在英国的蓬勃发展息息相关。此后, 国外的申请量并未快速增长, 只是曲折中现平稳。20世纪80年代后, 国外的申请量快速增长, 到了21世纪, 又归于沉寂。这是因为钢领加工对其他行业技术的依赖性比较高, 每一次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都会推动耐磨钢领的发展。

我国对耐磨钢领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因为它与我国的科技发展情况有关, 而我国的专利事业1985年才刚刚起步。对耐磨钢领的研究经过近20年的缓慢发展后, 自2005年, 对其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申请量极速增长。与此同时, 国外的专利申请量却逐渐下滑, 这与全球的轻工业向第二国家转移有关。

2.3 专利来源国申请人类型和专利状态

我国的申请专利人主要有企业、个人和高校。其中, 企业申请量约占47%, 个人申请量约占43%, 而高校的申请量仅占10%.在占有比例较大的企业申请人中, 并没有有代表性的申请人, 而且申请专利的企业也比较分散。

对于专利申请产出国排名第一位的日本, 其申请人全部为企业申请人。其中, 排名前三位的申请人来自特线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造所和丰和工业株式会社。另外, 日本申请专利的企业比较集中, 有65%来自特线工业株式会社。

对于专利申请产出国排名第三位的德国, 其申请人全部为企业申请人。但是, 申请专利的企业比较分散, 除了青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巴斯福涂料股份公司和里特机械公司外, 其他企业的申请量占到了总申请量的64%.

3 专利技术分支分析

通过分析和梳理公开涉及耐磨钢领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情况, 归类、汇总了所使用的技术手段, 得出了该领域的主要技术分支和申请量比例, 如图3所示。从作用上来讲, 所有的技术可以归为结构改进型、材料改进型和自润滑型。

横向比较各技术分支的申请量, 由图3可知, 在这三种改进类型中, 结构改进型占总申请量的31%, 材料改进型占总申请量的65%, 用其他方式提高钢领耐受性的占总申请量的4%.因此, 从技术分支的申请量上来看, 该领域的研究相对集中在对钢领材料的改进方面。

进一步分析二级分支和三级分支的情况可知, 对结构改进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锥面钢领上, 它占该类改进申请总量的60%;而在材料改进型申请中, 分别从耐磨材料和表面处理2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其中, 耐磨材料的改进型占该类申请总量的63.9%, 表面处理的改进型占该类申请总量的36.1%.

4 总结

钢领研制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速纺纱技术的发展。“开发高端钢领, 打造中国名牌钢领”不仅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也是他们面临的一项挑战。国产钢领发展多年, 在选材、制造工艺与设备、热处理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 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继续钻研。在工作过程中, 虽然利用新材料能够改进表面处理技术, 改变钢领跑道的结构, 改善钢领和钢丝圈的使用性能, 但是, 钢领与钢丝圈仍为滑动摩擦, 会限制纺纱速度。因此, 研究新的钢领结构已经成为了环锭纺纱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刘荣清.纺纱钢领的现状和发展[J].纺织器材, 2006, 33 (6) :50-52.

板材液压成形专利技术综述 篇7

本文通过对液压成形相关专利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以揭示板料液压成形专利技术的现状, 为板料液压成形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 专利数据来源

板材液压成形专利文献样本选自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 (CNABS) 和德温特世界专利库 (DWPI) 。以专利申请时间为对象, 从11996655年开始统计, 至22001144年为止。在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中, 采用板材液压成形的分类号B21D26021, 为了保证数据完整, 也采用纯关键词检索, 总共获得专利529篇, 经过筛选后选择其中的172篇作为中文专利分析对象;在外文专利文摘数据库中, 采用B21D26/021分类号检索并合并之后获得525篇专利, 经过筛选后选择其中的425篇并将其作为外文专利分析对象。

2 板材液压成形国内外专利申请情况

2.1 专利申请趋势

图1为板材液压成形技术在华和全球申请量随时间分布情况。在20世纪50年代, 国外就提出了橡皮囊液压成形技术, 并进行了专利申请, 但是年申请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随着技术积累和研究的深入, 从1990年开始, 液压成形技术在国外申请量突飞猛进, 并且在长达15年内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由于技术封闭, 国内一直到1987年左右才开始对液压成形技术进行研究并申请专利, 但是由于研究人员较少, 也并未对这一新兴技术产生重视, 所以液压成形技术并未得到太大突破。自2001年,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全民族的知识产权意识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 大量国外先进技术被引进, 出于保护本土民族企业的需要, 也为了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壁垒, 2002-2013年, 板材液压成形技术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出现了大幅度增长, 并在2010年之后几年内均超越了全球专利申请量[1]。

2.2 国内外重要申请人比较

2.2.1 国内重要申请人

如图2所示, 国内申请量最高的申请人是哈尔滨工业大学, 其次是福特环球技术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可以看出国内的液压成形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并且由于国外技术发展成熟, 并且为了涉足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很多国外公司纷纷来华申请, 如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其从2008-2014年期间连续都有在华申请。然而, 从申请人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 国内公司申请量较少, 表明液压成形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并不多, 这可能是由于技术掌握不够成熟、设备制造难、成形精度差、未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2]。

随着全球信息共享更加快捷, 国内高校能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 选择更加适合国内企业和行情的研究方向。高校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国内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也对企业上的广泛应用提供重大的理论支持。

2.2.2 国外重要申请人

如图3所示, 国外申请中日本申请量占据了总申请量的50%, 是排在第二位的德国申请量的三倍。如图4所示, 国外申请人中排名第一位的是日产汽车公司, 排名前十位的申请人中有三个是日本公司, 且前十位申请人主要来自于汽车公司以及航空航天领域, 汽车车身复杂构件以及航空航天零件成形工艺复杂, 精度要求高, 并且随着汽车行业和航空航天领域占据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为了降低成本, 大公司纷纷将液压成形技术投入生产[3]。

如图5所示, 对比全球申请量和日本申请量, 二者发展趋势大致相当, 可见日本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首屈一指, 其研究对全球整体申请量以及其他国家的申请数量和发展趋势有着深远的影响, 国内企业可以对其研究重点加以借鉴。

3 板材液压成形的主要应用及代表专利

板材液压成形技术分支较多, 现对几种典型专利进行介绍。

3.1 板材对向液压拉深技术

在板材液压成形中, 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是对向液压拉深技术。其成型过程如下:首先将板材放置于凹模上, 压边圈压紧板材, 使凹模型腔形成密封状态。当凸模下行进入型腔时, 型腔内的液体由于受到压缩而产生高压, 最终使毛坯紧紧贴向凸模而成形。

2006年7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申请的专利CN1903474A涉及一种可以提高板材零件成形极限所使用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其针对高径比大、成形极限高的复杂零件难于成形的问题, 加工方法依次包括向容腔内注入流体介质、放置板材坯料、施加压边力、控制凸模下行进行加压的过程, 如图6所示。使用该装置及方法能进一步提高板材零件成形极限, 实现通过一道工序成形高径比更大的复杂板材零件, 从而提高效率及零件质量, 利于推广应用[4]。

3.2 板材成对液压成形技术

板材成对液压成形是德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的一种板材成形新工艺。因成形液压力较高, 又称为板材内高压成形, 简称HBU。板件成对液压成形时, 首先将叠放的两块平板毛坯放置在上下凹模中间, 压边后充液预成形, 边缘切割, 对边缘采用激光焊接技术焊接。然后, 在两板间充入高压液体, 使其贴模成形, 这种成形属于内高压成形, 适于成形腔体零件。

2011年11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申请了专利CN102357584A, 涉及一种双层板材成对胀形成形的方法, 其将模具的法兰区外围加工后只保留内圈较窄的凸台;将板材叠放在模具间, 设置好介质通道;合模后, 对板材施加压边力使板材密封;将压力介质通入板材间使板材发生胀形;成形后, 释放压力介质, 得到零件。该发明的模具法兰区与板材的直接接触区域面积小, 板材向模具型腔流动阻力小, 解决了现有的双层板材成对胀形时法兰区材料受到较大摩擦力, 材料流动困难的技术问题。

3.3 多点无模冲压拉深成形技术

模具成形方法生产效率高、加工件的精度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多年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缺点是产品稍作改变后模具需要重新设计更换, 随之应运而生了一种板材多点无模成形机, 即通过一系列由一个个小液压缸独立控制的、形状可实时变化的离散单个点模来代替传统模具。它可以实现一机多用的构想, 节省模具制造时间和费用, 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 特别适用于大型板材的三维成形。

2008年8月, 吉林大学的专利CN101342558A, 采用分块式多点调形装置制备了具有三维曲面的板材。2012年6月, 韩国申请的专利KR20130136803A采用多点无模液压成形技术制备了外形复杂的汽车覆盖件。

3.4 其他板材液压成形创新技术

随着板材液压成形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了满足更多零件的制备需求, 越来越多的其他成形技术被融入到板材液压成形中, 并且带来了很好的成形效果。1994年9月, 瑞典ELECTROLUX AB公司申请的专利SE9403164A, 采用激光加热和液压加压的方式共同实现对板材的成形, 省去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同时也节省了板材的加热时间。2010年11月, 安徽工业大学申请的专利CN102139304A中, 采用了点阵自阻电加热板料温热充液拉深成形方法, 通过变化凸缘各质点温度调整加热点流动应力实现凸缘上金属质点流动的不同步控制金属流动, 达到提高板料极限拉深比的目的。

4 总结

近年来, 随着汽车、飞机、电子和环保行业的发展及减重等方面的要求, 德国、日本和其他欧美、亚洲国家在汽车管类零件和板类零件的液压成形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

总体来看, 我国液压成形技术起步较晚, 尤其是在新产品开发、专用设备研制方面。我国在研发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和人才条件, 但是应该多与发达国家交流, 以缩小差距。

目前板材对向液压拉深技术发展时间最长, 且其在复杂、精密零件的制备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 国内由于设备的原因而发展受限制, 国内的高校在这方面的研究要多于并且早于公司和企业, 所以为了充分发展和利用这一先进技术, 企业应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 以便更快地实现板材液压成形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1]李涛, 等.先进板材液压成形技术及其进展[J].塑性工程学报, 2006 (3) :17-20.

[2]Peter Mett.液压成形的未来对内高压成形的新的工艺方法应用可能性的展望[J].现代金属加工, 2006 (5) :72-75.

[3]谭晶, 等.液压成形技术的最新进展[J].锻压机械, 2001 (2) :32-34.

电视节目推荐技术专利综述 篇8

本文将基于对现有的专利文献分析,对电视节目推荐技术进行综述介绍。首先对专利文献进行检索、阅读和分析,基于主要研究方向对相关专利文献进行分类,并对各个分类的特点以及典型方案进行分析,获得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

1 研究方向分类

通过对专利文献的阅读和分析,获取电视节目推荐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基于节目属性的电视节目推荐;

2)基于用户属性的电视节目推荐;

3)基于用户评价的电视节目推荐;

4)基于社交网络信息的电视节目推荐。

2 详细介绍

2.1 基于节目属性的电视节目推荐

在实际观看中,用户对不同属性(例如节目年代、节目题材、节目人物信息)的节目偏好程度往往不相同,例如电视设备向用户推荐战争片,然而战争片内部的分类也很多,包括历史战争片、现代战争片、科幻战争片等,并不是所有的战争片用户都喜欢看,如果用户仅喜欢看历史战争片,而电视设备将所有的战争片都推荐给用户,则会导致推荐的节目不准确。因此,基于节目属性进行电视节目的推荐,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典型方案: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CN201510234014(20150508)公开了一种生成推荐节目列表的方法及装置,其根据节目的至少两个节目特征信息,生成节目特征向量,根据预设特征向量和节目特征向量,生成位次值,并根据所述位次值对节目进行排序,得到推荐节目列表。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申请的专利CN201510400538(20150709)公开了一种进行电视内容推荐的方法,其从历史档案读取节目属性及对应的节目属性权重,确定该节目信息所属的节目属性及相应的节目属性权重,将数值最大的节目属性权重作为该节目信息的节目属性权重,并确定当前电视节目的节目属性权重,判断该节目信息的节目属性权重是否大于当前电视节目的节目属性权重,如果是,则将节目信息推荐给用户。

2.2 基于用户属性的电视节目推荐

由于用户的个体性,不同属性(例如性别、年龄、心情等)的用户所喜爱的电视节目往往不同,因而电视节目推荐技术基于用户属性信息而推荐不同的节目,可以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典型方案:

三星电子申请的专利CN201310695218(20131217)公开一种基于电视节目推荐装置和方法,其通过获取观看者的面部图像,并对获取的面部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当前观看者的属性信息,从而推荐与得到的当前观看者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电视节目;英特尔公司申请的专利CN201180004731(20110411)公开了一种个性化节目选择系统和方法,其通过检测消费者的面部区域和手姿势标识一个或多个消费者特性,并基于消费者特性来选择一个或多个节目以呈现给消费者。

2.3 基于用户评价的电视节目推荐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用户与电视的交互越来越多,通过用户与电视的交互,计算出用户对已收看节目的喜爱程度值,可以有效提高节目推荐的准确性。

典型方案: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CN201210307534(20120824)公开一种电视节目推荐方法及系统,其采集用户对电视节目的满意度评价,根据满意度评价创建该用户的用户兴趣模型,以及根据用户兴趣模型中表现出的用户对各类电视节目的喜爱程度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CN201510790528(20151117)公开了一种节目推荐方法,其根据多个用户对多个节目元素的偏好程度以及多个节目含多个节目元素的成分,获得多个用户对多个节目的评分,向每个用户推荐每个用户对多个节目中评分最高的节目,从而能给用户提供恰当的节目推荐。

2.4 基于社交网络信息的电视节目推荐

普通的电视节目推荐主要是根据电视节目的基本内容及其属性来推荐的,其推荐的节目不贴近时下社会关注热点、没有跟互联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有太多联系。而基于用户社交行为信息的电视节目推荐模式,不再局限于电视领域本身的数据资源,而是从社交网络中获取与电视节目有关的信息和数据,从中找出用户的偏好进行节目推荐。

典型方案: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CN2012104594599(20121115)公开了一种基于社交网络信息进行电视节目推荐的方法及系统,其通过获取社交网络中各个不同用户对各个电视节目的评论来挖掘出用户与电视节目的评价关系并进行量化处理,进行节目推荐;清华大学申请的专利CN2014101122627(20140324)公开了一种用于社交电视的视频推荐方法和装置,其通过收集观众在社交电视上的言论,并进行处理和分析,用于推荐。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电视节目推荐技术的专利文献进行分析,对现有的电视节目推荐技术就其发明点进行分类,对其典型方案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揭示电视节目推荐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摘要:本文基于现有的专利文献分析,对电视节目推荐技术作综述性介绍,包括根据其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各自特点,获得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

专利综述 篇9

摘 要:光时域反射仪OTDR是光纤故障测试领域内的重要设备。本文从专利的申请年代分布、申请区域及重点申请人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以主要技术指标为线索简述了OTDR的发展。

关键词:光时域反射仪;OTDR;专利;综述

0 引言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预计到2020年,全球光纤测试设备的销售营业额会增加到8.8亿美元。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光纤设备市场已达到6.038亿美元。集成或基于平台的测试仪器势头越来越猛,而光纤检测设备表现也不错,其销售额在2012年达到4500万美元。因此,对光时域反射仪OTDR的研究,是光纤故障测试领域内十分重要的技术问题,具有广泛的市场及不菲的商业价值。

1 光时域反射仪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从光时域反射仪技术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起,当时光纤开始逐渐大规模应用,人为故障和破坏是大部分光缆故障和隐患主因。因此,光纤网络检测系统在当时提出了理论,方式还比较简单原始,通常采用便携式OTDR仪器检测,或者采用OTDR巡检的技术来进行光纤网络的监控。第二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这段时间光缆用量平均以30%的速度遞增,而原来较早应用的一部分光纤由于劣化、人为故障的原因,故障开始频发。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随着全光络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尤其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光纤通信和光电子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基于先进的光电子器件和光信号处理技术的全光通信网络技术与设备快速发展与应用,已经彻底改变了整个有线通信网络的格局。这时,釆用波分复用WDM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等技术与OTDR技术相结合对光纤进行监控。

2 专利技术发展

2.1 基于无源光网络的OTDR技术。在无源光网络PON中采用OTDR技术一般是对插入段处即分光器后的光纤链路处的测量,因而需要更大的动态范围。由于来自分光器之外的所有分支的所有反向散射和反射是叠加的,因此不可能检查分光器之外的光纤链路属性;而其他的信号部分地屏蔽了每个分支的OTDR信号,因此应用于中心局端的传统的光时域反射仪不能实现PON系统中的全监视功能性。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所接收的反向散射信号不能明确确定是某个单独的光纤链路分支。

阿尔卡特公司在基于专利EP04291995.1的在先申请之上,于我国申请了《光配线网络监视方法和系统》(申请号CN200510089916)。该申请中,利用由连接到光纤链路的最终用户光网络终端来监视插入段的任何光纤链路,因此能在PON之类的点到多点配线系统中提供光纤链路监视能力。因此,不会出现反射信号的叠加,使得PON之类的光配线网络的嵌入光纤链路监视成为可能。该发明可以从用户端监视光配线系统中的光链路性能,其中不需要增加动态范围以克服PON分光器的损失,增加了服务可用性,并且能为提供商节省大量成本。

之后,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基于无源光网络系统的光缆监测系统》(申请号CN200810154327),该研发结合了传统的传输网络,并且做了修改。发明对传统的点到多点传输网络进行了改进,在PON系统的ODN处引入一个1xN多路光开关,将测试信号绕过ODN,通过多路光开光后,再用WDM合路器与ODN后的每一个分支连接。由于1xN多路光开关每一次只有一路连通,因此每次测试光只会到达一条支路,使得每次测试信号只能到达一个ONU/ONT,从而实现了将点到多点转变为点到点,使ODTR光路测试技术可以在点到多点的PON系统中测试每一条支路的状态。

2.2 OTDR高空间分辨率。为了在OTDR中得到高空间分辨率,需要将监视光的脉冲宽度变窄。此外,如果将监视光的脉冲宽度变窄,则为了弥补因为监视光的能量降低所导致的测定的信噪比的降低,而需要提高监视光的功率。但是这样可能因为在光线路中出现感应布里渊散射等非线性光学现象而产生测定性能的降低或对于通信信号的干涉。因此,在OTDR中,空间分辨率被限制在几米左右。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基于其优先权JP2008-144903和JP2009-021442,申请了《光线路监视装置及光线路监视系统》(申请号CN200980120440),可以以高空间分辨率在短时间内测定光线路中的反射率分布。控制部基于使OCDR测定部进行OCDR测定而取得的OCDR测定结果和使OTDR测定部进行OTDR测定而取得的OTDR测定结果进行规定的运算。该装置能以高空间分辨率在短时间测定反射率分布,可在光通信系统中检测光纤线路断裂及传送损耗增加等故障。

而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申请《波长编码的光时域反射测试装置及其测量方法》(申请号CN200810240937)需要提供一种测量方式方法,结构简单的光时域反射测试装置、动态范围大、分辨率高,主要用于解决传统OTDR(光时域反射仪)分辨率与动态范围无法同时提高的问题。该方法是将两个不同波长的光脉冲组成的编码光脉冲信号分为探测光信号和参考光信号,探测光信号进入待测光纤链路后遇到光纤断点或损伤点时会产生反射光信号,反射光信号与参考光信号一起进入光电探测器进行拍频,拍频信号进入拍频信号检测装置进行观测和记录;经过调整,让两个光脉冲的时间相隔T1,并观测记录对应拍频信号的频谱。

2.3 盲区和微弱光信号检测。普通OTDR在动态范围和空间分辨率方面受限,尤其存在无法克服的大动态光电信号接收盲区的瓶颈问题;相干OTDR采用光脉冲的相干接收,能在不提高脉冲功率的情况下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从而提高OTDR的动态范围和信噪比,但是相干探测对光源频率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而且距离分辨率较低。

环保橡胶油专利技术综述 篇10

在轮胎等橡胶制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为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通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橡胶填充油。然而轮胎和橡胶行业所惯用的芳烃油的多环芳烃含量通常较高,欧盟于2005年底出台了关于在轮胎生产中禁用芳烃油等有毒橡胶填充油的指令,规定于2010年1月1日起在轮胎生产中全面禁止使用有毒橡胶油。因此,本文以环保橡胶油的专利申请为研究对象。

检索时间为2016年7月,检索数据库为CNABS和DWPI。检索涉及的分类号C10G;检索涉及的关键词主要有环保,橡胶油、橡胶填充油、rubber?、rubberfilling oil?、process oil?等。筛选出相关的中国专利申请68件,国外专利申请33件,以此作为分析的数据样本。

1 环保橡胶油主流产品

目前,满足欧盟环保要求的橡胶油产品有以下五种:处理芳烃油(TDAE),其是对DAE进行再精制,除去有毒的PCA后而成;环烷油(NAP),其是以环烷基原油馏分油经溶剂精制或适当条件的加氢精制而成;浅度溶剂抽提油(MES),其是馏分油经溶剂浅度精制或采用加氢工艺浅度精制而成,如果原料为石蜡基,则还需经过脱蜡精制;残余芳烃抽提物(RAE),通常以石蜡基或中间基原油的减压渣油为原料,经溶剂脱沥青,再经溶剂精制而成;其他类型的调合油,如采用环烷油和减压渣油调合。

2 国外环保橡胶油生产技术现状

欧美日等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对环保橡胶油的研究。TDAE是目前国内外高性能轮胎及制品中的首选环保油品,全球生产TDAE类环保橡胶油的主要企业有德国汉圣、Exxon Mobil、Shell、BP和Repsol等,其中TDAE产品的CA值基本在25%~30%之间,与合成橡胶有着很好的相容性,是DAE理想替代品。再精制的手段包括加氢和溶剂精制两种途径,一般以溶剂精制为多(如BP公司的EP0417980A1,Shell公司的EP1260569A2、EP1106673A2)。

国外的NAP和MES生产技术近二十多年来没有较多的技术创新,有代表性的专利大多为埃克森公司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申请。该公司于1997年申请的专利US5846405A公开了:为了减少环烷基原料油的使用,并降低工艺油的倾点,将芳烃抽出油加入到环烷基原料中,该混合进料经过两次加氢处理后得到工艺油。所述的芳烃油可以为环烷基馏分与芳烃萃取溶剂接触获得的抽出油(NAP)。申请US5840175A、US5853569A、US6110358A、US6024864A和EP1164181A1则分别公开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其他技术方案。

3 国内环保橡胶油生产技术现状

国内对环保橡胶油的研究起步较晚,真正重视环保油的研究始于2005年以后,近年来国内环保型橡胶油的研究开发进展很快,正不断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国内的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尤其以中石化的实力最为雄厚。虽然环保油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在国家“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指引下,中国的环保橡胶油加工技术步步为营,迎头赶上,有了一批自己的专利技术,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将来势必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08年,中海油以中海绥中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抽出-抽余-白土精制”或“抽余-抽出-白土精制”的工艺制备环保橡胶油;09年,中海油以秦皇岛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抽出-抽余”或“抽余-抽出”的工艺制备环保橡胶油;12年或13年,中海油分别以中海油的不同减压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加氢处理-抽出-抽余”、“加氢处理-抽余-抽出”、“抽余-加氢处理临氢降凝加氢补充精制-分馏”、“抽出-加氢处理-分馏”、“抽余-抽出--加氢处理-分馏”或“加氢处理-抽出-加氢处理-蒸馏”的工艺制备环保橡胶油。

09年,中石化石科院以高芳烃原料油与萃取溶剂接触得到的精制油作为橡胶填充油。所述的萃取溶剂包括70~97重量%选自糠醛、苯酚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的组分A、1~10重量%水以及2~20重量%选自低分子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分C。在中石化石科院的工艺中,抽提溶剂常含有主溶剂和反溶剂,加入反溶剂以提高主溶剂对稠环芳烃的选择性,反溶剂可选自水、甲醇、乙醇等。12年,在物料中还添加C6-C9轻质烷烃以进一步改善溶剂选择性。

08年,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润滑油溶剂精制抽出油为原料,在抽提溶剂中加入助剂,助剂为密度小、粘度小、沸点在80-300o C范围内的单质烃或轻质烃,助剂能够降低原料的粘度、增加原料与溶剂的密度差,改善溶剂选择性,以得到的抽余油作为高芳烃环保橡胶油;11年,以减压馏分的芳烃抽出油为原料,按体积比采用三元复合溶剂:糠醛60~75%、多羟基醇或多羟基醇酯20~35%、余量为Na Cl水溶液,抽提得到萃余油,然后进行高压加氢精制得到环保轮胎橡胶油。

4 从专利角度谈环保橡胶油技术发展对策

上一篇:抓好课堂、提升教学下一篇:苏东坡的赤子之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