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人才(精选12篇)
教学科研人才 篇1
近年来,我们学院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强化技能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合格人才。
一、密切结合行业背景,规范专业技能教学体系,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高职教育是直接面向生产的第一线,更应体现其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因此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就应建立在对本行业广泛的人才需求的调查基础上,只有通过充分的专业调查,才能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近几年,我们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到江浙、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对专业人才素质要求进行深入调查,成立以企业专家和行业知名教授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岗位能力分析,根据岗位要求确定专业能力培养的要素和结构,将各要素分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构建了“虚拟实训—单项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技能教学体系。
二、改革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技能教学应体现应用性和适度性,强化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1. 完善与规范技能教学标准。
各项技能教学都应有规范化的教学内容和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包括:课程的定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的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指南等,特别是要服务于专业的培养目标。
2. 技能教学面向实际工程应用。
技能教学与专业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设计技能教学项目。一方面可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加强技能教学的工程应用性,一方面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另一方面让学生直接参加企业生产,进行顶岗实践。
三、校企合作,三种模式建设实训基地,保证技能教学需要
模式一:引企业入校门,建立校内生产性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引深圳博宝科技有限公司入校门,成立“深圳博宝科技黄冈事业部”,引进“5S”管理模式,实施企业化运作,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既培养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又开展了工业产品加工;既满足了教学需求,又创造了经济效益:既符合高职办学规律,又保障了企业利益。
模式二:与企业紧密合作,在企业建立生产教学实训基地。与湖北彤鑫发动机有限公司合作,在企业挂牌建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加工实习工厂”,在公司设立专门办公室,公司副总任实习工厂厂长,学院派专人管理。该公司有30台数控加工中心、3台数控车床、3台数控铣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每位学生在工厂进行为期两周的数控编程与加工的生产教学,学生与工人同生活、同刷卡考核、同生产劳动: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既满足了教学需求,又节省了教学投入;既符合学生学习愿望,又给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模式三:校企合作,建立了一批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分别在马勒三环气门驱动 (湖北) 有限公司、黄石东贝科技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顶岗实习基地。
四、强化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竞技教育
按专业成立专业协会,进行各种形式的技能活动,每年5月、11月依托专业协会举办技能竞技月活动,激励了一大批学生积极参与。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理论的深化和技能的强化训练,以技能大赛为动力,充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在大赛中培养学生,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大赛中尽情展现。近年来,学生参加竞技比赛,荣获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全国数控大赛三等奖、湖北省数控大赛车工第一名,等等。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专业设计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还要懂得生产制造工艺和企业的运作管理等,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可能完成。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坚持“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或工程实践合格证才能上岗:另一方面,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另外,还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提高了教师创新与实践能力。
六、“双证”培养模式全面开展。
实行“双证”培养模式,将职业资格认证融入教学计划中,将专业职业 (岗位) 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资格证书中所必备的技能分解为多个单元,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分阶段开展技能教学,既培育了学生的技能,又帮助学生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教学科研人才 篇2
美术学院
一、“十一五”教学工作成绩
“十一五”(2006年—2010年)是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学工作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在过去的五年也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五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质量为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优化了专业结构和课程建设、改善了教学条件、深化了教学改革、加强了教学管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质量监控更加科学等,使教学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一)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学院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要求科学布局学科门类,科学论证、全面修改完善本科教学计划,科学设置课程、课时。通过一系列举措,完善了学科专业格局,提升了专业办学水平。
学院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齐头并进。学院现有7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美术学(中国画、油画)为师范类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绘画(中国画、油画)、多媒体艺术(含动漫艺术)为非师范类专业。建设了油画、中国画两个校级精品课程。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 “十二五”重点学科。学院拥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美术学、艺术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美术、工业设计工程),其中美术学为一级学科硕士点。本科专业设置和硕士布点基本全面,涵盖了本、硕教育层面的各个方向。学院现有本科生1082人,研究生197人。
“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是美术学院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阶段,达到了建院以来的最高水平,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研水平逐步提高
1.深入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管理模式改革,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2.在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注意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教研教改和教师科研上来,努力实现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教学的良性发展。
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积极从地方教育机构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继续选拔专业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更注重从教学第一线发现人才,不断充实师资力量,壮大教师队
伍。
积极扩大对外交流,适时聘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促进学院的学术氛围;鼓励专业教师课余时间创作新作品,积极参加各类各级展览和竞赛。我院已成功两次于山东省美术馆举办了教师作品展览及美国纽约州的唐美术馆举办了画展和学术交流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在适当时机,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院教师作品展,走出山东,面向全国,扩大学院的影响,展示我院的办学力量和学术水平。
3.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改革计划,积极开展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特别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研究,并通过评选教学成果奖、申报课题立项等方式促进课程体系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坚持“教、学、研”合一的原则,启动美术学专业的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改革,调整若干分散教学模块,建设多功能现代化的一体化教学中心。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对现有的七个本科专业抓内涵,抓质量,积极提升教学水平。在原有教学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我院本科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并以新方案论证、修订为契机,全面带动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积极调动全体教师积极性,鼓励老师申报国家级、省级课题立项,多出优秀成果,努力实现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教学的良性发展。近年来,学院科研与创作成果显著。2010年获得校级教学奖4项。学院教师共出版著作近40部,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14项。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与作品150余篇。作品多次参加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油画精品展以及国内外各类画展并获奖,其中国家级奖8人次,省级奖28余人次多年来,入选“2010年(第六届)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 1人。
4.充分发挥基础课教研室、美术学研究所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堂和实践教学、教研教改等主要教学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我院成立了基础课程教研室和美术学研究所,主要负责专业基础课教学、科研,目的在于传授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启迪和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设计思维,夯实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基础课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把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始终贯穿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美术学研究所主要负责我院本科生、研究生的美术教育学、美术教学法、美术基础教学理论研究、艺用人体解剖学、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等专业理论教学以及对毕业生实习过程进行管理、督查、成绩评定等。除传统的教学检查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外,还组织开展了“听课”、“示范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5.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具体争创主题和活动载体,建立各类“功能党小组”,分类指导开展活动。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注重实际、务求实效的原则,精心设计了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具体争创主题和活动载体,建立各类“功能党小组”,包括: “教师党员教学示范小组”、“教师党员科研团队”、“领导干部先锋服务团队”、“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团队”、“教学楼管理党员先锋服务团”、“研究生党员科研攻关小组”、“教师党员指导班级团队”等,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特色活动为载体,分类指导开展“创优争先”活动。
(三)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健全 1.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学院领导带头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带头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制订了党政领导班子专门研究教学工作、联系各系(教研室、研究所)、深入课堂听课、现场调研等相关制度。
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权限和责任。
学院先后出台、修订和完善了《美术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及实施办法》、《美术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美术学院领导干部听课管理办法》、《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创作)实施方案与管理办法》、《美术学院外出写生、考察管理制度》、《美术学院本科教育(专业)实习实施方案》、《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展览管理办法》、《学生优秀作品收藏管理办法》、《美术学院本科生考试纪律》、《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认定及处理办法》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有效地加强了教学管理,促进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调整充实了院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认真检查上课情况。建立了从人才培养方案到教学运行,包括教务、考务、学籍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等全过程的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了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责任。
3.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十一五”期间,我院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五年来,学院非常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把大量懂教学、善管理的人员补充到教学管理队伍中。经过不断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较合理且
水平较高的教学管理队伍。通过开展在岗培训、外出学习考察、暑假培训研讨等活动以及长期在教学管理实践中的磨练,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
(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更加科学
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点、线、面”立体化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逐步形成一个质量目标明确、评价标准合理、信息渠道多样、评价范围广泛的科学严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我院一直积极开展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经过不断努力,学院建立并完善了一套较为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点、线、面”立体化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点、线、面”立体化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对我院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课程建设更加优化,重视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1.加大各专业基础课程,强化专业课程优势,梳理、整合、调整原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建设优质课程体系,构建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以培养全面发展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要求科学布局学科门类,科学论证、全面修改完善本科教学计划,科学设置课程、课时。梳理、整合、调整原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根据社会实际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岗位要求,设置并调整课程内容。基础课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把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始终贯穿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启动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改革,调整若干分散教学模块,建设多功能现代化的一体化教学中心。
2.进一步加强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
脚踏实地的做好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校级《油画》《中国画》“精品课程”的省级申报,以及《艺术设计》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工作。完善美术学专业的特色专业建设,争取省级重点学科的突破,全面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做好新上动画专业的教学工作和专业教育工作,配合学校不断完善学分制改革工作。
3.重视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狠抓教学质量,坚持听课制度,要求老师认真备课、授课,定期不定期组织教学委员会、各系主任或学科组进行听课、评课;采取学生座谈会、教案检查等措施,及时了解教学情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同时,学院也十分重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确立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等能力。
4.重视教材建设。
学院在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将教材建设作为更新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鼓励教师编写高水平、有特色的教材。现有教材建设立项2项——刘昌盛老师的《中国画造型基础教学》和陈英俊老师的《美术教学法》。全院教师积极编写出版教材,主编参编出版了教材、教辅参考书和教学研究专著10余部。出版省级规划教材10部。
(六)实践教学不断加强,增强了学生实践技能和从业技能,效果明显。1.实验室、美术馆建设。
随着现代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教育内容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建设5个实验室的目标,经过积极申请得到学校和职能部门大力支持,电脑实验室建设落实到位并投入使用,同时继续积极申请、推进国画、油画高仿名作临摹室、陶艺和雕塑实践实验室建设。加大管理力度,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和作用。完成了高规格美术展馆建设,并更新了一系列教学设备。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提升教学设备,使学生充分享有教育资源,保证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和消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充分利用美术馆,开展多种类多层次的展览活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业技能。
2.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工作和社会实践环节工作,建设校内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工作和社会实践环节工作,增强大学生实践技能和从业技能,深入实习和实践单位调查研究,提升育人质量和办学层次。以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审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拓展与地方教育机构合作。校内、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中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在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人才培养更好适应地方
需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布局,设立一到两个满足一体化教学的多功能现代化实习教室。我院现已建立的实践教学实践基地有安徽宏村教学实践基地、淄博峨庄教学实践基地、日照农民画院教学实践基地、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园黑陶刑艺术馆、日照一中、日照实验高中等。
3.做好毕业生毕业论文、毕业创作、毕业展览、毕业论文评选等各项组织安排工作,规范教学工作,完善教学档案,促进教学质量。
4.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鼓励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竞赛、学生作品年展等文化、艺术类竞赛和国际、国内艺术创作竞赛以及各级各类展览等学术活动。我院学生参加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2项,结题2项。近三年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12篇,省级优秀毕业论文1篇。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及作品2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30余项,参加山东省首届高校美术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第二届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共获一等奖11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62名,优秀奖55名,入围奖若干;参加山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书法、绘画、篆刻大赛获一等奖24名,二等奖32名,三等奖36名,优秀奖12名;获市级以上奖励50余项;校级奖励340余项。
(七)质量工程建设。
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全面启动实施致力于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我院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根本,把学校教学工作重点和发展重心放到提高教学质量、追求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上。通过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立项、实验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等一系列建设项目的建设,推进了学院教学改革的步伐,使教学中心地位得以凸显,教学管理得以加强,质量意识得以强化,教学基本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1.特色专业建设。
完善美术学专业的特色专业建设,争取省级重点学科的突破,全面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做好新上动画专业的教学工作和专业教育工作,配合学校不断完善学分制改革工作。
2.精品课程建设。
积极开展校级精品课程立项,稳步推进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我院现有校级精品课程《油画肖像》《中国画》。下一步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校级《油画肖像》《中国画》“精品课程”的省级申报,以及《艺术设计》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工作。
3.教材建设立项。
学院积极开展教材建设立项,将教材建设作为更新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鼓励教师编写高水平、有特色的教材。现有教材建设立项2项——刘昌盛老师的《中国画造型基础教学》和陈英俊老师的《美术教学法》。全院教师积极编写出版教材,主编参编出版了教材、教辅参考书和教学研究专著10余部。出版省级规划教材10部。
(八)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五年来我院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人才培养成绩斐然。我院学生参加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2项,结题2项。近三年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12篇,省级优秀毕业论文1篇。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及作品2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30余项,参加山东省首届高校美术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第二届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共获一等奖11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62名,优秀奖55名,入围奖若干;参加山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书法、绘画、篆刻大赛获一等奖24名,二等奖32名,三等奖36名,优秀奖12名;获市级以上奖励50余项;校级奖励340余项。
“十一五”期间,我院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办学质量深受社会各界好评;近四年来,共有53名学生考取了研究生。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得到了巩固,基本技能得到了增强,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也不断提高。
为了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8年、2010年我院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要求科学布局学科门类,先后两次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科学论证、全面修改完善本科教学计划,科学设置课程、课时。梳理、整合、调整原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加大各专业基础课程,强化专业课程优势,更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中外合作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二、“十一五”教学工作经验
(一)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严格而有效的教学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学院将教风学风建设列为学院的重点工作之一。学院领导带头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带头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制订完善了关于加强教风学风和师德建设的若干规定,建立并完善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要求科学布局学科门类,科学论证、全面修改完善本科教学计划,科学设置课程、课时。梳理、整合、调整原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要求科学布局学科门类,科学论证、全面修改完善本科教学计划,科学设置课程、课时。梳理、整合、调整原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根据社会实际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岗位要求,设置并调整课程内容。基础课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把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始终贯穿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启动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改革,调整若干分散教学模块,建设多功能现代化的一体化教学中心。
脚踏实地的做好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鼓励老师申报国家级、省级课题立项,多出优秀成果,努力实现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教学的良性发展。
3.加大教改力度,完善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对现有的七个本科专业抓内涵,抓质量,积极提升教学水平。在原有教学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我院本科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并以新方案论证、修订为契机,全面带动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深化教师教育改革,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完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工作和社会实践环节工作,以教学工程为引领,加大实验、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改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积极建设专业实验室,开展校内校地合作,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加强项目引领力度,发挥竞赛、展览的带动作用,增强大学生实践技能和从业技能,提升育人质量和办学层次。校内、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中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
4.提高教学运行管理效率,加强学风考风建设。
努力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水平,改革现行教学运行管理流程,规范教学工作,完善教学档案管理。
加强学风考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了从人才培养方案到教学运行,包括教务、考务、学籍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等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制定颁布《美术学院本科生考试纪律》、《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认定及处理办法》等考试管理办法,改革监考方式,强化考试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保持良好的考风。
(二)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学院抓住机遇,开拓进取,通过一系列举措,完善学科专业格局,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强化现有专业建设,完善美术学专业的特色专业建设,争取省级重点学科的突破,全面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脚踏实地的做好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校级《油画》《中国画》“精品课程”的省级申报,以及《艺术设计》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工作。
学院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齐头并进。学院现有7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美术学(中国画、油画)为师范类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绘画(中国画、油画)、多媒体艺术(含动漫艺术)为非师范类专业。建设了油画、中国画两个校级精品课程。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 “十二五”重点学科。学院拥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美术学、艺术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美术、工业设计工程),其中美术学为一级学科硕士点。本科专业设置和硕士布点基本全面,涵盖了本、硕教育层面的各个方向。
(三)以人为本,强化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学术交流,提高科研水平。
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现有的基础上,提供一切方便,鼓励老师在教学、科研上取得更好成绩。按照《美术学院科研奖励暂行条例》,每年进行年终评定,完成好的予以表扬、奖励,完不成者给予批评和限改。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级、省级课题项目,多出优秀成果,使我院师资整体水平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优秀前列。在内涵发展上保证教学教育质量并争取大的提高,使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
积极扩大对外交流,适时聘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促进学院的学术氛围;鼓励专业教师课余时间创作新作品,积极参加各类各级展览和竞赛。
2.重视人才培养引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积极从地方教育机构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继续选拔专业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引进高学
历、高层次的人才,更注重从教学第一线发现人才,不断充实师资力量,壮大教师队伍。
建立教学骨干、专业负责人制度,以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为重点,以形成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为目标,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完成对教师的学历提升,45岁以下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 100%,专业教师团队中有20%以上的著名专家。
目前,学院专业教师共有3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讲师19人;硕士生导师9人;入选“2010年(第六届)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 1人。逐步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结构合理、教学研究方向明确、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一流教师团队,确保学院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学院凝聚力。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定期召开全院教工会、总支委员会、院领导班子会、各支部党员会,及时传达学校文件及会议精神,抓学习、抓落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时积极听取教师对学院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关心教师,深入细致开展工作,营造了风正气顺、优化和谐、团结进取的学院氛围。
三、“十一五”教学工作改革、创新与特色
(一)管理体制创新。
1.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权限和责任。
学院领导带头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带头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制订了党政领导班子专门研究教学工作、联系各系(教研室、研究所)、深入课堂听课、现场调研等相关制度。调整充实了院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认真检查上课情况。进一步理顺了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责任。
2.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建立了从人才培养方案到教学运行,包括教务、考务、学籍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等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修订和完善了《美术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及实施办法》、《美术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美术学院领导干部听课管理办法》、《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创作)实施方案与管理办法》、《美术学院外出写生、考察管理制度》、《美术学院本科教育(专业)
实习实施方案》、《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展览管理办法》、《学生优秀作品收藏管理办法》、《美术学院本科生考试纪律》、《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认定及处理办法》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有效地加强了教学管理,促进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重视档案管理的规范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科学化。
注重创新教学运行管理机制,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管理、教学研讨与交流工作。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执行计划、开课任务信息化;相关教学活动资料下发、文件传达、信息反馈等均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了效率,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标准化;教师课堂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方式,增大专业课多媒体教学课时数比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作业布置、提交、检查等环节广泛采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增强了实效性、互动性。
加强教学文档管理,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直接负责,对教学文档进行了细致严格的归档管理。
(1)对学校有关于教学工作的文件、管理办法进行了归档整理。
(2)学院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执行计划、开课任务等教学文件归档管理。
(3)各专业考试试题、学生专业考试试卷归档保存。(4)学生成绩归档管理,要求管理严肃、认真、无误。
(5)各级学生的毕业论文、毕业创作(设计)图片资料建档整理、保存。(6)校院组织的各类教师、学生作品展览图片资料建档整理、保存。
(二)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点、线、面”立体化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逐步形成一个质量目标明确、评价标准合理、信息渠道多样、评价范围广泛的科学严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我院一直积极开展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经过不断努力,学院建立并完善了一套较为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点、线、面”立体化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点”是指教学质量监控的三个重点,即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考试管理。“线”是指教学工作线、学生工作线、院系督导工作线和院领导工作线。教学工作线以教学管理队伍为主,制定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开展各项检查与评估,督促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工作线以学生管理队伍为主,督促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
学习效率。院系督导工作线对教师的教和学进行双向检查、评估、指导和督促。院领导工作线则通过设立“书记院长信箱”、建立院领导值周制度以及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等方式,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管和调控。“面”是指专项评估、课程考核、教学竞赛、过程监督、社会评价五个方面。专项评估是指对教学和管理工作开展的各项评估活动,包括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评估、专业办学水平评估等;课程考核是指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实行交叉监考、强化成绩分析等方式,监控学生学习效果的活动;教学竞赛是指通过优秀授课教师评选、优秀青年授课教师评选等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活动;过程监督是指对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动态过程进行监控的活动。坚持听课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各系主任或学科组进行听课、评课;采取学生座谈会、教案检查等措施,及时了解教学情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社会评价是指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毕业生对教学满意度的调查等活动。“点、线、面”立体化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对我院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
1.巩固、整理、提高现有专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积极调动全体教师积极性,鼓励老师申报国家级、省级课题立项,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教研教改和教师科研上来,努力实现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教学的良性发展。
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积极从地方教育机构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继续选拔专业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更注重从教学第一线发现人才,不断充实师资力量,壮大教师队伍。
2.充分发挥教研室、研究所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堂和实践教学、教研教改等主要教学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发挥基础课程教研室和美术学研究所的作用,基础课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把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始终贯穿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启动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改革,调整若干分散教学模块,建设多功能现代化的一体化教学中心。夯实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理论基础,传授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启迪和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设计思维。组织开展“听课”、“示范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工作和社会实践环节工作,增强大学生实践技能和从业技能。
随着现代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教育内容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院积极推进实验室建设,经过积极申请得到学校和职能部门大力支持,电脑实验室建设落实到位并投入使用,同时继续积极申请、推进国画、油画高仿名作临摹室、陶艺和雕塑实践实验室建设。加大管理力度,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和作用。充分实现教学设备的实际应用。多年来学校投资大量经费用于完成本专业研究,完成了各个实验室与工作室的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了高规格美术展馆建设,并更新了一系列教学设备。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提升教学设备,使学生充分享有教育资源,保证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和消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工作和社会实践环节工作,增强大学生实践技能和从业技能,深入实习和实践单位调查研究,提升育人质量和办学层次。以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审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拓展与地方教育机构合作。校内、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中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在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人才培养更好适应地方需要。积极扩大对外交流,适时聘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促进学院的学术氛围。充分利用学院美术馆,开展多种类多层次的展览活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业技能。
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鼓励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竞赛、学生作品年展等文化、艺术类竞赛和国际、国内艺术创作竞赛以及各级各类展览等学术活动。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1.教学内容的革新。
逐步优化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资源,根据专业建设规划,编制了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案,增添了一系统现代教学新课程。进一步完善了包含了各个专业资料设施,集纸质与电子静态和动态的图书和网络资源一体的教学资源库。完善精品专业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基础课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把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始终贯穿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启动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改革,调整若干分散教学模块,建设多功能现代化的一体化教学中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
段,采用多种方式,增大专业课多媒体教学课时数比例。实践教学坚持实行模块化课程教学,并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整合一起。
实践教学安排到校外实习基地或联合办学单位进行顶岗教学实习、从事教学技能与操作实践。进一步完善毕业实践制度,采取由实习单位和本专业联合派指导教师指导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实践能力,以实习报告和其他课堂管理为辅对学生进行实习教学管理、考核。
2.教学方法的革新。
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发展和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不断完善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室,丰富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完善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料,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课程教材、电子教案、作品赏析、多媒体课件等。
(五)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为教学工作提供保障。
1.进一步加强学院学生教育和管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积极开展丰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以主题教育为载体,结合形势政策教育、组织考研经验交流、就业招聘指导等活动,促进我院学生政治素养、业务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全国毕业生数量庞大,竞争激烈,教育学生要端正就业观念,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认识国家结构性就业困难和当前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就业信心,降低期望值,立足实际,提高技能,必要时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
2.加强学院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狠抓课堂纪律,考试纪律,开展一些与专业学习相关度较大的文化活动,拓展大学生素质,引导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质量意识,促进学院考研率的提高。做好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安排好形势政策课、就业指导课、劳动课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引导学生提高教育质量意识,按照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塑造当代大学生高尚情操,积极开展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人才 篇3
关键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养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最重要的是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既要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又要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这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总体上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
一、改革教学方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教法中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教学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五个过多与过少问题。
(1)灌输式过多,参与式过少。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教学改革,但是一门课满堂灌、堂堂灌的现象仍然很普遍。教师的启发式与学生的参与式体现得远远不够,学生被动听课,训练的是求同思维,其求异性思维被大大地压抑,课堂气氛大多比较沉闷。
(2)结论型过多,问题型过少。教师教给学生的都是定论,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不够,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弱。
(3)封闭式过多,发散式过少。过多地存在着一本教材、一份讲稿、一张试卷的封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局限于教材,引导学生大量查阅、广泛涉猎不够。
(4)重分数过多,重能力过少。基础教育中的應试教育的评价标准以分数为主,形成了较普遍的重分数、轻能力倾向,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其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不足。
(5)书本知识过多,实践训练过少。过于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多地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2学法中的问题
与教法中的问题相对应,学生在学法中也存在着六个过多与过少问题。
(1)在学习方式上,从师型过多,自主型过少。很多学生对教师、对课堂的依赖性过强,自我发挥不多,主动钻研不够,独立学习能力不强。
(2)在思维方式上,求同性过多,求异性过少。按多年来我们的教学标准,学生只要能读懂教材内容,听懂教师的讲授,自己的理解与书上写的、教师讲的相同,就是学会了。训练的是求同性思维而不是求异性思维。
(3)在学习状态上,顺从型过多,问题型过少。围绕着学过的内容而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习向前推进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步骤。然而在学生中勤于思考问题、乐于提出问题的人过少。学生在学习中不肯提问题或提不出问题,这本身就是学习中的一个大问题。
(4)在学习层次上,继承性过多,创新性过少。继承性学习是必要的,然而,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相比,要更加强调创新。很多学生还没有很好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式和学习层次的转变,创新性学习很不够。
(5)学习情感上,应试型过多,兴趣型过少。学习需要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真正调动起自身的内在动力,真正地钻研进去,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然而,真正带着兴趣学习的学生为数很少。
(6)在学习标准上,共性过多,个性过少。学生之间的学习要求往往是整齐划一,完成相同的作业,要求有同样的答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缺少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扬长避短,优化自己,是每一个学生都应注意的问题。
上述教法与学法问题,造成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不足,严重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果不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只能是一句空话,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上述问题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层次和学习效果,助长了大学校园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学而不习、知而不识、文而不化”的现象与风气,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学而不习反映了学生的学习风气和状态问题,指的是一部分学生对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练习这些基本环节,或者没有做,或者做得不够,主要是学习不下工夫。缺乏学习的消化、理解和巩固的过程,难以把别人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正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入口处所写的那句话:“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知而不识是学习方法和层次问题,“知”表示对信息的接收、获取和储存,而“识”则意味着识别、判断、分析,是对信息的消化和处理。“知”是接受别人的东西,体现的是传承性;“识”是自我加工和运作,体现的是创新性。多年来我国大学课堂注重知识的传授,以传承性教学为主,重“知”轻“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文而不化是教育方式和效果问题,在我国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中,较多地存在着“文而不化”的现象。过多地注重课堂上知识的灌输,学生背会了一些条文和知识点,但是精神的引导与素质的养成还很不够,还没有转化为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就要改革教学方法。我们应大力呼吁并提倡:学习重在“习”,知识重在“识”,文化重在“化”。
二、教学观念的改革
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首先要改革教学观念。
1改革传统的质量观
什么样的教学是高水平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一个好教师,什么样的学生是一个好学生,这就是质量观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质量标准不同。我们确定质量标准,要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要与时俱进。
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学校可以远离社会,学生毕业包分配,所以可以在学校闭门读书,考试分数成为衡量学生质量的主要指标。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以接受和记忆知识为主,讲台上讲得明白不留疑点就是好教师,课堂里听得明白记得牢固就是好学生。好学生就是学习好,学习好就是考试成绩好。这就是以知识为本位、以应试为特征、以分数为指标的计划经济下的质量标准。
现在我们进入了市场经济,学生要经受人才市场的检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再以学校自己的考试分数为准了,而是以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评价与认可程度为准。用人单位看的不是毕业生在学校考场上考了多少分,而是在实际岗位上能干多少事,注重的是能力和素质。这样一来,人才质量观就要相应地由过去的知识质量观转变为综合质量观,也就是要看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情况,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体现的是以能力为本位、以适应为特征、以胜任为指标的市场经济下的新的质量标准。
按新的质量标准,灌输式、封闭式的教学不是高水
平的教学;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启发激励学生,不注重传授方法,不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以至不管学生全面成长的教师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只掌握狭窄的专业知识,不注重锻炼能力,不注重提高综合素质的学生不是高质量的学生。高水平的教学应该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激励式、参与式的教学,是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对学生高度负责,针对社会需要认真研究教育规律和教学要求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的教师,是既傳授给学生重要的知识、又启发学生主动思维的教师,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师,是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一名高质量的学生应该是既刻苦学习又善于学习的学生,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又个性鲜明的学生,是胸怀大志又脚踏实地的学生,是讲责任、求创新、会合作的学生。
2改革传统的教学观
从事教学工作,必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搞清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这一根本问题,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在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上实现相应转变。
(1)在教学理念上,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以生为本转变,由单纯的教书向全面育人转变,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状态,正视学生的差异,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在教学方式上,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由传统学习向创新学习转变。
(3)在培养模式上,由注重知识积累向注重综合能力培养转变,由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由大一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向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4)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上,由滞后于时代发展向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转变,注重解决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及时代发展相脱节的问题。
(5)在教学要求上,由考查对知识的接受与存储向考查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不仅在于使学生学会,更在于使学生能够会学;不仅在于给了学生多少思想,更在于激发学生产生思想。
作为一个教师,传授知识是基本的任务。然而,还有四个方面更重要:一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三是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努力培养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术品格;四是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所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宜,需要甄别和选择。选择教学方法应坚持下列原则;
(1)与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2)与课程性质及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原则;
(3)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2理念层面较宏观的教学方法改革
(1)实行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一门课中,到底是应该把学生教的没了问题还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在一门课中,到底是应该学的没了问题还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并通过学习、思考、研究与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这是高质量的学习过程。有问题不一定有创新,但提不出问题就一定不会有创新。在一个班集体、一个学习小组或一个宿舍集体内,形成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风气,这是引发思考、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的最重要的渠道,是创新性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最重要的学风。
(2)注重培养兴趣。创新性教学和创新性学习不主张“学海无涯苦作舟”,而主张培养和打造学习中的兴趣和乐趣,因为感觉上的苦或乐,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不同,学习的效果差异相当大。学习中有了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内动力,就能做到忙而不累、乐而忘忧,就能够产生灵感、提高效率。目前大学生中比较多地存在着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内动力,成为高校的领导和教师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3)引导学生学会综合,善于把学到的多门课程以至多个门类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世界本来是一体的,只是人们为了认识和研究世界,人为地将其分割开来,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而自然科学又被分为数、理、化、天、地、生等多个学科。可是世界本身并不因为这样人为的分类而割裂开来。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分化与综合,而以综合化整体化为主。近几年一再强调拓宽专业口径,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就是要适应这种综合化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更为重要,因为解决实际问题往往需要综合后的知识和融会贯通的知识。
(4)指导学生注重转化,就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与素质。人才的要素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知识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必须转化成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知识必须经过应用训练才能转化成能力,必须经过内化及环境熏陶,才能转化和形成良好的素质。提高素质和增强能力也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知识存在着过时和忘记的问题,而能力和素质是更稳定更长久的。美国物理学家劳厄说过一句名言:“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剩下什么呢?主要是由学到的知识而转化过来的能力和素质。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由输入与吸纳知识到转化为能力与素质。
(5)鼓励学生勇于突破,有意识地突破前人,突破书本,突破自己的老师。如果一个老师把学生教得超过了自己,那是这个老师最了不起的成就。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既是以继承前人为基础。又是以怀疑否定前人为突破。例如,高斯对欧几里德几何的怀疑和否定,产生了伟大的非欧几何;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的错误观念的怀疑和否定,经过科学实验的证实,产生了自由落体公式;爱因斯坦对牛顿的经典时空学说的怀疑和否定,产生了相对论。
3操作层面较具体的教学方法改革
(1)实验实训式教学。对实验操作性及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将课堂搬到实验室,教师讲解与学生操作相结合,学生在练中学、做中学。
(2)案例式教学。对结合社会或工程实例的课程,选择适当的案例,通过解剖案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具体应用过程和方法。这种方法包括案例的编选、组织案例讨论和案例评价三个环节。
(3)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为中心,学生带着问题查找资料,论证方案,进行必要的实验验证并分析研究实验结果。
以上方法必须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来选择。对
于一般性课程,应注意采用下列教学方法。
(4)提问式教学。既有老师提问学生,也有学生提问老师。这种双向提问的情况可计入学生课程总成绩。如果学生提的合理问题,教师回答不出来,老师可视情况给学生加分。对这方面做得好的老师,学校在教学效果评价、在评职晋级时也要给老师加分。
(5)开放式的内容。课堂的内容不要讲得完美无缺、天衣无缝,让学生觉得这门学问已走到了尽头,无事可做了:而是要提出本课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6)无标准答案的作业。鼓励一题多解,不追求标准答案。对一些典型题,组织学生讨论,可以各抒己见,启发发散性思维。
(7)组织讨论课。小班课都应组织一定比例的讨论课,可设定几个学生主讲,老师做总结。要提前确定主讲学生,使他们有查阅资料、充分准备的时间。大班课在课内讨论不易操作,可以提出讨论题,组织课外讨论。
(8)改革考试办法。一是改革试题的构成。限制选择、填空等客观性试题的比例,严控背定义、名词解释等死记硬背的试题。试题要以分析、综合和学生可自我发挥的题目类型为主。二是改革考试的形式与记分办法。课堂提问、讨论发言、作业情况、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都要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避免期末考试中“一纸定成败”。鼓励学生就所学课程写出具有自己观点的论文,教师可根据论文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考试是重要的指挥棒,这两项办法的实施,即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方式,又可有效地减少学生考试中的舞弊现象。
(9)改革实验方式与内容。限制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减少单元性实验的比例,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组织好开放型实验。
(10)課程设计、毕业设计尽可能在实验室中完成。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积累知识应用的经历,避免纸上谈兵的设计。
(11)注重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竞赛的组织与开展,使更多的学生参加。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更好的发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得到更好的体现,因而其收获与提高往往比课内学习还要明显。
(12)成立专业或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选聘多位校外的同行专家参加,认真听取他们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与建议,以最有效的方法,选最有用的知识提供给学生,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与时代需要。
深化教学理念,培养创新人才 篇4
过去的教学是:老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 老师怎样教, 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学的是死知识, 其实死的知识根本就没有用。而现实世界是需要活的知识, 需要获取知识的能力, 需要知识的创新。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 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且对于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 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 直到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效体现。
我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科学精神。我在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思维体系, 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对待学习, 对待问题。
“探究式”教学模式, 要求教师具有较高和全面的知识储备, 要有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 讨论式教学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 讨论互动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与创造性活动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我在教授“弹力”一节时, 将整节内容分为三个大问题, 三个大问题又分为十余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 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一系列首尾相接的小问题的教学过程。每一个问题生成后先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然后再逐一讨论解决, 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一个先发散后聚合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讨论与反思, 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发散与聚合的不断交替状态, 将“交流与合作”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做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 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一、以科学探究为主线
探究式教学就是将学生的知识探究过程变成一种类似科学家搞科研的过程, 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它的思维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评估与交流”等七个层面。
本节课分为三次探究活动:
第一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弹性、塑性) 。
第二次:提出问题 (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关系) →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拉力越大, 弹簧伸长越长) →进一步提出问题 (弹簧伸长与拉力的具体关系) →收集证据与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
第三次:提出问题 (关于弹簧测力计你想知道的问题) → (原理、量程、最小刻度、使用) 合作学习解决→ (测力计的制作) →讨论设计制作方案→设计制作→制成弹簧测力计→评估及质量检测。
三次探究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高潮迭起, 既达到了探究与学习的目的, 又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 学会了许多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欲望。
二、以科学研究为主旨
探究过程离不开具体化的方法。如提出问题的方法、设计实验的方法等, 都需要用科学研究方法和创造学的方法去解决。例如运用“缺点列举法”找出弹簧测力计的缺点并加以改进, 能使学生以挑剔的眼光去看待被研究的问题, 找到它的缺点或不完美之处, 然后针对这些缺点找出解决的方法。这样的训练方法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兴趣, 为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是启发者,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提出问题, 通过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收集实验数据、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 可以由学生相互讨论和再次实验的方式来解决。这样突出新课程理念, 注重科学探究式学习, 能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加深对一些概念的理解。通过对生活中物理问题的解决,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能进一步使学生理解课堂物理知识的基本内容, 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较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思维体系的教学过程中, 关键是问题的生成, 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 找到教材中知识和现实中物理知识的结合点, 有从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的能力, 有较高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教师问题生成后, 由于学生知识的局限性、思维的发散性, 可能会导致问题到盲区中去, 这就要求老师要及时点拨, 及时提炼知识,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疏导, 使课堂教学富有实效。有的教师因未能及时点拨, 及时提炼知识, 使学生陷入到问题的盲区中去, 结果一堂课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 学生什么知识也没有得到, 这也是部分教师不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根本原因。说到底, 其实是教师驾驭知识的能力和自身知识的不足。目前教育部搭建了很好的网络平台, 教师只要有责任心、事业心, 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在整个物理教学中, 每个能力都不是孤立的, 每个研究方法都可以使用, 例如:启发导学式、建构知识体系、探究式、比较法、类比法、图像法、讨论法等。因此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对每个方法都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总之,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教师指明了方向, 相信通过我们不断地学习和辛勤工作, 一定能履行好自己的教育职责,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更好地为建设创新型社会作贡献。
《人才素质测评》 教学大纲 篇5
课程中文名称:人才素质测评
课程英文名称:Talent Quality Assessment 建议最低学分:2学分
建议开设时间:一年级第一学期
二、课程基本性质
1.“人才素质测评”的课程定位
作为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选修课程之一,“人才素质测评”是一门基础课程,如果从管理咨询实践以及我国领导人关于建立人才评价机制的要求来看,该课程具有明显的理论性强、实践性新的特点,它运用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带有分析工具等手段,在公共管理实践中起到重要作用。
公共管理学科中的人才资源管理是一个重要内容。“人才素质测评”属于基于理论基础之上的技术层面的课程。它有自己的测评和评价手段,并通过各种方法以及工具、软件等恰当形式来完成和实现它技术层面应有的作用。比如,通过学习人才素质测评,MPA学生应对人员测评与选拔的各种方法、品德、知识与能力的具体测评技术,人员测评与选拔结果的分析与报告等有所掌握。因此,该课程旨在阐释人才测评与选拔的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对测评的方法和手段有更为精确的理解和应用,致力于培养MPA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测评技能。为此,本课程的首要任务是通过人才素质测评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实践应用的讲授。
2.“人才素质测评”的课程特点
理论联系实际的人员测评与选拔对MPA学生的培养质量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才资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战略资源,只有建立一种有效的人才评价新机制,才能高效的选拔人才、合理配置人才、客观评价人才以及开发人才,才能推动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现。
人才评价活动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凡是存在人才选拔与考核的需要的地方都有人才评价活动。基于人事管理并有文字记载的人才评价工作,我国西周以前就存在了。但是科学的人才评价,则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才出现的,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是现代人才评价的基础和前身。
国内外的人才素质测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萌芽期,大约在公元前165年以前,二是初创期,大约在公元前165年至公元627年,主要以中国的汉代的察举制度、三国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与隋代的科举制度为代表,三是成熟期,大约是公元627年至公元1940年,主要以中国唐代的科举制度为代表,四是改革发展期,时间是1940年以来,主要以西方心里测验、面试与评价中心技术的综合应用为代表,以评价的专业化、多元化与广泛应用为标志。
人才素质测评是人才评价的科学手段,是人才评价方法的现代化形式,本课程的特点是力求兼顾人才测评与选拔的基础理论、方法技术与实际应用三个方面,既注重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又有较多的方法技术强调量化分析与应用,本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建议授课教师注重训练MPA学生熟练使用测评方法和工具对人才测评和选拔进行分析。
三、课程地位与作用
1.“人才素质测评”的课程作用
本课程建议围绕人才素质测评理论、人才素质测评对象、人才素质测评方法、人才素质测评技术等模块,从理论、工具、方法和技术等层面,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维度,讲述人才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类型、原理、历史发展、模型方法、测评内容、测评方法、测评分析以及应用等,使MPA学生熟悉人才素质测评的概念、原理、方法和工具,了解公共管理的人才选拔实践,掌握人才测评和选拔的要领,能够将人才测评和选拔的方法和技术等应用于工作实际,懂得各种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懂得使用测评系统和测评软件以及使用统计软件(如Excel和SPSS)进行描述、解释。借此提升学位论文的写作质量,为从事公共事务治理、政府管理实践,以及参与公共管理类人才选拔、测评等奠定基础。
2.“人才素质测评”的课程地位
“人才素质测评”的教学实践建议安排在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属于MPA课程体系的第一序列。
在MPA教育培养体系中,该课程的地位是有效地服务于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现实需求,在提升政府人员测评和选拔方法,发现和培养人才以及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的为公共实践服务。
四、课程教学目标
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设想,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将围绕思维养成、理论养成、知识养成、能力养成、方法养成这五个方面的教学培养目标来进行。
MPA学生应完成必要的专题阅读和小组讨论活动,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大部分MPA学生具备如下四个方面的能力:(1)能够将特定的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议题转化为或形成一个“可研究的问题”(2)能够设计和开发人才素质测评软件,或者使用已有的人才素质测评软件来完成一项人才选拔的任务。(3)能够参与涉及人力资源领域定性和定量社会研究实践的讨论。(4)能够运用本课程获取的技能与知识对人才培养、选拔、测评等进行实质性的操作。
五、课程预备知识
总结我国开半MPA项目的建设历程,参考“人才素质测评”课程典型MPA 2 院校的教学经验,并借鉴国内外相关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实践,“人才素质测评”课程对于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生且具有三年以上公共部门工作经验的MPA学生的要求是,应具有大学文科的统计学知识,具备数理逻辑基础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在本科未接受过统计学课程或未接受过方法论训练的MPA学生,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应在推荐至少两本不同难度的教材基础上,给出辅助性的专题阅读,以适应MPA学生不同专业知识背景而产生的差异化需求。辅助阅读材料的范围可以包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概论等。
六、课程内容及课时分配
根据2011年颁布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MPA课程“人才素质测评”不少于2学分。本课程教学单元为2学分、36课时。
第一单元 理论篇
(一)学习意义和作用
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人才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类型、功用、原理、历史发展与量化理论。了解我国古代人才选拔与任用的案例,了解西方人才测评与选拔的发展以及近代中国人才素质测评与选拔的方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人才素质测评有一个理论基础的认识。
(二)教学要求
需要学生掌握人才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人员测评和选拔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了解我国古代人才选拔与任用制度以及方法,熟悉人员测评的原理。通过这些知识的掌握,使MPA学生了解人才素质测评这门学科的基本逻辑框架。
(三)教学内容
1.人员测评与选拔导论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应该掌握以下内容:(1)素质的概念、素质的结构与素质的特点。(2)人员素质测评概念及其各种类型的特点与操作。(3)人员选拔、人才素质测评与人员素质测评的异同之处。(4)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与作用,以及有效发挥的条件因素。
2.人员测评与选拔的历史与发展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该掌握以下内容:(1)中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思想与特点(2)中国古代人员选拔中的测评思想与方法(3)西方人员测评选拔的发展历程(4)我国近代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的发展(5)当前人才素质测评的发展趋向
3.人才测评与选拔的原理与基础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应该掌握以下内容:
(1)人员测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人员测评的学科基础与实践中的原理
(3)工作分析对人才测评与选拔的基础性作用及其应用性作用(4)胜任特征模型对人员测评与选拔的基础性作用及其应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素质测评的类型以及素质测评的原理是这部分的重点,难点在于西方人才素质测评的思想研究。
(五)建议思考题
(1)素质与绩效、发展的关系如何?
(2)什么是人才素质测评与选拔,其分类情况如何?
(3)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的主要功用有哪些?
(4)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中的素质测评思想有哪些?
(5)结合人员分析技术来谈谈测评与选拔指标的设计。
(六)教学活动类型及时数安排
以讲授和提前布置阅读材料为主。通过提问MPA学生或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其思考相关问题。本单元建议教学时数为6课时。
第二单元
对象篇
(一)学习意义和作用
了解素质量化的理论与方法,了解人才素质测评与选拔的标准体系。通过理论、方法以及指标体系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二)教学要求
本单元是人才素质测评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掌握实证的人才素质测评方法十分重要。教师通过阐释人才素质测评量化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从思维方式上真正接受人才素质测评的量化研究是公共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
(三)教学内容
1.素质量化的理论与方法
(1)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量化及其作用(2)人员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与广义量化(3)测评资料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4)差异检验的方法(5)多元统计分析
(6)综合测评量化的数学模型
2.人员测评与选拔的标准体系设计
(1)人才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设计的基本问题(2)人才测评与选拔标准的步骤(3)胜任能力模型理论
(4)人才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设计案例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重点在于掌握测评资料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测评标准体系的设计。难点在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五)建议思考题
(1)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量化在人员测评中的作用。
(2)结合某一案例,应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测评数据,并具体阐述其中的量化思想与方法。
(3)为什么说工作分析是构建测评标准体系的基础?
(4)试一试,能否对一位营销经理的品德素质和业务技能、体质素质三个方面的测评指标划分层次结构。
(六)教学活动类型及时数安排
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讨论案例分析。课前设定讨论议题,授课教师运用所承担课题的研究成果做示范性讲解。本单元建议教学时数为6课时。
第三单元
方法篇
(一)学习意义和作用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需要了解心理测验方法、面试法、评价中心技术、履历档案分析等方法,并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来测评和选拔人才。同时要学会其他测评和选拔方法,如书面分析、物理测试、员工推荐等。另外,知识测评、品德测评、能力测评也非常重要,学会了这些方法,对于在实际工作中选人用人标准会有很大帮助。
(二)教学要求
本单元是人才素质测评的方法篇,对于学生掌握实证的人才素质测评具体应用方法十分重要。教师通过阐释人才素质测评具体的应用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人才测评的细化方法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
1.人员测评与选拔的主要方法
(1)心理测验法(2)面试法(3)评价中心技术
5(4)履历档案分析
2.其他测评和选拔方法
(1)书面信息分析(2)操作能力分析(3)物理测试(4)员工推荐
3.知识测评
(1)知识测评概述(2)常用试题的编制方法(3)测评试卷的组织
4.品德测评
(1)品德的概念及品德的含义(2)品德测评的理论依据与量化(3)品德测评的方法(4)品德测评的案例分析
5.能力测评
(1)一般能力测评(2)特殊能力测评(3)职业能力倾向测评(4)领导能力测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在于掌握人员测评与选拔的主要方法和能力测试方法。难点在于评价中心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五)建议思考题
(1)什么是心里测验?进行心里测验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卡特尔16PF测验和艾森克人格测验相比有什么异同点?(3)评价中心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4)怎样设计一份具有良好测评功能的申请表?(5)怎样的推荐信是有价值的?
(6)怎样理解智商的含义?怎样表示智商?(7)能力倾向测评对于选拔人才有什么意义?
(六)教学活动类型及时数安排
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讨论案例分析。课前设定讨论议题,授课教师做示范性讲解。本单元建议教学时数为6课时。
第四单元
技术篇
(一)学习意义和作用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需要了解心理测验方法、面试法、评价中心技术、履历档案分析等方法,并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来测评和选拔人才。同时要学会其他测评和选拔方法,如书面分析、物理测试、员工推荐等。另外,知识测评、品德测评、能力测评也非常重要,学会了这些方法,对于在实际工作中选人用人标准会有很大帮助。
(二)教学要求
本单元是人才素质测评的方法篇,对于学生掌握实证的人才素质测评具体应用方法十分重要。教师通过阐释人才素质测评具体的应用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人才测评的细化方法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
1.人员测评与选拔质量检验与分析
(1)人员测评与选拔结果的可靠性分析(2)人员测评与选举结果的有效性分析(3)人员测评与选拔项目的质量分析(4)其他质量指标的分析
2.人员测评与选拔结果的报告与运用(1)测评与选拔结果报告(2)测评与选拔结果的运用(3)测评与选拔结果的跟踪分析(4)案例分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在于人才测评与选拔的可靠性分析和结果报告的创作。难点在于人才测评与选拔项目的质量分析和测量选拔结果的跟踪分析。
(五)建议思考题
(1)什么是测评信度?信度包括哪几种类型?(2)什么是测评效度?效度包括哪几种类型?(3)如何分析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
(4)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总结编写人员测评与选拔结果报告的思路。
(5)怎样进行测评与选拔结果的跟踪分析?
(六)教学活动类型及时数安排
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讨论案例分析。课前设定讨论议题,授课教师做示 7 范性讲解。本单元建议教学时数为6课时。
七、课程教学方式
(1)鉴于本课程理论性和方法性兼具的特点,建议每单元课前布置理论性性的阅读资料,课堂以讲解案例分析和方法运用为主。同时,配合教师分享课题(或项目)的研究经验,部分单元辅以测量软件使用的演示教学。学生的讨论分组,应结合学生不同专业背景和工作岗位的情况。
(2)各单元教学采用分组研讨(课上、课下皆可)、案例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等形式,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课程主持人选取的进行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研究项目)。
(3)课程主持人在课堂讨论、典型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应结合本课程的方法论特点、重要的知识点和不同方法的适用性,选用相关资料,提供理解典型案例,有效分析研究对象,合理选择对策思路。
八、课程考核形式、计分办法和结业方式
(1)鉴于本课程的理论性和方法性,建议采用MPA学生期中、期末评估方式。
(2)作为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选修课程,考虑到课程的整体性和逻辑性,建议采取全体选课学生期末考试(可以开卷)方式,同时,结合学期初确定分组研究选题,期末提交研究报告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
九、课程参考文献
(一)萧鸣政等.人员素质测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凌文輇,方俐洛.心里行为与测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二)翻译著作
[美]雷蒙德.A.诺依等.人力资源管理(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三)外文著作
Mark Cook,Personnel Selection(Third Edition),John Wiley&Sons,1998 Talya N.Bauer,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election and Assessment,John Wiley&Sons,1998
十、课程要求配套设施
(1)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器材,有教学实验室,每位学生可以上网网或上机。(2)本课程在定性与定量分析教学环节,教师使用的计算机预装测量分析软件,教室的桌椅能够移动以进行分组讨论。
十一、课程评估
(1)本课程采用学生评估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的双向评估方式。
(2)课程评估时间:考虑到课程的整体性、逻辑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建议采取其中征求部分学生意见反馈,期末填写课程评价表的方式进行评估。
(3)课程的评估指标和指标体系,各学校按照《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方案》要求,根据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类课程的特点自行拟设。
十二、课程教学团队
(一)课程主持人
主持人是整个课程的设计者,负责整体的教学实施和质量监控,对于该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该课程主持人设置为1名。
1.专业背景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据此,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讲授“人才素质测评”的课程主持人的教育背景,按照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专业设定。
本课程主持人的专业教育背景: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2.主要职责
(1)负责设计“人才素质测评”课程,包括设计课程内容、讲授章节、讲授重点、讨论问题;设计课程的讲授方式、课程时数;规定课程要求、考试方式、计分方法;主持教学过程;安排答疑。
(2)安排课堂教授,承担课堂教授任务;主持课堂讨论。
(3)安排助教工作任务,明确助教工作要求和规范,领导教学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4)批阅学生作业和结业论文(或者考试卷),给予课程成绩。(5)解决教学过程和课程结业的其他问题。3.资格要求 副教授1名。
(二)助理教师
“人才素质测评”课程的助教可以由专任教师担任,也可以由具有以下专业教育背景或学习以下专业的研究生担任。
1.专业背景
(1)研究生专业教育背景。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 9 管理办法》规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因此,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该课程助教的研究生专业教育背景,按照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专业设定。
本课程助理教师的直接相关专业:公共管理、应用经济、社会学等。2.主要职责
(1)协助课程主持人设计课程内容、教学课件和讲授方式、课时安排。(2)收集和准备相关案例、议论议题、参与课堂讨论,主持小组讨论或主持分组汇报。
(3)课堂讨论和学生发言,及时在课程主持人与学生之间进行教学沟通。(4)协助课程主持人批改学生平时作业和课程结业论文(试卷)。(5)协助课程主持人解决教学中的其他问题。3.资格要求 讲师1名。
(三)兼职或客座教师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选修课程“人才素质测评”的特定教学环节,可以由兼职或客座教师担任。
1.专业背景
该课程的兼职或客座教师应该具有国内外本科以上高等教育背景,其学历或学位证明必须合法有效。
2.主要职责
(1)参与该课程教学或讨论内容的规划。(2)围绕该课程内容,组织相关的讲座。(3)积极提供课程学习材料和典型案例。3.教学方式
改革专业教学 培养动画人才 篇6
关键词:动画专业 品牌效应 改革 校企合作
一、严谨治学,打造专业品牌效应
打造教育品牌,弘扬严谨教学理念,这是现代治学应有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形成又能为构建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塑造学校优良的形象起到推进作用。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流的教学能打造优秀技能人才,而一个优秀的技能人才又是一个活广告,对招生和就业都能起到良性的循环作用。如今很多学校都在极力打造一流的教学和实训设备,但笔者始终认为齐全的设备和条件不是成功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执著的信念和目标、严谨的做事态度才是教育成功的决定因素。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力量,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育人才时做到爱岗敬业,养成人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具备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水平,从而打造出人才品牌、学校品牌。
二、深化改革,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为保证专业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不断深化专业教育制度改革。探索新型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导教师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 在学生的培养方面需要因材施教,比如对于三年制的中专、技校学生要针对以后从事的岗位来培养,培养加工类型的服务外包动画绘制、上色、电脑动画游戏、场景等专业技能人才为主。而针对五年制大专或技高动画班可以提高一个层次,以培养动画设计和原创人员为主。
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将课堂讲授与研讨、模拟、案例教学、实践等形式有机结合,让学生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操作能力。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可以让学生观摩优秀的中外动画片,教师通过对影片的停格讲解、剖析、模拟来提升学生的制作技能。也可以以分组形式形成一个制作团队,每位同学分担不同角色,包括编剧、导演、原画、场景、动画、后期等,创作属于自己的动画短片。
三、枝繁叶茂,开拓专业多样课程
加强教学环节建设,拓展专业的多样性。如基础课除了素描、速写、色彩、构成外,还可以增加故事编剧、漫画创作、插画设计、角色设计等课程。专业课除了学习动画制作外还可以增加原画动态、动作检查、后期制作、场景制作等课程,形成系统丰富的教学模式,在更大的空间挖掘学生的能力和潜力,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手绘动画和电脑动画双翼齐飞,积极实施专业定位和规划、课程建设与教学设备改革,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就业的良好保证。师生可以共同参与课题开发,将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融入到动画创作制作中来。
四、帮扶成长,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一缸水,甚至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教师间可以通过开展教学反思、教学问题研讨、经验成果交流、集体备课、专题讲座、听课、说课、评课、课堂教学评优、课改沙龙等活动,调动各自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更新教学内容方面,要与目前企业最新的理念接轨,通过短期培训、企业实践、外出考察、课题研究、传教帮带等途径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加强学术研究的同时,必须针对专业教育的特点,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
结对帮扶共成长。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各教师间不仅与校内同伴结成互助对子,还与联谊学校的老师们结为互助伙伴,开展互助听课活动。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断地将新学科知识融入专业知识体系之中,才能在牢固的基础知识之上,向“博、大、精、深”迈进。
五、校企合作,培养动画制作精英
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走紧密型产学研结合之路,把项目和基础知识教育融合起来,用项目来牵引教学进程,让学生在过程中掌握知识并提高动手能力,形成“人才定向供给”的双边合作模式,创建理实一体化的动画实训基地。
在设施建设方面,动画实训基地可以吸纳动画公司的企业模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部门,如企划部、原画部、动画部、背景部、扫描部、上色部、后期制作部等。学生在这样的一体化环境中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承接加工动画公司生产一线的动画任务,还可参与课题开发,形成了项目训练、岗位训练与职业工种考核一体化的教学实训环节,将创作、实战、考核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
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篇7
关键词:差异性,分层教学,有效性,创新人才
新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但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中, 总有“掉队”的现象。这说明学习的主体有一定的差异性, 有的学生吃多了“消化不良”, 渐渐丧失自信和兴趣;有的学生吃不饱“营养不良”, 逐渐失去了对老师的信任。长此以往, 无论哪一类学生都会打消学习生物的兴趣, 形成恶性循环。因此, 在学习中关注学生的差异, 尊重学生的差异, 才能激励学生成长, 培养创新人才, 演绎精彩的生物分层教学, 呈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学生的差异性体现
高中生物教学既有科学探究的严肃性, 又有探究的趣味性, 是知识的传授, 更是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过程;不是教师在表演, 而是师生的共同成长。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差异性从不同方面凸显。但学生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这与学生的自身因素, 及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等都有关系。而学生的自身因素差异是关键, 它包括不同个体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个人兴趣及获得信息的能力。
由于学生的差异性, 学校常采用提高班和普通班的分班教学模式分层教学。不过同一班的学生也存在差异:老实听话的学生不一定对生物感兴趣, 考得高分的学生实践能力不一定强, 调皮张扬的学生也许观察能力、思维的敏捷性比较强, 这叫做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间的差异性被教师及时发现, 进行正确引导, 有效组合、取长补短, 就可能呈现积极的学习效能感。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路径
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 面对的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不同, 因此分层教学的实施路径也有差异。我的分层教学路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分层的预设、分层的有效设问、分层的评价方式。
(1) 分层的预设。预设是教师对教学的总体设计和达成的一种结果预测, 是有计划地设想和教学实施细节的安排。在备课的时候, 教师根据任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性, 进行充分的分层预设, 因为充分的分层预设是教学精彩的奠基石。分层的预设要有弹性, 应该包含丰富的创生, 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落实不同层次的预设, 以期完成各个教学目标。例如, 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联系时, 我的分层预设是以回顾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基础知识———适当的拓展与迁移———构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联系知识网络为主线。第一个预设是回顾基础, 面对全体同学, 有意识地关注基础薄弱或不善表达的学生, 及时弥补和缩小差异来增强这些学生的自信;第二个预设是拓展与迁移, 需要教师层层递进引导, 鼓励多数学生参与探究, 采用竞答、抢答等模式丰富、活跃课堂, 从点到面让学生学会发散思维;第三个预设是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构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知识网络, 达到提高学生归纳知识能力的目的。充分的分层预设能够满足学生的差异性, 为生物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做了精心的铺垫, 提高了教师的生物科学素养。
(2) 分层的有效设问。巴西学者弗莱雷说过:“没有了对话, 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 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有效设问是教学对话的重要方式之一, 也是生物分层教学的精彩环节。是围绕教学目标, 精心的分层设置问题, 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参与探究, 从而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虽然我们喜欢“热闹”的教学过程, 但问题的设置既不能过于简单, 浪费大家的时间, 也不能超出学生的思维水平。分层的有效设问, 先易后难, 化整为零, 既不失去教学的有效意义, 也不会造成学生思维断层。比如, 在解决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联系时, 我根据学生在单独学习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两节知识的反馈情况, 结合PPT课件进行分层的有效设问:第一设问是请学生分别寻找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场所、条件、原料、产物及能量;其次是比较两者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及本质;最后请学生进行图与文转化、图与图转化。这样的设问既要有层次性, 又要有内涵, 还要有创新性。分层的有效设问, 在生物分层教学对话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技巧展现了学生的风采, 收获师生双赢。
(3) 分层的评价方式。学生需要唤醒和激励, 需要体验成功的喜悦, 需要收获成功之后的再次成功。所以, 我觉得教师要懂得学生是动态教学发展中的人, 尊重学生间的差异, 而不是漠视学生发展中的差异。因为每一位学生都表现他真实的想法, 不能机械地用正确与错误来评价, 要分层评价, 不能千篇一律。可以给学生一个微笑或言语的提示、或恰当的肢体语言提示, 客观地从生物专业方面评价或同学互评。例如, 我请学生举例说明身边常见的生物相对性状。在学生困惑时, 我摸摸耳垂, 指指眼睛加以暗示;有学生描述得精彩, 我们都伸出两个大拇指, 这不仅表示赞赏, 还形象地表达直指与屈指这一对相对性状, 加深理解。总之, 分层的评价方式才能演绎生机盎然的教学活动, 呈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三、有关分层教学的反思
(1) 不能为了分层教学而盲目分层。高中生物分层教学需要具体学生具体对待, 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 也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2) 在分层预设的同时还要重视教学互动中的“创生”。不违背基本教学原则又充满“变数”的“创生”, 不一定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路线解决教学目标的体现。教师面对瞬间的“意外”能否快速反应, 及时过滤并有效处理意外, 从而适时迁移是关键。分层教学中的创生, 依赖于充分的分层预设。
(3) 在分层的有效设问中完成师生对话。有效设问的对话意味着思维方式的创新, 注重师生间的商谈, 是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重组。教师要善于寻找和捕捉对话的时机, 由教师的有效设问转变成启发学生的有效提问, 由教师的独角戏到师生的争辩, 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学习的有效性。
高中生物的分层教学在有序———无序———有序的动态中发展, 在预设与创生中更新, 在师生对话中碰撞, 在分层评价中完善。要关注学生的差异, 尊重学生的差异, 激励学生成长, 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永俊.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卓越农林人才科研实习探索 篇8
关键词:卓越农林人才,科研实习,培养
2012 年,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时提出启动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并联合农业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 主张大力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培养高素质农林人才。2013 年, 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下发《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 ( 教高函[2013]14 号) , 正式启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在此背景下, 黑龙江省教育厅也于2013 年开始落实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被批准获得了该项目。
高校的职能之一是培养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农业大学来说, 培养具有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和技术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农林人才是当代农林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传统本科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 而忽略科研能力的培养。根据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 100% 的本科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没有接触过科学研究类型的实验; 98% 的本科生感觉有必要在本科学习阶段接受科研能力的训练; 仅仅2% 的本科生认为本科阶段没有必要开展科研训练, 认为科研训练应放在研究生阶段; 68% 的本科生认为科研实习不仅不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 反而能促进学习。因此, 从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出发, 高等院校的教育应改变以往本科教育的传统模式,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生产技能、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培养面向基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高等院校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科研训练能使学生身处第一线实地了解生产的实际过程, 并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 使学生对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以及生产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感性的认识, 既拓展了知识又将感性认识与理性理解相结合, 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理论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 同时使学生深刻意识到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科研实习的重要意义
1. 提高卓越农林人才科研创新能力
尽管农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仍多为抽象理论, 并极具教条性, 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生硬且呆板。因此, 按照传统农学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往往会有“高份低能”的现象, 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说起。为解决农学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农业院校必须将科研训练贯穿在理论教学之中。只有在科研实习过程中, 学生才能学以致用,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最大效应地发挥理论知识的作用与价值, 也才能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
2. 提升卓越农林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自1999 年扩招以来困扰高校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业院校也不例外, 这对本科生就职理想的岗位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科生具有较高的自身素质和较强的专业技能, 学校需要为学生搭建科研实习平台, 因为科研实习有利于企业选拔人才和学生就业。首先, 在科研实习中, 学生容易发现职业兴趣, 可以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足和重新确定学习重点, 避免盲目就业; 其次, 学校根据实习反馈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 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学生的盲目择业。因此, 做好本科生的科研实习工作, 势必会提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提高就业率。
3. 促进本科生与研究生顺利对接的窗口
目前, 本科生毕业后考取研究生已经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形式。研究生与本科生培养的重要差别就是科研能力。本科阶段, 由于一个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多个本科生, 同时本科生存在动手能力差、对仪器设备生疏等问题, 在实验室只能帮助研究生做一些粗活, 导致多数本科生接触不到科研, 更谈不上创新。所以, 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尽可能地多接触科研实习, 为以后读研究生做好充足的准备, 以完成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的顺利对接。
二、科研实习的过程
1. 实验室的常规管理培训
首先, 做好必要的岗前培训, 督促学生严格执行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对一些易燃易爆的溶剂, 例如乙醇、乙醚等; 有毒药品, 如氰化钠等; 腐蚀性药品如硫酸等, 在实验室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引起火灾、烧伤、爆炸等严重事故。此外, 易碎的玻璃器皿、水电等使用不正当, 后果也不堪设想。为确保学生和实验室的双重安全, 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 必须认真做好安全教育。
其次, 实验原始记录的规范化书写体现的不仅是学生的科研态度问题, 同时也提醒学生不要弄虚作假, 要培养良好的科研正气。在实验记录方面, 鼓励学生使用专门的实验记录本, 要求学生如实完整地记录实验日期、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果方面, 记录应该包括实验的原始数据, 相关图表和统计分析结果。指导教师应定期对原始记录本进行检查, 以达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实验记录的习惯。
2. 合理安排实习方案
结合指导教师课题组的实际需要, 从卓越农林人才的专业特长和个人能力出发, 由指导教师确定学生的科研实习题目, 其内容多数为指导教师的在研课题项目。以科研项目“大肠杆菌质粒的提取”为例, 在实验前一周将题目发给学生, 让学生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包括结合所学专业查阅相关文献, 拟订实验所需的仪器、耗材、实验材料、试剂等。然后将实验方案提交给指导教师, 得到认可后, 学生才能进入实验过程。
3. 撰写科研报告
实验结束后, 根据实验记录和相关的文献检索, 教师指导学生对所有的实验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科研论文和科研报告的写作。本科生在学习中欠缺的能力之一是写作, 然而科研论文的写作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对于卓越农林人才, 这一基本功更有必要强化。学生完成第一稿的写作以后, 指导教师要及时为学生点评指正, 从而提高卓越农林人才的写作能力。
三、科研实习的形式
1. 校内科研实习
以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 学院以农业部寒地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和大豆生物学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为依托 ( 两个实验室均为开放实验室) , 可以组织卓越农林人才每年定期深入实验室独立完成小型的科研项目。这样即有效利用了便捷的实验室资源, 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亲身地体验与实践, 必将拓展学生的科研思路, 提升科研能力。另外, 组织卓越农林人才参加作物整个生育期的调研, 打破传统的本科生在生产实习中只是参加播种环节的单一局面, 让卓越农林人才能够有机会深入到科研的最前线, 实地考察作物在不同生育期的外观表现和生理状况, 为科研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校外科研实习
校外科研实习多是高校与企业通过采取互惠互利的原则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这样充分利用了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以及企业的财力资源优势。以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 校外科研实习可以与种业公司合作, 将实习基地建立在种业公司, 聘请种业公司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作为卓越农林人才的指导教师, 在实习过程中, 让学生亲自接触和实践大型的仪器设备, 让学生实际感受种子在生产、加工、流通、经营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情况, 拓宽学生的视野, 为学生的科研创新提供宝贵的资源。
四、科研实习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 存在问题
在科研实习中发现, 卓越农林人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首先, 学生进行科研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实习中表现懈怠, 不喜欢独立完成科研实习任务, 动手能力不强。其次, 设计实验的能力较弱, 查阅参考文献的能力较差, 难以独立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另外, 学生的写作功底差, 不善于动脑琢磨如何写作, 而是完全依赖网络抄袭, 因此撰写的科研论文质量差。
2. 解决方案
根据卓越农林人才存在的几方面不足, 提出如下解决方案。首先, 指导教师应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让学生意识到科研实习的重要性, 并认识到科研实习是培养科研创新的重要手段。只有学生有热情, 积极主动投身到科研实习中来, 才能使科研实习收到理想的效果。其次, 动员学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锻炼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 例如, 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关键词查阅文献, 为学生梳理常用的文献查阅网址, 以达到锻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最后, 针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问题, 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 全面提高卓越农林人才的科研论文撰写能力。
五、结束语
农学专业因其实用性、实践性、地域性较强而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 中央明确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行业就业, 在此背景下, 东北农业大学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效果显著的卓越农林人才科研实习培养模式。通过科研实习, 学生提高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提高了整体综合素质, 也适应了农村基层对农林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宁海龙, 李文霞, 唐鑫华.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9 (9) :85—86.
[2]宁海龙, 姜振峰, 张淑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课程的教学手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1) :95—97.
[3]宁海龙, 邹德堂, 唐鑫华, 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 2011, (5) :43—45.
[4]黄樱华, 蔡庆群.药学科研实习带教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 :63—64.
[5]李桂梅, 何静, 龙艳军.新形势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2) :187—189.
促进教学改革培养音乐人才 篇9
一、教学理念亟待更新
传统的单簧管专业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掌握, 忽视了激发和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表现意识与能力, 忽视了培养学生自身演奏个性化的主动性, 训练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更新。
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首先要有坚定的敬业精神。面对喜爱艺术、追求艺术的专业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更要以身作则, 严于律己, 尽职尽责, 乐于奉献, 要给学生树立榜样。此外, 教师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本领,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才能更准确地给学生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教师还要掌握最新的单簧管专业教学的科研动态, 善于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和差距, 提高创新意识。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单簧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先决条件。教师和学生只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才能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二、教学内容有待完善
长期沿用的单簧管专业教学内容存在陈旧枯燥、生搬硬套的缺陷, 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做乏味的基本功练习, 没有及时跟进与基本功相对应的音乐表现和情感体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淡薄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很少提供学生登台演奏的实践机会, 阻碍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完善教学内容, 加强学生非技巧性因素的训练。
1.情感训练。
(1) 情感的积累。情感是演奏者的动力和张力, 情感训练是单簧管教学中很重要的一课, 情感积累是学生情感训练的第一步。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留心自身及周边人群的情感变化, 要深刻理解音乐作品中作曲家所要表达的在特定时期、特定意境中的个人情感。情感积累是音乐情感表现的前提, 要让学生坚信积累情感就是在积累艺术财富。
(2) 情感的体验。教师要不断地指导学生如何感受音乐语言, 如何通过乐曲表现一定的情绪、内容和意境, 感受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音乐作品所采用的音乐语言和音乐表现手段有何不同, 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情绪、意境和描绘的音乐形象的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中感知和体验, 理解作曲家在作品中所要表达情感的时代背景、个人遭遇、情感历程等等, 切实把握作品的情感走向, 用真心去体会, 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的控制。情感的积累与体验, 是为了更准确恰当地表现音乐内涵情感的变化更迭, 这就需要学生学会控制情感。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处理不同乐曲的情感, 懂得什么时候该“收”, 什么时候该“压”, 什么时候该“放”, 做到有张有弛, 收放自如。学生只有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 才能把握和掌控音乐情绪与情感的表现能力, 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2.个性创造。
(1) 个性的感受。音乐的演奏被称为二度创作。它不可替代的属性和价值就在于同一作品不同人的演奏, 呈现的风格神采各异, 而且不能相互替代。这种不能替代的东西就是艺术的个性。个性在教学中就是要“你的声音”, 而不是“教师的声音”, 演奏出“好声音”除了技术上准确性、完整性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个性鲜明的真情流露。教学的个性化就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个性的感受是个性创造的敲门砖。
(2) 个性的形成。艺术个性都是在音乐才能、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等互相作用时, 形成的创造能力。教师要细致具体地引导学生体验乐曲中情感类别的层次和程度, 变化的幅度与力度, 沿着作者情感主线的轨迹, 最大限度地从作品中感悟信息, 将自己的理解和情绪融入其中, 尽可能将作曲家对作品的创作意图与自己的个人情感发生碰撞, 这里要强调的是后者, 学生个性化的再创造。
(3) 个性的表现。每个人对音乐作品内涵的认识和感受能力以及个人独特的表现方法, 决定了各自独特的艺术个性。因而教学中个性表现不能只关注学生技能、技巧的突破, 更要关注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否融入作曲家的内心表达, 不能循规蹈矩, 更不能刻意模仿、鹦鹉学舌, 这是专业教学致命的硬伤。学生的个性表现也同样要防止夸张地把表现变成“表演”。专业教学是要培养有血有肉的艺术表现人才, 而不是机械教条地照谱演奏的匠人。
三、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单簧管专业教学大多还是围绕教材, 教师“一对一”授课的单一模式, 封闭而且盲从, 学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 难以借鉴别人身上的长处找到自己的短板。因而教学必须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1.实行分层教学。
近年来单簧管专业学生的生源参差不齐, 方法技巧各异, 给单簧管专业教学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教学计划必须根据专业要求与学生不同的起点来安排专业教学的进度, 把教学大纲的各项专业指标作为参考依据, 根据阶段教学的实际情况, 进行分层教学, 专业程度不同的学生, 教学进度各不相同, 教学方法和要求也不相同, 因材施教, 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目的就是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在不同的起点和需求中接受最合理的专业训练。实行分层教学是单簧管专业教学的基本保证。
2.点面结合授课。
“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专业教学效果的提高, 要大胆突破, 根据教学实际, 不定期地进行集体授课, 作为“一对一”教学的补充来, 弥补“一对一”教学方式的缺憾。这种点面结合的授课方式, 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专业交流, 教师教学目标直接明确, 学生也不走弯路。
3.增加教学实践。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花精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尽可能地要与专业钢琴伴奏教师或者学生进行完整的练习, 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又能对完成的每一首乐曲具有完整的印象,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正确地选择换气点、音准、速度和乐感的磨合等等。教师要利用现有教学条件, 采取开放式教学, 增加学生登台独奏、合奏的实践机会, 锻炼学生完整的演出能力, 不定期地举办学生专场演奏会, 营造更好的单簧管专业交流氛围, 提升单簧管专业教学的整体水平。
高职教学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篇10
首先,要培养高职生“想创新”的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途径和方法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培养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观念开放,他们不满足于书本上已有知识的讲授,教师应因材施教,多向学生讲解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结合化学发展史适当介绍一些科学家的化学研究成果,介绍本学科的最新进展以及在社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讲述化学家们淡薄名利、在学术上孜孜追求的故事,使学生从这些卓越人士的成长经历中得到有益启发,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从事科研活动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创新意识。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情况,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如布置一些科技小论文题目,让学生查阅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学生有“创新成果”时及时加以肯定,使学生尝试“创新”的甜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某种化学现象产生后,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然后教师设置疑问、反问情景,引导学生从表面到内涵、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进行分析归纳,质疑思辩,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新欲。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
其次,要培养高职生“敢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大胆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规律,主动寻求问题答案,大胆质疑的学习品质,使学生敢于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唤醒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即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教师要多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在教学中多一些对话、问答、互动、交流等多边活动,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多看学生优点和成绩,采取灵活的方式让学生表现自我,获得成功,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创新愿望。对于敢发言的学生要多加表扬和肯定,让积极参与的学生都有一个好感觉,使每一个学生都产生“我能行”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创新。在教学中既要鼓励学生虚心学习他人经验,又要给学生质疑的权力,允许怀疑、允许挑战、允许探索和错误,注意提醒他们不能“惟书、惟师、惟上”,敢于和善于在学习和继承的同时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在接受各种知识的同时具备自觉的质疑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教学中的这种培养,使学生形成了尊师而不畏师,喜欢提问题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学习。
最后,要培养高职生“会创新”的能力。光有创新的愿望和精神而没有一点创新的能力,创新就成为肥皂泡。高职教学中要着重培养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培养高职生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去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专业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化学知识和科学知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科研和创新方法。创新观察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部分,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之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的总和,是创意与创新的桥梁。培养这两方面能力,要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从实验现象、实验操作不同视角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课堂演示实验中,要留有“空白”让学生去发现去创新,锻炼他们的创造实践能力。要摒弃一切包办、表演、机械的教学方式,根据教材改进实验、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增加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对实验现象、结论提出置疑,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有意识让学生联想,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把不同事物联系或移植到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灵活地进行比较,这样能拓展所要探索问题的路子,同时要能举一反三,多解求异,进行发散式思维。在整个教学的各个过程中,如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和实验教学、论文指导中,都适当地介绍一些创新方法和技巧,并加以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创新能力是最主要的竞争力,没有创新能力,势必在竞争中落伍。高职化学课堂教学作为化学教育的主渠道,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参考文献
[1]蔡孝凡.对高职院校《大学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州化工,2007(2).
[2]龚春燕.龚春燕与创新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教学科研人才 篇11
高三阳指出,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企业生存的基本点,没有创新企业将无法生存,而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只有健全人才奖励机制,使高科技人员在经济上具有安居乐业发展性、道德上具有合法性,才能避免科技人员灰色收入,使成名与收益不再矛盾,使科技进步成为普通人向往的目标和追求的动力,形成标杆效益。
长期以来,我国科研经费在分配与使用制度上存在一些设计缺陷,科研经费支出有实验材料经费支出而无人员经费支出,大大限制了科研人员流动性和灵活性。他建议,要深入改革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和分配体制,增加人员经费一项,健全科研经费的使用环境,让人员聘用和交流更具活力成为可能。
他还建议,增强食品安全和完善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实行首卖负责制。消费者购买产品后,由卖方直接负责,而非生产者承担直接责任,尤其是农产品,很难追溯到生产的源头,出现问题责任由谁来承担?因此,国家要细化规则,将有记录可追溯产品纳入到法律之中,使舌尖上的安全有据可循,有法可依,使消费者的权益真正得到保障。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技能人才 篇12
一、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提高实践能力
将课程按不同流程、不同的工作任务分成若干项目, 对每个教学项目采用实践训练, 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式教学。如将出口贸易按工作流程分为以下一些项目:贸易磋商→签订合同→出口许可证→出口报验→产地证明→审证→商业发票→货物托运→商品投保→出口报关→制单结汇→发送单证。通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 来学习以上每一项目。举例如下:
二、采用英语教学法, 增强知识实用性
在全球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的大环境下, 既有商务知识又具有外语能力的中职学生有其独特优势, 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 教学中英语应始终作为工具贯穿在学习过程中。
外贸英语的语法水平并不高, 其常用的专业词汇也不是非常多, 重点是要求学生把这些常用的内容弄熟。因此, 进出口贸易教师在教学中要反复向学生明确学习重心, 并结合外贸专业知识充分有效地诠释词句中英文的含义, 而不是割裂专业知识去单纯地讲英语。教师在课堂讲解时要“中英文夹杂”。如要经常讲或写一些常用的外贸名词, 如:the Chinese Export Commodity Fair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the Guangzhou Autumn Fair (广州秋交会) 、quote CIF price (报到岸价) 、open a letter of credit (开出信用证) 等等;每一项交易条款、每一个关键词教师都用英文写出, 假如:RMB$200 per set of sewing-machine, FOB Tianjin (每台缝纫机二百元人民币, 天津港离岸价) 、cover All Risks and War Risks (投保“一切险”和“战争险”) 。这些细节上英文的使用, 对教师来说很容易, 学生理解也并不难。但正是这些细节, 往往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也向学生传递着一种“必须学好英语”的理念。课上课下, 也可以用英语进行商务操作技能训练, 如用英文制单、签合同和收发信函等。
三、采用情景教学法, 培养学生自信
《进出口贸易》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要求学生在毕业后能胜任外贸工作。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提供学生操作锻炼机会。情景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进入某种角色的教学方式, 老师通过提供直观、生动的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 就会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不同侧面。
讲到海运提单时, 学生对shipper (托运人) 、consignee (收货人) 、consignor (发货人) 、issuer (发票人) 、exporter (出口方) 等之间的关系认识模糊, 如不实际操作, 很难区分。要求学生根据货物托运程序, 扮演业务中的托运人 (出口商) 、船运公司、船上大副, 并让学生就其模拟角色开出相应的单据, 出口商最后拿提单到银行议付。这一参与过程, 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如何办理货物的运输,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知道什么单据才是结汇所用的有效单据。
四、演示教学法, 使教学内容直观化
(一) 实物演示
《进出口贸易》课, 一个鲜明特点是接触大量的文本和单据。如发票、装箱单、原产地证书、汇票、信用证、托收委托书、售货合同、销货确认书等, 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要处理的单证和文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60%~70%的学生学习单证后, 对Invoice No (发票号) 、Contract No (合同号) 、L/C No (信用证号) 、Certificate No (原产地证书号) 等经常混淆, 如果不熟悉, 很难深刻掌握业务操作流程。要尽量收集、整理本地外贸企业常用的单、证、表等实物和数据资料, 然后提供给学生, 通过真实票据、单据和合同等文本演示, 讲解其主要内容及制作时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使学生得到逼真的效果。
(二) 多媒体演示
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充分利用图表进行动态讲解, 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丰富, 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 进出口一笔业务从成交到交易完成, 涉及很多环节和机构, 如船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商检公司等。为了掌握履约过程, 我校曾跟踪一笔业务拍摄制作了录像。在此基础上, 搜集补充大量的资料, 丰富教学内容, 运用多种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除了以上几种教学方法, 还灵活采用引导探究法,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运用讨论法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判断分析能力;运用对比、比较及图表法, 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等能力。每种教法各有特点, 在《进出口贸易》教学中,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运用不同方法, 不仅可以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目前, 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大、要求高。要培养社会和行业所需的技能型外贸人才, 仅靠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不够的, 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各方面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冯增俊.WTO与中国教育[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2]熊杰.现代职业教育与新型劳动者.职教论坛, 2006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