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川芎嗪注射液论文(共10篇)
复方川芎嗪注射液论文 篇1
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其病死率、致残率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及生存质量。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取得良好的疗效, 但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期脑出血, 在安全性、应用时间窗以及病机病理、治疗方面等存在争论。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川芎嗪黄芪复方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 探讨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应用时间窗及其作用机制, 为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应用时间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川芎嗪注射液:无锡市第七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050508110。黄芪注射液:成都地奥公司, 批号:0706027。Ⅶ型胶原酶:美国Sigma公司。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ENVision Two-Step Histostaining Reagent:丹麦DAKO公司提供。Rabbit来源的多克隆抗体AQP4:美国Labvision IVeoMarkers公司。立体定位仪:第二军医大学生产。HPIAS-1000病理图文分析系统:中国武汉同济千屏影像工程公司。SD大鼠:8周龄, 清洁级, 雌雄各半, 体重 (200±10) g, 由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动物模型复制
参照Rosenberg[1]造模方法。大鼠经10%水合氯醛按400mg/kg体重腹腔麻醉后, 将大鼠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 行头皮正中切口, 剥离骨膜, 暴露前囟, 于前囟前1mm线向左旁开3mm处钻一直径为1mm的小孔, 用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的微量注射器沿钻孔进针, 深度为5.9mm (左侧尾状核位置) , 缓慢注射含0.1U/ulⅦ型胶原酶的生理盐水5μl, 注药后留针10分钟, 退针缝合皮肤, 术后观察神经症状和体征。
1.3 动物分组与给药处理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 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仅开颅不注入胶原酶, 造模后12小时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ml。模型组:用胶原酶脑内注射作脑出血模型, 造模后12小时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ml。6、12、24、36小时治疗组:造模后6、12、24、36小时分别腹腔内注射川芎嗪黄芪复方注射液, 以后每12小时给药1次;川芎嗪黄芪复方注射液剂量每次按川芎嗪80mg/kg、黄芪8g/kg给予。实验期间对动物的进食、饮水不予限制, 以上各组连续给药, 造模后5天断头处死取脑。
1.4 动物残疾评分评定
依据Zausinger法[2]进行残疾评分评定。0分:不能自发行走;1分:自由走动状态下向病变对侧旋转;2分:抓住鼠尾, 大鼠向病变对侧旋转;3分:对于施向病变对侧的侧压力抵抗力下降;4分:能伸直病变对侧前爪, 甚至全身向对侧屈曲;5分: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双盲法。假手术组大鼠均无神经功能缺损, 均入组。在造模后3天给予残疾评分。
1.5 脑血肿体积计算
60只大鼠采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 开胸暴露心脏, 经左心室行主动脉插管, 钳夹腹主动脉, 剪开右心耳, 快速灌注生理盐水冲洗血液, 直至由右心耳流出的液体变清亮后, 继之以10%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pH (7.4) 200ml灌注固定, 先快后慢, 共持续20分钟左右, 剪开颅骨, 取出脑组织, 立即放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固定。取材时测量脑出血的多少以及出血区最大切面测量其长和宽, 然后进行组织的脱水、透明、浸蜡、石蜡包埋和切片, 标本从后至前以2mm为一间隔作冠状等距切片, 选用有血肿的切片行常规HE (苏木素-伊红) 染色后用装有体视测试系统的光学显微镜计算血肿体积[3]。
1.6 水通道蛋白4 (aquaporin-4, AQP4) 表达测定
免疫组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AQP4阳性细胞胞膜和胞腔呈棕黄色。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 (A) 值。
1.7 统计处理
实验数据用undefined表示, 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 采用方差分析 (q检验) 和t检验。
2 实验结果
2.1 一般情况
所有大鼠无一例死亡, 模型组2只大鼠, 6小时、24小时、36小时治疗组各3只大鼠未见明显血肿, 造模失败。假手术组大鼠一般情况良好, 造模各组大鼠部分全身向对侧屈曲, 自由走动状态下向病变对侧旋转, 甚至不能自发行走。
2.2 川芎嗪黄芪复方注射液对脑出血大鼠残疾评分、血肿体积及脑组织AQP4表达的影响
见表1。
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与6h组比较△P<0.05, △△P<0.01;与24、36h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出血在中医多属脑部脉络破损, 血流不循常道, 溢出脉络之外, 停积于局部而成血肿、血块。目前认为脑出血是离经之血属于瘀已成共识[4,5], 故凡血证总以去瘀为要, 瘀血不去则出血不止, 新血不生。瘀血既为脑出血之病理基础, 又为脑出血之病理产物, 故活血化瘀为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之关键[6]。从80年代到现在, 国内已有不少关于小样本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报道, 结果表明:活血化瘀治疗急性期脑出血 (发病7天内) 可能有效, 有降低脑出血患者病死和严重致残的趋势。本研究发现川芎嗪黄芪复方注射液12、24、36小时治疗组能明显减轻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程度, 其中以12小时治疗组减轻最明显;而6小时治疗组有加重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程度的可能。因此川芎嗪黄芪复方注射液在一定时间窗对脑出血后的神经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杨万章[7]认为不同活血化瘀中药应分别用于脑出血的不同时期, 大黄三七活血作用迟缓, 可用于脑出血超早期, 破血类药如水蛭破血作用强大不宜用于脑出血超早期, 活血化瘀代表药丹参可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本实验表明6小时用川芎嗪黄芪复方注射液治疗大鼠急性脑出血有扩大血肿体积, 继发出血的可能;而12小时以后 (包括12小时) 用川芎嗪黄芪复方注射液治疗大鼠急性脑出血可使血肿体积明显减小, 尤以12小时治疗组效果最佳。本研究说明活血化瘀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有应用时间窗。
脑出血后脑水肿是导致病情恶化及影响临床预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发现一种对水有高度选择性的细胞膜转运蛋白AQP4 (aquaporin4, 水孔蛋白4) 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发生关系密切[8], AQP4主要分布于脑内胶质细胞膜及室管膜细胞, 在朝向血管及软膜面星形胶质细胞膜区选择性地高表达, 是胶质细胞与脑脊液及血管之间水调节和运输的重要结构基础[9], 当AQP4功能失常或结构破坏, 诱导表达升高时, 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 从而诱发脑水肿[10]。
本实验应用川芎嗪黄芪复方注射液治疗大鼠急性脑出血表明:6小时内应用有提高AQP4表达, 增加脑水肿的可能;而12小时以后 (包括12小时) 应用可使AQP4表达降低, 尤以12小时治疗组降低最明显, 说明川芎嗪黄芪注射液在适当时间窗具有活血化瘀, 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因此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是可行的, 只是应该注意应用的时机。活血化瘀中药种类很多, 活血程度不同的中药其应用时机可能也存在差别, 有待以后实验和临床进一步完善。
黄芪是常用的理气药, 他的主要成分是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等。川芎嗪 (Ligustrazine) 是我国传统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同时又可理气、疏风止痛的中药川芎中的一种生物碱。临床上常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本实验应用川芎嗪黄芪复方注射液进行了大鼠脑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 表明此复方注射液具有更多的作用靶点。
参考文献
[1]Rosenberg GA, Mun-Bryce S, Wesley M, et al.Collagenase induce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Stroke, 1990, 21 (5) :801.
[2]Zausinger S, Hungerhuher E, Baethmann A, et al.Neurological impair-ment inrats after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a comparative study under various paradigms.Brain Res, 2000, 863 (1~2) :94.
[3]郑盛富.细胞形态立体计量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1:201.
[4]魏自敏.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探讨.中国中医急症, 2004, 13 (7) :448.
[5]陈内青.脑出血急性期当重活血化瘀.河北中医, 2003, 25 (11) :1821.
[6]张天益, 丘冠植.复方丹参佐治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5, 12 (6) :336.
[7]杨万章.出血性中风活血化瘀法治疗时间窗探讨.中国医药学报, 2002, 17 (12) :743.
[8]Manley CT, Fujimura M, Ma T, et al.Aquaporin-4delectionin mice re-duces brain edema after acute water intoxication in ischemia stroke.Nat Med, 2000, 6:159.
[9]Badaut J, Verbavatz JM, Freund Mercier MJ, et al.Presence of aqiuaporin-4and muscarinic receptors in astrocytes and ependynal cells in rat brain:a clue to a commonfunction.Neurosci Lett, 2001, 297 (3) :163.
[10]Griesdale DE, Honey CR.Aquqporins and brain edema.Surg Neurol, 2004, 61:418.
复方川芎嗪注射液论文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4月至10月我们的60例脑血栓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经过诊断,这60例患者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脑血管病诊疗标准。患者具有以下至少一项病理表现:①平衡失调,吞咽问题和发音问题;②丧失一侧或两侧的视野视力;③机体运动出现障碍;④感觉不明显或丧失。不能列入脑血栓患者治疗病例的患者病征有如下:①脑部出血或是发现肿瘤;②脑卒中病史;③全身有严重的多种疾病。本次治疗分组的基本资料为:治疗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50~81岁;对照组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治疗组合对照组患者在性别、病史、治疗前并发症等系列状况上没有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芎嗪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的功能,能预防微血栓的形成,治疗组行1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加25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每天注射一次,疗程为10d。血塞通注射液对脑血栓也有显著疗效,故对照组进行6ml血塞通注射液(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加25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时间和频率同治疗组。其他治疗方法相同,降血压和调节血压等。
1.3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分为四级。痊愈:眩晕和其他病征消失;显效:眩晕、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很多,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效:头晕、眩晕和呕吐等症状减轻,但仍为完全消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和工作;无效:眩晕、头晕等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具有显著性
2.2平均血流速度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很强的可比性(P>0.05),治疗结果有说服力;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状况都有所改善,同时治疗组的效果明显比优于对照组。
2.3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都未发现各种异常的病理特征出现,包括未出现血尿便常规和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都对病人无明显损害,治疗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对中老年人的危害十分大,这种缺血性的脑血管如果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加重导致患者脑部瘫痪。脑血栓的形成是由于脑部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颈椎病的骨性压迫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运转出现供血不足和痉挛造成的`。血管的狭窄致使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脑部血液循环顺畅度遭到阻碍,患者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出现眩晕、头晕和呕吐的症状。脑部供血不足还可能导致脑部神经受损,继而引发一系列的病症出现,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工作和生活。针对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目前采用的主要有血塞通注射液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血塞通注射液对增加脑血管流量和扩张脑血管有一定的疗效,它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对脑部缺血后导致的迟发性神经元损伤能形成很强的保护。注射血塞通注射液够对血栓的产生提前抑制,并能够提高T-PA的活性。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之所以比血塞通注射液的疗效更好,是因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够在抗凝的同时改善脑部血液的微循环。规格为5ml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含有丹参素2mg和盐酸川芎嗪100mg。大量的临床治疗实验表明,心脑血管的痉挛抑制上面,川芎嗪具有很强的解痉作用。通过对血小板线粒体对氧气的消耗控制和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控制,川芎嗪能够抵抗血小板的聚集。许多临床实验和患者治疗过程都表明川芎嗪在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电荷的提高、血粘度的降低和血液流变的改善方面都有显著的作用。
4结语
复方川芎嗪注射液论文 篇3
【关键词】川芎嗪;维脑路通;脑梗死
【中国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374-01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rv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gustrzine combined with venorut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al infarction Methods : 84 patients with cereb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reatmentGroup was Ligustrzine combined with venorutoncontrol group was only venoruton Compare with them after 2 week’ treatment.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intreatment group was 92.9% and that control group was 78.6 (P<0.05)the differences show significantConclusion :Ligustrzine combined with venorut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al infarction is a more effective method
【Key word】Ligustrzine;Venoruton; Acute cerebal infarction
腦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我国城乡居民的健康和寿命,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由于神经系统功能严重障碍,所以恢复差,致残率高,其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我院于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塞42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患者84例,全部病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 检查证实,排除脑出血,起病在72小时以内,首次发病或既往虽有脑卒中,但未遗留后遗症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2.4岁,对照组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1.9岁,两组病例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川芎嗪120mg(每支4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用维脑路通500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 日一次,14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单用维脑路通50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治疗,两组同时予以控制血压降血脂等治疗。糖尿病患者予以控制血糖,严重颅内高压者予以加用20%甘露醇治疗,治疗前、后均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血甘油三脂、胆固醇及肝、肾功能常规检查。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4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2]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了91—100%,病残程度o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减少18—45%,生理能自理;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小于18%;有效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1.5统计数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有效率采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定,治疗组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 缺损程度积分(9.12±6.03分)与治疗前(27.17±5.6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3讨论
脑梗死主要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硬化,血粘度高,脑血栓形成,使血管腔变窄或闭塞,使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充血水肿、变性坏死,引起头晕,行走不稳,半身麻木无力或活动障碍及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呛食呛水、吞咽困难、反应迟钝等一系例临床表现。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脑部循环,减少不可逆损害,目前主要采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以及营养脑细胞综合治疗。
川芎嗪是从川芎根茎中提取分离的生物碱草木,主要成分为2.3.5.6—四甲基吡嗪,现可人工合成。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主要是①对急性脑缺血后细胞组织内N+K+AATP每活动有保护作用。②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降低血粘度及血脂,改善脑微循障碍的作用。③明显 抑制细胞因子诱导的内皮细胞粘附因子表达的增加,抗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修复血管内皮细胞,从而保护血管壁的完整性。实验发现,川芎嗪及其代谢物均具有很强的氧自基消除作用[3]。④有抑制TXA2 的作用,同时增加血浆中的PG2⑤能提高细胞变形能力,增加微动脉口径,使微动、静脉及毛细血管的口径增粗,注速加快,增加单位面积内开放的毛细血管数,改善血液流变性[4]⑥川芎嗪还是一种新型的钙高子抗剂,能阻断细胞钙高子内流,解除血管的痉挛,减少神经中毒死亡[5]。
维脑路通是芦丁经羟乙基化制成麻黄素硐类化合物,有较强的生理活性,主要成分是羟乙基芦丁,辅药为扩血管二羟丙茶碱和少量抗凝香豆素,它的血管效应是,维持血管壁光滑,增加毛细血管弹性,促进血管新生,毛细血管床扩大,防止血小板凝集,维脑路通还能解除小动脉和前毛细血管的过度而持久的病理性收缩,保证组织的血流量,减少组织缺氧,尽早建立侧支循环[6],是目前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物。
川芎嗪与维脑路通合用因其抗凝,抗血栓,扩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等作用叠加而使疗效得以提高,改善临床神经功能:本组病例观察显示,两药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总有效率92.9%,疗效明显高于单用维脑路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新德 各类脑血管的诊断要点中华神经杂志199821(1)60
[2]陈清堂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杂志1996 29(6)381—382
[3]边骁丽 陈学敏刘艳霞等川芎嗪及其衍生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11)678—679
[4]朱玲 杨术真 杨喜民等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9,6(1)28—30
[5]陈泽涛 川芎嗪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5)379
复方川芎嗪注射液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7月—2010年9月住院患者230例, 入选患者于氯吡格雷 (75mg) 服药前及服药后24h分别测定ADP浓度20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 根据用药前、后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 按△A≤10% (包括负值) 为氯吡格雷抵抗, 从中筛选出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共68例, 年龄 (65.30±11.40) 岁。具有下列任一情况者排除:年龄<18岁或>80岁;各种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目前有明确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血小板计数>450×109/L或<100×109/L;中、重度贫血:血红蛋白 (Hb) <90g/L;近4周内有外伤和内脏手术史 (包括活体组织检查) ;近4周内使用阿司匹林、潘生丁、华法林、抵克力得、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者;并发疾病: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心力衰竭 (NYHAⅣ级) 、肝肾功能不全血肌酐 (Cr) ≥178μmol/L和/或谷丙转氨酶 (ALT) ≥80U/L;近3周内或观察期间用过其他川芎嗪制剂者;不能严格遵嘱服药者。
将68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34例。氯吡格雷加复方川芎嗪胶囊组男13例, 女21例, 年龄 (66.40±13.70) 岁。氯吡格雷组男16例, 女18例, 年龄 (66.40±14.20) 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定义
氯吡格雷抵抗是指服用氯吡格雷后的ADP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比服药前下降≤10%[3], 即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 (Apre) -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 (Apost) , △A≤10%时认为存在氯吡格雷抵抗;△A为负值即△A<0时, 考虑治疗后血小板活性比治疗前增高, 亦认为存在氯吡格雷抵抗。
1.3 干预方法
氯吡格雷加复方川芎嗪胶囊组使用氯吡格雷75mg, 每天1次;复方川芎嗪胶囊5粒, 每天两次。氯吡格雷组单服用氯吡格雷75mg, 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干预2周后抽血复查血小板聚集率, 68例患者无一例退出研究。
1.4 仪器及检测方法
采用CHRONO-LOG型双道血小板聚集仪, 入选患者于服氯吡格雷前及服药后24h分别测定ADP浓度20μ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根据用药前后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A) 。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 两组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在氯吡格雷加复方川芎嗪胶囊组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单用氯吡格雷组干预前后与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
3 讨论
氯吡格雷是一种抑制ADP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的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 在体外无活性, 口服后需经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转化产生具有活性的代谢物[3], 其活性代谢物可选择性地、不可逆地与血小板膜表面的ADP受体结合, 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P选择素的表达, 抑制血小板的活化[4]。此药已广泛用于ACS及PCI术中、术后的抗血栓治疗。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有些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 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部分人群的血小板P2Y12受体数目上调, 导致氯吡格雷无法充分与P2Y12受体结合, 从而无法全面抑制GPⅡb/Ⅲa受体的激活[5]。另外与肝脏CYP450酶活性的改变有关, 氯吡格雷经过CYP450的作用变成活性代谢物的环节出现异常, 可能导致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效果的下降。其三与药物相互作用有关。
中医学认为[6], 血瘀证广泛存在于心脑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 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严威等[7]研究认为血瘀证可能为氯吡格雷抵抗的中医发病机制。复方川芎嗪胶囊主要成分为川芎、当归, 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功效。川芎嗪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 (tetram-ethylpyrazine, TMP) 。TMP主要通过清除自由基, 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钙拮抗及改善血小板血栓素A2 (TXA2) /前列环素 (PGI2) 平衡等途径, 而发挥其保护心肌超微结构、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作用。本研究中, 对CR患者加用复方川芎嗪胶囊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复方川芎嗪胶囊可增加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对氯吡格雷的敏感性, 改善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 降低氯吡格雷抵抗, 降低ACS患者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事件的发生率。目前氯吡格雷抵抗尚无公认有效的处理方法, 复方川芎嗪胶囊干预氯吡格雷抵抗, 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Savi P, Pereillo JM, Uzabiaga MF, et al.Ident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active metabolite of clopidogrel[J].Thromb Haemost, 2000, 84 (5) :891-896.
[2]Paul A, Bliden KP, Hiatt BI, et al.Clopidogrel for coronary stenting:Response variability, drug resist, and the effect of pre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J].Circulation, 2003, 107:2908-2913.
[3]谭丽玲, 贾三庆, 王明生, 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6, 4 (9) :680-682.
[4]Jarvis B, Simpson K.Clopidogrel:A review of its use in the prevention of atherothrombosis[J].Drugs, 2000, 60:347-377.
[5]Fontana P, Gaussem P, Aiach M, et al.P2Y12H2haplotype is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A case-control study[J].Circulation, 2003, 10 (24) :297l-2973.
[6]陈可冀, 李连达, 翁维良, 等.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 3 (1) :1-2.
复方川芎嗪注射液论文 篇5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浆D-二聚体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用来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对于冠心病的治疗,除西医治疗外,中药治疗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观察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测定值的变化做比较,进一步探讨丹参川芎嗪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临清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确诊为UAP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50~70岁,平均59±11岁,选择的病例表现为近期胸痛发作次数增多,疼痛时间较长,胸痛程度加重,可伴出汗。入院后经常规应用抗UAP,如硝酸酯类药物改善心肌缺血,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等,疗效不佳,且心绞痛发作时有心电图有明显的ST段动态演变,经心电图及心肌损伤血清标记物(如,肌红蛋白、心肌酶、肌钙蛋白)检查临床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及抗凝禁忌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丹参川芎嗪治療组(治疗组)60例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对照组)60例,两组其他治疗方法相同,如抗血小板治疗,抗缺血治疗等。两组基本资料基线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研究的可行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间隔7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如硝酸酯类药物改善心肌缺血,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等),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间隔7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且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抽空腹静脉血进行血D-二聚体的检测。对照组有2例患者未坚持治疗而剔除。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80%,口服或静脉用硝酸酯类药物消耗量>80%,心电图ST-T改变基本恢复正常;②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口服或静脉用硝酸酯类药物消耗量均减少50%~80%,心电图ST-T改变>50%或T波恢复正常;③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口服或静脉用硝酸酯类药物消耗量均减少<50%,心电图未发现明显改善。
D-二聚体的测定采用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试剂盒由挪威AXIS-SHIELD PoC AS公司提供。
所有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样本均数间的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并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复方川芎嗪注射液论文 篇6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脑血栓,临床研究
脑血栓属于临床中的常见疾病, 可使大脑出现缺氧、血流中断或者软化坏死, 导致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产生, 中老年人为其高发人群, 临床表现为偏瘫、眩晕或者呕吐等。近年来, 脑血栓的发病率逐渐攀升, 其高致残率对人们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 积极寻找治疗脑血栓的有效药物对促进患者大脑功能尽快恢复, 减轻脑血栓后遗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寻找更为安全且更具疗效的治疗药物, 我院对2013—2014年收治的脑血栓患者73例给予丹参川芎嗪治疗, 取得明显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脑血栓患者73例, 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 男性17例, 年龄45~79岁, 平均年龄 (55.42±3.17) 岁, 病程为2~11年, 平均病程为 (5.24±2.09) 年;女性22例, 年龄43~74岁, 平均年龄 (54.26±3.07) 岁, 病程为2.5~10.5年, 平均病程为 (5.18±2.44) 年。对照组34例, 男性20例, 年龄42~77岁, 平均年龄 (53.36±3.29) 岁, 病程为2.5~13年, 平均病程为 (5.64±2.83) 年;女性14例, 年龄41~78岁, 平均年龄 (53.28±3.44) 岁, 病程为2~10年, 平均病程为 (5.81±2.59) 年。临床表现: (1) 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平衡失调、吞咽以及发音方面的问题; (2) 一侧视野或者两侧视力均丧失; (3) 机体运动障碍; (4) 感觉丧失。
诊断标准:参照WHO制定的脑血管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 (1) 符合脑血栓临床症状; (2) 18岁<年龄<80岁; (3) 采用CT或者MRI检查确诊为脑血栓疾病; (4) 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1) 脑出血患者或脑部存在肿瘤患者; (2) 有脑卒中的病史; (3) 复合多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4) 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国药准字Z53020664,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2mL×10支的血塞通注射液治疗, 血塞通注射液6mL混合剂量为250mL的0.9%的氯化钠溶液实施静脉滴注治疗, 1次/d, 1个疗程为10天。观察组给予国药准字H52020959, 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量为10mL混合剂量为250mL的0.9%的氯化钠, 1次/d, 1个疗程为10天。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脑部血流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标准
痊愈:经过治疗, 患者眩晕呕吐等临床症状彻底消失, 完全可以自主生活;显效:患者眩晕呕吐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能够开始正常生活;有效:患者眩晕呕吐等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但对正常生活具有影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 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观察组治愈患者28例, 总有效率为94.87%, 对照组治愈患者16例, 总有效率为79.41%, 观察组总有效率 (94.87%) 明显高于对照组 (79.41%) , 见表1。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期间,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 血常规、尿常规与肝功能均处于正常范围,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n (%) ]
3 讨论
脑血栓疾病具有高致残率与高死亡率的特点, 此病症若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会直接造成患者脑部瘫痪, 危害巨大。临床研究认为, 脑血栓形成机制是因为患者的脑部动脉发生粥样硬化, 加上颈椎病造成骨性压迫致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 或者出现痉挛。血管狭窄会增加血液黏稠度, 严重阻碍脑部血液顺畅循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 眩晕、头晕或者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随之出现, 而且会使脑部神经产生损伤, 导致一系列疾病出现, 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 临床中治疗脑血栓主要采用血塞通注射液以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血塞通注射液对脑血管中血流速的增加以及脑血管的扩张具有一定作用, 并可对血流动力学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 同时对由于脑缺血而造成的迟发型神经功能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静滴治疗可提前抑制血栓形成, 效果良好。丹参川芎嗪的临床疗效之所以优于血塞通注射液, 是因为采用丹参川芎嗪治疗不仅可以发挥抗凝作用, 而且可以使脑部血液微循环得到有效改善。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均证明, 在抑制脑血管痉挛方面, 丹参川芎嗪的解痉作用更为突出。贾跃先等人在研究中提出, 采用丹参川芎嗪治疗脑血栓可以有效提高红细胞的含量, 抑制血小板发生聚集, 并降低血黏度, 改善血液流变, 效果显著, 总有效率可达90.6%。本研究通过对脑血栓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发现, 观察组总有效率 (94.87%) 明显高于对照组 (79.41%) , 由此表明, 针对脑血栓疾病采用丹参川芎嗪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安全方便, 本研究结果也与贾跃先等人的结论基本一致。总而言之, 脑血栓采用丹参川芎嗪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短时间内即可显著改善脑部血液流速,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楼正家, 诸葛丽敏, 郑文龙, 等.川芎嗪对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1, 45 (15) :299-301.
[2]王代誉, 谷艳, 高晓燕, 等.脑血栓的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04 (09) :106-107.
[3]陈汝兴.应加强脑血管疾病活血化瘀治疗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1, 07 (03) :131-132.
[4]贾跃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09 (23) :174-175.
[5]杨正宇, 张红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对血浆内皮素等水平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 (04) .
[6]张美.和血明目片联合血塞通治疗挫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 2009 (05) .
复方川芎嗪注射液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心内科收治的以心绞痛入院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入选对象按照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1,2], 具体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发作性疼痛、憋闷或不适, 可放射至左右肩、左上肢、颈背部、下颌、上腹等, 常发生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 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心电图呈ST段下移, T波倒置。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有院外或者是急诊心电图作为心肌缺血的依据, 部分患者入院就诊时也处于缓解期, 通过心脏负荷试验后确诊并入选观察。
1.2 方法
按照随机化原则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45例, 其中盐酸川穹嗪组男性27例, 女性18例, 年龄47~61岁;复方丹参组男性22例, 女性23例, 年龄39~67岁;在其它治疗措施基本一致的基础上, 其中1组给予盐酸川穹嗪注射液治疗100 m L静脉点滴, 1次/d, 14 d/疗程, 另外1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20 m L加入100 m L 5%葡萄糖注射剂中静脉滴注, 1次/d, 14 d/疗程;动态检测两组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与治疗后第3天、两周后按照既定标准分别对疗效做统计, 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疗效评判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 选取徐国良[2]等报道使用的标准制定该研究中的疗效评价标准, 具体为: (1) 心绞痛症状疗效参照《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显效为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有效为心绞痛次数减少50%~80%;无效为心绞痛次数减少不到50%。 (2) 心电图疗效按照《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中的标准。显效为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为治疗后ST段回升0.5 m V以上但未达正常.或倒置的T波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成直立;无效为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为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实验, 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 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3 d后疗效情况统计
按照既定标准, 综合评价患者, 凡事心电图显示显效同时临床症状缓解显效者记为显效, 两项评价指标有1个显效或有效则记为有效, 两项均无效者记为无效。在使用药物治疗3 d后, 川穹嗪组总有效人数为37例, 有效率82.22%;而复方丹参组总有效人数21例, 有效率46.67%;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总有效率= (显效人数+有效人数) /n。
2.2 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同样按照上述标准做综合评价分析, 在使用药物治疗1个疗程 (两周) 后, 川穹嗪组总有效人数为45例, 全部患者获得缓解, 有效率100.00%;复方丹参组总有效人数43例, 有效率95.56%;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在长期高血压、代谢异常等因素的作用下, 冠状动脉内皮受损, 随后脂质在此沉积下来形成脂质的沉着并伴有血小板的聚集, 同时巨噬细胞吞噬脂质成为泡沫细胞, 动脉内膜下平滑肌伴有不同程度的增殖, 长此以往, 在损伤与抗损伤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粥样坏死灶, 冠状动脉血管壁开始变得僵硬, 管腔逐渐狭窄, 这样当某些诱因 (比如剧烈的运动、情绪激动、不适当的降血压治疗等) 作用于机体时, 心脏耗氧量增加, 心脏做工增强, 但是增强的代谢与狭窄的冠状动脉形成矛盾, 最终的结果是心肌缺血缺氧, 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不适, 即心绞痛, 严重者甚至发生心肌梗死[1,2,3]。典型的心绞痛在服用扩张冠脉的药物后可以迅速缓解, 但是由于脂纹斑块不稳定发生出血或破裂时引发的心绞痛则很难自行缓解, 临床紧急缓解心绞痛的主要药物为硝酸之类, 该药物是经典的扩冠脉药物, 但是近些年来临床观察发现该药的疗效大不如从前, 特别对变异型心绞痛疗效更差, 而且很多老年患者都有“西药不良反应大”的心理, 在此背景下, 用祖国医学来治疗心绞痛成了新的研究热点。
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原因是气虚血瘀, 因其肾气渐衰, 而致脏腑功能失调, 心脉闭阻不通, 形成以气虚为本, 血瘀为标之证, 所以治疗应采用益气活血通络之法[4]。中药川芎是中医常用的以为活血化瘀要, 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温通血脉之功效, 临床常用的盐酸川穹嗪 (化学名称为:2, 3, 5, 6-四甲基吡嗪盐酸盐) 主要成分就是川穹, 该物质是一种吡嗪类生物碱, 药理学相关基础研究证实川芎嗪具有降低心肌氧耗量, 明显扩张痉挛的冠状动脉, 增加冠脉血流量作用, 从而改善冠脉侧支循环和心肌缺血, 提高心肌抗缺血能力, 此外, 川芎嗪具有调节脂质代谢、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形成、防止脂质的沉积和稳定粥样斑块等作用。另外一味常用的活血化瘀要是丹参, 临床常用的制剂有复方丹参注射液或丸剂, 丹参中水溶性的活性成分主要为酚酸类化合物, 包括丹参素、丹酚酸A、丹酚酸8、紫草酸、迷迭香酸、原儿茶醛、咖啡酸等, 其中以丹酚酸A和丹酚酸8的含量最高, 活性最强, 同样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丹参具有抑制血小板在血管内皮的聚集, 避免血栓的形成从而防止冠脉的阻塞, 同时还具有扩张冠状动脉, 降低血液粘度, 加速红细胞流速, 改善微循环, 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新的研究还发现丹参可以通过清除氧自由基, 抗脂质过氧化损伤, 增加缺血区域血液灌注、减轻炎性反应,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解除血管痉挛, 提高心肌细胞组织耐缺氧能力等达到治疗心绞痛的目的。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丹参可以协同钙离子拮抗剂作用, 是冠脉钙通道组织, 从而降低心肌的收缩力, 减少心肌耗氧, 综合的作用即缓解心肌缺血, 达到治疗目的。
川穹嗪和丹参制剂在临床上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此二者单独使用时取得的疗效也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 同时它们也是心绞痛的重要辅助用药, 该研究资料显示, 川穹嗪和丹参在用药初期 (用药后3 d) , 川穹嗪的总有效率相对更高, 总有效率达82.22%;而复方丹参组总有效率为46.67%;但随着时间的延长, 丹参的治疗效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在用药2个疗程 (2周) 后, 两者在总有效率上已无明显性差异, 川穹嗪组总有效率100.00%;复方丹参组有效率95.56%。通过该研究, 一方面证实了二者在活血化瘀、增进心肌再灌注方面的强大作用, 同时也表明在早期川穹嗪的功效似乎较丹参更为显著, 这可能提示医生在用药时可以早期选择使用川穹嗪, 同时从远期的疗效来看, 二者并无差别, 这或许是二者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后发挥的作用是相当的。总之, 综合来看, 二者对心绞痛的治疗都有积极的意义,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临床上已经开始使用丹参穹嗪的联合制剂来治疗疾病, 笔者相信着必将是广大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徐国良, 秦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 (4) :614-615.
[3]王春丽, 孙长安, 刘洁.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68例[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36) :57-58.
复方川芎嗪注射液论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眼底病变的患者,均有视力骤然下降的表现,其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80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7例,外伤性视神经挫伤33例。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者、妊娠期女性和未成年等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治疗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2.62±12.37)岁;病程3~50 d,平均病程(18.10±3.53)d;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7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4例,外伤性视神经挫伤18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53.42±11.83)岁;病程5~65 d,平均病程(17.80±4.29)d;其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3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3例,外伤性视神经挫伤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利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上海长征富民金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736)静脉滴注,500 ml/次,1次/d,连续用药14 d;治疗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2020959)治疗,用川芎嗪注射液80 mg(2支)稀释于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14 d[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4]
显效:患者视力行数提升≥3行,或者视野缺损范围较治疗前减少≥18%;一般:患者视力行数提升1~2行,或者视野缺损范围较治疗前减少<18%;无效:患者的视力、视野无改善状况。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验前后视力情况
治疗组实验前、后视力行数分别为(3.0±1.4)、(6.0±1.5)行;对照组实验前、后视力行数分别为(2.8±1.6)、(3.2±1.4)行。治疗后,治疗组视力改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视力无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实验前后视野(缺损范围的百分比)情况
治疗组实验前、后视野缺损范围分别为(56.32±32.26)、(36.78±26.38)%;对照组实验前、后视力分别为(56.08±29.37)、(46.03±24.63)。两组视野缺损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视野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疗效情况
对照组显效22例,一般16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63.33%(38/60);治疗组显效35例,一般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67%(52/60)。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心率、血压、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两种药物均无不良反应,仅有3例患者出现口干状况,未处理,15 min后自行恢复。
3 讨论
缺血性眼底病变是眼底各组织的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而急性营养不良疾病[5,6]。临床较为常见,表现为晨起视力骤降,眼前有阴影遮挡。老年人由于年龄、情感孤独及身体机能因素影响,致使哭泣流泪发生频率较高,诱发缺血性眼底病几率较高,由于眼疾进一步加剧低落情绪,造成其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高出正常水平,长此以往,会引起眼底视盘周围的小动脉收缩和痉挛,导致缺血性眼底病变的发生。缺血性病变如不及时消除,最终会导致神经萎缩[7]。
川芎嗪是一类中药提取物,是从川芎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或称为四甲基吡嗪。其药理体现在抗血小板聚集,使小动脉得以扩散,从而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和活血化瘀[8,9]。川芎嗪吸收排泄迅速,可以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对抗血栓形成,对缺血性眼底病变疗效显著[10,11]。
本文研究中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视力视野有所改善,治疗组患者的视力所在行数、视野缺损范围、总有效率分别为(6.0±1.5)行、(36.78±26.38)%、86.67%均优于对照组(3.2±1.4)行、(46.03±24.63)%、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较高。
复方川芎嗪注射液论文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脑梗死200例, 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 均经头颅CT证实, 随机2组。研究组100例, 男52例, 女48例, 年龄40~69岁, 平均54岁。发病1月入院60例, 1~3个月40例;双侧基底节梗死62例, 单侧基底节梗死23例, 颞叶梗死10例, 枕叶2例, 脑干3例。对照组100例, 男55例, 女45例;双侧基底节梗死64例, 单侧基底节梗死22例, 颞叶梗死6例, 额叶和枕叶各3例, 脑干2例。2组治疗前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 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静脉点滴血栓通注射液, 有高血压者应用降压药, 有颅内压增高患者静注20%甘露醇;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 10m L盐酸川芎嗪200mg与丹参素4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0.9%氯化钠注射液250m L中静脉点滴, 14d为1个疗程。
1.3 评定标准
按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3]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 并结合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 (病残程度) 评定疗效。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量91%~100%, 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0%, 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约17%;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2]。
2 结果
2 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后分别评定疗效, 研究组基本痊愈6例 (6.
0%) , 显著进步23例 (23.0%) , 进步50例 (50.0%) , 总有效率为79.0%;对照组基本痊愈3例 (3.0%) , 显著进步17例 (17.0%) , 进步32例 (32.0%) , 总有效率52.0%, 2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虽多, 都无肯定的治疗效果, 笔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100例, 取得显著效果, 早期应用, 效果更佳。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为理气血的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丹参能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 提高细胞中CAMP, 有抗血液凝固作用, 并能激活纤溶酶原纤溶酶系统有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作用。从川芎的生物碱中提取甲基吡嗪 (Tetramethyl pyrazine) , 命名为川芎嗪, 对血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能增加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流量, 改善心脑血液循环, 还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研究组100例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与对照组比较, 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说明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是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有实用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81.
[3]李清美, 潭兰, 韩肿岩.脑血管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10~118.
复方川芎嗪注射液论文 篇10
讨论
注射用奥美拉唑 (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53446) 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注射用川芎嗪 (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43412) 适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2种药物不宜配伍, 若必须使用, 则应在1种药物静脉滴注完后, 再输注其他液体适量, 以防止不良配伍反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一旦液体或输液管内出现浑浊、结晶、变色、絮状物等, 应及时给予处理,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复方川芎嗪注射液论文】推荐阅读:
丹参川芎嗪注射医学检验论文10-16
注射用川芎嗪10-30
硫酸川芎嗪07-23
丹参川芎嗪09-22
川芎嗪/治疗11-08
复方阿嗪米特10-05
复方微量元素注射液论文10-18
复方麝香注射液10-24
复方醋酸钠注射液05-09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