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加减论文

2024-06-16

中药复方加减论文(精选8篇)

中药复方加减论文 篇1

带下病包括现代医学中的阴道炎、宫颈炎, 为妇科常见病, 指带下量增多, 且气味、质、色异常, 临床上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的方法较多, 中药复方苦参洗剂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燥湿止带的功效[1], 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龙胆泻肝汤具有清下焦湿热、泻肝胆实火的作用, 应用历史悠久, 本文将比较加减龙胆泻肝汤与复方苦参洗剂在带下病湿热下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入住我院的带下病湿热下注患者50例, 入选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带下病诊断标准。按双盲法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 对照组25例。实验组年龄25~46岁, 平均 (33.24±2.54) 岁, 病程15d~3个月, 平均 (1.2±2.3) 个月;对照组年龄26~46岁, 平均 (33.54±2.72) 岁, 病程15d~3个月, 平均 (1.3±2.4) 个月,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应用嘉兴陆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苦参洗剂 (国药准字:B2002043) 治疗, 每日用温开水稀释15mL洗剂, 后清洗外阴及阴道, 并坐浴5min, 1次/d, 7d为1疗程。

1.2.2实验组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 药方组成:5g甘草, 10g柴胡, 10g龙胆草, 10g当归, 10g木通, 10g栀子, 12g车前子, 12g黄芩, 15g生地, 15g泽泻。随证加减, 痒甚者加12g鹤虱、15g白藓皮;局部燥热严重者加15g萆薢、15g黄柏;白带多者加30g土茯苓、30g薏苡仁。水煎服, 餐后顿服, 3次/日, 药渣加水15mL, 放入20g藿香、10g枯矾, 煎煮20min后将药汁倒出, 待温度适宜后坐盆熏洗30min, 2次/d, 7d为1疗程, 夫妻同治效果更佳。治疗过程中叮嘱患者勤换内裤, 禁止性生活, 注意个人卫生, 经期停药。

1.3疗效评定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带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价治疗效果。痊愈:带下量、色、质、气味转为正常状态, 全身症状消失;显效:气味、色、质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好转, 有效:带下量、色、质、气味明显好转, 临床症状减轻;无效:均不符合以上标准。

1.4数据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n (%) ]表示, 进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带下病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统计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表1) 。

2.2 两组带下病患者不良反应统计

两组带下病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病例,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0, P>0.05) 。

3讨论

带下病是困扰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外阴皮肤瘙痒, 严重时坐卧不宁, 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为带下病湿热下注患者应用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可缓解皮肤瘙痒, 消除恶臭, 提高生存质量。

龙胆泻肝汤具有清下焦湿热、泻肝胆实火的作用, 有学者[4]为30例带下病患者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结果显示, 21例痊愈, 4例显效, 4例有效, 1例无效, 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 证实龙胆泻肝汤加减在带下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近似于相关研究结果[5], 再次证实了龙胆泻肝汤具有清下焦湿热、泻肝胆实火的作用, 是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的良方。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 表明龙胆泻肝汤加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具备推广价值。

中医带下病相当于西医所说的阴道炎、宫颈炎、外阴炎等引起的分泌物增多, 有资料显示[6], 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有一次阴道病, 从中医角度看, 脾虚、肾虚、湿热为其主要病因, 湿邪伤及任带二脉, 使任脉不固, 带脉失约, 便会引起带下病, 带下病以湿热、脾虚最为多见, 临床治疗时, 应遵循健脾、除湿、清热解毒的治疗原则。

复方苦参洗剂主要包括土槿皮、金银花、白藓皮、地肤子、鸦胆子、百部、蛇床子、黄柏、苦参, 具有抗滴、杀滴的作用, 可降低阴道pH值, 清热躁湿, 杀虫止痒, 本组对照组患者均应用复方苦参洗剂治疗, 总有效率为80%, 龙胆泻肝汤为临床常用中药方剂, 具有清下焦湿热、泻肝胆实火的作用,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 是“苦寒直折”的代表方剂, 具有清下焦湿热、泻肝胆实火的作用, 甘草可调和诸药, 缓肝之急, 柴胡入肝胆经, 可行经直达病所;黄芩、栀子与龙胆草为伍, 可清热除湿;肝主藏血, 生地、当归可滋阴养血, 祛邪扶正;泽泻、车前子可通利水道, 使湿热从水道排出。诸药配伍, 利中有滋, 泻中有补, 去湿清热, 可改善内在环境, 调整机体恢复免疫力,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实验组患者经龙胆泻肝汤治疗后, 临床有效率为96.0%, 高于对照组的80%, 提示加减龙胆泻肝汤在带下病湿热下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于复方苦参洗剂。

综上所述, 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患者, 疗效确切,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为带下病湿热下注患者应用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中药复方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带下病湿热下注患者50例, 按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 25例实验组患者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洗剂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患者, 疗效确切,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复方苦参洗剂,带下病湿热下注,效果比较

参考文献

[1]张纯菁.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2]陈璐.龙胆泻肝胶囊治疗带下病 (湿热下注证) 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 2008.

[3]胡卫, 刘胜荣.龙胆泻肝汤治疗妇科带下病临床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 2013, 4 (1) :156-157.

[4]梁厚策, 潘建委.临床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疾举例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 4 (6) :173-174.

[5]赵洪林.龙胆泻肝汤在皮肤科的临床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5 (14) :140-141.

[6]范慧慧, 刘晨光.龙胆泻肝汤治疗不育症举隅[J].河南中医, 2013, 16 (12) :2165-2166.

关于中药复方制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篇2

【关键词】中药复方制剂;制备;工艺

【中图分类号】TQ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354-01

1 组方认识

对于一个复方新药,为了使其工艺路线的设计避免盲目性,可从4方面对其组方进行分析:(1)以中医药理论作指导,了解组方的君、臣、佐、使。对一则组方不应局限在用中医理论进行论述,不应拘泥于强分君、臣、佐、使,而应以固定的组织结构和流动的气血津液,以及病因病机为着眼点进行分析。(2)了解组方药味的传统用法、有毒无毒,以及复方中各单味药有效成分的关联性。(3)了解组方中各味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确认各味药的炮制与否、炮制的目的与方法。(4)检索文献,了解各药味所含化学成分及其理化性质以及方中各药味的药理作用,特别注意与本组方的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如麻黄汤中组方4味药,以麻黄与桂枝有发汗作用,杏仁和甘草无发汗作用,麻黄中起发汗作用的成分有麻黄碱、伪麻黄碱,桂枝中有桂皮醛。

2 剂型的选择

选择剂型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1)根据临床需要,例如治疗急症、重症的,注射剂当属优选剂型。例如陈达仁等用川芎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明显疗效。(2)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设计最佳剂型,例如挥发油成分易挥发,当挥发油含量较多时,如若制成片剂则易发生泛油、裂片现象,从而直接影响药物的质量稳定性,因此可以考虑制备成其他的固体分散剂如滴丸;某些药物口服时,其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对肝肾功能易造成损伤,那么应当考虑其他给药途径。如将附子理中方的丸剂改为缓控释片剂,使药物缓慢、近似恒速释放,克服药物在体内的峰谷现象,从而降低了药物的毒性,提高用药的安全有效性。(3)根据用药对象,老人与小儿用药应尽可能选择易于服用的剂型,比如口腔速溶片、口服液。(4)根据病症选择适宜的剂型。(5)其他因素,药物的味道,服用方便与否、组方剂量的大小等都应在剂型选择考虑范围内。

3 制备工艺的确定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复杂,对某一组方新药制备工艺的要求主要是尽量多地提取有效成分,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除去杂质,尽可能使制剂内的有效部分含量高、生物利用度好、治疗剂量小、质量稳定和可控性强、安全度高及使用方便等。

3.1 提取工艺研究

中药提取工艺对保障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临床疗效最为关键。中药提取的基本方法为浸渍法(常温浸渍法、温浸法、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法,其中水煎煮法是最常用的符合传统习惯的方法,但传统的汤剂煎煮法有效成分损失较多,尤其是水不溶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

对于提取工艺路线的设计,组方分析是基础。由于中药复方成分非常复杂,同一药材在不同复方中可能作用不同。因此,在工艺设计前应先根据组方的功能主治,针对每味中药在组方中君臣佐使的地位,查阅文献分析其所含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再根据提取原理和预实验的结果,选择适宜的提取工艺路线。应先醇提再水提,缩短了丹参酮类成分的受热时间,提高了丹参酮类的提取转移率。确定提取工艺路线后,应对工艺的技术参数进行筛选对比,如正交法、均匀设计法等。优选时必须要以有效成分或主要化学成分为控制指标,不能采用一些无关紧要的控制指标(如出膏量等)。

3.2 分离与纯化工艺研究

现在,对中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精制的方法有絮凝沉淀法、膜分离法,大孔吸附树脂法,超临界萃取法以及超滤技术等类型,虽然能克服中药制剂剂量大、辅料量大的缺点,但应用推广面因素的影响。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必须根据药性,经试验研究后确定,一种方法无法解决所有药物的问题,每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如膜分离技术具有可常温下操作、分离时无相变化、可分离不同分子量溶质等优点,利于保持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尤适用于受热有效成分易破坏的、保味性和对化学物质有反应的中草药制剂;并有去除溶液中各种微粒胶体、细菌和热原的作用,在中草药制剂特别是注射剂的制备中倍受青睐。但是,在中药复方制剂生产中,将膜分离技术放大至工厂生产还不能成为现实;此外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多样,有效成分与杂质用该法不易分离;膜易被污染,使用寿命短,且换膜不方便。大孔吸附树脂虽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富集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但应当充分考虑大孔吸附树脂使用的安全性,要注意二乙烯苯泄漏量、微生物(细菌)量及有机残留量。

3.3 制剂成型研究

制剂成型研究是复方新药制剂制备工艺研究中最后而又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包括制剂处方设计和成型工艺设计。

制剂处方设计是根据剂型的特点、药物性质,设计不同的辅料配方(包括辅料组成和用量),通过模拟生产条件(如温湿度),使用相应的制剂设备进行筛选最优配方的过程。其目的在于解决制剂[FS:PAGE]的成型性、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与使用方便。设计的制剂处方能否使药物成型,成型后是否稳定,分剂量是否准确,含量是否均匀,能否崩解、释放、充分发挥药效等,这些均为制剂处方设计中应要注意的质量问题,也是筛选辅料的主要依据。一般应首先研究半成品与制剂成型性、稳定性,然后有针对性地选用辅料,以解决制剂在成型性与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黄世福等根据组方剂量和工艺提取率,以吸湿率和流动性为指标,筛选出消炎利胆胶囊的最佳辅料和制剂成型工艺。

制剂成型工艺是药物半成品与辅料加工处理,最后形成产品的过程。其重点在成型工艺路线的选用、药物与辅料的加工处理方法与方式、成型设备的选择与应用。不同的剂型其成型工艺迥然不同,在制剂成型工艺研究过程中应注意半成品的理化性质决定着成型工艺路线,而不同工艺路线辅料的组成、用量亦有差别。因此,制剂处方设计研究应与成型工艺研究相结合,优选出最佳辅料组成和用量。例如冻干法制备口腔速溶片,辅料多为糊精、甘露醇、甘氨酸(防塌剂)、阿拉伯树胶、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而用于压法制备口腔速溶片,辅料多为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糖类及其衍生物等。

3.4 大生产可行性研究

由于实验室受条件限制,样本量小,代表性相对较差,与生产会有一定差距,因此利用中试试验研究,调整工艺路线和技术参数,为设备选型提供依据。例如制备硬胶囊剂,若选用自由流动型填充机,而物料流动性差者,则应考虑采用制粒成型工艺;若选用螺旋钻压进式填充机,因机械往复运动,挤压式充填,能避免分层和充填不均现象,只要物料混合均匀,也可用直接填充。中试规模应达到处方量的10倍以上,这里所说的不是1日处方量,是以出成品1000个单位计算的处方量。提供至少3批中试生产及检测数据,包括批号、投料量、半成品量、辅料量、成品量、成品率。

中药复方现代研究 篇3

关键词:中药,药理

中国医药学的历史长达数千年, 是我国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经验的总结, 对中外医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以草药为主, 所以记载中药的书籍称之为"本草"。

中药复方是中药的主体组成部分, 其由几种药味组成, 加工方法和使用方法基本规定, 并且针对相对确定的病证。

1 中药化学研究

西药通常是单一化合物, 但中药成分多, 一味中药通常就是一个小复方, 这是中药与西药的主要区别。中药复方的药效作用主要来自于其化学成分, 中药的化学成分是公认的药效物质基础。

我国单味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与国际上对天然药物的研究基本保持同步。从早期提取、分离、结构鉴定、活性分析的模式向化学成分研究与药效活性筛选或以药效活性为导向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方式。

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药复方。复方中几种组成药材中的多种化学成分构成不同的配伍组合, 使疗效达到最佳, 这是重要治疗疾病疗效的优势。成分的多样和复杂, 以及现有方法所检出的成分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

配伍理论是中药方剂所独特拥有的, 及内涵涉及诸多内容, 诠释其具体内涵, 集合现代中药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情况, 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主权的新型中药复方剂, 是研究者梦寐以求的目标。

中药化学研究两条思路:一是从中药的传统功效出发, 利用单一中药或复方, 提取有效成分, 找出先导化合物, 再进行结构简化或修饰;二是在中医药理论指下, 对复方组合理论, 君、臣、左、使以及整体观念、配合物质基础等理论等进行研究。

中药尤其复方的物质基础研究难度极大。每个药材含有多种成分, 作用的物质基础难以判断;多种中药含有同一种化学成分时, 难以判断其与整个复方的药效关系;中药煎煮、炮制过程中, 存在的动态化学变化, 生成的复合物可能成为药效活性的主要物质。各种夹杂在一起的复杂因素, 大大增加了研究难度。

2 中药药理学研究

中药现代化的中药环节之一是中药药理研究。中医药理论是在长期经验的基础上高度总结出的。用现代科学语言诠释中医药理论, 解释复方的机理是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的瓶颈。中医药药理研究是解释中药作用的中药手段, 经过数十年的摸索正在走向成熟。

有数千年临床检验的传统名方, 是中药复方的精华, 其疗效确切、组方精妙, 并衍生出众多处方。传统中医学和现代医学有着不同的体系、理论、特征和用语, 但研究对象和目标一致。现代科学技术将有助于中医药的研究和发展。有些医学家提出"祖剂"进行研究, 高屋建瓴地诠释了一批方剂的传统论述, 赋予现代科学内涵。

中医最主要的用药形式是复方, "君臣左使"、"七情六和"等理论是中医用药的中药依据。方剂配伍的研究, 可以继承和发展方剂理论, 对临床指导及中医药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资助项目之一。方剂配伍研究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难点, 其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动物模型及证候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制作合适的动物模型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瓶颈, 目前主要借助现代药理学的病理模型, 这些模型并不能完整体现中医的治疗原则和中药的疗效特点。经过多年发展,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以形成一定规模, 各种证型都有所涉及, 如温病动物模型、血瘀证动物模型、寒证热证动物模型等。

近几年来, 许多新技术、新方法, 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和手段在中医药理研究上日趋增加, 同时也借助学科交叉, 如数学、计算机等你技术, 为中药药理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 中药生物技术研究

以细胞、发酵、酶和蛋白质、基因工程为基础的生物技术, 在农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以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主旋律。其也渗入到中药复方的研究中, 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植物药、动物要以及矿物药是传统中药的组成部分。我国的动物药生物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 其主要的中药生物研究集中在植物药的研究上。

高等植物酶及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基本局限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上, 有关要用植物酶及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几乎为空白。近几年逐渐受到重视, 进行药用植物酶和蛋白质的研究, 有很强的针对性。

分子生物学发展迅猛, 药物生物学研究也步入分子生物学时代, 有效次生代谢关键酶基因的克隆研究、中药DNA分子标记、专基因药用植物或器官研究以及应用基因芯片研究中药的作用机理, 成为当今中药复方研究的热点, 促使中药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4 中药药性基础理论研究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我国历代医学高度概括的一种理论, 实际上可看成寒凉和温热两个方面, 热和温, 寒和凉, 仅是程度的不同, 本质上并无两样。从现代科学实质分析, 其本质区别尚有待研究。现有资料分析, 寒凉温热可能源于对机体产热过程的影响, 同时出现脉率、舌象二便等的变化。

五味是大多数中药功效的基础和出发点, 是最基本的药性之一, 但现代的实验研究很少。化学物质作用于味蕾产生味觉, 综合前人和近代的论述, 可以认为五味基本源于味甘, 还有历代医者对药用实践的理解。五味与化学成分的关系是五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的化学成分有不同的味感。

中药归经规定的是中药的作用部位, 是药性理论的又一个重要部分。归经是定向定位的药性理论。中医概念的部位, 与现代器官或肢体的部位概念不完全相同, 其往往指一个功能系统, 如中药中的"肾", 既包括现代的肾脏, 也包括生殖系统性活动。

方剂的核心是中药间合理的配伍, 其不是针对病人症状一堆药物的机械相加, 而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的有机结合。研究方剂配伍的目的在于分析组成药物在方中的作用。

5 结语

中药学临床应用的手段主要是中药复方。近几年来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最大, 研究力量最多。中药复方有独特的疗效, 体现了中医学的精华, 是可进一步开拓创新的中医学课题。中药复方有深刻的科学内涵, 需要以创新的思路、方法和技术进行全面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玮函, 吴咸中.药物血清在中药复方药理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发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7, 13 (2) :190~193.

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研究进展 篇4

1 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研究的思路

中药复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需要,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与方法,由多味中药形成的化学成分组合体。笔者认为,中药复方研究的思路是以药理、药效为导向的化学成分研究,其作用是由这个特定的组合体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而中药药效成分是复方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所以对复方成分,即化学成分的深人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1]。近年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化学成分并不是单味中药化学成分的简单相加,可能有新成分的产生或可能产生一些其他动态变化。同样,其整体功效也不等于单味药功效的简单相加。因此系统的研究中药复方药效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及学者达成一个原则性共识“搁置争议,全面发展”,从中医药特色理论开发,寻求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研究之路。

2 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研究的方法

2.1 拆方研究

拆方研究是将处方中的中药逐步减去一味或多味中药,观察疗效的变化,逐步缩小研究范围,最终搞清楚必须保留的药味,从中寻找有效成分[2]。

拆方研究主要有3个途径:(1)确定中药复方中的主要药物或活性物质,熊玉霞等[3]采用试管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分别测定泻心汤及其拆方的含药血清体外抗内毒素活性,结果表明泻心汤组方中发挥抗内毒素作用的关键药味是大黄,其次是黄芩,大黄-黄芩为泻心汤抗内毒素的有效药对;(2)确定发挥增效减毒作用的最佳组合,蔡徐骄[4]研究表明,附子毒性成分的溶出和水解是一个复杂的有机过程,受糖、盐、溶剂和p H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附子配伍大黄后确实能促进总碱的溶出和醋性生物碱的水解,能够增效减毒;(3)确定复方药物间的最佳剂量配比关系,敖慧等[5]通过研究小半夏汤治疗化疗后呕吐模型的药效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按1∶2配比效果最佳。通过以上途径,最终达到精简方剂的目的,刘鹏等[6]通过对降脂清肝方及其拆方的研究,证实虽各组肝脂酶(HL)无显著性差异,但丹姜组有升高趋势,可为进一步拆方研究提供依据。

中药复方拆方研究,有助于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组成原理及作用机制,明确中药复方的药效成分,为提高中药复方制剂质量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创新型中药研发以及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奠定基础[7]。

2.2 中药复方指纹图谱及其谱效关系

中药复方指纹图谱是复方制剂经一定处理后,采用现代的分析手段,表达的色谱、光谱或联用的图谱,用以表达复方化学成分的特征,是中药现代化的突破口与关键技术之一[8]。中药复方谱效学指将复方指纹图谱与药效结果结合起来,将复方指纹图谱中化学成分的特征与复方药效研究联系起来,建立有意义的复方谱效关系,从而反映制剂内在的质量[9]。

杨柳等[10]利用HPLC-DAD建立白芍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得到11个共有峰,采用质谱指认了9个峰。该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与含量测定结合可用于全面制约白芍的质量。中药质量控制是制约中药发展、走向国际市场的瓶颈。指纹图谱研究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完善表达中药的整体性特征,为现代中药的质量控制、鉴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窦志华等[11]通过谱效关系分析,研究复方五仁醇胶囊及药材的含药血清指纹图谱,目的是阐明复方五仁醇胶囊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结果表明,主要来自君药五味子所含的木脂素类成分。

中药谱效学是以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为基础,并结合药理药效结果的科学研究。谱效学研究所获得的信息可以进一步阐明与机体相关的主要药效成分,为识别中药复方制剂药效成分研究奠定基础。

2.3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

“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的概念是由日本学者田代真一首次提出的[12],该方法主要是用于观测血清中外源性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作用和代谢规律,整体的过程是,给动物灌服中药一定时间后,取其血清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及其鉴定,并将鉴定出的化学成分进行药理学研究,这样就可以分析出具有药效的化学成分,从而推断出中药复方的药效成分。

常用研究方法即应用HPLC、HPLC-MS、UPLC-MS等仪器,分析动物含药血清中的成分,结合复方的药理药效,研究单个化学成分与复方药效的关系,最终确定复方药效物质基础。Yang等[13]采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质谱技术,研究猪口服补阳还五汤的入血成分,共有45个特征的高效液相色谱峰进行检测,其中9个峰已通过结构鉴定确定为原型成分并且与报道的相关药效成分一致,说明复方入血成分与药效成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见从中药复方的入血成分探讨其药效成分的方法是可行的。王宁宁等[14]通过研究给药后癫痫大鼠血清对离体海马脑片的作用,观察含药血清对癫痫大鼠海马脑片场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给癫痫大鼠灌胃中药复方提取液后,从眼眶静脉取出的含药血清均能使癫痫大鼠海马脑片诱发场电位的幅度明显下降,同时场电位恢复正常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进而表明复方中药能降低癫痫大鼠海马脑片诱发场电位的幅度,证明该复方中药具有抗癫痫作用。

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的提出,建立了新的复方药效评价体系,有助于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的深入研究,为中药复方的二次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2.4 分子生物色谱

分子生物色谱技术在20世纪中后期问世,它的固定相是一种固着在色谱载体上的生物活性的材料作固定相,这些生物活性材料可以是活性细胞膜、活细胞,甚至活性大分子等,主要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大分子、靶体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色谱系统[15]。

Wang等[16]对中国传统处方龙胆泻肝汤进行全面的二维生物色谱指纹图谱分析,主要采用人血清蛋白柱和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并结合HPLC-APCI-MS将中国传统处方龙胆泻肝汤与人血清蛋白相互结合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分析,鉴定出了19种活性成分。结果表明,天然产物的生物指纹图谱分析可使用全面的二维生物色谱系统对其进行研究。Wang等[17]制订了一个全面的二维HPLC系统与固定化脂质体色谱(ILC)与RP柱串联,用于复方龙胆泻肝汤膜渗透性化合物的筛选和分析。结果表明,制订的全面二维色谱系统可识别复杂的矩阵,如传统的中医方剂提取物的膜渗透性的天然产品。

分子生物色谱技术与生物医学相结合,产生了许多新的技术与方法,并进一步推动了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从而为其走向国际市场鉴定了基础。

3 讨论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和文化沉淀的巨大财富,具有广阔的市场。中医药讲究天人合一,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与西药相比,其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然而其作用机制无法明确解释,从而阻碍了中医药推向国际市场。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研究可以明确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复方物质基础是复方具有神奇疗效的秘密所在。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现状 篇5

1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理论

随着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不断有学者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提出了新的方法及思路来研究中药复方基础。赵立春等[1]提出了“霰弹理论”, 认为中药复方并不是由单味药有效成分来完成治疗任务的, 而是通过多种物质的相互配伍、协同作用发挥强大的治疗效果。 张亚刚等[2]则根据生物活性物质共轭亚油酸(CLA)生理活性的能量理论提出了中药有效组分能量协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能量理论”, 并认为疾病的产生是机体的生化反应出现了一个或多个环节的缺失,而中药复方若能协同提供每一环节的相关能量, 恢复这一完整的生化反应进程,疾病最终将被治愈。 吴水生等[3]提出“疾病浓缩效应假说”,指出复方减轻病痛、产生治疗疾病的作用是复方中的多种成分,在一定的有效药物浓度范围内,以低于其相应单体成分治疗剂量进入人体后, 通过协同、 整合等形式的“疾病缩减效应”,有选择性地反复作用于与某种疾病有关的多个直接靶点和间接靶点而达到治疗效果。 而贾晓斌等[4]基于对传统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和现代中药复方创新物质基础的认识, 提出了 “功能组分”这一观点。 同时认为中药复方物质基础是由有效组分和功能组分共同构成的有序整体结构,具有“三个层次多维结构”。此外,还有“一个结合、两个基本讲清、三个化学层次、四个药理水平”广义成分论[5]、 体内直接物质基础的假说[6]等。 这些理论和假说的出现,从多角度、多层次阐述了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极大地促进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发展。

2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

2.1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

中药血清学研究方法在1984年首先由田代真一提出[7],它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研究。 血清药理学是将受试药物经口给予动物后以含药血清代替中药粗提物作为药物源加入离体反应系统中研究其药理作用的实验方法。 血清药物化学是指给动物口服中药复方后,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后,取含药血清,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质谱联用(MS)以及各类仪器联用分析技术等, 进行药物化学研究,以阐明其产生药效的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进而揭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8]。 付克等[9]根据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和方法,对大鼠口服给予柴芩清肝汤后的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移行成分有14个,8个为复方中原型成分,6个为代谢产物。王喜军[10]通过将越橘乙醇提取物经口服给药1 h后,取动物门静脉血制备血清样品,通过3D-HPLC及柱色谱分离、波谱鉴定等方法,鉴定出吸收入血的直接作用物质为熊果苷和秦皮苷,其他成分未在血清中检出,说明这两种成分是越橘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He等[11]通过对服用了七味消炎汤的大鼠血清进行分析,发现其产生消炎作用的物质基础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7、 番泻苷A、芦荟大黄素。

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排除了复方制剂或其浸膏本身复杂的理化性质 (如电解质、酸碱度、渗透压等)的干扰,扣除了消化道中不能入血的药物成分, 避免了体外实验中诸多因素的影响,既简化了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又能较准确、真实地反映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但是由于中药复方口服后采集到的血清药物浓度一般非常低,尤其是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的成分和微量成分,这给药物的检测和药理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12,13]。

2.2拆方研究

拆方研究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中药复方组方原则进行分拆,逐步减去复方中的一味或几味中药以观察疗效变化,逐渐缩小研究范围,最终明确方中某味药所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方法。 研究目的主要有:阐明复方配伍的科学性,确定方中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或有效成分, 寻找方剂中药物的最佳配伍比例,精简方剂推动新药研究工作。 如从“当归龙荟丸” 中发现“青黛”是起主要作用的,然后又从“青黛”中分离出“靛玉红”,而成为一个新药[14]。 陈红海[15]按功用将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的整体拆分为补气活血组、活血通络组和补气通络组,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全方和拆方均对脑缺血引起的海马组织损伤有一定疗效,其中以补阳还五汤全方作用最明显,补气活血组和补气通络组次之,活血通络组最差,说明补阳还五汤中的补气药可能是其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的最有效组分。 中药复方的拆方研究,对复方中各药味对全方的贡献度进行了评估,对于确认发挥作用的药效物质研究来说,是一项关键工作。 但拆方研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复方的药效基础,其结果也只能是中药复方的部分药效基础;做到了方病对应,却无从做到方证对应。 此外,现行的拆方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医理论,特别是病机、证候理论,因而研究的结果难以形成普遍规律。

2.3代谢组学研究

代谢组学是以组群指标分析为基础,利用现代分析仪器以数据处理和高通量检测为手段,以信息搭建和系统整合为目标,对生物体体液中内源性的相对低分子量代谢产物(代谢组)及其代谢途径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的一种方法[16,17,18,19]。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是继基因组学后系统生物学的又一重要领域。有专家指出[20,21,22],代谢组学是描述生物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对内因和外因变化应答规律的科学。 所以使用代谢组学研究能够很好地反映疾病和药物对机体产生的生理效应,并能对中药复方疗效做出整体评价,包括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中药复方作用于病症模型的整体评价以及中药复方的安全性评价[23]。 Jiang等[24]利用HPLC-ESI-MS对麝香保心丸在小鼠体内的代谢情况研究,发现有17个原型成分和4个代谢成分。 Bi等[25]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对气虚患者服用补中益气丸前后的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进行比较,发现补中益气丸改善气虚患者疲劳和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与其调节 γ-羟基丁酸、 磷脂酰胆碱和血氨浓度有关。 可见,代谢组学能较为全面地揭示出中药及其复方治疗疾病时在体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有利于阐明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

2.4谱效学研究

中药谱效学是基于中医药现代研究理论,以中药指纹图谱为基础,药物效应为主要内容,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去说明中药指纹图谱与中药疗效内在联系的一门学科。 中药指纹图谱具有整体性与模糊性,相较于使用单一成分或者目标成分进行质量控制而言, 更具科学性和全面性。 刘旭等[26]将三七药效物质基础与色谱指纹图谱有机结合在一起,阐明了三七指纹图谱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与疗效差异的必然联系,并通过建立谱效学研究数理模型完善了中药材治疗心肌缺血的评价方法。段晓鹏[27]、邓俊林[28]以补阳还五汤水提醇沉液为模型药物,结合中药指纹图谱以及抗脑缺血症神经细胞损伤的药效学实验,得到了补阳还五汤水提醇沉液抗脑缺血症神经细胞损伤的一系列谱效学参数,并通过比较各靶点的作用系数表明各成分作用靶向与强度各有不同。 中药谱效学很好地解决了指纹图谱只能孤立于生物活性之外去反映中药化学成分的不足[29,30],能更好地反映中药复方的质量,是解决中药质量控制的良方。

2.5其他方法

此外,还有常规的药理活性指导下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分离以及新兴的基于芯片技术的高通量筛选技术等。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和方法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如蛋白质组学、基因芯片技术、Caco-2细胞技术[31-33]、化学计量学[34-35]、计算机模拟等, 这些都被广泛应用于复方物质的基础研究,但由于中药复方的成分过于复杂,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中药的物质基础得到了完全的确定,但是这些技术和方法对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起到的作用仍是举足轻重的,再加上与医学、生物学、化学、数学以及计算机学等多学科的相互融合,在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相信我国的中药复方研究最终会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为中药现代化做出巨大贡献。

摘要:中药复方是中医理论的具体表现,阐明物质基础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随着现代分析仪器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理论、新方法,使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上了个新台阶。只有明确了中药复方药用功效、作用机制,才能保障用药安全性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对中药复方基础物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之后的复方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中药复方防治糖尿病肾病研究述略 篇6

1 DN的发病机制

1.1 中医观点

祖国医学认为,肾虚挟瘀乃DN的主要病理基础。DN的病机特点为:病变初期,阴虚为本,涉及肝肾,以肝肾气阴两虚、络脉瘀阻为主;病变中期,阴损耗气损阳,伤及脾肾,以脾肾阴阳两虚、络脉瘀阻为主;晚期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受损,浊毒内停,水湿潴留,诸证蜂起。时氏指出DN的基础是阴虚,病机的演变为阴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周仲英等则提出“三热论”,因甘肥厚味壅遏脾胃,积湿生热,湿热蕴结,化燥伤阴;五志过极,气郁化火伤津;劳欲过度,损耗阴精,或素体阴虚,则燥热内生,伤阴耗气,久则“湿热”、“燥热”煎熬津血,血液粘滞,运行不畅而致络热血瘀。“瘀热”淤滞,津液难以输布,同时,阴虚津不化气,进而气血两虚。属本虚标实,“三热”为标,气阴两虚为本。

1.2 西医观点

目前一般认为,DN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肾血流动力学异常(肾小球高滤过),多元醇途径的激活,蛋白质非酶促糖基化作用,脂质代谢异常,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活化,细胞外基质成分合成与分布的不平衡,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白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的异常分泌,血液流变学变化,遗传易感性等多因素、多途径相互影响,最终导致DN的发生[1,2]。

2 临床观察

宋述菊[3]用糖肾康复汤(黄芪、薏苡仁、桑椹子各30g,苍术、佩兰、益母草各15g,陈皮、半夏、厚朴、泽兰各10g,水蛭6g)随症加减并配合西药治疗本病60例,结果临床痊愈4例,显效11例,有效37例,无效8例。高彦彬等[4]应用糖肾宁(含生黄芪、太子参、生地、芡实、金缨子、山茱萸、川芎、丹参、水蛭、泽泻、大黄等)配合饮食控制及糖适平治疗DN患者60例共8周,结果显效25例,有效2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可明显降低DN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24小时蛋白。桑雁等[5]运用糖肾康胶囊(含黄芪、当归、丹参、桃仁、赤芍、川芎、益母草)加常规西药治疗DN患者,经治6周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尿白蛋白平均下降81.60mg/dl,血栓素B2(TXB2)下降,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增高,TXB2/6-keto-PGF1α比值下降,肾小球滤过分数下降,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李青等应用糖安康胶囊(含明沙参、黄芪、山茱萸、枸杞子、海马、蝼蛄、金缨子、猪苓、芡实、丹参、红花等)治疗DN患者,该方能降低患者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还原黏度,降低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变形系数,降低动脉硬化指数[6]。程益春等[7]用健脾补肾、活血化瘀的糖肾康治疗本病,药用生黄芪、生地黄、丹皮、泽泻、山茱萸、枸杞子、山药、桃仁、丹参、肉桂、猪苓。马茂芝用益气滋肾化瘀汤,方为生黄芪、太子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黄精、五味子、丹参、川芎、益母草、白茅根、泽兰。张基栋药用栝蒌瞿麦丸(栝蒌根、瞿麦、山药、附子、茯苓)配合降糖药治疗本病。周锦用太子参、黄芪、玄参、麦冬、枸杞子、知母、川石斛、丹参、泽兰、陈皮组成的降糖益肾汤治疗。楼季华等采用活血润燥汤,方用当归、防风、羌活、桃仁、麻仁、生大黄粉、牛蒡子。王福仁治疗本病应用加减白茯苓丸,由白茯苓、天花粉、生黄芪、党参、熟地、山药、川黄连、川萆薢、玄参、石斛、鸡内金、赤芍、苍术、枸杞子、何首乌、三七组成。张琪等运用益肾化瘀、利水消肿的消渴益肾汤(熟附子、淫羊藿、山药、白术、黄芪、丹参、川穹、赤芍、益母草、生地、熟地、山茱萸、枸杞子、芡实、大腹皮、猪苓)。罗苏生等运用滋补肾虚、益气养阴兼以活血的生地、杞子、山茱萸、太子参、元参、葛根、花粉、赤芍、丹参治疗。姜平等使用意气养阴、补肾活血的中药,其本方为黄芪、太子参、麦冬、五味子、茯苓、猪苓、山药、生地、枸杞子、山萸肉、泽泻、丹参、益母草。刘宏伟等运用意气养阴活血清利法,基本方为太子参、生黄芪、生地、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天花粉、黄连、丹参、泽兰、益母草、白茅根、黄精。陈丁生用糖肾康,药用太子参、黄芪、生地、葛根、山萸肉、水蛭等。方琦用温肾活血汤,由仙茅、淫羊藿、补骨脂、生地、熟地、山萸肉、黄芪、茯苓、猪苓、益母草、当归、丹参、葛根组成。周跃华等用糖益肾汤,由生黄芪、桃仁、大黄、生地、女贞子、山药、淫羊藿、桑螵蛸、丹参、泽泻组成。程汉桥以意气养阴活血法,药用黄芪、生地、黄精、白茅根、太子参、丹参、益母草、赤芍等为基本方,随证加减。郭赛珊方选生黄芪、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丹参、泽泻、柴胡、白芍、白术、生苡仁、全蝎、水蛭。王洪忠等药用黄芪、赤芍、当归、丹参、茯苓、泽泻等。张永华等应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川芎各10g,熟地黄、当归各15g)治疗。王亿平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g,当归尾、赤芍各10g,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各8g,熟地黄、玄参各10g)。张明等以宁肾汤(黄芪、山药、白茅根、麦冬、党参、生地、丹参、益母草、茯苓、葛根、三七、冬虫夏草)随证加减治疗。韩轲等应用保肾降糖汤,方用黄芪、太子参、苍术、山药、生地、茯苓、泽泻、山萸肉、枸杞子、花粉、黄精、丹参。白金柱等药用芪蝉地黄汤(黄芪、蝉蜕、熟地、山萸肉、茯苓、益母草、白茅根)。李光荣等以牛蒡子淫羊藿汤治疗方用牛蒡子、淫羊藿、黄芪、熟地、山萸肉、茯苓、蝉蜕、白茅根等。虞芳华等以鹿茸丸治疗DN,方用鹿茸片、麦冬、玄参、鸡内金、茺蔚子、巴戟天、肉苁蓉、破故纸、生地、菟丝子、黑大豆、牛膝、黄芪、人参、茯苓、地骨皮。马茂芝用意气滋肾化瘀汤随证加减治疗,药用生黄芪、太子参、黄精、丹参、益母草、白茅根、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茯苓、五味子、山药、川芎、泽兰。上述方剂用于治疗DN皆取得了一定疗效。

3 实验研究

李建生等[8]以中药糖肾安(何首乌、石斛、桑椹、菟丝子、肉苁蓉、金樱子、丹参、川芎)治疗DN大鼠,可降低大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心钠素、TXB2、TXB2/6-ketoPGF1α、尿白蛋白清除率(UAER)、β2-MG、肾重及肾重/体重比值。提示本方能够改善肾血流动力学,防止肾脏肥大,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降低β2-MG水平,是防治实验性DN有效的药物。高彦彬[9]观察止消通脉宁(黄芪、生地、莪术、鬼箭羽、大黄等)对STZ诱导DM模型大鼠肾脏肥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可明显减轻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抑制系膜基质增加。徐丽梅等[10]发现该方能明显降低DM大鼠肾脏皮质糖基化中间产物5-羟甲基糖醛(5-HMF)含量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另有人发现该方能下调DM大鼠肾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高表达[11]。石巧荣[12]组方天荔汤(含天花粉、荔枝核、黄芪、知母、女贞子、牛膝、赤芍、白芥子等),发现该方能显著降低DM大鼠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UAER,降低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与卡托普利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济肾汤能减少DM大鼠肾脏皮质5-HMF释放量和肾小球系膜区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强度,降低大鼠血清TC、TG,升高HDL-C,提高大鼠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肾脏和尿液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水平[13]。

梁晓春等以筋脉通(生黄芪、生地、丹参、葛根、水蛭、菟丝子、女贞子、桂枝等)治疗DM大鼠,结果显示,红细胞山梨醇(SNS)浓度,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下降[14]。

降糖通脉宁(黄芪、生地、水蛭等组成)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大鼠DM模型肾组织中氧自由基的作用,降低血糖,恢复体重,降低血清抗坏血酸自由基和LPO含量,提高血清SOD的活性。另有发现,加味桃核承气汤能减轻或延缓DM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地膜的增厚,机理可能是通过活血化瘀改善高凝状态降低血脂水平所致。

郑士荣等发现地灵丹(生地、仙灵脾、丹参、制大黄、覆盆子)对STZ致DM大鼠肾功能有确切的保护作用,并能抑制肾脏肥大,减轻GBM增厚和系膜细胞增生[15]。刘敏等证实三黄糖肾安(大黄、桃仁、桂枝、玄参、熟地、黄芪、益母草等),能降低STZ致DM大鼠早期肾脏的重量及肾重/体重比值,减少UAER、β2-MG的排泄,降低尿NAG的活性,并能降低血糖、血脂、肌酐和BUN,抑制GBM增厚,提示该方对DM大鼠早期肾脏功能和结构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16]。

张黎利等[17]证实消渴舒康(生地、知母、玉竹、鬼箭羽等)不但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DM鼠血糖,且降低由四氧嘧啶致DM家兔的血清TC、TG含量,降低全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呈量效关系。张秋菊等证实,止消通脉饮(莪术、三七等),既能降糖、降脂,又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率,使全血黏度下降,纠正血液高凝状态[18]。

孟毅等[19]研究,降糖安脉胶囊(西洋参、山药、葛根、花粉、黄芪、生地、白芍、丹参、黄连、川芎、玄参、麦冬等),不仅可显著降低STZ致DM大鼠血糖,改善血流变学,且能显著降低DM大鼠的红细胞山梨醇含量,提示该方可抑制AR活性,阻断多元醇代谢通路,减少山梨醇在体内的蓄积,对DN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有报道糖康(绞股蓝、葛根、黄芪等)治疗四氧嘧啶诱导家兔及大鼠DM模型,结果显示,血糖TG、LPO均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另有研究六味地黄汤可降低STZ致DM大鼠肾组织中的LPO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肾脏肥大及高滤过。有观察发现左归降糖灵对小剂量STZ和高热量饲养诱导的DM大鼠可明显地降低血清MDA含量,提高全血及肾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提高红细胞及肾组织中SOD活性。

刘敏[16]研究了三黄糖肾安片对STZ致DM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该药能降低DM大鼠的肾重及肾重/体重比值,减少UAER、β2-MG的排泄,降低尿NAG的活性,并能降低血糖、血脂、肌酐和BUN,减少GBM厚度。苏克高等[20]以固肾胶囊(大黄、黄芪、生地等)灌胃治疗DN大鼠8周,发现其可抑制肾肥大,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

研究发现,黄芪当归合剂具有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相似的防止和减轻肾功能恶化、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与局部血管紧张素系统无关,与其抑制肾组织单核巨噬细胞浸润,肾小球系膜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转型有关。可通过增强脂蛋白酶与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以及上调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mRNA表达,促进TC、TG降解和从循环中的清除起降血脂的作用[21,22]。

冯建春等[23]应用时氏糖肾胶囊(黄芪、黄连、生地、花粉、丹参、僵蚕、萆薢、焦山楂等)治疗STZ大鼠DN模型,结果表明,该方可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降低蛋白尿,减轻DN大鼠非酶促糖基化,改善肾组织缺氧,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活化,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血流变状况,促进肾组织血液循环。徐蓉娟等[24]证实治糖保肾冲剂(黄芪、丹参、山萸肉等组成)能降低尿微量蛋白,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早期DN肾小球高灌注及肾组织病理损害。

杨君等[25]观察了中药复方止消通脉宁对STZ糖尿病SD大鼠肾组织醛糖还原酶(AR)和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及肾脏病变的影响,结果发现AR活性明显下降,SDH活性显著升高,24小时尿白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肾重/体重比值降低。提示该方可改善多元醇代谢,从而为临床上使用该方防治DN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曹和欣[26]应用糖肾宁(太子参、生黄芪、大生地、鹿角片、泽兰、小川连等组成)治疗STZ糖尿病大鼠,结果显示24小时尿白蛋白、血流变学、内皮素、TXB2、6-ketoPGF1α和TXB2/6-keto-PGF 1α比值均显著下降,提示该方对早期DN大鼠的高滤过状态有较好的作用。

邓晓明等[27]应用中药复方糖脉宁(黄芪、黄精、生地、丹参、益母草等)治疗STZ糖尿病大鼠,结果表明,该方具有降血脂、血黏度及血浆ET水平,提高肾组织SOD活性,降低LPO水平的作用。唐红等[28]对治糖保肾冲剂对早期DN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UAER、血浆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降低,提示该方治疗早期DN的机理与调整ET和NO水平有关。

田雪飞等[29]应用滋肾意气活血复方(熟地、山茱萸、黄芪、枸杞、丹参、牛膝等)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防治作用机理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该方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模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降低UAER与肌酐清除率,使早期糖尿病大鼠血NOS、ET增高的状态得到改善。表明该方能有效防治DN,改善肾血流动力学是其重要的作用机理之一。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随着糖尿病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寿命延长,DN已成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尤其是I型糖尿病,DN是主要死亡原因。中医药治疗DN作用机制和途径表现为多向性、多层面、多靶点的药理特点,有着化学合成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1)研究简单,重复较多,对中医辨证用药与各作用机制的关系尚不清楚,尚难揭示中医药的整体作用机制,突破疗效限制的“瓶颈”。(2)实验动物模型单一,不能体现中医证的差异,造模周期与DN病程发展缺乏相关性研究。(3)在DN研究方面相对滞后,多数实验不够成熟,仍停留在现象的观察和机理的推测阶段,缺乏定量分析及各治标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缺乏从分子水平揭示机理的研究。(4)目前的研究报道中,临床研究居多,基础研究甚少。

由于中医对本病的系统认识起步较晚,研究不够深入,疗效难以估计。因此进一步研究应注意:(1)加强基础性研究,包括DN的发病机理、动物模型、中医药理论对其认识。(2)实验研究中需加强DN中医证侯实质的研究。可运用血清药理学等方法,开展DN肾小球硬化过程中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从而揭示从整体、器官到细胞及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中医诊治DN提供依据[30]。(3)重视临床科研方案的设计,借助现代医学研究手段,严格按照随机、双盲法,重复和对照原则,尽量做到疗效评定标准统一、定量、客观化。(4)加强临床证型与有效方药的关系研究,并通过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加以证明。(5)把中药防治DN理论体系与现代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多学科、多途径、多指标的综合研究。(6)借鉴和吸收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发挥中药疗效的综合作用机制,可从非酶促糖基化学说、氧化应激学说、多元醇通路学说等入手,探讨中药干预DN作用机制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7)分析有效方药的作用机理、构效关系、量效关系、配伍效应、药代动力学。我们可以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药的现代研究,进行组方配伍,使之能从各个环节干预DN。这必将给中药防治DN理论注入现代科学内容,提高临床疗效,亦无疑对推动中医防治DN的学术进步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中药复方加减论文 篇7

血管新生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血管生成在血管萌生、形成、成熟和重塑或退化中起重要作用,是机体正常发育、生殖和组织修复的基础;病理性血管生成是各种缺血性疾病、肿瘤、慢性炎症等疾病的重要特征。血管新生功能的异常是多种疾病发生根本原因,在冠心病、中风、伤口愈合延迟等病变过程中,血管新生不足将会导致循环障碍和组织坏死,无法满足机体生长需要。反之,在肿瘤、糖尿病眼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中,过度的血管新生将会导致病理组织过度增长,进而损坏正常组织[2,3,4]。因此,通过某种手段促进或抑制血管新生而开展的治疗性血管新生已经成为缺血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新策略。

中医药在血管新生相关疾病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很多中药不仅可以促进血管新生,还可以抑制血管新生,表现出“双向调节”作用。本研究以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为例,就中药复方在这两类疾病治疗中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1 血管新生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缺血是导致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缺血性心脏病局部血管管腔狭窄或堵塞,引起局部缺血,可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多种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基因表达,促使病变区短暂的血管新生,但是这种自身代偿性血管新生数量有限,过程缓慢。通过药物治疗可增加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基因表达,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使缺血区侧支循环建立,从而达到使机体适应局部的缺血缺氧变化,改善血供的目的[5]。

近年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内常出现病理性新生血管,它们可以促进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甚至诱发斑块内出血和斑块破裂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可能成为增强斑块稳定性,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靶点,具有潜在的治疗意义。同样在脑缺血时也伴随着血管新生,被认为是一种自然防御机制,能帮助缺血的脑组织恢复氧供及提供营养,进而改善神经功能。

麝香保心丸能促进心肌梗死大鼠冠状动脉侧支的血管生成,建立侧支循环,增加缺血心肌血管密度,促进缺血心肌区域新生血管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诱导内皮细胞及缺血心肌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上调有关[6,7]。有研究者用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将其作用于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模型、牛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结果证实该药能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和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8]。

通心络能够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梗死灶边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增高,从而保护脑血管内皮细胞,促毛细血管生成,最终达到保护脑功能的作用[9]。王文健等[10]通过鸡胚尿囊膜模型发现通心络可剂量依赖性的促血管新生。高怀林等[11]研究发现,通心络结合干细胞移植具有协同促进作用,能促进新生血管、改善下肢供血和加快伤口愈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方法。

血府逐瘀汤通过上调VEGF-VEGFR2途径,诱导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12]。林凡等[13]研究的结果表明血府逐瘀汤可能通过适度刺激人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产生,发挥促进血管新生作用,又避免增生过度的不良反应。超微血府逐瘀汤能够促进心肌缺血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心肌局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紧张素1(Ang-1)蛋白表达有关[14]。

秦臻等[15,16]研究发现,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促进EPCs集落形成、增殖、黏附、迁移和体外血管形成的能力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EPCs的活性,而这一作用与其上调家兔血清中VEGF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水平有关。雷燕等[17]研究发现,当归补血汤能促进衰老大鼠缺血心肌冠脉侧支的血管生成,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补阳还五汤增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的表达和提高VEGF蛋白水平,是其抗脑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18]。补阳还五汤能增加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提高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并可能诱导晚期内皮祖细胞的分化[19]。

双龙丸能够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大剂量应用对VEGF、bFGF及其mRNA均有明显的上调作用[20]。芪丹通脉片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大鼠气虚血瘀的症状,增加心肌梗死边缘区新生血管数和微血管密度,其机制可能与活化缺氧细胞诱导因子-1α(HIF-1α)信号调控HIF-1αmRNA及VEGF mRNA的表达有关[21]。复方丹参片可增强急性脑缺血大鼠梗死灶周围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梗死灶周围的血管新生[22]。急性脑梗死后使用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联合应用丹红治疗后病人血中VEGF有明显差异,使用丹红治疗前后,血中VEGF含量也有明显差异[23]。丹参注射液能够上调脑梗死大鼠脑组织VEGF的表达及改善神经功能,对于加强血管发生及神经重塑的联系有积极作用[24]。钟志英等[25]借助大鼠慢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脏重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复方丹参滴丸可通过动员骨髓干细胞(BMSCs)脱离骨髓进入外周血循环,发挥减轻心室扩张、保护心功能的作用。

血管新生是一个复杂、协调的过程,它在诸多缺血性疾病如心肌缺血、脑缺血、肢体缺血、肠道缺血、脊髓缺血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缺血组织依赖于周围新生血管的血流供应,加速血管新生对于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大量中药复方具有促进血管新生作用,在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肯定,并且在血管新生的研究领域具有潜在的特色和优势。

2 血管新生与肿瘤

自1971年Folkman[26]首次提出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新生过程之后,肿瘤血管新生的调节机制和抗血管新生在治疗肿瘤中的意义得到全世界的普遍重视。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切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可以减缓肿瘤生长速度,降低肿瘤转移的发生率,是目前抗肿瘤研究的重要方向[27]。

张绪慧等[28]研究发现,鳖甲煎丸可显著降低H22荷瘤小鼠瘤块的肿瘤内微血管计数(MDC),有效抑制VEGF的表达,并且存在量效趋势,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有关。鳖甲煎丸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VEGF的高表达及下调其受体Flt-1的表达抑制肝癌的侵袭和转移[29]。

六神丸是清热解毒最常用的经典方剂。有专家认为[30]六神丸能抗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抗肿瘤转移。另有学者研究发现[31,32],六神丸可以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实现抗肿瘤作用,与化疗药物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桃红四物汤协同化疗能够有效地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由此阻断血管新生,抑制肿瘤生长转移[33]。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5-氟尿嘧啶(5-Fu)节律化疗可能通过协同抑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组织的VEGF、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34]。通过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作用,发现其具有抑制相关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CXCR4 的作用,这可能是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之一[35]。徐莉等[36]参麦液可能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基因表达和增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的基因表达而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使肿瘤组织内微血管的生成速度减慢,进而使肿瘤内的微血管密度降低,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尚官敏等[37]研究发现参麦注射液能够协同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VEGF和bFGF的产生, 从而降低血清VEGF和bFGF的水平,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

中药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很大优势,无论是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减少复发转移,还是减轻放化疗等毒副反应,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 问题与展望

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组织中,同一种中药复方表现出促血管新生和抗血管新生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被同时应用于缺血性疾病和肿瘤的治疗中。如王大英等[6]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能够促进血管新生从而降低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而章忱等[38]研究发现其能够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 此外,范维琥等[39,40]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在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同时,能特异性地抑制斑块内血管生长。

由此可见,中药影响血管新生机制非常复杂,并非通过某单一因素起作用,乃多层次、多靶点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药物在不同疾病中可能发挥截然相反的作用,不同剂量也可能通过不同机制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明确其作用机制尤为重要。

虽然很多生长因子,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缺血性疾病,但其疗效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国际上通常采用费用昂贵的肿瘤血管抑制因子的合成和提取,疗效也并不理想。因此如何发挥传统中医药促进或/和抑制血管新生的优势,寻找疗效可靠地治疗性血管新生药物正在成为研究热点。

中药复方春血康的生殖毒性研究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

0.000 1 g电子天平(型号为LIBROR AEU-210)。

1.2 试药

春血康流浸膏(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实验中心提供,批号为20081012);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Wister大鼠120只(由广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小剂量组(相当于成人用药剂量的25倍)、大剂量组(相当于成人用药剂量的50倍);每组40只,雌雄各半,分笼喂养,按1 ml/(100 g·d)给药;正常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雄性连续给药60 d,雌性连续给药14 d。给药期间,每14天称重并按体重增减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按照新药毒理学研究要求[4],进行生殖毒性试验。

1.4 一般状态观察

实验期间,每日观察各组动物的摄食、饮水量、活动及毛色等状况,每14天称1次体重,观察其体重变化情况。

1.5 对胎鼠的影响

雄性给药第61天,雌性给药第15天按雌雄比1∶1合笼,继续给药14 d后停止给药,剔除雄鼠。以雌鼠出现阴栓的第1天作为妊娠的第1天,至妊娠第16天,随机取2/3的母鼠脱颈椎处死,沿腹中线剖开暴露整个子宫,观察药物对胎鼠的影响:(1)取子宫(连胎仔)称重,记录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着床数,胎仔用滤纸吸去羊水,称胎鼠重。肉眼观察胎鼠头颅部、面部、躯干及四肢有无畸形。(2)每窝随机抽取2/3胎仔,放入茜素红染液中染色制作骨骼透明染色标本,观察胎鼠骨骼发育情况,经染色、脱水、透明处理后,胎鼠骨骼染红色,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胎鼠枕骨、脊椎骨、肋骨、胸骨、四肢骨的形态、大小、数量和骨化程度。(3)剩余1/3胎鼠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用于观察胎鼠各器官的发育情况,2周后用眼科剪剪去胎鼠四肢和尾巴,然后缚于固定板上,用手术刀进行解剖,横切13刀,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个横切面所见各脏器的大小、形态、位置及有无异常腔隙等。

1.6 对F1代大鼠的影响

剩余1/3怀孕大鼠留其自然分娩,观察记录总胎仔数、活胎数、死胎数、每胎平均产仔数、活胎率,同时观察仔鼠有无畸形,如露脑、脑疝、唇裂、腭裂、脐疝、脊椎裂等。仔鼠出生后连续测量仔鼠出生当天、第4、12天的体重,计算以下生殖指数:(1)活力指数,即存活4 d以上的百分数。(2)哺乳指数,即存活21 d以上的百分数。养至3个月的F1代大鼠,从每组中随机抽取10只,雌雄各半,称重后麻醉取静脉血,测定血常规;摘取心、肝、脾、肺、肾、睾丸、精囊腺、卵巢、子宫用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器官的形态学结构。

2 结果

2.1 对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经观察,各组大鼠的活动、毛色、摄食、饮水量等一般状态均未见异常,药物对动物的体重没有明显影响,结果见表1、2。

2.2 对胎鼠的影响

从子宫(连胎仔)重、胎仔重、总着床数、活胎率、死胎率、吸收率等指标来看,大、小剂量药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仔细观察每只胎鼠头颅部、面部、躯干、四肢后,各组胎鼠均未见畸形;对胎鼠的骨骼透明染色标本进行的观察结果表明,各组胎鼠骨骼的形态、大小、骨化程度均未见异常;各组胎鼠的器官发育情况也未见异常。结果表明,春血康对胎鼠的宫内发育无明显毒性作用。结果见表3。

2.3 对新生仔鼠状况的影响

各组自然分娩的总产仔数、每胎平均产仔数、活胎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4;各组新生仔鼠当天、第4天和第12天的体重及其活力指数、哺乳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5。

2.4 对3个月仔鼠的影响

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在大、小剂量春血康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仔鼠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见表6。

2.5 仔鼠主要脏器组织形态学观察

经肉眼观察,各组动物心、肝、脾、肺、肾、子宫、卵巢、精囊腺的大小、颜色、外形、软硬度及切面结构等均未见异常变化。光镜下检察,各组动物的组织结构均未见异常变化。

3 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春血康对胎鼠的宫内发育、母鼠分娩状况以及新生仔鼠状况、子代鼠的发育,均无明显毒性影响及生殖毒性和致畸作用。在临床上,许多在疾病治疗方面有很好作用的验方,但就连医生自己都不清楚这些验方对生殖系统是否有毒性。春血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临床上该方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效果很好,但是如果患者是处于计划怀孕,但又未曾怀孕的时期中,服用该方会不会对患者将来的生育造成什么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这方面的研究显然有很好的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宁,卢慧玲,黄庆芳,等.春血康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4):46-47.

[2]卢慧玲,刘胜兴,黄小琪,等.春血康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1):51-52.

[3]卢慧玲,黄小琪,黄庆芳,等.春血康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9):621-624.

上一篇:4S店营销模式下一篇:编造、传播虚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