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浅析

2024-11-14

现状浅析(精选12篇)

现状浅析 篇1

评书, 也叫评词, 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在江南则称为评话。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 相传是明末清初江南说书艺人柳敬亭 (1587~1668来北京时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清代北京鼓曲艺人王鸿兴去江南献艺时, 拜柳敬亭为师, 回京后改说评书, 并于雍正十三年 (1735) 在掌仪司立案授徒, 流传到现在的。

民国时期是评书中兴的时期, 据记载:当时“撂地”说书人讲《三国》, 使万人空巷, 把街道围得满满的, 非常壮观。另外, 评书与相声也有很大的渊源。尤其是单口相声和评书的“片子活”技巧几乎相同。有些相声的“段子”也来源于评书章节。

新中国成立后, 评书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广播和收音机的普及, 给评书以极大的生存空间。评书艺人将本来在街头巷尾, 天桥茶馆中的表演搬进了录制间, 搬上了荧屏。在这段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有传承有创新的评书演播家。袁阔成、陈青远、单田芳, 王杰魁、田连元, 连丽如等等, 这些艺术家不仅将传统经典的评书段子加以改编, 同时还创作了许多新的段子, 比如《林海雪原》、《平原枪声》, 甚至还有说外国书的, 比如《基督山伯爵》、《珍珠港》, 但并不特别受书迷欢迎。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评书达到鼎盛, 当时几乎每个广播电台都有评书专栏, 部分电台还有专门的评书或故事频率。也正是在这一阶段, 评书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繁荣。评书之所以在这个时期达到空前繁荣, 也有其历史原因。首先当时人们的文化生活极度匮乏, 其次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 加之评书这种艺术形式贴近大众, 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所以才使得评书艺术的影响达到巅峰。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随着百姓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 电视节目、网络的逐渐兴起, 广播传播优势的减弱, 以广播为主要载体的评书开始走下坡路。

在这个时期, 评书播讲的接班人也出现了断层, 老一辈的艺术家逐渐退出了演播舞台, 除单田芳先生还在继续从事评书播讲外, 其它的老艺术家都没有新的作品问世。老一辈评书艺人退出, 而新一代的评书艺人又没能够真正地成长起来, 造成青黄不接。这都使得广播评书市场逐年萎缩, 并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造成广播评书市场萧条的几点原因:

第一, 没有好的评书作品。

传统的评书角本分为两种, 一种叫墨客, 就是有成品的书藉, 像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等, 这些都是已经出版发行的文学作品, 说书人在原作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另外一种叫盗本, 而评书传承中真正的精华正在于此, 过去的老评书艺人讲究流派传承, 这里面不只是传承的播讲技法, 更重要的就是传承这些盗本, 行话叫册子。这类的册子并不是成形的评书段子, 而是类似于现在的剧本, 将连锋扣锁、坨梁扣结都写好, 再加上师傅的讲解示范, 很容易上手。在过去, 评书共分四大类, 100多部。每一部都是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几代人不停地修改实践、精雕细琢, 才最后成形的, 里面凝结着说书人大量的心血。但在文革时期, 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 大量的评书册子失传。连丽如先生讲的东汉演义、还有刘兰芳的岳飞传还是文革过后在旧书堆里抢救出来的。所以严格说来, 现在的评书段子已经远不如解放前那么精彩和丰富了。刘兰芳曾说过, “现在主要还是缺点新作。传统的书目100多部已经从80年代、90年代到2000年拼的差不多了, 他们的心血流的脚本都用完了, 现在需要新的了, 新的需要什么呢?这就有待于这一代来完成, 有的节目是不错的, 《战斗的青春》、《红岩》、《铁道游击队》这些书都说了, 非常好。现在节目就写不出那么多了, 不过也在写, 也在搞。”

一部可以传世的经典评书必然要经过大量的改编, 工作量不亚于将原著重写一遍, 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效果。现代的很多评书相比之下就缺少了一份沉淀和传承。说到改编, 现代的评书艺人已经很少有人把精力放在改编上了, 通常都是拿过一部作品, 看过一遍之后就开始照本宣科, 原著怎么写他就怎么播, 可我们都知道, 小说都是书面作品, 而评书则是口头文学, 从书面语到口语化这其中须要一个细致的转化过程, 缺少了这个过程原著写的再精彩播讲时也会失去色彩。

第二, 是没有好的评书演播者。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 在各类的民间艺术表演者中, 评书艺人的地位要比其他艺人高一点, 被称为说书先生。究其原因, 因为评书艺人要是一个全才, 天文地理, 五行八卦, 文学历史都要涉猎。评书评书, 除了情节吸引人以外, 评的部分相当重要。评书讲究三分讲七分评, 评书艺人评的部分更能体现出艺人的文化底蕴。一个好的评书艺人一开讲就是几个小时, 还要一连讲上半年, 如果只是讲书上的内容根本不够。往往是一部书越讲越厚, 不停地加入新鲜元素。但是如今的评书播讲者就差得太远了, 不要说天文地理五行八卦, 就连文学历史精通的都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他们在播讲作品时只能按照原作讲, 不敢增删一个字, 更不敢加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所以一部书越讲越薄, 听起来索然无味。

评书播讲要做到雅俗共赏, 上至王侯将相, 下至贩夫走卒都能听得住, 就像三国演义那样, 言不甚深, 文不甚白。在人类文化史的发展过程中, “雅”与“俗”既对立又互相渗透。评书是口头文学, 小说是被高雅化了的俗文化, 两者从一开始就捆绑在一起。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都是文人在“听书”的基础上加工而成, 而这些小说形成之后, 又反过来促进评书艺术的发展。所以一个好的评书播讲者一定要在文学创作上下功夫, 不要求自己写出什么作品来, 但一定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 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加工创作, 使之成为适合播讲的评书作品。可是现在的评书演播者很少具有这样的能力。

第三, 是缺少理论和政策的引导与扶持。

目前, 导致评书低迷的原因很多, 其中学术界对评书艺术关注不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理论来源于实践, 然后再指导实践。但一直以来学术领域对于评书艺术却处于缺席和失语状态。几乎见不到有关于评书的理论作品问世。当然这也和评书界的保守缺少交流有关。这就使很多爱好评书有播讲意愿的年轻人无从学起, 或是因为神秘感太强觉得遥不可及而望而却步。

政策方面, 现在很多地方把评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 比如黑龙江, 营口、鞍山等都将评书作为非物质遗产进行了申报。但问题是申报完之后就束之高阁不闻不问了。资金人才教育等都没有投入。这也造成了评书市场的低迷。

但让人可喜的是, 虽然在广播电视上评书日渐萧条, 但在新兴媒体网络上评书却如火如荼, 涌现出大量的评书网站。虽然很多播讲者还很稚嫩, 处于初级水平, 但其创作热情和才华却让我们看到了评书艺术的生命力和希望。评书是口头文学, 只要人们口头语言不消失, 评书就不会消失。只要人们还有听故事的愿望, 评书就有存在的必要。评书演播家田连元曾坦言, 评书历代相传, 虽有兴衰, 但不会灭亡。只要人们还说话, 评书艺术就不会衰亡。评书艺术是传承了两三千年的一种艺术, 之所以传承久远说明评书艺术有它自身的一个特点, 无论从演播技巧, 还是演说内容, 都存在着这样一个特点, 那就是会随着时代不断变更, 不断改变、完善, 使自己能够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 评书艺术在经历过沉迷之后, 一定会洗尽铅华, 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现状浅析 篇2

一、校园暴力的概念

(一)、校园暴力案例开头

2015年六月份,在网络上疯传一段视频,视频中一群貌似初中生模样的女生对一名女生拳打脚踢,甚至轮番上前不断扇其巴掌。视频时长5分34秒,视频中可以清楚看到,一名蓝色上衣女生跪在地上,数名女生对该女孩拳打脚踢,并将其踹倒在地,之后,多名女生轮番上前扇其巴掌。被打女孩无处可躲,哭泣求饶,多名打人者无动于衷并互相嬉笑。同样是在2015年的六月份,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又一段小学女生被打视频流出,这段视频时长共3分40秒。视频显示,女生扎着长长的马尾辫,白衣黑裙,被10多个学生围着,两名女生断断续续,前后共朝前脸部扇了25巴掌。„„诸如这样发生在校园里的暴力行为比比皆是,当这样一些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事件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大众视野时,校园暴力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认清当下校园暴力的现状;寻找校园暴力的成因;提出校园暴力的预防措施;构建和谐文明的的校园环境。这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和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校园暴力的概念和现状

(一)、校园暴力的概念

国内研究校园暴力现象的学者给校园暴力所下的定义

与国外差别较大,也尚未形成关于校园暴力的统一的定义。有研究者认为,“校园暴力,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校园及其附近的以学校教师或学生为施暴对象的恃强凌弱的暴力行 为”。亦有论者认为“校园暴力,亦称校园暴行,是指主要 发生在校园内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暴力行 为以及学生对学校设施的破坏行为”。还有研究者指出,“校园暴力是指发生于学校内的暴力行为或犯罪行为”。可见,在我国学界,对于何谓校园暴力的看法仍是五花八门,争议颇大。国内学者关于“校园暴力”概念虽然表述有所不 同,但是通过对各种定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 结论——— 校园暴力的定义之争,实质上乃是校园暴力的构成 要件之争。因此,对校园暴力的概念进行分析,认识校园暴力 的构成要件,并对之作出明确的界定,从而可以有的放矢,更 加有效地寻找出整治对策。

首先,校园暴力必然是发生在校园,但是否仅指校园内,是否也包括“校园”的外延,即校园附近?从我国目前的学校 管理体制和学校功能上来看,笔者倾向于“校园”这一概念的 外延有必要作扩张解释,即校园不仅包括学校的教育、生活 区域,也包括校园附近一定范围。“校园”包括学校的教学区、生活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应当看到,现在学生就学时的 活动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围墙内,学校周边的诸如小

校园暴力之概念、现状及防治对策卖部、网吧、饭店等也成为学生经常光顾的场所。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这些区域里也很有可能发生以学生为主体或者 对象的暴力行为。因此,笔者认为,在学校正常教学时期,学 校附近的主要以在校师生为服务对象的公共场所也应当成 为“校园”概念的外延。

其次,校园暴力不应当仅指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同时 也应当包括师生之间、校外人员与在校师生之间所实施的暴 力行为。认为校园暴力仅仅发生在学生之间的观点是相当片 面的。在师生关系中,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产生老师体罚、辱骂甚至殴打学生的事件出现(当然也存在学生对老师实施 的暴力行为),这显然应该归入校园暴力的一种,因此校园暴 力完全应当包括师生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此外,很多学校 已经脱离了过去那种封闭管理的模式,校园和外界的接触导 致校园里面人员流动性加大,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校园暴力 发生的可能性,由此引发的校外人员对学校师生的暴力行为 也应当属于校园暴力。

最后,校园暴力的作用对象应当为针对“人”,而非物,认 为校园暴力可以是学生对学校设施的破坏行为的观点是极 不准确的,这一观点其实是对“暴力”这一概念有所误解。所 谓“暴力”,根据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对其 所作的权威定义,“暴力是指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

量或权力,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 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力剥夺 的行为”。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暴 力,其作用对象都只能是有生命的人,只有人才能成暴力行 为的实施对象,而物,由于缺乏生命性,在这里我们认为难以 成为校园暴力的作用对象。

通过以上对各种观点的分析批判,我们在此提出对校园 暴力的定义:校园暴力,应当是指在学校实施 正常管理、教育职能期间,发生于校园内部及其周边的,师生 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对学校师生所实施的暴力 行为,它属于社会暴力的一种。(二)校园暴力

所谓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校园为背景实施 的暴力攻击行为,其概念范围包括:行为人针对在 校师生实施的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暴力行为;对学 校财物或师生财物实施的暴力行为;以及师生对社 会人士实施的暴力行为。从目前的情况看,针对在 校师生实施的暴力行为较为多见,而它又大致可分 为三种情形:一是校外不法势力对在校学生实施暴 力;二是学生间相互实施暴力;三是师生间实施暴 力。鉴于近年来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的 比例迅速攀升,本文以第二种情形即狭义的校园暴

力为主要研究对象。认为, 校园暴力不仅仅是指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现象, 还应当包括 校园周边发生的与师生有关的暴力现象。例如, 朱作鑫指出: “校园暴力(school violence), 应当是

指在学校实施正常管理、教育职能期间, 发生于校园内部及其周边的,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

非学校人员对学校师生所实施的暴力行为, 它属于社会暴力的一种。” [7] 简平指出: “校园暴力, 顾

名思义是指发生在校园及其附近的以学校教师或学生为施暴对象的恃强凌弱的暴力行为。” [8] 由于强调校园暴力是一种发生在校园内或者其周边的暴力行为, 无论是“校园内暴力说”与 “校园内外暴力说”在对校园暴力作界定时, 大都也同时把被害人限定于学生或师生的范围之内。

有少数研究者虽然没有在下定义时明确这样的限定, 但在展开论述时实际采用了类似的观点。

“校园被害人说”则强调校园暴力是一种侵害学校学习环境和秩序的暴力行为。如严琪华的 定义: “校园暴力是指暴力实施者使用严重的暴力手段或以暴力手段相威胁, 破坏校园的学习环

境并且给校园生活秩序造成严重的危险或构成严重威胁的多种犯罪案件的总称。” [9] 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学校的类型, 诸多研究者均未作深入探究和说明。不过, 从对校园暴力 的现有研究来看, 大都以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另有少数学者明确强调在使用校园暴力这一概

念时, 校园主要是指中小学。例如王鹰将校园暴力(school violence or teen violence)定义为“发生

在学校(这里主要指未成年人集中的中小学校)内或者相关区域、活动中, 以故意伤害他人为意

图, 针对学校、学校成员特别是学生的暴行、破坏, 尤其是侵害生命、健康、身体的行为。” [10](二)以“师生”为中心的校园暴力界定模式 这种界定模式强调以师生这一特殊的主体作为界定校园暴力的中心, 它大体又可分为“被 害人说”、“加害人说”、“综合说”三种观点。“被害人说”强调校园暴力是以师生为加害对象的行为。但在加害对象上又存在“学生说”、“师生说”的分歧。“学生说”认为校园暴力是一种以在校学生为加害对象的暴力行为, 例如雷衡

生指出: “所谓校园暴力是指校园内外发生的学生侵犯学生人身、财产等权利的强暴行为。” [11] 佟

丽华指出: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以及学校周边地区, 由老师、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

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 [12] “师生说”则强调校园暴力的被害人不仅仅指学生, 还

包括教师。其代表性观点如林秉智指出: 校园暴力“主要是指侵犯师生人身、财产等权利的暴力行 为。” [13] 孙凌寒、朱静指出: “广义来说, 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针对在校师生实施的身体上的和心理 上的暴力行为, 对学校财物或师生财物实施的行为, 以及师生对社会人士实施的暴力行为。” [14] “加害人说”强调校园暴力是由学生实施的暴力行为。如严静指出: “所谓校园花季暴力是指

未成年学生以校园为背景, 凭借个体的自然力或借助一定的、具有杀伤性能的器械以强暴手段或

以其他危险方式, 对人或物施暴并造成了一定损害后果或有造成损害危险的严重危害行为。” [15] “综合说”则强调校园暴力是由师生所实施和以师生为加害对象的暴力行为, 此说的代表 性观点是徐久生所作的定义: “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针对在校师生实施的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

暴力行为, 对学校财物或师生财物实施的暴力行为, 以及师生对社会人士实施的暴力行为。简言

之, 与在校师生直接有关的暴力行为, 均可界定为校园暴力。” [16] 此外, 在校园暴力的作用对象上, 还存在人身说与人身及财产说的分歧。前者观点认为校园 暴力的侵害对象仅限于师生的人身, 而不包括校园及师生的财物。如朱作鑫认为: “校园暴力的

作用对象应当为针对‘人’, 而非物, 认为校园暴力可以是学生对学校设施的破坏行为的观点是

极不准确的, 这一观点其实是对‘暴力’这一概念有所误解。” [17] 后一观点则认为, 校园暴力的侵

害对象还包括财物。前文所引多数学者的论述, 均采用此种观点。(三)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界定 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对于校园暴力的界定也并不统一。在美国, 较有代表性的界定采用的是 40

二、概念界定的理论分歧

其实, 理论界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是多样和丰富的。不过迄今为止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校园暴 力概念。综观国内学者对校园暴力所作的界定, 可以概括出两种代表性界定模式: 以“校园”为中

心的校园暴力界定模式和以“师生”为中心的校园暴力界定模式。实际上有很多研究者在对校园

暴力作界定时都综合考虑了“校园”和“师生”这两个关键词, 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一)以“校园”为中心的校园暴力界定模式

这种界定模式虽然也考虑侵害人、被害人等因素, 但强调界定校园暴力应以学校为中心, 具 体来说又可分为“校园内暴力说”、“校园内及周边暴力说”和“校园被害人说”。“校园内暴力说”强调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现象。这种观点为许多教育界人士所赞同。例如, 李大鹏指出: “校园暴力行为是指发生于学校内的暴力行为或犯罪行为。” [4] 管晓静指出: “校园

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行为。” [5] 遇旻指出: “校园暴力行为是发生在校园之中的个别学

生出于谋利、炫耀、控制等动机, 经常性地欺负弱小同学, 使其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的不良行为。

具体表现为在校的青少年学生中, 某些人无端地、长期地挑衅、欺负、虐待、殴打弱小者, 如: 抢夺

低年级同学的财物、文具, 向弱小的同学勒索钱财, 殴打、侮辱、责骂弱小同学, 收取‘保护费’ 等。” [6] 39以校园为中心的界定模式, 并且对于“暴力”作较为宽泛的理解。例如美国预防校园暴力中心将

校园暴力定义为: “任何破坏了教育的使命、教学的气氛以及危害到校方的预防人身、财产、毒

品、枪械犯罪的努力, 破坏学校治安秩序的行为。” [18] 美国学者Henry指出: 校园暴力不仅指身体

暴力或性暴力, 还包括由于强行控制导致的情绪和心理痛苦, 种族、性别和阶层歧视导致的人际

关系伤害, 以及集权引起的冲突。

我国台湾地区对于校园暴力的界定也倾向于以校园为中心的界定模式, 大都强调校园暴力 是一种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行为。例如陈慈幸指出: “在校园内, 为达到特定不法行为的犯罪意

图, 以强迫威胁为手段, 压制被害人的抵抗能力和意图, 而针对学生、老师、学校以及校外侵入者

之间所发生的暴行、破坏以及侵害生命、身体、财产的行为。” [19] 高金桂指出, 校园暴力系指发生 在学校内之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 及校外侵入者与学校师生之间, 所引发的侵害生

命、身体法益之犯罪行为, 及以强暴、胁迫或其他手段(如使用药物), 排除或压抑被害人之抵抗

能力与抵抗意愿, 以遂行特定不法意图之犯罪行为。许龙君认为, 从校园安全的角度来看, 校园

暴力是指校园内的教员工生及侵入校园之人士, 以语言、肢体动作侵犯他人, 使对方心理及生理

上受到伤害之行为。而香港地区则似乎倾向于以师生为中心的界定模式, 倾向于认为校园暴力

是一种由学生实施的暴力行为。例如, 2004年2月,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所做的校园暴力调查就

主要针对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不过, 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学者和有关部门都大体认同“暴

力”应作较为广义的界定, 不应仅限于针对身体的暴力。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

成绩,“修德、益智、健体、立美”正成为校园文化的 主流。但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与这一主流相悖的暗 流,校园暴力就是其中之一。校园暴力可分为广 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 内的,由教师、同学或者校外人员针对受害人身体 和精神所实施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狭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主要发生在校 园中,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所 实施的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这里所说的校 园暴力,特指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由同学或 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 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

校园暴力并不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但它的 不断升级,却是不可否认的,因而也最应引起警 惕。事实证明,如今的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 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甚至在个别地方正在演变 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从而制造出了敲诈、勒 索、抢劫、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

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王加

绵认为,校园暴力看似一种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 象,其实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因此,给青少 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是会 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 下去,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 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 相当危险的。

(二)、校园暴力案例列举

(三)、校园暴力数据分析

(四)、校园暴力现状的特点

1、形式多样化

2、主体多样化

3、主体年龄低龄化

4、后果严重化

三、校园暴力的成因

(一)、网络媒体的影响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三)、学校环境的影响

(四)、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我国住房保障现状浅析 篇3

关键词:住房保障 现状 意义 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220-2

1 我国住房保障现状

住房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实质是政府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单独依靠市场经济体制,并不能保证每个居民都能“居有所住”,这时候就需要国家运用宏观调控功能,保障每个居民都可以享有居住权。

对于我国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住房市场化政策的影响,中国房地产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居民的居住水平。同时,市场化的住房制度也导致新问题的出现。尤其是自从2004年以来,住房市场出现的投资过热、房价猛升等问题,导致我国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普通居民买不起房子等问题的出现。

针对当前我国居民住房难问题,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出台一系列住房保障制度,为解决我国居民住房问题积极寻找方法。从我们实际情况出发,目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主要涉及一下几个方面:

1.1 城市住房保障制度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职职工与所在单位共同缴纳储金,免除缴纳公积金的个人所得税。职工在购买住房时不仅可以提取账户中的公积金,还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并且贷款还可以享受优惠利率。

经济适用房制度。政府面积通过减免税费、土地出让金等形式,由政府统一建设或者强制规定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建设房地产时,按照开工面积比例建设适量的经济适用房。这部分住房的受益群体主要是城镇中的低收入群体。

廉租房制度。对于买不起经济适用房的困难家庭,政府则通过廉租房制度保障其能安居。由政府建设租金低廉的廉租房供特困家庭租用,或根据其家庭情况发放一定数量的租金补贴。

1.2 针对“非城非乡”煤矿、林区的棚户区和垦区危房、旧房的改造

1.3 针对农村的危房改造、以及游牧民的定居工程

同时,在房地产业进入低迷时期时,住建部负责人在2008年更表示,在未来3年内要新增9000亿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包括新建200万套廉租房、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并完成220万套林区、农垦、矿区的棚户区改造。

国家对居民住房问题的关注,各种法规不断完善,同时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中,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得到建立,五年间通过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解决了全国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2010年底,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已经达到7-8%的覆盖率,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分别逾30平方米、33平方米。

中国住房保障政策的推进过程表明我国住房政策不断完善,国家对住房保障的重视度日益增加。在未来,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也应该会随着不断变大,保障性住房的受益群体也会日益增多,住房保障体系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 住房保障的意义

2.1 保障国民能居有所住

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住房是关系国家、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社会问题。推进住房保障的合理发展,保障每个人都能有安身之处是备受重视的民生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就更需要加快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建立充足的保障性住房,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

2.2 刺激居民消费

推进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还为刺激居民的潜在消费提供了条件。国家推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性住房,不仅提高了居民的居住水平还能显著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合理的住房布局,为改善居民的消费条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逐渐刺激居民的消费。

2.3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008年住建部负责人表示在未来3年内,平均每年要为住房保障投入3000亿元。按照这样的投资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预算,投资不仅会为紧张的房地产市场提供缓冲,还将会显著带动上下游的产业。例如钢铁、水泥消费量的增多会显著带动此类产业的发展。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又会创造出额外的就业岗位,这样又可以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

国家政策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将建成3600万套保障房,确保保障房在住房中比例提高到30%,期望通过大力度的住房保障,能为人民的安居乐业提供支持。但是在实际推行住房保障的过程中,却浮现出种种问题。

3 我国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

3.1 住房保障建设资金不足

虽然中央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有一定的补助,但也需要政府投入不少的资金,对于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不太发达的中西部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压力,想要发展合理的住房保障仍然有很大的资金不足。

3.2 住房保障立法不完善

目前,住房保障的制度立法还没有完善,缺少针对住房保障的整体性政策。通过完善的住房保障立法不但可以为居民的住房提供保障,更可以为推进住房保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完善的立法才能保证住房保障的合理开展。

3.3 保障机构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住房保障机构是房改机构。在推行住房保障的过程中,与房地产业的博弈使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步履维艰,一些房改机构的设置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房改工作处于停滞阶段。除此之外,地方住房保障机构也不尽健全,多数城市机构人员配置很难完成中央关于各地保障性住房的任务。

3.4 住房保障覆盖面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原有的旧房被大量拆除,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也在与商品房建设的博弈中居于下风。一方面原有房源的丢失,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阻碍,本身保障性住房的数量就存在不足。同时,随着农民工进城人数的增多,这部分群体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因为种种的限制,却被隔离在保障范围之外。除此之外,对于那些没有资格申请廉租房同时没有经济实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人群,也在无形中被排斥出保障之外。

3.5 管理不健全,难以实现住房保障的公平原则

住房保障主要是针对中低收入群体开展的民生工程。只有建立健全的监管体制,才能保证中低收入群体能享受到这样的保障。另外,居民的收入会随着时间改变,需要建立动态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才能确保住房保障的公平。

综上,只有正确处理住房保障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社会住房保障政策,才能缓解市场环境下住房困难问题,为社会中的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支持。满足社会居民的住房需求,是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08.

[2] 冯念一,陈建忠,朱燕.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的思考.建筑经济,2007,(8).

[3] 连玉明,武建忠.中国民情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4] 向运峰.我国住房保障对策研究.当代经济,2011,(8).

[5] 张道航.住房保障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校学报,2010,(3).

作者简介:张源(1986-),女,河南商丘人,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动物疫苗市场现状浅析 篇4

招标疫苗在畜牧业预防重大疫病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使免疫范围得到扩大, 效果得到巩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冷链运输暴露出的问题可能导致疫苗效能难于保障。今年两会期间, 林印孙代表建议:疫苗由行政主管部门大包大揽转变为政府监督、企业根据需求自行从市场采购;将政府直接分配疫苗产品转变为对执行了普免的防疫企业根据发票报销费用。

随着WTO保护期到来, 政府“黄箱政策”逐步取消, 需要探索新的扶助模式, 如配套专项资金、金融合作、保险合作等。政府已经意识到市场化的重要性, 未来将减少采购份额。四川资阳已试点由养殖户自行采购口蹄疫疫苗, 可以预见这将是市场化的开始。

疫苗企业已在转型, 部分企业的市场苗销量已超过招标苗, 营销能力和渠道建设将是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2 动保疫苗企业竞争加剧

2012年全国疫苗企业超过100家, 但随着行业内的转型, 如今仅剩80家, 且部分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点, 生存艰难。国外动保行业的发展历程表明, 并购整合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新常态, 低品质且产能过剩者, 必将被淘汰。随着二维码的普遍使用, 产能过剩的企业必将经受痛苦的考验, 留下的将是一批生产合理、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据报道, 整个动保行业总产能大约1 500亿元, 然而, 2015年行业总产值不足500亿, 仅占实际产能的30%, 闲置的产能达70%。

3 资本化趋势越加明显

近年, 疫苗企业掀起上市潮, 进入资本运作市场, 如普莱柯、海利生物主板上市, 而新三板也成为疫苗企业请来的融资渠道, 借助融资加快发展成了一条快车道。与此同时, 疫苗行业的兼并整合速度加快, 大企业资本融入特色产品线的疫苗企业, 如海正药业收购云南生物制药, 海大集团收购四川川宏生物、四川海林格, 瑞普入股华南农大生物制品厂, 金河生物入股杭州荐量等等, 资源整合, 优势互补, 加速发展。2016年疫苗行业深度变革, 在有了融资的帮助下, 国产疫苗企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壮大和发展, 但竞争将更加激烈, 集中度也将越来越高, 企业数量将进一步减少。

4 服务资源重叠

随着产品同质化加重, 动保企业有各自的技术服务团队, 除了产品的卖点, 还有服务的卖点, 如养殖技术、疾病诊断、预防、抗体检测分析。饲料企业也在做这方面的服务, 如剖检分析、抗体分析等。一个养殖户可能得到多家动保企业的帮助, 服务内容重合交叉的现象越来越多, 无形中也存在着一种服务资源的浪费, 而这其实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企业如果没有突出产品, 很难在市场中继续占据一席之地。

浅析中国茶叶出口现状 篇5

前言

我国作为茶叶发源地,具有千年茶叶出口历史,是世界上最大茶业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茶叶出口金额达到5亿美元。据业内专家估算,茶叶出口带动了1200万人就业,其中茶农约1120万。

茶叶出口主要包括绿茶、红茶、特种茶三大部分。其中绿茶出口规模居世界首位,出口达11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21.87万吨,金额3.9亿美元,约占世界绿茶贸易量的83%。绿茶出口对北非、西非、独联体市场增势强劲;对美出口量大幅上升;对欧盟出口继续呈大幅上升趋势;亚、非地区的伊斯兰国家是我国绿茶传统主销市场,对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加纳、阿尔及利亚、美国和日本出口绿茶均在万吨以上。美国、俄罗斯是我国出口新兴市场,也是我国茶叶出口新的增长点,并表现出巨大潜力和购买力。另外我国出口红茶3.15万吨,金额4,245万美元,出口特种茶3.64万吨。

一、中国茶叶产业出口现状

(一)价增量减,喜少忧多

我茶叶出口未能再现去年量价齐增的格局,可谓亦喜亦忧,喜少忧多。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茶叶出口14.73万吨,同比下降3.97 %;金额约3.61亿美元,平均单价2447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4.67%和8.99%。喜的是,向美国、俄罗斯出口出现大幅增长,同比分别上升41.6%和22.05%,日本自2005年以来大幅下降的态势得到遏制,同比微增0.56%。忧的是,传统市场茶叶出口数量呈下降态势,特别是我茶叶出口第一大市场摩洛哥同比下降

9.46%,第二大市场乌兹别克斯坦同比下降53.24%,从2009年的第2位降至第5位。

(二)茶叶出口经营权放开

随着茶叶出口经营权和出口配额的逐步放开,茶叶出口企业逐步增多且优劣混杂,少数企业为追逐眼前利益在出口中低价竞销、以次充好,不但严重扰乱了国内经营秩序,使得茶叶出口价格整体下滑,茶叶出口全行业利润水平难以保证,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我国茶叶在海外市场的口碑。

(三)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

我国茶叶出口市场主要是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茶叶出口贸易中品种主要是绿茶。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中遇到的一个很大的障碍是农药残留问题。世界茶叶进口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自身的因素不生产茶叶,对进口茶叶制定非常苛刻的农药残留标准(MRLs)。如欧盟2000年7月1日起,实施的茶叶中农药残留新标准,受检农药品种从6种增加到108种,限制使用的农药从原来的29种增至62种,将大部分农药残留标准降至原来标准值的1/100~1/10。在2000年底欧盟又加高贸易壁垒,对茶叶检测执行更为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而且受检的农药品种增至134种。2002年欧洲茶叶委员会对进入欧盟地区的茶叶实施更加严格的农药残留最高限量(MRLs),如氰戊菊酯最高残留限量(MRL)值由10mg/kg降至0.05mg/kg。喹硫磷(MRL)由2mg/kg降至0.1mg/kg(仪器检测最低线)。在2003年3月14日发布的2003/0052(COD)法规中规定,将从2005年起对未在欧洲或没有充分依据说明其残留对销费者不构成危害的农药在食品中残留量均不得超过最小违约标准0.01mg/kg。德国的技术标准中,绝大部分农药也从LOD作为MRLs;相应法规还规定,今后的新农药除了某国一方提供田间实验资料并经过欧盟和德国一方允许以外,其余均以LOD作为MRLs。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复杂多变是影响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又一绿色技术壁垒。自1993年以来,欧盟先后颁布了至少15个涉及茶叶种农药残留限量的法规。目前还在对约600种农药进行重新的评估和审定;最近又出台了若干关于修订标准的法规和指令,以后将有一系列标准被修订。日本大藏省于2002年修订了《食品卫生法》,增加了对进口产品的检验环节和检验的批次,提高了产品标准,加大了对不合格的认定范围和惩罚力度。德国等国家也不时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变更技术要求。另外,各国的产品认证体系种类繁多,认证程序也被经常修订和补充,进口商只有得到确切的认证后产品才允许进口。对于如此的绿色技术壁垒,我国出口商一般难以适应,从而影响我国茶叶的出口增长。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产品贸易的影响

(一)影响我国茶叶的出口量和出口创汇

随着发达国家绿色技术壁垒的技术标准越来越高,我国的茶叶出口贸易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其表现在我国茶叶出口的数量和金额占世界茶叶出口的数量和金额的百分比均有一定的下降。1992~2002年我国茶叶出口占世界茶叶出口贸易量的百分比由16.73%下降到13.77%的总趋势。同时我国对发达国家的茶叶出口的国别贸易亦有下降的趋势。以欧盟为例来说明绿色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1993年至1999年间欧盟曾是我国红茶出口第二大市场,但从此以后迅速减少了从我国进口茶叶,到2002年其进口茶叶占我国红茶出口的份额跌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只有10.37%。我国对欧洲的绿茶出口也同时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从2000年我国对英国的绿茶出口额从154.01万美元降至2002年的94.53美元,年均下降21.7%。另一出口额下降明显市场是法国,其占我国绿茶出口比例从2000年的6.97%降至2002年的1.41%,年均下降56.8%。

(二)绿色壁垒影响我国出口茶叶的竞争力

我国茶叶出口时必须满足进口国的技术标准、法规等,为达到进口国的技术标准、法规,我国茶叶出口企业必须进行较大的设备、人力的投入以及支付昂贵的认证、注册、评审等费用,这在客观上增加茶叶出口的成本,这种成本主要是指一次性的初始成本和持续成本。前者是指达到技术法规与标准的要求而在生产、检疫等环节进行技术改造与生产或努力所导致的成本增加,包括一次性的技术设计更新与生产工艺改进、投资于新设备的资本投入,以及改进企业内部测试与检验程序并建立新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成本。后者则包括产品进入市场后不断发生的长期质量控制成本,持续成本则意味着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使产品的比较优势减弱,有时甚至没有比较优势。这种状况最终影响我国茶叶的出口。

(三)增加茶叶生产成本

为达到欧盟等茶叶进口国的农残及安全、卫生标准,我国茶叶生产主体和出口企业不得不改进有关茶叶生产、加工环境,增加卫生质量的检测、认证和签证等费用,使得出口茶日益上涨的销售成本进一步提高;据统计,要达到欧美准入标准,茶叶从采摘、拼配、加工、包装到储运每批次需要检测农残指标数至少在43个以上,微生物和有害金属检测指标在13个以上,整个过程每个批次茶叶的检测费用高达33600元。企业为方便检测和自查,一般需引进德国检测设备,每台70万元人民币,同时还要负担各种各样的大量消耗的检测制剂的费用。除了

检测成本外,在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成本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增加。再加上我国目前针对从事绿色出口的茶农和茶叶加工企业的鼓励措施却还是空白。

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一)实施无公害茶工程,有效控制农残问题

应研究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先进标准,修订和制订一套与之相接轨的卫生标准,使国内的茶叶生产有据可依,出口企业能有章可循。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措施有:首先,对茶园的病虫害要走综合防治之路,严禁一切高残留农药在茶树上使用;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农药使用量;加强现有茶园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加强茶农素质教育,提高茶农合理使用农药、科学使用农药、适时施药、抑控弄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严禁安全间隔期,改进施药方法和施药机具,提倡以容量喷药代替高容量喷药,这样既可以提高效益和防治效果,又降低成本和农药的危害。最后,加强农药品种的开发、引进和实验推广,特别是生物农药、环境较好的农药研究和开发;要提出不同病虫害防治对象,不同常规农药品种的替代品种。

(二)从源头抓好质量和安全卫生

目前,阻碍我国茶叶出口的表面上是“绿色壁垒”,究其根源却是茶叶中的农药等有害成分残留问题。不能排除某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限制我国茶叶出口而设的壁垒,但毫无疑问的是,对照国际检测标准,目前我国不少茶叶的确存在着农残和卫生质量不合标准的问题。应该在企业统一组织指导下,成立茶叶工、贸一体化组织,参与发展我国茶叶出口基地建设,加大茶叶科技投入,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进行生产,推广实施有机肥代替无机肥,以生物防治为主代替化学防治为主的生产过程。

(三)建立茶叶绿色出口补偿机制

借鉴欧盟对农业的补贴方式,我们应间接补贴和直接补贴并用。凡用于公共设施、公共平台的建设和完善用间接补贴手段予以扶持,对涉及到具体茶农和出口企业的亏损则采用同生产和出口挂钩的直接补贴方式,把补贴经费直接发到农民或企业手中。从长远看间接补贴为主要补贴形式,但近期内应加大直接补贴的力度,帮助茶农和企业弥补因绿色生产遭遇的损失,树立他们突破绿色壁垒的信

心。

(四)依靠比较优势原则,调整茶叶种植结构。

由于我国茶叶生产禀赋在不同地方有很大的差异,茶叶生产比较优势存在地域上的差异。因此我国茶叶生产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合理地安排生产布局,提高我国农业资源的效率。

(五)加强技术标准、质量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

相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程序,我国茶叶标准制定工作是滞后的。如欧盟对进口茶叶农药残留限量达56项、英国13项、日本64项,而我国迄今只有两项农药残留指标:六六六和滴滴涕。无标可循、有标不采在我国农产品领域表现很突出。在认证体系建设方面,我国目前采用食品质量安全认证重要是质量体系认证,即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产品质量证认主要有三种:(1)各省市自行开展的无公害产品认证。(2)由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实施的绿色食品认证。(3)有机食品认证。目前有机食品认证主要以国外机构为主,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农产品认证体系。另外我国认证机构数量繁多,各认证机构所规定不同的认证标准造成通过认证的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使消费者难以把握质量标准。因此,我国在今后应该狠抓质量标准的控制制定和实施,提高茶叶采标水平,完善我国认证体系建设,加快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品认证互相交流,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制定统一的农产品认证标准、程序、标志推动我国农产品包括茶叶在内的质量安全认证工作。

(六)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大力加强信息收集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在国外技术壁垒预警机制,加强对国际环保认证标准研究,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收集国外涉及茶叶的技术规范、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的数据库,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茶叶出口企业及有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使企业及时做好防范措施,突破国外的绿色技术壁垒。

参考文献:

[1]贺旭辉,闫逢柱.如何提高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基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尼和肯尼亚的比较分析[J].经济透视,2006,(2).[2]许咏梅,高启杰.技术壁垒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5).[3]顾国达,等.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日茶叶贸易为例

中国开源社区现状浅析 篇6

创新 开源之源泉

技术发展依赖于创新举措。没有那些脱离束缚的好想法,技术发展将停滞不前。与此同时,创新也促进了企业与社会的进步。那么,什么地方的创新最多?不是SUN,不是苹果,不是Google,不是微软正确答案应该是:开源社区。要说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也许不一定来自开源社区;但要从数量上论的话,开源社区无疑是最大的创新工厂。创新已逐渐成为一种产业,而工厂也正是“复制”的代名词。

要进行IT技术的创新,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去模仿那些成功的创新模式。国内的开源环境确实还一般,国内的公司普遍使用开源软件,但大多都是拿来主义,修改优先,原创极少,甚至有些公司干脆将剽窃称为自己的原创。其实抄袭也没什么,问题在于抄到的是皮儿还是馅儿:只抄到皮儿,那就是剽窃;抄到了馅儿,那就是观摩学习后的升华。为啥西天取经这种明显的抄袭行为能流芳百世?一来人家玄奘在翻译的同时标明了出处,二来人家做了再创作,加入了自己的见解,升华了高度。娱乐圈里的模仿也是随处可见,王菲、那英、刘德华、张学友等明星在形成个人风格之前,都是从模仿开始。演艺明星和喜剧演员也从来不避讳自己的模仿技艺,小沈阳的走红除了借助央视春晚这一平台,他本人的模仿功力也是让观众折服的重要因素。

奉献 开源之动力

开源的发展离不开社区的发展,我国的开源社区已从最初的爱好者社区发展到具有开发、应用、服务功能的稳定社区。开源的发展离不开“奉献”二字,我们对开源的直观的认知,是一系列的开源软件,比如Linux,Apache,MySql,PHP,Python,Ruby等等。而这些软件的背后,大多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是其核心的维护者。开源中国社区联合创始人张海龙在接受周刊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开源中国社区(oschina.net )一开始是个人兴趣而做的。因为平时在开发过程中常常需要查找一些常用的开源软件,用搜索引擎十分不方便,于是就自己开始建立开源软件库。后来慢慢加入了新闻,论坛,博客等功能,逐渐发展到现在这样。”

国内开源的现状是有较大数量的企业在积极的参与开源、贡献开源,并不单纯都是拿来主义。比如,豆瓣、淘宝等一些公司,纷纷把自己的一些项目开源出来。通过参与开源社区,企业可以与全球最优秀的开源人才、最优秀和庞大的开发团队合作,第一时间分享开源最新的技术和理念,以最快的速度部署新的应用等。中国开发者不仅要做开源技术的实践者,更要做贡献者,应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反馈到社区中去,共同维护开源社区这样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中国的开源社区里,有众多的默默贡献者,究竟是一股什么力量吸引他们愿意跟人分享交流经验技术?为此,周刊记者采访了中国“Duke选择奖”得主之一、ThoughtWorks的资深程序员、首席咨询师郑晔,他表示:“我个人一直热衷于知识分享,从很小的时候,通过给别人讲题,我就发现把知识分享出来,其实是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对于程序设计而言,源码是最直接的知识分享,源码面前无秘密。从一开始学习编程,我就喜欢到处找各种各样的代码来读,学习各种各样的编程技巧。所以,当我知道开源这个概念的时候,仿佛面前打开了一座宝库,那是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在深入这个领域之后,郑晔的感触就更深了:“从开源项目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我现在还记得自己当年阅读SpringFramework源码的情形,那是我第一次在开源项目中发现了一个小问题,在邮件列表里报告了这个问题。当我看到自己报告的问题被修复时,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随着自己经验的增多,我就越来越希望能够贡献一些东西,用代码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知识,以自己的能力回馈社区,希望也有人能从我的代码中有所领悟。获取与奉献,相辅相成,才能让社区更蓬勃的发展,让个体从中受益。”

开源安全 拨云见日

在开发内部和外部应用程序时,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开源代码,使用免费预构建的组件,而不用自行编写代码,能够显著缩短应用开发时间和提高软件开发成功概率。

在开发应用程序时,开发团队可以轻松使用上百种的开源库、框架和工具,以及无数来自互联网的代码。开源已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并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然而,企业在使用开源技术时,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便是开源软件的安全性。当提及这一问题时,张海龙向周刊记者介绍,开源中国今年推出了 git.oschina.net 源代码托管平台,平台本身的安全性是通过加密、备份等技术手段解决的,开源项目的代码审核都是由项目发起人自己完成的。

在托管执行环境中使用托管代码及其编译,可以避免许多典型的导致安全黑洞和不稳定程序的编程错误。同样,许多不可靠的设计也自动的被增强了安全性,例如类型安全检查,内存管理和释放无效对象。程序员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关注程序的应用逻辑设计并可以减少代码的编写量,这就意味着更短的开发时间和更健壮的程序。

开源助力大数据精进

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聚焦于大数据技术领域,而开源恰恰是大数据技术的灵魂。现在已经有了许多数据相关的开源项目和工具,例如众所周知的Hadoop。

现在最为欠缺的并不是数据分析的工具,更多的是怎样把这些工具与实际的业务场景结合起来。很多人一想到大数据就会想到Hadoop,但实际上,程序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业务场景,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例如需要评估,是否需要实时分析,如果是,也许Storm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是否需要对单一记录的处理,而不是分析,如果是,也许一些NoSQL就可以满足需求。

ThoughtWorks公司最近在做的就是这样的探索,他们制作了一个大数据工具的全景图,然后,帮助客户分析其业务场景,看看客户需要的大数据需求,属于哪种类型,再结合全景图以及客户的技术栈推荐相应的工具及解决方案。

郑晔认为,随着大数据概念的发展,程序员们的技能需要更新,需要更好的熟悉这些工具,但最重要的是对于数据分析技术的熟悉。数据分析,这个原本对程序员很高深的词汇,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变得随处可见,甚至有可能成为程序员的基本功之一。

结语

总之,使用开源技术的好处颇多。简单来讲,它有利于减少垄断,减少某一个公司,或者几个公司对业界垄断性的管理和控制;非常有利于公平的竞争,进而催生大量的创新,并将之宣告世界,被众人所接受。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大公司开始涉足开源,并努力营造一种开源文化。在这样的氛围中,对程序员是友善的,程序员在其中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更好地自我实现。

未来,如果能有更多关于开源的报道和活动,给更多开源项目和开源人曝光的机会,那么开源技术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不可攀了,开源会逐渐从IT行业的创新工具变成普通民众的日用品。

社区全科医生现状浅析 篇7

1 全科医生现状

1.1 全科医生严重不足

与国外全科医生一般占医师总数的1/3甚至1/2相比, 截至2012年10月我国注册的全科医生8万余名, 仅为执业医师总数的4.3%[2]。2012年5月, 上海市统计局依据国家批复本市常住人口总量, 对各区县上报人口数据评估后, 核定浦东新区2011年底常住人口为517.5万人, 以1位家庭医生服务2000人计算, 浦东全科医生需求量超过3000名[3], 而目前注册只有一半左右。

1.2 缺少良好的技术培训

完整的医学教育是由医学本科教育、住院医师培训、专科医师培训和持续的继续教育构成的连续统一体, 各部分之间有明确的时间界定[4]。社区医院由于病种多, 有的医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仍停留在专科和生物医学模式, 没有立足基层。因此,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医生的培训, 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诊疗技术十分迫切[5]。

1.3 收入水平较低

与专科医院相比, 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要扎根基层, 但收入状况却不尽人意。因此,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难以吸引和稳定人才, 条件较为艰苦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边远地区尤为突出。面对就业、成家、买房、养育子女等生活压力, 无论是刚刚毕业的医学生还是经过转岗培训的医生, 到基层去的吸引力很小。

1.4 职业成就感不高

全科医生承担着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预防保健及常见病诊断与治疗等多重职责。遗憾的是, 目前仍有一部分人把全科医生想象成“赤脚医生”, 认为他们只会“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遇有身体不适就跑大医院, 使得社区医疗机构病人少, 全科医生职业成就感不高。

1.5 缺乏晋升机制

目前医师晋升要有论文、外语和科研, 而全科医师缺乏全面的培训及学习实践的机会, 限制了个人的提高和发展。

2 对全科医生发展的建议

2.1 培养模式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 中国将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推行5+3模式, 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 (含中医学) 本科教育, 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在过渡期内, 3年的全科医师培养可以实行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 制度的建立为充实全科医生队伍提供了保障。

2.2 完善全科医生培养

借鉴美国医学院对全科医生定位培养, 资格认证机制, 甚至细化到医生与病人相处时间的多少。注重培训方法, 培训标准和课程设置应有规可依。同时, 加强全科医生的心理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全科医学知识的更新与补充。通过培训, 使每位全科医生能够全面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能, 对突发的医疗应急事件能够正确处理和救护。

2.3 提高全科医生收入

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应针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收入保障机制, 使基层医疗机构真正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强大队伍。

2.4 完善全科医生职业晋升机制

针对基层医生的具体情况, 职称晋升参考指标不应仅限于外语水平和科研论文的发表情况, 更应重视业务能力的考核。

2.5 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工作站

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建立, 既是全科医生履行日常诊疗和健康服务、管理的工作平台, 又是全科医生自我学习和提高的工作平台, 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3 小结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合格的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2]。发展全科医学, 需要政府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 并需要政府、公立医院、基层医院乃至各大医学院校的通力配合,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区居民健康守护人。

参考文献

[1]吕兆丰, 郭爱民.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

[2]姜润生.中国全科医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 (10) :1.

[3]刘铁琳.全科医生社区“挑大梁”供不应求上海仍有近三千缺口[EB/OL].http://www.new.ifeng.com/gundong/detail.2011-10-16.

[4]鲁建华, 陈融, 王青青.美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综合性医院全科医生培养的启迪[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3, 11 (1) :50.

浅析我国地籍管理现状 篇8

一、我国地籍管理取得的进展

第一, 土地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得到加强, 土地登记制度逐步建立, 登记覆盖面不断扩大。土地登记公开查询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经验, 土地登记中介代理试点工作稳步推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研究已经启动, 为扩大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覆盖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取得进展, 修改了《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解决了一批多年遗留的权属问题,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第二, 基本建立了土地调查统计制度, 地籍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完成后, 变更调查已形成一项基本制度, 通过半年预报、年度变更调查统计分析等形式, 及时汇总全国土地变化情况, 保证数据的翔实、准确, 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保证了土地管理各项决策的落实。

第三, 土地遥感监测范围不断扩大, 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的科技水平。大范围运用美国TM和法国SPOT卫星数据以及航空摄影资料, 对全国50万以上人口城市进行监测, 国家直接准确地掌握了耕地变化情况、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趋势等第一手资料, 同时, 为土地执法监察提供了重要手段;完成了全国重点地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完成了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 监测成果得到较好地应用。

第四, 在不断总结各地典型经验的基础上, 大力开展土地调查、登记、统计制度的调查研究, 积极推进调研成果的转化。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要建立统一的土地分类、调查、登记和统计制度。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地籍管理现代化稳步推进。同时, 地籍管理应用软件的采用,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为全面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

二、当前地籍管理存在的不足

第一, 地方上, 尤其是乡镇地区, 对地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有一些地方对地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仍明显欠缺, 仅仅认为地籍管理无非是发发证书、出出数据、调处调处纠纷, 没有把地籍管理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机构、队伍、经费等均没有必要的保障, 地籍基础建设不能跟得上业务工作的需要, 严重影响了地籍管理事业的发展。

第二, 地籍机构队伍建设与新形势对地籍管理提出的要求还很不适应, 地籍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目前, 尤其是乡村地区的基层国土管理部门, 从事土地登记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率不高, 部分登记工作人员未经岗前培训考核, 加之一些乡镇土地所长期机构不健全, 一些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法律意识淡薄, 责任心不强, 造成土地登记中出现诸多问题, 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土地登记的规范化, 并保障土地登记的质量, 由此引起土地权利争议、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时有发生, 严重地制约了地籍工作的持续发展。

第三, 土地统一登记存在法律上的障碍, 农村土地登记进展困难。目前, 国家的有关法律政策尚不到位, 土地的统一登记尚未实现。长期以来多部门发证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 林权证、草原证、土地承包权登记的作用与效力与土地证不协调。

第四, 地籍基础工作缺乏有效的经费保障, 土地登记工作开展难度大。在土地登记发证过程中, 地籍管理、地籍调查和地籍档案管理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然而, 目前国土部门要求只收取工本等费用,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影响了地籍经费投入的保障和地籍规范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三、做好地籍管理工作的对策探讨

第一, 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 组织学习培训, 提高地籍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加强地籍管理队伍建设。各地要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 加强地籍业务培训, 举办综合性培训或分期举办土地登记、土地调查、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等专项培训, 旨在通过培训不断加强地籍人员的土地登记意识, 提高对政策、业务的熟悉程度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第二, 确立土地统计、土地登记发证统一制度, 推动依法行政, 实现土地登记法制化。应将林业部门、农业部门等的林地、草原、水面、滩涂相关权利登记、统计发证职权划归土地管理部门, 以实现地籍管理利用的统一规划。首先, 要建立土地登记法律体系, 包括立法思想、土地权利的设置、登记规则等都要以法的形式明确, 进一步完善《土地登记规则》和《土地登记办法》等规章, 并上升到立法层次, 加强土地登记的立法工作。其次, 在建立土地登记法律制度体系方面, 做到土地登记的权利内涵统一、登记程序统一、登记机关统一和法律依据统一, 保障土地登记在法律方面的支持。再次, 加强土地登记法制建设, 要以关系广大土地使用者的切身利益为基础, 用法律规范土地登记行为, 从房地产上市交易、抵押和拆迁补偿等显化土地权属价值的行为进行规范, 实现土地登记的法制化。

第三, 加大资金、人力的投入, 实现地籍资料的规范化和现代化。首先, 加大人、财和物的投入, 尤其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 加快地籍基础设施的建设, 不断加强地籍基础建设, 加快地籍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其次, 由于地籍管理作用的凸显, 土地登记的地籍管理社会化服务已经充分运用到平时的工作实践中, 更好的完善土地登记资料, 公开查询制度, 充分利用地籍成果, 服务群众, 拓宽社会化服务领域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前进努力的方向。再次, 做好详查资料、历年变更资料入库等工作, 形成土地登记统一数据库。

浅析我国企业年金现状 篇9

一、当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立法不健全, 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不明确

2004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 对我国的企业年金做出了制度上的安排。但关于我国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却一直没有出台, 只是以各地区的“试点方案”、“试行办法”等文件形式出现, 不像社会保险费, 税收优惠政策是以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明确的。因此, 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显得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足, 致使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存在地区性差别和费率标准差别。

2. 企业自身发展滞后, 建立企业年金能力不足

目前, 我国已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 大多数是具有雄厚经济实力, 经济效益好且享受国家一些税费优惠的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的企业。相对而言, 由于中小企业不具有发展眼光, 且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 对建立企业年金显得无所适从或有心无力, 这就给企业年金制度的全面推开造成了很大障碍。

3. 投资渠道狭窄, 企业年金保值增值困难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手段少、投资方式单一是制约企业年金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实行基金制的企业年金, 关键是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目前, 我国对积累的企业年金基金, 主要采取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家债券的方式运营管理。而我国资本市场近年来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仍然表现出秩序不健全、运行欠规范等问题, 潜在的投资风险不容忽视。

二、推进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

1. 健全企业年金政策体系

首先要加强企业年金的立法工作。政府对企业年金采取的政策措施引导着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的方向和发展质量。现阶段, 当务之急的是由政府尽快出台关于企业年金的相关法规, 并对企业年金的性质、企业年金管理机构、企业年金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地位和与其他金融保险机构的关系加以明确。

其次政府要借鉴发达国家企业年金成熟经验, 制定税收优惠配套政策。明确企业年金是否能列入企业成本, 明确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的政策优惠和税收优惠政策。

2. 发挥企业内在因素

(1) 企业年金方案的制定

企业年金方案要包括运行依据、监管机构、中介机构、投资市场、资金能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体系。企业年金方案的制定, 不但要有利于企业年金制度和企业自身长远发展, 还要遵守国家关于企业年金制度的的相关规定。

(2) 企业年金制度的宣传

开展企业年金制度的宣传工作是实施企业年金制度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宣传让员工明白企业年金替代率、基本原则、企业年金治理结构等, 有利于激发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宣传可采取专题讲座、职工座谈会、发放政策明白纸、悬挂条幅等形式进行。

3. 加强企业年金基金市场建设

(1) 加强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相比发达国家, 我国金融市场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 在介入企业年金这个市场之前, 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基金公司等都必须苦练内功,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防止企业年金遭受侵害, 保护年金成员和投保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建立不同管理服务机构的相互制衡制度。二是建立报告和披露信息制度。在安全性和收益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保证对年金筹集、投资管理实行全程监管和主动监管。在政策上对投资渠道进行支持, 在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上下工夫。

(2) 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为企业年金进入资本市场开辟渠道。从现阶段看,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增加投资工具。开发适合企业年金基金性质的金融衍生产品。二是在监督和管理上对上市公司强化管理。在减少投资风险的同时, 既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又要降低过高的股票市场盈率。三是成立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委员会, 对评估、评价机制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

(3) 试行托管制度, 确保企业年金的安全

实践证明, 托管制度是企业年金资产安全和规范运作的重要保障, 是维护企业及职工利益的有效机制。引入托管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离企业年金基金的使用权和保管权, 实现投资管理人与托管人相互监督、相互制衡, 最终维护年金受益人的利益。委托管理, 要将企业年金与企业的其他资产分开运行, 企业年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职工切身利益, 企业生产经营发生困难时, 才不会影响职工个人年金的积累。

4. 制定科学的制度内容

首先要确定合理的养老保险替代率。企业年金制度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有益补充, 适当的下降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对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完善具有积极作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适当下降符合当前职工和企业的缴费能力, 符合“广覆盖, 低水平”的社会保障要求, 有利于改变企业职工的传统养老观念, 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不同地区的企业经济状况, 制定有利于企业年金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合理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

其次企业年金应采用单建个人账户的模式进行管理。与发达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同, 我国在1997年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 即采用了统帐结合的管理方式。而企业年金制度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同, 是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自愿建立的。因此, 企业年金应参照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模式, 实行完全积累, 将资金总额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管理。

浅析英语分级教学现状 篇10

从2003年开始, 教育部在全国陆续启动了新一轮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 并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列为分步实施的四项工程中的第二项。2003年12月2日, 教育部高教司下发了关于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有计划、分层次、按步骤地选择部分高校依据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试点。立体化、多样化、个性化、互动性将成为新教学模式背景下教与学的基本特征。2007年9月26日, 教育部公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课程要求》) , 教学要求指出, 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 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制订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前, 各个学校仍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寻求英语分级教学的突破口, 努力改变以往“分级教学就是分快、慢班”的简单做法, 使之更加科学化、人性化。专家指出英语分级教学要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出差异化和层次化。一些院校在英语分级教学课程安排上也突破了旧有模式。

一、分级现状

我校英语提高班学生一般基础较好、对英语也有较为浓厚的兴趣, 而且自学能力和语言能力比较突出, 学生入学后从大学英语第二册学起, 教师授课时主要采用交际法, 结合少量精讲并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 扩大词汇量、开阔视野。对于普通班学生, 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灵活多变, 教学活动将精讲和泛讲相结合, 但以精讲为主。精讲难度适中, 而且比重大于提高班。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提高班的学生潜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只满足四级通过率, 缺乏目标进取心, 与华电培养高素质人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普通班学生的四级通过率虽然在提高, 与国内高校相比有一定优势, 但四级成绩边缘群体学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英语能力的后续培养也是英语分级教学的薄弱环节。机考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这些边缘群体学生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随着四六级考试形式的改变, 我校的分级教学要再上一个台阶, 以适应四六级机考形式, 提高我校四六级通过率。

二、问题分析及对策

针对在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对分级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对策。

首先, 提高班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学生没有接续高中较好的英语基础进行提高, 而是过早的进入四级强化训练阶段,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应为较高水平的学生设置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学习目标, 应增加听说等实用技能训练, 听说读写等几方面同步加强训练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不仅满足应试需要, 也进一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其次, 后续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对于英语较好的学生在顺利通过国家四、六级考试后, 可以免修一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必修课程, 并且可以结束英语课程学习。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尚为形成的大学生来学不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和维持, 这将对未来就业和英语运用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在英语改革过程中应加大英语必修课程的设置, 以监控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效果。并且要广泛开设全面的英语选修课程, 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重视学生英语后续能力培养。

最后, 普通班的边缘学生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边缘学生课堂课外学习状态松散, 缺乏自控力, 没有有效学习方法, 需要进行特殊管理, 授之于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联合管理机制, 有效的约束了学生的出勤率,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09年12月份四级统考全校过级率达到82%。

结束语

浅析小学体育的现状 篇11

不久前,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英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尝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4)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

如何改善当前学校体育工作落后状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二、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三、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第四方物流现状浅析 篇12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竞争力

一、历史演变

物流的概念最初起源于美国, 被叫作“Physical Distribution” (即PD) , 汉语是实物配送的意思。1963年这一概念进入日本, 当时对物流的定义是指在连接生产和消费间, 对物资实施保管、运输、装卸、包装、加工等功能, 以及作为控制这类功能后援的资讯功能。它在物资销售中起到桥梁的作用。中国引入这一概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当时“物流”英文称“Logistics”, 原意为后勤, 后来转用于物资的流通, 形成了沿用至今的现代物流概念。它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 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思考的一种战略措施。物流作为与能流、资讯流并列的三大流通系统之一, 是继劳动、资源之后的第三个利润的源泉。21世纪是国际物流业大发展的时代, 资讯化、网络化、智慧化、柔性化、标准化和社会化将是其显著的特点。

在当今的供应链环境中, 有一项公认的事实:顾客对他们的供应商的期望越来越高。这种服务需求的增加随着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了加强。这些技术在提供物流服务比过去实质性改善的同时, 也会驱使顾客期望服务更大程度的改善。而顾客未满足的期望推动企业重新评估他们的供应链战略。由于存在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在物流外包程序以及形式上有了相应的扩展。由于第四方物流其产生的基础为第三方物流, 通过第三方物流的转化以及演变, 给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 第四方物流有着对第三方物流相同的性质, 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部分。在其优点以及特点上, 是第三种物流优势的集中。

第四方物流应用平台, 在企业资源的整合上, 提供了可能性, 并利用自身规模以及管理资源的优势、经验, 第四方物流成功建立了规范化经营模式以及资源整合平台。在信息应用以及资源共享方面, 提供了相关可能。在平台建设上, 实现了路径的优化以及输送线路的创新, 并且设立了环球跟踪系统, 对全球性的供应链实现了规范化管理。此外, 运用这个平台, 还可以为各方的企业实现物流管理程序的改造, 为相关的客户完成主动事件的管理, 并且对所有地方的交通模式进行整合, 采用多方结合的方式, 实现不同模式的运作。这一功能的实施, 使得客户实现了诸多事宜的分步管理, 通过一个供应链完成了所有企业的诸多等需求。它对供应链的各个方面, 都能做到一定的关注, 并且持续提供更新方案, 来对现有的模式以及操作方式进行优化, 完善现有技术, 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对于第三方物流来说, 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打破了第三方物流的原有局限, 真正做到了成本低、效率高、运作速度快, 实现了范围内资源整合。

4PL的概念几乎在国外发展的同时, 也在中华大地上扎根。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也必将暴露出来, 更多的资深人士以及物流咨询公司加入到4PL行列。在我国, 第三方物流起步较晚, 在物流水平以及运作模式上, 与发达国家还有着一定的距离。然而, 第四方物流的产生, 在整合了货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之后, 加快了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 因而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亮点。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 各经济主体要求不断提高, 传统型物流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 市场的需求也逐步发生了变化, 使得物流行业向着信息化、专业化以及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迈进。否则, 只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险境。

二、第四方物流管理系统现状分析

目前,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滞后信息化装备水平低下, 物流信息系统滞后。物流信息化是指将网络技术运用到物流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 它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上的网络化及对外联系上的网络化。内部管理上的信息化主要表现在:对原材料和制成品库存的实时监控、对产品销售量的预测等。这一重要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信息的专业化、信息收集代码化以及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发达国家大型企业一般情况下只需保存5天的生产存货, 而我们的企业则需保存45天甚至90天的存货, 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增加了企业各类成本, 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沉重的压力。而信息系统因隶属于不同的部门而各自封闭, 缺乏一致的信息化标准, 规范性差, 又给各系统之间的转换和衔接形成一定的困难。

第三方物流核心能力及其对物流整合的侧重点在于实际操作方面。相对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另一块———增值服务来说, 则显得供给和能力不足。这一块的本质特征是创新、超常规地满足客户需要。增值服务主要是借助完善的现代信息系统和网络, 通过发挥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的经验和专业技能来实现的。在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 很多的增值性服务, 在所依托的软件开发以及其实现功能上, 还很欠缺。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还基于传统型物流模式, 从最基本的运输开始, 有关运输工具和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信息系统上面投资不足, 第三方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一般也不是很高, 严重缺乏现代的物流管理人才, 不具备提供设立增值服务的条件。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的完成, 是一个具体的商务性活动。它所涉及的过程有:商流、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等。物流作为活动的基础, 通过信息流的桥梁作用, 运用商流这个载体, 从而实现资金流这个目的。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极其重要的。加上现代化的运作模式, 来构建一个低成本、高效率、合理通畅的物流体系。而电子商务其优势并不能充分得到发挥, 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物流体系。

因此, 第四方物流的产生, 不仅解决了资源的配置问题, 也加速了我国信息进程的产业化, 使得物流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地位截然攀升。如果和电子商务相互结合, 发展电子商务物流这种模式, 建立起全国性服务平台, 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源的整合, 就会进一步提升我国物流产业的服务质量, 更有能力参与世界物流行业的竞争。

当前, 我国现阶段运用电子商务运行的业务很多, 但在资源整合上, 并不具备一定的产业优势。第四方物流的产生也仅在雏形时期, 因此在建立资源整合平台上, 应加速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如上海新跃物流已经成为了成功的典型。新跃以打造物流汇中小型陆运物流企业公共服务和管理平台为基础, 通过变革物流模式, 提升运作管理, 增加业务的重组以及信息化服务, 构建了兼智能型、服务型以及运输管理综合性平台, 并与环境协调发展, 共建第四方物流信息服务供应链。从新跃的经验来看, 第四方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在其发展上, 遵循了以下模式:

(一) 变化中的客户需求始终摆在第一位, 为核心的动力之源。

目前, 随着网络在商业贸易活动领域的不断延伸和不断增大,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最大的贸易平台, 客户对过去的实体交易方式日益不满转而通过将交易方式转变为虚拟交易方式, 在他们心中关注的焦点和核心是将消费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供应链及其管理, 甚至要延伸到供应链大一统, 以实现网络虚拟交易和传统现实交易平台的彼此借鉴与融合。所以, 将变化中的客户需求始终摆在第一位, 是所有第四方物流企业扩大电子商务业务的立足之本、动力源泉和关键核心,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和经营成果。

(二) 全国一体化经营的市场营销系统是其业务之源。

现阶段, 传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发展的壮大期, 它的资源配置方式已不再是发展初期那种只限于一隅的小规模发展, 而是朝国内各地甚至世界各地进行配送的资源配置方式迈进。它把分散在国内各地市和全球各地市的装备材料、人力资源、商业信息、贸易专业知识及网络互联网统一收集起来, 然后将这些丰富的信息和资源进行全局化、多视角、完整性的融合与协作, 形成一条龙整体链条式的销售系统。所以, 建设完成全国和全球性的完整销售系统, 是第四方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要提供的主要内容, 这样才能确保第四方物流企业进行全国一体化经营。

(三) 物流、信息流、业务流三流合一的改变趋势为管理之源。

上一篇:基层法官的压力问题下一篇:高校外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