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设计课程论文

2024-11-25

图案设计课程论文(精选12篇)

图案设计课程论文 篇1

从前在我国, 职业教育虽然是国家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先天不足, 只是作为应试教育的一个“补丁”而存在。是为那些中考落败、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个技能培训场所, 故它在我们的教育链条中处于最薄弱的环节。如今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 国家教育部大力发展中职教育事业。作为中职学校的一线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更加繁重。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才, 顺利的输送给用人单位对中职教师尤为重要。

《图案》课程是美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中等职业学校的实用美术专业教育, 不是培养画家或纯艺术创作人员, 而是培养中等实用美术人才, 学生毕业以后能具备完成实际需要的设计和制作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就业需要, 从实际情况出发, 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把《图案》枯燥的教学与生动有形的《CorelDraw》与《PS》等平面设计软件课程结合起来。互相渗透, 相辅相成。

一、兴趣入手, 由浅入深

《图案》课程在各个中职学校往往只是一本书, 一支笔。在课堂上老师讲解方法, 做出范画, 学生画出作业。形式上没有新意, 而且中职学生一般都是在初中时候学习较差的学生, 对于这种常规的教学模式已经厌烦至极。但是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计算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以及普及, 使他们对计算机课程兴趣盎然。美术专业的学生近些年来以市场为导向, 为了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各个学校的美术专业开设了计算机平面设计等课程。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 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其中《CorelDraw》教学中有一些图形工具的使用和平面设计的原则与《图案》中的设计法则相同。《PS》中的一些色彩运用原则与《图案》课程中的色彩构成要素息息相关。那么充分利用这些教学中的特点把《图案》课程中的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与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中的一些软件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把通过《图案》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在计算机上通过软件来实现。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喜欢《图案》这门专业课程。由喜欢到掌握, 为其他美术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分节, 相辅相成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作为职教老师应做到一专多能。不仅能胜任素描、色彩等教学任务。也应对平面设计的软件有一定的把握能力。对于《图案》与《CorelDraw》、《PS》等软件的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首要的条件是:对《图案》教材有一定的把握。对《CorelDraw》、《PS》等软件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在这个基础上把《图案》全书内容分成几个知识模块进行讲解。再与《CorelDraw》、《PS》软件中的知识点通过自己设计的实例进行结合。

1.概述的重要性

概述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的心目中的地位是无关紧要, 往往被一些老师所忽略。其实不然, 概述主要起到了提纲挈领抛砖引玉的作用。它告诉学生这门课程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这门课程。这样一来作为老师更应该把概述这节课讲解的生动, 以吸引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图案》是使用和装饰相结合的一种美术形式。它是把生活中的自然物象, 经过艺术加工, 使其造型、色彩、构图等适合于实用和审美目的的一种设计图样和装饰纹样。对于上面的定义即难理解又枯燥无味。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可以把用在《CorelDraw》、《PS》制作好的图案展示给学生欣赏。引导他们说出图案在生活中的用途, 使学生了解图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既能加强学生对《图案》课程的兴趣, 又能使学生理解图案的用途。还能顺利的导入《图案》新课的内容。更能为《CorelDraw》、《PS》软件课程做好铺垫,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2.把握形式美法则, 对图案进行抽象

人们在长期的图案创作于艺术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总结许多关于图案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于这些法则的掌握也可以通过与《CorelDraw》《PS》的软件结合来练习完成。例如:在“变化与统一”这条法则的学习中, 可以利用《CorelDraw》工具的练习。矩形工具与圆形工具的使用方法相结合。并补充填色方法让白色与彩色之间进行变化。既能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变化统一又能够掌握《CorelDraw》中的工具使用方法。

3.图案的构成要多做实例, 手绘软件结合

在这个章节中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在掌握了《CorelDraw》、《PS》软件的复制功能之后对于连续图案的手绘课程嗤之以鼻。所以在软件学习之前一定要先在《图案》课程中做好手绘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练习。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对于图案进行抽象后创作手绘稿子。手绘创作才是一切的源泉。然后再介绍《CorelDraw》、《PS》的复制的方法和快捷键。做到手绘、软件运用自如。两手抓, 两手硬。

4.图案色彩, 图案特殊表现技法可以通过软件实现

马克思说, “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我国民间也有“七分颜色三分花”、“远看颜色近看花”的说法。这说明色彩在图案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色彩不仅在图案设计中作用重要。在《CorelDraw》、《PS》等软件中也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把在学习图案中的色彩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一切以色彩的构成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应用到《CorelDraw》、《PS》等软件中使用, 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图案的特殊表现技法的章节讲解中, 由于是实践课程。学生能利用特殊材料创作出随机的特殊效果, 偶然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图案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作为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这份热情引导到学习《PS》滤镜章节中去。例如在《图案》中的粘色与压印, 黑白表现技法等效果统统可以通过《PS》滤镜中的效果进行实现。

三、科学指导, 主次分明

所谓的科学指导主次分明, 就是要求教师分清主次关系。这里的“主”是指学生如何学好《图案》课程, “次”是指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对于《图案》课程的教学一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手绘技法落到实处。让计算机软件为图案课程服务。不能反客为主把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作为课堂的重点内容来讲解。美术基础课程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础。任何计算机软件只是辅助艺术创作的工具。

图案课程作为美术专业的基础课, 一直是大家所研究的课题。相信只要本着科学认真的教学态度, 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认真研究教学规律并结合职业教育实际, 研究学生心理,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一定能硕果累累, 桃李满园。

参考文献

[1]王云先.图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史宇宏, 肖玉坤, 黄甫闻奉.红色视觉.清华大学出版社.

[3][意]克罗齐著, 朱光潜译.美学原理.外国文学出版社.

图案设计课程论文 篇2

设计一班

靳子韬2012300820011

图案基础,顾名思义,这个课就是讲关于图案设计的。和这个学期的其他课不同,这门课带有艺术性但又并非是纯粹的画画,而是设计图案。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画图案和设计图案有什么不同,在我心目中,图案无非都是人随手画画的,然而老师给我们解释道,画图案,是工匠做的,而设计图案才是设计师该做。设计图案,就要根据设计该有的方法,风格去对一个图形、物体进行平面上的、赋予其内涵的、点题的转化。简单来说,工匠画的图案固然精巧,但却缺乏奇思妙想的设计思维,他们只知道这个图案怎么画好看,而缺少创意的心思。设计则是更倾向于商业化和实用性,一个设计师设计的图案,必须要能够使用于各种产品、平面展示和交互展示上。

但事实上,单单只是商业化,实用性强那么简单么。

随着课程的进展,老师对同学们作业的点评,我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一个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好的图案,必须是带有新意,而且新意中要有美。当我们强调一个图案的商业性和实用性时,我们也是在强调它对市场是否契合、能否针对人群、受众好好服务。

上这个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经常强调我们是设计师,而非工匠。我们要把自己的创意,新意融入到我们创造的图案中来。不是“有中生无”,而是“无中生有”的由“无”到“有”的过程——创造性和设计感才是最重要的。

还记得老师给我们看他做的武大中山装的案例,既要有创新,又要有武大的传统遗风。老师把武大的标志性建筑中特有的纹样元素抽取出来,进行再创作,把这些武大特有的元素进行变换、改造,与中山装融合,便完成了一系列有武大特色的产品。我认为这样的创作方式非常巧妙而且有意思,武大的象征本来是很抽象很难提取出具象的元素,但是老师却把作为武大象征建筑的细节纹样提取出来,巧妙地完成了对武大风格这一抽象元素的概括。这些细节纹样平时作为武大建筑风格的点睛之笔,给大家心理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因此,大家在看到这些图案出现在中山装上时能够瞬间认识到这是武汉大学的中山装。老师的这个案例给予我强烈的启示——在我们针对某种抽象的风格、印象设计图案时,是否能够仔细地审视对象,然后把其中形成印象的小细节和具体元素抽取出来,进行设计呢?

图案设计课程论文 篇3

摘要:为了彰显地方院校的办学特色,并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各地方院校在开设由教育部规定和本院人才培养方案所制定的相应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外,同时会依照地方特色,增置一些特色专业课程。但在此类课程开设的过程中,缺少与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衔接,促使特色课程的特点不凸显。本文以铜仁学院为例,分析现有课程中的基础图案与当地旅游商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情况,并尝试找寻两课程间的衔接关系,提出可行性的措施,以便更好突出地方特色,实现教学与服务地方相结合,为培育地方服务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基础图案;旅游商品设计;铜仁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实用型人才,地方院校会根据地域特点设置相应的特色课程。铜仁地区地处丁贵州省东北部,具有“黔东门户”的美誉,由汉、苗、土家、回、侗族等29个民族共同组成,其中各少数民族内也蕴含着一些优秀的传统民间元素及民间技艺。为了让学牛进一步了解传统民间工艺,体验制作过程,铜仁学院将本地区的松桃苗绣和傩面具雕刻作为当地旅游商品设计课程走进课堂,以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牛的自我动于能力。

l 目前课程开设的现状分析

1.1 基础图案课程开设情况

基础图案课程是一门基础专业课程,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丁培养学牛在了解和掌握图案艺术的艺术性和民族特性的文化基础上,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并结合当代人们所喜欢的设计的表现技法,将图案艺术运用丁实践。因此,将传统图案结合现代的设计应用进行当代设计,是基础图案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目前,从课程教学设置上,基础图案课程安排在大一年级下学期,作为基础课程进行学习,共开设五周的课程,每周课时为12课时,总课时量60课时。任课教师主要讲授基础图案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图案绘制的相关表现技法,同时,任课教师也会根据课程的安排,添置适当的考察课时。例如,去松桃县苗绣制作有限公司进行参观,了解苗族刺绣的基础工艺、传统的图案元素及相关的旅游产品。在教学过程中也会融入一些当地的元素,在作业布置上也会涉及相应内容,但教学来源诸多还是依照教材,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学牛的作品都呈现类似情况,绘画模式也会与课本出现雷同,学牛缺少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1.2 旅游商品设计课程开设情况

旅游商品设计课程是学院开设的一门特色专业课,开设已有4年时间。课程主要以当地的傩面具雕刻制作与松桃苗苗族刺绣为主,探索当地传统民间于工艺与旅游产品的结合形式,旅游商品设计课程共开设9周,每周12个课时,共108个学时。课程以聘请校外教师与本校一名教师共同教授形式,课程教学主要学习如何进行傩面具的制作,如何上色等,松桃苗族刺绣则是学习松桃苗绣的技艺,课程中松桃苗绣在图案上运用较多,但学牛在练习过程中图片多来源丁网络,以直接应用诸多,对丁各阶段的作业,图案则南浅入深,依据学牛的兴趣自我选择图案的种类,学牛自我设计较少。

2 课程间衔接所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间的关联性不够,出现脱节现象

基础图案课程虽作为美术学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但实质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课程,该课程的学习着重点在丁培养与引导学牛对构成形式中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及运用。同时,拓展学牛创意性思维,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审美修养,但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基础课程的学习与后期专业课的相关学习存在脱节现象,在基础图案教学的过程中,虽融人了传统元素的基础绘制与创新联系。针对当地的某一类特色元素没有深入的进入研讨与学习,导致在旅游商品设计课程中苗绣图案的设计还存在网络图片的直接借用,直接拿来的现象。因此,基础课程应当适当考虑后阶段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各环节的设置,这样才能为学牛的专业系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课程教学环节上缺乏创新理念

基础图案对后阶段美术学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旅游商品设计中的松桃苗绣图案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中图纹的借鉴等课程,均要求在遵循图案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对图案进行创新创意设计,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牛的创新思维能力,侧重图案的创意设计。但通过对现阶段的学牛作业分析,学牛很多时候的创意来源丁网络的照搬照抄,缺少白己新观念的融入,使其在学牛作品中发现重复图案的影像,大同小异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创意思维的表现于法进行创意设计。例如,一位同学设计的松桃苗绣图案,他以铜仁的植物中的代表苗绣图案常用的鸽子花为原型,借用图形创意的异形同构方法,将鸽子花与一只展翅飞翔的鸽子进行了外型上的同构,在表明原有图案理念的同时也更深一层次的添加了和平的元素,让原有平淡的图形增添了寓意性,所以说创意思维在作品表象的创新上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2.3 学生缺乏对知识的贯联性,熟悉程度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后,学牛课后白主学习意识不强,导致在后阶段课程的运用上,不知从何做起,利用怎样的方法进行后续设计工作。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利用一方法多形式、多方案进行反复设计和讲解,让学牛在作业的绘制中轻松熟练地掌握方法,这样学牛在潜意识中可以熟悉设计方法,在日后的设计中可以做到有的放欠。

3 基础图案课程与旅游商品设计课程间衔接的建议措施

3.1 注重培养提升学生对基础图案学习的兴趣

积极引导学牛的学习动向,提升学牛对基础图案元素的创新意识,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把学牛学习基础课程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牛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先深入民间,了解当地的一些图案隐身寓意,白身先进行创作,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牛,感染他们对图案的创作意识。

3.2 加强两课间的专任教师交流探讨

课程间的专任教师在课后应多进行交流,以便使课程间的部分教学环节进行融会贯通,在日前的教学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来源及如何运用是当下比较热点的话题,对地方院校的课程资源则来源丁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所以专任教师有权利也有义务去努力去将当地的文化资源融合与教学之中。课程间的教师需调整原有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多沟通,多交流,设计出一套适合丁相近似课程和关联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分配,在作业的布置上也可适当对当地文化元素有所倾斜,保证教学间的相容性。

3.3 将本地域传统图案元素有效地与课程进行融合

铜仁作为少数民族集聚区,蕴含了诸多的民族传统的文化元素,如松桃苗绣图案、织锦纹样等。在课程教学中,应当把具有本土文化地域特征的文化元素与课程进行融合,一方面不仅能够将传统民间图案元素进行有效的传承;另一方面,也能将传统民间元素经过与课程的有力融合,穿上与时代相并进的新时代外衣,更富有现代人所喜欢的民间创新图案。因此,在基础图案课程中应当融人本地元素再设计环节,让所学课程更接地气,更与当地的办学宗旨更加贴近丁吻合。

4 小结

关于图案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4

图案设计是一门集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在教学中, 本人认为教师应根据专业的特点, 加深对传统图案文化的学习, 处理好改革与继承, 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加强图案写生与变形的设计训练,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图案设计水平。

一、借鉴与创新, 对传统图案的学习

图案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不可忽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要不断学习、借鉴传统艺术风格。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长河里蕴藏着大量的优秀传统艺术图案, 历代的装饰艺术家通过艰苦的艺术实践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艺术宝藏, 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研究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图案的精髓, 包括民族、民间优秀图案, 借鉴和吸收优秀图案构成形式和装饰手法, 这是学好图案课程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通过学习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 另一方面吸收有益的养分。中国传统文化, 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到商周铜器, 从秦汉的瓦当、画像石、画像砖到举世闻名的敦煌艺术……从题材到艺术处理, 从构图到表现方法, 我们可以吸收到图案美的法则和装饰原理。在浩瀚、漫长的历史艺术长河中, 丰富优秀和独特民族风格的传统图形, 它们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和民族气质, 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聪明的智慧和结晶。每个历史时期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具有图案装饰的宝贵文物。还有历代淳朴的民间装饰图案——剪纸、皮影、木刻版画、挑花、刺绣、织锦、蜡染、蓝印花布等等。我们应该认真继承和借鉴, 从而创作出具有民族特点的图案。

传统优秀的图案源远流长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是经历历史的沉淀、堆积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宝藏。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和临摹传统图案样式和纹样组织结构, 了解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装饰图案的发展规律和文化底蕴, 指导学生掌握图案设计的构成规律和形式法则, 通过加强了解、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设计经验, 把传统图案形式美规律与现代设计艺术相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现代理念的创新图案。

中国传统艺术图案具有丰富哲理和中华民族特有内涵的哲学, 它与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和中国劳动人民所特有的文化心态和本质的审美观念紧密相连。中国传统图案崇尚象征寓意, 常常采用一些图形和形式, 表达了一定的内涵, 是一种对美好理想愿望的体现, 图案中注入丰富而生动的含义, 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和联想, 也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老子的道家、孔子的儒家思想和中国的佛禅文化也渗透着传统图案艺术。只有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 才能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当中, 才能糅合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

例如中国传统的“太极图”就是一个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风格的图案, 经过各个年代演变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太极图一正一反、一阳一阴是形式美规律的体现——统一与变化, 太极图这一“S”形图案, 在民间又被称为“喜相逢”, 在民间艺术的图案上也常常运用这种构图, 一对鱼、一对蝴蝶、一对鸾凤、两朵花用S形线串联成一体, 构成统一中有变化的整体和谐图案。这典型的中国民族风格图案美的构图,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有不少成功地运用这一形式, 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徽, 运用“喜相逢”这种构图形式, 用一对中国特有的吉祥图案凤凰的形象, 恰当的体现出民族个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我国现代图案学的奠基人雷圭元先生这样说, “美的法则是中国图案设计中最根本的法则, 如果能善于应用, 可以变化无穷”。通过学习、借鉴我国优秀民族民间传统图案, 在设计中体现出鲜明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民族个性, 这也是艺术设计开拓民族设计风格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桥梁。

二、写生与变形, 写生是图案设计的重要依据

写生是图案设计的重要依据。写生的目的是收集图案设计的素材, 为设计图案积累资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没有写生的素材, 就难以进行图案设计的训练, 在图案课程的训练过程中, 学生常常忽视写生的环节, 手头空空一点素材也没用, 任凭你去搜肠刮肚也没用, 凭空去臆造常常造成与实际相违背的情况, 只有通过写生, 掌握对象的形态、神情特征, 依据自然形利用艺术加工方法来处理形象, 理性的创造从自然形到装饰形, 既保存自然形美的特征, 又以一定的主观理想去夸大这体本质特征, 从而达到相适应的装饰目的。在过去的教学训练中, 也常常出现这样的倾向, 一种是过于拘泥于写实, 达不到变形设计所要求的美的造型形式;另一种是没有能力写生, 靠抄、拼、凑, 陷入呆板的死路子。近年来有的学生不重视对对象“面对面”的写生, 直接上网下载图片进行写生, 这样有时也很片面, 对物体对象的全面认识不足。所以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 掌握图案的学习方法, 并积极通过一定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水平。大自然中存在着大量形式美的规律, 要待发现和掌握这些规律, 必须对自然界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和写生。

写生是把握形体的基础, 并能培养学生准确捕捉对象, 表现对象的能力。图案造型就是把原有的自然形象通过一定变形规律来进行艺术加工, 并使形象体现出形式美的特征规律。图案的造型一般追求如下的几个特点:抽象化, 把自然形象化为简炼的某种符号;夸大化是把形象的本质特征或重要的细节夸大起来突出;秩序化是指把形象按一定格式来规范;平面化是抓住形象外形特征, 只用一个剪影省去里面的结构, 没有立体感和明显的高低起伏。在图案的写生过程中就要做好这些方面的理解。图案的写生不同一般的绘画写生, 也不是对象的“再现”或“照相”, 它要求准确、细致、真实地观察对象、描绘对象, 要戴上有“饰”眼镜进行写生, 用心去感受体会, 从各个角度对对象进行观察, 在观察中思考, 抓住对象的特征、规律。在写生中要进行简化, 简化是删去自然形象中不重要或繁琐多余的细节。在写生过程中进行造型的处理, 带着对图案造型的抽象化、夸张化、秩序化、平面化的特点进行提炼和概括。

参考文献

[1]陈辉.基础图案[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1.

《图案设计》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8页的“图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将观察、操作与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2、感受对称美,发展什么能力。【教学重点】:

1、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图形变换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学习怎样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图案设计》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花瓣图案

⑴图片出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

⑵提出问题:说一说花瓣图案是如何通过图形A得到的? ⑶小组内进行交流.⑷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

如: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将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将图形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D。

作出图形A沿虚线的对称图形B,再分别作出图形A、B沿虚线的对称图形D、C。⑸、鼓励创新:

师: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先让学生独立想一想,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只有学生说的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2、出示图片:

小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

如:左上角的图形向右平移3格,右上角的图形向左平移3格,左下角的图形向右平移3格,右下角的图形向左平移3格。

左上角的图形向下平移3格,右上角的图形向下平移3格,左下角的图形向上平移3格,右下角的图形向上平移3格。

三、巩固练习:教材38页“练一练”

1、第1题

图形A向下平移5格得到图形B。

图形E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4格,图形F先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6格。

2、第2题

按题目要求学生独立画图,教师根据练习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若某些学生直接画有困难,建议剪一个相同的纸片通过操作帮助完成。汇报时要说清每一次变换的方法。

图形比较复杂,⑵旋转90°教师要多指导。

3、第3题:

⑴自选一个基本图形,注意图形不要太复杂。⑵考虑好怎么变换。画出来。(可剪一个基本图,边操作边画)

说出来。说说图形是如何通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得到的?

⑶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⑷学生评价:选对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进行评价,比一比看谁评价得好。

图案设计课程论文 篇6

关键词:

图案设计、形式美感、造型纹样和色彩、多方位、教学评价

J50-4;G642

经过几年的教学工作,以及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图案设计最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最为学生所喜欢。它不仅表现在学生平时的作业情况上,而且在画展中也得到体现。图案设计,在美工设计课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如何上好图案课,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设计能力,是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我在图案设计教学中,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几点。

一、图案设计为学生所喜爱,是因为图案设计的材料和内容非常广泛。

图案的纹样题材广泛,天上地下的各种物象,都可成为图案设计的素材。可以是花卉图案,风景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几何图案等。而学生一般都选花卉图案,进行设计。这不仅是它因为取材方便,更重要的是花卉本身具有的形式美感及独特的外观造型。

二、图案设计的组织形式千变万化。它的形式美感,是吸引学生兴趣的原因之一。

图案设计,并非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有组织规律的,一般都是根据写生所收集到的自然形,再经过整理、加工、进行创造,使它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所以图案是设计与工艺统一的艺术形式之一。而图案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单独纹样的设计(包括花头纹样、折枝纹样、角隅纹样及适合纹样)。最常采用的设计方式是适合纹样的设计或称为单独纹样的设计。适合于装饰对象的需要。另一种是连续纹样,主要有两种形式:左右或上下两个方向发展的,成为带状的图案称为二方连续;左右上下四个方向发展的,成为一定篇幅的图案称为四方连续。这种组织形式产生的图案具有一种有秩序的美感。

图案的形式美感主要体现四种形式:

(一)对比与统一

对比统一是指图案中形态的对比统一与色彩的对比统一。

形态的对比统一有大小、长短、疏密、位置的对比统一等;色彩的对比统一有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的对比统一等。

对比和统一在图案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对矛盾,即要强调度对比、又要进行统一,在统一中求对比,在对比中讲究协调。

(二)对称与均衡

是图案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包括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各种角度对称线的对称等。任何一个形,看似无意义,只要一经对称处理,即产生美的形态,这时的对称线成为图案的最基本的骨骼。如,人是以鼻和脖子为中线,左右对称。

均衡:根据力学原理,在假定中心线的左右,上下或四周,布局不同的纹样,而在感觉上却是分量均等的,同样有左右的均衡,也有上下的均衡。它给人以新鲜、活泼、灵活的装饰美感。如,自然界中树的枝杈的生长是均衡的。

(三)节奏与韵律

指图案形的重复和有秩序地出现和渐变,尤其是几何图案。图案单元形态重复的有秩序的排列犹如音乐中的音符,产生节奏感。如,人在走路、跑步时迈出的步伐就是脚的重复和有秩序地出现和渐变。

(四)比例与权衡

指图案中的整体比例和各局部的比例恰当,有传统的黄金比例,还有现代的相等的、势均力敌之比。

图案的形式美是裸露于图案表面的,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重视。

图案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及组织规律的限制,所以设计出来的纹样,都是一种工整的纹样。若把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很好的运用,就会使设计出来的图案不会呈现出呆板散乱之感。反而会显得整体、美观和灵活感,所以要掌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图案设计中造型纹样和色彩的调配

造型、纹样和色彩是图案设计的三大要素。一幅优秀的图案作品,不仅体现在纹样、造型上的美,而且还体现在色彩的调配上。所以图案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至关重要。掌握总要运用各种色彩使类似色得到统一,对比色得到协调。以达到色彩“调和”的目的。

调和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差别的色彩组合在一起时,给人以和谐、有秩序、有条理、有组织和多样统一的美感。

色彩调和的方法主要有;

(1)加入同一色调和法。

在并置的两色或三色中加入同一色,可改变它们之间的色相对比度,明度对比度,纯度对比度,而达到和谐的目的。

(2)中性色间隔调和法。

色彩中黑、白、灰称为中性色,它可以和任何色彩调和。在并置的几色中,可以用中性色隔离达到和谐的目的。

在图案设计中,作品的边距可以用中性色来隔离。

(3)面积调和,改变并置色块的面积,使面积对比悬殊,也可达到和谐。

(4)接近明度调和法。

(5)运用明度、纯度、色相的渐变方法,可以减弱对比色相。

(6)色调调和法。

色调是指图案色彩的整体对比,和谐和色彩的结构特征。一种色彩感受。在画面中起主导作用的色相,就是色调的基础。

以红色为主导所绘制的图案称红色调图案。在画面中绿色起统制作用的称绿色调。而以蓝色为主的则称为蓝色调。除此外,色彩还有冷暖之分。即暖色与冷色。只有掌握色彩的这些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调配,这样才能使图案显得更加完美。

四、采用多方位的教学方式

要想更好的进行图案课的教学,调动学生主观感受,还可以与各相关学科教育结合起来进行,形成多元整体教学模式,使相关学科的教育取得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

此外,由于图案知识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加大创造性权重的教学评价

一本图案作业反映的不仅仅是技能技巧,同时反映的是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等多方面的能力,也反映了学生的审美个性。因此,在作业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掌握评价标准,肯定学生的独创精神,切不可强求一律,把自己的审美趣味强加给学生。在具体的评价中,要加大作业新颖性与独特性的权重。

其次,图案作业贵在创新,在评价中特别要捕捉学生作业中闪光的创新构思和细节,加大对创新性成分赋予的权重,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对那些虽然表现技法尚不很成熟但立意新颖、构图别致的、具有独创特点的作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第三,评价中要对学生的作业尽可能多的表示兴趣和欣赏,要体现保护和鼓励学生表达自我感受的精神。教师要从积极的角度对学生的作业予以认可,切实的、具体地帮助他们提高水平。

总之,培养图案设计的能力,需要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而且还能在实际应用中创造美得到美的享受,更能提高学生的总体设计水平,促进学生对图案这门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参考文献:

图案设计课程论文 篇7

一、关于图案界定范围的理解

首先, 图案可简单的理解为图形的设计方案, 拆分开即是图形与方案。而我们所理解的图案设计通常都是平面化的呈现, 如在纸张上绘制图形的造型、样式、色彩等设计, 而图案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平面, 它同时也更多的体现在立体造型中, 包括立体图案, 所有的立体图案通常都通过平面方式进行设计, 最终通过立体形态呈现。图案设计与传统的绘画表现是有区别的, 绘画更多的强调造型与空间的联系, 图案更多强调主观性、装饰性、创意性, 在设计中可以不受自然物象固有色彩的限制。图案设计作为一门设计类的基础专业课程, 同时也是美学的基础入门课程, 它研究理性的图形、纹样的造型规律, 同时又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兼具艺术美感, 是对自然界以及社会生活的归纳与提炼。

二、对传统图案的了解与掌握不到位

对中国传统图案的学习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同时可使学生在图案设计的过程中感受传统图形的造型之美与设计规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中国传统图案的学习, 势必会导致学生对图案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肤浅层面, 无法全面的理解图案的构成规律与传统图案的演变过程,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图案都有相关的历史背景与特定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民族艺术中灿烂的艺术宝库,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 有利于在今后的图案创作中加深对图案寓意与艺术审美的解读, 通过对传统图案的学习与研究中理解其在造型、形式美感、装饰手法、用色等各个方面的设计技巧。这个过程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寻找中国传统图案相关资料, 并安排学生在课下搜集关于传统图案设计的相关知识, 分配学生组成小组, 讲解自己对传统图案的理解, 通过PPT的方式做成课件进行展示和讲解, 既能增加课堂交流气氛、促进师生间的互动, 又使学生在寻找素材和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将被动的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

三、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图案设计课程多以布置大量手绘作品的形式呈现, 加之图案设计课程在时间设置上相对较长, 通常会占据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完成, 不少教师会布置大量作业, 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麻木心理, 作业质量以及教学的效果下降, 学生较容易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普及的当今社会, 教学手段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调整, 如在完成手绘基础训练结束后, 可以教授学生进行简单的电脑图形制作, 使用电脑进行后期颜色的填充或者装饰, 使用图形制作软件绘制图形或变换色彩, 例如可以用电脑演示制作简单的二方连续制作方法, 使用复制粘贴的方式实现二方连续纹样的规律性, 这样一来既能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 同时也可以掌握基本的电脑图形制作规律, 提高图案绘制的效率。

四、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使用多样化材料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力, 局限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内势必会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传统的基础图案教学容易停留在技术性的教学训练上, 例如:如何对写生的图片进行描绘与处理, 如何用最精细的线条准确勾勒出物体的外形, 类似的教学模式在基础图案的教学方式中尤其常见, 而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往往因此受到局限, 停留在眼前固定的物体形象, 忽视了如何去创造美感的形态。教师不仅仅传授专业技巧,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考能力, 应因材施教, 鼓励与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想象力, 尊重个性的发展。技巧与造型的训练是设计的基础, 如何突破眼前的具象形象, 加以转换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在此过程中发展出自己的设计能力, 是当下高校设计专业的设计教育新的发展思路。在这个过程中, 有的教师会提倡动手, 例如侧重于学生手头功夫的练习、手工艺的熟练度与绘画技巧的掌握, 有的教师重视动脑, 将设计思维放在第一位。两种教学方案各有千秋, 由此我们可看出, 未来的设计教学发展模式是两者互相结合的, 既要脑中有想法, 又要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 任何设计的完美呈现都离不开技术手段做辅助, 教育方式也如此, 动脑与动手, 既要训练与解放学生的创意思维、同时也要兼顾基础性训练。

图案设计通常在白卡纸或素描纸上实现, 多以在平面纸质上作画的形式呈现, 在教学中可尝试更加多样化的表现材质, 如纸盘、陶瓷、木材、玩具白模等可以实现图案的载体,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结合对象特征与自己的设计, 创作出在固定的范围之内适合对象的图案。在教学示范过程中, 教师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使用道具, 展示更多制作形式上的新型材料, 新型材料的介入使用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图案应用范围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 同时可增添学生对图案设计学习的新鲜感。

五、多从实际生活中寻找设计灵感

鼓励学生更多的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组织学生走出教室, 从自然界中寻找美感, 从对自然的写生开始, 了解自然界中物象的形态、特征、结构、色彩的呈现等, 并在此过程中思考美感是如何体现的, 为什么会使人得到美和愉悦的感受。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和记录生活的能力, 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的前提, 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创新想像。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艺术考察活动, 组织参观博物馆、设计展览、商业中心, 例如在商场中搜索与图案设计相关的商品等, 交流市场考察的所见所闻, 关注各类艺术设计比赛, 锻炼学生的动手和沟通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

综上所述, 图案设计是一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基础课程, 同时也是研究图案造型与综合能力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拓展,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更新教学思维, 注重对学生创意理念的开发, 结合动脑与动手能力的综合培养, 将图案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更加多元化、丰富化,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 鼓励学生创造更多与众不同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李绍渊, 蔡克中.图案设计基础教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2.

[2]王磊.基础图案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再定位.[J].艺术教育, 2014.

图案设计课程论文 篇8

1.1 动漫卡通文化深刻影响着学生的生活。

现在的中专生大多是90年后出生的新一代, 成长在物质丰裕的90年代, 接收的是21世纪的科技教育, 正值经济科技突飞猛进、社会高速发展的改革时期, 是在蜜糖里泡大的被家庭宠坏的温室花骨朵。这些学生, 从小观看的是日本、欧美的动画片、漫画书, 电视上播放着数不清的卡通故事片:《米老鼠与唐老鸭》、《美少女战士》、《蜡笔小新》……玩的是电子动漫游戏:《连连看》、《超级玛丽》、《雷电》……上的是QQ, 交的是网友……背包、衣服、文具、挂饰等各种生活用品上都充斥着卡通形象, 甚至连发型、语言表情都要参照自己喜爱的卡通明星或漫画形象。他们性格活跃热情、思想开放叛逆, 有着很强的自尊心, 是一个头脑敏捷、反应迅速、敢于怀疑的群体。同时, 学生的资讯和信息优势非常发达, 很多时尚时髦的东西都是先从这些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开始流行。他们不但是动漫产品的积极消费者, 也是卡通动漫明星的热烈追捧者, 同时还是动漫文化的直接接收者。

1.2 学生偏爱动漫卡通, 多数停留在喜爱观看和临摹的阶段。

本人在多年《图案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发现在学生的美术作业中经常会出现卡通形象的身影, 学生常常会在课堂或者课间, 自发临摹自己喜欢的卡通造型或自己心目中的动漫形象。经过多年教学积累, 发现学生大致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生自幼被卡通文化包围, 并深受影响, 喜爱画动漫卡通的兴趣高于画其他图案;二是尤其偏爱日本动漫风格程式化的俊男靓女, 估计与学生特殊的年龄层段心理特点有关;三是他们对卡通形象的表现多数停留在喜爱观看和临摹的阶段, 并把临摹得是否像作为自己作品优劣的标准;四是缺乏独创性思维, 一般都停留在那种单一设计模式的卡通, 即大眼睛、小嘴巴、长头发的卡通美少女形象 (1) (见右图) , 很少有自己独自创作绘画的卡通造型或者是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动漫形象。五在教学过程当中, 学生不时涌现出来的创新求异的精神和自由表达的独特观念, 也是非常值得关注和提倡的。

2 精心地设计教法, 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

本人认为图案基础课不单单是一门学习绘画技巧、锻炼手绘能力的课程, 更是鼓励学生们展示个性、探索视觉语言、尝试独立思索、体现设计潜力的一个成长阶梯。作为美术老师, 有责任引导学生从情感到理性来初步欣赏和理解优秀的卡通作品, 潜移默化指导,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注重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的继承。探讨在日常教学上如何改进教法, 引导学生发挥独创性思维, 而不是对外来卡通文化的简单模仿或照搬照抄, 在动漫卡通造型的设计上能够用自己的独特现代设计思维将动漫卡通绘画发挥到最佳效果, 做到内容和形式统一, 赋予形象以灵魂, 使学生自己绘画设计的卡通形象或动漫造型, 具有原创性与独创性, 甚至在充满强烈的现代感的同时也能体现高品味的民族特色。

2.1 有针对性地的挑选欣赏内容, 丰富教学方法。

本人在上到“卡通表现形式”这一章节时,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特意给学生展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卡通, 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为一体的立体课堂教学形式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教学,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对知识的理解力,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精选欣赏内容:一是民族性强, 具有中国特色, 大多是学生未曾见过的“中国式”卡通。譬如给学生观看《大闹天宫》、《九色鹿》、《天书奇谭》等众多经典国产卡通片;二是摒弃了那种单一设计模式的日本欧美卡通, 展示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木偶动画《神笔马良》、脸谱动画《小鸡快跑》等, 呈现卡通形象的多样性,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些富有民族题材的动漫卡通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真正做到了站在学生立场上从欣赏的角度去了解和接触卡通, 学生很快的对这些卡通形象产生认同感, 从而使学生在各自心里打破了固有的欧美日本卡通形象定式, 为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心理支持。

2.2 创设激励氛围, 支持学生原创。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美术教学更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 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卡通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卡通, 在生活中发现卡通形象的来源, 将生活中的人、物等设计成卡通, 并在卡通形象上赋予自己的情感与思想。目前主要要求同学们运用手绘制作的手段来完成练习与制作, 部分有电脑的同学, 也可尝试运用图形软件绘制完成作品。在授课当中, 老师应该就电脑工具的绘图特殊效果和相关功能做一个大概的介绍, 重点是不管是手绘还是使用电脑, 都是鼓励学生自主创作, 支持原创, 注重自己设计的造型形象和表现思想。同时, 在课堂上展示设计比较好的学生原创卡通设计作业, 肯定学生的原创设计, 以此来鼓励其他学生, 同时在此过程中的学生也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 认可原创作品的可贵性, 不再以临摹为荣。其中不乏有优秀作品出现, 有位学生自己设计的卡通造型深受大家认可与喜欢———桃翁 (2) (见右图) , 他以自己最爱吃的水果为设计对象, 将桃子拟人化, 注入了人的情感, 整个作品蕴涵着浓厚的东方文化神韵和中国民族传统特色。

2.3 引导创作实践, 鼓励学生走“中西并蓄”的设计之路

众所周知, 中西方的艺术都有极高的造诣。而传统图案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论是传统美术, 还是民间工艺美术品图案, 传统图案都浓缩着巨大的文化源流。在教学过程中, 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 甚至可以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 积极引导学生注意发掘本民族传统的设计元素, 注入现代设计思维的新鲜气息, 灵活运用拼接、组合、打散、从组的等设计手法, 而不是对欧美日本卡通的简单模仿或照搬照抄, 打破生活和艺术、科学与艺术的界限, 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设计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设计出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3 结束语

在动漫卡通的教学训练中, 培养学生设计的独创性意识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过程, 应当循序渐进, 从每堂课做起, 不懈努力!同时, 应该加强学生专业的训练, 增进修养和创作水准, 使之手绘技巧和电脑操作得到提高, 制作原创作品时更加准确、敏锐, 使学生能把自己的想法自如地绘制表现出来, 获得头脑的解放和创作上的自由。

参考文献

[1]《图案基础》, 庄侠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ISBN7-5045-3397-1)

试论服饰图案课程的教学改革 篇9

传统的服饰图案教学以学习图案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如图案的概念、纹样的分类、素材的形式美法则等。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图案基础上, 而忽视了图案与服装的紧密结合。学生往往在学完该门课程后对服饰图案依然一无所知, 不知道怎样将图案运用到服装上, 即不懂得怎样用图案来美化服装。针对以上这种情况, 服饰图案的课程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服饰图案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为主。教师将图案知识“灌输”给学生, 但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是学生对知识难以消化吸收。作为刚刚接触专业基础设计的学生, 服饰图案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开课初老师首先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 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 让他们从一无所知到了解服饰图案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除此以外, 老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 例如, 在教学中可采用主题联想法, 给学生拟定一个主题, 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图案联想。比如可以设计一个主题是“青春飞扬”, 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图案联想, 然后在针对学生的草稿进行评析,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服饰图案课程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二、授课过程中适量使用多媒体课件

服饰图案因其课程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致使学生很难在封闭的教学过程中实现最大程度的主体性, 从而无法实现真正的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就要适量的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服饰图案的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完成后,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大量图片案例:比如国内外一些成功品牌的服饰图案展示, 或者是一些最新服饰图案流行资讯, 让学生分析研究设计师运用了哪些元素进行设计。这样不但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学生会更深入的了解学习服饰图案的目的以及该课程的重要性。除此之外, 学生在对比图片资料和在资料分析的过程中, 会加深对一些著名设计师的设计特点和设计思路的印象与了解, 这对学生以后的设计工作也有较大的帮助。学生即使足不出户, 仍然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世界服饰文化领域的讯息。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服饰图案的学习兴趣, 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 同时对服饰图案也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 使学生在非常积极的状态下学习到服饰图案知识。

三、授课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服饰图案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因此服饰图案的教学应该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课题研究等, 借此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创造欲。因为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市场, 是客户, 他们的设计必须要迎合这些人的口味。在服饰图案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多给学生设置一些课题, 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课题的方向和难度。在课题的检验阶段, 应该让学生对文案的撰写, 草图的灵感来源、正稿的确定等都要进行详尽的阐述, 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投机取巧, 对现有图案进行抄袭和拷贝,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另外如果条件允许, 学校和老师应该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一些设计实践。比如可以采用校企结合、产教结合的方式, 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环节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 能及时的发现没有掌握的知识, 找出自身的不足, 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这样的教学不但使服饰图案教学从深层次上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且能真正起到一种纽带的作用, 为下一步专业设计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过渡。

四、结语

新的时代对服饰图案课程有新的要求, 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等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 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并作出及时的改革与调整。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不断创新, 为下一步的专业设计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服饰图案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图案设计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服饰图案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一共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个人意见, 探讨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服饰图案,教学方式,多媒体,实践

参考文献

[1]洪波.服饰图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洪波.服饰图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花俊苹, 罗飞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服装色彩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 2009, (12) .[2]花俊苹, 罗飞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服装色彩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 2009, (12) .

图案设计课程论文 篇10

中国传统图案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它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既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也是世界文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从那些生机勃勃、淳朴浑厚的传统图案中,最具代表性要数敦煌莫高窟的装饰图案,敦煌艺术博大精深,其装饰图案亦自称体系,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融汇了古今技法,汲取了东西方影响,包纳了巨大容量,创造了独特的形象,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在莫高窟敦煌装饰图案中,藻井图案是敦煌装饰图案中的精华部分,所以在四周传统图案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上设定为临摹莫高窟敦煌藻井图案的练习,在课堂教学中,一般由教师讲授相应的理论知识,分析典型朝代的藻井图案详列,之后再经教师亲自做示范进行下一步的绘画临摹练习,以求达到古色古香、真实细腻的临摹效果。

传统图案临摹课程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属于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范畴,主要是通过临摹历代经典图案作品来研究分析传统图案的风格及特点,使学生对传统图案进行由表及里地认识和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手绘临摹能力,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存在一些教学方法上的不足,导致学生们经常临摹了四周的敦煌藻井图案,却还不能准确说出临摹图案出自于哪个朝代和哪个洞窟,并且搞不清楚临摹藻井图案技法上的先后顺序,以至于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以下是对中国传统图案课程在临摹教学中的改革以及措施建议。

1 加大对中国传统图案理论知识学习的比重

在开始临摹莫高窟敦煌藻井图案之前必须掌握相应的一些装饰图案的理论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敦煌艺术经历了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想要让学生们在四周时间内全部弄清楚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经典故事,显然时间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敦煌装饰图案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提炼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敦煌装饰图案的概念以及历史渊源进行系统地介绍,并且在艺术理论的学习中如果单纯只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十分单一的,应该做好一套PPT教学软件,配套图片讲解和文字穿插的形式给学生们传授知识要点。其次,因为敦煌莫高窟装饰图案分类比较详细也比较庞杂,所以需要按照朝代整理出敦煌装饰图案演变的过程以及历史发展的轨迹,并举例分析出各个朝代装饰图案的区别和联系,这个过程不能讲授的太笼统,必须以图片的形式反复比较,让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出其中微妙地变化,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也要分侧重点,唐代是敦煌装饰艺术的繁荣期,图案和色彩在创新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在讲授中应该以敦煌唐代藻井图案为重点逐一分析图案的内在层次结构和色彩变化规律。

2 敦煌莫高窟藻井图案临摹技法步骤的探讨

常书鸿先生说:“盖过去若干私人临摹敦煌艺术,大体以主观作风为片断之表现。其于介绍敦煌艺术之功能,实至浅鲜”。关山月先生也谈了他当时临摹敦煌壁画的想法和情况:“我这次临摹由于时日所限,只能是小幅选临,我没有依样画葫芦般的复制,而临摹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为了研究,为了求索,为了达到“古为今用’的借鉴”。从两位前辈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画家们临摹方法各异,但是坚持画家自己主观的意图而又追求原作精神去进行临摹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学生们在临摹古画的过程中不仅要抱着学习、研究的心态,而且掌握必要的临摹方法和技巧也是同等重要的。在开始临摹敦煌藻井图案之前先要读懂画,做到对所临摹画稿的朝代、洞窟、花形、样式、结构等心中有数;做到胸有成竹后在下笔,切忌不动脑子,看一笔画一笔,因为莫高窟敦煌藻井图案看似繁复复杂,其实在临摹起来也是有个规律可循的,所以临摹敦煌藻井图案的时候一定要有一套非常严谨的作画程序,如果不先排清楚顺序,临摹起来也是相对比较容易混乱的。

(1)第一步,定边框。通常敦煌藻井图案的结构形式主要是以中心方井以及四周边饰层、垂幔三个部分组成。藻井井心是图案的中心位置,一般由大小不同的方形叠涩而成,方井周围围绕着一层又一层的边饰纹样,布局合理结构均齐,边饰层最外侧是由藻井垂幔构成,层层叠叠整齐划一。第二步,定好三部分位置的铅笔稿之后,接下来是拓稿,拓稿是比较繁杂的需要借用过稿台,细致、耐心的在硫酸纸上完成,不能操之过急。第三步,刷底色,藻井井心的底色面积相对比较大,刷的时候需要准备好一支尼龙笔把调好的颜色搅拌均匀,不要出现杂质、气泡、另外在刷藻井井心的时候需要用透明胶带粘在四周以防颜料的流出,并且依此类推刷边饰层和垂幔两部分的底色。第四步,用一张干净的纸把周围都包裹起来,只留出藻井井心的位置,从藻井井心部分开始拿铅笔具体描绘出图案的纹样,再用毛笔进行细致的描绘,切忌不要贪图快,要气定神闲,一气呵成,画完部分不宜再反复修改。

(2)我们看到的敦煌藻井图案大都色彩斑斓、琳琅满目,但仔细看来,用色的种类其实并不多,只是五、六种颜色反复使用,但确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总体特点是多用对比色,互补色、套色少,颜色之间互相借用穿插,色彩图底互换,相映生辉,敦煌藻井图案的整体色调既高度统一又在局部范围里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临摹敦煌藻井图案采用的是平时画水粉时用的水粉颜料,但是一定要对颜料进行脱胶,否则画出来的颜色容易反光、并且颜色过于鲜亮,失去了敦煌色彩原有的味道。另外,学生在调色时应该先准备好一个干净的调色盒,对照原稿把画面中所有的颜色一次性的调和出来,在废纸上反复对照比较,直到觉得颜色出入与原稿接近时在开始着色,在调和颜料时,宁多勿少,以免颜色调不够再次调时出现细微的色差。

3 临摹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新尝试

“临摹古画,是中华民族绘画传统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课题”。临摹不但要求客观地再现作品的形态与色彩,更重要的是在于展示作品的神态笔墨气韵。主要是通过临摹历代经典作品来研究分析传统图案的风格及特点,使学生对传统图案进行由表及里地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并将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

早期以常沙娜老师设计的首都人民大会堂的建筑装饰设计,就运用了敦煌元素进行装饰设计,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天花板和门楣装饰,其风格来源于敦煌唐代藻井图案,以类似盛唐莫高窟第31窟藻井的莲花为元素结合了建筑结构、灯光照明、通风等功能的需要,以石膏花浮雕的形式,组成人民大会堂特有的民族形式的装饰风格。这是最好地吸取传统图案之精华运用到现代设计中的实例,我们该如何借鉴前人设计的基础上创新与突破呢?这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新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也越来越广,尤其是艺术设计这个学科,必须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新科技、新思想、新设计意识形态的注入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仅限于书本中的概念以及传统的临摹方法,而是应该让学生们多思考,多创新,多总结,比如临摹唐代宝相花图案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观察宝相花的造型特点,从宝相花繁复的造型中进行提炼、简化,分解、打散并设计出四五种新的花型,而不是单纯地临摹宝相花的图案和色彩,而是要在临摹的基础上加入设计元素,使临摹与设计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挑选、模拟一个设计招标项目,让学生自己组团,设计投标,教师把握好大的方向,开始让学生们互相阐述设计思路并展示自己团队设计出来的图纸,让大家一起进行讨论和研究,这样学生会更加投入、认真、并且通过讨论可以得出自己团队在设计创新方面还欠缺那些,为以后的设计创新指明了新的方向,使设计教育进一步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展现民族的特色和风格,进而为从事现代纺织品艺术设计拓展思路及设计表现空间。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传统图案临摹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探讨了应该加重理论知识学习对传统图案临摹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在临摹过程中对方法、技巧上的探讨并且提出了临摹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新尝试。

关键词:敦煌,传统图案,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常沙娜.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敦煌研究院.敦煌壁画艺术继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12.

[3]张志奇,常沙娜.人民大会堂装饰艺术中的国家形象[J].装饰,2007,6.

图形变换与图案设计 篇11

例1 在图1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

(1)试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A1B1C1;

(2)试画出△AB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A2B2C2.

分析:图形的平移作图,应注意平移方向及平移距离;图形的旋转作图,应注意旋转方向、旋转角和旋转中心,同时还有关键点的确定.

解:(1)△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则顶点A、B、C分别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点A1、B1、C1,即得平移后的图形△A1B1C1.如图2.

(2)在网格图中作旋转图形,要充分利用网格确定旋转角的大小.连接OA,将线段OA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即可得到点A2.同样地可得到点B2、C2.依次连接点A2、B2、C2,即得旋转后的图形△A2B2C2,如图2.

例2 图3中的四边形是某设计师在方格纸中所设计的某图案的一部分.请你帮他完成余下的工作.

(1)作出该四边形关于直线AB的轴对称图形;

(2)将你画出的部分连同原图形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90°;

(3)发挥你的想象,把得到的图案适当涂上阴影,让图案变得更加美丽.

分析:题(1)属于轴对称方面的作图题,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作出已知图形上特征点的对称点.作对称点的主要依据是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题(2)是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旋转90°,实际上就是找出某些直线的垂线.可先选几个关键点,找出这几个关键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垂线,再由线段相等找出这些关键点的对应点.

解:如图4所示.

例3 图5中的图形是某设计师所设计图案的一部分.请你运用旋转变换的方法,在方格纸中将图案绕点O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45°、90°、135°、180°、225°、270°、315°.画出旋转后的图案,并适当涂上阴影,你会得到一个美丽的图案.涂阴影时不要涂错位置,否则就不会出现理想的效果.你来试一试吧!

分析:运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相等”等特征,很容易得到答案.

解:运用旋转变换的方法,按照要求进行作图.变换后的图案如图6所示.

例4 某公司为了节约开支,购买了质量相同的两种颜色的残缺地砖,准备用来装饰地面.现在已经把它们加工成如图7所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李聪同学设计出A、B、C、D四种图案.

(1)请问:你喜欢其中的哪个图案?描述该图案的形成过程.

(2)请你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知识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图案不同的图案.

分析:可选其中一个图案来简述.同一图案形成的过程也不唯一,只要叙述合理即可.例如,图案A的形成过程为:①以两种颜色的地砖组成小正方形作为“基本图案”,再经过平移得到;②以同一列的四块地砖组成的长方形作为“基本图案”,再经过平移得到.

解:(1)我喜欢图案D.其形成过程为:以同行或同列的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为“基本图案”,再绕这个长方形某条较长的边的中点旋转180°得到.

(2)如图8所示.

例5 请你设计一个图案,使其绕图形上一点旋转60°后能与自身重合.

分析:因为360°÷60°=6,所以设计时“基本图案”的个数应为6.

解:设计的图案如图9所示.

图案设计课程论文 篇12

“装饰图案”常被定性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教学方式多以教师讲授、学生练习为主,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随着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课程目标和教学定位被不同程度地调整, 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是其必然发展趋势, 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实践性和互动性。

一、“装饰图案”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 教学方法和内容结构陈旧, 缺乏专业针对性

艺术设计专业的门类和方向众多, 有平面设计、动漫设计、电脑美术设计、装饰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作为设计基础课程的“装饰图案”面向艺术设计专业的所有学生, 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 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断裂, 无法构建有效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往往只停留在图案形式美法则的学习, 图案造型、构图及表现技法的训练, 作品往往过于注重形式美而忽略了材料的应用性, 不能与现代艺术设计内容紧密衔接, 对专业课学习的促进作用不大。

(二) 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装饰图案”的教学多从理论入手, 注重对图案原始本质的理性分析, 而不注重对设计规律的分析以及图案现象的主观研究和开发, 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教学评价标准重“结果”轻“过程”, 教师往往只看重学生作品成果的好坏, 而不注重学生作品的创作过程, 这样使得学生作品流于形式、只注重表面效果。

(三) 学生基础薄弱, 缺乏学习主动性

高职院校的生源一类是美术联考统招生, 他们具备一定的美术学习基础, 但专业录取分数低;另一类是普通高招, 这类学生无美术学习基础。总的来说学生的美术基础普遍薄弱, 整体素质良莠不齐, 入学后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欠缺, 学生更多地是关注课程内容的娱乐性、形式的趣味性, 以及教学条件的先进性等, 这给教师授课带来挑战, 同时也成为课程标准制定的影响因素。

二、突显“装饰图案”课程开设的意义

装饰图案有别于写实性绘画的“科学的再现”, 在多元时空的观念下, 以意向造型表现世界, 以创造性的想象为思维方法, 以多种材料技术相结合的表现手段来传达设计者内心对世界的感应。装饰图案的设计作品具有造型生动、色彩鲜明、技法多样的艺术特点, 有较大的表现空间和调整余地。近年来, 各类高等艺术设计院校都把“图案设计”作为入学考试、专业统考、单招考试和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训练的重要课程之一。

(一) 作为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程

“装饰图案”通过大量的设计案例和多样的教学手段讲授图案设计的研究范畴、研究现状、设计源流、发展规律, 探索艺术设计活动的本质、内容、特征等,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装饰图案的设计方法和表现技法, 加强对形式法则、规律的理解, 从构图设计、造型设计、色彩设计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同时, 学生要进一步掌握特殊材料与装饰技法的运用, 能够切实地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服务, 打下良好的专业基本功。

(二) 课程内容紧跟专业、面向行业、面向职业

“装饰图案”的教学内容应遵循专业基础课程“必需”和“够用”原则, 紧跟专业、面向行业、面向艺术设计职业。例如在课程实施中根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定位的要求, 实行“删、减、并、增”, 增加与学生今后的专业设计方向衔接的“设计导论”讲授环节, 突出专业认知和职业素质教育, 让学生在没有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就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职业素质需求和岗位能力需求。课程内容打破单一的学科限制, 培养学生获取和拓展知识的本领, 把课堂“搬进”企业, 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

(三) 提高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

装饰图案是实用与装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常应用在装饰绘画、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陶瓷艺术等众多艺术设计领域。课程教学应根据不同专业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突出专业性。例如在平面设计方向中, 教师可根据设计活动的特点, 加强对装饰纹样的解析, 结合传统纹样在现代图形设计、标志设计项目中的应用给予案例讲习, 对典型设计案例进行研究时, 要注重挖掘设计中所包含的理念与设计思维方法。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研究

课程教学中应当重视和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比重,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位, 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制定适宜的培养方案, 并且将课堂教学有意识地拓展到课堂外的企业和市场中, 有系统地、有意识地加强实学生践能力的训练。如开设学校工作室, 学生可以从大一开始就进入工作室, 熟悉材料, 了解工艺流程, 锻炼各种基本技艺, 对形体塑造进行全面的训练。这种环环相扣的工作室教学形式, 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避免了基础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缺点。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理论知识, 根据自己的理解准备演说PPT, 尝试课堂演讲, 也可以设置小组进行分工预习和资料搜集, 让他们了解要学什么、怎样学, 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能够让课程内容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单独设置实践环节, 如市场调查, 参观调研大型百货商场;施工现场实习, 了解施工工艺;参观访问美术馆、博物馆、展览会等;开展课外实践等, 均可在每学期课程教学期间穿插进行。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让学生进驻实习单位, 亲身参与设计、施工和管理, 真正做到“真题真干真市场”, 强化学生应用能力, 积累其职业经验。

重视作业讲评和学习心得反馈。作业讲评阶段采取双向讲评法, 即首先由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的设计意图、制作方法、创意表达等进行讲解, 然后由其他学生对其提出问题或意见, 最后由教师有选择地进行点评。学生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二次学习”, 表达能力和鉴赏水平也能得到提高。此外, 也可以在课程教学中期或后期组织“优秀作业展览”, 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四、转变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 “装饰图案”的教学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抹杀了学生作为独立思维个体应具备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往往因为高强度的听课, 丧失了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教师可以在选择传统的讲、授、学、练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根据课程章节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 促进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比如利用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任务式教学等方式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使学生了解课程知识结构后, 以完成项目为课程任务组织教学活动, 实现“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一方面, 教学过程由单向传授转变为双向互动, 从实际出发,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照本宣科”过渡到“以课题为中心”的项目化教学, 开展理论研究与技能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优势, 挖掘现实的、直观的文化资源, 将其融入课程教学活动, 以形成自己的特色。此外, 网络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 学生能更方便、更自主地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 “教”与“学”已转变为一种新的合作关系。教育工作者要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更加要不断更新观念, 因地施教、因人施教。

此外, 教学形式和方法的革新归根结底是教育教学观念的革新。作为从教者应该重视自身的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关注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前沿动态, 并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在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主动尝试多种媒介信息交流, 使教学手段向多形式、现代化发展。只有教师大胆创新, 勇于实践, 通过采用实地教学、情景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来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注重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加大对实践教学软硬件的投入, 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设计人才。

以下通过几组课题的教学实践, 探索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 从自然的写生到形态的归纳

自然界为图案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写生”一方面让学生熟悉动植物生长特性及规律, 掌握其形体特征和精神面貌, 为图案设计积累素材, 寻找创作灵感和变化手法;另一方面通过“归纳”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技巧, 学会取舍、提炼抽象视觉元素, 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为图案的变化做基础。

(二) 从艺术作品中获得启示, 进行创意训练

以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作品为范图, 进行变体画练习, 要求保留原作品的艺术特征, 或根据原作品的色彩关系重新构图、配置, 这样既可以体验原作的视觉语言, 也可以发挥设计者的创造能力, 研究装饰色彩与形态的变化关系。

(三) 从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

从纯朴的民间艺术到举世闻名的敦煌艺术, 从古典园林到豪华的宫廷装饰, 从远古陶器到现代陶瓷, 从漆器装饰到织绣纹样, 优秀的文化遗产是设计者学习的最好范本。每个民族都有长期形成的视觉语言, 对文化艺术历史长河的观照, 能够最大限度地积累设计经验。

(四) 从时代中探索艺术形式, 寻找新的设计语言

保持对艺术的关注, 可以为设计思维带来更多启发, 可以提高自身的观察敏锐度。现代艺术正从形式和观念上进行着多样化的探索和试验, 它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对其大胆借鉴, 可以丰富自身知识储备, 拓展设计形成和方法的可能, 从而在图案设计中创造出新的设计表达语言。长此以往, 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组织、表现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图8《奶奶的宝贝》维嘉·米特切卡由阿姆斯特丹·冰泉委托设计

(五) 正确看待图案设计中的数码技术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代表的数码技术具有诸多优势, 发挥计算机图形编辑和图像处理软件的诸多功能, 可扩展图案表现的技术领域。如运用Adobe 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Coreldraw等相关软件都能够制作出细腻精美的图案作品。此外, 设计者摆脱了繁琐的传统手工描绘工作, 设计效率提高, 表现能力增强, 体现了高效率的现代化。但是, 传统手工绘制所具有的随机性、不可复制性以及灵动自然的美感却是电脑无法替代的, 因此需要设计者在设计时灵活对待与使用数码技术, 扬长避短。

五、结语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在教学实践和改革中始终是动态的、多元化的, 在实际教学中及时更新观念、建立新思维、创新教学方法, 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关键。“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全面推进的重要工作之一, 对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今后的发展,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还需要进行持久不息的教学改革。作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 有责任对专业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 并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探索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和方案。本文只是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装饰图案”课程教学中探索一些方法和途径, 提出该课程教学实践和改革的一些思路, 希望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努力培养出真正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摘要:“装饰图案”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 面向艺术设计专业的所有学生, 因而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装饰图案”教学往往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因此, 突显“装饰图案”课程开设的意义, 加强实践性教学研究, 转变课程教学方式, 更新教学理念, 让学生从写生和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 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歌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精选·图案·装饰画[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4

[2]李家骝.装饰色彩教学与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罗鸿.基础图案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开腹探查下一篇:数据库的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