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电影市场分析

2024-09-07

国庆档电影市场分析(共4篇)

国庆档电影市场分析 篇1

春节档电影特指在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 , 它与“暑期档”电影、“国庆档”电影相对应,形成了中国电影季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与“贺岁片”电影既有割裂不断的内在联系,又有各具特征的本质区别。研究、关注、推动春节档电影的发展,对于繁荣中国电影市场、促进中国电影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春节档”电影与贺岁电影的差异

(一)贺岁电影在大陆产生和发展。贺岁电影又称“贺岁片”,是指在年末岁初新上映的以贺岁为主要目的电影。在电影选题上以幽默搞笑、亲人团聚的轻喜剧为主,在影片氛围上笼罩着浓烈的年节味,在观影模式上则以“合家欢”为主要类型。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这类片最早发轫于香港地区。1995年,由成龙主演的电影《红番区》在大陆上映,给冷清低迷的大陆电影市场带来一丝生机。其票房的成功,也让大陆业界第一次感受到了“贺岁片”的冲击力。1997年,大陆第五代导演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在年末上映,并第一次打出了“贺岁片”的招牌,获得极大成功。1999年又导演了《不见不散》,逐渐形成了冯氏喜剧独特的台词幽默搞笑、语言穿透力强、注重包装宣传的格调,奠定了大陆“贺岁”电影的基础。2012年,徐峥导演的贺岁片《泰囧》更是以12亿元的票房拔得头筹。电影以通俗直白的表述、欢乐搞笑的氛围,在观众上更加趋向年轻化、草根化,得到了评论界的认可,达到了大陆贺岁电影的高峰。

(二)贺岁片在大陆的演化。贺岁片在大陆电影市场的成功,引起了大陆电影导演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年末岁初以“贺岁”为名推出了一系列电影。这些电影除了上映档期在年末岁初外,无论其风格或主题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内容题材更加丰富,风格形式更加多样,已与传统意义上的“贺岁片”迥异,失去了“贺岁”特征。如2008年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陈可辛导演的《投名状》等等,都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贺岁片”。

(三)春节档电影的形成和发展。由于贺岁电影的冲击,在大陆电影市场逐渐形成了极具代表意义的春节档电影,特别是1999年以后,大陆实行春节长假制度,七天连休,更是为春节档电影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春节档电影的票房也逐年看涨。2014年14.12亿,2015年17.6亿,这样的高增长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电影的主题也不再单纯的“贺岁”。以2015年春节为例,既包含具有欢乐浪漫的贺岁特点的《一路惊喜》、《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等等;也上映了反映人与自然、颇具环保主题的《狼图腾》,而且还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好评。像这类电影就不能以“贺岁”而论,统而作为春节档电影来研究更为准确,也更有意义。

二、春节档电影有待进一步挖掘、整合、提高

(一)从春节档电影的档期分析。与其它档期明显不同,春节档电影的档期正处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是国人的第一大节日,具有深厚民族文化色彩和情结。除了节日休闲外,它还具有多重主题意义。一是辞旧迎新。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相对于阳历新年,国人更认为阴历新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年。因此,往往把春节作为送走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节日。二是团圆团聚。在国人的心目中,春节就是团圆的节日,因此,外出的人们不论天气如何变化、交通如何拥堵,总要赶在春节回家过年,举家团圆是春节每一个家庭共同的梦想。三是忠孝节义。讲孝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而回家过年又被在外游子赋予尽孝的象征。在许多地方都有过年上坟祭祖的习惯,被寓意不忘本。四是祝愿祈福。旧年即将过去,新年就要来临,人们争相燃放烟花爆竹,意在驱赶旧年晦气,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亲人安康,等等。其丰富的内涵是任何一个档期都无法相比。

(二)从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分析。相对于其它艺术形式,被称为“第七艺术形式”的电影,娱乐化特征明显,视觉效果突出,感染冲击力强,而且与电视相比,还具有群体化特点,已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文化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电影产业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2013年全国电影票房达217亿元,同比增幅27.5%。2014年全国电影票房达298亿元,比上一年又增长了36%。电影屏幕增势强劲,2013年为1.8万块,比2012年增加了5077块,增长28%。2014年已达2.4495万块,比2013年又增加6495块,增长36%。与电影票房增速一致。电影市场的火爆增长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的涌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新媒体更是利用其互联网渠道,渗透到电影业的各个环节,这必将促进电影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和电影产业的壮大,也会给春节档电影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三)从春节档电影火爆分析。一部电影拍得好固然是赢得票房的主要因素,但在什么档期上映,对票房影响也很大。《泰囧》以3600万元小投入赢得了12亿的票房,内容的活鲜、形式的活泼,都很“接地气”,但其以“贺岁”为名头,选择在春节档上市也是成功的一大因素。由于春节的特殊性,在春节这一档期投放市场,已成为一些导演和电影公司的共识。2015年春节长假就有50余部片子登陆,仅大年初一就有7部片子上演。从春节档电影票房看,2014年春节档电影票房14.12亿元,增长32%;201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17.6亿元,增长24.8%。七天时间,不到全年的0.2%,但其票房却分别占到6.5% 和5.9%。

(四)从电影自身的价值引领分析。一部好电影,仅有娱乐性是不够的,它的“文化属性还要求它应承担着一些精神娱乐与修养提升的责任”[1]在这方面,春节档电影责无旁贷。一是文化再塑。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档电影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提升,尤其是对近年来提出的“年味”、“孝道”、“家风”、“乡愁”等中国元素的阐释,必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再塑起到积极作用。二是价值引领。最最有力的传播是价值的传播。电影在给人们提供娱乐的同时,也同样给人们以道德感染和价值引领。《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力研究报告》公布的资料显示,从近两年中国观众组成看,19-40岁观众占总观影人次的87%;从学历层次上看,大学本科、专科占到81%。春节又是学生放假回家团圆的重要节点,强化春节档电影的整合、提升,是价值观传播的“黄金档”。三是艺术倡导。在春节档推出一些艺术性较高、思想性较强的电影,有利于通过春节档的“轰动效应”扩大票房影响。美国电影工作者在评价“奥斯卡”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奥斯卡”评奖的另一种意义在于,使那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较低商业价值的电影获得较好的票房。我们的“春节档”也应当起到这样的作用。

综上,电影的“春节档”,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充分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提升品质,对促进我国电影市场繁荣、电影产业壮大有积极意义。

三、发展春节档电影的几点思考

无疑,春节档电影是中国电影市场最具号召力、影响力的电影,也是中国观众享受传统节日的一席饕餮盛宴。但是,如何支持春节档电影市场由传统“合家欢”式的“贺岁片”电影市场,向专业化、类型化程度更高的电影市场转变,从而提高水平、提升档次、丰富内容,给观众以多样化选择,是亟待我们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概念上要进一步厘清。首先是把“贺岁片”与春节档电影区别开。贺岁电影是一种类型,有自身的鲜明主题和艺术特色,而春节档电影主要是指在春节这一档期上映的电影。当然,贺岁电影大多放在春节前或春节期间上映,一部分应列入春节档电影范畴。其次是时间概念。就是春节档电影的范围。有不少评论者因模糊“贺岁”电影与春节档电影的概念,把春节档电影的时间扩展。如2015年,就有评论者把元旦开始上映的“贺岁”电影延伸到2月25号(大年初七),从而戏称“史上最长贺岁档”。笔者认为,把春节档电影归入“贺岁”电影是不确切的,春节档电影只能是春节长假上映的电影。

(二)主题上要进一步突破。因为春节的特殊氛围,在这个档期上映具有强烈观赏性和娱乐性,以轻松幽默、欢乐搞笑为主题的“合家欢”式“贺岁片”,比较能够满足观众的口味。但春节档电影要想真正打出牌子,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张名片,仅仅凭借搞笑逗乐还不够,还要在主流价值观上下功夫。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解析,对革命历史题材进一步挖掘,对现代人生活忧喜的理性阐释等等,努力创作出一批更接地气、更具思想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这不仅是春节档电影市场的需求,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期待。

(三)舆论上要进一步造势。如前所述,春节档与暑期档、国庆档相比,有自身独特优势。它包含了多重中国元素,更具有中国风格。因此,我们在媒体宣传、包装造势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中国气派。首先要有品牌意识。要把春节档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一张名片来打造,充分发挥其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引领功能,起到“风向标”作用。其次是要加强宣传。要充分利用春节浓厚的节日气氛,为“春节档”造势。通过行业协会组织一些类似明星发布、名导推介、名家专评等活动,使其不断升温,努力把这一档期“炒热”。三是注重引导。树立“精品意识”,防止利用春节档市场用“烂片”做文章,损害春节档电影市场的声誉。

(四)政策上要进一步扶持。随着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国家会相继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去年,财政部等7部委就下发了支持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利用政策加大对春节档电影市场扶持。比如加大对春节档精品电影的专项资金支持,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春节档重大题材电影,对春节档电影实行优惠的税收金融政策等等。总之,只要专家点赞、观众支持、作者努力、媒体响应、政府扶持,不久的将来,中国春节档电影一定会真正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最亮丽的一抹光影,一些国产影片会通过“春节档”的强烈效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国庆档电影市场分析 篇2

还有一周又到国庆了。

今年的国庆假期,似乎会非常精彩。

看完了70周年阅兵,电影院里还有三部精彩的电影在等着我们。而在这其中,预售和想看排名最高的,当之无愧就是由吴京、张译、章子怡、胡歌、成龙等主演的电影《攀登者》了!

可是,扎心的一幕出现了,《攀登者》还未正式上映,豆瓣的差评就已经破千条,除了不信任导演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部电影的主演又是吴京。

只要有吴京,那一定又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又在高喊着爱国,全程尬吹,所以不用看,就是差评。

当然也还有角度刁钻的。

他认为,就不应该拍攀珠峰的电影,因为这会吸引一堆人去登珠峰,造成珠峰的污染,这就是在消费珠峰。

确实,现在拿珠峰开玩笑的人太多了。

不仅有企业家排着队去,还有公司团建是去登珠峰,更有甚者直接雇人把自己抬上去......

他们不爱珠峰,所以破坏珠峰。他们不爱珠峰,只为了拍张照片,证明自己来过,以此来炫耀,满足自己的征服欲。

可当你了解了《攀登者》背后的真实故事后,或许就会理解:

曾经有人以生命为代价去也要去登顶珠峰,那不是消费,而是使命!

我想所有人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可却鲜少有人知道,这个数字得来有多么不易。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最早的时候,关于领土问题,产生了巨大的争执。

1953年,尼泊尔人从珠峰南坡成功登顶了,但是中国人,始终没曾登上过珠峰。这在尼泊尔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眼中:“你们中国人都没登顶过,还有什么资格争领土?”

国家领土,寸土不让,尊严底线,也绝对不能被踩在脚下。

就这样,周总理下令:组建中国登山队,一定要登顶珠峰!

1960年2月,由214名队员组成的中国珠峰登山队正式成立了,这些人,平均年龄不超过24岁,有工人、老师、农民、军人、科学家......

目的只有一个,将国旗插上珠峰最顶峰。

他们在严寒、高反、缺氧的恶劣环境里,面对的是随时可能发生的雪崩、暴风雪。

有人因为高原反应牺牲,有人严重冻伤直接截肢,有人一脚踩滑直接从山上摔了下去。

到了最后,只剩下了4个人:王富春、屈银华、刘连满、贡布,他们带着国旗,带着雕像继续坚持着。

但是,人在大自然面前真的太渺小了。

珠穆朗玛峰的气候十分恶劣,气温最低能到零下73℃,海拔8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只有平地的30%,被称为“死亡地带”。即使后来装备精良,每年倒在珠峰下的人也从没减少过。

他们面对着难以逾越的“第二十阶”一筹莫展,最终刘连满用自己的身子撘成了梯子,让队友踩着自己的肩膀往上走。

那时的刘连满为了减重,还脱下了4公斤的高山靴,这让他冻坏了双腿,之后只能截肢。

精疲力竭的刘连满已经无法再继续,而他也以为自己会永远的留在这里。他决定把所剩不多的氧气瓶留给凯旋的队友,那时他拿出笔,写了一封遗书:

幸运的是,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三人终于将国旗插上了珠峰。

而刘连满,也活着回来了!

次年,中尼签订了边界条约,确定了珠峰北坡属于中国。

但这还不是结束。

因为没能带摄影摄像机上去,未曾留下影像资料。中国再次遭到了质疑:“你们说登上就登上了?你没有什么证据啊?”

而那时,中国正处于经济衰弱时期,即使心有不满,都无力去重新证明。

直到后,中国登山队再次组织起来了,而这次,他们不仅要登顶珠峰,还要进行科学考察,还要留下资料!

为了能拍摄到登顶之时最宝贵的照片,队员邬宗岳解开了和队友绑在一起的安全绳。他因严寒离世,可怀中的相机还完整保存着。

夏伯渝,在零下25度的情况下,将睡袋让给了另一名队员,最后因严寒失去了双腿。

经过努力,9名队员终于登上珠峰,并且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科研工作。

那一次,中国测得了珠峰的高度为8844.43米,而国际上也正式采用了中国的测出的高度作为标准!

他们留下了照片,自此,世界上所有人,再也不能再说中国没有资格了!

这就是《攀登者》要讲的故事,更是中国历史上的真实故事。

他们为的,不是所谓的征服欲,而是中国的尊严。

一代攀登者,为了国家,为了尊严,一次次努力,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而现在,最讽刺的无非就是,有一批人,居然因为一个人爱国,而将他钉上了耻辱柱。

吴京就是那个被炮轰的焦点,而你想不明白,无论是最为演员、导演还是普通公民,他到底犯了什么罪?

作为一个演员,他在1月初就去了达岗什卡雪峰,进行了半个月的极寒训练。冻得鼻青脸肿大哭,缺氧、生病也还在坚持爬雪山训练,直到被登山队劝退。

拍戏过程,不是绿布,不是替身,他是真的在雪中被摸爬滚打被掩埋。

本来就没好的腿伤,再一次加重,片场拄着拐杖,机场里坐着轮椅,带着墨镜压低帽檐。

而在之前,为了演好军人,主动去部队服役两年,精通了各类枪械,学会了布雷排雷、跳伞、开坦克等等军事技能。

拍戏22年,几乎没用过替身,手断了,腿断了,韧带断了,差点残废。

为了拍《战狼》买车买房几乎是倾尽家财,一部电影,拍了十个月,二十多个国家的人员参与,10个月的拍摄周期,深入非洲贫民窟取景实拍,炸了100多辆车,借用了10辆坦克.....连着前期选景,光在非洲他就呆了差不多一年。

和海盗水下搏斗六分钟的镜头,拍了十几天,光从渔船跳水,他就跳了26次。

和那些动不动抠图替身配音的演员来说,他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演员了吧?

可为什么就因为他拍主旋律影片,就要贬低的一无是处?

从什么时候开始,爱国就成了一种罪了?

当初《战狼2》爆火,超50亿的票房让人惊叹。

可吴京却被骂了:太过“个人主义了,根本就是用主旋律来炒作自己,电影太个人主义英雄梦。

倘若只是吐槽故事情节也就算了,到后来愈演愈烈,直接开骂吴京是“爱国贼”,骂他跪舔祖国的样子很恶心。

在他们眼中:你中国人怎么可能打赢外国壮汉军人?怎么不设定在美国呢?胳膊套国旗,别人就害怕了?强行装逼,强行打鸡血,强行呼吁爱国。

之后又到了《流浪地球》。

吴京用6000万,让《流浪地球》活了下来,他成就了这部电影,却被骂成了筛子。

“为什么不去看《流浪地球》?因为有吴京。”“只要有吴京,一律一星”“吴京劝退”“一看有吴京就知道是强奸式爱国主义教育”......

和上次一样,只要有吴京,就有一堆人狂打一星,狂骂吴京。

主演居然都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人来拯救地球?扯淡呢吧?主演都说中文,一下子就把档次拉低了......

有吴京的电影肯定又是个人英雄主义,肯定又是强行爱国,强行主旋律,肯定又是中国人救人救国救世界,太tm假了,太tm装逼了。

后来就连吴京都很郁闷:

为什么外国人可以,中国人就不能拯救世界?为什么外国可以,中国就不能有个人英雄?国外超级英雄电影那么多,为什么不见谩骂,转换成中国电影,就要被骂了?

我就想不明白了,他演技过关,人也敬业,感情生活也没什么幺蛾子,就是拍了几部主旋律电影,碰巧观众喜欢,赚了钱而已啊!到底错在哪了,要被这样谩骂?

作为一个有素质理智的人,你可以说电影不好看,你可以选择不看这种主旋律类型,你可以说英雄电影太过“英雄主义”,但是你不能嘲讽别人“爱国”的三观!

jonyj有首歌里唱道:

当你开始变得让人羡慕,总是会有一帮说着风凉话的怨妇

他们在你面前一副看不上的面目,嘴里都是各种不屑心里却想得到眷顾。

人总是爱比较的动物,嫉妒是来自弱者无力的控诉

可是活着是为了创造不是为了胜负

我宁愿那些诋毁吴京的人是因为嫉妒,也不愿相信他们是反感爱国。

《攀登者》里,多少人为了领土付出了生命?

《我和我的祖国里》,多少人投身建设,却连名字都没留下?

而又有多少人,自己活得一团糟,从没想过自省,却在骂着别人、国家不好?

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

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

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

她有缺点,我们一起修正,而不是一昧的谩骂,抱怨,逃离。

就像鲁迅说的那样: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

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

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2019《攀登者》观看影评

国庆档即将来临,巨制献礼大片几乎都已经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宣传模式,但同样是国庆献礼巨制的《攀登者》相对来说却显得过于低调了,点映、路演等等宣传方式都没有,更没有相关影评出现,这让不少网友猜测这部电影是不是质量不太好?

好在9月23日晚上,这部电影终于举办了首映礼,也正式开始了宣传活动,首映礼上邀请了非常多权威的影评人参加,当然还有一些幸运的普通观众。

随后网上就出现了不少的影评,我们发现《攀登者》口碑爆了!清一色的好评,影评人们都称这部电影“稳了”,想必电影真的十分出众。

一位内业很有名气的影评人表示这部电影的信息量十分的庞大,与大家的想象完全不同,这部电影仅仅用真实、热血、伟大来形容是完全不够的,荧屏上的壮美的河山让人震撼。

也有影评人称电影超出了他的预期,他看完之后十分感动,而且称这部电影又是吴京的一部佳作,里面的演员都让人惊艳。

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本就都是实力强劲的,看到这些演员都知道这部电影绝对不会让观众失望的,除了演员得到了赞赏之外,电影的剧情也被人肯定,有参加首映礼的观众称自己在观看的时候一直被剧情牵动着,并且电影中的感情线很到位。

其实最初这部电影存在争议的地方就是导演李仁港,这位导演早前拍了不少烂片,此次执导《攀登者》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好在结果让人惊喜,而这部电影的监制徐克也一定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其中还能看出一些徐克电影的风格。

有影评人称这部电影充满着力量,虽然不像是《流浪地球》那么热血,但是能够给人启示与激励。如今《攀登者》首映礼之后口碑爆了,想必正式上映之后,票房也会爆。

2019《攀登者》观看心得

近两年来,国产电影的发展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景象,无论是动漫还是爱国题材类的电影,都备受观众们的喜爱,当然伴随而来的还有非常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国庆档,春节档以及暑期档这三个黄金期,各种电影作品的竞争尤为激烈。

今年的十一是建国七十周年纪念日,所以今年国庆档的竞争就更为激烈了,各种重量级主旋律大片都已经是蓄势待发,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庆档三部种子大片首日总预售票房已经达到了1.2亿,相信到时候肯定会掀起一股票房狂潮。随着国庆节的逐渐临近,预售票房前三的三部大片竞争也是愈演愈烈,首先《攀登者》此前一直是稳居第一的位置,但是这几天却被《我和我的祖国》给逆袭了,目前《我和我的祖国》预售票房达到了5448万,而《攀登者》以4996万的成绩只能暂时屈居第二。

要知道《攀登者》这部电影代表的意义可是相当重大的,而且光看阵容就十分了得,吴京、章子怡、张译、胡歌等都是重量级演员,尤其是有吴京这样的票房王坐镇,所以这部电影从一开拍就备受关注,不出所料,自从预售开启之后,《攀登者》的预售票房就一直遥遥领先,稳居2019国庆档第一,但是就在即将上映之际,却被逆袭,也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不过细数一下,《攀登者》被逆袭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代表的意义也是非同一般,同样是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且阵容一点不输《攀登者》,该电影由陈凯歌担任总导演,并且还集结了徐峥、宁浩、文牧野等众多大牌导演,更聚集了黄渤、张译、吴京、马伊琍、杜江、葛优等众多明星,阵容简直不要太豪华。在加上之前放出的预告片也是非常精彩,演员宣传页更是十分给力,所以这段时间的热度一直都很高,总结下来,它的预售票房超越《攀登者》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细心的网友应该会发现,虽然《攀登者》预售票房被超越了,但是对于吴京来说,无论哪部电影成为冠军,吴京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两部电影都是由吴京主演的,所以很多网友都说:能打败吴京的只有他自己。不过话说回来,目前这些成绩都只是预售票房,并不代表最终结果,况且还有《中国机长》紧随其后,究竟谁会成为国庆档的最终票房冠军,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019《攀登者》观看有感

今年国产大片可谓是风云争霸,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态势。

一直备受争议的《攀登者》也如期和观众见面了。从电影初期,一直都很低调,没上映就遭到很多冷嘲热讽,有人说是故意打压吴京。但具体是谁却不得而知。下面我们再看一下最新宣传最热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这两部可谓是风头正热,不仅演员整容强大,宣传也是非常到位。网上也是期待一片,和《攀登者》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吴京是什么人,他只会用自己强大的实力粉碎谣言。

昨晚,《攀登者》在北京举行全球首映。现场还邀请了许多知名大V和普通观众参加此次的观影活动,真让人羡慕,可以抢先观看这部大片。而且点映场也将在9月28日开启。下面主办方还会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大家开始期待吧。

参加观看的大v受主办方的限制,不能对电影的具体情节进行描述。但是从他们的口中也可以得知,清一色好评,感觉《攀登者》真的不负众望,口碑爆棚。吴京出品,必属精品啊。我们可以看到,在影评中提到最多的关键字是“稳了,稳了”。这可是有着行业经验的大V,说出来的話还是可以信赖的。

其中一位著名影评人这样写到:绝对不是现在大部分网友想象的那样,而是一部完全跳出猜测的电影。预告只显示了电影庞大信息量的冰山一角。用平凡、伟大、热血、真实这些词汇来形容这部电影都不够。

另一位大V博主同样说到:电影真的很好看,完全超出了预期。情节设计很感人,如果你比较感性,很容易哭得稀里哗啦的。演员方面,没有一个人拖后腿,大家都很敬业。他还高度赞扬了吴京这几年选片的眼光,眼光独到,做事严谨,又拍了一部佳作。

另一位大v表示这是一部没有配角的电影,因为每个演员的表现都很出彩。特别是吴京和张译的对手戏很精彩。毕竟这可以两大影帝之间的碰撞,期待吧。

知名编剧汪海林也说张译和井柏然在电影中的表现很棒,这部电影很有力量。

《攀登者》的演员阵容可谓是豪华。有吴京、张译、章子怡、井柏然、胡歌、王景春、陈龙等等,其实光看这个演员阵容就知道演员们的表现肯定不会让人失望,毕竟都是实力派。不是流量明星,所以大家这点可以完全放心。

之前大家都在说这部电影最大的悬念还是在导演。早前电影还没上映的时候,很多人看到导演是李仁港的时候都内心一颤:他拍了那么多部烂片,现在来执导《攀登者》,能把电影拍好吗?

其实之前这部影片受到了很大的质疑和一个人脱不了干系,那就是本片的导演李仁港。毕竟这位导演口碑不好,经常拍烂片,所以很多观众都觉得即使演员再好,剧本再好,让这样一位导演来拍,也悬了。

现在首映了,而且目前口碑还爆棚,看来这次李仁港稳住了。而这次电影的监制竟然是徐克,这倒是让很多人意外,因为他竟然不做导演。不过看过的表示其中有一些情节很有徐克的风格。

关键的是,还有人为这部电影提前预定了年度最佳。

电影出来后,也不少人会拿《攀登者》和《流浪地球》相比,可能会觉得没有《流浪地球》好。但是两者是不同题材的影视剧,一个是科幻大片,一个是剧情片。观影感受自然大不一样,《流浪地球》看完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感觉,而《攀登者》则是深思,震撼,冲击,有人说道:看完呆呆坐在椅子上,默默流泪。

从目前得到的数据来看,《攀登者》几乎是零差评,一举打破所有谣言。这么多大V可都是阅片无数,但纷纷赞不绝口。想必真的是有真材实料的。

真的期待这部电影,不知道又能达到多少票房。能不能超过《流浪地球》。从《战狼2》到《流浪地球》,再到现在的《攀登者》,只能感叹,能打败吴京的只有吴京。

2019《攀登者》观看体会

吴孟达是香港著名演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和影帝周星驰共同合作多部热门影片,使他的名气不断上涨,带来了一部又一部经典影片。如今吴孟达已经66岁了,很多演员到了中年时期大都会选择退出娱乐圈来安享晚年,吴孟达却不同,他年纪虽长,却也像众多青年演员一样敢于勇往直前,在当今兴起的影片浪潮中不断沉浮,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影视圈内包括吴京在内的众多演员夸赞。

距离《攀登者》上映的时间越来越近,由于演员阵容强大性,它早已未播先红,在此之前,某关于《攀登者》以及吴京的消息陆续被曝光。众所周知,吴京是一名实力派演员,也是当今著名的影帝,他为拍摄《攀登者》付出了全面的努力,很多人都觉得像吴京这样声名鹊起的影星在影视圈中到了独树一帜的地位,他已经可以靠自己去塑造角色,不用再向任何人学习。但近期《攀登者》花絮曝光,影帝吴京纠正他人台词错误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原来吴京不仅克己律己,对他人的要求也甚是严格,吴京对每一部作品都足够尽心尽责。因此,有很多观众以及粉丝们会认为吴京对待演艺事业的态度是与生俱来的,但吴京本人却说自己是跟吴孟达老前辈学习的,据说吴孟达演戏从来不需要剧本,用自己的演技与记忆力完成对手戏。

吴京这一番话的传出,不禁使人感到震惊,娱乐圈中能够不依靠剧本演戏的演员寥寥无几,更何况吴孟达已经66岁高龄,在记忆力都有所下降的年龄中,依旧能够如此坚持,实在值得人们敬佩,也难怪吴京会对吴孟达前辈赞不绝口。后来人们也想起了吴孟达前辈和吴京共同出演的《流浪地球》,它变得热门也并不是没有原因,参演的演员足够重磅不说,他们对自身的要求也格外严格。

吴孟达从武打片拍到科幻片,可以说在跨世纪大片中付出了很多汗水,难以想象六十多岁的还需要穿几十斤重的服装演戏,一方面足以证明吴孟达身体健朗以外,另一方面则证明了他对演戏的认真态度,以至于在影视圈中依旧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就算没有像过去那般和周星驰合作获得人气,在新时期中也得到了影帝吴京的赞扬。最近,吴孟达更是被邀请到贪玩游戏公司参观,现场可以真是热闹,气氛丝毫不逊色于小鲜肉的粉丝见面会。

吴孟达已经66岁了,但从照片中看起来,依旧气色红润,不停地和各位“小迷弟小迷妹”互动,非常热情。

吴京和吴孟达一样,都是出了名的老戏骨,他最大的优点在于善于学习,从来不会因为名声而忘本,他在《攀登者》花絮中表现出了对吴孟达前辈的尊敬,能够及时纠正对手的台词,使得《攀登者》的影片质量再次得以提升。吴京和吴孟达的品质都值得人们学习,我们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坚持不懈与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会一蹴而就,脚踏实地反而会获得更多尊重。

国庆档电影市场分析 篇3

研究完票房,接下来我们就要研究一下阵容。能挤得进国庆档并且受到关注的,多半都是大片。既然是大片,那不仅当中男女主演的知名度是不在话下的,就连配角也是需要光芒的,甚至有些跑龙套的,都是巨星身份。不要小瞧这些跑龙套的,要知道,周润发在还没演《上海滩》之前,只是TVB的小龙套。

而现在,我们不仅管跑龙套的和配角,甚至有的“花瓶”主角,都被调侃的称作“打酱油的”。在今年国庆档上映的八部电影里,有六部都分别出现了“打酱油的”角色,不分中外,无论古今。这也堪称是今年国庆电影档的一大乐子了!

《铜雀台》

伊能静:的确是“被打酱油”了

导演:赵林山 主演:周润发 刘亦菲 苏有朋

类型:剧情 / 历史 / 古装

剧情看点:《铜雀台》聚焦三国时期的权势之争。周润发饰演的一代枭雄曹操权力达到巅峰,却无人可信,身边的亲朋为了权势,将暗杀的刀锋指向他,上演宫廷暗战……由于剧情围绕“杀死曹操”而展开,诸多历史人物上演权势斗争,被网友戏称为电影版“三国杀”。

酱油角色:伏皇后(伊能静 饰)

打酱油事件:伊能静在剧中饰演美艳绝伦的伏皇后,原本是与片中饰演曹丕的邱心志有大量激情戏。不过,为了电影节奏更流畅,伊能静的戏份被删减了不少。为此,伊能静虽没有过多抱怨,但是处于担心粉丝们看后会失望的心情,还是提前打了一剂预防针,发了一条简短的微博,称自己“的确是打酱油了”。

《太极1:从零开始》

舒淇:悄悄的打酱油,出声的不要

吴彦祖:乔装打酱油,身份不暴露

导演:冯德伦

主演:袁晓超 杨颖 梁家辉 彭于晏

类型:动作

剧情看点:《太极1从零开始》作为三部曲的开篇,讲述了杨露禅如何辛苦求学太极拳的故事。影片由冯德伦执导,武术冠军袁晓超担纲主演,还有杨颖、彭于晏等明星加盟各自分工:冯德伦鬼马,梁家辉卖萌,袁晓超稚气,彭于晏凶狠,杨颖调皮,使得影片成为一部活力四射的青春派武侠片,导演还首度尝试将动漫、电玩、蒸汽朋克等诸多元素与中国武侠结合,形成全新的影像风格,让观众眼前一亮。

酱油角色1:某母亲(舒淇 饰)

打酱油事件:舒淇在《太极1从零开始》中演出了一个母亲角色,但她出现的片段属与“回忆”,更和大导演刘伟强演出夫妻。本来这种情况应该算是配角,算不上“打酱油的”,不过从头到尾,舒淇的对话全被消音,只靠画面与精湛眼神,让演出意外成了默剧。不过,舒淇自己不承认这次演出是真正的演戏,而打着“客串”的旗号化解“打酱油”的尴尬,称来帮忙好友冯德伦的戏,“好朋友就是这样用的!”冯德伦听到后也笑言“一定是,因为她平常都不客串,但这角色满好玩的,能带领观众进入怪咖的世界。”

酱油角色2:世外高僧(吴彦祖 饰)

打酱油事件:据悉,不少吴彦祖的粉丝在看完《太极》之后,抗议没有看到吴彦祖的镜头。其实,吴彦祖在影片中不但有出现,造型还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一贯帅酷的他变身世外高僧,身披袈裟造型邋遢,和以往的帅气干练造型大相径庭,彻彻底底的打了一瓶子酱油。不过,咱们帅哥吴此次的任务不在演戏,而是作为影片的监制,在幕后帮好友兼导演的冯德伦解决问题出谋划策,看来这个酱油也就是小打小闹吧。

《环形使者》

许晴:打酱油有风险,小心躺着中枪

导演:莱恩·约翰逊

主演: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布鲁斯·威利斯

类型:动作 / 科幻

剧情看点:《环形使者》是导演莱恩·约翰逊的第三部长片,也是他继《追凶》之后与约瑟夫的再次合作。与约瑟夫超越时空上演对手戏的正是老牌动作巨星布鲁斯·威利斯,一个是年轻有为,一个老当益壮,绝对令人期待。片中,布鲁斯·威利斯的退休生涯选在了中国的上海,因此一段长达五分钟的闪回画面中,外滩广场、东方明珠塔,石库门等上海地标性建筑一一进入镜头,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是个不错的卖点。

酱油角色:老年环形使者JOE的妻子(许晴 饰)

打酱油事件:许晴在《环形使者》中的台词很少,从一开始的竖起中指做小太妹状,拒绝布鲁斯饰演的JOE对她的搭讪,到随后变成JOE的温柔妻子,成为改变JOE人生轨迹的人,这中间的转变并没有在叙事上交代清楚。而且她在剧中独立的戏份很少,大约只出现了10分钟左右,角色并不能带出独立的故事情节,多半是出现在JOE的回忆和闪回中出现,最后在毫无准备的状态下中枪死掉,算是绝对的“酱油姐”了。

《敢死队2》

李连杰:打完酱油就跑,请把锅留下

余男:我不是花瓶,我是酱油瓶

导演:西蒙·韦斯特

主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杰森·斯坦森 布鲁斯·威利斯

类型:动作

剧情看点:两年前《敢死队》在国内创下两亿多的票房记录,让《敢死队2》的期待度也可想而知。能从9月4日上映一直延续国庆档,自然也说明了本片的火爆。除了第一集的原班人马,本片中又加入了尚格云顿、余男、德约科维奇等新人角色,还有上一集中打酱油的布鲁斯?威利斯与施瓦辛格的戏份也大大增加。这群荷尔蒙爆发的猛男猛女汇集在一起之后,所呈现出来的那种老式动作片风格,拳拳到肉,炮火连天,想必是动作片爱好者们的福利了。

酱油角色1:阴阳(李连杰 饰)

打酱油事件:话说两年前的《敢死队》里,李连杰好歹有几场打斗戏,虽然身材矮小,打不过好莱坞众硬汉,至少不是纯龙套角色。但在《敢死队2》中,挥舞着平底锅的李连杰就在片头展示了中国功夫,救走了人傻钱多的中国富翁后,完全跳伞失踪了。不夸你是“酱油帝”,怎么对得起你手中的那口平底锅!

nlc202309011907

酱油角色2:麦琪(余男 饰)

打酱油事件:麦琪是第二部才出现的角色,并且是第二部敢死队成员里面唯一的女性角色,出场时间也很长,可以堪称是女主角了。OK,这些都没错,但是改变不了的一个事实就是,余男仍然是在打酱油,就像她刚被教堂交到威利斯手上时威利斯担心的那样,她其实并无帮助,在片中的表现几乎永远是面无表情地顶着厚嘴唇,机械化地扳动扳机以及被英雄们保护。她跟着英雄们跑来跑去,打了胜仗之后她有点莫名其妙的台词,然而,这个时候影片距离结束已经没几分钟了。

《普罗米修斯》

盖·皮尔斯:打酱油不能话太多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主演: 劳米·拉佩斯 迈克尔·法斯宾德 查理兹·塞隆

类型:冒险 / 科幻 / 惊悚

剧情看点:在《普罗米修斯》中,雷德利·斯科特创造了一个具有突破性的神话。一个团队在地球上发现了人类起源的线索,这个线索引领他们踏上太空之旅,来到了一个宇宙中最黑暗的角落。在那里,他们必须血战到底以保护人类在未来不被毁灭。本片跟普罗米修斯这个充满着希腊神话意味的元素没多大关系,纯粹就是讲异形的,可以算是个地地道道的“标题党”。

酱油角色:维兰德老板(盖·皮尔斯 饰)

打酱油事件:盖·皮尔斯曾出演了《记忆碎片》、《拆弹部队》、《国王的演讲》等影片,都给人以不错的印象。此次在《普罗米修斯》中出演维兰德公司的富翁老板,虽然在剧情上还是起到了一些关键作用的,比如他向造物主发问,经大卫之口翻译后,太空骑师一语不发将一众来人纷纷轰杀。但被评价为“打酱油”的关键一点原因是——观众没有认出来到底哪个角色是他演的。原来,在化妆师的巧手下,一个壮年帅小伙儿就这么被化成了糟老头,难怪别人认不出,这就是化妆的奇妙!

《白鹿原》

夏昊:新人打出高品质酱油

导演:王全安

主演:张丰毅 张雨绮 吴刚 刘威 段奕宏

类型:剧情 / 历史

剧情看点:电影《白鹿原》是以“白家”和“鹿家”在白鹿原上的争斗为背景,主要表达北方农民生存状态中那种耐人寻味的原生态的东西。影片根据陈忠实茅盾文学奖作品《白鹿原》改编,由于原著小说占据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绝对高度,被誉为“揭秘了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民族秘史”,因此本片还未上映就引来极高的关注。据悉,电影初剪完时长近五个小时,后来又被缩减到3个半小时,最终以156分钟的片长出现。但是,过多的删减也给它带来了不少非议,很多只看到最终删减版的观众反而表示“看不懂”了。

酱油角色:狗蛋(夏昊 饰)

打酱油角色:夏昊不是个出名的演员,所以他打酱油,本是意料之内的。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演了名字这么“俗”的一个角色,却让人眼前一亮。用导演王全安的话来说,“狗蛋是天使一样的人物”。尽管戏份不多,但夏昊分量却不轻,因为正是狗蛋才最终成全了田小娥和白孝文。狗蛋虽然痴傻,但是却看尽白鹿原的变迁。而且在演出的层面,夏昊能很快进入角色,和张雨绮自然地完成对手戏,对于这个新人而言,可谓是打到“特级酱油”了。

国庆档电影市场分析 篇4

刚刚过去的7月,全国电影总票房共计45.1亿,比去年同期下降约18.2%,这是近五年来中国电影暑期档首次出现负增长。8月的成绩也并无亮眼之处,截止8月15日,全国票房仅为20.1亿元。

回看2015年暑期档票房,124.27亿元的成绩占据了全年总票房的28%,几乎相当于2011全年票房。整个 2015年暑期档共有 19 部电影票房过亿,多部影片不断刷新纪录,《捉妖记》、《煎饼侠》、《大圣归来》等国产影片在票房上表现着实强势,其中《捉妖记》直到现在还稳坐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的亚军之位。

反观今年,2016年暑期档已步入尾期,内地电影市场依然没能迎来井喷。冲过10亿元大关的国产电影少之又少:《绝地逃亡》累计票房 8.83 亿,已是目前暑期档票房最高的影片;《盗墓笔记》上映10天 ,累计票房8.45亿,估计也很难冲破10亿大关。

而8月最后剩下两周时间里,除了《冰川世纪5》与《谍影重重5》,也难看到太亮眼、足以胜任“票房台柱”的作品,能否追回7月落后的近10亿票房,真的要打个问号。

夏日炎炎,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吹空调吃爆米花喝可乐是一种享受,而且暑假正是小朋友、大朋友、男朋友、女朋友一起去看电影的好时候,为什么本该火得一塌糊涂的暑期档会如此疲软?

老实说,真的是这届暑期档不行。

烂片真是烂得人神共愤。在七月的最后一周上映的《封神传奇》噱头满满,大投资、大明星,通通朝大片看齐。然而豆瓣3.1的评分很快就要跌破《天机·富春山居图》的2.9分勇夺“烂片之冠”。虽然还是有不少人抱着猎奇心态去看烂片,但大部分理智的人还是避之不及,所以这次烂片营销并未发挥作用,上映18天票房停留在2.83亿元。

爆款缺失。暑期档有几部本来以为会变成大爆款的电影却都只是小火一阵阵。《大鱼海棠》打着“呕心沥血12年打造而成的国产动画片”旗号,本来以为能够复制《大圣归来》的奇迹,但由于剧情硬伤等种种原因最终也未能爆发,票房定格在5.62亿元。《寒战2》票房6.74亿,但一般来说带有港片基因的电影都只是停留在“口碑好”,题材相对小众最后无法在票房上拔得头筹。

小鲜肉霸屏,类型单一。随便数一数,小妞电影或“小鲜肉电影”在暑期档仍然泛滥,这一众电影虽然有粉丝基础,但往往因为题材内容过于单一,难以在口碑和票房上获得“迷妹”“迷弟”以外市场受众的支持。

其实,今年暑期档表现疲软只是中国电影市场经历爆发期后的一次“归真”。

一是票房数据的“归真”。“九块九”的电影票如今已经不常见了,各大票务平台悄然减少了补贴。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票务平台整合的声音不绝于耳,资本已经意识到票补的局限性。此外,今年3月,《叶问3》票房造假行为被广电总局处理后,“票房注水”现象同样有所改善。至此,没有“补贴”和“注水”的电影票房逐渐显露“真容”,数字展现了中国电影市场更加真实的消费需求。

二是被过度消费的电影行业的“归真”。在中国电影市场开始蓬勃发展的初期,电影数量远不足以满足观众需求,导致凡是一部稍带话题的电影都能引发热捧。不少资本也正是相中了观众对于电影消费的渴望,频频推出“短平快”的劣质作品来搪塞观众。然而,观众在被“喂饱”之后嘴也逐渐变“刁”,在电影供给量上来以后,观众的需求也同步升级,开始有审视地消费。这也是某些粗制滥造电影不再“吃香”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而,与其担忧“这届暑期档不行”是否影响冲击600亿票房大局,不如乐看当影迷们更趋理性,以及用脚进行投票发出警告,其实这对中国电影行业来说是一大幸事。粉丝电影、真人秀电影、跟风拍片、营销炒作、资本运作等等不过都是套路,对于中国电影业而言,好的故事、好的电影才是王道。所以,这样一个“归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挤出”泡沫的过程,虽然有阵痛,但来得很及时,警醒中国电影人,哪里才是良性发展的道路。

上一篇:项目驱动下一篇:继电器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