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精神建设

2024-10-16

医院精神建设(精选12篇)

医院精神建设 篇1

医院精神是医院几代职工在长期的医疗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精髓, 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 是医院文化的灵魂, 是医院发展建设强大的精神支柱和行动纲领, 具有导向、凝聚及激励等作用。医院精神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经常、细致、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从医院的长远战略着想, 强化监督机制, 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每个职工的素质, 促进医院精神文化建设,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一、加强医院精神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保证

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 是为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目标服务。基本目标是建立起与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与医院可持续发展相符合的、具有良好院风院貌的系统的医院文化体系。其主要内容是:以人为本, 以患者为中心, 围绕广大患者最现实、最关心的就医问题, 不断增强医院服务功能, 着力提高医院全体员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在有限的条件下尽最大的努力, 为患者提供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就医环境, 是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中心任务。为此, 加强医院精神文化建设,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开展宣传教育, 弘扬医院精神

通过院歌、院徽、院史和相应的陈列室、音像制品等实物向广大职工及新入职人员宣传医院精神, 以医院网站和新闻报道为载体, 通过义诊、“学习日”等各种方式使职工了解医院发展史, 增强凝聚力和荣誉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 明确作为医务工作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发展重任, 牢固树立“大医精诚”的医院精神。也可通过文化活动这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融入职工生活, 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其思想意识, 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及包容、理解的人际环境, 强化医院是我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医院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医院中闪光的人和事, 提炼他们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 树立先进典型, 弘扬正气, 用以身作则及传、帮、带的形式, 宣传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精益求精、克己奉公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院工作宗旨。在医疗工作中, 以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 使患者利益最大化, 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 为患者选择经济适用的药品和医用耗材, 不乱开检查项目和大处方, 不收受药品回扣, 自觉规范言行, 维护医务人员形象, 让大医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三、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医疗工作的目的是为患者解除疾病痛苦, 而这取决于医疗水平的高低, 因此, 医务人员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医疗技术水平是衡量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李克强总理在会见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上说, “医乃仁术”“大医精诚”是我国医药界的传统美德, 在新的历史时期应继续弘扬。如今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工作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 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医学理论和技术水平, 做好自身医学知识的储备工作。因此加强医务人员的智力投资, 重视在职教育, 搭建多层次的医务人员学习交流平台, 使医务人员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始终把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教育医务人员以患者利益为最高准则, 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 对工作精益求精, 人人具有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强化医务人员主人翁意识, 使每个医务人员具有积极向上的爱岗敬业精神。促进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医疗保健的要求, 促进医院精神文化的发展。

四、学习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

在诊疗过程中, 部分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普遍淡薄, 自我保护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部分医务人员缺乏对卫生行政法规的学习, 对医疗卫生操作规程了解得不够深入, 因此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很难意识到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医院要针对现状, 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 经常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 或请相关人员针对一些案例现场进行讲解, 把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严格按照病案书写规范进行病历书写, 对重点记录:首程、会诊、危重、术前讨论、死亡讨论及三级医师查房记录等重要医疗文书要认真书写。同时医院也加大监管力度,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让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严格遵守医疗规章制度、规范和操作规程, 认真书写医疗文件, 遇到突发事件时及时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面对医疗纠纷发生时, 才能有心理准备, 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患者负责的同时也保护了自己。

五、以病人为中心, 提供优质服务

救死扶伤, 忠于职守, 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服务, 是医院工作的落脚点, 也是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项内容。李克强总理指出:医疗卫生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事关改革稳定大局,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地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医学不仅是一门技术含量高的科学, 还是一项更多体现人文关怀的崇高职业, 医学的对象是人, 人文关怀十分重要, 医务人员应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应把“以病人为中心”这一主线始终贯彻在医疗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认真抓好行风建设, 在随访患者的过程中, 广泛征求病人的意见及建议, 围绕患者提出的意见及建议进行工作整改;努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简化就医流程, 规范服务用语等, 从点滴做起, 从眼前做起, 实行全优服务;消除诊疗服务中的各种不良现象, 体现“爱心和质量”。所有这些都是加强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继续推进医院精神文化建设, 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结合实际工作, 把医院精神落到实处, 自觉运用到对自己行为规范和引导上, 为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院精神建设 篇2

一、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思想教育:宣传思想教育主要抓三个层面:干部、党员、职工,并且注重效果,改变过去那种坐下来读报读文件的做法,采取一些比较能使大家接受的、新颖的,又能取得实际效果的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我们在安排这三个层面的学习时间及形式上作了一些调整:

1、干部(中心组)学习每两周一次,每次2小时,每年不少于48小时;

2、党员组织生活改为每月一次,每月2小时,全年不少于24小时;

3、职工政治学习全年不少于12小时。在学习方法上,党员干部学习以理论学习为主;党员组织生活主要采取讲座、电化教育及党内政治生活等形式;职工政治学习以主题教育为主,每次学习要有记录,作为年终考核依据之一,职工教育采取大会、专题会议、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开展。2004年中心组完成课题论文6篇,学习时间达70小时;党员学习达36小时;职工学习达30小时。通过开展“十大教育”:一是形势任务教育;二是公民道德教育;三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四是“四爱五比”教育;五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卫生法规教育;六是《领导干部任用条例》学习教育;七是医务人员服务礼仪教育;八是先进人物事迹教育;九是党史传统教育;十是“四·五”普法教育,并将各项思想教育和医院主题活动有机结合,既打破了枯燥、乏味的感觉,又达到了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为创建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打下了基础。

二、创建工作,力求实效为了认真贯彻旗文明办关于对我院申报盟级文明单位的要求和建议,我们注重实效,精心设计了五项活动载体:㈠开展“医德排行榜”评比活动。大力宣传本单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生动事例。把医务人员的良好的事例在《院讯》、宣传画廊中公示,发动全院职工和病人参与评比。经过两届“医德排行榜”层层选拔,从29名候选人名单中选出11位“医德排行榜”获得者。㈡设立“服务展示台”。将职工中好的服务事例,点滴好的服务经验、体会,及时形成书面材料,在宣传栏、《院讯》上刊登。“服务展示台”不求大、不求全,只要职工有一点好的经验、有一件好事,即予以展示,予以推广。㈢开展“成长、成熟、成才”活动。在青年占绝大多数的临床科室开展这项活动。具体内容是:与广大青年谈一次心;与有关科主任作一次沟通,为青年成才提供帮助。这项活动对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稳定青年医师队伍具有一定的作用。㈣开展“温馨之窗”竞赛活动。在门急诊推行问候式语言、礼貌式服务和关怀式语言,要求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服务和周到服务,并在挂号、收费、药方等窗口每天实施岗前温馨服务点评制,督促窗口人员为病人提供优质、便捷、温馨的全程式服务。在病区护理部对出院病人实施“三个一”温馨服务,即对出院病人作一次健康宣教、专车护送、七天内电话回访一次。据统计,去年有764位病人接受了电话回访。这一做法使病人深感医院对他们的关心,病人常常通过电话表示感谢,也常来电话咨询。由于我们的真诚和热情服务,病人感到来我院看病很安心、很放心、很舒心,出院病人平均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㈤开展“我和病人谈谈心”主题活动。为增强青年医师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青年医护人员与病人沟通。从去年6月起,团委举办了“我和病人谈谈心”主题活动,由团员青年和病人们交心、谈心。通过青年医师对病人的医疗知识的小讲课以及解答病人提出的相关问题,缩短了医患之间的距离。通过开展“十大”教育、搞好“五项”活动、树立典型,医院职工的综合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一批先进人物随之涌现:有医技高超、医德高尚的内科主任霍俊亮;有严格管理,把提高医疗质量作为重要环节的二甲办主任胡云峰杰;有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外科主任吴双宝等。今年,霍主任还被推选为旗政协八届委员。

三、满意工程,重在落实结合旗文明办“加强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大会精神,我们从病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以“人性化服务”为出发点,拟定了16条要求和举措,迅速予以实施。㈠整理和增设就诊标识。为了方便病人就医,我们重新制作了医院各部门布局的示意图,对诊疗区域不明显之处还增设了就医指示标识;在门急诊设立就诊平面图和流程图,做到醒目、清晰、明了;在各候诊室设立“病员须知”和“绿色通道”明显标识,指导病人就诊。㈡建立和完善危重病人抢救的“绿色通道”120—2。成立“绿色通道”抢救小组,安排专人负责“绿色通道”;制定“绿色通道”工作制度、运作规定和工作人员要求。㈢梳理各部门的便民措施。去年5月,我们动员全院各科室对本部门原有便民措施进行梳理,整理后的便民措施共有21条。㈣改善服务环境。2004年以来,我们投入200多万元先后对病区、手术室、功能科、检验科、放射科等部门的设施进行了改造;对2000年上墙的所有文明服务规范进行了整理,配上温馨的语言,统一公示在医院的明显之处,接受病家的监督,缩短医患距离,为病人创造了舒适、温馨的就诊和住院的环境。

四、文化建设,卓有成效医院是一个知识分子云集之地,年轻人又比较多,对这些职工,除了在政治上、业务上对他们提出要求外,又根据其特点,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我们先后成立了合唱队、乒乓球队,职工们利用业余时间,自行组织训练,工会给予经费支持。总之,一年来,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在全院职工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随着医疗卫生改革形势的不断深入,医院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的创建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如何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跃,是2005年我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

医院精神建设 篇3

开展“我心中的白求恩”活动,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满腔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当前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行风作风建设,提升精神内涵,找准医院的长远发展目标,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推动医院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理解建设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的医院文化的重要意义

白求恩精神是世界医学宝库的精神财富,在当代中国医疗战线,没有一个人能像白求恩那样为人们所熟悉,没有一种精神能像白求恩那样给人以激励,没有一种形象能像白求恩形象那样为众人所敬仰。学习白求恩精神,建设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的医院文化,使大家把白求恩精神,作为一种风范来发扬,作为一种准则去遵循,作为一种传统去继承。对保持政治信念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是非常必要和十分有效的。

(一)建设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的医院文化,有助于筑牢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防线。通过经常不断地从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体系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使广大官兵、员工,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服务保障人员,无论是领导层,还是一般干部战士,无论是现役人员,还是聘任员工都能以超越世俗功利的平衡心态,始终保持对医院的“向心力”和对腐朽思想的“免疫力”。

(二)建设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的医院文化,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在同一目标支配下,围绕弘扬白求恩精神这个主题,通过不同方式发挥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靠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武装人、教育人;医院文化主要靠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陶冶人、约束人。这些作用不是外在的、强迫的,而是内在的,自觉的。它体现了新时期一种新的医院管理模式,是一般思想政治教育代替不了的。

(三)建设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的医院文化,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一个高素质的医务人才,需要具备包括坚定的政治信念、高超的医疗技术、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态度、端庄的文明举止、高尚的医德情操六个要素,缺一不可。要达到这种层次,靠严格的管理教育固然重要,但实践证明,用良好文化的陶冶,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接受,更有效果。

(四)建设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的医院文化,有助于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是否拥有先进文化,关系着一个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如果每一个干部、战士、员工,尤其是医务工作者都争做“白求恩精神的传人”,都以“院兴我荣,院衰我耻”为座右铭,都以满腔的热情、文明的言行、精湛的医术为患者服务,势必会在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带来有形和无形的、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二、准确把握建设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的医院文化和科学內涵

文化有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是特指精神财富,如哲学、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这里所指的是狭义的文化,它主要包括精神领域的各个方面。而医院文化是指在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的作用下,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大家认同、遵守、奉行的价值观念、能力素质和行为准则,涉及思想政治工作、医疗业务工作、规章制度落实、医德医风建设、医院形象宣传等很多方面。建设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的具有武警特色的医院文化,应把握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符合时代要求的医院精神。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的灵魂,是医院发展进步的动力,面对理想信念淡化和价值观念多样化,要注意培育“七种精神”:一是忠于职守、献身医学的爱岗敬业精神;二是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三是救死扶伤,极端负责的人道主义精神;四是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的开拓创新精神;五是团结互助、密切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六是严守医德、不谋私利的廉洁自律精神;七是尊重科学、坚持真理的严谨求实精神。这些精神,体现了传统医德与白求恩精神的统一,与新世纪价值观念的统一,因而要一点一滴去培育,结合工作抓落实,真正在全院叫响,并长期坚持下去。

(二)具有感召作用的医院规范。规范分有形规范与无形规范,分别作用于人的行为和思想,它是在多年传统文化的积累与沉淀中提炼出来的。医院规范则是医疗活动的经验总结,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指的主要是起潜移默化作用的无形规范,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体现白求恩精神并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二是体现白求恩精神并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三是体现白求恩精神并约定俗成的道德风范;四是体现白求恩精神并为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要持续不断地把这种无形规范转化为高度的自我认同和自觉执行,实现思想教育的有效性、人际关系的融洽性、以及整个医疗工作运行的协调性。

(三)反映声誉地位的医院形象。医院形象是医院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医院的制胜法宝。近年来,院党委一班人,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医院的建设,根据医院文化的内涵和内容,准确把握医院文化建设的定位,从实效出发,不做表面文章,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加大力度,在投资兴建外科住院大楼建设的基础上,注重对现有就诊环境的改造;购置医疗设备;与投资方合作建立了肿瘤放疗中心、耳鼻喉专科技术中心、眼科治疗中心、美容整形中心、社区体检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今的武警医院就医环境已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建设使“花园式医院”已雏形初现,“以人为本,科技兴院”,软硬件同步发展,医疗技术提升了一个新的档次,医疗设备的大投入也引进更新。目前我院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设有咨询、导诊、电子显示触摸屏健康网络电视等。新住院大楼配套设施齐全,15楼设高档病房9间,所有病房均配有独立卫生间、中央空调、电视电话等生活设施和中心吸氧、中心吸引等基本医疗设施;24小时供应热水,使患者有了一个温馨、舒适、安心的休闲环境。同时我院还全面开展整体护理,实施护理承诺制,为病人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坚持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制度,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并开通了24小时咨询电话、监督投诉电话和住院病人电话回访制度,同时走向社会、走向家庭,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一系列的人性化服务、人性化设施融洽了医患关系,促进了患者康复。

三、积极探索建设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的医院文化的有效途径

建设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的医院文化是抓根本管长远,促进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体谋划,分步实施,既有远期规划,又有近期目标,既体现行业特点又不失文化特色,使二者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近几年,为丰富和活跃医院的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打牢官兵的政治信念,强化警魂意识,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院党委始终倡导“学习、创新、团结、向上”的宗旨,利用各种节假日开展和举办主题文艺晚会、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黑板报比赛、体育运动会、歌咏比赛、5.12优秀护士评比和春节游园等活动,为搞好医院的核心文化注入了活力和内涵;不仅如此,在每年的“医疗质量月”活动中,开展医德医风教育、随机性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查思想、找根源,摆问题,订措施,成效明显,全院人员的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均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同时为配合思想教育,在医院医疗区、办公区张贴、悬挂具有医院特色的文化标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大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和教育;开展先进性教育,通过“扶贫救心”、为特困病人免费救治、捐款、到贫困山村、福利院、街道、居民区免费义诊等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与好评,近几年,全院共组织各类捐款30万余元,无偿献血20万余毫升。2007年以来,全院共有近50个先进集体和140余名优秀个人受到了上级党委的表彰。也正是这些强根固本又具有浓郁武警部队医院特色的活动,有效地增强了我院的社会影响力。

经过全院人员不断的努力,如今不畏艰难、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武警医院人精神”的氛围已逐步形成,这种颇具生命力的医院文化造就了我院所特有的难以模仿和替代的医院核心竞争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全院医务人员精神面貌大有改观,不仅增强了我院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也为如何更好地为兵服务,为社会服务,增强我院的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跨跃式发展夯实了坚定的基础。

几年来的实践让我们深深感到,医院文化建设对于坚定政治信念、活跃官兵生活、服务保障部队、优化医院机制和焕发员工活力,增强医院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充分认清部队医院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才能在实践中突出自己的特点,正确分析和评价自身优势,真正给医院文化建设把好关定准位。如今医院大多数员工已自觉地把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融合入医院组织建设的共同目标,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形成高度的一致。

白求恩精神与医院文化建设 篇4

1 以培育和弘扬医院精神为核心, 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

医院精神是医院主体在长期的医学实践、经营管理过程中日渐形成的一种健康向上的群体意识和精神风貌, 包括价值观念、健康观念、思想意识、心理态势、思维方式、道德观念等, 它成为主导医院文化发展走向的灵魂所在和统领医院组织建设的精神动力源.在医院精神的培育塑造、潜在积累过程中, 坚持白求恩精神贯穿其中, 能够激发医院职工强烈的自信、自尊、自豪, 引导追求理想, 培育忠诚品格和事业精神, 并确立为之奋斗的坚定信念和主人翁意识, 能够营造和谐、融洽的群际关系、人际关系, 使医院职工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产生舒畅感、信任感和依赖感, 从而激发出精神潜能.以白求恩精神为主旋律的医院精神, 能够着力培养医院角色一体意识和共识精神, 能够唤起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心, 激发职工对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每个医院角色始终保持积极、高昂的精神状态.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的核心, 积极激励引导职工开展学习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 树立先进典型, 医院精神方可在学习中升华.

2 运用白求恩精神, 真正把握医院文化建设方向

医院文化如同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饮食文化一样, 主要是指人们一种行为的潜在规则.医院文化建设旨在营造和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 使之成为全院职工认同并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使医院职工在医院文化的左右下, 表现出一致的或雷同的行为特征, 并以此形成合力, 促进医院的竞争发展, 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文化教育建设是医院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 是加强医院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端正医德医风建设的基础工作, 是医院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要求的重要保证.如何弘扬白求恩精神, 使医院文化建设真正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是摆在我们思想政治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医院文化建设必须从培育人、教育人出发, 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 形成群体精神推动医院各项工作.这其中渗透于医务员工的各个工作环节和日常生活之中, 广大医务工作者认真践行白求恩精神, 就能对技术精益求精, 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治学态度, 树立良好的学习和科研之风, 对工作极端热忱, 能够像白求恩那样把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使病人快乐当成自己神圣的职责.以白求恩精神为楷模建立起来的医患关系是一种规范和谐的医患关系, 以白求恩精神潜移默化形成的风尚才能真正体现我国医院文化的时代风貌和职业品格.

3 挖掘白求恩精神文化内涵,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白求恩精神蕴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中,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特征,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正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共产主义道德的主要规范.白求恩以医疗为职业, 对工作极端负责, 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 对技术精益求精, 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半个世纪以来, 一个外国医生何以能如此受到中国人民的爱戴与崇敬?这主要是白求恩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也是白求恩精神魅力之所在.白求恩精神的发扬光大离不开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学习白求恩, 弘扬白求恩精神, 正是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我们要借助精神文明建设的东风, 使白求恩精神发扬光大, 并在医院的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 新形势下, 医院文化建设为白求恩精神开辟了新的土壤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医务人员的价值观念受到新情况、新问题的冲击.如何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深化医疗卫生改革, 弘扬白求恩精神, 创建良好的医院文化呢?首先应以培育和弘扬医院精神为核心, 培育医院的价值观念, 把职工利益和医院兴衰紧密相连, 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增加居安思危和竞争意识, 培养职工的整体思想, 业务素质, 通过对职工各种教育以及多种多样的活动, 造就一支爱岗位、爱患者、爱医院, 乐于奉献的职工队伍.其次要以确立正确医院形象为重点.医院形象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设计、塑造、确立、展示医院形象, 以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一个长期有序的过程, 要经过由现象到本质、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散到系统的过程, 坚持使医院文化融入医疗中心工作为切入点.另外要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根本, 培育医院精神, 塑造医院形象, 主要通过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来实现, 必须注重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教育, 引导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 形成并完善有利于医院发展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做好引进人才、爱惜人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的各项具体实际工作, 只有下功夫切实提高职工的思想业务素质, 培育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 才能使医院的内在凝聚力具有长久不衰的驱动力.

医院精神文明建设自查报告 篇5

2011年我院在乡党委、政府和卫生局的领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服务,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以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来抓,在创建卫生系统文明行业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了《广元市卫生系统创建文明行业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水平和创建质量而努力奋斗。院领导班子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充分发扬“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以健康促进为目标。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时期卫生工作指针,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强化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塑造医院文明形象,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为目的,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目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把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精神文明内涵外延,硬件软件建设上下功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医院的三个文明建设。全院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文明行医,优质服务蔚成风气,院容院貌焕然一新,树立了现代化文明医院的良好社会形象。圆满完成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班子团结务实,组织领导有力

院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自觉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文明单位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纳入医院重要工作日程来抓。医院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挂帅,各科室负责人组成,专人负责精神文明工作,真正做到了“一把手抓两手”,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合力。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内容,做到了目标明确,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在组织机构上,设立专人主抓文明单位建设工作,负责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贯彻落实,以及各种文字、声像档案的归档工作。创建文明单位的工作目标。并积极总结创建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围绕中心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文明单位建设工作规划,做到了远有规划,年有计划,月有活动,并实行了综合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把任务量化、细化、层层分解落实到了科室和个人,做到组织、人员、任务赏罚落实,从而加强了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立足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院党委牢固树立思想领先的原则,重视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放在首位,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思想教育。一是制定了2009年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及行业作风建设工作目标、要点和实施意见等文件,与卫生局党委和基层党支部层层签定了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全年的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二是制定了党委中心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安排,坚持党委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和科室政治学习制度,以院党校和党员活动室为依托,采取因人施教、内外结合、双向交流、典型示范、电化教学等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组织干部职工重点学习了省九大、市十大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三是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制度,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时化解了各种矛盾,理顺了情绪,增进了团结,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了团队观念、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促进了医院文化建设,为医院改革与

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

三、组织文化建设、诚信建设成效显著

医疗行业的文明创建成果,关键体现在医疗行业作风,体现在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上。院党委将公民道德实践与“诚信医院”建设相结合,积极开展“诚信医院”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强化工作机制,加强了职业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

一是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我院把医德医风教育作为立院之本,常抓不懈。实施了医德规范、医疗事故防范、文明优质服务、“三优一满意”和建设和谐医院系列教育;开展了“诚信在卫生,满意在医院”,“廉洁行医树新风”活动;二是完善了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了《职业道德守则》、《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十不准、一惩处》和《关于加强医院职业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等规章,建立了《医德考评》制度,实行了药品用量监控公示制度,靠制度规范了职业行为。三是推行了诚信和承诺服务。实行了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三首负责制”和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对每个住院病人进行回访、建立职工食堂,为病人免费提供午餐服务;定期发放病人征求意见表、回访信,主动改进服务,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诚信服务意识。

四、规章制度健全,工作秩序良好

单位内部管理规范科学,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责权利明确;经济管理严密科学,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遵守财经纪律,收费标准公开、合法;各部门工作协调,秩序良好,执行指令坚决迅捷。

各科室标志明显,导向标志醒目,为服务对象提供快捷、安全、方便的全程优质服务。一是改善就医条件,加强门诊服务管理。完善了标示牌,提供了导医导诊服务,为患者营造了舒畅、温馨的诊疗环境。为进一步方便病人就医,我院新近投资20多万元,新上门诊排队叫号系统,规范了病人就医流程,基本杜绝了排长队与人情就诊现象,促进了门诊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该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相连接,极大提高了院信息管理质量,达到省先进水平。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为了保证住院病人吃上热饭,各科室自己为病人购买了微波炉;三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节假日正常开诊。为方便病人就医,我们始终坚持节日期间门诊正常开诊,并安排医师人员值班,保证病人就诊质量。急诊科24小时值班,人员到位,车辆、设备完好,有力保障了急救任务的完成。

五、服务优质高效,行医文明规范

深入开展了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改进工作作风,实行社会服务承诺,有便民、利民、为民服务措施,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开展个性化、人性化服务,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医院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增加了门诊侯诊椅、轮椅,完善了院内标示牌,提供了导医导诊服务,为患者营造了舒畅、温馨的诊疗环境。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成果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服务形式。都在临床实践中赢得了病人的好评。实施了患者床上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的措施。职工服务热情、态度端正、制度健全、程序明晰、用语文明、技能过硬、纪律严明,优质规范化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六、职工遵纪守法,治安状况良好

开展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网络健全,内部治安状况良好。搞好治安联防,倡导文明新风尚。医院不断强化安全保卫责任制,完善联防措施,加强了对重点部位的防范。强化治安保卫目标责任制,成立了大街派出所第一医院警务室,专人负责维护医院秩序,保障了病人的安全。投资加大防范区域,提高防范力度和技防档次,达到物防设施上档次,人防制度严要求,成立了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机构。确保了医院和病人的安全。积极开展了移风易俗教育,无婚丧事大操大办现象发生,完婚晚育率和计划生育率达到了100%。

八、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

完善后勤管理,强化后勤保障职能。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简化了工作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医疗、办公及职工生活要求,真正做到了服务于临床、服务于职工。成立了餐

饮服务中心,向全院在职职工免费供应工作餐,极大的方便了职工工作和生活。

医院始终把净化美化医院环境,改善诊疗条件作为精神文明硬件建设和形象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本着绿化、美化、净化和方便、安全、舒适、温馨的原则,目前医院环境整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门诊宽敞明亮,布局合理,标志清楚;病房整齐划一,干净清洁,温馨舒适;院前规划合理,交通便利,秩序井然。极大地改善了病人的就医条件和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

七、为民、务实、清廉,党员表率作用突出

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开展认真专业务实“作风效能建设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党员领导干部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严肃政治纪律,强化了创新精神,加强了理论和业务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改进了工作作风,树立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增强了专业精湛的业务技能,践行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了生活作风建设,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建立了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各级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做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决遏制奢侈浪费的不正之风。

八、自觉接受监督,社会群众满意

建立有效的内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医疗机构建立了医院对社会、科室对医院、个人对科室的三级承诺制,自觉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了“群众来信(投诉)登记表”,定期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坚持与患者签订《医患协议书》,每月定期不定期发放“病人问卷调查表”,召开工休座谈会,公布举报电话。

神秘的医院精神科见闻 篇6

精神科病房建在绿树环绕的池塘边,分为男女病房,隔成各自独立的小院。一天三顿饭由食堂送来,病人每天活动有序,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吃药、锻炼、唱歌、看电视、自由活动、休息。多数病人用药后与外表与正常人无异,我经常看见他们在下象棋,打排球、跑步。许多时候,他们静静地在活动室坐着,抬头观看电视节目,电视机挂在一般人够不着的高处。

老伴的疾病使他失去了许多自理能力,护士和病友们就帮他打饭、带他上卫生间、洗澡、还帮他洗衣服。有一次我去探病,遇到大家正要给他洗澡。他对洗澡有抗拒情绪,不肯行动,一名男护士和四个年轻力壮的男病人就连哄带拉地把他拉到水龙头下,几经周折脱掉上衣,用布带把两只手拴在花窗上,然后强行脱下裤子,往他身上泼热水,抹洗发水沐浴露,上上下下搓洗,接着又连泼几桶水……洗完澡穿好衣服,他舒服了,可旁边的几个人都累得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衣服和鞋子都打湿了。看到这情景,我既感到酸楚和不忍,又生出许多暖意和歉意。

出于对医护人员和病友的感谢,我不时带些水果食物去犒劳他们,也送些半新衣物和鞋子去。一来二往,从医护人员到病人都跟我熟悉起来,有时我刚进院子,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出来打招呼,隔一段时间不见,他们甚至会说出我的一些小变化,如烫头发了、换了件没见过的衣服了等等。有一次,我给他们送去水果和零食,一个病人对我说:“你可以当议员了。”逗得我哈哈大笑,但一想却也有点逻辑。尽管有时,放在老伴床头的食物转眼就被他们拿走,他们说的一些话根本没人听得懂,但我知道这都是疾病所致,不能怪他们。

别以为他们总是病态,我经常能感觉到他们的正常。

我从没向他们说过我的姓名,我又经常管老伴叫“老哥”,他们由此认为我跟老伴是同一个姓,便叫我“方阿姨”,有个老病号还伤感地对老伴说:“你真有福气,你妹经常来看你,我就没人理呀!”

的确,一些病人长期住院后,家人很少来探望,甚至不再关心,有的被单位寄放在这里,一放就是十多二十年,春节前单位来人慰问一下,平时就没人过问了。老施得病后妻子离婚领着孩子走了,老施年年在医院过春节,现在病好了却没地方去,只好继续住院。高高大大的小黄长得挺帅的,患有幻想症,总觉得别人要害他,因此常跟人打架,住院半年了,恢复得很好,经常帮我老伴做事。我送他一双侄儿在香港买的大码鞋,他一拿起来就知道是阿迪达斯。他的父母离婚了,谁都顾不上及时接他出院,他就靠着新农合顶着住院。这样下去,这孩子何时才能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又是一次探视。刚进病院,就听有人叫“方阿姨”,原来是一个被关在房里的新病人。他递出来一张纸,上面写着“我不是精神病人”等文字,让我照上面的号码打电话给他父亲问个究竟。我不是医生,没有权力插手这些事情,真的无法帮助他,可他那失望的眼光着实刺了我一下,让我难过。

这些不幸的患者,我们没有理由歧视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正因为疾病剝去了世俗的伪饰,让他们彻底地回归了本真,所以他们才会单纯如孩童般。我们该给他们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温暖,帮助他们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今年春节前小黄出院了,老施至今仍在医院。)

医院精神建设 篇7

1 精神文化的含义

医院文化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所构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以物质形态呈现的文化现象属于物质文化,如医院的建筑物、就医环境、设施设备、标识物、橱窗、网站等,它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有形载体,是凝聚了人的文化的物质存在形式,是医院通过自身行为向患者、社会展示出来的内部特质,体现着医院文化建设的总体效果。理论、观念、心理以及与之相互联系的科学、宗教、艺术、法律、道德等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就医院而言,医院精神文化则是指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所形成,为广大职工所认可,并且共同遵守的思维模式、行为规范、道德准则、观念形态和文化心态等等,它是医院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医院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于医务人员的行为具有规范、熏陶、导向、激励等作用。

2 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1 精神文化首先是医院文明传承的价值核心

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成果,而文化是文明的精神和智力支撑[1]。因此,文明的发展程度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密不可分的。从社会历史进步的角度说,文化具有承载和传递文明的功能。对于一个组织而言,优秀的精神文化同样是组织文明传承的价值核心。把有价值的东西传递下去和承续下来,这正是医院文化世代延续和稳定发展的核心内容。医院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医学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积淀起来的,具有历史稳定性,它是医院心理、性格、精神和传统的有机统一整体。尽管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医院文化的文化要素、结构模式、表现形态会发生变化,但其处于核心状态的基本理想信仰、职业信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却是比较稳定的。它不仅影响医院群体文化及其角色文化的知识、信仰、伦理、心理、习俗等,而且推动着医学实践、医患关系的不断进步。

2.2 医院精神文化是医学行为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有力保证

从育人的角度说,精神文化具有教化功能,它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及其他物质载体使其由个人意识转变为社会意识,由主观精神转变为客观精神,从而形成一种文化环境。医务人员是从事医疗活动的主要力量,他们不仅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也肩负着将医学行为引向正确发展轨道的职责。医务人员医学道德的提高仅靠道德准则、规范的外部约束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靠社会舆论、传统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自律来维持,而医院精神文化则是促使医学道德、医学风尚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内在动力。加强医院精神文化建设,能够促使医院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医务人员进行理想信念、价值趋向、道德品质、医学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有利于人文理念在他们内心深处扎根,可以增强其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力,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个具备了成熟人文观的医务工作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人文精神用于医疗实践之中,对于医疗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与伦理道德相背离的行为,会自觉地辨别、抵制或纠正。

2.3 医院精神文化对于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使医患关系的内涵进一步扩充,已经由传统的单纯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医院全体职工与患者及其相关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患者家属、朋友、单位及政府部门和媒体等多种因素。和谐的医患关系不是一蹴而就建立起来的,必然始于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现代医学伦理学认为,影响医患关系的内容由技术性关系和非技术性关系两大部分组成。技术性关系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以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技术、患者接受诊治为纽带所形成的医患关系。非技术性关系是指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相关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心理、伦理、法律等诸多非技术方面形成的人际关系[2]。技术关系是传统医患关系的核心,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外部环境的变化,非技术关系在推动形成良好的诊疗效果和和谐的医患关系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医生和患者作为一种个体,首先由于具有个体意识而产生一种个体文化,由于文化环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知识素养等不同,不同个体的文化观念也不尽相同,个体文化作为一种内部推动力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当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及社会、心理、伦理、法律等诸多方面形成人际关系时,必然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影响着医患关系的进一步展开和医疗活动的结果。而医方作为医患关系的主导方面,其精神文化的好坏必然决定着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其在社会的认知度和诚信度。

2.4 医院精神文化能够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精神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同物质生产劳动一样,能够转化为生产力。当今医院与医院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医疗技术的竞争,而是服务的竞争。而一个医院能否提供优质的服务,能否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尊重患者,体贴患者,关爱患者,为患者提供高效满意的医疗服务,归根到底取决于一个医院的文化理念。医院精神文化就是医院核心竞争的源动力。是现代医院实行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高度统一的体现。[3]它有利于改进服务理念。优秀的医院文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员工的自觉行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全体员工的长期坚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模式,因此,拥有了优质的精神文化,也就拥有了先进的服务理念,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从而拥有更多的患者,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促进医院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3 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体会

3.1 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一个主题带动一个系列

多年来,我院党委一贯坚持每年一个主题,开展好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如2005年开展了“细节”专题系列活动,各科室、班组、全院职工结合工作实际,查找细节方面存在的问题,边学习、边检查、边整改、边完善、边提高,达到了戒浮躁、强素质、练内功、树形象的目的。2006年,结合医院中心工作,开展了“我们还能为病人做些什么”大讨论活动和“创新服务载体,服务党员群众”活动,引导各科室根据自身特点,深入研究如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的有效措施,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2007年,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凸显的“和谐”主题,我院以“弘扬宣医精神,构建和谐医院”为主题,先后开展了“弘扬抗击非典精神,凝练宣医文化”、“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以评促建,争做和谐先锋”三个主题活动。2008年,结合奥运会和我院建院50周年的契机,在全院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和全院职工中开展了“迎奥运、迎院庆、创宣医辉煌”主题系列活动。2009年,结合建国60周年和举国关注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出台的新一年,开展“构建和谐宣医,促进科学发展,向建国六十周年献礼”主题系列活动。事实证明,通过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宣医文化的内涵,提高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而且稳步推进了医院中心工作的快速发展。

3.2 院领导主抓,中层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带头,职能部门全员参与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的水平如何,直接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我院领导不仅自身非常重视医院精神文化的建设,而且注重提高全体管理干部的管理水平。如,医院每年对全体中层干部定期进行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培训。为全体中层以上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和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订立管理论文的写作目标,并邀请专家来院讲座,组建医院管理学术沙龙,交流管理论文的写作经验。此外还通过扩大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举行各种报告和讲座。如,紧密结合形势政策举办“两会精神报告会”、“新医改政策报告会”、“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题教育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报告会”等等。为了减轻职工的心理压力,我们以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5家三级综合医院的3000多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深入研究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现状、比较不同类别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医院不同工作岗位医疗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异同,剖析了医院在人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结果应用于医院的精神文化建设,形成有针对性的压力管理干预方案,科学地开展压力管理。如,邀请了于丹教授来院讲授“构建和谐心灵”学术报告,对职工进行医院细节文化知识培训、人际交往礼仪知识培训,辅导音乐赏析、音乐疏导、电影赏析,开展交谊舞培训及比赛等等,有效地缓解职工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组织的凝聚力。

3.3 以节日为媒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节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总是伴随着人们特殊的经历和感受,因而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又是广泛的。在节日里开展文化活动最易为人们记住。我院在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就紧紧抓住这点,充分发挥节日媒介的作用。如3月11日,开展了“3·11”排队日活动,机关全体党员以自身行动引导患者排队就医。“七一”党的生日,院党委举办了“颂歌献给党”红歌演唱会,抒发广大职工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八一”建军节,组织复转军人开展各种活动重温军旅生活。为了庆祝国庆,还开展了“迎国庆、颂祖国”文艺系列活动。每年春节的职工联欢会和中层干部团拜会也是精彩纷呈。结合牛年的黄牛精神,工会还开展了“金牛奖”评选活动,对长期奉献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无闻的“老黄牛”进行表彰,号召大家学习他们。此外,我院还定期组织开展登山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等各种体育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医院精神文化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不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知识性,还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启发性,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医院的向心力。

3.4 以重大事件为契机,提高医院的凝聚力

最为典型的当属2008年的奥运保障工作和抗震救灾工作。我院紧抓奥运契机,在全院深入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圆满组织完成了全员奥运、残奥知识和技能培训,职业道德、职业礼仪、服务规范、岗位技能、人文技能、应急处置等多项培训;组织开展了“迎奥运,学外语”系列活动,在全员奥运英语培训和奥运服务医护人员口语强化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了“我爱我家”科室展示、“健康奥运,美好明天”英语演讲等外语展示活动。院团委也举办了“迎健康奥运,展宣医风采”双语文艺汇演、“微笑奥运行,服务宣医优”系列主题活动、“携手奥运梦想,点亮宣医风采”DV短片比赛、“与奥运同行,健青年体魄”等健身活动,不仅有效地提高全体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而且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使职工在参与中贡献力量,在贡献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汇集人气,凝聚人心,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最高的工作标准,圆满完成了场馆和院内的医疗保障工作。

汶川地震后,我院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果断决策、周密部署。先后派出5支医疗队,共计17人;提供价值73万余元救援物资;组织全院捐款57万余元,从组织队员、动员誓师、捐款捐物、后方慰问到迎接医疗队凯旋归来,每一次都是对全院职工的精神震撼。医疗队回院后,院党委抓住时机,迅速组织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医疗队员们亲身讲述救灾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宣传身边的典型,教育广大职工。在抗震救灾中,宣武医院不仅组织了一个积极乐观、勇于奉献、互相关爱、精力充沛、团结协作的医疗救护团队,也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凝聚力,展示了医院良好的精神风貌。

3.5 以院训、院歌、院徽为载体,弘扬宣医精神

院训、院歌和院徽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是医院对外宣传的形象标志,又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医院办院理念、办院特色、文化底蕴和传统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强化医务人员使命意识,建设和谐医院的重要抓手。对进一步增强职工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广大职工弘扬优良传统、爱岗敬业、努力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和行为激励作用。为了凝心聚力,推动医院的快速发展,我院曾在全院职工中开展了宣医精神大讨论活动,从中凝练出“诚、勤、严、精”的宣医精神,确立了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多年来宣医人一直秉承着这一精神,院旗、院徽和院歌也都根据时代的不同赋予了更新的含义,如为了适应医院发展的新形势,在全院开展了院徽、院训征集活动,让广大职工亲自参与进来,融入其中;我院曾先后创作了“医院的夜晚”和“为我们的事业歌唱”等院歌,并多次组织职工开展院歌比赛,充分展现了全体员工的共同理想和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29.

[2]尹秀云.医患关系的概念、性质及发展趋势[EB/OL].(2006-01-25)[2008-08-26].http://www.cmechina.net/content/060125000009/01/.

培育医院精神的思考 篇8

1. 医院精神的功能

每个医院都有各自的医院精神, 它通常通过院歌、院训、院规、院徽等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来。医院精神一旦被员工认同, 便能产生潜在、积极、持久的精神力量, 成为医院发展的动力源泉。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导向功能。

医院精神是医院的精神支柱, 是经过全体员工认同信守的理想目标、价值追求、意志品质和行动准则。它在转化为员工内在需要和动机的过程中, 引导员工个人目标与医院目标达成一致, 殚精竭虑, 多做贡献, 具有独特的导向功能。

(2) 激励功能。

医院精神的激励与物质激励相比具有更广泛、更持久的适应性。其激励功能大致可分为信仰激励、使命感激励和意志力激励。医院精神包含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理想目标等因素, 具有巨大的同化作用, 能使员工对此产生坚定的信心和执着的追求。成功的医院精神不仅给员工带来亲切实在的感觉, 同时可强化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激励员工为此付出努力。医院精神的能动作用, 能使员工形成不畏艰险实现医院目标的意志力。

(3) 凝聚功能。

医院精神为全体员工提供共同的价值观, 具有凝聚员工的巨大向心力, 使员工把自己和医院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 齐心协力为医院的持续发展勤奋工作。医院精神的凝聚功能不仅表现为医院对员工的感召力, 而且表现为员工之间的亲和力。和衷共济、携手共进的和谐氛围, 使员工产生亲切感, 心情舒畅地一起工作, 为医院多做奉献。

(4) 约束功能。

医院精神的核心是价值观, 它能够衍生出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对员工的行为起规范和约束作用。这些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与强制性法律规范、指令性制度规范不同, 是一种通过培养员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安全感、责任感等情感因素而形成的自觉规范。它以非制度化的“文化定势”, 引导员工对自我行为实行约束。这种非强制性的约束, 是自发自律的行为, 更易为员工接受。

2. 培育医院精神的意义

(1) 培育医院精神是实现医院振兴的长远举措。

在医改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 医院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制度等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是, 能最深刻、长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是人的精神因素。没有精神支柱的医院, 就好像是没有灵魂的躯体。医院发展壮大, 要从培育医院精神做起。在商品经济大潮中, 一些医务人员的价值观念出现趋利的趋向, 医院只有注重培育医院精神, 倡导员工履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使命, 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2) 培育医院精神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必要前提。

医院精神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培育医院精神是加强科学管理的要求。医院精神以科学管理为基础, 并不排斥科学管理。医院精神能把医院价值观转化为每个员工的思想动机, 能为医院科学管理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持久的动力。医院精神强调自我管理, 其控制和调节作用较之院规、院纪更深透、更持久, 是对医院日常管理的改善。医院精神倡导医院领导和员工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 培育医院精神有利于提升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培育医院精神是创建“战略与精神”相结合新型管理模式的有益尝试, 这种模式把宏观的医院管理与微观的员工自我管理结合来, 把医院管理中的硬件与软件结合起来, 实现医院的信念宗旨、战略目标, 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3) 培育医院精神是落实医改任务的有力支撑。

新医改的出台, 使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 医院需通过培育精神理念, 引导员工掌握和创新更多、更高、更精的技能, 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改革势在必行, 必然会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利益诉求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医务人员, 一定要认清形势, 根据新医改精神,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遵循新医改倡导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树立和培养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 自觉维护医院形象, 把“患者围着医院转”转变为“医院围着患者转”, 把“有求于我”转变为“为你服务”。努力适应医改要求, 应对医改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推动医改政策全面落实, 是医院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担负起这项任务, 作为医院精神支柱的医院精神的培育是必不可少的。

3. 培育医院精神的思考

(1) 领导示范是培育医院精神的重要环节。

领导是医院精神的设计师和员工的领路人, 领导者的思想行为具有示范力和导向力, 对医院精神的培育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领导者不仅要把培育医院精神作为重要的任务, 而且要把自己的一切言行置于医院精神之中, 在作为一名率领全院员工团结奋进的旗手的同时, 使自己成为一面旗帜, 成为人格化的医院精神。领导在培育医院精神时, 要注意对员工的感情投资, 既要关心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 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 又要注意通过各种渠道和员工交流, 形成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宽松融洽的人际关系,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2) 不断灌输是培育医院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种为全体员工共同信奉的医院精神, 不可能自发形成。它需要立足当前, 放眼长远, 反复宣传、不断灌输, 才能为员工接受和理解, 转化为员工的自我意识。这种灌输不是填鸭式、命令式、教条式的机械方法, 要注重激发灌输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使灌输内容内化到员工的认知体系之中。

(1) 主题教育、专题活动。无锡市人民医院 (简称“无锡人院”) 根据全面安排和阶段性需求, 开展主题教育, 组织知识竞赛、演讲等多种形式的专题活动, 宣传培育医院精神的要求、内容、意义和途径, 提高员工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讨论, 引导员工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 深刻理解做好本职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实现医改目标的密切关系, 激发社会责任感, 更加主动地参与改革、推动改革, 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推动医院精神培育工作的全面展开。

(2) 自我教育、自我养成。近年来, 由于医疗卫生机制的不健全、体制的不合理, 公立医疗机构政府投入不足, 公益性及盈利性之间的矛盾、医疗服务提供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诊疗费用的递增与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力之间的矛盾、人类医学专业技术发展的有限性与患者对疾病康复期望值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呈发展趋势, 导致医患关系恶化、医患对立加剧、医疗纠纷增多。“无锡人院”针对当前突出的各种矛盾, 从自我教育入手, 引导员工从医疗纠纷中吸取深刻教训, 从医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中获取正能量。以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教育剧《文明之光, 照亮你我》为教材, 通过正反面典型对比, 引导员工反思不规范行为, 明确努力方向。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 组织义务导医、送医上门、我为病人做好事、微笑服务等活动, 引导员工在实践中养成良好职业习惯。自我教育和自我养成, 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不同程度的不良职业行为, 塑造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使医院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3) 制度规范是培育医院精神的重要保证。

培育医院精神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制度规范是遏止与医院精神相悖行为的重要举措, 是实施医院精神倡导的行为准则的保证。

医德医风是医院精神的重要内容。医生不仅是一种职业, 更是健康的神圣捍卫者。作为医务工作者担负着“救死扶伤, 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 不仅要有精良的业务水平, 而且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医学道德情操。被誉为“东方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孙思邈论著《大医精诚》, 早在一千多年前对此就有专门评述。医德医风属于医学职业道德的范畴, 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卫生部部长陈竺明确要求, “秉持职业道德, 就是要把救治人的生命看作最崇高的职责, 把病人利益放于首位, 维护他们的最大利益”。近年来, “无锡人院”在培育医院精神的过程中, 注重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 抓住医德医风这个重点, 先后制订了《医德医风管理制度》《廉洁自律工作制度》《医务人员“三条禁令”》《行风建设十二项重要制度》等制度。这些制度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应该怎样做, 引导员工自觉抵止与医院精神相悖的行为, 把医院精神所倡导的行为准则逐步演化为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4) 实践检验是培育医院精神的重要过程。

医院精神既有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 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培育医院精神, 不仅要继承我国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优良传统, 而且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赋予改革创新的基本内涵。只有这样, 才能使医院精神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院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医院精神是否具有先进性和生命力, 能否发挥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作用, 需要放到实践中进行评价和检验。医院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受医院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是一次能完成的, 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要随着形势的需要和内外环境的变化, 由全体员工通过实践自我确定和自我完善, 不断赋予新的涵义。“无锡人院”的“精、诚、勤、慈”的院训, 就是在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培育形成的, 体现了时代精神、医院的传统和特色, 反映了“无锡人院”人“大医精诚”的风貌。“无锡人院”从实际出发, 针对医患关系的现状, 在医院精神中充实了医德医风的内容, 实施《职业道德积分管理制度》, 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实行积分评估, 每季考核, 年终汇总, 记入个人职业道德电子档案, 评估结果与个人考核、评先聘任挂钩。

4. 结语

医院精神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医院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培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院精神, 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摘要:医院精神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约束等功能。文章阐明了培育医院精神是实现医院振兴、实施科学管理、落实医改任务的需要, 并且强调了领导示范、灌输教育、制度规范、实践检验在培育医院精神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医院精神科探视制度的研究 篇9

1 精神科探视制度类型

1.1 限制性探视制度

(1) 患者探视需经主管医师同意, 并在规定时间进行。 (2) 病区医护人员对探视者应热情接待, 并详细介绍探视制度内容, 对病情有影响的事情不宜告诉患者, 争取配合, 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3) 探视一般在病区探视室进行, 如病情不允许探视时, 应向探视者解释清楚。 (4) 探视者要了解病情时, 由主管或值班医生介绍, 并向探视者提出要求, 协助工作人员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使其安心休养, 配合治疗。 (5) 探视者不得把刀、剪、火柴、玻璃、器皿、现金等交给患者, 更不允许携带相机等进行探视。 (6) 探视者带给患者的水果、食品等, 应交给总务护士存放管理。 (7) 未经许可, 探视者不准随意带患者外出。 (8) 探视者不得代其他患者打电话、发电报、寄信及购买物品等。 (9) 探视完毕, 探视者应将患者护送到病室, 并向工作人员反映有关病情和患者要求。 (10) 一级护理的患者及伴有传染病但尚处于隔离期的患者, 不准探视。11 1探视结束患者回病房前, 值班护士要对所带物品进行检查, 保证安全。

1.2 开放性探视制度

开放性探视制度是指对探视频次、探视持续时间及探视人员数没有限制, 为更符合患者和家属需求的一种探视制度。在不侵犯他人权利和安全及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 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探视者, 并允许其全天探视。其“开放性”只是相对的开放, 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包括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暴发性感染时的限制, 以及在患者丧失沟通和决定能力时由医护人员做出探视决策等。

2 影响精神科制定探视制度的相关因素

2.1 安全

一是家属探视的不固定, 使得对患者的病情掌握不够全面, 缺乏衔接, 因此要加强探视者安全知识的宣教, 以防止意外事件发生[1]。二是家属不了解患者可能产生的风险, 一旦发生抽搐、情绪失控、伤人等状况, 家属不知如何处理。三是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逃跑、自杀等情况缺乏预见性。四是对危险物品的范围没有充分认识, 携带危险物品的错误率极高, 比如手机, 打火机、毛巾, 鞋带, 电池等。

2.2 医护人员

精神科医护人员反对延长和增加探视时间, 主要是认为可能干扰患者护理。多数医护人员认为家属缺乏探视精神患者的相关知识, 对探视精神患者的有关制度理解不够, 不正当的探视不仅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还有可能影响疾病治疗, 使患者病情反复, 甚至发生意外事件, 特别是探视结束家属离开需要安抚患者情绪时, 护士会感到更大压力。

2.3 患者和家属

一方面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支配, 给配偶带来的伤害很深。这种伤害不仅仅是精神上的, 有的还是身体上的, 有的患者殴打妻子或丈夫, 使对方产生了恐惧而不敢前来探视。其次是患者长期住院, 与社会接触较少, 夫妻之间沟通的话题较少, 精神科患者本身疾病的特点是情感淡漠, 对于妻子的探望, 患者没有感激之情, 没有情感反应, 甚至有的患者还恶语相加, 也使得对方不愿前来探视。还有就是夫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 长期的经济和家庭负担, 使对方有了更多的抱怨而不愿探视。

3 改进精神科探视制度的措施

3.1 提高精神科护士业务素质

医护人员对探视时间延长存在疑问, 主要是没有认识到探视对患者的重要性, 担心探视会影响患者情绪, 发生暴力伤人、病情波动或扰乱医疗秩序等问题。提高精神科护士的业务素质, 帮助护士明白适当的家属探视有助于慢性精神病患者的恢复, 从而积极配合探视制度的改革。向护士提供相关信息和教育项目对于开放精神科十分必要,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工作人员进行在岗培训, 更新精神卫生知识定期开展专项培训, 以帮助精神科护士更好地适应新版精神卫生法规。

3.2 加强精神科护士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名合格护士不可缺少的条件, 通过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 能使护士及时掌握患者和家属的需求, 也能使家属对患者的情绪、病情等信息有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名护士, 必然要面临与患者沟通的问题, 因此定期对护士进行沟通训练, 加强沟通能力与技巧, 才能使其更好适应探视制度的改革。

3.3 完善精神科相关服务措施

除医护人员采取授课形式进行安全宣教外, 还可以利用展板、厨窗、信息表、宣传手册等形式介绍精神科的各项规章制度, 并把科室的联系方式公布于众, 这样有利于家属对精神科探视制度的了解与执行, 提高其满意度。医疗机构应该配备适宜的设施、设备, 为住院患者创造尽可能接近正常生活的环境和条件;精神科还可配备家属接待室、会客室和相关的基础设施, 避免家属多滞留在公共场所等候探视时间。为了提高家属等候期间的舒适度, 接待室、会客室内应配有饮水机、电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网络查询系统等辅助设施。

3.4 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严格的探视制度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必要条件, 患者家属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探视, 午休及夜间禁止探视。探视时, 由护士登记后病情允许并经主管医生同意, 方可进行探视。家属给患者带来的食品或其他一切物品, 必须交给护士保管, 不得直接交给患者。禁止携带危及患者安全的物品, 避免将贵重物品及大量现金交给患者。探视时如发现患者情绪剧烈波动或行为异常, 应迅速通知医生,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探视时不允许患者自由活动必须由家属陪同, 探视结束后, 将患者送回病房, 不准私自将患者带走。护士在探视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综上所述, 精神科探视制度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衡量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做好探视的人性化安全管理, 是今后发展和努力的方向。本文希望通过精神科探视制度的研究分析来发现和解决精神科探视制度的一些安全问题, 为不断探索精神科人性化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浅析医院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 篇10

关键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环节管理培训,不良反应报告

国家对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 2005年发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签卡管理规定》, 同时发布了新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在2007年出台了《处方管理办法》, 公布了《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至此, 对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构成了完善的管理规范。

麻醉、精神药品执行的各项管理制度, 主要是为了防止麻醉、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 堵住毒贩等不法分子利用医院管理漏洞骗购麻醉、精神药品。

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是医院药事管理的重点, 各级医疗机构在实施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各级医疗机构对麻醉、精神药品的法律法规的理解存在理解上的差异, 因此执行起来也不尽相同, 现就存在的问题做总结分析, 为大家在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中提供一些参考。

1 麻醉精神药品的使用管理

1.1 制度管理

市卫生局针对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的情况, 制定了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职责, 并统一印发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入库验收登记册》《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账册》《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登记本》, 由于卫生局将麻醉、精神药品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在了前面, 使各级卫生医疗机构麻醉、精神药品制度管理及登记进一步规范化, 此项工作值得在各地进行推广。

1.2 培训管理

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的医师、药师及专职管理人员的培训的深度不够, 虽然多数参加了培训, 亦拿到了培训合格证, 但对于麻醉、精神药品管理的知识掌握得不够, 说明培训的时间, 培训的内容还缺乏规范, 没有规范性、针对性的培训, 对于医师、药师、护士等各类使用管理人员应有不同的培训重点, 才能让麻醉、精神药品的培训落到实处。只有加强麻醉、精神药品的政策法规学习和规范化培训, 才能使医师、药师、护士等使用管理人员在临床管理中实现统一, 不致于出现执行上的差异。做好登记的目的是进行药品的批号管理, 以便对本医院使用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按批号进行追踪。

1.3 病区管理

病区管理是医院的难点, 普遍存在无保险柜的现象, 只是简单的锁在抽屉里, 没有起到防盗的作用, 虽然只是少数的几支,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更是过于松懈, 与普通药品散放在一起, 没有专柜加锁存放。对于各种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登记本上的登记项目理解也是不尽相同, 所以登记本的记录也不够完善。查其原因: (1) 培训不到位, 无针对性, 管理人员没有完全理解; (2) 管理人员对于登记记录不够重视, 认为只要不丢失麻醉和精神药品就尽到了责任。

2 麻醉精神药品的临床应用

2.1 处方使用

医师普遍对麻醉、精神药品的处方保管不够重视, 对自己领用的处方没有严格管理, 散放于诊台或与其它医师混用, 写错的处方亦未按规定要求回收销毁, 因此也就无法执行处方的计数管理,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因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统一编号, 计数管理, 建立处方保管、领用、使用、退回、销毁制度。上述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处方的冒用[1]。

2.2 临床使用

医师在诊治病人, 特别是急诊病人时容易出现未按阶梯用药的情况, 易于被吸毒人员钻漏洞, 如有个别吸毒人员用不同的身份证找不同的急诊医师开盐酸哌替啶使用的现象。对此药房人员、执行医嘱的护士应有足够的警惕。亦有的医师因怕使用麻醉、精神药品的麻烦就不使用麻醉、精神药品, 这也使急需用麻醉、精神药品的疼痛病人没有得到救治。医院普遍对麻醉、精神药品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防治重视不够[2], 医师和临床药师应加强麻醉、精神药品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报告, 因为麻醉、精神药品容易形成麻醉药瘾, 滥用可能导致中毒、肺水肿、感染并发症、呼吸抑制。

3 讨论

因此, 在进行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中, 一方面要严格执行“五专”管理的原则, 即“专人负责”“专柜储存”“专用处方”“专用账册”“专册登记”。药师在调配麻醉、精神药品时, 应仔细核对, 做好登记, 发现不合格处方一律拒绝调配, 积极配合医师、护士做好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的合理使用, 促进麻醉、精神药品用药水平的提高。并认真按批号进行管理, 完善登记制度, 消除怕麻烦就减少登记项目的抵触情绪。医疗机构应逐步细化麻醉、精神药品培训、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 使医师、药师、护士在使用、管理上易于操作。

参考文献

[1]沈旸.执行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新规定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药学实践杂志, 2007, 25 (6) :405.

浅析精神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篇11

【摘要】目的 通过对调查了解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及特点,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和预防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方法 对我院精神科2012年到2013年间的150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150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有71例,占总患者人数的4.73%,男患者与女患者的感染率差距不大(P>0.05);感染部位主要是上呼吸道?胃肠道以及下呼吸道感染,分别占比34人(48%)?14人(19.7%)?11人(15.5%)?呼吸道感染多发于春秋季,而肠胃道感染多发于夏秋季?71例感染者在住院期间都使用过喹诺酮类和头孢类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结论 精神科在开展护理工作时应该加强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监控,规范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精神科,医院感染,研究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精神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科院,住院患者主要是一些精神有障碍的,导致精神科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从而精神科的医院感染也有了自己的特点?笔者对我院精神科2012年到2013年间的1500名精神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记录信息进行回顾分析,并为医院精神科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提出了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精神科2012到2013年间的1500名住院患者的临床记录信息,其中男性1009名,女性491名,平均年龄为48.7岁?

1.2 方法 对1500例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发生了医院感染患者病例,并对感染部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的进行记录?

1.3 诊断医院感染的标准 按照《使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技术》中的监测方法作为诊断医院感染的标准?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都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率 共1500名精神病患者,发现有71例发生了医院感染情况,占总患者的4.73%,其中男性52例(占男性总人数5.2%),女性24名(占女性总人数的4.9%),经过分析可得精神科男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女性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距(P>0.05)?

2.2 感染部位分布 71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感染部位主要是上呼吸道?胃肠道以及下呼吸道,分别为34例(占48%)?14例(占19.7)和11例(占15.5%)?

2.3 医院感染季节分布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呼吸道感染多发于春秋季,而肠胃道感染多发于夏秋季,泌尿感染多发于夏季,由此可得出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具有季节性?

2.4 抗菌药物的使用 调查发现71例精神科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有使用抗菌类药物,其中使用较多的依次是头孢类?喹诺酮?青霉素以及大环内酯类,次数分别为31次?15次?13次以及10次?

3 讨论

精神科与其他科院不同,其护理对象主要是精神有障碍的患者,导致精神科必须对患者实行封闭式管理,从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也由其独特的特点?经过点差显示,我院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比率约为4.7%,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以及胃肠道?

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易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原因由以下几个方面:①精神病患者住院时间都相对较长,切都实行封闭式管理,长期进行监管;②精神科患者都有精神分裂症状以及精神障碍,往往不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感觉,这导致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困难,不会根据气候变化而添脱衣服等;③精神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这类药物容易引起过度镇静及椎体外系等不良反应,导致呼吸道的防御能力降低,发生咳嗽?吞咽苦难等情况?

胃肠道是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易感染的第二部位,具体原因由:①精神病患者由于会出现精神障碍,导致不讲究个人卫生,甚至出现偷喝污水生水,食用赃物等,严重者会无意识暴饮暴食;②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便秘等不良发应,导致泻药在精神科十分常用,经常使用泻药等会降低患者肠胃的抵抗力,使肠胃菌群发生紊乱而发生医院感染现象?因此,为了控制和预防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现象,应该首先预防胃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同时改善精神科住院环境和加强对病区的管理?如可以加强精神科的基础和生活护理,同时加强对抗精神病及抗菌类药物的使用的监测,如发现不良发应,应该及时进行安全處理;此外组织患者多参加一些室外的活动,改善精神科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保证病房干燥通风,并定期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最后,精神科住院患者易在春冬季感染呼吸道疾病,其原因是:春季为精神病多发期,医院住院人数多,病房狭窄,导致空气质量较差,易引发呼吸道感染;而冬季由于天气严寒,患者不愿到室外进行活动,切又不知道根据冷暖添加衣服已发生感冒等现象,而诱发呼吸道感染?胃肠道多发于夏秋就原因是:夏季气温偏高,患者会由于口干舌燥而偷喝脏水或生水从而导致胃肠道感染;秋季则是致腹泻病毒的活跃期,由于精神病房患者较多,相互之间接触多了易发生交叉感染,从而引发胃肠道感染现象?

4 结论

通过对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对医院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提出了一下建议:①:加强精神科医院感染控制预防意识,严格做好消毒隔离措施;②加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子的管理,做好发部位及多发季节的控制和预防工作;③加强对基础护理的管理,尽可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④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可以减少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控制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军,虞洪.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01:44-46.

[2] 吴明德,齐莉容,余修忠. 精神科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03:659-661.

[3] 吴建杰. 精神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05:526-528.

[4] 吴建杰,王晓珺. 精神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探讨与对比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06:647-649.

[5] 蒋庆仪,冯婧,程宇,等. 精神科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6:1234-1235+1237.

[6] 杨志彩,曹仁俊,李志华. 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3:3684-3686.

[7] 刘荘美,宋小琴. 精神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01:153-155.

精神病医院的院内感染管理 篇12

1 普及院感意识, 重视人才培训

有计划、分层次、多形式地组织职工学习与院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定期举办院感知识与防控技能培训班, 能够培养和增强全院职工的院感意识与防控技能[4]。

1.1 学习内容

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三基三严”及职业道德等。

1.2 学习与培训方法

每月一堂课, 每季一讨论, 每年一大考;边学边用, 现场指导;对新上岗人员、保洁人员的岗前培训要特别重视院感意识与知识培训。

1.3 培训院感专门人才和普及院感控制技能

选派专人外出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无菌技术、消毒技术、自我保护技术、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灭菌效果监测、医疗垃圾处理等技术培训, 并定期进行技能考核。

2 健全院感管理体系, 加强院感制度督查

2.1 健全管理体系

建立院感管理委员会、院感科 (或院感专干) 、科室院感管理小组三级管理体系, 由主管业务的院长兼任院感管理委员会主任, 明确各级职责, 给予考核奖惩权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 制订院内感染控制规划、工作计划。

2.2 完善院感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会议制度、感染管理监测制度、消毒灭菌环境监测制度、信息反馈考核制度、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制度、疫情报告及登记制度等。

2.3 重视院感监测与制度督查

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空气消毒、污水处理、饮食卫生、消毒灭菌的执行情况与效果进行检测, 并督查无菌技术操作、抗生素合理应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等操作规程和院感制度的执行情况。

3 重视“三无”患者的入院处置与隔离

“三无”精神病患者四处流浪, 风雨饥寒, 蚊虫叮咬, 甚至遭人毒打、强暴, 在这些抵抗力下降和接触传染源机会增多的双重因素下, 感染肝炎、结核、性病、肠道疾病、流感等传染病的几率增大。对此要格外重视院感管理。

入院处置严把关:对换下的服饰要行消毒灭菌处理;对表皮有溃疡、擦伤、红肿等状况者, 给予一般外伤处理后, 隔离观察1~2周, 待伤口愈合、其他检测正常后再撤销隔离;对有疥疮、虱虮者, 杀虫灭虱后隔离5~10 d。新入“三无”患者更衣沐浴后, 先行隔离, 待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功能、胸片、痰培养等结果显示无传染病感染后, 撤销隔离。对疑有性病感染者, 要待艾滋病和其他性病检测显示阴性后, 方可撤销隔离。

4 加强出入人员管理

许多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 住院时间长, 陪护、探视、请假的情况较多, 给院感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要做到: (1) 对新进院的陪护要求询问传染病史和测量体温, 如有传染病史和发热者劝其换人。 (2) 严守探视时间和场所规定, 除非情况特殊不得让家属随意出入病区。 (3) 对请假归院患者, 要询问在家感染情况, 并测量体温, 有感染或发热者需隔离观察1~2周, 后再酌情处理。

5 加强医护人员管理

医护人员是清洁、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措施执行者及监督者, 是防止医院感染各个依赖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环[5]。 (1) 规范医疗行为, 严格无菌操作。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协同督查, 严厉处罚违规行为。 (2) 病区人员每年体检1次, 新进人员工作前体检。患有传染病、急性呼吸道感染、皮肤病变等暂停在病区工作。 (3)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 做好体温监测, 对不明原因发热者, 一定要待排除传染性疾病后方可上岗。

通过上述方法与措施的实施,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精神病医院2006~2008年院感发生率为0。由此得出, 在院感管理中, 普及院感知识、提高院感意识是前提, 健全院感体系、加强制度督查是核心, 重视“三无”患者的隔离是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S].2006.

[2]容冰, 孙玉琴, 赖小全.综合病房医院感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4) :321.

[3]吴安华, 任南, 文细毛, 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1998-1999年监测资料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 (增刊) :13-14.

[4]兰琳.精神病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29) :210.

上一篇:物理教育信息化管理下一篇:合理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