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特征

2024-10-06

若干特征(共6篇)

若干特征 篇1

厦门市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 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总结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数量规律, 对于今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变化过程。本文通过分析1992—2008年的经济九项指标, 找出一些统计特征。

一、原始数据及其新型直观展示图

根据《厦门市统计年鉴 (2008) 》、《2008年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得图1。数据经过正规化到0—1区间, 每一栏内指标最小值的仅为直线, 最大值的为满格椭圆, 与其他栏目没有对比关系。

由图1可以看出, 九项指标中, 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下波动比较大、第一产业的发展从1992开始的头五年里发展迅速, 在接下来的年份里发展比较受限, 甚至在个别年份还出现了少量缩减的情况外, 其余全部呈串珠金字塔形, 表示逐年递增。从每个串珠的上下变化速度看, 各项指标还是比较协调的, 各个指标或各项事业的发展速度差异不大。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较快, 这是近几年来厦门市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带来的成果;接下来是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势头强劲, 表明在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精神上的享受也称为一种潮流。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发展变化较为平稳, 个别年份略有消减的趋势, 也可以看出在城市化发展的今天,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的发展潜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消费零售总额、农村人均年收入、人均GDP也得到快速的提高, 这是与以上两大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多次呈现了上下波动的状况。当出现物价上涨, 在政府干预、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没有长时间居高不下, 在图1中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来。

二、发展阶段划分

厦门市1992—2008年17年的发展, 走过了不平常的道路。可以通过Q型点群分析探讨各年份间经济特征的相似性, 17年的谱系图见图2。出乎意料的是, 谱系图中年份按顺序排列, 没有打乱。这表明一个重要特征, 即厦门市经济的发展每一个时期 (相邻年份) 有其相应的特点, 特点的变化是渐进的, 暂时还没有出现周期。如果出现周期, 相隔一个或多个周期的年份数据必然因其相似性而聚为一类。从直观图示 (图1) 上也看出, 大部分指标都呈现渐增趋势, 不存在周期性变化。

先进行最优2分割 (计算过程从略) , 找出Ⅰ号界线 (图2) , 把整个序列分成2组, 即2个时期, 与群分析的第一群和第二群对应。17年来最大界线在2002年和2003年之间, 以此将1992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分为两个大的时期。1992—2002年为第一时期, 2003—2008年为第二时期。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 我国经济发展加大了前进的步伐, 厦门经济也不例外, 进入了比1992年之前更快的发展时期。

第一时期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 经济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但大多数指标的绝对值都比较小;第二, 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人均年收入、人均GDP增长较快;第三, 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92—1996年发展迅速, 从1997—2002年没有明显的增长, 个别年份甚至出现缩减的情;第四,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比较大。经历了多次的上下波动。1994年全国物价上涨, 厦门市也出现类似的状况, 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也可以在图中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出来, 1995年的物价有所下降。

2002年底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大会主题。厦门也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人均GDP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其他各项指标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二时期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 经济发展的步伐很快, 经济总量明显加大;第二, 这一时期全市第二产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人均年收入、人均GDP逐年同步增长且步伐加快;第三, 第一产业增加值没多大增长, 在个别年份甚至出现缩减的情况, 但基本上还是保持比较稳定的趋势;第四,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逐年增加的势态, 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下2008年这一指数稍微有点下降。图中也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来。

三、发展指标预测

时间序列数据是随各项影响因素变化的, 是多个影响因子 (自变量) 的函数, 这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对变量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 可以将人均GDP当作因变量, 其余指标当作自变量, 求出回归方程, 用来“预测”知道其他指标情况下的人均GDP。这只是一般的思维。如果2009年各项指标未知, 2008年底到2009年结束前怎样预测2009年的人均GDP呢?某年的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值, 是下一年某经济指标 (如人均GDP) 的自变量。基于“某一时间段的指标值是下一时间段某项待预测指标形成的基础”的观点, 可以认为, 后一时间段的因变量是前一时间段各自变量的函数。这种新的回归分析思想是新近提出的, 采用这种思想的回归分析称为前移回归分析。

对表1的数据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来年人均GDP作为因变量y, 其余指标按顺序作自变量x1、x2、…、x8。进行各个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引入变量的F1值取4.0, 剔除变量的F2值取3.96。经F检验只有第二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农村人均年收入三个指标效果显著, 其余指标效果不显著。最终得的回归系数如表2。

由此得到回归方程:

下年人均GDP=6489.613+0.02672156 (一产增加值) +0.01460594 (二产增加值) -0.006939784 (进出口总额)

选择引入变量的F1=4.0, 剔出变量的F2=3.96, 经逐步回归分析, 只剩下方程中三个指标。最终回归方程检验值1485.607, 显著性水平为0.05的F临界值为3.490295, 显著性水平为0.01的F临界值为5.952545。因此, 回归方程高度显著。

由这个方程计算1993—2008年的人均GDP, 列于表3, 除了1993年, 其余误差都非常小, 平均相对误差为3.13%, 效果较好。

2009年尚未结束, 各项指标无法得到, 但是根据方程预测的人均GDP为100218.2元。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这个数值跟实际值相比可能会稍微偏大。

回归方程反映了近几十年来厦门市经济的内在规律, 给予我们一些启示: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是影响人均GDP的直接因素;第一产业发展了, 农民的收入增加了, 从而使人均GDP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第二产业增加值中主要是工业增加值, 它可以带动比较广的就业面, 在厦门经济发展中占有比较大的分量, 所以它也是影响人均GDP的一个重要因素;厦门作为经济特区, 进出口总额在经济总量中比重较大, 它同样也是会影响人均GDP的另一个重要指标;选入方程的指标中只有上述三项, 并不说明其他指标不影响人均GDP。上述三项指标不是孤立的。第一、二产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间接反应了厦门市在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投入。上述三项指标隐含了国民经济多个部门的综合作用。

上述自变量和因变量共九项指标, 事物的发展是多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可以将其中任何一项作为因变量, 其余作为自变量, 预测出这项指标2009年的取值。若全部都轮流做一遍, 则可以求得全部指标的预测值 (见表3) 。

纵观已有资料的1992—2008年以及预测的2009年各项指标, 2003年开始, 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明显加快的趋势, 形成一个新的阶段。速度既已保证, 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就是今后经济建设的目标。

四、结论

从厦门经济发展九项指标的直观图可以看出, 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下波动比较大、第一产业的发展从1992开始的头五年里发展迅速, 在接下来的年份里发展比较受限, 甚至在个别年份还出现了少量缩减的情况外, 其余各项指标全部逐年递增, 其发展也是比较协调的。2002年底作为一个重要界限, 把厦门市经济发展划分两个时期。相邻年份经济发展情况类似, 迄今为止全市经济还没有出现发展周期。在农业发展潜力受限的情况下, 以工业为主导, 强化交通运输, 抑制物价上涨, 控制人口增长, 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必要途径。同时,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 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生态型经济体系。

摘要:本文统计分析了厦门市自1992年以来经济发展的部分指标。总结和直观展示出一些指标的变化规律, 并划分了经济发展的阶段, 采用新方法预测了2009年的经济指标, 进而得出若干启示和分析结论。

关键词:经济预测,时间序列,统计分析,人均GDP

参考文献

[1]厦门市统计局:厦门经济特区统计年鉴 (2008)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2]厦门市统计局:厦门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xm.gov.cn/plam in/mjds00006.htn.2009-04-01.

[3]沈军、丁跃潮:前移回归分析新方法及其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 2006 (10) .

[4]沈军、丁跃潮、张杰敏:湖北省经济发展的若干统计特征与2005年预测[J].当代经济, 2005 (23) .

若干特征 篇2

王 萌

摘要:高校教师舞蹈与形体教学应当结合当前的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以其师范性特征为出发点,着重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词:高校教师;舞蹈教学;编排;音乐 一.教育性

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舞蹈与形体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身气质和优美的形体。尤其对于空乘和播音主持等注重外在形象的专业,培养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形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技术性与技巧性。首先,教师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深刻理解舞蹈与形体教学的内涵,明确这些课程对于本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并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掌握教学活动中的技巧。例如,如何通过舞蹈与形体训练来提升学生的气质等;其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自身素质与学习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再次,教师应做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学生,顾名思义,会像教师学习,而教师的形体、形态必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因此,高校教师无论在舞蹈与形体课上,还是平时的言行举止都要时刻注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标杆。

舞蹈与形体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在具备专业的素养与教学水平的同时,讲究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在基础的课程训练之外,教师定期组织全体学生舞蹈与形体比赛,通过竞争增强学生努力进取的意识。还可以通过模拟情境的方法来锻炼培养学生:例如空乘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令其模拟空乘工作时的具体行径;而针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令其模拟练习主持现场等„„通过各种手段达到教育学生得目的。

二、音乐性

音乐和舞蹈是分不开的姊妹艺术,中小学课堂经常将两者融为一体。高中阶段的舞蹈课中,虽然舞蹈技能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音乐的体验与感知以及综合艺术素养,教学工作中应该将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课外艺术活动中,舞蹈和音乐教师主要承担综合艺术性活动的编导与排演等重要任务,因此对于音乐、舞蹈甚至喜剧的综合统筹以及驾驭能力要求很高。音乐专业的学生音乐能力

较强,而舞蹈基础与舞蹈素质较差,在舞蹈教学中则需要用音乐来带动舞蹈,取长补短,调动听觉、动觉、视觉三者结合,强调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内在联系,用身体感受并表现音乐,在音乐中学习舞蹈。笔者认为,重视高师舞蹈教学的音乐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舞蹈伴奏

一般情况下,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舞蹈课只是进行形体训练,对钢琴伴奏几乎不重视或者根本不配备,这只能说明教学理念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舞蹈训练中,钢琴伴奏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衬托和伴随舞蹈动作,也能使动作整齐划一。最为主要的是,舞蹈训练中的钢琴伴奏是学生音乐素养和舞蹈技术的催发剂,并且通过视觉、听觉和动觉的连觉感受以及内心体验能够开发学生心灵的力量,挖掘学生的舞蹈能量,激发他们表现的欲望,增强艺术表现力。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教师以及钢琴伴奏教师,对于舞蹈伴奏的选材具有十分严格和细致的要求,期待并努力使伴奏更具有表现力和乐感。并且在舞蹈动作、呼吸以及之间的衔接,舞蹈的动律、风格以及细小的华彩、动作的力度和速度之间的变化上,都需要音乐的处理。总而言之,教师需要尽快转变教学理念,必须要重视伴奏音乐。

(二)重视试听资源

舞蹈教学的试听资源主要分为三种:第一,视听设备以及舞蹈视频资料。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舞蹈文化的日益繁荣,为舞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频资源,例如VCD、DVD、电视以及网络视频资料。第二,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和整理的伴奏音乐,例如优秀舞蹈作品的音乐片段、适宜编舞的民间古典音乐、电子音乐和现代音乐等。不同的音乐风格可以创造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物种的舞蹈。第三,利用DV拍摄和记录饿课堂考试、教学、表演以及创作的作品。

三、身体个性

“自由的身体”、“文化的身体”、“律动的身体”以及三部分组成了“身体的个性”。这三个方面,既指向了教学内容,也渗透了教学理念。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发展,共同构建了舞蹈形体教学内容的身体个性。“自由的身体”将后现代主义中贴近生活、关注自然的人文关怀理念贯穿到了高师舞动与形体教学的课程中,意思就是说在建立学生本人具有的能力的前提之下,完成属于自身舞蹈特性 的舞蹈理念,培养学生用身体语言思考问题的能力,主动引导学生通过舞动关注现实,通过用自己的身体表现自己的喜好,挖掘学生利用表情和动作质感的感受,通过身体接触、对话,了解环境、文化的能力,最终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课程安排上,首先应进行现代舞的基本训练,将其作为基础课程进行课程安排与组织,使身体得到放松、自然。要建立身体个性,必须要建立自由的身体,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意识,才能为“文化的身体”和“律动的身体”打好基础。接下来将“环境编舞”与“即兴编舞”纳入课程。“环境编舞”是指通过身体与身体、自然、物体之间的交流而激发舞者对自然环境、生存环境、人文环境进行深刻地思考。“即兴编舞”主要是启发学生即兴地开发自己身体的创造性。由此可见,“环境编舞”与“即兴编舞”是鼓励学生利用舞蹈语言进行探索、发展个性、感悟现实的良好的教育方式。现代舞的基础训练是高校教师舞蹈与形体训练的身体训练内容,教育对象主要针对将来进行艺术基础教育的教师。所以,训练的原则要本着开发身体的可能性来实施,避免追求过于专业化和技术化的基础训练,忽略教学内容的形式化。在编舞课程中,健康的主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舞蹈意识,音乐的选择也要尽可能选择积极乐观的,具有启发学生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智慧和意识。在环境编舞中,要避免夸张的选题,尽量选择可以透过身体动作开发学生的自我、他人与环境的观察能力,建立自然的身体、文化的身体、律动的身体。

四、实践性

高校教师舞蹈与形体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重视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高校教师舞蹈与形体教学除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外,应该将艺术实践融入到教学中来,两者有机结合,实现舞蹈教学的过程也是艺术实践的过程。艺术实践不仅仅局限于舞台表演,更多的是表现在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

首先,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的机会,切忌“死磨硬扣”。舞蹈动作的组合本身就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例如云南花灯的“反崴”组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的体态特征进行动作组合。待到第二次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舞蹈动作组合,并对自己的动作进行讲解,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活跃了学

生们的思维,锻炼了学生们的编排能力和互教互学的能力。这样,学生们学到的云南花灯“反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过举一反三后的云南花灯“反崴”。在艺术实践中,学生进行的不只是单纯的艺术模仿,而是经过创新后的艺术再造。

其次,在学习了基本的民间舞蹈艺术成品的鉴赏课和进行了舞蹈动作组合的基本训练课之后,可以进行舞蹈的即兴编排课。学生在理解了基本的舞蹈节奏特点和音乐韵律特征之后,根据舞蹈的风格、形体动作、身韵以及语汇的特点而进行即兴编排,最能挖掘出学生的个体潜能。学生在了解并掌握了不同舞蹈的风格与动律的基本要求后,以情感作为即兴舞蹈的动力去设定一个角色,从而进行即兴创编。即兴舞蹈的编排可以摆脱规范和规格带来的定势,更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为舞蹈艺术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认为高校教师舞蹈教学与艺术实践相互结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定期组织舞蹈基本功比赛和汇报演出,建立合格的评估体系,重视引导学生舞蹈基本功训练和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以及舞蹈文化内涵的理解与表现,促进技能课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第二,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将舞蹈、声乐、乐器等进行创意组合,定期举办一些专场音乐会,加强学生舞台实践能力。第三,可以组建舞蹈队,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们学习舞蹈训练和组织的基本,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写作能力。第四,组织开展教学观摩和舞蹈采风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改编、排练等等,鼓励学生自选音乐或者用指定音乐进行即兴舞蹈编排,根据音乐的韵律设计与之相应的队形和舞蹈动作,以提高舞蹈的编排能力。第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文艺演出,丰富舞台经验,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校教师舞蹈与形体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五、与时俱进性

舞蹈教学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它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显示出它的与时俱进性。我们可以试想,如果舞蹈风格一成不变,丝毫没有时代特色,那么舞蹈就失去了基本的技术魅力。笔者认为,高校教师舞蹈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性主要表现在舞蹈教材的选择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一)教材的选择

学生入学之初首先接触的就是教材,教材的选择十分重要,有什么样的教材

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应该站在专业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学科。因此,要求高校教师舞蹈教学的教材具有综合性、代表性和综合性。

首先,教材的选择与高校教师舞蹈教学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高校教师舞蹈与形体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具有舞蹈教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所以,教材的范围、内容应该相对宽广和简单。教材主要以芭蕾舞、现代舞、民间舞的基本训练和基础理论为主要内容,适当增加舞蹈组合与成品舞的范例。这是与中小学生心理特征相符合的教学内容,方便以后的教学工作。

其次,教材的选择符合高师舞蹈教学的规律。在内容上,教材要循序渐进,遵循舞蹈教学的规律。一般情况下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要有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技巧的训练,各部分的教学内容的多少、难易程度都应该呈逐渐上升趋势。例如,入学第一年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训练学生的软开度以及传授舞蹈基础理论为主;第二年以基本舞步、基本风格、舞姿造型和动作韵律等为主;第三年以现代舞训练、教学以及舞蹈创作理论为重点。

(二)音像、视频、多媒体等辅助教材的选择

除了基本的教材选择之外,舞蹈教学还应该配备与教学同步的音像资料与参考书,便于教学参考与拓展。辅助教材在选择上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代表性。多样性是指舞蹈教学的教材不是单一的高校课本,而增加了中小学舞蹈课本,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提前了解以后即将面对的教学工作;综合性是指辅助教材具有多重功能,不仅包括了舞蹈组合的教学,还包括了舞蹈技巧的讲解与分析,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代表性是针对小舞蹈而言的,教材与资料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舞、芭蕾舞、民族舞和当代舞等,同时加入一些中小学舞蹈,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辅助教材的选择贵在泛而精、多而异。初次之外,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工作更加生动、有趣,不但有助于教师解决在舞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将抽象的舞蹈过程直观化。参考文献:

若干特征 篇3

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

探究是从问题开始,围绕问题解决展开,以验证猜想与假设为目标。发现和提出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主线。怎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触景生疑,激发动机,培养兴趣、情感是前提和基础。教学中要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心理空间,使学生们在课堂上敢想、敢问、敢发表自己的见解。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思维开放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探究式学习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结果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

探究式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程度的开放性,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会有怎样的观点,经常会是意料之外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但在探究过程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建立假设,如何验证假设等,学生不是生而知之的,它只能依赖于教师的诱导,逐步习得和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具有思维开放特征,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开放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原则,所有问题应启迪学生充分思考,必须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诱导,即所谓“变教为诱,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才能使探究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3.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特征

实践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践、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探索活动,一是要组织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例如,对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等等问题,我们都不是先分开结论,而是指导学生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二是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三是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调查访问等方法。

4.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学生主体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查真理的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

探究式教学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再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加以验证,它是通过“思考”、“活动”来学习的。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如观察、实验、讨论与交流、阅读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起新的对自然的认识,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这种通过多样活动情境来获得知识的過程,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更容易地激活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将探究的内容问题化,以系列问题形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要准确把握探究的问题体系,熟悉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做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考虑通过怎样的问题讨论来纠错。

5.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特征

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浅谈当代艺术传播生态的若干特征 篇4

一、当代艺术生态三面观

(一)泛艺术融入日常生活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艺术平添了炫目的科学羽翼,从过去的艺术单质体逐渐生长成以文化为核心,技术为骨骼,艺术形态为血肉,包装管理为皮肤的文化复合体。它不再满足于以音乐、舞蹈、绘画等传统艺术门类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是分化成为形形色色的“堂前燕”,飞入了寻常百姓的衣食住行———从音乐视频、网络电视、三维电影、日本动漫、网络游戏,到豪华车展、时装走秀、文艺汇演、真人选秀、城市雕塑等等,形式多元令人目不暇接。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也催生了更多的新媒体大众文本,它们都正同步地复合建构着大众艺术实践的新气象。

英国学者费瑟斯通( M .Featherstone) 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 ( The aestheticization ofeveryday life) 命题。他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1]这样的艺术现象同样发生在我国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中自觉地进行着审美追求。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元素逐渐增多,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艺术创作、艺术教育、艺术展览、艺术表演、艺术传媒、艺术创意产业、艺术品交易等等。可见艺术与金融、教育、科技、文体以及休闲生活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在此生态语境之中,泛艺术的概念应运而生。泛艺术化现象意味着生活状态与艺术现象时刻交融缠绕,使得艺术与非艺术的区隔不再像往日一样清晰,同时由于非专业艺术创作者也能轻易跨入艺术创意的低门槛,艺术家的职业身份也正在淡化。

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敏锐地意识到机械作用正在使艺术创造过程发生了一系列根本的变化。正如他所指出的情况,机械复制可以将艺术产品放在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大批量复制与生产,最终导致传统艺术品中那种“包含着作品产生的时空环境中独一无二的信息”———即本雅明所谓的艺术品的“灵韵”[2]———丧失殆尽。在他生活的年代中,所涉及机械复制技术主要是照相术和电影的发明。时至今日,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正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重塑人们的生活,艺术作品已经借助着科技发展构建出一个光怪陆离的感官世界。当无限复制与重复修改成为轻而易举的应用软件,现代图像修改技术就使得更多普罗百姓能够接触、传播甚至篡改艺术经典,神坛上的作品与作家被现代科技无情“祛魅”,越来越多经典之作被后现代惯有的“复制”、“拼贴”、“戏仿”等修辞手法削平了作品深度,乃至艺术理念被颠覆与解构。结合了声光电技术的艺术实验层出不穷,新媒体艺术不断突破传统艺术藩篱,带给人们全新的艺术思考方式。于此同时,市场经济下盛行的消费观念也使得艺术已经泛化成为大众在快节奏的日常生活中自娱自乐的手段。人们一味专注于追逐经济收益,获得感官享受,忽略了艺术珍贵的本真价值,逐渐失去其对生命价值进行思考的灵魂救赎作用。艺术的审美性与商品性相互渗透,艺术本质的分辨仿佛雾里看花,艺术作品的高雅性与通俗性时而激烈冲突、时而握手言和,个人创造与公众创造往往在同一艺术作品中交替呈现,艺术创作本体追溯成谜、客体变幻莫测,致使理论研究千头万绪难以理清思路。

(二)草根族风光正劲

草根文化即平民文化,它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大众文化形式。一般而言,草根族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意识改造,具有“接地气”的特点,往往善于使用自媒体进行信息传播。

民间影像、原创音乐等草根群体的艺术创作在互联网上不断涌现,网络“神曲”的火爆传播甚至可以在一天之内席卷全国。“高手在民间”不再是一句调侃,而是传媒镜头之下对艺术草根群体的真实写照。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星光大道》栏目广受百姓好评,这些草根明星代表了中国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是有路可循的,从大众生活中走出来的明星不一定比科班院校培养出来的素质低,反而更受老百姓的欢迎。以音乐表演为例,阿宝、王二妮、大衣哥、草帽姐的走红说明广大农村群体的喜好仍然是社会审美取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音乐组合“凤凰传奇”从春晚舞台走向全国,原创作品《月亮之上》《最炫民族风》等曲目融入了草原民族的豪放风格和中国传统乐器的演绎元素,结合西方流行音乐的说唱形式,歌词朗朗上口,旋律流畅明快,风格响亮,个性鲜明,使得作品易于记忆和传唱。近几年出现的“神曲”很多是出自草根艺术创作者之手。时下引起热议的网络歌手约瑟翰·庞麦郎的原创歌曲《我的滑板鞋》,就以奇特的念白方式颠覆了演唱传统而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因为草根原创作品版权保护尚不到位,往往被疯传之后会引起人们对原版的“戏仿”再创作,从而以其不断增殖的娱乐性进一步扩大了传播力。这些音乐作品多数糅合了R & B曲风、电子音乐、英伦摇滚、爵士音乐、迪斯科舞曲、新金属等流行元素,大胆进行新的尝试。如与二人转、锣鼓经等民间演唱方式结合,反应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体现了社会文化的丰富层面,展现出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者们独立自信的精神风貌,以及追求贡献个体艺术知识的心理诉求。这些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真实复现社会文化景观的万花筒,生动地折射出当下中国大众社会的平民梦想和英雄情结。

草根族的风光首先得益于新旧媒体对大众艺术的有效传播,同时当代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商品化的性质,而消费时代的受众手中具有更大的选择权。普罗大众由于草根艺术能够贴近他们的心理需求,包括安全感、获得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欲望等,因而成为草根艺术的重度消费群,在此消费需求的带动之下催生了更多草根作品的创作。草根文化的风光正劲反映出艺术话语权利的大众回归,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之相关的许多负面影响。网络小说、原创音乐、民间影像遍地开花而制作水准良莠不齐,相关部门监控不灵、管理滞后,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而道德批判往往越俎代庖,人肉搜索创作者、曝光个人隐私、恶意炒作社会事件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青年亚文化异军突起

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越来越多“非主流”、“亚文化”特征显著的艺术作品浮出水面。它们凭借互联网大量发展“病毒式”网络链接传播,从而扩张自身的影响范围。

例如目前普遍存在的青年亚文化。许多青年由于年龄尚浅,且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文化程度偏低等原因而无法进入主流文化,难以完成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因而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反抗、批判和颠覆的态度。例如目前被社会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边缘人群:“杀马特”风格打扮的青年。他们发型夸张,服饰前卫,首饰奇特,热爱自拍,说话语汇多为网络流行的“火星语”,关注虚拟空间如动漫、网游世界的信息。他们同样借助新媒介传播符合自身需求的艺术作品。“杀马特”一族起源于日本80 年代音乐界的“视觉系”风格,它是由一群音乐风格以摇滚、重金属、速度金属、打扮夸张、不合常理的乐手们,以批判社会、宣泄内心痛苦情绪的黑暗歌词和曲风形成非主流的音乐风格。[3]近年来经由一些网民的传播流传进我国之后,这些城市边缘化的青年群体在欣赏和模仿这些艺术作品中的化妆造型、服饰风格的过程中,体会到自身的情感得到了理解,欲望得到了宣泄,存在得到了关注。

与青年亚文化类似的还有一些非主流文化群体,如同性恋群体、动漫同人cosplay群体、追星族群体等。他们同样具有边缘化和小众化特征。这些非主流群体通过传播网络小说、网络电影、微电影、群体活动视频、音乐电视(M TV)等以综合形式为主的艺术作品,聚集起越来越多的受众。这些亚文化艺术作品还时常借助专业推手进行幕后策划,通过嫁接社会热点、捆绑事件营销、收取广告赞助等手段,吸引社会成员的眼球。亚文化在当代艺术生态中正形成异军突起之势,尽管不可能取代主流艺术的权威地位,但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亚文化艺术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渠道由小众传播逐渐渗透到大众传播,利用影响主流媒体的议题设置来获得更多的媒体话语权,从而使更多非主流艺术作品和形式进入到社会主流受众的艺术信息菜单之中。

二、可能的发展方向

面对当前艺术生态的新变化,我们应该意识到艺术在社会公众生活中的角色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亟需建立起一种崭新的、适应当前艺术社会新角色和新问题的研究范式。必须承认,在我国社会的艺术发展到这样一个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新思想与传统理念、本土特色与国际潮流充斥共存的时代,相应的艺术学研究却大面积缺席———而这刺眼的缺席同时也更加凸显出了我国当代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急切与必须。而令人欣喜的是,今天艺术学已经成为和文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等并列的学科门类,下属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艺术学、音乐舞蹈学、戏剧影视学等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学科体系,她的创新和发展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该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研究学科体系,是当代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研究者们应该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大胆的开拓精神为艺术学理论的建设添砖加瓦。笔者认为,对当前艺术媒介与传播生态的现实关注不容忽视,需要更多同仁在此领域有所作为。针对前文提及的若干艺术现象,笔者这里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完善艺术传播系统,培养专业人才

针对艺术出现泛化并逐渐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现象,我们应该牢牢把握这一关键历史时机,将艺术自身的社会功能同时渗透到市民的衣食住行之中去。主动发挥好其评价与教化、沟通与协调、休闲与娱乐、净化与激励、审美与救赎的本职功能。同时,政府应尽快健全艺术传播系统,它包括艺术意识形态系统和艺术市场等形而下的操作系统,通过完善艺术博物馆、影剧院、画廊、画院、大学、艺术品拍卖机构、艺术节等机构与团体的构建,进一步使艺术传播系统的制度完备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共同体中的各界成员逐渐形成共有的艺术知识系统。这种艺术知识系统的形成至关重要,它是公众对社会中艺术产品进行创作、生产、鉴赏、消费及批评的共同基础。政府应通过各个方向的努力去实现公民艺术素养的提升,增强社会成员在当代生活的众多艺术表征中甄别优秀的艺术作品以及主动学习吸收其中蕴含的真善美正能量的能力。

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要注重学科教育的文化素养和综合功底的扎实构建。从各门类艺术的实际出发,研究音乐与舞蹈、戏剧戏曲学、电影学、设计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美术学等门类艺术的理论新成果,创作新的形式风格、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对艺术日常审美化的现实适应能力。同时注重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一步优化艺术产业结构。在产品的策划和制作、产品的发行和传播过程中,合理处理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提升艺术相关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人文关怀,将艺术创作转化为符合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实现艺术作品中蕴含的艺术品味和思想品质的有机统一。

(二)鼓励原创精神,加强监督管理

草根艺术作品往往能够体现大众生存状态、符合大众生存期待、表达普通人的生活欲望和兴趣爱好,鼓励草根创作是对大众艺术未来的殷切守望。同时,社会也有义务时刻关注大众审美趣味的存在方式和趣味所在。优秀的草根原创作品的价值更应当收到艺术理论研究者的重视,它是大众文艺情感的宣泄筒,是社会不同声音的共鸣腔。大量草根作品的制作与交流方式的出现,也能够成为缓解社会冲突和矛盾的润滑剂,它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力表征着社会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各种媒介互动的变迁成为社会文化认知与大众审美意识的纽带,因此,研究草根原创作品具有不可忽视的宝贵价值。重视创新也是艺术学理论的时代要求,而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则是当代社会实现艺术理论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艺术在公众生活中的角色变得亲民,艺术创作群体和艺术传播渠道的大众化,使得更多符合大众审美取向的作品能够进入大众视野,精英作品占据传播媒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在艺术作品泥沙俱下的现实生态中,如何把握好舆论领袖的引导作用也值得我们关注。一些明星艺人盲目跟风,对低俗作品进行模仿等行为,无形中给大众造成不良示范,促成文化价值低下的作品在媒体或现实中的意外走红。同时,应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和部门管理,对侵害原作著作权的戏仿行为或伤害他人名誉权、肖像权等合法权益的侵权作品进行过滤,有效阻止其进入传播渠道。只有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保护和鼓励原创精神,才能有利于人们在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中放松身心,找到精神压力释放的合理出口。

(三)发挥沟通优势,实现社会整合

除艺术之外,我们似乎还难以找到能将其取而代之的更便于沟通的传播媒介。音乐、绘画、舞蹈,无论社会形态发展到何种地步,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总需要相互理解与沟通,在此背景之下产生的种种分化和冲突都需要艺术媒介从中架设起交流的桥梁。

不同文化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壁垒。这些障碍物一方面保护着同一群体的共同利益和精神家园,同时也阻碍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有效交流。社会上种种亚文化圈之间也存在着文化壁垒。跨越这些壁垒相互交流,往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给逾越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这种伤害有时只是尴尬的自嘲,有时却可能演变成难以预料的冲突。艺术媒介作为社交网络中的共同因素,能够组成一个跨越多种文化圈的公众区间,实现各文化间的信息共通。例如当2015 年春晚开场节目中于魁智和羽泉组合带来了双方代表作的反串表演,在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瞬间模糊了流行音乐受众与京剧票友这两大群体之间的区隔,使双方获得了开辟精神沟通之路的清新体验。

艺术始终伴随着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艺术媒体每天都在专注于传播能令更多人感兴趣的艺术作品,为公众制造出源源不断的公共乐趣。因而,艺术理论研究也要积极进行社会实践,突破自身学科理论的小圈子,关注当代文化建设现实大背景,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结合现实,对优秀文艺理论和作品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总结,归纳各种文化类型和艺术形式的特性和原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理性思维将其中普世的人文价值提炼出来,有效推动社会多元力量的整合。

三、结语

今时今日,文化已经成为国力强盛的主要标志,艺术也进一步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构成力量。艺术生态的平衡发展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语境中艺术学理论必须以崭新的姿态和更蓬勃的动力迎接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研究者们应该感到任重而道远。艺术学理论要自觉担负起艺术学门类中的思想“引领”作用,统领各门类艺术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对艺术创作进行深化、总结、提升,探索艺术发展和运行的规律。通过引导社会尊重艺术形态多样性,实现各种艺术文化的和谐交融,树立文化自觉的艺术精神,找到艺术学理论的中国化发展路径,建立起全面纲领性的、思维理性的、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使我国文化建设工作的视野更加开阔,工作思路更加清晰,辅助整个文化事业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艺术传播生态呈现的若干特征进行归纳,指出当代艺术理论应多关注艺术发展的当代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艺术发展需求。文章分析了当今社会存在普遍的艺术日常化现象,艺术正以更加多样的表现形式、跨门类综合艺术的样式深入人们的生活,这对艺术理论的发展提出了必然要求。接着探讨了草根原创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引起大众的关注和热捧,以及许多亚文化形式已经渗透到主流文化领域的现象。针对上述艺术传播生态的几点特征,文章提出了艺术学理论研究可能的方向。其中包括:完善艺术传播系统,培养专业人才;鼓励原创精神,加强监督管理;发挥沟通优势,实现社会整合。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传播,日常化,草根,亚文化

注释

1[1]吴衍发.试论当下社会语境中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功用[J].贵州大学学报,2012(26).

2[2]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若干特征 篇5

1、武术功法的特点

在武术的3类运动模式中, 武术功法跟套路运动与搏斗运动的特点是相异的。下面笔者将阐述武术功法的特点。

1.1、武术功法的分种类特点

从武术功法的项目看, 武术功法特点是全面性与专业性的融合。就是从宏观的视角来说,武术功法系统包罗万象,它是不同的练习模式的集合;而从微观的视角来说,武术功法的特点是展现了某一项具体的功法锻炼法门, 是为了提升某一特殊技能而呈现出的一类锻炼法门。而从武术功法的分门别类的视角出发,其特点就是以练习功效和准则对相异的功法模式进行分种类练习的法门。

1.2、武术功法的技术特点

解析武术功法的技术特点,笔者将其分成两个大类来说明。

(1)武术功法构建形式一。

该种功法技术组成特点是: 以身体某一位置的单独技术锻炼提升专门位置的特殊技能。

实例一:

柔功中的腿功是一类较为多见的武术。它的锻炼包含撑腿、耗腿、揉腿、移动腿、甩腿等等,多类锻炼都与腿的关系密切,都以提升腿的弹性和伸展能力为主要锻炼目标, 并实现以柔克刚的锻炼初衷。

实例二:

硬功中的隶属增大肌肉力量的铁砂掌功最为普及。这种功法,是以手掌的掌面、掌背、掌的边缘位置为主,并利用击掌、甩掌等技巧,打击目标物。硬功中隶属提升抗冲击能力的铁头功,其特点是透过头部倒顶、头顶部击打为锻炼方式的。

再比如, 隶属武术轻功和感应功夫的眼功与耳功的组成特点也与上述两个实例中提到的武术的特点类似。另外,内功中倾向于静止功法的静桩以及隶属动态功法的行功, 都是以单独的姿态实现单独的技术锻炼,提升单方面的特殊技能。

(2)武术功法构建形式二。

这种功法的技术组成特点是: 以较少的简易技术将动作串联起来,既能单独锻炼也能按套路锻炼。它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内外功法的有效性。

这种功法关键是强调内功的锻炼。之中,“武八段锦”是最为经典的。这路功法包含八种形式。(此处不再赘述八种形式)。这种锻炼形式可以拆分开来单独锻炼,也能将这八种形式连贯起来锻炼。

综上,武术功法技术组成的特点是:以身体某一部位的单独姿态或针对某一位置的单独技术锻炼, 也可以说是以简易的技术动作完成单独锻炼或形成套路进行锻炼,用以提升某一种特殊技能。

1.3、武术功法的锻炼模式的特点

各类武术功法的锻炼模式大同小异。此种锻炼模式分为:反复锻炼、难度锻炼与变化锻炼。

比如:在锻炼腿的柔韧性时,锻炼中应反复压腿、耗腿、揉腿、甩腿等等;与此同时,要根据锻炼的进度,增多锻炼的时间或增多锻炼的次数,以增多反复次数;在反复次数不再增长时,应提升压腿、揉腿、甩腿等的高度以及增大搬腿等的幅度;踢腿应更加迅速。

又比如:在锻炼掌上功夫时,在每一回的锻炼中应反复锻炼击掌、甩掌等技能,并针对目标物进行锻炼。与此同时,伴随锻炼时间的递增,应增多打击的次数,以达到要求;而如果不增加锻炼次数,则应变换目标物,使其更沉重,这样武术功法的学习才能达到效果。

初次锻炼时,如果锻炼目标是沙包,则往沙包中增加泥土,渗透进豌豆、米糠等物;之后渐渐增大泥土在填充物中的比重,降低豌豆、米糠等的比重;当沙包中已满是泥土时,则应降低泥土在填充物中的比重,加入铁砂;最后由细铁砂慢慢变成粗铁砂。另外,除了加入的填充物的变化外,还需要锻炼者增大锻炼的强度,使出掌更快、更准、更沉。

2、武术功法的社会实践

武术功法的诞生,能够上溯到武术生成的初始阶段,并在后来的时间中持续拓展和发展,并深受武术练习者的喜爱,甚至有一部分人将武术功法的学习当成毕生的锻炼项目。同时,武术功法的修习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并开始形成一套武术功法理论。

近年来, 武术功法的进步有目共睹, 并且随着武术教育的兴盛,拓展了其发展渠道。

2.1、健身层面

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一部分武术的基础性功法被当成健身功法和健身医疗法被引进到大众性的体育运动中。其时,我国著名专家王芗斋以某市的中心医院和公共活动场所为辐射核心, 推介了桩功,并著有《站桩疗法》。王芗斋的这类被叫作站桩功的练习法门,是以心意六合拳的要旨为前提而形成的意拳的基础性桩功。

另一名在该市推介健身功法的是胡耀贞, 他是心意六合拳与太极拳的专家,他著有《气功》、《保健气功》,并吸收了我国桩功的精髓;此外,某气功修养所的刘贵珍著有《气功疗法实践》、于永年著有《站桩》、周潜川著有《峨眉十二桩释密》。

上述著作均是内功心法, 也是汲取武术功法的精髓的健身活动功法。

上世纪80年代,气功在国内掀起了一股修习的狂潮。批量的行家开始订立专业的健身功法, 现在在清晨看到的太极拳就是气功修习的一种。《练功十八法》、《养气功》等著作声名远扬,受到广大功法锻炼者的喜爱。

2002年, 国家体育总局开始向我国民间发布武术健美运动办法的征集令,掀起了武术健身的又一个热潮。

2.2、展现武术功力层面

上世纪50-70年代,由于技术搏击受到武术界的打压,以展现打击技术的武术功法,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到了80年代,伴随整个国度范畴内的发掘规整活动的陆续举行, 国家先后举行了7次中国传统武术研讨和沟通会议。而就在这些会议中,武术功法开始吸引武术界和受众的目光。

1999年春,我国武术协会在某省开办了“国际传统武术暨绝技竞赛”,该竞赛重新定位了“武功绝技”。而武功绝技实际上指的就是武功功法,这是一项拨乱反正的武术竞赛。

2004年, 国家相关体育部门透过向民间征询武术竞赛项目的判别标准,对有利于身心、特色鲜明、技法简洁、趣味性强的武术功法,进行了研讨,明确了6个比赛大项以及自选大项的类别分列模式和准则。

2.3、有关武术功法的资料

近些年来,武术功法的相关资料并不少见。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只列举2篇材料, 对还未列进现代武术主流的武术功法进行阐述。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体育院校的教材《武术》中指出:“武术是以拳击、器材击打与相关的练习功法所形成的民族运动。”该处所指出的相关练习功法即指“武术功法。

材料二:

2004年春,《中华武术》刊载了“现代武术的三次变革与阐释变更”的文章。这篇文章记述了武术功法近些年的发展历程,文章末尾指出:“第三次变革已经正式开始, 这次变革必然会颠覆国人对武术的认知,让我们恭迎武术定义的第三次变更,让长期远离武术大家庭的武术功法重回正轨。”

3、结束语

在被推崇和被贬低的双重境界下, 讨论武术功法的特征以及其在社会实践中引发的若干思考,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武术功法长期以来受到其它武术项目的排斥,而在当今时代,我们应怀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去了解武术功法的特征、魅力,让武术功法重新焕发出活力。在“竞争性武术”的左右中,传统武术更偏向于竞赛,而非武术的本质。这样,只会使中华武术没落,违背练习武术的初衷,背离传统武术道路。

摘要:调查情况表明:我国武术功法与外国的竞技活动相似,但又具备我国民族特征。竞技武术应转变为比赛的形式,并打造独一无二的中华民族武术体系。大众性的武术运动应与校园武术教程有机融合,并汲取其简洁、易操作的特征,发挥武术功法的精髓。

若干特征 篇6

一、从职教性与高教性的关系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立足职教性与发展高教性的有机统一

在我国, 高职教育属于高中后教育, 是以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 它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 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和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 “高教性”和“职教性”二者的有机统一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性。从类型视角出发,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 必然要强调其高教性, 按高等教育规律办学;从职业教育视角出发, 高职教育与职业教育同根同源, 根植于职业教育, 是由中职教育生成、发展而来, 是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 因此, 必须彰显其职教性。

目前, 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认识虽已基本达成共识, 然而在办学实践中, 贯彻、落实、体现高职教育的“高教性”与“职教性”的有机统一还有失偏颇。如有的高职院校认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以应知应会为度”, 片面强调高职教育办学定位的职业性, 把高职院校办成技能培训机构, 这种观念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则是忽视高职教育的“高教性”, 导致高职教育“低层次”发展。这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眼前的一些生源和就业问题, 但最终导致降低高职教育的教育层次和教育质量, 影响到高职教育的生存水平与质量。另一种极端的表现则是, 片面彰显所谓的“高教性”, 沿袭本科教育模式, 照搬学科型人才培养方案, 其结果是把高职教育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对于上述两种极端现象, 在高职教育办学实践中都应从根本上加以杜绝。从高职教育的办学主体大部分是中职学校升格而言, 应突出强调其办学层次的提升, 彰显其“高教性”;从相当一部分办学机构源于成人高校、高等专科学校而言, 应突出其“职教性”, 强调以职业教育为基点,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综合现阶段基本状况, 立足于长远发展, 高职教育应立足“职教性”, 发展“高教性”, 即以职业教育为立足基础, 以高等教育为发展前景, 重点在职教特性, 打好职教基础, 并融入高教特性, 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从现阶段看, 高职之“职”不可缺位, 高职之“高”不可越位, 高职教育不可错位。从发展趋势看, 应强调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类型, 属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 本身是一个开放、发展、提升的一个完整有机的教育体系。

二、从办学主体多元化的体制机制出发:高等职业教育应是社会 (公益) 性和经济 (市场) 性的有机统一

高等职业教育既不同于义务制教育, 也不同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从事基础研究的普通高等教育, 它既是社会事业的重要部分, 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 它是使人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 顺利实现就业、摆脱贫困, 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促进社会公平, 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发展中, 高职教育属于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可以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体面劳动, 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保障。因此, 高职教育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属于公共性事业, 必须坚持高职教育的公益性也即社会性。为此, 必须履行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 政府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政策、保障经费。高职教育理应当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举办和支持, 而且应随着GDP的增加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不断增加投入, 扩大事业, 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当作民生工程来抓。

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点还在于, 它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最密切、服务最贴切、贡献最直接, 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的形成, 本身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包括岗位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等, 它与企业的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直接相关。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 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 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启示我们, 职业教育可以引入市场机制, 按经济规律办, 可以采用多种办学模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可以探索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社会力量整合机制的统一体, 可以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培养成本核算、实施成本分担、成本补偿;更可以鼓励和发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家长欢迎、考生喜欢的专业, 可以进行成本收费培养;更可以实施学校和考生双向选择, 以尊重考生志愿为主实行自主招生, 让其用随所学, 学随所愿。

正确认识高职教育是社会 (公益) 性和经济 (市场) 性的有机统一, 要求我们既要大力发展公办性质的高职教育, 也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 在公办基础上或在公办同时引入民办民营机制, 在公办中鼓励私人 (企业) 参与, 提倡公中有私 (参与) , 私中有公 (补助) , 地区和行业 (企业) 共同举办, 办学主体多元化, 管理机制灵活多样。

三、从办学模式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政府主导条件下学校主动和企业合作的有机统一

无论是作为高等教育, 还是作为职业教育, 政府都应当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纳入政府工作职责, 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 实现政府主导下的政产学研合作, 官产学研联动。所谓政府主导, 包括政府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针, 进行规模调控、定位引导, 出资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建立财政拨款机制, 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产学合作等;所谓学校主动, 就是学校应主动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规律, 并按照运行规律要求, 主动争取政府支持, 争取企业参与, 争取社会资源, 主动搭建政府支持和企业参与的平台;所谓企业参与, 是指企业应从内在要求、社会责任、发展需求等角度充分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积极甚至主动参与本地区、本行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建设。从现阶段情况看, 企业更应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参与职业教育。当前, 我国行业组织尚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初级阶段, 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实力的提升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推进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实践中, 各级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要通过政策鼓励、指导、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发展职业教育, 构建学校主动、政府主导、行业参与、企业合作的高职教育办学机制, 应成为现阶段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路径。

四、从办学功能定位看:高等职业教育应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多层次、全方位社会服务的有机统一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等教育, 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 因此, 育人是高职教育的第一要务和基本职责, 必须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为此, 高职院校必须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注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 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努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与此同时,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充分利用其自身各种资源和条件,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服务。其中核心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 形成立体化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 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学习;二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和综合条件, 积极开展面向基层, 立足应用的科技开发服务, 形成科技咨询服务平台, 通过社会服务, 既赢得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 又谋求社会的强大支持。

五、从教学目标定位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的有机统一体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按照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 既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 注重理论知识的相对系统性, 办学必须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 教学必须达到高等教育的水准, 并注重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法律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 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与此同时,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 必须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人才, “下得去, 留得住, 用得上”是重要要求。为此, 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原则, 强调学以致用、学而能用, 教学与实践零距离, 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把岗位培训和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鉴定工作统一起来, 在规定的教学时间融入岗位培训的内容。目前, 实现高等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最佳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订单式人才培养。

无论采用何种培养方式, 都必须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出发, 充分考虑其岗位适应性问题, 即努力使学生首岗适应、多岗迁移、持续发展。

所谓首岗适应, 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毕业生的重要特征, 它瞄准岗位, 熟悉职业, 具有较强的操作和动手能力。它通过取得岗位职业 (执业) 资格证书、通过校企订单培养来实现, 这是高职教育生命力、吸引力、竞争力所在。所谓多岗迁移, 这是作为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要瞄准岗位, 但不是首岗唯一, 要有多岗位迁移能力。所谓持续发展, 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践行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要求, 也符合广大家长和学生的要求。它除了正确确定培养目标和定位, 科学选择教育内容和途径之外, 也必须注重教与学的方法, 注重授人以渔, 同时也要强调基础教学, 强调发展需要。

六、从学生招生体制和办法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基本规范和充分自主选择的有机统一

选择什么样的学生, 怎样选择学生, 怎样管理、引导和教育学生, 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选择适当的学生进入适当的专业和学校学习, 这也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前提。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现着高教性和职教性的有机统一, 因此, 实现“基本规范+充分自主”, 并以此来选择确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相当重要。

所谓“基本规范”, 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入学时有一个基本规范, 实施最基础意义的统考, 确立一个就读高等职业教育的最低门槛;二是入学后有一个基本规范,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最低要求 (如基本课程和基本要求) 。

所谓“充分自主”, 一是在招生环节, 提倡和允许更多的自主招生, 应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校、更多的专业, 更大规模地实施“知识 (基本) +技能 (特长) ”的自主招生,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和专业, 也让学校录用更适合的学生;二是在学校培养环节方面, 在学校具备丰富教学资源的前提下, 提倡和鼓励学生自主选学, 淡化系部和专业, 更多地扩大选修课目, 采用学分累加、学分互认等办法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从教师素质队伍和构成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和专兼结合双师团队的有机统一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着关键和决定性作用。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十分重要。对此, 多数学校都将“数量充裕、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专兼结合”作为建设目标要求, 但仅有这一要求是不够的, 理想的模式应当是: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与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有机统一。

所谓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 这主要是对高职院校的专职专业教师而言, 从拓展意义上讲, 也应该包括专业基础课程教师, 还可以包括基础课教师。专职专业课程教师应该在取得教师资格的前提下, 获得相关职业 (执业) 资格证, 在熟悉相关专业理论和知识的同时, 了解该专业实践发展和业务操作技能。挂职锻炼、岗位实习应形成制度, 教师考证、取得双证应该作为基本考核要求。至于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教师, 可以把了解相关专业作为基本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说, 高职院校教师的行业 (企业) 经历十分重要。

所谓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 主要是应当通过相对紧密和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来建立数量比较充裕、队伍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是:①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水平;②熟悉业务工作并熟练业务操作流程和技术;③具有从事相关职业和岗位的资格证书;④懂得教育教学基本规律, 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⑤有一定的时间安排和健康的身体作为保证;⑥能满足教育教学和指导实践实训的要求。

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要做到理念认同、文化相融、知识 (能力) 互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课堂教学和岗位实训连通, 真正做到专兼结合, 有利于综合发挥教学与育人的共同功效。应该说, 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和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两者密不可分, 缺一不可, 应该融为一体。

八、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看,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在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和建设上下功夫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历30年初步发展和近十年快速发展后, 规模发展很快, 其院校数与在校生数已近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规模的快速扩张之后, 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应该看到, 在内涵建设中, 高职教育的文化建设刚刚起步, 且尚未形成自觉, 这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节点所在, 而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如何使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在高职教育中有机融合。

以大学文化为魂, 突出高等教育应重视培育人文精神、强调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融合, 坚持以人为本, 使高职业教育充满人文关怀, 培养学生探索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和态度, 从这一角度而言, 高等职业教育应坚持其“高教性”, 高职院校同样是文化机构, 教育也是一个文化过程。

不同点在于, 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属性和培养目标相适应, 高职教育应坚持以行业 (企业) 文化为本, 自觉将行业 (企业) 文化或地方文化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 吸收到教学内容中, 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这实际上就是要求高职教育做到:使产业文化进教育, 把产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特色文化和优良传统充实到教育体系之中;使企业文化进校园, 通过实物载体建设, 文化标志建设或建筑 (场馆、景点) 冠名等方式来进行;使工作文化进课堂, 把相应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文化理念、如制造业的精细、金融业的严谨、会计业的诚信等, 自觉地渗透到相关专业课程中去。

实现大学文化与行业 (企业) 文化的有机融合应成为高职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 需要研究、探索、凝聚、积累, 更需要顶层设计、系统规划、不断推进。

九、从办学条件和教学保障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现代化的校园与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的有机统一体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学历教育, 应该也必须具有基本的符合要求的办学条件, 这至少应包括:①足够的校园占地, 与学校发展规模相适应;②足够的教学行政用房、实训用房、住宿用房, 与专业发展和师生规模相协调;③比较先进的图书信息资料和教学仪器设备, 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实训等教学训练要求;④具有一定的公共文娱体育设施, 能满足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和素质技能拓展的要求;⑤具有现代化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 满足现代教学和生活的要求;⑥有相对人文环保的教学生活环境, 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与此同时, 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和开放性, 因此, 它的教学条件除了自身的校园和建筑以外, 更重要的还要有资源整合问题, 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不在产权, 但求实用。建立和形成一大批“理念认同, 功能互补”的校外实训基地, 在建设“校中厂”的同时, 建设一大批“厂中校”极具实践意义。当然, 校外实训基地应该做到设施先进, 相对稳定, 与时俱进, 并保证其具备足够的实训和教学功能。

十、从办学经费来源和构成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充裕的财政拨款和强大的自筹能力的有机统一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以及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会有更多的成本消耗, 从而也应当有更多的经费投入。正因为如此, 支持和支撑高等职业教学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必须有足够的经费保证, 而解决经费的科学有效办法应该是充裕的财政拨款和强大的自筹能力的统一。

所谓充裕的财政拨款, 就要求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该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议程, 要像抓GDP一样, 抓高等职业教育, 充分认识到抓职业教育不仅是做社会工作, 而且也是抓经济工作。在建立生均经费拨款机制的同时, 应建立具有较好鼓励和激励效应的有关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财政专项, 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财政投入的增加而相应得到提高;如果能够把高等职业教育纳入到优先发展和优先拨款位置, 则更有意义。

所谓强大的自筹能力, 就要求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各种优势, 实施开门、开放办学, 通过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技能鉴定、资格认证等途径, 通过科技研发服务, 通过承担横向科研课题等渠道, 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 为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来源, 作为办学经费的重要补充。除了这些因素以外, 高职院校还应通过行业企业、校友个人等捐助 (资助) 办法, 扩大财务资金来源, 通过共建共享教学实训场馆增加资金来源。

诚然, 高等职业教育更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 由于这些问题前阶段已有诸多论述和文献, 本文不再赘述。前文所列十个问题, 是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主要问题的思考;就另一角度而言, 这十个问题也反映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者、参与者以及研究者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不同视角。只有当人们对这些问题拥有相对统一的认识时, 才能真正形成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类型特征, 同时, 这也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建设是一项更为系统的社会工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教高[2006]14号.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Z].教高[2006]16号.

上一篇:超大规模下一篇:钢结构的稳定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