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

2024-08-21

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共8篇)

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 篇1

根据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血站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以及血液在采集、运输、成分制备和检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医疗废物, 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置。医疗废物含有病原菌和各种有机、无机化学成分, 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的危险废物。焦作市目前采取的是集中焚烧的处置方法, 送到专用的焚烧炉内进行集中焚烧。随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 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越来越引起重视,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如下。

1 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医疗废物分类、回收管理制度, 制定各科工作人员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应遵循的规则以及工作要求等。严格医疗废物的管理, 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做到专人发放、专人使用、专人按时按点交接、专人进行回收、专人定点集中消毁等。

2 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

应集中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 这是做好医疗废物规范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应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应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提升安全意识, 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 使其主动、正确地进行安全防护, 并将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存放, 确保个人及整个血站的安全。

3 严格规范医疗废物管理环节

医疗废物应按规定分类收集, 并分别放置于有明显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的专用包装物或垃圾桶内, 不能与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废物装黄色垃圾袋, 生活垃圾装黑色垃圾袋。医疗废物的运送应使用有明显医疗废物标识的、防渗漏、防遗洒的专用运送工具。每次交接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以保证第二天的正常使用。各科室把垃圾暂存箱放在固定的卫生处置间, 并标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每天早上由专人去进行交接, 并填写医疗废物交接单。

4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

要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为相关人员配备必要、充足的防护用品, 并培训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努力搞好单位内部的预防控制工作。另外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废物处置规程, 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如被医疗废物刺伤, 应立即用肥皂水、流动水、无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流动水冲洗, 并用75%酒精涂沫伤口,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

以上是如何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一些体会。综上所述,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严格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流程可以使医疗废物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工作, 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的安全。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

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 篇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204

医院废物管理必须按国务院颁发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范处置,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避免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尤其是重点部门、重点人群的控制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全院感染控制管理成效,笔者通过现场查看8家农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现状,结果如下。

现 状

组织与管理:所有被调查单位均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并有抓医院感染的专门人员,但并不是专职人员,主要由院长或医疗组长或护士长负责制,有较完善的制度,但在执行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在思想上都能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且对一次性医疗废物处置比较规范,但人员配备、流程设计、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人员培训及制度落实:全员培训有记录,次数偏少,相关知识明显缺乏。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检验科、手术室、妇产科病人的体液、血液、病理性等污物不能按医疗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没有污水处置设施,出现前门治病、后门放毒的现象。工作人员自觉预防感染的意识淡漠,措施落实情况存在少数人时松时紧,少数部门成为盲区。监职人员敷衍了事,特别是回收人员对所做的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知之甚少,防护知识局限。特别是转运过程中医疗废物中包装破损残留的体液、血液外溢,导致医院内环境污染时有发生。

回收处置:部分单位由专职人员对所有一次性医疗废物每日1次采取先分离毁型后浸泡最后集中焚烧的办法,部分单位采取先毁型后浸泡最后深埋的方法,交接登记签名、数量不规范,存在流失的隐患。

对 策

增强医院领导感染控制意识:增强医院领导的感控意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分管领导必须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院感知识培训1~2期,使院领导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是评价医院内涵质量、医院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医德医风的一项综合指标,对医疗改革起支持保障作用,对医院的质量建设起积极推动作用[1]

加大各项制度执行力:通过全员培训,让每个人医务人员都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执行者,明确各部门感染管理职责,特别是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职责、制度强制规范执行,用制度管人,加大考核力度,与收入挂钩,充分体现医院感染管理无小事。检查要经常化、深入化,避免走过场,对薄弱环节要给予切实的指导与帮助,及时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并解决农村医院的实际困难。

严格规范医疗废物程序:各科要严格分类,避免扩大人为扩大医疗废物范围;对医疗废物的回收,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专人负责,并严格交接称重签字,转运的包装工具要防水、防漏防刺破;接触被病人体液、血液污染的医疗废物时,必须注意自身防护,对深埋的要不定期跟踪采样,对焚烧的要检验焚烧效果;医疗废物要存放不暴露,日产日清,存放的工具及地点要每日消毒清洁。

总之,只有科学、规范化的医院感染管理才能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血液科医疗废物的分类及管理 篇3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随着医疗社会科技的进步, 伴随产生了现代的医学产物的医疗废弃物越来越多, 对于医疗机构内接触到医疗废弃物的所有员工而言, 会造成职业危害导致传染病而污染了整个环境。我院血液科现有一般病床有22张、特殊病床5张, 科室每日产生约12.5 kg的医疗废物, 其中感染性废弃物占14.5%, 每日约1 812.5 g。我科自2008年根据山西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与处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医疗废物的分类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5类[1]。因血液科病人比较特殊, 易感人群较多, 尤其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病人多见, 因此所有废弃物的处理更应严格遵守管理条例。工作人员在分类知识和处理废弃物时尤其小心这些特殊病人, 其所住特殊病房不可遗留任何医疗废弃物, 尤其是感染性废弃物。血液科常见以下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

1.1 感染性废物

感染性废物是指携带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血液的废物包括: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医用棉签、纱布、输液用物、输液血袋、采血针等;被血液、体液等污染的病服等;不用的血液、血清等。

1.2 药物性废物

血液的病人比较特殊, 常用一些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物, 还有一些其他化疗药物, 如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注射用门冬酰胺酶、注射用盐酸伊达比星等, 这些药物对护士有很大的伤害。所以, 在处理这些药物的废弃安瓿时要严格按照相关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1.3 化学性废物

在血液科, 有很多病人做骨髓穿刺, 做完骨髓检查后用的玻璃切片等用物要及时处理。化学性废物中还包括一些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用物。

1.4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是指不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病人生活用品, 但不包括疑似感染的病人生活垃圾, 包括病人的一些饮食、生活用水、食物的外包装等用物。

2 管理

2.1 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

我科自创建以来所有医疗废弃物均由科室专管人员管理。先将所有废物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严格区分, 不得混装。而且医疗废物在科室存放期间, 不能放置在走廊及卫生间, 而是集中放置在医务人员可视范围内的污染区内。定时定点由医院的专门人员收送。如果不在定时收送的时间, 可以直接拨打电话及时收送。然后医院统一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焚烧或毁形等处理。所有利器放入贴有感染性废弃物标示的利器盒中, 所有塑料管类废弃物均放入有感染性废弃物标示的黄色塑料袋中, 除利器及塑料管以外, 所有医疗废物均放入贴有感染性废弃物标示的黄色塑料袋中, 生活垃圾均放入黑色塑料袋中。对使用后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输液袋可视为生活垃圾, 用黑色塑料袋包装后, 与普通生活垃圾分开放置, 贴上中文标签, 由住院部统一回收处理[2]。各科室和住院部医疗废物回收人员、焚烧人员应对医疗废物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科室、医疗废物交接时间、类别、重量、需要的特别说明、科室同回收医疗废物专人双方签字、回收人员与焚烧人员双方签字, 并保证两个登记本信息一致[3]。

2.2 对策

针对血液科的特殊性, 我科对所有科室人员均进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山西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取得合格证后才能上岗及进行操作。①确定科室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监督指导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时存放的管理。然后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的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②对本科的人员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 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同时还要定时体检, 相关人员在从业以前进行免疫接种, 防止其受到不必要的健康损害。③医务人员要积极配合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做好医疗废物的当面交接工作, 当面点清, 及时收送, 如遇到不能及时收送的时候, 及时拨打院方的电话。④医疗废物的包装有专用的包装物, 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说明。如一些采血针、输液器的针头、病人穿刺用过的注射器等用锐器盒密闭封装, 同时还贴醒目的标识, 防止护士及收送人员被针刺伤。如果不注意被针刺伤后, 要及时与医院的预防保健科联系, 采取血样, 及时化验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⑤医疗垃圾在科室存放期间, 由专人负责, 运送医疗垃圾的车辆是专用车辆, 中途不得丢失, 也不能从事医疗垃圾的买卖工作。⑥病人用过的生活垃圾用黑色袋子包装好, 及时处理。生活废弃物也应及时分类处理, 不可在病房内存留。其他普通病房也应注意不可遗留任何种类的医疗废弃物, 尤其病人不可使用空回收液体瓶 (病人曾常使用空液体瓶作为暖水袋用) , 不可使用回收输液器 (病人曾常使用输液器作为绳子使用) 。

3 小结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防止疾病传播, 保护环境, 保障人体健康, 医院各科室及各类医务人员都应了解医疗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性。科室人员对于医疗废弃物的认知情况如何, 科室人员对感染性废弃物及非感染性废弃物的分类及处理流程掌握情况如何, 直接影响医疗废物的存放与处理。我科按医疗废物和分类与处理流程进行医疗废物的管理, 使医疗废弃物最终处置均能达成合法、合格的标准。科室管理人员对废弃物分类知识的在职教育课程可以加强科室医务人员正确分类的知识与废弃物处理的能力, 继而减少感染性可燃废弃物重量, 继而对保护全球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06-16.

[2]姚林燕.依法管理医疗废物[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8) :912-913.

消毒供应室医疗废物的分类与管理 篇4

1方法

1.1健全与完善管理制度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及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国家法规和条例, 提高全科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 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废物警示标志的使用意义等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知识的培训;制定相关措施及规定。护士长每周检查2次, 并做到专用登记、评分、奖惩。

1.2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

1.2.1非感染性废物分为办公区废物及工作区非感染性废物: (1) 办公区废物:主要为办公垃圾、生活垃圾。 (2) 工作区非感染性废物:主要为一次性物品的包装袋, 3M胶带的底衬纸, 一次性口罩、帽子及敷料的包装袋等, 属于可回收性废物。非感染性废物放置黑色塑料袋内, 由护理员统一集中, 再由院内专职回收人员集中收集到医疗废物处理站, 按生活垃圾处理。

1.2.2感染性废物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如纱布、棉球、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各类破损的包布, 以及工作人员处理回收、分类器械等物品时戴过的一次性乳胶手套等) 放置黄色包装袋内, 包装袋上注明“感染性废物”字样。

1.2.3损伤性废物从临床回收的针头、刀片、缝合针等锐器, 放置在回收分类室操作台的利器盒中, 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 注意回收时要封口, 以免刺伤护理员。

1.2.4化学性废物装含氯消毒制剂的包装袋、用于再生器械去污、除锈液的原装瓶等均为化学性废物, 应放置黄色包装袋中, 包装袋上注明“化学性废物”字样。感染性废物处理时, 洗刷、洗涤等产生的污水、废水统一排入医院废水处理中心, 进行综合性污水无害化处理。

1.2.5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由护理员将废物袋统一封口, 集中放置污物室待医院医疗废物回收人员统一回收。

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 篇5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6家乡镇卫生院, 15家村卫生室进行调查。

1.2 方法

采用现场查看及询问、查阅资料等方法。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从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及制度, 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正确分类、包装、运送、移交, 医疗废物暂存场所及存放时间, 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方面进行调查。

2 结果

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及制度落实情况乡镇卫生院83.4%、村卫生室43.4%;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正确分类卫生院91.7%、村卫生室33.3%;包装、运送、转移合格率乡镇卫生院67.7%、村卫生室20%;乡镇卫生院布局均合理, 专门设置医疗废物收集暂存地点, 但多数暂存空间偏小。村卫生室多数布局不合理, 未设置医疗废物暂存地点, 只有医疗废物存放装置。

3 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分析

3.1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健全

乡镇卫生院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但制度落实不到位, 责任分工不明确, 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无害化处置的方式不清楚。大多数卫生院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由保洁公司人员来承担, 由于清洁工流动性大, 大多来自农村, 文化水平低, 接受新知识能力慢, 卫生习惯较差, 清洁工对锐器盒的使用、感染性垃圾袋分装、运送、移交及无害化处理不清楚, 对医疗废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了解。 村卫生室人员未经过系统培训, 缺乏医疗废物管理知识与技能, 多数对医疗废物的分类不明确, 对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用后能及时毁形, 但对用后的棉球、棉签、纱布、敷料等其他医疗废物与医疗垃圾混放。

3.2 缺乏医疗废物管理意识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16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 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 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各卫生院大多能将医疗废物放在专用容器内, 但因专用容器属一次性物品, 成本较高, 少数卫生院考虑到经济效益, 将废物直接放在垃圾袋中, 在包装、运送、移交的过程中极易被污染的针头扎伤。部分医护人员仍对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区分不清, 且平时宣教不到位, 输液结束后按压的棉球大多扔在生活垃圾中。不知医疗废物管理不善会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也可能导致医源性感染发生。一些高危科室, 如口腔科、检验科等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认识不清, 医疗废物全部以感染性废物处理, 或部分以生活垃圾处理, 容易导致收集人员或清洁工人发生职业暴露危险。大多村卫生员不知道医疗废物、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有何区别, 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不清, 混放现象严重, 甚至一小部分卫生员将具有再生价值的部分废物 (皮条、输液瓶等) 定为非病人接触性废物, 仍采取回收方式处置。

3.3 基本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与工具不到位

卫生院专门设置了医疗废物收集暂存地点, 但暂时贮存场所建筑简陋、无照明设备、通风条件差、无明显标志、无警示标志。大多数村卫生室缺乏医疗处置设施, 如垃圾袋不分色、无专用容器、无医疗废物暂存地点。由于医疗废物产生量少且无规律, 存在医疗废物贮存时间难以执行不得超过两天的规定的情况。

3.4 培训不到位

部分医护人员和清洁工培训不到位, 对医疗管理条例及规范不清楚。清洁工经常更换, 缺乏系统感染知识培训及医疗废物知识教育, 常被污染的针头扎伤而不知道上报等。村卫生人员更加缺乏系统的感染知识培训。

3.5 登记不完善

大部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登记内容不全面、不规范、过于简单, 不能全面反映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责任人等。

4 对策

4.1 加大卫生监督管理、质量控制及奖罚制度

加强监督、监测与指导, 卫生监督部门必须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监测与指导, 加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的法律、法规的贯彻力度, 强化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 增强法制观念。各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 使医疗废物工作层层负责落实, 并设立医疗废物管理考核评分表, 每月采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质控方式, 对各部门的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将考核结果与各部门医疗质量目标考核、绩效挂钩, 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4.2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各医疗机构应制订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预案;设置监控部门或专 (兼) 职人员, 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及村卫生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并对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进行登记, 保存资料。

4.3 加强培训及防护

各医疗机构应制订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计划, 强化医疗废物管理意识, 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当作防治传染病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对负责人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培训, 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医护人员、村卫生员、清洁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明确自己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把对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变成自觉行动。同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4.4 加强硬件设备

医疗机构应加强硬件设备, 对废物暂存处进行规范化建设, 有严密的封闭措施, 使其真正具备防淋、防流失、防泄漏、防扩散和消毒、应急处置等功能。要求将感染性垃圾、生活性垃圾分别用2个容器内放置不同颜色的垃圾袋, 黄色为医疗垃圾, 黑色为生活垃圾, 要求各部门对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严格区分放置并有明显标志、严密包装、密闭清运、不得遗散、泄漏[1]。各锐器严格放入有损伤性废物标志的一次性专用锐器盒内, 警示标志醒目, 便于操作又符合操作流程, 保证密闭, 避免外流。对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及时毁型, 并放入黄色垃圾袋中。各部门医疗废物每日按规定时间送废物暂存处交接、称重并登记, 暂存处管理人员根据储备要求及废物分类安全放置, 并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防止医源性损害。

摘要:为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 采用现场查看及询问等方法对21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在医疗废物的组织管理、分类、包装、存放、运送、移交、最终处置、培训等方面存在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

参考文献

浅谈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 篇6

1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强化管理

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工作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管理体系, 各级管理职责明确, 层层负责, 积极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鉴于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 医院又制定了医疗废物专职管理人员职责, 医教科、护理部、总务科也制定了医疗废物专职管理人员职责和工作职责。各行政科室积极发挥职能, 进行监督和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并进行反馈、通报, 共同做好医疗废物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2 加强培训教育, 提高全员规范执行医疗废物管理的自觉性

由医院感染科负责, 对全院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培训, 尤其注重对病区保洁员及医院内后勤环卫工作人员、医疗废物暂贮地专职管理人员的指导培训。另外, 将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列入新职工, 实习、进修人员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 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职业安全防护、紧急处理等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培训。通过对医疗废物的宣传培训, 使全员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全员规范执行医疗废物管理的意识及环境保护和自我防护意识。

3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3.1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感染性医疗废物置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 盛装容器为密闭性外贴不干胶医疗废物警示标识;3/4满时有效扎口封闭, 袋外注明产生的科室、类别、日期;少量的药物性医疗废物可置入感染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医疗废物防腐处理后装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 (在标签上注明) 。损伤性医疗废物置入防渗漏、耐刺的利器盒中, 3/4满时, 将投放口锁紧, 注明废物种类、科室、日期等。利器收集盒的正确使用免去了针头使用后的消毒与毁形工序, 可避免医护和相关处置人员的意外伤害, 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1]。

3.2 医疗废物的运送

(1) 医疗废物运送固定专人专车。专职人员下科室回收医疗废物时, 做好自我防护, 戴帽子、口罩、手套, 穿工作服[2]。 (2) 运送专用车为封闭式, 有明确的医疗废物标识, 确保医疗废物在运送过程中不发生泄露、抛洒。每天按规定的时间、顺序及路线进行收集, 运往暂贮地;特殊情况, 随时收集。运送工具每天终末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清洁后备用。 (3) 运送人员在收集医疗废物前, 检查其包装物或容器的标识, 及封口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确保无破损、渗漏, 将医疗废物运往暂贮地。回收时与科室进行严格交接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科室、种类、数 (重) 量、时间、最终去向、双方签字等。

3.3 医疗废物的贮存、处置

(1) 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暂贮处分开设置, 医疗废物暂贮处为封闭式, 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禁止饮食”的警示标识, 配置医疗废物专用包装桶。 (2) 医疗废物的存放不能超过2 d, 与市环卫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交接登记, 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 (全市统一集中焚烧医疗废物) , 复印件交感染办保存。交接后及时对贮存地及容器进行消毒清洁, 暂贮处随时上锁封闭, 以防废物流失、泄漏等。

4 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4.1 我院有些科室虽有制度却流于形式, 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混放及各种颜色的包装袋混用现象 (特别是病区走廊及病房垃圾袋) 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或其他问题, 我们在检查中当面提出, 加强教育, 督促整改, 同时制定了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处罚制度》, 提高了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另一方面, 由于大部分保洁员文化水平低, 对医疗废物的危险性不了解, 且流动性大, 因此我们与保洁公司签定目标责任书, 对新上岗的保洁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工作中多指导、多宣传教育, 使他们知法、懂法, 积极主动完成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工作。

4.2 医院检验科采血处门诊患者较多, 楼道上经常有止血棉球及棉签到处乱扔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在采血窗口处做了明显标识“请将止血棉球或棉签投入右下方黄色垃圾袋中”, 加上我们工作人员、卫生保洁员的时常提醒, 有效制止了在楼道内乱扔止血棉球、棉签等现象, 防止了医疗废物的扩散。

4.3 我院配备住院病床100余张, 与其他医疗机构相比产生的医疗废物相对较少。由于全市医疗废物统一集中处置, 负责回收运送的专职人员时常超过规定的时限, 我们与市环卫处负责人取得联系, 督促协商, 保证了医疗废物的及时转运。

4.4《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感染性废物的特征描述为: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而加药用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除去针头部分并无感染性废物的特征却均被一概列入感染性废物处理[3], 这批废物每天产生数量较多, 如何做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5 小结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 医疗废物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 我院将医疗废物工作纳入全面质量管理中, 及时反馈整改, 持续质量改进[4], 使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在保护环境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取得良好效果。

摘要:目的 规范医院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保护环境, 防止交叉感染。方法 根据国务院及国家卫生部下发的有关医疗废物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我院《医疗废物安全管理规定》, 完善设施, 加强管理, 及时整改。结果 各科室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各环节的工作流程, 使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结论 加强各级各类人员医疗废物的规范化培训, 强化督导检查, 提高医疗废物管理水平, 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因医疗废物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及交叉感染。

关键词: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郑军, 傅苏仙.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安全处置方法的改进[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8) :975-976.

[2]于爱玉, 张开玲, 刘勤朴.加强医疗废物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4) :569.

[3]桑翠, 柏艳, 马昌丽.医疗废物分类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8) :1010.

多科室合作规范医疗废物管理 篇7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体健康。医疗废物绝大部分产生于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卫生机构中产生的废弃物中约80%属一般性的生活垃圾,约20%属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性的医疗废物[1]。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与床位数、床位使用率及就诊人次密切相关[2]。我院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年产医疗废物量约350余吨,多年来院领导极为重视,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加强多科室之间紧密合作,实现了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无害化处理的全过程管理。现总结如下。

1 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1.1 建立管理组织机构

医院建立院内三级全程综合管理体系,明确院长为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分管副院长任组长,负责领导和协调全院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组员包括总务处、保洁公司、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处、护理部和临床、医技科室主要负责人。

1.2 明确各科室职责

总务处负责日常工作监管及交接备案工作;保洁公司负责医疗废物回收、密闭运输至暂存处、装入周转箱、与经环保部门许可的集中处置单位的收集人员交接及清洗、消毒转运车辆和暂存处的工作;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拟定院内操作规范、协调工作流程及对医疗废物处置全过程的督查、培训和技术指导;医务处、护理部负责全面督导医务人员按规范分类放置医疗废物,有效密封,做好出处登记和双签字交接工作;各临床、医技科室负责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和记录工作。

1.3 有效落实责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医院与保洁公司、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公司分别签订合同,明确医院与公司的职责,总务处制订相应的监管制度和检查制度,并设专人进行监督落实,确保公司严格按要求完成工作。医院将医疗废物的环节管理与责任管理具体落实到科、人,并计入各科室年终考核,与奖惩挂钩,使得各科领导充分重视,职工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科、总务处及相关部门定期进行医院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监督整改落实。

2 完善管理机制

2.1 规范管理流程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按照分类收集、专人管理、严密包装、安全运送的原则,制订处置流程图,并张贴在醒目位置。严格分类包装、粘贴标识,标明医疗废物的类别、送交科室和日期。与保洁公司专职人员做好双签字交接,按照规定路线、规定时间,统一收集后送暂存处,与暂存处管理人员面对面核对、认真登记保存相关资料,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送交日期、科室和送交人签名等。暂存处管理人员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公司核实无误后逐项填写交接记录并签名确认。医疗废物转出后,暂存处管理人员对暂存地点进行及时清洁和消毒处理。

2.2 完善规章制度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紧密结合医院实际,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管理机构组成、各部门和人员职责、收集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报告制度、登记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安全防护制度、院内转运流程和暂存处管理制度、院内收集路线流程图、高危险废物预处理制度、放射性核素污染物品等特殊废弃物管理制度和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各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并针对本科室所产生医疗废物的特点,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目标,确保医疗废物处理的集中化、规范化和无害化。

2.3 建立应急机制

2.3.1 制订应急预案。

充分考虑到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包装物破损运送时发生遗撒泄漏、医疗废物不慎被盗、医务人员或医疗废物收集专职人员不慎被医疗废物损伤等),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并配备备用包装袋、警示牌、消毒剂、清扫工具和个人洗消防护用品等,并通过培训使得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

2.3.2 实施应急演练。

通过应急演练使相关人员熟悉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登记及暂存的正确方法、操作程序、安全常识与专业技术,以及发生医疗废物遗撒、泄漏、扩散和被医疗废物损伤时的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定期检查各类应急处置所需物资的准备情况,确保各类物资准备充分,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预案有效可行,人员训练有素。

3 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

3.1 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医院根据规范要求加大投入,重新规划建设了医疗废物暂存处,从选址、设备设施、装修要求及标志标识等各方面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并设专人负责管理。医院为各科室配齐医疗废物收集桶、周转箱、锐器盒和相应的专用塑料袋以及封扎工具,并及时更换补充。为运送人员配备全套防护用具和专用密闭运送车。为检验科配置专用压力蒸汽灭菌器和消毒容器。在医院改扩建的同时进行了污水站的建设,取消了原来高压液氯罐人工投药消毒的污水处理形式,采用先进的污水生物氧化处理加自动化设备制氯消毒的污水处理形式,并与环保局间实现在线监测,确保污水排放合格。

3.2 加强各层次人员的教育培训

人是医疗活动的主体,在完善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是强化意识、落实制度、规范流程、合理使用硬件的重要手段。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上级要求,制订下发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有关文件,采取集中培训与分层分批轮训相结合、专题培训与综合培训相结合、普及培训与上岗培训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住院宣传教育与广泛宣传教育相结合等形式进行教育培训,达到全员规范培训的目标。

医务人员是从源头上做好医疗废物分类的关键,对医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是医疗废物管理的关键环节[3],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方法及安全防护和紧急处理技能的培训,为相关人员配备必需的工作服、工作帽、口罩、防水围裙、橡胶手套、胶鞋等安全防护用品,并现场指导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对有关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保持医疗废物处置专职人员相对稳定。做到日产日清,无渗漏,无混杂,做好终末消毒处理,保证医疗废物达到无害化与安全化。

4 运用P D C A循环管理模式,实现全程管理

4.1 建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坚持例会制度和征求意见制度,并定期做现状调查,同时充分发挥临床医疗废物监督员的作用,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召集会议及时分析问题,确定管理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细则及措施,落实到相关科室。

4.2 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

保洁公司指定专人负责医疗废物回收、密闭运输至暂存处,与暂存处管理人员核对后装入周转箱,暂存处管理人员与市政府批准单位交接工作,并有上层管理人员日常监管。总务处定期抽查保洁公司的日常工作。医院感染管理科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医疗废物管理的高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督查、培训和技术指导。医务处、护理部针对出现的问题重点督导医务人员按规范分类放置医疗废物,有效密封,做好出处登记和双签字交接工作。各临床、医技科室的医疗废物管理监督员负责对本科室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和记录工作。

4.3 监督检查

从医疗废物的产生、分类、收集、预处理、包装、转运、暂存和转交等各个环节上加大监管力度;对检验科、病理科、手术室、核医学科、产房等高危险废物较多的重点科室加大监管力度;对医务人员、科室负责人、保洁公司卫生员、转运人员、医疗垃圾处置公司工作人员等的工作情况加大监管力度。要求处理过程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确保环环紧扣、层层把关、完整记录,不留死角、不留漏洞和不出问题。

4.4 效果评价

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情况应加大督导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重点检查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及暂存处的运转情况,记录是否齐全,安全防护是否到位,并对医疗垃圾处置公司集中化处理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监督管理。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医疗质量检查内容,对存在的问题立即通知责任科室和责任人予以纠正并做好记录,进行量化考核,定期院内网上公示并计入科室考核。

在PDCA循环管理过程中不断吸取新的文件精神,依法积极进行医疗废物减量化管理。使用后的输液瓶(袋)虽不属于医疗废物,未被污染的不必按医疗废物管理,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4]。由于无法解决安全出口问题,我院同大多数医院一样一直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在北京市卫生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北京市市属三级医疗机构使用后的属于非医疗废物的输液瓶(袋)回收处置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之后,我院即着手联系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并签订回收处置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特别强调回收的废物不得用于原用途。制订了适于本院的《关于废弃输液瓶(袋)的管理规定》及严格的回收制度和流程,配备专用收集袋、运送车、交接单,设置专用暂存处,配备专人进行回收管理和监督工作。该类废弃物管理由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总务处负责具体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该类废弃物管理的监督检查,各科室主任为该类废弃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此项工作的开展,每年减少医疗废物产量40吨,为医院节约了医疗废物处理资金8万元,同时保护了环境。

经过多年来的PDCA循环,我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已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历次医院管理年、“百日安全”活动、医疗废物专项检查等活动中受到好评。

总之,综合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程,涉及到总务处、保洁公司、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处、护理部和临床、医技科室等众多部门,综合医院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及设施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与合作,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医疗废物的全程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安全集中处理,保障人民健康。

参考文献

[1]郭燕红.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3,3(3):14-16.

[2]赵锐,刘丹,李启彬,等.医疗废物产量预测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8,3(2):115-119.

[3]郑军.医疗废物管理环节的控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4):424.

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 篇8

1 成立组织, 建章立制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定, 以及上级行政部门的要求, 我院建立了由法人为第一责任人, 由业务分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及主要临床、医技科室主任组成的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由分管院长任组长, 并相继制订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登记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具体措施、医疗废物院内转运程序、医疗废物应急预案、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等, 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 加强培训, 提高业务素质

2.1 医护人员的培训

为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职工进行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培训, 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学习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场所要求及处置过程中的安全防护知识,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紧急处理措施等, 积极宣传医疗废物的危害及相关法律、法规, 努力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危害的认识, 使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工作[4,5,6], 并将此项培训列入新职工岗前培训的常规内容, 我们还把培训内容以院感通讯的形式下发到全院各科室, 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再学习, 进一步强化意识。

2.2 保洁人员的培训

大部分保洁人员文化水平低, 不懂得医院感染的知识, 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不了解, 必须注重和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定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医疗废物的危害性, 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明确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和熟记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包装、运送、贮存、处置等过程中的各项规定要求, 指派专人对保洁人员的工作进行示范指导, 并对每日医疗废物管理进行检查监督, 严格做到医疗垃圾分类放置, 及时清运。在培训之后, 每月对保洁员进行一次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流程的考试, 并将考核的结果记录在案, 与经济效益挂钩, 使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措施得力、监管到位、奖罚分明。

3 加强管理, 狠抓落实

3.1 分类管理

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实行医疗废物分类管理。首先, 生活垃圾要与医疗废物分别放置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内, 不得将医疗废物混装生活垃圾中。医疗废物按感染性、损伤性、化学性、病理性和药物性5类分别处理, 并放在指定污染区内。损伤性废物应放在防刺破、防渗漏的黄色专用锐器盒内;感染性废物放在有医疗废物专用标识的黄色包装袋内, 严密封口, 注明科室、时间、废物种类等;化学性废物应交由专门的机构处理;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药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3.2 严格交接班登记

暂存处专职人员应携带医疗废物登记本与科室人员进行登记。登记时应如实记录废物来源、种类、数量或重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等并有双方签名,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3.3 职业安全防护

凡从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人员均存在被感染的危险, 应严格执行正确操作规程。专职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穿工作服, 戴口罩、帽子、橡胶手套、防水围裙、防护眼镜、雨鞋等;上岗前体检, 建立专职人员健康档案, 同时进行乙肝疫苗注射等免疫接种。

3.4 暂存地管理

专职人员每天运送医疗废物后, 在贮存地对运送工具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后备用, 集中贮存地的收集箱、地面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冲洗, 贮存地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并有防蝇

我院网络信息系统优化药剂科工作实践

商庆辉1, 林涛2, 周文君1

(1.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临床药剂部, 内蒙古牙克石022150;2.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辽宁沈阳110001) [摘要]目的:在医院信息系统 (HIS) 的基础上, 为适应我院的管理模式, 利用局域网改进和开发计算机办公软件来优化药剂科的工作与管理。方法:利用和开发计算机软件来优化药剂科工作后的实践与之前作比较。结果:医院信息系统不仅提高了药房的行政管理水平, 而且加强了业务技术水平, 提高了工作效率, 又节约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结论:医院信息系统在被不断的改进和开发后对药剂科的工作具有优化作用, 值得借鉴推广。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优化;药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B

随着现代化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已在许多医院得到了应用, 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1], 医院药剂科信息化 (in formatization of department of pharmacy, IDP) 管理也就成为医疗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组成部分。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 药剂科使用的HIS药品管理子系统, 以下是笔者简述利用HIS系统优化药剂科工作的实践体会, 供大家探讨。

1提高采购计划生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药品采购方面, 我院的药品实行统一采购配送, 其宗旨是:降低药品价格, 减少采购成本, 让利于患者[2]。我院药剂科相关人员和网络中心的网络工程师在原有的HIS药品管理子系统基础上共同研发采购计划软件, 该软件掌握了全院药品信息, 并根据该信息制订药品计划。具体包括:

1.1药品品名、规格、包装及生产厂家

我国药品生产企业较多, 同种药品的商品名称较多, 药品质量也参差不齐, 因此, 生成药品采购计划单时把药品品名维护成通用名而区别在生产厂家和药品规格, 可以避免因不同的商品名而造成一种药品重复计划, 进而造成药品库存积压等问题。1.2上次购进单价

我院采购计划部在每次生成采购计划单时, 对药品的价格实施监控是非常必要的。我院利用新开发的软件系统, 可以很方便地帮助计划员监控药价, 采购药品价格一有调整, 就会立即显示红色警戒, 并与供货公司联系, 备注一栏说明

的纱窗, 平时由专职人员上锁封闭, 严防儿童及拾荒人员进入。

4 加强监督检查

为了使医疗废物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医院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检查的范围, 由医院感染科每月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 对全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处置、登记等情况及安全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发现有违规现象将给予扣分, 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通过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协调、整改, 确保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顺利实施, 有效地避免了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文章编号]1673-7210 (2009) 03 (c) -121-02

原因, 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1.3上月消耗和本次购进

药品采购计划员可在“上月消耗”一栏可以看到各个药剂部门的药品消耗, 根据消耗合计来确定本次药品购进数量。我院药品库存因此大大减少, 2006~2007年库存周转率控制在56.7天, 比2004~2005年手工计划时的90.6天缩短了33.9多天。

2优化库房管理

药库作为医院药品供应的重要环节部门, 药库的管理是否合理对医院的药品供应、是否能有效地避免差错事故、保证库存药品质量、减少库存药品金额、提高周转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药品库房管理在HIS系统的帮助下, 大大优化了库房管理工作, 使库房工作简便、迅速、准确。

3优化调剂室工作3.1医嘱摆药

我院调剂室应用HIS系统后, 从原来的手工处方划价、记账、发药到后来的处方录入发药, 再到医嘱摆药,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并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3.2医嘱退药

以往退药采取处方退药时药品信息较少, 处方上只能标注一些简单的信息, 时有退回的药品与库存药品不一样、不明原因退药, 或者退药数量、规格不相符等现象发生。现在计算机医嘱退药可以方便药剂师查询该患者退药的原因及退

摘要:目的: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建立专门组织, 制订管理制度, 加强培训, 落实管理措施, 加强监督检查。结果:通过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登记进行严格全程管理, 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对医疗废物环节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医院感染,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6-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S].2003:10-11.

[3]周海波, 周海鸥.医疗废弃物的处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6) :194.

[4]马建雄, 吉水.农村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13) :131.

[5]肖西平, 张建莉, 黄利虹, 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8) :914-915.

上一篇:个人环境下一篇: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