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超声检查

2024-12-22

经腹超声检查(通用11篇)

经腹超声检查 篇1

摘要:目的 探究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经腹超声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超声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 以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4.1%,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76.5%,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具有更高的诊断率,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可作为临床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首选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剖宫产瘢痕妊娠

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切口瘢痕处并发育, 是发生于子宫内异位妊娠的一种[1]。临床主要表现为妊娠物全部或部分处于子宫腔外, 并被纤维瘢痕组织及子宫肌层所围绕[2]。由于该病在临床上早期的症状不明显, 常因误诊而延误治疗, 从而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 早期给予有效的诊断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诊治的6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28.5±4.9) 岁;剖宫产距此次妊娠时间3个月~5年, 平均间隔(2.2±0.3) 年;停经时间33~60 d, 平均停经(47.5±4.2)d。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4例。

1. 2方法两组均采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340型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诊断, 对照组采用经腹超声进行诊断, 探头频率为3.0~4.5 MHz。取患者仰卧位, 诊断前适度饮水, 充盈膀胱, 充分显露下腹部, 于腹部皮肤涂抹耦合剂, 探头在耻骨上行纵切和横切扫描, 观察子宫的相关情况。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超声进行诊断, 探头频率为5.0~7.0 MHz。将膀胱排空,取患者膀胱截石位, 于探头顶端涂抹耦合剂并套入无菌橡胶套, 将其缓慢放置于阴道, 紧贴子宫颈和穹窿阴道壁行横、 纵向多切面扫描, 对子宫附件包块大小、位置、子宫内膜厚度以及盆腔积液暗区进行观察, 并观察瘢痕妊娠物内部及其周边血流状况, 对阻力指数进行测量, 观察膀胱与妊娠囊之间的肌层厚度以及瘢痕妊娠囊与子宫切口的位置, 对子宫峡部的异常回声进行重点观察。

1. 3观察指标以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 统计两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并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4.1%, 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76.5%,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瘢痕妊娠是剖宫产手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孕产妇选择剖宫产, 其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已成为妇产科临床多见症[3]。瘢痕妊娠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临床研究显示[4], 剖宫产瘢痕妊娠可能与受精卵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异常着床有关, 属于异位妊娠的一种, 此外, 其也是引起胎盘发生病理性变化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 由于瘢痕妊娠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 仅有少数患者前期出现一定程度的腹痛并伴有无痛性的阴道流血, 临床上极易出现误诊而行人流术、药流术或清宫术, 且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大出血及子宫破裂, 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 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上早期及时进行诊断, 有利于降低该病对患者产生的不利影响, 进而提高孕产妇的妊娠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4.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与王勇[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说明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可较好的反映出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的实际情况, 可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诊断依据。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腹部超声在临床诊断中虽然检测范围广、操作简单, 检查无绝对的禁忌证, 但易受到肠气、肥胖等因素的影响, 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而经阴道超声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不会受到积气、肥胖以及腹部肠管粪块等因素的影响, 并且能够对病灶部位静距离扫描成像, 检测效果更加理想。同时探头可最大程度接近患者的靶器官, 与腹部超声相比探头频率更高, 分辨率更加清晰, 可对瘢痕妊娠的位置、血供以及子宫肌壁的厚度等情况予以清晰的显示,能够早期发现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 具有更加准确的诊断率。此外, 对于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及病灶的变化情况能够进行动态观察, 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 真实的参考依据, 有利于减少子宫破裂、大出血的发生几率,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经阴道超声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准确率更高, 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可作为临床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首选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曾红艳,戴常平,白洁.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超声及MRI特征.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3(8):622-625.

[2]李瑞苗.经阴道彩超对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价值.中国实用医药,2014,9(13):26-27.

[3]杨冬萍,管亚丽.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治疗方法评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36-37.

[4]张浩.阴道与腹部超声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医药前沿,2015,5(28):87-88.

[5]王勇.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超声诊断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医刊,2016,43(6):10-11.

经腹超声检查 篇2

(2012年6月1日北京)

产前超声检查是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对胎儿及其附属物进行影像学检查,是了解胚胎、胎儿主要解剖结构的大体形态最常用、无创、可重复的方法。超声检查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然而,由于超声技术的局限性,超声检查不能发现所有的畸形,也不能对胎儿以后的发育做出预测,所以超声诊断不能等同于临床诊断。该指南对从事产前超声检查医师的资质、仪器设备提出要求,并对各阶段产前超声检查的时机、适应证、内容进行了规范。

一、基本要求

(一)机构的设置

1、产前超声筛查机构的设置

产前超声筛查应在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开展。

2、产前超声诊断机构的设置

产前超声诊断应在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具有产前诊断技术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开展。

(二)人员要求

1、产前超声筛查医师条件:

(1)从事Ⅱ级或以下产前超声检查的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从事Ⅲ级产前超声检查的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助理执业医师可以从事Ⅰ级产前超声检查。

(2)熟练掌握胎儿发育各阶段器官的正常超声图像,对常见的严重体表畸形和内脏畸形有一定的了解和识别能力。

2、产前超声诊断医师的条件:与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中产前超声诊断医师要求一致。

(1)从事产前超声诊断的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大专以上学历,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②在本岗位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5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2)熟练掌握胎儿发育各阶段器官的正常与异常超声图像,能鉴别常见的严重体表畸形和内脏畸形。

(三)设备要求

1、产前超声筛查设备要求

(1)开展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及常规产前超声检查(Ⅱ级)的超声室应配备实时二维超声诊断仪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开展系统产前超声检查(Ⅲ级)及11-13+6周颈项透明层(NT)超声检查的超声室应配备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穿透力允许条件下,尽可能使用频率高的探头。

(2)具有完整的图像记录系统和图文管理系统,供图像分析和资料管理。

2、产前超声诊断设备要求

(1)超声室应配备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穿透力允许条件下,尽可能使用频率高的探头。

(2)具有完整的图像记录系统和图文管理系统,供图像分析和资料管理。

二、管理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决定》,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2、未取得产前诊断技术服务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在进行产前超声筛查时,发现可疑病例,应出具超声报告,同时应将可疑病例转诊至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

3、规范因医学需要终止妊娠的管理,经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有严重畸形需终止妊娠者,须经具有产前诊断资格的医疗机构签署医学意见,转产科临床处理。

4、进行服务告知,将本机构开展的产科超声检查服务内容告知孕妇,Ⅲ级和IV级产前超声检查应与服务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产前超声检查的分类及时机

(一)产前超声检查的分类

1、早孕期超声检查(孕13+6周以内):(1)早孕期普通超声检查(2)11-13+6周NT超声检查

2、中晚孕期超声检查:

(1)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产前超声检查)(2)常规产前超声检查(Ⅱ级产前超声检查)(3)系统产前超声检查(Ⅲ级产前超声检查)(4)针对性产前超声检查(IV级产前超声检查)

3、有限产前超声检查

(二)产前超声检查的时机

本指南推荐产前超声检查的3个重要时间段为11-13+6周、孕20-24周、28-34周。

四、各类产前超声检查的适应证、检查内容及要求存留图像

(一)早孕期超声检查

1、早孕期普通超声检查可以选择经腹部或经阴道检查。(1)适应证 证实宫内妊娠 临床可疑异位妊娠 评估孕周 诊断多胎妊娠

了解胚胎/胎儿情况(存活或死亡)早孕期出血查因 早孕期下腹痛查因

评估母体盆腔包块、子宫畸形 临床怀疑葡萄胎 辅助绒毛活检(2)检查内容

①妊娠囊,观察妊娠囊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②卵黄囊,观察卵黄囊的大小与形态。③测量头臀长,观察胎心搏动。

④子宫及双附件,观察子宫形态及肌层回声、子宫与妊娠囊的关系,双侧附件有无包块。(3)建议存留以下超声图像

包括妊娠囊在内的子宫纵切面、横切面,测量胚长或头臀长切面。(4)注意事项

①头臀长应在胚胎最大长轴切面测量或在胎儿正中矢状切面测量,此时胎儿为自然伸展姿势,无过伸或过屈。

②超声不能够诊断所有异位妊娠,目前国内文献报道异位妊娠的经腹超声检出率为40.9%-76.0%,经阴道超声检出率为75.6%-95.8%。2、11-13+6周NT超声检查(1)适应证

适合所有孕妇,尤其是有以下适应证的孕妇: 孕妇年龄<18岁或≥35岁孕妇<> 夫妇一方是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 孕妇染色体异常

孕妇患有如贫血、糠尿病、高血压、严重营养障碍等疾病 孕妇吸烟、酗酒

孕早期有X线照射史或病毒感染史 有异常胎儿妊娠史 有遗传病家族史 试管婴儿

(2)检查内容

①胎儿数目及绒毛膜性 ②胎心搏动

③胎儿生物学测量:头臀长 ④测量NT ⑤胎儿附属物:

ⅰ胎盘:观察胎盘位置、测量胎盘厚度。ⅱ羊水量:测量羊水最大深度。

⑥孕妇子宫:主要观察宫颈内口,如孕妇提供子宫肌瘤病史需评估肌瘤位置 及大小。

(3)建议存留以下超声图像

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胎儿头颈及上胸部正中矢状切面(NT测量图)。(4)测量NT的注意事项

①NT建议在头臀长为45-84mm时测量,相当于11-13+6孕周。

②标准测量平面是胎儿正中矢状切面,此切面亦是测量头臀长的标准切面。③应尽可能放大图像至只显示胎儿头颈部及上胸部,令测量游标的轻微移动只能改变测量结果0.1mm。

④应清楚显示并确认胎儿背部皮肤及NT前后平行的两条高回声带,测量时应在NT最宽处测量,且垂直于NT无回声带,测量游标的内缘应置于无回声的NT外缘测量。⑤应测量三次,并记录测量所得的最大数值。⑥有颈部脑脊膜膨出时,注意辨认,避免误测。

⑦有脐带绕颈时,需测量脐带绕颈处上下NT厚度,并取其平均值。⑧应明确区分皮肤和羊膜,避免将羊膜误认为皮肤而误测NT。

(二)中、晚孕期超声检查

1、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1)适应证

适合所有孕妇,主要适合于有以下适应证的孕妇:估测孕周、评估胎儿大小、确定胎方位、怀疑异位妊娠、胎动消失、怀疑羊水量异常、胎头倒转术前、胎膜早破、胎盘位置及胎盘成熟度评估。(2)检查内容 ①胎儿数目 ②胎方位

③观察并测量胎心率 ④胎儿生物学测量 ⅰ双顶径 ⅱ头围 ⅲ股骨长度 ⅳ腹围

⑤胎儿附属物

ⅰ胎盘:观察胎盘位置、测量厚度、评估胎盘成熟度。ⅱ羊水量:测量羊水最大深度。(3)建议存留以下超声图像

丘脑水平横切面、上腹部横切面(腹围测量切面)、股骨长轴切面、测量胎 心率图(多普勒或M型)。(4)注意事项

①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主要进行胎儿主要生长参数的检查,不进行胎儿解剖结构的检查,不进行胎儿畸形的筛查。②若检查医师发现胎儿异常,超声报告需做出具体说明,并转诊或建议系统产前超声检查(Ⅲ级)。

2、常规产前超声检查(Ⅱ级)

按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卫基妇发[2002]307号)规定,初步筛查六大类畸形: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伴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1)适应证

适合所有孕妇,除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适应证以外,还适用于有以下适应证:孕妇阴道出血、孕妇下腹痛等。(2)检查内容 ①胎儿数目 ②胎方位

③观察并测量胎心率 ④胎儿生物学测量 ⅰ双顶径 ⅱ头围 ⅲ股骨长度 ⅳ腹围

⑤胎儿解剖结构检查

ⅰ胎儿头颅:观察颅骨强回声环。观察颅内重要结构:大脑半球、脑中线、侧脑室、颅后窝池。

ⅱ胎儿心脏:显示并观察四腔心切面。怀疑胎儿心脏畸形者应建议进行系统产前超声检查(Ⅲ级)或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IV级)。

ⅲ胎儿脊柱:通过脊柱矢状切面观察脊柱,必要时可加作脊柱冠状切面及横切面。ⅳ胎儿腹部:观察腹壁、肝、胃、双肾、膀胱、脐带腹壁入口。ⅴ胎儿四肢:显示一侧股骨并测量股骨长。⑥胎儿附属物

ⅰ胎盘:观察胎盘位置、测量厚度、评估胎盘成熟度。ⅱ羊水量:测量羊水最大深度。

⑦孕妇子宫:主要观察宫颈内口。如孕妇提供子宫肌瘤病史,在许可情况下,评估肌瘤位置及大小。

(3)建议存留以下超声图像

丘脑水平横切面、小脑水平横切面、四腔心切面、上腹部横切面(腹围测量切面)、脐带腹壁入口腹部横切面、膀胱水平横切面、双肾横切面、脊柱矢状切面、股骨长轴切面、孕妇宫颈管矢状切面、测量胎心率图(多普勒或M型)。(4)注意事项

常规产前超声检查(Ⅱ级)最少应检查以上胎儿解剖结构。但有时因胎位、羊水过少、母体因素等影响,超声检查并不能很好地显示这些结构,超声报告需做出说明。

3、系统产前超声检查(Ⅲ级)(1)适应证

适合所有孕妇,尤其适合有以下适应证的孕妇: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或常规产前超声检查(Ⅱ级)发现或疑诊胎儿畸形、有胎儿畸形高危因素者。(2)检查内容 ①胎儿数目 ②胎方位

③观察并测量胎心率 ④胎儿生物学测量 ⅰ双顶径 ⅱ头围 ⅲ小脑横径 ⅳ股骨长度 ⅴ腹围

⑤胎儿解剖结构检查

ⅰ胎儿头颅:观察颅骨强回声环。观察颅内重要结构:大脑半球、脑中线、侧脑室、丘脑、小脑半球、小脑蚓部、颅后窝池。ⅱ胎儿颜面部:观察上唇皮肤的连续性。

ⅲ胎儿颈部:观察胎儿颈部有无包块、皮肤水肿。ⅳ胎儿胸部:观察胎儿双肺、心脏位置。

ⅴ胎儿心脏:显示并观察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怀疑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者,建议进行针对性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ⅵ胎儿腹部:观察腹壁、肝、胃、双肾、膀胱、脐带腹壁入口。

ⅶ胎儿脊柱:通过脊柱矢状切面观察脊柱,必要时可加作脊柱冠状切面及横切面。ⅷ胎儿四肢:观察双侧肱骨,双侧尺骨、桡骨,双侧股骨,双侧胫骨、腓骨。⑥胎儿附属物检查

ⅰ胎盘及脐带:观察胎盘位置、测量厚度、评估胎盘成熟度、脐带血管数目。ⅱ羊水量:用羊水最大深度或羊水指数评估羊水量。

⑦孕妇子宫:主要观察宫颈内口。如孕妇提供子宫肌瘤病史,在条件许可情况下,评估肌瘤位置及大小。

(3)建议存留以下超声图像 丘脑水平横切面、侧脑室水平横切面、小脑水平横切面、鼻唇冠状切面、双眼球水平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上腹部横切面(腹围测量切面)、脐带腹壁入口腹部横切面、脐动脉水平膀胱横切面、双肾横切面、脊柱矢状切面、肱骨长轴切面(左、右)、尺桡骨长轴切面(左、右)、股骨长轴切面(左、右)、胫腓骨长轴切面(左、右)、孕妇宫颈管矢状切面、测量胎心率图(多普勒或M型)。(4)注意事项

①虽然系统产前超声检查(Ⅲ级)对胎儿解剖结构进行系统筛查,胎儿主要解剖结构通过上述各切面得以观察与显示,但期望所有胎儿畸形都能通过系统产前超声检查检出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部分胎儿畸形产前超声检出率如下,供参考。无脑儿的产前超声检出率:87%以上。严重脑膨出的产前超声检出率:77%以上。开放性脊柱裂的检出率为61%-95%。

严重胸腹壁缺损伴内脏外翻的产前超声检出率:60%-86%。胎儿唇腭裂的产前超声总检出率:26.6%-92.54%。单纯腭裂的产前超声检出率:0%-1.4%。膈疝的产前超声检出率:60.0%左右。

房间隔缺损的产前超声检出率:0%-5.0%。室间隔缺损的产前超声检出率:0%-66.0%。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产前超声检出率:28.0%-95.0%。法洛四联症的产前超声检出率:14.0%-65.0%。右室双出口的产前超声检出率约为70.0%左右。单一动脉干的产前超声检出率:67.0%左右。消化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率:9.2%-57.1%。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检出率:22.9%-87.2%。

②系统产前超声检查(Ⅲ级)受一些潜在因素影响,如孕妇腹壁脂肪厚可导致声衰减,图像质量差;胎儿某些体位可影响一些部位观察(如正枕前位难以显示胎儿颜面部、心脏观察困难,胎儿面贴近宫壁难以显示颜面部等);羊水过多时胎儿活动频繁,难以获取标准切面;羊水过少时缺乏良好的羊水衬托,胎儿结构显示难度加大等。因此,当一次超声检查难以完成所有要求检查的内容,应告知孕妇并在检查报告上提示,建议复查或转诊。③系统产前超声检查(Ⅲ级)建议在孕20-24周进行。

4、针对性产前超声检查(IV级)针对胎儿、孕妇特殊问题进行特定目的的检查,如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神经系统检查、胎儿肢体检查、胎儿颜面部检查等。

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常规产前超声检查(Ⅱ级)、系统产前超声检查(Ⅲ级)发现或疑诊胎儿异常、有胎儿异常的高危因素、母体血生化检验异常等均可进行针对性产前超声检查(IV级)。

(三)有限产前超声检查

有限产前超声检查主要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进行的产前超声检查,比如:有阴道出血的孕妇,确定胎心搏动或临产时确定胎方位。多数情况下仅适用于急症或床旁超声。

五、胎儿安全性

经腹超声检查 篇3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73-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超声诊断65例异位妊娠患者中,年龄在18岁—46岁平均37岁,停经35—60天,HCG弱阳性30例,阳性30例,阴性5例,有不规则阴道流血40例。有不同程度腹痛30例。

1.2 检查方法:使用日本AlOKSSD---4000彩色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经腹部频率为3.5MHz,经阴道探头频率为5.0—7.0MHz,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取仰卧位,于耻骨联合上方多方位检查,仔细观察子宫位置、形态大小、内膜厚度、宫腔内有无孕囊、暗区及异常回声、双侧附件区有无异常包块,观察包块的位置、形状,大小、内部回声情况、子宫直肠陷窝、肝、脾、肾、间隙有无液性暗区、并测量其范围大小。然后嘱患者排空膀胱结石位,用经阴道探头套入涂有耦合剂的避孕套,铺好垫单,将探头缓缓置入阴道后穹窿部,探头紧贴阴道穹窿,对子宫和双侧附件区行多方面扫查,重点观察宫腔内有无妊娠囊及异常回声。附件区有无包块及其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包块内有无妊娠囊及妊娠囊内有无胎芽及心血管搏动,CDFI是否探及彩色血流信號。记录最大收缩峰值流速(VS),阻力指数(RI)和舒张末期流速(vd)。观察有无腹腔及盆腔积液,2种途径检查后,结果如下:

2 结果

经腹、经阴道联合超声诊断异位妊娠中,经手术后病理证实57例、诊断正确率为88%。其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17例,超声表现为子宫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内膜增厚。宫腔内未见典型的双环状妊娠囊,左侧或右侧附件区卵巢外可见直径1—3cm圆形环状中等回声包块,环壁厚约0.5—1.0cm强回声,中央为液性暗区,边界清,呈典型“圈饼”征,极少数妊娠囊内可见胎芽及原始心血管搏动。CDFI显示妊娠囊壁上见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包绕,频谱多谱勒显示为高速低阻血流频谱、妊娠囊内有胎芽时可见胎心管闪动的点状彩色血流信号。破裂型异位妊娠40例,超声表现于妊娠一侧可探及较大且不规则的包块,包块内部回声杂乱,CDFI显示包块周边和内部血流不丰富,未检查到滋养层血信,部分未见彩色血流,并于子宫直肠凹探及不规则状液性暗区(大小因出血量多少而异),暗区内多有密集光点反射,当出血量多时,于下腹部及肠间可见大量无回声暗区,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其中有8例陈旧性宫外孕被误诊,5例诊断为炎性包块,3例诊断为卵巢囊实性占位。

3 讨论

经腹超声检查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60例具有剖宫产史疑似瘢痕妊娠患者。年龄24~38(29.86±5.34);剖宫产次数1~3(1.25±0.56)次;停经时间36~52(41.28±5.12)d。

1.2 方法

1.2.1 仪器

所有患者采用Philips HD-Ⅱ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经腹探头频率为3.0~5.0MHz,经阴探头频率为6.5~8.5MHz。

1.2.2 检查方法

经腹超声:检查前,患者充分充盈膀胱,选取下腹部纵切和斜切部位作为重点扫描部位。经阴超声:患者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探头顶部套上双层避孕套之后,置入患者阴道,根据回声及血流阻力指数进行探查。两者需记录子宫大小、瘢痕位置、厚度及回声特征进行记录。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腹、经阴及经腹经阴联合彩超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见表1。

2.2 三种超声方法诊断子宫瘢痕的准确度分析

经阴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得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两者联合可进一步提升诊断子宫瘢痕的准确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瘢痕妊娠是指胚胎于子宫瘢痕处着床,属于剖宫产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数学者指出子宫瘢痕与手术所致内膜损伤有关,如剖宫产、清宫手术、肌瘤剔除术等均可造成内膜损伤。损伤后由于伤害愈合不良,当再次妊娠时受精卵通过并穿透瘢痕处的微小裂隙并着床。滋养细胞因底蜕膜发育不良或出现缺损可直接入侵孕妇的子宫肌层,不断增殖生长,其绒毛与子宫肌层容易粘连,严重者甚至穿透子宫肌层。由于患处肌纤维缺乏,加之手术疤痕,未能有效控制出血,进而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此外,剖宫产后与二次妊娠的间隔缩短则增加了子宫瘢痕出血的风险。若发现子宫瘢痕的情况出现而未能及时终止,则容易出现子宫破裂大出血的情况出现,严重影响孕妇的生命及生存质量。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清晰度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中,对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3]。而子宫瘢痕妊娠具有以下声像学特点:(1)包块型:一般位于子宫的下段部分,以局部隆起的形态呈现,回声较低,大部分具有明显的血流信号[4]。(2)孕囊型:多位于子宫瘢痕处,体积较大的孕囊会压迫膀胱部位,肌层较薄,一部分孕囊内有明显的胚芽。孕囊大小一般为直径7~40mm的不规则球体,血流信号也较强,容易辨识[5]。(3)延伸型:分布多以宫腔下段为主,并有延伸至瘢痕处,孕囊拉长较为明显,回声较低,但血流信号一般不明显[6]。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多以经阴道的方式为主,但经阴超声检查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因此,寻找一个更为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诊断子宫瘢痕成为目前医学界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发现,经阴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得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两者联合可进一步提升诊断子宫瘢痕的准确性。提示经腹联合经阴超声检查可有效确诊子宫瘢痕,最大程度上避免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出现,降低了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大出血的风险。本研究中联合超声检查出现2例假阳性,1例为误诊为流产,皆因术后疤痕位置较为模糊,难以辨认孕囊与瘢痕的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与子宫瘢痕的区别是流产患者的孕囊一般位于宫颈下段,子宫壁和孕囊之间的界限较为清楚,孕囊中的横切面常与宫颈管的中点处在同一平面上,且孕囊周围组织血流信号较弱[7,8]。1例误诊为宫颈妊娠,其原因为宫颈管结构未能清晰显示,无法评估其大小,判断其是否扩张。宫颈妊娠患者超声特点:宫颈形态多为不规则的形状,其内部多出现杂乱的回声或见明显的胚囊,子宫壁肌层较为完整[9]。此外,宫颈内口闭合,外口扩张也是宫颈妊娠的特征之一[10]。因此,采用经腹联合经阴超声检查诊断子宫瘢痕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孕囊与瘢痕之间的关系,仔细分辨孕囊与下段宫腔的形态、大小、位置关系,宫颈口闭合或扩张情况,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子宫瘢痕妊娠一旦出现误诊,影响极为严重,因此笔者建议对于超声检查过程中重要器官或组织图像无法清晰显示的情况下,勿草率下判断,应将患者作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

经腹联合经阴超声检查诊断子宫瘢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及早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但在超声检查中对于重要器官或组织无法清晰显示者,勿草率下判断,应将患者作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

参考文献

[1]黄嘉静.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中的诊断及治疗应用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4):922-923.

[2]潘颜,常青,李锐,等.超声微泡造影评估瘢痕子宫妊娠引产风险的价值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8):599-602.

[3]侯敏,闫合理,高元安,等.超声对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5,24(8):724-726.

[4]Li KN,Dai Q,Liu ZZ,et al.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nography in Predicting Massive Hemorrhage during Cesarean Scar Pregnancy[J].Zhongguo Yi Xue Ke Xue Yuan Xue Bao.2015,37(5):585-590.

[5]Bolla D,Raio L,Favre D,et al.Lapar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Repair of Uterine Scar Isthmocele Connected With the ExtraAmniotic Space in Early Pregnancy[J].J Minim Invasive Gynecol,2015,S1553-4650(15):1551-1554.

[6]刘惠莲,丁悦,刘映文.阴道超声与微管用于瘢痕子宫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14,35(8):1191-1192.

[7]Singh N,Tripathi R,Mala YM,et al.Scar thickness measurement by transvaginal sonography in late second trimester and third trimester in pregnant patients with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does sequential change in scar thickness with gestational age correlate with mode of delivery[J].J Ultrasound,2014,18(2):173-178.

[8]邵明明,蔡爱露,王晓光.三维断层超声显像诊断瘢痕子宫妊娠[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6):893-896.

[9]崔冬梅.超声检测再次妊娠晚期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的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14,100(47):3755-3757.

产前超声检查知情书 篇5

1、超声是一种无创的高科技检查技术,但仪器具有一定局限性和其他检查一样,不是一种万能的检查。

2、超声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同于病理学检查。超声检查意见不等于病理学诊断。

3、超声受检查者各种因素,以及胎儿体位、胎儿活动、胎儿骨骼声影及羊水等多因素影响,许多器官或部位无法显示或显示不清,超声显像也不可能将胎儿所有结构都显示出来。

4、胎儿畸形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有可能不被超声所显示。

5、系统筛查胎儿畸形时间为妊娠18--24周。每次检查目的并不都是检查胎儿畸形,有很多时候是检查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6、产科超声检查的三个重要时间段是妊娠10--14周,18--24周,32--36周,我们建议您在整个妊娠期的三个重要时段内进行三次检查,请您不要错过。

7、尽管超声检查能发现被检查者胎儿畸形,但不能检查出所有胎儿畸形,即诊断符合率不能达到100%。

8、本次超声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不代表一切正常,本次超声检查主要检查报告中“超声描述”的内容,没有描述的胎儿结构不在本次超声检查范围内,已经检查的胎儿结构形态无异常,不能说明这些结构功能无异常。

经腹超声检查 篇6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诊治的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19例,分析其经腹及经阴道彩超声图像特征,追踪其临床转归及手术、病理结果。结果 经腹彩色多普勒显示切口疤痕妊娠12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显示17例,所有患者在子宫下段切口瘢痕部位可见妊娠囊(12例)或不均质团块(5例)。所有病例均由临床手术病理和保守治疗证实。结论 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临床及病史综合分析能及时、准确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评估疗效。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剖宫产;瘢痕妊娠;腹部超声;阴道超声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293-02 中图分类号:R 714.204.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17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很低[1],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因其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早期确诊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9例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妊娠病例的声像图特点,探讨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以便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提供依据,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5年9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妊娠共19例,年龄25~42岁,平均31.3岁。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其中7例剖宫产2次,余均为1次。此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时间5个月~11年,平均3.1年。停经天数为41~101 d,平均52.3 d,尿妊娠试验均为阳性。其中6例停经伴不规则阴道出血,2例院外人工流产术后出血量多,1例药物流产后反复出血,3例停经、阴道出血伴腹痛,7例无明显症状,人工流产术前常规检查。

2.检查方法 采用LOGIQ P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0~5.0 MHz,阴道探头频率5.0~7.0 MHz。患者先充盈膀胱,取仰卧位,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扫查子宫、双附件及盆腔,重点扫查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部位,观察切口处有无妊娠囊或团块状异常回声,然后让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探头套入无菌避孕套,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仔细观察妊娠囊的着床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其与宫腔、宫颈管、剖宫产切口的关系,测量妊娠囊的大小,妊娠囊与膀胱之间的肌层厚度,观察妊娠囊内有无卵黄囊或胎芽及胎心搏动,妊娠囊周边的血流情况,并测量阻力指数。追踪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病理结果。

结果

19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均经临床证实。初诊明确17例,单纯妊娠囊型12例,不均质团块型5例;漏诊2例,1例为难免流产可能,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不排除,1例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可能,滋养细胞疾病不排除。

1.单纯妊娠囊型声像图特点 单纯妊娠囊型又分为3型:①妊娠囊位于切口表面(见封三图1),血流不丰富,此型妊娠囊和膀胱之间有肌层回声,切口处脉冲多普勒可测及滋养层血流频谱,本型5例;②妊娠囊陷入前壁切口内(见封三图2),血流丰富,此型妊娠囊与膀胱之间肌层菲薄,本型6例;③妊娠囊自切口处向膀胱突起,血流异常丰富,此型妊娠囊与膀胱之间肌层回声完全消失,仅覆盖浆膜层,本型1例。单纯妊娠囊型中7例妊娠囊内仅见卵黄囊,5例妊娠囊内见卵黄囊、胚芽、心管搏动。

2.不均质团块型声像图特点 子宫稍增大,宫腔中上段未见妊娠囊,子宫下段前壁可见不均质的混合回声包块(见封三图3),回声不均匀,可见无回声区、低回声区及中等回声区,边界不清,突向前壁内,包块与膀胱之间肌层变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包块周边血流较丰富,为低阻血流,其阻力指数低于0.5(见封三图4),此型本组占5例。

讨论

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是一种妊娠囊种植于子宫切口瘢痕处的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临床上少见,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多依赖于超声检查。1997年Godin等[3]描述子宫下段切口妊娠超声表现为:①宫内无妊娠囊;②宫颈管内无妊娠囊;③妊娠囊生长在子宫下段峡部前壁;④膀胱与妊娠囊间肌壁变薄。由于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超声仪器不断改进,使更多的剖宫产瘢痕切口妊娠早期被发现,经腹彩色多普勒能整体观察宫内及宫颈管内有无妊娠囊,妊娠囊与子宫下段、宫体、宫颈的关系,图像清晰,但因为混响伪像的存在,影响瘢痕和膀胱之间肌层厚度的准确测定。而经阴道超声声束从膀胱后方或侧方进入,避免了混响伪像的干扰,能清楚辨认宫颈管和剖宫产切口疤痕结构、妊娠囊与切口瘢痕的关系、病灶与膀胱之间肌层厚度。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能清晰显示病灶位置、范围、测量切口处肌层厚度,可探及病灶周边丰富的低阻血流信号,其阻力指数低于0.5[4],并根据不同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型。

妊娠囊型进一步分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①妊娠囊位于切口处,此型妊娠囊与膀胱间存在肌层,血流不丰富,可见低阻力滋养层血流,因此临床选择在短期内手术,效果较好,本组此型5例患者采用氨甲喋呤保守治疗及超声监护下刮宫术,恢复良好。②妊娠囊陷入前壁切口内,此型妊娠囊和膀胱间肌层变薄甚至消失,血流较丰富,不宜在近期手术,选用药物保守治疗为主,本组中此型6例,1例明确诊断后一周内行清宫术时大出血而不得不采取子宫全切术,另5例行药物保守治疗恢复良好。③妊娠囊自切口向膀胱突起,此型妊娠囊和膀胱之间无肌层回声,血流异常丰富,容易出现大出血,因此选用子宫动脉栓塞后再予药物保守治疗较为合适[5],本组1例采用此法治疗恢复良好。同时,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可动态追踪病灶超声表现进行疗效评估。经保守治疗后如病灶明显缩小,血流信号逐渐减少至消失,血HCG下降至正常,治疗效果好,反之效果不好,这样可为临床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混合回声型是妊娠囊型意外的各种情况的总和,应区别对待[5]。本组此型1例保守治疗后,病灶增大,血流丰富,血HCG持续不降,最后行病灶清除术。

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妊娠需与宫腔妊娠囊下移至子宫下段难免流产、滋养细胞疾病及宫颈妊娠等鉴别。本组有1例误诊为难免流产,1例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宫颈妊娠时妊娠囊着床于宫颈管内,子宫颈明显膨大,胎物不超过内口,宫颈内口紧闭,宫体正常大小,子宫峡部血流信号不丰富;难免流产时妊娠囊可见变形,内未见心管搏动,宫颈管和内口大多已开放,妊娠囊着床的子宫腔内,着床部位子宫肌层血流稍丰富,而子宫下段和宫颈肌层内无异常血流信号;滋养细胞疾病多与正常或异常妊娠有关,促性腺激素明显升高,常伴有双侧卵巢黄素囊肿,病灶内血流丰富,可测到动静脉瘘性频谱。

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妊娠的危险性随妊娠的进展逐渐增加,若临床诊断不清时行人工流产术或药物流产,常引起流产不净、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部分以切除子宫为结局。所以早期明确诊断显得非常重要。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并根据不同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型,同时能动态随访治疗效果,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治和随访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丁 霞,石 钢,杨太珠,等.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5):306-308.

[2]罗 红,杨太珠,郭文琪,等.子宫峡部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2):324-325.

[3]Godin PA,Bassil S,Donnez J.An eetopic pregnaney developing in a previous caesarian cection scar[J].Fertil Steril,1997,67(2):398-400.

[4]宋 玲,龚 明,余本英.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6):570-572.

[5]张爱青,刘朝晖,赵文秋,等.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9):622-624.

(收稿日期:2011-03-13 修回日期:2011-05-09)

经腹超声检查 篇7

本研究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76例确诊异位妊娠患者, 分别采取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相比对, 比较两组诊断相符率, 进一步探讨异位妊娠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6月~2013年7月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7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19~45岁, 平均 (24±6.6) 岁, 停经时间约36~45天, 平均停经时间为 (37.5±6.4) d, 平均孕产 (1.3±0.4) 次;患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都较正常明显升高, 其中70例患者尿HCG检测为阳性;所有的患者都进行经阴道及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首先嘱患者充盈膀胱, 以患者个人感觉适度为宜, 采用GE VoLusm730 Real time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腹部探头频率在3~6MHz之间, 经阴道探头频率在5~9MHz, 扇扫角199°。患者取仰卧位行经腹部超声诊断, 观察子宫、附件情况。经腹部超声检查注意步骤要全面, 一定要认真仔细, 不要遗漏重要信息, 尽量按照一定的检查步骤。一些病灶不清的可疑患者注意动态观察。检查完后嘱患者排尿取截石位, 先将探头涂抹超声耦合剂, 外套灭菌乳胶避孕套, 然后将探头逐步伸入患者阴道中, 行横、纵、斜等多层扫描, 注意观察宫腔内有无孕囊、附件区域有无包块以及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等。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分析,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腹组患者超声检出异位妊娠60例, 其中50例发现输卵管环, 确诊相符率为78.95%, 误诊为16例, 误诊率21.05%。经阴道组确诊74例, 包括1例子宫角妊娠 (见图1) , 其中68例有输卵管环。确诊相率为97.37%, 误诊为2例, 误诊率2.63%。经阴道组患者异位妊娠临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经腹部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异位妊娠在妇产科急症中很常见, 好发于输卵管, 占异位妊娠患者数95%左右, 输卵管肌层较薄, 血运丰富, 一旦破裂短期内可出现腹腔内大出血即可发生休克, 危及患者生命, 病死率较高[4,5]。异位妊娠的诊断可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血、尿妊娠实验等资料, 但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辨别患者是宫内还是宫外妊娠的重要方法, 因此超声医务工作者必须熟悉异位妊娠影像学表现, 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从而减少患者痛苦, 改善预后, 尤其对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意义重大[6,7]。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超声在临床诊断异位妊娠中取得了巨大进步。经腹超声检查临床操作简便, 可观察的视野范围大, 且舒适度高容易被患者接受, 但其要求患者膀胱充盈, 这样才能清晰展现子宫大小、宫内及盆腔情况[8]。经腹超声探头频率低, 且离病变距离远, 导致分辨率低、图像质量差, 很容易受肠道气体、手术瘢痕、脂肪组织等干扰, 特别是合并输卵管位置异常或病灶被包裹等情况, 造成漏诊率较高[9]。经阴道超声可将探头直接置入患者阴道, 紧贴子宫穹隆部, 易排除肠道气体、脂肪等干扰, 可以清楚辨别包块、孕囊的位置、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10]。不同妊娠期的图像在不断变化, 输卵管管壁薄、管腔小, 没有宫腔那样的蜕膜和组织, 着床受精卵可破坏输卵管壁的血管而引起出血, 进而引发管壁充血和肿胀。异位妊娠的孕囊在早期周围都有组织和输卵管包绕, 可在经阴道超声表现典型的输卵管环征, 而孕期超过5周的孕囊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上可显示妊娠囊内有卵黄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相关化验检查, 可以准确诊断异位妊娠, 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本文经腹部组患者超声确诊异位妊娠60例, 确诊相符率为78.95%。经阴道组确诊74例, 确诊相符率为97.37%, 误诊为2例, 误诊率2.63%。经阴道组患者异位妊娠临床诊断相符率明显高于经腹部组,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经阴道超声可以极大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率, 具有无损伤、方便、安全、可反复性强等特点, 对诊断和及时治疗异位妊娠有重要意义,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比较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进一步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76例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异位妊娠患者, 分别采取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然后将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相比对, 比较两组诊断相符率。结果:76例经腹诊为异位妊娠患者术后病理确诊60例, 确诊相符率为78.95%, 包括55例输卵管妊娠, 1例宫颈部妊娠, 1例残角子宫妊娠, 1例腹腔妊娠, 1例子宫角妊娠, 1例卵巢妊娠, 误诊为16例, 误诊率21.05%。76例经阴道诊为异位妊娠患者术后病理确诊74例, 确诊相符率为97.37%, 包括60例输卵管妊娠, 4例宫颈部妊娠, 2例残角子宫妊娠, 4例腹腔妊娠, 1例子宫角妊娠, 3例卵巢妊娠, 误诊为2例, 误诊率2.63%。经阴道组异位妊娠诊断相符率明显优于经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显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率, 且应用方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异位妊娠,经腹壁,经阴道,彩色多普勒,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红朵.178例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检测异位妊娠诊断分析[J].吉林医学, 2012;33 (30) :6620

[2] 郑昱.经腹及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2 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 (4) :59

[3] 徐翠芳.经腹、经阴道及两者联合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14 (12) :2033~2034

[4] 魏志杰, 胡向东.经腹超声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志, 2011;20 (19) :2422~2423

[5] 丁爱娟.异位妊娠漏诊误诊5例超声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0;7 (6) :195~196

[6] 李芳.超声断层显像技术及经阴经腹超声检查结合血HCG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价值探讨[J].中外医疗, 2012;31 (22) :174~175

[7] 王冬梅.超声断层显像技术及经阴经腹超声检查结合血HCG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价值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 2011;14 (15) :1728~1731

[8] 皮莲娇, 左湘凌, 何美芳.血清β-HCG联合孕酮测定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 2012;50 (20) :142~143

[9] Cartwright J, Duncan WC, Critchey HO.Serum biomarkers of tubalec-topic pregnancy:current candidate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J].Reproduction, 2009;138 (1) :9~22

经腹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53例, 年龄18~43岁, 平均28.6岁。有停经史40例, 停经时间5~10周, 均伴有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升高, 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 阴道不规则流血40例。

1.2 方法

采用仪器为ALOKA-63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3.5MHZ。患者适度充盈膀胱, 取常规平卧位。仔细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内膜厚度, 附件区混合性肿块的大小、回声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以及盆腔是否有游离液体及其量的多少。

2 结果

53例超声诊断异位妊娠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48例, 其中输卵管妊娠43例, 占89.6%, 子宫残角妊娠2例, 宫颈妊娠2例, 卵巢妊娠1例。诊断符合率为90.6%。附件区包块共有44例, 包块直径在3.0~5.0cm, 占91.7%。显示盆、腹腔有不同程度积液共40例, 最大深度至3.0~7.0cm, 占83.3%。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一种急腹症, 发病率高, 对于症状和体征非典型病例, 应用超声检查的特殊性图像, 准确率达90.6%。超声表现随病程长短、出血多少、发生部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其声像图特征: (1) 子宫不同程度增大, 内膜增厚, 一侧附件区可见胎囊样回声。 (2) 破裂或流产形成血块不久, 附件区可见清楚的低回声包块。如反复出血破裂一段时间后, 附件区可见一边界模糊内部回声紊乱的不均质包块。 (3) 随时间迁延, 液体吸收, 血肿机化, 可在附件区见一回声增强的实性包块, 形状不规则, 边界不清晰, 与子宫周围组织紧密粘连。 (4) 破裂后可有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3]。

综上所述, 经腹超声检查异位妊娠可给临床提供准确率很高的诊断依据, 它简便、直观、敏感性高、无损伤等优点, 还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 与黄体囊肿破裂、卵巢囊肿蔕扭转、阑尾周围脓肿等进行鉴别诊断。所以经腹超声动态观察异位妊娠的程度及范围是十分重要的, 本组再次证实超声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 为临床治疗及手术提供准确的依据, 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 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10~117.

[2]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 1995:109.

经腹超声检查 篇9

宫角妊娠是指孕卵种植于子宫与输卵管交界处子宫角部的宫腔内, 如未及时治疗, 严重者可引发子宫破裂, 造成腹腔内大量出血, 危及患者生命[1,2]。及时、准确地诊断宫角妊娠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本文对我院12例宫角妊娠患者进行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 旨在探讨经腹结合经阴道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 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4年3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宫角妊娠患者。年龄21~44岁, 平均32.5岁, 均有停经史, 实验室检查血、尿HCG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 均呈阳性。不规则阴道出血10例, 持续性下腹隐痛10例, 突发腹痛2例, 既往有自然流产史3例, 人工流产史3例, 宫外孕史2例, 剖宫产史1例, 宫内放置节育器1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经腹部超声探头频率为3.5~5.0 MHz, 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为5.0~7.5 MHz。患者充盈膀胱后先行腹部超声检查, 对子宫和双侧附件区进行多切面扫查, 观察子宫形态及大小、宫腔内有无孕囊或包块及与子宫的关系、卵巢及其周围有无异常声像、盆腔内有无积液。排空膀胱后再行阴道超声检查, 重点观察宫角处孕囊或包块的位置、大小, 与宫腔的关系及其周围肌层的厚度。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孕囊或包块周边及内部的血流信号。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

12例宫角妊娠患者中, 左侧宫角妊娠9例, 右侧宫角妊娠3例。超声正确诊断10例, 1例未明确诊断, 1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诊断准确率为83%。

2.2 超声声像图表现

经腹超声宫底横切面显示一侧宫角较对侧增大且向外膨出, 失去正常宫角形态, 该侧宫角内可探及孕囊或包块声像, 子宫内膜在宫角呈“喇叭”状与孕囊相通或与内膜隐约相连 (图1~2) , 周围或多或少可见子宫肌层包绕。彩色多普勒血液显像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 显示周边有少量或环形血流信号。12例宫角妊娠患者中, 11例可探及孕囊。其中, 7例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胎芽及胎心搏动 (图3) ;1例宫角处探及混合型包块, 内部回声不均质、杂乱, 边界清晰, CDFI显示血流信号丰富 (图4) , 此例未明确诊断。多数病例盆腔内伴有少量积液。

3 讨论

宫角妊娠不属于异位妊娠, 其发生可能与人流、分娩、引产、宫内节育器放置等有关[4]。其转归有两种结果:①随着妊娠进展, 胎儿及羊膜腔向宫腔内扩展, 成为正常妊娠[5], 产后易造成胎盘滞留, 而且手术取胎盘常不能成功;②孕卵向子宫外侧扩展, 最后导致宫角破裂[6]。因此, 利用超声图像对宫角妊娠进行动态观察, 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宫角妊娠的典型超声声像图表现如下:子宫失去正常宫角形态, 一侧宫角较对侧增大, 且向外膨出, 该侧宫角内可探及孕囊, 与子宫内膜相连或隐约相连, 周围或多或少有肌层包绕, CDFI周边可见少量或环形血流信号。

本文中1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 但二者在临床上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因此, 掌握二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①宫角妊娠者在宫腔回声即将消失或消失的同时可探及孕囊光环, 与宫腔相通;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宫腔不相通, 其间约有1 cm的距离, 宫腔回声消失后出现孕囊光环[7];②宫角妊娠周围有完整肌层包绕;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孕囊接近浆膜层, 其外上方肌层不完整或消失;③结合病史, 子宫角部妊娠因胚胎种植处蜕膜发育不良, 孕囊与宫腔相通, 易发生流失, 临床症状出现较早[8];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孕囊与宫腔不相通, 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出现较晚, 形成内出血, 以急腹症形式就诊。

经腹部超声可直观地显示子宫全貌、确定宫角位置, 对于子宫体位置较高、阴道超声探头无法触及的患者尤为适用。而阴道超声探头频率高, 能清晰地显示孕囊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及其周围肌层的厚度及完整性。二者联合应用, 取长补短, 能使阳性诊断率大大提高[9]。

摘要: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结合经阴道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角妊娠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结果 12例宫角妊娠患者中, 左侧宫角妊娠9例, 右侧宫角妊娠3例。超声正确诊断10例, 1例未明确诊断, 1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结论经腹超声结合经阴道超声对宫角妊娠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宫角妊娠,超声诊断仪

参考文献

[1]李敏, 潘农, 张竹君, 等.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体会[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2 (1) :41-42.

[2]邓凤莲, 李锐, 段灵敏,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角妊娠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2, 28 (7) :639-641.

[3]孙政波, 谢元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21 (3) :398-401.

[4]计玉芳.超声诊断异位妊娠62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9) :106-107.

[5]梁新, 陈书文, 高露露, 等.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与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 28 (3) :534-537.

[6]李俊玲, 高峰, 熊石龙, 等.超声对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 2010, 10 (10) :1206-1207.

[7]李宝英, 吴宝莉.阴道超声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 2011, 26 (10) :158-159.

[8]黄碧霞.子宫角部妊娠的超声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15) :62-63.

经腹超声诊断卵巢囊肿的价值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肿患者150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腹部超声诊断, 诊断结束后, 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 并分为经腹超声组和病理组。年龄18~42岁, 平均年龄为 (32.12±5.17) 岁, 其中伴有腹部增大130例, 伴有腹痛170例, 剩余的无明显临床症状1200例, 但其中有在妇科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盆腔肿块400例。经确认, 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卵巢囊肿患者, 囊腺瘤患者500例、皮样肿瘤患者499例及巧克力囊肿患者501例, 本研究将心肝肾功能严重病变、伴有其他肿瘤疾病、血液系统异常、精神系统异常及不愿配合本次调查研究的患者排除在外, 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均具有知情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腹部超声诊断, 诊断结束后, 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 并分为经腹超声组和病理组, 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经腹部超声检查:检查前一天提醒患者保持膀胱充盈, 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B型超声诊断仪, 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 MHz, 对患者的卵巢进行全面的扫查, 对卵巢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情况进行观察, 并观察患者的盆腔有无积液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经腹超声组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进行观察, 诊断符合率越高, 误诊率及漏诊率越低, 表示患者的诊断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 经腹部超声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 (1400/1500) , 与病理组结果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经腹超声组相较, *P>0.05

3 讨论

卵巢位于盆腔深部, 是女性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卵巢囊肿是临床常见的卵巢疾病, 患病人群以育龄期女性为主[3]。卵巢囊肿的临床危害性较大, 如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早诊断、早治疗, 将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育功能造成负面影响。超声是诊断卵巢囊肿的有效手段之一, 超声诊断主要是利用不同组织之间的声学特异性, 通过不同强弱的回声, 判断不同组织交界处的界面及形态特点, 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是超声诊断的常见方法, 且两种诊断方法均具有无创性和操作简便性的优点[4]。

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5], 经腹部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肿瘤内部的结构、血流信号和形态特征, 其漏诊及误诊概率相对较低。经腹超声检查具有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等优点, 且该检查方式不受膀胱和盆腔肠气的影响, 其诊断准确率较高, 且对于囊肿范围较大的患者, 经腹超声的扫查范围较大, 可以全面观察到整个子宫肌卵巢状态及周边毗邻的情况[6]。

经腹超声检查对卵巢肿瘤蒂扭转也具有效的价值, 可以较好区别卵巢肿瘤蒂扭转与其他急腹症盆腔肿物, 减少临床的错误诊断情况, 其声像学特征如: (1) 盆腔和下腹部存在异常包块, 患侧的卵巢消失;可见囊肿和扭转蒂回声; (2) 包块的位置总体偏高, 在子宫前方和腹正中线较为常见; (3) 囊肿根部的彩色血流减少或者消失; (4) 包块的平均大小为88 mm, 呈中等大小, 多见囊性和混合性包块, 囊壁因水肿容易增厚, 增厚幅度约为4~6 mm; (5) 部分患者的腹腔、盆腔内出现游离液体回声。

囊腺瘤、皮样肿瘤、巧克力囊肿是卵巢囊肿的常见类型, 三种疾病类型均具有不同的超声表现, 囊腺瘤的超声表现为界限分明, 肿瘤的边缘较清晰, 显现椭圆形无回声区, 囊壁较为纤薄, 突起之间有强回声的光点;皮样囊肿的超声表现为肿瘤的边界较为清晰, 但是瘤体内的回声杂乱, 可见光团及光斑;巧克力囊肿的超声表现肿块多位于后侧, 边界较为清晰, 囊肿内可见细小的回声, 存在密集的粗光点, 多呈现混合性肿块状。

本研究结果表明, 经腹部超声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 (1400/1500) , 与病理组结果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此研究结果与王冰雅、朱海勇[7]学者在《经腹部及直肠超声联合应用检查妇科疾病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具有切实的借鉴价值。

综上所述, 经腹超声诊断卵巢囊肿具有显著的优势, 能有效减少卵巢囊肿的漏诊及误诊情况, 可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 应以经腹超声诊断优先。

参考文献

[1]陈建国.经腹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25) :113-114.

[2]廖金平.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卵巢囊肿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 (下旬版) , 2014, 8 (4) :388.

[3]葛云飞, 黄国琴.绝经后妇女卵巢囊肿的诊断及临床处理体会[J].医学信息, 2014, 28 (8) :342.

[4]姜立新, 沈国芳, 胡兵, 等.超声“漩涡征”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20 (7) :545-547.

[5]王斌, 刘勇彬.输卵管卵巢囊肿的MRI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4, 30 (6) :951-953.

[6]康红梅, 高玉娥.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诊治60例[J].陕西医学杂志, 2012, 41 (7) :849-850.

经腹超声检查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外孕的63例患者。年龄19~44岁, 平均28岁, 其中58例有36~53d不等的停经史, 5例停经史不详;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不规则阴道流血史者52例, 无明显症状者11例。尿HCG检查12例阳性, 49例弱阳性, 2例阴性。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VOLUSON 730 PRO V, 经阴道探头频率7~12MHz, 腹部探头频率3.5~5.0MHz。63例患者均经阴道检查, 其中6例结合腹部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内有无假孕囊。子宫周围有无包块, 包块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 包块内有无妊娠囊、胚芽、原始心管搏动, 观察包块内血流情况。观察卵巢、盆腔、腹腔有无积液。

2 结果

2.1 附件包块检出情况

经手术病例证实的63例宫外孕中, 输卵管壶腹部妊娠37例, 峡部妊娠8例, 伞部妊娠16例, 间质部妊娠2例。TVS诊断55例, 未破裂型12例, 流产型14例, 破裂型29例。TVS+TAS联合诊断6例, 未破裂型1例, 破裂型5例。误诊2例, 1例误诊为炎性包块, 1例误诊为宫内早期流产, 黄体囊肿。

2.2 宫外孕中的声像图特征

(1) 子宫变化:子宫体积不同程度增大, 内膜不同程度增厚, 可呈脱膜样变, 宫腔内无孕囊59例, 2例出现假孕囊。 (2) 输卵管超声图像分型:孕囊型12例其特征是在附件区见厚的强回声环绕着一个小的无回声, 部分见胚芽, 2例见原始心管搏动;包块型43型, 表现为附件区一侧可探及边界不规则的包块回声, 内部回声不均匀, 胎囊显示不清, 盆腔可见少到中等量积液。 (3)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例, 表现为宫角部位混合性包块, 与子宫内膜不相连。 (4) 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42例CDFI显示囊实包块内见较丰富点状或环状血流, RI为0.42+0.05;13例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5) 盆腔积液:输卵管妊娠中盆腔积液≤3cm者32例, 大量盆腹腔积液者7例。

3 讨论

目前宫外孕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宫外孕与正常妊娠之比为1∶300~1∶500, 国内为1∶167~1∶156, 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 其中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占60%~70%[1]。宫外孕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 易造成误诊误治, 故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经阴道超声检查, 由于探头频率高, 直接贴近子宫、附件区, 不受肠气及腹壁脂肪厚度影响及其他干扰, 能清晰地显示子宫、附件与包块的关系, 大大提高了宫外孕的早期诊断。幸文琼等[2]报道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术前准确率为97.8%, 认为TVS诊断宫外孕不仅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且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本文确诊的宫外孕中55例经阴道超声检出, 检查率87.3% (55/63) , 其中未破裂型12例, 流产型14例, 破裂型29例。未破裂型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妊娠囊部位、“炸面包圈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的情况, 一旦检出诊断并不困难。而对不典型的输卵管妊娠主要依靠附件区包块作为诊断的直接征象, 因此卵巢的显示对于附件区病灶的来源起重要作用。检查时应尽量清晰显示双侧卵巢的正常声像, 沿着输卵管走向仔细寻找异常回声, 并判断其与卵巢的关系。破裂型包块多为混合回声, 包块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清, 内部回声杂乱不均。内可见点状血流, RI为0.42±0.05。本组2例间质部妊娠表现为宫角部位的混合回声包块, 内部回声不均, 大部分为低回声, 向一侧宫角膨出, 与子宫内膜不相连。间质部妊娠有时难以与宫角妊娠区分, 着重要观察包块与子宫内膜的关系, 经阴道超声检查的高分辨率能有助于鉴别。6例宫外孕患者因包块部位较高, 受阴道超声扫查角度的限度未能清晰显示病灶, 经腹部超声联合扫查1例显示类妊娠回声, 5例显示混合回声。

经腹及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宫外孕的重要检查手段, 二者均可提供重要的信息。经阴道超声检查因干扰小、图像分辨率高、方便等优点已得到临床的认可并广泛开展, 在宫外孕的诊断方面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因扫查角度的限制必要时需结合经腹超声检查。经腹超声检查是传统的检查方法, 易于被想要怀孕生产的孕妇接受, 检查范围大事是其优点, 但同时因探头频率低, 肠气的干扰, 图像质量往往显示不满意,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腹超难以诊断的非典型宫外孕是必需的检查手段。二者联合扫查更有利于宫外孕的早期诊断,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在宫外孕的诊断过程中, 还应注意与其他妇科疾病的鉴别。本组误诊2例, 1例因停经史不明显而误诊为炎性包块, 1例则误诊为宫内早期流产, 黄体囊肿。因此笔者认为当病史不典型时, 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血HCG检查, 能够帮助鉴别诊断, 减少误诊。同时超声随访也很重要, 2~3d中复查超声, 宫内妊娠囊将显著增大, 同时疑为宫外孕的患者通过动态观察也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周力学, 刘颖琳.妇产科超声监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133.

上一篇:城市景观视觉文化艺术下一篇:存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