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魅力

2024-08-24

新闻魅力(精选10篇)

新闻魅力 篇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其基础是“儿童社会生活”。道德的形成与提升, 总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关, 道德教育是否有效, 又往往体现在它的实效上。教师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 将新闻事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这不仅是小学生认知特点的需要, 也是品社课程自身的应然性的要求。

所谓新闻事件, 就是指新近或正在发生的, 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 包括国内外、校内外、家庭中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引入新闻事件要体现“时”, 注重它的发生时间是最近的, 用鲜活事件进行教育往往更加有效;引入新闻事件要体现“效”, 要分析这一社会事件对开展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认识、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是否有帮助。

一、从社会生活中捕捉新闻资源

我们所处的社会是动态的, 经历的生活是动态的, 有非常丰富的资源, 作为品社教师, 我们有责任在利用教材时, 联系学生现实生活, 及时吸收社会信息。教师先行、积累删选, 是从社会生活中捕捉新闻事件的必需。

1. 拓展范围, 有心积累

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中蕴涵了千变万化的资源, 我们要拓展范围, 有心积累, 从中捕捉合适的新闻事件。要随时随地关注社会动态, 不仅要关注我们身边的大小事情, 更要善于积累国内外的时事新闻。

新闻事件, 从时间来看应是近期发生的, 非常鲜活;从范围来看有国际的、国内的, 还有本市、本校的;从与教材配合来看, 浙教版教材中安排了同类的教学单元, 可以将它们相应地引入到教材中。

2. 配合教材, 分析筛选

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件都能成为课堂资源, 因此在将其引入到课堂之前, 就必须要配合教材, 进行分析筛选。以2008年8~12月国内新闻事件为例 (见下表) 。

繁多的新闻事件, 配合教材, 进行选择是关键。从表中我们发现, 有的新闻事件能引入, 对提升学生认识有帮助;有的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而言, 不仅没有促进作用, 反而会影响他们正确的道德认识的形成, 就不能引入到课堂中。重要新闻事件, 如“08奥运”“神七升空”等, 是举国关注的热点, 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新闻事件, 可以作为重点事例展开教学。

二、新闻资源与教材的案例整合

提高新闻事件引入课堂的效果, 需要教师精心地做好“取精用弘”的工作, 即针对一件新闻事件, 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取舍, 提取精华, 与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 使其成为有针对性的教育资源。

苏教版六上《奥林匹克的故乡》, 因“2008北京奥运”而呈现了不同的课例, 笔者执教了《走进奥运》, 又观摩了《世界给我十六天, 我还世界五千年》和《2008我们的奥运》, 三个课例给笔者带来许多的启发。

1. 正确把握教材, 确定教学目标

引入新闻事件, 并不意味着可以撇开教材, 而是在教材的基础上, 丰富其内容, 拓展其视野, 因此, 首要的工作就是——正确把握教材, 确定教学目标。这对引入新闻事件与教材的案例进行整合, 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引作用。以三个课例的教学目标为例。

课例1《走进奥运》教学目标: (1) 了解现代奥运起源, 知道顾拜旦对现代奥林匹克做出的贡献。 (2) 通过真实的奥运会故事, 领会奥林匹克格言的内涵。 (3) 懂得奥运精神就在我们生活、学习中, 进一步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来实践奥运精神。

课例2《世界给我十六天, 我还世界五千年》教学目标: (1) 关注2008北京奥运, 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 增强民族自豪感。 (2) 畅想参与2008北京奥运, 宣传中华传统文化, 进一步激发中华情。

课例3《2008我们的奥运》教学目标: (1) 了解现代奥运和2008北京奥运的相关知识, 初步了解中国奥运的历史,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努力实践, 了解大家为2008北京奥运会所作的准备, 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引导学生了解奥运精神并以此激励自己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三个课例结合学生生活、地区特点, 及新闻事件的部分信息, 将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位, 从而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将有效的材料引入课堂。

凡是新闻事件, 都拥有丰富的资源, 如果不加以分析、重组, 而是罗列大堆的材料, 那么, 我们的品德课就失去了意义!

2. 精选新闻事件, 促进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老师要在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的同时, “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对新闻事件进行取舍、整合, 以精选的内容来促进课堂教学, 才能使其成为学生认知能力、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最佳载体。

教师要在经过反复比较之后, 精心选取新闻事件中最精华、最值得学习的内容, 引入课堂。例如课例1中, 笔者将“领会奥林匹克格言的内涵”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而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奥运会, 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故事不胜枚举, 笔者最终选取“皮特里”的故事, 引导学生与之对话, 领悟“重要的是参与, 不是胜利”, 之后补充“八旬老人争当火炬手”的影像资料, 让学生明白——奥运会不只是运动员的事情, 它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经过恰当取舍的材料, 能吸引学生, 引起材料与心灵的撞击, 从而生成更多的精彩, 最终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将一件新闻事件中的部分材料引入后, 教师必须对材料进行再次整合。例如课例1围绕“奥运精神”, 笔者将新闻事件的开发指向了能充分展现奥林匹克格言内涵的奥运会故事。故事一, 1936年, 柏林奥运会上卢茨·朗以实际行动实践了奥林匹克精神“体育就是和平”。故事二, 马拉松赛场上“皮特里”失去金牌却获得英国王后奖励的故事, 体悟“重要的是参与, 不是胜利”。之后, 一系列运动员顽强拼搏、不懈努力的照片, 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运动员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

课堂上, 故事一、二及一组照片, 并不是平行展开的, 而是紧紧围绕两个奥林匹克精神, 层层递进, 螺旋上升, 因此, 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感悟是渐渐深入的, 所受到的震撼是强烈的。

实践证明, 引入新闻事件, 需要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有针对性地取舍、整合, 学生近距离地了解新闻事件, 深入地与其对话, 产生思想的碰撞。

三、引领学生关注新闻事件的实践体验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根源在于主体与道德环境的积极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课堂外的实践体验, 更能促进学生与人、事、物发生实际的接触, 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 获得感悟。引领学生关注新闻事件的实践体验, 对课堂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借助媒介视听, 拓展关注视野

关注新闻事件, 不能仅停留在身边, 要拓展到祖国各地, 甚至全世界, 而现代化的媒介视听给我们带来了便利:浏览网站、观看电视、收听广播等多种途径, 能有效拓展学生关注新闻事件的视野。

在教学《走近奥运》一课前, 笔者引导学生观看“CCTV5”等电视节目, 关注北京奥运会的进展情况, 以及北京已经做好的准备工作;浏览“中国青少年体育网”“百度”等网站, 收集中外运动员顽强拼搏的事例, 并做好记录。

借助媒介视听, 通过不同途径, 学生收集到了丰富的资料, 课堂上有背景介绍, 感人故事, 准确数据……课堂交流的信息量增加了, 学生对奥运会的了解更深入全面了。

借助媒介视听, 拓展了学生视野, 激发了他们关注新闻事件的热情。

2. 依托社会活动, 丰富关注体验

关注新闻事件, 不能仅停留在表面, 要引领学生深入其中, 去获得体验, 依托社会活动是非常好的选择。

《走近奥运》第四板块是“奥运精神与我们”, 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确:奥运会, 不只是运动员的事, 身边已有许多人参与其中, 懂得奥运精神就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 更懂得参与的重要性。

新闻事件, 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的事例, 引领学生共同关注, 是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的起点, 也是发挥其主动性, 提升其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鲁洁老师说过:品德课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可见品社课程与社会连接的紧密程度。品社课不只是为了授予学生知识, 更多的是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外面世界的兴趣, 促使学生去探索。引入新闻事件, 拓展了学生的思想空间, 将课堂自然地向课外延伸, 让学生在感受现实世界的同时, 剖析生活中的问题,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新闻事件引入品德课堂, 使课堂充满活力, 使教学充满魅力!

新闻魅力 篇2

经过几周紧锣密鼓地筹备,12月29日晚,教室教育系携手国培班全体教师于梧州西区阶梯教室隆重地举行了《语言魅力 教师智慧》晚会。

随着充满异域风情的音乐响起,开场舞《西域少女》一出场就赢得阵阵欢呼,弯腰、转身,身上的铃铛发出欢快的响动。

乐曲退去,教师教育系主任黎祖立老师上台为晚会致辞。他深情地道出对国培老师的共同生活学习的不舍,以及对国培老师将来工作的期望,祝愿国培老师在新的一年里工作更上一层楼,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用之才。

晚会以“语言魅力,教室智慧”为主题,旨在以语言为切入口,演绎教师生活的辛劳与奉献,同时展现教师在辛劳中获得的快乐。晚会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幽默的三句半,又有深情款款的配乐诗朗诵,还有教师教育系原创的话剧作品。其中,分别由男、女国培老师演绎的三句半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道出了国培经历的甜酸苦辣,让观众在笑声体会到农村骨干教师对提高教学水平的渴望;校园个性歌手陈思蕾的一曲《偏爱》让众多歌迷们连连尖叫;经典诵读《中华古韵》运用古筝伴奏,三位国培老师在充满中国风的乐曲中表达了对中华文明的崇拜;绕口令《中国话》体现了给位国培老师的出色“口才”; 教师教育系原创的获奖话剧作品《村里娃的春天》表现农村支教教师的生活,引起了在座各位老师的共鸣,同学们也都为剧中支教

女教师的事迹感动非常,有的同学还流下了泪水;教师教育系同学的节目《采蘑菇的小姑娘》、《您的名字》、《电影配音<豚鼠特工队>》展现了同学们扎实的教师基本功,让在座的学弟学妹有了学习的榜样;梧州学院校园十大歌手之一的陆夏曼同学一曲《永远永远》将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歌曲透露出教师教育系全体老师同学对到来的国培老师的敬仰以及不舍之情。

这场晚会用语言的美丽,向各位观众展示了教师的别样风采,同时观众也用热烈的战胜回报了他们的演出。

今晚的西区星光璀璨,今晚的西区灯火辉煌,今晚的西区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的乐园。

黄蔚钰

增强新闻标题的艺术魅力 篇3

生动鲜活

生动鲜活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它能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

(1)《勒紧腰带也得保教育》(1994.3.19《中国教育报》)

(2)《北约同情难民鳄鱼的眼泪》(1999.4.20《中国青年报》)

“勒紧腰带”、“鳄鱼的眼泪”是老百姓经常用的俗语,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易于接受。例(1)教育连着千家万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千秋万代的大事,标题用夸张的手法,用“勒紧腰带”百姓常用的俗语与教育连在一起,鲜明地突出了发展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例(2)用“鳄鱼的眼泪”,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北约对待难民假慈悲的态度。

(3)《焦作:抓了个贪婪的“电老鼠”》(2000.5.29《河南商报》)

老鼠令人厌恶,把疯狂窃电的罪犯喻为“老鼠”,其丑恶面孔和可耻行径暴露无遗,非常形象。

(4)《猴年钢价上蹿下跳》(2004.12.23《工商时报》)

猴年钢价起起落落,以猴子上蹿下跳的特性比喻钢价的起伏,把很枯燥的现象表达得具体鲜活。

(5)《又有飞蛾扑火燎身》(2000.5.26《大河报》)

把违章开发票的行为比喻为“飞蛾扑火”的行为,后果不言而喻。

(6)《守护“陕西的一叶肺”》(2004.12.22《陕西日报》)

陕西黄龙县境内的万亩林海,长期净化着渭北和陕西的大片空气,把这万亩林海喻为“一叶肺”恰当得体。

上述标题都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在标题上把枯燥乏味的内容点“活”了,一下吸引住读者的视线。由于具象思维是汉民族基本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运用中,人们特别喜欢用具体形象色彩鲜明的词句及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如比喻,就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修辞格,比喻运用得巧妙,标题一下就鲜活起来。它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神奇,变复杂为浅显,引发人们联想,使标题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含蓄蕴藉

含蓄婉转,言简意丰,寓意深刻,引发联想的新闻标题,能获得以简驭繁的效果。

(1)《我省露地冬菜遭遇“严冬”》(2004.12.21《陕西日报》)

冬菜丰收,但來拉菜的客商稀稀拉拉,时值冬季,萧条的市场如节令上的严冬,令人不容乐观。用语义双关的修辞手法,言在此而义在彼。

(2)《国庆车市“忧闲”度日》(2004..10.8《经济参考报》)

“悠闲”“忧闲”,把轻松变成了沉重和无奈,含蓄又准确地反映出车市冷清萧条,汽车经销商的“闲”中藏“忧”的无可奈何。

(3)《为手机换上中国“芯”》(2003.3.21《新民晚报》)

“心”谐音“芯”,用双关表义巧妙天成,让人玩味无穷。

(4)《杨利伟与妻儿天地对话》(2003.10.16《人民日报》)

“神5”飞天,国人骄傲,杨利伟与妻儿“天地”对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同时对身在太空的航天英雄肃然起敬,标题言简意丰,壮美中透着温情。

(5)《婚姻也有了“起步价”》(2006.11.6《羊城晚报》)

“起步价”指以营利为目的的交通工具的基础价,标题把它和一个抽象的概念搭配在一起使人不可思议,忍不住要看个明白。原来现在年轻人的观念是爱情是甜蜜的,婚姻是现实的,但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前提,这个“起步价”是步入婚姻殿堂的物质基础。用“起步价”比喻委婉温和,化俗为雅。

(6)《老挝不老万象更新》(1993.12.19《中国青年报》)

这个标题很巧妙地利用国名顺拈和首都“万象”双关表达,一语双关,一箭双雕。

含蓄蕴藉的新闻标题常使用对偶、双关、仿拟、用典、谐音的修辞手法。

幽默风趣

幽默风趣的标题,让人玩味再三,在诙谐中引人深思。

(1)《秦晋邦纠斜有绝活百米烟囱改“斜”归正》(1994.5.15《今晚报》)

“改‘斜’归正”谐音仿拟“改邪归正”,用谐音仿拟和拟人的手法,幽默诙谐,轻松明快,形象地说明了纠斜专家的高超技艺。

(2)《丰子恺画画“不要脸”》(1999.4.8《文摘报》)

“不要脸”怎么用到了丰子恺身上?标题巧设悬念,吊足读者的胃口,别致新颖,横生妙趣。原来此文是夸赞丰子恺作画水平高超,人物没有鼻子、眼睛,却仍然惟妙惟肖。在此“不要脸”用的是反常规义,而不是常用的“不知廉耻”义,从而产生陌生感和幽默感。

(3)《莫让“名片”成“名骗”》(1993.1.22《人民日报》)

(4)《莫让“严禁”成“言禁”》(2001.2.14《中国纪检监察报》)

(5)《大众话题:莫使“星闻”变“腥闻”》(2003.8.25《工人日报》)

例(3)(4)(5)采用谐音制作标题,由同音引发联想,表达准确得体又不失幽默,本词和谐音词语相映成趣,针砭时弊一针见血,褒贬态度鲜明。类似的还有《莫使“公关”变“攻官”》、《莫使验收成“宴收”》、《谨防“公示”变“公式”》等。

(6)《纯净水不都“纯净”》(1999.8.4《羊城晚报》)

(7)《国产软件可以不软》(2003.10.22《人民日报》)

(8)《汽车修理业谁来“修理”》(1998.5.7《生活报》)

例(6)(7)(8)把现成的词语拆开重复使用,巧妙赋予了新的内涵,别致有趣,给人眼前一亮的新鲜感。

(9)《老鼠并不都爱大米》(2006.11.6《羊城晚报》

(10)《好事不该多磨》(1996.5.21《经济日报》)

“老鼠爱大米”、“好事多磨”是人们熟悉的俗语,但标题拆句否定,吸引读者一睹为快。

(11)《踢了十三年的“皮球”进了门》(1999.10.12《解放军报》)

把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的工作作风比喻为“踢皮球”,“球”进门了说明这种坏风气得到了制止,比喻贴切,风趣中揭示了深刻的问题。还有如《一道公文背着三十九颗印章旅行》等,引人深思。

(12)《老婆休老公官司不轻松》(2000.3.24《生活报》

传统观念中,是丈夫休妻,标题却是反常规的妻子休丈夫,醒目、新鲜,又让人心生疑问,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用宽式对偶的形式,读来上口,不乏情趣。

优美和谐

好的标题给人美的感受,在标题中运用对偶有整齐和谐的美感,在炼字上讲究音节平仄相间,抑扬顿挫,好读好记,能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1)《一百元,一个学期,一个未来》(2005.4.2《齐鲁晚报》)

排比和反复也是新闻标题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增加气势。宁夏有些地区,因家庭贫困辍学的孩子,他们一学期的学费只不过一百元钱,如果资助了一个孩子,就是给了一个孩子的未来,标题通过排比和反复句式的运用,简练完整,优美和谐,意义隽永。

(2)《农民卖鲜红的血血站赚黑心的钱》(1996.4.16《南方周末》)

标题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鲜红的血和黑心的钱形成强烈反差,表现出鲜明的感情色彩,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用宽式对偶的形式,读来顺口,对称和谐。

(3)《军人英雄梦香港回归情》(2003.9.30《人民日报》)

(4)《兵韵兵情说兵事》(2004.4.8《解放军报》)

好的新闻标题还体现在音律上优美和谐,朗朗上口。例(3)整句对称,句末押韵,流溢出刚柔交响的和谐美。例(4)句中利用同语素词语形成韵律,产生音乐美感。这样的标题还有如《五十年风雨辉煌十万株桃李芬芳》、《中国“保尔”热,乌克兰“钢铁”冷》)等。

(5)《“笑长”带着笑客放笑云山》(2006.11.6《羊城晚报》)

笑一笑,十年少,笑能延年益寿,笑能消除烦恼,把“爱笑俱乐部”负责人称为“笑长”,他每周六指挥大家进行“大笑运动”。标题连用三个“笑”,读起来朗朗上口,轻松活泼,主题突出。

(6)《明星为啥跟记者翻脸》(2000.5.13《东方家庭报》)

(7)《酱油出事了》(2002.3.23《北京青年报》)

(8)《宰我们,没门儿》(1994.7.20《法制日报》)

(9)《今天凌晨,澳门回家》(1999.12.20《羊城晚报》)

近些年来,新闻标题出现口语化的趋势,出现了贴近百姓生活、生动活泼的口语词句,这些标题随意自然,雅俗共赏,鲜活醒目,体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质朴美。

总之,好的新闻标题能起到画龙点睛和引人入胜的作用,独具艺术魅力的新闻标题,往往让人过目不忘,使人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中文系)

让创新提升电视新闻魅力 篇4

一、选题要创新。

选题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第一个环节, 决定了新闻最重要的素质——新闻价值。可以说:谁拥有新颖、优质的新闻选题, 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首先获得观众的注意力, 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1、要强化导向

选题时, 要注意使电视新闻导向的面更宽广, 不仅介入政治导向, 而且涉足经济导向;不仅介入思想导向, 而且涉足行为导向;不仅介入道德导向, 而且涉足生活导向、知识导向、文化导向等等。要注意使电视新闻导向的度更准确, 既大胆触及社会生活中敏感的热点, 又在敏感的问题上不增加热度, 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振荡;既大胆地触及社会生活中的疑点, 又善于引导和帮助群众除疑解惑, 避免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既大胆地触及社会生活中的难点, 又善于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引导群众树立信心和勇气;既大胆地揭露各种矛盾, 又不回避矛盾, 更不激化矛盾。

2、要注重策划

新闻策划是指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础之上, 对现有的新闻线索和新闻资源进行有创意的操作, 并不断在报道的过程中, 根据受众的反馈, 对新闻报道进行策略性的调整。在各路媒体面对一个共同的选题事件时, 策划的创新是“异军突起”的关键。

一方面对“沉重”的政治性主题性报道的选题策划。在具体的选题上, 策划者应该: (1) 将中央的大政方针、宣传精神充分的理解消化; (2) 从实际中调查研究, 掌握大量的具体事实; (3) 从观众关心和熟悉的角度出发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使枯燥的东西生动化, 立体化, 充分体现主题性报道的贴近性和服务性。

另一方面对非政治性新闻报道的选题策划。这类策划应从受众入手, 并且应以受众为本。具体操作中既要考虑受众的可接受程度, 即策划的选题必须是大多数受众想知道的、应知道的;还要注重选题的原则。对客观事实应有整体的把握和具有高屋建瓴的认识, 以开阔的思维去观察和思考, 宏观把握, 微观着手, 不让表面后的重要信息漏掉。

二、表现形式要创新

电视新闻表现的创新不仅可以加强新闻内容的表现力, 使内容融化在声画艺术之中, 拔动观众的心弦, 还可以增强新闻内容的接近性, 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满足观众期待与满足的心理, 进一步接近观众。根据笔者十余年新闻工作经验和对各台优秀新闻节目的分析思索, 认为比较创新的新闻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直播式。

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采访制作, 直接发射播出。这种方式既生动具体地使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 使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内容;又让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与观众见面, 大大提高报道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2、新闻编排组合式。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过程中, 可以采用组合式, 或者“单元式”。既常规性报道与新闻简讯相互搭配, 独条新闻与组合式报道彼此穿插, 综合性消息与地区性或专业性报道相对集中, 形成一个个小的“信息单元”, 使整期新闻更有节奏有章法。

3、评论式。

对于某些重大事件、典型经验、突出问题, 应该配发矮小精悍、尖锐的有针对性强的评论, 编前或编后话等, 增强公众对新闻的参与性、互动性, 也体现了新闻的贴近性、服务性。

4、新闻播报口语式。

就是让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用通俗、口语、自然流畅、与生活语言相近似的语言来“说新闻”, 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播新闻。用记者型主持逐渐替代播音型主持, 让记者正直、善良、真诚的人格魅力打动观众, 感染观众。一方面使观众对新闻内容, 新闻分析感到确实可信, 另一方面能通过记者的权威唤起观众的正义和责任、良知和感悟。因此, 新闻节目主持人最好还是从记者中产生, 中央电视台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王志等这些新闻节目的名主持人都是从记者走过来的。

三、新闻队伍要创新

电视新闻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一支素质高, 把握全局能力强, 视野广阔的新闻队伍尤为重要。创新电视新闻队伍必须努力使新闻工作者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1、善于主动学习。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必须不断刻苦学习, 在实践中锻炼, 要学会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 广交朋友、深入一线、掌握重点, 在多种信息中寻找出主线, 采访好新闻线索。同时, 要通过学习, 提高文化修养, 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 能够用艺术手法表现新闻的写作, 还要有比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采访中要能善于用口头表达能力, 抓住重点, 提炼采访中的主题重点。

2、具有较强能力。

这种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包括驾驭主题的能力, 沟通联系的能力, 去伪存真的能力, 快速判断的能力等等。高效率, 快节奏的信息时代, 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从注重学历教育向注重自身能力开发, 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此外, 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向复合型转变。既是记者, 又是节目主持人;既是编辑把关者, 又是节目制作者, 既懂节目策划, 又懂节目管理, 集综合能力于一身。

3、有丰富的综合知识修养。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当好一名过硬的新闻工作者, 必须要有丰富的综合素质修养和过硬的知识技能技术修养。一是要有先进的科技知识。二是要掌握足够的史地知识。三是要提炼鲜明的新闻主题。同时, 还要有采访、编辑、制作、剪辑新闻的技术技能。

新闻魅力 篇5

领略名师风采 感受教学魅力 ——区小学英语新修订教材研讨暨名师工作室活动 4 月 24 日上午,区小学英语新修订教材研讨暨名师工作室活动,在**街道**小学隆重举行,区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成员、各镇街全体小学英语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由名师工作室成员林老师和林**老师上两节示范课。两位老师对课本材料的优化组合,使得课堂更加连贯,语言知识的输入、输出更具有效性。这两节课重、难点突出,各个步骤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得当。学生们积极配合,课堂气氛活跃,英文小组的对话表演更是精彩生动。最后的学生演讲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很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课后,南海教育局的姚达文老师还作了精彩的点评,她深入浅出地为老师们分析了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许多问题,并阐述了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其幽默的话语,丰富的内容,精彩的分析,得到了老师们的赞许和阵阵掌声。

这次活动让大家如沐春风,如淋春雨,感受着名师名课的独特魅力,欣赏着名师课堂教学的独到设计,真是获益良多。这次活动还为全体小学英语教师指明了今后英语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为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推进我区英语整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新闻魅力 篇6

什么是民生新闻

“在现代社会中, 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 而民生之本, 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 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 “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 于是, 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民生新闻”这个概念, 其实在业界和学界中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认可和重视,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矛盾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 民生新闻的主要内容就是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 而且这种新闻传播形式也成为广大老百姓青睐和容易接受的形式播报、评说, 也是一种大众视角新闻。另一种观点认为, 它是由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大类别中的部分内容组合而成的结果。还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 民生新闻并不是一个与新闻体裁样式有关系的概念, 它更多地是将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充分地体现出来。民生新闻不仅仅概括了媒介对报道内容的选择标准, 而且也将报道者的立场、态度和出发点进行充分的体现, 与此同时, 媒介对自身社会功能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而这种认识也正是民生新闻的核心。

站在内容角度上分析, 民生新闻所涉及到的范畴和社会新闻相比较还是基本相同的。通常情况下, 社会新闻就是站在人们日常生活角度上, 将类似社会学所研究的内容以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的奇异现象进行报道的新闻。而民生新闻主要表现的是日常状态下, 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以及思想、疑难问题。

站在表达方式角度上分析, 民生新闻的基调和具体的表现手法, 通常情况下, 相似于市民新闻或者西方新闻界的“软新闻”, 大部分会采用一些与百姓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相互符合的“软性”表达方式。在作品结构和语言上, 新闻体裁和文学体裁之间相互融合, 一般情况下, 并不会与新闻的结构全面结合, 进行相应的表述, 语言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或者更为口语化。很多民生新闻节目为了可以将“民意”反映出来, 利用短信或者热线电话的方式, 在播出节目的时候, 实现民调, 并且将民调进行动态播出。

除了内容和表达上存在的特殊性以外, 民生新闻在宗旨和终极目标上的定位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民生的疾苦进行全面关注和重视, 针对硬新闻实施软处理, 同时, 使软新闻具有一定的硬道理。在开展舆论监督的时候, 重点也在于问题的解决, 而并不是单纯的批评。民生新闻寻求的是社会制度、传统文化、主流观念和受众收视率之间的平衡点。而这也是此类新闻命名为“民生”新闻的重要意义。

播音工作中的民生意识

民生新闻之所以可以在国内得到迅猛的发展和进步, 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将发生在群众生活和工作身边, 群众关心的问题反映出来, 在播音工作中, 也要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 只有这样, 更好地主持民生新闻才能够得以实现。

(一) 坚持平民的立场

民生新闻播音主持要将与观众平等的观念树立起来, 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新闻事件与i级事件中的任务。具体到播音方面, 若是我们在播出民生新闻的时候, 还是讲究字正腔圆、四平八稳的播音效果, 那么与贴近性较强的民生新闻很明显是不合适的。民生新闻, 所需要的主持人风格就是要与民贴近, 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新闻播音的行为一定要是严肃的、认真负责的, 只有这样, 观众的信任感才能够随之被激发出来。但是严肃并不是要板着脸、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样的“严肃”状态只会使受众感到主持人高高在上, 所处的位置并不是统一水平线, 与观众之间产生一种距离感。与此同时, 播音员、主持人在对新闻事件进行叙述的时候, 应该形色兼具, 具有一定程度的新鲜感, 通过一种亲切的态度将新闻准确地表达出来, 千万不要出现生硬和刻板的现象。而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平等”观念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播报”模式, 对于百姓而言, 他们并不是在播报新闻, 而是与“朋友”“邻居”一样, 用熟悉的言语聊天, 表情丰富、话语生动地聊着自己身边的事情, 并且有的时候还会幽默一下, 评说几句。

(二) 关注受众, 加强互动

很多年以来, 我们对于新闻报道的理解好像一直都存在着一种偏差, 总是认为, 我们只要可以将事情的五个“W”表达清楚, 就算这条新闻是符合基本要求的, 但是这也只是对新闻报道的最简单的要求。我们知道, 不管是什么类型事件的发生, 都与人的因素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新闻应该以“人”为核心内容, 在新闻事件中突显出人的作用、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以及事件对人所产生的影响等等一系列有关于“人”的因素。而且新闻最终也是要展现在“人”面前的, 要想将栏目的人文精神体现出来, 关注受众, 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讲, 不管是什么样的新闻都与“人”有关系, 所以, 在民生新闻的播报中, 让我们的新闻可以更加注重人、贴近人、关注人、关心人, 对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自觉尊重和关爱, 而这一点应该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自觉意识。民生新闻关注的“人”, 也就是我们经常所提到的广大群众, 这类人群是社会上最普遍的老百姓。

要想使我们的民生新闻节目可以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和认可, 使他们更多的关注, 这就需要加强与广大老百姓之间的联系, 所以, 在主持过程中, 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也是很有必要的, 采用报道方式的民众话语。在这里, “民众话语”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 利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 将民生内容报道出来, 例如, 采用一些与普通老百姓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相互符合的“软性”表达, 尤其是在电视民生新闻中, 主持人大部分都会采用“说新闻”的方式, 使观众产生鲜明的亲切感和愉悦感。第二, 让民众在新闻报道中表达出自己的心声, 表达自己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再加上电话热线、短信平台等交流方式, 使民众可以真正有表达意愿的平台, 从而使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

(三) 表达自己的观点

新闻魅力 篇7

这里所说的“新闻跳笔”, 是新闻写作中常用的一种写法, 通过技巧的运用, 而达到生动叙述的目的, 从而增强新闻的价值感和吸引力。

那么, 什么是“新闻跳笔”?它具备哪些特征?跳笔的写法就是多分段, 短段落, 断裂行文, 有时候还要借用电影“蒙太奇”结构, 将背景资料穿插在叙述之中。

一、新闻跳笔的运用, 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规律

下面分析长篇通讯《红豆杉被毁真相》 (刊发在2002 年12 月5 日《南方周末》) , 就可以看出新闻跳笔的魅力。

报道的第一段, 用简短的两句话, 交代了一个新闻事实——打击风暴, 击垮了云南汉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第一部分, 记者穿插了采访的背景, 并没有直接说汉德公司的现状, 而是将调查组和记者了解到的大量事实呈现给读者;接着在第二部分, 记者在交代审判结果后, 穿插专家算帐, 用两句很形象的概括, 生动地将“30万-60 万棵的红豆杉树批被剥”的事实直接告诉读者。穿插背景, 断裂行文, 这样的用法在其中有多处运用, 力求突出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事实。

这种叙述策略的运用, 既言之有物, 又将事件真相的探寻置于理性框架内, 使整个新闻报道显得更有分量、深度和高度。一方面达到了叙述新闻事件的目的, 另一方面也给新闻增添了生动性、现场感和代入感。

新闻跳笔的运用, 更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如今生活节奏快, 快餐文化盛行, 如果我们将大量枯燥的新闻事实大篇幅地平铺直叙, 很容易使人产生阅读的疲劳感。如果跳跃行文, 能够使读者产生新奇感, 且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的确能够达到准确、快速获取新闻信息量的目的。这种笔法的运用, 不仅经常出现在通讯写作中, 如果在短消息中运用恰当, 也能起到让人“耳目一新”的作用。

二、用跳笔的节奏来写新闻, 能够立体地呈现新闻事件的全貌

《中国商报》曾经登过一篇消息《儿童体检都缺锌只为卖你保健品》。在导语中, 记者直接将一个“白大褂”让孩子取尿样的场面, 诙谐生动地用简短的文字描绘出来, 但马上笔锋一转, 没有直接再说“白大褂”的事, 而是引用《扬子晚报》的报道, 将一个关键的新闻背景交代给读者——许多家长接到通知, 请带孩子到指定医院去体检。

接下来, 记者没有大段引用报纸内容, 而是通过家长之口, 详细介绍了整个体检的全过程。消息虽然不长, 但通过记者写作技巧的运用, 通过“跳笔”技巧的安排, 使这样一篇服务性的消息变得栩栩如生, 读起来很解渴, 很过瘾。如果直接交代新闻事实, 不通过跳笔来设置悬念, 解构背景, 那只是一篇平平的工作报道;但一经过记者巧妙的处理, 点石成金, 就成为一篇人人喜读的好消息了。

2006 年7 月, 《吉林日报》一版刊发了长篇通讯报道《响亮的足音——四平市红嘴集团总公司发展纪实》, 报道中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

“四平红嘴宾馆大院有棵柳树, 绿阴掩映, 高大苍劲。据说, 这是早年农家障子上的一棵树枝儿, 谁也没想到它能活。然而它不但活了, 而且一活就是几十年……”

“回首红嘴集团创业史, 这树又多出些象征的意味——从750 人的生产小队到风光无限的‘神州第一屯’, 从百元起家的‘冲天炉’到如今企业13 家, 家产43 个亿……”

今天的红嘴, 是让‘穷’字给逼出来的。村民殷龙宝做梦也没想到, 自己怒摔8 分钱, 竟砸出了红嘴人命运的转机, 砸出个卢志民, 也砸出了世上最艰难的创业史……”

开头以小见大, 用一棵大树, 来暗示红嘴集团的创业过程;然后, 作者没有接着写这颗大树, 而是笔锋一转, 写起了红嘴集团的发展历程;接着, 话头戛然而止, 又从一个农民的尴尬际遇写起, 用怒摔8 分钱这个细节, 将当时创业的艰难处境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篇通讯, 通过运用“新闻跳笔”, 将红嘴创业历程, 在这种“跳动”的节奏中, 以一个个生动的画面, 映入读者的脑海中、视线里, 让人过目不忘。

三、跳笔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舞蹈的艺术”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这里外面就不能一一例举。我们从上面的新闻写作实例中可以看出来, “新闻跳笔”写作, 在整个新闻写作过程中, 的确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运用好了, 运用得体, 事半功倍, 能够增强新闻的可读性、生动性和画面感, 它确实是新闻写作中含金量较高的写作技巧和手法。

新闻界经常用一句话来说明这种写法的巨大作用——“文如看山不喜平”。白开水似的堆砌材料, 平平淡淡, 流水帐似的讲述, 是很难在读者群中留下深刻印象的, 这正如看山, 要有起伏, 有绵延的状态, 要有曲线的延伸, 有不“平”之处, 这才有吸引力和张力。

因为, 在一篇报道中, 如果经常使用跳笔, 就会使文字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犬牙交错, 动感强烈, 加大了句与句之间的跨度, 会使报道魅力四射。一位新闻界的老前辈曾形象地打过比方:新闻写作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舞蹈的艺术”, 它是讲求跳的, 跳得好, 就成了高超的写作技巧。

如今, 在自媒体时代。这种犬牙交错的讲述, 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更加符合阅读群体的心理期待,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新闻实践中, 多尝试, 多练习, 多琢磨, 让这种事半功倍的新闻写作技巧, 被更多的新闻工作者广泛运用, 成为反映百姓生活、实现新闻理想、记录这个时代的新闻利器。

摘要:跳笔的写法就是多分段, 短段落, 断裂行文, 有时候还要借用电影“蒙太奇”结构, 将背景资料穿插在记者的叙述之中。如果经常使用跳笔, 就会使文字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犬牙交错, 动感强烈, 加大了句与句之间的跨度, 会使报道魅力四射。一位新闻界的老前辈曾形象地打过比方:新闻写作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舞蹈的艺术”, 它是讲求跳的, 跳得好, 就成了高超的写作技巧。

新闻魅力 篇8

关键词:电视新闻,故事元素,专题节目

随着“新闻立台”的大政方针为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所认可、践行, 同属于新闻类型的电视新闻专题也就自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探讨。然而, 由于电视专题节目长久以来“声画两张皮”的通病未能得到很好解决, 加之, 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各台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整体质量不尽人意。为此, 探究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发展不仅重要, 而且必要。

一、电视新闻专题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现状概述

在2009年之前, 新闻调查类型的新闻专题节目, 通过对观众关注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进行深入调查, 把记者的调查经过和事件的扑朔迷离以悬念形式展开, 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关注热情, 备受受众欢迎。

然而, 自2009年以来, 国内一大批新闻节目的收视都在纷纷退却, 就连拥有高收视的品牌电视专题节目也在劫难逃。笔者觉得, 根本原因, 还是因为多年来电视专题节目报道缺乏深度、节目内容平淡无味令这些节目发展到达瓶颈。有必要先剖析导致电视专题节目徘徊不前的根本问题, 然后再利用故事化元素对电视专题节目进行针对性下药。

2. 剖析新闻专题节目的发展瓶颈

纵观国内各电视机构的新闻专题节目, 虽然专题新闻节目在每个平台上都存在有一定的影响力, 甚至成为当地的知名品牌, 但是, 如果站在收视率的角度上看, 这些所谓品牌专题节目却很难获得理想的收视率, 有不少新闻专题节目甚至还处于收视最底层, 面临着“末位淘汰”的命运。究其因, 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不容忽视。

(1) 缺乏深度

时效是新闻的永恒诉求, 但由于新闻专题节目需要一定的选题策划时间, 如此一来,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时效性大打折扣也是理所当然。为了弥补时效上的不足,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只有把精力放在节目深度上才能博取到受众的欢心。因此, 不少品牌新闻专题节目大都在后期制作上尽力做到充分完整, 调用多种体裁、表现手段来表现细节和情节, 使节目的故事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

然而, 由于时长的限制, 目前不少品牌的专题新闻节目在深度挖掘方面仍然有待提升。部分专题节目只是拉长的新闻短消息, 缺乏独到的观察, 专家的权威说法, 以及一针见血的评论和剖析。

(2) 叙述平淡乏味

传统的电视新闻专题的叙事结构呈现出更多的“线性”特点, 结构安排显得“大而全”, 缺乏吸引力, 很难牢牢牵住受众的眼球, 这也是造成众多新闻专题节目收视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重在对事物进行科学的分析, 通过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展示媒体的社会思辨、社会认识的功能。因此, 依靠深度见长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只有充分利用时长优势, 充分利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去包装节目,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夺受众眼球。然而就目前而言, 国内能获得知名品牌和高收视率双丰收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并不多。

二、讲好故事是做好新闻专题节目的重要保证

人天生就爱看故事, 从古至今, 由国外到国内, 无论是在何种文化艺术和传播方式中, 故事都是所有受众了解历史、感知社会、感悟人生的重要载体。纵观国外新闻专题节目发展趋势, 曾经刻意讲究客观公正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在报道的理念上逐步呈现出故事化发展的趋势, 新闻专题报道重视新闻事件的故事性, 充分挖掘事件的冲突和矛盾。

随着国外新闻专题节目理念的不断影响, 近几年来国内电视新闻界逐渐兴起一股“新闻故事化”之风。虽然“新闻故事化”的观点在学界和业界还存在普遍争议, 预言电视新闻专题节目进入故事化潮流尚且过早。如今, 不少调查性新闻监督节目为了提升新闻事件的影响力和可观性, 都开始有意识地引入故事元素进行包装, 除了遵守新闻事件的客观公正之外, 还特意运用回顾或借用相关素材的链接方式来进行案件还原, 完整地为受众讲述了事件发生的“为什么”、“怎么样”, 吸引了大批受众的眼球。

一般的电视新闻节目尚且如此, 作为每期节目长达10分钟, 甚至15分钟、30分钟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如果没有故事, 那么要想牢牢抓住受众的眼球实在难上加难。因此, 笔者觉得用讲故事形式去创新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传统的报道方式未尝不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三、如何体现故事是打造品牌的关键

1. 从选题中挖掘故事

新闻专题节目往往以某一重大新闻内容为主题, 围绕其展开比较详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报道, 与新闻消息节目互为补充。因此, 为了达到节目的最佳效果, 很多专家学者都会强调选题的重要性, 一个富有故事的选题, 或者是一个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热点题材无疑被视为节目成功的关键。

然而, 几乎所有的新闻节目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当记者来到新闻现场的时候发现新闻事件已经接近结束, 甚至新闻现场早已被清理。虽然目前大部分专题性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主要内容都不是属于现在进行时, 但是, 在没有第一手素材的情况下, 如果仅仅通过增加采访的方式来弥补的话, 那么一期节目下来必定显得节奏缓慢、单调枯燥, 缺乏表现力。

面对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沉下心来积极跟周围的目击者交流, 从他们的交流中找出一个新的新闻故事, 哪怕目击者透露出来的故事与这个新闻事件发生了偏离, 但是只要新闻记者对故事做全面的调查, 揭示深层的故事背景, 然后再把错失的新闻事件作为新故事的切入点, 那么一个全新的新闻题材立马出现在受众的眼前。央视的名牌专题栏目《新闻调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充分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成了该节目的重要法宝。

2. 把握好故事的真实灵魂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 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专题属于新闻范畴, 因此电视新闻专题的真实性对节目至关重要, 电视新闻专题故事化发展必须坚持在“真实”的原则下进行。

首先, 新闻故事必须真实。做好一个新闻专题节目, 题材是最关键的前提, 如果电视新闻专题所策划出来的故事内容缺乏真实性, 那么就从本质上违反了电视新闻专题的原则。因此, 笔者在本文中强调的故事性发展, 并不是鼓励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为了迎合受众口味, 通过编取古灵精怪、奇闻怪事等内容去挺高节目的收视率, 而是倡导他们在坚守电视新闻特性的基础上, 积极运用故事性元素来武装新闻事件, 从而提高节目的趣味性与可视性。

其次, 专题采编尽量少用“模拟真实”的方法。所谓“模拟真实”是指记者和编导在未能拍摄到原生态画面的情况下, 运用电视手法和技巧将反映新闻事件中特定过程和环节的场景“重现”出来。在电视新闻中, “模拟真实”通常有两种手法, 一是由当事者本人来“重现”, 即按照新闻事件重新再来演示一次;另一种是找人来“借代”, 在无法使当事者参与“模拟”的情况下利用一些仿造其拍摄的他人镜头来代替。当然, 电视新闻, 特别是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在采编过程中运用“模拟真实”的手法去弥补错失的真实现场, 对还原新闻事件或者梳理新闻故事具有一定的贡献, 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表现手法要慎用, 毕竟故事的真实性是一档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灵魂。

3. 悬念设置是讲好故事的重要筹码

悬念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 简单而言, 它是故事发展中间只亮开谜面, 藏起谜底, 在适当的时候再予点破, 以引起观众急于想知道前因后果。因此, 笔者认为如果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充分使用悬念的表现手法, 对节目的传播效果必将做出重大的贡献。

悬念设置是吸引受众的重要法宝, 节目如果能够充分使用悬念, 在节目中不断增加新的矛盾冲突, 做到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便可引导观众兴致盎然地看下去, 牢牢吸引了其眼球。如广东卫视《社会纵横》, 节目就经常使用悬念的表现手法对故事进行层层剖析, 节目中处处体现出矛盾的迭起与冲突, 不断推动节目主题往纵深方向发展, 为受众呈现了一档故事性和艺术性并存的品牌栏目。

悬念作为叙事的技巧在电视专题中逐渐开始被大量应用。然而, 笔者要提醒的是, 悬念设置有一定的要求, 随心设置悬念会让受众觉得节目故弄玄虚, 得不偿失。因此, 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 悬念的设置要掌握一定的节奏, 使整个专题故事情节环环相扣, 既紧张又留有放松的间隙, 这样才能达到既不失结构完整, 又使节目凸显独具魅力的有效传播目的。

新闻魅力 篇9

电视节目主持人与节目相生相融、共同成长, 成功的节目成就了优秀的主持人, 近年来, 随着新闻直播节目的发展, 造就了白岩松、张泉灵等一批独具魅力的新闻主持人, 可见主持人在新闻直播实践中大有可为,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新闻直播的独特优势, 让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得到发挥, 个人风格趋向成熟, 增加自己的魅力指数呢?

新闻直播节目中, 主持人和观众同一时间与新闻“见面”, 观众会产生更真实更强烈的身临其境的感受, 让主持人的亲和力得到提升。

相对于报纸、广播来说, 电视最大的优势是通过图像、声音、字幕等多种手段, 生动全面、活灵活现地把新闻事件再现出来、还原出来, 而电视直播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最大, 让空间上的距离不再是问题。以《直播新乡》“直通现场”中的一期节目《新乡———越“夜”越美丽》为例, 新闻直播车开到新乡的繁华地段, 笔者作为现场主持人在街上边走边向观众介绍新乡的夜景, 由于是现场随机采访, 受访市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说出美丽的新乡夜景带给自己的感受, 现场一位小朋友还说出自己画过美丽的新乡, 笔者紧接着脱口而出:“好好学习, 长大了把你画的变成现实, 把新乡建设得更美丽。”现场直播把这些都原汁原味不经过任何剪辑地传达给观众, 当晚电视机前观众朋友看到的就是“当时”的夜景, 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直播把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增加了主持人的“可信任”指数。

与时间的瞬时性相比, 电视在空间轴线上让观众接近新闻事件是不可能的, 因为电视观众不可能真的到达新闻现场, 但是电视凭借其视听兼备、声画俱有、场景直观、细节生动的优势, 以强烈的现场感、参与感、融入感吸引观众。

电视新闻直播具有从信息采集到生成到传播再到观众接受完全同步的特点。从传播的过程上看, 新闻直播使观众主观接受新闻事实与客观发生的新闻事件在时间上是同步的, 即从时间轴线上最大限度地接近新闻本源。所以为了从时间轴线上最大限度地接近新闻本源, 目前电视新闻发展的趋势是尽可能地采用现场直播, 即采用正在进行式的报道形式, 让观众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 就看到它的发展与变化。新闻直播实现了让观众对新闻事件的了解与传播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做了九年录播节目《新乡新闻联播》播音员, 而今做《直播新乡》的主持人, 经历了从录播到直播的转变, 笔者对这一点有很深的感受, 在《直播新乡》刚开播的时候, 笔者曾经和朋友说过, 过去您看《新乡新闻联播》的时候, 我已经下班回家, 而现在我和观众与新闻在同一时间见面, 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看《直播新乡》的时候会看到我在演播室里或在新闻现场, 而我此时此刻真真切切地就在演播室或新闻现场, 我的感受是更有挑战性, 而观众会对我所传播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更加可靠、可信的感受。例如我们《直播新乡》在新乡雨季时节做的一期直通现场《新乡遭遇暴雨天气》节目, 主持人打着伞站在倾盆大雨中, 向观众描述路上的积水、行人用各种方法躲雨避雨、交警增加警力疏导交通等“雨中即景”, 讲述自己在雨中的感受, 向观众提供最新的天气形势预大降低。

在新闻的常规报道中, 往往更多地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新闻, 出现了什么结局, 重在告诉观众结果。但有些事件的过程会比结果更有吸引力, 而观众也最想了解。比如一场体育比赛, 观众更想看到的是比赛的精彩进程, 在对结果悬念的未知期待中欣赏比赛, 谁赢谁输、几比几、谁进的球、怎么进的球?这些悬念牢牢地牵着观众的心。悬念迭出的直播, 和毫无悬念的录播相比, 观众当然会选择直播。直播相对于录播的优越性中, “悬念”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事件结果的“终极悬念”, 以及事件过程变化所造成的“一系列悬念”, 让直播的魅力如虎添翼。

2009年3月17日9时30分, 笔者主持了新乡电视台《中国大陆首例清醒状态的脑肿瘤切除手术现场直播》, 内容是中加两国专家在新乡医学院为患脑部肿瘤的一位17岁女孩实施切除手术,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有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专家首次将“清醒开颅术”这一新技术带进中国, 手术中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 可以数数, 手脚可以抬起来。由于采用了现场直播的方式, 不计其数的观众在电视机前如身临其境, 和直播室中的主持人一起第一时间关注手术的进程。现场直播将这台手术的先进性及过程的悬念真实地呈现给观众, 让观众关注手术的进程, 为患者祝福, 如果不是现场直播, 是不会有这样的节目效果的。

身临其境的感受, 把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推向更高的层面, 以及真实展现过程中的“悬念”, 都是新闻直播的魅力所在, 而主持人将这些“魅力”充分地发挥、运用, 也是一场新闻直播赢得观众的关键所在。

新闻魅力 篇10

该新闻是:“2013年12月28日中午12点左右, 习近平和一行人乘面包车来到庆丰包子铺, 分别排队点餐。据悉, 他点了二两一个的猪肉大葱馅的包子, 共六个, 一碗炒肝, 一份芥菜, 一共消费了21元。”

这则由新媒体即时发布的新闻, 使之后两日网络媒体的头条被如下新闻占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包子铺就餐”, 未能抢得先机的平面媒体纷纷转载。

这则并非由官方媒体发布的消息, 也引来了境外媒体的追逐报道。有香港记者特意购“总书记套餐”再现当时情景, 有外媒用“太过不同寻常”来形容习总书记这次20多分钟的周末午餐。此新闻报道的后续报道, 是《庆丰包子铺习总套餐卖脱销》, 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丰包子铺的就餐细节, 可以说是平平淡淡, 想做大, 但却无从下手。

但是, 此后几日陆续见诸不同报纸的时评, 却一点点地拓展出了这一新闻的多维度空间, 展现的, 是时评点化新闻的独特魅力。

时评点化新闻魅力之一:挖掘内涵

最先出现的时评, 亮出的观点可以说没有太多新意, 基本上局限在众所周知的套话上, 例如:《总书记吃包子火的是党的好传统》、《习总书记排队买包子传递兴国正能量》、《习大大排队买包子让亲民平常心在线》、《品味习总套餐里的简朴与亲民》、《习大大套餐为什么火?》, 《习总书记套餐被热捧说明什么》、《总书记吃包子映照中国形象变化》……

随后出现的时评, 则渐渐地见出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不同, 观点渐渐深入, 具有了思想力量的同时, 见出了些许符号意义, 不仅丰富了新闻的内涵, 也拓展了新闻的外延。例如:《吃包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习总轻装买包子可赞还应警惕跟风作秀》、《习近平排队买包子让谁汗颜?》、《习总吃包子提醒了各级官员什么?》、《总书记买包子破了什么规矩》。随着时评对新闻的发酵, 形成了一种舆论上的压力, 营造出了一种激浊扬清的社会氛围。

时评点化新闻魅力之二:发酵意义

2014年1月19日, 扬子晚报记者来到南京华东饭店探访, 发现该省两会的午餐是自助式的, 每桌只提供两道固定菜食:一笼庆丰包子和一锅杀猪菜。据服务人员介绍, 这里的庆丰包子是正宗的, 而且和习近平吃的一样, 也是猪肉大葱馅的。不过, 为了提倡节约避免浪费, 所有的包子都比正常销售的小了一号。

随之, 消息《江苏两会午餐有庆丰包子:和习近平吃的一样》被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 消息《江苏两会期间午餐安排吃“主席套餐”》占据了大头条下方的次条位置, 庆丰包子铺“掌柜”朱玉岭则称没有听说过我们给江苏供货, 而且也没有任何授权、没有提供配馅儿……

这些消息类的新闻报道热闹倒是热闹, 但再次显示了没有时评的发酵, 仅仅依靠围绕消息发掘细节的方法, 在报道此一类新闻时, 难以突破平淡的局促感。

随着上述新闻报道的逐步展开, 随之出现的时评, 则精彩纷呈, 例如:《两会午餐有必要吃庆丰包子吗》这一时评, 将“庆丰包子”这一符号有可能被形式化的可能性给发掘了出来;《江苏两会午餐吃包子, 庆丰包子现乌龙须较真》这一时评, 直陈“两会供‘庆丰包子’与否, 表面看算不上大事, 不值得抓住大做文章, 但包子乌龙事件显然有必要较真。是不是存在形式主义, 有没有假节俭真奢侈, 这顿包子宴里到底装着什么‘馅儿’, 还真得解剖开来让大家仔细瞧瞧”, 而相继见诸报端的时评《当防公务招待的“庆丰包子”情结》、《何需过度解读两会吃庆丰包子》、《两会节俭风何须单好包子这一口》、《谁在把“包子政治”庸俗化》、《庆丰包子不是速效勤俭丸》、《别让吃包子成为装样子》、《该不该对江苏两会安排吃“习总套餐”点赞》、《江苏两会吃包子莫让节俭变形式》、《地方两会岂能成吃包子秀场》等, 则以越来越精彩的观点, 持续地发酵着新闻, 新闻的附加值渐渐增加, 新闻的深度, 也随着时评对“庆丰包子”内涵与外延的持续发酵, 渐渐呈现, 跟风作秀的官场习气被时评给发酵到了舆论的中心, 改变官场作风、勤俭办会、要节俭的实质内容、不要节俭的形式, 被众多时评发酵为一种社会共识。

时评点化新闻魅力之三:成就符号

2014年2月20日, 光明日报刊出时评文章《庆丰包子的符号意义》, 将关于庆丰包子的新闻报道推向了一个高潮, 定格了这一新闻的社会影响力。凭借视角的广阔与思想的深邃, 将以“习总与庆丰包子”这一新闻为主题的新闻与时评, 同时提升到了符号含义的层面。纵横捭阖地将“庆丰包子”作为一个符号的立意功能、引申功能、替代功能、稳定功能做了全方位的阐释, 完成了“此包子非彼包子”的过渡, 将“庆丰包子”通过内涵的发掘、外延的扩大, 完成为一个独立的语言符号。

通过有步骤的分解, 我们可以发现“庆丰包子”这一语言符号的成就路径:

1.2014年春节期间, 吃喝之风比之往年大为减少, 与“庆丰包子”有关。

2.2014年春节期间, “庆丰包子”成了来京旅游团的新景点, 前来吃包子的不乏各地各级干部。

3.“庆丰包子”让读者欣慰国家领导人和老百姓一起吃普通的午餐。

4.“庆丰包子”成了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朴素的“口碑”。

5.“庆丰包子”与中央三令五申杜绝吃喝风, 却总是难以彻底禁绝形成鲜明对照。

6.“庆丰包子”打破了一些干部的奢靡之风在民众头脑里所造成的固有印象。

7.“庆丰包子”促使地方会议餐改成包子套餐, 传统的包子成了重塑干部形象的新符号。

8.“庆丰包子”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接地气”的自然示范。地方干部们争相来京体验“习总套餐”, 对公务用餐将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

9.“庆丰包子”会帮助体验者建立超越实物的心理视觉, 通过“庆丰包子”洞幽烛微, 反省党员干部表率行为的符号象征性, 从而树立“修己以安百姓”的行为风范。

语言符号的微妙, 在于语言符号编码的组织方式和人性丰富的解码方式。通过对上述路径的解码, “庆丰包子”在完成其作为一个语言符号不断抽象的过程的同时, 持续扩大的, 是时评点化新闻的影响力。

时评点化新闻魅力之四:扩大影响

一般而言, 基于新媒体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 人们普遍认同如下逻辑:现代人获取新闻的途径构成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基于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自媒体”井喷式发展, 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然而, 通过新媒体播送“庆丰包子”新闻, 传统媒体以时评发酵新闻这一互相借力的新闻报道过程, 可以发现, 渠道和内容是可以互相借力、互相成就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不仅仅是负面的, 也可以是正面的, 关键在于传统媒体以怎样的方式对新媒体的碎片化报道进行思想层面的整合, 如果切入的角度把握得当, 会切实地扩大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起到在理性层面上建立评价事物标准的新闻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语言符号学》王铭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SBN:9787040150537出版时间:2005-01-01

上一篇:价格决定下一篇:邻近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