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魅力

2024-09-21

小说魅力(通用9篇)

小说魅力 篇1

笔者在讲授第五单元情节的运行方式“摇摆”时, 尝试让学生重塑小说情节, 体会情节变化对主题表达和情感抒发的影响, 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清兵卫与葫芦》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 这篇小说是日本“白桦派”著名小说家志贺直哉的作品,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从小喜欢葫芦, 却被家长和老师无情扼杀, 被迫放弃自己爱好的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 我首先让学生分别用一个动宾短语概括小说与葫芦有关的情节。经过阅读讨论, 同学们很快提炼出“爱葫芦—买葫芦—收葫芦—砸葫芦—售葫芦—爱好绘画”的情节梗概, 并进而理解了该小说所要表达的家长和老师应该保护孩子天赋和兴趣的主题。一般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就情节设置的妙处进行分析, 然后对小说的精彩细节进行赏读,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但是, 对设计如此精巧的小说只做常规的粗略解读, 真是太可惜了, 应该让同学们更好地领略情节“摇摆”的艺术魅力, 更深入地领会情节设计的独到之处。于是, 笔者设计了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改编的环节, 并在讨论交流中引发同学们的研读兴趣。

经过认真构思, 很多同学展现了自己再创作的能力, 小说的情节发展有了多样化的呈现, 进而阐发出与原文不同却令人深思的主题。有同学这样改编, 清兵卫被父亲砸了葫芦以后, 非常伤心, 投河自尽了, 人们把他埋在一个山坡上, 后来父亲无意中听说被教员没收的清兵卫的小葫芦买出了高价, 终于理解了自己儿子爱好的价值, 可是悔之晚矣。后来父亲在清兵卫的坟头种了一株葫芦, 精心呵护, 每到葫芦成熟的时候, 父亲就把这些葫芦摘下来, 放在家里, 以此表达对清兵卫的思念。

这个故事最后以悲剧收尾, 清兵卫有着强烈的抗争意识, 父亲的武断和粗暴终结了清兵卫唯一的梦想, 父亲最后的悔恨更多源于儿子的爱好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在讨论中, 同学们进一步分析了悲剧产生的原因, 深化了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有的同学谈到, 主要是因为家境困窘, 父亲迫于生计, 更多从有用的角度来选择儿子的未来发展, 非常现实, 也很无奈。在现在和将来, 这样的父亲还有很多, 不能简单批评父亲的功利和粗暴, 有时候生活真的很无奈, 清兵卫不能一死了之, 这对自己和父母都太残忍, 学会面对并积极改变才有意义。学生的评述非常精彩, 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还有一个同学的改编也很有意思。清兵卫后来改学绘画, 也遭到父亲的反对, 被迫放弃, 后来他长大了, 继承了父亲的手艺, 成了远近闻名的木匠, 家境比较宽裕。他的儿子小清兵卫出生以后, 特别喜欢绘画, 可是清兵卫非要让自己的儿子喜欢葫芦, 为他买了很多葫芦, 并经常打骂自己的儿子, 说他不理解父母的苦心, 不懂得葫芦的价值, 儿子最终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绘画, 成天面对满屋的葫芦唉声叹气。这个改编同样精彩, 那种父亲希望儿子满足自己愿望的强迫意味让人深思, 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然, 也有充满温情的改写。有同学让清兵卫妈妈充当保护神, 在教员家访以后, 妈妈预感到父亲会大发雷霆, 可能砸掉清兵卫心爱的葫芦, 于是偷偷藏了清兵卫最喜欢的几个葫芦。后来父亲果然砸了剩下的葫芦, 但等到清兵卫被教员没收的葫芦卖了大价钱以后, 父亲很后悔自己当初的冲动, 这时母亲拿出那些隐藏的葫芦, 卖了一大笔钱。父亲发现这种爱好潜藏的价值, 终于支持清兵卫爱好葫芦了, 清兵卫后来成了一个著名的葫芦收藏家和鉴赏家。这样的励志故事, 固然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 但毕竟让清兵卫的爱好得以保留, 母爱的隐忍和关爱得到彰显, 同样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同学们在改编故事情节的同时, 也是在运用小说情节的运行方式“摇摆”, 老师并没有在概念上做过多纠缠, 同学们已经领略到了情节设计跌宕起伏的艺术魅力, 懂得了情节设计与主题表达需要之间的关系。

小说阅读不应该是简单的术语分析和概念阐述, 注重情感体验, 充盈精神世界, 进而获得人生教益, 才是我们引导学生阅读小说应该追求的方向。同学们在对课文小说的再创作过程中, 对情节的摇摆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对小说创作中的情节安排有了更多艺术和生活角度的思考, 这也应该是我们小说阅读教学的目标所在。

小说魅力 篇2

世界丰富多彩,每时每刻都有这样那样的故事发生,为什么有的孩子还是觉得无话可说?北京大学曹文轩老师认为:人类看世界有两个动作:一个是“扫视”,一个是“凝视”,写不好作文是因为只完成第一个动作,而只有细细打量、凝视这个世界,才能发觉作文的素材取之不尽,才能发现它的无比丰富和美妙。

比如说,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草原》中所写:“天空飞过来三只鹬,过了一会儿,那先前的三只鹬又飞了回来。”这句话看似简单,但“三只”表明契诃夫有一双善于“凝视”的眼睛。尤其是“先前”,不仅说明文中主人公已经牢牢记住三只鹬的模样,而且反衬作者善于“凝视”的目光。“未经审查的人生没有价值”,同理,未经凝视的世界毫无意义。也正因为如此,曹文轩在《青铜葵花》中用一双敏锐的眼睛捕捉到“美丽的苦难”。尽管小说主题较为直白、平易,尤其是经历那个年代的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或许我们不再拥有曾经的岁月,但居安思危、觅甜思苦应当像一根弦紧紧绷在心头。情节不再重要,人物无需记住,但如诗如画的语言还是勾起读者诸多回忆,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曹文轩,走进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走进《青铜葵花》中诗一般的语言。

其一,善用比喻。翻开《青铜葵花》,比喻句犹如满天繁星镶嵌在漆黑的天幕,熠熠生辉,夺人眼球。比如,“麦子长得茂密,秆儿粗壮,麦穗儿,像松鼠的尾巴一般,粗粗的,毛刺刺的。”麦穗儿有多大?不管你怎么比划也许很难说得清道得明,但一个形象化比喻“松树的尾巴”,让人立马有了较为直观的感受。再如,“成片的芦苇,只露出梢头,在水面上甩动着,仿佛水面上长了无数的尾巴。”“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阳光被蝗虫遮蔽了。太阳像一只黏满黑芝麻的大饼。蝗群在天空盘旋着,一忽儿下降,一忽儿上升,像黑色的旋风。”这里作者打破常规,不以华丽的事物作为参照,而是选取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作为喻体,虽然不及华丽的事物那般高贵、典雅,却给人一种丰富、奇丽、形象可感的朴素美,真可谓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化枯燥为新奇,化深奥为浅显。

其二,善用色彩。写作的主要目的是表现生活,而色彩是构成物质生活诸多事物的重要特征。文章离不开色彩语言,丰富而又准确的色彩构成可以增强其表现力。比如,唐代骆宾王吟出“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佳句,杜甫留下“两 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篇。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色彩,色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美丽,更为我们的创作提供有益素材。这一点,《青铜葵花》无疑是亮点,看看里面的色彩运用:“绿色”“橘红色”“雪白”“金黄”“玫瑰红”“金色”“土黄色”“黑绿”“黄灿灿”“黑色”等等,没有人不对曹文轩老师的身份又多了一重认定,那就是丹青高手,否则怎会调配出如此多样诱人的色彩?“油菜花田与大片大片的麦田互为相隔,天底下,黄一片,绿一片,将一个彩色世界闹得人心里暖洋洋的。”“汗珠从青铜的下巴下落下,落在了干草中。他的眼前,一会儿金,一会儿黑,一会儿红,一会儿五彩缤纷。”读罢,我们的眼前顿时浮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照片,照片里有美丽的大麦地,有忙碌的场面,有令人怜爱的青铜。

其三,善用联想和想象。联想电脑有句经典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为此我们也不妨扪心自问:作文失去联想,内容将会怎样?高尔基曾说:“想象和推测可以补充事实链条中不足的还没有发现的环节。”联想和想象最大的特点是由此及彼,一方面跨越时间界限,另一方面又突破空间阻隔。它不单使文章内容更充实,情节更集中,形象更丰满,人物更典型,而且还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避免直入直出、死板拘谨的毛病,使文章跌宕有致、波澜起伏。例如,“天上的云,变化万千。但在两个孩子眼里,它们却成了黄灿灿的麦地、金浪翻滚的稻田、一棵高大的柿子树、一只鸡、一只鹅、一条鱼、一大锅翻滚着的豆浆、一只大西瓜、一只大香瓜„„他们有滋有味地吃着,还互相推让着。吃着吃着,心满意足地睡着了。”“芦苇丛里有一种黑色而诡秘的鸟,每逢天要下雨时,就会叫起来,声音犹如夜间一个孩子在北风中哭泣,听了,让人脊背发凉,仿佛有一只带毛的冷手,在脊背上由上而下地抚摸着。”前者是青铜和葵花极饿状态下的浮想联翩,令人心酸、心痛;后者是葵花一个人在芦苇丛中的孤独与寂寞、惊恐与害怕,令人同情、哀怜。其四,善用描写。对于人物,叙述重在写人物“做什么”,而描写重在表现人物“怎么做”。对于事件,叙述只是一般性地反映事物的客观存在,回答“是什么”;而描写旨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回答“怎么样”。遗憾的是,我们的作文总是叙述多、描写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叙述不描写,因此这些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干巴巴缺少光彩。《青铜葵花》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描写性语言俯首皆拾,而且精彩纷呈、耐人寻味。例如:“奶奶是大麦地村最有风采的老人。高个、银发,很爱干净,一年四季,总是用清水洗濯自己,衣服总是仔细折过的,穿出来带着明显的折印,没有一处有皱折,虽然很少有一件不打补丁的,但那补丁缝补得十分讲究,针脚细密,颜色搭配得当,使那块补丁显得很服帖,与衣服很和谐,让人觉得,那衣服上要是没有了补丁,倒不好看了。大麦地的人,任何时候看到的奶奶,都是一个面容清洁、衣服整洁、满脸和蔼的老人。”“天色突变,不一会儿,有狂风从天边呼啦滚动而来。那狂风犹如成千上万匹黑色怪兽,张着大嘴,卷着舌头,一路呼啸着。所到之处,枯枝残叶,沙尘浮土,统统卷到空中,沸沸扬扬地四处乱飘。桥板被掀到了河中,小船被掀到了岸上,芦苇在咔吧咔吧断折,庄稼立即倾覆,电线被扯断,树上的鸟窝被吹散,枝头的鸟被打落在地上„„世界立刻面目全非。”前者是奶奶的细微刻画,后者是狂风的肆虐横行,尽管叙述和描写都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再现,但叙述再现的是过程,描写再现的是细节。

除了这些,曹文轩《青铜葵花》语言中的口语化、叠词、拟声词等等,都可圈可点,都值得学习与借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为载体。为此,我们不妨品读《青铜葵花》,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让作文增光添彩、酣畅淋漓、妙趣横生。(2013.12.16)

第一步,大刀阔斧抓情节;第二步,字斟句酌看描写。看情节时,可以忽略描写;等明白作者在讲什么事了,再来看看描写,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葵花走向大河边/葵花走到了大河边/葵花滑倒了河滩上葵花爬上了小木船/小船漂到了河中间/嘎鱼戏弄葵花/青铜把船拉回岸边 这个章节中,有两处插叙,在葵花走向大河边与葵花走到了大河边之间

葵花的身世

那多悬疑小说的魅力解读 篇3

关键词:那多;悬疑小说;魅力

那多悬疑小说的特点是故事悬念层层迭起,情节丰富多彩、幻想奇特,深受读者的喜爱,是中国当代颇有影响力的悬疑小说作家。本文试着从那多的四部作品的创作手法、特点进行文本分析解读。

一、悬疑小说以及本土悬疑小说的形成与发展

悬疑小说,是指全篇都是由悬念贯穿始终并且到最后所有谜团都解开的小说,悬疑小说的题材和内容较为宽泛、自由,其特点就是具有神秘的特性。对于这类小说的称呼,国内外一直都没有统一的说法。在国内先前较常用的称呼是“侦探小说”、“推理小说”,现在热门的称呼是“悬疑小说”、“惊悚小说”。这类小说内容集科学、法制、人文精神于一身,以曲折的情节、强烈的悬念、严谨的逻辑,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追捧。悬疑小说的特征是情节、悬念和逻辑融于一体。

悬疑小说的作家在内容创作时,通过对特定环境场景而引起了读者的警觉,刺激了读者强烈地好奇心并且唤起读者的本能,使读者不由得被小说里的人物所处的危险处境担忧起来,希望尽快知道真相以及小说里的人物能够脱离险恶的处境,憋在心里的一口气要待到一切都水落石出后才能吐出,从而达到了读者在作家精心制造的悬念氛围中欲罢不能的目的。

中国悬疑小说的前身是古代的志怪小说和公案小说,大部分内容都是记载一些鬼怪奇异的事。民国时期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悬疑小说的开端,这一时期的悬疑小说要是写违法犯罪的事,比如仇杀、赌博等。本土悬疑小说得到强有力的发展,是在80年代以来,有许许多多国外优秀的悬疑作品引进中国,渐渐地形成一批热爱阅读悬疑小说的读者群。

当代中国大陆悬疑小说的第一轮风潮的形成,是随着1999年榕树下文学网的出现,一大批新锐的网络作家,如燕垒生、蔡骏、李西闽等纷纷投入到悬疑小说的创作。标志着当代中国大陆悬疑小说作为崭新的创作流派的崛起,以至于悬疑小说的出版数量、受关注度以及影响力达到最高峰的时期,是随着2005年,美国知名作家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一书被引入到中国,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横扫中国畅销书排行榜。于是本土悬疑小说出版的新风潮,就是在这一股热潮的影响下被刺激并开启了。于是,活跃于杂志和网络上的众多悬疑作家陆续开始走向出版领域,那多,南派三叔、蔡骏、雷米等人的悬疑小说受到出版社的青睐和读者的喜爱。

2008年以后,先是出现了蔡骏的心理悬疑、南派三叔的侦探悬疑,之后再到那多的灵异悬疑,这些各种不同创作风格、类型的悬疑小说都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之势,使得本土悬疑小说日渐走进读者的阅读视野。这一时期的中国大陆悬疑小说创作,融合了悬疑、侦探、心理、推理、知识等许多种元素,使作品整体上丰富化和多面化,追求一种“综合”性的阅读效果,给读者留下悬念,然后再引领读者一步一步的以推理的形式解开悬念,这种解开悬念的形式使作品有很强的可读性。在这里,本文主要是对当代中国大陆悬疑小说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多,对他的四部作品,《凶心》、《幽灵旗》、《亡者低语》、《清明幻河图》进行文本分析。

二、那多及其作品《幽灵旗》、《凶心》

那多,原名赵延,1977年生于上海,《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之子,之前的职业是一名国家公务员,后来辞职做一名记者,之后他觉得记者这个职业对于他来说感到不自由,最后只好辞职在家一心写作。那多的作品通常将人文、科幻、艺术历史等众多知识元素天衣无缝地融入到小说当中,作品始终致力于探索世界无限的未知。被多家国外媒体誉为“中国最具有灵气和发展潜力的作家”。

那多的“推理悬疑小说”创作特点是幻想天马行空,以幻想对照现实,以现实支撑幻想,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比如“那多灵异手记”,这个系列的作品,都是以一篇真实的新闻报道进行开篇布局,并且以第一人称叙述整个故事的内容,这种创作手法很容易将读者带入作者设定的悬疑故事,在阅读时真假难辨,并且这种带有新闻体写作风格如报告文学般,给读者一种强烈地真实感,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超强的想象力。报告文学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报告文学往往像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一般来说,报告文学要写真人真事,但不是任何真人真事都能成为报告文学描写的对象。报告文学要追踪事实,但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值得它们去报告,而是要有所选择和提炼。[1](p31-32)

《幽灵旗》和《凶心》是“那多灵异手记”系列里的两部作品,均以一篇真实新闻作引出故事,这种把新闻与小说结合起来的写作手法,使小说的内容如报告文学般的真实感并且能让读者在阅读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小说《幽灵旗》的开头就是引用《新闻晚报》2004年6月9日的一篇真实的新闻引出故事:

“在闸北区恒丰路附近的裕通路85弄口,有一排不起眼的中式三层楼房子。据《闸北区志》记载,这个“三层楼”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1937年,日寇对苏州河北狂轰滥炸后,闸北成了一片废墟,仅剩下的一处完整建筑物,便是这个“三层楼”。如今,因为旧区改造,作为重要历史见证的“三层楼”,就要被拆除了。有识之士提出,“三层楼”不该拆,应当从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遗迹的角度加以保护。”[2](p1—2)

作者首先引出看似毫无关联的新闻事件,四幢楼周围的建筑都被炸成废墟,而四幢楼却分毫无损,这本身就是个谜。从引用的新闻得知,“三层楼”是在上世纪30年代由4个有钱人合伙建造的,当时共有4幢。之所以在日寇轰炸下“幸免于难”,据说是因为当时住在楼里的外国人打出了外国旗子。以后,幸存的房子成了这里最显眼的建筑,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闸北境内最高的建筑。小说中,记者那多受命对这篇新闻进行深度报到,在深入调查之后却发现谜题越来越多。原来“三层楼”在抗战时遭到日军飞机疯狂轰炸没有变成废墟而是奇迹般完好无损的保存了下来,不是得到传说中其楼顶飘扬的外国旗的庇护而幸免于炮火,而是由当年建造“三层楼”的主人孙氏兄弟扛出的一面大旗,吓唬了日本鬼子并赶走了日本飞机,接着由神秘的大旗这个线索调查得知孙氏兄弟的身份是三国时期孙权的后代,然后根据孙氏兄弟突然消失的线索,发现“三层楼”地基之下有一座千年古墓,之后知道了孙氏兄弟失踪的原因,以及他们费尽毕生心血去挖掘古墓的种种谜题逐一解开。开头那篇真实新闻与小说里的故事情节是有紧密联系的,那是孙氏兄弟为何建造“三层楼”,以及他们为什么费尽心机铤而走险去挖千年古墓,是作为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线索而存在的。

作者引用真实新闻这种方式使读者认为小说发生的故事是真实的。比如《凶心》,开头也是引出人民网的关于神农架“人洞”的一篇真实新闻,然后作者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一年前“我”和七位大学师生自发组织成探险队,去神农架地区的野外考察却误入“人洞”的经历。“我”跟探险队在神农架新华乡南部猫儿观村一山洞里,看到手电筒触及的地方都散发着点点磷光的白骨,有几个学生的手电筒掉到地上,接着所有的女生都发出一股凄厉的尖叫声,包括男生也跟着大叫起来。有一段人的感官和环境的描写,比如身处磷火幽幽的“人洞”,心脏的跳动、凄厉的尖叫、急促的气流等等反映了恐怖的氛围及人物内心深处的恐惧。 大家迫切希望尽快逃离白骨洞,他们一直在往前走,没有走岔路也没有第二个洞,可是,和之前一路走来一样,他们居然又回到了这个没有生物活动迹象的洞里,就像画了一个三角形一样,最终又回到了白骨洞。从“通向坟墓的甬道”到困龙大阵的“进去了再也出不来”一系列巧妙的情节设计,显得诡异又自然,使读者能够在作者巧妙地设计的悬念下激发自己的好奇心,扩大了读者思考的空间。再到最后发现是由古老而神秘的幻术制造困龙大阵,是对一段爱情的诅咒,神农架白骨森森的“人洞”,是传承了一段百年的恩恩怨怨。作者轻巧机智地把远古神话与真实新闻结合起来,引领读者进入到虚实交错纠缠的悬疑故事,让读者在读小说时有一种穿越于真假之间的阅读感觉。

综上所述,那多非常擅长在真实的新闻事件上大胆虚构并借以开展各种充满悬念的惊奇故事。内容情节设置巧妙,虚实自然结合不牵强,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营造的处处暗藏着玄机充满恐怖的氛围。

三、从《亡者低语》、《清明幻河图》看那多悬疑小说的魅力

文学的发展从来就受到多种因素的推进和制约。在整个 20 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更加紧密。中国的文学生态到了新世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建立在信息科学和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之上。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也随之深切地影响到了文学的创作方式。传统现实主义纯文学大有式微之势,“文学的困境”成为思想界争论的话题。[3](P37)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网络文学突起。其中,悬疑奇幻小说、穿越小说和历史小说占了大部分比重。在网络文学的这三类主要题材中,在网络文学的这三类主要题材中,悬疑小说不仅是当代通俗文学的重要组成,而且得到了目前主流文学评论界的重视和认可。

青年作家刘弢说:“那多把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这种想象力不仅体现在小说故事的虚构,还有对贫乏的中国类型小说的诠释。因此,那多为中国的类型小说谱写了自己的篇章”。[4]

当代通俗文学是以满足一般读者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追求市场化并迎合大众口味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娱乐性,时效性和商业性。通俗文学的作品内容好看且通俗易懂,符合大众紧张工作之余的消遣娱乐。

那多的作品不只是单纯的悬疑小说,而是在悬疑小说的基础上,还添加很多新的要素,例如刻画爱情,“无厘头”式的夸张戏谑搞笑情节,勾勒人类微妙心理变化等,这些都是通过他细腻灵动的笔触和高人一筹的创作技巧呈现出来的。

(一)副线铺设隐显自如

“那多手记系列”之一的《亡者低语》,小说是以神秘的传说中的“脑太岁”作为故事的内核,解答了之前《亡者归来》故事结尾留下的何夕“怀孕”之谜以及“脑太岁”行踪的疑问,同时又增加了失聪女孩“公主”张岩和黑车出租车司机“宝宝”刘小兵的爱情故事作为全书的副线。而主线是记者那多一系列的调查,他在奉命调查“上海钓鱼案”的过程当中,不经意地发现这个城市的流浪汉神秘失踪,继续调查又发现流浪汉神秘失踪案、不可思议的异现象与各种离奇死亡案件,是和多年前逃走的“脑太岁”有着密切的联系,寄居在细胞体内的线粒体——“脑太岁”卷土重来。通过一系列的推断,明白了因黑车司机而引出的流浪汉连续神秘失踪事件,以及后来出现的类似神秘失踪的人都是被“脑太岁”附体。

张岩是黑车司机刘小兵的妻子,她以为刘小兵几天不回家是被城管抓起来,于是到城管执法队大门口闹事时认识了前来调查“钓鱼执法”的那多记者,作者从细微的情景,再通过共同元素的插入,不着痕迹地将张岩与刘小兵的爱情故事和由“脑太岁”附体而引发的一系列神秘失踪案件连接起来。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把不起眼的细微的小东西穿插在小说中,比如刘小兵为张岩自制的茶壶;张岩向那多讲述自家的家具都是由刘小兵精心布局,以及从裘老太对张岩和刘小兵的描述:“小姑娘羞答答的,内向得很。小兵把她宠得哟,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事情都不让她做。”还有刘小兵心疼张岩读唇语太累,于是把自己给她所讲的故事都画到本子上;刘小兵每天起早出门挣钱时,总是不忘在床头柜上放着一个盛着热牛奶的保温瓶等等,融言情与推理于一炉。张岩根据记者那多的多次调查的结果才知道自己的丈夫的失踪是和一系列“脑太岁”的附体有关,之后刘小兵被无良的智蚁公司绑架并惨遭活埋。知道自己的丈夫被遇害,智蚁公司幕后的力量试图掩盖真相时,她为了替被害的丈夫以及遭遇活埋的流浪汉讨回公道,不惜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策划了一场绑架案并吸引媒体的目光,将之引入受到庇护的智蚁公司的“坟场”将凶手绳之以法。

“脑太岁”附体狼狗上演“智犬杀人”,吞食“脑太岁”的蚂蚁转而食人导致大量流浪汉消失葬身于蚁腹一系列异现象,随着这些的不断出现,读者会发现,张岩和刘小兵的爱情故事在作者的穿针引线之下,把追踪“脑太岁”过程的曲折的过程和紧密的推理这两点有机的融合到了一起,主线与副线并行推行,并让“没有盛极而衰,只有还不够强盛”这条富有哲理的感悟蕴藏其中,像这样的联接都按照作者的构思使整个故事更为饱满。

(二)“巫术系列”《清明幻河图》小说的魅力

《清明幻河图》是那多创作的“巫术系列”的其中一部小说,于2008年9月在《萌芽》杂志 开始连载,至2009年连载完毕,同年10月由接力出版社出版成书。小说的故事是从裘泽和俞绛在一场拍卖会相遇开始,《清明上河图》的后半幅画作为拍卖会的压轴宝贝在拍卖准备结束时登场。《清明上河图》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北宋社会生活风俗画,高24.8、长528.7厘米。画卷以长卷形式、全景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细腻的笔法,细致并且真实地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热闹繁华景象,把当时的经济面貌、民俗风情和城乡交流展示出来。在这个长达五米多的画卷中,对人物间情节巧妙的安排以及工匠、士人、妇女、儿童、和尚、道士和相士等各种人物情态和动作精心刻画,将纷繁复杂的景物都融入到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图画里,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风俗画。有专家说这幅不朽名作缺了后半部分,关于《清明上河图》是否缺了后半部分一直以来都有专家不断地争论。《清明幻河图》作者那多借以《清明上河图》 缺失的后半部分出现在悬念迭起的小型拍卖会上,以及古老而又神秘的巫术,进而精心虚构了一系列巫术体系。《清明上河图》的全图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大致分有汴京郊野的春光、汴河码头的场景、城内热闹的街市这三个段落,小说《清明幻河图》故事漩涡的中心是上海的虹桥街道,小说主人公裘泽发现虹桥的南街与北街和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里的三个段落有着神秘的对应关系,比如虹桥的莲河码头、房屋、牌楼、酒吧、凉茶铺子等等都是仿照《清明上河图》建立起来的。小说涉及到众多中国文化的元素,大到名画《清明上河图》小到明清家具、中国古瓷等等,这些都被作者以想象力的引线连接组成一系列精彩的故事,小说的内容充满了丰富的东方想象传统,如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一般,记述了巫术、神话、历史等许多光怪陆离的神奇故事,这样的精彩内容很容易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

1.小说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体现《清明幻河图》的魅力

《清明幻河图》最早连载于《萌芽》杂志,之后由接力出版社结集成书上市。《萌芽》杂志不仅培养一批青少年作家,并且将杂志的读者群定位在工作一两年的青年读者,还有高中生和大学生。所以,《萌芽》杂志的内容贴近校园生活深受青年学生的追捧,是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青少年文学刊物。小说《清明幻河图》的内容不仅讲述古老的幻术与现代生活用品如相机、皮包、镜子等有着神秘的联系,还将幽默搞笑的校园生活完美地融入到了悬念迭起的故事当中,因而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而且小说里主人公个性沉闷内敛却聪颖的裘泽,和古董专家同时也是裘泽的老师俞绛火辣豪爽的个性,让读者印象深刻。

2.裘泽——沉稳阴柔,行事大胆冷静的男孩

单薄的身子,小小的个头,清秀的脸庞显得有点稚嫩,总是穿着自己精心裁剪的汉服,“略抿着嘴唇的神色会让许多欧巴桑忍不住要伸手摸摸他的头”这是旁人对裘泽的外表印象。裘泽身上总有一些区别于普通男孩的显著特点:头发总是长得比别人快很多,并且在学校里唯一的一位可以留长发以及可以在任何时间段进出学校的学生,思考问题遇到困难时,只要吃上一个小橘子思维就会变得敏捷起来,他的身上有一种可以辨别古董真伪的奇怪的力量。例如小说第一章,在拍卖会开始前,通向拍卖厅走廊两侧用大块汉画像石装饰,裘泽用手轻轻地抚摸一块汉画像石,然后指腹沿着汉画像石的刻痕逐渐往前移动。在他顺着手指触摸汉画像石的时候,感觉到有一股异样的感觉缓缓地流入到他心中;还有裘泽对巫术有一种旁人没有的非凡特殊的感应能力,例如在好友苏忆蓝的对联店里,他看着苏忆蓝在纸上写字的一举一动,心也跟着苏忆蓝手腕的变化而变化,他感觉到头发根和身体像是被电击过一样,一阵一阵酥酥麻麻的。这一段感官描写,把裘泽内心潜在的与巫术某一部分的特殊感应能力不着声色地描绘出来;“苏忆蓝写字很快,一个个字在纸面上跳出来,以某种频率,和着某个曲调,踏着某种步伐,舞出一连串的奇异姿态。”这一段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示裘泽内心微妙的变化,以及自己身心能够与巫术进行沟通的兴奋状态。从内在来看,他是一个性格沉稳阴柔,羞涩内敛的男孩。裘泽十岁的那一个夜晚,他唯一的亲人奶奶突然离家出走,留下一笔大额存款,此外全无音信,之后的七年时间里,他不断地去寻找奶奶。他走在南街上,被一位爱拍照的古怪老头拉着拍照,老头拍完照递给他照片,裘泽看到照片里面自己身边的有一团小黑影正在慢慢扩大便清晰。这个笼罩在灰色的雾气中一点点逐渐浮现出鬼影般的东西像是气体,又像是一团光影,裘泽知道,刚刚在自己的身边是没有这样一个人的。只有与自己很熟悉的人,才能准确地分辨这样轮廓不清的人像,这个出现在照片里鬼影般的人是他的至亲奶奶。他并没有被这种突如其来的恐慌当场惊叫扔掉照片立刻头也不回的逃走,而是“难以置信的熟悉感就伴随着一阵又一阵的战栗在心底滋生”后,决定先从古怪的拍照老头寻找一丝有关奶奶失踪的线索,这体现了他沉稳不急躁的个性。

还有作者描述他和苏忆蓝相约在咖啡店里的情节,也展现了他性格羞涩的一面,他们面对面的坐着,两个人低着头或者看着窗外发呆,两个人重复了很多次“再来一杯”和“好的”。这个低调温和的男孩在行事上却是大胆冷静。裘泽的眼睛被迷魂粉给洒中,刺痛得睁不开眼睛,没人能在这种时候帮他解除巫术,只能一个人面对,然后倒下。他在心里不断地激励自己要坚持住,并且要冷静下来一步步分析,把所有的环节都要找出来,最后他咬破了嘴,拼尽力气把画着虹桥的画投入大火中,最终巫术解除。 从这里可以看出裘泽头脑的冷静,以及不服输的个性和内心的坚强。

3.俞绛——飞扬跋扈,美丽聪明的女人

一头火红的披肩长卷发,身穿皮衣、皮裤、皮靴,性感的双唇,手里一根皮鞭,嘴里常常咀嚼着豆子,爱奢侈品牌LV包,这是裘泽最初对俞绛的印象,是美丽时髦性感的。然而,俞绛外表看似光鲜靓丽又爱慕虚荣,实则富有主见,头脑聪慧个性跋扈豪爽的女人。俞绛和瓷器鉴定专家老先生当场对质,为了让老先生信服瓷器的露胎是可以逼真的仿制,于是俞绛拿起瓷器先在手里掂了掂,然后毫不犹豫地往地上摔,这个号称价值百万元的瓷器瞬间成了碎片,接着俞绛弯腰捡起一片片碎瓷,将粘在瓷底里真正的胎芯拿出来并展示给在场的人看,证实了她自己之前的说法,这个瓷器是赝品,而且有力地证明了老先生的观点是错误的。这一段情节的描写体现了俞绛果敢、爽快利落的个性。从动作以及话语可以看出俞绛是一个自信又有术业专攻的聪明女人。在拍卖会上,俞绛手脚不停地把在她眼里没有任何价值的瓷器,一件件的扔回纸箱,她让站在身旁的工作人员捧起一件铜制的容器,工作人员以为这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宝贝,然而俞绛是这么对他说:“如果你的鼻子能赶上猪的一半就不会把脸凑得那么近,扔了,这个是夜壶。”

俞绛独到的眼光与做法不仅体现在她对古玩的鉴赏方面上,还体现在她拒绝追求者的态度和行为上。例如雷世仁老师拿着一束玫瑰花到俞绛办公室向她表白爱意,然而俞绛对他的示爱举动毫不领情,并且对雷世仁不客气地说:“你知不知道自己形象很差,我最讨厌肌肉男”、“这一招真的很老土,你知不知道啊。这从另一方面很有力地证明了你智商有问题。我真的很为你的学生担忧,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有创意和创造力,明白不?我看你是把肌肉练进了脑袋里,你怎么培养学生?”最后她把手一挥说:“自己回去好好反思。”就把雷世仁打发走了。这段话展现了俞绛泼辣的性格,而且无厘头的搞笑风格和诙谐的语言,能让读者在层层悬念中被吊起胃口的同时还能捧腹大笑。

以上是本人尝试对国内著名悬疑小说家那多的四部作品进行解读。综上可知,书名选择的巧妙、人物形象塑造的典型化、以及以第一人称记述的创作手法等都是其小说受到读者欢迎、喜爱的因素。另外,那多悬疑小说还暗含了紧张刺激的悬念、无厘头式的夸张搞笑风格、天马行空的幻想、动人心魄的爱情和构思巧妙的情节等这些吸引读者的元素。

参考文献:

[1]杨晓林.当代大陆悬疑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11.

[2]那多.幽灵旗[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5,5.

[3]高天.投向无垠宇宙的目光——浅析刘慈欣科幻小说的艺术特点[J].作家,2010,6(37).

孙犁抗战小说的独特魅力 篇4

一、浪漫而幻美的文学意境

孙犁作为热爱生活的作家, 他在抗战作品中以美感和诗意来表现生活的情绪, 创造出有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在他的浪漫主义和唯美手法所创造的优美文学意境中, 战争的血腥与残酷和现实的苦难与沉重已经被淡化处理了, 生活的韵味与风情流露出来, 显示出生命的美感与人性的精神, 也把作家对于人生独特的体验与无尽的感慨流露出来, 为抗日小说增加了浪漫、梦幻和诗意的色彩。在孙犁的小说中, 景物的描写在其中尤其引人注目和喜爱, 不仅在创造环境和烘托气氛方面发挥作用, 而且与人物描写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他的短篇小说《荷花淀》中的开头一段就把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创造出来。宁静清冷的一个北方平原上的秋夜, 如水的皎洁月光之下, 美丽温柔的年轻妻子神态安详地编织着苇席, 静静地等待着民兵队长丈夫的归来。环绕她身边的是银白的苇叶和苇席, 就如同一片洁白的雪地和云彩, 烘托着这个水乡女人。读者从中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浪漫的格调、神奇的色彩、浓郁的诗情与梦幻的气息, 也能真实地感受到童话般美妙的世界。就是这一幅水乡女子月下织席的场景成为了小说中最浪漫和幻美的意境, 也成为了一个最经典的战争生活的画卷。在这篇抗日小说中, 作家以自己那支充满温情的笔触, 有机地将视野中半透明的月光、晚风的柔和、荷香的清淡、银白的芦苇非常优美地结合起来, 在精心构筑白洋淀这一浪漫乐曲般的艺术世界和精神家园的战争场地的同时, 把一个让人迷醉的轻音乐般的文学意境营造出来。由此, 读者在深切感受到作家向往和渴望和平生活的同时, 也体会到一种对于残酷战争的无奈和疲倦。

同样, 在他的短篇小说《纪念》中, 辽阔无垠的夜空中, 那灿烂的群星幻化为一个美妙而神奇的意境, 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遐想与幽思:

从此就听不见母女两个的交谈, 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 很像一张木犁, 它长年在天空游动, 密密层层的星星, 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 播撒的种子。

经历过长久战争之后, 在辽阔平原上的一个宁静的秋夜, 面对浩瀚的星空, 无论谁都会对遥远的乡土和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亲人产生怀念之情, 这其中, 又蕴涵着多少关于生命的惆怅和人生的感悟。

而在他的小说《浇园》的结尾, 透过作者创造的文学意境, 让读者对战争岁月的生活情趣与韵致获得别样的感受:

李丹嘴里吃着甜棒, 香菊在前面缓慢地走, 也不回头, 仅仅有李丹的拐响可听到, 将他拉的很远了。新冒出的弯弯月亮下垂在天空, 与其上面出现的一颗比较大的星辰, 就好象出现在疆场广漠之中, 被人将一粒弹丸突然射了出来。

读着这情景, 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烽火硝烟之余, 出现了宝贵的片刻宁静、温馨与祥和, 也可以看出广博的大自然的美丽与宽广。在那初夜的田野之上, 一对年轻的少男少女虽然默默无语, 然而却有着非常神圣、美好和朦胧的人间感情开始在两人的内心升腾起来。透过这些优美的文学意境与自然风光的文字, 我们看到了战争中的血雨腥风背后, 那些平凡的人生与艰辛的生活之中, 依旧在散发着些许的诗意的情怀与浪漫的气息。

由此来看, 孙犁所创造出的优美的文学意境, 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的同时, 还把战争岁月中普通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的图景为我们展示出来。

二、包含诗性的优美文学语言

在孙犁的抗战小说中, 其文学语言饱蘸诗性与诗情, 显得在简洁率真之中又不乏含蓄婉转;在清丽淡远之中又充满浓郁芬芳;在隽永优雅之中又格外凝练细腻, 从总体上呈现出自然天成的效果。就象那白洋淀中的荷花与少女一样, 不仅脉脉含情而且还摇曳生姿, 在行云流水之中让其抗日小说绽放出别样的魅力和艺术光彩。同时, 他的文学语言不仅包含诗意, 而且不加雕琢与粉饰, 其中散发着格外浓郁的乡土与田园的气息。在他的小说《正月》中, 孙犁通过包含诗意的语言, 对一位纯情乡村少女在新婚前夕内心正沉浸在难以言表的无尽甜蜜、幸福、喜悦和希望之情进行了描绘:

少女每天吃饭也不下机子, 在忙碌着。全身收拾的利落干净, 头上是精心梳好的油亮头发。新婚之前的少女, 头发怎么会突然变得如此地黑, 年轻的脸上怎么总是充满红晕?当机子给少女拉动起来, 就有白布卷出她的前胸, 如同泻下小山的一道瀑布。看她微歪的头, 不断上下颤动的身子, 而有抹笑靥始终挂在嘴角上。机子在挺拍挺拍地响动着, 这就是她那心的声音。

小说中那内心憧憬爱情的少女, 优美的语言将其单纯而明净的美丽特点惟妙惟肖地显示出来。这是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光明的平凡的乡村少女, 浑身散发出青春生命的热力和气息。

在他的小说《第一个洞》中, 围绕如何挖掘地道, 在一对原本和睦恩爱的夫妻之间却爆发出一场激烈的矛盾冲突。当消除误会之后, 女主人也就对自己的丈夫没有了怀疑之心。对这样的时刻, 作家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对妻子轻松喜悦的心情进行了描绘:

植物油被灯心吸足了, 产生了爆炸, 疑心不再属于女人。当他看到自己丈夫那枯燥的脸, 眼里充满血丝, 以及一件大事完成之后, 闪耀快乐与兴奋的神采, 女人就笑了。就如同那八月十五的月亮, 飘过一片乌云之后, 身边的月亮就更美丽了。那些小花为了躲避露水的阴冷, 将花瓣合了起来, 一旦出现阳光, 就粲然开放……

在小说《碑》中, 作家的文学语言充满悲壮、哀伤和诗意, 把在残酷的反围剿斗争中八路军战士的负伤与死亡的情景隐讳含蓄地写了出来:

战士们冲出了炮火, 浑身是热烈的激情, 就象要爆炸一样。他们奋身跃进冰水的河中, 不断以枪托击打着身前的冰块, 欲尽早走到河的深处。然而当腿麻木了, 心脏收缩了, 战士们就无知觉地沉到水中去了。

而在小说《钟》里, 作家所运用的文学语言朴素而动人, 对女性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那种既痛苦又幸福的内心情感进行了细致地描绘:

当那些刚结婚不长时间就怀孕的女性, 突然膨胀和凸起的身体让她们感觉新鲜和莫名的幸福。即使自己躺在母亲身旁, 这些女性也会轻轻闭着眼睛, 手在肚子上抚摩着, 微笑洋溢在内心, 仔细去体味肚子里跳动的小生命的感觉。她们不断地在祷告, 期待着这小生命快点平安地降临。那就是女性所创造出天才的产品, 是自己荣誉和光荣的来源。

总起来说, 孙犁的文学语言虽然平易、朴素, 然而其与赵树理等作家的民间化追求显然大不一样。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并非民间话语的俗白, 是对五四新文学文人白话的简洁进行了传承, 在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并非世俗情趣, 是一种特殊的文人的情调。

摘要:孙犁在他的抗战小说中, 巧妙地融叙事与抒情、写实与诗化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以此使作品散发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情韵和气息。本文从浪漫而幻美的文学意境、包含诗性的优美文学语言对其抗战小说的独特魅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孙犁,抗战小说,意境,语言

参考文献

[1]孙犁.孙犁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2]金梅.孙犁小说状景抒情的独特性[J].天津社会科学, 1985 (4) .

小说魅力 篇5

【关键词】反语 逆转 悲剧

【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160-01

一、男主人公金佥知的悲剧

玄镇健的短篇小说《好运的一天》堪称是代表韩国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他以男人主公金佥知的悲剧为主线,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底层人民贫穷的生活。主人公金佥知是一名贫穷的人力车夫。初冬下雨的一天,金佥知撇下生病的妻子出来拉车,突如其来的好运令他倍感欣喜的同时也给他带来难以抹去的不安。为了甩开不安的情绪,金佥知拼命拉车赚钱,晚上又和朋友在酒家喝酒并大耍酒疯。醉醺醺的他回到家才发现,生病的妻子早已气绝身亡,只留下嗷嗷待哺的孩子。金佥知手里拿着妻子一直念着的牛杂汤,泪流满面,悲痛欲绝。

二、小说《好运的一天》的悲剧魅力

《好运的一天》是一部令人震惊并惋惜的悲剧小说,作家在小说内部设置了悲剧的伏笔,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将伏笔拼凑整齐,将悲剧推向顶峰,引起共鸣,凸显悲剧魅力。

1.人物形象

玄镇健挑选了适当的时代和特定人物,写出了当时社会现实。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人力车夫,这份职业就已表明他生活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还是一个底层小人物,靠拉人力车为生。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首先向读者表明主人公悲催的处境。日本殖民时期朝鲜失去主权,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作为下层中最底层的人力车夫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艰难地维持基本的生计。读这篇小说的人自然会联想到中国也有一篇相似题材的小说,就是老舍的《骆驼祥子》。祥子和金佥知虽出自中朝两国不同作家的笔下,但其生活背景和职业有相似之处,想到主人公祥子的命运,就会联想到金佥知的命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作家给金佥知安排的职业在当时社会就注定不会有好的结局。

2.情景描写

“彤云密布的天貌似要下雪,却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冷风冻雨。”

小说中的第一句描写,就交代了这是一个初冬下雨的一天。冬季本该下雪,小说里的描写也貌似即将会有雪,但天却淅淅沥沥下起雨,开头就营造了灰色的氛围,让人忐忑不安。但就在这样的一天,金佥知却遇上了接踵而至的好运,喜不自胜。两者是如此的不和谐,读者难免心中有疑虑,金佥知或许真的会发生好事,从此翻身过上好日子,作家所描绘的情景只是为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是开头的情景是作家苦心安排的,注定金佥知摆脱不了阴暗的命运。作家在小说的开头埋下了如此伏笔,正是为小说后来的发展及结局做了铺垫。

3.反语的运用

小说的题目为《好运的一天》,尽管主人公是人力车夫,小说开头的情景描写也不尽人意,但在题目的“利诱”下,期待着主人公的好运,跟随作家的步伐一步一步往下走。当发现金佥知当天生意出乎意料地好,钱也赚得满满的,心中的不安也随之散去。有了钱就可以全家吃饱,妻子的病也可以医治,不愧是好运的一天。但这一切却在结局被撕得粉碎。金佥知赚了钱,买了妻子最想吃的牛杂汤回家,却发现妻子已经死了。回想白天赚到钱心里高兴,但始终扎在心里的不安得到了证实;几次路过家门却不敢踏进去,为了甩开这个念头加快脚步拼命拉车的举动也有了依据;等生意结束却不愿回家,抓住朋友在酒家喝酒,大声喧哗,肆意说笑,并哭着说妻子死了这句话最终不幸变为现实。金佥知抓住了带给自己“好运”的钱,却失去了最心爱的妻子,自以为是好运的一天,却成为最悲惨、最不幸的一天。这时读者才领略到了题目真正的含义和作家的良苦用心,通过反语展现逆转式的结局,令读者受到震撼和打击,达到了反讽的目的。

4.象征物的设定

玄镇健在小说中巧妙地选取了恰当的象征物,令作品更加深入人心。小说中有一段描写说,金佥知难得赚了点钱,买了些小米回家,妻子就胡乱在锅里煮了一通,还没等煮熟,妻子就急忙两手直接抓着塞到嘴里狼吞虎咽,没过多久,就大喊腹痛、烧心和胸闷。通过这一段描写可以看出,妻子连勺子都撇下,两手直接抓着就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突出了他们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状况。金佥知带回家的只是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小米而已,但对于贫穷的他们来说,却是解决眼前饥饿的最佳粮食。

另外,在结局中提到,金佥知手里拿着妻子一直心心念念的牛杂汤带回家,但妻子却永远也吃不到了。当时牛杂汤是随处可见、一般人家都可以吃到的食物,但对于金佥知和妻子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金佥知只有赚钱才能给妻子买一碗牛杂汤,了却妻子的心愿。但到最后,妻子也没吃到,抱憾终身。人人都能吃到的食物,却偏偏是有些人一辈子奢望而没吃到的食物,这种现实差距和落差,突出了小说的悲剧,也是作家要批判的现实。

开头出现的雨对金佥知而言,是拉到很多客人赚了很多的钱,从而印证“好运”的“及时雨”,但也正是这场“及时雨”给他带来“好运”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最大的不幸,就是妻子的死亡。雨天促使很多人做人力车出行,给他造就了赚钱的机会,让他撞上好运,同时雨天灰暗的天空、阴郁的气氛和最后悲惨的结局前后呼应,将悲剧推向高潮。

三、结语

《好运的一天》是现实主义悲剧小说。玄镇健为了凸显悲剧,从小说题目就已埋下伏笔,用反语的手法引人入胜;在人物形象上,通过对社会现实细致入微的观察体会,选取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底层劳动人民为主人公,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深火热的处境;为了人、情和景的完美融合,他在小说情景描写也煞费苦心,开场就设定了悲剧性的暗示,营造了不和谐的阴暗氛围,为即将到来的结局做好了铺垫;最后玄镇健还善于选取恰当的事物,并赋予它们象征意义,突出底层人物的贫苦。在人、景、情三者融合下,加入的反语这一神来之笔,展现的是令人惋惜的逆转式结局,带来了震撼的同时也呈现出小说的悲剧魅力。

参考文献:

[1]郭金辉.从反讽视角透析《走运的一天》[M]安徽:安徽文学,2014:12期

[2]玄吉彦.玄镇健小说研究[J].现代文学.1988.

作者简介:

小说魅力 篇6

魏微笔下的日常是恒常又是温暖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以此遮蔽了生活的真和多面的人性。她笔下各式各样的小人物总会时不时产生逃离的欲望, 发出一声声刺耳的“尖叫”, 但是和许多“新生代”作家的笔下小说主人公在思想或行为上叛逆、狂欢甚至堕落不同, 魏微并未对人物荒诞与虚无的存在体验加以浓墨重彩的书写, 而是平静地去叙述那些逃离复回归的生活轨迹或心态历程。

《到远方去》里那个中年男人下班路上的一次不成功的“出轨”, 谁能想到三十多年来安安稳稳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不能让他心安呢?谁能想到“到远方去”的欲望总是像群蚂蚁噬咬着他的灵魂呢?《流年》中的杨婶是如此, 《校长、汗毛和蚂蚁》里的校长亦是如此。

诸此种种, 虚无的人生体验和荒诞的现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暗流涌动, 人性的多面性就在这逃离和逃离的欲望中表现出来。

但是魏微并未纵容笔下的人物尽情地宣泄这些苦闷的现代性体验, 她对日常生活的态度是宽容的更是理性的。所以这些人物仿若在人声鼎沸的大道上行进, 突然信马由缰, 拐进了一条鲜有人迹的小径, 但终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道。因而便出现了这一叙述模式:“逃离—回归。”尽管有些时候逃离后的回归是艰难的。

魏微在《异乡》中叙述的子慧便是典型。当年的子慧逃离了小城, 在异乡苦苦打拼, 稳住了生活。尽管思乡情切, “可是三年, 心里的层峦叠嶂, 回家已经成了不可想象的事情了”[2], 回到家乡后子慧悲伤地发现自己又成了这里的异乡人, 邻里亲友甚至是父母猜疑她成了妓女, 归来的失望甚至让她曾经想过自杀。但小说就秒在结尾的处理上, 作者没有让子慧自杀, 反而是“她几次爬起来推开窗户……她把半截身子探到窗外, 试了试, 然而这时二楼。她嗅了嗅鼻子, 百无聊赖地在屋里走上一圈, 后来上了床, 睡着了。”[3]做出种种逃离挣扎的子慧, 最终还是向强大的现实妥协, 继续自己的生命和生活。

回归不是妥协, 而是一种保守的智慧。绝大多数中国人一直没有宗教信仰, 缺乏来自彼岸的关怀, 现世就是他们的一切。逃离之后总要回来, 生活仍需继续。同时, 在当下正处转型期的中国, 生存依然有较大的压力, 我们没有极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做基础, 任我们肆意叛逃生活。在展现了人们存在的虚无和荒诞之后, 小说通过回归日常生活给了他们一个温柔的靠垫, 去承托和温暖这些受伤的灵魂。尽管有些时候有着诸多的无奈, 但是对人性的怜悯, 对“回归日常”这一必然性的清醒认识, 就是魏微的魅力所在, 她以体验式的日常叙述, 写出更为真实的当下中国人的人性。

魏微对现世的生活观的认同不仅体现在她对日常生活的“回归”书写;这也体现在其叙述姿态的传统与保守上。魏微不仅对两性描写慎之又慎, 而且也在叙述中有意地回避对自己价值判断的表露, 表现出对生活的宽容态度, 在小说中她通过对叙述者和隐藏作者的分离来实现这一目的。

在魏微小说中, 旁观者的视角是多见的, 她认为:“其实生活是没有原貌的, 因为每个人眼中的生活都不一样,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视角的问题”[4]。魏微尤其擅长尤以追忆性的儿童视角转移小说的叙述焦点。孩童特有的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使小说的故事情节能够较为客观的呈现出来, 而不为诸多预定的价值判断而遮蔽。小说《流年》中杨婶的离家出走, 魏微就是以小惠子好奇的孩童视角叙述微湖闸中的这一私奔事件, 让本应成为小说叙述焦点的道德评判转移到孩童眼中大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种种反映, 而无一定论, 作者隐藏在小说背后, 而让读者对这场“逃离”进行自由地是非评说。

叙述是文学作品得以存在的基础, 魏微对叙述的重视和对叙述技巧的自然运用, 表现出作者对以曲折叙述而呈现的多面人性和复杂生活的深刻思考, 同时, 表述语言和方式的曲折谨慎, 体现出魏微在叙述伦理方面独特性。

魏微通过细腻的描写把尖锐敏感的话题、复杂的人性置于一派温和的叙事氛围中使之彰而不显, 使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其中的张力和美感。这种传统谨慎又不失现代性追寻的小说创作, 回到日常, 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人性的问题, 真实与深刻的力度在此彰显。她发现了日常和传统这两大因素在小说中的魅力所在, 并践行在自己的创作之中魏微并不是简单的“往回走”, 而是在不断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文学创作新路。当然魏微和许多作家一样, 面临着创作中的一大瓶颈, 那就是如何将自我的体验式的创作言说升华到具有普世价值和人类关怀的境界。随着人生体验的逐渐加深, 我们已经看到了魏微这在这方面的努力, 其中《沿河村纪事》一文便是明证。

魏微是“70后”作家群体中坚守创作并为数不多的优秀青年作家之一, 时至今日, 他们也即将步入人生的中年, 是其人生观点和写作技巧都趋于成熟的时候。魏微意在努力开拓创作新路的理想及其实践是值得肯定并深思的, 我们期待这能够引起同时期作家们的思考, 也期待我们当今的文学实绩能向这一理想进一步的趋近。

参考文献

[1]、魏微:《“先锋死了, 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与魏微对话》, 《西湖》2008年第3期。

[2]、魏微:《异乡》, 《人民文学》2004年第10期。

[3]、魏微:《异乡》, 《人民文学》2004年第10期。

[4]、魏天真、魏微:《照生活的原貌写不同的文字——魏微访谈录》, 《小说评论》2007年第6期。

[1]、施战军:《爱与痛惜》,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年.

[2]、魏微:《“先锋死了, 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与魏微对话》, 《西湖》2008年第3期.

[3]、魏天真、魏微:《照生活的原貌写不同的文字——魏微访谈录》, 《小说评论》2007年第6期.

小说魅力 篇7

《死亡约会》是阿加莎鼎盛时期的作品之一。曾两度改编为影视作品搬上银幕, 并由本人改编为剧本于1945年搬上舞台。

本文将以该书为例, 从小说里的人物塑造, 整体情节构思两个部分来透视其侦探小说特有的魅力元素。

一、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

笔者将从表情、行为这两个角度浅析博因顿夫人的病态心理, 极其子女长期受压迫而产生的畸形心理。

她坐在那儿, 独自微笑着—向空气中看不见的东西微笑。那笑有点奇妙, 它离耶路撒冷和所罗门旅馆都很遥远……那是雅典阿克罗波利斯的少女们轻启朱唇时露出的那种奇异的、不染尘埃的笑—遥远、可爱、有一点远离尘嚣的味道。[1]

以上片段是对吉尼弗拉表情的描写。用耶路撒冷、所罗门、雅典阿克罗波利斯圣地之名与金发小女孩的微笑联系起来, 与后文的奇异、不染尘埃、远离尘嚣几个修饰词相互映衬, 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吉尼弗拉纯净无暇、不谙世事孩子般的笑。

而接下来对她动作的描写, 则反衬了金发女孩的病态心理。

她的双手放在膝上, 正在撕着、扯着, 将一块精美的方巾撕成小碎片。[2]

“撕着、扯着”, 形象的描绘了吉尼弗拉此时的行为:将方巾扯成碎片。面露漠然温和的笑容, 行动却与面部表情截然相反, 犹如精神病人般的神经质。比从正面描写更能突出金发女孩的病态心理。

老博因顿夫人像死尸般僵坐在那儿, 一动不动。终于, 她伸出舌头舔了舔干燥的嘴唇, 张开嘴……但过了一会儿, 还是什么也没说。[3]

本句是对《死亡约会》中心理最为扭曲的博因顿夫人的神态描写。用死尸形容她的坐姿, 借此在读者心里加深其心理扭曲的印象。“伸出”、“舔了舔”、“张开”三个较简单动词的排列, 生动绘出了其形象的黑暗。凸显其反面人物的形象。

二、情节的巧妙构思

结构在一部成功的侦探推理小说里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阿加莎侦探小说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正是其巧妙出人意料的情节构思。正如宋嘉扬 (2003) 所写:克里斯蒂的“谜式”小说也存在着一种构思布局, 就是为谋杀为故事悬念 (布谜) , 描绘出社会现实复杂的生活画面及各类人物的面貌 (解谜发展) , 然后出现一个惊人的结局 (解谜高潮) , 进而由侦探人员进行推理解释 (解谜的结束) 。由此引起读者对案件的深思和审美享受。

诚如她所言, 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的高潮往往是在结尾部分。而此前按常理所推出的犯罪嫌疑人通常会在最后一刻被推翻, 而最不引人注目、或在读者看来最不可能是罪犯的“圈外人”, 恰恰是真正的罪犯。当然, 此前所有不在场证明也因正确死亡时间的公布或其他一些因素顷刻间化为乌有。

接下来, 笔者将借《死亡约会》里破案线索的零碎给出, 以及叙述案件发展过程的声东击西、暗渡陈仓的手法, 尝试剖析阿加莎侦探小说的独特魅力元素。

“我从来不会忘记。”她说道, “记住, 我从来不会忘记任何东西——任何一种行为, 任何一个名字, 任何一张脸, 我都不会忘记的……”[4]

这两句话是老博因顿夫人对萨拉小姐较无礼的“问候”所作出的反应。读者理所应当认为这句话的对象是萨拉小姐。即使在前一段中, 克里斯蒂特意描写了老妇人的目光。

她毒蛇般的目光并没有看着萨拉, 而是越过萨拉的肩, 看着她的身后。她似乎不是在对萨拉讲话, 而是在对某个熟悉的精灵说话。[5]

如果单从描写来看, 读者不难分析出实际上老博因顿夫人说讲话的对象并非萨拉小姐, 而是她身后的某个人。但克里斯蒂情节构思的高明之处正是在此。本书从一开始就塑造了病态的博因顿一家。任何关于其家人匪夷所思的言行举止似乎都能从心理扭曲的角度考虑。因此, 所有关于其举止、言谈、面部表情的细致描写, 统统可以看做是对其病态的凸显。而隐藏其中的某点线索极有可能被读者忽略, 这也是为何克里斯蒂小说的解谜高潮总是出现在结尾部分。因为只有在结尾部分, 所有零碎出现的破案线索才会以较连贯的形式出现。

也许有读者会质疑, 克里斯蒂将解谜的高潮放在小说末尾部分, 那么在小说最后部分整合的线索, 将如何较好的零散出现在之前的文中呢?毋庸置疑, 克里斯蒂对此精妙的安排正是其小说的特殊魅力之一。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 所谓案件的调查者, 既包括了书中的侦探波洛, 也隐射了书外的众多读者。换言之, 书中所给出的线索必须针对二者有的放矢的进行安排。以下笔者将对其如何平衡线索的给出进行剖析。

“哈!”韦斯特霍姆勋爵夫人说道, “我觉得这些人也在所罗门旅馆住过。刚才到达时, 我认出了那位老母亲。我想, 我见过你和她在旅馆里谈过话, 金小姐。”

萨拉又羞又愧, 脸都红了, 只希望韦斯特霍姆勋爵夫人太多的谈话内容。[6]

这段话的给出, 实际是为后文发现真凶解释杀人手法时, 对读者的提示。“刚才到达时, 我认出了那位老母亲”含蓄的表达了之前萨拉小姐与老博因顿夫人谈话时, 勋爵夫人是在场的。这也与前文“她的目光越过萨拉的肩, 看着她的身后”相互照应, 表明当时老妇人说话的对象的确不是萨拉小姐, 而是站于其身后的勋爵夫人。

而克里斯蒂对波洛抛出的线索则是在第二部分的第四章给出。

她顿了一顿, 突然脱口而出, “事实上, 我出了个大洋相。”

“啊?”

波洛的耐心非常好。最后, 萨拉虽然极不情愿, 但还是艰难地描述了当时对话的情景。[7]

这段话的描述非常简单, 事实上只是简单陈述了波洛询问萨拉之前与博因顿一家谈话的经过。“大洋相”三个字已经表明萨拉告诉了波洛之前对老博因顿夫人不太礼貌的问候以及对方毫不留情的反唇相讥。由于此条线索的给出与之前勋爵夫人的出场, 言谈里无意识暗示双方谈话时自己在场的线索相距甚远, 读者很有可能只是简单一次阅过, 并未引起过多的思考。

三、总结

这便是克里斯蒂侦探小说构思技巧独特的魅力元素:在不同的章节以不同的描述手法, 对同一线索或几条零散线索反复提示, 以较晦涩或流畅自然的表现方法几笔带过。甚至故意抛出看似误导读者的关键性线索, 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犯罪嫌疑人供读者猜测, 引开其对真正罪犯的关注。从而在结尾部分, 书中侦探解释案情并反驳不在场证明时, 达到高潮迭起、超乎意料的文字效果, 真正带给读者阅读侦探小说的乐趣, 及对其情节构思的审美。

参考文献

[1].晓苏, 2007, 文学创作与环境描写, 《创作研究.当代文坛》5:91-93

小说魅力 篇8

《嫌疑人X的献身》等作品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根本原因当然是源于作品自身的魅力。本文想通过对《嫌疑人X的献身》的分析, 从独特的风格、立体的人物形象及多元的主题这三部分来探明, 在如今推理小说盛行的时代, 东野作品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是如何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1 独特的作品风格

结局或是谜底的设计, 可以说是推理小说的最大魅力。通过对登场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各处埋下伏笔, 甚至有时会利用一些叙述手段使得读者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 最后在谜团解开的时所带来的冲击和意外, 正是推理小说迷读推理小说的最大的乐趣。和纯文学不同, 推理小说除了故事性以外, 必须兼具意外性以及布局的合理性。

《嫌疑人X的献身》和一般的推理小说的推理叙述方式不同, 全书有十九章, 但是开头的两章就已经将谁是犯人、犯罪的过程及犯罪实施的结果这三大推理小说的重要因素全部呈现给了读者, 可以说将一般逻辑上的谜底已经解开了。读者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谜底, 所以在接下来的内容当中, 应该就是看警方和犯人之间的较量了。殊不知, 这正是东野圭吾对全书布局的精妙之处。当真正的谜底揭开, “献身”一词的真正意义得以阐明的时候, 不由地会为作者的缜密布置感到佩服。

东野圭吾的其他作品中, 也是通过巧妙地伏笔设置, 吸引着读者一直将作品看到最后。可以说读者对东野的每一部新作都有着新的期待, 熟悉东野作品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 就是不管作者用何种叙述方式, 作品的最后总能让人有惊喜。这种惊喜或是落差, 可以说是吸引推理小说迷的最大优势。在现今推理小说众多的市场中, 如果没有足够巧妙的构思是无法长期吸引读者的。

《嫌疑人X的献身》这部小说中, 对于环境的描写很少。细数之下, 也就只有四五处简单的描写, 奠定了作品的冷色的基调。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及人物会话也是趋于平淡的风格, 没有什么激烈的场面。全书的遣词造句精炼简明, 并没有过多的渲染技巧, 可以说整个小说都是用一种接近真实的朴实语气来展开剧情的。

这样的风格和东野自身的性格及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东野圭吾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的工学部电气工学专业, 毕业之后进入日本电装株式会社担当工程师。在工作的同时坚持写推理小说, 后来辞去了工作, 到东京一心从事写作。不少评论家对东野的理工科出身颇有非议, 认为他不是纯粹的小说家, 甚至有人认为他小说方面的学习不足, 从而质疑他写小说的资格。但是这种“不足”却恰好成为了东野独特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因为他是工程师出身, 所以思维缜密, 语言简洁明了, 与推理小说对作家的要求是符合的。比起超越了大众的社会学家或是文学家的作品, 东野的作品更能为普罗大众所接受, 这个“不足”正是他的推理小说的优势。

不仅是《嫌疑人X的献身》, 东野的其他作品也都是言简意赅, 没有过多的冗长句子和晦涩的语言。可以说是用尽量简洁的表达、客观冷静的角度向读者传达了最大的信息。读东野的作品, 可以感受到文章中透露出来的知性、布局的秩序以及稳健的节奏。这种节奏和前面所讲的巧妙伏笔相得益彰, 使人开始读东野的作品后便欲罢不能, 总想一口气看到最后。

2 丰满的人物形象

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是一部优秀小说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推理小说在注重推理和解谜的同时, 在人物塑造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有名的推理小说已经在读者心目中塑造了众多的经典人物形象。也正是通过这些人物, 使得作者的各种技巧和安排在小说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花冈靖子、汤川学及主角石神哲哉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花冈靖子算得上是坚强与软弱的矛盾结合体。对前夫的忍让和软弱导致了后来局面无法控制, 混乱中前夫被杀;对石神的言听计从虽是出于无奈, 但也体现了她六神无主时的慌乱和无助。但是为了保护女儿, 她又表现出了作为母亲的坚强和韧性。之前对前夫的隐忍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出于保护女儿的目的, 在前夫被错手杀害以后, 主动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希望能帮女儿推托责任。而在知道了石神的真正意图后, 内心的愧疚和谴责又显示了她善良的一面。她虽是犯人,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可以说是生活中的受害者。读者无法对其进行严厉的谴责, 更多的是对她的同情和惋惜。也正因为她本身具有复杂的故事, 却仍然保持着善良美好的一面, 才会吸引石神为她开脱罪名, 展开一系列的设计和布局。

汤川学是东野圭吾塑造的一个名侦探, 在之前的系列短篇中也有出现, 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且具超群推理能力的人物。他在生活上非常随意, 甚至有时会让一般人无法忍受。比如他爱喝咖啡, 却对咖啡要求不高, 经常用不干不净的杯子喝速溶咖啡。但是涉及到案件推理时却异常地敏锐。比如和石神一起去买便当时, 石神对着玻璃倒影叹气, 叹息自己头发变稀薄了。这对一般人来说是最正常不过的行为了, 但是对汤川来说却是极为重要的启示。读到作品最后就会明白,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汤川对石神产生了怀疑。这看起来最寻常不过的细节, 却是破案的关键。因为这个普通的行为对于心无旁骛、一心关注数学的石神来说就是异常。

不过推理能力超常这一点在推理小说里并不特别, 仅靠这一点恐怕满足不了读者。汤川这个人物能够让读者记住, 除了推理小说中必备的超强推理能力外, 还因为作者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各种感情纠结的人。在精心设计推理结构的同时, 作者也设置了复杂的感情线索。与石神重逢时的喜悦、怀疑故友石神时的矛盾、真相大白后为失去一个强大对手时的惋叹……在客观冷静分析的同时, 也富含这“人情味”。这让的人物形象是鲜明的, 也是立体多层次的。

在数学天才石神的形象塑造方面, 很多是通过侧面或他人的评价来体现他的能力的。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建立起了一个冷静、理性的数学天才的形象。然而正是这么一个看起来任何时候都很冷静很理性的人, 内心却隐藏着强烈的情感。从开始决定帮助靖子母女开始, 石神一直以一种沉稳甚至是冷酷的态度去处理一切的事情, 面对警察的盘问也显得不慌不忙, 让人觉得似乎没有事情能动摇和打倒他, 甚至是面对自心爱的女人, 他依然显得冷静异常。然而, 当他精心设计和准备的计划最终被打乱了, 无法再保护自己心仪的人的时候, 他内心的感情终于爆发, 在小说的最后, 石神的失态让读者感到震撼, 也为他的献身精神及爱的分量所折服。

能塑造出独特的人物形象, 既是作者的技巧和能力的体现, 也是判断一部小说是否成功的一个手段。综观东野圭吾推理小说里的人物, 虽是虚构的却又真实地体现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复杂和多样的人类情感。《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石神, 《彷徨之刃》中为女儿报仇的长峰, 《信》中为弟弟筹集学费而犯罪的刚志……和传统侦探推理小说中的为了得到利益铤而走险、利欲熏心的犯罪者不同, 东野作品中很多主人公都是为了心爱的人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东野的小说不仅提供了推理的乐趣, 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能让引起读者的思考或是讨论, 甚至是批判, 这也算是作品的一种魅力。

3 多元的主题

推理小说的伏笔、构思的设置非常重要, 但是这些伏笔和构思具体在小说内容中如何展现, 就需要一定的载体, 也就是故事。故事的主题如果千篇一律必然会让读者觉得索然无味, 毫无新鲜感。而东野的推理小说结合了不同的主题要素, 总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传统的侦探小说多是黑白分明, 对正义进行赞颂, 对罪恶进行批判, 或者说法理和情感是对立的。而东野圭吾的小说多处于这两者的中间地带。如为女儿甘愿背上罪名的靖子、在法理和友情之间纠结的汤川、为心中单纯的爱恋而触犯法律的石神。这些人物的情感表现或动机都可以说和传统的正义是不相符的, 但是读者看完小说后也很难做出明确的定义, 究竟他们是属于善还是属于恶, 取而代之的是痛心、同情、惋惜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受。

小说里的侦探并不完全是正义的化身, 犯人也并不一定是罪恶的代表。不管哪一方都具有人性的弱点, 都在法理正义及道德情感之间游离。里边的人物都是混乱的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复杂人性的缩影。东野的很多作品中, 解开谜团的关键不限于科学的推理, 而在于对人性的观察。而人性、人与人之间的爱和恨, 可以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东野的作品可以说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

东野圭吾自己也在采访中说过, 他总是在向不同的领域挑战, 总是写同一种东西, 不仅自己会生厌, 读者也会厌倦, 所以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关注新领域主题的态度。正是这种挑战新事物的态度让他的小说主题总能和时代结合在一起, 甚至某些题材的选择还早于社会的潮流。也正是这种精神, 使他的小说总能给读者带来新鲜感。

东野的理科背景让他在相关方面的触觉相当敏锐。如1993年的作品《分身》中的克隆人题材, 刚写的时候各界认为那只是杜撰的故事、虚构的童话, 但是两年后克隆羊的诞生, 小说才引起了大家的再次关注。脑部科学、生物科技等科学科技领域的尖端前沿的信息在他的多部小说中都有出现。

而喜欢运动的东野也把自己的喜好融入和小说当中。中学时参加过剑道部和棒球部, 大学时也曾是箭术部的主力。这些经历很多都融入到了作品中, 如《放学后》的主人公就是箭术部的顾问, 《魔球》中的棒球, 《单恋》中的美式足球等。这些不同的元素也能满足不少读者的猎奇趣味。

而曾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也是能引起读者共鸣的重要素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青少年的保护、社会诈骗、教育及亲子关系等话题是各种社会问题的体现。东野圭吾将他巧妙的谜团构思和意外性和这些社会及人性的问题结合起来, 产生了更加强大的故事性, 吸引了更多的读者。

本文主要通过对《嫌疑人X的献身》的分析, 探究了形成东野圭吾小说魅力的因素。总的来说, 东野圭吾的作品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叙述方式,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创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些都是吸引读者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 东野的小说不仅是推理小说, 还和社会现实和人性相结合, 不断地挑战新领域, 持续地给读者带来新鲜、深刻的体验, 在享受推理乐趣的同时, 也能引起读者会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这可以说是东野小说的深层魅力所在。S

摘要:东野圭吾近年备受瞩目的日本推理作家。2007年以来, 中国大陆出版业大量翻译引进其作品, 在图书市场掀起了一股“东野热”, 引发读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将以东野圭吾的代表作《嫌疑人X的献身》为中心, 尝试从写作手法、人物塑造、主题元素等三个方面探究其吸引读者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嫌疑人X的献身》,推理小说,东野圭吾

参考文献

[1]別冊宝島編集部.『僕たちの好きな東野圭吾 (宝島SUGOI文庫) 』[M].日本:宝島社, 2009.

[2]竹端直樹.『中国東野圭吾ブーム』[N].朝日新聞, 2010-9-2.

[3]林依俐.东野圭吾专访[J].挑战者月刊, 2005年7月号.

小说魅力 篇9

翻开浩瀚的英美文学史卷,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无疑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他不仅是美国短篇小说家和著名诗人,而且是文学评论家。

爱伦·坡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文豪辈出的时代。欧文和库柏以美国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为题材,以浪漫的笔调,勾画着童年美国的形象。爱默生宣扬着自己的超验主义,霍桑则用自己抽象的善恶观来观察剖析美国社会。朗费罗和惠特曼则用诗歌来表现美国的年轻和活力。而坡的短篇小说创作,“既不同于欧文浪漫传奇的轻灵,也有别于库柏长篇巨制的恢弘。他另辟蹊径,开创了美国侦探小说之先河,同时又深入探究描写了人类心理和情感最隐秘的角落。在他的作品中,恐怖和美丽奇特地结合在一起,理智和疯狂难分难解地并存,扩张着读者的像力,试探着读者的承受力,给他们一种恐怖和奇橘的享受。”(刘海平,王守仁,2000:246)

所谓恐怖小说,一言蔽之,就是让读者产生恐怖感情的小说。恐怖小说可以分为心理性恐怖和神秘性恐怖两类。坡的恐怖小说多为心理性的恐怖。这种恐怖不是局部的,而是弥漫于作品的各个方面。“这种作为美学范畴来追求的恐怖,带给人的不仅是感官的恐怖,也是思想的恐怖。且思考得愈多,愈觉得那危机重大而深远。这里是一种延续不断的惊恐,它的美学价值不在于自我释放的快感,而在于它那延绵不断的思考。”(李伟昉,2005:85)

正是因为如此,在坡的大部分恐怖小说中,“读者时而能感觉到理性和疯狂、常态和怪异之间的巨大张力,时而又发现对立两极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很难确定故事中人物,以及故事叙述者在描写某一情节时的心理状态,这样连情节本身的真伪也成了问题,这最终又对读者的反应产生影响。”(刘海平,王守仁,2000:248)

2《厄舍府的崩塌》(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1)故事概述

《厄舍府的崩塌》是写理智的崩溃。一个古老家族的孪生兄妹住在一座令人窒息的幽暗古屋里,妹妹多年疾病缠身,哥哥因思想久被压抑而精神失常。妹妹病笃,哥哥邀请挚友前来做伴。哥哥曾把妹妹放入棺材,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妹妹又破棺而出,死在已经晕死过去的哥哥的怀里。朋友仓皇逃出,古屋在风雨中倒塌在屋旁的池塘里。(常耀信,2005:97)

2)情节分析

在《厄舍府的崩塌》中,坡通过对三个人物:罗德里克·厄舍、玛德琳小姐和叙述者的描述,营造了恐怖的气氛。故事开头便成功地制造出令人悬虑不安的紧张气氛,为故事奠定下“忧郁”的基调。

“那年秋天的一个沉闷、幽暗、静寂的日子,暝云低低地垂压着大地,我单身驰马穿越一片无比荒凉萧索的原野;黄昏的阴影渐渐来临,终于发觉愁云惨淡的厄舍府就在眼前。不知为何———一看到这幢府邸,一种难以忍受的阴郁就涌上心头。”(刘象愚,2005:41)

这样的开头无疑使读者感受到了这座古屋阴森的气氛。接着故事步步深入,气氛愈益紧张。孪生兄妹,一个肉体在腐烂,一个精神在解体,两者又同古屋的崩溃相互衬托。这篇小说给我们最震撼而直观的印象是“房屋”的倒塌和房屋主人倒地而死两个形象的相互重叠。

《厄舍府的崩塌》是用第一人称叙述出来的与经验世界不同的独特世界。叙述者是连接虚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中介。叙述者“我”是一个与罗德里克·厄舍童年时代就相识的老朋友,遵从厄舍的召唤,来到厄舍府,并且叙述了来到厄舍府的路上所见所感以及到了厄舍府之后所经历的一切。最为重要的是,“我”是厄舍府兄妹双双死亡和厄舍府顷刻间倒塌的目击者。

哥哥罗德里克是典型的坡式主人公。他深知自己在失去理智;他请“我”前来伴陪,观察他理智崩溃的可怕过程。他明白地告诉“我”,他犯了精神病,快要在疯癫中死了。“我”终于悟出,他的异样阴郁的心情,多半是因为他心爱的妹妹重病缠身,他们彼此之间有无从理解的共鸣,抑或有乱伦。罗德里克谱悲曲,画恐惧幻想图,读追思亡魂的书。他在屋内漫无目的地徘徊,眼睛暗淡无光,声音颤抖。妹妹玛德琳的尸体入殓七八天后,破棺上楼,满身鲜血立在门口,罗德里克知道死是解脱。

妹妹玛德琳从未开口说话,且没有在任何时候露面。她在被抬进阴森的地窖之前,便已晕死,并被人放入棺材。而随后身披裹尸布的她在撬开棺木后,吓死了她的哥哥,又吓跑了其他人。她在文中被比作鬼、幽灵,在房间悠来荡去,令人全身起鸡皮疙瘩。

3)小说的艺术魅力

坡尤为重视故事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他认为,为取得完整的效果,故事篇幅以读者能一口气读完为宜。下笔要开门见山,从始至终,字字句句要丝丝入扣,围绕故事欲达到的“单一的效果”而环环相接,删去多余的描述。(常耀信,2005:94)

坡在《厄舍府的崩塌》中运用了图画、诗歌、音乐和故事中的故事等文学形式,并通过对各处细节的描写和不同场景的安排,巧妙地设计了故事,让通过一个阴森的古屋、窒息的摆设、昏暗的夜晚、奄奄一息的少女感受到故事中的恐怖气氛。故事中的亮点所在是《闹鬼的宫殿》(The Haunted Palace)这首诗歌。厄舍便是“闹鬼的宫殿”,两者之间存在许多类似。“诗中以建筑术语描写人类的心灵。”(柯恩:165)通过诗歌来表现古屋的恐怖,宛如走进了鬼宫。爱伦·坡有意设计了诸如“那触景生情的冗长悼歌始终在耳边”、“六弦琴”、“那怪诞的曲子”等音乐。而这些由爱伦·坡专门设计的音乐的音响效果能够烘托恐怖主题。

全篇毫无主题以外的蔓枝败叶,巨厦、巨厦主人、荒凉的景色、凄冷的秋天都和谐一致,文笔色调与主题也相符,坡以冷漠瑰丽的文笔一气呵成。结构紧凑,气氛阴森。坡把大家置身在深夜的一间房内,起初听到患癫痫病而亡的少女在棺材里醒来的微弱挣扎声,继而听到棺材裂磔磔,俄而只见形销骨立的少女披着血迹斑斑的寿衣出现在眼前。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描写固然荒诞无稽,但仍有一股恐怖的魅力紧紧攫住读者。(陈良廷,1998:4)

4)小说的主题探寻

坡说过:“一个美丽的女人的死亡无疑是世界上最具有诗意的主题。”坡笔下的女子神秘莫测,都是世间罕见的美人,但却常常“直接导致了自己或他人的可怕的死亡事件,几乎到了美(女)和恐怖不仅同时出现,而且非美(女)部恐怖,无恐怖不美的地步”。(刘海平,王守仁,2000:253)诚如《厄舍古屋的倒塌》里玛德琳就在被活埋后第八天披着尸衣回来,抓住了她的哥哥,罗德里克·厄舍就这样死去。

《厄舍府的崩塌》的故事发展交织着坡一贯的两大文学主题:美(女)和死亡。(刘海平,王守仁,2000:252)很明显,这篇作品绝不只是讲述了一个惊辣的传奇故事。在《厄舍府的崩塌》中,坡一方面讲述的是人类灵魂与死亡斗争的剧痛;另一方面,说的更确切些,其核心是爱情,神秘的,将双方紧紧吸引自至致命的爱情。

幼时对妹妹的好感在长大后的哥哥身上扭曲为敌对情绪,之前的喜欢变成之后的虐待。这种被压抑的感情在成人之后的罗德里克身上凸显无遗,并最终导致乱伦的产生。这种因乱伦产生的负罪感使其更加沉默寡言,害怕别人会谴责或嘲笑他。他既爱妹妹,又怕见到她。尽管有儿时的朋友帮助他摆脱精神上的苦闷,但是他最后的毁灭还是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哥哥也被妹妹所深爱,而这种双方的爱,造成了偏激与社会的不认同感,从而导致了双方死于心力交悴。主人公既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如此的爱最终总是让人为之痛惜。要达到爱情的永恒的最好方式只有让厄舍家族灭绝。

爱伦·坡着意描写人的内心世界。他“似乎一直在探究着醒与梦、思与物、正常与变态的疆界,寻找着人内心最隐秘处的某种渴望突破和跨越分割这些领域的界线的冲动源头。”(刘海平,王守仁,2000:246)因此,尽管这部作品写在一百多年前,但至今仍继续打动我们,其主要原因或许就是他所描绘的恐惧、紧张、骚动不安、绝望也正是现代人的困境。这种恐惧在我们灵魂之中引起反响,使我们意识到自己心灵深处的隐秘深渊。

3 结束语

萧伯纳曾声称:“美国出了两个伟大的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和马克·吐温。”(陈良廷,1998:1)作为19世纪美国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坡对短篇小说题材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并对其创作理论作出了纲领性的论述,被誉为短篇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开拓者。而作为现代读者的我们通过上述分析,在名篇《厄舍府的崩塌》中,可以看出爱伦·坡成功地使各种创作技巧服务于恐怖的艺术效果,表现了他的创作主题。《厄舍府的崩塌》也因此成为演绎心灵恐怖的名作。

参考文献

[1]爱伦·坡.厄舍府的崩塌[M].刘象愚,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

[2]爱伦·坡.爱伦·坡短篇小说集[M].陈良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常耀信.精编美国文学教程(中文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4]刘海平,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柯恩.美国划时代作品评论集[M].朱立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8.

[6]李伟昉.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曹曼.追求效果的艺术家[J].外国文学研究,1999(83):88-91.

[8]史秀冬.爱伦·坡在《厄舍府的崩塌》中的心理分析方法[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4):14-17.

上一篇:广播信号下一篇:警示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