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提升(精选10篇)
语言提升 篇1
一、聚焦认识模糊处
汉语的词汇很丰富,有的词语意思虽然相近,但仔细比较还是有区别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细细琢磨,加以区别。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垂”是一种姿态,是属于蜘蛛的姿态,当大风来临的时候,这种姿态透露出蜘蛛的机灵,同时也折射出蜘蛛逃离的急切。可教学这课时,有些学生认为句子中的“垂”可以换成“掉”,如何让学生区分“掉”和“垂”的不同之处,体会文中“垂”的精妙呢?我通过动画,先演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垂”的意思;接着,我又演示苹果、文具盒从高处掉下的情景以及小白兔耳朵和柳枝垂下来的样子,比较“掉下来”和“垂下来”的异同。这时学生明白了,如果一头向下,另一头还连着,就用“垂下来”;如果另一头也完全分开了,就用“掉下来”,文中蜘蛛从网上下来时有蜘蛛丝连着的,不会掉下来,而是垂下来的。最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想象蜘蛛沿着“垂”下的丝线逃离的情景,感受蜘蛛在大风中的机敏。
这样教学,把摄取—消化—运用融为一体,语言文字清晰地呈现在孩子眼前,体会到了“一字一世界”的韵味。
二、驻足知识盲点处
盲点一般是指老师和学生留意不到的地方。有些语言形式,看起来很熟悉,很简单,但学生不懂,老师也常常容易忽略,比如《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学生在幼儿园时已经耳熟能详,可学生复述故事时,仍然不会运用文中“又()又()”的词语形式来讲述小猴子下山所见。于是,我先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一路上为什么那么高兴,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勾画出玉米、桃子和西瓜;再让学生读课文,想想文中用了什么词语告诉我们这些东西很吸引人?并相机在图画旁边板书: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接着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用上这些词语有什么好处?要是小猴子闻一闻、尝一尝会是什么味道?你会用“又()又()”的形式来说说好吃的东西吗?
结果学生说出了很多“又()又()”的词语。最后,我再次让学生复述故事,学生都能用上“又()又()”的词语,说得有声有色,让人垂涎三尺。
通过图画、板书,以及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独特语言形式的作用,学生感受到了玉米、西瓜、桃子的强大诱惑力,看一个爱一个,爱一个丢一个的猴子跃然纸上。由此可见,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敏锐的听觉,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语言生发点,引导学生用心揣摩特殊的语言形式,变盲点为亮点。
三、善用文本空白处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也留有耐人寻味的“空白”。在教学中要是能巧妙运用这些空白,就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如第五册的《给予树》,课文结束了,但并没有提到小女孩是否收到了金吉娅送的洋娃娃以及收到洋娃娃以后的反映。于是,我设计了小练笔:“圣诞节那天,小女孩收到了洋娃娃,____。”让学生对金吉娅收到礼物后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拓展描写,使学生对“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有了难以磨灭的深刻体会。有个学生是这样写:她抱着那个披着金色的长发,眨着碧蓝的眼睛,穿着漂亮的长裙子的洋娃娃,看了又看,亲了又亲,爱不释手。她自言自语地说:金吉娅姐姐,谢谢你!是你帮我实现了美好的愿望。现在我不再是一个人了,我会好好爱护它,把它当作最好的朋友,陪着它玩耍,抱着它睡觉……
语文课是加法的艺术,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文本之外的内容,通过补白、发挥,让文本更丰满、更具体、更生动,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让空白处色彩斑斓,情深意切。
四、模仿表达独特处
文本是作者心声的吐露,是作者独有的心灵体验,因此不同的文本往往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语言表达。老师要有文本意识,针对不同文本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孩子们在语文的百花园中流连忘返,沉醉其间。如《穷人》是大文豪托尔斯泰写的,当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后,作者有一段精彩的心理描写:“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段话为了突出桑娜的忐忑不安,用了四个“?”,有担心,有怀疑,有害怕;三个“!”,有释怀,有肯定,有担当。五个“……”把这些复杂交织的感情连在一起,读来让人动容,体现了标点的无穷魅力。教学时要抓住这些独到的、极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学生细细品读、积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仿写自己忐忑的心理活动,如走夜路,一个人待在家里,发试卷等等。
有位学生写偷玩电脑:“突然听到外面门“吱嘎”一声,是老爸回来了吗?他会说什么呢?谁让我偷偷玩电脑!……是他进房间了吗?……没有,他还没有进来!……我赶紧关电脑!……可也来不及了!为什么玩电脑的瘾头总是那么大呀?……爸爸会批评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批评一顿也好,我不该不经过他同意就自己玩,更不该作业没有做完就先玩!”这位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灵活使用标点符号,把偷玩电脑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得淋漓尽致,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挖掘训练点,进行最优化、最有效的语言训练,让学生得意、得能、得法。
语言提升 篇2
一、谐音组合法
谐音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借助于音同或音近的语音特点来表达意思,从而造成一种特殊效果的语言现象。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谐音效果将相关联的字进行组合使用,会取得出其不意的语言表达效果。如江门市蓬江区紫沙小学用“榕·熔·嵘·荣·融”五个字来概括学校的优化发展。“榕”内涵为“榕树风格,滋养精神”。学校以校园中的榕树为切入点,打造“榕树文化”,滋养师生成长。“熔”内涵为“师资熔炼,提高素质”。学校立足校本培训,“打造名师森林工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嵘”内涵为“琴棋书画,头角峥嵘”。学校积极开设各类特色项目,让学生个性张扬,崭露头角。“荣”内涵为“阳光竞争,分享荣光”。学校以“阳光竞争”为平台,以“趣味、赏识、监督”为原则,让“阳光竞争”改变习惯、改变心态、改变性格。“融”内涵为“继承创新,融会贯通”。学校教育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融会贯通,向社会输送新型人才。这样,不但让语言中的谐音成分跟该语言的语音结构有直接关系,更重要的是它还跟一定的文化相联系,充分展示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结构相似法
相似的语言符号用相同的语言结构来表达就会达到特殊的效果,这说明语言的魅力不仅表现在语言符号上,还表现在语言的结构上。例如《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5日)刊登的一篇文章《以德立身与以文润身》阐述了一个人要做到德才兼备,就要注重道德修养,以德立身,而加强道德修养,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以文润身。而以文润身与以德润身又是有机统一的:优秀的文化典籍中饱含着对真善美、对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规律性认识,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涵养我们的气质和品位,从而促进我们道德素养的提高。“以德立身”和“以文润身”虽然强调的是不同的两个方面,但由于结构一样,让人眼前一亮,记忆深刻。
三、词组重叠法
就是以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来概括出文章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而且让词组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和逻辑上的递进。例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总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纪实时用了“奔头、干头、盼头”这组词语来概括。文章用“学校对接企业 共同发展有奔头”、“教学对接行业 服务经济有干头”以及“课程对接岗位 学生就业有盼头”来挈领全文,准确地表达了要阐述的问题,让读者一目了然。(《中国教育报》2014年5月12日)
四、形式创新法
广告语、俗语等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在运用语言时若能将大家熟悉的一些广告语、俗语等语言形式创新变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体现出中国语言文字的特殊魅力。《江门日报》记者2014年4月10日在报道暴雨过后蔬菜受损、生姜等蔬菜价格大幅上升时用的标题是《蔬菜“很受伤”、又来“姜你军” 》。标题非常吸引眼球,特别是“姜你军”三个字,诙谐中暗含着菜农和市民的无奈,可见语言文字内涵的丰富性。再如广东卫视2014年6月14日在报道足球世界杯荷兰对西班牙赛事时用了《双星闪耀,打得“牙”痛》这个标题,非常风趣地写出了西班牙输掉赛事的那种尴尬、失意,给部分球迷乐上添乐,也分享着语言带来的美妙。
五、实地取材法
在运用语言文字时如果能结合生活中的人名、地名或单位名来灵活运用,不但会令人感觉亲切,而且因标识性强,在表达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例如在2013年由江门市旅游局举办的江门旅游广告词全球征集活动中,来自辽宁沈阳的马良俊设计的“江通四海,门迎天下”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并赢得了3.8万元奖金。“好记”、“大气”、“有内涵”,“将‘江门二字藏于广告词中,让人一看,就知道‘江门, 有很强的标识性,过目难忘。”这是获奖的主要原因。
中国语言文字是极其神奇的,内涵也极其丰富。除了以上五种创新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外,还有数字概括法、移花接木法、巧用修辞法等等。当然,不论哪种方法,在具体运用时需要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语言运用的智能。
语言提升 篇3
一、探索实践契机,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在很多时候, 学生们会在一些需要用语言表达的场合畏首畏尾, 甚至说不出话来。就比如说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 除了姓名等一些基本信息之外, 很少学生会说其他东西。除了基本信息之外, 其他的内容需要先通过思考, 再组织好并表达出来, 学生们在这种情况下觉得很难做到, 于是就出现了无话可说或简单两句话介绍。这也是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弱的体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们进行这方面能力的训练。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为学生们提供表现的机会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的过程, 师生的对话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或讨论, 都是一种有效的提升沟通和表达技能的有效方式。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们拓展思维, 组织语言并表达出来。教师不仅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检查学生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学生们提供了表现的平台和展示的机会。同时, 教师还可以通过点名的方式来训练一些平时说话少, 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 让他们能够加强锻炼, 提高上课的积极性。
2.增强学生的思维及反应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不是表面的咬字清晰和发音准确, 而是内在的思维能力及反应能力。一个人要表达连贯, 逻辑清晰, 就必须具备敏捷的思考和反应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 有这样一种常见的现象, 某些学生在写作方面表现得很突出, 文章非常优美, 表达非常准确连贯, 但在课堂上回答教师的提问时, 却总不能准确连贯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从这样的现象可以很明显地看到, 一个人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是不一样的, 毕竟在写作的时候有很多的时间去思考和修改, 而口头表达方面更注重一个人的即时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尽量让学生们多说多练, 单靠写作训练是不够的, 这并不能代替口头表达的训练。针对不同的问题, 教师可以给定不同的思考时间, 也可以采用一些“快答”的方式, 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回答, 以培养学生们的反应能力, 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的内容
语言表达的训练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枯燥乏味的, 也有一些人会认为“说话”是我们每一天都会做的事情, 还有必要去训练吗?实际上语言表达也是需要实践的, 通过相应的实践和训练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有感情, 更有说服力。如果教师能够结合相应的知识和所学习的课文进行实践, 相信语言实践会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语言表达训练活动。在平常的课文讲解中, 教师可以结合所学课题展开语言实践训练, 也可以根据相关的课文内容进行拓展,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1.开展语言实践训练
在语文的教学中, 有些课文非常适合开展语言实践训练,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课文, 领会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再用适当的方式把人物的对话展示出来。比如说在学习了课文《半截蜡烛》之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来表演这个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 由始至终都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但在紧张之余, 母子三人却又要保持镇定, 在这种紧张和镇定交织在一起的氛围中, 母子三人是如何通过有技巧的语言和行为化险为夷的呢?像这样一个精彩的对话和交流, 很值得学生们去体验和实践。而这篇课文内容的本身也是非常有趣的, 学生们在实践中也不会觉得枯燥无聊。
2.拓展口语交际训练
拓展口语训练就是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 把握不同类型课文的特征, 在学习完课文之后进行拓展训练。比如说六年级语文下册中, 第一单元主要是写景及游记, 包括《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这几篇文章。在学习完景点的介绍及景物的描写技巧之后, 可以开展相应的口语表达训练。
在练习1中有对应的口语交际训练,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们进行谈话: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参观访问, 请你做个小导游, 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并明确相关的要求, 如要用介绍的口吻, 语言要亲切, 表达要清楚。同时指导学生们对相关的表达内容合理地组织好, 如家乡有哪些特点?自己准备选择哪方面介绍?可以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先粗略地打个草稿, 再分组进行练习, 最后通过评比选出“优秀小导游”, 并让他上台展示, 另外也可以安排几个学生扮演游客, 让游客和导演自由地进行交流。
综上所述,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机会, 特别是对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师不仅要重视, 还要善于抓住课堂中的可利用机会开展有效的训练, 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们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语言表达和实践是语文学习的外在表现形式, 也是学习语文的最根本目的。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都必须要与他人进行交流, 而语言的表达能力就是交流和谐顺畅的关键。写作是语言表达的书面形式, 而直接的语言表达实践更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学习的。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不仅要训练学生写好作文, 学会组织语言并表达出来, 也要重视学生口头的语言表达训练, 提升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要谈的就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如何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实践,语言表达,课堂活动
参考文献
[1]郭志林.浅谈小学语文的语言表达教学.《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中) 》.2014年第2期
[2]孙翠.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年第32期
聚焦语言,提升阅读能力 篇4
一、重视积累,了解学情激兴趣
字词是文化之源,是构建语文大厦之砖瓦。面对六年级学生,词语教学不应只是单纯的词语学习,更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字词学习,积累词汇,培养语感。
1.板书课题,聚焦“鞋匠”
由理解“专门做鞋子的叫——鞋匠”,生发开去,说出“花匠、木匠、铁匠、教书匠……”这一类词,提炼出“工艺技术特别高明的人,叫——能工巧匠。”“在某一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叫——巨匠。”词语理解与积累运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以一串十,归类记忆。
2.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学概括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简要概括每件事的内容。
2.学生交流,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的能力。
三、感悟变化,聚焦语言觅智慧
1.聚焦写得最具体的第一件事。细读1~5小节,思考:林肯当选总统,首次在参议院演说,参议员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关键词,细细体会。
(1)找出:尴尬—傲慢—羞辱—静默—赞叹,板书至黑板。书写时相机穿插“尴尬”一词的教学,重点识记部首“尢”,并非“九”字。
(2)学生交流发现:让参议员感到尴尬的是林肯卑微的出身,他们想要羞辱的还是他卑微的出身。出示美国历届总统出身,了解当时的美国还是奴隶制社会,等级鲜明。
2.聚焦精彩的演讲:林肯的演讲最后为何赢得了赞叹的掌声?
(1)感悟关键词
学生从“感激”,三个“永远”“无人能比”等词语中,体会林肯对父亲的尊敬、爱戴,以及他宽容大度的胸襟,谦逊朴实、讲究平等、做事认真等品质。
(2)关注提示语
歌德曾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人物语言的描写不仅仅包括语言的内容,提示语的细节也是凸显文本核心的重要内容。
①“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再说,这是对参议员的尊重,并希望每个人都能听见他的发言。他坦然而又冷静,如果愤而还击,此时的参议院必将陷入一片混乱。在他心里,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也正因为如此,他并不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感到卑微。参议员的话只是说出了事实。
②“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此时的林肯是全场的焦点,大家的视线都聚集到他一个人身上。但他却“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看似只说给一个人听,其实是在说给所有的参议员听。
③“他对所有参议员说”,这是郑重的承诺:身为总统,能全心全意治国,也能够尽心尽力修鞋。鞋匠和总统是平等的。
(3)会言外之意
语文课堂教学单从形式上寻找突破口,必然导致肤浅。教学中要放弃虚假的繁华,引导学生透过浮在水面上七分之一的知识,看到水面下七分之六的深层意蕴。
①父亲作为鞋匠的一生已经结束,他是一个伟大的鞋匠,手艺无人能比。而我作为总统的道路才刚刚起步,前面的困难无法预测,我虽将尽心尽力,但做得不一定能像父亲那样完美。
②说是修鞋,实则话中有话,暗含修正参议员身上的缺点。自身也有缺点,需要大家监督。
③他尊重每一个人,因此,不觉得他人的责难是一种羞辱;没有反唇相讥,没有针锋相对,而是坦然面对,对父亲的怀念、崇敬,让人心生敬意;郑重的承诺,让人有理由相信,他将会是一位伟大的总统。
步步深入,让学生去发现言语智慧的法眼。
3.指名朗读这三段话,读出林肯的气质风度。
四、了解生平,维护统一树形象
1.林肯的演讲不仅化解了羞辱,而且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尊重。正如林肯自己所说:消灭政敌最好的办法就是化敌为友。他做到了。
出示人物介绍:两度当选美国总统,亲自起草《解放黑奴宣言》等。
2.引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从关键词“房子”“一个完整的整体”体会:在林肯心中,所有的参议员是一个整体,美国的南方和北方是一个整体,白人和黑人也是一个整体。
出示人物介绍:再次当选总统,不幸遇刺身亡,美国人民修建林肯纪念堂,把每年的2月定为“林肯节”。
五、总结全文,回归整体揭奥秘
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六、课外拓展,写话阅读长智慧
1.写话训练:坦然面对责难(选择其一)
(1)捐献爱心,小明家经济条件不太好,只捐了三元,有同学讥笑。
(2)竞选班长时,有人说:“你做事丢三落四,我们怎么放心把班级交给你呢?”
2.推荐阅读
(1)《林肯传记》
(2)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3)《影响你一生的精彩演讲》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关注言语形式,聚焦文本奥妙,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冯一丹.聚焦文本语言,提高语用能力[J].教学月刊,2013(6).
分析语言矛盾 提升阅读实效 篇5
阅读教学一直存在三种偏离言语形式的现象。第一种是把阅读课上成语文知识课, 造成语文本原的扭曲。这样的课堂喧宾夺主, 主次颠倒。第二种是把阅读课上成内容理解课, 造成语文本质的偏离。第三种现象是把阅读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造成语文本位的迷失。
偏离语言形式的阅读教学, 究其根源是语文教师在看到一个文本时, 对这个文本究竟在语言的品味上可以教些什么茫无头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使命是要引导学生在文本语言的学习、运用中, 实现自身语言的广化、敏化和美化。如果语文教师不善于站在语言学习的角度去审视文本、发现文本的教学内容, 那么教学效率不高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发现语言背后作者隐秘的思想和情怀, 从而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要通过某种语言形式表达特定的意义。孙绍振教授认为, 阅读教学首先要从研究语言的矛盾入手, 在研究矛盾的基础上, 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所谓矛盾, 是用来揭示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文本语言形式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师生深层次地解读文本, 丰富文本内涵, 有利于师生在最大程度上接近文本的本意和作者的心灵。细密研读文学作品中的言语矛盾, 从而揭示矛盾背后隐秘的文学或文化意蕴, 以此开展阅读教学, 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发现文本“司空见惯”之中的不寻常之处, 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多重关注和深度思考。
二、具体策略:从语言的矛盾处解读作品
(一) 从表达中推求语言矛盾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中说:“慢慢走, 欣赏啊!”解读文本不能“走马观花”, 而应“细嚼慢咽”, 做到精细化阅读, 斟酌作者在语言表达之中看似矛盾实则是匠心独运的细微之处, 要将这些“矛盾”揭示出来。例如:
今天, 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 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用“富丽堂皇”来形容圆明园的珍宝, 表明雨果对圆明园艺术价值的称赞, 而“破烂”, 并不是指放在圆明园里的那些珍宝, 而是指被英法联军抢到手成了赃物的那部分珍宝。“破烂”表现的是对英法联军行为的辛辣讽刺和强烈不满。“富丽堂皇”与“破烂”形成了语言表达上的矛盾, 用如此违反常规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英法联军的讽刺。
(二) 从事理 (情理) 逻辑中发现语言矛盾
叙事性文学作品情节的发展要符合“事理逻辑”或者“情感逻辑”, 这样的作品才拥有艺术的“真实性”。例如:
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 (朱自清《背影》)
朱自清的父亲买橘子时并不轻松, 攀越月台时的“蹒跚”“慢慢”“攀”“缩”“微倾”等描写中, 我们可以看出父亲买橘子是何等的艰难。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他刚刚平定了剧烈的心跳, 刚刚擦去额头的汗。父亲的不轻松也不仅仅在这里, 祖母的去世、失业的压力、儿子的北上、家庭的境况, 这些都不可能让父亲心里轻松, 但是他在儿子面前却尽力地表现得轻松一些。所谓的轻松, 是做给儿子看的, 是不愿让儿子牵挂他, 能放心地北上, 是为儿子买橘内心的幸福和满足。这一看似矛盾的语言表现背后深藏的是父亲的爱子之心。
(三) 从还原中分辨语言矛盾
此处的“还原”是指文学作品对生活的还原。作家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 一边回想他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 或者一边读, 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反映, 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 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例如:
最后一篇日记是用他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最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 在它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教学中我们解读“伟大”, 无外乎抓住以下内容:奥茨走进暴风雪、威尔逊不弃标本、斯科特在日记中怀念祖国和亲人。这种“伟大”, 学生自读便能明白。我们要把解读的精力注目于文本字句深处的“伟大”。这需要认真体验、品味。
如果我们把注意的焦点集中于“我的遗孀”, 还原斯科特写日记时的现实, 自己尚健在, 为何不称“我的妻子”?这其中的语言矛盾有什么意味?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抓住的矛盾的关键点展开讨论的地方。
(四) 从文本的空白处揭示语言矛盾
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 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 而且揪住不放, 把问题提出来, 把逻辑关系揭示出来。经典文本的语言在字里行间, 常常会形成反差和空白, 细读作品时我们要注意读出言语间的破绽, 读出言语间的矛盾。如《邹忌讽齐威王纳谏》中就有一处不为人注目的语言矛盾。
齐威王接受邹忌的讽谏, 下令“群臣吏民”进谏, 而结果是“令初下,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进言的人群中为何没有吏民?这就是齐威王下令全国上下进谏的初衷和最后群臣进谏的结果之间的矛盾, 抑或“门庭若市”之貌与“门可罗雀”之实间的矛盾。特级教师陈钟梁曾指出:“对文本本身读不进, 读不深, 读不透, 无论是对执教者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缺憾。”如果我们能借语言的矛盾之“舟”顺势而下, 就可以引领学生穿过历史的迷雾, 获取更深层次的信息。在封建君王的统治之下, 地位低下的吏和民, 实际上是不可能参与政治发表看法的。齐威王的那番鼓动人心, 人人享有发言权的话语, 是一个蒙蔽世人的幌子。学生在分辨事实和真相的过程中, 树立了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提高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的能力。
(五) 从情感表达中感知语言矛盾
一般而言, 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情感倾向是相对稳定的。在没有任何原因、缺乏铺垫的情况下, 人物的情感态度不会出现陡然变化。文学作品是有感情的, 作者多只沉浸在自己所构造的感受的世界里, 于是很多时候主观感受与理性的外部世界往往呈现矛盾的特征。如鲁迅小说《社戏》一文的结尾。
真的, 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对于同一种罗汉豆的感受, 作者在不同处的情感态度是不同的。文中说“但我吃了六一公公家的豆, 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而文末却说“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了, 这种不同情感表达的矛盾如何理解呢?其实,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只要启发学生去深入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情感, 就不难发现矛盾语言背后呈现的是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对理想故乡的无限眷恋与向往。
徐江教授说:“一个文本一般来说很难是完美无缺的。我们要有‘阅读超越’的意识, 要有‘拒绝认同’的意识, 特别是作为教学的文本解读, 更不应对文本盲从盲信。要能够发现文本缺陷, 或者某种裂隙, 从缺陷的背后去解读文本中的深层的东西。”
三、立足语言矛盾分析所追寻的原则
从语言矛盾的分析审视文本语言的形式及其意义时, 要注意以下原则。
(一) 建构语言的认知冲突
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 作者写到母亲爱花时说:
母亲喜欢花, 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 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爱花的母亲, 为什么没有照料好自己喜欢的花, 让它们都死了呢?这在情理上是很矛盾的。而这种语言的矛盾表达, 恰成了学生认知上的“屏障”, 没有这样的认知矛盾冲突, 学生的思考便难以深入。阅读教学要在学生的认知矛盾中推进, 才可能发现言语之外的风景:史铁生双腿瘫痪后, 母亲的注意力全放在了儿子身上, 无暇顾及那些花了;母亲没有时间, 也没有心思, 她都扑在了儿子身上, 照料儿子, 要顾及儿子的生活, 也要顾及儿子的心情, 因此忘记了侍弄花, 更忘记了自己, 这种伟大的母爱足以感动读者。
(二) 抓住语言的微观细读
语言矛盾分析是借助于语言形式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分析中要抓住阅读教学的根本———语言文字, 以字、词、句作为解读人文精神的逻辑起点。
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面对儿子遭遇不幸, 自暴自弃、捶打腿抱怨命运时, 母亲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
母亲希望儿子在生活的灾难面前要挺住, 要坚强, 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 母亲都会陪在他的身边, 一起面对。但母亲却无视自己的肝病, 常常因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直至病入膏肓, 也没有在意。母亲对儿子和自己说要“好好儿活”, 可是母亲自己并没有“好好儿活”, 这种语言和行为的矛盾怎么理解?教学中如能抓住“好好活”三字进行“深耕细作”, 我们可以发现言语矛盾生发的丰富内蕴:母亲不愿看到儿子悲观丧气地生活, 鼓励儿子要坚强乐观;母亲不想让儿子知道自己的病情, 从而为自己担心;母亲可以陪儿子一起走过坎坷之路, 可以和儿子一起迎接风雨, 给儿子撑起另一片生活的天空。
(三) 体现语言的两个统一
语言的矛盾分析要体现语言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要体现语言的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以魏巍的《我的老师》为例, 写蔡老师从不打骂我们时, 有这样一句: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 她爱我们, 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天真烂漫的儿童怎么会有“狡猾”的眼光?“狡猾”与“儿童”的组合显然不协调, 表达上存在矛盾之处, 但这却是引发思考的“催化剂”。“狡猾”是贬词褒用, 以此来表现儿童纯真、可爱的特点, 这样表达更具有审美的趣味, 也富有情味、儿童味, 更符合儿童的心理。
作者回忆关于蔡老师的一件小事时, 也有矛盾的表达:
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 是多么平常, 可是回想起来, 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
作者既然说是一件小小的纠纷, 是一件平常的小事, 为什么能给他莫大的支持?读懂“小”与“大”的矛盾, 教学中只有还原作者当时的生活境况, 才能贴近语言, 贴近作者的心灵, 读出小事件中的大深情。在其他同学的嘲笑中, 蔡老师批评那些起哄伤害作者的同学, 写信劝慰和夸赞作者, 这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却让作者温暖、感动, 并深深感激。蔡老师的爱在作者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让作者一生感动并铭记, 平凡的爱也可以是伟大的。
(四) 基于学生的自主发现
语言的矛盾促使师生把阅读焦点锁定在这“矛盾之处”, 并积极思考, 主体此时的思维状态一定是最为活跃的时期。然而语言的矛盾、焦点要由学生自主去探测、去发掘、去确立, 直至消解。
如教学贾平凹的《风雨》, 学生可以自主发现老头和孩子们情感上存在的矛盾:
土炕的席上, 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 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 惊喜地叠着纸船, 一只一只放出去……
师:屋外雨疏风骤, 老头在使劲捶腰腿的时候, 可能会嘀咕些什么?
生1:这鬼天气, 害得我又犯风湿病了。
生2:唉, 这雨什么时候才能停。
师:我从你们的嘀咕声中, 听出了老人对暴风雨的抱怨和不满。在这样的天气里, 孩子们的心情怎样?
生3:惊喜。
师:读这一段, 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生4:在同样的天气里, 老人和孩子们的心情怎么会截然不同?
师:完全不同, 看似矛盾, 是吗?为什么孩子们会惊喜?孩子们“趴在门缝”“叠纸船”, 放出的只是纸船吗?
生5:也有童心、童真。
生6:还有孩子们童年的希冀和梦幻。
生7:还有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提升语言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篇6
写作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写作教学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最根本的一点是培养大学生的表达水平和交流能力,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在培养语言素养、提高写作能力方面努力追求。
一、语言素养的内涵与作用
语言素养是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运用语言文字的素质修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感能力和语言风格,是人的思想素养、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的综合体现。
传统的写作理念,非常强调语言素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而语言的素养,就在于把文章写得文辞优美,富有文采;语言精炼,富有表现力;语言严密,无懈可击,既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又能达到修辞审美的最高境界。
写作离不开语言。无论是文章的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最终都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文章是语言的艺术,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需要用形象、贴切的语言来表现。语言运用得好,就能增强文章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更好地达到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播信息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发挥文章的社会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高写作能力,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就能把思想情感表达得更有条理,更有感染力;语言表达能力弱,就很难把思想情感有效地传达给读者。因此,培养语言素养,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升语言素养,提高写作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语言积累,培养语言素养。
语言素养问题,实际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问题。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和词语,是提高语言素养、增强语言能力的基础。因此,掌握词语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写作能力的高低。莎士比亚的作品影响广泛,享誉全球,这和作品词汇丰富有密切关系,据统计,他的词汇量达20,000—25,000个。这个数字远远超过1611年《钦定圣经》所用的6568个单词和以后弥尔顿诗歌所用的8000个词汇的数字。
语言的贫乏是写作的致命伤。在写作实践中不难发现,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学生写作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为基础,写作理论的传授便成了“空中楼阁”,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空话。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提高语言素养就要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和充实语言仓库。加强语言积累的途径很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1.在生活中积累语言。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写作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生活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叶圣陶先生曾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语言积累的深刻影响。因此,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进行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当生活的历练多了,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认识事物的水平就会提高,语言素养就会增强,写起文章来自然会“喷涌而出”,妙笔生花。
人民群众的语言是最丰富、最生动的,是一切文学语言的原料。在生活中积累语言,就是向生活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口头语言。群众的口头语言具有词汇极其丰富、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善于形象比喻和经常运用谚语、成语、歇后语等特点。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都曾下苦功向生活学习语言。周立波说:“在农村和工厂,我常常留心倾听一切的人的说话,从他们的口里,学习和记取生动活泼的语言。”向生活学习语言,还要甘当小学生,拜群众为师,深入到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中去,在思想感情上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学到语言。老舍在《我怎样学习语言》一文中说:“明白了车夫的生活,才能发现车夫的品质、思想与感情。这可就找到了语言的泉源……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从字面上找语言,语言便成了点缀,不能一针见血的说到根儿上,话跟生活是分不开的。”因此,语言积累也和生活积累是分不开的。
2.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阅读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法国教育家阿兰曾说:“怎么学习语言?向大作家学,别无他法。”这是至理名言。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向大师学习语言,向书本学习书面语言。优秀的文学作品即文学名著对写作的意义,首先在于它具有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能启迪人的智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多方面的修养,这是写作的基础。同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名著是用最典范的书面语言写成的,通过阅读名著积累文学语言,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阅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积累语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多读书、多吸收别人的写作成就是培养语言素养、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基础。应当说书读得越多,写作才能越有灵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很多作家都是通过阅读他人作品走上创作道路的。阅读和写作在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阅读侧重于语言的解读,那么写作则侧重于语言的运用。理解是运用的前提,运用则是理解的深化。因此,大量的阅读对培养语言素养、提高写作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阅读,学生既能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又能丰富语言库存,提高写作能力。
3.在写作实践中积累。
语言积累离不开实践,离不开环境,一旦离开了实践环境,语言就成了无源之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化教育”。对于写作来说,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交流和运用。在写作实践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努力体现语言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学会写作。“熟能生巧”,只有不断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才通真正培养语言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在写作实践中积累语言,方法是多写多改。多写,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的熟练程度;多改,则有利于提高语言的鉴别和选择能力。所谓多写,就是要通过多次的写作实践来积累词汇,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在写作中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写作中学习语言文字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语言文字知识和理论的掌握上,更要重视运用语言文字的艺术,将知识、理论转化为技能、技巧。而且非要多练苦练才能学会学好,才能运用自如,使语言文字成为写作时得心应手的材料和工具。所谓多改,就是要通过多次的修改,来斟酌文字,推敲语言,以达到炼字的目的。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品·含蓄》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的就是对语言的锤炼问题。锤字炼句,就是反复掂量和挑选,力求把最恰当的词语用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从丰富的词汇中选用恰当的词语来生动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二)培养良好语感,强化语言能力。
所谓“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和丰富的感受能力。这是对语言文字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语言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和吸收各种语言,并按照写作需要创造性地表达语言和运用语言。可以说,语感在语言素养中居核心地位,是一个人语言基础、生活经验、思想情趣、文化修养的综合体现,培养良好的语感对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提高写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语感是人们对于语言的认知、掌握和使用的一种内在感觉。这种对语言的直觉,更多的是对语言经验的总结。布洛赫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因此,敏锐的语感来自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和写作经验,多听、多读、多用,久而久之,语感能力自然会提高。
1.多听:从生活经验中培养语感。
生活表象是生成语感的物质基础。培养敏锐的语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叶圣陶在与夏丏尊合著的《阅读与写作》一书中写道:“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情味,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可见生活经验与语感培养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奥地利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生活经验愈丰富,生活表象储存愈充盈,语言符号向意象的转化就更迅捷。只有经常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留心生活中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品味语言的精妙,鉴别语言的优劣,才能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从思维的角度来看,语感能力实际是直觉思维能力。直觉思维是一种经验性思维,要以“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的累积量为其思维的触发点,思维材料积累愈丰厚,思维的直觉透视能力愈强。所以,强化语感能力,一定要多听。听话对积累生活经验培养语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提倡在生活中竖起耳朵来听,调动起各种手段多听。在听的实践中,逐步将抽绎出来的母语的口语规律以知识的形式内化,转换为自己的“内在模式”。久而久之,语感也就形成了。
2.多看:从阅读经验中培养语感。
广泛的阅读是积累语言经验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它存在于人脑中,来自遗传而又为人类所独有,个体通过接触看似杂乱无章的语言材料,以一种我们至今还难以解释清楚的语言学习能力抽绎出复杂的语言规律并据此去运用语言,尤其是母语的口语学习更是如此。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语言材料,凭借记忆的存储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在语言习得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多看、多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实践表明:大凡爱读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阅读有利于学生存储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语感培养的最好注脚。阅读活动是一个促进自身生命的成长、发展、完善和精神丰富、滋润、提升的过程,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博览精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奥妙,认知语言的精髓,从而形成自己的良好语感。
3.多练:在写作经验中培养语感。
在写作的训练中可以积累经验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地写作,同时不断地练习写作也能转化语感。首先可以训练不同的写作方式来培养语感,如仿写、改写和扩写等形式,都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仿写能提高写作技巧和语言的应用能力;改写和扩写能拓展思路,锻炼想象思维,增强语言鉴别能力。其次可以训练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培养语感,如叙述、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交叉训练,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表达方式是文章形式的构成要素,表达方式的熟练运用是构成写作综合能力中最重要的要素。学生对表达方式掌握的程度,决定着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因为语言的运用能力,总是从一定的表达方式的角度去体现的。离开了对表达方式的真正掌握,头脑里对语言就不可能有敏锐的感受。由此可知,表达方式的写作训练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及语言素养,乃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语言素养是一个人的思想素养、文化素养、审美素养的综合体现。语言素养的提高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实践过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经过艰苦学习和自觉感悟才能获得和掌握。只有加强语言的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只有经过科学的训练,不断的实践,才能增强语言的表现能力,最终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子淳.试谈提高当今大学生的写作能力[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5):85-88.
[2]徐玉英.写作能力的智力结构[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1,(2):50-53.
[3]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4.
提升语言艺术, 追求优化课堂 篇7
一、准确规范, 精彩课堂
“老师, 我上网的那个东西不见了”, 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 学生不能很准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也暴露了许多学生存在学科基础薄弱、技术术语匮乏的弊病。学生们不知道用什么术语去表述操作, 也不知道怎样组织语言去表达观点。课堂上让学生演示操作时, 出现最多是“先按这个按钮, 再按那个按钮……”的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 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人的成功要素中, 有15%源于智力, 却有85%源于沟通。由此可见, 信息技术学科表达不仅是课堂交流的现实需要, 更是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生活的需要。试想一下, 一个只会操作、不善于表达的人又将如何适应未来以交流、合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要改变现状,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字斟句酌, 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措辞用语, 否则将以讹传讹, 对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下面是我列举的课堂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供大家参考:
1.在教学中将鼠标操作中的“单击”说成“点击”;“存储器”说成“储存器”;将“复选框”说成“小方格”, 将“单选按钮”说成“小圆圈”。这是我们将生活化的语言“点击”“储存器”“小方格”和“小圆圈”替代计算机的常用术语“单击”“存储器”“复选框”和“单选按钮”的表现。
2.在Word教学中, 不能将“选定一段文字”与“选择一段文字”等同;也不能将“窗口”与“对话框”等同;更不能将“下拉列表框”与“下拉菜单”混为一谈等, 以免发生歧义。这些都是因为概念不清楚导致的。如“选定”是做标记的意识, 而“选择”是执行一个命令;又如“窗口”与“对话框”的区别在于前者有大小可变, 而后者不可以。再如“下拉列表框”里的内容是表示××对象的状态, 而“下拉菜单”里的内容是一些需要执行的命令。
3.在教学中, 有些老师还在语言表达方面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如“将鼠标放在Word工具栏上的某个图标”这句话中的“鼠标”应该为“鼠标指针”, “图标”改为“按钮”;又如在改变Word中文本框的大小时, 老师有时会将“大小选项卡”说成“大小按钮”;再如有的老师将“粘贴” (zhān tie) 读成“黏 (niān) 贴”。这些都反映了相关老师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
二、注重细节, 完美课堂
“同学们, 我希望所有同学在这节课上能听话”这是在课堂教学开始前, 老师们经常讲的一句话, 不知老师自己是否意识到, 就因为这句“豪言壮语”让你的课堂枯燥乏味、缺少生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也对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起着关键的作用。“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虽小, 但其表面下往往掩藏着深刻的、核心的本质问题。为了避免出现一节完美的课堂被几个看似不起眼的语言细节破坏的现象, 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应避免以下几种情况出现:
1.低效的引导谈话。例如在讲授《屏保制作》时, 老师一般会引导学生把偶像的照片制作成屏保, 这本是个很好的导语设计, 可如果老师提出“为什么他是你的偶像?”这种毫无推进的引导谈话, 会使学生因注意力的分散和兴奋点的改变而丧失了继续学下去的情趣和信心。
2.随意的课堂过渡。例如在《制作小报》一课进行作品评价时, 教师们经常会含糊地问:“你们说, 这个作品好不好, 你们喜不喜欢啊?”对于学生来说, 评价作品本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归纳和反馈, 又是学生对学习中所遇错误和困惑的诊断。而这种随意的评价用语, 由于问题要点指向不明确, 不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反而有时会让评价陷入尴尬的境地。
3.生硬的课堂小结。例如在《制作小报》一课接近结束时, 当学生还沉浸在作品评价这一环节中时, 教师就说“这节课, 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经常做出的是无人回答的反应。本来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产生画龙点睛、启迪智慧的效果, 可像这种生硬的课堂小结反而成为了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其效果适得其反。
三、动之以情, 温馨课堂
“啊呀”“不要啊”这是教师进行屏幕控制时, 经常能听到的抱怨声。教师们为了要推进教学过程, 经常频繁地使用“现在我要控制你的电脑了”等生硬的语言, 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烦躁的情绪。如果此时多用些人性化的语言来安抚学生的情绪, 就会让课堂更温馨。古人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这说明, 通情才能达理, 达理必先通情。情理交融,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学认为, 情感在心理活动中具有动力的性质。任何认识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 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列宁也曾说:“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可见富有情感的语言才能感人, 才能在课堂上产生一种强烈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使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到教师身上。以下是信息技术课堂中情境语言的举例:
1.回到屏幕控制状态的语言:“刚才的离别是为了现在更好的相聚”“现在我想我们有必要面对面沟通一下, 明确一些问题”“好, 同学们, 希望我的出现能给你们一些帮助”“刚才我总结了同学们的一些典型问题, 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2.解锁屏保状态的语言:“现在是你们独立生存的时间了”“我们先分开一下, 五分钟后在相见!好, 祝你们成功”“我们先进一段广告, 广告之后再回来”“现在是你们大显英雄本色的时候了”……
3.对待违规、影响课堂秩序学生的语言:“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 你应该多帮助同学, 而不要用你掌握的技术破坏上课秩序, 这会让技术‘难堪’, 你说呢?”“我与你单独沟通主要是给你一个解释的机会, 我不想‘冤枉’一个好人”“你这样做, 我很失望, 但我还是想说服我自己, 给你一次改正的机会”“我早就注意到你了, 但是我不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你, 我希望你能把你的错误悄无声色地改掉”……
总之, 要塑造一堂好的信息技术课, 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 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宏观的还是微观的, 无一例外,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语言应具有准确规范、简明扼要、幽默睿智的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实践出真知的信念,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 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既适应学科教学又适合学生的教学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关晓舜.《教师实用语言艺术》.华文出版社.
[2]胡淑珍等.《教师职业技能丛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叶智海.《信息技术与情感教育》.科学出版社.
品味语言,揣摩意蕴,提升能力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揣摩语言,方法步骤
一、问题的提出
一直以来,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部分, 被众多的教育者看成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石, 它可以使人增知、益智、恰情、脱俗, 其最终目标是提高阅读能力, 使人感受文化底蕴, 培养审美情趣, 所以, 此项教学已成为语文教育的重点, 被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揣摩语言”教学的好坏就成了阅读能力强弱的关键, 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做好“揣摩语言”这一教学工作呢?这就要求教师把握一定的方法, 安排恰当的步骤。
二、揣摩语言的具体方法
1. 凭借注释
此法适用于揣摩因涉及历史背景、文化背景、陌生典故等而造成理解障碍的词语、句子, 如苏轼《赤壁赋》中“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便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孔子那流水无情、人生短暂、时不待我的感唱, 说出了千古有志之士的共同心声。苏轼化用孔语, 借景抒情, 在感叹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同时, 表达了潇洒超脱、回归自然的情怀, 别具哲理意蕴。再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大量运用典故的句子, 学生根据注释, 其中的真正含义便一下子豁然开朗。所以养成认真阅读注释的习惯, 结合文意分析理解是必要的。
2. 指称筛选法
文中的代词和某些概括性词语都有指称作用。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 由近及远地从上句下句中找到它指代的具体对象, 从而理解它的指代义。一般说来, 这类词语的上下文里, 会有阐释这些词语的句子, 找到了这些阐释性语句, 答案也就出来了, 要揣摩的词句的意义就容易读懂了。例如“科学家经调查发现, 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 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 发现了一个基本的, 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 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 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 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 而且仅仅是左半球, 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 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 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 右半球记认字形 (连字义) , 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明确“这是为什么?”主要是针对科学家调查发现的现象, 而非“科学家调查”这个行为, 因此提取的信息应该是“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第二个“这”指代的范围较大, 提取筛选信息时要切实理解文本的意思。“这”个原因其实就是“发现了一个基本的, 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依据标点符号的知识, 可明确“事实”后的冒号是起提示下文具体内容的作用, 即冒号后的句子是“这”指代的内容。但题目要求简要回答, 所以需要进行提炼, 即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 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
3. 分析综合法
分析, 即把一件事物, 一种形象, 一个概念分解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 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关系的方法;综合, 即把分析束的各组成部分、各自的属性, 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合成统一整体的方法。对具体表述和带有列举性质的句子, 可用综合法, 根据上下文的逻辑联系, 找到能概括它的共同属性的总概述的语句, 那么这些句子的意思也就明白了。对总括概述的句子, 可用分析法, 顺藤摸瓜, 推求它所概括的具体内容。综合与分析方向相反, 是用综合法, 还是用分析法, 要看总括概述的这个句子的位置而定。
4. 逻辑推导法
文章的语句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 有主有从, 有前提有结论, 有原因有结果, 有提出有解说, 有排列的顺序, 有对应的关系, 等等。利用这种逻辑联系, 推求词语、句子的含义或排列语句顺序的方法叫逻辑推导法, 例如揣摩朱光潜的《漫谈说理文》中“文学的媒介是语言, 而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根据上下文的逻辑联系, 推导而知, 它实际是“实用性文章也要求能产生美感”这一结论的类比条件和三段论前提。其中的推理过程是:
小前提:语言的功能是交际
交际就是要把话说得好, 要美
5. 语法分析法
有些句子长, 结构复杂, 内容丰富, 学生很难一下子把握句子的意思, 教师可让学生先做些语法分析, 再揣摩其中关键的词语, 最终把握全句的意思。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 其中第三段是由一个句子构成的段落, 就必须用此种方法揣摩。
6. 修辞品味法
修辞方法本身不仅各有一定的表达作用, 而且往往能给句子附加上某种情味, 以达到生动传神的表情达意的目的。因此, 对使用了修辞方法的语句, 应根据语境和修辞方法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去揣摩、品味。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夸张、讳饰、排比、对偶、反复、互文、反语、双关、呼告、拈联、对比等。例如, 同样都是借梅花来抒发情怀, 林逋赞美梅的高洁, 表现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但又逃避现实的心态;陆游以梅自喻, 用梅花象征自己孤高正直的气节, 但仕途上屡遭贬谪, 壮志难酬, 以致晚年产生了“孤芳自赏”的思想。毛泽东笔下的梅则是积极乐观的、敢于斗争的形象:“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通过对比, 同一意象所蕴涵的不同的情感, 所折射出的不同的世界观就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7. 形象鉴赏法
人物、事物、景物在作者笔下, 都可成为文章的形象。形象的背后便是情思的抒写和道理的阐发。形象的塑造可以是整段、整篇的描绘, 也可以是三言两语乃至一词一字的勾勒。抓住形象特征, 联系上下文, 透过语言文字展开联想想象, 提示形象背后的情思和道理, 是揣摩语言常用方法之一。鉴赏文学作品, 散文的景物形象, 诗歌意境形象, 小说与剧本的人物形象, 都适用于这种揣摩方法。比如下面这句, 可用这种方法揣摩:“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 冰凉冰凉的, 他们想不出, 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 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了。” (《最后的常春藤叶》)
8. 风格旁通法
风格, 与时代、民族、地域、作家、文体等多种因素有关。同一作家、同一风格的作品在语言习惯、取材范围、表达方面往往有共同处。故这篇文章里的某个语句, 触类旁通, 可能在那篇文章里得到答案, 即前人提出的“以杜解杜法”就类似这种方法。如《拿来主义》中“有人说, 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这句话, 就可与《琐忆》中“一口猪或一匹羊, 肥大倒不是好兆头”一句参照理解。
9. 矛盾破解法
有些文章句子看似自相矛盾, 成分间搭配“悖理”或其词语使用不合习惯等, 我们可根据文中照应之处, 破解这种“矛盾悖理”, 从而透彻理解语义, 这就是矛盾破解法。如下列句子就可用这种方法揣摩:“学生云者, 我向来这样想, 这样说, 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 “为了忘却的纪念”, “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 上古三代反不如现在的悠久古老”, 等等。
三、揣摩语言的操作步骤
1. 新教材要求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揣摩语言, 所以, 第一步便是理清思路, 概括内容要点, 初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 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 由篇到段, 筛选出直关文意理解的、具体的、有某种语用特征的语句、关键句。
3. 在关键句中筛选出关键词语, 理解词语、句子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4. 联系语境, 运用恰当的方法, 揣摩语言的深层内蕴、感情色彩、表达作用。
5. 把揣摩结果整理成简练的文字。
总而言之, 对语文教学中“揣摩语言”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切实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恰当的方法、必要的步骤必不可少, 实际上, 方法虽不是智慧, 但是通向智慧的桥梁, 因此, 我们不能轻视方法的运用和掌握, 恰当运用方法, 必能提高我们揣摩语言的能力。在掌握恰当方法的同时, 合理的步骤安排也不可有所偏废, 应严格地一步步落实, 不可操之过急, 待习惯已成, 便可熟能生巧。
参考文献
[1]石亚红.在整体感知中揣摩语言的深层含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8) .
[2]孙维敬.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的揣摩[J].现代语文, 2006, (5) .
提升教师课堂语言的策略 篇9
一、脱离惯性,注重变化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存在着循惯性讲话的现象,几句“口头禅” 总会在不经意间脱口而出。课文的导入就那么几种模式语;表扬与批评也是翻来覆去几句常用语。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语言也不能刻板,要注意变化。
(一)源头活水汩汩流
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教师要提高语言修养,就得广泛学习积累,获得教学语言永不干涸的源头活水。“口头禅”在某一方面来说,正是教师黔驴技穷的一种体现。于漪老师素以教学语言优美、考究著称。“脸谱”、“光感”、“线条”、“中镜头”等术语,在于漪分析课文的过程中随处可见。她善于从戏剧、电影、绘画、音乐等各种艺术中学语言,这不仅使教学语言词采丰美,而且形成于漪课堂教学中浓郁的文化氛围。
(二)抑扬顿挫妙趣生
首先,教师的语音语调要善于变化。当遇到学生心理上的“兴奋点”时,或语调升高,音量增大,语速加快,达到高潮,或语调舒缓,适当“降温”。当遇到学生心理上的“松弛点”时,也应变音变调,并适当注重语言的趣味、形象,以调动学生的情绪。特别是在朗读课文时,教师更应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听了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之后,立刻激起了强烈的兴趣,读书的劲头马上就来了,而且,这种积极性比较持久。
(三)随文化出百样语
语文课上,课文是篇篇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尽相同。如同量体裁衣、看菜吃饭一样,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依文本而定,依教学的要求而定的。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而采用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高、或低、或悲、或喜的语调和适当的语速。教师的语言只有与课文风格相一致,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相映成辉的绝佳效果。
二、以生为本,不事雕琢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课堂,是不需要我们教师去刻意表演一个自以为高明的自我,需要的是我们还学生一个真切的课堂。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必须自始至终以学生为本。
(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听著名特级教师的课,感觉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究其原因,课堂语言的朴实不能不说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若细心揣摩特级教师的课堂语言,简直觅不到半点雕琢的痕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亲切,甚至相当口语化的语言也频频闪亮登场,这丝毫不损特级教师高大形象,反而觉得这就是真实的课堂,美丽的课堂,如饮甘露。课堂上的语言,应是随感而发的,兴之所至的,信手拈来的……一句话,课堂语言美在自然,美在使教师与学生能零距离的对话。
(二)胸中有丘壑,高屋来建瓴
教师在备课时,将资料备全本无可厚非,切忌比分主次轻重,应筛选出紧扣教学重点的内容加以详化。课前有了高屋建瓴的筛选之后,上课时才能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滔滔不绝,才能避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恣意随性。
三、理性对待“流行语”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了不少“流行语”,诸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学哪一段?”“你读懂了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似乎这些话成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用语的经典。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大而空的,它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面对这个问题,似乎什么样的回答都可以。启发学生与文本对话,以求更深的理解,这用意当然好,但启发不能空泛,不能漫无边际,心灵对话应该有实在的依托,有具体的突破口。课堂教学是极具个性化的艺术,教学不崇尚流行,教学也没有时尚。
现在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牛顿”,夭折了一个“爱迪生”。取而代之的是一边倒的“你真棒!”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赏识的分寸。
四、拒绝语言单一性
教学语言言之有辅,才能真正达到有声有色,声情并茂的效果。那么就让教学语言与动作,与情感,与形象相映生辉,赶跑语言的单一枯燥。
(一)与心理语言相融合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我们的教学对象又是富有情感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语言必须做到情真意切,真挚感人。教师如能准确、生动、细腻地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作者的喜笑怒骂,将作者的爱憎化为自己的爱憎,调动学生的情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这样教师、学生、作者之間就能达成共识,感情上达到共鸣,这样的语文课何愁不生动,何愁学生不感兴趣,更何愁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呢?举一最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范读中做到感情饱满、真挚,十分投入,学生也能读到个:“像不像,三分样”。
(二)与肢体语言相结合
俗话说得好:“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也的最具魅力的。”它可以大大补充和丰富有声语言,甚至起到意想不到的直观效果,还有助于课堂的调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常用的肢体语言有眼神、表情、手势、体位等。
(三)与多媒体教学相配合
现代语文课教学中,可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手段,在语文教学领域里使用,作教学语言的辅助和补充,如图片、图表、实物、模型、标本、音乐、影片、电脑等,都将使语文课更生动形象。
优化教师课堂语言提升教学质量 篇10
那么,教师课堂语言应从哪些方面来优化呢?
一、准确规范
准确规范 是任何一 门科学的 第一要素。它是教师的课堂语言的灵魂,也是对教师教学语言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
准确,就是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语言富有严 密的科学性 、逻辑性 ,主题鲜明 ,观点正确 ,褒贬分明 ,感情真实 ,能准确地使用概念, 合理地进行判断、推理,不拖泥带水,不模棱两可,不自相矛盾,具有思辨色彩,充满理性光辉。
规范,就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教学内容充 实 ,不夸夸其谈 ,不故意卖弄 知识的渊博 ;不空洞说教 ,以其昏昏使人 昭昭 ;教学思路清 晰 ,表达周到 严密 ,条理分明 ,语意显豁 ,重点、难点突出,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不舍本逐末,为迎合部分学生的要求而玩噱头、找笑料;能使用标准 的普通话 教学 ,发音标准,用语文雅、优美,语调和谐、悦耳,语气亲切、和蔼,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如果教学语言不准确、不规范,则必然偏离教材的主旨,不能确切表达出课文蕴含的 情感,引起歧义 ,甚至误导学生,使教学归于失败。
二、形象生动
教师语言形象生动,才能营造课堂气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它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直观形象。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尚处在转型期,比较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教师要善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 ,适当板书图形 表格 ,形成一种 具有立体感的语言, 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 ,调动学生视、听 、嗅、触等多 方面的感官 ,化无形为有 形 ,化无声为 有声,触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或在使用有声语 言的同时 ,辅以无声 语言 ,即通过手势、表 情、姿态、动作来 表情达意 。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笑,往往都在无形中增强了教师语言的形象性,传达出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微妙情感,促进心与心的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丰富多彩。教师应修炼成多样化的语言风格。能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如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教学语言应偏重形象、具体、亲切 、有趣味性 ,对年龄较 大的学生,教学语言应偏重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教材内容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力争语言风格与所讲的作品的语言风格同步,如讲议论文要严谨周密,讲说明文要通俗平实,讲抒情文要激情四射。
含蓄幽默。讲课时语言含蓄,“引而不发”,能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探索获得答案, 同时也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批评学 生时 ,含蓄一点 ,委婉一点,既使学生容 易接受 ,也有助于 创造和谐的 课堂气氛 , 建立融洽 的师生关系。
有节奏感。有些老师的课听起来简直就是一种 享受 ,令人久久 不忘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语言的音乐美、节奏感。教师要总揽全局,熟练地驾驭课堂,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绪,通过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形成音乐的节奏美,波澜迭起,有疾有徐 ,舒展自如 。一般内容,语速可快一些,语气可平一些,如遇重点、难点、疑点 ,应将语速放 慢 ,将语气放重 ,有时还应 重复有关 语句 ;要开合有度,“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遇到课堂违纪行为, 最好不要停课批评,只需故作停顿 ,用眼示意 即可 ,常常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切不可一节课从头到尾紧锣密鼓,让学生疲惫不堪 ; 也不可一 节课从头 到尾死水 微澜,让学生倍感压抑。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心理特征,不断变换自己的表达方式,还要体现教学语言的音韵美 ,即语调要 抑扬顿挫 ,优美和谐 , 充分体现 汉语普通 语四声的 变化,并随着作品的感情变化而采用不同的语调。
三、朴素自然
朴素自然即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话语表 达内涵深 刻的学科 知识和内容。 教学取得成功往往在于教师能深入浅出地讲清问题。朴素自然是一种单纯明朗的本色美。有些教师为了显示“才华”,总喜欢在讲话中加入许多形容词、成语之类,也不管用得是否确切。这样往往弄巧成拙,还可能带出一大批说话华而不实 的学生。 须知真正 的好语言“其实是不随便使用 、甚至于干脆不使用形容词和典故的,如同真正的美人用不着多施脂粉 、乱穿衣 服一样”(老舍语)。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这么一段话:“但我和他一起走路的时候,可能走得近了,简直是扶 着我 ,因为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我这面也为他近视而又要顾别人担心,大家都仓皇失措的愁一路 ,所以倘不是 万不得已 ,我是不大和他一同出去的,因为我实在看得他吃力 ,因而自己也 吃力。”不 加任何雕琢,却把鲁迅和柔石之间互相关切的情形和鲁迅当 时微妙的 心理表现 得淋漓尽致、妙趣无穷。
四、简洁凝练
简洁凝练 就是用最 少的语言 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 也就是言简意赅,词约旨丰。你看那些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论述独到深刻,简明扼要;分析鞭辟入里,丝丝入扣;说明条理分明,简洁传神。这样,学生很容易地领会到教师的意图,把握重点,攻克难点。若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的表达 , 过于冗长 拖沓啰嗦,不得要领,索然无味,这等于白白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必然导致学生的反感, 这种课还有什么“教学质量”可言? 课堂语言要做到简洁凝练,教师一方面必须在备课上下足功夫。明确教学目标,确立中心,确定重点,精选论据或例题, 采用最恰当的论证或解题思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要考虑留给学生思考与理解的时间。另一方面,教师要有社会责任 感 ,要在平时 说话、写作中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说话尽量减少重复信息、多 余信息和无 用信息 ,要像鲁迅先生 说的那样 :“竭力将可 有可无的字 句段删去 , 毫不可惜 。”“可有可无”,就是指那些空洞无物的、装腔作势的、华而不实的空话、套话、废话和一些不当的助词及修饰词,尤其不要有让人生厌的“话 巴”, 还要琢磨 一下表达 方式,要把自己的思想用最简约的语言恰当地表达出来。日积月累,使自己养成说话简练的习惯。炼语言,实际是炼思想,炼内功 ,只有思维健全 、清晰的人 ,说话才能做到简洁凝练。但简练不是简单、简陋 ,不能在压缩 词语时将 内容也压缩了。
五、富有激情
“感人心者 , 莫先乎情。”重视感情是人的通性。 教学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感情,要让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亲人。一篇篇传诵千古的名作,都是作者心血的凝聚,情感的结晶,但学生本身的生活阅历十分有限,其认知水平、审美情趣又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 对课文中 的情感可 能体会不深 ,因此 ,一个优秀的教 师 ,就应“披文以入情”。 只有教师自己被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感情所打动,才会用自己的情感体验融会到教学中,把无声呆板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 、有温度、充 满激情的 语言 ,生动地传达作 者的思想 感情 ,去打动学生, 让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喜则心花怒放 ,怒则横眉 冷对 ,哀则双泪盈眶,乐则雀跃不已,美则神清气爽,丑则憎恶有加,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富有激情的语言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记忆比较深刻持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富有激情的语言具有感人的力量,这种力量主 要来源于 教师科学 的世界观、人生 观 ,来源于教 师对教育 事业的赤诚和对学生的爱。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心中充满赤 诚 ,充满爱 ,自然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六、具有启发激励作用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更重要的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优秀的教师总是在教 学中设计 一些具有 启发性的 问题,“引而不发”, 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想 象空间 , 激发学生 参与的热情,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 性 ,而决不把答案全盘端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获得成功的愉悦。这样学生对所得知识才会更深刻持久。
【语言提升】推荐阅读:
提升语言的魅力论文08-30
高考作文如何提升语言表现力09-05
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素养的提升论文10-22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09-22
以自身为载体提升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10-15
“三强化三提升”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09-10
工作提升07-06
提升模型07-15
提升路径07-16
技巧提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