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畜牧养殖(共12篇)
现代化畜牧养殖 篇1
辽宁省畜牧业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丰硕成果
辽宁省畜牧经济发展与畜牧兽医事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长足发展。全省各级畜牧部门以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为主线, 强力推进畜禽标准化生态养殖, 努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 实现了畜牧业较好发展、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的目标。
1 畜牧经济发展持续良好
辽宁省已经成为全国畜牧业十大主产省之一。据统计, “十二五”期末, 辽宁省猪、牛、羊、禽肉产量高达423.2万吨, 同比增加0.2%;禽蛋产量276.5万吨, 同比减少1.0%;牛奶产量140.3万吨, 同比增加6.90%, 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辽宁省畜牧产值在全国排名第5位, 肉、蛋、奶总量全国排名分别为第8位、第4位、第9位。辽宁省已成为全国畜产品的重要供给地, 有35%的生猪、56%的禽肉、68%的禽蛋销售到辽宁省外。
畜牧产业质量、水平有效提升。辽宁省累计投入2.3亿元资金扶持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 (养殖小区) 2 088个, 累计建成现代畜牧业示范区38个, 畜禽标准化养殖比重达65%以上, 比全国平均值高20个百分点, 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畜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辽宁省新建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41个, 累计投资272.9亿元。全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66个, 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 125个。
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增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动物疫病监测预警能力显著提升, 及时扑灭了辽中炭疽、海城炭疽、大连禽流感等多起突发动物疫情。
草原保护建设成效明显。2009年以来, 辽宁省累计投入6.9亿元, 完成辽西北12个县治理沙化草原690万亩。初步建成沿辽蒙边界科尔沁地区南缘600余公里草原阻沙带。
2 畜牧兽医工作稳步发展
法制建设持续加强。“十二五”期间, 辽宁省出台了《辽宁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 修订了《辽宁省动物防疫条例》《辽宁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辽宁省草原管理实施办法》《辽宁省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等, 有力推进了辽宁省畜牧兽医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畜牧兽医部门职能增加。在畜牧业发展、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管理、兽药饲料管理、草原建设与保护等基本职能基础上, 新增屠宰管理、养殖业保险和生态建设等职能。
信息化水平提高。辽宁省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统计监测体系, 已经初步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乡和相关场所的全程监督与追溯、学习培训与指导、联动协作与交流“三位一体”的动物卫生全程监管信息追溯平台, 实现预警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在有效指导生产、规避养殖风险、减少经济损失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为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运用打下基础。
科技支撑能力增强。“十二五”期间, 辽宁省成功育成辽育白牛新肉牛品种, 完成辽宁绒山羊、辽宁黑猪等10个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 建设17个种猪核心场, 建成东北地区唯一的种猪生产性能测试中心。
辽宁省畜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十三五”期间, 辽宁畜牧兽医工作将以畜牧业现代化为目标, 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生产经营体系, 走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之路。
1 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调整现有畜禽养殖、加工结构, 稳定发展猪鸡, 大力发展肉牛、奶牛、肉羊;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环境友好型养殖比例;融合畜牧业一、二、三产业发展, 全面推进省级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
2 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环境友好型养殖场建设工程、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建设工程、畜产品加工业升级工程、省级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工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程、养殖业粪便污水治理工程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工程。
3 推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
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 扩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成果, 加大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力度, 提升动物疫病免疫、监测、预警、净化、应急能力和水平, 强化兽医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推进动物卫生监督能力建设, 深化畜禽屠宰管理, 推进养殖业保险工作。
4 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县示范创建工程, 健全畜产品安全风险检测体系, 健全兽药质量安全检测与管理体系, 推进兽药饲料生产经营规范化管理, 构建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
5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推进现代兽药行业发展, 培育2~3个产值过亿的兽药生产企业、1~2个上市公司;推进现代饲料工业发展, 培育上市公司1~2个;推进畜产品加工业发展, 逐步建立现代畜产品加工发展模式。
6 加强草原生态建设
实施严格的保护政策, 确保草原稳定, 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 开展草原资源保护工程, 巩固辽西北690万亩草原沙化治理成果。
7 提高畜牧业信息化水平
建设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 推进畜牧生产监测预警体系、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和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信息化等建设。
8 加强畜牧兽医科技创新
在畜禽种质资源、健康养殖、畜牧生产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智能畜牧业、生态家庭牧场和畜产品加工六个领域, 开展关键技术研究, 全面提升现代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
2016年辽宁省畜牧业工作重点
2016年, 辽宁省畜牧工作将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目标, 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建设为方向, 以重点项目为引领, 创新工作机制, 为全省畜牧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1 增强畜牧工作责任感
辽宁省粮食生产和饲料工业的发展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基础。辽宁省玉米、豆粕价格比近两年有所下降, 为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从2015年起, 国家调整种植业结构, 开展“粮改饲”试点, 这将成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辽宁省畜牧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辽宁省是全国重要的“菜篮子”畜产品生产基地, 据统计, 2015年辽宁省向外省出售猪692.3万头、家禽7.4亿羽、鸡蛋66.0万吨、牛27.6万头、羊63.0万只。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对畜牧业发展始终给予高度重视, 积极推进农业生产,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努力推进产业结构改革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2 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
调整、优化畜牧生产结构。辽宁省将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环境友好型畜禽养殖业, 推进畜牧业供给侧改革, 提高畜牧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积极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提高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推进畜牧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辽宁省将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畜产品产地初加工, 推动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同时, 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研发和质检中心, 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 争创品牌企业、名牌产品, 实施畜产品加工业品牌化。以辽育白牛为开发重点, 推进辽宁畜产品加工业再上新台阶。
规范引导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开展省级示范创建活动, 带动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为今后辽宁省家庭牧场发展的思路、原则、机制等做好带头作用。
扶持畜禽规模养殖场粪便污水治理设施改造升级。组织实施好200个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项目, 加快完成大伙房水源二级保护区畜禽规模养殖场搬迁工作。
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落实法库县、义县、西丰县“粮改饲”试点项目, 确保每个县专用青贮玉米、苜蓿草、燕麦等优质饲料作物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 青贮量达15万亩以上。
秸秆饲料化利用。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 注重技术成果转化, 以市场为导向, 积极培育秸秆饲料专业化生产经营组织。同时, 健全秸秆饲料化利用数据统计核查机制, 统计核定秸秆饲料化利用量, 并实现秸秆饲料化利用关键技术和时间节点指导服务全覆盖。
3 改善民生, 坚持共享发展
做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落实《辽宁省动物防疫条例》, 加强乡村兽医体系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 创新管理机制, 确保集成防疫队伍稳定。
构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2016年, 推进有建设任务的市县申报项目、立项和施工建设。做好屠宰环节、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统计申报工作和资金的落实、管理和使用。开展养殖业保险工作, 配合相关部门扩大保险覆盖面, 进一步完善养殖业保险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
加大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贯彻《辽宁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 落实风险监测、监督检测和市级互检制度, 利用检测数据开展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 为畜产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推进无公害畜产品安全品牌建设和畜产品安全县示范建设,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高附加值的优质畜产品。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的有效实施, 强化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管。
做好畜牧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 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同时, 加强机要保密、信息发布和舆论宣传等工作。
4 完善体制机制, 坚持创新发展
加强畜牧兽医体系建设。维护畜牧兽医工作特别是基层基础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统计工作, 对肉、蛋、奶产量等重要数据, 要做到统计真实准确。同时, 要加强监测预警工作, 推进畜牧业信息化建设。
推进种畜禽管理工作。确保惠民政策按时足额落实到户, 以推进保种场和核心育种场建设为重点, 规范其建设与管理, 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保护辽宁绒山羊、豁眼鹅、荷包猪、复州牛、大骨鸡、中华蜜蜂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 与规模养殖企业联合育种, 扩大辽育白牛核心群, 提升辽育白牛品种和品牌效益。
加大畜牧业科技支持。完善畜牧科技体制机制, 加大畜牧兽医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解决畜牧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推进 “互联网+”畜牧业, 健全辽宁省、市、县、乡的动物卫生全程监管信息追溯平台, 做好数据采集和更新, 提升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畜牧业水平。
新常态、新开局, 新的一年, 辽宁省的畜牧业将迎来不一样的春天!
现代化畜牧养殖 篇2
监利县畜牧兽医局
监利县位于江汉平原南部,南临长江,北枕汉水东荆河,东襟洪湖,“四湖”总干渠自西向东横贯中部,县境内地势低洼,沟渠纵横交错,河湖星罗棋布。全县有国土面积3238平方公里,耕地167万亩,水旱比为2:1,人口146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监利县畜牧兽医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突出项目带动和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养殖小区,强化防检监督执法,科学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深化部门内部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畜牧业发展,为创建全省畜牧强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畜牧生产持续发展
1.生产指标稳步增长。2008年全县生猪出栏91.2万头,增13.8%,家禽出笼1626万只,增80.56%,能繁母猪4.35万头。一季度,全县生猪出栏30.55万头,同比增长11%;生猪存栏46.5万头,同比增长2.18%;能繁母猪存栏4.95万头,同比增长20.73%;家禽存笼893万只,同比增长12.33%,其中鸡、鸭、鹅存笼分别为697万只、190.5万只和5.5万只;家禽出笼501.5万只,同比增长23.86%,其中鸡、鸭、鹅出笼分别为501.5万只、81万只和2.5万只。1
2.畜禽板块建设取得成效。畜禽三大板块得以形成,以容城等9个乡镇为主的优质肉鸡板块,年生产肉鸡1800 万只;以大垸等10个乡镇场为主的优质三元猪板块,年生产三元优质猪80 万头;以荒湖等9个乡镇场为主的优质水禽板块,饲养蛋鸭300万只。
3.规模养殖户发展迅猛。现有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37个,规模养殖户5786户,生猪规模养殖率达45%以上,家禽规模养殖率达60%以上。
4.养殖模式进一步优化。生猪“150”标准化生产模式已发展78栋,肉鸡“452”标准模式已发展729户,蛋鸭“325”模式已发展200户。
5.无公害畜产品认证面不断扩大。全县有7家企业率先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温氏、天牧、离湖3家公司的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离湖公司生产的盐、皮蛋和天牧公司生产的优质三元猪正在申请报批精品品牌。
6.科技入户工程进展加快。全县共建立科技示范户1200多户,组织培训30多场,参训养殖户3000多人次,组织科技下乡5次,接受咨询2万多人次。“三个一”活动广泛开展,制作电视专栏8期,报纸专版5期,接受热线电话咨询2000多人次。
二.疫病防控保障有力
1.动物防疫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建立了由行政管理、综合执法和技术支撑机构组成的畜牧兽医新体制,全县聘用防检监督员63人,动物防疫员223人,畜牧技术推广员2
3人。
2.免疫质量得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猪瘟100%,猪口蹄疫100%,鸡新城疫、禽流感96.5%,牛羊口蹄疫100%;病死畜禽及同群畜禽扑杀率100%,免疫标识实施率100%,佩戴率98.6%,疫病监测抗体合格率98.5%。
3.畜禽发病死亡率明显降低。猪、牛、家禽发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2.58%、0.04%、5.56%,大大低于部、省控制标准。
4.农业血防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坚持人畜查治同步(二治一查),狠抓洲滩禁牧和项目实施,2008年通过部、省组织的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验收。
三.执法能力不断提高
1.执法程序文明规范。全县108名执法人员的姓名、照片、证号、联系电话等信息以及执法依据、权限、程序、办案结果等流程进行公示,建立监管对象档案,签订监管责任文书,推行检疫申报制度。
2.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有力。动物及动物产品产地检疫率91.5%,回证率100%,动物屠宰检疫率100%,免疫标识回收率100%,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持证率100%;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质量合格率分别在85%、92%、90%以上。
3.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大。2008年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5起,立案率100%,接案率94%。
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1.招商引资氛围浓。一是县委、县政府重视程度高,把
招商引资当做“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出台了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二是相关部门热情高。县畜牧兽医局、招商局、财政局、发改局、土地局等部门充分体现了以诚招商,情揽客商;三是农民的养殖积极性高。通过温氏“公司+农户”的运作,养殖户得到实惠,加盟热情高涨。
2.落户企业发展态势强劲。监利温氏畜禽有限公司落户三年多来,现发展加盟养户721户,共出笼肉鸡2300万只,农民增收3400多万元,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运输业创收3500万元,建筑业创收4000万元,安排就业1400多人。
3.引资项目层出不穷。监利温氏60万头养猪项目正式动工,首期30万头优质猪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1.9亿元,现已注册成立监利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签订土地租赁协议,4月份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首期工程投产后,年实现产值近4亿元,为农民增收3000万元以上。
尽管我县在发展现代畜牧业采取了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生猪、水禽等产业化经营还没有形成规模;二是良繁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三是人才引进和培养亟待加强。我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各项措施,奋力创建全省畜牧强县。
为湖北立法推动畜牧业现代化点赞 篇3
《湖北省畜牧条例(草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上位法,瞄准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新特征、新方向和新挑战,结合当地的畜牧实践和特色,经历意见修改、实地调研、调研座谈。从立法程序而言,虽尚未正式通过,然而其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却已通过条文彰显无遗。
正如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玲所述,该立法做到以下“三加”:一是加大法律条款接地气力度;二是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该草案的立法基础、立法角度、立法技术都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从立法布置角度来看,该草案的框架结构基本援引畜牧法,然而却有少许不同:例如草案在畜牧法第二章“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利用”二字,就条文的落实和贯彻也比畜牧法更为具体,如在县级政府对“普查、鉴定、保护、培育和利用,应当给予扶持”以及对优良品种的繁育、“禁止在其核心群内开展经济杂交”等方面的表述等等。
此外,显著区别于畜牧法的修订表现在草案增加了单独的一章,即第五章“牲畜定点屠宰”。该章节之所以新增并单列,显然有着鲜明的现实指向——近年病死猪肉流向餐桌,让规范畜禽屠宰成为近年畜牧规范管理的重头戏。因此草案在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方面进行了强化,要求督促、规范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规定建立、健全猪肉品质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并规定定点屠宰证、章、牌不得出租、出借或以其他方式转让。
而从立法细节角度,草案融入了很多现代化元素,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例如畜牧制品和畜牧产品的“追溯管理”和“追溯制度”;又如对该省销售的畜禽及畜禽产品相关认证证书的规范(草案第五十三条)。对相关管理也更加精细化,例如奶牛等各种个体养殖档案的细化、档案保存期及系谱档案的明确等;又如明确提出“分级保护”、“现代生物技术保护”等概念。
同样,草案在畜禽交易与运输等章节也进行了针对性强化,内容也更加详实,草案该章节字数几乎是畜牧法同名章节的两倍,显著表现在生鲜乳收购、销售、检测、交接和监督等方面,这种充实显然也与近年强调的规范乳业管理有着联系。
谈现代化肉鸡的养殖 篇4
1.1 有利于实现工厂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和环境自动化控制, 获得规摸效益。实践证明, 现代化养鸡由于自动化程度高, 节省土地, 节省劳动资源。
1.2 可以根据肉鸡生产要求, 按肉鸡生长发育规律, 为肉鸡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光照、通风) , 保障鸡群健康生长。
1.3 能有效控制环境, 不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 (高温、高寒、大风、大雨) 的影响, 使鸡群在稳定的环境中健康的生长发育。具有抗风险能力。
1.4 规模化标准化养鸡场采用封闭式饲养管理, 有利于疫病控制, 有利于药残控制, 对实现肉鸡卫生安全要求创造了条件, 奠定了基础。为有效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提供了保障。
1.5 鸡舍自动化控制克服了随意性, 能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有利于减少应激, 降低致病因素的产生。
1.6 肉鸡品质优良, 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有利于出口, 可提高市场竞争力。实践证明:走现代化养鸡之路是当前实现肉鸡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可达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目的, 具有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势在必行。
现代化养殖, 不仅是设备现代化, 强调自动化控制;而且生产管理要科学化, 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 按肉鸡的生长规律, 提供鸡所需要的优良环境条件, 实施生物安全措施, 以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一定要做到:形式和内容统一, 既抓设备又抓科学应用, 不能只有形式而不讲科学。
目前购买先进的设备很容易, 但如何发挥设备的作用,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就不那么容易。要转变观念, 提高对现代化养鸡的认识, 提高管理者的科学和业务水平。否则, 设备现代化了但优势得不到发挥, 是得不到好的效益的。
2 影响肉鸡业发展的因素
我国肉鸡业有很大发展, 已经由传统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 规模化、标准化的大型鸡场不断出现, 我国肉鸡从养殖量到鸡肉产量都在向世界前列迈进, 已成为养鸡大国, 但是在生产效率、生产水平、科技应用上与国际比还相差很远, 企业之间也存在差异, 要实现名符其实的现代化养鸡还有距离。还有多种因素影响着养鸡业的发展, 要赶上世界水平,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的不足, 重视和解决那些影响着养鸡业发展的因素。
2.1 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 虽然今年随着经济的复苏, 正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但肉鸡业仍将处于低盈利状态, 对发展仍将有影响, 对肉鸡业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技术壁垒并没有降低而是越来越高, 肉鸡出口技术壁垒以药残为重点, 在药残上要求上很苛刻。
限制药品名录多, 尤其抗生素很严格。
药物残留限量小, 许多兽药限量在1PPb, 尤其日本实行一律制、欧盟抗生素的禁用、供港产品抗生素的限用, 使出口受到极大限制。
2.1.2 国外进口肉鸡产品不断增加, 影响着中国产品销售。
2.1.3 国外投资在国内兴建大型肉鸡生产基地, 对中国市场有一定影响,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1.4 肉鸡产品进口国贸易限制不断增加, 花样翻新。如美国对白羽鸡补贴使中国受到损害, 肉鸡产品出口受到限制。
结果: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出口量很少, 尤其出口欧盟更少。许多小企业被迫退出, 散养户纷纷停养, 到处是空舍, 存养量下降。
2.2 饲料、燃料、防疫费、水电费、管理费上涨, 成本升高, 养鸡低利, 严重挫伤了养鸡积极性。在养殖用地、财税、金融方面也受到限制, 发展受到影响。
据国家权威部门公布:饲料原料1~6月上涨9.9%, 其中玉米上涨21.6%, 蛋氨酸上涨1.9%, 赖氨酸上涨2.4%, 饲料同比上涨4个百分点, 肉鸡配合料上涨到5.9%, 加之受猪肉价下降的影响, 而鸡苗和毛鸡价格极不稳定, 有走弱趋势, 活鸡由1月9.04元/只降至6月的8.93元/只。而净利润由2.44元降至1.64元, 成本利润率由15.07%降至10.66%。下半年虽有所回升, 价格上涨, 但成本也上涨, 养鸡还是低利润, 靠养殖发展的企业举步很艰难, 尤其中小型企业更困难。
3 疫病发生和流行给养鸡业带来灾难, 成为影响养鸡业的最大障碍。
3.1 鸡病种类多, 非典型 (亚临床症状) 多, 诊断有难度。目前常见严重危害肉鸡的疾病是:
病毒病:流感、新城疫、传支、法氏囊病;
细菌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
中毒病:霉菌毒素中毒;
寄生虫病:球虫病。
普通病:管理不良造成中暑、肺炎、应激损害、氨气损害。
各种鸡病在各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带来不小损失。
吸道病的病原-鸡毒支原体的结构和侵害部位比较特殊, 也难以防治。定居于呼吸道上皮纤毛顶端, 病变在气囊, 气囊无血管, 进入血中的药物难达到气囊。
3.2 混合感染多, 难以防治。由于环境污染严重, 混合感染多, 尤其养殖小区、散养户突出。目前最常见以下几类:
病毒病与病毒病合并感染:ND+IB、ND+AI、ND+IBD、AI+IB;病毒病与细菌病合并感染:ND+E.COL i、AI+E.COL i;细菌病与细菌病合并感染:E.COL i+MG。
3.3 免疫抑制病出现, 免疫效果差。法氏囊 (IBD) 病早期发生, 使ND/IB/AI免疫出现失败, ND/IB/AI须经免疫, 但抗体上不去, 仍得不到好的保护, 总有零星发病, 出现亚临床症状, 影响生产。
此外IBD免疫首免用中强毒力苗免疫常损害法氏囊, 出现法氏囊功能下降, 免疫抑制现象比较突出。也常诱发法氏囊病的发生。
霉菌毒素在饲料中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免疫功能, 出现免疫抑制, 而且生长发育不良。
3.4 新病不断出现, 防不胜防。鸡包涵体肝炎:由Ⅰ型腺病毒感染种鸡, 经垂直传播引起雏鸡带毒感染, 当鸡群有法氏囊病, 大肠杆菌病发生, 极易发生包涵体肝炎, 虽发病率虽低, 但死淘高, 影响生产成绩。
病毒性腺胃炎综合症:多种病毒引起腺胃肿大溃疡, 导致生长不良, 死淘增加, 影响生产成绩。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 导致种鸡肿瘤发生, 发生免疫抑制, 母源抗体低, 肉雏鸡易病、鸡难养。
这些都是近年出现的疫病, 没有好办法防治。
3.5 病毒病的毒株多、变异多, 选择疫苗很困难, 免疫效果也不理想。
据报告:AIV毒株亚型多, 变异多。H9N1, H9N2有F株、SS株、LG1株;H5N1、H5N2、R-1、R-4、R-5。IBV病原基因分型多, 9个型, 变异株13个 (H株、M株和491株, 临床常有呼吸型、肾型、生殖型、肌肉型、腺胃型, 近年以肾型比例最大) , IBDVⅠ型有6个亚型, 而且有超强毒的报告。NDV毒力的差异, 基因排序常见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型。目前主要为Ⅶ、Ⅱ。其中Ⅶ66%, Ⅱ20%, Ⅸ10%, Ⅵ3.3%。Ⅶ型是近几年主要流行株。
市场上供应的疫苗基本上是标准株疫苗, 如疫苗不对号时, 交叉免疫保护差, 免疫后效果不理想, 抗体上不来, 鸡群遇野毒仍有发病。
在肉鸡场, 新城疫、法氏囊病、传支、流感发生不断, 免疫得不到充分保护。这与各种亚型出现、毒株变异、毒力差异有密切关系。
作为企业, 因条件所限, 根本无条件进行病原鉴定, 弄不清是何种病毒, 更弄不清是何种病毒类型, 难以选对疫苗, 绝大多数鸡场都是凭经验, 凭推荐用苗, 那就不一定适合本场实际, 效果也不一定好。这是当前影响疫病防制的重要原因。
3.6 肉鸡发生细菌病最多的是大肠杆菌病, 在鸡场大肠杆菌病发生很普遍, 四季可见, 整个生产过程都可发生, 而防治效果很差, 选用药物十分困难。
大肠杆菌耐药性强, 并不断产生, 越来越严重, 一种药物久用效果差;加之出口药残限制, 能用的抗大肠杆菌药品种不多, 选药困难;有的抗菌强 (如氨基糖甙类) 但多数吸收利用率低, 对败血型大肠杆菌效果差。
鸡场环境污染严重, 大肠杆菌是常在菌, 也是条件性菌, 尤其鸡舍中带菌率高, 鸡舍中无处不在, 以垫料粪中的数量最多, 椐测定, 1克粪达100万个以上;工作鞋底面每平方厘米1000~10000个;墙壁每平方厘米达100个以上, 尤其墙裙、料盘阴面更多。带菌率随日龄增加细菌数量也增加。大肠杆菌在消化道中不断随粪便排出, 养鸡过程中鸡舍的大肠杆菌极难清除, 很容易通过呼吸、饮水、采食感染, 大肠杆菌病发生自然不断。育肥期尤为严重, 发病多死淘率高。如果经呼吸道感染, 发生败血型引起心包肝、包气囊炎更难以用药物治疗, 只有淘汰。这是鸡场最头痛的问题。环境越不好, 大肠杆菌病就越多, 恰恰是这样往往被忽视。
3.7 肉鸡慢性呼吸道病也是常见病, 而慢性呼
鸡毒支原体无胞壁, 敏感的药物品种少, 局限于大环内脂类 (红霉素) , 有的是违禁药 (支原净、泰诺菌素) , 因此能用的品种少, 加之用药途径采用口服, 用药后效果也不一定理想。必须用喷雾有效。
过去慢呼疫苗只免种鸡。现在商品肉鸡虽有疫苗但正推广之中, 还未普遍应用。
种鸡净化需一定时间, 在没有净化前难以避免经种蛋传给仔鸡, 入舍后引起水平传播, 给肉仔鸡带来威胁, 管理不良, 会引起肉鸡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
3.8 免疫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做不到科学免疫, 就难以达到好的效果, 甚至出现免疫失败。
有许多鸡场注意不够, 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造成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很普遍。疫苗运输、保管、储存不当, 使疫苗降效;疫苗饮水使鸡接受的剂量有多有少, 免疫效果有差异;免疫时间过早易受抗体中和而减效, 免疫过晚易出现空档而受野毒感染发病;生产实践中很难有一个合理程序。
免疫方法不规范, 常有意外发生或漏免;免疫过于频繁, 间隔时间太短, 使应激增加或产生免疫麻痹;过早应用中强毒 (IBDV) , 诱发疾病。
疫苗毒株型与致病的毒株不对号 (AI、IB、IBD、ND) 免疫不理想或失败。
免疫抑制病的存在, 尤其霉菌毒素中毒的影响, 能抑制免疫应答, 使免疫失败。
免疫时用消毒剂、大剂量抗菌药物、抗病毒药, 影响了疫苗抗原性, 免疫降效。
4 肉鸡业本身也存在不足之处
缺乏人才;鸡场建设不规范、不标准;质量控制不能从源头抓起;生物卫生安全措施不健全;对建立检测室认识不足, 不愿投资;鸡场在防疫上“重治轻防, 重防轻养, 养防治本末倒置”, 忽视管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鸡场普遍存在不能科学用药的现象。
5 如何发展肉鸡业
总结先进的规模化标准化鸡场的经验, 依据当前存在的问题, 要发展肉鸡业必须结合中国实际, 应该考虑我国经济和多气候的特点,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养鸡业发展。
5.1 改变“劳动力便宜用人工替代机悈化生产”的观念, 走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悈化之路, 才能规避风险, 获得规模效益;按国家“肉鸡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进行建设;按“肉鸡饲养管理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 要制定中国的“肉鸡饲养管理标准”, 编写“中国肉鸡饲养管理手册”, 使中国肉鸡养殖国际化。
5.2 实行五统一:“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兽药疫苗供应、统一管理标准和技术指导、统一宰杀加工出口”, 向一体化发展, 才能做到保质量、保安全、防药残、创品牌, 获得市场竟争力。
5.3 建立防控体系, 贯彻预防为主方针, 养防治结合, 以养为主, 搞好防疫工作、以保障肉鸡业健康发展;有关政策、制度、措施要落实到实处不搞形式。
5.4 讲科学, 按科学规律办事, 进行科学生产、科学管理、科学经营。在饲养管理上一定要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才能保证肉鸡生长需要, 达到肉鸡应有的生产性能指标, 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5.5 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税收、畜禽用地、金融扶持、防疫) 作为发展企业的依托。有行业协会的要发挥协会的纽带作用, 为肉鸡企业保驾护航。只有这样肉鸡业的发展才有依靠。
5.6 要以人为本组建一支懂养殖、热爱养殖业、具有责任感的养殖队伍。
鸡是靠人养的, 人是第一要素, 要调动人的积极性, 发挥人的才智。
要抓好培训工作, 提高管理和养殖人员的管理、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水平。
现代化畜牧养殖 篇5
早在XX年,自治区第二次畜牧业工作会议提出了“发展现代畜牧业”。这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历史性标志,是根据我国加入WTO和世界潮流提出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阶段,是在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现代畜牧业是作为一个新型产业而提出的,是自然科学范畴,它包括怎么饲养动物与市场学、经济学、生物学、植物学等多门学科,相互间有紧密的关联,它是以现代理念和管理,以规模化、生产经营和工业加工带动的畜牧产业化,它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加工业为载体,以经济为中心,具体表现在畜产品的工化业。超市—物流—食品加工—屠宰—农户—饲料—兽药—研究为一体的庞大的产业链条。
畜牧业是特定的、传统的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目前,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70——80%,荷兰丹麦在80%以上,欧、美、日、韩都超过了60%,而我国仅占33%,没有高比重的畜牧业就谈不上有现代化的农业。世界各国根据各自资源条件,在生态畜牧业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但综观世界各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以集约化发展为特征的农牧结约型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代表;二是以草畜平衡为特征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典型代表;三是以农户小规模饲养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这种模式以日本和中国为典型代表;四是以开发绿色无污染天然畜产品为特征的自然畜牧业,这种模式以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为典型代表。
新疆发展畜牧业潜力巨大。从国内外看,畜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畜牧业要有自然、地理、人文条件。新疆有7亿亩草原,4.5亿亩优良草场,人均土地3.11亩,地理环境相对独立,三山夹两盆地,自然防护区,建立无规定疫病创造了良好条件,从畜产品生产指标看,我国肉类人均占有量为52公斤,世界人均占有量为42公斤,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丹麦、加拿大、美国分别是468、399、137、100,我国禽蛋人均占有量为19公斤,世界人均占有量为10.2公斤,我国牛奶人均占有量为27.5公斤,世界人均牛奶占有量为100.6公斤,最高的新西兰高达3450公斤,荷兰约600公斤,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类生产的结构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由此可见,发展畜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我市畜牧业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XX年全市年末牲畜存 栏达到63.15万头,出栏各类牲畜40.2万头只,出栏率达到63%,商品率85%肉类总产量2.16万吨,产绵羊毛1355吨,牛奶产量1.66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83亿元,牧民人均收入达到5350元,人均增收248元。
在看到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我市畜牧业依然存在着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较低,农民与牧民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拉大,以水利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牧区生产结构单一,农牧结合不紧密,良种化繁育体系不健全,动物防疫体系不完善,饲草料地建设规模不足,畜牧业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畜牧业提融资源道不畅等突出问题,制约着我市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XX年8月2日,自治区畜牧厅召开了第三次畜牧业工作会议提出:把农区畜牧业作为重要产业,提到与粮食、棉花、林果业同等重要的位置,以畜牧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改造和提升传统畜牧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XX年1月12日,**市召开三届五次全委会议,提出了“推广高新节水、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陈地建设”农村四项重要工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业工作,以发展农区畜牧业为突破口,不断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全面振兴我市农村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改造传统畜牧业,紧紧围绕农村 农牧民增收,树立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中心种植业,围绕畜牧业来发展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畜牧业结构,突出两大一强,发展战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突出地域特色,加快对畜禽结构和区域布局的调整。
二、加快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布局
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着重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两个转变”的原则,一以完善饲草饲料地为重点,实现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向农区畜牧业转变;二以发展农区畜牧业为重点,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草原畜牧业以配套饲草料地为突破口,实现传统畜牧业向农区畜牧业转变,加快饲草饲料地建设力度,落实牲畜饲草饲料需求,加大牧民定居力度,提高入住率,以饲草料地建设为依托,加大草原保护力度,变四季放牧到两季放牧,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
到XX年出栏优质肉羊达到40万只,肉牛2万头年创产值2.4亿元。
以发展现代农区畜牧业为重点,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布局、奶业片区到XX年全市优质高产奶牛存栏达到2万头,日产鲜奶240吨,年创产值1.44亿元,企业加工鲜奶每公斤增值4元,企业年创产值2.88亿元,农户与企业 共创产值4.22亿元。
生猪养殖,生猪养殖情况到XX年优质生猪出栏达50万头创产值4.5亿元。
牛、羊育肥到XX年牛羊育肥出栏20万头,年创产值1.5亿元。
家禽养殖业,到XX年家禽达到1000万羽,蛋鸡存栏达到50万羽,年产鲜蛋8000吨。
三、加快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措施
1、标准化规模化
以发展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专业村队为重点,加快推进养殖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变,实行统一良种、统一饲料供应、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饲养管理和统一市场销售结合,我市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养殖,重点抓好哈图布呼镇、百泉镇、四棵树镇、吉尔格勒特乡、甘河子镇和八十四户乡两个1000头牛八个500头高产奶牛养殖小区和四个奶牛专业村队建设,甘家湖牧场铁架子、古尔图牧场车达、赛力克提牧场查干奥娃,巴音沟牧场、塔布勒合特、西大沟镇和吉尔格勒特乡七个肉羊集约养殖小区建设,八十四户乡、夹河子乡及周围乡镇五个牛羊育肥区建设,西大沟镇、百泉镇、甘河子镇等十个生猪养殖基地规模化建设,到XX年规模化养殖户占养殖总户的比例达到40%,牲畜养殖数量占养殖总量的比例达到60%以上,通 过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养殖户采取统一标准集中饲养,在土地、资金、技术、服务、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积极完善养殖小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规模化养殖发展。
2、种植业结构调整
把草料基地建设作为饲草料业发展的重点,提高饲草料有效供给和储备能力,要围绕畜牧业发展调优种植业,次易棉区要坚决退出棉花种植,大力推进种养结合,积极发展草国轮作、复播、间作套种,扩大青贮玉米,饲料玉米和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的种植面积。推广优质高产牧草种植技术加快建设高标准的饲草料生产基地,牧区围绕牧民定居建设,依托水利工程开发建设10万亩人工草地,农区玉米种植面积要达到20万亩,苜蓿推广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推动饲草料种植业快速发展。
3、状大畜牧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外向型畜牧业。
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企业集团进驻**,组建大型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现代化屠宰、肉类精深加工、皮革制品、乳制品的产业集团,发展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畜产品加工和贸易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商一体化,有影响力、有牵引力的产业群体,把我市建成为牛奶、优质牛羊肉、猪禽出口加工基地,企业实行畜产品高起点、高标准开发,扶持企业树品牌、创名牌、开拓区外市场和国际市场,提高产品占有率,力争用3—5年时间创建出2—3个自治区级知名品牌,1—2个国有牧场绿色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引导企业建设好畜产品生产基地,稳定的原料供给,积极推行企业集中开发,农户分散承担经营的模式和企业与农户以资产、资源入股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模式,现顺企农关系,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有效连接企业和农户,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围绕产品营销,扶持组建直接面对向市场,这行独立的畜牧专业合作社,创立自有品牌,提高专业合作组织的竞争力。
4、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的财政金融保险支持力度,完善畜牧业发展扶持措施。
加大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不断增加财政投入,从XX年起,每年安排畜牧业发展资金800万元,并逐年增加,各乡场镇每年安排畜牧业发展资金10—20万元,用于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小区建设品种改良,村级防疫员补助及畜牧业抗灾防灾等,科技三项费、抗震安居、农村道路建设、农村沼气、水利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资金,要向畜牧业倾斜。
加大对畜牧业的金融保险支持力度,吸引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现代畜牧业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牧业信贷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提融资渠道,农村信用联社要进一步加大 农牧民小额养殖贷款力度,延长贷款期限,生猪养殖贷款为1—3年,牛羊育肥贷款为2-3年,奶牛养殖贷款为5—8年,采取农户联保,财产低押、按揭贷款、保险公司保险担保等形式,对农牧民信用户开通信贷绿色通道,支持农牧民发展畜禽养殖,市农业发展银行要对畜牧产化业龙头企业及生产基础建设要给予重点支持,形成由银行贷款、保险公司保险担保,政府赔息、企业帮扶、农户发展的五位联动的信贷新模式,保险公司要根据国家政策不断拓展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实施范围,提高畜牧业保险覆盖面,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大牧民豁居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从畜牧业发展资金中拿出250万用于牧民定居住户、暖圈、草料地建设补助,对牧民划拔的定居饲草料地,又没有一帮一帮扶的市财政在前三年每亩补贴100元土地改良费。
鼓励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由各乡场镇政府解决小区用地及水、电、路等公益设施,市财政每年从畜牧业发展资金中拿出200万元对养殖小区中存栏30头奶牛,年出栏400只肉羊或400头生猪,5000只家禽以上的规模养殖户,新建标准化圈舍。
继续加大奶价补贴政策,XX年起将吉尔格勒特乡、八十四户乡纳入到补贴范围。
稳定村级防疫员队伍,市财政每人每年补助XX元,用 于缴纳村级防疫员养老统筹。
加大牧业抗灾防灾力度,市财政拿出100万坡建立抗灾基金,用于畜牧业牲畜越冬、抗旱、草原虫鼠害、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5、切实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现代畜牧业的“松桃样本” 篇6
连续3年被贵州省政府认定为“全省引领型重点园区——盘石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正展现在人们面前。近年来,松桃自治县出台优惠政策,成功引进德康牧业、贵州努比亚牧业、梵净牧业,这3家国家级标准示范场“远看像别墅,近看似花园”,实行标准化建设、规模化养殖、现代化管理、产业化生产,已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领头羊”,被业界誉为畜牧业的现代“松桃样本”。
松桃成功引进“全国500强企业”、“国家级生猪标准示范场”,松桃德康农牧有限公司在盘石园区落户后,总投资11亿元,于2014年5月建成“国际标准化5000头高端种母猪繁育场”,年产优质仔猪10万头,良种母猪养殖规模在贵州第一。该企业采取人工授精的繁育方式,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仔猪10万头以上,通过“公司+家庭农场+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1000户农户发展生猪养殖,实现户均养猪增收5万元以上。该企业的成功引进和投产,对松桃积极实施创建全国60万头生猪调出大县、提升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水平、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具有积极作用。
松桃成功引进全国100强牧业、全国十佳标准化肉羊示范场,贵州努比亚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盘石园区总投资1.75亿元,于2013年在园区“黔东草海”已建设标准示范场2000余亩,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存栏种羊3000多只,年产种羊7000多只,年出栏商品羊5000多只。该企业入驻松桃后培育并注册的“贵州努比亚山羊”新品种,获得专家认可,种羊已获国家商标总局“贵州努比亚山羊”注册商标,在去年“全国十一届羊业发展赛羊大赛”会上,通过对其身高、体型、体重等特征进行评比,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该企业目前已在松桃建立8个养殖专业合作联社分社。计划2015年,在松桃28个乡镇成立40个努比亚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公司对下属的所有养殖户,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免费提供种羊的保健药品和预防疫苗以及技术资料,定期集中培训和技术交流,统一饲养管理模式,统一免疫程序,统一规章制度,统一种羊饲养标准和选育标准,统一定价回收种羊、商品羊,统一销售价格,实行三级管理机制,确保合作社成员能够健康、良性发展。
松桃成功引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肉牛标准示范场”,贵州梵净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该园区总投资1.2亿元,在园区的“黔东草海”内建设有肉牛草食动物产业体系。成立了肉牛产业技术研发团队,集肉牛良种培育、肉牛标准化饲养、疾病防控和高档牛肉生产、产业技术研发等于一体的领航团队。建标准化圈舍、饲料加工、办公等基础设施用房23栋12000平方米,养有日本和牛、西门塔尔、思南黄牛等优质种牛和肉牛1200多头,为解决草料来源,带动园区村民种草增收,发动村民种草5000多亩,企业与当地村民签订种植牧草回收合同,由企业与县畜牧兽医局免费给农户提供草种、技术和肥料,让农户自己种植和管理牧草,成熟后由企业按保底价格回收,让村民在家门口挣钱致富。
浅谈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 篇7
畜牧养殖业作为一项农业基础产业, 越来越发挥着其它产业无法替代的作用, 已成为壮大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重要支柱产业。特别在农村, 畜牧业是一个中间产业, 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一头连着种植业, 实现了粮食及其副产品转化增值;它一头连着加工业和城镇市场, 使产品变成现金, 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 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保障了畜牧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 国家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 在实施良种补贴、改善基础设施、生产条件和促进规模养殖方面实行了重点倾斜, 加快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步伐, 取得了明显成效。从目前畜牧业发展形势分析, 尽管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但总体发展形势是好的。一是畜牧业生产全面上升。二是规模养殖大幅度增加。当前, 正处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转型时期, 改进生产方式, 改善饲养条件, 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已成为农村畜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随着农村的改革和发展, 各项惠牧政策的实施, 畜牧业生产方式得到了明显改进, 畜禽规模养殖呈上升趋势。三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加快。四是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得到加强, 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始终坚持了预防为主和依法治疫的工作方针, 建立和完善了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 严格执行了春秋普注, 常年补针免疫制度, 实施免疫标识和可追溯制度, 建立了定期消毒和常年监测制度, 严格实施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检验, 加强了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督管理, 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基础薄弱, 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畜牧养殖业是一项基础产业, 产业要发展, 是离不开投入的。虽然近两年来, 各行各业加大了对畜牧产业的投入, 但相对于其它产业来说, 投入的比例是相当偏低的, 以致于产业基础薄弱, 发展后劲不足。一是科技实力不足。在产业发展过程中, 往往偏重于养殖数量的增加, 缺乏对一些科学技术的运用, 所以畜禽商品率不高, 品质差, 市场竞争力不强, 往往是养殖风险大于收益。二是加工业滞后。三是经济实力不足。与发达地区相比较, 农民无力加大在畜牧产业方面的投入, 以至于产业化、规模化养殖难以完全实现。
2、结构不优, 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长期以来, 我国大部分地区形成了以生猪为主体的畜牧业生产结构, 无论是猪肉产量还是产值都占畜牧业总量的90%以上, 牛、羊、禽三大养殖只占10%左右。我国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牛羊等市场需求大、价格好的产业发展缓慢, 产业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如何更好的加快现代化畜牧业发展
1、建立畜牧信息资源数据库, 完善网络建设。
数据库是指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数据集合, 内容丰富、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是畜牧业信息技术的关键。根据不同用户对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 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工作。保障建立一个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数据库。建立畜牧信息数据库系统, 包括饲料、活畜和畜产品的价格、销售、库存、运输和进出口等很多动态信息, 同时将信息及时地向网络传送, 全国各地的政府、研究所、大学、企业、饲料厂等都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到这些数据, 以进行市场预测和生产决策。转变了政府职能, 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
2、强化政府服务, 优化发展环境。
畜牧业是农村的基础产业, 直接关系到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应按照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业的要求, 把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 加强指导, 搞好服务。
3、加强养殖创新, 改进生产方式。
因地制宜, 指导农民改进传统生产方式, 创新养殖模式, 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
4、加强技术指导, 搞好规范管理。
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 篇8
目前我国畜牧业大多是分散饲养、畜禽混养,这种现象大量存在,当某种传染病发生的时候,管理员就很难防止交叉性的传染,在不能控制病疫的情况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利益,不利于农牧民效益的增收,也不利于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两种模式
2.1 西部——特色型
我国西部农区地域异常辽阔,有着丰富的资源,但是西部地区的畜牧业相较于中部或者东部来说,发展异常的缓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西部畜牧业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其中“特色畜牧业”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西部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必须注意一下几点:(1)西部地区应充分的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加快畜种的改良,比如可以发展奶牛、肉牛以及肉羊养殖等;(2)对于优质的牧草,要加大其育种管理,在筛选品种的时候,要大面积的推广那些优质的品种,此外,西部地区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自然条件,开展人工种植优质牧草;(3)大力推广西部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对于国内或者国际存在的、先进的管理经验,要及时的引进,在保证自身特色以及质量的同时,不断的提升西部地区畜产品的内在价值;(4)紧抓西部地区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这样的生产基地工作重点是技术的推广,不断促进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优质化、产业化以及市场化。
2.2 城郊现代畜牧业建设模式
不同于农区现代畜牧业建设模式,城郊模式主要满足的是城市、农矿区居民的需要,在这个地区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优越的生产条件,此外,在城郊地区有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它主要满足的是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对鲜活畜产品的需求,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特点;其次,以高科技出名的现代畜牧业。城市不管是在资金方面还是科技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他们能够第一时间知晓并使用新型的兽药、饲料添加剂,此外,他们能够使用最为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最后,以都市型出名的现代畜牧业。这种畜牧业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相关的休闲娱乐场所,最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 今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现代化畜牧养殖 篇9
1. 健康养殖的内涵
健康养殖业是以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为主要内涵的可持续发展养殖业, 是数量、质量和生态效益并重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健康养殖生产的产品首先为经济社会接受, 是质量安全可靠、无公害的畜产品;其次, 健康养殖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生产模式;再次, 健康养殖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良性的, 其生产模式是可持续的, 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 它体现了畜牧业的经济、生产、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健康养殖以保护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 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为目的, 最终以无公害畜产品为结果。
2. 开展健康养殖的意义
(1) 畜产品质量提高的需要
目前, 环境污染严重、饲养管理制度混乱的状况下, 所生产的畜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如鸡蛋稀薄, 猪肉不香, 抗生素含量超标, 鸡蛋中存在“苏丹红”, 在猪肉中存在“瘦肉精”等禁用有害物质。因此, 畜产品质量亟待提高, 而发展健康养殖就是提高畜产品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2) 人畜健康的需要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环境污染治理的滞后, 已经严重威胁人畜健康, 只有发展健康养殖才能扭转这种局面。
(3) 畜牧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在的畜牧经济增长途径, 主要靠数量扩张来拉动, 忽视了通过品质增值在发展畜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它是一种片面的经济。所以, 今后的畜牧业经济发展还要通过畜产品品质来推动。发展健康养殖就是提高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3. 存在的问题
(1) 畜禽饲养环境卫生差
一方面是人畜共居一处的小规模散养户, 这种类型的污染是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直接影响人畜健康。另一方面是大型养殖场和饲养园区, 这种类型的污染特征是污物集中化、规模化, 虽然不直接影响人畜健康, 但却通过空气、雨水、河流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根据有关材料记载, 一万头猪场, 所排放的污染物相当于一个5万~8万人口的小城镇的污染物排放规模, 一头奶牛的排污量相当于25~40人的排污量。
(2) 污染物处理不科学
对污染物的处理, 一般是采取传统的堆积方法, 让其自然发酵, 这样处理一方面让臭气味直接散发在空气中, 造成环境严重污染, 另一方面是浪费了贮藏在污染物中大量的能量 (如沼气) 。由于农业用肥的季节性原因, 所以一年中有七八个月任由粪肥暴露堆积, 造成长时间污染。
(3) 饲养园建设不合理
饲养园建设不科学。在选址方面随意性很大, 有的不顾风向、水源, 影响到居民健康;有的不顾及交通。周围环境, 影响到畜禽的养息。在园内规划方面, 整体布局, 畜禽舍设计部符合畜禽生理生态习性, 不符合防疫规范, 影响畜禽健康生长、生产。
(4) 饲养管理制度不符合畜禽生物学特征要求
符合畜禽生物学特征要求的饲养管理制度, 有利于畜禽健康, 有利于其生长、生产。现在通行的制度, 与上述理想的制度模式背道而驶。如饲养密度过大, 使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刺激畜禽的早熟、早产、高产、快长 (蛋鸡的强光照, 生长激素的使用) 。这种制度下饲养的畜禽体质差, 多病, 一些毒素、药物残留及有害元素包含在畜禽产品中, 从而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5) 畜禽养殖使用兽药、饲料不规范
兽药和饲料的使用与畜产品品质息息相关。当前在畜禽饲养过程中, 过量使用微生素、抗菌素等兽药, 在饲料中使用生长激素、瘦肉精等。国家目前推行的无公害畜禽产品、无公害产地、产品的认证制度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要做到名副其实, 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就需要市场的成熟, 需要广大养殖户的自觉, 需要法规的约束等等, 才能洁净畜禽产品的源头。
4. 建议
(1) 污物处理洁净化, 增值化
畜禽排泄物的处理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洁净化, 二是增值化。沼气工程是达到此目标的首选措施。利用沼气处理的污物多, 生产的产品分为沼气、沼液、沼渣。沼气工程既适用小规模养殖户, 也适用于大中型养殖场。鸡粪处理现在通行的办法有:发酵处理, 高温加热处理, 微波处理等。但这些方法成本较高, 一般养殖户难以承受。
(2) 饲养环境人性化
饲养环境人性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缩小饲养密度, 二是缩小单位面积数量, 三是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四是减少对畜禽的干扰, 五是饲养场要绿化, 六是在适宜的时间对适宜的畜禽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
(3) 饲养园区建设科学化
在园区选择方面一是请畜牧、环保、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把好关, 二是园区地址要选择在居民下风处, 三是要避开水源, 四是避开对畜禽有干扰的设施场所, 五是避开交通要道, 六是选择向阳背风的地方, 七是大中型养殖场要远离居民区, 宜到山区、丘陵为宜。
(4) 兽药、饲料经营生产规范化
湖南畜牧业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篇10
农业专家表示,相比种植业,畜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更高,技术集约化优势更明显,在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上更容易突破;而且,湖南一直是全国养殖大省,农村畜禽养殖基础好、发展空间大,完全可以在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据悉,全省畜牧业总产值在2014年已达1 758亿元,畜禽规模养殖比重目前提高到70%。
省畜牧水产局局长袁延文介绍,全省畜牧系统将在未来5年内,不断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 增强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全面推行生态养殖,逐步构建畜牧业现代化体系。
会议部署,今后我省将继续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示范创建,鼓励养殖龙头企业采取合作、托管、 代养等形式,发展“龙头企业 + 家庭养殖场”、“龙头企业 + 合作社 + 家庭养殖场”等新模式现代养殖示范园(场);大力推行种养结合、林牧结合、牧渔结合等生态养殖模式,打通种养协调发展通道,促进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引导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与畜禽加工龙头企业双向延伸,培育一批有标准化养殖基地、有屠宰加工厂、有产品销售网络、有市场影响力的产业化经营品牌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现代化畜牧养殖 篇11
天津高品质肉羊生产基地,是中央财政重点扶持的现代农业项目。去年以来,天津市财政结合滨海新区农业资源禀赋和主导产业方向,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为平台,加大市、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累计投入5000万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逾1.2亿元,实施中塘镇肉种羊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和太平镇良种奶牛繁殖场建设项目2个现代农业项目,助推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2013年,天津市肉羊存栏46万只,年出栏65万只,羊肉产量仅为1.5万吨,占全市肉类总产量的3%,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天津中塘镇肉种羊繁育基地项目位于滨海新区甜水井村西,占地面积1100亩。项目总投资832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000万元,市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50万元,新区财政资金250万元,项目建设单位天津市腾源畜牧养殖公司自筹资金5828万元。项目包括建设70000平米养殖小区,其中新建羊舍6000平米、青贮窖4400平米,以及基础设施工程和配套设备等;引进澳洲杜泊羊、萨福克羊、东弗里生和我国湖羊等优良肉羊,开展杂交配套系生产肥羔,其规模为国内最大肉羊生产基地。
项目单位依托自身品质优势,发展肉羊产业、生产优质羊肉,运用网络营销、专卖店直销、会员制等多种营销策略,与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培养高端、稳定的客户群,创建腾源羊肉品牌,满足本市高端羊肉消费市场,特别是以清真产品为主体的消费群,同时串联羊肉、羊毛、羊皮产品,形成畜牧生产加工产业链。项目预计带动100多农户从事肉羊自繁自养,每户年可出栏肉羊500只。养殖基地还可利用各类作物秸秆1.2万吨,生产有机肥3万吨,有效实施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增加农民收入。
现代化畜牧养殖 篇12
1 政府认识到位, 实行强力推动
随着畜禽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 畜禽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外市场对畜禽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粗放型的畜禽生产模式难以保证产品质量, 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制约了龙头加工企业的发展, 养殖场 (户) 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另外, 脏乱差的饲养环境以及畜禽粪便污染严重影响到村容村貌和周边群众生活。我市经过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 充分认识到推行标准化养殖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市政府决定选择以实施畜牧业标准化建设工程为切入点, 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 从根本上提高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 从而拉动农民持续增收。市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兖州市推行畜牧标准化生产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奖励措施》等文件, 明确了实施畜牧业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 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分管领导任副组长, 财政、科技、畜牧、环保、金融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市畜牧业标准化养殖领导小组。并将标准化养殖场年度建设任务目标分解到各镇, 把完成情况纳入各镇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动员会、生产现场会和现场办公会, 充分动员发动, 及时推广典型、现场解决问题, 实行强力推进。各镇高度重视, 明确领导分工负责, 制定出台优惠政策, 因地制宜分解指标, 积极协调做好服务, 采取多种措施调动激发群众发展畜禽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确保了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2 企业积极呼应, 实施系列保障
兖州市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充分抓住政府强力推进畜禽标准化生产的机遇,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标准化推行的各个环节中, 从场舍设计、设备配置、技术指导、免疫程序等方面提供服务, 尤其对标准化养殖场户实行优质优价、订单保护。在肉鸡、肉鸭标准化舍设计上, 畜牧部门与嘉隆公司、绿源公司两大龙头企业, 根据实际情况, 绘制了标准养殖场建设图纸, 免费提供给养殖场户使用。嘉隆公司、绿源公司对标准化养殖场户一律实行“五统一”和“两保护”:“五统一”即“统一提供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进行防疫、统一收购成品”, “两保护”即实行保护价收购和提供保险。公司对每处标准化养殖场户都固定专门技术人员靠上搞服务, 将技术人员收入与生产环节标准化技术运用、养殖效益情况相挂钩, 确保了标准化在具体生产中的推行。同时, 在抓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 按照民建、民管、民办、民受益的原则, 健全体系, 发展协会, 积极引导农户组建经济合作组织, 挂靠龙头, 联合经营, 多渠道的搞好养殖产业化经营, 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民为主体的发展标准化养殖的科学路子。嘉隆公司、绿源公司结合自身实际, 分别成立了肉鸡协会、肉鸭协会, 这些合作经济组织, 在畜牧业生产中, 能够发挥自身有能人、信息灵、技术硬、门路广的优势, 为推动全市标准化养殖市场化经营和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 以及带领养殖户进入市场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 这两家协会已发展会员2 000多户, 全市60%以上的畜产品由合作经济组织销售出去, 协会组织正在成为兖州畜牧业发展的新型运销龙头。
3 政策扶持有力, 激发群众热情
市政府明确规定, 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用地属农业用地, 各部门不得另外收取其他费用, 对建成并通过验收的标准化肉鸡、肉鸭养殖场, 按每栋5 000~8 000元的标准, 由市财政给予补助。各镇政府结合自身实际, 制定出台相应扶持政策。新兖镇、兴隆庄镇按照市财政补助标准, 给予相同数额的补助, 并对规模连片发展的村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谷村镇对集中发展4栋标准化禽舍的村给予1 000元奖励, 并为每栋禽舍协调信用社贷款5万元, 由镇财政贴息。嘉隆公司对新建并验收合格的存栏5 000只肉鸡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 公司每只鸡给予1元补助。绿源公司对标准化肉鸭养殖场户实行每斤收购价高于一般户5分钱的优惠政策, 使每栋标准化鸭舍年增收益6 000元左右。同时, 绿源公司还对因各种不可抗原因造成养殖损失的标准化养殖场户给予适当补助, 用于对因风灾倒塌禽舍、突发疫病死亡等造成损失的标准化肉鸭养殖场户补助。2003年以来, 市镇两级用于补助、奖励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资金达到400万元, 嘉隆实业公司拿出80万元对标准化养殖场户进行扶持, 绿源公司用于因各种不可抗原因造成养殖损失的标准化养殖场户的资金已达200多万元, 较好地激发了群众建设标准化养殖场的积极性。
4 跟踪服务到位, 提高生产水平
【现代化畜牧养殖】推荐阅读:
现代化畜牧业发展11-09
现代养殖08-07
现代畜牧业建设10-02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07-26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必然选择08-18
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考察报告01-08
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几点思考07-23
以标准化生产管理推进现代畜牧渔业发展06-30
抓校长现代化素养促区域教育现代化论文05-19
现代教师 现代语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