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游戏论文

2024-10-16

幼儿自主游戏论文(通用12篇)

幼儿自主游戏论文 篇1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重要内容。同时, 随着我国幼教事业和幼儿教育研究的发展, 我们对幼儿是如何学习和发展的、游戏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体会, 在实践过程中, 总会不断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 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更好地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 教师们总结了相关实际操作层面的思考和想法。

关键词:幼儿园,自主游戏,策略

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德国幼儿教育家福录贝尔热情地赞美儿童的游戏, 认为儿童的游戏是儿童心灵最美好的花朵, 他把游戏当作发展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我们教师更要允许幼儿自由地、尽情地游戏, 不要去干涉和禁止他们。怎样组织引导好幼儿的自主游戏, 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全面发展、整体提高, 这又是我们近年来不断思考、不断探索, 进而不断改进的问题。

如果说, 游戏对成年人仅仅是工作之余的“消遣”或“娱乐”, 那么, 游戏对幼儿来说, 就是他们的生活, 是幸福快乐的童年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游戏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 他们遵循自己的需求来进行各种游戏活动, 为了使幼儿的需要在游戏中得到解决、能力也得到提高, 让幼儿通过游戏学习, 在游戏中健康地成长, 教师就必须迎合幼儿的需要, 正确指导幼儿游戏。

自主游戏的组织引导一般包括:游戏前的准备、计划;游戏中的观察、指导;游戏后的评价等, 我们可从中分别努力。

一、游戏前的准备与计划

游戏前的准备包括游戏材料的准备、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在游戏材料的准备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周围的生活资源, 开展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比如, 我们幼儿园的底楼走廊开辟了民俗街, 里面陈列了很多小朋友平时看不见的物品, 自由活动时小朋友经常会聚集在那里讨论, 于是我们老师就制作了小旗、喇叭, 开了“娃娃旅行社”, 请小朋友来当“导游”, 向“旅客们”介绍那些物品。在开展这个游戏的同时小朋友既学会了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识, 又了解了我们地方上的一些民俗物品。再者, 我们教师还可充分利用一种便利的资源———孩子的手工制作。如美工活动中制作的一些作品, 我们顺手便可以开设一个新的游戏区, 提供孩子自己制作的工艺品, 既丰富了游戏区域的种类, 又减轻了教师制作游戏材料的辛苦, 还增加了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

自主游戏是反映生活经验的游戏, 生活经验越丰富, 孩子的角色也更逼真, 情景更丰富。再如, 幼儿都有过打车的经历, 在平时打车的过程中, 幼儿了解了打车的生活经验, 所以在我们班开设的出租车游戏中, 幼儿能够很快进入角色, 乐此不彼地“奔波”在“马路”上。

二、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

首先, 自主游戏中观察孩子游戏从而分析孩子的游戏, 也是组织引导好游戏的重要部分, 只有仔细观察, 教师才能积极引导, 从而让他们玩得自由开心又遵守规则。一般说来, 幼儿只有在自己做主的活动圈子里, 在没有来自成人压力的时候, 才能真正体现自主性。如果成人的介入和指导变成了对幼儿活动的控制, 那活动就不是他们自己的活动了, 幼儿的自主性就得不到发挥。所以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身份, 更要注意幼儿在游戏中玩的方法怎样?和其他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怎样?服务态度如何?这些都是我们教师所必须观察分析的。

其次, 教师在自主游戏中如何指导也是很重要的, 如:在游戏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游戏区里生意很“火爆”, 而有的游戏区里却非常的冷清, 服务员也是无精打采的。我们可以让幼儿来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 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自己的生意会不好呢?该想一种什么方法来吸引顾客呢?”这样在下一次游戏时, 有的游戏区推出了“大减价”的广告, 有的游戏区推出了“买一送一”的广告, 更有的游戏区响起了好听的吆喝声“好吃呀, 非常好吃的×××, 快来买呀”, 幼儿自己为自己的区角创编的广告设想, 既锻炼了他们的口才, 又给游戏增添了热闹的氛围。

再次, 教师在游戏中应指导幼儿如何扮演角色。在新开设的游戏区, 教师应先教会幼儿一些基本的游戏规则, 在游戏过程中适时的介入, 经常以角色的身份去提醒他们, 这样孩子们就会很容易进入角色。

三、游戏后的评价

游戏后的评价是吸引幼儿下次游戏的重要部分, 可有时教师在游戏评价时经常“表扬少批评多”。试想, 如果我们在做了一件事情后得到的是别人的批评, 那我们在下一次是否还会去做?幼儿当然也会如此。我个人认为, 教师在做游戏评价时应多发现幼儿好的地方, 多表扬幼儿有进步的地方, 然后再适时提出下一次游戏时老师对他们的期望。相信, 幼儿在下次游戏时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班在开展游戏时, 在游戏过程中, 我们给每个区角放置了一本“账本”, 让幼儿记录每天的营业额, 并聘请两名小朋友做“保安”, 负责管理整个“市场”, 如发现“不良现象”就记录下来, 到游戏结束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营业额和保安的记录来评选“十佳单位”, 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就会使出各种本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无所事事的现象也会随之减少。

鲁迅先生曾说过, 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方式。的确,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是最适合于幼儿, 最能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活动, 而自主游戏又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总之, 只有建立在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前提下, 才可以更好地指导幼儿的游戏, 让游戏回归孩子纯真的童年。

参考文献

学前儿童课程:一种创造性游戏模式——学前教育新视野系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幼儿自主游戏论文 篇2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获得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游戏也是幼儿最为喜欢,最能够接受的一种方式。

游戏材料是幼儿在游戏中必不可少的,是幼儿在深度探索时的需要。还记得当时班级里增添了新玩具(滑道玩具),这个玩具班级里的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刚开始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这份材料是由班级教师拼好放在玩具柜上,但在玩具柜上不是很方便幼儿的操作。突然有一天,“砰”的一声,这个玩具散了,原来是有孩子想把它拿到桌子上和伙伴一起分享,就在移动的过程中,这个玩具就散了。后期,这个玩具就像被抛弃了一样,无人问津。就这样一周过去了,就在我以为孩子们对它没有兴趣时,有两个孩子向我走了过来。老师,你可以跟我们一起把它组装好吗?就这样我被孩子邀请去帮忙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处于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孩子们认真看图纸,一起寻找我们需要的材料。最后在我们的合作下,我们的滑道玩具终于拼好了,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我也笑了。在这个过程中,这份材料从没有人去尝试,到有幼儿去尝试,并成功了。过程中,老师没有刻意的引导幼儿去玩这个,玩那个,体现了幼儿在区域中的自主性。

自由自主的活动给幼儿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并促进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依教育目的计划,实施教育影响,同时随时观察幼儿,了解其行为表现,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发挥教育机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区域游戏是幼儿最为喜欢,最能够接受的一种方式。可见游戏在幼儿发展与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主游戏是幼儿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自主游戏对自我意识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尽量满足幼儿参与活动的需要,多让幼儿动手、动脑、动口,使幼儿不断获得成就感,形成自尊、自信,使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在自主游戏中能充分挖掘幼儿的潜在能力,在主动的活动过程中,通过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总之,在一日生活当中,幼儿的自主性对幼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注重自主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篇3

一、自主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自主游戏是指幼儿自愿参加或退出的游戏,是幼儿可自发改变游戏规则的游戏,是幼儿按照游戏内容假装的自然环境的游戏,是能给幼儿快乐、愉悦的游戏。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与众多同龄伙伴平等和自由交流的机会,促进孩子之间的交往,使幼儿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作用。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可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变换动作、姿势、享有充分自由权,没有任何来自外部的压力,可多次重复他们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制,故可使幼儿中枢神经的机能状态调整到最佳水平,从而避免疲劳和厌烦。例如男孩子利用手枪、手机、警察帽等玩具很自然地玩起了“警察捉坏人”的游戏,他们在游戏中时而追逐,时而躲闪,大大地促进了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动作协调性、灵活性。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表现出更多更明显的愉快、兴奋和无拘无束的交谈,并且能更放松,更自主地投入各种活动。游戏是幼儿自由结伴进行的,他能给幼儿带来欢乐和满足,使他们的情绪都处在积极的状态。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幼儿身体发展。

二、自主游戏,提高幼儿各种能力

部分独生子女交往能力较差,喜欢独自游戏,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可能性。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幼儿通过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儿童交往的过程。本人观察到,明明对灵灵说:“我们做游戏,你是兔子,你踩到了我的脚,哎哟!”灵灵说:“哦,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明明接着说:“没关系。”这时琪琪走过来问道:“我能一起玩吗?”明明、灵灵说:“当然可以,来吧!”接下来,他们玩得很投入、很开心,之间表现出的协商、合作、观察和创新令人印象深刻。

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大胆探索想象的机会。幼儿在实现游戏意图的过程中会不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其中乐趣,使游戏得以继续下去,愿望得以最终实现。在游戏中,幼儿常常会不经意地表现出一些创新,并发展成创新能力。在玩沙子时,幼儿偶尔将沙倒入瓶中,想象为“冰淇淋”。于是,其他幼儿纷纷仿效做成了“鸡腿”、“汉堡”,在原有想象的基础上,大胆地创新。儿童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表达出来,转换成语言,或者根据别人的意图作出言语的反应。在游戏中,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之间都要用语言来交流思想,商讨各种办法,这就促进了幼儿语言和智力的发展。

三、自主游戏,培养幼儿意志品质

由于各方面的客观原因,一些孩子有行为偏差,如孤僻、易怒,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愉快自觉地克服自己的缺点,形成良好的性格。在游戏中,幼儿为达到游戏目的,就要主动约束自己,克服困难,愉快地、心甘情愿地服从规则。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勇敢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并对促进幼儿意志行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幼儿由于锻炼了控制自己的能力,促进了自我调节与随意性行为的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能在轻松的气氛中表演自如,自觉遵守一定的规则,形成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原来做事不够专心的幼儿在娃娃家自愿担任“妈妈”角色后,能自觉地为娃娃穿衣脱帽、炒菜喂饭,能根据角色的要求来调节自己的行为,静心地沉醉于游戏情节之中,提高自控能力;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积极状态进行认知活动,从而提高注意力,培养持久性。

在游戏中,幼儿不断地体验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学会处理在集体中的行为。任性固执的幼儿为了使自己在游戏过程中,不被同伴所排斥,便会主动地抑制缺点,慢慢地学会合作,如果想玩同伴新鲜的玩具,必须要学会用请求的语言说服同伴,直到同伴愿意拿自己的玩具换给他。在这个过程中,原来比较霸道的幼儿,就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个性不断得到完善。

个别幼儿易敏感,一点点声音、轻轻触摸反应强烈,不易融入集体。鼓励略大的孩子帮其发点心饼干,带其一起做游戏,慢慢地就能在游戏中拍手唱歌,与其他孩子打成一片。自主游戏为每个幼儿提供了表现自我的环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胆小内向的幼儿,在看到别的幼儿玩得开心、陶醉、好奇、好动的天性就会使其忍不住想试一试,并逐步参加到自主游戏中去。在经常的锻炼中,会逐渐改变个性中的不足,树立起自信,逐步培养了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自主游戏论文 篇4

一、为什么导引

上个学期,西安分园将研修主题定为“户外幼儿自主性游戏”,在操场一角增添了轮胎、竹梯、沙包等低结构材料。一开始,中班的孩子对于这些可以随便折腾的材料非常感兴趣,特别是轮胎,不厌其烦地搬轮胎、滚轮胎、骑轮胎;把轮胎当床,当沙发,当锅子,把轮胎一个接一个排成“路”,满足于周而复始“走过轮胎路”。在玩轮胎的过程中,也会摆弄梯子和沙包,把梯子搭到墙边玩爬梯子,放倒在地上玩跳格子;把沙包当米袋扛,当坐垫躺……中班幼儿对材料的利用还停留在比较简单的操作以及周而复始的重复阶段,等到学期末时,孩子们对这些材料玩腻了,参与轮胎游戏的积极性明显下降。

二、导引时机——何时导引

到了本学期的第四周,有部分孩子已经明确表示不想玩轮胎了,在这个游戏场地玩起了“打仗游戏”:用手比划出“手枪”来,在场地里互相射击。到了第五周,更多人离开了轮胎游戏加入到打仗游戏队伍中来,简单的射击情节使得孩子们大部分游戏时间都在互相追逐打闹,加上中班孩子的年龄特征,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弱,导致争执和攻击性行为常常发生。

这个时候,教师不能只保持观察状态,除了及时阻止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之外,必须及时介入幼儿的游戏,以促进游戏主题向“有趣、有意、促成长”的方向发展。

三、导引方法——怎样导引

教师通过提供仿真的游戏材料、适度营建仿真的游戏场景支持幼儿的游戏,以具体的活动情景配合适度的语言引导,引发更多不同的游戏假想活动,促进幼儿“尝试性行为”的发生,有效地支撑与推进中班幼儿自主性游戏主题的发生与发展。

在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中,“管住嘴”并不说真的什么话也不能说,教师完全保持沉默也不是尊重幼儿游戏的表现;“管住手”也只是避免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自以为是的“指手画脚”,但是在充分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对游戏有推进作用的事还是该做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四、具体策略

1. 提供仿真的道具,促生游戏主题——前置的显性支撑

中班幼儿虽喜欢象征性游戏,但他们的角色意识不强,常常需要从环境中或者与角色相关的游戏材料上获得提示。教师并没有对孩子们的“打仗游戏”给予任何评价,只是为幼儿提供了迷彩服、迷彩帽、玩具枪,并允许他们把玩轮胎的场地当成“战场”,申明一切材料都可以在“打仗游戏”中使用。

在中班游戏中使用“高结构、高仿真”的迷彩帽与冲锋枪等游戏材料,符合中班幼儿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能帮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与生活经验的链接,支持遐想的游戏扮演,获取真切的游戏体验。由于教师提供的材料与成人中流行的“CS野战游戏”装备类似,在第六周里,孩子的“打仗游戏”就进化到了“CS野战游戏”。

2. 提供经验的支撑,促进游戏情节——后置的隐性导引

在“野战游戏”中,孩子们仍重复着互相射击、追逐打闹的情节。不过他们对于现在拥有的武器冲锋枪与用手比划出的“手枪”的不同之处还是很明确的:冲锋枪射得更远,攻击力更强,所以,追逐的空间扩大了,“敌我双方”不再总是“打成一团”,而是出现了“阵营”:你们在那边,我们在这边。这个时候,教师提供了成人“CS游戏”里“两军对阵”的照片,让幼儿观察“怎么打仗”,使得孩子们在攻击之余,关注到了“防御”:得让自己有躲藏的地方。于是场地边被冷落了很久的沙包、轮胎等材料又被利用了起来:游戏发展到“搭建防御工事”的环节。不过对于低结构材料的组合与利用仍停留在“保护、遮蔽”的目的,游戏情节也局限于躲入防御工程互相打枪。热衷于“防御工事”三周之后,孩子们对“野战部队”的兴趣明显下降,又趋向于跑出空地互相追逐打闹。

3. 提供拓展的契机,促发游戏思路——平行的参与式导引

中班幼儿非常喜欢象征性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特定角色,并赋予这个角色特定的含义。他们喜欢“野战游戏”是因为在游戏中,“我”就是野战部队的队员,就是最勇敢、最棒的人。教师借助孩子的这种心理年龄特点,以“野战部队”队长的身份出现在幼儿面前:你们是野战部队的战士吗?敢不敢接受挑战?孩子们一下子就来劲儿了:什么挑战?队长出示了“作战地图”:用轮胎、梯子以及辅助物组成的障碍路,并在帮助幼儿分析障碍路的“起点、方向、障碍”各要素之后,导引他们利用轮胎、梯子等材料搭建障碍路,并在大家成功越过障碍路之后,鼓励幼儿增加障碍路的难度,继续挑战。由于有了“野战队员”这一角色含义的支撑,孩子们将这种“挑战”的氛围延续到了自主游戏时间,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搭建,从路的长度、障碍的高度以及数量等方面进行挑战,以此引发对轮胎、梯子、沙包等低结构材料各种功能的挖掘。于是游戏拓展出了各项可以增强身体素质的体育游戏内容。

五、研修感想

1. 根据幼儿兴趣点和游戏发展中产生的需要,及时提供材料,支撑幼儿的游戏

游戏进行到第十一周,孩子们在挑战障碍路难度的同时,产生了“竞争”的意识:谁搭建的障碍路更难更有意思,游戏渐渐有往“对抗”方向发展的苗头。教师预设提供更多设置障碍的材料,能满足有可能生成的“CS对抗”中“前进中隐蔽”的需求。

因为一次小损伤,孩子们提出了“接受护理”的要求,后期计划增添迷彩帐篷、便携医药箱、防护网等,期待“野战医院”“战地文工团”等新的游戏主题的生成。

2. 根据孩子活动的进程,满足孩子对拓展场地的需要

中班幼儿由于游戏主题的拓展,对游戏场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希望能有更大的活动场地。后期计划改建幼儿园整体户外环境,将整个幼儿园户外场地(沙地、大型滑梯、攀岩墙、后操场、教学楼两边过道等)纳入游戏范围之内。

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记录 篇5

教师:

观察重点 幼儿行为实录 分析 幼儿在游戏中是否将东西乱放。

舒予做妈妈正在专心的“做饭”,她将所有的“菜”都放在小锅里,搅和搅和又拿出来,每次都只放一种菜,大约五分钟左右,扬扬走过来对我说:“老师,你吃我做的西红柿炒鸡蛋吧!”我接过小碗一看里面确实有几个假番茄和一个煎鸡蛋!妈妈叫大家来吃饭,吃好饭,就去照顾宝宝,留下一桌子碗和盘子,也没有人洗,很多烧饭工具也是到处乱放。

幼儿非常喜欢在娃娃家活动,我们的娃娃家有卧室、厨房,卫生间,这个娃娃家在孩子心里是安全和放松的场所。在这个区活动,幼儿更多的是再现生活,模仿成人活动,舒予经常在娃娃家活动,很喜欢妈妈的角色,所以她接触这些蔬菜比较多,又加之前些天幼儿吃过这道菜,我们也为幼儿介绍过,所以在娃娃家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在自主游戏中唤醒幼儿天性 篇6

自主游戏理念学习

围绕自主游戏,园所首先从概念入手学习,结合园所情况做了进一步梳理:所谓自主游戏是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及游戏伙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使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的积极活动过程。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遵循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教师们开始静下心来观察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的需要、支持幼儿的游戏、分析幼儿的行为。有了理念的支撑,教师们开始了户外自主游戏的研究与探索工作。

根据现状,梳理自主游戏区域

根据幼儿的需要,科学创设户外游戏环境,拓展游戏空间,使已有空间发挥最大教育价值。经过全园教师实地观摩研讨,将各个角落进行规划,尝试根据材料划分积木区、车区、沙水区、涂鸦区、攀钻爬区等五大区域。在材料投放中教师遵循“材料要让幼儿看得到、找得到、拿得到、放回去”的原则。确保幼儿自主、有序地进行游戏。此外,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制作了材料图标,来提示幼儿自觉分类和整理,标记图推动了游戏的顺利开展。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低结构开放性材料的投放对于支持幼儿自主游戏有着重要意义: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到不同的场地进行游戏,不再受限于固定的区域、固定的材料,真正获得了自主选择材料、游戏地点、游戏伙伴的权利。

探索双计划、双回顾的游戏模式

为了帮助幼儿有目的的游戏,锻炼其做事计划性,将游戏分为三个阶段,即:双计划环节(游戏前)——游戏环节(游戏中)——双回顾环节(游戏后)。

注重自主游戏前的双计划环节 所谓双计划,首先是在班级中,教师帮助幼儿回顾户外活动区名称、特色材料、幼儿已有的游戏经验,激发幼儿对选择不同的区域的欲望。幼儿进区后,区域指导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本区域游戏材料,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游戏思路。对幼儿来说,做计划就是表达自己的意图,教师们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特点选择打电话、开汽车、抛接球等游戏形式引导幼儿轻松做计划。整个计划过程,无论是班级教师还是区域中的指导教师,都注重在亲密、舒服的氛围中和幼儿一起谈话,梳理即将进行的游戏,这样可以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选择,能够增强幼儿游戏的复杂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控制力,提高幼儿游戏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利用材料,服务于幼儿的游戏过程 在幼儿不断的游戏过程中,教师们深刻感受到低结构开放性材料对于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意义。实践中,教师发现,因为材料的开放性,孩子们游戏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区域材料无人问津的情况。分析原因后发现,一是对于这些材料幼儿缺乏经验,不知道还可以怎么玩;二是没有兴趣和意图;三是这些材料有一定的重量,孩子不愿意搬动。围绕三点分析展开讨论,大家认为辅材是激发孩子游戏兴趣的最佳手段,教师们通过增加新材料激发孩子的游戏兴趣。但一个新的材料的投放需要经历探索的阶段——低结构材料低水平游戏的阶段到后期游戏前自主分配角色个别幼儿用PVC管自制机关枪、火箭炮以物代物深入游戏。孩子们的游戏内容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游戏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注重自主游戏的双回顾环节 回顾时间里,首先是区域中教师鼓励幼儿说一说今天都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和谁一起做的。帮助幼儿以类似于讲述故事的形式,将自己的游戏讲述出来,分享给大家,其间也会引起其他幼儿的共鸣,从而产生讨论。其次是班级中的教师二次回顾。由于幼儿在区域中已经有了一次自主回顾,面对班级中有不同区域游戏经历的同伴,他们会继续将自己的游戏经验再次进行分享,体验游戏后的成功感。这便于本班教师了解幼儿的游戏进程、发展等。

在回顾环节里,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回顾的内容会有差别,小班幼儿回顾时侧重情绪情感方面或只回顾20分钟以内做过的事情,中大班幼儿回顾的细节性内容会更多,如回想自己做过的事情,将计划和结果相关联并与大家谈论自己的经历和新发现。教师们通过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的意愿,继续增添开放性的、易于引发游戏情节的辅助材料,支持幼兒深化游戏。

总之,本园通过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教师对自主游戏的认识更加深入,幼儿自主游戏的水平不断提高,自主游戏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孩子发展的需要,受到孩子们的喜欢。这里面充满了老师们的智慧,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充满挑战与困惑,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

幼儿自主性游戏之我见 篇7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

幼儿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改善指导方法, 发挥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特殊作用。幼儿生来具有学习能力, 也是一种十分自然、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 使其可以在成人有意教他们学习以前就开始进行自发性学习了。所以, 结合幼儿自发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提出了促进幼儿自发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在游戏中自发性学习及其主要特征

1.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

游戏是幼儿基于内在动机的选择, 没有固定模式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快乐过程, 是幼儿的权利和需要, 是幼儿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 教师要把选择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 让幼儿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孩子在游戏中的动作一般来说具有非常规性。例如, 幼儿玩滑滑梯, 除掉滑滑梯本身带给幼儿的感受外, 幼儿还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情节, 例如奥特曼救人、过山车等。幼儿在充分地自主地表现, 使游戏情节精彩, 内容丰富, 当然会令他们流连忘返。因此, 幼儿游戏时, 教师要把选择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 让幼儿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这样才能够让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愉快感。

2.鼓励幼儿创造性地游戏

创造性是主体性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表现。游戏前尽管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许多游戏材料, 但实际游戏时, 还是会发生材料不足的现象。常常有幼儿来问我:老师, 没有××怎么办?我就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 或者为他们提供某些半成品, 或引导他们可以用什么替代。幼儿利用这些半成品可以创造性地玩他们自己的游戏, 这样既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又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在游戏娃娃超市时, 幼儿边走边逛, 从超市中买了许多的物品, 并结伴同行。逛了一会儿后, 竟然用买来的物品自主办成了一个家庭, 而且在家里极其兴致地忙碌着, 还热情地邀请朋友到他们家中做客。这是幼儿自主玩出的新游戏, 教师一直注意观察, 没有干涉他们的游戏, 不久教师也被邀去做客了, 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促进自主性游戏中自发性学习的发展指导策略

1.幼儿的自主性培养

(1) 给幼儿一个空间, 让他自己往前走

首先, 应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 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 让幼儿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出自己的不同于别人的观点。然后, 还要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让幼儿有机会来决定自己做什么, 什么时候做以及怎么做等, 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2) 给幼儿一个条件, 让他自己去锻炼

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尊重幼儿的尝试性探索, 让幼儿在自我锻炼中得到自主性的培养。

(3) 给幼儿一个问题, 让他自己找答案

幼儿爱不爱提问, 会不会主动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是幼儿自主性表现的一个方面。在各种活动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幼儿提出一些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 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经验的问题,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或者其他途径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4) 给幼儿一点困难, 让他自己去解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给不同的幼儿设置一些不同的既贴近幼儿生活, 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困难, 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 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

(5) 给幼儿一点权利, 让他自己去选择

幼儿的自主性往往表现在他的选择上, 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不要担心幼儿选择错误, 让幼儿在自己不断的尝试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2.针对不同游戏进行指导

幼儿在玩自主性游戏时, 由于使用的材料不同、游戏规则不同、在游戏中活动范围的大小不同等因素, 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形式。在不同的游戏主题中表现出的问题可能是不同的。在娃娃家, 可能会因为角色问题或家里的材料不足而产生问题;在积木区, 可能会因为技能或创造性思维的拘束而产生问题等等。在同一类主题的游戏中, 由于经验的多少等原因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例如, 娃娃家游戏, 不管是小班还是中班幼儿都非常喜欢, 但是他们在游戏中表现的内容是有差异的, 这是由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验所决定的。所以, 对不同游戏的指导方法是不一样的, 教师要根据每种游戏的特点及幼儿的需要指导游戏。

3.根据主题不同的情节发展阶段指导游戏

幼儿游戏中同一主题的情节发展要经历产生、发展、高潮、结束等阶段。幼儿在每一个阶段的游戏情节、表现和需要是不一样的, 对每一个阶段的指导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教师如果不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来指导游戏, 就有可能使幼儿的游戏始终留在原有水平上。情节的发展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1) 横向的发展是指在同一年龄阶段, 游戏主题的产生、发展过程, 有些主题在某一个年龄班就可能经历产生、发展、高潮、结束等阶段。 (2) 纵向的发展是指一个游戏主题在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存在和发展, 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 这与幼儿的经验与年龄特征是分不开的。在游戏的产生阶段, 教师应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和他们的需要, 适时提供环境和材料, 并利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的关注, 以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在游戏过程中, 要观察幼儿的情况, 根据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 及时增减玩具材料。随着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 教师要尽可能估计到幼儿已有的经验, 及时发现幼儿游戏中新的玩法、想法, 为幼儿提供多种质地、多种类型及功能的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成型的玩具、替代品以及辅助材料等, 只有这样才可能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在游戏进入高潮即将结束的时候, 教师就应该引导幼儿对游戏中的各种体验、感受进行梳理, 以帮助幼儿形成并分享正确的经验。

游戏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的最佳时机。教师在指导游戏时要善于让幼儿分享彼此的经验, 向教师学习, 向同伴学习, 向环境学习。游戏结束后的讨论就是一个让幼儿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关注每个幼儿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不仅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使全体幼儿在同一情景中学习彼此的经验, 而且节省了重复指导的时间和精力, 达到了游戏与教学活动相融合的效果。

参考文献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篇8

一、做好游戏前的准备, 游戏内容由浅入深

在活动中, 游戏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只有对游戏材料与内容感兴趣, 才能很好地玩游戏。与众不同、丰富多彩的材料是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的有效手段。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沙包、飞盘、高跷、风车、小拖车、旧轮胎、旧席筒等,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与能力选择材料。在选择游戏时, 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如教幼儿玩拍球, 先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击球方法, 在幼儿掌握了拍球技能后, 再引导幼儿与同伴商量, 皮球还可以有几种玩法, 让幼儿把各自的特点都发挥出来。有的“两人滚球”, 有的“头上胯下传球”, 有的“互相抛接球”, 有的“自抛自接”, 有的玩踢球……老师都一一给予肯定, 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二、让幼儿确定游戏主题, 完善游戏规则

传统的户外游戏, 对幼儿限制过多, 忽视了幼儿的主体作用, 影响了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动性。为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 我们让幼儿自己确定游戏的主题与规则。户外活动时间, 将幼儿带到场地, 告诉幼儿今天要玩的游戏材料, 让幼儿根据材料议论, 自主确定游戏的主题, 并共同布置场地。场地布置具有多层次性, 可供高中低能力的幼儿活动。如设计出大河与小河, 供幼儿助跑跨跳;高低不同的果树, 供幼儿摘水果 (纵向触跳) ;宽窄不一的小桥 (平衡) , 让幼儿独来独往。在这样的活动环境中, 能力较差的幼儿也能得到锻炼, 增强自信心。

为了达到活动目标, 确保活动的安全, 在每次确定新主题, 幼儿玩过一遍后, 教师问幼儿:“小朋友, 玩了游戏后觉得怎么样?”他们各抒己见:“太乱了”, “会相撞”, “容易摔倒”, “有的小朋友被狐狸抓住了, 还在跑”。教师继续引导幼儿想想应该怎么办, 组织幼儿讨论, 订出合理的规则, 及时制止一些不安全的活动方式。若订出的规则不够合理, 就及时让幼儿修改, 直到能保证活动顺利而有序地进行。

三、变换游戏的方法, 鼓励幼儿创新

一个游戏做的次数多了, 就显得单调枯燥, 容易降低幼儿活动的兴趣。因此, 应当不断适时地变化。例如, “老狼老狼几点钟”可改成“机器人机器人几点钟”。每次变换游戏内容, 幼儿只要做一两种相应的动作即可。如模仿机器人动作, 并事先定好下班时间。幼儿问:“机器人机器人, 几点钟?”机器人回答:“八点钟了。”小动物就可迅速地往回跑。

在户外游戏过程中, 应给幼儿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自由活动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均由幼儿自己决定的自主活动, 是一种由幼儿按照自己内在的动机和需要而自主进行的组织结构最为宽松的活动。自由活动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了发展个性、满足内在需要的机会。在自由活动中, 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 三五成群地自由结合, 自由游戏。他们会创造性地想出许多新的玩法。这对幼儿自主性的培养和良好行为的形成及各种能力的发展, 都有重要意义。当然, 老师要注意活动中的指导, 帮助幼儿发展游戏情节, 提高游戏水平。例如, 幼儿玩“卷白菜心”, 玩了几次幼儿就不感兴趣了。老师于是提议进行卷白菜心比赛, 并制作了奖牌, 从而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培养其竞争意识。

幼儿自主游戏论文 篇9

一、案例背景

小男孩小A是某幼儿园大1班的“特殊”幼儿,入学时家长告知幼儿的各方面能力与同龄的幼儿迟缓两年,其中包括身高、体重的发育。小A今年6周岁,身高96CM(幼儿园大班5岁~6岁男孩身高参考标准:106.1 CM~125.8CM),在班里明显比同龄的幼儿矮一个头的高度,属于体能弱势幼儿。因此,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的各个区域对于小A来说都具有一定难度。

二、事件描述

镜头1:早晨中大班混龄自主游戏开始,幼儿们推来了一筐跨栏支架,四五个同伴间合作摆放玩耍的运动路线。小A从筐里搬下了一个支架费力地放在了地上,就退到边上观察同伴们的交流和合作。小A的观察持续很久,直到同伴们把跨栏材料和两个“跳马”及两张保护的软垫组合成两条不同高低难度的跨跳路线,才进入队伍开始和同伴们一起玩耍。

镜头2:随着来园的幼儿越来越多,这个跨跳区域吸引了许多的小朋友来玩耍。他们把最矮的那组跨栏放在边缘的空地上,以便同伴们排队,路线由空地开始跨过第一个跨栏,转弯选择适合自己的两个不同高度的跨栏继续前进。小A跟着队伍跨过了前三个跨栏,当他来到跳马前时,第一反应是退缩到一边,他感觉跳马的高度对自己来说有难度。当他看到同伴“用手帮扶、前后脚交替”顺利过了跳马,他也去尝试了一下,但是发现仍有困难,于是再次选择退缩。

镜头3: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两次退缩后的小A仍然很有兴趣的跟随着同伴的队伍玩着这组跨跳器械。小A一遍遍地跨跳,即使摔倒了也立马爬起,锲而不舍,只是每次到了跳马的地方,总是畏惧放弃,不敢挑战。

三、初步分析

(1)从镜头1中,可以看出小A对器械的摆放感到有难度,从他费力地把支架放到地上,可以感受到支架对于他来说是比较重的,于是小A选择退到边上观察其他的同伴摆放。“观察”是对事物或现象发展动向的细察,它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行为和习得方式。

(2)当幼儿遇到有难度的器械,“退缩”是一种自我保护。学习同伴的方法再去尝试,说明幼儿选择游戏并不盲目。当再次的尝试中仍然感到困难,说明幼儿在挑战器械时评估了该器械对自己的难度过高,于是选择退缩折返。

(3)可以发现其他幼儿也会因为助跑的路线不够长或速度不够而在跳马前停下,但他们都再一次用各种方法让自己能够或艰难或顺利地通过了跳马,然而小A却对跳马存在畏难的心态。

四、初步干预

当幼儿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在困难面前一再退缩时,教师可以尝试如下解决方法: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同伴所采用的方法、鼓励幼儿自信应对、激发幼儿渴望成功的欲望。例如,教师在小A中场来喝水休息的时候跟其聊天。问:你认识刚才那个总是超在你前面的小朋友吗?他是怎么过跳马的?小A:“那个小朋友是中班的弟弟,他都是用手帮忙的。”问:他跟你一样高,想知道那个小朋友通过跳马的小秘密吗?引导:他在最后一个跨栏到跳马中间这段距离是没有停下的,直接跑到跳马前跳起来,这样就容易多了,你等会再仔细看看。

五、事件发展描述

镜头4:休息完毕,教师看到小A站在一旁仔细观察同伴的方法。当他再一次跟着队伍跑到跳马的地方时仍然有所畏惧,选择了放弃。但他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退到跳马旁边,在边上站一会儿,观察下一个幼儿通过了跳马,自己再回到一旁的队伍中去。

镜头5:小A从同伴的一遍遍示范中,终于学会了同伴“用手支撑爬上跳马并转身”的动作,并开心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玩着这个游戏过程。

六、深入分析

(1)当小A遇到困难时,想要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是需要时间来缓冲思考的,同时他积极地跟着队伍一次次地重复跨跳路线也是在为克服困难作准备。因此,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发现幼儿所遇到的问题,也是教师的必修课。特别是对待体能弱势幼儿,教师需要有耐心,等待幼儿完成尝试、发现、相互学习的过程。

(2)在多次有意识地观察同伴和自己进行重复跨跳练习之后,小A终于再一次爬上了跳马,并且顺利通过。虽然没能像高个子的幼儿那样用双手支撑、双腿分开一跃而起顺利通过跳马,但是对于他来说,再一次爬上跳马,是一次飞跃的进步。这次的晨间自主游戏,小A学会了“用手支撑爬上跳马并转身”通过了跳马器械,习得了通过较高障碍物的方法,克服了心理障碍,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延伸镜头6:随着入园的幼儿越来越多,幼儿们搭起了高凳区,小A也随着同伴转移了阵地。小舞台的边缘摆放了两张高凳子,用两块大的软垫作为保护,有的幼儿爬上高凳站立往下跳,有的幼儿爬山高凳转身往下一格再往下跳……小A开始也是远远地看着同伴爬上跳下,跃跃欲试,但在尝试后又立马退缩。伴随着同伴的一句:“哇,小A有恐高症,他不敢往上爬。”这一次,小A说:“你怎么敢呀?我得慢慢来。”

七、案例反思

1. 引导同伴间观察,允许幼儿的犹豫

拥有生命健康是每一个幼儿的权利,维护幼儿的生命健康是法律赋予每一位成人的义务和责任。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区是为每一个幼儿而创设的,每天晨间活动都是中大班混龄开展的,它不仅让个子高、活动力强的幼儿充分地运动,同时也吸引着体能弱势的幼儿尝试开心地游戏,并以自己最大努力进行挑战。在上述5个镜头中,描述了一个体能弱势的幼儿小A对户外自主游戏的参与度,同时也展现出了他喜欢自主游戏的程度。混龄晨间活动中,小A通过观察同伴、尝试、放弃、教师引导、犹豫、再尝试的一系列的过程,最终获得了成功,对他的肢体动作发展和自信心的提升有了很大的帮助。

2.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尊重幼儿的决定

当同伴笑话他“哇,小A有恐高症,他不敢往上爬”时,从小A的回答:“你怎么敢呀?我得慢慢来”中,可以看出小A并没有否定自己的“不敢”,但从“我得慢慢来”的回答中,也说明了他对自己的自信。当遇到困难时,幼儿是需要时间来进行自我分析的。幼儿的“退缩”包含许多的含义:方法的思考、难度的分析、时间的准备。因此,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这种“退缩”,尊重幼儿对自己的认识。

3. 给体能弱势幼儿多一分等待,愿其飞翔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明确提出:“幼稚园第一要注意儿童的健康。”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特点。类似体能弱势幼儿小A的情况,存在于一些幼儿园的班级中。各个幼儿园应将自身户外游戏区域材料和器械的难易特点和体能弱势幼儿的特点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户外游戏中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八、结束语

总之,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环境的提供者、游戏行为的支持者,应引导幼儿寻找到适合自己玩耍的器械,搭建适合自己的游戏平台,以自我统整的功能去发挥其最大的潜力,让幼儿运动的更快乐、更有效,而不是一味地让幼儿去挑战高难度。

摘要: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教育中常见的游戏活动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主活动能力和互助协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幼儿生活习惯的基本养成。在实际幼儿教育过程中,户外自主游戏往往只满足大多数正常幼儿的游戏需要,忽略了体能弱势幼儿的参与性。文章以实例分析了体能弱势幼儿在参与自主游戏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体能弱势,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沈颖.促进学龄前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家园合作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2014(02).

[3]黄爽,霍力岩.儿童学习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外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4(05).

[4]孟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国家培训者培训班上的讲话[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篇10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主性,角色游戏,活动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实施,幼儿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在当下格外受重视,这对于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然而,对儿童游戏自主性的强调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教师常常使用“自主性游戏”这一概念,以突出儿童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可同时又不免产生疑问,游戏不就是自主的吗?难道还有“非自主的”游戏吗?因此,要想让幼儿充分自主地进行角色游戏,还需要教师在游戏空间、游戏材料、游戏主题以及游戏时间上实行自主。

一、孩子的游戏空间孩子做主

以往常规的游戏空间利用是指教师依据幼儿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规划幼儿活动室的立体空间,分析其基本结构区(卧室、盥洗室、活动室等)和各区建筑元素(墙、门、窗、柱、台),创设适合幼儿室内游戏的游戏区域。如将靠近幼儿午睡室的空间创设成“医院”,只是为了方便“病人”生病“住院”;将“图书馆”创设在相对光线较好而安静、与其他游戏区隔离的地区;将“小舞台”创设在宽敞、与音乐区靠近,并远离安静区域等。而现在的游戏空间全是幼儿自主掌控,教师事先与幼儿一起商量可以游戏的区域空间,将卧室、盥洗室以及建筑元素排除在外后,用KT板把活动室空间制作成了一张平面的“游戏区域图”。幼儿通过在“游戏区域图”上贴角色标记图,决定每次自己的角色游戏区创设在哪个地方。

二、孩子的游戏材料孩子做主

1. 空间规划材料

角色游戏开展的初期,教师将教室里能用于角色游戏的柜子、桌子、椅子以及将各游戏区域分隔开的材料,如奶粉罐、薯片罐、饼干罐等一些生活化材料,以及教师用PVC管搭建成的门牌等用于空间规划的材料放在命名为“仓库”的一个特定地方。游戏开始后,幼儿会从“仓库”中将各种需要游戏创设的空间规划材料取出并放到自己的游戏区内,搭建成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在这个区域内便是“当家人”的游戏空间。在这里所有的角色游戏区域都是由幼儿创设,空间规划的材料也是由他们自己去创设。

2. 情境游戏材料

情境游戏材料一般包括高结构材料和低结构材料两大类。高结构角色游戏材料指的是外观美丽、结构固定,使用起来比较单一的材料,也就是教师购买或者自己做的一些现成的玩具,如小推车、煤气灶、水果、蔬菜等;而低结构角色游戏材料指的是那些没有定型、没有固定的用法、没有具体特征的一些材料,也就是半成品,幼儿可以用它们来以物代物,或是制作成成品的一物多玩的材料,如各种造型的硬纸板、废旧报纸、瓶瓶罐罐等。角色游戏开展前,教师将情境游戏材料进行细致的分类,并贴上标记,再用纸箱和货架进行摆放。一部分摆放在教室外,一部分摆放在教室里的“仓库”中,主要为了让幼儿在游戏创设时能避免拥挤,起到分流的作用。游戏开始后,幼儿将自己的角色游戏区创设出来后,便会去拿自己需要的情境游戏材料。

三、孩子的游戏主题孩子做主

1. 自由选择同伴

角色游戏时,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自由人”和“当家人”两类。“自由人”顾名思义就是在游戏过程中可以随意走动,等于传统意义上的“顾客”,但不同于以往“顾客”的是:他们都会自己给自己定义今天是什么人。比如,有的幼儿会给自己定义今天是“舞蹈家”,还有的幼儿会给定义自己是“科学家”“老师”“医生”等;他们在还未游戏之前要几个结伴坐在一起商量今天该如何打扮自己、等会儿要去哪几个游戏区玩。而“当家人”相当于“店老板”,拥有自己的一家店或者公司,在游戏中常常会看到“当家人”总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们需要拿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包括空间规划材料以及情境游戏材料),将自己的游戏区创设出来。为了让自己店里的生意火红,还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尝试,去“仓库”中拿各种材料扩充自己的店或者利用材料来吸引、招揽“自由人”。这些“当家人”在游戏开始前和“自由人”一样,两个或者三个结伴一起开店,他们会商量今天开什么店,会商量该如何创设自己的游戏区,会合理利用一些如拎袋、推车、盘子等搬运工具,分工合作将游戏材料搬运至自己的游戏区进行创设。

2. 制订游戏计划书

当幼儿选择好是做“当家人”或“自由人”后,每个“当家人”利用“自由人”在一起讨论的时间派“代表”去班级的“游戏区域图”贴上他们今天要创设的游戏区域。当一曲悠扬的曲子响起,幼儿便拿起表格开始制订“游戏计划”。教师与幼儿一起给“当家人”的“游戏计划”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我的游戏我做主”“自由人”的“游戏计划”则取名为“今天我做自由人”。为了方便幼儿区分两张计划表,教师在计划表的左上角分别设计了两组不同的小人。在表格的设计上也有区别,如“我的游戏我做主”表第一栏分别为:“今天和谁玩”“我们玩什么”“在哪里玩”;“今天我做自由人”表第一栏分别为:“我的角色”“我要玩的地方”。除此之外,两张表的第二栏、第三栏都是一样的,分别为:“我的游戏记录”“我的心情”,最后一栏为“爸爸妈妈的记录”。由于大多数幼儿不认识字,教师在设计表格的时候特地在每个栏目中设计了相应的图案,方便幼儿记录。与此同时,由于幼儿的绘画水平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表格以外的空白处教师设计了许多游戏的标记图,不但可以提升幼儿的绘画水平,而且令整个游戏计划表变得美观。

3. 选材料分工创设

“游戏计划”制订完成之后,幼儿便可以按“自由人”和“当家人”兵分两路进行游戏了。“当家人”便与自己的同伴去“仓库”拿各种游戏材料(包括空间规划材料以及情境游戏材料)。“自由人”则按照游戏当天给自己定义的角色打扮自己,他们会给自己戴上帽子、围上围巾、背上自己的小包包、拿上手机或者照相机……当一切准备就绪,游戏才真正开始。

四、孩子的游戏问题孩子解决

幼儿的游戏问题:由于这种形式的游戏是首次尝试,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幼儿创设出相同的游戏区域会影响幼儿游戏吗?幼儿会出现无所事事的情况吗?幼儿的解决办法:对于幼儿选择相同的角色标记图,教师也是允许的,可以满足幼儿游戏的欲望。由于教师提供给幼儿的角色标记图一个角色游戏只有一份,幼儿可以在教师提供的白纸上画出自己要创设的游戏内容再贴在“游戏区域图”上。教师会在一次游戏中看到两个“医院”或者两个“理发店”,幼儿也会渐渐发现,开设两个相同的游戏区域不但“客流量”少得可怜,而且连游戏材料也相应减少了。这其中,有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玩不下去了,便会中途换一个其他的游戏区域来创设,或者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游戏区域吸引更多的“自由人”,如他们会选择“买一送一”“送货上门”等游戏形式来吸引“自由人”……教师就是这样通过一点一滴,在一次次真正的游戏过程中慢慢落实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

五、结束语

所谓自主性行为,它包含着个体的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信心等品格特性,是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必备的重要心理要素。这种形式的角色游戏会让教师有时间、有兴趣、有积极性地主动参与,并且与幼儿一起感受到了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更好地了解幼儿,和幼儿走得更近。

参考文献

[1]翟理红.学前儿童游戏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冯琳.游戏是建构儿童价值观的重要载体[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3]黄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转变[J].福建教育,2015(03).

亲子游戏对幼儿自主能力的培养 篇11

大量研究表明,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游戏,对促进儿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作为儿童游戏的一种形式,亲子游戏的内容具体生动,形式灵活、轻松、有趣,与幼儿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相适宜,完全符合幼儿游戏自主性、趣味性、社会性、具体性的要求,具有特殊的亲和力爱,为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陈帼眉教授说过,家长对小孩子的教育,第一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做亲子游戏。可以说,亲子游戏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父母和孩子进行交往和沟通的重要手段。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建议,应当通过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来完善亲子游戏,充分发挥亲子游戏的价值,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

一、在健康领域

亲子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大量锻炼身体的机会,良好的身体基础使得幼儿更加向往游戏,在这样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幼儿的身体日益强壮起来,同时也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比如在“情绪大变法”这一亲子游戏中,孩子就乐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心情,学会宣泄情绪的方法等。

二、在语言领域

亲子游戏为孩子的语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家长和孩子之间进行的交流,能带给孩子极大的愉悦,满足孩子爱的需要,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安全感,增加参与活动的勇气,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让孩子更想说、想多说。

三、在社会领域

亲子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重要方式,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幼儿带着积极的态度去探究周围环境,乐观地与人交往,知道相互谦让、宽容才能保证和同伴间游戏的正常进行,有助于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培养合群行为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四、在科学领域

科学领域涵盖了科学探究、数学认知。幼儿对数学的学习依赖于生活中对具体事物的反复自由探索和亲身体验。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主地应用数学,获得有益的经验。我们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鼓励孩子进行科学小实验,让孩子愿意探索身边隐藏的科学世界,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操作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五、在艺术领域

在艺术领域,音乐亲子游戏是家长和孩子增进感情的纽带。家长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和途径,对孩子进行创作能力和智力的开发,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抒发感情。而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可以尝试和幼儿做“手印和脚印”的亲子游戏,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描画手和脚丫,在这样的幸福氛围中,孩子的思维最灵活,创造力和想象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篇12

又一次“过家家”游戏,回想上次,我决定“退出”游戏( 手持相机,拍摄活动画面) ,将游戏“地盘”的自主权交还给孩子们。做一个有心的观察者、帮助者,适机指导。奇迹在我“退让”的意念中诞生,热闹而又生动的画面出现了: 一大群幼儿围在黄孟欣小朋友身边,有的忙着准备菜肴、有的根据她的指令做事、有的扮演旅行归来的家人、还有举行婚礼的情景、甚至有小朋友扮演老师、主动邀请我做她的学生……整个表演让我陶醉和沉浸。

狐疑的心,在孩子们别开生面的游戏场景里瞬间豁然开朗: 只有充分发挥孩子在表演中的自主性,游戏才会切实有效。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 发挥其“魔力”效应呢?

一、和谐师幼关系,创造平等的游戏氛围

《细则》指出: “老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新的教师观引发出的新的师幼关系: 平等、友好、相互学习、相互作用、共生共长。

在角色游戏中,我们老师要俯身和幼儿居于同一个高度,“变成大朋友”,成为与幼儿共同体验快乐、分担忧愁的游戏伙伴( 切不可以老师的身份自居) 。引导他们参与活动、激发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惬意、宽松、平等的气氛和孩子零距离接触。自然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增强对活动的兴趣。思维活跃且富有创造性、行动独立大胆。两次“过家家游戏”,我从高高在上、全盘操纵到适机指导帮助,孩子们也在自己视为生命的游戏世界里,从索然无味到兴致勃勃、从俯仰由人到独立自主。游戏效果显而易见。

二、丰富游戏材料和玩具,尊重幼儿选择游戏材料和玩具的自由

游戏材料是开展游戏的前提,没有它就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无法进行活动。在平日的活动中常常会因为我们的考虑不周全,准备不充分,导致玩具和材料的有限,而实行“分配制”或者一个孩子固定玩一种玩具。这样无疑限制和阻碍了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牵连情绪上的波动。正如第一次游戏,孩子们在“用餐”时发现只有调羹,没有筷子,夹菜不方便,而产生埋怨和失落的心理。

因此,在活动前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操作水平,全面细致地考虑材料和玩具( 平日里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鼓励孩子自己制作游戏玩具) 的投放。这是给予尊重选择自由的基本前提。同时切忌上述机械呆板的“分配制”。充分尊重幼儿在所提供的材料玩具范围内自由选择的权利,引导孩子探索一物多用,达到心中所想和行动同步。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对游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自信心。

三、尊重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角色,创设游戏情节

角色游戏是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社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幼儿都喜欢扮演自己熟悉的角色,创设熟悉的情节,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将生活中的形象、场景呈现在游戏里。大班幼儿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了规则意识,自主性地发挥更能促进他们创造性地发挥。如第二次“过家家”游戏,孩子们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 统领全局的指挥者、爸爸妈妈、老师、新郎新娘……) ,自发形成合作小组构造出生动的游戏画面( 忙碌的厨房、亲人团聚、充满幸福的婚礼场景……) ,孩子们在独立思维、自主行动的游戏中,学会了如何与同龄人交往,提高了社交技能。不论是向别人做出让步,领导和指挥别人,接受和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是对某些自己不喜欢或无法控制的事情弃之不理,这些都是他们能在游戏中的收获。

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 “对儿童来说,游戏常常是最实际的学习”。在游戏中我们以“大朋友”的身份轮流观察每一名幼儿,适机指导。在尊重自主选择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引导性格差异的孩子,如自卑怯懦的幼儿,我会鼓励他扮演老师带领其他幼儿; 又如胆小怕事的孩子,我会推选他做勇敢的警察……创设情节,巧妙地帮助他们在游戏中转型。因材施教,从而促进每一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符合《指南》精神。

四、自由畅谈游戏感想,提升经验

上一篇:创新政策转型研究下一篇:非线性最小二乘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