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自主学习论文(共12篇)
物理自主学习论文 篇1
在实施新课程物理教学过程中, 只有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整体活动。笔者通过物理教学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物理“自主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所谓“自主学习”,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实现自主发展。
自主学习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同时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 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自主发展极为重要。“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学习”的教学思路, 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要以问题情境、自由讨论和课堂操作作为教学的主线, 将面向结论的学习转变为面向过程的学习, 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具体做法如下:
1. 上课前, 要写好自主学习提纲 (一般在上课前一天发给同学们) 。
自主学习提纲的内容包括: (1) 问题设计; (2) 有待解决的问题; (3) 自我反思。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 通过挖掘教材, 以问题为契机, 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 促使学生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因此, 我觉得在备课过程中, 功夫应下在“问题设计”上, 要围绕教学目标而设置一个个问题, 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例如:我在学习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第15章第二节《机械效率》时, 设计的自主学习提纲如下:
2. 上课时, 让同学们展示自主学习的收获。
在展示的过程中, 再由同学们一起讨论、分析, 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从而实现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二、思考
1. 培养学生自我钻研的精神。
自我钻研就是在教师指导下, 能够自己选择书籍, 主动地阅读、思考、研究, 主动地设计、操作、分析, 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独立的思维、实践, 把前人的知识和技能, 学为己有, 融会贯通。
2. 培养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能力。
初中学生, 年龄稍微大了一些, 那么, 如何调动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的做法是采取激励表扬的手段, 对敢于积极发表自己见解的同学都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 消除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 无拘无束, 各抒己见, 从而逐步培养了同学们展示自己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运用, 我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有利于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物理自主学习论文 篇2
一、通过课前预习,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进入高中以后,学生的课程变得更多,压力也变得更大。很多学生往往不能够适应新的高中生活,同时高中物理的难度加大,所以没有摆脱强烈的依赖教师的心理,还是像初中那样跟着教师的节奏运转学习,没有意识到掌握学习上的主动权对于提高高中物理成绩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就是没有制定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没有提前进行预习,直接等着教师上课,在听讲时往往只是记笔记,没有听懂具体内容,更别说进行理解。因此,预习课本知识,让学生对于上课所要讲解的知识有所了解,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了解课堂内容的重难点,上课时对于教师的讲解能够做到收放自如,不懂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听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万有引力定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预习模式,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具体就是在课程开始时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引出问题,如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天体都在以一种匀速的方式做圆周运动,却从来都不会出现相撞的情况,学生可能会对此充满好奇,感到疑惑,急于想知道天体不会相撞的原因,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悬念去自主预习,积极努力去寻找答案,并且找出一些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对于看不懂的难点做出重点标记。同时,要求学生在预习时不能贪多求快,要重在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利用物理学科实验贴近生活的优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有动力去学习物理知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去主动学习。因为高中物理比较单调乏味,有的章节特别难学,物理学科中的一些公式特别难于记忆,学生就产生了抵触情绪。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太注重引导学生,一个人讲到底,没有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不能参与进来,认为物理课枯燥乏味,不愿主动学习。面对目前的情况,利用物理学科的实验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各自准备好一条毛巾与一块小木板或者其他的东西放在课桌上面,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做实验,有意识地感受在不同表面摩擦力大小的差别。通过这种方式,相信学生对于摩擦力的概念就容易理解清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通过引导和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保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形象,往往都是以刻板严肃著称,教师永远高高在上,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学生稍一犯错,教师就严加批评,学生都是望而生畏,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无从谈起。教师往往就是一个严肃长辈的角色,而非是一个学生可以相互探讨的伙伴。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打破传统的严肃课堂,努力构建师生对等交流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人翁的情怀;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加以鼓励。通过这样的引导和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讲“牛顿定律”时,学生会有一个这样的误解,认为一个静止的物体,因为受到一个力的作用而不能够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因而就没有惯性了。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学生将惯性和惯性定律混为一谈,所以认为只有当物体不受力才会出现惯性。这时需要教师对症下药,举出事例,细心讲解,如汽车质量大,在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基本上不会改变,但是质量较小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很快发生变化。通过这种分析,学生能够对这些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
构建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模式 篇3
关键词:构建 自主学习 课堂模式 理论基础 反思 物理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5.093
一、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教育学者研究的成果。这种学习采用不同的类型模式,探讨学生在学习知识半个月后还能记住学习内容的多少。
“学习金字塔”指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在两周后能记住知识的多少,即平均学习保持率。
从“学习金字塔”中不难发现:
在塔的最高处,是我们伟大的孔老先生流传下来的最古老、最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其实我们都知道,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却是最低的。半个月后再考查,学生能够记住的学习内容只能保留5%。
第二种,让学生自己“阅读”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方式不用学生动手,只需阅读,通过阅读让学生掌握知识。这种方式半个月后可以保留10%。
第三种,运用多媒体手段,把学习内容通过“声音/图片”的方式展现给学习者,半个月后可以保留20%。
第四种,让教师自己进行亲身示范或者通过实验进行演示,可以记住30%。
第五种,进行“小组讨论”,半个月后可以保留50%。
第六种,让学生进行实际演练或者在实践中学习,可以达到75%。
从上图可以看到,最后一种学习方式是教会别人你所学的知识或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半个月后可以保留90%的内容。
前四种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在30%以下,这几种都是几千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学习;后面这几种,学习效果都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的学习。
从上面的金字塔可以看出,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半个月后学生记得的内容几乎很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是最原始的学习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了教学,所以两周以后仍然记得5%就不错了。从上面的分析,再结合物理课堂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我们的学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但自己掌握了知识,而且还把自己掌握的知识转教给别人,这样学习效果将达到最好,学习目的也就达到了。如果要让学生像我们一样对其他人进行再教学,那么这就要求学生不但对所学的知识相当熟悉,还要具有一定的与人沟通能力,能够把知识通过沟通交流传播出去。所以学生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要自己先思考研究,将知识转化为让其他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东西,而这一过程也促进了学生自己潜在智能的发展。
二、反思
根据这个“学习金字塔”所呈现的,我们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如果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得到的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因此,我们广大的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学会调整和把握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学习活动,主动进行合作学习。当然也要要求学生要努力转变自己的学习方法,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学习,做到眼睛、耳朵、大脑和手同时并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进而将知识融会贯通,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真正实现从课本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这样学生才能将每一个知识点牢牢记住。让学生在和谐、融洽、互助的环境中学习,同时也能提升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后期发展铺就了坚实的道路。
三、构建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目的
(一)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样和谐美好的环境中,要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美好,让学生注重精神生活,重视精神价值,关注内心,使学校生活成为整个人生美好回忆的巨大宝库。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对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兴趣、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比我们给学生授予的任何知识都显得更有意义。
(三)培养学生独立的、有尊严的应对任何事物的能力和品质。这就要求学生能正确对待任何事物,对所有问题都能够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轻信任何谣言,将一切都放在理性的天平上考量。
(四)引领学生分享和掌握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
(五)要帮助学生与他人、自我和自然建立起积极的、建设性的关系,学会宽容,善待他人;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学会与他人建立起真诚的亲密的关系。
总之,我们要构建物理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不仅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负责,更要对每一位学生幸福的人生负责。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带给每一位学生希望和力量,让他们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和整个人类都更加的自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倪传荣主编.主体创造发展(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整体改革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郑钢.“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特征”[J].湖南师大社科学报,1986(6).
高中物理自主学习方式的构建 篇4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方式的尝试
要想让学生行动起来, 主动去学习物理知识, 首先教师先动起来。
首先, 在课前, 教师要全面备课, 尤其要备学情, 要积极思考不同课程的不同学习目标, 围绕学习重点和难点, 精心预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细节, 提前给学生布置课堂自主学习的任务和重点, 对于易混点、易错点和学习难点的布置要精简, 既体现知识的层次性, 也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和不同的接受能力, 还要兼顾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其次, 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这个学段的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定位自己的备课方案, 现在的高中生年龄在16—19岁之间, 他们正处在人生第一个重要的转型过渡时期, 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独立性和挑战欲望开始增强, 自我控制能力和驾驭欲望都在膨胀, 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机。根据学生这个阶段的特点, 在备课时, 应精心设计问题, 课堂探讨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甚至是刻意激发学生自我意识或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自觉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例如, 为了让学生感受物理无处不在。高中物理课本中的“热起来”, 就可以采用激趣法, 可先引出这个问题, 天气十分冷, 怎样可以让我们热起来呢? 接着让学生搓搓手, 跺跺脚等, 把学生引入到这一话题中去。然后问学生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热起来呢? 以引起学生思考, 接下来可以集思广益, 并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 可以利用图片或者是小影片来讲解两种发热的原理:1通过运动发热;2借助高温物体传热。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个比较直观且深刻的印象。经过这样的思维论证之后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入实验验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这样的方式教学, 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再次,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平时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 以促进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常用的方法教给学生, 比如, 在学习新课前专门安排物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将本节课所需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在课堂上交流展示, 给其他学生作示范;在观察分析实验前, 专门找几位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承担课堂实验操作任务;在习题复习课前, 精心准备自主解决的例题, 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相关物理题的解题方法, 较难的题型还可以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突破。另外, 较容易解决的题放手让学生去互讲互评, 开发自主能力。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反思
两年多来, 我始终坚持、不断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时刻反思和改善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方式和思路。就像伏尔泰说过的“不经巨大的困难, 不会有伟大的事业”。我的坚守终于在两年后有所收获, 现在我所带的两个平行理科高考班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 课前会事先明确当堂课的学习内容及其重、难点, 以及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步骤, 尤其是他们会和我细致讨论经由他们精心准备的学习方法和突破方法, 保证了常规课的高效有序进行。另外, 在讨论过程中, 学生将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告诉我, 这样也明确了我在课堂上需要点拨的知识点。而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和题型, 我也尽量鼓励学生先自主思考探讨, 再帮助他们突破瓶颈, 这样, 他们既获得了新知, 又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承霞.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经验交流, 2012 (11) .
[2]席晓政.高中物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大观周刊, 2013 (9) .
物理自主学习论文 篇5
1我国传统的大学物理习题设置方法在多年间内几乎没有变化
传统习题的功能较单一,多以测试物理知识为主,对学生的解题指导极少涉及。而国外优秀习题资源教材在此方面却有很大改进,习题设置具备很多新特色和新功能,非常值得我国物理教育界参考和借鉴。传统的大学物理习题教学模式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甚少考虑让学生积极,有效,主动,自主地参与课堂教学,这种习题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欠缺很多,缺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互动,强调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索 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合作;学习
推进初中物理“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必须关注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教师的深度参与课堂、分组方式、评价策略等,从而真正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坚持“以生为本”,引领自主合作学习方向
新课改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正日益为教师接受,然而在课堂教学上真正落实这一理念却存在一些问题。走进一些初中物理课堂,仍然看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围绕着教师单向进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是物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缺乏生本意识的课堂教学很难调动起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气氛也必定变得压抑而缺乏生气。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机械的知识讲述为主,灌输色彩明显,缺乏观察、体验、操作、探索的过程,因而课堂教学是低效,甚至是负效的。这种课堂教学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生本理念淡化,这样的教学现状直接的影响到了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安排合作学习的环节:学生课堂预习→完成预习提纲→教师解决预习存在问题→学生完成反馈练习→展示成果。这样的教学环节可以有效地促进组内成员的彼此合作、交流,有利于自主合作学习活动更加有效地开展,提高自主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注重教师参与,提升自主合作学习品质
教师不仅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初中物理“自主合作学习”的实施中,教师不能只是组织、布置学生参与“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也不应仅限于发挥组织、引领、调控的作用,而应真正深度参与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应俯下身子真正地参与到每一个小组的“自主合作学习”问题研讨中,以一个问题参与者、对话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探索活动中。在参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结合学习小组的总体思维水平,善于点拨、启发,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与此同时,教师要巡视课堂学情动态,善于从总体上把控课堂学习节奏,不要让部分学困生在“自主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放任自流,要对“自主合作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引导,统领课堂活动的全局,以高效的组织策略促进“自主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教师在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中,不能只用演示的实验开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这样的教学过于程式化,对学生的学习缺乏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小实验让小组合作研讨。例如,如何让沉在水里的物体(用夹子夹住的气球)浮起来?如何让浮在水面上的瓶子下沉?教师深入课堂中,参与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中。最后10分钟,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3个鸡蛋,问能用什么方法让一个漂浮、一个悬浮、一个下沉,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据他的要求,在一片惊奇、欢呼声中对完成了漂浮、悬浮、下沉的三种情况,课堂达到了高潮,学生对“物体的浮与沉”知识也达到了一个新的认识。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章节探究中,依据学生的自学,知道天平的使用要“左边放物体,右边放砝码”,但是教师深入课堂与学生互动,借助天平就解决了为什么是“左边放物体,右边放砝码”使用要求。把天平使用的学习提高了一个层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品质。
三、改进合作方式,优化自主合作学习实施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保障“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前提。因此,教师要重视“自主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注意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充分考虑学习习惯、思维水平、实践能力等差别,尽量做到组内异质、优势互补、优化组合、共同促进。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时,教师要事先划分好自主合作学习小组,可以将6人划分为一个小组,根据小组成员成绩的差异,划分为成绩较好、成绩中等、成绩较差三个层次,并且将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编号。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中,根据问题的创新提出与解决的情况进行加分,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加分的情况也有所差别,对于成绩较好学生的加分要提升标准,这样的加分可以促进学习较好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中,而对于中等成绩学生以及成绩较差学生要降低加分的标准,尤其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尽量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加分机会,只要他们回答问题越多,加的分数就越多,这样的加分可以更好地调动学习困难学生的活动参与热情,促进他们在合作中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以高涨的学习热情为小组争荣誉,特别是组成员在自主学习讨论过程中,也可以帮助成绩不好的学生,发挥小组成员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而且培养了他们小组的荣誉感,形成了积极向上的集体,优化了自主合作学习。
四、关注评价策略,激活自主合作学习氛围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是一个“情境问题预设、学习小组参与、课堂问题生成、引导反馈解决”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提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无疑处在学习的核心位置,但是教师在此过程中的发现、点拨、引导、帮助,对于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在课堂上发挥这些作用,就要十分关注课堂评价策略。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生学习评价。在初中物理“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首先,教师要关注学习小组整体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及时做出肯定性评价,以激励学生。初中生的内心深处希望教师能够给一个正面的评价,这样学习热情就会得到有效的激发,就会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其次,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讨论过程中的思维和问题,做到该表扬的表扬,该纠正的纠正,该补充的补充,真正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标。再次,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闪光点,特别关注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思维品质,从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自己的潜能。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应遵循《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教学理念,基于初中学生学情,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把握“自主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统一关系,真正让“自主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为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服务。
参考文献:
崔雪霞.浅谈合作学习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15).
高中物理教学自主学习策略探究 篇7
一、明确自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之前, 教师需要精心备课。而在备课过程中, 其首要环节则是明确教学目标, 然后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与学习要求, 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同样, 在高中物理自主学习模式中,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 围绕教学内容, 联系学生实情, 精设学生自学目标, 课堂上利用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以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性。教学实践显示, 当目标明确, 并逐层落于实际时, 才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如教学《力的分解》时, 教师可利用投影来展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 明白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 理解力的分解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3) 学会利用图示法依据实际要求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具体自学目标的完成过程:学生自读教材, 回答问题: (1) 什么是分力?如何理解力的分解? (2) 为何可以说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3) 具体问题中又是如何进行力的分解的?而后引导学生以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例:物体置于水平面上, 其受到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 此力和水平面成θ角。教师示范分析: (1) 力F的作用效果有竖直向上提物体与有水平向前拉物体的效果, 两个分力则在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上; (2) 确定了方向, 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分解则是唯一的; (3) 分解F1=Fcosθ, F2=Fsinθ。置于斜面上的物体受重力产生怎样的效果?教师可要求学生模仿例1进行自主分析。此外, 教师还可设计巩固性训练, 让学生自主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二、加强讨论探究
当学生进行自学与自主探究时, 教师还可设计一些与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相符的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交流讨论, 或者操作实践, 以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若是实践教学, 教师则需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探究时间, 让学生表述自己的不同看法, 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 相互启迪, 共同进步。同时, 在讨论过程中, 学生可暴露出其思维过程, 产生思维碰撞, 引起认知冲突, 进而形成创新意识, 培养合作精神, 提高创造与实践能力。其次, 教师应关注学生自学过程, 予以适当与恰当的启发, 有效调控学生讨论进程, 保证教学有序进行。
如教学《抛体运动的规律》时, 教师可设计多种讨论探究活动: (1) 实验观察: (1) 观看图片, 初步了解平抛运动。 (2) 演示实验:先让两个小球正碰撞, 其结果是一个是自由落体运动, 一个是平抛运动。而后拿小木槌打击置于桌面上的小球,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小球离开桌面是怎样的运动轨迹?接着借助多媒体来演示平抛运动轨迹, 引导学生对比所学的曲线而获得结论:平抛运动轨迹为抛物线。思考:数学上为何将这一曲线称为抛物线?请解释说明。 (2) 新课研究: (1) 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实验中小球的受力, 得出平抛条件。 (2) 分析平抛特点。 (3) 分解平抛运动。在这一环节中, 引导学生先由理论方面加以分析, 由力与运动的关系切入而获得结论。接着进行实验验证, 即验证竖直方向运动是自由落体。a.教师介绍“平抛竖落仪”及其仪器结构, 说明其使用方法, 明确实验目的。b.学生实验。动手实验两次, 引导学生观察, 并听声音。提问:根据同时自由下落与平抛的两个小球又同时落地的现象, 你们可获得怎样的结论?这样, 训练了学生自学能力, 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三、指导自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若想真正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还需加强学生自学方法指导, 以促进自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学生常用学习方法的训练, 如预习与阅读教材、观察分析、总结归纳、提问、记笔记等。以预习为例,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 有不同预习方式, 如检查卡方式。即集合有针对性的若干基本问题, 制作成检查卡形式, 课前发给同学, 而后限时独立完成。此方式主要适合阶段性检查, 有巡视检查与答后即收两种方式。
例如, 学习《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 可设计检查卡内容:
(1)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可以不利用公式则可直接获得的物理量是 ()
A.平均速度B.时间间隔C.加速度D.位移
(2) 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 (或物体) , 这两个操作时刻的关系应该是 ()
A.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B.先接通电源, 后释放纸带C.先释放纸带, 后接通电源D.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高中物理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篇8
一、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
古人有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传授者没有良好的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思想, 就无法授人以“渔”。所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不能够从观念和思想上超越一些陈旧的老式的教学模式, 那么教育改革将无从进行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 信息和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立足社会的根本。因此, 学习也必须贯穿于我们的一生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个体, 俗话说:“活到老, 学到老。”要抓住一切更新自己知识库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机会, 使自己成为一个德高望重善于创新、主动积极的教育工作者。其次, 教师不能再单纯地以传授知识为己任, 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其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能够自主学习的独立个体,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只有拥有了“渔”学生才会得到更多“鱼”。
二、创造高中物理主动学习的环境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主要是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借助实践教学和学习评价手段, 科学地创造一个竞争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自主性研究学习中。所谓创造一个充满竞争力的教学环境, 就是让学生在这个学习环境中能够时刻保持着竞争、积极向上的态度。例如, 当前很多学生喜欢在课下找老师补课, 老师也认为这些学生勤奋好学。其实不尽然, 在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因为上课没有好好听讲, 导致课下需要教师给予“照顾”, 这种行为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 同时也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得更弱, 随之而来的也是更多学生的效仿。对此现象,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强调“好好把握上课的45分钟”同时在课外补习时向那些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的, 课外要求补习的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这种课外补习的方式是属于不好的习惯”, “如果是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导致不懂的, 以后老师不会在课下给你们开小灶了”, 而且对那些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要“神色严厉”, 相反对于上课听讲的学生则给予热情的讲解, 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原先那些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 以得到老师热情的讲解为荣。在这种竞争的环境中,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渐渐地得以提高。
三、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
自主学习过程中多动手操作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学生在亲自动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后更容易对知识加以牢记, 而且也能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的应用, 提高他们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在这个主动参与学习的环境里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传授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识, 而是教师与学生互相平等, 相互探讨知识, 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强制纠正, 而是通过一些实践的环节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疑惑所在, 从而能够让学生快速牢记。例如, 在读标准游标卡尺的分度刻数时, 很多学生老是记不清楚十分度、二十分度、五十分度的区别, 教师可以让学生取三种不同分度的卡尺, 对一个物体进行长度测量, 最终的读数都是一样的, 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明白虽然分度不同, 代表的刻度也不同, 但都是由1毫米分成的不同刻度。如, 在学到静摩擦这一章节时, 学生对静摩擦力在力学中的重要性和存在性都持疑问态度, 在一些物理受力分析时常漏掉静摩擦力, 因此,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筷子提米”和“覆杯”实验, 让学生观察和切身体会。这样, 看不见、摸不着的静摩擦力就可以比较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明白静摩擦力在力学中的重要性。通过一些切身体会的实验很容易提高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同时也逐渐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物理自主学习论文 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初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 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因此, 初中物理教学中既要重视传授知识, 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呢?
一、转变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模式
传统物理教学中, 老师被认为是先知先觉者, 是绝对的权威, 所以物理老师们认为只有一味灌输, 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 认为所谓的问题探究,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 情景教学法都是教学的花架子, 华而不实。 殊不知物理学的许多抽象的理论光靠讲授是很难讲清楚的, 必须让学生先自主预习, 课上进行小组实验, 然后通过师生研讨轻松解决, 使许多抽象的、零碎的物理概念, 在学生亲自试验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 这样也改变了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状态, 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在物理新课改春风的沐浴下, 那种沉闷、单调、乏味、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与时俱进了, 必将被艺术性、灵活性、新颖性、趣味性的新的教学模式所取代。 我校近年来竭力推广山东某个名校先进的教学模式———协同模式, 它以物理导学案为课堂引领, 把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学生主体有机、紧凑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 思维敏捷性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再以检测案为巩固, 在检测案中用习题突出本节课重点、难点, 充分体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理念, 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及主观能动性, 增强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二、灵活多变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使学生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课堂上该是学生做的事情老师全部越俎代庖, 不遗余力采用填鸭式“满堂灌”, 老师教得很辛苦, 学生学得很无奈, 教学效果不理想。 分析其原因:一是教学方法单调、乏味, 缺少艺术性、新颖性、趣味性。 二是学生主动参与率低, 没有参与自主探究空间、时间。 所以为了开展科学、有效的自主探究, 促使学生在物理课堂去思考、去发现、去实验、去讨论, 老师必须认真组织教学, 优化课堂结构, 教师要在设计学生“如何学”上下工夫。
1.预习探究。 每节课之前物理老师都要求课代表发下导学案、检测案。 首先要求学生阅读导学案上教学目标, 了解本堂课教学重难点, 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其次阅读建材和导学案的内容, 了解本堂课出现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变形公式, 导学案中的自主探究, 然后预先做一下检测案, 从中发现疑点、难点, 对老师的讲授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 自由落体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万有引力定律一课中, 导学案设置了三个探究题: (一) 两个物体在不考虑其他外力作用的情况下, 从高空同时抛下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二) 地球上的人为什么不会飞起来, 而宇航员在天空神舟飞船外会飘起来呢? (三) 在地球上我们向天空飘一个物体立即落下了, 为什么天上那么多的星球却安然无恙呢? 让学生带着这个悬念到课堂上解开这个迷。 比老师亲口说出答案效果要好得多。
2.问题讨论式。 根据教和学的重、难、疑点, 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 以学生自觉、主动地讨论、质疑、辨析为主, 使学生加深理解、综合运用概念和规律的同时, 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 此模式较适用于综合运用知识的新课、练习课和复习课。 如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点? 根据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怎样判断哪个省力, 哪个不省力。
3.自学指导式。 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 大胆质疑, 提出问题, 再进一步引导思考、讨论、实验释疑, 达到透彻理解。 通过“主体”与“主导”、“主体”与“主体”的多向交往, 发展学生的交互学习能力。 此模式较适用于介绍新概念、新理论的教学内容。 如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人造地球卫星等。
三、让学生自主融入到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中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 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学生实验要以探究为核心。 在传统学生实验教学中, 老师用嘴讲述, 学生用纸笔记, 对实验过程死记硬背, 不能自主动手参与实验操作, 导致实验操作能力低下。 要想学生在实验中了解物理课中的抽象概念, 弄清物理现象, 能顺利解答疑难问题, 老师就要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操作、研讨,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通过学生在实验室使用仪器、进行操作、处理数据、 设计实验,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通过动眼、动手、动脑懂得实验注意的事项, 操作的步骤, 仪器使用的规则, 进行自主测量、数据记录等。
2、演示实验要以问题为基础。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贯穿概念和规律教学中, 物理实验为概念的提出、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感性认识和探索工具, 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思维分析、指导、处理演示实验,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提出假设、分析实验故障原因、探索新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研究能力。
总之,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做到不迷信、不盲从, 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林.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改革初探[J].读写算, 2011 (21) .
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篇10
一、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 是能够推动人求知意愿的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 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趋近的倾向, 一个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 会对学习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有惊奇的感觉, 在学习中, 也能倾注自己的全部热情, 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学习完后, 他会有学习的满足感, 会觉得自己在学习中获得了启示, 并因此而心情愉悦。所以说, 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 老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 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老师要从生活现象入手, 由于物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 老师可以将物理学习从生活引入课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在教学蒸发一课时, 老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引导, 比如提出如:为什么湿衣服能够经过晾晒变干;生病打针时,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变干;平常洗完头发后, 湿头发为什么会自己慢慢变干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 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引发学生对蒸发现象的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 便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更能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
二、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理念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建设“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 主体也同样是学生, 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老师必须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自主学习。在进行第一堂物理学授课时, 老师就应该向学生讲述, 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依靠老师每堂课从头到尾的讲解, 它是一门实验性学科, 教学物理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 将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与之相结合, 凭借我们所学习的课堂知识去自主探究, 敢于对现象产生疑问, 并对老师提出质疑。对于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学的初中生而言, 让学生自觉主动去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是很困难的, 因此, 老师不能对学生的要求过高, 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中去积极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能在生活中解决一些物理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科的实用性, 让学生愿意去学, 主动去学。
三、通过物理实验,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由于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 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老师需要进行许多实验设计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物理理论, 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从而激励学生去自主探究。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些实验, 大部分都给出了具体的试验步骤, 每个演示实验通常都十分简单。如果老师按照书本实验的步骤去一步步演示, 会对学生的思维造成局限, 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 在进行某项实验之前, 老师可以先提问, 让学生们思考应该怎样去进行这个实验, 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去验证这项理论, 在生活中, 有什么相关的现象与该理论相符合等。如:在探究影响力作用效果的三个因素时, 在课堂上, 老师可以让学生一手将钢尺一端竖直固定, 另一手对尺施力, 我们可以发现:用不同大小力推同一处, 尺弯曲程度不同, 说明力的大小影响效果;用相同大小力推不同处, 尺弯曲程度不同, 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效果;用相同大小不同方向力推相同处, 尺弯曲方向不同, 说明力的方向影响效果。同样, 在生活中, 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 得出同样的结论, 以开门为例:力大小不同, 开门效果不同, 力大时门运动快;力的方向不同, 门的运动情况也不一样, 有开有关;作用点不同, 门的运动情况也不一样, 比如作用在门轴上时开不了门等。老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比较方便简洁的实验, 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相关的小实验, 让学生带着疑问去生活中探究, 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学生学习物理学科自主能力的培养, 是一个逐步提高与不断深入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的积极性都需要慢慢地去培养、提高。在一个成功的教学模式中, 老师并不只是担任传递知识的角色, 而更应该是一个引导者, 去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去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
摘要:初中物理的教学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理念的进一步落实, 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了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工作。新课改要求老师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本文主要对在初中物理学习中,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顾健云.放开“呵护”的双手%让学生自由飞翔——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物理:初中版, 2012, (11) .
[2]罗荣祥.在新课改下创新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浅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学, 2012, (01) .
[3]金昌录.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 2010, (06) .
物理自主学习论文 篇11
1学习目标
(1)知道光源的概念。知道光的色散现象,能列举光的色散现象的有关实验和实例;
(2)了解白光的组成及光的三原色;
(3)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主要特征,会列举应用它们的实例;
(4)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列举日常生活中相关实例。记住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5)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的概念,能列举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应用的实例;
(6)会用对称法研究平面镜成像问题。
学习目标是依据《2011年盐城市中考说明》科学内容表的知识点考查要求确定的。其中光的反射和折射作为《光现象》第二课时。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课堂中的师生、生生互动之中形成,所以就没有展示在学生的学习目标中。
2课前准备
请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教材,构建知识体系。
策略
在学案中留白,课前布置学生结合教材、考点,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课上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位同学(或各小组)的归纳成果,请其他同学评议。必要时,教师进行引导、评析、提出补充,让学生进一步明晰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已有知识图更丰富、充实、明了,完善知识网络。
以往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中,教师往往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这种做法,教师津津乐道,自我感觉知识的讲解很全面,很到位。其实,学生是被动的接受,他们感到枯燥乏味,漫不经心。所以,梳理整合知识体系最好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创设平台,让学生展示交流,互动完善。
3合作探究
活动一
完成下列各题,说出相关考点
(1)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是
A.只有太阳、烛焰B.只有太阳
C.只有太阳、月亮D.三个都是
(2)我们都知道,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其中原因是______。
(3)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阳光下,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C.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
(4)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红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
B.在步枪的瞄准器上安装夜视仪,在夜间能捕捉到敌人的情况
C.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可以看到用红外灯来灭菌
D.红外线可以用来对仪器设备进行遥控
(5)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紫外线也是属于可见光
B.紫外线不具有光能
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
D.医院常用紫外线照射法灭菌消毒
(6)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面时,则
A.他的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B.他的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C.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D.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7)作出图中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8)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因为是一轮复习,例题的选择,尽量扣住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能让学生在讲解中有拓展的空间。
策略:模仿“杜郎口”教学模式,以题目开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内讨论,然后随机指点小组成员,上台讲解并说明考查的知识点,其他学生当“裁判”,指出优缺点,老师只需在旁适时地稍加评点并引导学生拓展。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内解决所有学生存在的所有问题。而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通过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同时,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愉快。
活动二实验重现,根据实验设计出几个问题并解答。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是光学中的重要实验,实验方法中蕴藏着许多的技巧,如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用两个相同的蜡烛等效替代、多次实验归纳结论等,还第一次提出“虚像”的概念,并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等。按理说,完全可以让学生再次亲自体验实验过程,但由于复习课上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我想教师的演示也可以唤起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回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策略教师演示“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学生观察,体验实验过程,分组设计出几个问题。各组将问题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教师引导其他小组对所设计问题进行评价、补充,对所提问题进行抢答。教师善于发现各小组闪光点,适时点评表扬,不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这样,通过实验情境设计问题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不再是机械性做题,而是根据实验过程,寻找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甚至于在思维碰撞上还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新问题通过小组比赛,让学生展开知识的较量,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在互动中不断的升华。
4当堂反馈
(1)影子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不同,影子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光的______形成的。
(2)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C.紫外线具有热效应
D.光具有能量
(3)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A.实像,距离变大B.实像,距离变小
C.虚像,距离变小D.虚像,距离变大
(4)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太阳光下地面上形成的影子
B.小孔成像
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D.人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实验时,将点燃蜡的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
(6)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你用题图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①正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反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
当堂训练的选题首先要保证学生能在10分钟之内完成,同时不能是例题的重复,根据中考考纲的要求,把考点转化成不同层次、不同题型的习题,从不同角度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能力点、易错点进行考查。
当堂训练,是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考试的方式独立完成。学生作业的态度和独立性远高于课外作业,教师的反馈更加及时有效。
5
学后反思
(1)记下本节课的最大收获;
(2)补充、丰富知识体系;
(3)反思自己在本节课的疑惑。
让学生自己反思总结,重新梳理一遍课堂上复习讨论过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内容系统化和内化,有利于自主能力的培养,这比课后做大量练习效果要好些。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课后小结,掌控学生的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查漏补缺。
6课后作业
完成《中考说明》单元题例《光现象》相关习题。
总而言之,复习课教学是一个师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要突出知识的整合和应用,杜绝知识罗列式或压缩教课式复习。要做到知识让学生自主梳理;网络让学生参与构建;应用让学生充分训练;规律让学生探究发现;错误让学生互动争辩;方法让学生感悟提炼。
物理自主学习论文 篇12
一、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
研究表明, 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主要的环节包括五个:一是指导预习、讨论交流环节, 主要是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 让学生有目的地看书, 交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把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共同讨论, 让学生积极思考, 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二是定向思维、实验探究环节, 主要是选择核心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在探究活动进行的, 提出问题, 猜想成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和论证, 评估、交流等过程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三是导学导议、归纳新知环节, 主要是在物理实验探究的基础上, 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开展讨论, 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掌握重点;四是巩固应用、反思质疑环节, 主要是设计跟学生联系较密切的问题、练习等,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中引起对知识的反思, 提出质疑;五是课外延伸、自主发展环节, 主要是通过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做课外实验, 以期获得对物习的不同经历和体验。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策略和三要素
1、转变教学指导思想, 更新教学观念。
转变教育思想, 就是要求教师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由教学的主体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 即教师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是教师要树立主体的学生观,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 是一个主体的构建过程。知识不同于实物, 可以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例如公式必须由学生自己来构建, 并组纳入自己己有的知识结构中, 别人是无法代替的, 因此摒弃过去那种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接收器, 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学生观, 树立主体的学生观。其次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做得更好, 在学识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不再是传统的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了, 而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学生也有自己的专长,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加强物理教学的实践性。
物理是一门实验, 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 应当改变过去那种讲实验的状况, 积极地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实验”等形式体代替“独角戏”式的实验模式, 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 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知识, 品尝成功的喜悦。物理教学的实践性还体现在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模型的建立以及物理习题的设计都应取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 在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归纳形成理性思维, 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
学生的学习是由动机激起和推动的, 它直接影响到自主学习的水平、进程和效果, 学习兴趣是内部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是推动、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 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的意识, 主动的精神, 必须把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动机和兴趣放在首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首先教师应了解青少年一般心理特点, 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做到“亲其师, 信其道”;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中能抓住重点, 尽快掌握物理的思维方式, 进入物理的“境地”;第三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第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物理的实用性, 培养学好物理的动机。
4、开展讨论和质疑活动。
要解决过去模式中那种单纯灌输、严重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 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解放学生的双眼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去实验、解放学生的大脑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去讨论交流、解放学生的身心去自我实现,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5、运用迁移规律, 以成功和责任促成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具有“自律性”, 即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的自我约束性或规范性。它规范、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 促使自己的学习不断进取、持之以恒, 在行为中则表现为主动和积极。在学习迁移的应用中, 教师要建立发展性评价指标, 培育学生的成就感,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来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课堂上要常用发展性评价, 注意让学生多获得成功。教师要用各种教育资源, 开辟各种活动渠道, 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通过确立课题将学生的学习内容组织起来去解决问题, 以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实现“学习课题——经验——探究——发展”。
6、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具体主要是通过“三说”来实现:敢说、会说、说会。“敢说”是消除某些胆小、内向同学的思想顾虑, 打开胆量通道, 培养学生自主归纳、升华的精神, 提倡想说就说, 对不成熟、不完善的说法不刻意挑剔, 创建学习过程中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会说”是在“敢说”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要求。学生说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内容方面的, 还要包括思想方面及方法层面上的。“说会”是在“敢说”“会说”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 以达到尝试教学的最终目的, 举一反三, 抓住事物的本质。
7、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轨道的三要素。
【物理自主学习论文】推荐阅读:
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06-30
自主学习物理教学05-27
高中物理自主学习培养09-28
学生自主学习高中物理10-05
培养自主学习物理意识11-12
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1-05
自主学习网站论文08-08
英语自主学习方式论文10-19
体育自主学习能力论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