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环境

2024-07-19

自主游戏环境(精选12篇)

自主游戏环境 篇1

一、问题聚焦

现阶段, 在自主游戏活动中, 孩子虽然能在其中找到自主的快乐, 但却很难提高游戏的水平, 我们不难发现个中原因。

1. 物质环境封闭性。

(1) 材料投放“丰”而不“富”。通常为了孩子能在游戏环境中得到更多游戏材料的支持, 教师往往会在里面投放各式各样的材料, 在孩子们眼里看上去丰富极了。但这里的“丰”指的是材料种类的繁多, 且多为购置的, 多为被动摆弄玩弄现成结果, 缺乏“富”于幼儿自主创造兴趣的材料。

(2) 材料投放“有”而无“序”。教师通过不断地培训与指南精神的引领, 大多都能在材料投放中大费心思, 尽量在游戏区投放非结构化或低结构化的材料。但往往缺乏思维、层次性及个性化的材料, 往往五花八门、杂七杂八。

2. 指导策略负能性。

(1) 师幼关系, 主客分明。由于教师的职业特性和爱心, 有些教师一进幼儿园便主动承担起保护者、监护者的责任, 视保护幼儿为己任。所以, 看见孩子做出一些有创造性、大胆的动作时, 教师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加以提醒甚至制止, 这使得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行为指导中, 并非真正成为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师幼关系便自然处于保护与被保护、主与客的关系, 因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就受到极大程度的限制。

(2) 游戏方式, “主被”分明。《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动、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建构式的发现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机械式的接受性学习, 是生活经验体系而非学科知识体系。

二、应对策略

1. 营造快乐环境是前提。

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 是幼儿游戏的工具, 幼儿是通过使用材料在游戏中发展的, 这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基础。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但都要以便于幼儿的操作为主, 具有可操作性。因此, 在活动区投放丰富而适宜的游戏材料, 才能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

(1) 物理环境童趣化。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就如同一位不说话的教师。幼儿年龄小, 对环境的认识还处在感性、具体、形象的阶段, 因此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常常需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与游戏情境相结合, 用一种生活化、情境化的环境与幼儿产生互动,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 使幼儿更加活泼可爱, 并且能够主动发展。

(2) 人文环境愉悦化。为幼儿提供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 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精神环境, 幼儿才能活泼愉快、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游戏和探索, 获得思维与能力的最佳发展。

平等互动游戏能拉近师幼情感距离。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 主要是引导者与游戏伙伴的双重身份。作为引导者, 实际上包括观察者、组织者、建议者和活动材料提供者等, 而非指发出指令要求等直接控制幼儿的行为。教师要“变成孩子”, 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 参与游戏过程, 与幼儿一起探索操作, 相互交往, 与幼儿共享“欢乐”。这可缩短儿童与成人“两个世界”间的距离, 使孩子们觉得亲切、适意, 从而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和精神心理气氛。由此, 不仅可以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增强对所从事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 这种环境气氛有益于激发幼儿的独立自主性, 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增强自信;再就是有益于激活幼儿的思维, 激发他们积极的创造性行为。

2. 开放游戏方式是关键。

在孩子的游戏活动中, 给幼儿提供充裕的自主探索时间与空间是很重要的, 比如, 在玩沙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体验到玩沙的乐趣呢?

活动一:教师应避免游戏准备或整理过程中的繁琐工作。在玩沙区, 用桶将沙子取出, 请小朋友看看、说说, 沙子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再请小朋友上来亲手摸一摸沙子是什么感觉, 最后得出结论沙子是一粒一粒堆成的, 土黄色的, 摸上去硬硬的, 会滑动。教师小结:沙子真好玩, 我们下次再来玩一玩好玩的沙子, 活动结束。孩子在活动中探究的兴趣从未被激起, 也无从去延续。游戏时不给孩子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哪来的自主可谈。

活动二:教师清晰地认识到玩沙游戏属于自主游戏的一种, 在孩子们之中是非常受欢迎的, 所以该教师就将活动设在了玩沙区里。因为沙子无形易变的特性, 要想有作品出现就要需要幼儿进行不断的想象, 既可以满足孩子强烈的好奇心, 也可以调动孩子的求知欲。当然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他会根据一个小小的动作而发现其中的乐趣。多次玩沙活动之后孩子对于塑造一些物体也比较熟练, 但是孩子不会只局限在塑造上, 他们为了更好地进行游戏, 就会探索各种不同的玩法。而一个小朋友偶然的一次搞怪, 使其他小朋友的灵感挖掘出了更诱人的玩法。他们开始埋, 然后又创设一些情境加入寻宝探险游戏, 也正是这样才让活动更加具有新颖性。教师给予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在自主游戏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探究乐趣, 这才是游戏质量的重要保证。

纵观两个活动, 孩子虽然在活动前后都对沙子的性质有了认知, 但第二个活动中, 孩子们却在游戏时得到了在认知、情感、态度等不同方面的体验, 这就是自主游戏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有人说:“家庭和幼儿园就像一辆车上的两个轮子, 需要同时向一个方向前进才能实现教育的合力。”为了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支持, 我们就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交流, 请家长在家时也能引导孩子发现问题, 并共同寻找答案, 创设和谐、支持的心理环境, 效果十分显著。

三、提升认识

自主游戏为孩子创造了充分发挥创新潜能的宽松环境, 其游戏成果不仅是经验的积累, 更是创造能力的提高;自主游戏是一种综合能力, 是认知、情感、态度的有机融合和促进, 是人的一种潜能;而良好的游戏环境也为孩子的游戏质量提供着发展的可能性;孩子的游戏潜能等待着唤醒和激发, 这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玩”, 需要营造有利于激发幼儿游戏欲望的好氛围。

总之, 我们处在一个科技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时代。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既要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又要重视孩子游戏素质的早期培养。要求我们的孩子, 不仅要具有游戏的本能, 还要求具备游戏的无限潜能。因此, 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 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 在环境中不断蜕变。

自主游戏环境 篇2

摘 要 跨班互动能促使幼儿扩大交往范围,提升交往层次,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帮助幼儿拓展视野,促进其人格的和谐发展。我们在幼儿的区域游戏中大胆尝试了一下同龄跨班区域活动,让同一年龄段幼儿打破班级界限,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自由选择班级、选择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幼儿在多元化的、境域更为宽广的互动环境中主动探索,让环境成为幼儿的“第三任教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区域游戏 同龄跨班区域游戏 自主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现在区域活动的功能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老师们精心组织幼儿开展各种各样的区域活动,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材料、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和主动交往。但各班的区域区角空间比较有限,活动材料的投放也不尽人意,跨班互动无疑给幼儿创造了更多的学习空间。而跨班区域游戏活动能否卓有成效地开展,首先取决于区域环境的创设。如何科学地创设适宜性跨班区域游戏环境就是我们首先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1资源有效共享,拓展游戏空间

跨班区域活动需要对传统区域创设环境进行改革与创新,突破传统区域活动仅限本班使用的弊端,有效扩大活动空间,充分利用各班资源,以及教师自身特长等实际情况,将全园的区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在区域游戏跨班互动前期,每位老师都要一起教研,从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方式、进区牌的制作和改进、每次互动的人数,活动中的指导等,大家都要共同商讨、定夺。各班老师都应与其他各班达成共识,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的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选择自由度,但又各具特色的区域。在创新时,一定要结合幼儿的年龄和喜爱特点,一般将班级的各个小区域创新为一个大区域,突破室内空间的局限,从活动室走向室外的走廊、走向户外的草地等,为幼儿拓展游戏空间,扩大游戏范围。

经过大家的商讨,我们将区域游戏环境分为六大活动中心:(1)建构活动中心;(2)艺术活动中心;(3)科学活动中心;(4)角色游戏中心;(5)表演活动中心;(6)生活活动中心等。大框架制定以后,各班教师就可根据本班儿童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教育目标以及个别差异,拟订园内区域设置的具体内容。如适合小班的区域设置,以生活劳动、感官训练、建构、装扮与美工等为主,适合中班的区域设置,是以装扮、建构、美工、音乐等为主,适合大班的区域设置,应重视社会性、文化、语言、科学探索等能力培养。

这样巧妙地融合区域环境,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将幼儿的活动空间从一个活动室拓展到整个园区,既可以避免区域的重复设置,还丰富了区域的各种设置。新型的区域创设不仅有效的减少设计、收集、制作、安排等时间上的浪费和劳动上的重复,还可以提高材料的使用频率。

2投放互动材料,不断丰富区域

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是幼儿与环境材料或人互动的过程”。材料是顺利开展幼儿跨班区域活动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着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和活动质量。因此,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是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那么,跨班区域材料该如何投放呢?

2.1生活活动中心――源于生活,学会生活

我们在生活活?又行牡陌嗉独锷柚昧饲墒植梅臁⒖炖殖?房、小小农家乐、创意水果吧、快乐擦嚓插等。我们把这些区域用分隔厨分隔成几个相对独立、固定的空间,科学、合理的分隔区域,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宁静愉悦的气氛。提高幼儿积极性和自动性及结伴游戏的能力,满足幼儿自主活动的需要。

2.2美工活动中心――创造与环保

我们将美工活动中心分为拓印、粘贴、剪贴、剪纸、折纸、编织、绘画、玩泥、纸盒造型、手工坊几个区,有目的地投放大量低结构的材料,将自己生活中用过的看似没用将要丢弃的的物品,有选择的收集起来,如喝完饮料的瓶子、纸盘、幼儿用过的小手套、空糖果盒子、果冻盒、纸芯、纸盒、废物圈、碎布料等,经过洗涤、消毒,让这些废旧物品经过老师和孩子的加工后转化为有教育价值的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通过撕、贴、剪、画、捏、做等,大胆地表现自己,发展动手能力及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3科学活动中心――操作与探索

我们将科学活动中心分为两大部分:科学实验和数学操作。在科学实验角我们投放了以小组操作、记录为主的科学游戏材料:静电吸吸吸(小纸屑、塑料棒);神奇的镜子(凹凸镜、平面镜、放大镜);颜色变变变(万花筒、主色颜料水、玻璃瓶、棉签等);溶解现象(盐、沙子、果冻、食用油、洗发水等)营造充满梦幻,自由、宽松、多元、探究的科学整体氛围,区域间充分调动儿童的探索欲望和动手兴趣,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科学探究中心的乐趣。

2.4角色游戏中心――交往与实践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是小朋友百玩不厌的区域。为了保证游戏的乐趣,教师们开设一些优秀,例如,时尚影楼和乐乐造型屋,教师在深入材料时,在角色区,不断调整材料和位置,教师将游戏融入其中,在各种商品上贴上了标价,让幼儿利用卡片做游戏和交流,在数字商品买卖中,锻炼了小朋友的计算能力。幼儿设计中融入了“小吃店”,开设了“风味小吃”、“时尚餐厅”、让小朋友制作民族的特产来招待顾,让幼儿在游戏中变换不同的角色游戏……另外,我们利用走廊、过道等公共地方,开辟了建构活动中心、音乐表演中心,民间艺术中心、语言活动中心等等。

3商讨可行标识,有效规范区域

自主游戏环境 篇3

关键词: 自主游戏 自信 混龄环境

在自主游戏开展得如火如荼时,我们不仅要从中解读幼儿的游戏,还要从中挖掘孩子的潜力,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能力,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在混龄环境下,幼儿的交往问题更复杂,不同龄幼儿间的认知差异、能力影响了在自主游戏中自信的树立。那么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一、自主游戏与自信的关系

(一)什么是自主游戏。

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过程。独特价值体现在:它是一种快乐、自发、社会性的行为,它是隐含着教育机智的教育“手法”。在自主游戏中,教师退后,把空间、时间、规则还给孩子,让他们自由自主地玩,看似无目的,却隐藏着教育契机。

(二)幼儿的自信水平及特点。

1.具有高度自信的幼儿。

这类多以大班孩子为主,他们的表现十分活跃,有独立自主的想法,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各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积极主动,不怕困难;竞争意识强;思路清晰。因此在自主游戏中,大班孩子表现为兴趣广泛、情绪高涨,有较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想象力、创造力,常表现出自主、自立的言行。

2.具有中度自信的幼儿。

基本以中班孩子为主,他们的能力水平虽不及大班,但很多方面已与大班相似,只是程度稍浅,反应稍显缓慢。同时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了解不充分,得到别人给予的正面积极反馈,才会感觉成功。所以自主游戏中,这类孩子总会犹犹豫豫,需要成人的鼓励和肯定以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3.具有低度自信的幼儿。

小托班基本处于低度自信水平,多表现为胆小退缩;不常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在年长幼儿前存在自卑感,过分低估自己的能力;害怕新事物,适应较慢。因此,在自主游戏中,他们不愿尝试,躲在年长幼儿身后。

(三)自主游戏对不同年龄幼儿自信心的影响。

自主游戏中,幼儿的探索创造精神、动手能力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并能不断获得新的成功体验。在此过程中,年长幼儿常因能力较强而在游戏中展现不一样的一面,获得小年龄幼儿的崇拜、羡慕。年长幼儿的自信相比小年龄更容易在自主游戏中建立起来,他们的自信在不断游戏的过程中得到激发。

二、自主游戏中阻碍幼儿自信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主导,迫使幼儿丢失兴趣。

教师要正视混龄自主游戏的特点和价值,不应过度强调其教育价值,忽视自主游戏的特点。错误地制定不同年龄目标,认为通过几次游戏活动就能让孩子有质的飞跃,这样的游戏以“自主”为外壳,却深受教师的束缚,幼儿自主探索、体验、创造的权利被剥夺了。混龄自主游戏变成了教师强加的教学任务,幼儿积极性受到挫伤,逐渐对游戏失去兴趣,内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自信的树立也无从谈起。

教师在自主游戏时不合时宜地介入会迫使幼儿缩小其自由发展的空间;过度地主导会使幼儿感到挫败感,丢失自信。

(二)幼儿间能力水平的发展差异性。

混龄环境下幼儿的能力参差不齐,小年龄的能力明显不及大年龄。在自主游戏时,幼儿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相应游戏,而混龄环境也在无形中促使小年龄与大年龄作比较,产生“不如哥哥姐姐”的想法,自信受到打击。

鲜明的能力差异,导致小年龄幼儿常常受挫,而大年龄幼儿更愿意与能力相仿的同龄人一起。小年龄幼儿受到拒绝后,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导致他们丧失自信。

(三)游戏材料提供不合理。

游戏材料有高结构、低结构、非结构材料之分,如果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单一、缺乏层次,可发挥性、可创造性弱,导致小年龄孩子的选择余地不多,适合的也很少,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材料的分配选择而产生心理上的失落。最终,他们由于游戏材料提供不合理而失去玩的信心。

三、自主游戏中发展幼儿自信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以不同年龄幼儿兴趣为基础的自主游戏。

兴趣是幼儿是否会积极主动、专注地参与游戏的动力。在提供自主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其是否是幼儿感兴趣的,幼儿是否会被其吸引并专注于它。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要提供不同难度的游戏材料:小年龄幼儿喜欢颜色鲜艳丰富,形象生动可爱,简单易操作的材料;而大年龄可以提供富有挑战性,互动性强的材料。

(二)给予小年龄适时有效的帮助与引导。

小年龄幼儿的交往、语言能力还在发展阶段,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常会产生矛盾冲突。教师在发现幼儿遇到问题时,应先观察,再于合适的时机介入,给予帮助与引导。

教师要看准介入时间,不是一手包办,也不是视而不见。给予幼儿自由、自主游戏的同时要及时、适时地给予帮助,以免小年龄幼儿在多次失败中失去自信。

(三)大年龄幼儿在互助与榜样示范中建立自信。

小年龄幼儿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常会因自身能力不足而寻求大年龄的帮助。从遇到问题到寻求解决方法,最后克服困难,不仅是对年长幼儿自身能力的检验与巩固,还是面对小年龄时自我魅力的展现,他们的自信得以建立。

总之,虽然自主游戏在混龄环境下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自信的树立有不同的影响,但教师仍需结合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开展自主游戏,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培养自信。

参考文献:

[1]顾丽亚.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心理需要及教师的指导策略[J].山东教育,2002(11):38.

[2]卢玲.谈谈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指导[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7.

[3]张永胜.论游戏与幼儿发展[J].教育探索,2010(5):115-116.

[4]赵丽君.幼儿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幼儿教育,2004(3):12-13.

自主性游戏物质环境创设的思考 篇4

一、游戏材料

1. 投放材料遵循幼儿年龄段差异

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有一定的年龄差异, 那么, 投放材料必然存在层次性。在娄江幼儿园我观察了“点心店”游戏材料在各年龄段创设的差异, 小班:各类成品点心, 种类较少, 橡皮泥是唯一半成品制作材料;中班:各类成品点心、饮料, 比小班种类多, 每样物品前有价格, 出现了今日套餐, 服务员会配餐;大班:各类成品点心、饮料, 种类丰富, 半成品多, 幼儿自制点心与时令、乡土特色相结合, 价格牌在服务台前非常醒目。从以上可以看出, 游戏材料、内容的递进, 注意从简单、随意到有一定的情节设计, 这样更符合幼儿心理的发展顺序。

2. 给孩子开放型的玩具材料

娄江幼儿园园长介绍到的班级游戏中的“百宝箱”, 虽未细谈, 但已明了其用意。“百宝箱”是孩子寻找替代物的箱子, 孩子手中的材料变化成了每天的“创造”。正是由于“百宝箱”中材料的本身隐含着多种玩法, 幼儿可以通过与其之间的互动, 了解物体与自我之间的互相关系, 获得经验, 从而提高游戏水平。

3. 与课题结合

娄江幼儿园能巧妙融合园部剪纸、体育课题研究进行角色游戏。如:“朵朵小花坊”, 投放丰富多元、有层次的游戏成品、半成品材料, 打扮花瓶;“健身房”里各类小游戏, 让孩子练习跳高、投掷、钻爬, 既富有趣味性, 又能发展幼儿体能。

二、空间布局

1. 布局注意动静

游戏空间的布局和搭配对游戏开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每个区需根据游戏的内容, 合理安排空间大小, 同时, 还要环顾整个游戏场地, 注意到动与静的合理性。本次参观中发现大部分游戏区域都能合理分割, 注意动静分配, 相互留有足够的空间, 游戏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使游戏更好地开展。

2. 空间狭小的场地布局

东安幼儿园活动室空间小, 但游戏的空间并不小, 客服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巧设角色区, 巧用流动物品。

3. 公共游戏区域建设

曾在一次讲座中听说过全园开放的自主性游戏, 这样的实践对于我们来说太过困难, 我园大班也曾效仿过白云幼儿园大班的这种游戏组织方式, 尝试利用走廊建设公共游戏区域, 但终因困难较多, 现仍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我想, 我们通过不断学习、观摩、研讨、交流, 相信能够克服评价与观察上的问题, 让资源更广泛地被利用。

中班自主游戏小结 篇5

游戏是幼儿园的教育手段之一,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了身体的锻炼,增强了幼儿的体质。游戏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前期重要的教育手段。德国学者席勒认为:游戏更多是享受,愉快是从游戏中得来的。通过游戏他们反映成人的社会生活,在游戏中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提高。本学期,我们按照期初时所制定的计划,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自主性游戏。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内,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了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一、用适合幼儿的儿童话语言指导幼儿游戏。

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让每个小朋友愿意参与各项游戏,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培养良好的各种习惯,使幼儿在无形中养成轻拿轻放,不乱扔积木习惯时,我说:“小朋友,当心点,别弄疼了积木宝宝,积木宝宝要睡觉了,无形中,小朋友养成了轻拿轻放的习惯,在讲评中指示幼儿的错误时,也是这样说的:你喜欢这幢房子呢?为什么皱眉头呀?原来房子没搭平,快帮帮忙。小朋友就知道房子、积木要搭平。

二、饭前自主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中班孩子慢慢走出以自我为中心,渐渐与同伴开始了交往,尝试使用交往性的语言进行商量与交流,自主活动是一个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好时机。

玩具的准备给自主活动创造了交往的基础,一开始,有的孩子带来了自主活动的玩具,可有的孩子却一直没有带玩具,一到自主活动的时间这些孩子就去拿朋友们的玩具,孩子一直跟我告状:“老师,我的玩具不见了”。所以当每个孩子都有了一份自己的玩具,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玩具的选择增强幼儿交往的能力。当我要求孩子带玩具来幼儿园时,多数孩子带了刀、枪之类,不是今天刀扎到了这个就是明天枪碰到了那个小朋友,而且孩子们都各自玩自己的玩具很少交流。我知道这是家长们的误区,家长没有很好知道孩子买玩具,于是我和家长们沟通,请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些益智玩具,如:拼图、魔方、飞行棋之类的玩具。果然,这些玩具带来之后,孩子们三三两两在一起玩拼图、玩飞行棋,在这个基础上我指导孩子积木除了自己一个人玩还可以怎样玩?孩子们都很聪明,除了自己玩自己的,可以几个朋友在一起玩,还可以交换玩具玩。在交换玩具的过程中指导孩子使用礼貌用语,以及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能力。

经过一学期自主性游戏的开展,我班幼儿的游戏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大部分的幼儿能自选活动,活动时间也较长;交往也表现出一定的目的性,较少无所事事旁观他人的行为;幼儿能共商玩法、分配角色,出现了合作游戏的行为;幼儿游戏的社会性水平及社交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当出现争执时,幼儿也能想办法解决。

自主游戏的乐趣 篇6

在我们幼儿园也很重视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在保证每天幼儿的两小时户外游戏时间外,我们还有“自主游戏”时间,幼儿在自主时间自发地游戏,有的是个人的游戏,有的是和同伴间的游戏,又有的是小组间的游戏。在这个自主的游戏时间,一种玩具孩子们也会玩出各种花样,像简单的纸箱就可以做到一物多玩。孩子们也能从中体会到游戏的乐趣。

为了更好地观察幼儿的游戏乐趣,我进行了幼儿的跟踪观察,具体记录如下:

观察1:

现场观察记录:今天天气不好,是下雨天,所以在室内进行晨间活动,晨间的活动时间开始了,在走廊上,我第一次投放纸箱让幼儿进行游戏。大多数幼儿都很喜欢这个“新玩具”。女孩子利用这个纸箱做小汽车开来开去,男孩子利用纸箱当碰碰车,还在那跑来跑去。王思媛也想玩这个游戏,她跑过去和陈子涵说后,陈子涵就把纸箱给她了。可是王思媛发现自己的抬脚没有纸箱高,她应该怎么进去呢?她犹豫了一下,还想尝试用脚跨进去,还是没有跨进去,跨了两次,发现还是进不到纸箱里去。她突然用手去压那个纸箱,用力一下,发现纸箱能够压低一段距离,在压下之后,她就尝试用脚跨了进去,果然这个距离她够得着,果然她跨进去了,她真的成功了。接着她就用手拿起纸箱边缘当汽车玩,还和好朋友们一起玩开汽车的游戏了。

行为分析:这是我第一次投放纸箱给孩子们进行游戏,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王思媛也很喜欢这个游戏,一开始她并没有纸箱玩,但是她会和好朋友商量着玩。当她发现她的抬脚没有纸箱高,她并不能进入纸箱内时,她尝试着用脚跨了一下,还会自己想办法进去。偶然的手上用力发现她能把纸箱压下去,说明她在游戏中遇到困难会自己寻求相应的方法,在她这样做后,果然能进入纸箱。这就是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方法。我在活动中并没有去帮助幼儿,反而我放手让王思媛勇于挑战,战胜自己困难。

教师反思或后续策略(材料)调整:我发现我的第一次投放纸箱是成功的,因为孩子们在玩纸箱的时候玩出了不同的玩法,而且当他们遇到无法进入纸箱的困难时,他们会想办法去进入纸箱。我准备再次投放纸箱,去观察其他孩子是怎么进入纸箱的。

再一次游戏中,我发现我的放手,让孩子们探索出不同的进入纸箱的方法,有的是压着箱子进去,有的是把纸箱倒过来爬进去,有的是用纸箱举起来装进去,孩子们还能进行角色游戏,表演小汽车,不断体验纸箱的乐趣。

观察2:

现场观察记录:在玩过纸箱一段时间后,王怡然已经不再是利用纸箱“开汽车”了,他利用纸箱在地上打滚,他说这是在玩坦克的游戏。

在玩“坦克”时,他会快速翻滚,在玩别的小朋友不玩的形式,还能够利用两个纸箱叠起来玩“机器人”的游戏。

行为分析:通过本次观察,发现王怡然虽然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但是他的想法多,而且思维活跃,从一个纸箱,他就玩出多种玩法,真的很有创意。

教师反思或后续策略(材料)调整:

孩子们在玩纸箱的时候玩出了不同的玩法,在一段时间游戏后,孩子们不是单一地开着“汽车”了,还进行了体能游戏,就像王怡然会进行翻滚游戏,锻炼身体协调性,还有进行纸箱的组合完成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也在思考,接下来还可以加入一些扮演的道具,让纸箱角色扮演游戏更加丰富多彩。

从以上的观察中,不难发现孩子们会在的简单的纸盒游戏中体会到自主游戏的乐趣。孩子们也会在自主游戏中得到一定的发展。

一、自主游戏能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以上这种自由、自主、开放的纸盒游戏活动,能激起幼儿游戏的兴趣,能让其各种能力有所发展,还能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因此孩子们在简单的纸盒游戏中,互相交流,互相合作,这样就能培养孩子们的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品德。

在“观察1”中,当王思媛需要拿到纸箱时,她就用语言和同伴交流,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不断地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二、自主游戏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自主游戏都有内在的价值,对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语言等的提高都有帮助。游戏对幼儿的创造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人们越来越发现游戏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作用。经过一段时期的教育实践,我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首先,要提供充分的材料,创设丰富的环境,给予幼儿想象的空间,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这次投放的各种纸盒,可以让孩子们有很好的创意产生,就像“观察2”中的王怡然,他把纸箱想象成“坦克” “机器人”等,孩子的创意会不断地被挖掘。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幼儿才会有愉悦的心态,才会大胆的创造活动。

其次,要肯定幼儿的大胆创造。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想法。教师应肯定他们的想法,不能否定或进行反面的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另外,幼儿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教师应使用正面评价性的语言。

三、自主游戏能让幼儿更有自信

《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发展。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想法。就像班级的纸盒游戏,孩子们互相欣赏,都说出了同伴的不同创意,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成功感。

幼儿的趣玩纸盒,不管是社会性的发展,还是创造力的发展,收获都是颇多的。只要我们老师能做一名有心人,经常去细心、耐心地观察孩子,会发现孩子们很多的变化。

自主游戏环境 篇7

自主游戏,快乐第一。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活动的主体,我班从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坚持有机整合与合理兼容的原则,创设了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活动区,引导幼儿在自主游戏中通过观察、对比、操作、讨论、分享、合作等方式,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几个我班幼儿百玩不厌的小游戏。

一、开心农场

“种菜、种蘑菇”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两人轮流扔骰子种菜比赛,根据骰子上扔出的数字,种出相应个数的菜,幼儿相互检查监督是否正确,先种满的幼儿为获胜者。以比赛的形式开展游戏,幼儿积极性比较高,在游戏中巩固了数字与实物的对应关系,同时锻炼了幼儿手指的灵活性。但是,一个游戏,幼儿玩的时间长了,兴趣就会有所下降,因此,我们又将这个游戏进行了升级: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大菜、大蘑菇”,谁先种满菜园就栽下一个大蘑菇或一颗大菜,最后看谁的大菜、大蘑菇多,谁就获胜。

二、神奇的风铃

在蔬菜接龙卡片的两端打孔,让孩子用丝带串过卡片,利用废旧材料纸杯,串成风铃。这个游戏是在幼儿玩桌面接龙的基础上生成的,从桌面接龙转换到悬挂空间接龙,对幼儿来说游戏意义不是一点点,幼儿先将第一张卡片正面串好,然后找到与这张卡片后上蔬菜的个数一样数字的卡片将它串在一起,幼儿需要一边动手,一边动脑,怎样用丝带穿孔,幼儿要看、要练,怎样把图形都串成正面,也需要他们动脑动手,还要图形与数字接龙,那就需要更高水平了。

三、管子总动员

管子的学问真不少,我班幼儿最近爱上了各种各样的管子,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玩哪种管子、怎么玩,真正体验到了探究与发现的快乐。

1.有趣的迷宫

上学期,我班开展了区域游戏———“走迷宫”,幼儿每人都带来了自己的迷宫图书与其他小朋友分享,一有空他们就聚在一起,在一张张迷宫图上走得不亦乐乎。这学期,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在纸上走迷宫了。于是,我们在管子上动脑筋想办法,鼓励幼儿利用纸管、吸管在操场上、在铁盒子里自己动手摆起了地上迷宫、盒子迷宫, 摆完了他们可以亲自在纸管迷宫里走一走,也可以搬起铁盒子上下左右摇动,让小珠子在吸管迷宫里快速移动,幼儿开心极了!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还发现小珠子也可以在吸管中心走,于是游戏又有了新的进展、新的玩法,探索欲望就更强了。“吸管迷宫”相对“纸管迷宫”而言,幼儿的动作更精细,自主性更强,他们玩得更投入、更专注。

2.梦幻城堡

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打破桌面操作、材料单一的一贯模式,将游戏空间从桌面延伸到墙面、从室内拓展到大操场,不断更新游戏材料,即使是投放同一种材料,也会提供多种层次的材料,以供不同能力的幼儿自主选择,引领每个幼儿朝着“最近发展区”不断前进, 并鼓励能力强的幼儿不再驻足等待,而是不断开拓。他们兴高采烈地取放篮子,搬运纸管,搭建城堡,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看,梦幻城堡搭起来了,精致、漂亮又有创意,数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其中并得以轻松快乐、不留痕迹地实现与达成。

3.小小水电工

废旧的水管材料成了孩子们的最爱,这是一群小小水电工,他们按照设计图纸认真、细心地进行施工。用管子、弯头、三通拼接、敲敲打打,竟然完成了初具规模的管网结构,最后让小珠子在管道里穿越,来验证管道是否畅通。瞧,他们已经成功了!

为自主性游戏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 篇8

一、材料投放要适合不同年龄的游戏主题的开展

研究表明, 年龄越小的孩子在游戏中适合运用实际的游戏材料, 像真碗筷、逼真的娃娃等, 易促进他们开展自主性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 逐渐为他们提供一些真实程度低的物品替代所需物品, 更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如大班的幼儿可以把牛奶吸管当“筷子”“雪糕”“眉笔”等, 这种特征不明显、真实程度低的材料可以让幼儿产生广泛的想象。小班的幼儿在游戏中以实物操作为主, 我们应注意阶段性的增添或更换游戏材料促使幼儿产生新鲜感, 增加游戏的兴趣。如为“娃娃家”增加一个盆, 幼儿可用它给娃娃“洗澡”。到了中大班,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废旧材料和半成品, 鼓励幼儿动手制作游戏中所需要的物品。服装店的营业员除了招待顾客, 空闲时就利用各种材料如纸、笔、装饰物等设计和制作服装, 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二、材料投放要与幼儿的游戏需要相适应

游戏区是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设置的, 由于主题发展或幼儿兴趣的变化, 游戏内容和所投放的材料也要相应地调整。如:新年刚过, 大舞台模仿春节晚会进行自导自演。舞台上出现了很多演员, 都要求先表演, 主持人逐个与他们协商, 台下观众等了很长时间, 有的甚至离开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情况?在交流中, 幼儿提议要制作一份节目单。于是老师组织幼儿一起讨论用什么样的材料做, 上面应该有些什么内容。讨论和实际操作中发现节目单需要记录的节目名称用文字写不太合适, 原因是幼儿看不懂, 这怎么办呢?老师启发幼儿想想用什么形式可以替代, 大家纷纷提出了许多方法, 最后认为画相关内容的符号图比较合适。于是分头找材料设计自己理想的图形, 通过投票选出。幼儿通过自主实践, 掌握了运用材料的一定方法, 更能激发游戏的兴趣, 自然地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三、材料投放要根据游戏主题的发展适时更新

材料是游戏的前提和基础, 但游戏材料的投放并不是一次性能完成的工作,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 应认真观察和指导, 并针对游戏情节的发展对材料做适当增加或调整, 以保证幼儿长时间的游戏兴趣。如我们重点对大班“农家乐”饭店进行了观察记录。老师在了解幼儿的生成主题、活动需要、游戏方法以后, 创设并调整该游戏主题游戏材料的投放, 进而引导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我们发现“农家乐”饭店进行一段时间以后, 幼儿已经能熟练地运用服务技能进行交往了, 游戏的目的性也增强了, 但这时出现了生意少, 顾客不上门的现象, 这就需要教师对材料进行调整。如:在饭店几次生意冷清以后, 教师发现幼儿主要是围绕顾客需要吃什么来进行游戏, 而没有更多的内容及情节的扩展。于是老师组织幼儿展开讨论, 根据顾客的需要添置了外卖、客饭等服务, 还结合主题适当地增设了饺子宴、品茶会等活动, 增加了材料纸、茶叶、茶壶、吸管、一次性塑料杯等辅助材料。这样一来, 饭店生意又兴隆起来了。

四、材料投放要拓展游戏玩法激发幼儿自主创造

我们还应在幼儿认识了多种材料掌握了一定方法的基础上, 尽量让幼儿进行放射性联想, 鼓励幼儿自己寻求其他方法及替代物, 不断补充新的材料, 从而将游戏活动不断向前推进。有些辅助材料投放后, 我们可以不向幼儿介绍, 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拼摆、琢磨。如:当我们发现幼儿利用夹子刻印糕团的花纹时, 应及时肯定他的做法并启发幼儿讨论:“还可以寻求哪些类似特点的替代材料进行游戏?”幼儿通过讨论探索得出纽扣、发夹、瓶盖等来补充原有材料进行相同内容的装饰活动。在此基础上, 我们将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究游戏材料的多种玩法, 一物多用, 一个内容多种材料制作等。如此一来,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求异性、求新性, 思维变得更为活跃了。

五、材料投放要鼓励幼儿参与制作, 做游戏的主人

幼儿园自主游戏指导策略 篇9

关键词:幼儿园,自主游戏,策略

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德国幼儿教育家福录贝尔热情地赞美儿童的游戏, 认为儿童的游戏是儿童心灵最美好的花朵, 他把游戏当作发展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我们教师更要允许幼儿自由地、尽情地游戏, 不要去干涉和禁止他们。怎样组织引导好幼儿的自主游戏, 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全面发展、整体提高, 这又是我们近年来不断思考、不断探索, 进而不断改进的问题。

如果说, 游戏对成年人仅仅是工作之余的“消遣”或“娱乐”, 那么, 游戏对幼儿来说, 就是他们的生活, 是幸福快乐的童年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游戏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 他们遵循自己的需求来进行各种游戏活动, 为了使幼儿的需要在游戏中得到解决、能力也得到提高, 让幼儿通过游戏学习, 在游戏中健康地成长, 教师就必须迎合幼儿的需要, 正确指导幼儿游戏。

自主游戏的组织引导一般包括:游戏前的准备、计划;游戏中的观察、指导;游戏后的评价等, 我们可从中分别努力。

一、游戏前的准备与计划

游戏前的准备包括游戏材料的准备、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在游戏材料的准备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周围的生活资源, 开展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比如, 我们幼儿园的底楼走廊开辟了民俗街, 里面陈列了很多小朋友平时看不见的物品, 自由活动时小朋友经常会聚集在那里讨论, 于是我们老师就制作了小旗、喇叭, 开了“娃娃旅行社”, 请小朋友来当“导游”, 向“旅客们”介绍那些物品。在开展这个游戏的同时小朋友既学会了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识, 又了解了我们地方上的一些民俗物品。再者, 我们教师还可充分利用一种便利的资源———孩子的手工制作。如美工活动中制作的一些作品, 我们顺手便可以开设一个新的游戏区, 提供孩子自己制作的工艺品, 既丰富了游戏区域的种类, 又减轻了教师制作游戏材料的辛苦, 还增加了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

自主游戏是反映生活经验的游戏, 生活经验越丰富, 孩子的角色也更逼真, 情景更丰富。再如, 幼儿都有过打车的经历, 在平时打车的过程中, 幼儿了解了打车的生活经验, 所以在我们班开设的出租车游戏中, 幼儿能够很快进入角色, 乐此不彼地“奔波”在“马路”上。

二、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

首先, 自主游戏中观察孩子游戏从而分析孩子的游戏, 也是组织引导好游戏的重要部分, 只有仔细观察, 教师才能积极引导, 从而让他们玩得自由开心又遵守规则。一般说来, 幼儿只有在自己做主的活动圈子里, 在没有来自成人压力的时候, 才能真正体现自主性。如果成人的介入和指导变成了对幼儿活动的控制, 那活动就不是他们自己的活动了, 幼儿的自主性就得不到发挥。所以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身份, 更要注意幼儿在游戏中玩的方法怎样?和其他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怎样?服务态度如何?这些都是我们教师所必须观察分析的。

其次, 教师在自主游戏中如何指导也是很重要的, 如:在游戏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游戏区里生意很“火爆”, 而有的游戏区里却非常的冷清, 服务员也是无精打采的。我们可以让幼儿来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 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自己的生意会不好呢?该想一种什么方法来吸引顾客呢?”这样在下一次游戏时, 有的游戏区推出了“大减价”的广告, 有的游戏区推出了“买一送一”的广告, 更有的游戏区响起了好听的吆喝声“好吃呀, 非常好吃的×××, 快来买呀”, 幼儿自己为自己的区角创编的广告设想, 既锻炼了他们的口才, 又给游戏增添了热闹的氛围。

再次, 教师在游戏中应指导幼儿如何扮演角色。在新开设的游戏区, 教师应先教会幼儿一些基本的游戏规则, 在游戏过程中适时的介入, 经常以角色的身份去提醒他们, 这样孩子们就会很容易进入角色。

三、游戏后的评价

游戏后的评价是吸引幼儿下次游戏的重要部分, 可有时教师在游戏评价时经常“表扬少批评多”。试想, 如果我们在做了一件事情后得到的是别人的批评, 那我们在下一次是否还会去做?幼儿当然也会如此。我个人认为, 教师在做游戏评价时应多发现幼儿好的地方, 多表扬幼儿有进步的地方, 然后再适时提出下一次游戏时老师对他们的期望。相信, 幼儿在下次游戏时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班在开展游戏时, 在游戏过程中, 我们给每个区角放置了一本“账本”, 让幼儿记录每天的营业额, 并聘请两名小朋友做“保安”, 负责管理整个“市场”, 如发现“不良现象”就记录下来, 到游戏结束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营业额和保安的记录来评选“十佳单位”, 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就会使出各种本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无所事事的现象也会随之减少。

鲁迅先生曾说过, 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方式。的确,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是最适合于幼儿, 最能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活动, 而自主游戏又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总之, 只有建立在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前提下, 才可以更好地指导幼儿的游戏, 让游戏回归孩子纯真的童年。

参考文献

“六大解放”让区域游戏更自主 篇10

关键词:六大解放,幼儿,区域游戏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思想:解放儿童的双眼, 解放儿童的大脑, 解放儿童的双手, 解放儿童的嘴, 解放儿童的空间, 解放儿童的时间。区域游戏是一种自由、自主、创造的游戏活动, 幼儿主要是通过自发游戏来学习的, 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 并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习惯去操作实践。所以, 区域游戏不仅是实施《指南》的重要形式, 也是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的落实体现。

一、解放双眼, 让幼儿学会观察

解放儿童的双眼, 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区域游戏中, 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学会观察, 让幼儿从观察中有所收获。如种植饲养区, 是增长幼儿自然常识、认识生命变化的活动区域, 我们可以在教室或走廊一角开设室内自然角, 也可开辟室外种植饲养园地, 多提供一些易于饲养、符合季节的动植物, 让幼儿在种植、采摘、饲养、照料等直接体验的过程中, 学习长期观察一些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并可以指导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在此过程中, 不仅培养了幼儿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也让幼儿初步形成了做事的坚持性和责任感。

二、解放大脑, 让幼儿学会思考

陶行知先生主张: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 应当让他们自己去想。

在区域活动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 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区域活动中, 教师要为孩子投放丰富的材料, 特别要多提供半成品材料。例如:在主题活动“春天来了”中, 我们在美术区先投放的是画有桃树开花的白纸, 让幼儿用彩笔随意地涂色;经过一段时间后, 再投放可以拓印的桃花样板, 同时投入彩色颜料, 让部分幼儿自主探索, 发现它的制作方法;如果孩子对此区域仍然感兴趣, 再投放一些真的桃树枝、皱纹纸、彩色橡皮泥等材料, 让幼儿制作立体桃花。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让幼儿动脑思考, 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

三、解放双手, 让幼儿学会动手

陶行知先生说:“人有两个宝, 双手和大脑”, 他主张放手让幼儿去“做”去“想”, “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接触, “想”了就获得了直接经验。

解放儿童的双手, 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 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 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如今的孩子, 总给我们动手能力太差的感觉, 归根结底是父母、教师包办的太多。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学会放手, 相信幼儿的能力, 充分调动自己的动手能力。小小的生活区, 就能给孩子们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 比如在“快乐小厨房”中, 孩子们可以自由的洗菜、切水果, 制作出甜美可口的蔬菜水果沙拉, 别提有多高兴了, 吃起来也格外的香呢!这样的区域活动, 不仅满足了孩子亲身体验的欲望, 享受到了劳动的快乐。也特别能激发起幼儿动手操作兴趣, 让幼儿真正成为区域活动中的小主人。

四、解放嘴巴, 让幼儿学会交流

解放儿童的嘴, 是要让儿童言论自由, 要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允许他们对事情有疑问。

在区域活动中, 我们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遵守规则, 不允许孩子流动, 不允许孩子交流。相反的, 我们要鼓励孩子学会积极思考、充分交流、积极提问。教师可通过“玩前说”、“玩中说”、“玩后说”等形式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玩前说”, 就是在区域活动开始前, 和孩子商量活动规则, 让幼儿根据自己制定的规则参加游戏。“玩中说”, 支持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边说边玩, 如遇困难, 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玩后说”, 在活动结束后, 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 并说说是如何解决的。通过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语言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发展。

五、解放空间, 让幼儿尽情玩耍

陶行知先生多次告诫我们老师, 不要把孩子关在笼子里, 要学会“解放孩子的空间”, 带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开阔眼界, 帮他们获得丰富的知识。

解放儿童的空间, 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 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在幼儿园, 可开设自然游戏区, 即在室外草坪区开辟富有野趣的自然游戏场所。富有趣味性的草坪、鹅卵石小路、沟渠、帐篷、小屋……, 在这样的场地上奔跑、追逐、捉迷藏、打野战, 幼儿不仅获得了运动经验, 也满足了幼儿尽情玩耍的愿望。

六、解放时间, 让幼儿随时玩耍

陶行知认为应该给儿童个体学习活动的自由时间。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一般也有固定的时间进行, 但有时幼儿可能在规定时间内没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针对这样类似的情况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区域活动的时间。班级中创设了各个区域, 允许幼儿可以随时进区玩一玩。如早晨来园玩一玩、午餐后玩一玩、离园前玩一玩, 幼儿在生活的闲暇时间玩一玩。教师应根据班级活动及幼儿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区域活动时间, 尽量满足每个幼儿的个体学习时间, 也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价值。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对今天的幼儿教育有着启示、指导作用。我们应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思想, 给幼儿宽松和谐的氛围, 有效开展区域游戏, 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 让他们大胆地观察、尽可能地去想象、自由自主地去探索去创造, 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区域活动中的主人!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2]《陶行知教育文集》.

优化游戏教学 培养自主意识 篇11

1、重视幼儿动手能力

现代儿童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动作是建构智力大厦的砖瓦。”幼儿天生好动,在游戏中会产生积极情绪,而积极的情绪是学习的推动力,使其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要在游戏活动中尽量为孩子们创造动手的机会与条件,如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游戏活动。在区域游戏活动的设计中,我觉得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有效的活动目标和内容。如在活动区域中要根据小班幼儿对活动过程感兴趣的特点,提供足够数量的同种材料,让幼儿学会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而到中大班,幼儿逐渐对活动结果感兴趣,就要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引导幼儿学习综合搭建,激发丰富的建构主题和情节,既培养幼儿的建构能力,有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其次,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投放不同的活动材料。活动区的活动质量受诸多因素制约,但投放材料的作用不能低估。当幼儿一走进活动就能产生不可抑制的兴奋情绪和操作欲望。这就是要投放材料所起到的首要作用,幼儿发展是存在着个别差异的。应通过观察,评估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以满足各自的需要。如孩子们喜欢的“穿珠”活动,珠子的孔要有大有小,穿珠的绳子要有粗有细,有软有硬,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某一阶段幼儿的兴趣增加或更换活动材料,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重视情绪智力的发展

幼儿作为游戏活动的主体,其情绪变化往往受到游戏活动的制约,幼儿情绪常是随着游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的,游戏活动通过假设情境可以培养幼儿丰富的情绪体验。游戏活动对发展幼儿情绪智能具有独特的作用。参与游戏活动有利于幼儿情绪的自我控制。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的。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但游戏的兴趣性却能使幼儿愉快地,心甘情愿地服从角色和规则的要求,无形中接受了外界对自我的约束。如娃娃医院“医生”和“病人”都需要有很强的自控力。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实践社会道德行为的机会。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毫不保留地、自然地表现在其他游戏中不容易表现出来的,正确或错误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教师就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表现,纠正错误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因此,从幼儿游戏中的角色游戏——“娃娃家”,“超市”入手,努力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自主发展空间,允许孩子的大胆游戏与想象,鼓励孩子积极提问与创新,并与孩子们经常进行交流与评析、倾听孩子的观点来丰富游戏环境与材料,同时教师要转变自己原有的角色,变成孩子们游戏的伙伴,生活能力的锻炼者,自信心的培养者,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克服困难的支持者,疑难问题的解惑者,新发现的赞美者以及幼儿创造性萌芽的发现者,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局面,促进幼儿自主、自信、自立、自强、自律完美人格的发展。

3、挖掘幼儿创造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潜力

结合不同年龄班的实际状况,挖掘幼儿的创造潜力,更确切地说,也就是幼儿的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从小班到大班每个孩子所处环境不同,结果导致了创造想象程度的差异。我建议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小班幼儿想象力发展水平很低,我们应从记忆表象的积累入手,启发幼儿多看、多摸、多动,积累感性经验,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创造的潜能也再提高,为此我们应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变式,启发幼儿发散思维,促进其创造想象的发展。中班阶段是创造潜能发展的最佳阶段,思维最活跃,没有思想负担,如在游戏中发现一幼儿玩积木的专注场面,三角形积木做水龙头,长方形积木做香皂,给布娃娃洗澡、洗头,十分认真,还有将圆形积木当苹果、饼干等食物喂布娃娃吃,这种想象以物代物的做法,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萌芽,教师应及时肯定,并加以保护。大班幼儿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理解能力在不断提高,他们将游戏赋予一定的情节。想象的逻辑性、独立性,新异性均明显发展教师应不断给予引导,例如在表演区中,幼儿可在那里自由挑选不同的服装、頭饰,进行表演。怎样表演由他们自己创编“台词忘了”互相提醒、暗示,表演过程中也可以互换角色。这样在表演中,幼儿始终保持自然的心态,能充分体验和感受游戏的快乐,促进创造性想象向高层次水平发展。另外设置疑难游戏情景,也可促使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能使幼儿主动克服游戏中碰到的困难。在游戏小结时可使全体幼儿分享成功的经验,为以后在游戏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想方设法。在游戏中,老师以角色的身份提出问题,更能使孩子们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

4、让幼儿自主选择

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主题,自己动手动脚准备游戏材料,自己确定所扮角色,以内容、材料到玩伴完全由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搭配。而小班幼儿游戏能力较低,往往不会明确提出游戏主题。这时,我们就用参观、谈话、建议的方式,让幼儿不断产生新的游戏主题。如:“娃娃家”的游戏、“食品店”的游戏、等等。当确定某一主题后,立即与孩子们商量准备哪些材料,怎么准备,让幼儿在互相交流中达成共识,然后自己或与家长共同搜集材料。这样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主题,自己动手准备游戏材料,自己决定所要扮演的角色,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幼儿自己手里,孩子的内心感受得到体现,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展。

【作者单位: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县小学幼儿园 江苏】

幼儿自主性游戏之我见 篇12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

幼儿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改善指导方法, 发挥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特殊作用。幼儿生来具有学习能力, 也是一种十分自然、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 使其可以在成人有意教他们学习以前就开始进行自发性学习了。所以, 结合幼儿自发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提出了促进幼儿自发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在游戏中自发性学习及其主要特征

1.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

游戏是幼儿基于内在动机的选择, 没有固定模式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快乐过程, 是幼儿的权利和需要, 是幼儿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 教师要把选择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 让幼儿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孩子在游戏中的动作一般来说具有非常规性。例如, 幼儿玩滑滑梯, 除掉滑滑梯本身带给幼儿的感受外, 幼儿还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情节, 例如奥特曼救人、过山车等。幼儿在充分地自主地表现, 使游戏情节精彩, 内容丰富, 当然会令他们流连忘返。因此, 幼儿游戏时, 教师要把选择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 让幼儿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这样才能够让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愉快感。

2.鼓励幼儿创造性地游戏

创造性是主体性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表现。游戏前尽管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许多游戏材料, 但实际游戏时, 还是会发生材料不足的现象。常常有幼儿来问我:老师, 没有××怎么办?我就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 或者为他们提供某些半成品, 或引导他们可以用什么替代。幼儿利用这些半成品可以创造性地玩他们自己的游戏, 这样既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又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在游戏娃娃超市时, 幼儿边走边逛, 从超市中买了许多的物品, 并结伴同行。逛了一会儿后, 竟然用买来的物品自主办成了一个家庭, 而且在家里极其兴致地忙碌着, 还热情地邀请朋友到他们家中做客。这是幼儿自主玩出的新游戏, 教师一直注意观察, 没有干涉他们的游戏, 不久教师也被邀去做客了, 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促进自主性游戏中自发性学习的发展指导策略

1.幼儿的自主性培养

(1) 给幼儿一个空间, 让他自己往前走

首先, 应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 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 让幼儿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出自己的不同于别人的观点。然后, 还要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让幼儿有机会来决定自己做什么, 什么时候做以及怎么做等, 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2) 给幼儿一个条件, 让他自己去锻炼

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尊重幼儿的尝试性探索, 让幼儿在自我锻炼中得到自主性的培养。

(3) 给幼儿一个问题, 让他自己找答案

幼儿爱不爱提问, 会不会主动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是幼儿自主性表现的一个方面。在各种活动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幼儿提出一些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 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经验的问题,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或者其他途径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4) 给幼儿一点困难, 让他自己去解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给不同的幼儿设置一些不同的既贴近幼儿生活, 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困难, 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 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

(5) 给幼儿一点权利, 让他自己去选择

幼儿的自主性往往表现在他的选择上, 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不要担心幼儿选择错误, 让幼儿在自己不断的尝试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2.针对不同游戏进行指导

幼儿在玩自主性游戏时, 由于使用的材料不同、游戏规则不同、在游戏中活动范围的大小不同等因素, 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形式。在不同的游戏主题中表现出的问题可能是不同的。在娃娃家, 可能会因为角色问题或家里的材料不足而产生问题;在积木区, 可能会因为技能或创造性思维的拘束而产生问题等等。在同一类主题的游戏中, 由于经验的多少等原因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例如, 娃娃家游戏, 不管是小班还是中班幼儿都非常喜欢, 但是他们在游戏中表现的内容是有差异的, 这是由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验所决定的。所以, 对不同游戏的指导方法是不一样的, 教师要根据每种游戏的特点及幼儿的需要指导游戏。

3.根据主题不同的情节发展阶段指导游戏

幼儿游戏中同一主题的情节发展要经历产生、发展、高潮、结束等阶段。幼儿在每一个阶段的游戏情节、表现和需要是不一样的, 对每一个阶段的指导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教师如果不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来指导游戏, 就有可能使幼儿的游戏始终留在原有水平上。情节的发展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1) 横向的发展是指在同一年龄阶段, 游戏主题的产生、发展过程, 有些主题在某一个年龄班就可能经历产生、发展、高潮、结束等阶段。 (2) 纵向的发展是指一个游戏主题在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存在和发展, 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 这与幼儿的经验与年龄特征是分不开的。在游戏的产生阶段, 教师应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和他们的需要, 适时提供环境和材料, 并利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的关注, 以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在游戏过程中, 要观察幼儿的情况, 根据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 及时增减玩具材料。随着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 教师要尽可能估计到幼儿已有的经验, 及时发现幼儿游戏中新的玩法、想法, 为幼儿提供多种质地、多种类型及功能的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成型的玩具、替代品以及辅助材料等, 只有这样才可能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在游戏进入高潮即将结束的时候, 教师就应该引导幼儿对游戏中的各种体验、感受进行梳理, 以帮助幼儿形成并分享正确的经验。

游戏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的最佳时机。教师在指导游戏时要善于让幼儿分享彼此的经验, 向教师学习, 向同伴学习, 向环境学习。游戏结束后的讨论就是一个让幼儿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关注每个幼儿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不仅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使全体幼儿在同一情景中学习彼此的经验, 而且节省了重复指导的时间和精力, 达到了游戏与教学活动相融合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灾难报道中的人文情怀下一篇:树立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