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的管控

2024-11-05

流言的管控(精选4篇)

流言的管控 篇1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迎来飞速发展时期。在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中, 不乏一些网络流言。网络流言一旦传播开来, 其影响一时难以消除, 加强对网络流言传播的管控是社会现实的需要。我们应清醒的意识到, “防范胜于补救”。本文强调了从法律层面对网络流言“传播者”的约束以及对网络流言“受害者”的保护、政府部门应摒弃“控负”思想, 切实做好与公众的沟通工作、各部门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的必要性与公众言论自由应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等方面的管控措施。对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提高网民的“信息幸福指数”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网络流言,流言传播,流言的影响,流言的管控

“流言”一词最早见于《书·金縢》中“武王既丧, 管叔及其羣弟乃流言於国。”句中“流言”作动词用, 意为散步没有根据的话。[1]在《辞海》中, “流言”被定义为“散布没有根据的话”[2]。田大宪认为“网络流言是指通过BBS、博客、论坛、电子邮件、手机等新媒体, 传播未经证实或无充分根据的信息活动及其内容”[3]申艳妮认为网络流言是“网络使用实体运用个人网站、电子邮件、电子公告 (包括电子公告牌、电子论坛、网络新闻组、网络聊天室留言板等网络工具) 传播使人相信的信息, 一般与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相关, 在没有确切根据的情况下通过网络流传”[4]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蝴蝶效应” (Th e Butter fly Effect) 概念。它说明:事物之间不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而且还具有某种发展演变的连锁效应[5]。网络流言具备这样的连锁效应。因此, 我们要警惕网络流言的“蝴蝶效应”。

一、网络流言传播的原因及其特点

截至201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 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 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6]。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网络流言传播的现象也随之而来。网络流言传播渠道的具体呈现方式有:社交媒体、短信、博客、facebook、tw itter、微博、微信、BBS发帖、网络评论、QQ聊天等。

哪些原因导致了网络流言的传播?首先, 网民的媒介素养不高, 网络伦理道德的缺失。在自由的网络世界, 网民们缺乏足够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和知识, 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其次, 商业利益的驱动。网络空间蕴藏着很大的商业市场, 很多商人被眼前的商业利益诱惑, 利用网络平台发布, 散播流言。再次, 社会矛盾严重, 政府公信力不足。目前, 政府履行职能的水平与公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不够。公众容易被网络流言影响。然后,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够健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 但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的脚步还未同步, 存在法律的空子。最后, 网络信息审核存在漏洞。由于网民数量大、种类多、短时间内信息量大;信息监测系统不够完善, 审核技术不够先进, 媒体很难全面审核信息。此外, 网络流言传播还受一些心理因素影响。首先, 宣泄心理。当人们内心不满或者心理不平衡时, 他们寻找到网络做自己的宣泄口。这就极易形成网络流言。其次, 好奇心理。好奇心理驱使流言传播者传播流言, 使信息受众了解流言。再次, 从众心理。“沉默的螺旋”理论证明, 人们大多数时候都做出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然后, 焦虑心理。当今当受众没有得到政府及时解释时会焦虑, 加之受到网络上不准确信息影响, 焦虑感会加剧。期望心理[7]。罗斯诺认为, 从社会性交换这个观点来看, 在流言传播过程中, “传播者的欲望因传播而得到补偿, 接收者的欲望则因接收而得到补偿”。

网络流言传播有何特点?首先, 传播速度快。网络流言传播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信息一发布便被实时接收。其次, 传播范围广。网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已经使得网络触及到世界各个角落。因而网络流言能由点及线, 由线及面, 由面及体传播开来。再次, 传播版本多。由于网民的个人素养, 生活经历, 思想境界等的不同, 对于网络信息认知和理解不同, 致使网络流言传播版本多。然后, 对其把控的难度大。网络具有隐蔽性, 警察也不好侦查。最后, 网络流言传播的影响一时难以消除。网络信息的泛化影响使得网络流言一旦散播开来便如覆水难收。

二、网络流言传播的恶劣影响

网络流言传播会产生哪些恶劣影响?

(一) 思想观念受到冲击

现今一些网络流言传播对人们, 尤其是对涉世未深的青年造成的思想观念冲击很大。例如, “郭美美微博炫富事件”, 郭美美在微博上炫耀自己住别墅, 开豪车等行为使得很多网友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一些人产生“相对剥夺感”, “仇富”, “拜金”观念等。

(二) 个人名誉受到诋毁

很多时候, 大众通常只热衷于网络传播本身, 而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言行对他人名誉的影响和对当事人造成的压力。尤其是名人明星, 他们自身具有着“话题性”, 其言行举止易被公众关注, 其个人名誉也易被流言诋毁, 有些甚至酿成了惨痛后果。例如, “韩国女星崔真实自杀”事件。网络上流传了“崔真实放高利贷逼死安在焕”的流言更给崔真实的个人名誉以重击。崔真实在不堪网络流言的压力下选择了轻生。

(三) 社会秩序受到干扰

网络流言传播使得社会秩序受到干扰。例如, “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流言一传出, 在短时间内便导致了社会秩序混乱局面。然后, 企业形象受到损害。一旦有针对该企业的流言产生, 企业形象便受到损害。例如, “抵制家乐福”事件。有传家乐福的大股东涉嫌资助达赖, 因而抵制家乐福的呼声越来越高。网络平台让流言愈传愈猛, 从而影响家乐福的企业形象。

(四) 政府形象和国家形象受到损害

良好政府形象是一个政府的无形资产, 对政府职能的发挥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具体体现, 是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一种外化, 更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一些网络流言的传播则使得政府和国家形象受到损害。例如, “河南钴60泄露”事件中, 政府对网络流言本就难以防控, 这样一来政府形象传播很被动, 政府形象也受到损。再如“军车进京、北京出事”事件。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

三、对网络流言传播管控的途经分析

随着各种新媒介的诞生和演进, 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信息传播意义很大。首先, 对个人而言。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引导人健康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 对企业而言。有利于企业进行网络信息调查、检测网络市场、进行相关宣传、保持企业形象等, 从而保持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推动企业正常运作。最后, 对社会和国家而言。若整个网络形象遭到破坏, 网上的信息你还敢相信吗?有时即便我们传递的是正确消息也会被认为是假消息。因为大家已被网络流言“坑害”了, 于是对网络上的信息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可见, 提高网络信息质量, 管控网络流言传播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它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 还对提高我国网络环境在国际上的声望具有重要作用。若国际上认为我国网络环境流言四飞, 会影响整个国家形象, 从而有碍我国国民政治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 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灾难, 全取决于人自己, 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 但它也能用来杀人。”[8]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安全问题至关重要。网络流言铺天盖地而来, 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管控, 把网络流言的影响力降到最低。同时我们要明确事前防范措施比事后补救措施更重要。

(一) 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管控措施

第一, 从法律层面:早先的网络流言传播, 一方面没有相应法律约束, 网民认为传播流言不需要承担责任;另一方面, 由于网络法律法规管控滞后, 缺少有关对应的法律制约, 一些部门不明确哪些事件该管和如何管, 导致传播网络流言的人没有受到应有惩罚。因此,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使网络发展有法可依, 从法律层面对网络流言“传播者”的约束以及对网络流言“受害者”的保护。法律的严肃性使得网络运行商和门户网站这些媒介平台、一些团体以及个人都认识到传播网络流言的后果。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对散布和传播网络流言的行为及个人, 严格进行依法惩处, 从而减少网络流言的传播现象, 提升网民“信息幸福指数”。

第二, 从联系人民群众、引导人民群众层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接地气”。一方面,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网上政务公开, 加强信息透明度, 拓宽信息发布渠道, 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沟通, 提高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 当一些危机事件发生后,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摒弃“控负”思想, 应在第一时间内主动回应和澄清, 把网络流言扼杀在摇篮里。同时, 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加强对人民群众正确的舆论引导和教育, 倡导网络诚信。

第三, 从提高网络管理能力层面: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舆论宏观调控, 加大网络监管力度, 转变网络监管方式, 提高网络管理能力, 优化网络管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 促进技术革新。

(二) 网络运行商和门户网站的管控措施

第一, 从树立责任意识层面:应积极推动行业自律, 提高责任意识刚和媒介素养。一方面, 要理性权衡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不能随意发布不负责任的消息以获取经济利益, 要意识到其不负责任的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另一方面, 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积极推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在积极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措施和行动同时, 要亲近民众, 恰如其分的反映民意, 做好沟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

第二, 从提高网络监测技术层面:网络运行商和门户网站应优化资源配置,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增强创新意识, 加大创新力度, 大力推进网络技术革新, 对网络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和筛检。

(三) 公众的自我提升和自我约束

第一, 从提高素养、学习知识层面:公众应提高道德、媒介素养,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理性思考, 提高辨别能力和道德自律, 文明用网, 健康用网。当发现了制造和散播网络流言的团体或个人, 应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

第二, 从言论自由应受法律约束层面:公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自觉遵守和维护网络秩序是每个公众应尽的义务。公众应清楚言论自由应在道德和法律范围内自由, 不掺杂任何不纯洁, 不健康, 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元素, 不参与网络流言的制造和散播。

结语

网络流言的传播已经是人尽皆知的现象, 它的存在是网络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对网络流言, 我们要保持一个冷静、客观、理智的头脑;科学的探索和分析;最后, 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管控措施。

现阶段, 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都没有达到人民预期的水准。有些政府及工作人员没有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和职责, 甚至出现以权谋私, 办事拖拉, 推卸责任等不良行为。党和国家应严整腐败之风, 促进政府更好的履行职能。人民对政府更信任了, 网络流言的能掀起的风浪就小了;网络运行商和门户网站的价值观有待提高、技术创新力度有待加大;公众个人素养以及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道德素养刻不容缓。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与时俱进, 才能不淹没在网络流言的洪流里。

网络发展至今, 我们要让它迈入进一步良性发展阶段, 规范网络信息传播, 让更多人去利用它好的一面, 而不是挖掘它的劣根性。只要各方面力量动员起来, 网络流言将不再猖狂!

参考文献

[1]程中兴.“谣言、流言研究”, 博士论文, 上海大学, 2007年12月, 第5页.

[2]《辞海》第2册,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年, 第2544页.

[3]田大宪.“网络流言与危机传播控制模式”, 《国际新闻界》, 2007年第8期.

[4]申艳妮.“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东南传播》, 2008年第12期.

[5]邢利军.《警惕网络流言的“蝴蝶效应”》, 载北京日报.

[6]《2014年我国网民数量和上网时间统计数据分析》, 载中国报告大厅, 行业数据, IT.

[7]单松涛.《网络流言传播的心理分析》, 载《新闻传播》, 2012.04, 253页.

[8]龚建星, 刘毅选编.《体验宇宙——爱因斯坦如是说》, 第130页.

流言的管控 篇2

1、我比现在更天真的时候,一度相信世界上没有解不开的误会,没有说不清的委屈,只要你真诚的去做,用力的去说就好。而今却只能悲伤的明白,当一个人为了他的立场和利益给予你恶意的定论时,你怎么挣扎都是徒劳。因为他是导演,而你的存在,只是为了配合他的这场戏。他不是不信,他是不愿去信。

2、做最真的自己,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不管岁月流年,不管蜚语流言。

3、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岁月流年,不管流言蜚语

4、我发现一个人在放弃给别人留好印象的负担之后,原来心里会如此踏实。一个人不必再讨人欢喜,就可以像我此刻这样,停止受累。---严歌苓

5、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每个人都有很艰难的时候,熬过去后你会觉得那些当时快要了你的命的事情,那么多你觉得快要撑不过去的境地,都会慢慢的好起来。就算再慢,只要你愿意等,它也愿意成为过去。而那些你暂时不能战胜的,不能克服的,不能容忍的,不能宽容的,就告诉自己,凡是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

7、心有多软,壳就要有多硬;否则漫漫人生路如何走得下去。

8、手持一盅茶,夜半多相思。佳人垂眼帘,思君何时还。清茶似清酒,姝佛已微醺。身旁花正艳,朱颜却神伤。

9、你之所以感到孤独,并不是没有人关心你,而是你在乎的那个人并没有关心你。

10、如果你恰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恰好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那恭喜你,你是幸运的,如果你做着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喜欢的人也不喜欢你,那也太正常,没几个人一开始就有能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只有努力,你才有可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只有坚信,才能碰到属于你的爱情。若自己都不救自己,谁救你?

11. 如果回忆象钢铁般坚硬那么我是该微笑还是哭泣,如果钢铁象记忆般腐蚀那这里是欢城还是废墟?

12. 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

13. 如果可以和你在一起,我宁愿让天空所有的星光全部损落,因为你的眼睛,是我生命里最亮的光芒。

14. “我一直以为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可是却不知道,我是不是你的故事”。

15. 我哒哒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只是过客,不是归人。

16. 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17.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18.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19. 记忆想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20. 我忘了哪年哪月的哪一日,我在哪面墙上刻下一张脸,一张微笑着忧伤着凝望我的脸。

21、你懂那种思念吗,从任何一个无关紧要的东西都能拐弯抹角的想起你的那种感觉。

22、我很坚强,因为我知道我没有人可以依靠。

23、一个人一无所有,其实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无所有,还有一颗玻璃心。

24、别把自己弄的太狼狈,如果你真的愿意去努力,你人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25、人生本来就没有相欠,别人对你付出,是因为别人喜欢,你对别人付出,是因为自己甘愿。情出自愿,事过无悔。

26、这一路上有欢乐和悲伤,有冷暖和风霜;有懂得和迷茫;有无助和彷徨;有收获和失望;这一路上也有匆忙中来不及思考和回望,却在跌跌撞撞中走过了前半生的时光。

27、习惯了有你,习惯有你在的日子。让我去习惯消失的每一天,我仿佛做不到。

28、不要在心情糟烂差的时候,用决绝的话伤害爱你的人。

29、追求和渴望,才有快乐,也有沮丧和失望。经过了沮丧和失望,我们才学会珍惜。你曾经不被人所爱,你才会珍惜将来那个爱你的人。

30、人,总要忘掉一些事,然后他才能记住另外的事。如同有人要靠近自己的身边,注定了有人要离开!

31、人生不过一场轮回,不妨给自己一次任性的机会。丢掉身上沉重的包袱,抛开所有的悲伤与失望,屏蔽所谓的流言蜚语,做真实的自己。

32、青春的羽翼,划破伤痛的记忆;昨日的泪水,激起心中的涟漪。

33、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

34、我重复的听着一首歌,不是因为我多喜欢,而是你喜欢。

35、我们在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后发现自己还在床上。

36、生活里多少感动的瞬间,在脑海里变成了永恒。

37、谢谢你的微笑,曾经慌乱过我的年华。

38、也许你给我的感动,只不过是情绪上的波动。

39、世界上最伤心的事,不是你爱的人不爱你,而是他爱你过后,最后却不爱你。

40、你不忍心给别人一记耳光的时候,可能对方却忍心一枪崩了你。

41、只有轮回继续转,日升月沉草木枯荣。就是谁说过:时间仍在,就是我们在飞逝。

42、一些事,只配当回忆。一些人,只能做过客。

43、突然间我的心情变得烦燥、郁闷。而且这种感觉又是那么地强烈,甚至到了要将人窒息的地步。

44、感情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45、失去的多了就成熟了吗,只是麻木了吧。

46、记住、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会有希望。

47、有些人比较幸运,想你可以直接告诉你,有些人比较不幸,想你只能转换成散步、喝酒、走夜路。

48、我的心不会再为你跳动,是你湮灭了我的爱情。

49、如果最后我放弃了你,请你一定要原谅我,因为我全部的热情,已被你的.冷漠耗得消失殆尽。

50、如果当初没添加你好友,是不是不会有之后的故事,我不知道爱上你是对是错,但我真的快乐过,以前你给过的快乐,现在都陪着我难过。

51、你可知道在我坚强的外表之下,还有一颗千疮百孔的心。百毒不侵的内心,往往会被一句简单的安慰打败。刀枪不入的伪装,常常在懂我的人面前彻底投降。

52、不被了解的人,哪怕身在浩瀚宇宙,也觉得寸步难行;被了解的人,就算身在寸步之地,心中也自有一片海阔天空。

53、我开始喜欢最初的自己,那时没有伤,不会哭泣。

54、每天你必同你自己和解十次;因为克己已是辛苦,不和解的人睡眠不安。

55、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青春走了,痘痘还在。

56、孤灯长夜,不知不觉又思讯到过去,我用半世等候,换来一纸忧伤,铭心刻骨的忧伤弥漫在彼岸,墨染红尘,情缘何处?

57、你一生中会遇到许多女人,我一生中会遇到许多男人,就像你说的,你和我永远不会成为我们。

58、你选择什么,就收获什么。所有结局,在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成为想成为的人,不要只是说说而已。

59、每次别人说喜欢我,我都觉得他们的喜欢很浅,浅到喝过酒就忘记,吵过架就放弃。

60、幸福总是逃不过时间的扼杀,想要伸手去捉住什么,却是有气无力地挣扎着痛恨着无奈着。一次次失望的等待,结果换来的是一次次加深对自己的恨!

61、我曾给过你闭上眼睛捂起耳朵的信任,就算全世界都说你有错,只要你否认,我就相信。但是,你却负了它。

62、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了错误的东西。

63、每一段笑声里,都隐藏着别人不能懂的疲惫。

64、我尝过爱情了,甜中带苦,还是一个人生活吧,无所谓孤独。

65、我不是真的傻瓜,只是曾经为你心甘情愿。现在,我也学会对你伪装了,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然后听你轻轻地说,你变了。我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66、我走向尘封的回忆中,在那之中总是,听得到不愿忘记的细语。

67、这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当爱已成往事,而是你以为刻骨铭心的往事,在对方眼里可是是早已遗忘的一粒沙。

68、很多人告诉你有一种阳光,可以穿透你的身体,直达心灵,你不相信。

69、当时把你下载到我心里,而现在,它告诉我“此文件已无法删除”。

70、有的人该忘就忘了吧,所谓的念念不忘,在自己眼里,是爱,在对方眼里,是烦,在别人眼里是贱。

71、我知道我并不是那么的好,不能跟你在一起快乐。

72、失望加绝望,你随意。

73、苦恋一个人的黑夜啊,黎明依然距我很远。我不知道风能将我带到何方。

74、如果爱你是错的话,我不想对。如果对是等于没有你的话,我愿错一辈子。无奈,爱以决堤,你能明白我感觉到那份情怀吗?

75、花是淡的香,心是淡的真。花香太浓易熏人,无味易遭疏远,淡淡的香味反而最受欢迎,最受欢迎的花香才是真香。

76、真爱一个人,就要尽量让他开心,他开心了你就会开心,那么双方就有激情了。

77、心里很清楚爱上你是痛苦的,可以它就不受自己控制。

78、再也看不到彼此的模样,就连你是否安好都难以想象。

79、她说她没喝醉,却一直在掉眼泪,还说过她想要一个家,我伸出了双手,她却拥抱了他。

80、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会越来越后悔和陷入回忆中。

81、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不可以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所以我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82、我怕来不及,像之前一样错过你。

83、哪条路最好走,你总要多走几次才知道,哪双鞋最合脚,你总要多试几双才选择,无论有多困难,都坚强地抬头挺胸,告诉所有人,你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你想想,你有那么好的年纪,为什么不笑得更好看些。

84、全世界的人都离开你了我也会在你身边,有地狱我们一起猖獗。

85、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

86、如果等待可以换来奇迹的话,我宁愿等下去,哪怕一年,抑或一生!

87、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

88、他也间接提到了坊间各种关于他私生活的流言蜚语;尽管已婚,关于他的性取向的谣言成为有关议会八卦的主题已有多年了。

89、时光没有教会我任何东西却教会了我不要轻易去相信神话。

传为“流言”的艺术 篇3

不论中国古代的顾恺之还是欧洲现代的毕加索,其实,直至半个世纪以前,艺术大致还是讲究原作的。那样的艺术离不开手艺,关于它们的传闻和流言,让有限的原作,无限地通过口头或文字描述流传。不少艺术作品人们没法见过,但知道存在过,在图像传播发达起来的時代之前,它们过早被毁了,只剩下别人的记载。比如顾恺之在南京瓦官寺画的维摩诘像,只留得句“光照一寺”。还有许多作品虽然完好存在,但多数人没有看过原作或逼近原作的复制品。人们只看过一般般的印刷品,比如米开朗基罗画在梵蒂冈西斯廷小教堂顶上的《创世纪》,或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我以前在美术学院学习,不少是靠对那些劣质印刷品来揣摩学画。十七世纪欧洲油画大师伦勃朗处理光线的技术在美院内外流传甚广,谓之“伦勃朗的透明画法”。但去欧洲或美国的博物馆一看,根本不是我们讲的那样。传闻多数时候没法很好地复述只属于视觉的技艺,甚至有意无意歪曲了技巧或平添了神秘性。以前的美术史老师花很大功夫解释顾恺之如何要求“传神阿堵”,但缺乏画来做旁证,我们的意会更像雾里看花。一些流言或传闻在专业圈子里也会被上升到学术。对于更多普通人,关于艺术的传闻,好像蒙娜丽莎似的微笑,让艺术更成为想象力丰富和别具一格的精神产物。

传闻中的艺术,感性流失,逻辑日见直白。除去纯技术性的讨论,艺术作品的含义关乎阐释,在艺术中本来并非一定清晰存在,但在延展、流传中的媒介的作用下,那些含义可能随了别人的口水或笔墨诞生,抑或一次次明确起来。艺术作品原本要诉诸感观直达人心的,但在传播,甚至炒作成为传闻的路途上,其中不可言说的隐喻被强行拉出来,被迫反复交待。关于艺术的传闻反映了艺术的局限吗?但我们好像也唯有如此,才能开始对一些事物的初步接触。而如非特殊兴趣或专门学养需要,人们大致对一些事物的了解,也就停留在这一层面上,例子俯首皆是。

现当代艺术从拥有时代文化强势的西方开始,上世纪下半叶后很大程度上离开手艺,走向所谓观念化。它要求思想的技巧远甚于手上的技艺。艺术的疆域被开拓,各种日常行为、元素和形态被引入用于艺术工作。他们不再强调耗用匠心去制造轻易就会被垄断的原作,只着意于打造出可以引发种种阐释的作品,形成说法。部分艺术家的理想更是抛弃复杂技巧背景带来的门槛,用日常生活中的元素当创作媒材。这是一场艺术企图从高度技巧化的美术语言,转向日常文化语言的运动。一定意义上来讲,因此产生的很多作品更利于催生流言,并且在大众传媒发达起来的社会中,可以仅以传闻存在,或根本就只为制造传闻。不管是出于传播社会理念,或通过传播更好地占据社会地位,那样的作品总期望能摆脱小众层面,作用于大众。前者的例子是德国人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社会雕塑”,后者则是美国人安迪·沃霍尔的种种别出心裁。艺术很大程度上服从了功能化要求。他们将制造传闻的策略,提到了相当高度,想以此带动社会观念。

二○○七年初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展厅里,在《卡塞尔文献展五十年:移动的档案馆》的展览上,我看到博伊斯的那些著名创作:从一百天里在卡塞尔展览现场不断与观众对话、宣传他的艺术观念的《导演民主办公室》,到一九八二年那届文献展上,他在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门前誓言种树的宏伟的《七千棵橡树》。

然而,我在展厅里真的看到了博伊斯的作品吗?那种“当真看到”,对于他的作品是否至关重要?我无从比较。或者目睹是件幸事,但是博伊斯在卡塞尔市区种下七千棵橡树的庞大计划,要制造的肯定不是视觉奇观。他作品中改造社会和修正人与社会关系的愿望,是在一次次成为传闻与我们遭遇时形成了力量。他制造了事件。比他晚些的台湾艺术家谢德庆,将自己与美国女艺术家用根八英尺长的绳子连在一起生活一年,彼此不可分开也不许触碰。在那样的行为艺术里,身体和人的生命本身成为创作材料,作品也没有落实为一件具体的艺术“品”,而是作为事件和对事件的体验,绵延在时间里。有多少人真有机会或兴趣,去看那对难堪的人儿生活一年?这样的实践行为,当被上升为艺术时,无可避免地要扩散成为一种传闻。就如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里,富人对阿凡提说“金子的声音是金子的一部分”。

这些人的艺术,再次让我信服当代艺术观念化中深明事理、开拓疆界的一面。我未必需要看到,但我应该知道。在那个关于卡塞尔文献展的展览上,博伊斯的传奇以文字写就,简明清晰、白纸黑字地在那里。这是对我听说或阅读过的传闻的证实。而那些不去表述清楚的部分,比如博伊斯和大学生们与卡塞尔市议员的那场足球赛细节如何,它们显然不那么重要。还有些图片,由于时代和技术的差异,没有当今那种为记录行为艺术精心拍摄的画面。图片上艺术家的动作表情,都未必清楚准确地展示了正发生的事。但即便这样,已经在空间中消失了的博伊斯的艺术事件,通过回顾、想象和传闻在时间中存在下去,并继续渗透出能量。

高度技术化的美术传统,在博伊斯那里成了句“每个人都是艺术家”。但是从每个人中出来的人,以及他们生活的部分,真的要成为艺术的话,决定权似乎不在每个人手里。博伊斯或约翰·凯奇的行为,经由一众欧美的艺术圈和文化界人士定义,不仅是艺术,而且树为经典。美术馆、音乐厅成为精英分子定义的艺术的仲裁所或庙堂。几个世纪前开始,被科学武装起来的西方无比相信理论的力量。艺术很大程度上离开处理物质的技艺,依赖于理论描述出的观念,想去引领、改造自然形成的观念。而新观念的普及和认同,显然不像想象的那样容易。艺术家开拓艺术,解放了自己,但普通人依然还是靠听信各种传闻来知道艺术,别人的理论与自己的常识及自信成了一对矛盾。让人遗憾的是,甚至曾经对于感知艺术十分重要的眼睛、耳朵,这时也岌岌可危,成了十分不可靠的辨识器官。就像你没法看到地球是圆的一样,一切俱在理论之中。

二○○七年一月二十日,如果你是初次来到上海,有人根据一张特殊的地点和时间表,带你去街头走一走。你会惊讶地发现,上海人正过着如西班牙电影导演阿莫多瓦电影里的那种浪慢而稀奇古怪的生活:同一条街道的马路两边,几十个人横穿过车辆行人、潮起潮落似地来回跑动;又有人在街口,为乱穿马路的陌生人颁发奖金;还有人在繁忙市中心的路面上,打高尔夫球直打到半夜。你怀疑自己的眼睛吗?依你所见,这是座生活疯疯癫癫的城市。但是,做了那些不寻常事的人,却将这些定义为艺术。在那两三天里,在上海市区内汇集的这些艺术活动,被策划人比利安娜(Biljiana Ciric)认真严肃地定名为“干涉”。

再早一个多月,来自西班牙的女艺术家阿莉西亚·弗拉米斯(Alicia Framis),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出她的作品《防狗服》和《秘密罢工》。展厅里,那是些看来有款有形的服装设计,美观之外,更为要紧的、证明了弗拉米斯是当今西方重要艺术家身份的是,她那几句关于为女性“防种族歧视者的狗”而做的设计说明。靠这种说明,美丽和脆弱才在展览现场造成了撞击人心的压力。还有的她《秘密罢工》系列的录像记录:那些片子记录一所银行、一个产业集团、一座美术馆或小镇,里面所有的人所有的活动,在她策动下突然全部停下,时间凝固。这时,日常秩序在显出其重要性时又不无荒谬。或者正如艺术家期许的那样,这种艺术迫使我们需要弄出些说法。

那些在上海街头异想天开的年轻艺术家,他们希望通过街头做的艺术,将日常生活的程序、习惯性的行为,在公共空间中打断或停顿一阵子,让人改变点一贯性的思维逻辑。比利安娜在相关介绍里说:“城市系统对个体的日常身体与灵魂的控制,就是这次展览探讨的问题。干涉这种系统是我们选择的手段。”“干涉”与“罢工”,他们都有介入社会秩序的愿望,都想在一个局部改变公共空间的运作节奏。我嗅出了其中波伊斯的气味。但是,由艺术家制造的节奏改变只能是暂时的,如果不想只是开玩笑或做一次恶作剧,对现有秩序产生质疑或影响的期待,只有留待成为事件,传为流言,并在一次次转述过程里落实得简洁明了、深入人心。这种艺术注重功能,所以随社会传播的发达而重视记录。《秘密罢工》在执行时,不管是在工作还是接吻,那个场所所有人都停了下来,只有弗拉米斯还在拍摄。

由艺术家促成的、让艺术转向并关注日常的变迁,确是使艺术能更自如地走到街头,走到仍以流言和传闻方式接近艺术的人群里。并且一不小心,公众的存在,倒也成了构成创作的一部分材料。然而,一个时代的艺术硬靠着自我定义才存在时,它更自由的同时,也变得更随意。观看者在没有获得权威性的定义前,眼前的艺术总是似是而非。如不生出传闻,从街头来很容易就从街头消失。

我像多数人一样错过了对《干涉》的现场目击。在这几十年亚洲社会只顾急速发展经济、各种文化观念混乱交错,因此充满怪异和荒诞不经的社会背景中,我怀疑那些年轻人的艺术能够成为“干涉”、而不是一次青春孟浪,不是在自己城市中玩的外国情调。这是个流言、传闻及资讯泛滥的时代。在上海闹市街头打满十八洞高尔夫的高铭研说,上海人已经见怪不怪了。是的,在贾樟柯二○○六年获威尼斯电影节奖的电影《三峡好人》中,飞碟横空而过,造型怪异的大楼顷刻升空。他不需要“干涉”,已經确信这个时代足够无序。对于我,可喜的是《干涉》使艺术青年终于走上中国街头,直面并了解起真实社会,检验自己舶来的艺术观念……

谁的流言在飞? 篇4

以往在这种舌尖风暴中,人们总是更多地关注流言本身的内容,猜疑着是非对错,乐此不疲地关注流言主角的反应和事态发展,却很少挖掘源头,从而忽略了流言制售者的诡异心态。经过一番调查和归类,本主题旨在大刀阔斧地揭开一些热衷于传播 “毒气” 的流言者面具,并给予对应的治疗和对策。或者,你也一不小心中了流言的毒,那么,请仔细阅读本文,有可能为你解毒疗伤。

一、 流言受害者口述实录

我努力,我有罪?

晓琴:女,24岁,秘书

我是做秘书的,实际上也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经常要做些上传下达的事情,要服侍好领导,要沟通好员工,还要注意联络好周围同事的关系。在公司里,总有些吃饱了没事专门喜欢“口舌运动”的人,不钻研业务,就喜欢搬弄是非。我刚来的时候,因为不熟悉业务,所以三天两头加班,有时候忙得连上厕所都顾不上。

这时候,就有风言风语传过来,内容无非是说我好表现,故意和领导套近乎之类。更有传言说,我是靠着三分姿色,使什么美人计勾引男人,是什么“二奶”角色。我听得都快吐血,真没想到他们居然这么猜忌我。可我寡不敌众,如果真的发火,还不是堂吉·柯德战风车,空耗自己的能量,说不定还正中暗算小人之计。所以,我只能装聋作哑。

面对流言,我选择了离开

Rich:女,31岁,4A广告公司创意副总监

广告公司竞争激烈的现实是有目共睹的,经常是有上班,没下班,通宵干活也是家常便饭。为了能够坐稳这个位置,我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放弃了多少休息时间。为了工作,我放弃了很多次恋爱的机会。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我还是小姑独处。为了避免被家人和朋友追问,以及被他们逼迫着去相亲,我只有拿工作当挡箭牌,一天十多个小时贡献给办公室。

我手下有个平面设计师叫阿军,才思敏捷,做事利索。虽然他刚大学毕业没几年,但很多想法已经相当有功力了。所以,我特别欣赏他。如果客户有刁难或者临时赶工,我一般都会指派他来做,他每次都能很出色地完成。如果哪天加班晚了,我会请他吃宵夜,或者开车送他一程,这也算是上级对下属的体恤,仅此而已。

可后来,总监找我谈话,说要我注意一下个人行为,与公司下属接触,要保持点安全距离等等。当时,我有点晕。再后来,我才终于知道事情的原委:公司里近来有人偷偷传言,说我和阿军关系暧昧,已经发展到同居关系,还弄得他和未婚妻分手。我忽然成了莫名其妙的“第三者”,拆散了人家一对幸福鸳鸯。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流言可真够狠毒的。

为此,我不得不休假了一个月,一个人去了大连。后来,我主动请缨,调到了公司在上海的分部。在陌生的城市,相同的部门,一切从零开始。

优秀的人注定寂寞?

阿杰:男,28岁,销售经理

我是做销售的,经常要全国各地跑,非常辛苦。由于我们的收入是和业绩挂钩的,为争取到更多的订单,我总是倾尽全力。记得有一次,为了敲定一个大客户,完成一笔40万元的销售合同,我不知耗费了多少公关策略。请客吃饭,来来回回折腾了不下五六次,好酒好烟也花了五六千元。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斗,这笔合同终于签下来了。这时候,边上就有人眼红了。流言四起:有人说我拿了3万元提成,还暗中私吞了对方给的5万元回扣;有人说我拿了10万元好处费,暗中筹备公司,准备拉走客户,自立门户;还有人说,我把公司的重要商业机密出卖给了竞争对手,自己暗中私捞了20万元……如此种种,真是不可理喻。

老古话说:枪打出头鸟。或许,太优秀的人注定要孤独寂寞。我佩服他们居然能把这种荒唐的故事加工得像模像样。你说,这流言制造者不是恐怖分子,是什么?!

二、解剖流言者心态

1.流言类型:嫉妒报复型

危害性:★★★★☆

发病特点:该流言制造者充满恶意的嫉妒,惟恐天下不乱。制造者一般是一些半熟不熟而且心胸狭隘的人,所选的对象往往是那些跟自己有利益冲突、比自己有优势的人。因为不能凭借实力超越,只好以流言来恶意中伤了。以恶劣舆论造势,达到不可告人的攻击和破坏目的。

病例:小王是某集团公司的文案,长得秀气活泼,一直都挺有人缘的。最近,她发现公司同事看她的眼光很暖昧,有的男同事甚至对她言语轻薄。原来,有人传言她被老板包了,又说她同时与几个男人有染,这可把她给气坏了。小王顺藤摸瓜,明察暗访,终于找到恶毒的肇事元凶——平时与她关系不错的同事小林。因为小王人长得比小林漂亮,能力也比小林强,小林心理很不平衡,于是就找了个机会打击小王。从此,好友反目成仇。

药方开解:职场竞争,难免有一时得意、一时失意的情况发生。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总有轮流转的时候。小林不人道地传播流言来中伤小王,实在是万万不该。小林之类的人该好好反省一下,如果确实能力有所不济,不妨向好友、同事请教,相信与人诚恳,必然能给自己方便。

2.流言类型:酸葡萄型

危害性:★★★☆☆

发病特点:该流言制造者好比陈年老醋,可以把人的牙齿都酸掉,言语中的每个字都包含着讥讽、嘲笑与不屑,活脱脱就是那童话中的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就满世界地造谣说葡萄是酸的。如此类型的流言最容易攻克那些缺钙的软骨病人,以打击他人成就,打击他人地位,打击他人自信为主。

病例:赵军进公司才三年,就当上了办公室主任。而原来坐在副主任位置上的刘明就来气了,想他为公司作贡献有十年了,这功劳和苦劳可没少过啊,领导怎么能那么轻易地把主任的宝座给了小赵?他

赵军无非是硕士毕业,要说干活和技术,绝对不如他刘明经验老道。再说赵军当初来单位,还是自己手把手带他入门的,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过河拆桥,这世道真是不对头了……刘明真是越想越生气。于是,见到同事就有一句没一句地说些唉声叹气的话:“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还嫩着呢,没怎么学会走路,就知道蹦跳了;看你能风光到几时……”这些话听多了,大家都知道刘明的怒气是指向小赵的。可惜,刘明的酸醋没起多大作用,小赵依旧春风得意。见到铁板着面孔的老刘,还不忘尊称他一声“刘师傅”。

药方开解:以上这个病例,让我忽然想到这样一句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有时候确实很残酷。论资排辈终究会被淘汰,惟才是举乃大势所趋。所以,一边会有那么多人下岗、失业,一边却有大量职位空缺,高薪诚聘。充电、进修和学习是职业的生存之道,靠着老本吃饭是维持不了多久的。坐吃山空的道理,地球人都知道。所以,刘明之流的当务之急是,找准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所谓“磨刀不务砍柴工”,加上常年积累的丰厚实战功底,工作上出了成绩,领导看到,同事看到,下属看到,自然就容易得到民心的支持了。

3.流言类型:捕风捉影型

危害性:★★☆☆☆

发病特点:诞生迅速,传播极快。多数内容是东家长、西家短一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基本上是截取某一个人说的一句或者半句话,然后发挥夸大其辞的想象功能,就能编造出一系列有鼻子有眼的故事来。如果要追问具体细节,不能自圆其说了,就推到某某人身上,自己来个金蝉脱壳,溜之大吉。

病例:“听说阿月和人同居了,好像已经有了孩子。你看她这些日子忙进忙出,给朋友打电话说什么几个月没来了,去医院看看啊,吃药啊。看来,人家是要做未婚妈妈了。啧啧,原来还以为这个灵秀的小姑娘很老实呢,谁知道思想这么开放,敢先上车后买票。这世界,真是看不懂了。”这么一段断章取义的流言在办公室里呼啦传开了,让阿月难堪得不行。事实上,根本不是阿月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她刚结婚的姐姐有了身孕,让她帮忙找个医生咨询一下。没料到隔墙有耳,居然闹得如此尴尬。

药方开解:未婚先孕虽然已经见多不怪,但在人们的传统意识里,那还是一种很出格的行为。如果因此奉子成婚了,那流言就此打住,否则就有越描越黑的可怕了。毕竟事关单身女子的声誉问题,即使自己不在乎,别人背后莫名的指指点点,也够难受的。制造如此流言者真是无聊至极,绝对属于思想低级、无聊可耻的一类。这时候,受害者只有勇敢站出来澄清是非曲直,以免造谣者幸灾乐祸,变本加厉地传播。

4.流言型号:无聊找乐型

危害性:★☆☆☆☆

发病特点:这类流言有找乐子的成分在里面,杀伤力微弱。制造者一般是铁哥们或者周围特别熟悉的同事。

病例:小玉经人介绍,与某帅哥相亲。原来以为他们该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但结果却是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好事就此黄了。后来,有好事者传出这样的内容,其中一个版本是:小玉还惦记着远在北京的某某大学同学,两人青梅竹马,情丝难断。另一版本是:帅哥是美国某名牌大学毕业,此次相亲是为了找个老婆一起移民。小玉不从,自然没戏。再有一版本:帅哥虽然模样不错,就是身高不及格,连一米七都不到,简直一袖珍小男人,小玉怎么可能看得上他?纷纷扰扰了一些时候,小玉最后澄清原委,说那人言行太花哨,手机三个月换一个,甜言蜜语说得漫天飞,她怎么都感觉那人不可靠。所以,就此拜拜。

药方:虽然此类案例无伤大雅,权作饭后的谈资。好朋友之间借此开开玩笑,点到为止,千万不要过头,否则会生出反面效果来。

三、大众征战流言攻略

流言止于智者

樱飞雪:25岁,网站编辑

在流言的制售传播中,有这样一类幸灾乐祸的散播者,他们的主要心态就是想看看当事人的窘态。他们也许跟当事人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可能也并不是出于嫉妒的心态去攻击当事人,而是一种看热闹的煽风点火心态。

“你听说了吗?某某和某某#$%#$^%*。”他们多数会是一副很吃惊的神情询问你。而你,不知不觉便已经中了他的圈套:“什么事情?我没有听说过啊。”

“你不知道啊?我也不是很清楚哦。不过呢,听人说他们#$%@#$^%^&,我还吃惊着呢!”流言传播者散播完流言,最后还不忘为自己表白一句。而听者,往往会以为这是真的:“哦,原来这么多人都这样说某某和某某,看来他们真的是有问题了!”

善良的人们就这样被流言所迷惑!而流言就是这样被那些“无辜”的幸灾乐祸者所制造兜售!在他们“无辜”表情掩藏下的内心深处,却是幸灾乐祸的得意洋洋!

要想制止这类人散播流言,最好的方法是“流言止于智者”!生活中,能一眼看清事情本质的智者少之又少,而流言可以止于你处。

我们该怎么让这些流言终止呢?当有人向你传播流言时,不妨告诉他:“我对别人的事情不感兴趣!”这样,既及时制止了流言的继续散播,又不伤和气,真是妙不可言!如果他觉得这样的措词不能接受,那么这样的人不再打交道也罢。

记得两个月前,网络某社区闹得沸沸扬扬的“一夜情”事件,言传该社区的一个漂亮美眉,勾搭了某个头面人物A,闹得人家家庭不和。当这个美眉被大家所鄙视时,QQ上一网友问我知不知道,我就对他说:“这样的事情除了当事人,谁也不知道真假。何况,我对别人的事情不感兴趣。”网友悻悻然止言。到现在,事情水落石出,原来都是那个男的在制造流言。

流言始终是流言,事实终归是事实。就算造谣者及其帮凶可以蒙骗一部分人,但总有人是明智的,总有人是知情的。而且,流言多了,总会有戳穿的时候。当初幸灾乐祸地到处制售或散播流言者,等到流言被揭穿以后,看你怎么还能够取信于人?!

身正不怕影子斜

张先生:28岁,公务员

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位圣人贤士想出对付流言的好方法,被议论者好像只能成为那砧板上的鱼,任人评头论足、指东道西,爱宰哪儿就宰哪儿。你越是辩解,那些人就越来劲,会把事情闹得更大。如果你用沉默来对待,后果就会稍微好点,无外乎好事者说“你看,我没说错吧,他(她)都默认了。不然,他(她)为何不站出来抗议两句?”

我也想找到一种可以对付流言的办法,但我毕竟一不是圣人,二也非智者,我那有限的智慧让我承受住了流言的洗礼实在已是极不容易了。在此,我只想以自身的愚见来告诉大家,躲避流言的最好方法就是千万别成了流言的活靶子。如果一不小心被击中了,也不要太悲观和绝望,只要问心无愧,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你要有足够的自信,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父母妻儿,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流言,就让它飞语吧。记住,别在流言飞语击败你之前,自己先胆怯、害怕、退缩了,到那时还真没法可想了。

闲谈莫论人是非

吴小姐:30岁,公关公司经理

宽以待人、闲谈莫论人是非,有助于我们清除人际交往中的障碍。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在人后搬弄是非,以自己不健康的心态挑人短处、揭人隐私,甚至无中生有、恶意中伤。对这种流言,切忌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听之。人后听的是非多了,接触的阴暗面自然也就多了,久而久之,就会侵蚀自己的健康心态,此为近墨者黑。

也有不少人喜欢有意无意地在背后谈论别人的是非,面对这些议论,最好谨记沉默是金的古训,不要介入,尤其切忌在人后说别人的坏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原则,你认为错的不一定就是错,即使别人真的做错了,你也应当在没有第三者的场合,以不损害他人自尊心的方式正大光明地当面指出,背后说人坏话,一来动机不纯,二来心眼也不正了。

此外,对于事关别人的流言,切忌做传声筒,向别人传递是非。不管你是有心搬弄还是无心之过,传递流言都会让自己陷入是非的旋涡,对己对人有害无益。人后谈人是非、传递是非,容易引起他人的厌恶和反感,容易在不经意间为自己树敌,成为人际交往中的阻力。

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秉持闲谈莫论人是非的古训,在人前人后树立起光明磊落的形象,减少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必要的摩擦和阻力。另一方面,当流言飞语降临在自己头上的时候,不妨抬头看看天,把眼光投向海洋,把心系于远方,不斤斤计较一时一事之长短,更不要想方设法去报复。正所谓忍一时之气,得长久之安康。纠缠是非之地往往得不偿失。一来,你很难找到流言飞语的源头,气头上找人算帐,容易错责无辜。二来,即便你找到真正的“元凶”,报了一箭之仇,所花的时间与精力也势必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况且,让你为流言所烦恼,偏离正常的人生轨道,正是搬弄是非者所希望得到的结果。

当然,对那种给你人生造成极大伤害的流言飞语,则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尊严,维护自己的权利。 一个人只要乐观豁达,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应该没有什么流言可以将他击垮。如果你有笑看流言飞语的气度,即使再可怕的是非之地,也会奈你莫何。

谣言,何惧之有?

文/章震宇 (心理学专家)

流言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其威力之大,丝毫不亚于洪水猛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将流言比作传染病,当群体中规范的约束力松懈,理性的抵抗力下降时,流言就会像传染病一样迅速传播,一发而不可收。所以,流言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染病,如果把流言的消除比喻成传染病的康复和痊愈,它在时间上的滞后要比传染病更久。可见,流言造成的精神污染,危害深远。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流言是指找不到任何信得过的依据,而在人们中间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信息。正如古人所言:流言,无根之言,如水之流自彼而至此。通俗地理解,流言就是没有根据的假消息。不过,严格地说,流言和谣言是不同的,谣言是恶意的攻击,是谣言制造者故意捏造、散布的假消息。所以,确切地说,我们在此讨论的是谣言而非流言。

谣言的五大特征

谣言传播的方式

主要是私下传播,它不像公开传播试图平均地、广泛地传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而是只局限于流传给那些与传播者有密切关系的个人,往往还会故意地加上一点独家消息的神秘。

谣言涉及的对象

恰好是传播群体中大家关注的对象,而且都对传播的事件感兴趣,形成了流言滋生的温床。

谣言传播的内容

具有不确定性,由于信息的模糊性,常给制造谣言者留出了足够的猜测、想象和填充的空间,可以随意发挥。

谣言传播的速度

往往是由慢到快,开始阶段比较缓慢,然后不断加速,逐渐呈现几何级数的扩散趋势,当达到高潮(人人皆知)后,谣言的传播速度又会变得缓慢,整个过程呈S型曲线。

谣言内容的变化

总趋势是面目全非,并且活灵活现,有鼻子有眼,出现谣言的始作俑者都难辨真伪的结果。谣言的传播可以看作是一个传播者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创作过程,传播者会不由自主地对原来的信息进行下意识地歪曲和夸张。主要的歪曲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削平,心理学术语叫做一般化。在流言的传播过程中,为了使内容更加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一些拗口的、非口语化的内容,复杂的逻辑关系被删除,留下的内容一目了然,便于记忆,利于传播。第二种是磨尖,心理学术语叫做强调。对于那些大家感兴趣的、共同关注的、能激发好奇心的、与常规背离的内容会在不经意中被仔细雕琢,凸显谣言的魅力,让大家有传播的兴趣。第三种是加工,心理学术语叫做同化。谣言的传播者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欲望、态度和想象添油加醋,添枝加叶,使谣言的细节更加逼真,并带上传播者的个人色彩。

嫉妒,滋生谣言的温床

以个人为攻击对象的谣言显然与嫉妒这种消极情绪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认为,嫉妒是一种针对性的感受,是一种既羡慕又敌视的矛盾情绪。嫉,是憎恨比自己好的人;妒,是埋没贤良的人。任何一个群体里的优秀者都会遭到一定的非议,极易成为谣言的中心人物。嫉妒常常被视为腐蚀心理健康的慢性毒剂,它往往是性格缺陷的折射,自私、自卑、孤僻、心胸狭隘、喜欢猜忌、过分敏感、偏执常常是滋生嫉妒的温床,而这种毒剂一旦以谣言的方式表现出来,则会危害公众的心理健康。

莫为谣言所伤

如何才能避免成为流言的牺牲品?这恐怕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答案非常简单,就是杜绝谣言的产生。根据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我们发现谣言的产生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公众的关注度,二是信息的模糊度,三是内容反常度,四是大家的批判力。

避免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避免产生与众不同的行为,似乎可以远离谣言。不过,这样做似乎有不可取之处,你想出类拔萃必然引起公众注目,你想有所创新必然导致与众不同,正所谓应了那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训。看来,一个不甘平庸的人在奋斗之前,首先要锻炼自己对谣言的心理承受能力。

此外,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提供权威可信的信息,只有真相才是使谣言不攻自破的有效手段。

上一篇:基础实验技能下一篇: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