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

2024-07-30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共5篇)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 篇1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的护理要点, 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方法 对我院收治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而行同期手术的15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回顾性分析。结果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护理包括手术前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安抚、备皮、一般情况评估等, 术后护理有观察病情, 引流管护理和防止并发症等。通过积极有效护理, 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 头皮下引流管和脑室腹腔分流管通畅, 并发症少。结论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难度较大, 对护理质量要求高。高质量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 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颅骨缺损,脑积水,同期手术,护理

随着脑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临床经验的积累, 颅脑外伤手术救治成功率明显提升。大骨瓣减压手术是降低颅内压和颅脑手术的常用手术方式, 但是其合并颅骨缺损和脑积水的风险也较高, 且二者往往同时发生。以往对颅脑缺损合并脑积水常采取分期手术, 分别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脑缺损修补术, 该种方法具有治疗时间长、医疗费用高等缺点, 已被逐渐淘汰[1]。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引流同期手术疗效好, 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费用, 但该手术方式也对护理质量和医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通过对实施颅骨修补和脑室引流同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15例, 其中男性8例, 女性7例, 年龄29~56岁, 平均年龄40.2岁。本组患者颅骨缺损时间不一, 3个月以内者4例 (26.7%) , 长于3个月者11例 (73.3%) , 颅骨缺损面积5 cm×7 cm~10 cm×12 cm。单侧颅骨缺损12例, 另3例双侧缺损, 缺损位于额颞部者10例, 5例患者额顶部缺损。所有患者入院后行CT或MRI检查, 示脑室不同程度扩大, 脑室周围可见脑水肿影像学表现。腰穿测颅内压125~200 mm Hg, 平均颅压142 mm Hg。本组患者在全麻下一次性完成脑室腹腔引流术和颅骨修补手术。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要点

本组患者入院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且均为二次手术, 患者和家属难免出现情绪波动, 焦虑恐惧和迫切的心情难以避免, 护理人员应以安慰的口吻和关心的语气和患者家属交谈, 向其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和风险因素, 获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和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同时打消家属的疑虑,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2]。护理人员对患者手术前病情进行详细评估, 明确有无颅内感染等手术禁忌证等, 并汇报医师。协助医师测量并记录颅骨缺损面积, 准备面积大小相符的修补材料。护理人员配合医师腰穿操作, 并根据所测定的颅内压选择合适的引流管, 本组患者中中压管9例, 低压管6例。护理人员行头部备皮时, 颅骨缺损部位常难以剃净, 故需要根据颅内压力调节患者体位帮助备皮, 当颅内压较低时, 应摇低床头, 患者成头低脚高位, 而颅内压增加时应使患者成头高脚低的体位。

2.2 术后护理要点

患者从手术室推入病房后, 护理人员将患者摆放头高脚低15°~20°水平, 该体位能有效防止颅内压增高, 同时预防颜面部水肿。护士应严密监测患者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师, 血氧饱和度下降低于90%可考虑鼻导管吸氧。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和颜色改变, 及颜面有无水肿。术后头皮下引流管和脑室腹腔分流管的护理尤为重要, 护士应严密观察脑室腹腔分流管走行部位皮肤有无条索装发红和皮疹等组织排斥和过敏[3], 同时要确保分流管畅通, 对于颅内压居高不下的患者应检查分流管, 排除分流管阻塞引流不畅。颅骨修补手术后一般须放置头皮下引流管, 引流头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积液, 确保伤口良好愈合, 护士应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改变。

2.3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有颅内感染、头皮下积液和管道梗阻等。护理人员协助医师勤换切口敷料,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对头部行绷带加压包扎减少头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积血、积液[4]。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术后24 h内停药。

3 结果

本组15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 无术中颅内压过高急性脑膨出或脑疝病例, 无死亡病例。术后2例皮下积液, 考虑头绷带包扎不紧所致, 行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后缓解。另1例并发颅内感染, 抗生素治疗后感染控制。患者于2周后出院, 门诊随访未见其他并发症。综上所述,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具有极高临床价值的手术方式, 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术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降低颅内压至合适的水平, 术后注意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确保两条引流管道通畅, 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手术疗效。

参考文献

[1]田传明.颅骨修补术同期行脑室和腹腔分流治疗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并颅骨缺损22例[J].天津医药, 2008, 11 (9) :105.

[2]张小强.外伤性脑积水69例诊治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 2009, 6 (3) :67-68.

[3]董玉萍, 张志学, 董文明, 等.外伤性脑积水伴颅骨缺损同期手术治疗[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 5 (5) :214.

[4]曹东彪.同期手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11 (13) :119.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将纳入的5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组(同期手术组)和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组(分期手术组),每组各2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1)经CT或MRI证实为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2)临床症状至少包括认知障碍、步态不稳及括约肌功能障碍中的一项;(3)具有同期或分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适应证;(4)患者或其家属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术前患者死亡;(2)术前合并严重其他脏器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精神异常等。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式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常规腰穿测压,检查脑脊液性质和颅内压具体情况,依据患者的实际颅内压及脑膜膨出设置相应的分流管压力,修补材料采用医用一次性钛网,于骨瓣中央将硬膜悬吊4针左右,术后放置皮下硬膜外引流管或引流条,并要求进行加压包扎固定,以防硬膜外血肿。

同期手术组27例患者,在全麻下选择脑室前角穿刺,术中观察脑脊液溢出的速度,评估颅内压力,缓慢放脑脊液,观察骨窗逐渐凹陷,当膨出的脑组织与原骨窗平面齐平时,置入分流管行分流术,当患者的颅内压下降,后行颅骨修补术,术中如出现硬脑膜破裂予严密修补缝合。手术时间超3 h的术中追加抗生素1次。

分期手术组27例患者,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于术后对颅内压进行观察,若无分流过度,可于骨瓣缺损后4周~7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术;若出现分流不足的情况,可通过调节开放压从而增加分流;若出现分流过度的情况,导致调节开放压无效时,应立即进行颅骨修补术。

若患者出现分流感染,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若感染无法控制,应拔出分流管,行脑室外引流;若证实已经硬膜外感染的患者,应一同取出分流管与修补材料,并重新置入新的分流管,同时进行抗生素静脉注射治疗。

1.3 术后处理和随访

术后患者均行常规抗感染、降颅压、神经营养等支持对症治疗,严密监测分流情况和患者病情变化,出院后嘱患者定期随访,直至所有手术完成后1年。

1.4 观察指标

1.4.1 分流效果

(1)分流有效,即在术后1个月根据“脑积水评分表”[5]对患者分流手术前、后的症状进行评分,术后评分减少2分以上,患者脑室前角周围低密度区域减小或消失,复查时头颅CT显示患者脑室明显缩小。(2)分流过度,即出现下列三项中的两项者:患者有典型的体位性头痛;术后1周经CT检查显示出现硬膜下积液或血肿现象;颅内压小于70 mm Hg(1 mm Hg=0.133 k Pa)。(3)分流不足,即术后脑积水评分增加1分及以上,脑室间径/头顶间径增加。(4)分流感染,即脑脊液细菌培养显示结果为阳性。

1.4.2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术后6个月时,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6]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1)5分,优,患者恢复良好,能正常生活,无神经功能障碍;(2)4分,良,患者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但生活能自理;(3)3分,可,中、重度病残,意识清楚,生活不能自理;(4)2分,差,植物生存;(5)1分,死亡。其中≥4分患者之和的构成比为优良率。

1.4.3 并发症

于术中、术后和随访期内评价并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如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脑脊液漏、积液、血肿等的发生情况。

1.4.4 生活质量

于随访第12个月时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7]进行生活质量评价。SF-36问卷包括8个维度,分别为心理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健康、躯体疼痛、情绪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精力和总体健康,每个维度分别含有2~10个条目,总计36个条目,并按照SF-36问卷评分标准对患者以上8个维度条目进行评分。为了便于比较,计算方法按以下方式转换:各维度转换得分=[(原始分-最低可能评分)/一般平均可能评分]×100,经转换后量表各维度得分为0~100分,患者分值越低说明该维度损伤越严重。

1.4.5 其他指标

观察患者医疗费用和再次手术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流效果

对两组分流效果进行秩合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37,P>0.05)。见表2。

2.2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同期手术组神经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分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并发症

同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分期手术组为29.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生活质量

治疗后,同期手术组心理健康和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分期手术组(P<0.05),两组SF-36量表其余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5 医疗费用和再次手术情况

同期手术组的医疗费用为(3.38±0.47)万元,显著低于分期手术组[(4.10±1.06)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7,P=0.002)。随访期内同期手术组和分期手术组均有1例患者行再次手术。

3 讨论

外伤后颅骨缺损病情可迅速发展,合并脑积水时更加使患者的病情危急,它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也极大[8]。虽然同期或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来治疗该疾病的效果均已得到公认,但学术界也一直在对同期还是分期具有更好的效果和优势展开讨论[9,10]。本研究从分流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和医疗费用等方面对同期或分期手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分流效果在两种方式间并无差异,而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在同期手术组中显著高于分期手术组,并且同期手术组中脑脊液漏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分期手术组,此外随访1年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总体健康得分在同期手术组中也要显著高于分期手术组,并且同期手术组的医疗总费用更低。

在本研究中,同期手术展示出了较大的优势。吴进松等[11]比较了一期联合手术和分期手术治疗脑积水伴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认为一期联合手术能降低分流过度、硬膜下积液及血肿发生率,与分期手术相比,一期联合手术是治疗脑积水伴颅骨缺损患者更为理想的方法,即使它们在分流有效率上并无统计学差异。而近期何炜等[12]的研究认为同期手术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在分流有效率上也显著高于分期手术。而本研究却认为两种方式在分流有效率、分流过度率上的差异不显著,并且同期手术也仅具有低脑脊液漏发生的并发症方面的相关优势。研究间的差异考虑主要是由患者的基线水平和医师的操作经验不同引起。黎海滨等[13]探讨了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后2个月内)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病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采用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GCS评分对患者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认为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病例,手术安全而有效。本研究也同样采用了GC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与之结果一致,本研究也显示了同期手术患者在神经功能恢复上的显著优势。

在生活质量方面,本研究发现同期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总体健康得分显著高于分期患者,考虑原因:一方面是分期手术需行多次手术治疗,而同期手术仅需一次完成,这样同期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和手术创伤均可能相对较小,也使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可能更加,从而直接导致了更优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另外,由于同期手术是一次性完成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不仅减少了手术相关消耗,并且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护理等相关措施,因此也直接降低了其医疗费用。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 全部研究对象经CT或MRI确诊为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 具有癫痫、大小便失禁、头痛等症状。依据治疗方式划分为实验组20例、参照组16例, 实验组男性为12例, 女性为8例;颅骨缺损部位:8例额颞顶部, 6例颞部, 6例额颞;原因:8例意外伤, 10例车祸, 2例高空坠落。参照组男性为10例, 女性为6例;颅骨缺损部位:7例额颞顶部, 6例颞部, 3例额颞;原因:7例意外伤, 8例车祸, 1例高空坠落。可见, 两组患者在颅骨缺损部位、性别等资料上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分期手术, 即将脑室-腹腔分流术、修补手术这两个手术分期进行[1]。医务人员应当进行腰穿来检查病人颅内压的具体情况, 并且经过影像学检查与观察临床症状来判断病人是否存在脑积水的情况[2];结合病人病情来选取恰当的分流管;待分流手术结束后严密观察病情, 择期实施颅骨修复手术, 具体操作如下:对病人创面进行清理, 定位穿刺点, 切开头皮分离至颅骨, 然后选取合适的穿刺点, 颅骨钻孔, 切开硬脑膜, 穿刺脑室, 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实验组给予同期手术, 将两个手术同时进行, 分流手术步骤和参照组相同, 同时给予患者修补手术, 选取最佳的穿刺点, 止血, 然后对病人颅骨进行修补。术后, 医务人员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情况, 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1) 显效: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患者脑室出现缩小幅度较大, 并且脑室周围存在的低密度区域基本已经消失;有效: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患者脑室、脑室周围存在的低密度区域都出现逐渐缩小的趋势;无效: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患者脑室大小尚未发生变化、脑室周围存在的低密度区域都依旧较大[3]。 (2) 常见的并发症: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脑脊液漏、积液、血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表示, 通过卡方检验;P<0.05表示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疗效

由表1可知, 实验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参照组75.00%, 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P<0.05) ;实验组显效率70.00%明显高于参照组31.25%, 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P<0.05) , 详见表1。

注:显效、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P<0.05。

2.2 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参照组37.50%, 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P<0.05) , 具体情况详见表2。

3. 讨论

外伤后颅骨缺损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伤情, 病情发展迅速, 危害严重, 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 极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导致患者丧失生命。通常情况下, 颅骨缺损会使得患者脑内以及硬下膜等部位血肿的症状恶化, 危及生命。为此, 医务人员应当帮助患者颅脑减压, 然而骨瓣减压手术会引发多种并发症, 致使患者脑积水情况恶化, 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可见, 传统手术后则其进行修复难以真正使得患者恢复健康, 同期手术逐渐成为临床的首选治疗。本次研究给予实验组同期手术, 效果确切, 实验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参照组75.00%, 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P<0.05) ;实验组显效率70.00%明显高于参照组31.25%, 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P<0.05)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参照组37.50%, 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P<0.05) 。然后, 手术过程中, 医务人员应当把握最佳实施手术的实际, 结合病人的病情来选取手术的方式。对于手术过程中患者存在高压性颅内压, 医务人员应当首先实施分流手术。此外, 医务人员应当结合脑积水情况来选取最佳的分流管。通常情况下, 临床将中压、中低压类型的分流管分别应用于高压性、常压性类型的脑积水患者手术过程中。

综上所述, 同期手术效果确切, 具有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治疗方式划分为实验组 (20例) 、参照组 (16例) , 分别给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分期手术,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参照组75.00%, 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P<0.05) ;实验组显效率70.00%明显高于参照组31.25%, 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P<0.05)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参照组37.50%, 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P<0.05) 。结论:同期手术可提高治疗有效率, 并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疗效,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林超, 吕立权, 李一明, 陈怀瑞, 齐向前, 于明琨, 等.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手术治疗策略[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2, 4 (2) :19-21

[2]杨红星.颅脑外伤后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外伤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 2013, l2 (5) :43-45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 篇4

关键词:颅骨修补,脑室分流,颅骨缺损,脑积水

目前我国颅脑外伤的发病率显著升高,由此给患者自身健康和家庭带来巨大困难和危害[1]。有研究显示,脑外伤尤其是重度脑外伤者,病情变化快且严重,易合并各种并发症,总体致残、病死率较高[2]。重型颅脑损伤引发的颅内高压是导致颅脑损伤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在第一时间采取及时的颅内减压可有效降低病死率[3,4]。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对于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有了更加科学的方法: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为进一步探讨分析此种疗法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74例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进行治疗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36~67(45.6±5.6)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35~69(46.3±5.3)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在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根据患者颅内压力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流管进行脑室—腹腔分流,脑室—腹腔分流后2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术(对患者的颅脑创面首先进行常规消毒,切开合适长度的切口后进入分离假性硬脑膜,清理创面并止血,选择合适的穿刺点进行硬膜外缝合修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抗感染[5,6])。对照组则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待患者术后恢复3~6个月再行颅骨修补术。

1.3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手术治疗后定期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术后治疗效果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在治疗和病情恢复过程中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分流管阻塞、硬膜下水肿及积血、分流过度等。疗效判定标准[7]:(1)显效:术后脑CT复查显示脑室明显缩小,脑室前角低密度区明显缩小或消失;(2)有效:术后CT复查脑室、脑室前角低密度区有所缩小;(3)无效:术后CT复查脑室、脑室前角低密度区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4,P<0.05)。见表1。

2.2相关并发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染、分流管阻塞、硬膜下水肿及积血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和高空坠落事件不断发生,而与之伴随相关的颅脑外伤情况也呈现出高发生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8,9]。尤其是重度颅脑损伤后出现颅骨缺损患者,随后出现的恶性颅内高压及脑积水等并发症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理,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周期[10]。目前临床上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先行早期脑室分流,再行颅骨修补。有研究显示,早期脑室颅骨修补术及脑室分流具有以下优势: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11];防止脑室分流术后出现的脑组织移位;减少后遗症及并发症。

本研究中,对74例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70.3%(P<0.05),可以看出采取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术的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同时还随访观察了2组患者在治疗和病情恢复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发现观察组患者感染、分流管阻塞、硬膜下水肿及积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提示了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术的优势所在。

总之,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进行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泳,刘洁,李海东,等.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5):411-414.

[2]付华.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9):1479-1480.

[3]陈铁铮,周俊雪,荣广成,等.基于脑室腹腔分流术探究颅骨修补用于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治疗的最佳时机[J].心理医生,2015,21(13):53-54.

[4]金卫星,祝斐,路遥,等.脑外伤术后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的价值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55.

[5]李海洲.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3):76-77.

[6]莫晓平,苏菊芸,周月梅,等.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动态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3):305-306.

[8]王文杰,司文,吴瑞岳,等.同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外伤预后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2,12(8):25-26.

[9]丁源.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治疗颅骨缺损并脑积水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7):1027-1029.

[10]王文波,杜贻庆,莫万彬,等.早期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595-3597.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4月-2010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 试验组 (同期手术治疗组) 43例, 对照组 (传统手术组) 45例。试验组男性31例, 女性12例, 年龄最大62岁, 最小15岁, 平均年龄 (38.1±7.8) 岁;对照组男性32例, 女性13例, 年龄最大65岁, 最小17岁, 平均年龄 (38.6±8.4) 岁。两组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年龄及性别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后, P>0.5, 差异不大。

1.2 方法

同期手术方法:手术前后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 根据患者颅内压选择相应的钛合金颅骨修补材料及分流管, 将材料插入到侧脑室的额角, 促使颅内压降低, 当颅骨缺损处无多余组织彭出时行颅骨修补手术。放置使用钛网时注意避免损伤分流管。

传统手术方法:传统手术采用分期手术, 先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 术后对颅内压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 如果未发现分流过度情况, 可以在去骨瓣半年后行颅骨修补手术。如果发现分流感染情况, 给予抗感染治疗。如果有硬膜外感染, 需要将修补材料取出, 同时静脉抗感染治疗, 再将新的分流管重新插入。如果分流不足, 则应适当调节开放亚。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脑脊液漏、感染、分流过度、脑内血肿、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的比例, 同时比较术后效果。疗效评分根据Salmon分流术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有效:术后评分》+2级;治疗无效:术后评分<+2级。

1.4 统计学方法

试验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 版本为19.0, 采用χ2检验, 差异显著, P<0.05。

2 结果

2.1 两组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分别进行评分, 统计治疗有效及治疗无效的患者例数, 计算比例, 结果试验组42例有效, 有效率为97.7%;1例无效, 无效率为2.3%。对照组32例有效, 有效率为71.1%;13例无效, 无效率为28.9%。两组有效率经χ2检验后差异显著 (P<0.05) 。

2.2 两组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统计两组患者出现切口脑脊液漏、感染、分流过度、脑内血肿、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的患者例数, 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试验组有2例患者出现感染、1例患者出现切口脑脊液漏, 并发症发生率为7.0%;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脑脊液漏、3例出现感染、2例出现过度分流、1例出现脑内血肿、2例出现硬膜下积液, 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χ2检验后差异显著 (P<0.05) 。

3 讨论

颅脑外伤后出现的脑积水多为交通性脑积水, 因脑脊液回流出现障碍导致。外伤以后常常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粘连广泛, 进而影响脑脊液在蛛网膜下腔中的循环。同时, 外伤也能导致大静脉窦闭塞, 脑脊液因静脉回流受阻而受阻, 出现吸收障碍[2]。如果脑脊液出现较重的回流障碍, 那么就会出现高压性的脑积水, 此类脑积水也可划分到交通性脑积水中。颅脑缺损后需要进行颅骨修补术, 既往多行分期手术治疗, 这样患者需要进行两次手术治疗, 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压力, 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3]。本文试验组均行一次手术, 选择适当的穿刺点 (颅骨缺损骨窗周围) , 将适量脑脊液放出, 然后放置颅骨修补片, 对人造颅骨的再造及塑型也十分有利。全组仅2例患者出现感染、1例患者出现切口脑脊液漏, 发生率为7.0%, 相较于传统手术安全性更高。比较有效率, 试验组为97.7%, 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之结合国内外相关报告及本试验的试验结果, 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可以将感染机会及手术次数降低, 是一种切实可行及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郭芳, 周锋, 王亚东, 等.同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治疗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 13 (12) :733-735.

[2]余定庸, 唐晓平, 唐文国, 等.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六例再手术经验[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6, 22 (7) :427-428.

上一篇:高职学情下一篇:OBE理念